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共11篇)
1.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一
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
第一,铁路疏运能力不足。目前,连云港以铁路作为疏运方式的货种主要是铁矿石、化肥和有色金属。这些货种是连云港港的支柱货种,其经济腹地主要是沿桥地区。这三个货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一方面是沿桥地区经济的发展,需求上升;另一方面连云港港环境的改善和临港工业的发展促使吸引量增加。因此,以上三个货种还将是铁路疏运的主要对象。但从连云港最近五年铁路疏运占全部疏运中的比例变化情况看,铁路疏运在连云港港疏运中的比重2002年达30%,而1998年只有18.5%,五年内增长了11.5%。铁路集运在连云港集运中的比重达54%,从1999年开始,港口货物的集疏运对铁路的运输依存度逐年加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从目前港口货物运营情况看,港口铁路疏运仍然不畅,铁路车皮数量供应不足,铁路陆桥运输之间各货物流通节点的衔接还不完善,港口压货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堆物压力,影响了港口货物通关效率。
第二,公路疏运成本较高。连云港港城之间朝阳收费站十分具有争议性。收费站一方面给连云港市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用来还贷修路;另一方面又减轻连云港市财政压力,但从目前朝阳收费站主要收费对象的情况看,主要是进出港口的车辆,主要货种是木材、粮食、化工原料及制品、集装箱等港口货物。因此,朝阳收费站的设立,从短期看,增加连云港港集疏运成本。增加客户的物流成本,影响港口的发展。
从长远看,影响连云港整体发展,影响城市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许多港口城市为了港口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都已果断撤消了港口周边的收费站。
第三,深水港建设欠缺。现今世界港口竞争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为枢纽港,而枢纽港的发展特点之一是航道深水化。在当前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下,港口水深已成为船公司选择枢纽港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而连云港港水深目前只有-11.5米,只能满足10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而20万吨级的原油船舶则无法进出港。青岛港由于航道水深达21米,因而原油运输船舶能够轻易进出港,去年,全国原油进口8178万吨,从青岛港进口的原油达2800万吨。连云港市要想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口,就必须加快深水港建设,加快大型码头建设。第四,现代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一是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滞后。尽管港口信息化建设取得一些成就,如已建成港口口岸网,但与现代化港口差距较大,离“数字化”国际性大港差距更大,港口信息网络化、系统化程度低,电子口岸系统建设缓慢,信息传递效率低港口EDI中心应用有限,集装箱单证的传输、报关没有真正实现电子化,部门信息分割,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二是不重视港口现代物流业的建设。港口的技术装备、技术运用以及标准化建设仍然滞后,物流资源急需整合,现代物流业管理水平较低,没有认识到港口发展物流应以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为主、扩大增值物流服务的范围、在优势资源上做精做强等问题。
2.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二
关键词:河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制约因素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现代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 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近年来, 河南省农产品市场空前繁荣, 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发展较快, 河南省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运输工具的性能和交易场所设施也不断得到改善。省政府建立了中华粮网、河南农业信息网、河南兴农网、河南畜牧业信息网等一批农产品信息平台, 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 市场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 形成了由运销专业户、农民经纪人、中介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城镇职业零售商贩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运销队伍组成的市场流通大军, 农产品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 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有了长足发展, 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农业“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 造成河南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
(1) 农产品物流需求分散, 制约了专业化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发展
生产者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农贸市场仍然是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 销售者主要是个体商贩[1]。生产者和销售者更倾向于选择自营物流, 导致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 严重制约了专业化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发展。
(2) 农产品物流环节较多, 流通效率较低
农产品的大宗物流一般都会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集货批发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专业批发 (或综合农贸市场) ——零售商——消费者, 物流环节多, 多次装卸搬运和包装, 中间损耗大。
(3) 批发市场功能不健全, 辐射能力弱
河南省拥有近3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但在市场数量、分布密度、场内设施、交易手段等方面缺少统一规划, 批发市场一般只注重场地门面房屋设施的建设, 而对物流过程所必须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投入却很少, 批发市场设施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 电子商务形同虚设,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 批发市场难以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物流集散能力非常薄弱, 辐射能力不强, 难以发挥物流核心节点的作用[2]。
(4)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
河南省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 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系统物流功能保障, 农产品加工处理落后, 分级简单、粗糙, 包装简陋, 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 农产品物流则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
3 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制约因素
(1) 意识因素
目前,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从物流概念的普及阶段进入到理性发展阶段, 政府部门相继制定和出台了物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但是整体来讲, 各地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很不平衡。河南省地处中原, 物流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政府和企业对现代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由于农业在经济建设中处于从属地位, 人们很少能认识到农产品物流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对农产品现代物流的理解还停留在运输和送货的层面, 没有认识到农产品现代物流是蕴涵农产品生产布局、结构调整、品种流向、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需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及相关服务与信息的链状系统, 更没有认识到农产品现代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3], 对发展农产品物流的意义认识不足。
(2) 体制因素
我国著名的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曾指出, 导致物流成本高的最重要因素在于体制造成的物流基础平台分割[4]。铁路、公路、集装箱、机场、港口等都是物流市场的载体, 过去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部门管理, 多部门管理使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组织方式、服务规范、技术及装备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而现代物流的特点则是依靠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结。分部门管理的体制使得物流企业很难根据市场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服务方式, 他们往往选择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开展物流服务, 以避免衔接中产生新的成本, 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许多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难以开展, 屡禁不止的超载超限正是物流基础平台彼此处于分割状态付出的昂贵代价。
从地区间物流情况来看, 物流不畅的最大障碍是日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尽管一些地方在当地开辟了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 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 “绿色通道”并不畅通, 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仍然在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深刻根源是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 各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维护本地企业的生存发展, 千方百计地限制外部产品进入本地抢占市场, 农产品的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 增加了流通成本。
(3) 经济因素
河南省经济基础薄弱, 物流需求动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省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的重大转变, 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 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经济实力薄弱, 河南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农产品综合商品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农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商品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行为不规范, 现有农产品购销政策和流通渠道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4) 人才因素
物流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是人的作用, 尤其是农产品物流, 人们往往以为从事该行业是不需要太高的知识水平。事实上, 随着物流业特别是农产品物流业的飞速发展, 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对从事物流的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 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缺口更大。但是, 当前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没有专门针对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人才培训体系和机制, 接受过农产品物流系统培训的人很少, 农产品物流的从业人员学历不高, 素质普遍偏低, 不了解农产品的特性, 缺少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能满足农产品现代物流的需要, 无法对农产品物流进行科学、系统的运作。
4 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将是长期的过程, 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引导,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第一, 要打破体制障碍, 实现物畅其流。应尽快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协调配合机制,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 有效运用法律监督手段来消除地方保护, 保证跨区物流的畅通。
第二, 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 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 促进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培育、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第三方农产品物流组织。
第三, 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物流基础,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条件, 实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 实现农产品物流的无缝衔接。
第四, 对现有的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努力培育出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全国知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逐步形成以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 产地批发市场为基础, 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第五, 大力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 引导高等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开展多层次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和认证工作, 加快对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晓锦, 范秀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规则及其专业化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8) :43~46.
[2]王旭然, 姚新胜, 魏建光, 樊沙沙.河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4) :1790~1791.
[3]黄向阳.发展湖南农产品现代物流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5) :114~116.
3.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三
一、河南省社区教育的现状
河南省社区教育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现在有效开展社区教育的只有郑州、平顶山、新乡等地,而三门峡、济源、漯河等地的社区教育才刚刚起步,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还是空白。
河南的社区教育主要采用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核心、依托各类学校开展活动的模式。
(一)以政府为主导
社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河南省的社区教育 “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和推动”。目前,河南省社区教育工作主要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负责省内社区教育政策制定、监督、评估等。2013年,依托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河南省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信息服务、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开发、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如郑州市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号召,下发了有关文件。平顶山市部分区(市)成立了由区(市)级领导任主任,教体、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区(市)级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
(二)以社区为核心
河南省社区教育工作多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如郑州市经八路办事处教育社区、郑州市北林路办事处鑫苑社区、平顶山市东环路街道环东社区、平顶山市马庄街道电力社区等。目前,郑州市已初步建立社区一级的教育网络;平顶山市也已经挂牌成立了100多所社区教育学校,初步形成学习型城市基本框架。以社区为核心开展工作,能够切合当地实际,也便于组织人员,但如果缺乏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在整合利用社区资源方面会存在困难。
(三)依托各类学校
河南省的社区教育依托各类学校,主要是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学校、职业院校等。这些学校有很多适合成人继续教育的专业和课程,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能有效解决开展社区教育初期师资、场地、课程、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二、河南省社区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统一领导
社区教育缺乏统一领导和有效的推动机制,分属于不同单位、部门的教育资源如人员、设施、设备、课程等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益。现在,河南省主要由教育厅负责社区教育,其职权范围有限,很难整合系统以外的资源,存在教育部门唱“独角戏”的问题。如有的地区以学校为依托建立的社区大学与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的社区学习中心脱节,虽然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了,但网络各层级之间却不互通。
(二)地方政府重视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把社区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工作,对社区教育重视不够,不少地方政府没有将社区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有些社区教育学校虽然挂了牌子,但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活动;有些办学单位因为专职人员和经费缺乏,社区教育没有列入常规的工作计划;有些社区教育活动只做场面的、应景的工作,实效性不强。
(三)经费无法保证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区(县、市)财政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培训经费,并落实到位”, 河南省在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社区教育经费有一定的保证。如平顶山卫东区设立了社区教育专项资金,列入经常性的财政开支,2011年以来,区政府划拨社区教育专项资金128万元。但是,大部分地区一方面无法保证财政对社区教育的投入,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另一方面还未形成社会投入的推动机制,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强调的是付出,没有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吸引更多主体的参与。
(四)宣传力度不够
对社区教育宣传的手段单一、力度不够,线上和线下都存在信息不公开、不对等的现象。如网络资源建好了,但点击率低;社区学校建好了,但知道学校地址、学校提供什么服务、开设什么课程的居民并不多。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教育不了解、不关心,有些还存在畏难心理、观望心理。
(五)内容单一、覆盖人群不够广
社区教育就服务对象而言,多侧重于老人、儿童、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就服务内容而言,多侧重于文体、娱乐、简单技能培训等;就服务层次而言,对社区教育理解存在不少偏差,基层社区教育多局限在开展活动上,发展水平不高。社区教育存在服务对象范围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层次不高的问题。从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角度来说,还需要深入发掘社区中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如中青年群体教育问题,这部分人在社区中占的比例最大,求知的欲望也最强,但现在不仅在河南,就全国来说对这部分群体的社区教育服务都是一个盲点。
(六)缺少本土化、特色化的理论研究
河南省社区教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活动体系,没有技术含量较高的规范章程,没有特色的课程。河南省开展社区教育较好的部分地区,如郑州、平顶山等地,目前发表有少量文章;在中国知网以篇名“社区教育”“河南”两个关键词检索,只检索到4篇文章,其中3篇来自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可见河南省在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河南省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研究团队,缺少专家,缺少有分量的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缺少本土化、特色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缺少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经验交流、研讨。
三、河南省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河南省社区教育当前应注意和着力完善的方面,如表2所示。
(一)划分阶段并准确定位
河南省的社区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工作不适合普遍撒网、多头并进,也不具备条件。可以分阶段来实现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一阶段为组织构建和品牌创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顺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在河南各地市初步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区教育项目,增强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树立社区教育的口碑和品牌。河南省现在正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为运作模式和督导评估体系建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完善、可参照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使单位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课程资源等有效整合,建立各种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研究社区教育督导制度,建立专门的督导机构;开发社区教育评估体系,使社区教育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阶段为推广普及阶段。这一阶段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工作在全省范围普遍开展,逐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社区教育发展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建立由上而下分层管理的模式。由政府领导,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制定督导、评估办法并组织实施,开展先进单位、个人、优秀成果的表彰奖励活动;由“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提供支持服务,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信息服务、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开发、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以办学机构为主体,具体落实各项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三)探索切合实际的组织形式
就河南省社区教育现状来看,设立全新的社区教育机构,不现实也没必要。目前,我省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利用,会大大提高社区教育的发展速度,节约发展成本。其中最适合承担社区教育的是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地方教育学院和职业院校。从教育类型来说,这些学校从事的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似,有适合社区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从区域分布来说,河南省各地市都有这些院校,比较普及;从重视程度来说,这些学校都面临生存压力,需要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愿意把社区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河南省可以在省辖市一级,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院等建立社区大学,以此为支点,服务全市;在乡镇、街道一级依托教育机构组建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一级依托区域内文化活动中心建立社区学习点,逐步形成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
(四)进行品牌项目研究
河南省社区教育才刚起步,有许多地区还处于空白,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不高。通过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把这些项目做成精品,树立河南社区教育形象,增强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以项目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河南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开发社区教育项目,要注意调动与利用社区力量,立足当地实际,切合社区民众的实际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取项目:
1.以产业集群为对象,开展社区教育。如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相对集中,有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可以针对这些产业设计社区教育项目。
2.与大企业联合,开展社区教育。如郑州富士康公司员工人数众多,居住集中,与其协商开展社区教育,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职工的三赢。
3.和地域文化相联系,开展社区教育。如平顶山市根据当地人文特点,依托高校社团资源,开展社区文体团队建设。
4.针对某一群体,开展生活、技能培训方面的社区教育。如育儿、养生、文体活动等。
5.举办公益讲座,开展社区教育。可以选取一些受众面广、人们感兴趣的专题,举办系列讲座,把这种讲座坚持下去,也不失为好的社区教育项目。
(五)发展社区教育队伍
社区教育队伍应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充分调动社区一切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以较少的资金,打造高标准的团队。首先,应建立专职的管理人员队伍,并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其次,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探索适合兼职教师的松散式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发挥专家的理论指导作用。最后,充分发挥社区内“有才者、有心者、有闲者、有力者”的作用,组建多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
(基金项目:1.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4年度调研课题:河南省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SKL-2014-1980),负责人:秦玉霞;2.2014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郑州市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ZSLX2014497),负责人:秦玉霞)
4.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四
县域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是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一环。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可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当前,针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等原因,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行政体制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县级政府在条块分割的体制背景下职能逐渐弱化,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而在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方面,县级政府责任和压力却越来越大,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只能是求助上级政府或者是被动应对。市管县的体制导致市县之间利益博弈,市、县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各有各的责任和利益,市对县在经济发展上很难有精力给予帮助,相反却增加一个层次,使得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层次过多,隶属关系复杂,管理半径过长,不利于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是土地政策的制约。国家收紧土地闸门,使县域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的优势基本丧失,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落地难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工业、商业用地多为流转地、租赁地,工商业户无法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而银行认可的抵押物主要是土地和房产,因此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
1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从金融部门取得信贷支持。二是金融政策的制约。目前的金融环境极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基层银行除负债业务发展有一定的自主权外,其他业务权限一律上收,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使县域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缺乏积极性,加之以产权分散为特征的农业和中小企业大多不符合国有商业银行严格的贷款发放条件,农村仅有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上划资金、邮政储蓄等渠道被抽走,造成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集中现象,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而农发行已由过去涉足农产品收购、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银行蜕变为目前单一支持粮棉购销的“收购银行”;直接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在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3、自身因素的制约。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制约本地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也正是由于这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的“短腿”和欠缺,致使一些客商和项目无法落地,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如何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
1、以县域扩权为突破口,增强县级发展的自主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扩大县域
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持、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改革范围。我省是农业大省,下辖农业县很多,我们可以先在不同经济基础的地级市中选取若干县(市)进行县域扩权的试点,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凡是县(市)能办的事,都放手让县(市)去办。不仅在经济领域下放更多管理权限,而且在社会事务、干部人事等领域给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使试点县市享有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试点,了解扩权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矛盾和问题,逐步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地级市和县级市在行政级别上的平行的改革目标。
2、以破解县域用地为手段,适当放宽土地使用权。目前县域中的土地性质大多是基本农田,按照国家土地政策的规定,是不允许改变基本农田的使用性质的,这无疑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政策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适当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我们建议在保持耕地总面积不便的情况下,采取“占补平衡”的办法,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土地环境,以提供县域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3、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目的,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难问题。县域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中小企业,金融部门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县域经济的融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不健
全、缺乏有效抵押品的问题,金融部门应该积极推出和发展动产抵押业务,对于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开展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展业循环贷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等,并不断提高贷款的上限。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县域积极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色信贷服务,逐步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限制,鼓励成立小型金融机构,并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
5.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五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前提的,经济发展以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为主,以低碳化的技术方法为手段,以整个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循环发展为最终目标。由于第二产业在整个经济能耗中占比重最大,而作为新兴工业和资源消费大省的河南,正处于工业化较快发展的阶段,加之煤炭资源的区域优势,短期内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结合近些年来河南省在能源消耗、区域环境状况以及碳排放等方面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探索符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突破河南省经济发展瓶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常态;河南省;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下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概述
低碳经济是在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前提下,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为根本,以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制度发展为核心,进而涉及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内的全球性变革。[1]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并致力于本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一度被认为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三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工业制造业仍占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工业制造业又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因此,这种高能耗和低效率的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有效改善。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目前正处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是全国能源、原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倡导低碳经济时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能源供给结构的长期失衡,加之能源的长期低效利用以及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河南省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前河南省的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现状不容乐观。河南省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131.87万吨,氨氮13.904万吨,二氧化硫119.82万吨,氮氧化物142.2万吨,分别比削减了1.5%、3.3%、1%和9%。①然而,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20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河南省森林面积达5386万亩,共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3.3%。根据估算,河南省林业资源年吸收二氧化碳约8700万吨,森林总碳储量已超过1.2亿吨,都比前些年有较快的增长。由于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森林以及湿地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能够很好地为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助力。河南省计划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29.21万吨、13.5万吨、118.62万吨和135.09万吨,同比削减2%、3%、1%和5%,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控制在116.23万吨,同比削减3%。各大型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88%以上的比率,县城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0%以上的比率;乡镇的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6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垃圾渗滤液实现达标排放;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强度20比分别下降50%以上;6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了固体废物和废水储存设施。对于发展中的河南省来说,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减少碳排放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次是河南省的重化工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型为特色,表明河南省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最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矛盾,这将对省内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在新常态视域下河南省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低碳模式,力推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二、新常态下河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特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导致低碳发展压力巨大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故工业化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并处于高能耗阶段。发达国家大多已完成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任务,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已成功转移到各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则发展滞后,且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而河南省是由传统的农业大省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工业省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全面推进时期。而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城镇化率一般维持在50%左右,年河南省的城镇化比率是45.2%,由此进一步反映出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工业化发展的推进阶段,能源需求量迅速增长,这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倡导的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之间有明显的冲突。河南省的工业发展本身就表现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效益的特征,以资源型为主的工业发展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支柱产业的相对单一化和初级化,以及比重较大的传统煤炭化工行业,使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一直受这些传统产业的制约,并体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此外,长期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所积存下来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目前落后产能退出主要还是靠产业政策引导和行政调控,更加凸显了河南省欠缺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及配套措施,从而导致激励和约束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河南省提升整体工业水平、实施节能减排任务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2.重化工业结构,导致节能减排动力不足
河南省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和初级化,区域内煤炭资源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经济增长也明显地受该类传统行业的制约和控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改变资源依赖性的工业结构。[2]因此,在目前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新常态下,节能降耗的压力与经济稳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是河南省谋求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重点和难点。2014年国家下达的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是电解铝6.25万吨,制革90万标张,涉及2家企业,和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15个工业行业。②年河南省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中包括焦炭行业4家、化纤行业1家以及电力行业2家。重化工业的明显特征就是对原材料及燃料的消耗量巨大,与之伴随的是高污染性以及高碳性。河南省的重化工业结构以及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现实,都加重了河南省节能减排的任务,这也成为制约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
3.产业结构不合理,加重了经济的高碳特征
2014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9∶51.2∶36.9,与之前相比,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明显提升,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向良性方面发展。然而,三产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多年排名靠后,而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具有典型的高碳特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从另一个层面反推了经济的高碳性。2014年河南省高成长性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2.6和11.4个百分点,占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5.0%和7.6%,同比分别提高了2.7和1.2个百分点。③同时,河南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具体来说,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占整个第三产业附加值的比重近一半,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反映出河南省第三产业较高的依赖性并受制于传统的服务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低层次性和低附加值性。比如,省会城市郑州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然而,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在物流发展方面却没有相应的优势,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且发展相对较慢。此外,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金融、文化和旅游领域等同样较为落后。作为文化资源显著的河南,其文化产业增加值较小。河南省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封闭性及自给自足性,在观念上以及发展方式上都不利于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和推进,加上经济发展的重化工业性,又进一步制约了其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制约河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1.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低碳工业之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而言的,突出工业化发展的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强调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提升,充分发挥工业化对于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对于河南省来说,因工业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偏高,而河南省又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工业的低碳化,因此,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挥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核心作用。[3]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包括:第一,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的比率,使整个经济向集约型方向迈进。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有效的调控,严格把控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项目的新增和扩建,加大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的产能,建立和培育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并积极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降低其能耗水平。同时,通过建立新型的高新技术园区,努力推广绿色工业,使低碳型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其次是优化产业的聚集度。集中发展某类低碳型、潜力型产业,使之与上下游产业之间密切配合,进而延长其产业链条,提升经济发展的融合性和相互协调性。同时,加大政府对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研发新技术,从而更好地提升河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最后,充分发挥相关企业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制定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公司战略,以清洁生产机制作为指导目标,以低碳型技术研发和创新作为行动方向,加强新成果的扩散和推广力度,最终提升企业乃至产业的低碳核心竞争力。
2.推广农业的绿色化和生态化,走低碳型农业之路
河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一直是河南省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为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更好地发挥农业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农业的低碳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农业生产过多地依赖化肥、农药以及塑料大棚,这给农业带来了高污染。因此,推广低碳农业,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的低碳意识,在广泛宣讲的基础上可以推出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低碳种植,把低碳理念贯彻始终,提升农业的绿色生态特征。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地缘优势,在养殖业以及观光农业方面启用低碳理念,养出特色,种出优势,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农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同时,大力发展质优高效的生态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并鼓励发展低排放的栽培技术,切切实实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促使粗放型种植向集约型种植转变。要明确农村农机的使用及报废政策,目前,河南省农村还普遍存在着农用机械的低效、高能耗及超标尾气排放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淘汰落后的农业机械,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对农用机械进行及时的换代和升级。此外,还要防范“三高”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大相应的监督力度,以此来双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3.产城融合,走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以“创新、创业、创客、创意”和“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新模式”为发展导向,通过有效聚集产业、居住和休闲等各种要素以及政企共同缔造的方式,引导“产业+生活”融合互动发展,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一方面抓好产业布局和发展,提升“经济容积率”,另一方面抓好生活和居住区支撑,打造“多元共享空间”,进而实现生产端、生活端的有效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城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产业空间的效应,同时利用产业的后备保障力量,达到整个产业和城市的相互融合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相应提升1.6%,明显地反映出城镇化进程与能源消耗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因而,城市的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影响意义巨大,需要发挥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4.加大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力度,走低碳型服务业发展之路
研究表明,河南省的碳排放中的主要抑制因子是能源强度因子,这表明目前河南省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切入点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的水平,这是河南省在抑制碳排放方面最具成效的措施。首先,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减碳技术水平,努力推广清洁能源替代技术。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煤炭一直是本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为实施低碳化策略,应积极引进煤炭方面的净化技术,有效控制和降低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因而,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是河南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首选。其次,大力发展去碳方面的技术。目前世界上去碳技术的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来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实施。最后还要大力发展零碳技术。零碳技术是碳排放的最理想状态,提高新型能源科技方面的投入并开发零碳能源的应用领域,对于推动河南省低碳经济模式发展至关重要。注释:①③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②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4.
参考文献:
[1]王雅莉,王妍.新常态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及其路径构建[J].求索,2015,(4):69-73.
[2]吴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5,(4):263-265.
6.制约中小微养老机构发展的因素 篇六
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永安街街道对辖区养老机构进行调研后,了解到制约中小微养老机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居家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父母住养老院往往会与“不孝”二字直接挂钩,所以一般子女即使自己没有太多时间照顾老人,也不会选择将父母送进养老院。
二是普通居民缺少资金保障。目前,入住养老院的人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家庭富裕的人,一种是特殊困难家庭,尤其是特困供养人群里面的集中供养老人,这部分人的入院费用基本是国家和政府承担。一般的家庭,根本无力支付入住养老院的费用。
7.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七
1 国家政策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 但是当前国家政策中仍然有一些因素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些不利因素是限制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提升的政策性因素。
1.1 对民办高校定位不合理
国家政策对民办高校定位模糊, 现阶段虽然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也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中国的民办教育获得了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确立了其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但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模糊定位却依然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由于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身份, 学校的年审、税收、用地、融资、教师队伍建设等, 都难以享受到与其义务和责任相对应的权益和优惠扶持政策。河南省民办高校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定位使得民办高校很难获得和公办院校同等地位, 也很难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这成为制约河南省民办高校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
1.2 对民办高校存在歧视现象
国家政策的限制也使人们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始终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表现在科研工作上, 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很难得到上级部门应有的重视, 科研工作被边缘化。一是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在课题立项上先公办、后民办, 民办高校想获得课题立项十分困难。二是民办高校在科研信息上总是要比公办院校滞后, 一些上级部门总是忽略将课题申报信息通知民办高校;三是民办高校科研课题立项很难获得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2 学校自身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虽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但由于其资金来源的单一以及办学时间较短, 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存在着一些制约自身科研实力提升的因素。
2.1 对科研工作不重视
由于当前民办高校的定位都是“教学型”大学, 当前一些河南省民办高校还没有把科研放在与教学同等的地位, 或者说重视不够, 认为科研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民办高校对科研工作存在两个认识误区, 概括起来即“边缘论”和“冲击论”。“边缘论”认为, 民办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对教师考核是围绕教学并以完成教学工作量来进行的, 科研工作排不上号、抓不上手, 因为科研工作被边缘化。持“冲击论”观点的人则把教学和科研对立割裂开来, 认为抓科研会影响甚至冲击教学这个中心[1]。
2.2 科研机构不健全
笔者通过浏览网站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对河南民办高校科研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了统计, 通过这项调查, 发现河南省民办高校在科研机构设置方面还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缺乏科研管理机构。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中的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有4种情况:第一种是行政部门中有单列的科研处;第二种是行政部门中设置教务科研处;第三种则是在教务处之下设置科研科;第四种则是没有任何从事科研管理的机构。其中教务科研合并办公或者教务处下设科研科占据较大比例。因此, 河南省民办高校还没有完全将科研管理从教务管理中分离出来, 体现了民办高校科研从属于教学或者科研可有可无的观念。因此河南民办高校这种科研管理机构缺乏或定位不高, 必然造成科研管理人员不足、科研管理混乱、科研信息不通畅、科研工作处于无序状态等问题。
(2) 缺乏专业科研机构。组建专业科研机构是高校打造科研团队、从事科研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但目前在河南省民办高校中设置专门科研机构的极少, 目前只有黄河科技学院设置有民办教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和信息工程研究所,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设置有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和武秀之歌剧音乐剧研究所。可见河南省民办高校绝大多数还没认识到组建专门科研机构的重要性。
(3) 缺乏学报刊物。高校学报为高校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也是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但当前绝大多数河南省民办高校没有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目前具有公开发表学术刊物的只有黄河科技学院, 其他高校如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科技学院、郑州华信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则处于内刊阶段, 还有部分民办高校没有自办的学术刊物。这种状况与河南民办高等教育在河南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2.3 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制度保证, 它使一切科研工作得以有序运行, 保障科研工作的质量。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在科研管理制度方面还不完善。
(1) 科研运行规章制度不完善。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着科研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 如在科研课题与经费的申请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工作量折算制度、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等方面。由于科研运行缺乏科学制度的管理, 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运行基本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 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再加上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手段和规章制度不健全, 因此, 档案部门经常难以收集到建档所必需的完整的原始资料, 这就造成科研档案中一般性技术资料多、关键性技术资料少。由于科研档案的不完整、不系统, 影响了它的开发利用价值, 反过来也影响了原本薄弱的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发展[2]。
2.4 科研队伍力量较薄弱
高校的科研队伍决定其科研实力。教师是高校科研队伍的主力军, 但当前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制约了民办高校科研实力的提升。
(1) 专兼职教师结构失衡。近年来, 伴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专兼职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 在师资队伍中, 兼职教师仍然占据较高比例, 尤其是在依托于公办院校母体的二级学院。由于兼职教师基本不参与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 所以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上虽然有一定的规模, 但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人数则相对较少。
(2) 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因为各种因素呈现极不合理的分布, 年龄结构呈哑铃状, 35岁以下和60岁以上成为教师队伍主力[3]。这种年龄结构是和职称结构相连的, 35以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讲师及以下职称, 而60岁以上则一般是高级职称。这种教师队伍中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意味着民办高校缺乏科研中坚力量, 使民办高校在建立科研团队、申报高层次课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3) 缺乏学术带头人。河南省民办高校目前仍严重缺乏科研领军人物, 真正学术造诣深,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学者型人才如凤毛麟角。缺乏科研领军人物使民办高校申请高级别科研项目以及对青年教师科研“传、帮、带”的工作难以开展。这样民办高校就难以形成优秀科研团队, 其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2.5 科研条件较匮乏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系列的科研条件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但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在科研条件上存在着诸多不足。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科研基金较少。科研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的, 没有经济作保障, 科研活动难以持续进行。但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获得科研项目很少能够获得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而河南省民办高校中对于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有资金支持的仅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学院等为数不多的民办高校, 而其他高校则几乎没有资金支持, 这就造成科研工作完全要靠教师自掏腰包, 教师从事科研的激情被严重挫伤。
(2) 科研时间不足。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一般实行的是教师坐班制, 而教师一周教学任务量也较大, 大多数为12课时以上, 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科研, 教师从事科研只能利用非工作时间, 如晚上和节假日。民办高校教师普遍认为, 缺少科研时间是其较少参与科研工作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科研时间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瓶颈。
(3) 学术资源较少。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学术资源上比较匮乏。科研工作离开一些必要的学术资源也很难开展。通过调查发现, 河南省民办高校中电子期刊、纸质图书都比较缺乏, 不利于教师掌握学术前沿、找准学术目标。
2.6 科研激励不明确
一定的激励措施对于激发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以及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实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在科研激励上则存在着不明确的问题, 不能拿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与公办院校相比, 民办高校科研激励措施存在两个极为明显的不足:
(1) 物质奖励少。一定的物质奖励是激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 我国很多公办院校都采取一定的科研奖励措施, 如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高级别科研项目、获得高级别科研奖励, 学校都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这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的激情。但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中对教师科研给予物质奖励的仅有个别院校, 而且奖励的额度较低, 难以与公办院校相比。
(2) 荣誉奖励少。荣誉上的奖励也可以激发教师科研的热情, 公办院校定期会对科研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科研成绩比较出色、科研管理比较先进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彰, 授予科研先进工作者、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同时也定期评选本校的科研成果并给予奖励。但是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很少开展科研先进工作者、科研先进单位和优秀科研成果等带有激励性质的评选, 使得教师科研动力不足, 教师搞科研单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 制约了民办高校的科研水平提高。
3 教师因素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总体较弱, 也跟这些高校的教师科研意识、科研素养有关。
3.1 科研意识缺乏
民办高校教师在科研意识上比较缺乏, 大多数老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 但由于年龄、身体原因, 从事科研工作的激情大大减退。而青年教师则对科研的认识往往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只要把教学工作搞好、把行政工作做好就行, 而科研应该是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的事, 只有在评职称的压力面前才被动地进行一些科研工作;二是认为科研工作太难, 需要扎实的功底和高深的理论, 自己水平没那么高, 因此在科研工作中有较大的畏难心理, 而且现实中民办高校教师在课题申请和成果评定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障碍, 这进一步淡化了他们的科研热情, 销蚀了他们的科研信心。
3.2 科研素养较差
河南省民办高校中一些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素养比较差, 由于民办高校教师一般教学任务比公办院校繁重, 他们从教时间短、科研经验欠缺, 加之一些其他因素, 如家庭因素、生活压力等, 科研积淀必然较少。而民办高校中的一些专职教授, 虽然专业功底深厚, 但存在着知识更新较慢,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民办高校教师科研素养较差必然影响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
总之,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造成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科研实力整体较弱的现状,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 只有正确认识这些因素, 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整改, 为促进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 实现其内涵式发展和品牌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占元.民办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 (4) :53-55.
[2]陆玲娟, 石渭珍.浅析民办高校科研档案的建设[J].浙江档案, 2005 (6) :32-33.
8.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政府职能成本
截至2004年底,综合农业部等机构的统计和估算,全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经达到15万个左右,拥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村占同期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2%左右。入会农户约2363万人(户),占乡村农户总数的9.8%,平均每个合作组织会员数为158人。我国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低,规模不大,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规范性发展不足,其社会、经济影响力十分有限,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于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认识问题
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新型合作经济的宗旨、性质、原则及其作用知之甚少,因而加入和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对新型合作经济的性质存在误解,把新型合作经济等同于传统集体公有制经济,导致一些具备条件发展合作经济的农民不愿再谈论合作经济,谈“合”色变。
部分领导和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作用不大,因而仅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权宜之计,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担心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有可能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会不利于当地政府管理,因而采取了一种观望等待的态度。有的出于政绩的需要,动用行政手段将农民撮合起来,这样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空招牌”,缺少实质内容。有的没有认识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长期性和内在规律性,急于求成,拔苗助长,重数量,轻质量,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不多。
二、政府职能问题
各级政府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政府不能很好履行职能,存在政府职能不到位、缺位、错位和越位等现象,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有序发展。
1.重视不够,工作不力。部分地区和领导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长期以来重视不够,工作不力。没有专门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没有具体部门负责抓,没有整体的发展思路、具体的发展规划、要求、措施,也没有一定的工作经费。一些县乡干部对本地的合作经济组织了解研究不多,指导不多,没有领办创办的热情和责任心。这些都导致当地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2.支持政策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大。目前各省都制定并下发了扶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政策,但市、县两级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不多,大部分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导致政策不全面、不配套。扶持力度不大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少。目前各级财政只是对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极少量的支持,远不能满足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二是贷款难。合作经济组织由于既没有其他经济组织为其提供担保,又没有什么资产可供抵押,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三是免税难。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还没有体现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税法规定农民自产自销是免税的,但农户联合起来就要缴纳增值税。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四是运输难。合作经济组织在往外运销鲜活农产品时,不仅要缴纳较高的过路过桥费,而且花费的时间长,进入大中城市还要受到严格的限制,造成了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成本提高,效益降低。
3.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农业、民政、工商、科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都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农业部门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进行指导;民政部门从社团登记、社团管理的角度进行管理;工商部门从经营的角度进行管理;科协从技术的角度对一些协会实行归口管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对全国供销社的管理和发展,代表中国合作社参与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各项活动。各个部门都管,各个部门又都不管,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没有形成有效的推进合力。多头管理造成要求不统一,标准不一致,使得合作经济组织无所适从,影响了其有序发展。
4.行政介入不当。相当大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在兴办时有政府职能部门的背景。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委、科协、农技站、经管站、供销社等职能部门和实体通过兴办合作组织以有效行使其职能;另一方面是农民自己兴办的合作组织也通过依托或挂靠这些部门和实体来寻求庇护和支持。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有利于合作组织降低创建成本,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但其负面影响也相当明显:一是决策权、分配权往往掌握在介入力量手中,有违“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原则,致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不强,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因执行政府有关目标而影响合作组织目标的实现,使农民利益受损。
5.法律制度缺失。我国直到2006年10月31日才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在这之前,由于合作组织立法的缺失,导致:(1)合作组织成立、登记注册、解散和组织的性质、宗旨、服务无法可依,合作组织性质模糊、地位不清楚、行为资格遭质疑。(2)一些合作组织未能取得社会公认的法人资格,从而在银行贷款、税收抵扣、商标注册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困难。(3)合作组织的经营活动缺乏法律依据和法律保护,在市场中受到种种歧视和限制,不能和其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也难以正确处理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容易遭到它们的干预。(4政府在推进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经常碰到无法可依的情况。
三、内部建设问题
1.发展不规范。有的合作经济组织没有章程,有的章程制定不规范,有的虽有章程,但没有按章程办事;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甚至没有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或有,也是流于形式;财务管理、会员管理、经营管理等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社务不够公开,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合作组织的这些不规范行为损害了自身形象,减弱了其凝聚力,也制约了其健康发展。
2.发展质量不高。绝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利益连结机制薄弱,属于松散型的专业协会,成员之间产生产权关系,结成经济实体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社少。在合作内容上局限于技术、信息、生产资料采购、初级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方面,而真正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等合作内容则很少。能够独立拥有自己的加工销售企业、开展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组织较少。这些导致合作组织积累少,对成员二次返利较少,有的甚至没有。这反过来又降低了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
3.成员素质低。目前合作组织的管理层大多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缺乏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经验,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对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致使合作组织的功能难以发挥,影响力不大。缺乏优秀的带头人已成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2003年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高达87.57%,大专及大专以上仅为0.64%,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总数的13.6%。其中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又大量流向城镇,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往往是妇女和老人,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偏低。农户的这种素质状况降低了其创办、管理、发展合作组织的能力。
四、发展成本问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制度替代,必然发生制度创新的成本,只有当创新的收益大于创新的成本时,这一制度安排才能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成本高昂,减少了创新的净收益,这直接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和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成本高昂表现在:
1.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家庭经营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和兼业性,农产品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因而农户对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需求不足,加大了制度创新的实施成本。
2.我国农户居住极为分散,农村交通、通讯落后,农民信息沟通困难,农民小农意识浓厚,合作意识淡薄,把分散的农户组织成一个有效率的合作组织具有相当大的困难,从组建合作组织到维持合作组织的有效运转,需要支付十分昂贵的组织成本。
3.小农户经营效益低下,对合作组织的投资有限,合作组织为了追求组织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就必须发展更多数量的农户,这必然加大制度创新的组织成本、谈判成本和决策成本。
4.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排他性特征不明显。对这种公共产品,农户都有“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无疑会增加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成本。此外,合作经济组织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特征也决定了其创办和发展的组织成本较高。
9.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九
关键词:票据融资 票据承兑 票据业务 银票
为货币市场重要的工具,票据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使用。票据承兑、贴现、质押、转贴现等业务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在基层,尤其是县域金融区,票据业务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县域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为了减员增效,四大国有商行纷纷撤消县级支行,减少办理票据业务的机构。即使设有县级支行的分行,也将票据授权授信额度上收,很少办理票据业务。于是县域金融只剩下信用社独自支撑,央行曾下发《关于加强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的通知》,对于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有详细的规定,对于规范票据业务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但是,该通知对信用社资产负债指标、超额准备金以及短期资产流动性指标都指定了较高的标准,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的资格。因此,能够办理票据业务的县域金融机构很少,从机构上限制了票据业务的发展。
二、对票据使用人范围限制过窄。《商业汇票办法》第四条规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供销合作社及三资企业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的商品交易,可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众所周知,支撑县域经济的大多是非国有经济,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已经大量萎缩。该办法却限制了个体私营者使用票据进行结算的资格,从源头上减少了票据业务的发生。同时,随着交易的活跃,个人持有票据的现象也很普遍,但是某些机构却拒绝对个人所持票据进行贴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同时也孳生了民间票据交换,扰乱了正常的交易。
三、票据业务过程中的一些制约因素。票据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票据业务正常发展。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保证金的高额收取。为防范风险,各金融机构都根据企业信用级别收取保证金。但是县域企业的资信级别相对较低,大多收取全额现金或质押,将流动资金相对紧张的县域企业拒之门外。
2、办理手续繁琐。据调查,由于审批权上收,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需要增值税发票等十多份材料,经过二十多道手续,半个月时间。对于收取全额保证金的票据业务来说,这和贷款没有什么区别,降低了办理业务的积极性。
3、流通中的障碍。《票据法》《商业汇票办法》等法规只对票据起到指导作用,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详细解释,造成了各地规定不一,随意退票现象严重,压票也时有发生,不能及时兑付票据。同时,票据查询查复也比较麻烦,延误了票据使用时间。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基层金融机构顺利办理票据业务,促进县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一、成立地方票据中心。由人民银行牵头,各商行参与成立。票据中心建立当地各企业信息台帐,详细记录其经营状况及前景、贷款及还款记录、资信状况,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信用评级,由此来确定对企业承兑额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办理承兑业务,也可以降低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风险。
票据中心可以依据人民银行建立的内联网,建立票据查询查复系统。对于已经承兑的票据,票据中心要详细录入票据各因素,以及票据的解付、背书、贴现等情况。通过网络可以快速查询到票据的各种要素以及背书流通情况,缩短查询时间。
二、扩大申请人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应该适当放宽票据申请人的资格限制。在县域企业,对于经营状况良好,资信程度高,在银行记录良好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私营企业主,在提交了交易合同等手续时,完全可以给予承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风险与效益、效率兼顾的原则。在具备了真实性交易的基础上,对于信用级别高的申请人,可以降低保证金的收取比例。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规定,“不得收到高额保证金,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对于信用级别较低的企业,保证金可以高额收取,但要简化手续。《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承兑汇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出票人交付100%保证金申请承兑的,应简化审查、审批手续”。
10.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 篇十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是一种社会存在,体育作为一项生产性的文化事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体育有效需求不足、体育投资无热点、体育消费不足以及体育产业成本约束等.为克服制约瓶颈,我们必须努力开拓二元结构空间,建立体育经济辐射网络,建立体育经济增长的序列支撑点.
作 者:陈晓春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工会,江苏,南通,226007刊 名:经济问题探索 PKU CSSCI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体育经济 制约因素 实现路径
11.高职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 篇十一
一、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1.职业技能教育成分过少。高职教育应突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特点。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生产企业之间有一定的鸿沟。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挂着职业院校的牌子,可在实际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上和其它非职业院校一样,职业技能教育没有或是很少,并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特色。如有的高职信息专业,计算机理论讲授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忽略了他们培养的应是计算机实际操作人员而并不是软件开发人员。缺少实践的结果往往是造成毕业生在要求计算机操作技能很高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完全胜任。有的高职学校由于缺少技能教育,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技之长,不能马上投入到生产第一线上去。
2.部分高职院校软、硬件建设落后。由于高职院校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有些是直接从中专、技校中转化而来,因而在软件方面,有的学校使用的教材换汤不换药,编写、出版、使用周期长,无法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有的教材内容脱离各地区、行业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缺乏教学性、可读性,也缺少弹性,不利于自学和选修;教材体系以学科教材为主,受专业限制,形式比较单调,缺乏趣味性。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有些学校采取封闭办学,不与外界联系,不能及时获得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的学校仍然进行着过时知识的讲授。
3.对学生的职业导向上重学历轻应用。高职院校首先要定好自己的位置,制定出自己“产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可是有些高职院校对学生大力倡导的是从现有的学历走向更高的学历,而不是告诉他们在学校里要真正掌握一门应用技能,为今后从事工作做准备。学生能走上高一层次的院校只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之一,而最重要的目标应是看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供求。由于错误的导向,有些高职学生入校之后找不准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而是和其它普通专科学生一样,致力于升上本科,把高职学习只是当作跳板过渡,而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不认真学习应用技能。可实际上真正能从高职院校考到本科去的仍是少数,这样导致大批的一心想升入本科的学生既没能如愿地升到本科院校又没能掌握实际应用的本领。这种“产品”无论被投放到理论性强或是应用性强的工作中都是不适合的,他们是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同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学校也产生了教育浪费。
4.教师在技能方面没有达到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求不但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有一技之长;既要有文凭、职称证书还要有职业技能证书,要成为“双师型”人才。高职院校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术证书,可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自己却在学历与技能上一手硬一手软,学历上能达标,可是在实际技能应用上却有欠缺,没有相应技能的资格证书,或自己本身对此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5.学校与社会、生产及企业脱钩。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的紧密结合。可是有些高职院校只顾自己封闭发展,盲目设置专业,盲目培养学生,不参与校企交流、校企合作,不听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结果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或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由于学校是非赢利机构,尤其是高职院校有时仅靠国家的投入是满足不了建设资金的需求的,表现在无力购买实验设备或学校其它软、硬件建设上。这种校企脱钩既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及就业出路的寻找又不利于学校自身的扩建发展。
二、针对问题高职院校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教学形式的改革。高职院校重点是培养21世纪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应具有定向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通过综合改革与实践,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进一步适应岗位和岗位群生产技能结构需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在实践性教学中要减少演示性、单一性的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学校也可以组织高职学生参加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的技能培训,如进行电子商务师培训、导游员培训、文秘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等等,有针对性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并组织他们考取国家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要力求每位走出高职校门的学生都能至少有一个技能资格证书。在教学方法上要大力提倡开放式、启发式、问答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营造仿真、模拟生产环境工程,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
2.加强高职院校的软、硬件建设。高职院校要确保在专业信息方面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的学术交流,引进国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学,或派教师、学生或有关人员走出校门进行学习、研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与国外相关专业的院校联合办学。注意及时更换教材,或及时删除掉教材中陈旧的部分,补充上最新的知识。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知识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必须形成有利于满足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体系,树立“大教材”的概念,以教科书为核心,运用广泛的教材表现形式,使教材建设逐步合理化。教材体系应该“一主多辅”,把主要的教科书精编、编薄,并广泛开发教学辅导、自学指导、实验指南、操作手册、参考资料、电子教材等类型的教材。只有把教材“变一为多”,教师创造性的工作潜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高职院校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必备条件,也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因此学校领导要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增加对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按照专业分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仿真、模拟和较高技术水平的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各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幅度增加实验室面积,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以保证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要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3.在社会和学生中进行适度宣传。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被大家认可,除了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各种舆论宣传外,学校本身也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自我宣传,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用学生的就业率和学生工作后的收入说话。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及高职院校的认识,给人们指出新的就业方向,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高等职业技能,从事社会上急需的应用型的工作。学校也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向他们讲述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地位与前景,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指导他们合理分配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使他们尽早设计自己的前程。
4.加强教师培训与管理。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应该在认真分析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求所有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校可根据自己情况制定优惠政策,有计划地选调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特别要注意引进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学校还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要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的界限,使之互相兼容,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主动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多渠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学校还要引入和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师资队伍的管理改革。另外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教师队伍得以相对稳定。
5.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无论从资金上看还是从效用上看,高职院校都不能单纯靠国家支持、自我发展。学校要寻找到相关的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学校可安排学生在企业里实习,定向培养工人。企业给予学校适当的资金支持和优先选用毕业生的优惠待遇。企业或行业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双方资源有效共享,求得产学一体。学校可以聘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学,使学生更加了解专业。学校也要努力地适应企业要求,在遵守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争取灵活教学、计划管理。根据企业技术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调整技术应用方向。学校方面应主动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科研合作等服务。
【河南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综述论文】推荐阅读: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级新生入学报到注意事项07-14
河南省种子繁育体系的发展概况与对策06-23
河南化工行业发展06-17
河南大学毕业论文定稿格式10-06
产业经济文献综述08-3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06-26
描写河南的作文09-15
我的河南家乡作文06-27
经济发展的大学论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