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2024-10-07

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精选8篇)

1.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一

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多万;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50多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硕士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仅浙江大学今年就毕业近7000名硕士生。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天平”发生倾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尤其是社会认可度低的新兴学科、模糊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就是其中之一。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集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为一体的边缘学科。本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大多数院校都把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经济信息分析处理作为两个主要的培养方向。该学科就业弹性大,看似“什么行业都能胜任”的万金油,实则“蜻蜓点水”。因而,该专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的签约率均不如人意。就拿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900多人,签约率仅为76.91%,大大低于平均签约率。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反思: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初探

前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肯尼迪曾说:“大学的主要产品是人,然后才是技术”。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培养出来的“特殊产品”,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的发展总是靠一批批品学兼优的高校毕业生来推动的。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质量的集中体现。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毕业生就业能力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即: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与创新能力。具体如下图:

表一

就业竞争力的组成元素

就业竞争力

工作能力 适应能力 求职能力 创新能力 其他

1、学业成绩

2、沟通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

4、吃苦耐劳精神

1、身心素质

2、性格特征

3、职业期望

1、职业资格证

2、社会实践能力

3、动手能力

4、兴趣观念

1、学术钻研能力

2、撰写论文能力 1、品德修养

2、奉献精神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四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这四种能力协调发展,就业竞争力才能显著增强。工作能力是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适应能力、求职能力、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工作能力的发挥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影响这四种能力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从自身、学校、家庭三方面来分析。

1、从学生自身角度看

作为信息人才,就工作能力而言,主要体现在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综合业务能力主要指职业技能。National Instument公司曾经对信息人才的标准作过概括:在精通网站设计语言、数据库、电子商务工具等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掌握商业类、文学类,甚至是游戏类的基本知识。这个目标很高,但很有代表性。职业素养主要指“软技能”,这对一个优秀的信息人才同样重要。软技能包括团队精神、好学精神、奉献精神、沟通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取得依赖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如:学习天赋、教育质量、家庭背景等等。

2、从学校角度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对就业工作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强弱。

首先,学校在某一领域内学术研究水平集中体现了该领域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企业在挑选人才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在本领域社会影响力大的学校。譬如:浙江理工大学的服装、纺织这两个专业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专业积淀、广泛的校企联合。因而,这些毕业生供不应求。相反,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学科,最长的历史也不过7年,处于发展期。教师在该领域的研究尚且刚刚起步,更别提成果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科的知名度不高、课程设计与安排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就业目标不明朗等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择业的困惑,影响了就业竞争力。

其次,就业指导质量高低同样也影响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成效等对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很大。就业指导人员坚持“就业指导四年一贯制”的原则,促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准确定位,有效规划,就能使学生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反之亦然。

3、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始终是就业市场兴旺发达的生命线。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学生会对照用人单位的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相反,学生会陷入无目标的迷茫状态。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社会普通认可程度不高。甚至不少用人单位把“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从各类招聘会以及网上招聘会对专业需求的数据来看,指定要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单位微乎其微。甚至报考国家公务员几乎通不过专业审查。这些社会现象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是工作找不到,越是不愿意学习;越是不好好学习,工作越是找不到。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扬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势探讨

随着中国加入WTO,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就业需求。有关专家预测:2002年——2006年,我国将在信息产业方面投资5000亿美元。每年至少需要20万人才,而目前每年只能培养12万人才。正如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0年的《国家信息化研究水平报告》中所说的“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人才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人才、信息系统的开发人才、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数据库联机查询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各类工作人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能满足第一类人才的培养;其他几类涉及面很广,不能简单地用“计算机应用、通信工程”来概括,需要信息与计算科学这样的交叉学科来满足需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这门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有天壤之别;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更是大相径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侧重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开发、运用,属于技术型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侧重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属于管理型人才。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信息科学”和“计算数学”为核心方向。信息科学不仅是指信息论、密码学,而且还指“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鱼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属于集技术型与管理型为一体的信息化人才。这些人才正是社会大量需要的。

三、超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和企业联系密切,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必须加快培养的步伐。笔者认为: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必须从专业性质定位、人才素质定位等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现有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基础上,找准定位、打造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涵盖面很广,灵活度大。在专业方向选择和课程的开设上应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如何培养特色人才成为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首先,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基础”指深厚的数学基础不能削弱,这是与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和信息与管理专业的最大区别。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模型实现的能力。“宽口径”指基于本科教育的特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尤其是与管理类、计算机类的交叉。“重实际”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次,根据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供职的行业来看:今后该专业可以朝三个方向发展:侧重于信息科学方向、侧重于计算科学方向、侧重于经济管理方向。侧重于哪个方向,完全由高校的软、硬件条件决定。

2、走校企联合之路。

鉴于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认可程度低的状态,高校可以开辟实习基地,积极与企业联手,实行“订单式办学”。所谓“订单式办学”是指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一方面,学生能通过实习及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并从生产实践中汲取知识,开拓眼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些企业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开拓就业市场。同时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目标。

3、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鼓励“一专多证”。

信息产业是一个充满高薪机遇的行业。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开发自己的“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通过相关的认证考试,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争取做“又红又专”的专业化人才。与信息相关的认证主要有:网络认证、数据库相关的认证、开发技术相关认证、经济管理相关的认证等等。认证资格是获取高薪的“通行证”,这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探索就业教育走为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以往的就业教育通过灌输就业政策,训练学生面试技巧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从“就业”到“创业”,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对就业的整体状况迥然不同。单纯的“就业”,只是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学子之间的选择,这个选择是通过竞争,通过“找”来得到的。而“创业”不仅能为自己解决就业问题,并可以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这“找”一“创”之间,把减法变成了加法,甚至乘法。

创业教育不仅打破传统意义上“就业就是找工作”、“就业就是替别人打工”的狭隘思路,而且摆脱以往的创业误区,即:大学生创业走的多是IT、高科技的路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大学生创业时拓宽视野,在各种变化莫测的形势中就能赢得机遇。

2.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二

1.就业竞争力

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它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1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以及其他一些非专业知识等。2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等。3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最为重要的职业道德等。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现状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甚至有的毕业生还因此放弃了本专业的岗位,选择了一份非专业的工作。为了让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各高职院校必须要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合理的改革。

●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目标在确立当中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也较宽,导致每所学校对该专业设定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因此,学校在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的时候,首先就要确立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调查社会市场目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并把这个需求量作为教学目标的基础。2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查,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可以得知学校之前开设的一些专业课程,是否符合他们现在工作的实际需要。3对毕业生调查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整改,或是增加一些其他的专业课程。4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确立本专业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

(2)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化,使学生缺乏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也较少。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关于教学模式的整改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适当调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总的来说,就是要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并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学-练”来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

2.基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改革

(1)按照学生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调查,来得知他们的未来就业目标,从而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

(2)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引入到教学当中

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如果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市场当前的需求,那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当中,他们就会被其他优秀的人才所取代。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来强化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

(3)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符合时代性

3.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就业竞争力 应用能力 主题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16-02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中国教育报》2016年2月26日的报道,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总体向好,而笔者对近年来桂林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发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一是对口就业率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40%,远低于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二是就业稳定性差,频繁“跳槽”的现象突出;三是学生计算机基础和业务水平较差,实际操作能力弱,缺乏就业竞争力。

笔者对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2011—2015年毕业的152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做了相关就业情况调查,调查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就业率能达到96%左右,就业困难的学生不多,但专业对口的很少,且就业后的工作很不稳定。

二、原因分析

上述情况的产生,与当前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整体认识不足有关。再加上近年来部分中职学校的发展滞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实训设施落后,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造成许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逐渐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的重要性缺乏社会认可,没有形成尊重技术的社会氛围。跟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相比,我们缺乏尊重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收入待遇与技术水平不成正比,优秀的年轻人想成为技术工人的数量较少。还有一些人对中职学校存在偏见,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报读中职学校,这直接导致中职学校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僵化,专业课教学模式落后。网络时代,计算机专业学科知识日新月异,而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很少得到改变。随着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哪些课程该强化,哪些课程该弱化甚至取消,专业的针对性、应用性、时效性没有得到体现。同时,没有很好地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往往只使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讲,不去评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被动地接受,也不去思考学习的应用性。造成了教与学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浪费了教育资源。

(三)教师缺乏一线经验,教需脱节。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与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这与许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有很大的差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所使用的方法、途径也应该有所不同。一方面,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没有在企业一线实践的经验,企业当前需要什么,作品的制作流程怎样,市场需求如何等,几乎不知道。这种脱离市场的教学,严重地制约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学生认识不足,工匠精神缺失。中职学生选择就读计算机专业,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风式的。他们对计算机专业认识不足,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础较差,学习消极、被动,上课玩游戏、QQ、微信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很多学生缺少工匠精神,认为学习只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无关乎理想,无关乎追求。在浮躁的心态下,学生缺乏把一项技艺做到极致的理念,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面对经济发展,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取向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转变。

(一)转变理念,弘扬工匠精神。政府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强引导,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制定相关激励办法,对表现突出的技术工人,建立股权或期权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鼓励技术工人专心本职工作,培养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政策的引导,实现全社会重视技术、尊重技术人才的良好风尚。

(二)引进企业人才,打造应用型师资。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背景、教学能力脱节问题,学校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实施“应用能力培养计划”。一方面,学校要及时把企业的技术人才请进校园,把企业化管理和培训模式带进课堂;另一方面,让学校老师走进企业,挂职培训。学校与企业开展智力资源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升内涵。这种模式,从学校方面看,成功解决了学校教师理论充分、实践不足的问题;而从企业方面看,它能在一开始就得到比较熟练的操作技术工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要在新员工的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其次,学校应出台相关条例,鼓励教师参加含金量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的省培、国培,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通过形式多样的平台,促使计算机专业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都有质的提升。

(三)重视就业需求与就业质量的大数据分析,推行主题模块教学。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学校应做好信息的采集工作,包括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及兄弟学校相关专业的往届的毕业生就职去向、工作表现评价信息;用人单位的地域差异、人才需求信息;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招聘市场在各种渠道上发布的招聘信息;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等,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据此进行本层次本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从而精准了解市场需求,明白企业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要求,有的放矢,确定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在课程教学上,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把学生必需的能力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主题教学模块,同时,强调模块的时效性,模块化时效评估最长不超过三年。原因在于现阶段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侧重点在于软件技术的应用技巧。而当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良莠不齐,水平差异巨大,另外,软件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非常快,假如我们的学习不讲求时效,学生就有可能在学校刚刚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出校门就被淘汰。所谓模块教学,是指一门理论课或一门实训课,也可以是几门理论课或几项实训课,围绕特定的主题,设计成教学单元,学生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便可获得相对应的能力。以中职计算机专业的Photoshop为例,这一课程的基础课很强,但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应用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这一门课的教学的时候,有针对性地缩减软件理论教学内容,加强了综合案例的教学,强化了上机操作训练。

(四)校企合作,培养合格中职计算机人才。企业和中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找到自信,肯定自我,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为此,中职计算机专业需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

1.定位准确,以服务本地企业为主。中职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本地企业的密切关系。据教育部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看,本地就业的229.19万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0.75%。这表明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呈现出非常强的本地就业特色,是服务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个数据与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地域分布是相一致的。便利的地理优势,可以让校企双方根据本地产业发展形势与人才需求预测,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例如,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分别与桂林澳群彩印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澳群印刷班”,与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漓泉班”,由企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授课,指导实践教学。根据这种教学计划,学生先用一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专业课程。剩下的时间在企业工作,企业支付薪水并教他们相关技能。学校确保工作和教学相匹配。毕业的时候,学生通过资格考试,就能拿到认证。学校与桂林澳群彩印有限公司合作的“印刷技术”专业被评为区示范性专业,我们的合作企业每年接纳数百人次学生到企业实习、顶岗,据了解,现已有多人担任该公司业务经理和技术骨干,校企合作平稳度过磨合期,进入规范化、双赢化、高效化阶段,已经成功构建课岗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目前来看,这种培养模式非常成功,完全值得在计算机专业推广和应用。

2.订单融入,全程实践。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快速培养什么人才,实现零距离培养计算机行业应用型人才。以桂林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2005年开始,学校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主体,与桂林网丫网络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之后又先后与桂林榕湖饭店、桂林桂湖饭店、桂林澳群彩印有限公司、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橡集团桂林分公司等企业举办了多个合作培训班。校企双方共同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和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划定教学内容,约定学生在校两年学习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企业实习工资待遇。学校为合作培训班配备了专业的教师,启用了多功能实训室和实训场地;企业方面,选派了专业的技术能手承担教学和指导任务,实行工学交替的高效率教学,先教后学,学了就练,练了评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清楚要求,有的放矢,训练扎实,校企双方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夏从俊.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

[2]张爱军.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福建电脑,2010(12)

[3]田景,邱长勇,吴琴.中职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应用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

[4]教育部: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3%[EB/OL].(2016-02-26)[2016-04-21].http://www.xfrb.com.cn/area/xiaofeizaixian/jiaoyupeixun/2016-02-26/34797.html

4.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四

[ 2008-8-19 23:10:00 | By: 荣哥 ]

推荐文科中的哲学、历史学等本科专业,是基础专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极少,因此成为高校招生与就业中的冷门。这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难,与社会对这些专业不了解、部分用人单位选才用人的实用主义倾向有关,也与这类专业毕业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有关。前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很难去改变,但后一方面的原因,却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克服。与其他专业相比,他们更应早谋划,早行动,切实注意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就业竞争力,是指在个人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过程中能打动用人单位、击败竞争对手的特质,是由人的综合素质和某些突出能力有机构成的人力资本。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过程,就是个人人力资本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博弈、匹配过程。一个人的素质高、能力强、态度好,可视为人力资本充足,相应地,就能在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及甄选环节中顺利过关,就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体现为强就业竞争力。所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杨昌济先生提倡的“修学储能”:增强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储自身人力资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的匹配耦合。为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提升文科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性转化

首先要培养对待专业的正确态度。很多同学,从进校开始,就在为未来找工作发愁,也为此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浮躁者有之,他们千方百计转换专业,或者把主要精力放在辅修其他专业课程;消极者有之,他们因为专业冷门,所以没有兴趣,学习不积极主动,没有目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这样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可想而知,其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这样,当他们毕业时,既没有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其他实用的一技之长,背着冷门专业的标签,受到用人单位的冷遇是必然的。对待专业的正确态度是不抛弃,不放弃,坚守阵地,打好专业基础。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历来不分家。作为学科,哲学、历史学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任何高深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有点人文精神、人文气质,非学好这两门学问不可。而且它们都被称为智慧之学,哲学是“爱智”,“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对人生,对社会,有巨大功用,并非“无用之学”。“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哲学也好,历史学也好,只要专业学得好,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了扎实基础了,综合素质也会初步体现出来。因此同学们要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潜心学习和研究,打好专业基础。

其次要向应用性方面发展。哲学、史学的主旨是经世致用,它们完全可以向“应用”转化。本专业的毕业生要善于在职业中将所学到的哲学之思想方法、历史之经验智慧为社会做实事。应用性转化的总体思路可以这样:面向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点,专攻某一部门所需知识及训练实务能力。如果对经济方面感兴趣,可以专攻经济类相关知识及经济哲学或经济思想史;如果对管理感兴趣,可以专攻管理学、管理哲学或管理发展史;如果对文化艺术感兴趣,可以重点攻美学及美学史;等等,社会需要的方向是很多的,应用转化大有可为。应用性的方向要有专攻,这点比较重要。不要今天看到市场营销好,就学市场营销,明天想考公务员,就学领导学。要专,要成系列,要精,系统学习、研究、突破。

二、培养素质,提高技能:优化素质技能结构

用人单位选人用人,首重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态度、能力和素质。

态度,从工作情景来说,就是一种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从组织文化来说,就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就是做人;从更高的层面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态度的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贯通的。我们在大学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归根结底要在社会交往中落实到学会做人,要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坚守职业道德。

人的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综合,抽象概括力是其的核心,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创新性思维很重要。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了一种“成功智力”,即一种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成功智力对于高级管理人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成功智力的发挥,就是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实践性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素质与能力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高素质者势必有强能力,但强能力者未必有高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野中的素质,主要是指在工作情景中产生高效率或高绩效所必需的人的潜在特征。根据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素质的冰山模型,人的素质存在于五个领域:知识与技能;价值观、态度、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它们依次构成一座冰山: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的,浮在冰山之上,而其他四个方面则构成潜在的素质,潜在的素质因素比表象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许多企业组织都不单凭知识和技能来挑选员工,反而更重视素质构成要素中的隐性部分。(彭剑峰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P203—210)

态度、能力、素质,是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对它们的学习培养,应贯穿于任何专业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学哲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更要充分利用所学学科在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方面的专业优势(不须太多解释,对于育人而言,没有比直接受哲学思辨、历史智慧的熏陶更有效的捷径了)。

大学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就是一种劳动力商品。他之所以被雇用,在于他马上能为雇主带来效益。的确,哲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很难直接为市场经济服务。因此,几乎任何企业组织都不会直接点名要哲学、历史类专业的毕业生。这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还得着力培养能马上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实际实用技能。

除了少数特别岗位需要专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用人单位对文科大学生的要求大致是相通的,重点都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8小时以外的应酬能力如球类运动、文艺特长等。

很多学校对文科学生提出了诸如“一手好文章”、“一手好书法”、“一个好口才”等内容的“五个一”式素质目标,这个愿望自然很好,但较难做到,所谓多而不精,面面俱到,似为全才,实则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竞争力。为此,笔者在指导本院学生时提出一个“1+1”素质拓展模型。就是在写作、普通话、外语、演讲辩论、计算机、书法、球类、文艺等方面,选准自己感兴趣又有一定基础的某一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做出成绩;再辅之以另一个方面,也使之小有所成,够得上称为自己的特长。如果你在写作上,能在校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较多文章;或者普通话测试能达一级水平;或者英语口语流利,能适应基本外事往来;或者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精于网页制作;或者球类、文艺特长突出;等等,总之,只要你任何一方面确实较为突出,那么,在职场上就一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如写作好,外加普通话也好;或者普通话好,外语也好;或者写作好,书法也好;或者某一方面好,外加有球类或文艺特长,那么,可以说,这样的文科学生将是无往而不胜的。

当然,要培养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做到的,而是非下苦功夫不可。低年级就要选准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努力。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三、转变观念,多面开花:以退为进,曲径通幽

人才市场在挑选文科大学毕业生时,专业概念越来越淡化,都是按文史类、经管类或文科类等较泛化的语言来描述任职要求。这就从另一方面启示哲学、历史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我们的专业没有限制我们不能从事哪类岗位。我们所能选择的方向是很广阔的:既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也可以选择考公务员进国家机关,又可以选择到中小学去做光荣的人民教师;还可以到新闻媒体从事记者、编导、广告等工作。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在哪?大中小各类企业。我们可能到企业组织里从事文秘、人资、物流、营销、服务等各类职位的工作。可选项非常多,可能性视角下的就业渠道很宽广。

然而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方面,你的能力与素质、技能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有一个职业规划的问题。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想从事的岗位有什么要求?这些能力素质技能方面的突破方法,如前所述。另一方面,这些职位是否向你敞开?或者,你有没有参与这些职位竞聘的机会?胜算如何?这就有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

很多职业指导者强调转变观念时常说“先就业再择业”。用人单位是不赞成这句话的,因为他们希望员工稳定,不希望员工频繁跳槽。笔者这里讲转变观念,一是要大学生转变视线,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大城市、大企业,而是要面向中小城市,中小企业;二是转变自我定位,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堂堂大学生,宁愿饿肚子,不能失面子,这是不妥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要放下大学生架子。那么多农民工为什么能找到工作?那么多非大学毕业的打工仔打工妹为什么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这其中深有奥妙。古语云:将欲进之,必先退之。我们在求职时,向打工仔打工妹学习,以退为进何妨?

放下大学生架子,从一线工作干起,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很好的策略,是一个大巧若拙的策略。不能认为大学生下到车间一线普通工人的岗位是专业不对口,是人才浪费,相反是对人才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和锻炼,是成就人才。大学生与非大学毕业的同龄人最大的不同,只在于前者多受几年系统教育,他的可塑性因而发展空间较后者大而已。企业单位很多管理岗位,都是内部招聘,都需要一线工作经验。如果某一位大学生先在某企业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人,然后来竞聘某个适合大学生的岗位,而另一位大学生直接来竞聘该岗位,企业会选哪一个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了。

5.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五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142-03

一、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8月,笔者对安阳师范学院、泰山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和玉林师范学院等四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和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调研数据截止到毕业年度的7月底。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的去向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是考研。全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人数较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研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也使得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同时,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较短,其专业课的设置普遍不够合理,导致毕业生在知识面和实际技能上与名校毕业生相比存在明显差别,在考研复试中处于劣势。例如,泰山学院2009届毕业生中共有3位初试高分学生在考研复试中被淘汰。另外,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学生选择跨专业报考,但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不及政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扎实,他们在跨专业考研时,完全处于劣势。

第二是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公务员考录制实施后,所有专业毕业生进入国家机关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且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明确要求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并不多。因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专业上的优势,能够考上的是极其幸运的。如泰山学院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有57.8%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或选调生,其中只有1人被录取为公务员,有2人被录取为选调生,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第三是去企业。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还是要到企业去就业的。但是,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内容,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低于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去企业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专业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缺乏竞争力。206月,笔者对泰山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和玉林师范学院等四院校毕业生共95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当被问及“求职中,最缺的是什么?”时,有68.4%人选择了“行政管理的应用技能”一项。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总量剧增,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在我国高校开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9月,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已达308所,再加上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和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近专业的院校,总共有400多所,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总量剧增,而这一时期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却没有相应增加。

2.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实施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实现直接就业的巨大障碍

在旧的体制下,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由于专业对口,有着较扎实的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尤其受到各级政府组织与事业单位的青睐,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但是,在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招录制度实施之后,由于公务员招考竞争日益激烈,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职位共9275个,招考人数共15526个,其中标明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有150个,招考人数为300人,约占总人数的1.93%。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职位中,中文、法律、政治学等专业也可报考,这说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能从事的工作往往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只有深圳海事局、国家行政学院等部门招收的16个职位(共计16人)只限行政管理专业…。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和录取比例达到了85:1,个别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和录取比例达到1000:I以上。在激烈的竞争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并不具备优势。因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通才,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体现不出优势。比如,其写作能力不如中文专业,其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如文秘专业。

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教与学的针对性不强

从2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院校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会导致诸多的后果:其一,预定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在25所院校中,提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有15所,就本科层次而言,这一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其二,由于在培养目标中没有明确说明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通常是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的“大杂烩”,导致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其三,对培养对象所适用的工作领域的规定过于笼统,缺乏自身的特色,学生既不知道要学习什么,也不知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类型的工作。

4.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导致毕业生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第一,基本原理类课程过多。在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基本原理类课程过多的问题,培养学生行政能力与技术技能方面的课程过少,特别是研究方法、政策分析以及经济学类课程相对比较弱。例如,泰山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共104学分,约占总课时量的68%,其中政治学课程共27学分,占总课时量的17.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多数是从政治学等文史专业脱胎而来的,政治学等理论课专业教师较多,从而出现了基本原理类课程特别是政治学课程开设较多的状况。

第二,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不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行政学专业更名为行政管理,并将其归人公共管理学科之中。这一调整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受到资金和实践场所的限制,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课时少,在课程体系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述四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占总课耐的比例基本上都在IO%左右,如泰山学院为10%,内江师范学院为9qo。即便这样,占比重很小的实践教学课时也难以得到保障。多数院校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外出实习,也只是打打杂,没有实际有效的行政管理行为,并且实习时间的安排也不尽合理,多数学校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一时期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两方面的压力,很少有人能安下心来实习。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实验设施。例如,泰山学院想筹建一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问题,一直没能如愿,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虽然各院校都安排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多数院校缺乏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以上情况必然会使学生产生理沧知识扎实,而技能知识不足的问题。在知识结构失衡的情况F.是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因此,导致该专业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5.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原来政治学或历史学等专业转过来的。这部分教师普遍缺乏行政管理专业所应具备的管理类和经济类知识。例如,某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从开始招收,此专业隶属历史系,教师多是历史专业出身,对行政管理专业不甚了解,他们的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让他们把行政管理专业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二是新引进的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生或博士生。不过,这些硕士生或博士生中的不少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专业基础知识不牢的问题较为突出。另外,这两部分师资均存在行政管理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深刻的体会,在教学中他们很难将艰涩的理论与生动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其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最终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削弱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措施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增强就业信心

第一,应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此,应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我,使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职业的选择一定要与个性相匹配。同时,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努力迈进。

第二,要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多渠道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如可请用人单位来校作讲座,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指导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就业竞争。

第三,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邀请校友、用人单位代表与学生会面、举办讲座以及利用各种媒体开办就业专栏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和借鉴成功的创业经验,激励大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2.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从我国当前对行政管理人才的要求来看,只有那些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能够针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是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因此,应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功能类型定位和市场对行政管理人才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育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谓高素质是指诚信、积极、勤奋、创新、刚毅和宽容,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厚基础是指通晓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强能力是指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应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包括演讲、写作、计算机应用及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的技能,核心应用能力包括学习、决策、组织、沟通、协作、公关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在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和生源质量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不可简单照搬重点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应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构建“厚基础、精模块”的课程模式。所谓“厚基础”,是指要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学生打牢专业素质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精模块”是指学生在完成对基础课模块的学习后,应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求职需要,选修某一个或两个方向模块课程。值得一提的是,在小方向模块课程的设置上要体现出灵活性和自身特色,应开设一些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力求精,而不求全,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例如,可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开设社区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企业事务管理和民族地区事务管理等模块课程,从而使其在课程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各方向模块的课程设置情况:1)社区管理模块。可开设物业管理、社区社会工作和第三部门组织管理等课程。2)企业行政管理模块。可开设企业行政管理、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与形象设计等课程。3)教育行政管理模块。可开设教育行政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4)民族地区事务管理模块。可开设民族学、民族事务管理、民族社会学和民族社会发展等课程。5)公务员考试模块。可开设公务员制度、申论、行政职业能力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31。

4.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必须加强实践训练环节。为此,我们应在抓好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应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可以通过加强实验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和方案策划等环节,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在实验室开展软件模拟现场办公,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在线业务处理、召开视频会议、论坛交沆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教授专业课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激发学生了解时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他们参加公务员“申论”科目的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和反馈,根据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查评价,总结反馈实践效果,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第二,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要积极争取在相关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有计划、有目的地派遣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行政见习、观摩、实习和社会凋查等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应厢技能的能力。

5.优化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应采取引进人才和聘任兼职教授等方式,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在引进人才时,要优先考虑具有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背景的公共管理学科人才,改变专业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还可聘任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来授课,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应丰富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可以选送一都分专职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或是到行政管理实践岗位进行调研,了解现实政府的实际运作情况,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应用性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6.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六

摘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更要依靠流通现代化。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要努力降低流通总成本(主要包括物流成本和批发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的建设,逐渐形成国内高效的流通网络体系,并逐渐向国外市场渗透;要积极探索多种“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流通渠道;分销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折时期,即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大国逐渐走向经济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而目前我国流通产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是经济运行效率不高的一个直接原因。为此,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一、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发展与竞争力状况

1、批发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扣除物价上涨的-1、4%,实际增长16、9%,这与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分不开、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流通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以来,无论是流通企业的数量、批发和零售企业的规模,还是流通渠道的种类和流通企业的营销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2004~2008年4年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从86928、6亿元增长到208229、8亿元,增长了1、4倍,超过同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这反映了中国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此外,同期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和交易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零售批发企业就业人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数量等分别增长了35、7%、100、9%、82、3%、45、3%、92、4%,也同样能够看出我国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

2、国内零售业态与流通渠道多样化,但批发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从零售业态来看,近年来其种类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百货商店、超市以外,城市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场、折扣店、无店铺销售(如网上商店、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直销、邮购)等业态,此外还有不定期举办的消费品展销会、尾货市场、旧货市场以及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兼有的零售功能等等。虽然目前超市、百货商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主流业态在零售额中仍占有较大的份额(如北京市2006年这一比重约为75%),但是2008~20两年间,网上购物、电话购物、邮购等无店铺销售发展很快、

从流通渠道来看,我国目前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十分复杂,商品生产者可以通过直销店、网上直销、批发商经零售商、零售商、网上批发和零售商、消费品博览会等多种渠道实现产品销售。虽然多种零售业态与多种流通渠道在市场充分竞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渠道并存使国内的批发行业严重萎缩,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如目前北京批发商业只占市场份额的1%。尽管2008年与20相比,国内零售百强企业的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从6、89%上升到11、12%,提高了4、23个百分点,但流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处在较低水平。在缺乏实力强大的大型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与跨国流通企业竞争都显得势单力薄。而且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讲,批发行业的萎缩不利于流通效率的提高与整个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1]3、兼并重组后的内资企业实力仍弱于外资零售企业几年前为了与外资零售企业竞争,内资流通企业的兼并重组就已拉开序幕,如今中国零售业百强中的大多数企业(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等),其规模(包括拥有的门店数和销售额)已经与家乐福、沃尔玛在国内的销售额差别不大,有许多内资零售企业的门店数甚至远远超过了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门店总数。但是,内资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与外资企业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例如,2008年,在国内的流通企业中,内资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6、7%,远低于港澳台资企业的11、51%,更低于外资企业的13、71%,这说明内资批发零售企业总体经营成本较高。所以,要提高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就要从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利润率做起、

4、外资连锁零售企业在国内加紧扩张,市场份额逐年上升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扩张的速度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限额以上的外商投资批发零售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已由20的963家增加到2008年的2612家,同期外商投资连锁企业销售额在我国连锁零售业中所占份额也从9、47%增长到了13、44%。2008年中国零售业百强企业中,有17家为外商投资企业,其销售额已占零售百强企业的22、5%,比2007年增长了2、4%、

外资零售企业巨头沃尔玛,从在中国开办第一家沃尔玛广场与山姆会员店至年间,其在中国的门店数已经扩张到146家,而且还拥有好又多35%的股份和102家门店。家乐福在中国的扩张也不亚于沃尔玛,到2008年底在国内已经拥有门店136家。2009年两大商家均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加紧扩张。[2]

二、培育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紧迫性培育国内流通产业的竞争力,不仅能够在开放的条件下把握国内市场,同时对于促进国内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掌握了渠道就控制了市场在全球绝大多数商品都已成为买方市场和产品生产迅速标准化的今天,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均能够生产同一产品的情况下,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谁就控制了市场。有了渠道既可把握销量引导生产,又能左右价格获取远高于生产过程中的利润。纵观全球跨国公司,无一不是利用其强大的现代流通网络实现其全球采购、全球研发、全球生产和全球营销的,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是一个成熟的跨国流通组织的载体。所以,从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渠道是必争的环节。但是,从目前我国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和跨国经营程度与外销产品有限的现实出发,让每一个生产企业都在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自建销售渠道,不仅成本很高而且也不现实,唯有提升国内流通企业的竞争力,让它们在国内不断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的同时,尽快积蓄实力“走出去”开拓海外销售渠道、

2、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有赖于流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在获得不断增加的外汇收入与国内就业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生态以及人力资本等巨大代价。我们始终处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生产者的利润甚至包括政府为促进出口所提供的出口退税都不断遭到外商的挤压。要改变这一状况,唯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除了要不断提高服务出口的比重以外,从货物出口来看,一方面要求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即研发设计、原料采购、产品批发和零售等环节延伸,这本身就对流通产业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则要

求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即生产更多耗能低、排放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自有品牌的产品,但前提仍然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流通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否则,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是一句空话。考虑到未来我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产品将逐渐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品市场相重合,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渠道的作用将成为竞争力的关键、

3、流通业的竞争力体现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流通的认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之初,在商品产量还十分有限、基本是卖方市场的时候,政府与业界、学界普遍认为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于是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在生产环节,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未被充分认识。当产品极大丰富、普遍形成买方市场时,企业开始重视营销,地方政府也在为本地区产品的外销想办法,于是在产地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性与综合性的商品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展会,但是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流通会决定竞争力。今天,当外资零售企业以极强的竞争力在国内迅速扩张,国内流通企业却因流通成本过高难以与跨国零售企业竞争、因实力有限而难以走出国门的时候,才终于发现与制造业相比,流通产业的落后不仅使我们丧失了大量的贸易利益,而且正制约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3]事实上,今天我们所说的流通业,早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已经嵌入整个产业链,包含在每一个跨国公司从全球组织生产到全球分销产品的过程中。现代流通具有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于一体的特点,正在跨区域、跨国分工与贸易、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而且更要依靠流通现代化。因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有赖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要依靠强大、高效的流通网络体系,通过降低流通成本、减少货物在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时间、加快货物与资金周转才能实现、

三、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途径

1、必须努力降低流通总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商品的流通成本高,意味着商品最终的零售价格高,这无疑会对国内消费的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商品流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流通成本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物流成本高;二是批发零售环节成本高。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解释204月份的高菜价时分析说“:中国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虽然这并不一定是今年菜价高的主要原因,但是长期以来蔬菜“地头一毛钱,零售市场一块钱”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这倒不一定是流通环节都赚了大钱,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流通过程中消耗掉了、

(1)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目前的物流成本约占生产成本的40%(发达国家只有10%),在社会流通领域,物流成本占GDP的近20%,而美国仅不到10%、

高物流成本又与技术水平和体制限制两个因素有关。目前我国物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如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是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铁路运力只能满足货运需求的60%左右,从而使很多货物只能选择成本较高的公路进行长途运输,由此加大了运输成本。从公路运输来看,尽管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但公路运输效率普遍偏低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是交通阻塞、燃油价格上涨和公路乱收费导致运输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我国目前主要以低吨位的中型卡车的散货运输业为主,运输超载的情况十分普遍。难怪有些跨国公司的主管抱怨中国的物流说,从重庆运货到上海比从上海运货到纽约的成本还要高。为此,要降低物流成本,在铁路运力短时间内难以提升的情况下,公路运输就必须向着快速、长途、重载、集装箱化运输的方向发展,以分担铁路运量、

此外,物流效率低还存在体制方面的原因。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需要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然而我国目前部门和地区间条块分割的体制,却难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与各个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各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彼此互不衔接,没有形成网络,致使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的转换过程中频繁装卸,多次组织运输,产生高额的转换成本。因此,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已刻不容缓。同时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才能实现。[4](2)要降低批发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据笔者对北京大型百货零售业服装价格的长期观察发现,北京大型商场中的服装价格近年来一直趋涨,动辄300~500元一件,一些品牌服装绝大多数已经超过千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大商场中的服装加价率一般在5倍以上。相对于北京大多数月收入在~4000元的消费者来说,这一价格让人无法接受。那么,为什么100~200元购进的服装要卖千元以上呢?因为产品的进场费、摊位租金、水电费、广告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利润等,都要摊在每一件出售的商品之中、

加之平日顾客稀少(非店庆打折、周末和节假日时),每个摊位售出的商品数量十分有限,低价位是很难支撑销售过程中的高成本的。商场对厂方经营者的高收费往往是造成零售环节成本过高并最终导致商品加价率高的主要原因、

所以,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最关键的是:一要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加快货物周转速度,从提高效率中降低物流成本;二要在批发零售环节降低经营成本,改变目前大型零售商变身为商业地产二房东的经营模式、

2、必须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建设,逐渐形成国内高效的流通网络体系,并逐渐向国外市场渗透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体系,是流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规划、投入、协调与引导,也需要相关技术部门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功能强大的能够同时进行商家对商家(B2B)、商家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除了以C2C为主的淘宝网规模较大以外,一些生产资料、制成品的生产企业和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以B2B为主的交易网站规模都十分有限。建设大型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能够让企业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

建立跨区域的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集装箱运输于一体的物流体系,一方面,要让车站、港口、机场、道路的建设形成网络,特别是要便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即在硬件上构成高效物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全国大型的物流交易平台,逐渐将全国各个地区的机场、铁路场站、道路、港口、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资源整合起来,让每一个物流企业都能借助共同的物流平台进行资源配置,以达到物流组织的高效率,即从软件方面通过改变物流的组织方式实现物流的现代化、

3、国内流通企业要积极探索多种“走出去”的方式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升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改善,有赖于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一些小型的零售商、餐饮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家开办了中餐馆和专营中国大陆产品的服装店、鞋店等,像同仁堂这样的品牌企业,也在以合资、独资、特许加盟和连锁开店等方式在海外开拓销售渠道、

2009年中国流通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2009年6月,苏宁电器收购日本老牌家电连锁企业LAOX株式会社27、3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首次涉足国外市场。2009年8月,北京集美家居与法国方面签下了收购巴黎近郊两幢商业建筑(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的合约,首期投资800万欧元,将其改

造为集美家居(巴黎)商贸中心,由中小家居建材企业对外进行零售与批发,这是中国家居卖场首次走出国门、

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策划将交易平台办到美国、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此外,中国流通企业应利用互联网办好网上商城,用英语乃至多种语言直接面对国外批发商和消费者,并设法解决跨国支付与物流问题,像淘宝网这样的大型网上交易平台也应该与其他国家的大型网上交易平台进行合作,以帮助国内流通企业进入国外市场、

参考文献:

[1]陈文玲.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与特点[DB/OL]、中国商贸专家网,2004-06-14/-05-15、

[2]朗咸平、沃尔玛天天平价的背后[DB/OL]、http://blog、sina、com、cn/s/db8b0100elqs、

html,2009-08-17/2010-05-21、

[3]陈文玲、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J]、

中国流通经济,2007(4):15-18、

7.提升经管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七

关键词:经管类,就业,竞争力

研究成果之一

为了解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找出在教学、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们采取了与毕业生座谈、对毕业生进行专访以及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和座谈等形式, 调查了解了我院经管类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也听取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院经管类专业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增强就业竞争力。其中调查单位有60余家, 调查学生523人。

一、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 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表现良好, 有些人能很快适应工作角色和环境, 并在较短时间内走上领导岗位。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对我院经管类毕业生的总评价中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占到了86.8%。在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评价当中, 认为我系经管类毕业生的素质较高的项目有:思想道德素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等。但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在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 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和企业相结合, 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能尽快适应社会的人才。这表明我院的毕业生整体素质比较高, 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但是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

二、有关毕业生自我评价和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

根据“你所具备的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要和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有75%的人做了肯定回答, 有6.8%的人做否定回答。“通过工作, 你认为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开拓创新能力、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均占到了30%以上。“你觉得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这一问题, “思想道德素质”的占“45.9%”, 较强的适应能力占“32.9%”, 业务能力占27.6%, 人际沟通能力占22.6%, 组织管理能力占13.3%。心理素质占8%。这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对“你对学校的专业课程的意见”的回答中, 认为专业课程中理论讲述多, 实践操作少, 必修课多, 选修课少。这表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围绕社会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践的平台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的机会。在对“你认为在学时做哪些工作对就业能力有所帮助”的回答中, 学生们认为应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是学生干部,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角色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1. 在创新素质方面, 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

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内容上, 要注重与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向学生传授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与时俱进,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以适应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2. 在能力培养方面,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在校既要从课堂学习书本知识, 又要重视加强手脑并用, 理论和技能同步发展, 还要利用在校担任学生干部做一些社会工作, 多参加一些比赛和校内活动。在校期间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 通过校园活动全方位、立体式的渗透和体验式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团结协作、沟通协调、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实际动手等综合能力, 促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在实践操作方面, 加大校企合作

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生通过在岗的亲自锻炼, 改变第一课堂讲授知识多, 学生实践操作少的状况。因此, 按照岗位能力要求组织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进行实习实训,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将第一课堂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 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相结合, 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讲解, 转变为到实习单位真实直观的操作, 并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对问题的现场解决, 使学生由被动的掌握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使他们在学习中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外实训, 使学生加强人际沟通能力, 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4.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的设计必须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并且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切实可行, 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帮助他们明确目标, 扬长避短, 全面发展自己。将职业指导作为重要的教书育人内容,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完成由校园到社会的过渡, 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

增强经管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 应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 搭建校企共建平台, 了解企业需求, 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从高校角度来看, 应完善课程设置, 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实践, 办出特色,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改进职业指导形式, 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要, 多渠道加强学生实习、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 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 注重社会实践和所学知识的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 2009 (4)

8.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 外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提升策略

目前,我国高校入学门槛降低,很多学生都有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大学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每年就业岗位增加的数量有限。这就导致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尤其是外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面对的压力更大,就业率不升反降,很多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如何提升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外语专业学生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

外语专业学生要认识到在毕业后会遇到激烈的竞争就业的问题,要具有竞争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素养,这是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保障有效就业的基础。

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其首先需要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培养良好的外语口语技能。学生要认识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面临面试环节,在面试中如果用外语与面试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就能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赢得竞争优势。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要重视加强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外语知识的应用,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外语应用能力,通过努力打下坚实的外语专业基础,这样才能为自身职业的有效发展拓展空间。

学生不仅要重视外语知识技能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积极进行多方面的文化学习,积累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学生要通过努力有效提升个人素质,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高校要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传统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灌输式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后的,是需要改革的。高校外语人才优化培养,要立足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要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育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手段,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有效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学校要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四年的口语课程体系,加大口语教学力度,有效改变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情况。

其次,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建立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要科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建设。学校要积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教育,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最后,学校要积极开展人才的就业指导教育。学校要针对我国外语专业学生毕业现状,对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够对学生进行就业核心能力进行引导,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通过就业指导教育有效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支持。

三、政府要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实,外语专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成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要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

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有效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我国政府要从职业报酬、发展前景、职业流动等方面为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就业政策指导。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市场需要制定相应的毕业生就业引导政策,积极鼓励学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去创业。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关于人才流动的一些政策方法,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政府要做好就业信息网建设工作,在平台上及时公布一些就业信息,消除地区壁垒,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有效就业提供支持。

总之,提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学生要重视个人素养的提升,高校教育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政府社会要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支持毕业生有效就业。只有多方努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提升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社会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丰铭,艾甜甜.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8).

[2]赵彩珑.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01).

上一篇:写感恩母亲小学作文下一篇:企业遭遇“越级”:一半是制度 一半是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