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2024-09-04

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通用12篇)

1.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篇一

汽车4S 店钣喷车间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加强厂内维修工作纪律和维修工作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检验的标准性和权威性,提 高一次性修复率,减少站外返修,以维护公司和员工利益,增加用户满意度。

二、制定各工种的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三)《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一)钣金维修质量检验标准

1、平整性(1)修复后的平面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 时,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2、圆弧性(1)修复后的弧面应与原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应与整体弧面相吻合。(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原弧面的凸点。(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10mm*10mm。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弧面3mm。

3、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5kg 时,下陷不应超过5cm.。(2)修复面不应存在膨胀反弹。

4、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应小于5mm,最低处不允许低于原平面3mm。(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

5、边条质量(1)修复后边条与平面垂直方向上要平整,最大变形量小于1mm.。(2)修复后与平面平行的外缘不能出现明显的弯曲,最大变形量小于2mm.。(3)修复后外缘厚度应均匀一致,最大相差小于1.5mm。

6、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1mm。(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7、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处应上钣金接口胶。(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8、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2)各类螺丝、胶扣必须安装完整,不允许出现漏装。

9、非作业面保护(1)非作业面油漆及喷漆完成面不允许被划伤、檫伤。(2)玻璃及非作业油漆面不允许被焊渣烫伤。(3)黏结后的多余胶质必须清理干净。

10、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作业面后应喷涂防锈漆。

(2)拆卸修复后的钣金件作业面内侧必须喷涂防锈漆后在装配。(二)喷漆维修质量检验标准

1、平整性(1)喷漆面手感要平滑,正面观察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户外任何角度观察都不应发现凹凸不平处。(2)线条应平直、圆滑。不允许出现波浪型和高低不平。

2、漆面质量(1)漆面要光滑,不允许出现流痕、鱼眼、起泡等缺陷。(2)一米外观察不应看到尘点、针孔等缺陷。

3、颜色质量(1)全车翻新时各处颜色必须一致,不能有任何差别。(2)补漆以主要相邻部分颜色为准,一米内观察颜色一致。远距离、多角度观察时颜色不能有 明显差别。

4、光洁度(1)漆面光洁度要饱满,反光要一致,不允许出现雾面现象。(2)普通漆漆面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许出现明显的橘皮现象。共12 页 第3 页

5、漆底质量(1)金属漆颗粒大小、密度、反光性必须与原漆面相同。(2)漆底不允许出现砂纸打磨痕。

6、里、内侧喷漆质量(1)钣金装配前可观察到的内侧加工过的表面必须喷涂与原色一致的油漆。(2)室内、箱内未覆盖的表面喷漆与外表相同。(3)室内、箱内板覆盖面应涂灰打磨加工,漆面要求可稍低于外表面标准。(4)翻新车辆,胎铃盖、雨刷臂、喷水嘴、门拉手等一律要喷漆。底盘内外应喷漆。

7、彩条质量(1)彩条粘贴位置要正确,偏差不允许超过2mm。(2)彩条线条要平直,不允许出现波浪现象。(3)彩条内不允许有明显的气泡,气泡直径不大于1mm。每幅彩条内不超过3 个气泡。

8、非加工面保护(1)电镀及玻璃表面不允许有砂纸打磨痕。(2)非喷漆面不允许出现磨花、漆雾等现象。(3)排气管、饰板、胶条不允许被喷上油漆。

9、卫生质量(1)交钣金装配前,车辆内部泥沙、积水必须清理干净。(2)工序检验时,喷漆面必须清洁。不能有灰尘、水珠、残腊等存在。(3)完工检验时,全车内外必须清洁。(三)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管理规定

1、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理流程

开始

维修过程监控 完工自检,组长签字 事故专员、质检员判定是否合格 车间主管、站长等抽检是否合格 制作站内返修管理表 不合格 同当事人、班组长现场确认 车间主管签字 每周将表汇总到站长并作考核 结 束 2: 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处理流程说明:(1)维修过程:班组长作好有效监控,事故专员、车间主管进行过程检验,车间主管工单抽查, 正常抽查率达80%,售后站长、服务经理随时进行了解过程、抽查工单。

(2)车辆完工,经主修人、班组长检验,进行完工预交车,事故专员进行全面检验。

(3)在维修过程或完工检验中发现与“标准”不符,检验不合格,事故专员开具《站内质量不良返修管理表》,同责任人确认,责任人签字,如有争议,事故专员保留证 据同车间主管、售后站长确认,责任人、组长未签字,一经确认所述事实成立,可加重处 理。(4)《管理表》交主管整理,并作公布,每周交站长进行绩效考核依据。(5)经事故专员确认合格的车辆,售后站长、车间主管.技术部等抽查检验发现明显不合格,同样进行返修,事故专员也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3、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及返修判定A.B.F 类: A、B、类主要由事故专员、车间主管判定。F 类任何员工可监督并揭发,接待员、班组长、为第一监控人。售后站长、服务经理.车间主管、事故专员为流动抽查人。

4、站内工作质量不良及站内返修分类及判断标准(分A 类、B 类、F 类)A 类:站内工作流程质量不良

1)车辆维修时未安装三件套(前台未使用的由前台负责,车间直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

2)维修工具.新旧件.物料遗留在车上。3)维修时需移开车主物品的,移开车上物品后未作还原。4)主修工.班组长未自检互检,工单、报价单、责任进度等单据未按规定签名的。

5)非维修音响、空调车辆在施工中使用音响和空调的。6)维修后,内饰、座椅、方向盘、门拉手等有油污未作处理,车内有残留铁屑未清理。

7)质检交车后,车门、灯光未关。(由最后交车人负责)8)收买质检、事故专员,质检、事故专员被收买的。B 类:站内返修

(1)漏报漏做维修项目。(2)班组作业前未对车身破损登记和检验造成争执的(接车员未登记的接车员负责, 车间直 接维修班组须立即反馈)。

(3)少装、漏装螺丝,螺丝未按规定力度紧固。(4)换件或修复部位校正不准,固定不牢(偏差超标)。

(5)沙板焊缝不严,漏焊、脱焊,安装缝隙不对称,超标。

(6)更换挡风玻璃漏水,密封胶条安装不到位。(7)更换挡风玻璃,A 柱处有玻璃胶外现。

(8)更换四门玻璃之后,升降器异响或不畅,门皮安装不良。(9)更换破裂的玻璃之后,碎玻璃未清除干净。

(10)后挡板、尾箱盖、后翼子板作业后,引起尾箱漏水。

(11)更换灯具后灯光不亮或未按接待要求保留原灯泡。

(12)油漆作业后色差过大,表面流泪、橘皮、麻点、起泡,底漆有灰印。(13)油漆覆盖面不够,出现漏喷现象。

(14)油漆作业,油漆飞溅到其他未作业部位,未作有效清理。(15)油漆施工后,抛光不全,经检验有部分位置效果明显不良。(16)喷漆后漆面凹凸不平。(17)抛光打蜡后,车辆未做清洁(蜡粉飞溅到其他缝隙部位)。

(18)喷漆打蜡后,雨刮喷水嘴、大灯清洗喷嘴不导通。(19)发动机头盖未盖好交车的。(最后交车人为责任人).(20)施工中又造成新的部件损坏。

(21)质量检查,抽查中,发现其质量有问题,经判断为须内返修的。

(22)不接受合理的判罚同质检争吵的。

(23)更换车门后,四门润滑不良。F 类:舞弊行为 经售后站长,车间主管,质检(1)已领零部件但未为用户更换的。评审确定为舞弊行为。(2)未开工单私自为车辆维修其他项目的。(3)未开工单,接受用户自带配件进行安装或修理的。(4)私自带工具、配件、技术出公司的。

(5)消极怠工,不准时交车、故意拖延交车时间引起客户多次投诉.(6)故意报大价促使用户流失。

5、:处理的基本尺度(1)A、B、类当事组员承担70%责任,班组长组长承担30%责任。(2)A、B、类为班组长作业的,班组长承担100%责任。

6、:处理规定

(1)分类处理:(违反A、B、F 任何一条)A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扣20 元;第3 次扣40 元;4 次以上每次在上一次的基术 上乘2。如:第4 次扣80 元、第5 次扣160 元 B 类:每月第1 次早会通报,第2 次计20、第3 次计40、每多增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 算;事故专员,质检,车间主管负责A.B 类的管控,技术主管,车间主管,站长不定期抽检。

F 类:违反F 类任何一条,处当事人严重罚款或并降级处理。本处理适用于公司任何人。(2)综合处理:(a)、事故专员、质检员质检合格后,经技术主管、车间主管、服务经理、站长等抽查发现不合格,则事故专员、质 检员承担同责任人责任的30%,其他责任人同样处理。(b)、经查实,有人员串通共同违反F 类的,则一起处理。(c)、造成其他经济损失先进行赔偿再作处理。(四)站外返修管理规定

1、站外返修处理流程图 投诉到客服部,转用 户 交前台预约回站 前台初步判断是否属于返工 前台主管、技师协助判断 开外返工单给原施工班组 安排其他班组协原班组维修??务接待跟进是否可解决问题 助会诊或施工 完工,质检员、前台接待验车 前台接待将接到的返工车辆纪录,交给车间主管处理及签字 车间主管根据纪录统计厂外返工的周报、月报 处理及预防 结 束

2、站外返工控制流程说明

(1)用户向客户部反映、投诉维修质量问题,用户投诉到客服部,客服投诉处理单交到服务经 理,服务经理进行跟进或安排跟进.(2)用户直接向前台接待投诉,接待判断是否属于站外返修,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与车间 主管,技术主管确认。(3)用户来站抱怨上次维修的项目又出现质量问题,前台接待查看系统纪录并判断是否属于返工,如不能确认,则要求质检与车间主管,技术主管确认。

(4)由前台直接确认后,前台接待将《站外返修管理表》交车间主管、车间主管交责任班组、事故专员、质检员签字后统计,月底交站长作当事人及班组的考核依据.(5)接待开《任务委托书》给原维修班组,并在返工项目和因返工需要更换的零配件的工时及配件价格注明。

(6)原施工班组进行返工维修,接待进行跟进,维修班组有不能解决问题,请求根据实际情况 召集其他维修班组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或请求技术支持。

(7)维修完工,质检员进行检验后交接给接待,接待再次确认项目、零部件,确认问题已完全解决。

(8)接待员将返修免单或免部分单的结算单交车间主管及站长签字确认。

(9)早会或周例会,车间主管在会上对返工情况进行总结??出通报,防止以后发生。

3、站外返修判定标准,根据公司制度的外返标准规定及实际情况。(1)、作过喷漆维修,三个月内发生变色、开裂、脱皮等问题视为返修。(2)、漏装配件,包括螺丝、螺帽??紧固不合要求、焊接不牢等视为返修。(3)、在上次报价后,用户没有维修的关联部位不视为返修。(4)说明:以上处理办法组长、责任人,对事故专员、质检员进行相应合理处理不签字可追加50%以上处理,前台接待及事故专员接到返修不报告、不开工单进行私下处理,该接待、事故专员和主修人承担费用的2倍

4、当事人申诉(1)申诉范围:当事人对不能判断为站外返修的可以进行申诉,即:是、否为站外返修,对未超过本规定判罚尺度标准申诉,一般不予受理。(2)申诉证据:提供证据和手续,上次维修工单、本次返修工单、填写申诉表;现场鉴定:在拆检之前邀请评审组裁定;(3)申诉处理规定:申诉被否定,每级可追加20%处理,用以补偿评审的时间损失。4:外返处理尺度(1)A/B 类当事组员承担70%责任,班组长组长承担30%责任。

(3)A/B 班组长作业的,班组长承担100%责任。

6、:处理规定(1)维修班组第一次外返早会通报并处扣50 元,二次100 元,三次200 元,每多增加一次按上一次的基术*2 计算。(2)由返修所造成的客户赔偿.配件及辅料成本由当事人.班组长按处理尺度承担.(3)扣款从责任人当月工资中体现.(4)所扣款用于售后活动经费及嘉奖资金.表1《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内)》 表2《售后服务部返修管理表(站外)》

2.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篇二

一、全员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经济技术指标

制丝车间确定了以严格执行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 以革新设备管理体制为突破口, 以降低设备停机率、保证完好率为目标的设备管理思路。初步实行了设备操作维修一体化, 调整了挡车工和维修工的设备管理分工。重视以人为本, 进一步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岗位责任意识, 实行专业维修和群众维修相结合的原则, 学习运用TPM全员生产维修制, 执行以预防为主, 预测性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 努力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高效率、优质量地进行生产作业, 在保证安全无责任事故的前提下, 圆满地完成了厂下达给车间的各项任务和生产作业指标。具体做法:一是制定了《设备停机奖惩制度》, 明确规定细则, 将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捆绑在一起, 调动所有与设备有关人员的积极性, 主动爱护、维护设备。二是建立合理的设备利用率或停机率指标, 制丝车间停机率为0.25%, 每月降低0.01%, 以资金基数的25%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

同时根据车间实际情况, 将简单、琐碎的设备维修项目和设备润滑工作划归挡车工负责, 取消专职维修工和专职润滑工, 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了操作维修一体化。此项设备管理体制革新活动拓宽深化了挡车工的设备管理职能, 使其以本工序主人的状态积极管理设备。

以上措施, 进一步深化了全员设备管理活动, 效果明显, 设备故障停机率由实施前月平均0.255%降低至0.055%, 使制丝能耗物耗大幅降低。

二、技术引进和设备改造

为改进设备的工艺性能, 提高工艺制造能力, 达到提质降耗的目的, 进行了梗丝加香、梗丝加料、配叶筛分风选、打叶出梗振筛、5mm小叶片筛分、烘丝蒸汽稳压系统、加香前烟丝筛分、叶丝超级回潮喷嘴、叶丝超级回潮加水自动稳压调整等30余项设备改造。其中, 仅配叶筛分风选改造一项就节约资金14.5万余元。同时, 车间积极组织维修人员进行修旧利废, 每年节约15.5万余元。

设备改造活动对提质降耗效果非常明显, 每次改造和技术调整后制丝产品质量和出丝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 整个车间生产现场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全员维修的应用

预测性维修是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 对设备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维修策略, 克服现行维修所面临的很多难题。故障诊断和状态预测技术的发展是预测性维修发展的关键。结合预测性维修, 制丝车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进行设备分级管理

(1) 划分重点设备, 突出设备ABC分级管理。由设计组协助设备管理组对各设备及动力设施分别打分评比, 划分出A、B、C三级, 然后确定维修内容和标准, 实行分级管理。A类为少量重点设备, 由技术能力强或专职工程师定期检查维护;B类为专业设备, 由专职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护;C类为通用性设备, 由操作使用人员随时维护, 包括润滑和设备清洁。

(2) 以点检为重点, 计划检修为核心, 由专职人员对设备实行定人、定机管理。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进行点检, 对螺栓松动、调整手柄错位、控制阀门不灵活等现象, 要及时处理, 做好记录, 并将异常情况以报告单形式反应给设备管理员, 再由设备管理员复核异常情况严重程度, 安排相应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维护修理。

(3) 由维修小组对所分管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实行“在线更换, 离线维修”的检修方式。由专职维修人员进行操作人员无法完成的维修工作, 并对技术性较高的元器件进行定期巡检, 发现问题也以报告单形式反应给设备管理员, 再由设备管理员复核后, 安排当班、周或月停产后离线维修。

(4) 管理组定期主持召开车间检修平衡会, 由设备管理小组负责, 根据各维修、操作小组反馈的信息、设备运行记录、设备劣化趋势分析记录, 结合全厂的生产和检修计划, 制定出车间更合理的检修计划及实施方案, 下达给维修小组执行。

(5) 维修、操作小组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与操作记录, 定时填写设备运行档案, 及时分析设备运行及影响生产的设备问题, 提出可行的设备改进方案或合理化建议。表1为制丝车间2010年3、4月备件更换记录。

(6) 设计、宣教小组协助管理组抓好各小组的“5S”管理活动, 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方面的考核评比工作, 对合格的小组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2. 鼓励员工创新思维

鼓励员工打破传统观念, 大胆创新, 并注重与外部的联系与交流, 及时了解外部动态, 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近两年来, 遵循“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柔性操作、风险防范”的方针, 对进口设备、进口技术提出挑战, 在技术上积极创新, 依靠技术进步, 使设备的装备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增强了生产后劲, 促进企业生产持续发展。如使用国产柱塞泵代替进口齿轮泵进行加料, 解决了进口备件因购买周期长而影响加料的问题, 降低了维修费用。

在制度上鼓励员工创新思维的原则是信任、鼓励、支持、采用。 (1) 创设创新环境, 激发员工兴趣, 鼓励员工去探索、去创造。 (2) 鼓励员工大胆探索、善于思考、敢于质疑。 (3) 允许和鼓励员工犯错误。 (4) 制度化的奖励措施。 (5) 不限定创新内容。以上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车间为了有效保证制度的完善及执行的到位, 将ISO9000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到设备管理全过程。从完善制度入手, 分别制定设备购置、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保养, 以及后期处置等前、中、后三个时期管理程序文件, 并建立相应的实施和检查表, 将制度的执行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保障了制度的落实执行到位, 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同时, 完善设备的档案管理, 建立比较全面的设备档案, 包括维修中的经验与案例, 为维修和培训提供指导;建立关键部件与机台轴承更换档案, 摸索更换周期, 为预防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对长时间故障停机召开专题分析会, 总结经验与不足, 实现资源共享;推行参数化管理, 运用统计方法找出设备各部位的标准工艺参数, 并纳入作业指导书。通过这些基础工作的开展, 促进设备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4. 推行预测性维修

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 预防维修是关键。推行TPM全员生产维修模式, 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爱护和保养设备的意识, 并加强监督与检查, 强化管理的手段。通过推行全员生产维修活动, 操作人员在生产中的角色由单纯的操作转向全方位的使用维护, 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素质与责任感、使命感。车间推行“设备自主保养”, 即设备有保养需求, 机台人员就随时进行保养。通过设备、现场管理人员不定时的检查与考核, 设备保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摸索设备保养周期, 通过多年的经验, 摸索设备最佳保养周期, 既可防止设备出现大故障, 又不会出现过度维修。

建立“巡检、点检、专检”三层维护体系。即操作人员每日在接班与中途保养时间对设备进行巡检;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关键部位定时定位点检, 并对操作人员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设备两年一项修, 使设备的功能与装备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 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

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数据采集工具 (红外线测温仪、转速表、振动仪等) 具有快捷、准确、智能的优点,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辅助设备管理, 可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快速化、准确化, 促进管理信息的畅通, 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

如“备件管理”信息系统从备件计划编制、计划审批、巡价、采购、合同、入库、消耗、库存等进行全方位控制。通过“备件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随时查找备件的库存情况、到货情况、消耗以及价格等, 且全厂资源共享, 查询简单、快捷、明了, 保障库存的合理,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备件库存资金。

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包括设备计划、设备维修、统计分析等几部分, 设备计划包括轮保、项修、维修、检定、润滑、保养等内容;设备维修部分包括故障维修记录、维修经验库等;统计分析对设备运行趋势、设备故障、备件耗用等进行分析。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含盖所有设备管理过程, 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分析等, 全厂联网, 使整个管理过程受控。

“质量信息”的传递对第一时间掌握设备状况、分析影响质量的设备原因带来极大的便利。

同时, 通过计算机建立了维修经验案例库, 将维修中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维修所需备件、安装方法、所用工具等编制成维修案例, 通过网络可以传到维修操作终端。

四、结论

乌兰浩特卷烟厂实施设备全员维修管理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燕黎.基于EAM的卷烟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1) .

3.浅谈机加工实训车间设备管理 篇三

【关键词】实训车间;设备管理;机加工;信息化管理

就目前来看,我校的实训车间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不论是实训设备的数量还是实训设备的价值都有了都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因此学校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来实现对实训车间设备的有效福安里,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1 机加工实训车间基本概况

我校机加工实训车间,作为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最早建立的实训车间,始建于1988年,由最初的中德培训中心实习车间改扩建发展而来。就我校机加工实训车间的规模情况来看,现有1层500平米的独立综合实训楼,分为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普通磨床3个区域功能区,各类设备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万元。我校的机加工实训设备不仅可以满足机械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精密技术、材料工程、数控加工、数控维修、液压技术等诸多本科和专科专业的实践训练需要,而且还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满足机加工类社会培训与服务实践工作的需要,极大地方便了学校的机加工实训教学。

2 实训车间设备管理的对策

在对机加工实训车间的设备进行管理时,学校应在保障实训人员积极性和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结合实训车间设备的特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

实训车间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不断购进,使原有粗放型设备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实训车间的发展和需要。开展精细化设备管理,以信息化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提高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促进实训车间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实训车间的设备管理应实施信息化,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对实训车间的各项设备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详细登记设备的购置、技术咨询以及入库情况,及时了解设备的调配以及故障维修等情况,使设备管理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增强设备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更好的满足学校机加工实训需要。

二是实训车间设备管理还应进行精细化管理,使设备的效用能够最大化地体现出来。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对设备进行管理,即做到精、准、细、严,从而更好的对设备进行管理。顾名思义,“精”就是精益求精,保障设备管理的质量。“细”主要是将设备管理的各环节细化,重视细节造成的影响。“准”和“严”就是要保障设备管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防止出现偏差。因此,在实训车间设备管理的各环节,如设备采购、维修管理、配件配置等环节,可以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用,提高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2 实施全员管理,及时消除隐患

要有效提高实训车间设备管理的质量,就必须使车间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即实现全员管理。设备管理不应是设备管理人员或维护人员的责任,应当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设备管理,尤其是学校的实训导师和学生,需要经常与设备进行接触,他们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是最清楚的,所以实行全员管理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减少事故发生。

2.3 实施动态管理,强化设备完好意识

学校机加工实训车间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实训人员流动性大,每天都会有很多不同专业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使用设备,加之学生的技术水平大都处于训练层次,很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对设备造成损坏,所以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非常重要。学校可以采用定时检查、故障排查、随机抽查以及设备检测人员经验判定等方式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使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为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学校还可以对实训设备建立完好卡,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将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下来,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加重,从而保障实训车间设备的完好率,保障各项实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4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实训教学效率

实训设备的运转情况会直接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实训设备进行安全管理,保障实训设备的稳定、高校运行也是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如果学校实训车间的设备安全无法保障,那么实训车间的高效办学更无从谈起。所以在对实训车间设备进行管理时,应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促进设备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转。

实训教学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训设备的安全,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放在首位的。HSE管理体系对实训车间设备安全责任意识强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实训车间现代生产企业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析实训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在该管理体系下,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强调安全预防。因此,在实训车间设备管理过程中,引入HSE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性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应用该系统时,应做到:

(1)在进行实训前,应综合考虑实训项目的特点、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小组成员情况,分析实训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实训过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对风险进行预测。

(2)应根据实训项目的风险评估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安全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减少实训所造成的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

(3)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反馈机制,能够听取参与实训过程的人员所提出的安全建议,不断改进应对安全问题的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训车间设备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实训车间设备管理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基础上,加强对设备的精细化管理,使所有人员都能参与到设备管理工作中来,对实训设备实施动态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坚持安全第一,建立高质量的维护队伍,使实训车间设备能够更好的为实训教学服务,提高学校的实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浩浩,李鹏.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18):304.

[2]黄学飞,李兆飞.基于DELPHI的实训车间设备监控管理信息系统[J].机电工程技术,2012,09(15):42-45.

4.维修车间管理制度 篇四

为加强维修车间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生产能够持续、稳定、正常的运行。依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劳动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维修车间各岗位特点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对维修车间全体员工的管理。

本制度执行逐级的原则:可以越级检查但不可以越级指挥;可以越级申诉但不可以越级报告。直接下级对直接上级负全责,直接上级每月对直接下级进行考评。管理内容包括:部门职能、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卫生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安全维修管理制度;考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工作态度、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及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考评采用百分制,每月月末由维修车间汇总然后将考评结果报到人力资源部,公司将根据每个员工得分情况进行评比和奖罚。第一条 维修车间的职能

1、建立、健全生产部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下发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负责公司生产设施、公用设施、通讯设施及计算机方面的维护及保养。

4、负责公司公用设施和监视计量装置的维护、检定、保养及因此而发生的与外部的联络。

5、完成公司交给的其它工作。

第二条 维修车间由车间主任、电气班长、维修班长、机修工、电工、仪表工组成。维修车间各岗位职责 第三条 车间主任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维护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2、负责组织编制备品、备件需求及设施维修计划。

3、负责公司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通讯设施及公用工程的维护保养的管理工作。

4、负责配合生产车间完成公司产品的正常生产工作。

5、完成公司交给的其它工作。第四条 电气班长工作职责

1、参与技术项目(工程)的设计、施工,负责在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2、负责提供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的计划/预算

3、负责生产系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制定维修策略及系统计划和预算,报系统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4、对电气维修人员的日常工作负有指导责任。

5、完成公司交给的其他工作。

6、负责所参与技术项目(工程)的图纸绘制。每五条 维修班长

1、组织本班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2、负责领导维修人员完成设施的日常检修、保养、巡回检查与维护工作。

3、维修、电气等班长负责对维修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4、维修、电气等班长负责指导生产线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施,对违章操作有权制止。

5、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第六条 电工

1、在部门主管的领导下,完成公司日常与电气有关的维护、检查、检修及保养工作。

2、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第七条 仪表工

1、在部门主管的领导下,完成对公司所属的仪表及自动化设施的日常维护、检查、检修及保养工作。

2、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

3、负责公司其他部门相应的设施的日常保养、检查、检修工作。

4、指导操作工正确使用、保养设备,有权制止违章操作。

5、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第八条 卫生制度

1、每天上班和下班之前要将自己的岗位彻底清理一遍,做到物见本色,窗明几净。

2、在车间进行维修、维护时及时清理现场,做到人走场清。第九条 交接班制度

1、岗位与岗位之间对口交接,应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交接。

2、接班者应提前10分钟到岗,接班者接班后马上巡视一遍正在运转的设备的运转情况,并如实做好准确记录,如不符合要求,可以拒绝接班。

3、交班者要为下班打好基础,为接班者作好良好条件,认真填好交接班各种记录,待接班者同意后方可离岗

4、接班者应执行“三不接”原则:即问题不清不接、隐患不排除不接、卫生不合格不接

5、在交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6、交班者应将岗位的一切情况,如:岗位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岗位发生过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情况和应注意的地方,生产所需辅助材料及贮罐的储存情况等等,要如实告诉接班者,必要时可以填到记录中,如要隐瞒不报,出现事故,要追究交班者责任。

7、接班者在了解一切情况后要及时预防和处理,否则在出现事故后,应由接班者负责。

8、口头交接以后在交接班日志上签字表明交接结束,否则接班者未签字按未交班处理。

9、接班者接班后必须立即进入本岗位,严肃工作作风,不得扯皮,不得消极怠工。

10、交接班时,要保证公用的工具齐全可靠,若发现丢失或人为造成损坏(工作中正常损坏除外),除按价赔偿外,影响生产、产品质量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第十条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必须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方针,严格遵守公司制度的一切安全规章制度;

2、新员工必须接受公司的安全教育,然后方可上岗;

3、上岗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如:电工、水电焊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等。

4、易燃易爆岗位不准穿钉子鞋进入厂房,岗位上不许吸烟,在班期间不得喝酒,岗位上不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

5、进入罐内、反应器内检修时,必须待设备内部的粉尘排尽后方可进入,并隔离切断电源,挂上“严禁合闸”的标记,设备外要有熟悉生产的专人监护;

6、安全装备不齐全的设备坚决不能使用。

7、各班长为兼职安全员,负责维修车间各班的安全监督管理;

8、爱护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经常检查其性能的有效期和灵敏性,并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严禁随意乱动。

第十一条 设备管理制度

1、班人员要如实的填写好当天的值班记录,设备维护记录和润滑记录。

2、当班或值班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每台机械电器设备。负责当天的检查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

3、设备机、台落实到人头,机械电器人员分片管理,分管设备要经常检查,清除污物,粉尘等,切除设备电器机台的事故隐患。

4、电器人员要经常清除开头柜、箱、电器原件的粉尘、灰尘,并认真检查每个接点、触点开关等是否有跑电,漏电等现象发生,检查电器是否有断路,无接零等。

5、设备检修、大修要有检修计划,检修设备名称,换件部位,检修后效果和检修时间。设备大修根据设备大修计划,合理安排。大修要有大修报告,上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检修,检修前要说明设备在检修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检修后效果,所须用资金量,要换什么部件。

6、维修班长,电工班长,每月要为设备提供当月的备品和正常所须用的低值易耗品等,并填写计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主管经理批准后,总经理批准,交于商务进行采购。对不能在本市采购的备件要提前上报采购计划,要求提前采购,否则出现责任由本人负责。

7、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问题损坏,要组织人员立即抢修,如人员不足,应上报主管领导或直接联络不在岗人员来厂组织抢修。

8、设备管理要有设备档案,管理卡片。新购设备要有设备说明书,图纸并上报公司存档。对于重点设备要有大修计划,维修,维护制度,并设专人维护,检查,保养等。对于一般设备,要每天检查一次,并保养。辅助设备如电焊机,气割设备等设备,要设专人使用和管理,不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否则出事故由个人负责。

9、对于仪表设备,备件要由仪表工负责管理,提出备品备件,并负责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检修并负责每年的年检,出现问题由仪表工程师负责,对检修和更换部件或改动原设计要有技术上的说明,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10、对于使用的工具要有计划,原则上以旧换新,丢失由个人负责。公司所有的设备,工具等一律禁止外借,否则损坏由个人赔偿,并按管理规定扣分处理。第十二条 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同公司《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奖励

同《劳动管理制度》13奖励。第十四条 考核

1.未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或巡视不到位的造成被动维修;(每次扣20-70分)

2.设备检修过程中,由于不精心造成零部件损坏;(每次扣10-35分)3.由于检修不彻底造成设备损坏或影响生产;(每次扣20-70分)4.对应急用备品备件妥善保管,发现浪费或流失;(每次扣10-35分)5.未对现场跑、冒、滴、漏进行检查造成能源浪费;(每次扣20-70分)6.外理完设备故障后,未及时清理现场;(每次扣3分)

7.发现出问题找到维修、电器人员后,15分钟未到现场;(每次扣3分)8.未做好交接班记录。(每次扣2分)

维修班长

1. 负责对设备备品备件的提供计划,领用,开票,管理等工作,一次不合格扣2分;

2. 负责对机修班工作的日常管理。(其中人员岗位管理,室内外卫生管理,辅助设备管理,如焊机、电钻、切割机、气焊、种油等)每项不合格扣2分; 3.

4. 5. 6. 7. 8. 9. 负责监督值班人员的各种记录,包括值班记录,润滑记录,空压机记录,备件领用记录,并负责考核班组成员,每月做出评定,要做到公平合理,每缺一项扣2分;

每月备件提供不及时,除本市以外,影响检修扣5-20分; 维修班物品丢失或流失一次扣2分; 发现设备损坏带病运转(不经领导同意)没有及时组织检修的,一次扣5-20分; 保证设备运转率每月96%以上,低于96%,每月扣5分; 维修班日常管理不符合要求一次扣2分;

对值班人员工作交待不准确,不清楚或没有交待的,对晚班工作没有具体布置的,每次扣2-20分。

10、负责对全公司的水、汽工作进行管理,每天检查一次,发现一次水、汽有泄露现象,扣10分;

11、公司的水表、气表每天抄表一次,做好记录,并上报核算员,一次不抄不检查扣3分;

12、每月结算一次水、汽、电当月用量统计工作,要求抄表,核算数字准确,并上报核算员,做当月生产财务核算依据,如一次不准确,扣3分;

做好日常全公司的水暖工作的维护,维修工作,对腐蚀管线做好检修前的计划,准备工作,备好原材料和更换工作。

13、水、汽管线要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正常率保证96%以上,每下降一个%点,扣5分;

14、协助维修班,维修工做好其它工作。

15、维护保养好自己所使用的机械和附属工具,如焊机、气焊等,非操作正常损坏,一次扣6-30分;

1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好安全措施,严禁违章操作,如违反操作规程,一次扣15-100分;

17、不经主管领导同意严禁将焊机、气焊交于他人使用,如违反者一次扣15分;

18、工作期间禁止将零线借用共用线或管道等,操作时一次接好零线至焊接部位违反者,一次扣6分;

19、严禁在非经动火区域动火焊接,特殊条件下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上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动火,违者一次扣15-65分;

20、工作完成后,要清除现场,确定没有火源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突然发生,违者一次扣3分。维修工

1. 保质、保量完成好对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等工作。

2. 分管本片设备的人员,要对自己分管的设备机台经常进行检查维护,由于检查不到位,所造成的设备损坏,每次扣20-70分; 3. 值班人员每2个小时巡检一次,违反者一次扣3分; 4. 对于没有按照要求注油,保养的设备,发现一次扣3分;

5. 由于检修不正确,造成部件损坏,按公司管理文件,按30%赔偿。6. 检修一次合格率要求在座90%以上,否则一次扣6分; 7. 违反维护,维修操作规程的,一次扣20-70分; 8. 值班人员分管的室内卫生,一次不合格扣3分;

9. 全月维修,维护设备正常率达到96%以上,否则按规章制度,每次扣6分; 10. 其它规章按照公司的管理规定执行。

11. 晚间值班人员如有设备事故,处理按规定电钳共同处理,一次不执行扣20分; 电工班长

1、负责对设备的备品备件的提供计划,领用开票,管理等工作,一次不合格扣一次扣3分;

2、负责对电工班工作的日常管理(其中包括岗位管理,室内外卫生的管理,监督,共用工具的管理(如量表、压钳、电钻、备用器材、线等),如每一项工作不合格扣3分;

3、负责监督值班人员的各种日常记录,是否真实齐全,并负责考核班组成员,做每月评定,要做到公平合理,每缺一项扣3分;

4、每月提供备件不及时,除本市以外,一次扣5-25分;

5、电工班物品流失或丢失,一次扣当班或班长3分;

6、保证设备运转率每月96%以上,降低1%点扣5分;

7、对值班人员工作交待不准确,不清楚或对下班工作,没有具体部署的,每次扣3-25分。

电工、仪表工

1、保质、保量完成好对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2、负责对所有的电器设备的卫生管理,电器设备干净无灰尘,发现一次不合格扣3分;

3、分片管理的设备人员,要对自己贫乏的设备、机台经常进行检查,维护,由于检查不到位所造成的设备损坏。每次扣15-65分;

4、在班人员每2小时循检一次,违反者一次扣3分;

5、由于检修不正确造成的部件损坏按公司的管理文件,按30%赔偿。

6、当天工作没有完成的,又不能说明理由的每次3分;

7、晚间值班设备出现事故须抢修的电、钳工共同执行检修,一次不执行的,每次扣15分;

8、设备电器存在隐患处理的,检查发现,一次扣6分(当班人员),扣班长3分;

9、电器仪表出现事故,一次处理不彻底(没有备件除外),存在隐患的,一次扣15分;

10、交接班工作交待不清楚,出现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

11、值班人员当班,不在工作岗位的,除检修,检查以外,不能说明原因的,一次扣3分;

12、生产当中设备出现事故,找不到人员延长时间的,一次扣3分;

13、其它事项,按公司和人力规章执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5.机电车间维修管理制度 篇五

1.维修人员应按机电车间工作计划内容执行计划性维修工

作,并做好维修记录。

2.严格遵守公司、部门、车间维修材料领用制度,控制维修

成本。

3.维修作业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

安全。

4.车间维修人员需积极协助委外或设备质保单位做好设备

系统的修理作业,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维修技能;做好质保期内或委外单位的维修保养、故障处理记录单完成内容的检查确认工作。督促完成遗留问题的解决。

5.月底分系统、类别整理当月维修及故障处理记录单并归

档。

6.认真细致做好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工作并记录,提前发现和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做好预防工作。

7.接到机电部或车间抢修作业令,维修人员应迅速到达事故

现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修理恢复设备运转。

8.巡检时发现设备缺陷或故障隐患,但对正常运营安全不构

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及时向专业工程师汇报,安排计划性维修。

9.维修作业现场必须保持二人以上作业,相互照应,保证安

全。

10.断电作业时,电源箱必须悬挂“维修作业,严禁和闸”

警示牌或设专人照看。

11.值班室内严禁使用电炉做饭、烧水、取暖。

12.维修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车间安排的专业知识、技能

和安全知识培训。

13.维修作业需动用电、气焊时,必须明确动火作业地点、范围并在安技部申报办理动火证并在作业现场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6.车间设备TPM管理方案 篇六

1、设备操作者:设备的管理工作应从基层做起,从操作者的使用做起,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应负责的工作有:

a、设备地面上距地面两米以下的设备表面的清洁工作,保证设备一般表面的光洁,设备操作面板的整洁及各元件的完好。

b、保证设备各气源接头、电源插头、顶杆孔盖、各连接销链及其他附属配件的齐全。

c、保证设备工作区域无废料、杂物。

d、定期对设备有关项目进行点检及检查。点检内容见《设备点检卡》、检查内容见《操作者设备检查卡》。

e、协助维修人员完成维修任务。

2、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的维护工作应以设备维修人员为主,每台设备都有主要的设备维修负责人,维修人员的职责内容为:

a、利用生产的间歇时间根据《设备保全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全,发现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并作好保全实施记录,

b、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对设备进行维修,并填写《维修记录单》,记录设备发生故障的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提出预防再次发生的改善措施。

c、在生产过程中维修人员负责设备运行状况的巡视,巡视内容包括设备地面、横梁及地坑内,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3、技术人员:每条生产线都有主要的设备技术负责人,其主要工作职责为:

a、设备技术人员负责根据设备处下发的《设备年保全计划》制定设备每个月的《设备点检卡》及《设备保全计划》。

b、监督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保全计划的实施情况,指导及协调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的维修工作。

c、总结设备的故障发生的频率,调整设备保全的重点汇总设备的故障率及设备保全的实施率上报给设备处。

7.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篇七

关键词:质量管理,SPC,控制图,过程能力分析

0 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中,产品质量对制造企业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控制和保证体系,才能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质量要求。而大多数制造企业在生产中普遍缺乏有效的质量信息采集、处理、分析、控制和管理的手段,无法有效地改进产品质量。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最早就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W A.Shewhart)于1924年提出的,其概念是:SPC是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一种过程控制工具,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其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偶然因素的出现,同时采取可行措施消除其影响,使整个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1]。与以往的质量控制手段相比SPC的显著特点是将事后检验变为事前检测和预防,针对质量特征值的统计规律,通过控制图理论对每一道关键工序建立起简易的控制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避免大量不合格品的出现,从而完成对整个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以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2,3]。

某公司是以研制生产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主的国家重点企业,其精密机械加工车间担负着公司大部分光电产品的机加任务,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在原有质量管理模式下,车间对生产过程没有有效地监控,不能了解生产过程是否稳定;生产质量数据的整理与统计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统计分析,无法实现对历史质量数据的统计查询;不能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善,无法达到预防质量问题的目的。针对上述车间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车间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系统,运用SPC方法对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对质量数据进行控制图分析和过程能力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1 基于SPC的车间质量管理

1.1 车间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为了应用SPC方法解决车间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机加车间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了充分、系统的前期调研和分析,总结机械加工车间实际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机加车间库管员从公司仓库领取原材料,经过初步的进货检验以确定原材料是否合格,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则进行废品处理,否则放入车间毛坯库位等待加工,操作者根据派发的零件加工流转单领取原料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如果该加工工序为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则送到质检组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应的质量检验单,检验合格的零件转移到下一个加工工段,直到零件在本车间加工任务完毕后进行报交。对于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如果可以修复则进行返工操作,否则就要进行废品处理。质检部门的检验人员要将质检数据及时录入系统以便根据这些数据生成各种控制图和质量统计报表。

1.2 基于SPC的车间质量控制流程

根据机加车间质量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的具体需求,综合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SPC技术,将机加车间质量管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分为准备、分析和监控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1.2.1 准备阶段

在应用SPC方法之前,需要识别出对产品品质好快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过程,采集关键过程的产品质量信息并进行分析与处理。

1.2.2 分析阶段

在SPC分析阶段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工序质量状况是否稳定;二是过程能力是否充足。前者可利用控制图这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测定;后者可通过过程能力查定来实现。

1)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特征值的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由于影响质量因素的系统误差无法消除且对质量波动影响较小,故当只考虑系统偶然误差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产品总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N(μ,σ2)。控制图正是利用质量特性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表[4]。一道关键工序的初期或进行系统改进后总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先要根据车间实际情况绘制相应的分析用控制图来判断过程是否受控。如存在异常点则应积极采取措施分析原因、调整过程,剔除所有异因使过程受控。

2)过程能力分析—在保证过程受控的情况下,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根据表1判断过程能力是否合适(Cp≥1)[5]。其中过程能力指数Cp是衡量受控状态下过程的加工质量符合公差范围能力的参数。当公差的中心值M与数据分布的中心一致时,称过程能力“无偏”,指数用Cp表示;不一致时称为“有偏”,指数用Cpk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所示[6]。

如果过程能力充足,则进入监控阶段;如果过程能力不足,则要采取措施分析原因、调整过程,然后重新进行过程判断和过程能力评价。

1.2.3 监控阶段

在过程能力足够的前提下,通过延长稳态下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通过推移图和排列图等辅助图表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如出现异常则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工序,使质量过程重新处于稳态。监控阶段可以充分体现出SPC预防控制的作用。

在机加车间的实际应用中,对于每道关键工序都必须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并且在必要时会重复进行从分析到监控的过程。

2 基于SPC的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质量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对于不同的制造企业,其质量目标不同、质量体系要素不同、质量活动的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和规划模块功能并进行开发。基于上文所述机加车间质量控制流程,结合车间的实际运作特点、质量管理状况和相关标准,提出了如图3所示由监控层、数据层及应用层组成的车间质量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1)监控层:监控层负责机加车间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工序质量数据的采集。现有机加车间的质量数据采集手段主要有手持数据采集终端、人工数据采集以及三坐标仪等自动数据采集设备,软件提供其与数据层进行数据交互的数据接口。

2)数据层:数据层负责软件系统信息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库存储用户、角色和相应权限信息;质量信息数据库负责车间质量过程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为控制图绘制和过程能力分析提供数据支持;质量控制知识库管理质量控制与调整过程中的分析诊断及处理方法信息,为质量诊断和过程调整提供参考。

3)应用层:应用层集成了系统运行的核心业务模块,包括了控制图分析模块、过程能力分析控制模块等SPC质量控制的主要应用方法,是实现质量统计过程控制的主要途径。除了以上两个模块应用层还包括质量信息统计以及系统管理模块。根据机加车间品种多、批量变化大的特点,控制图分析模块选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p不良率控制图作为分析用控制图。进入SPC监控阶段,通过延长控制图的控制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通过推移图和排列图辅助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过程能力分析模块负责在车间质量过程处于统计稳态后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与计算。质量信息统计模块负责数据的维护以及质量文档的管理和查询。除此之外,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系统的设置和用户管理功能。

基于SPC的车间质量管理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必须和机加车间现有的MES以及企业级的质量管理层集成,才能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使之很好地发挥作用[7]。系统通过应用XML中间件技术以及同构数据库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信息交互。

2.2 质量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上述原理和系统体系结构,以及网络环境下质量管理系统必须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开放性等软件开发原则并在考虑到机械加工车间实际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NET编程环境开发了基于SPC的车间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系统。

软件系统以Oracle 9i数据库为支撑,Windows为前台操作平台,以企业内部网络为运行环境,通过车间现场监控设备和人工采集及时收集大量生产质量数据,绘制SPC控制图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实时监控每道关键工序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改善,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其中图4为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界面,图5为过程能力趋势图界面,图6为质量信息综合查询界面。

3 结束语

统计过程控制(SPC)的应用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随着SPC技术和管理的逐步成熟和普及,使SPC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作为车间制造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上层系统提供大量实际生产中的质量数据,使企业的生产可以稳定、有序的进行,对于企业稳定提高产品品质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的相关原理,将SPC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机械加工车间质量管理系统,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及时处理和统计评价,改变了企业原有的人工统计方式,提高了车间质量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处理的速度和水平,提高了质量控制的时效性和质量管理的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敏莉.应用SPC技术对机械零件加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J].2005,5:154-156.

[2]Warswarth H W.Modern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andImprovement[M].John Wiley&Sons,1986.354-402.

[3]Dewing W E.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position[J].Combridge,MA,Center for AdvancededEngineering Study:MITPress,1982.4-26.

[4]蔡雪兢.基于SPC的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与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5]李钢.基于SPC的计算机集成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6]杨育,张晓东,刘飞.CIMS环境下车间级产品质量集成监控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2,8(5):417-420.

8.机修车间设备管理检修措施 篇八

在省煤炭厅新确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形势下,为保证在276天的有效生产天数中机电设备能够发挥最大优势,同时保证长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制定计划,出台标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备品备件、运行维护及计划检修是设备正常运行的三大支柱。其中计划检修又是最重要的,因此检修工作做的好与坏将起着关键性作用。

1、每月月底,由车间机电负责人张浩辉牵头,组织风机组、压风组、抽放组及电修组组长根据各岗位不同情况,以检修间隔期为基础,以恢复设备的应有功能的目的,共同制定下月检修计划。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严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因事后维修造成的停机损失。

2、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做到“有台账,有人管,有人监督”,经常统计机电设备配件的备用情况和完好情况,确保机房硐室主要备品备件充足又不过量积压,迎合当前形势,做好修旧利废。

3、针对设备维护保养和润滑,完善相应的标准,保障设备维护保养到位,润滑良好,以标准减缓设备磨损,提高设备效率,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包机人作为检修工作的直接管理人员,在整个检修工作中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检修质量及检修时长。我们将采取机电负责人、班组长、电修工联合到现场进行实操培训的方法,促进包机人对设备的了解;采取班前会学习应知应会、组织流程、操作规程,巩固包机人对设备掌握;采取《机电管理奖惩激励机制》,明确包机人的责任,激发包机人的热情。以此确保《包机制》落实到位,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

二、人人参与,齐抓机电隐患排查

1、严格按照《隐患排查奖惩制度》开展机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组每月至少员工查两条、组长查两条,电修工每月至少查一条,机电负责人每月至少查四条。对所查隐患,按不同情况进行10-100元的奖励,由机电负责人张浩辉负责隐患闭合和奖励落实。

2、针对矿、公司及上级检查提出的问题和隐患,由车间主任申春涛负责隐患闭合和奖励落实,按不同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10-100元的考核。

三、奖惩透明,激发包机管理积极性

1、车间每月对设备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对所包设备管理好的责任人奖励50-100元,所包设备负责人奖励30-50元。

2、所包设备在车间或机电科检查中出现不符合时,扣设备包机责任人50-100元,设备包机负责人30-50元。

3、所包设备发生机电或人身事故时,按矿相关规定处理。

9.车间维修管理的实习报告 篇九

通过在车间为期一周的学习,我对公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首先我在单位员工A的带领下了解车间布局、生产流程,认识了车间的负责人、各工段主要负责人以及车间办公室各科室的工作人员。接下来我在车间主任B的带领下,熟悉了整套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在设备科C的带领下,了解了主要生产设备的功能及其运行情况。接下来自己走到生产一线,和操作工人主动攀谈,多看、多听、多问。同时进行了车间岗位调查的工作,希望为将来的岗位薪酬设计提供依据。目前岗位调查表进一步整理中,是否进行该项工作,还望领导批示。几天的时间下来,我与工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生产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主要问题

1、车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不规范

车间部分人员生产安全意识欠缺,生产安全检查不完善。比如我公司的制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沼气燃烧炉、压滤机、造粒机、烘干机。目前压滤机处于停用状态。当问到制肥工人设备的安全检查频度问题时,她的回答是,机修工有时间就会过来看一看,没有规定隔多久检查一次。

车间部分辅助用室及设施缺少,比如休浴室、消毒室等。

职业健康措施有待改进,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比如车间一线生产人员劳动保护措施欠缺。

2、资料档案管理不完善,影响档案管理

有些重要资料并没有进行妥善完好的保存。我和车间主任张长明探讨有关车间具体工作岗位、岗位职责以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事情。张主任说这些以前都有,只有纸质的,没有电子版的。但最终纸质的也是找不到。

3、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影响劳动积极性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比较富裕的地区,而我们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却远低于当地的工资水平。我们的员工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吃着粗茶淡饭。有的租住着二三十平米的住房。即使省吃俭用,对眼前的城市楼房也是鞭长莫及,极大的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车间食堂的伙食比较单一

我去车间食堂吃了几次,觉得食堂的伙食花样太少了,饭菜质量有待提高。我们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但是也必须保障工人的人身基本营养需要求,公司应着力改善员工生活质量。

5、办公设备维修不及时

比如设备管理科有一台没有键盘,没有鼠标的.“残疾”的电脑。已经多次上报,一直没有给维修好。最后供应科拿来几个断了线的键盘和几个键盘插头,让自己接线试试能否使用。结果还是全不能用,有的是插孔坏掉了,有的是键盘坏掉了。

6、车间部分岗位纪律亟待整顿

目前车间有少数员工无视纪律约束,劳动纪律涣散,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这些违反公司规章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影响公司的整体形象。

二、建议

1、健全车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职业安全健康理念。强化宣传,增强意识。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公司应倡导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公司高层管理者应亲自挂帅,督促和执行该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公司有必要为车间工人提供洗浴间。

建议车间管理人员对每一个整改点进行梳理,具体落实到相关责任人。每周六拿出一部分时间,全体动员,对车间存在的死角,跑、冒、滴、漏的管道、阀门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力争做到了无死角、无积水、无滴漏、无跑冒现象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安全则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设备安危,关系到整个公司,关系到社会和谐。建议组织工人经常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日常工作中强调重视安全。每个人必须知道安全的重要性,特别要求每一个职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程不走样。大家都知道安全规程是人们用血和泪写出来的,血的教训永远也不要忘记,泪的悲伤叫人永远心酸,对于安全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决不能让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和发生。

2、完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公司的重要资料要由专人保管,增强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3、合理提高员工工资和福利

公司应着力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并尽量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好的合理的员工工资和福利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员工,帮助企业保持员工,另外还可以提高企业在员工和其他企业心目中的形象。不合理的或者是不公平的员工工资和福利政策则不但不能起到激励员工和提升企业凝聚力的作用,相反,还有可能起到破坏的作用,造成员工的敬业度和忠诚度下降的情况。

4、关心职工生活,从改善伙食开始

为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伙食一是科学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这样的搭配不但满足了职工不同口味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符合了科学饮食的要求。二是注重营养。要保障职工一天最主要的营养。三是追求变化。开辟伙食的多种口味,追求各方的菜式变化,避免职工造成因单一菜式而产生厌食的感觉。

5、加强办公设备管理

针对办公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办公设备管理,保障日常办公需要。

6、加强员工教育,狠抓劳动纪律,增强员工组织纪律性和凝聚力。

公司员工应该要一视同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不可只注意形式上的培训,要注重思想和心态的培训。制度要符合自身的客观条件。不可认为自己的制度是对的,要听听员工的意见。制度不合理应该及时改正。

三、其他

在车间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工艺上存在的问题,或许是一些不当的理解。暂且仅供参考。

1、被分离出的填埋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塑料袋。

每天东胜区城市生活垃圾大概400吨左右,为了更多的处理生活垃圾,传送装置运行速度过快,破袋工经常来不及对袋装垃圾进行完全破袋。导致风选工艺不能完全将塑料袋分选开来。致使大量的塑料袋转入填埋物通道。另外人工破带经常导致袋内的污水或其他较小杂物溅入工人眼内及脸上。且破袋处令人难以忍受恶臭气体熏染着工人的口鼻。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可以考虑机器破袋。若实现机器破袋,可以解放我们的破袋工人。

2、生活垃圾中有一部分有机垃圾并没有进行粉碎转至厌氧发酵装置。据说原因是现有的粉碎机还无法将这些有机垃圾粉碎至需要的大小程度,且垃圾上沾染的污泥不利于厌氧发酵。若对其进行水洗又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这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技术难题。

10.辅助车间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办法 篇十

一、人员编制及组织架构 人员编制:(略)岗位职责和日常例行工作: A.班组长:

a.负责班组日常工作的管理,协助车间主管的工作,对车间主管负责; b.负责班组成员的作业进度控制,协调组员的作业安排,确保按客户要求准时交车;

c.对组员完工车辆进行检验,确保维修质量;

d.对组员在作业过程中的故障判断、故障排除、维修操作等进行技术指导、规范,提供帮助,并作检查、监督;

e.组织、带领组员共同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并随时向车间主管汇报; f.带领并督促组员完成好每天5S责任区的清洁卫生和物品摆放,保持维修场地的整洁;

g.对组员的工作表现、技术掌握、维修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和考核。B.维修技工:

a.所有维修技工直接受班组长和车间主管的管理,对车间主管负责; b.按照来自接待前台的R/O单进行检测或维修,并规范操作; c.对客户车辆作进一步的故障诊断和检查,并认真、清晰、详尽填写呈批书,递交车间主管审核; d.对维修、保养的车辆,完工后必须进行认真的自检,并清洁车内卫生;

e.按R/O单的要求正确处理旧件;

f.保持工作场地干净整洁,工具和拆换零配件摆放整齐; g.保存所有的索赔配件,配合索赔专员的工作。C.工具管理员:

a.负责维修车间的工具、设备、维修辅料的管理,对车间主管负责; b.工具房工具的摆放、维护和借用登记,定期向车间主管汇报工具的损坏情况;

c.车间维修辅料、劳保用品的领用登记,每月向车间主管汇报领用情况;

d.协助管理部每月车间固定资产盘点; e.督促设备维护责任人对设备的保养维护; f.统计工时;

11.车间设备技术基础工作管理制度 篇十一

加强设备技术基础管理,为使设备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备标准

1.设备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和报废等环节,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设备管理技术标准,应根据设备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设备检修规程、设备制造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安全技术等规程。设备管理标准,应根据设备管理工作内容制定工作程序,并根据各级责任制,制定相应工作标准。

(二)设备管理定额

1.设备管理定额主要有设备检修周期定额、检修工期定额、检修工时定额、维修费用定额、流动资金定额和备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贮备定额。保持定额的严肃性,定额的制定和修改需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

2.建立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的制度。对招待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三)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2)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3)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4)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5)历年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设备评级记录。

(8)设备润滑记录。

2.设备动力组建立全厂管网图,地下管网图和电缆图及密封档案。

3.基建、技措、安措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隐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4.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四)设备技术台帐

1.建立健全车间的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车间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主要设备(装置)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装置>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设备(装置)状况汇总表(大修计划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12.化工厂维修车间管理制度 篇十二

适用于本公司雇佣来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单位。

二、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本制度。

三、职责

3.1 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企业内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承包商管理的有关规定。

3.2 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承包商管理制度》。

3.3 各部门负责各自归口部门的安全工作。

四、控制程序

1、承包商资格审查的内容:承包商过去的3年的安全业绩表现资料;服务类型、经营范围和资质证书;工程所在地建委出具的施工许可证;审查承包商安全计划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承包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有关信息。

2、签订合同时的要求

(1) 明确承包商在承包项目施工中的安全责任条款;

4.2.2 明确承包商在承包项目施工中应执行的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制度;

(2) 承包商应选择合格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并经过培训;

(3)承包商应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4.2.5 承包方必须接受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

3 承包商人员的培训

(1) 管理部组织对承包商进行入厂前安全培训,做好培训记录,与承包商签订《外协安全合同》。

(2)施工项目所在单位应对承包商人员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其内容包括:作业现场的特点、主要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执行《事故管理制度》;进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

4 承包商的.安全资源配置如下:按要求配备安全员;承包商员工资质符合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承包商为检修人员配备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承包商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配置必需的安全防护器具、安全标志等。

5 作业过程的协调与监督

(1)作业过程的协调承包商负责人应参加本公司与作业相关的安全例会和有关安全事项的临时会议,汇报安全管理情况及安全工作安排,落实会议要求;

(2) 作业过程的监督的内容如下:对于较为危险的施工作业,必须经管理部检查认可,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承包商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各个部门应采取定期和随机检查的形式对承包商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予以记录;d) 对于违反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和合同的行为或违章作业,管理部有权进行处罚、责令其停工。

五、相关制度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六、记录

1 合格承包商名录。

2 安全生产表现评价报告。

3 承包商档案。

4 安全检查记录。

上一篇:驼背优秀作文下一篇:大学生梦想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