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家思想感想

2024-10-06

读儒家思想感想(共9篇)

1.读儒家思想感想 篇一

读《谈谈儒家思想对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有感

仁即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无论大家是什么地位,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不正是现代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准吗?由此可见,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社会正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一点更是有力地向我们证明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也是极具影响力的!例如,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在春秋时期这一教育思想显得很突兀,这一思想是在西周时期才开始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同时,现在许多国家实行的义务制教育不正是根据“有教无类”一步步进化而来的吗?因此,现在的我们应该感谢孔夫子,如果没有他,我们或许就不能享受到如此美好、充实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了!虽然现在我们的社会要比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要先进很多,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做到全面的“有教无类”、“教育公平”,现在,还是有许多地区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差、父母思想观念落后而无法上学!因此,我们现在还在为“有教无类”继续努力当中。同时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有教无类!

还有,就连现在十分提倡的“因材施教”,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已经提出并实行了这一观点!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几个弟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根据每个弟子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不正是一种“因材施教”吗?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由于我们国家每个班学生数目太大,因此,我们实现的是大中化教育,“因材施教”对于我们国家现在的这种情况来说还有一段很远的路!但是,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因材施教”这一观念会实行的更加出色。

虽说上边大都是对学生的影响,但是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世界的希望,影响到他们,也就是影响到了世界,也必将会对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2.读庞朴《儒家辩证法》有感 篇二

庞朴先生认为儒家思想里面有辩证法的意蕴,他从“对立同一”的理解出发,对儒家思想几个重要话题作了探讨,这些言说在一定意义上对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具有显豁的作用,通过其强调,使一些东西更为鲜明地印证出来,如在“仁义”的讨论中,强调了仁成就义的薄弱性,义对仁的相成性。然而也正是基于庞朴的这种“辩证法”的解释,儒家思想的一些意味没有被触及到,从这种理解出发,会带出一些误解。

关键词:儒家辩证法 仁义 忠恕

庞朴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即“儒家辩证法”。在历来研究儒家思想的进程中,还未见有此提法。庞先生自己也提到“如果要说儒家学说里有辩证法思想,并进而提出一个‘儒家辩证法’的命题,这能否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就很不乐观。”①[P429]看来庞先生自己很清楚自己这一立论很困难,则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呢?这关涉到庞先生对辩证法的理解,即他认为辩证法已经不是一种认识论原则,它与道相通。那么庞先生对辩证法的理解是怎样展开的,他从别人可能疑义的三个角度设置问题,并作了回应。其一,针对时人习惯只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辨为正宗,他提出辩证法有所谓比较完善的形式,也有简易形式,如朴素辩证法的提出。在此意义上,儒家之辩证法虽无所谓“三大规律”的形式,但其中之真义当为人们所尊重。其二,习惯中对儒家学说作折衷主义或形而上学的判定,庞先生针对这种认知,引了列宁的“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作为佐证,可以说这也是庞自己对辩证法的理解。他认为辩证法不是只讲对立两极不可调和,所以儒家学说“在涉及对立两极时主张调和与平衡”①[P431],不能说其为简单的折衷主义。其三,与道家和法家相比较,儒家好像没有留下专门论述辩证法规律及其范畴的文献,庞先生认为儒家之谈王道、谈仁义中充满了对对象本身矛盾的研究,并列了很多儒者对一阴一阳之道解读的例子。本文拟从仁义和忠恕两个话题来探讨庞先生“儒家辩证法”的积极义与消极义。

一、仁义

在庞先生看来,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有一个一直关注的问题,即“保持平衡,取得协调,追求和谐。”①在庞先生看来儒家思想的一系列范畴都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他首先对“仁”作了解释:从“仁者爱人”方面来说,将仁看成是儒家“处理人我关系的第一准则”,仁成为道德规范,在现实中得以推行;从“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说,庞先生对之作了高度评价,对“人”与“己”作了区分,认为“人”指类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己”也是类的角度的每个人自己,他认为这比以往单指统治者对民众施仁慈的思想要开明的多;“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既然能“爱人”,也包含着其能“恨人”的一方面,唯其如此,才能真爱,不过他指出,这种恨与仁相连的说法,可满足“仁一元化的体系上的要求,得到理论上的安定感”①[P441],对于“义”的解释,庞先生给了它一个思想背景,即他认为墨子之“兼爱”来自孔子之“仁”,不同之处在于墨子无视仁者能“恶人”的一面,且对爱人加以绝对化的理解,从而将“仁”发展到了极端。孟子由此提出“义”来解决包含于“仁”之中的对立,对人我关系的对立状况作理论上的改善,主张“仁义”双修。认为这种补充发生在“义德受强调的时代”①[P444] ,孟子强调“义”,正是从节制仁的层面上说的,他引《礼记礼运》为证:“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义之本也。”庞先生将仁义对举,正是出于其对立同一的思考方式。彰显了仁对义的成就,以及义对仁的相成性,这是儒家辩证法积极义的表现。

然而另一方面,庞先生的这种理解有其缺憾处,将对立寓于一切领域。这样势必引起一些误解,如人性中怎会有对立的两面,如此性有了二分。当然庞先生在这里主要不是探讨这个问题,他是为了将仁义对举,提出仁义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准则,则对应其对辩证法的理解,仁义必然是针对两种情况而出,仁就是去爱人,但人与人之间还有亲疏远近的问题,仅有爱的原则是不够的,仁者还要能恨人。由此庞先生得出在仁之中,有着爱人与恶人两方面的因素,二者相补充,统一到道德观念之中。这对“仁”的理解有偏差,仁是无对的,没有其他去构成它,仁不是可分的最高范畴;且爱人或恨人都只是仁的显现,非仁德内部有什么对立,对于“仁”来说,它不包含成见,不能以爱恨当下去说“仁”本身,爱或恨都只是本体的发用表现。爱人可以说对仁的正面表现,恨人是一种反向的表现。

且庞先生认为用“义”来对墨子的“兼爱”作补充,就对墨子的思想做了修正,这一理解也有偏差,填充了义也未必就是孔子处的仁,庞先生提出,孟子将义与仁并列,就是要对墨子之“兼爱”思想作批判,就是要使隐含在“仁”之内部的对立规定外部化为对立两极,以适应于人我关系的对立状况。义是对仁的节制意义上提出的,是能恶人的外现。若说义是仁的外现则可,若说是能恶人的外现,则有歧义。所谓“处仁以义”,义是一种方式或道路。在这里庞先生对仁义关系顺历史作了叙述,在这种叙述中,以对立为其主题,并以仁义的相异处来言说仁义涵义的变化。从而以历史主义的角度把握仁义这个话题,对仁或义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性则有削弱。

二、忠恕

庞先生认为忠与恕的最大区别是:忠是内反的,恕是外施的。如朱子所言:“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②。(《论语集注》)从内外两方面来对忠恕作解说,也不失为一种解法。然而庞先生认为“恕”是以功利性为出发点,也就是说推己及人是为了他人也能对自己有诸般好处。庞先生特别强调恕的外施性,这种理解出于其对立同一思路,从而在对忠恕作差异言说时,为了凸现二者距离,而引出恕具有目的性的意味,造成儒家思想功利主义性很强的面目。如他对“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解读,(《孟子?离娄下》)我爱人是因为想让人爱我,这明显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不是一种偶然的错误,而正是出于庞以辩证法原则来看恕,“人恒爱之”与“人恒敬之”是我爱人的一种结果,并不是说,别人不爱我,我就不去爱人,我爱人是我的一种本能。所谓人生来有“恻隐之心”就是如此。

还有“政者,正也”的解释,庞先生认为这也是恕道,正已为了正人。笔者以为庞先生偷换了概念,即他认为恕道就是从功利性出发,是一种先予后取,而正己要达到正人的效果,因此正己也成为恕道。这显然与儒家思想有很大出入。在这里,庞先生虽然提出了人的主观性,但却将主观性看作对客观辩证法实现的一种途径,而未有对人“志于仁”的精神的体认。儒家讲“仁者爱人”并非为了他人对自己有回报,而是将爱人作为成己的一个环节。爱人可以表现为外施,但施不为人对己有所图报。至于人对己的尊重获其它一些好处,只是客观上产生的效果,不是行为的出发点。且恕与忠是相连的,忠既是要“尽己”,就不会将利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恕正是从忠出发的,其实庞先生既然认可忠恕之间有内外的联系,就是对其二者相贯的认同。若二者没有这种相贯,就无所谓发于内与形于外的关联了。

注释:

①庞朴,儒家辩证法.庞朴文集.第一卷,[C]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读《论语》有感于孝道和儒家精神 篇三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0级计算机一班 王玥 10509027《论语》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曾被誉为治国之本,也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来说吧,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但是,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主张人们恪守长辈与幼辈之礼,这种当时社会上的尽“孝”之举如今似乎逐步褪色。不少同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于是社会上出现漠视父母的案例居然不足为怪。我们要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儒家思想的真精神,是一种以德性贯穿天道、人道、社群、自然的包容性人文主义。这种包容性人文主义精神比较集中地表现于《中庸》一篇,由之展示了儒家形上形下一体打通的道德本体论、道德主体论、德性伦理政治论和德性宇宙论。与《中庸》同载于《礼记》、且在宋代同被列入作为儒家基本经典的“四书”的《大学》一篇,则在德性之天的思想背景下,专门阐论了形下层面的个我成就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中由本末内外观、身心工夫论和道德社会说所构成的大学之道,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参与型塑了民族性格,而且对于当今人们的立身行己和为人处世,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论语》,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孔子及其学说的魅力会越真实地展示出来。对于《论语》这本书,正如编者所说的:它是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以上都是我对论语一些经典语录的见解,可能不是很独特,但是也是我的真实

感受。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

4.儒家思想学习心得 篇四

一、主要心得

1、儒家哲学是积极有为的哲学,要求人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对现实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对在机关里混日子、不作为是有力的针砭。

2、儒家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核心道德观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相融合的,一致的,必须好好学习,学以致用。

3、对儒家思想要存真去伪,掌握真谛。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断地有注释、增减。特别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对儒学进行篡改和曲解,使儒家蒙受不白之冤,不明就里的人受骗上当。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似仇寇”到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手里就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疑为“刑不逮君子,礼不逮小人”真是天壤之别,必须睁大眼睛。

4、儒学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照搬照抄。如孔子轻视女子、相信天命等,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社会形态变了,科学发展了,摒弃一些落后观点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二、以儒家思想指导做本职工作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等级观念。我还认为更是要求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观念。即君主做君主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做父该做的,子做子该做的。在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社会里或单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整个单位或整个社会也就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又极大地避免有好处抢着干,没好处踢皮球的现象。

我们提倡多奉献,但这种奉献是在本职工作上的多奉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为社会、他人多做奉献。

5.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篇五

先秦儒家消费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大“黄金时代”.中国以后的政治、经济、伦理、消费等思想理论无不发轫于此,而儒家的消费思想又独树一帜,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费思想体系,并在中国经济思想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作 者:高力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刊 名: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英文刊名:CHINA BUSINESS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先秦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消费思想

6.儒家思想史大纲 篇六

a、1981年成立中国孔子基金会,此后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孔子基金会,每年举行各种学术活动。

B、1993年北京大学创办《国学研究》刊物,九十年代中期华中理工大学主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2006年《光明日报》创办“国学版”。

C、2006年全世界已有近110个国家成立孔子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立“孔子教育奖”,并于2006年首次在曲阜颁奖。

D、传统文化的书籍大量印行,《全唐文》《全宋文》《全宋词》《全明诗》等相继编撰完成。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篇幅大量增加。

2、儒家文化热的特点 a、时间持久,并逐步深入。

b、官方和民间相互唱和,且以官方引导和支持为主。c、对儒家文化的态度逐步趋于理性,批判继承。

3、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命运沉浮不定

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中国的全面落后,有识之士要求实行改良,但以失败告终。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摧毁旧文化,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受到重创。十年文化革命视孔子及其儒家文化为腐朽反动,对之实行残酷打击,造成人们的严重信仰危机。

4、八十年代兴起的儒家文化热的原因

前七十年将中国的落后归因于儒家文化,因之对其无情打击,但中国落后面貌并未改变,且有与西方发达国家距离愈益拉大之势。此可证明儒家文化并非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之因。

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经济腾飞。而这四地均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政府政策及人们立身处世观念均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此又可证明儒家文化对于现代化非但不为阻力,实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之功效。

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增长和道德滑坡现象,昭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宣传儒家的道德观、人生观。

以宣扬重视家庭亲情、尊敬长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调的韩国电视剧为我国观众所激赏,证明儒家文化实为当代为中国人所仰慕,弘扬儒家文化符合 当代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5、对待儒家文化的正确态度

儒家文化是一个思想、价值体系,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境界和品位。故不能对其釆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儒学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协调人与自然、人们与政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故应予以大力弘扬。二、儒家学派的形成(3课时)

1、“儒”字探源

① 《周礼》:以道德教化而得人的叫儒。

② 郑玄:诸侯国中以六艺教人的叫儒。六艺中“礼”为首,故传习礼仪是儒的基本职业。

③ 胡适:儒为殷民族教士,职责是治丧、相礼。他们性格柔弱,能够忍辱负重,其后大都成为各诸侯国中的教师。

④ 郭沫若:儒乃邹鲁缙绅之士的专号,出现于西周。

⑤ 冯友兰:儒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专家,职业是教书相礼,后散落民间,以知识谋生。

⑥ 徐中舒:以甲骨文为据,认为古代儒的职业是祭祖事神,以典礼为生。

⑦ 马振铎:儒是春秋社会大动荡中出现的“士”,成份复杂,医生、仙人、方土皆可称儒,但以知礼的为主。

综合上述诸说,儒乃替人治丧相礼之人,后来成为一种独立职业。但由于此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菲薄,故其性格柔弱。此后逐渐成为有闲阶层,从为人治丧相礼到成为政府典礼官员,并以此建立礼乐制度,规范社会。

2、孔子完成了从儒到儒家的转变

孔子亦乃早期之儒,少习礼乐。但孔子对礼的实质和功用有新的认识,从而提升了早期儒的层次。

① 强调“礼”对维护国家现有制度的作用,认为以礼治国,则国泰民安。

② 把“礼”作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③ 注意用“仁”来充实和改造“礼”的内容,使之更加完善。

由于孔子对“礼”的继承和改造,儒的性质发生变化: A.不仅懂得礼仪规定,并能探究“礼”的底蕴。B.不以治丧相礼为谋生目的,而以治国安民为宗旨。

孔子以此招徒授学,逐渐形成一学术派别,从而完成从“儒”到“儒家”的转变。

3、儒家的共性

① 以孔子为宗师。

②主张效法尧、舜、禹、汤、文、武。

③ 以六经为学习经典。

④宣扬仁义道德。

⑤提倡礼教,维护宗法等级制度。⑥重视教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儒家的发展演变(8课时)

1、先秦时期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孟子倡导仁义,荀子特别重视礼治,企图消弭战乱,实现天下统一。虽然其主张日益切合实际,趋于实用,但最终还是因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未得付诸实施。

2、两汉时期

这是儒学的首次变化期。董仲舒在陆贾、贾谊努力的基础上,以孔孟思想为主体,杂取阴阳、名、法,构建出以一个以天人感应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内容的神学目的论思想体系。大讲尊王攘夷,极力主张强化等级制度,推崇天下一统的局面,博得武帝欢心。儒家思想始居独尊地位。西、东汉两朝,历代皇帝皆尊儒学。儒学与官僚政治合而为一,经学盛极一时。经学又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前者从经文中发现微言大义来为现实政治服务,后者注重理解经文的本来意义。

3、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儒学既流于谶纬迷信,又有些陷于繁琐考证,故此时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后玄学兴起,何晏、王弼等人既注《易》《老》《庄》,也注《论语》,企图调和儒道,儒学始染玄学色彩,但儒家的基本主张仍为统治者所尊奉。历代君王亦颇重儒学。曹丕称孔子为“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司马氏标榜以孝治天下,晋代皇帝多亲讲儒家经典。道佛辩论,皆引儒学为据,南北朝许多皇帝儒佛兼尊。

4、唐宋时期

唐时儒学本身无甚发展,但佛教十分兴盛,道教亦广为流传,大体上呈三教并行之势。但实际上儒学地位仍高于佛、道。国家政策、皇帝诏命、取士标准、3 道德规范,都以儒学为圭臬。全国普设孔子牌位,《五经正义》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标准,中经韩愈、李翱大力宣扬,儒学仍占主导地位。

宋代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变化期。宋人吸收佛、道精华,对儒学进行改造,以理、欲、心、性为其主要内容,提升孔孟儒学仁义礼智的哲学层次,汰除董仲舒儒学的神学杂质,增加本体体的内容,丰富宇宙观的内涵,强化儒学的思辩色彩,儒学再次处于独尊地位。学派众多,既有“濂学”,也有“关学”;既有“洛学”,也有“闽学”。既有“道问学”的程、朱理学,也有“尊德性”的陆九渊心学。宋代统治者从总结唐亡历史教训中认识到,强化纲常伦理、重视心性修养,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佳举措。故宋代儒学地位显赫,学习、研究儒学蔚成风气,文人广受社会尊速。

5、元明清时期

元代“遵用汉法”,推崇儒学。规定各级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本,答案以朱注为准。

明代儒学分为以薛瑄为主的“河东学派”和以王守仁为主的“姚江学派”,前者以程朱为宗,后者以陆九渊为宗。本身并无发展,但日益趋向“百姓日用”,达到“愚夫愚妇与知能行”。明代君王均尊儒学,官僚大多为儒生,儒学的价值观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清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尊奉儒学风气更甚前朝,康熙称孔子为“万世师表”,乾隆称儒学经典是“万世不易之理”,科举考试题目都在“四书五经”之内。此时儒学在理论上并无进展,而以训诂、考据见长,并取得突出成就。

6、五四至今

五四儒学地位骤降。但孔子及儒学并未销声匿迹。尊孔读经之风不时刮起,国民党统治之时,儒学仍受尊重。

新中国成立至七十年代末,在大陆孔子及儒学多遭批判,地位下降。但海外新儒学却方兴未艾,影响日益深广,前赴后继,代有其人。

改革开放后,对孔子及儒学的研究焕发新机,呈空前繁荣局面。虽斗争尖锐,但孔子及儒学的地位有所上升。

四、儒家的政治思想(6课时)

1、君主贤明

儒家认为君王的好坏决定天下的安危,故治国理民的君主必须是圣主贤君。

①以身作则,为民示范。

② 以德治民,关爱百姓。

③ 虚心纳谏,从善若流

④ 清正廉洁,光明磊落

⑤ 以礼待人,尊卑有序。

儒家不主张君主专制,提倡中央集权。

2、强化君王权威

① 或主张通过正名来强化等级制度,以保证君主的权威不受侵犯。

② 或主张通过密切君民关系来取得民众的拥戴,以确定君主的威望。

③ 或主张从制度上来拉开君民之间的距离,确立君主的神圣权威。

④ 或主张通过神化君主,贬抑臣下来实现君主的权威。

3、提倡举贤授能

① 举贤授能的必要性

A.宣扬君主恩德,保证政令畅通。B.伸张正气,获取民心,强国安邦。C.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 选拔人才的标准 A.先德后才 B.才德并重 C.重德轻才

汉代以后,重德轻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③ 选拔人才的原则及方式 A.任人唯亲 B.唯才是举

C.注重实际考察,广泛听取意见。

4、主张德治教化

① 开源节流,既重视发展生产、培养财源,又特别注重合理消费,提倡勤俭节约。

② 轻徭薄税,反对搜刮民财,重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③ 保证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资料,反对与民争利。

5、重德轻刑,提倡爱民如子,反对严刑峻法。

6、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① 君民并重,既强调君主的权威,又要求君主爱民如子,因而博得两方面 的欢心。

② 重主观思考,轻制度建设。对政治理论有深入阐述,但忽视从制度上来保证理论的实施。

③ 浓厚的先王崇拜意识,认为先王的一切言行都可作为后世行动的准则,具有明显的复古倾向。

④ 政治道德化,把道德作为搞好政治的根本,认为政治的好坏决定于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因而模糊了道德和政治的界限,将政治与道德合而为一。

五、儒家的人生哲学(6课时)

1、进取性

儒家强调立志,重视自信,要求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主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现世性

儒家不信鬼神,不讲来世,主张在有限的生命内为家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主体性

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可以掌握自然,利用自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只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就能功成名就。

4、独立性

儒家重视人的气节,崇尚独立人格,提倡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主张杀身成仁,鄙视苟且偷生。

5、社会性

儒家认为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天下大同,世界永安,而不是个人的荣华富贵。提倡以天下为己任,使自己成为社会的良心。

6、道义性

儒家以为人生在世须淡化物欲,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把追求真理和实现理想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

7、和谐性

儒家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上下相安的和睦社会。在天人关系上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宽容谦让、和睦共处。

8、务实性

儒家崇尚实际而轻玄想,要求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主张经世致用,追求实 6 效。

六、儒家的文艺思想(3课时)

1、认为文艺的本原是人的情志的冲动

从《尧典》的“诗言志”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到韩愈的“不平说”,都表明情志冲动是文学艺术产生的直接原因。

2、文艺可以动人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荀子认为音乐可以移风易俗,《诗大序》认为文艺可以动天地,感鬼神。文艺既有教化功能,又有审美功能。

3、文艺必须有益于政治教化

儒家要求文艺创作必须有明确的政治教化目的,凡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必须加以改造,故对充满瑰丽想象的神话进行理性化、历史化的改造,导致叙事文学和浪漫主义作品空前贫乏,而抒情作品及历史散文、政论散文异常发达。

对文学作品强行进行功利性或工具性解释,《诗大序》是其代表。将《诗经》简单分为美、刺两类,强调《诗经》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及其强大的教化功能。白居易、张戒均以诗歌内容纯正健康与否评论诗人。

主张文以载道,认为文艺作品的主要作用是宣明道德,张皇圣恩,教化天下,作家和批评家把明道作为评判文学思想内容的唯一尺度。

要求文艺干预现实,反映现实生活,不作无病呻吟,更反对撰写风花雪月的作品。

道德文章并重,但又认为人品重于文品,历代评价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均首重其个人人格。

4、追求中和之美与温柔敦厚的美学风格

文艺作品抒情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批评现实应“主文而谲谏”,婉而多讽,呈现温柔敦厚的美学风格

5、对儒家文艺观的评价

① 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促进了现实主义的高度发展,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层出不穷。

② 重视文艺渲泄情志的功能,促进了抒情文学的发展。

③ 注意到了文艺的审美功能,提倡中和之美,使得中国文学大都含蓄蕴藉,温厚淳正。

④ 导致狭隘文艺功利主义的产生,有些文艺有图解政治之嫌,因而显得直 7 露和单调,忽视了文艺的审美价值。

七、儒家的教育思想(2课时)

1、关于教育的社会作用

① 认为有无教育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标志。

②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情性,从孟子到朱熹概莫能外。

③ 教育对于安定天下有特殊功效,是得民心的有效措施,教育可以开发民智,知礼达义,消除人们的不满情绪。

④ 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必须通过教育。

2、关于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① 规定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四书五经”是文人学子必读的经典,其中主体是明五伦的道德教育。

① 重伦理而轻自然科学,要求学以致用。

②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安邦治国的政治人才,培养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

八、儒家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3课时)

一、忧国忧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孔孟荀等原始儒家具有浓厚的忧生救世情怀,并为之奋斗不息。历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孒均政治热情高涨,时刻关注国家的兴衰,并身体力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贾谊、谷永、杜甫、顾炎武是其代表。

二、正道直行的大丈夫品格

儒家代表人物均崇尚气节,追求正义,重视人格,这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许多独立特行之士不畏强权,坚持真理勇于牺牲,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令人肃然起敬。汉党锢之祸中的精英和明东林党人是其代表。

三、严己宽人的人和关系

儒家提倡对己严,对人宽,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成为中华民族接人待物的根本原则。“少言人短,多思己过”,成为许多人处理人我关系的共识。

四、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尚义为君子,嗜义为小人,中华民族仰慕义高如山的君子,鄙视见利忘义的小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成为中国人对待财物的基本原则。

五、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

中华民族崇尚追求事物的真相,脚踏实地的工作,朴实无华的言辞,表里如一的作风,鄙视浮躁狂热,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的冒进冲动,表现出稳健务实的特 8 点。

六、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

人生虽短,但可英名不朽,流芳百世,中国人十分重视人生的意义,希望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因而特别注重珍惜自己的名声。

七、重德轻刑的政治原则

儒家崇王道,贬霸道,提倡为政以德,反对暴民以逞。历代开明的政治家及思想家均努力倡导、实行以德化民的主张,爱民如子的官员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而名垂青史。

九、儒家思想对后世的消极影响(2课时)

1、循古法旧的政治主张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拜先王,把先王之道作为后世政治人生的根本法则,主张全盘继承祖宗之法,反对循时而进的各种革新。其影响表现为:

①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习惯于超稳定的生活方式。②企慕过去,喜欢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③ 常喜欢纵向比较,容易自我满足。

2、唯礼唯上的顺从意识

儒家重视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把它视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法宝,片面地强调臣对君、子对父的顺从义务,过分注重君权和父权,束缚了人们的个性,培养了人们的奴性,削弱了个人的主体性。其影响表现为:

① 缺乏自我意识 ② 希望权力集中

③ 过于强调忍辱负重,缺乏进取变革意识。④ 以老实听话评价人物 ⑤ 思维方式单一化、模式化。

参考书目

7.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篇七

在中国园林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

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8.儒家思想与当代孝道价值 篇八

一、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二、儒家“孝”的合理内容

古代关于孝的有些论述和要求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家庭生活的和谐也可供借鉴。从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观念出发,儒家所讲的“孝”,其合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赡养父母。《诗经·小雅》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出我腹我”。意思是说:爹生我,娘养我。抚摸我,爱护我,养大长大教育我,照顾我啊挂念我,出门进门抱着我。因此,子女赡养父母,也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更是把赡养父母作为庶人的主要孝道,指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可见,传统儒家伦理对于赡养父母是十分重视的。有时候,甚至超出了道德范围而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规定不孝在法律上要受到处罚。

第二,尊敬父母。一般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尽了孝道,针对这种看法,孔子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礼记·祭义》上也讲,“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事奉父母,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保证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悦。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孝行的高层次要求。养与敬相比,敬是更根本的。

第三,“尊老”。儒家把孝不限于父子关系,还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如《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弟”,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自汉代以来,儒家的尊老、爱老、养老的伦理观念牢固地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人们奉行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三 孝道为什么倍受古人重视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讲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体现在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的基础上。而建立在父子亲情这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体现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因此,讲孝最容易开发本性,使本具的性德昭显。儒家仁的思想正是建立在“孝”这个根本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个字绝对不能疏忽。理解了这个字,也就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孝”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孝”这个字的含义就是说,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不是两个。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是一体。儒家讲的孝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不能让他们常常担心。如果自己常常让父母担忧,那就对不起父母,就是不孝了。古代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一个常常怀有孝心的人,心中总是想着父母,时时怕父母担忧或让父母蒙羞,自然一言一行都会谨慎小心。不做那些让父母感到羞耻的事,那才是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

现代孝亲观念衰退的原因

其一,对传统孝道的猛烈批判,忽视了传统孝亲观念中的合理成分。中国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孝道连同一切封建道德受到了猛烈的批判,人们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批判了封建孝道的弊端与危害。事实上,这些批判大都出自对对儒家经典中的某些论述断章取义的曲解。由于一些人对传统孝道良莠不分的批判,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当代社会产生了不良社会后果。

其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淡化了子女养亲敬亲的义务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尤其是西方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一些人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意识急剧膨胀。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儒家的“必养且敬”的孝子标准简化为“必养”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打爹骂娘、不顾父母之养等“大逆不道”的现象时,那些尚能赡养父母的人就成为“孝子”。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能够受到子女赡养照顾的老人们那种“知足常乐”的心情了。

当然,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也是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动和教育的脱节是分不开的。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力弘扬传统孝德尤为重要。弘扬传统孝德,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是因为,现在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一些持激进观点的人对曾经扮演过封建道德的孝亲观念能否在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上起到积极作用持有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三、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 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9.儒家入世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九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杀伐不断,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那似乎已经是一个无法挽救的世界了。但是,孔子却带领着一群弟子四处云游,主张积极入世,以求挽救世道人心。儒家的这种积极入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十分可笑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社会,这种入世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小到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问题,积极入世的思想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孔子 入世 责任 勇气 实践

正文:面对纲常殆废的**社会,儒家积极投身于乱世之中,企图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努力来实现政治的和平。而面临着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人类也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积极入世的思想努力地改变自己,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进而改善全人类的生活。

一. 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1)孔子的入世之路

在那个道德沦丧、暗无天日的时代里,人们看到的只有战火的硝烟、政权的变更、官员的腐败和生活的残酷。许多当权者为了升官发财,贪图享乐,将肩上的民生大任抛到九霄云外。部分迫于生计的人则选择了与腐败官员同流合污,一起剥削压迫百姓,苟且偷生。还有少数虽关心民间疾苦,但因认为时代无法改变就不用勉强去做的知识分子也选择了归隐山林。因此百姓只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时候,只有怀揣着自己伟大的政治理想,心系百姓的孔子,仍带着一帮 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仁政思想,主张积极入世,为国为民效力。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既然入世的道路那么艰辛,社会又不能改变,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呢?明“知其不可”为什么还要“为之”呢?我想这也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和那些隐士一样,他们都在忧世,担忧这个国家,担忧这个社会,只是做法不同罢了。隐士可以丢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不管,只管自己去种田,只求自己内心的安宁清净,但是孔子丢不下。孔子说假如社会安定,国泰民安,自己又何必来改变它呢?正是因为现在百姓流离、时局**,我才必须要牺牲自己,来改变时代的潮流。孔子知道这个担子他挑不动,但是,他告诉自己能走一步就走一步,能改变一点就改变一点,哪怕这种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他也要去挑这个重担。这就是孔子,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孔子!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此外,孟子更是毫不逊色,直接扬言“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儒家入世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对于社会都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提出“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一系列光辉的道德原则,是我们的巨大思想财富。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可以因为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入世,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而两千五百年后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精神,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2)当今社会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现在的政府官员狼狈为奸、贪污腐败、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是的,官场已经是这样了,你不贪你不行贿,别人就整死你。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同流合污。于是,官场腐败恶性循环,越来越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在这种奢靡腐化的官场上难道不需要那些清正廉洁积极入世的好官,那些不向恶势力低头、坚守原则、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吗?也许,他们不能彻底改变这种腐化风气,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赢得百姓的支持!

再如当今社会的经济问题。中国似乎已经没有一家企业是真正的诚信安全了。就食品而言,奶粉是可以导致结石的,柑橘是有蛆虫的,螃蟹是用甲醛泡过的,鸡蛋是含苏丹红的,猪肉是有瘦肉精的„„现在就连药品都是有毒的!企业丝毫不顾顾客的生命安全,只图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处处是假,到处是骗得商业竞争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规安全的企业,那些透明诚信的企业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吗?也许他们的作用十分微弱,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顾客肯定!

至于中国的文化问题就更为严重了!“五四”运动的偏失加上“文革”浩劫的摧残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导致了国民民族文化素养的下降。由于失去了与他文化相比较的依据,因而无从鉴别其他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更谈不上去吸收其他文化的优质。相反造成了这种盲目追逐、良莠不辨、囫囵吞枣、全盘接收的腐朽文化。在这种盲目否定,全盘西化的文化氛围中,难道不需要那些勇于担当,品学兼优的文人,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人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也许他们扭转不了这种局面,但我坚信他们终将被世人铭记!

而谈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就更需要了。在人人作弊的学习风气中,难道不需要那些诚实守信的人来坚守原则吗?在人人拉关系的工作应聘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正直勇敢的人来争取公平吗?在人人攀比的生活环境中,难道不需要那些淡泊名利的人来宣扬不争谦退精神吗?

我想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当今社会需要那些像孔子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积极入世,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二.儒家入世思想教导我们要有勇气为自己的理想而坚持(1)孔子的勇敢

今天的我们说到孔子周游列国也就是一提而过,可孰知这种入世的行为在那个时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一方面,孔子要离开自己的妻儿,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国家,离开自己大司寇的官位,离开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舞台。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勇气去放弃这一切。但是,孔子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放弃。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另一方面,周游列国又谈何容易啊!孔子这一路上遭遇了太多太多的险阻。先是“子见南子”的绯闻,再到沦为“丧家狗”的骂名,又到差点饿死的穷途末路。不仅如此,有时候竟连孔子的弟子也对孔子产生了怀疑。更悲惨的是孔子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得以实现,他想为民请命,救百姓与水火之中的重任也没能找到时机完成。我相信这些艰难险阻孔子早就想象到了,可是他仍然带着弟子出发了,这难道不需要巨大的勇气吗!

所以,儒家选择入世的思想主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生活中的我们要大胆的去实践,努力的改变现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走下去!(2)当今社会需要有勇气的人 一名两袖清风的好官面临的是清苦平淡的生活、别人的误解与不屑、下属的背叛与抛弃、上司的打压与陷害、乌纱帽的丢失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一家诚信负责的企业面临的是高昂的生产成本、微薄的利润、职员的离去、同行的排挤甚至是公司的倒闭!而一名真正的思想传播者面临的是生活的窘迫、别人的谩骂、世人的嘲讽、背地的打压甚至也有生命的威胁!

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作弊面临的可能就是不公正的排名;不拉关系面临的可能就是找不到工作;不攀比不竞争面临的可能就是被误认为不思进取。

是的,这些挑战十分艰巨,但与孔子所面临的困难相比,这又何足挂齿!而历史证明,孔子做到了,孔子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强权、不顾生命的安危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百折不饶地积极入世,为自己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了一身!

所以,孔子的入世之路给了我们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我们也应该向孔子学习,在做那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正义之事时鼓足勇气。做正确的事,没什么可怕的!

三.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入世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入世的必要性。其次,我们每个人都要有 积极入世的思想,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者,积极入世并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孔子那样的大人物,也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官、做商人、做思想传播者。那样的人物是需要的,但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那样去做。作为一名凡夫俗子,我觉得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就可以算作入世了。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四.对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质疑。

虽然我十分赞同这种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为,但我对这句“知其不可而为之”却表示怀疑。因为,我觉得无论春秋时期的问题还是当今社会的矛盾没有什么“不可”的。我觉得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人都是可以教化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不是不可移!

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发展都可以像那首歌唱得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也就是说“世界变成美好未来”的前提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而人性的向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怀着积极入世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做好自己的本职做起。

参考资料: 视频:

鲍鹏山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百家讲坛

书籍:

南怀瑾 《论语别载》 复旦大学出版社

课件:

陆志东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

上一篇:学校申报艺术教育示范校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大岗中学“百校扶百校”阶段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