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24-09-21

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共14篇)

1.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一

浅析新课程下,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向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问题巳日益引起教育界重视,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学习方面纳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那么,我们如何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笔者在本文中谈几点自己的现点和大家共同探讨.

作 者:王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复旦中学体育教研组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新课程   体育课   心理健康   教育  

★ 运筹帷幄成语故事

★ 高中生留学须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 谈谈对时间的认识随笔

★ 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范文

★ 月度工作总结进行

★ 如何进行课后复习

★ 复读生励志演讲稿:在等待中运筹帷幄

★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2.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二

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相信你是独特的

在接班后,实施了我的“新政”———积分制度。为班集体做事,参加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常规流动红旗的争夺等等,根据你的表现你就能获取相应的分数,每月分数累积,直至学期末,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的积分就有多少,这样每个孩子只要努力就能获得评选三好学生的资格。孩子们在周记“看待新班规”里写道:评选三好学生,就是要看成绩,因为成绩是最重要的,凭什么让学习不好的人,占用三好学生的名额呢?以成绩论成败的思想看来还是根深蒂固的。

孩子们,看待与评价一个人要全面,难道就是看成绩的高低吗?成绩与品德就是你的左右手,健康的双臂才能成就你健康的体格,社会就像是一棵大树,每个人就是上面的片片树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试想:如果每棵树上的叶子,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那你觉地这树美吗?每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就像是树上分布在不同枝干上的叶子,只要积极地装扮这棵大树,那都是美的。后进的孩子,只要努力,与自己比是否进步了,他为什么就不能是三好学生呢?因为机会是平等的,每位学生是独特的。

二、一只手的五个手指,你是其中一个———相信合作的力量

班级里卫生的管理,值日表的制定,我让孩子们自己申报,并根据离校的远近,乘坐校车的情况最终确定了值日生,排好了值日表。可就在值日表排出来的当天,班级的卫生就扣了3分,我让孩子们在周记里反思。孩子们写道:值日表排得根本不合理,为什么某某只擦窗台和瓷砖,为什么某某要拖地,为什么要固定,不能换着进行值日呢?这不公平。是啊,他们在追求公平与公正,但是他们是否忽略了什么?

孩子们,请伸出你的双手,观察你的手指,思考:为什么手指有长短、粗细之分呢?为什么不一样长短、粗细呢?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高矮不同,体格、体质都不同。力气大的男生你就像是食指和拇指,担负着班级里如拖地,摆放课桌椅等需要体力来完成的工作。矮小的女生你就像是小指,对于班级你同样重要,擦瓷砖,窗户,也是很重要的值日岗位。每个人分工不同,缺一不可。五个手指共同合作完成精密的工作,你们就是这些长短粗细不同的手指,共同为班集体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你们说对吗?

三、男孩、女孩的优缺点———人类是在互补中前进

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男女生接力赛跑,好胜的孩子们为了自己的队伍能取得胜利。都不约而同地耍了些“小聪明”,这个过程中,男孩、女孩们都发现了对方的小手段,便纷纷指责起对方来。下课以后,指责就变成了两个派系的斗争,男孩以班长H为首,女孩以学校运动队的L为首,大家从争吵发展到动起手来。班里的其他孩子来向我报告这件事,当我来到班级的时候班长H被女孩们打哭了,甚是委屈。看到了我,班级里顿时鸦雀无声。我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并没有多加批评,只是布置了一个作业———在周记中反思这件事。

第二天,孩子们的周记如期交到了我的办公桌上,大家在周记了都进行了反思,从自身找了不对的地方,都是太冲动、太好胜、惹的祸,应该公平竞争。男孩、女孩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个意见,在班级里开一个“道歉会”,让大家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在道歉会上,大家分析了男孩女孩的优缺点,男孩力量大、方位感强、更应该大气度;女孩心思缜密、细致的活做得好。只有男孩女孩互补,才能共同携手创造班级的文明。所以大家要团结起来,公平竞争这才是对的!

四、你喜欢什么样的他(她)———相信爱的感觉

现在的孩子处在开放的时代,电视、网络、食品都导致了孩子们过早地成熟,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在周记里谈论班级哪个男生喜欢哪个女生,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了。这有时候已经不是秘密了,随着长大,这种情感的产生是理所当然的,但适时地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们,你们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成一个少年,你们是怎么长大的呢?跟爸爸妈妈的哺育是分不开的。对呀,因为爸爸妈妈爱你们,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互相关爱,你们生活幸福,这种爱就是亲情,血脉相连的亲情。那你们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呢?是因为爸爸妈妈彼此相爱,才有了我们———他们生命的延续。这种爱就是———爱情,需要责任和担当。你们来到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得到了老师对你们的关爱,同学之间的友爱,你们是在爱的世界里长大,所以你们是幸福的。男生喜欢女生,女生喜欢男生也没有错,关键是怎么喜欢才是正确的。因为一个优点而喜欢整个人并不是你们小学生明智的选择,而是应该喜欢这个人身上的一个优点才对。并且把这种喜欢逐渐变成自身的优点才行。与此同时,班级里开展了“我喜欢他(她)的什么”主题班队活动,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寻找同学优点与自身不足的大讨论。并制定了携手共进的目标和行动方案。通过这个契机,班级更加团结了,同学间友情更加浓厚了。所以相信爱的感觉是没什么不对的。

3.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一、融心理健康教育于阅读教学中

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一方面可以获得审美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及其需要。一个因矮小而自卑的同学,如果他看了《拿破仑传》,他就有可能变得自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教育自己。“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有理想。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去感受发现诗歌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二、融心理健康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学习写作文和提高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经常写作文会使一个人勤于动脑,感情丰富,思想活跃,促进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批阅中,通过与学生不断地双向互动,久而久之,便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衡量好坏、美丑、善恶的標准,使其用这种标准衡量生活,从而提高辨别力,丰富感情,对于肮脏和丑恶的人和事敢于鞭挞,提高审美能力。在作文活动中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指导学生坚持写“心理日记”,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等喜怒哀乐的事都写下来,在这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用心爱学生,让学生相信你是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自觉且乐意地向你倾诉“心里话”,接着积极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他进行疏导,化解学生心中的障碍。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有效的发现、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提高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主、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语文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1、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

格言警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每一条名言警句对学生的思想都是一次震动,阅读并摘抄这些名言警句,既能启迪智力,又能对学生进行品德及人格的教育。

演讲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此外,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演讲是情感的倾诉,是才识的展示。以理解、尊重、挫折、乐观竞争、自信、自卑、嫉妒、合作为话题,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开展辩论赛

开展辩论赛,可以收到演讲的效果,但是它对语言的准确性、推理性、逻辑性要求更高,更能考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如现在的中学生多半比较早熟,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一个较敏感的问题。针对学生之间的早恋现象,我们可以举行以“青苹果该不该摘”为主题的辩论赛,在肯定高尚健康的爱情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时候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而不应该过早涉足爱情;针对部分学生不思进取,不愿努力,对什么事情都抱着侥幸心理的情况,我们可以举办“运气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的辩论赛,教育学生要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去谱写生命的新乐章。中学生的一大特点是喜欢娱乐,喜欢玩,甚至贪玩,因而在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课堂氛围中,他们的兴趣更大,积极性也更高,当然教学效果会更好。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渠道是多种的。心理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爱的教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创造力的培养教育,都可以很好地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之中去。

4.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四

充分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包括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二史一情”教育等,既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实施德育渗透的主要手段之一,则是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加强“渗透意识”,正确处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如介绍马克思的早期活动时,可向学生介绍青年时期的马克思非常勤奋好学,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是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德语作文。他提出了选择个人生活道路时不为虚荣心和幻想所左右、不为名利和社会地位所诱惑,把为最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劳动作为重要目标。

讲课时可以富有表情地朗诵这篇作文的部分摘录:“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职业的伟大抱负,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5.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五

浅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47学员 黄山区汤口中心学校 蒋文华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班班通、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更有效地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我就平时教学实际和这几天学习谈一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一、备课中要预设灵活地利用电子课本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

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各学科资源库中已经配套安装了各学科同步教学资源,有卡片、ppt、Flash、视频、动画等等,这就为我的备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上课时随时可以调出使用,保障常态化多媒体教学的实现。这样就不需要我再从网上查找搜索资料拷贝做成Word文档或ppt来,我只需在教案中备注讲到某个环节用资源库中的卡片、某个环节用库中flash、ppt,节省了我备课的许多精力。

如上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资源库中就已经备有卡片、flash、ppt,根据需要选用非常方便。

课本上的例题我们可以采用聚焦功能,节省教师抄题目时间,练习题让学生在电子课本的小黑板上练习很方便。

另外电子白板使用划词搜索功能还可以随手搜素,教师需要什么资源,只要在电子白板中一写一划即可将各种相关资源分类展现,减轻了我备课中查找资源的工作量,另外对课堂上学生发生的突发意外生成资源,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真可谓一举多得。如:在上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时,我叫学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98×102时,学生这里读作“乘”还是“乘以”争论不休,我用划词搜索,很快就找到这一类资源,通过人机互动,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二、在备课中要合理设计应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使学生更多地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我先下载了多边形内角和的flash课件,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和,进而提问五边形内角和的求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的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地就达到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的目标。

例如,八年级上册中完全平方公式,我又下载了Flash课件,一开始创设出几个动态图形,把学生带到学习中来,在情境中适时提出问题:问题一出引发学生探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达成共识:“几个图形相互组合形象地为我们解释完全平方和公式”加深了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随后我又插入ppt练习,让学生进行演练。这节课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欲望来上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效果特别好。

三、备课中合理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我们现行的义务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实时地、自然地对插入图片和合PPT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我就插入了一张关于《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阅读材料,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插入了勾股定理和赵爽的有关的图片,在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时》我插入了关于圆周率的阅读材料,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这样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进取精神。

6.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六

陈希超(重庆市渝北区梅溪完全小学校)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的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人。”新型的健康观念,已不仅仅是躯体上的没有疾病,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心理健康。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各种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小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出现忧郁症、学校恐惧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会有健康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香港教育家汪广仁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道德健康、智育发展同等重要。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的是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的、健康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素质,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就是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一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所面临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早就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现代心理学认为:受教育者的心理是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以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为着力点使学生学会求知。

目前在校小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中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感到有较大的压力。对他们来说,缺乏角色意识,学习很少出自自己的认识兴趣,而是迫于所在压力,因而产生厌学、恐惧、焦虑、考试过度紧张等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人格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价值观念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热情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上进意识,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从而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逐渐学会求知。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祖冲之是1500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六位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的数值的时间至少早一千年,所以,圆周率又称“祖率”。介绍祖冲之对圆周率所做的贡献,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机。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建立几何形体的表象,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

二、以课堂交往方式为重要突破口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小学生的成长是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大,与外界的接触将越来越多。小学生要在群体中生存,就要学会人际沟通和交往,并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学到许多东西,获得快乐。这也正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而且也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培养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场所。为了矫治一些学生不合群、自私、孤僻等不良性格,学会共处,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优化设计多样的、行之有效教学模式,改变课堂交往的主要是师生交往的单一形式,让学生进行群体交往,强化“生生”、“组组”以及班级的整体交往,让学生在多样的交往中发展交往能力及健康的人格,丰富情感,提高智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后,要求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别量出教室、操场的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看看那组准确。如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可设计这样的作业,每组同学称出你组男同学的体重,然后求出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量出你组女同学的身高,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三、以丰富的情感、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学生学会生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父母只要求对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全面素质的均衡发展。例如,忽视了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家长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上学时书包由家长备好;回家来,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此,造成孩子生活中过分的依赖心理。这些孩子还存在不可忽略的人格缺陷,如在克服一定困难以取得某项成功方面动手较弱、随意花钱、勤俭节约表现较差等。溺爱、放任、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道德养成,也是致使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勤俭节约精神较差的原因。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教育。

一教育杂志曾刊载《日本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文章:在日本,学校有意识的对年幼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意教导学生做一些家务劳动。在日本东京的一所小学,就有专门为三年级设置的新课,让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豆浆,并告诉他们长辈们就是这样生活的。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克服了“输不起”的心理障碍,在学校、家庭都能谦让、能合作、能吃苦,提高了孩子的承受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从日本对小学生进行的“挫折教育”中得到启示。

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勤俭节约品德和艰苦奋斗精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情趣、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教学生学会生活,培养他们社会生活的能力。一位老师在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让学生完成:“爸爸给小明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到商店买5斤食盐、三包250克重的梅花牌味精。请你算算买起这些物品要付多少钱?”一些学生问:“盐和味精的单价是多少?”老师鼓励说:“你们肯定能想办法知道的。”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说开了。第二天,同学们都交来了做完的作业。老师发现有三位同学的盐和味精的单价和要找回的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原来他们是跑了零售和批发店询问价格后,按单价低的批发价計算的,当然付出的钱少,找回的钱就多。这时,老师教育同学们,要像这三位同学那样,用钱精打细算,注意节约。这种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既使学生训练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了解消费常识,学习合理消费,节约费用和管理钱财的初步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的实施,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辅导。同时,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中,都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交往、学会生活。这样,学生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7.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情感教育 篇七

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 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 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和非智力活动,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 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而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等各方面, 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 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 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的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就需要借助情感的触动和催化, 只有启动学生的情感, 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 进而运用这种动力, 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的潜能。由此可见,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新教材的教学任务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育人育德, 重道德思维发展;由重道德认知学习转变为重道德情感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 它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和再创造的空间, 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 它以声、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脑等多个器官, 使知识的容量增大, 内容更充实, 形象更生动。它所创设的教学情境, 具有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展现认知过程的潜在功能。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为思想品德课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 也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 而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后,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 培养创新精神, 加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有利于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 开发学生的潜能;能再现情节, 渗透思想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进步。教学中可以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让学生的潜能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得到更充分的体验。利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 可以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中已包含的情感因素, 也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情感化处理, 创设情感氛围, 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

那么,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情感教育呢?

1. 音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它通过美妙的旋律、诗化的歌词和生动的画面, 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营造了优美的情境, 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优良的道德品质, 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从而加深了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述《让爱驻我家》这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循环展示若干体现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画面, 背景音乐播放歌曲《让爱驻我家》,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再如:在讲授《交往伴一生, 一生在交往》时, 课前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 从而导入新课“人为什么要和他人交往?”以此来说明交往的重要性。

2. 漫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漫画具有一般直观性教学手段无法具备的幽默和夸张的特点,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 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 把知识融入漫画之中, 以此来再现漫画形式的知识比单纯讲解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巧用漫画, 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深刻的问题浅显化, 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内容, 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拓宽思路, 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可持续发展》时, 引入“狼来了”和“人来了”两幅漫画, 在鲜明的对比中, 学生马上就认识到了当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3. 动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动画是利用“动”来展示教学中所需要展示的情境、现象和过程。动画具有虚拟性, 能体现人们的所思所想, 更善于描绘想象和夸张的形象与运动, 善于表现抽象事物的假设性故事, 能使叙述的内容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能使抽象概念或难以理解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通俗化, 从而以形喻里、深入浅出。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己》时, 利用“骆驼和羊对话”的FLASH动画, 引出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问题。

4. 视频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研究表明, 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 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 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此, 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视频资料, 可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3·15”文艺晚会片段, 教师以此为切入点,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晚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文艺晚会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出, 市场经济中每个公民都是消费者, 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

8.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八

关键词:语文 情操 美育

情操,在辞海中这样解释:以某一或某类事物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有组织的情感倾向,如求知欲、爱国心等。在旧心理学中有人把情操分为求知、审美、道德、宗教四种;在现代心理学中这一名词已不常用,而把人的复杂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分为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三种。在中国日常用语中,有人把情操解释为情感和操守(坚定的行为方式)的结合(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例如无产阶级的情感同革命的坚定性的结合,就成为高尚的革命情操。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作者“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的产物,是以文表达感情和思想的结果。说到底,就是那句老话——文以载道。既然,“道载文中”,语文教师何不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发现契机,创设情境,凸显其中的情操美,达到情操美的教育目的呢?“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以下是笔者在认识到语文应该进行情操美的教育后,所采用过的以情境创设为主要方法的美育做法。

一、创设直觉情境,凸显祖国山河之壮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而一个人爱国思想的产生最初往往源于对故乡对故土对国土的热爱。笔者所用的语文课本涉及国土概念的有姚鼐《登泰山记》、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和徐迟《黄山记》等。这三篇课文能很容易配以清晰的介绍性视频和艺术照片,配合音色优美朗诵素材,学生马上就能感受到祖国河山壮美不已,产生旅游其地的向往,教师稍微点拨,学生脑海就产生“祖国山河,寸土不让”的国土保护和热爱的思想。

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提供台湾东北200多海里处的钓鱼岛图片和东海地图,介绍日本占领该岛和台湾人民奋起抵抗的经过和事实,要求学生就此发表看法和言论,学生思维变得非常踊跃,言行富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有时就是一堂爱国教育课。由于教学目标的神圣和崇高,教师不用其他的奖赏和鼓励,学生就有强烈的自我满足感,收到学生激励自己永远追求热烈、和谐、成功的课堂效果。

二、创设回报情境,凸显热爱故乡,奉献祖国的美好情操

从选择和讲解成语入手,创造回报性情境,激发学生知恩图报的思想情感,也能收到理想的情操美的教育效果。如:

叶落归根——植物

兔死顿丘、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

对养育过自己的故土致以敬意,对养育过自己的母亲施以回报,动植物都做到了,何况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讲《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一文,先让学生弄明白几个问题:①已定居美国的钱学森和妻子蒋英是何时萌生返回祖国的念头的?(1949年10月7日中秋节——一个中国人团聚的日子)②钱学森夫妇真正回国的具体时间是何时?(1955年9月17日)③为什么钱学森不能同其他旅居国外的侨民一样想回国马上就能回国?(钱学森是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的关键人物,“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④钱学森回国奉献给祖国什么?

前三个问题,明确钱学森在当时世界军事科学中的作用,第四个问题是关键问题。钱学森回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花十一年时间,于1966年10月27日试发成功第一枚中程导弹核武器,使我国在世界上确立起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地位。

钱学森是1935年中华民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至此,他回报了自己的祖国。

人,“术业有专攻”,能力有大小。我们不可能像钱学森那样,为祖国制造导弹核武器,更不可能像邓稼先那样,成为祖国“两弹”元勋,但我们可以尽我所力尽我所能,回报家乡,回报父母亲人。在接下来的“父母亲人养育我,我为父母做什么?”和“故乡土地滋育我,我为故乡做什么?”的课堂讨论中,多数学生能慷慨发言,说出自己知恩图报的报答方案。

三、创设表演情境,凸显忠于美好爱情的高尚情操

对妻子的深情,有两篇课文尤为突出。一是归有光《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段文字,情深意切,表达了对爱妻的无限怀恋和喜爱。二是苏轼《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生于江畔人家的王夫人,在苏轼眼里,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在三妻四妾的古代,苏轼能对妻子有如此深的感情,着实让人敬佩。王夫人能与苏轼这样的人共度一生也实在让众多女子羡慕!

将此一词一文放在一起学习,要求学生进行情境恢复性的创作表演,并要求进行“吾有爱妻亦情深如此”的体验性想象,等到学生登台表演,体验到作者痛惜失去爱妻的心情时,教师再次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一个人一旦爱情确定,家庭成立,就要悉心细微地关爱对方,忠诚一生,共度人生,莫等人去楼空徒留回忆。借此提升学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专一忠诚的良好情操。

四、创设对比情境,凸显人物美好品德,培养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情操

老舍《我的母亲》一文写了“我”的母亲和姑母,这两个人物一主一次,都是女性,都是“我”的亲人,但作者分明是一个深爱,一个贬抑,后者作为对比和衬托而出现。抓住作者这一用意,我们能够将前者——母亲的优秀品质加以对比放大,通过填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总结母亲的性格,揣摩体验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受到榜样示范美德升华的情操美感教育。

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再列一个表,把家庭成员的性格优缺点全列出来,进行分析比较,属于优点的学习继承,属于缺点的抑制戒除。学生很愿意批判性地分析家长的性格优缺点。

在语文课中,视课文内容而创设情境,凸显情操美的教育,比起纯道德课的认知教育要更自然,更潜在,更不留痕迹,更容易被逆反心理重的学生所接受。而且,设境实操,学生可以自我选择,避免道德说教的嫌疑。

笔者仅以教过的几篇课文为例说明在语文中创设情境进行情操美的教育的方法和可行性,在课堂导语和小结中的方法并不述及。缺陷和不足敬请同仁不吝赐教。

9.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九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小学音乐教师要用爱呵护自己的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愿意投入音乐教学,接受音乐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创设理解、宽容、关爱、轻松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出发开展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天生表现欲望强,性格比较外向;而有的学生显得比较内向和拘谨。针对能力强的学生,笔者经常对他们竖起大拇指,以欣赏的方式促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出色的表现;对于能力弱的学生,笔者用和蔼的态度和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告诉他们音乐世界中没有正确与错误,只要敢大胆表现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和亲近感,感悟音乐的魅力。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要用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引导学生,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现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音乐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实现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从自然界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小学生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蓝天、白云、鲜花、绿树……这些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从身边的自然条件出发,让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大自然尽情歌唱。比如笔者在教学“春天”这一主题时,没有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对着教材唱歌,而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为他们布置了“尽情玩”的任务。在笔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尽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闹,当他们的心情达到高潮时,笔者带领他们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们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样甜,情感得到了升华,并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还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营造团结合作情境

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很容易缺乏团结合作意识,部分学生还表现得比较孤僻、任性,并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为小学生提供团结合作的机会至关重要,引导小学生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在教学中,笔者经常组织舞蹈、合唱等教学活动。在合唱中,要求学生的声音强弱、气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态都要尽量保持一致,要学会互相协调。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声部还是低声部,不管是领唱还是伴唱,小学生都要恪尽职守,不断努力,以此实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在群舞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动作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效果。通过这些训练,小学生会逐步领会到团结合作的真谛,养成主动关心他人、注意集体合作的良好习惯。总之,小学音乐教学有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条件,教师要努力挖掘音乐课程的有利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都群.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

[2]罗家萍.浅析音乐教育离不开欣赏[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

10.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

一、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

因为学生的心理品质、人格的完美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心理教育贯彻到每节课中,在实际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现代教科书中又有许多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比如在八年级英语下Unit2中的阅读课“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中提到许多美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借此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其实在中国也是如此,教给他们如何缓解压力、如何学会放松,学生受益颇深。

再如,我在课堂提问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一般的,比较难的问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则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回答。这样课堂上不但充分调动起全班学生积极思考、争抢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习特困生享受到了老师提问的喜悦感,发现并证实了“自己行”而不是“自己不行”,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非常重要。

二、注意作业布置与批改中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作业布置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机械、重复、强求划一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应付等逆反心理。所以说,我会在作业布置中体现难中易,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做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体验到会做作业的乐趣和自豪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批改作业中,也应给学生以激励,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注,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好坏给予特别指出,并尽可能多地使用一些鼓励性语言。

如我在作业批改中经常使用“Good!Better!Best!Prettygood!Wonderful!Tomakegoodprogress!Togoonstudyinghard!”等。通过这些鼓励性语言,学生从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作业的质量也随之提高了。由此看来,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三、注意在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中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国外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积极的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0%-30%,这说明其中50%-60%的潜力能够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动机而递增。所以说,在教学中,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大家都知道“自强”心理人皆有之,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最能体现学生的自强心理,依据这一特点,可以培养其学习兴趣。

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堂课结束时给学生几道提前设计好的、能够巩固本节课所讲重点内容的小题,这些小题为下节课课前必考题。由于学生“自强”心理的特点,学生课后积极准备,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而通过检测,学生人人觉得“我行”而不是“我不行”。这种做法对学习特困生特别有效。这样节节课坚持,学生把每堂课的重点知识都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形成了一本题库,而题库内容则作为单元阶段检测时的必选题目。在单元阶段的检测和评定中,学生同样取得了满意的成绩。通过这些做法,学生从思想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加强自我督促,从而又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见,成绩的检查和评定也应体现心理教育渗透。

四、通过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也是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意志强弱是决定每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具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不坚强、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而半途而废。由于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熏陶学生,通过格言、榜样等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可通过一帮

一、结对子等形式鞭策学习优良的学生再接再厉,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进取。鼓励是一剂良药,在英语学习中,只要我们适时地加以运用,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一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愉快接受教师身份。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份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改善自身心理环境。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3.提高承受焦虑能力。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问的心理距离。

5.加强心理健康防卫。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它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6.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1.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3.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12.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二

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人的心理, 与同样注重人的心灵世界的语文学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语文课程, 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程的作用。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 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所含的有关因素自然地结合起来, 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作为语文老师, 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语文教材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载体

语文教材中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 它不仅是语文学科的教材, 也是美育、德育的好教材, 同时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例如, 学习《匆匆》和《手指》, 既对学生进行了文学知识的传授, 同时还可进行“珍惜时间”和“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观教育,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精神愉悦。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极具个性、鲜活灵动的人物, 在指导学生分析诸如项羽、林黛玉等人物性格的过程中, 可引导学生分辨人物性格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 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从而提高塑造自身健康性格的自觉性, 主动进行自我心理矫正或寻求援助。

二、和谐的课堂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渗透的途径有很多, 但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 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和谐有序的心理环境。对部分基础差、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可在课堂上让他们练习一些相对容易的题目。对他们的回答多加肯定和鼓励, 借此唤起自信, 体验成功, 丢掉自卑。如每堂课, 教师可以将发言同学的姓名写在黑板上, 并在小组之间、大组之间、男女同学之间展开“谁更行”的比赛活动。对于敢于发言的同学, 无论发言质量高低与否, 首先肯定他主动举手的这一份勇气。“真聪明”、“脑子真管用”、“比老师还会想还会说”这样的赞美, 教师要毫不吝惜地送给他们。只有在这样轻松自由的和谐氛围中, 他们才会思路纵横, 想象驰骋, 感情激励。多种思想的交汇、涌动, 才可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从而引发出巨大的发展潜质。对部分成绩优异或某方面表现突出却显得有些自满的同学, 可以出些难度稍大的题目, 他们完成后要肯定其成绩, 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 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自己。只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克服不健康心理, 发展健康个性, 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的愿望, 自觉关心自身心理健康问题, 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

三、课外练笔是疏导学生不良情绪的最佳方式

语文课非常重视课外练笔, 通过课外写日记、随笔等训练, 不仅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勤写日记或随笔之类的文章, 给学生提供一个宣泄情感的方式和场所。在课外练笔中, 同学们往往会用文字的形式袒露自己的忧伤、痛苦、欢乐、迷惘的心情, 表明自己对人、对事、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教师要允许学生尽情倾诉, 有针对性进行引导, 这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非常适合, 可使情绪宣泄欲望满足, 自身得到缓解放松, 又不会影响别人。对希望与教师交流并进行书面咨询的同学, 教师可随时在随笔、日记等课外练笔作业或个别与学生交换意见和看法, 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 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

四、作业批阅是进行心理辅导的有利时机

语文课程课内、课外作业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批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 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及时改进解决。同时作业批阅也是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赏析、短评时论、问题解答、综述等作业训练中表现出来情绪和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辅导。对作业中反映出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要予以肯定、支持和表扬, 而对作业中流露显现的消极或不健康的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排除。这种心理健康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心理辅导, 可以在作业本上以书面评语形式个别进行, 也可以用口头讲评的形式集体进行, 有时还可采用个别交谈的形式。

13.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三

职业专科学校如何利用地理课堂进行情感教育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谭晓玲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这既是现代主体教育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职业专科学校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情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特征和情感内容的研究。良好的学习情感的生成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的标志,通过一定的地理事实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几年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以下尝试,供同仁探讨。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作为职业专科学校的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比如每次我评讲练习时,多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三、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幼儿专科学校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如讲到陆地地形的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又如讲到中国旅游风景名胜时,我说:“历史不衰的中华五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漓江风光、壮观的钱塘江涌潮,千姿万态的路南石林,具有“雪域高原”之称的青藏高原,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等”一段描述,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情感,并激发起对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美好地理环境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地理学科的了解,深化教学结构,而且能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其热爱科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抱负。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四、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现在科技发展了,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动感的、立体的视听效果。如:讲解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示意图时,将地球、太阳、赤道、南北回归线、地轴等均制成动画效果,立即使学生眼前一亮,很自觉地就去总结归纳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又如:分析冬夏季风示意图时,紧紧抓住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向位置的关系,采用动画效果,很自然、很直观地使学生明白了冬夏季风各自所属的发源地、风向及海陆走向的情况。通过使用多媒体,将教材的平面效果转化成立体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取了大量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四

一、调查介绍

西山中心小学位于太湖之滨——西山岛,素有“太湖明珠”的美称。该小学于20xx年9月新建落成,由原来石公、堂里、金庭三所完小合并而成,更名为“西山中心小学”。该校有教职员工87人,学生1100多名。两幢教学楼共24个教室,另拥有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自然实验室等,虽建校时间不长,但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特别值得介绍一下的是该校金校长是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说来也有不小的名气,他已经著有三部关于西山的书籍(《西闲小作》、《西山与名人》、《阅读西山》),目前正在准备出版第四部作品,他把西山的人文、故居、西山的传说以及和西山有缘的人记录了下来,让更多的人走进西山,让美丽的西山走出山岭。也许是这个原因,西山中心小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提升家乡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最近,这所学校结合苏州市规划课题,确立了学校主课题《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育》,形成当地教学特色。我带着一份崇敬和好奇,对这所学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二、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西山中心小学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教师和部分学生

调查方法:采访、收集有关资料

调查时间:20xx年7月~8月

顺应时代的需要,西山中心小学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组织力量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本地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不仅全面了解家乡,并且获得本地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1、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的是体现地方特色,西山中心小学更是体现出了这一点,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骨干教师联合组成的编辑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编集而成。该教材名为《走近西山》,共六册,每册主题不同,按照由低到高分别介绍了西山的水果、特产(一、二年级),西山地名的来历(三、四年级),名胜古迹和名人诗咏(五、六年级)。该校主要利用每周的地方课组织学生进行校本教材的学习,其次参与语文课程的辅助学习。

2、组织课外活动

随着校本教材的开发,西山中心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首先他们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年龄、班级,挑选一批有兴趣、有热情、充

满活力的学生,组织了六支金牌小组,分别是摄影队、导游队、美术队、文学

队、民乐队、小记者队……这些小组的指导老师都是该校有特长的教师,他们

利用课堂、社会、家庭、社区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阅读西山、绘画西山、歌唱

西山、了解西山,将吴文化扎根进孩子的心田。具体了解了以下情况:

摄影组:学生8名,主要学习摄影基本技巧,拍摄西山美丽风光。

目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的感觉,作品能在市级以及市级以上报纸刊登。

导游组:学生10名,了解西山主要景区的景物及其来历,优美的传说故事,给来当地旅游的朋友作导游、作解说。

目的: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提高学生与人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能把西山文化介绍给游人。

美术组:学生30人,描绘美丽的家乡,花鸟虫鱼、花草树木等。

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参加考级、能有作品发表。

文学组:学生80人,主要能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描绘家乡,书写家乡,把家乡传颂。

目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作品能在市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刊登。

民乐队:学生28人,学习古筝、琵琶、笛子、铜管、号等乐器,演奏民族音乐,陶冶情操。

小记者队:学生10人,通过对家乡各主要景点的了解,为来西山旅游的游客免费导游,介绍西山、宣传西山,让更多的人走进西山。

金校长说:我们西山的.孩子,不能只有基本的语文知识,要全面发展。我

们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西山的文化很深,很值得研究,对孩子们的将来会

有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文化素养有着

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相信,西山的学生不会比别人差。

3、语文教学融进校本课程

在这里,校本课程没有被隔立开来,而是融进各门课程,有机地实施研究,特别是在语文课程中尤为显著。

我和部分语文老师做了交流,他们觉得,语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融合,对

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联系生活十分有帮助。有位六年级老师举了个例子,她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自然而然引申到家乡古樟园的百年古樟,并且带领学生来到古樟面前,了解古樟,认识古樟,与大榕树做比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且写下不少作品。小导游也一展身手,得到一次实地导游的机会。所以,对于校本课程,孩子们举双手赞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拓宽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我翻看了几册校本教材,在校本教材中,有部分古诗,是赞美西山美丽风

光和水果特产的。戴老师说,六年级学生正在补充古诗词,因此对描写西山的诗词学生觉得尤为亲切,兴趣很浓,而且有些学生在这基础上,查资料寻找到更多的诗词,还举行了诗词诵,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4、课外阅读指导

西山中心小学结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西山,我认真搜集了一下有关的书籍,如:金培德校长著的《西闲小作》、《阅读西山》、《名人与西山》,马安沧著的《诗话西山》李嘉球著的《西山》。这些书籍对西山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作了生动、浅显的叙述,使学生看得懂,喜欢看这些书。在和学生座谈时,我作了简单的调查,发现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学生占40%,偶尔看看的占40%,我认为这数字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课外阅读就能蔚然成风了。

学校结合课外阅读,还开展了“讲故事比赛”(西山传说),“作文比赛”(根据不同季节介绍西山特点),书画比赛(绘出春天)。西山的孩子是淳朴的,有着特有的乡情民风,西山中心小学正在不断雕琢他们,让他们更加成熟。

5、吴文化教学成绩

我通过教导处,初步了解了这所学校在开展吴文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现摘录如下:

1、学校出版了一本学生获奖作品集《碧螺飘香》

2、两年里,该校文学社学生刊登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报纸上的文章近百篇。

3、民乐队在吴中区民乐比赛中获得好评。

4、《包山教育》是该校校刊,每学期出版一次。

三、调查发现:

吴文化是吴中大地一份宝贵的资源。传承吴文化,发展吴中是每一个吴中人的职责。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获取地方文化,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个阶段的调查,使我对西山中心小学利用本地资源进行吴文化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觉得这所学校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方面是做了不少努力的,也看出学校花了不少的人力和财力开展各种活动。

根据调查,我认为他们已经做得不错,不过,还得指出几点:

1、很多地方需要有系统的安排,比如课外阅读的时间表呀,安排阅读的具体内容;

2、开展活动要有一定的步骤,有计划、过程、总结,使整个活动形成一个合理的教学、教育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校本课程过于成人化,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太多,内容缺乏生动性、吸引力,问题设置缺乏趣味性、灵活性;

4、过堂现象严重,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只知道某个景点或古迹、字碑……实地考察了解还不够到位;

5、活动的点面结合不够明显。

四:调查对策:

1、采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清新的空气下呼吸,让学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认识吴文化,了解吴文化。

2、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教学,摆脱课堂教学的死框框,于山水之间获取吴文化灵感。

3、让本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文化魅力。

结语:

上一篇: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下一篇:通道红色之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