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2024-08-17

高炉失常心得体会(共8篇)

1.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0月内科门诊及住院心律失常患者12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6例, 男36例女30例, 年龄在35~83岁, 其中频发房性早搏18例, 频发室性早搏38例, 心房颤动10例;对照组54例, 男30例女24例, 年龄在33~82岁, 其中频发房性早搏14例, 频发室性早搏32例, 心房颤动8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 每次1袋 (9 g) 3次/d, 对照组服用盐酸普罗帕酮, 100 mg/次, 3次/d, 4周一疗程。两组均在服药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 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局颁布的治疗心悸疗效标准:显效:期前收缩消失或减少>90%;有效:期前收缩减少50%~90% 无效:期前收缩减少<50%或无变化。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 有效25例, 无效9例, 显效率48.5%, 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显效25例, 有效21例, 无效8例, 显效率46.3%, 总有效率85.2%。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复查血尿便常规, 肝功肾功正常。对照组:服药5 d后有恶心呕吐3例, 心动过缓3例, 房性传导阻滞1例, 复查血尿便常规, 肝功肾功有2例肝功异常, 以上不良反应均停药后消失。

3讨论

2.心率失常的中医治疗体会 篇二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中医;辨病治疗;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是指快速地心搏持续3次或更多地出现,且频率一般超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临床上主要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扑动和颤动。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十分不利的。在中医上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也在不断地完善,其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1]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医治疗心率失常的辨证治疗药物使用方案及临床疗效。2013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总结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2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32岁,年龄最大者65岁,患者平均年龄53岁。

1.2方法 辨证论治(1)心胆气虚证:[主证]心悸不宁,善惊 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心重,或兼胸闷气 短,坐卧不安,少寐 多梦,舌质淡红,脉 细或动数。[治法]镇惊定志,养心 安神。[处方]安神定志丸加减。生龙齿20 g,白参10 g,石 菖蒲10 g,远志6 g,茯苓10 g,茯 神 10 g,琥珀3 g,炒酸枣仁10 g。(2)心气不足证:[主证]心悸气短,心中 空虚,胸闷 自汗,舌淡,苔薄白 ,脉结 代。[治法]补 益心气。[处方]养心 汤加减.黄芪25 g,人参10 g,茯苓10 g,茯神10 g ,法半夏10 g,当归10 g,川芎10 g,远志6 g,肉桂3 g,炒酸 枣仁15 g,柏子 仁15 g,五味子5 g,炙甘草5 g。 (3)气阴两虚证:[主证] 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闷,口干耳鸣,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舌淡或淡红。[治法]益 气养阴。[处方]生脉 散加味。 白参10 g,麦冬15 g,五味子5 g,生地黄15 g,丹 参15 g,柏子仁15 g,桑寄生15 g,炙甘草10 g,黄连3 g。(4)心脾两虚证:[主证] 心悸气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眩晕健忘,失眠多梦,睡眠不安,思虑劳心则甚[2],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处方]归脾汤加减。白术10 g,党参15 g,黄芪15 g,当归10 g,茯神10 g,远志6 g,炒酸枣仁15 g,木香6 g,龙眼肉15 g,阿胶(烊化兑服)10 g,炙甘草10 g。

1.3疗效判定 显效 患者临床胸闷气短、心悸气短症状消失。有效 胸闷气短、心悸气短症基本消失。无效 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有加剧恶化持续发展表现。

1.4统计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前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为37.75-3.3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后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为22.55-2.3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前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前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后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为25.55-2.2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后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治法有3个:一是辨证论治,但辨其证,不管何种心律失常,皆从证而治;二是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单味中药;三是提高机体对心律失常的应激和耐受能力。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范畴,多由于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内伤七情、气滞血瘀交互作用致心失所养、心脉失畅而引起。中医对心律失常不按房性、室性、期前收缩、逸搏、颤动、扑动等分,但见心悸怔忡,再凭脉判断。其脉多见迟、数、结、促、代5种。迟脉、结脉见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数脉、促脉见于快速性心律失常,代脉则见于二联律、三联律等 [3]。

通过本文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前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为37.75-3.3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后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为22.55-2.3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胆气虚证前患者心悸不宁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前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后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为25.55-2.2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气不足证后患者胸闷 自汗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中医通过心胆气虚、心气不足、心阳不足、气阴两虚等方面的病症临床综合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各种症状引起的病症,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伟 .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4,20: 184-185.

[2] 周冬.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中国民间疗法. 2014,22(08): 62-63.

3.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为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其中男性56例, 女性44例, 年龄52~86岁, 平均年龄65.5岁。在所有的患者中,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为33例, 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为2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为22例,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为16例。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 每组5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可, 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外加护理干预, 其具体的护理方式如下: (1) 一般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心的护理环境, 并叮嘱患者应该卧床休息,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心肌氧耗,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而言, 应该给予其3~4L的流量吸氧。 (2) 心理护理。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病发较快, 且病情进展迅速,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与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耐心的做好解释和安慰的工作, 并告之患者健康、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更加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情绪自我调控的方法等, 以使其具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 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 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3)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患者用药期间, 应该密切的注视其血压、心率以及心律的变化情况, 并应该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等, 一旦发生状况, 则应立即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此外, 观察患者在用药期间的电解质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50例患者中, 显效32例, 有效16例, 总有效率为96%, 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 显效27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为84%, 对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数据统计请见表1。

3 讨论

碘胺酮属于化苯并呋哺衍生物, 其对钾离子的负极化电流具有较为明显的阻滞作用, 因此, 它能够通过增加患者的折返波长来有效的抑制室速的发展[2]。而胺碘酮对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具有起效快, 并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心室率, 且负性肌力作用较小而在临床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3]。

由于运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会出现诸多的临床不良反应, 这便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4]。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工作仔细认真, 并密切的注视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情况。此外, 护理人员还应该向患者讲解本病基本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 重视患者的主诉,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该立即通知主治医师来进行必要的处理。本项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运用胺碘酮来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而言, 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更加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俊.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37 (6) :559.

[2]王瑞源, 李文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海南医学, 2010, 21 (21) :150-151.

[3]王国荣, 曹癸兰, 曹青, 等.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导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9) :68.

4.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四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律失常;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96-01

心导管介入疗法已发展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本文是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修期间对28例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男45制,女25例,年龄平均(39.4±12.57)岁,病程1周~43年,平均(10.1±7.2)年。经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qRT)199例.以阵发性房颤为临床表现,经检查证实为隐匿性旁道2副,共201例,占本组病例的67%;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78例,占26%;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3例,占4.3%;阵发性心房扑动7例,占2.3%;快心室率(≥100欢,分)心房颤动房室结改良术1例,占0.3。

1.2 方法 在局麻下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电极导管于冠状窦内进行双极标测,然后进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类型,标测靶点位置,放电消融。消融成功后观察20 min,重复电生理检查,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即可拔除电极导管,压迫包扎穿刺点。

1.3结果 本组90例中89例消融成功,1例房性心动过速者消融失败。术中术后心悸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胸痛2例,局部出血1例,低血压1例,尿潴留2例,手术不成功1例,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好转后出院。

2护理

2.1术前心理护理 虽然该技术目前己基本成熟,但相对于其他治疗来说具有历史短,患者了解少等不足。因此,在射频消融前需向患者反复介绍所患疾病发病机制,该治疗目的、重要性、简单经过、有关注意事项,以及该治疗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对手术的知情度,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树立治疗信心,这对顺利完成治疗及减少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2.2做好術前相关准备

2.2.1 手术区皮肤准备 术前一日备皮,清洁双侧腹股沟及颈肩部、腋窝皮肤,注意勿损伤皮肤。

2.2.2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对依赖性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症状的可在监护下停药。

2.2.3术前适应性训练 术前1 d~2 d指导患者床上平卧排便,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

2.2.4术前一天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受血五项、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2.2.5 准备相关的抢救药物和仪器 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呼吸兴奋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除颤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吸痰机。

2.2.6 胃肠道准备 术前4 h禁食,但对于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及糖尿病患者禁食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长时间禁食状态下进行有创手术而出现虚脱、低血压。

2.3术后护理 ( 1 ) 术后返回病房, 应平卧 24 h,术肢制动 12 ~24 h, 沙袋压迫 6 ~8 h。( 2 ) 床边心电图, 持续心电, 血压监测及各项生命体征监护, 防止各种原因引起并发症。( 3)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

抗凝药: 要密切观察出血倾向, 如牙龈出血、皮下淤斑、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 4 ) 加强巡视, 经常检查局部伤口出血情况及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检查沙袋压迫部位是否准确, 敷料是否干燥, 嘱患者打喷嚏和咳嗽时应按住伤口, 预防局部伤口撕裂出血的发生, 如发现患者局部有胀痛或发热感, 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肢体温度和感觉, 以防加压不当或穿刺侧肢体活动过早, 致局部出血或血肿形成。第二天下床活动时应观察下肢有无麻木或疼痛症状, 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5 )尿潴留: 术后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及手术时间长而导致尿潴留。处理办法: 术前训练床上排便, 进入介入室前排空尿液, 术后积极帮助患者顺利排尿。术后有 3 例患者出现尿潴留, 使用诱尿术无效, 予以停留尿管。

2.4并发症的护理

2.4.1出血、严重心律失常、血气胸的观察:导管电极需经穿刺静脉进入心腔内,因此可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严重的心律失常;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并发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等。因此,术中及术后需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形成血肿,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术中严密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节律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组2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经更换敷料,重新加压包扎处理,未形成皮下血肿。

2.4.2心包填塞:肌袖性心律失常多起源于肺静脉或腔静脉壁,手术需行房间隔穿刺,同时肺静脉具有主干短、分支多的特点,操作中易导致左房或左心耳穿孔造成心包填塞。术中密切观察心电、血压、面色变化,发现病人烦躁、胸闷、憋气、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时及时提醒手术医生,及早处理心包填塞。术后4 h内也是发生心包填塞的危险期,病人回CCU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活动。本组30例未发生此并发症。

2.4.3心跳骤停:长期房速、房颤对窦房结功能存在超速抑制,一旦房速、房颤终止,可能出现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动过缓,术中应密切注意体表心电图变化。本组未发生此并发症。

3小结

射频消融手术成功与否除了与医生的操作有关之外,还与护理工作密不可分。系统的术前教育和详细的术前指导及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能够减轻焦虑,保证手术成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认真细致做好射频消融术护理对手术成功\较少并发症和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HJ0〗

参考文献

[1]邱原刚,赵莉莉,陈君柱,等.射频消融术前后的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7):550.

[2]杨建芳,梅顺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877.

[3]Liuba I,Jansson A Sostrom K,et a1.Gender-relateddifferences in patients with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ytachycardia[J].Am J Cardiol,2006,97(3):384—388.

[4]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辑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1996,10(10):14.

[5]游桂英,姜永东,费翔.三维射频消融治疗一,房颤动并发症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7B):1827—1828.

5.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五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49-01

我科2012年6月成功为一例恶性心律失常伴发室速患者进行了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手术,也是我院第一例ICD起搏器植入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6岁,因头痛,晕厥一次一天,神志不清三小时与2012年5月24日入院。患者四年前因重症心肌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DDD起搏器。于2012年5月24日下午17:00左右无诱因下晕厥一次,数秒后自行醒来,来我院查心电图示:正常起搏心律。建议查头颅CT,检查途中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急送急诊室抢救,当时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停止,即刻行心肺复苏后心电监护示:室速,即刻电复律三次后恢复自主心律,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考虑原起搏器功能损害,即刻安装临时起搏器,调节起搏器频率为70次/分。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CCU。入科时查体:BP106/64mmHg,神志清,左锁骨下穿刺处敷料外观干燥,临时起搏器在位良好,遵医嘱予以保留导尿,协助医生行右股静脉处深静脉置管,遵医嘱予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升压治疗。于5月26日11:00停用多巴酚丁胺升压治疗,血压一直保持在110/70mmHg左右,于16:00停用多巴胺升压治疗,于17:00心电监护示:短阵室速,遵医嘱予以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于5月27日06:54,23:26;23:30心电监护示:室速,分别予以电复律一次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并遵医嘱予以美托洛尔,胺碘酮,硫酸镁抗心律失常治疗。5月28日09:21心电监护示:室速,予以电复律一次。于18:20调节临时起搏器频率为90次/分。5月29日患者诉咳嗽咳痰,遵医嘱予以抗炎化痰治疗。患者有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适应症证【1】。于06月09日16:15在DSA室行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予以左肩部制动,观察切口渗血情况。术后遵医嘱予以抗炎预防感染,胺碘酮治疗,持续心电监测。

2 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 1.1病情观察 严格卧床休息,入住CCU,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心率、心律的变化,给与双鼻腔吸氧,氧流量4升/分。定时进行血压监测,密切观察神志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医生处理。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2 1.2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掌握好电复律的相关知识及技能。

2 1.3心理护理 该病人为中年女性,多年遭受病痛折磨,责任护士针对其对丈夫的依赖性强的特点,主动和其丈夫沟通,说明行心内生理检查的重要性,消除其丈夫的顾虑,进而共同成为病人的支持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ICD植入术前责任护士详细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术中的配合要点、术后的注意事项等,使病人平静的接受手术。另外由于病人多年的治病求医经历以及历经几次手术,患者且为农保,家庭经济困难,而安装ICD费用高,危险性大,安装过程必须刺激心室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以达到检查ICD的除颤功能,所以责任护士应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和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手术[2]。术前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使病人情绪稳定,并履行签字同意手术。

2 1.4 完善术前准备 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完善实验室检查;停用抗凝剂;保持静脉通道;术区备皮:范围为左右侧颈胸部;术前禁食水4-6小时,训练病人适应床上大小便;术前检查各种仪器性能,做好抢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如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肾上腺素、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处于备用状态,以便随时取用。

2 2 术后护理

2 2.1术后监护 置病人于CCU,持续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呼吸机神志等的变化。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减少探视。重视病人的主诉,床边备有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片安放位置应避开胸前除颤部位及心电图部位,电极片安放准确并贴紧皮肤。如心电监护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等应考虑ICD是否出现故障,不能产生放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协助做好紧急处理。

2 2.2体位与活动 术后左肩部制动3天,病人可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尽量减少活动,避免电极脱落再次手术增加痛苦。进行双下肢的主动运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2 2.3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格的无菌环境和无菌操作是预防永久性起搏器围手术期囊袋感染的决定性因素[3]。保持局部辅料清洁干燥,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遵医嘱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2 2.4饮食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低脂软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给与高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大便时ICD电极导线脱落。

2 2.5皮肤护理 由于病人医源性限制需绝对卧床休息,需保持床单元整洁平整,定时协助患者托背托臀,正确使用便器,避免拖拉,引起皮肤损伤。

3 出院指导

3 1告诉病人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寿命;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3个月内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做幅度较大的动作。

3 2告诉病人避免接触高压电场或强磁场区域,手机使用应距离起搏器30cm以上。

3 3教会病人自己数脉搏,出现脉搏低于设置频率或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3 4定期随访,测试起搏器功能,出院后每3个月监测一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监测一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寿命时应缩短随访时间。

3 5根据医嘱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告知病人服用药物的名称、方法、作用和注意事项,取得良好配合。

4 小结

ICD在临床应用现已推广,也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办法[4],但在我们医院是第一例。在本病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重视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取得患者配合以及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密切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各型恶性心律失常ICD识别情况和放电模式。防止气胸、感染、皮肤压迫性坏死、导管电极移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方正,张澎,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症[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12):1016。

[2] 杨敏,杨爽,刘晓虹,冠心病病人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7,23(8A):73-74。

[3] 卢才义,王士雯,等,抗生素液冲洗起搏器囊袋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3,7(2):100-102。

6.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六

1 病例介绍

[例1] 罗某某, 男, 农民, 55岁, 2008年2月23日08:40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3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主诉胸痛10 h, 伴晕厥数次。入院时病人意识清楚, 急性病容, 全身大汗, 体温不升, 脉搏36/min, 呼吸22/min, 血压70/49 mmHg (1 mmHg=0.133 kPa) , 床边心电图提示3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入院后即给予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安装的术前准备, 并予两路输液, 一路多巴胺、阿拉明升压, 一路补充液体。09:20病人血压120/65 mmHg , 心率86/min, 急送介入室, 行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在返回病房的途中病人出现面色苍白, 意识丧失, 口吐白沫,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立即给予300 J电除颤1次, 胸外按压,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交替, 病人意识模糊, 大动脉可触及搏动, 急送抢救室。返病房后, 给予四路输液, 一路多巴胺、阿拉明升压, 一路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 一路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冠, 一路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及脑蛋白水解物营养脑细胞、补充电解质等对症处理。5 d后病人意识转清, 心电监护为窦性心律并拔除临时起搏器, 14 d后病人康复出院。

[例2] 黄某某, 女, 农民, 39岁, 2008年3月7日00:20入院。入院诊断为晕厥原因待查、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低钾血症。 主诉1 d内晕厥3次。入院时查体:体温36.5 ℃, 脉搏50/min, 呼吸20/min , 血压107/57 mmHg。入院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48/min) 、Q-T间期延长 (0.52 s)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可见二联律及短阵室速。血钾3.12 mmol/L, 入院后给予补钾、吸氧、心电监护、营养心肌、改善循环。入院后约6 h再次出现晕厥、抽搐, 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08:03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223/min) 。病人即诉黑朦, 随即出现意识丧失, 牙关紧闭, 迅速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360 J电除颤1次, 随即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再次360 J除颤1次, 并予肾上腺素1 mg 静脉注射后心律转为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可见二联律连发短阵室速, 于08:09病人意识转清, 但病人烦躁不安, 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 (101/min) 、频发室性早搏, 呈二联律, 予利多卡因100 mg静脉注射后心电监护示室性早搏减少, 病人安静。08:13心率84/min, 呼吸22/min, 血压96/50 mmHg, 心电监护呈窦性心律。经过入院对症治疗后, 病人未再发生晕厥, 10 d后病人康复出院。

[例3] 刘某某, 男, 业务员, 45岁, 2008年5月13日05:13入院。主诉胸闷胸痛3 h, 入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时意识清楚, 痛苦面容, 皮肤干燥。查体:体温 36.2 ℃, 脉搏 72/min, 呼吸24/min, 血压 140/100 mmHg。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电轴左偏, V1导联ST弓背向上抬高, V2~V4导联T波高尖, Ⅰ、Ⅱ、aV1、V5~V9导联ST段压低, STV3R~V5R不同程度抬高。心肌酶学 (-) , 肌钙蛋白 (-) 。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扩张冠状动脉、活血、营养心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压、改善心室重构、稳定斑块。16:35病人突发口吐白沫、意识丧失伴尿失禁, 心电监护示:RonT, 尖端扭转室速室颤, 查体血压测不到, 大动脉搏动消失, 双瞳孔4 mm, 散大。口吐白沫, 心音消失, 立即给予360 J电除颤1次, 仍有心室颤动, 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肾上腺素1 mg 静脉注射, 再次360 J电击除颤1次, 病人转为室速, 予利多卡因50 mg静脉注射后病人转为窦性心律, 给予吸痰后, 病人仍意识不清, 给予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16:57病人意识转清, 血压120/70 mmHg, 心率98/min, 呼吸17/min, 瞳孔2.5 mm, 床边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强阳性、心肌酶学升高。 经对症治疗后, 14 d后病人康复出院。

2 体会

护士在进入心内科工作时要掌握心电图知识, 入科时要进行心电图知识的培训, 掌握监护仪、除颤仪的使用和养护。在监护时, 有疑问及时将疑问的心电图保存, 并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询问病人有否不适反应。在进行心电监护情况下要为病人进行周围静脉穿刺留置, 以便在病情变化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熟记抢救流程, 规范抢救药品、仪器的放置, 以便抢救时忙而不乱。

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心室颤动发生时明确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迅速了解变化的心律, 及时观察复苏的反应, 有利于指导抢救。在进行心电监护时, 电极片的放置避开了除颤部位。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 当班护士迅速呼叫抢救, 一方面迅速将病人去枕平卧, 松开领扣, 头侧一边, 开放气道, 加大吸氧浓度, 将床离墙, 同时松开病人裤带。一方面迅速将除颤仪准备就绪交给主治医生, 抢救车推至床边, 将抢救药品准备好, 同时对静脉通路给予保护, 以确保抢救药物迅速进入病人体内。

危重病人送检查时要有医生护士陪同, 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 如移动监护仪、除颤仪、氧气及建立好静脉通路。途中随时观察病人的意识、面色、心电监护情况、输液情况, 以便发生变化时能够迅速抢救。

参考文献

7.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 男性26例, 女性14例, 年龄35~82岁, 平均61岁, 入院时有典型胸痛、心前区不适、胸闷或晕厥等症状, 起病至入院为20min~6h, 平均为3.5h, 入院后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 提示有明确的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 期间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 见表1。

1.2 治疗

上述心律失常均可危急生命, 立即给予抢救, 纠正心律失常治疗如下: (1) 室速或短阵室速, 无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立即给予胺碘酮150mg缓慢静注, 继以1mg/min持续静滴。效果不理想, 室速仍反复发作, 应考虑心室电风暴可能, 可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 立即行同步电复律 (双向波100j起始) 。 (2) 室颤患者, 立即给电复律 (双相波150j起始) , 同时静脉应用胺碘酮, 辅助胸外按压, 二次电除颤后室颤仍有发作, 或不能恢复窦性心律, 静脉给肾上腺素1mg, 并给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如室颤反复发作, 窦性心律不能维持, 可静脉试用硫酸镁。考虑为心室电风暴, 加用艾司洛尔静注, 并反复电除颤, 直至血流动力学稳定。 (3)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 给静脉应用阿托品, 肾上腺素, 并立即行临时起搏治疗。

2 结果

40例重症患者经上述治疗后, 30例患者转复窦性心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 给行静脉溶栓或急诊PCI治疗。6例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治疗后急诊PCI手术, 术后心律失常恢复至窦律。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室速、室颤和完全性AVB可能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首发表现, 猝死发生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后,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高发期为冠状动脉闭塞4h之内, 特别是前30min, 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6~24h后明显减少[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原因有持续心肌缺血缺氧、泵衰竭或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心室电风暴发作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 猝死率较高。其发生机制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β2受体的反应性增高。心室电风暴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尤其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冠状动脉痉挛等[2]。急性STEMI (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 发病1h内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9%~25%) , AVB发生率约7%。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发作时的急诊处理最主要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终止心律失常, 恢复正常心脏节律, 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治疗原发疾病和诱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时, 需由专人看护监护设备, 第一时间给氧及心电监测, 同时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有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等表现, 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对不需心肺复苏的患者, 则判断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如果不稳定, 直接电复律, 如果稳定, 再行12导联心电图鉴别属于宽QRS波还是窄QRS波心动过速;评价是否存在可纠正的诱因,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可减少室颤发生, 但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而使心脏复苏失败。因此, 使用再灌注治疗时, 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3]。在合理使用胺碘酮、艾司洛尔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反复发作室颤的患者, 抢救时要做到持之以恒, 不能轻易放弃。有一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反复室颤的患者, 我们持续胸外按压达2h, 电除颤达30余次, 最终抢救成功。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应立即行临时起搏治疗。我院有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合并Ⅲ度AVB, 低血压昏迷2h, 经临时起搏治疗血流动力学即稳定, PCI术后24h转醒。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后续治疗主要为心脏血运重建, 亦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等。而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置入及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减少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新春, 李延辉, 王乐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95-296.

[2]胡大一, 郭继红.中国心律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68.

8.高炉失常心得体会 篇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60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51-77岁,平均年龄为(55.6±5.7)岁;病程为3-17年,平均病程为(4.6±1.3)年;心脏病类型:包括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5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49-76岁,平均年龄为(54.7±5.9)岁;病程为3-18年,平均病程为(4.8±1.4)年;心脏病类型:包括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冠心病,6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加胺碘酮(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治疗,200mg/次,3次/天,连用5d;减量为200mg/次,2次/天,连用5d;再以200mg/次,1次/天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厄贝沙坦(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494)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50mg/天,期间依患者耐受能力适当做出调整,增加至治疗心衰的靶剂量300mg/天。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1常规心脏彩超指标:用二维切面超声测定主动脉内径(AOmm)、左室舒张末期径(LVDdmm)、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频谱多普勒血流成像测定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s)[3]。

2临床相关指标:心功能分级: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包括躯体状况评分及情绪变化评分等,总分为10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4]。

3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24小时内总心搏、平均心率、24小时单发室性早搏次数(个)、成对室性早搏次数(对)、室速(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常规心脏彩超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s)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房径、左室径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1。

2.2 两组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多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的对比

观察组24小时平均心率(90.2±2.3)次/分、24小时单发室性早搏次数(680.2±16.5)个、成对室性早搏次数(17.2±4.3)对、室速(6.3±2.1)阵均少于对照组(98.2±6.5)次/分、(882.3±23.5)个、(22.3±2.8)对、室速(9.8±2.5)阵。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其中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逐渐增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这种疾病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另外,这种疾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5]。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药能阻断Na+、K+、Ca2+,并有一定的α、β受体阻断作用,即同时具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胺碘酮显著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率[6]。厄贝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中的选择性AT1受体拮抗剂,其作用具有多效性:能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衰预后,治疗房颤等[7,8],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的心血管事件干预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对照组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施加厄贝沙坦治疗后,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s)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主动脉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房径、左室径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多于对照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故而我们认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伟才,黎敏如,袁瑞豪.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救治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19):14-15.

[2]陈亚东.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8(34):91-92.

[3]李心畅,赵欣.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10(23):32-33.

[4]吴宗文,方运勇.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9(20):81-82.

[5]崔晋.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2,3(05):31-33.

[6]葛均波、徐永健主编,第8版,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7]KATHRYNA.YAMADA,EVELYNM.KANTER,KARENG.GREEN,e tal.SAFFITZ.Transmural Distribution of Connexins in Rodent Hearts[J].Journal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2004,2(06):1259-1261.

[8]Rudolf A.de Boer,Peter P.van Geel,Yigal M.Pinto,e tal.Efficacy of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Blockade on Reperfusion-Induced Arrhythmias and Mortality Earl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Increased in Transgenic Rats With Cardiac Angiotensin II Type 1 Overexpression[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2012,13(04)2157+2159.

[9]Marcus Eng Hock Ong,Tommaso Pellis,Mark S.Link.The use of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dult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J].Resuscitation.2011,32(06):773-775.

【高炉失常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高炉炉前工操作安全操作规程08-18

上一篇:管理会计 简答下一篇:2011年工作室座谈会汇报材料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