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

2024-08-24

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精选12篇)

1.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 篇一

一、刻苦勤奋

冯玉祥从小聪敏好学, “以为惟有读书是重要的事”。由于家贫, 只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私塾, 12岁就辍学从军。冯玉祥从军后, 坚持读书, 好学不倦, 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他读书从小说开始, 当然最初只是似懂非懂、囫囵地读, 尽管生字连篇, 字音和字意也掌握不准, 仍捺着性子坚持读, 读完一遍, 再从头读, 不懂就随时随处求教, 读长久了, 书的大意也渐领悟。冯玉祥最初读的小说是《封神演义》, 后来又读了《绣像彭公案》、《施公案》、《三国演义》等。1901年, 升任小教习的冯玉祥为了求得“真知识真学问, 出人头地”, 更加发奋读书, 开始读《新建陆军七项》及操法、阵法之类的书, 不懂就找人求教, 经常彻夜不眠, 有时竟把灯放在凿的墙洞里, 然后用被子蒙上偷偷地读书。1906年, 冯玉祥在南苑时读《纲鉴易知录》, “日夜地死读, 时刻不离手”, 由于基础差, 许多句子无法看懂, 只好读《古文释义》;在邓先生的指导下, 背诵了古文百余篇, 有了不少进步, 逐渐能读懂《纲鉴易知录》、《列国演义》之类的书了。1918年, 时任旅长的冯玉祥驻军湖南常德, 规定自己每日早晨读两小时英语, 学习时, 关上大门, 门外挂一块牌子, 上面写“冯玉祥死了”, 拒绝外人进入;学习完毕, 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失败后, 1931年夏天至年底暂居山西汾阳城郊的峪道河山村, 努力提高自己文化水平, 读了政治、历史、社会、文艺等方面的书籍达60余部, 不懂的内容就反复阅读, 还请当时汾阳军校教官来讲解。1933年8月至1935年11月, 冯玉祥第二次隐居泰山期间, 他虽年过50, 但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 除了早晨坚持读外文外, 每天七小时在教室里做学生。每次上课, 他都非常认真, 不是随便听听, 而是认真地记笔记、写心得体会。上课时, 从不迟到、不早退、不会客。冯玉祥不论在治军期间还是受挫之时, 不论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还是晚年在美国生活期间, 总是刻苦读书, 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文化修养,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活到老, 学到老”,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二、循序渐进

由于文化基础差, 冯玉祥读书从通俗易懂的小说开始, 为了了解故事情节, 也为了识字, 每逢操练之余就读小说。通过读小说, 冯玉祥不但识字增多了, 而且增长了见识, 读书的愿望也逐渐强烈起来。1901年, 升任小教习的冯玉祥开始读操法、阵法之类的书。在军队讲堂中, 冯玉祥系统地学习了高等战术、战时国际公法、率兵术、日俄战史、应用战术等课目。冯玉祥不满黑暗现实, 在1917年讨伐张勋复辟之前和1924年首都革命后两次避入天台山读书, 这期间他先后读了《七子兵略》、《书经》、《诗经》及《群书志要》等书籍, 当然他读的书尚未突破传统的藩篱, 对新兴的社会科学及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1925年, 任西北边防督办的冯玉祥读了孙中山先生派人送来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书, 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和建国思想有了系统的认识和了解。1926年, 在考察蒙古的30多天里, 冯玉祥认真地研究党义, 并请学者讲了两个星期有关第三国际的问题, 萌生了对国际政治及新兴政治原理学习研究的决心;在考察俄国三个月期间, 冯玉祥对革命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潜心的学习与考察, 并开始研究新兴哲学, 每天请苏联顾问讲一小时的辩证法唯物论, 还学习绘画艺术。1931年夏天至年底, 冯玉祥在暂居山西汾阳城郊的峪道河山村期间, 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 包括《资本论》、《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科学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唯物论》、《唯物史观辩证法》等哲学方面的书籍以及《科学的社会主义史》、《社会科学概论》等大量政治理论书籍, 懂得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了解, 初步分清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及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还读了大量的革命运动史, 如《武昌革命真史》、《中国农民暴动史》、《法国大革命史》、《俄国革命史》等, 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对中共也有了好感;另外, 订阅了《大公报》、《京报》、《新东方》、《青年使命半月刊》等报刊, 以便及时了解国内外局势。冯玉祥还注意学习外文。冯玉祥认为“英文为现今世界通用之学”, 1918年时任旅长的冯玉祥驻军湖南常德, 规定自己每日早晨读英语两小时。1926年, 在考察蒙古期间, 冯玉祥开始学习俄文。第一次隐居泰山期间, 冯玉祥请宋裴如先生教日语, 并订购日本经济杂志。第二次隐居泰山期间, 为了更好地抗日救国, 冯玉祥在宋裴如的辅导下, 认真学习日语, 对日本问题进行研究。

三、虚心求教

冯玉祥不仅刻苦自读, 还虚心求教, 请名人讲授。1931年夏天至年底, 冯玉祥暂居山西汾阳城郊的峪道河山村, 对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 认识到没有正确鲜明政治主张的危害性, 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史等理论著作, 由于底子薄, 难以读懂, 就请当时在汾阳军校任教官的高兴亚、汪导予等来讲解。1932年3月, 一心抗日救国的冯玉祥在得知蒋、汪政府已决定与日本帝国主义谈判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后, 愤然前往泰山隐居。在隐居泰山半年多的时间里, 冯玉祥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理论、经济史、文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还请李达讲唯物论、陈豹隐讲经济学及政治学、陶西圣讲中国历史等。在陈豹隐、李达等著名教授的指导下, 冯玉祥阅读了《新经济学》、《经济学大纲》、《资本论》、《实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大纲》、《经济史大纲》等经济学著作以及《辩证法的唯物论》、《反杜林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社会科学之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现代世界观》等哲学著作, 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有了一定的了解, 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去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次隐居泰山期间, 冯玉祥将在张家口成立的研究室也迁到泰山;研究室研究人员经常有七八人, 由宋裴如、赖亚力等负责, 主要组织安排冯玉祥的读书活动, 先后请了十几位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学者给冯玉祥讲课, 每隔一两周便举行一次座谈会或专题报告会, 研究讨论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冯玉祥经常请国内知名学者到泰山讲学, 如陈豹隐讲政治学和《资本论》、李达讲马列主义哲学和社会发展史、邓初民讲政治学概论、陶行知讲教育问题、李季谷讲历史学、王谟讲地理学等等, 冯玉祥对他们非常尊敬, 亲自倒茶送水。还请从狱中营救出的泰安名士范明枢老先生讲《春秋》、《左传》, 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写了《读〈春秋〉〈左传〉札记》。通过在泰山刻苦读书, 冯玉祥思想发生转折性进步, 悟出:“若不信辩证唯物论, 则我民族不能复兴”的道理。

另外, 冯玉祥不仅自己读书, 还由己达人, 大力提倡官兵读书。他常说:“军人要有大将风度, 这种修养, 要在书本里求。饭可以不吃, 书不可不读, 士三日不读书, 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在第二次隐居泰山期间, 冯玉祥除了自己有系统、有计划地读书外, 还让随从读书学习;请名人讲授时, 有时还让其夫人李德全及其部属听讲;冯玉祥为了能让广大穷苦百姓的孩子上学, 还创办了十五所武训小学。

总之, 冯玉祥一生酷爱读书, 数十年如一日, 从不懈怠, 从只上过一年零三个月私塾的半文盲, 成长为一位学识渊博、文武兼备的将军。他不仅刻苦读书, 而且还坚持写日记、勤于著述, 留下了珍贵的《冯玉祥日记》以及《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第一卷》、《我的抗日生活:冯玉祥自传第二卷》、《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等著作。他还爱好写诗, 从1920年至1948年共写诗1400多首, 被誉为“丘八诗人”, 并善于书法、绘画。周恩来曾评价说:“ (冯玉祥) 在治军作战之时, 亦多手不释卷。”他的良师益友、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追忆冯玉祥将军》一文中也写道:“冯将军的一生, 每天每时都在学习, 不断地学习, 切切实实地学习。”冯玉祥将军读书之道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尚义、卓忠信.冯玉祥将军在泰山[M].山东友谊出版社, 1988.

[2]冯玉祥.冯玉祥日记[Z].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3]冯玉祥.冯玉祥自传1:我的生活[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

[4]冯玉祥.冯玉祥自传2:我的抗战生活[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7.

[5]冯玉祥.冯玉祥回忆录[M].东方出版社, 2011.

2.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篇二

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二字激励自己。他的读书之道是“笨读”。“笨”看起来慢,其实却很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每日积累,不留遗弊。

他曾定下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其所无、月不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如果仔细研读,这十二条规矩回答了有关读书的四个问题。

第一是“读什么”。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是曾国藩的一贯观点。十二条规矩中的第五条为“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可见读史书是曾国藩的第一选择。

第二是“怎么读”。对于这个问题,曾国藩在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条规矩中给出了答案。概括起来,一是要精读,一句不通,不读下句;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二是提炼,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三是记录,每日读书,记录心得。四是练习,每月作诗文数首,以检验积累的多寡。

第三是“什么時间读”。不管是“早起”还是“夜不出门”,都是为读书腾出时间。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曾国藩深夜读书,一个小偷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大半夜的不睡觉,读什么书?”

第四是“以什么态度读”。曾国藩给出的答案是,做足准备才能用心读书。“主敬”、“静坐”、“谨言”,是精神上的准备;“养气”、“保身”是身体上的准备。

3.《优秀教师成长之道》读后感 篇三

直到现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树立在师范学校楼上的字的影像仍清楚的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有些懵懵懂懂,不太明白怎样做才是身正为范,是不是自己努力做一个好老师呢?踏上讲台成为老师,每天和七八岁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特别是踏上的工作激情被倦怠感逐渐取代的时候,才逐渐明白了“身正为范”的深刻含义。

记得二年级时孩子们自己整队要去上体育课,小班委一边整队一边大声说:“谁灾站不好就不要去上了。”我一听愣住了,那口气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我。没想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像之深刻。事后我多次反思,该怎样对待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家长们把这些宝贝们交到我的手里,我将还给他们一个怎样的孩子?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孩子效仿的对象,许多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次训斥,一个手势,一句口头禅……被学生牢牢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悄悄的在我们身后模仿。所以,一定要在学生面前谨言谨行,将正直、善良、勤奋、乐观……的身影留给学生,一定不能播撒“杂草”的种子。就像郑老师说的:“昂首向优秀迈进吧,你身后的孩子们一定能看得到,并悄悄地尾随。”

像我们学校的工作节奏比较快,工作时间长,繁琐的小事情多,老师们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有时候烦躁,该怎样处理呢?

郑老师提到了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一书中,将高效能的人的习惯概括为:积极主动、以终为统、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等。这样看来,高效源自于积极主动,高效产生高能,高效是一种节约。

我感受特别多,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首先要改变思想,因为环境不能变的情况下只能改变自己;其次做事要统筹安排、心中有数、高效完成;还有管理自己的情绪,冷处理或暂时转移。努力让快乐和幸福伴随在工作左右。如果我们这样处理事情,我们的方法,我们的态度将会影响身边的学生。俗话说,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一群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很重要。

4.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 篇四

李凯

站在如今时光的高度,俯望经历过的夏日,一个学期就快结束,那时为了应付初入教学时的胆怯,在网上浏览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有关教师教学的方法与建议。我带着众多疑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填补着我脑海里关于教学的空白。母婴 分割线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推荐,每一条推荐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十分好的教育名著。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读完此书发现,虽然此刻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此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应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推荐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一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个性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就应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学困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资料,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二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学生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到达我们想要他到达的合格或者优秀,――也许,他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我们教师就应认识到,同一知识,有些学生是接近然后到达,有些是到达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时间就能到达,有些则需要你的再三的期盼与忍耐:对不一样的儿童来说,这是不相同的。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三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但是,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认为:读书不能只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甚至不能只读与教学教育有关的书,教育者就应把视野放得异常开阔,有必要把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最新科技理论著作纳入自我的必读书目中。

在学校工作的这段时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能够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持续在记忆里,到达终生牢记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但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一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但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九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下之中:他们在盖楼房,但是墙基在裂缝。许多落后的学生并不是弱智,而是基础没有打好。只要认真的辅导,他们是完全能够赶上去的。我们必须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持续在记忆里,到达牢记终生的程度。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我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5.《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五

杜威说:"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家校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应当是我们所有当教师最美的梦想,当师生融为一体时,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师”。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也曾有过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在自己或长或短的教学生涯内,有过留给学生串串珍珠版精彩活动的难忘痕迹,也曾有过充当童心未泯教师的幸福体验。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幸福的过,沉淀许久的教育梦想再阅读的体验中再次被点燃!

二、阅读刷新了我的课堂教育观

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创新科学,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对学困生的转化,对提升教学质量策略,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教学技巧中“按部就班技巧”和“走动技巧”。

在三尺讲台耕耘,支点在哪里?如何再能让教室里每一个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拥有整个教室?让我时常把讲台作为支点,视野的限制让教室里学生的动态不能及时尽收眼底。每次转身板书或低头伏案写字,总听到台下窃窃私语声,抬头凝视或刚做迈下脚步的动作,顿时鸦雀无声。我在心暗暗发誓:“看我逮着机会怎么收拾你们!”困惑了许久,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直到我阅读到《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书中道格.莱莫夫的《教无不胜:卓越教师的49个秘诀》中提到的“走动技巧”,才恍然大悟:“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前五分钟内,让学生意识到你已经拥有了整个教室的任何位置。”接下来的课堂上,我拉开了教室的座位,从讲台的踱步到台下的关注,不时在后排座位处停留,俯下身子点点学生的书写,鼓励的伸伸大拇指,做一个加油的鼓励!或在想要开口说话的男生旁边做一个禁止说话的暗示。随着关注度的提升,教室里窃窃私语声消失了,我心里掠过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三、阅读完善着我的师德素养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您会发现您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是相影响的伙伴,是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励的点点滴滴自己也许做的还太少太少。也正如郭振先生所言:“教师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学识、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流传。”

6.百岁老教师的养生之道 篇六

前些日子,周明达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笔者拜访他时,他的身体已基本康复。都说老人最怕摔,可周明达的百岁之躯却在摔跤过后能康复那么快,连家人都觉得意外。给笔者开门时,虽是慢慢地踱着步子,周明达的腰板却挺得笔直,让人感受到他身上流淌的老知识分子气派。

周明达有一对宽大的耳朵,且听力极好。虽然近视,但他依然可以看书看报。他声音洪亮,但不怎么爱说话,每天除了出去散散步,他基本都是“宅”在家里,看看书或看电视。

谈到如何养生,高寿的周明达却谦虚地说:“没什么特别的,就这么过来了。”但女儿周晓明却笑着说:“老父亲还是很有一套的,生活中非常注意养生,他还经常教育我呢。”

常年与父亲一起生活,女儿周晓明通晓他的生活习惯。周明达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作息规律,基本不挑食。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10时睡觉,中午睡个午觉,下午困的时候,也会闭目养神。平时坚持到室外散步,身体很硬朗。

饮食清淡 不沾辛辣

在饮食上,周明达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即每天早晨起床后和睡觉前,喝一杯白开水,他觉得这样舒服。

早餐不让家人做。起床后不久,周明达就拄着拐杖到饭堂里吃早餐,他说:“米饭、粥、面包都可以。”另外,早餐不可缺少的是一个煮鸡蛋。

在广西,柳州和桂林人比较爱吃辣,腌制品如腊肉等也深受当地人喜爱。但周明达却不爱吃辣,也不喜腌制品,且对饮食要求少油、少盐,青菜要多。家里炒菜放多了油或盐,周明达就在饭桌上闷不做声,表情也比较难看,偶尔还会抱怨一句:“放那么多油。”菜里如果放有辣椒、腊肉,他就极少动筷。如果第二天做的菜和前一天重复了,周明达吃饭时也会用沉默来表达“抗议”。此时,经常做饭的女儿和女婿马上就会知道“老父亲不高兴了”。

不过,除了辛辣和腌制食品,周明达吃东西并不十分忌口。周晓明对笔者“告密”:“他有时候嘴馋,一次还能吃两三块五花肉。”

爱看健康节 能学以致用

前段时间,一个邻居告诉周晓明,周明达告诉了他妈妈很多养生的方法,这让周晓明很惊讶,一向不怎么出门的老父亲,什么时候会教育别人养生了?

在周明达房间的书架和书桌上,除了摆放着一些化学书籍,还有《中国老年》等杂志和一些养生书籍。他说:“我喜欢看报纸,不过现在很多报纸都是广告,不好看。健康的书还是喜欢看的,对自己有好处。”周明达以前也会让家人买一些广告上的营养品,但都没什么效果,所以,他现在更倾向于从书本里学习养生知识。

周明达还将看到的养生方法学以致用,现在他每天有事没事,就会按摩或拉扯耳朵,他还告诉记笔者:“耳朵上有很多穴位,多按有好处。”又或者,他就拍拍四肢,说,“身上、四肢也有穴位。”白天,周明达寂静的家里,常常响起“啪嗒、啪嗒”拍打四肢的声音。

除了看书,周明达最爱看的就是新闻。凤凰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是他最爱看的节目。和年轻人谈论时事,他绝不落伍。他说:“看看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也略知一二吧。”

7.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七

在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后,我觉得最好的成长,就是丰富自我的阅历。书中精选了好多作者的研究,有关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书有关于籍,教育和生活的,还有提到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和变革即未来等五大方面。每一篇文章都从作者不同的视角去阐述了其中的利弊,有着启迪和唤醒作用,需要细细品味。不管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还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话都有它提出的理由和时代背景,准确的说,经济和条件允许,行万里和读万卷书,都是当今时代必须去尝试,去体验,去努力成长。其中读万卷书,是成长过程中最经济实用的办法。

书中还提到教书是为了无须教。我是挺想实现这以目标的,但是如何做到无须教?目前我在课堂上的做法就是布置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找到我预设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我在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段留意学生的情况,如果有学生有疑问,就进行一对一的解答,如果有大多数学生问到了同一个问题,则需要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讲述这个问题,如果学生都会的问题,就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自己说出自己自主学习的情况。这个对于预留课堂时间自主学习是做到了,可是在学生展示方面还是比较欠缺,这种操作也在根据学习内容在不断的调整着,具体教学效果也是比较担心的事?想改变课堂上始终充满着教师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实现教是为了无须教,但是对于效果,我还是不能胸有成竹。

8.《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篇八

与作者相比,阅读的怠惰和偏狭令我汗颜――尤其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怠惰和偏狭实在是致命得很。下面言归正题,结合本书阅读体会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阅读生活,兼及读书与语文教师成长的关系,读书于教育的意义等话题。

一、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是句老掉牙的老话,其真理属性却偏偏为我们每时每刻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所不断证明。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我有过太多这样的尴尬时刻。

作者在《名师成长之路》中所谓“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是一句为无数名师的成长与成功证明了的大实话。他转述王崧舟老师的话说,“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生的过程”。从理论的角度看,这样的认知本该为所有的教师所具备,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却未被所有的教师自觉践行。于是,教学中源自读书少、底子薄的捉襟见肘成为了常态。我们不读书或少读书,就只能依赖于教学参考书;我们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书,自然就受制于教学参考书,教学就缺乏自信和开放心态。于是,束手束脚,亦步亦趋,功利化教学日益严重。阅读的匮乏必然导致思考匮乏。

思考匮乏,从大处看,必然导致对教学本质的认知匮乏;从小处看,必然导致对教材深入解读和分析能力的匮乏。在教学实践中,阅读和思考的匮乏则必然导致教学的浮泛化、无根化。因为教学常常处于无根状态,诸如浅尝辄止,语焉不详,或王顾左右等种种教学的尴尬局面就层出不穷。自己所读不多,所思不深,能够给予学生的自然就更少更浅了。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自信就会渐渐丧失,教师离职业倦怠甚至职业恐惧也就不远了。

作者引述程红兵老师的观点认为,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与学生形不成“知识落差”。我以为这是切中肯綮的批评。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从自己的实践和观察中找到足够证明这种批评的事实依据并不难。事实上,因为学科性质等因素,不读书的非语文教师可能更多,但是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首先作出反思:不读书,何以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探究乐趣和师生互动共进的生命感的课堂?不读书,又何以在互联网时代做一名自信有底气、幽默有活力、敢于敞开心扉应对学生挑战的专业化教师?

作者在自序中描述了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两件小事,以说明工作和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进行了总结,发表在各类著作、报刊或新媒体中”;作为读者,我们完全可以“在前人的力挺下站得更高,行得更远”。事实就是如此。任何无视“前人的力挺”而懒于和前人对话,惰于向前人汲取营养的后来者,都必然地要多走弯路,甚至无路可走。

二、功夫在诗外

像常老师这样专注于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借书籍之力开拓自己的教育人生,应该是一条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某种意义上还是一条捷径。循此捷径,努力实践,我想大部分教师都能有所收获,其中胼手胝足、不遗余力者必有大收获。作为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自觉的认识。

在教育的意义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就是教育准备的事;“功夫在诗外”,说的也是教育准备的事。教育的准备,我认为“利其思想”比“利其器”更为重要,“利其思维”比“利其器”更为重要。我们常说“厚积薄发”,“厚积”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当然读书之要害,绝不是为了把自己弄成“两脚书柜”,而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满足于和学生形成“知识落差”,应该追求和学生形成“思想落差”、“思维落差”和“视野落差”。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满足于掌握比学生更多的知识,而应该追求站在更高的思想和思维海拔,拓展更广的人文视野。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教育的意义上做一名教师,而不仅仅在职业的意义上。退一步,即使是做一名职业意义上的教师,我们也还是需要与学生保持相当的思想/思维/视野落差,才不会早早地陷入职业危机。

作者援引吴非老师的话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才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正是为了培养教师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独立思考”实际上是在“道”的高度诠释了“功夫在诗外”的意义,而在“术”的层面,读书当然也是实践“功夫在诗外”的主要途径。读书在“术”“道”两个层面对教学起到的巨大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我应该感谢长期的文学阅读,特别是诗歌阅读(包括实践)。最起码,阅读让我不会轻易相信教学参考书,更不会满足和受制于教学参考书,我更愿意尝试在教学中发挥独立思考的优势。长期的诗歌阅读和写作(包括旧诗和书评写作)本来是作为一项业外的爱好而占据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它还在自发期的时候,并不显见其对职业的助力,但是当它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并愈见成熟,其不计后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就产生了意外的收益――至少,它让我的教学因为更多的左右逢源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不受一些人们津津乐道的教学规定性的制约。

但是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我不计后果地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相对狭窄的文学阅读和写作上,忽略了与教学相关度更高的专业阅读,我的教学也常常缺乏来自专业阅读的有益营养,因而常常是感性的自由发挥有余,理性的规律寻找和整合不足。现在看来,这是我亟需改进的地方。

当然就算如此,我仍然无意于过分强调读教育教学专著对于教学的功利意义,事实上也不会因为多读了几本教育教学专著就能立竿见影地改善教学。读书对教学的作用正如食物对人的作用一样,是一个长期浸润、兼收并蓄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从“积淀”到“创生”的转化过程。正像人们不会过分迷信来自某一类“食物”的营养,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加庞杂的、去功利心的阅读;我希望做一个阅读上的“杂食”者,并收获阅读本来意义上的快乐。我希望自己的阅读和教学建立起一种类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关系。

另外我想强调,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首先是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发展的前提之一,其自身的发展多么重要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但读书于教师,又不是充充电那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源源不断持续给力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的生命运行过程,这个过程依然是以自觉地兼收并蓄为本质特征,而这个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的影响力――我希望以身体力行去引领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

三、读书即生活

作者引用高万祥老师的话认为,“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人类生活中一切的丑陋都和这个姿态的缺失有关”,“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教育”,可谓至理名言。

作一点简单的逻辑推理:教育是为了培养“优美”(完善)的人,但是如果教育缺失了“真正的阅读”,这个“为了”就难以实现;没有“真正的阅读”,人类生活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丑陋”。由此可见,作为主要承担实现这个“为了”的责任的教师,其阅读的意义有多大。教师以自己的阅读影响学生的阅读,以自己的转化促进学生的转化,从而完成教育培养“优美”(完善)的人的终极目标。这就是阅读于教育的意义。愿以此与我的同仁共勉。

作者转述的高万祥老师关于阅读的另一个阐述是,真正对人的精神成长有重要作用的阅读是经典阅读;而没有经典阅读的语文教师,就没有真正的语文底气。他还强调,“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他的职业竞争力就减弱了一半”。

9.教师读书读后感 篇九

我不知道有人搞过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否?但据我的观察,数据和实情一定都不会太乐观。现在的中国既非岁月安好,现世安稳的社会,更非民主自由、生活无虞的国度,在这样的境况下,要大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不受极度实用的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公平的。用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的精神紧箍咒,来代替乃至压制老师作为普通人的烦恼和所需,既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更是专制者常用不衰的,因为教师只不过是个职业而已。诚然,我同意问题的难度在于,教师面对的是千百万在知识上对他们有依赖,在学习方法对他们有期望,在做人上对他们有效的学生,这便决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我是一名教师,但以我个人的浅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殊非易事,首先他应该是个正直的人,其次对知识有纯然的热爱,再者还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说老师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授课更为着实,使学生更热爱学习,不误人子弟,这我完全同意。但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像现在老师因上课太多无暇读书、因社会污烂而无心读书、因实用成风而不愿读书、因考核标准化而不思读书、因职业麻木而厌恶读书、因书海浩瀚无从读书乃至读书无法等,不一而足,非一篇小文所能完全道及。

10.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 篇十

该文以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授业解惑、完善人格、生也有涯)、“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鱼龙混杂、一以当十、与狼共舞)、诵读经典方能“不窥牖,见天道”(中国经典诵读结合、外国经典阅读为主)、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思考与读书同行、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奇才问世的教育启示、终生幸福的文化之旅等方面介绍自己和他人的读书收获及经验。

强调了多读与背诵的重要性,给人很大的启发。

观照自己的读书,确实缺少了丰厚的积累,在背诵上也似乎缺些“天分”,不是我的强项,还真不知道自己在读书方面有无“天分”。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也是非常好的,比玩游戏、聊空天要好多,至少不会引起人事纠纷,就当娱乐吧。

多读几遍,应该会有所收获吧!

周国平:“一开始就要读好书,要读一流的书,二流三流的书不要读,这样就可以识别了。”

钱钟书说:“没读过书的人,因为不识字,所以被别人欺骗;读了书的人,因为认识字,所以被印刷品欺骗。”又说:“世界上没有读书的人,只有读自己的人。”

11.《教师与读书》读后感 篇十一

张玲

我读了《教师与读书》这本书感触颇深。书中说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母鸡,这样说教师是因为教师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教育与千家万户有关,没有任何人能脱离教育。但糟糕的是,英才固不易得,良师也极罕见,这真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之病。

我虽是一名小学教师,但以我个人的浅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殊非易事,首先他应该是个正直的人,其次对知识有纯然的热爱,再者还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说老师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授课更为着实,使学生更热爱学习,不误人子弟,这我完全同意。但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像现在老师因上课太多无暇读书、因社会污烂而无心读书、因实用成风而不愿读书、因考核标准化而不思读书、因职业麻木而厌恶读书、因书海浩瀚无从读书乃至读书无法等,不一而足,非一篇小文所能完全道及。

我不知道有人搞过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否?但据我的观察,数据和实情一定都不会太乐观。现在的中国既非岁月安好,现世安稳的社会,更非民主自由、生活无虞的国度,在这样的境况下,要大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不受极度实用的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公平的。用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的精神紧箍咒,来代替乃至压制老师作为普通人的烦恼和所需,既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更是专制者常用不衰的,因为教师只不过是个职业而已。诚然,我同意问题的难度在于,教师面对的是千百万在知识上对他们有依赖,在学习方法对他们有期望,在做人上对他们有效的学生,这便决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书籍浩瀚,从何措手的确是难题。虽然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的心性何在,便不是太大的困难。当然认识自己并不容易,不然古希腊帕农神庙就不必刻下这句在一般人看来是废话的警句,来警示后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个人心性如同吃饭,你有自己的偏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但如果你连自己喜欢读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就只好说你做个老师的资格,一定是有问题的。在探知了自己的心性后,每天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为日课,坚持不懈,必定对自己教学以及扩大视野都有莫大的帮助。如果你用没有时间来搪塞,我除了理解外,还是

12.教师的读书之道读后感 篇十二

做教师这么多年,可能性格所致,一直以一种淡然对待这份工作,不为利益、荣誉所动,但心中始终有一份责任,那就是让我的学生在经历初中阶段的人生成长中没有遗憾。

翻开《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全兵法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翻开首页,一段段文字让我对教育,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中,作者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吧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如果作为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不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什么是最糟糕的伤残?了无生气、不负责任、欠缺野心和渴求,这才是真正的伤残!”“走进学校,你们要学习怎样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而不是学习习近平庸!”“如果我们不停的朝前走,就会不断的满足,就会快乐幸福,”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前面永远有梦想和希望在等待我们去收获!教书育人自古以来经久不衰,她的魅力就在于不

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培养人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对人的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读到作者的这个观点,我感触很多,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但爱需要通过教育艺术、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来实现。我们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说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强,总是跟家长或老师对着干。在抱怨之后,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对他付出的爱打折扣了吗?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爱永远是博大的爱、无私的爱。但孩子理解了你的爱吗?懂的了你的爱吗?接受了你爱的方式了吗?

„„读《做卓越的教师》,像这样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给人很多启迪、启示、引导、督促。

读《做卓越的教师》,如同听一位富有思想又极其有演讲水平的朋友的演讲,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娓娓细语,一会儿谆谆教诲。当轻轻扣上这本书时,突然有种感觉:文字是如此的奇妙,当有序的排列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思想,产生无穷的力量,成为一种动力,催人努力、催人奋发!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撬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读着一句句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警言、醒语,我的第一感触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当然《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的经典语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不胜枚举!如上妙语、佳句,无不折射出两个“字”,一个是“情”字,另一个是“思”!字虽两个有限,意却多层无限,它要求我们教师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那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有鉴于此,我结合个人的通读和理解,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彭兴顺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并不是创新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仔细想来,书中所讲的均为每个教师应该在常规工作中都能做到的,作为一名执教14年教龄的教师,我有的做到了,有的却是大

打折扣。我相信大多数的一线教师也是这样,但是在做这些之前,我们没有去期望被认定为“卓越”,也许是这种“卓越”的教师太多了,所以我们身边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淡化了这种肯定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体会最多的是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俗话说,书是精神食粮,看书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这本书读完,在和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联系,突然发现自己距离卓越教师的差距太过明显,我们可以为责任付出青春年华、我们可以为祖国未来培育鲜花、我们可以一天天守护在莘莘学子身边,但我们也要去为买房、吃饭奔波忙碌„„久而久之,做教师仅仅作为一项工作而已,开开心心的生活和工作多有时也要以物质为前提的;另一方面,修炼不够。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有职业倦怠感。

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卓越,而不是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的卓越,因为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卓越可以是很平民的“卓越”,可以是没有“丰功伟绩”的卓越,但当我们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条教师的路时,应该是问心无愧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懈怠过„„

《做卓越的教师》精句摘录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于消极被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梦想与希望。

蛰伏在生命中的潜能不可想象的巨大,人的使命就是激发潜能,为自己的潜能找到喷涌的出口!

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我们明天存在的状态。既然选择了,干脆好好干!

通过奉献来体现自身的价值。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生命状态。

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可能改变不了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阅读叫与经典,就是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我们的心灵,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

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户;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翘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上一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周记下一篇:十字路口的徘徊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