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2024-06-17

钉钉子精神的启示(通用12篇)

1.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一

钉钉子精神

2014-07-21 09:53:21| 中公教育0

2014河南公务员面试课程 ·【政法干警】全新升级!6年潜心研发 全名师授课 专业化实战演练

·【甘肃省考】2014年甘肃公务员面试 轻松通关 助你成就公考辉煌

·【四川乡镇】2014四川乡镇专业专项课程 差异化备考快速突破高分瓶颈

·【事业单位】2014事业单位面试 中公名师教你面无不胜 事业有成【热点链接】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总书记多次提出的意蕴深远的命题。2013年习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以朴素的话语,提出了一个观念,干事业好比钉钉子。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题目预测】

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综合分析】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就是激励全党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落实,务求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什么是钉钉子精神?简言之,就是推动工作落实,不仅要抓,而且要抓得紧,一丝一毫不能懈怠;不仅要抓得紧,而且要抓得实,绝对不能虎头蛇尾。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钉钉子精神要求真抓实抓,所蕴含的是知行合一、务实重行的精神,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精神,一以贯之、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钉得准 钉子不能乱钉,钉不到节骨眼上,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各项工作落实的突破口、结合点进行科学研判。一般地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当前,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党中央强调并坚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这个点选得很准。因为只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参与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钉钉子——推动工作落实的一个共同切入点。当然,具体到实践中还要寻找更为具体的切入点钉准钉子,以带动工作落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切入点选得准不准,关键是能不能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落实思路、步骤。这是对领导干部实践智慧和领导艺术的重要考验。

二、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钉得狠

钉钉子并不轻松,摆个花架子是钉不进去的,必须有相当的力度。顶层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顶层设计具体化加以落实,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方案蓝图的落实,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不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阻力,领导者必须正视困难、冲破阻力、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而绝不能知难而退、绕着困难走。这也好比钉钉子,一颗钉子钉下去,开始不太费力,中间遇到了硬挡头,如不加大力度,狠砸几锤,就会半途而废。长期以来,人们对公款吃喝等干部作风问题议论颇多,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从具体问题抓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严肃查处违规的人和事,很快见到了成效。这颗钉子钉得狠,狠在不间断、不手软,不留反弹的疏漏。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钉得牢 一颗钉子钉下去,要一锤接着一锤敲,钉得牢靠有了实效,再钉另一颗,不能敲几锤子就又换一颗,又挪一个位置。改作风、干事业,也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怕改作风一阵风、抓工作不落实。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埋首于会议多、文件多、讲话多这“三多”,演奏着看盆景、听汇报、作指示、上电视的“四步曲”,久而久之,渐成习惯,只愿意浅尝辄止,不耐烦脚踏实地。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如果仅仅是认识上去了、目标清晰了、路线图规划了,但却在执行上走过场、行动中”挂空档”,何谈收获实效,又拿什么取信于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唯有知行合一、久久为功,才能言必信行必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事业发展新成就。

2.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二

刘宝珺院士, 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并于1956年毕业于该校的岩石学专业研究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40多年来, 刘宝珺教授在中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0多篇, 出版各类专著近20部。他曾多次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89年荣获中国地质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荣获“斯潘迪亚罗夫”奖, 是100年来世界上获此殊荣的第二十位地质学家, 是我国地质学家此奖的首获者。

一爱国是人才成长的首要因素

刘老在与我们座谈时, 一再提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首要因素是爱国。刘老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是中学教师, 母亲善于教育子女, 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出生不久发生了“九·一八事件”, 刚上小学又发生了“七七事变”, 国难当头, 社会动荡, 幼小心灵备受磨难、压抑, 埋下了爱我中华、勇担社会责任和艰苦奋争的种子。中学的六年经历了日本人统治、国民党统治及解放初的新中国时期, 激烈动荡的社会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培养了刘宝珺这一代人具备的爱憎分明、政治坚定、思维敏捷、作风顽强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 祖国急需地质人才, 中学毕业的刘宝珺, 放弃了校方保送他到南开大学或燕京大学化学系的推荐, 以第一志愿考进了清华大学地质系。大学毕业时, 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他主动申请去大西北, 决心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那里的建设事业。他始终坚信:一个民族不可能不需要科学, 困难总会过去, 乌云绝不会永远遮住太阳。

在爱国和爱专业的崇高信念支撑下, 刘老选择奔赴大西北, 希望在新中国地学较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建成巍峨高耸的大厦。爱国, 不是空中楼阁的高谈阔论, 而是脚踏实地把爱国主义贯彻于行动中, 把爱国主义体现在对专业的热爱中, 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 刘老十分关心人才的培养工作, 对于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寄予厚望, 认为他们有冲劲, 只要团结一心, 一定会把祖国的各项建设搞好。

二人才培养应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

刘老在谈及此生最大的骄傲时, 只字未提其卓越的学术成就, 而是语重心长地谈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任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支柱。以伦理道德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 思想价值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社会以及民族心理之中的, 是穿越千年传承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兼容和同化能力, 才能如此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正如英国学者波蒂洛说的:“一个民族面临的最大威胁, 既不是来自核武器扩散, 也不是来自国内的恐怖活动, 而是民族内部对自己道德观念怀疑的悲观情绪, 因为一个不珍惜自己民族传统的国家, 不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当今人才培养必须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 构筑自己的精神支柱。

三用艺术情怀去宽广人生的厚度

刘老做了一辈子的学问, 最欣赏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物理给我知识, 艺术给我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 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这位有着璀璨成就的地质学大师, 却有着那么多的人文情怀, 多才多艺又平易近人。刘老出身书香人家, 受父母影响, 自幼喜欢音乐、体育、文学和曲艺。他酷爱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和狄更斯, 差一点就走上了文学之路;读大学时他是清华篮球队员, 清华短跑队队长;他精通英、德、俄、日四国语言;他会打扬琴、拉二胡, 会唱京剧, 甚至会说相声;他家里有很多他从世界各地寻回来的原版歌剧VCD, 如《茶花女》《阿依达》《弄臣》等。这位年逾八十的老人, 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着实让人感动、感叹。

参考文献

[1]文斌、李岚、刘秀娟.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 2011 (35) :36~38

[2]尹娟、余雪冰、严君.基于生涯规划的导师制行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36) :86~87

3.脱贫攻坚需要“钉钉子”精神 篇三

脱贫攻坚需要“钉钉子”精神

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精准扶贫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各地在脱贫攻坚中既不断攻破各种“堡垒”,也须破解新难题。一些农民通过搬迁住进了干净美丽的新房,却由于离开了原有的生产场所,就业创业面临较大挑战,一时间竟成了“新贫困移民”;有的地方,扶贫还停留在给钱给物阶段,当年脱贫、次年返贫屡有发生,此种“输血式”的产业扶贫虽然“热闹”,但持续发展动能不足。(1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名困难群众都不能落下,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前,举国上下倾尽全力开展扶贫,领导干部与困难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脱贫攻坚到了紧要关头。经过多年来的扶贫开发,数以万计的困难群众脱离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脱贫攻坚走过了相对容易的阶段,越往后脱贫的难越大,目前已经进入了脱贫攻坚期。没有脱贫的困难群众虽然数量大为减少,但这部分贫困群众条件更加艰难,致富的.能力水平更加落后,脱贫的难度更大。人民有所呼,干部有所应。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紧要关头看担当,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起脱贫攻坚大任,发扬钉钉子精神,重实效、出实招、办实事,一锤一锤接着敲,一茬接着一茬干,钉牢一颗钉子再钉下一颗,过一山头再登一高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把脱贫攻坚作为己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就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世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也是可以干出来的。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扬钉子精神,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回的拼劲,拿出“绣花”功夫,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超常的力度,帮助群众拔掉“穷根”,增强“造血”功能,让贫困群众真脱贫,真致富。(卢蜀南)

4.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四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与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同样重要。老百姓常说,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事业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正确履行领导职责,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钉好抓落实的钉子。

为谁落锤衡量政绩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领导干部谋事创业,是为人民群众尽应尽之责、为应有之为,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抓落实,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只挂帅不出征,不敢担当;有的不想抓落实,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抓而不实,不愿担当;有的不会抓落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抓不到位,不会担当。不敢抓、不想抓、不会抓以及抓不好、抓不准、抓不住,表面上看是办事不力、水平不够、方法不多,实则反映出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境界不高、政绩观不正。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只有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锤接着一锤敲,锤锤敲在点子上,才能不断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怎样钉体现方法论。方法不对,功夫白费。如果抓不住重点,抓落实就会成为“瞎抓”“瞎忙”。领导干部“瞎抓”,下面就会“抓瞎”。“瞎忙”虽也是忙,但却没有成效,甚至有可能贻误党和人民事业。找不到痛点、啃不动难点,那就只能任凭老问题“涛声依旧”,最终熬成老大难。抓落实的钉子怎么钉?关键是深入基层,到基层去想办法、找思路。时下,还有一些领导干部留恋空调房、老板椅,远离农田地、老百姓,依靠文山会海发通知、隔空喊话抓落实,导致中央决策部署难以落地见效。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没有“两脚泥,一身

汗”,对真实情况不了解,看问题就会雾里看花,谈举措就会隔靴搔痒,就不可能有的放矢推进问题解决。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终端、接触末梢,才能成竹在胸,才有可能成为抓落实的行家里手。

如何用力彰显精气神。要把抓落实的钉子钉好,离不开“敏”“恒”二字。“敏”就是要有强大的行动力。从“讷于言而敏于行”到“恭、宽、信、敏、惠”,敏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良弓在手,贵在速发”。“敏”强调的是速度,体现的是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它要求干工作雷厉风行,不仅要马上办、高效办,还要创新办、创造条件办。“恒”强调的是坚持,不仅要落锤,而且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习近平同志强调,抓落实一定要防止虎头蛇尾。方向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一笔一画将其变为现实。干工作就要锲而不舍,将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认准了、看好了就盯着抓、盯到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

5.发扬钉钉子精神心得体会精选 篇五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找准方位、坚定理想信念。只有首先想好往哪里“钉”,找准一个点,这样才能让每一次“榔头”都敲得准、敲到位、敲到点子上。同样,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修养、第一品质,永远忠于党的事业、自己的理想。同时找准工作目标,找准工作突破口,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端正态度,专心干事,才能成就大事。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钉钉子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坚持的力量、执着的追求,体现的是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意志。当前我们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绝不是“一锤、两锤”所能解决的,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和长远意识,需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反复抓、抓反复,下慢功夫、苦功夫、长功夫,这样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

发扬钉钉子精神,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钉钉子,体现的是一种扎扎实实抓落实的精神。每项工作的进步,都要求我们沉得下身子,放得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使群众生活真正得到改善。

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是将党的群众路线走宽阔走长远的强大力量。

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最后方算大功告成。

干事情,需要一种“钉钉子”精神。这强调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无论做任何事,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项接着一项干,认准目标、持之以恒,终能久久为功。

治“四风”、转作风,也离不开发扬“钉钉子”精神。作风问题是积弊,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起来就得“咬定青山不放松”。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不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眉毛胡子一把抓,也抓不好。扭住硬钉子,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集中发力,收拾要害、以点带面,就能为解决其他问题创造良好条件。

钉钉子,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绝非一日之寒;除弊去垢、正风肃纪,也不会一蹴而就,要打持久战,要攻硬骨头。

6.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六

一、诚信是立身之本

诚信作为个人修身的首要内容, 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论语》为政篇讲:“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1]。在孔子看来, 一个人没有诚信也就意味着丧失了立足社会的根基。孔子主张养成君子型人格, 而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基本要素就是诚信, “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2]。君子要用义来修养品质, 以礼行事, 讲话谦逊, 并且靠诚信取得成功。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 将“文、行、忠、信”四项作为最主要的内容。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做到博学多闻, 身体力行, 尽忠职守, 诚实不欺, 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论语》不仅揭示了诚信观念的基本内涵, 更阐释了诚信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貃之邦, 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 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 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 夫然后行”[3], 一个人如果具备诚信品质, 就可以行遍天下, 反之如果不讲诚信则会寸步难行。因此, 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个人道德品质, 言有信行必果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古语云: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 才可使内心无愧, 坦然宁静。为了更好地培养个人诚信品质, 需要从《论语》诚信观念中汲取营养, 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现代诚信精神。首先, 培养个人诚信品质, 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信念可以支撑一个人长久地完成某件事情, 在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仁远乎哉?吾欲仁, 斯仁至矣”[4], 能否达到“仁”, 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意欲和主观努力。要塑造个人诚信品质, 必须笃信诚信。在孔子看来, 人们对诚信观念的认知、形成和实践都依赖于个人的自觉和自律, 只有不断地追求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才能逐渐形成个体的诚信品质。其次, 培养个人诚信品质, 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孔子十分重视个人学习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孔子自身也是十分好学的人, “朝闻道, 夕死可矣”, 个人诚信品质的养成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个人才会知晓是非黑白, 明白大义和小利, 逐渐养成内心的羞耻感。再次, 培养个人诚信品格, 需要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强调“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因此, 在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中, 应该学会将诚信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对人对己都要坦诚相待、诚实守信, 在个人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诚信的具体内涵, 逐渐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和转化。

二、诚信是和谐之源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论语》倡导诚信观念的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 这意味着人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孤立存在, 人要不断地和他人发生联系, 在交往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交往过程是否顺畅,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道德品质。因此, 从交往的角度来看, 诚信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主张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并且将获得朋友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人生志向之一,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6]。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讲,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以诚待友。同时在择友时也要以诚信为标准, “益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8], 要多结交正直诚信, 博学多闻的人做朋友。

诚信是人与人正常相处、平等交流、共同生活的基本条件。然而现代社会, 人与人之间更多地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诚信精神和友善品质离我们越来越远, 随之而来的是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需要深刻理解《论语》阐释的诚信观念,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点。首先, 与人交往要信守承诺。言行一致不仅仅是个人能力问题, 更是诚信与否的判断标准。孔子认为“狂而不直, 侗而不愿, 悾悾而不信, 吾不知之矣”, 狂妄自大却又奸诈狡猾, 愚昧无知却又不诚实, 表面诚恳内心却不讲信用的人, 在现代人际交往过程中很难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与人交往应该“言必行, 行必果”, 如此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进而培养起和谐地人际关系。其次, 与人交往要端正言行。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即便是亲密朋友之间也应该遵循基本的礼仪。“君子所贵乎道者三, 动容貌, 斯远暴慢矣;正颜色, 斯远信矣;出辞气, 斯远鄙倍矣”, 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容貌, 保持谦和的态度, 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说话时注意自己的言辞和预期, 就可以避免犯粗俗鄙陋的错误。再次, 与人交往要明辨是非。在交友的过程中, 自己首先要保持对人诚实守信。然而, 由于“信”字包含着同心相知、彼此信任的意思, 因此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双方或多方都讲诚信。

三、诚信是安邦之道

诚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道德修养范畴, 而且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谋求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一个国家繁荣兴旺、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安邦治国是《论语》倡导诚信观念的最高层面和价值追求。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9], 当政者要用道德来治理国家, 就好像北极星, 安居其所, 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他。孔子认为用道德引导人民, 用礼教整饬人民, 人民才会有羞耻心并且归顺。“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10], 如果从政者仅用政令和刑罚来治理百姓, 无法让他们产生羞耻心, 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在所有的道德品质中, 孔子非常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地位,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11]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虽然重视富国强兵, 但治国理政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政者的诚信品格。一个国家要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必须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诚信不仅是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更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基本依托。然而, 当前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原因导致政府诚信缺失, 政策贯彻不力, 执行走形, 最终导致政府无法兑现对民众的承诺。基于政府失信的现状, 亟需从《论语》诚信观念中汲取精华, 建设公正廉洁的诚信政府。首先, 公务人员要带头践行诚信。“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当政者按照礼义的标准去治国理政时, 自然会得到百姓的信任与服从, 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公务人员在行政实践中要起带头示范作用, 本着诚信原则落实各项政策, 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和行政能力。其次, 公务人员要各尽其责。“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作为公务人员要有位置感, 居于自己的位置上安守己分, 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刘云山同志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指出, “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 ‘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公务人员在行政实践中, 要始终本着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干好自己职责内部的事情。再次, 公务人员要宽厚仁爱。公务人员应该多学习孔子提倡的仁爱之心, 本着仁者爱人的精神处理政事, 努力做到恭、宽、信、敏、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精神, 要充分汲取《论语》诚信观念中“立身之本、和谐之源、安邦之道”的思想, 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脚踏实地地以传统文化来呼唤我们固有的诚信品质, 以诚信精神来塑造国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摘要: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 深刻揭示了诚信的精神实质, 即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 是社会和谐之源, 更是国家安邦之道。《论语》对诚信观念的深刻阐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精神提供了理念启示和实践方法。因此, 塑造现代诚信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论语》诚信观念进行传承和超越。

关键词:《论语》,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2][3][4][6][7][8][9][10][11]张燕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22.239.233.99.66.7.254.12.13.174.

7.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七

李少葵

2013年06月26日14:36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当前,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其实都是作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的集中表现,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基础的巩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顽疾,绝不是一两天才形成的,也不能仅靠一两天就能彻底根治,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发挥出“钉钉子”的实打实精神,建立起“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改进作风也好比钉钉子,不能指望一步到位、一招见效、一药病除、一干二净,需要一个问题连一个问题、一步接着一步、一环扣着一环、一届接着一届,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和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8.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八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转方式、调结构,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大课题。面对中国经济调速换挡的新形势,面对过去30年来高速发展的同时积累起来的各种问题和矛盾,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外部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改革,致力于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走出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轨迹。但我们也要看到,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横下一条心,坚持不懈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转方式、调结构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尤其是在不少地区、不少领导干部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形成路径依赖的背景下,转方式、调结构更是一场痛苦的转型,绝对不可能像月下漫步、沙滩纳凉那么悠然自得。只有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告别过去那种主要依靠高投资、高消耗,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自觉转变为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的科学发展,我们的经济才能行稳致远。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基于经济工作的实践,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不缺切身感受;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不缺态度。然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最大的危险是缺乏行动。唯有知行合一,才能行有所果。墨子说:“口言之,身必行之。”如果只有表态,在行动上却不兑现、不落地,转方式、调结构只能是空转空调。各级干部只有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快调快转、真调实转,转方式、调结构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钉钉子,意味着不是一锤下去就能钉好,而是要一锤接一锤地敲,才能钉得实钉得牢。转方式、调结构,最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怕坐而论道做虚功搞花架子。发扬钉钉子精神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拿出恒心和毅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之所以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首先在于粗放式发展方式带来的结构性痼疾,非一朝一夕之功可除。发展方式上的“习惯之链”是长期以来日积月累形成的。其危害,刚开始甚至微弱到没有感觉,而一旦能感觉得出来时,弊病往往已经积重难返,顽固难以被轻易打破。比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化解产能过剩。我国传统制造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如粗钢、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普遍过剩,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浪费十分严重,资源环境难以承受。但有的地方领导却依然对此情有独钟。原因在于传统的套路轻车熟路,而且往往在做大GDP等方面显效快。

对此,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对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我们必须综合施策,统筹考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更多使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办法,坚决采取措施,稳扎稳打地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决不能饮鸩止渴,为图一时之利而吃光了子孙饭。因此,唯有拿出卯足精神钉钉子那么一股子干劲,才能积小胜为大胜,打赢化解产能过剩这场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战。

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还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干部作风飘浮、虚功虚做,阻碍了转型升级的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抓工作经常轰轰烈烈开头,声势响、动静大,但抓而不力、落而不实,甚至把形式当成了内容,渐渐虎头蛇尾,最后“无疾而终”。转方式、调结构,必须狠下苦功。如果只是“三分钟热情”,虚与委蛇捣糨糊,不愿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怎么敲得开硬骨头?因此,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也是对领导干部品德与党性的极大检验,是对领导干部作风的极大检验。要想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就必须落实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做实功、鼓实劲、求实效,才能最终赢下这场攻坚战、持久战。“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转方式、调结构,关键要靠各级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能否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折射的是领导干部的品德与党性,彰显的是领导干部转作风的成效。

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转方式、调结构,也是对领导干部发展观、政绩观的考验。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必须恪守的。中国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需要通过发展加以化解。但今天的发展必须是“既长骨头又长肉”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想干出一番政绩来,这是职责使然。但转方式、调结构,解决长期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可能急功近利,需要把增速调整到合适的“挡位”,需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不计一日之短长的铺垫性工作和“隐性政绩”。如果一定要刻上自己的表面、显性政绩印记才有动力,如果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没有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正确政绩观,就难以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不会自觉地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更难以实现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三个提高”。

习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领导干部对此都要铭记在心。政贵有恒,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有板有眼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打好基础、谋划长远,才能真正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

民检验的实绩。

9.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九

作家张贤亮以他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系列中篇丰富了这个时期的文学景观,并且对当时文坛有一定的影响,作品中表现了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但是,笔者认为张贤亮的系列作品在众多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更具有意义开拓性的价值,把文化大革命留给人们的伤痕和反思带入到了一个新的空间,给予人们新的精神启示。

当时关于他的评论多为针对其作品作客观的道德阐述,少褒多贬。但毕竟是他第一次赤裸裸地把人的情欲之火投向了文学的殿堂;是他把人民在“文革”中的苦难和灾祸“美化”后,让读者甚至能感到酸酸的笑容;是他在作品中运用理性参与或者寓言象征攻击当时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到作品中,让道德、人性、政治的目的、个体生命的感觉相互斗争;是他敢于从政治和性的关系入手进行颠覆与重构话语的权利;是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小说是政治小说。

一、人性、政治、道德、生命的感觉

如果我们能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峰上冷静而从容地反观张贤亮的作品,则不难发现,张贤亮把对人性的探索提升到政治性、认识性、思辨性的话语新空间,蕴含着以前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从未带来的信息,其意义不仅在于设身处地地谛听作家发自灵魂深处的倾诉,更为我们在新的时代认识历史中的根源问题、认识文学能发挥出的最强大力量、认识宇宙中最应该尊重的是“人”提供参考。在20世纪的中国,人性和人道主义一直是文学普遍而敏感的话题。“文革”后,出于对历史的反思,人们迫切要求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人”,要求恢复人的尊严和价值,因此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关于人性问题的大讨论。张贤亮与其他大批作家一样自然也不甘寂寞,渴望借文学来回答这些问题。

他从政治、人性层面上还原“文革”本质的荒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反思政治的内涵,用苦难的生活体验呼唤人的尊严与权利,以图重树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理想。中篇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就是为个案设计了一个诠释的环境。“文革”期间十几年里,一个男劳改犯章永璘,面对一个女劳改犯黄香久展开持久的人性与政治的搏斗与自搏。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在扭曲的环境中塑造出来的畸形的个体,展示了一个关于道德良心与个体生命感觉究竟谁为永恒必然的话题,让我们将目光对准了主人公章永璘,对准了那个扭曲的环境与荒谬的时代,也对准了活在或曾经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其实很复杂的个体,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

从总体上说,该篇不外两个主旨:人性与政治的斗争和生命感觉与道德观念之间的较量,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前者战胜后者。

章永璘在遇到黄香久以前,以一个知识分子区别于其他劳改犯的特殊感觉,一直进行着“夹着肉的气息却也夹着法国式罗曼蒂克幻想的柏拉图理想主义”的爱情,在遇到黄香久后默默忍受着被扼杀了创造力的身心所带来的无助,逐步承受着不能追寻渴望中的爱情而带来的痛苦,以及后来终于还是放弃了家的安宁,放弃了黄香久的情爱,放弃了一般犯人迫切的底层次的需求,而只身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真正的权利,或者能发挥其创造力的其它东西。道德观念与生命感觉的较量,表现在他对所受教育带来的约束的一种超越:初识黄香久时表现出极端自我约束的一种嘲弄,以及婚后黄香久背叛他时对她的谅解,并在圣贤及大青马教化下有了“找回自我”的顿悟与行为,等等。在这里,作者把章永璘刻画成了一个具有分裂人格的人,一方面具有环境赋予他追求浅层次需求的生物性,另一方面,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特有身份,在本能以外还追求着更高的需要,如创造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超越道德束缚实现自由的需要、找到生命感觉的需要等。章永磷跨过了道德约束所获得的自由与成就,这比起那些所谓的政治公理和道德律令来,是真正永恒的。作者塑造了一个努力追求生命感觉的人,更再现了追求本身的艰辛历程。

二、关于性与政治话语权的颠覆和重构

20世纪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在经过十年“文革”动乱后浴火重生,正如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所说:“所有开头都包含着回忆的因素。当一个社会群体齐心协力地开始另起炉灶时,尤其如此。任何这类重新开头的企图,其根本性质中有某种彻底的任意。”所以,新时期文学在对“文革”灾难的倾诉和思考中开始了。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历史中,知识分子以颠覆“文革”时期的“革命话语”,来建构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想象和规划,谋求和确立他们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和话语权力。

“文化大革命”实质是高度的政治专制,个人的思考被认为是极度危险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所以这种革命要从肉体和精神上压制人的欲望。性快感和享受爱情在革命的名义下从个人身上剥夺,“文革”时期的各种革命团体都在对人进行监视和驯化。当代学者南帆所说:“政治的激情和情欲的冲动很相似,都是体内的内分泌。它刺激起人投身进去:勇敢、坚定、进取、占有,在献身中获得满足与愉快。”弗·詹姆逊也说过“一个具体的快感,一个肉体潜在的具体的享受———如果要继续存在,如果要真正具有政治性,如果要避免自鸣得意的享乐主义———它有权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并且能够作为整个社会关系转变的一种形象。”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章永璘从“无性”到“有性”这一情节的设计是一种策略性质的转变,从“文革”中解脱的知识分子必须打破一种“被阉割”的处境,于是“性”便和权力发生了关系。揭示这种内在关系的意义在于,他表达了知识分子在被禁锢了人性之后要求重新掌握话语权力和政治地位的野心,而历史的发展也给他们制造了这样的契机。章永璘最后果断地离开了黄香久,就在于他已经意识到有比女人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或者权力。

“文革”在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一场话语权力争夺的革命,“文革”始于思想界与文化界的争论,这种争论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政治运动,波及社会的每个领域。“文革”的发动者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革命话语”,这种话语不仅约束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操控了整个文艺界。而知识分子正因为拥有大众话语的权力,所以在“文革”期间遭受到最多的打击和迫害。当十年“文革”猝然结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知识分子比其他群体更能敏感地意识到政治动向的改变。苦难的经历和使命感让他们理直气壮地拥有了颠覆文革话语、重构“现代性”话语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从政治和性的关系入手进行颠覆与重构是合法的。

小说以反革命分子章永璘第一人称回忆了他在文革期间的被蹂躏和感情上的摧残,小说涉及了男主人公在一种扭曲心理下,失去了“性能力”,而后又在一次偶然的抢险救灾之后,恢复了“性能力”的情节。当“性”还被人们当作禁区的时候,当作家还忙于表现社会的变革时,张贤亮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套路。但小说并不是单纯为了展现人的生理需求,而揭示政治与性的某种隐秘的关系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也可以说是他进行话语颠覆与重构的一种策略,这是因为文化专制发展到巅峰的“文革”,性和政治也正是被控制得最严密的两个话语范畴,这种颠覆是作者对知识分子自身话语权力的确立。“文革”的专制政治对人性的扭曲,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无疑是最大的。因为他们具有独立思想的能力,所以更看中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但在“文革”那样的政治运动中,他们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章永璘之所以成为“性无能”,实质上就是对当时知识分子困境的隐喻,就像文中的大青马所说的:“我甚至怀疑你们整个知识界都被阉割掉了,至少是被发达的语言败坏了。”在张贤亮看来,用亲身的经历来控诉这种专制的暴力系统,恐怕比任何形式都有力度。新时期的政治体系要通过打破这套旧的权力系统来建构,新时期作家的这类作品就成为建构新的权力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参与这种颠覆和建构,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家的身份才得以重新确立。

三、结语

张贤亮曾坦言:“真正的作家(不一定是好作家)在本质上总是关心社会的,关心政治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其实是一本疾声呼唤政治、经济、道德全面改革的书。”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揭露“文革”罪行的一个政治文本,但小说具有超越一般“伤痕”、“反思”小说的深层意蕴,它从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来反观生命的意义。这当中,人性战胜了政治,生命的感觉战胜了道德,并揭示了政治与性的某种隐蔽的关系,进而用“性”强大的力量来颠覆主流话语的权利。于是,张贤亮在文学中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空间,一个小到对人最基本的需求和尊重,大到颠覆、重构话语权利的梦想的空间。这些,也使得张贤亮成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个最有争议的作家。

这个新的空间给我们的精神启示无非是为价值重建抛弃扭曲的思想、扭曲的意识、扭曲的政治,从而开启人民的智慧,争取民主和自由的空间,让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们从文革中走出来,在作者开辟的新空间中呼唤人的尊严与权利,重新树立创造中的人道主义理想,为更多的人能够“自由地活着。”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虽说打破了一个禁区,从而为作者赢得了声名,尽管这种声名毁誉参半,但就其文学策略来说是成功的,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掩盖他的首创之功,在此之后的文学便逐渐冒犯着禁区,走向了欲望的狂欢。

摘要:20世纪80年代, 知识分子小说一度呈现出繁荣的状态, 许多作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出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精神追求和崇高信仰。本文作者通过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重读来重返80年代文学, 指出在人性与政治的斗争和生命感觉与道德观念之间的较量中, 作家张贤亮给出的答案是前者战胜后者, 并讨论了性与政治话语权利的颠覆和重构问题。由此, 作者认为张贤亮的系列作品把文化大革命留给人们的伤痕和反思带入到了一个新的空间, 给予人们新的精神启示。

关键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精神启示,文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9.

[3]裴毅然.20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4]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5]田美琳.张贤亮小说创作[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

[6]李遇春.拯救灵魂的忏悔录——张贤亮小说的精神分析[J].小说评论, 2001, (3) .

10.《钉钉子》读书体会 篇十

《钉钉子》读书体会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以后,就院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 个钉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控制脾气,每 天钉的钉子慢慢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 有一天,一根钉子都没有了,他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 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后来,篱笆上的钉子全部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 上的钉孔吧,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 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此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拔出来后,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 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存在。要明白,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 难以恢复。

朋友和家人都是最珍贵的,不要乱对他们发脾气,如果随便对他们发脾气,那么你的朋友会感到伤心。我认为文中的小男孩的爸爸做的很对,他的爸爸给他了一盒钉子,让他每次对朋友发脾气之后都要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其实在篱笆上钉钉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爸爸这样做是让小男孩知道控制自己的脾气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钉钉子则是比控制自己的脾气要困难的多。你对你的朋友乱发脾气之后,你自己也会不好受,你的朋友也不会感到开心,如果说出伤害他门的话,会在他们的心留下一个伤口,就像钉子钉在篱笆上,拔出来时篱笆上会有一个孔。

11.初二钉钉子作文400字精选 篇十一

是的。这些小孔永远都不可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了,就好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或者你做了一件让别人痛心的事。不要认为别人不介意。其实你的话已经像钉子一样,在别人的心里划了一个伤口,就像树上的洞,它永远都不会愈合的。

你插一把刀在别人的身体里,再拨出来,伤口是难以愈合的。就算你说一亿个对不起。伤口也是永远不会好的。

12.钉钉子精神的启示 篇十二

关键词:叙事医学,医患关系,叙事能力,医学人文精神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是全世界范围内医学思想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 受医学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 医学发展过多地强调专科化、技术化、市场化, 漠视了人性化。病人成了医疗流水线上需要维修的产品, 其人格、痛苦、情感被强行转化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整体的病人被无形的观念消解得只剩下一连串陌生而又令人生畏的符号 (姜学林, 2005) 。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的恶果之一便是医生面对患者的沉默象和医患之间的“失语”。80年代之后, 在新的医学模式的指导下, “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医疗。这种新的医学理念将医患沟通这一研究提上了重要的研究日程, 医患沟通被正式确立为一个大的研究领域。至此, 文献众多, 研究方法层出不穷。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医患沟通主要涉及伦理学、法律、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80年代以后研究方法出现了社会语言学转向和人文转向。近年来, 国外医学学术期刊中“叙事”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以叙事为基础的医学研究”, 或者“叙事医学”的文章显著增多, 医患沟通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人文转向的指引下更进一步需要一个叙事转向。

2 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现状和趋势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从2000年开始对医患沟通的论述增多,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学、管理学、医疗技术、医疗信息、医疗法律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多方面研究医患沟通重要性、医患沟通与医患关系、医患纠纷的关系 (马红, 2003;杜心利, 2004) 或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李国建, 2005;施斌, 2006;谢伟, 2007;徐灿, 2007) 。但论述大都浅尝辄止、泛泛谈及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或罗列解决办法, 流于对问题的表面分析和对策的主观论述, 极少建立在成熟的理论框架上开展研究。2003年, 南京医科大学编写了《医患沟通学》, 首次把医患沟通作为一门新学科加以探索, 从政经、人性、伦理、法律、医学、心理、人际等全方位进行综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同年, 将《医患沟通学》列入该校医学生必修课程。

2.2 国外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前, 国外医患沟通主要涉及伦理学、法律、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 之后出现了社会语言学转向, 主要包括:从对话分析视角分析医患交流 (Goffman, 1981;Coleman & Burton, 1985; Myerscough, 1992; Wodak, 1997;Chimombo & Roseberry, 1998) ;从医患对话结构入手揭示医患对话的规律 (West, 1983;Frankel, 1990;Paul, 2002) ;用批评话语分析 (CDA) 框架研究医患沟通 (Fairclough, 1995; Thornborrow, 2002) ;从言语权力关系的视角研究医患对话 (Beckman, 1984;Mishler, 1984;Hall, 1995; Barrya, 2001) 等。2001年以后在Charon的引领下创建了叙事医学课程, 出现了医患沟通研究和实践的叙事学转向。

3 美国叙事医学研究和实践评介

较早叙述美国医学发展面临的人文缺失困境的研究者有阿瑟·克莱曼等, 他首次提出必须将“疾病” (Disease) 与“病痛” (Illness) 区分开来。他认为两者归于不同世界, 疾病归属医生的世界, 而病痛归属病人的世界。前者是被观察、记录的世界, 后者是被体验、叙述的世界;一个是寻找病因与病理指标的客观世界, 一个是诉说心理与社会性痛苦经历的主观世界。克莱曼批判了现代医学所信奉的单边主义和唯技术论, 认为技术至上的的临床路径必然导致医生眼中只有病, 没有人;只有公共指征, 没有个别镜像;只有技术, 没有关爱;只有证据, 没有故事;只有干预, 没有敬畏;只有护理, 没有沟通;只有救助, 没有拯救。技术与人文疏离和现代医学在冰冷的医疗器械中迷失成了普遍现象, 医学行为丢失了仁爱的圣杯, 被技术主义所绑架, 被消费主义所裹挟, 成为不可爱的医学 (克莱曼, 2010) 。他于1988年提出医患交流双方的解释模式和病痛叙事 (illness narrative) 概念, 认为医生应该把了解病人的叙事模式作为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美国医学从业者认识到叙事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也促成了近年来叙事研究新方法与医学的结合。2001年, Rita Charon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 发起了“叙事医学”运动, 认为有效的医疗实务需要叙事能力, 提出从自传、现象学、心理分析、创伤研究、美学等训练出发, 来提升医学生观照、倾听、诉说疾病的“叙事能力” (narrative competence) 。叙事医学被界定为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 指对患者的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叙事医学”这个新名词的创造者Charon站在这场运动的最前沿。他们的目标是让医生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 更理智地处理自己的感情, 培养高超的倾听技巧以及从比喻和潜台词中发现隐藏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医生能更加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 该领域可称作叙事医学或医学人文学。大多数资料表明这方面的研究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 美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此类课程。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的统计, 2009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 有106所开设了此类人文医学课程, 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启动了“叙事医学”研究项目, 把病人的疾病故事放在理解疾病的显赫位置上, 并开设传统医学课程之外的叙事医学课程, 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则与人类学家合作, 开辟了“叙事与疾病:治疗的文化建构”研究领域。“叙事医学”认为, 医生在治疗活动中, 应该了解病人独特的解释模式 (Kleinman, 1988;Sharf, 2009) , 了解患者在构建自己故事时采用的不同评价和引语形式 (Cheshire & Ziebland, 2005) 。叙事医学为时下西方医学教育的新兴观念, 现已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MA, Lancet,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等主要医学刊物及各大英美医学院校日渐重视。

Charon等研究者的实践证明在后现代世界中, 建立在文学批评理论、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叙事学能有效地应用到医学实践和研究中, 为医患沟通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叙事导向的医患沟通研究是把叙事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社会学、医学人文学领域而产生的边缘交叉学科, 为理解医学实践中一些复杂的病患沟通等伦理问题提供叙事学阐释方法。

可以说, 用叙事学理论指导医患沟通已经成为国外人文医学的热点。国外保健和医学从业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叙事和叙事能力对医疗过程的重要性, 而我国鲜有用将医患沟通当作叙事或者是讲故事来看待的报道, 从叙事理论角度对医患对话 (以改善医患沟通) 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4 对我国医患沟通关系研究和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

注重医学人文关怀、重构医学人文精神既是当代医学伦理理论的核心问题, 又是当代医学伦理实践的核心问题。在医疗体系发展技术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 我国医学教育也逐渐地去人性化, 医学生社会化历程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 我国各大医学院校无不宣扬实践“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希翼把人文精神重新带回医学领域。然而, 在提出各式各样“医学人文”论述并且积极倡导与行动之后, 人们发觉这些倡导与行动往流于形式化的装饰与标榜, “医学人文”教改的现况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这个阶段的医学教改需要更频繁的医学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的对话, 产生更为多元的教育理念与价值的激荡。

国外医学实践表明在医患沟通互动中, 叙事无处不在, 然而叙事惟独不在中国各大医学院校的课程表里, 换言之, 我国医学教育管理者和医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叙事以及叙事理论应用于医患沟通研究的重要性。

在医患沟通中, 叙事提供意义的建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言语表达, 更是一种复杂的意义建构过程, 既是人认识和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 也是了解他人认知与人格的途径。为什么叙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医患沟通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对医患对话中的叙事表现的记录可作为医患沟通研究中获得深度资料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其次, 叙事还可作为干预手段在研究中使用。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 医生和病人双方在叙说生活故事、疾病故事和医疗故事的过程中, 也就审视了自己 (Charon, 2008) 。这种反思或审视是一种内源性的干预, 使医患双方都变得自律并对生活和工作负责。

本文作者认为受国外叙事医学研究的发展和医学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启发, 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应在医患沟通研究中引入叙事方法, 拓宽了医患沟通的研究路径,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患沟通叙事学”研究体系, 通过叙事导向的医患沟通研究使医患沟通过程与内容结合, 使医患沟通向日常生活交流靠近, 使沟通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 克服以往医患沟通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话语中抽离出来的弊端, 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主要研究内容可包括:①通过展示一个对医患沟通叙事类型进行分类的新模式, 论证在诊疗工作中如何运用叙事技巧和掌握的叙事能力, 为医药从业者在聆听、分析和诠释患者生活和疾病故事资料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②通过观察“叙事表现” (narrative performance) , 研究者可以了解叙事如何被医患双方所实践、所体验, 它不仅是医患双方潜在的叙事能力的使用和表达, 也是将叙述行为与话语联系起来的桥梁?对医患双方叙事表现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究不同的叙事技巧、策略、方式如何对不同的叙述效果产生影响并为培养叙事能力提供有益指导。③有效的医疗实务需要什么样的叙事能力。具有良好叙事能力 (narrative competence) 的医生能够在病患进行讲述时, 适时引导病患发现新的角度, 产生新的态度, 从而引出对医方诊断完整有用的新信息, 最终达成医患共识。④从叙事研究的角度对医患沟通双方的叙事表现进行质性分析, 概括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医患对话的结构特征, 医患不同的解释机制, 医患构建故事的不同话语形式和策略, 归纳出影响医患成功交流的叙事因素, 从而增进医患沟通。然后以所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作为教改试验平台, 利用叙事表现分析结果指导医科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

以上研究符合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趋势, 表现如下。

符合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 随着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以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医患沟通已经成为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课题。医患沟通叙事学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 叙事探究成功地捕捉到个人和社会维度中那些以一般的事实和数据无法定量的东西, 它的应用体现了后现代思潮的革命精神, 已经超越了哲学和方法论的形式化层面, 与实践并驾齐驱。

符合叙事转向的研究趋势。过去20年里, “叙事”已经渗入各个学术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国外各种研究证明, 在后现代世界中, 建立在文学批评理论、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叙事学能有效地应用到医学实践和研究中, 为医患沟通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叙事导向的医患沟通研究使医患沟通过程与内容结合, 使医患沟通向日常生活交流靠近, 使沟通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 克服以往医患沟通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话语中抽离出来的弊端, 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具有跨学科优势。叙事导向的医患沟通研究是把叙事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社会学、医学人文学领域而产生的边缘交叉学科, 为病患沟通提供叙事学阐释方法, 填补了我国相关研究的空白。利用本课题的跨学科视角在医学的空隙中充填人文学和社会语言学要素, 既相对独立又融合一般医疗医学、医学伦理学、叙事学和有效医患关系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医患沟通实践为导向, 能带动我国相关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的叙事转向, 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革新。

符合医学人文教改趋势。与我国其他许多“纯理论”研究不同, 叙事框架下的医患沟通课程研究以医学实践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 能突破医患沟通及医学人文研究和实践的僵局;同时, 突破我国其他许多“纯理论”研究限制, 达到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藉由对医学实践 (医患沟通) 的观察与研究, 我们可以吸取有益于建立医学人文课程规划的经验, 寻求改变目前医学人文课程困境的可能途径, 进一步增进对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理念的理解, 回归于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架构。通过分析医患沟通中的叙事, 开设相关的教改课程, 可以培养医学生和医学继续教育者的叙事能力, 有利于优化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结构体系, 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在医疗体系技术化和商业化背景下, 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背离人文精神和人文伦理越走越远, 近年来, 各大医院纷纷强调人文回归, 各大医学院校也大张旗鼓地宣扬“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然而, 我们发觉这些倡导与行动往往流于形式, 我国研究论述也大都浅尝辄止、泛泛谈及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或罗列解决办法, 流于对问题的表面分析和对策的主观论述, 极少建立在成熟的理论框架上开展研究。“医学人文”的现况面临极大的困境与挑战。人文精神的恢复和医学教改需要医学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的对话, 产生更为多元的教育理念与价值的激荡。国外尤其是美国Charon教授积极倡导下建立的叙事医学研究体系和课程革新为我国的医患沟通和医学人文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启示——要突破我国目前的研究困境, 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建立一个多科汇通、医文融合的医患沟通叙事研究框架, 将医患沟通当作叙事或讲故事来看待, 从叙事理论角度对医患对话 (以改善医患沟通) 。通过观察叙事表现、分析语料中的叙事模式与成功交流之间的关系, 探讨在诊疗工作中如何运用叙事技巧和掌握的叙事能力, 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叙事框架, 为医药从业者和医学生在聆听、分析和诠释患者生活和疾病故事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并对如何在我国医学人文教改中规划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叙事医学课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Charon, Rita.Psychoanalysis and Narrative Medicine, editedby Peter Rudnytsky and Rita Charon[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8.

[2]Narrative Medicine:Honoring the Stories of Illness[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Narrative medicine: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JAMA, 2001, 286 (15) :1897-902.

[4]Cheshire, J.and Ziebland, S.Narrative as a resource in ac-counts of the experience of illness[M].In J.Coates and J.Thornborrow (eds.)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Narrative, Amster-dam:John Benjamin, 2005.

[5]Kleinman, A.The Illness Narrative.Suffering, Healing&theHuman Condition[M].New York:Basic Books, 1988.

[6]Sharf, B, F.Observations from the outside in:Narratives ofillness, healing, and mortality in everyday life[J].Journal of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9, 37:132-139.

[7]阿瑟.克莱曼.方筱丽, 译.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桃花源记》相关资料下一篇:考教师证外地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