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2024-09-07

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共8篇)

1.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篇一

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作者: 杨松

酒店管理2班 学号;20153485 摘要: 宗教文化和旅游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承、交流和研究。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业;相互影响

引言:作为人类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文化,它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世界上信教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宗教信徒的信仰与求知欲望转化成旅游动机,形成了以探求宗教文化为目的的旅游潮流。各国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耶路撒冷、罗马、梵蒂冈、印度等都成为国际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宗教圣地成为旅游者到该地区必去的目的地。在我国,宗教种类齐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与我国的道教共同发展传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不同宗教,宗教活动场所8.5万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有几大宗教的很多宗教场所在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物古迹,它们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必不可少的人文景观。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中,宗教古迹就有250多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佛教为例,在我国中原地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汉传佛教的魅力;到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游客感受到的是藏传佛教的深邃。同时,佛教根据派别不同,地域不同,其寺院建筑等景观也有所不同。宗教文化胜迹成为现代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1)宗教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教作为人类创造的社会文化形式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人类文化。宗教包含着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都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阴山山脉发现的阴山岩画是较为古老的宗教遗存,贺兰山岩画也大量地记载了中国北方的原始宗教,这对游客了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有着巨大帮助。现代寺庙中,各种宗教题材的绘画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宗教文化的重要环节,从远古时期的图腾石刻,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到近代宗教题材的雕塑;从原始祭祀音乐到现代佛教寺庙的佛教音乐、基督教堂中的教堂音乐等。不同种类的宗教,其制度也各不相同,使得各国各地区的法律制度不仅受本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宗教礼仪丰富而复杂,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只有身处宗教文化浓郁的地区才能真正感受各种宗教礼仪的区别。到中亚地区,必定要接触到伊斯兰教教徒的饮食起居、社会交往、人生仪礼等,而我们必定要尊重教徒们的各种礼仪,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宗教的禁忌。所以,宗教对旅游地及旅游过程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在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我们不能忽视寺院教育、医疗卫生、慈善事业等。我国的各个佛学院、西方国家由教会开办的学校、神学院等构成的寺院教育;教会医院、育 婴堂(孤儿院)等构成的医疗卫生机构;它们都是宗教的载体,对旅游也有特定的价值。

(2)宗教文化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宗教和旅游自古就有着源远流长的密切关系。从教徒们为了朝圣拜祭而离开常住地前往宗教名胜所进行的简单的前夕游历活动,到今天旅游者为了观赏宗教山川、领略宗教文化、感受宗教氛围以及学术的考察和交流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旅游价值,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了新的旅游市场,吸引了众多的信徒和游客,带动了宗教旅游景区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文明和文化行为,到现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与人类历史共同演进的。旅游的本质其实是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映在宗教文化方面就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不仅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且依靠宗教旅游的收入,还为修复和重建寺内景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而良好的寺内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又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循环。因而,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在宗教名胜古迹的修复,研究和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这就使宗教与旅游结缘,宗教促成旅游,而旅游又推动了宗教的发展。宗教与旅游具有双向促进和依赖作用。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敦煌莫高窟等,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 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 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

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由于游客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引起壁画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宗教名胜古迹的开发具有保护传播宗教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双重意义,宗教文 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量保持其历史原貌,人工建造的风景,也应与周围的宗教文物古迹相协调。如杭州韬光寺一带的茂林修竹,构成了一种幽雅超然的意境;西湖的保铛塔姿态秀美,钱塘江边的六和塔风格雄伟,两者分别与湖、江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相辉映。如果当初建造时地点互换,就难以形成今日两地的美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在开发宗教文物古迹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宗教名山胜地随意架设缆车,匆匆上下,既无法领略攀登的特有感受,削弱了旅游的吸引力,又破坏了山岳的“神气”。总之,一是要注意保护宗教文物古迹原有的价值、意境和特点;二是要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两者不可偏废。

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仅抢救继承人类的传统文化,而且开辟了人文旅游景观。应该注意的是: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如不与旅游活动的开发相结合,最终只能是“保”了宗教文物,“丢”了旅游,宗教文化、“国之瑰宝”也无法为国家创造出新的财富、发挥应有的作用,宗教文化本身也无法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交流。实践证明: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

总而言之,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互 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四.对于开展宗教文化旅游的建议

根据宗教旅游的特点和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宗教旅游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澄清模糊观念,端正对宗教文化的认识。

丰富宗教旅游产品内容,加强对外宣传。

加强宗教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建立健全宗教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宗教旅游管理模式。参考文献:

[1] 宗教与旅游业

[2] 李星明:<<旅游文化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王文梅,黎美洋,陶华举:<<旅游宗教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沈祖祥,李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三版 [5] 宗教旅游文化

[6] 浅谈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7] 百度百科

[8] 龚学曾,《社会主义与宗教》 [9] 吕大吉,《宗教学纲要》 [10] 浅谈我国的宗教文化旅游

[11] 贺友桂,《我国文化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

[12]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13]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4] 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7).[15] 李渌。贵州宗教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篇二

一、经济现象的文化阐释

在20世纪初, 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精神因素就进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阈。马克斯·韦伯认为勤奋、节俭、守时、诚信、自我克制、奉行公正原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典型特征, “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最重要的动力不是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量的来源, 而是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最终能够表现出来, 它就会自己创造出资本和货币供给来达成自身的目的”[2] 。约瑟夫·熊彼特肯定了企业家应该具有“首创精神”、“权威”或者“远见”的论述, 并认为正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才将生产要素第一次或按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到一起, 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 。在熊彼特的经济模型中, 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 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这种由创新的企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十分关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德鲁克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管理型”经济彻底转向了“企业家”经济。在这一时期, 美国创造出超过4 000万个新工作岗位, 从而吸纳了第一批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就业人口, 以及从家庭生活中走出的约1/2的已婚妇女。之所以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 并不是因为高科技的发展, 高科技企业在此期间所提供的岗位不足五六百万个, 其最多只能弥补“烟囱工业”衰退所造成的岗位减少, “康德拉杰耶夫周期理论”完全无法解释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繁荣。德鲁克最终认为所有这些就业机会的来源不止一个, 但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20-25年间, 相当多的美国青年的态度、价值观和抱负都发生了改变……例如突然间出现那么一大批人愿意长年卖命工作, 而且宁愿选择高风险的小公司而不愿选择有保障的大公司”[4] 。正是在这种能够被人们迅速接受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远景的驱动下, 大量出现的新企业支撑着美国经济的繁荣。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 即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在经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5]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塞谬尔·亨廷顿在对比加纳与韩国的经济数据时, 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两国的经济水平相当, 而30年后韩国成为一个工业巨人, 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 而加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14。差距如此之大, 在亨廷顿看来“文化应是一重要原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 文化在起作用”[6] 。冈纳·谬尔达尔认为受宗教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南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障碍。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受社会历史和宗教传统影响的精神型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道格拉斯·诺斯认为文化习俗、伦理精神、行为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劳伦斯·哈里森认为非洲、拉美长期落后国家的不发达就是一种心态。可见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倡导诚信、崇尚竞争、鼓励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奉行公正原则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与上述现代商业精神相悖、传统保守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经济的发展则起着负面的、消极的阻滞作用。我国不同区域在相同制度环境和相近资源禀赋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巨大发展差异, 则在实践层面佐证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地域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念的影响颇深。

二、东北地区的文化传承

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是中国的地理和经济大区。东北文化又被称为黑土文化, “黑土地”、“北大荒”、“东北人”这些地域色彩鲜明的词汇, 暗示了东北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东北地处边陲, 草茂林密, 雪大风狂, 地广人稀, 这种特殊的环境决定了东北文化的风貌。

在上古时期, 东北中部以半农半牧活动为主, 东部以狩猎捕鱼活动为主, 西部则以畜牧业为主, 严酷的生存条件形成了东北人强勇弱文的传统。尤其是古代东北地域内少数民族众多, 这些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 人皆长于骑射, 骁勇善战, 勤于开疆拓土, 在历史上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另外, 东北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人通过与自然的直接交换而生存繁衍的压力不大, 在经济活动中粗放型生产方式影响下, 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求大尚奢的性格。

19世纪末, 中原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不顾禁令, 越过“柳条边墙”, 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进行垦殖, 把中原的农业文明带入东北, 史称“闯关东”。一方面, 闯关东体现了东北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战天斗地的无畏品质;另一方面“闯关东”的移民带到东北的是传统中原汉族的底层文化, 具有典型的小农意识特征。这些移居东北的中原人在关内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闯关东”是为了谋生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 在温饱得到满足后, 多数人便安于现状、不再进取。

建国前, 东北以农耕为主, 气候决定了东北的种植业要“半年闲”, 因此“猫冬”成为东北农村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长期以来, 形成了东北农民无约束、少协作、偏懒散的自耕自作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长期积淀而成的区域文化, 便表现出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特征。建国后, 东北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超过1/3落户东北, 东北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充分, 国有经济比重高, 国有单位便成为城市居民的主就业渠道, 城市人人有单位。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形成了对社会的依赖, 个体的进取精神进一步被弱化。东北城市居民的单位情结浓厚, 其本质是对体制保障的依赖, 是不敢承担风险的一种表现。

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对东北的地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北曾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 是日本军国主义垂涎三尺的满洲所在。从而形成了‘杂揉’文化特征” [7] 。由于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 历史文化积淀不是很深, 大家都不固守传统, 都不愿意受规矩约束。另外, 大家都是移民, 在交往中就体现出不排外的倾向, 东北人以好客著称,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展现出率直豪放、襟怀宽广的性格特征。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应以动态的视角审视地域文化的变迁。东北文化传承到今天, 受自然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没有改变;受移民文化的影响, 东北人不排外、不愿受规矩约束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但是, 在城市单位体制与农村相对优越的生产条件下, “闯关东”时的开创精神与无畏品质被消磨殆尽, 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却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主流经济文化。

三、文化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克利福德·格尔茨和马克思·韦伯认为,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而所谓文化, 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8] 。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选择, 都将受自身所编织的文化之网的导引与制约。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会深刻影响该地域人们的性格与价值观念, 也能够沉淀为一定的社会交往规则。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规则、制度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 文化传承通过对人及制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东北文化对东北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东北文化延缓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GDP的产业结构方面, 1978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CDP比重为22.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5%[9] 。与我国经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 1978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9.6%,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3%[10] , 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8.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7.2%。从数据可见, 改革开放之初东北地区的GDP生产结构与长三角地区相当, 优于珠三角地区。但到2011年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5:53.0:35.5。与上述两个地区比较, 2010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已经优化到2.1:49.2:48.7, 2011年, 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8:49.5:45.7[11] 。

根据克拉克、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研究,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按照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 某国或某区域在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会迅速上升;但到工业化后期, 产业结构会迅速软化, 表现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上升, 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下降。上述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 各地方政府、企业发展的自主性得到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明显低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状况。

假设是由于东北土地肥沃、辽阔平整且适宜农耕的比较优势所致, 但在封建社会就流传的“苏湖熟, 天下足”的说法也说明了长三角在传统社会农业生产中也具有优势地位。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优惠政策供给不足以充分解释东北地区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的差异。东北地区与位居长三角的浙江省相比, 浙江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与东北三省相距甚远, 辽宁的区位与交通也要略优于浙江。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亦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因此, 要解释东北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迟滞, 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成因, 即东北人对社会过分依赖的文化特质延缓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二, 东北文化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

改革开放后, 珠三角凭借“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而长三角地区也依靠江浙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迅猛增长, 这两个面对经济体制的巨变, 积极调适自身的经济行为, 勇于迎接市场的挑战, 最终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而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 城市居民依然眷恋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个体提供的全方位保障, 农村居民仍旧固守丰腴的黑土地带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 原有体制的沉疴痼疾加之东北人在面对挑战时的踯躅不前, 东北地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本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抗衡, 企业陷入困境直至大量破产。企业群体势微体现在经济增长上, 东北三省人均GDP在全国各省区的排名中不断下滑。1978-2011年, 在我国大陆各省区人均GDP排序中, 辽宁省从第4位跌至第8位, 吉林省从第8位跌到第11位, 黑龙江省从第5位跌到第17位。

第三, 相对保守的东北文化降低了东北经济的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一方面标示着区域经济融入或依存于世界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应的表现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偏低。2009年, 辽吉黑三省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8.26、11.02、12.91, 外资依存度分别为5.92、1.81、1.44, 辽宁处于中对外开放水平, 而吉林、黑龙江均处于低对外开放水平[12] 。人口流动的情况也能反映区域经济开放的状况。东北的地域文化相对保守, 东北人不愿背井离乡, 这一性格特点在人口迁移中表露无遗。改革开放后,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加剧了人口的流动。目前,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超2亿, 而吉林、黑龙江的人口流动仍以省内为主, 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的行为弱化了经济的对外交往。

第四, 东北文化决定了东北企业缺乏创新的依附性特质。

在东北地区, 创业文化不受推崇, 人们更愿意追求稳定的生活, 不愿承担风险, 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例偏高。2004年, 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占GDP比重, 黑龙江为84%, 吉林为82%, 辽宁为67%, 均高出全国63%的平均水平。东北企业的一个典型特质是依附性强。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 很多是围绕区域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 有的从大型国有企业中购买原料进行简单加工后销售, 有的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单一工序或产品的协作制造, 个别企业甚至具有寄生性。企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家更加关注经营过程中的非生产性努力, 而对于整个区域经济来讲, 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某些程度上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且, 这种具有依附性的企业特质受到体制的保护。

四、振兴东北经济的文化思考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 “第一是那个‘观念’, 第二是人类的热情, 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13] 。要改变东北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 首先要摒弃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重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其次, 要振奋东北人的精神, 用东北人闯关东时的拓荒精神、不屈品质开创东北区域经济的新版图。重塑东北文化, 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

第一, 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破除官本位意识。

影响文化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从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上讲, 政治因素是指有一定地域特点的体制、机制及社会意识等, 而政府的行为对其特点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因此, 通过政府行为改变地域文化便成为现实选择。就像美国社会学家莫伊尼汉所言, 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 而不是政治, 但政治可以改变文化, 使文化免于沉沦。通过政府治理, 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 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按照奥尔森的观点:“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 与此同时, 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 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14] 。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意义在于:在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治理下, 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不仅能够催生民间的创业热情, 而且还可强化民间的契约精神, 使契约与合同通过法律体系与政治秩序得到强制执行,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另外, 强化市场型政府在法律体系框架内施政, 能有效避免权利滥用, 减少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努力活动, 使政府治理与经济活动逐步趋向于效率与公平。还有,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破除官本位意识, 使政府更专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市场型政府重商, 但又不易被利益集团俘虏。总之, 从根本上讲,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塑造崇尚竞争、珍视信用、注重公平的经济文化,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第二, 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微观经济环境。

历史和现实表明:某国或某区域流行的经济发展范式, 对经济文化有着强烈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全国近现代工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最完备、贯彻最彻底的地区。在这里, 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 还是一种文化, 一种观念、思想、生活方式。它的基本原则、运作方法、规律和精神本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深入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中, 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15] 。在这种经济思想或范式的影响下, 地方政府期待国家的财政与政策支持, 企业期盼政府的政策与资金帮扶, “等、靠、要”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流文化, 上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供给与资金投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与先决条件, 微观经济主体的创造性被严重抑制。东北经济的振兴, 必然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 在政策框架内放宽对企业的管制, 让市场机制代替长官意志, 鼓励企业自主发展, 把企业视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另外, 在一个社会中, 人的经济行为与该社会经济活动所给予的信号与诱因关系密切。例如员工的勤奋敬业行为得不到嘉奖, 而消极懒散又不会受到惩罚, 多数人就会选择后者;在地方政府多变和不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下, 多数企业就会选择短期牟利行为。从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考量, 振兴东北经济要构建稳定、公平的政策环境, 规范企业治理行为, 引导员工塑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精神, 引导企业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运营模式。

第三, 振兴东北经济要以制度激励创新与竞争, 摒弃小农意识。

首先, 政府要打破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体制机制, 将企业和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推向更大的市场, 让微观经济主体在竞争中敢于面对风险并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同时, 更大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 有利于东北人与东北企业树立契约精神, 培育创新精神与协作意识。其次, 政府要设法消除区域内要素流通壁垒与政策差异, 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政府要努力构建面向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 减少微观经济主体开拓域外市场时的不适应性, 以利于企业向外拓展。再之, 政府与企业要通过制度安排鼓励创新, 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奖励、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减免税收、企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支出、政府与企业共同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创新型人才等, 通过区域集成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进而打造崇尚创新与自由竞争的区域经济文化。

第四, 要以政策鼓励交流, 塑造开放的经济文化。

多种因素的累积导致东北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生态系统。要重振东北经济, 必然要打破东北企业偏安一隅的局面, 使东北企业参与到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协作。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供给, 如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费用进行补贴、对企业产品出口进行奖励、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供贷款贴息等激励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同时, 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要注重引进行业领先企业, 行业领先企业的管控与运作模式, 会作为经济发展中积极的制度要素在区域内扩散, 从而对域内本土企业产生良性影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源动力的企业, 在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中, 将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 并会逐步适应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与竞争强度, 在提高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同时, 也将培育出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摘要:地域文化通过个体行为与制度选择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北文化在其基因的累积与裂变中传承至今, 凸显出不善进取、不甘约束、因循守旧等与市场经济相斥的文化特质。东北经济亦被铭刻着东北文化的印记, 即产业结构软化缓慢、经济对外开放度低、企业竞争意识薄弱等特征。振兴东北经济必重塑东北文化, 通过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 优化政策制度安排, 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环境, 形成崇尚竞争、创新、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3.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 篇三

[关键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新疆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2012-05-08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恩格斯说,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是阶梯式的文化正向递进结构,关乎文化的视域范畴、发展逻辑、认知态度和进路选择等重大命题。唯有文化上真正自觉,才能做到充分自信;而唯有自觉自信,方能达到文化自强。新疆的文化发展贵在自觉,重在自信,当在自强, 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力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的重大选择和治本之策。

一、文化贵在自觉

文化自觉,是自身在文化上的觉悟和醒悟,是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文化的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新疆的文化发展正处于由封闭到开放,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平稳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疆各族人民更要有积极维护大团结的自觉意识,安定团结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安定团结一切美好蓝图都归于空谈和幻想。新疆各民族定要时时处处认识到:各民族就像一颗树的各个枝干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就像阿拉伯数字十位数一样,紧密相连,十指相扣;就像数字“1”一样,相濡以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通,融合的像一家人似的。当然这个“1”不是单数,而是复数,是个集合,新疆各民族既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又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文化交融与时俱进地推动民族交融一体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治本之策。

民族宗教无小事是指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而绝不是要把民族宗教方面的小事做成大事,把无事造成有事。在世界民族交往史上,民族之间产生一些隔阂乃至文化上的冲突频频发生,在所难免。交流、交往、交融是民族间互动的有效路径和坦途,只有交流才能一流。不能为避免和逃避可能会有的冲突就就把打开的门重重地关上了。门外的墙,可以一推即倒,但心灵的墙,总是那么牢靠,顽固地不轻易倒掉。点亮心灵的天空,在心中种下太阳,收获的就会是更大的太阳;在心中种下甜蜜,收获的就会是会心甜甜的微笑;在心中种下和谐,收获的就会是和睦的家园;在心中种下仇恨,收获的就会是血腥暴力,家破人亡。文化自觉就是要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高度去审视族群和族群文化的发展。中国各族群利益之和高不过中华民族利益,中国各族群文化的发展大不过中华文化的发展。自觉维护这种国族和国家文化、国族文化的认同和持久的信念当然可谓文化的自觉。

从文化构成的多样一体性来看,中国新疆迫切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一种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理应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和多民族融合文化的特性,是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国内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新疆具体实际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生动体现,是中国新疆文化发展历史方位和现实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新疆举起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大旗,现代文化作为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其在中国新疆的伟大实践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将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提供探索路径和典型范例。主流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主流文化也是协同融汇支流壮大发展的文化。中国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热切希望的是头马引路,万马奔腾的局面。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新疆精神为核心是新疆的主流文化的主体内容。新疆的主流文化建设需要地域文化的整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统领,需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把努力建构现代科学文化,大力塑造中华文化,全力弘扬新疆精神作为引领新疆两大历史任务的灵魂。在当前新疆各界齐心协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已确立新疆精神的大环境下,不宜再主张和提出某某地区(县)精神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是的,到底是倡导新疆精神还是大树某某地区(县)精神,他们之间到底是何逻辑关系,是包含关系、交叉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孰轻孰重,以谁为主,会产生歧义,在贯彻执行中容易导致偏差,使精神统领作用和一致性大打折扣,进而产生地区精神“中心主义”和独立性,对新疆精神反而有疏离感。各地区倘若都拥有自己的精神,也容易产生各地区精神之间的排斥现象,不利于区域精神的整合和统合。精神作为文化的一种内在表现形式,跟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也会产生对内向心和对外离心的效应。在新疆,我们要切实发挥好文化的凝聚、认同和整合功能,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塑造新疆精神,新疆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文化多元的前提是为一体,强调一体目的就是防范文化排斥和内容混杂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新疆精神的召唤下,当前不宜在各地方彰显某地区(县)精神。

自觉弘扬新疆精神是文化的自觉。在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实施过程中,必先坚固各族群众的理想信念,根植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追求,这就要求弘扬和树立新疆精神。新疆精神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就个体而言,理想信念既指导自我,同时又超越自我,在这个超我的指引下,个体能够克服本我带来的狭隘和弊端,利于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的实现,利于认同意识和归属感的形成。正如黑格尔所言“自由意志在规则之下更加自由”,这个规则就是新疆精神。新疆的强盛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与忠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两个共同不单单是指各民族和各区域的共同,也是指精神上的同一,所以我们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支撑和凝聚的力量,这种支撑点和向心力就来自于“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nlc202309010838

二、文化重在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同。

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根基上生长出的“民族表情”和“国家表情”,这种集体面孔,有时是“集体有意识”,有时是集体无意识。文化自信来源于自身实力,实力铸就与夯实意味着提升自己、壮大自己,不间断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种素养,是一种追求,更是是一份责任。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自信,坚持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统一的文化自信,坚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和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相结合的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主旨和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新疆文化发展的生命线。

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是文化自信的两个极端,既不能有自我文化优越论,文化上的过于自我迷恋和自我中心主义,只能是目中只有自己,他者全无,从而导致文化自负和排斥;也不能在文化认同和选择上怀揣“1840情节”,越不过“历史三峡”,倾力接纳 “欧风美雨”,这样就容易产生民族和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自卑心理。文化自信却可促使自我调控、价值认同、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对自我文化的认知更为理性和自觉。我们也有近现代对老祖宗“批得最狠,骂得最凶”的年代,也有对现实发出不满的声音。正如赵汀阳先生痛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批评者把中国自身描述成一个不可救药的存在,尽管其中许多批评的确指出了某些方面的社会真相,揭了社会和历史的老底,但那些完全负面的批判无疑加重了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它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打击了人们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助长了社会的集体性堕落、集体性腐败和集体性的道德沦丧,这可以概括为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集体性不负责任。令人绝望的是,很少有人去反思那些‘揭老底’的批判所造成的社会心理损失,很少有人去想到那些‘揭老底’的批判与社会精神崩溃之间看不见的关系,很少有人去思考关于真相的知识必须同时是对社会负责任的知识”。 [1](8)文化自信是一种理性和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决不意味着就是对过去的决裂和一味的批判,批判须有一个尺度,批判亦应和重构结合起来,须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文化自信恰恰体现在对自己所处文化时空和文化方位的理性认知和建构上,对自己文化发展道路的自我纠偏和矫正上,中国存在的文化“自残”或不自信现象不会影响中华民族血液中一直汩汩流淌的文化自信的因子,不会影响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下所焕发的夺目光彩。

文化自信需要自觉地牢牢地把握好文化发展的方向。把握方向要有顶层设计和战略考量,有好的思路,使方针和原则明晰化,使目标和策略具有可行性,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思维决定行为。同时方向比行动更重要,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正确的方向当然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正确的方向当然比错误的行动更有价值,这皆不言而喻。但问题是错误的方向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吗?错误的方向比错误的行动更重要吗?当方向或行动全非正确时,已无所谓方向重要或者行动重要了,当一方正确或一方错误时,其作用就已失去了可比性。方向是行动的指南,但方向本身并不掌控方向。方向是靠人选择和判定的,正确的方向靠自信的人去自觉地把握和引领,文化的方向靠自觉的文化的掌舵人去自信地指路和担当。在文化引导和传播中 ,既不能不能输了“口头”,丢了“山头”;也不能赢了“口头”,丢了“山头”。在新疆的文化进路中,把握好方向是第一位的,把握好正确的政治和文化方向其实是在占领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亦谓是在占领大众化的文化市场。有时候占领市场即是占领阵地。

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长处的清醒把握和对自身短处的深刻洞悉,从而力促“长板”更长,“短板”变长,有效克服“木桶”原理或短边效应;就是以理性、科学、开放、包容的视角和态度加大文化反思、比较、展望的力度,在古今中外的时空坐标的观照中,客观对待自己和他者的爷爷辈的老祖宗文化、自己同辈的和他者同辈的时代文化,以及孕育、呵护自己和他者的未来的儿孙辈的文化,克服文化焦虑,注重文化间性,追求权力平等,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理想。对文化的选择“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曾引用ArthurWright言论说:“全球上没有任何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庞大的对他们过去历史的记录。二千五百年的正史里所记录下来的个别事件的总额是无法计算的。要将二十五史翻成英文,需要四千五百万个单词,而这还只代表那整个记录中的一小部分。”[2]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历史的记录这么完整,也从未有像中国这样一直延续的几千年的文明。这种悠久的、持续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巨大,内容丰富,情节动人,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代中国人尚未认真挖掘和充分利用过。外国有阿凡达, 中国为何就不可有同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阿凡提呢? 这还能体现中国新疆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彰显新疆各民族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张光直教授直言,要彰显中国文明潜力,须同时干好三件事,一是深入专研中国文明,二是知晓世界史,三是深入了解各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2] 知己知彼,方能茅塞顿开;没有中西文化的双重积淀,就无法科学做出对等性的文化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清醒的认识,有比较才会有取舍和选择,有比较才会有发展和进步。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 ;文化既可有西风东渐, 又可有东方西渐, 我们应跳出一切成见和模化的圈子,克服狭隘和偏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性对待古今中西文化,文化自信的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文化自信需要氛围的营造和心理的积淀,需要孔道和平台的表征和展示。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实力和文化魅力一种自觉的流露和彰显。诗人沈苇说,以天山为书脊,新疆是一册打开的经典。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不仅是新疆人对地方性知识的共识,也是大多去过新疆的人的由衷表达。2010年6月21日,世纪金源集团向新疆捐赠5000万元,捐款用于新疆文化教育事业,资助在海外留学的各民族学子,在世界上传播民族语言、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大美新疆、壮美新疆所绽放的风光优美、文化独特、风情独具的新疆魅力和新疆味道,使新疆人有了底气,有了勇气,有了自信,因而有了文化向外溢出和辐射的意识与情怀,有了推介和展示自己形象的诉求和担当,新疆必须打造具有世界眼光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新疆必须在新丝绸之路的伟大振兴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海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与其说新疆的雄奇壮美,倒不如说新疆人心胸的波澜壮阔。心胸打开了,视野打开了,境界随即出现了。新疆借助于各民族海外学子推介仅仅是展示了新疆的传播优势和自信的一个侧面,新疆将会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长征中全方位、多侧面、宽领域地谱写和展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

nlc202309010838

三、文化当在自强

文化自强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自身文化的强实力、软实力来彰显其核心竞争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新疆的文化自强主要体现在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上,其着力点也立足在新疆现代文化的繁荣上。强化现代文化的自强意识,自强现代文化的自信力,努力让新疆的现代文化昂首挺胸地站起来,走出去,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殷殷期待。

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要留住一个 “根”,这个根即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面向全球社会,中华文化的传统不只是历史深处的“空谷回音”,而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目标的精神根基。因此,新疆现代文化的建设要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实力有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无论是底蕴还是实力,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字号”。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估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分量时,面对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软实力的“逆差”,推进新疆现代文化建设,增强现代文化的引领力和辐射力、影响力时,就可以多几分自信和从容。强化文化的自觉意识,就是要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系统的批评与整理。要坚定信心与意志,自觉摒弃浮躁、功利与盲从,清晰地认识到拔苗助长、竭泽而渔的风险,自觉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坚持正本清源,实事求是,明确思路,积极寻求一条在“传统”与“现代”、“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互相容纳、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内容与空间,探索出一条新疆现代文化建设之路;踏踏实实、积极稳健地推进新疆现代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提高新疆现代文化的软力量和硬实力。

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要立住一个 “魂”,这个“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指导思想、发展道路等方面,高举旗帜,把握准星,以“魂”育人,以“魂”化人,以“魂”强身健体,以“魂”强国,以“魂”兴疆。以理论核心层面为主心骨和动力源,统领理想信念、精神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使几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立住、立起这个“魂”,需要和新疆区情、民情结合起来,与新疆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一致起来,把“五观” 、“四个认同” 和“三个离不开”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文化、新疆和谐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只有旗帜高扬,理想信念心中永驻,新疆各族人民才能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在关系到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方能心明眼亮,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稳如泰山,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要把住一个 “创”字,用文化创造夯实文化自强,绘就不一样的精彩。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创造。现代文化的生命力、引领力在于继承基础上不断创造和再造。只有立足于新的起点上的创造才能为新疆的现代文化建设和提升引领力赢得不竭动力和源头活水。制造而非创造,图新并非创新。要温故知新,固本强新,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在一个历史和现实相交的创新链条上拾级而上,开疆拓土。创新不是目的,文化的创新就是要使创新的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着眼时代前沿,树立世界眼光,立足新的实践,努力建设和弘扬先进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先进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努力形成解放思想、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使现代文化成为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4] 新疆文化在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多样性资源中进行创新,还要保持一体上的多样性,避免文化贫血和文化“马赛克”,新疆现代文化须以内涵发展为主,强化内在提升,同时在加强文化的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影响力提升,使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既可持续发展能力,又有比较优势。同时对照时空变化,把给定的文化,发展成自己的文化;把地方性的知识转型位普适性的文化,并铸就为时代的先进性文化。

文化创新功在实践。勇于实践是乐于实践者的通行证,勇于实践是勇于创新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创新来自于田野炕头、来自于基层实践,来自于脚踏实地, 因此,现代文化的创新成果要写在大地上,写在农家饭桌上,写在牧民毡房里,写在老百姓的心中。[5](28)创新也要讲效率、有效率。新疆效率绝不是体现在办事要盖108个章子的“马拉松” 抑或是“‘牛’拉松”,不是上班时间办公室里打麻将的无所事事和不务正业,不是只追求政绩、为速度而速度的“短跑效率”,也不是牺牲生态、涸泽而渔所谓“眼前效率”。新疆效率应是体现质量和尊重规律的效率,是注重民生与社会和谐的效率,是能创造出精度和显示度的效率,是显示稳中求进、推陈出新的效率,是崇尚以点带面、时空俱进的效率,是激励高潮迭起,人才辈出的效率,是追求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效率。[6](16-17)

文化创新关键在人,成为文化创新的一族、文化创造的一族是新疆人的诉求。大凡有所创造的人,一般都对人和事物拥有一颗好奇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社会怀有悲天悯人之情,并积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人不是一天就可长成姚明的。某地区以5年为一周期将斥资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和产物,是一种华而不实“形象工程”,体现了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高层次的平台,平和的心态,个人的禀赋和可遇不可求的机会,用钱是堆砌不出“乔布斯式的新型领军人物”的,这种“工程式”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能会扼杀真正的中国“乔布斯” 。“ 创新人才需创新土壤,政府需要悉心呵护而不是硬性干预那块土壤,让种子自由生长。”[7]

新疆的现代文化建设要切实解决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的命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你是谁” 的课题,要始终坚持以“关怀民众,关注民生,温暖人心,爱憎分明,给社会以正义,给人生以信心,给生活以希望,彰显着鲜明的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 [8](13)有一种使命叫“责任”,有一种荣耀叫“奉献”,责任源于自觉,使命建筑于自觉、自信,荣耀体现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在荣耀与自豪中履行责任和使命,通过文化“三自”力促新疆各民族共通、共融、共荣。

[责任编辑 全红]

参考文献

[1] 孙曙:《世界,抑或天下》,博览群书,2005年第11期。

[2] 甘阳:《新编“文化:中国与世界”论丛缘起———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20722,2008年9月11日。

[3] 佚名:《新疆人的文化传播自信》,http://www.news.163.com/10/0705/18/6ARLRKU6000146BD.html,2010年7月5日。

[4] 张春贤:《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天山网,2011年11月3日。 [5]陈宏:《论现代文化引领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重要性》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

[6] 李建军:《论现代文化及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依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7] 罗湘波 ,吴小玲 ,严俊:《宁波将斥资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 》,. http:// www.zjol.com.cn/,2011年10月10日。

[8] 张平:《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的民族文化精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2期。

4.矿冶文化与黄石区域经济发展 篇四

黄石是矿冶文化的加速器和矿冶文化进化的容器。明显的保存着矿冶文明的历史精华和现实的精华,贮存着、保管着、积攒着矿业文明,又是一个矿冶文明的传播者和流传者。铜绿山古铜矿的发现,向世界揭开了古矿冶千古之谜。据史书记载:三国、晋、宋、梁、陈及唐、宋、明、清等历史阶段,黄石的铜铁资源均被利用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矿冶文化是黄石的根,更是黄石城市之魂。数千年延续传承的矿冶文化是黄石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是黄石历史发展的缩影,有着独特的始源、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特色,其深厚的矿冶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黄石人的民俗民情、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黄石有着悠久辉煌的矿冶文化积淀,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特质,深厚的矿冶文化底蕴。

黄石三千年的矿冶文化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黄石走向世界、向全球发出嘹亮之音的最大优势。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在这片土地上,用锤子、斧头、铲子等工具,书写着人类的矿冶文明。今天,古矿冶遗址在阳光下向世人诉说着那些年代久远的辛勤开拓的故事。透过气势恢宏的矿冶天坑,令人慨叹的矿冶遗址,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脉搏,更是我们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类前行的足迹,感受到的是自强不息、薪火传承的精神。它承载的,是我们的明天,是希望。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是中国矿冶的发祥之地,是中国近代工艺的发源地之一。黄石因矿而兴,因矿而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视察的第一家钢铁企业就是大冶钢厂。1953和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自视察大冶钢厂和黄石大冶铁矿开采原料基地,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石的关怀。2010年8月20日—22日,有着三千年矿冶文化历史的黄石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将奏响华丽乐章。

首届矿冶文化节在黄石举办,这为黄石提供了一个展示、传播城市文化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文化节的优良契机,发掘黄石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对矿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提升,把文化营销转化为对推动黄石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矿冶产品展览(含观赏石艺术展)活动,推介黄石企业名优产品、特色产品,展示黄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商机,吸引更多外地客商来黄投资,达到节会效应最大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矿冶遗址,早已冶炼出这里人的灵魂之光,如铜草花一样盛开。这里有丰富的煤、铁、铜、金、硅灰石等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矿产76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7种,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批“国字号”工程在黄石落户。国家投资建设了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的华新水泥厂、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黄石成了名副其实的矿冶之城。

但是随着近代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年复一年逐渐增加的开采量让许多矿山逐渐枯竭,著名的“亚洲第一大天坑”就是实例。湖北黄石在向资源枯竭城市进行转变,多年的资源开采已让其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发、失业率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

等等一系列问题让这个曾经有着辉煌的矿冶文化的城市正一步步迈向没落。矿山无限的开

采,未经优劣分化的资源利用,在带来的远不止经济繁荣和建设的同时,资源的枯竭也变本

加厉加强了黄石的危机,资源枯竭已成为黄石当今的头等问题。如果不谋求转型,或许会“矿

竭城衰”。转型是唯一出路,但也是艰难之路。黄石如何度过资源枯竭时代?

2010年8月20日—22日,有着三千年矿冶文化历史的黄石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奏响了华丽乐章。这座有着灿烂的矿冶文化的千年古城顿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举办文化节只是一个载体,应将举办矿冶文化节与我市

城市转型结合,并以此为起点,在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之后,继续策划一系列的节会活

动,提升黄石的综合竞争力。

矿冶文化节期间,举办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矿冶文化知名专家等

人员,围绕黄石三千年的矿冶历史、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开展学术讨论,进一步打造矿冶文化

品牌。同时还将举行大规模经贸招商活动。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展经贸招商活动是黄石举办矿业文化旅游节期间的一项“重

头戏”。为此,黄石于8月22日举行黄石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并定下了鼓舞

人心的“211”招商目标——确保邀请客商不少于200人,签约项目不少于100个,协议资

金不少于100亿元。

同时,黄石市正在实施的“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为我们

振兴黄石、谋求长远发展描绘了宏伟的战略蓝图。实现这三大战略,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责

任。经济发展有各种途径,黄石正处在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举办矿冶文化旅游节这样的重

大节庆活动,是市委、市政府站在跳出黄石谋发展、把黄石推向国际经济前沿的高度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办节,我们可以做到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广邀四海宾朋、诚邀八方

客商,把国际经济发展的注意力吸引到黄石,吸引更多的项目来落户黄石,吸引更多的游客

来黄石观光旅游,达到我们借力发展的目的。而矿冶文化旅游节正是在为“三大战略”宏

伟蓝图鼓与呼,促进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黄石要发展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着眼点放在延长产业链,追求资源的附加值上。

要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型,增强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在建设大城市上,按照“南

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布局规划,推进中心城区与大冶市、阳新县的全面对接和融洽,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在大城市建设上实现城市功能

5.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 篇五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改造、创新是企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源动力。企业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从文化时代的特点来分析:第一,文化居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第二,文化制约并决定了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结构、规模和水平。第三,在文化时代,消费居于主导地位,而且人们的消费水需要重点是精神文化的需求,新、奇、美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第四,人们按照消费群体的动机、消费者的经济和文化需求去划分和发展产业。企业文化在企业经济中的作用就是文化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对企业建设、企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越来越大。企业文

化是一种力量,主要表现在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企业文

化的这六种力量、六大功能,在未来企业的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

企业文化的发展同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创新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将

更加突出地表现为它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微观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目前,我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的青睐。

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要更加注重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和“人企合一”的境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而“英雄人物”则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人格化。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

6.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篇六

●企业文化力的基本形态

近些年来,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和《中外企业文化》杂志,不仅致力于研究研讨企业文化,宣传传播企业文化,而且坚持与许多企业一起,共同实践企业文化,相继为北京同仁堂集团、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来水集团、北京三元集团等十多家著名的企业整合设计提升企业文化,帮助几十家企业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宣传了几百个企业开展文化建设的新的新鲜经验。在实践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改制重组,增强竞争力。参与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中的巨大作用,逐步总结并形成了对企业文化力作用和基本形态的认识,在这里首次发表,与关心、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朋友们研究探讨。

文化力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企业的改革发展之中,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制度变革起着提升、促进、支撑或干扰、阻碍或抑制的作用,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七种形态:

战略目标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发展的航标图。在企业重组改制中,让成员企业和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新的战略目标,并自觉地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文化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撑,更需要价值观念、事业目标的支撑。总体的、共同的发展目标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共同事业目标的认同会形成重要的思想文化力量。没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就没有共同的事业基础。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没有全局战略计划的企业也是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韩国现代财团创办人郑周永指出:“没有目标信念的人是经不起风浪的。由许多人组成的企业更是如此。以谋生为目的结成的团体或企业是没有前途的。”许多企业兴衰的实践都充分验证了这个道理。

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对于客观存在于企业及其周围的,影响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企业价值观是抽象的,但又不是不可捉摸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时时刻刻地在表现着自己的价值观。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延伸出包括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价值尺度,形成系统的价值观体系,并转化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员工的行为准则。企业的价值观体系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员工在处理各种关系时的行为规范与判断标准,形成由价值驱动力所支配的内在约束力。

让我们看看韦尔奇对企业价值观的延伸与实践:企业价值观的充分表达--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充分结合;企业价值观的充分平衡--每个人处于一定的阶层变成价值尺度;企业价值观的权威化--讨论基础上的权威化,变成价值认同;价值观是可以检验的--把价值观变成处理几个基本关系的原则。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E.海能认为:现代企业领导人的任务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不可避免地从传统的机构观点下的领导活动转移到思想上的领导责任和领导行动。领导者必须传递对组织目标起补充作用的、特定的企业文化。领导者不仅是贯彻个人意志的过程,而且同样是实现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机制激励的生长力--安排科学的制度规范

现代行为科学着眼于从机制、制度来分析人的行为。认为人的行为是制度的反映和表象,不能简单地说人的某种行为合理与不合理,而要看人的行为背后的制度合理不合理。人可以跟着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可以使人不去干坏事,或者使人不敢干坏事。反之,好人也可以变坏人。

机制是观念、行为产生的土壤。机制创新要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支撑,为指导。机制与观念的创新可以极大地解放生产力,释放人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机制的创新可以推动其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是一个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辩证关系。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以先进生产力为依托,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但先进文化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可以创造先进生产力,也可以阻碍或者干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新制度,企业的体制与机制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并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痛苦过程。要注重通过制度变革和机制转换等关键环节上的创新,不断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培育先进的生产力。

决策理论的主导力--培育优秀的经营团队

决策理念的主导力是培育优秀的经营团队,与经营者有密切关系。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如何经营反映经营者的人品;企业有何风貌反映经营者的境界;企业如何展现反映经营者的形象;企业有何素质反映经营者的内质;企业如何生长反映经营者的追求。

同是经营者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不同。经营者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一家企业是长盛不衰,还是昙花一现?与经营者的思维方式直接相关。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既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要素等构成,又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养成。因此,企业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是经营者文化,是企业领导人文化。而经营者的思维方式,则是由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决定的。

美国埃德加.沙因说过这样一句话:领导得所要做的唯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文化的能力。优秀的经营者都在自觉地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培育共同价值观。以经营者的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一旦转化为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自觉行为,就会转化和汇聚成巨大的创造力量,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企业管理已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管理企业价值观正在成为经营者的首要任务,经营者应该具备文化管理的思维。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E.海能认为:现代企业领导人的任务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将不可避免地从传统的机构观点下领导活动转移到思想上的领导责任和领导行动。领导者必须传递对组织目标起补充作用的,特定的企业文化。领导者不仅是贯彻个人意志的过程,而且同样是实现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和谐氛围的协同力--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和谐、和睦、合一的氛围,能够形成一种意志统一、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力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企业内外部营造这样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发自内心的精诚合作,形成班子团结协作,干群相互信任,员工相互帮助的和合氛围。要把营造和谐、向上、健康、宽容的氛围,作为重组改制和推动企业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优秀的企业还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外部生存环境:恰当、适度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可能出现的摩擦和矛盾;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不断改善和优化企业的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企业形象。这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智慧的体现。

还要注意营造容忍不同思维的环境和氛围,100%的求同思维常常让创新之苗横遭扼杀,创新之举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墨守成规虽无功劳却不影响生存、更不影响升迁,这无异于鼓励员工做事情只对老板的脸色负责任,而不对事情本身负责任。长此以往,企业怎会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科技创新的提升力--搭建跃升的科技平台

科技创新的作用,已不必多言,但怎样推动科技创新,却值得深思。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组改制中,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医药流通产业,并实施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畅通工程,作为重组改制的重要环节,开拓企业快速发展的路径。同时用科技知识武装员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把向科技要效益作为北京医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和实施信息畅通工程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更新了员工对医药流通的概念。员工们说,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就没有今天的变化,我们也不可能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通过计算机、局域网的使用和管理,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现代化。

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正面临具有高科技水平和高信息化水平的国际企业竞争的挑战。谁能有效、快捷地掌握、利用高科技和信息,谁就会取得各种竞争资源,在商战中取胜。只有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大推进信息化力度的企业,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之中,员工的科技意识、科技观念。科技素质、科技能力至关重要。

协调发展的持续力--整合优秀的文化体系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积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与提升要追求自身优良传统与现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要不断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和文化理念的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

这是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企业发展的硬件是资产、技术、制度,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发展的软件,是基础工程建设。事业扩张的过程,也是文化碰撞和整合的过程。企业在发展中,不仅要解决组织结构,资产重组,科技开发等问题,而且要解决企业在战略发展中,在跨文化条件下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要很好的解决经营发展与思想文化整合的关系,做到同步发展,协调并进。

优秀的企业还要注意不断优化企业内外的生存环境;恰当、适度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可能出现的摩擦和矛盾;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不断改善和优化企业的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企业形象。这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经营者智慧的体现。

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优秀的企业文化要培育--要有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像空气,你看不见它,但你离不开它。文化是组织中各成员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等方面达成的共识和已经形成的能力和习惯。习惯成自然,被动到自觉。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文化建设有四个层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甄源泰曾说过:“文化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基因,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土壤,是有序经营的动力和根本。”企业和企业家都需要有文化的自觉,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地培育自己优秀的企业,企业才会有长寿的基因和发展动力。企业领导者要自觉倡导、自觉认知、自觉实践、自觉培育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扎根--要有文化定力

彼得.杜拉克说:“只有一个企业的文化能够符合民族的文化,它才会真正扎根。”根是什么?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先进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被实践证明了的优秀文化。根的东西不能拔,本的东西不能变。北京同仁堂334年金字招牌不倒,靠的就是以诚信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定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334年坚持下来,就是文化的定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要创新--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需要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的发展创新。海尔文化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个代表,张瑞敏对海尔文化是这样表述的:概括成二个字:创新;概括成四个字:不断创新;概括成六个字:永远不断创新。创新是海尔文化的全部内容,就像人的血液,激荡着整个肌体;就像电流,驱动着整个机器。创新,是海尔之魂。

北京也有许多优秀的企业,像北汽福田等企业,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要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

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个人要成为“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主体。

企业成为知识型企业,企业管理就要成为文化管理。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只能是通过培养企业共同的经营理念、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共同的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来实现,通过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企业内部环境,激发员工的责任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他们自愿合作并承担开发知识资源,去完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任务,以达到更高的目标和产生更好的效益,这种管理也就是文化管理。

21世纪面对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学习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的必备技能,是个人素质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习是竞争获胜的有力武器,谁先拥有知识与信息,谁就先拥有财富和资源;要做有生存智慧的现代人,提升自身学习力--用快速、最有效的方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盘活知识存量。

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就会具备强大的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就会培养全新的、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就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7.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 篇七

一、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

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与此相应,居民的消费范围也不断扩大,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提升传统物质消费层次和改善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正迅速增加。

(一)文化消费的总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对旅游、教育、娱乐休闲等文化消费的需求显著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 280元上升到10 493元(2),而恩格尔系数却由0.394下降到了0.367,伴随而来的是:城镇居民消费领域的持续扩大与消费热点的不断更迭。结果,大部分城镇居民已开始由传统的、以实物消费为主导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特别是文化消费)并重”转变。从城镇居民主要消费支出数据来看,尽管各类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在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增长却更为明显。例如,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增长来看,在2005年,城镇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已经是1995年的3.5倍,增长速度仅次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明显高于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与服务以及居住方面的支出增长。同时,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已经从1995年的8.8%增长到2005年的13.8%(在2002年曾到达15.0%),已经超过“衣着”而上升到仅次于食品的第二位。

(二)文化消费的结构分析

按照不同的消费目的和性质,可以把文化消费区分为趋于“休闲”倾向的文化娱乐消费和趋于“学习”倾向的教育消费。其中,前者主要包含文化娱乐用品及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后者则主要包括学杂费、教材和托幼费等项目。在文化消费整体快速增长的趋势下,这两部分文化消费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1. 教育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需求出现了三大转型,即从义务型转向自主型、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以及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3),并由此引发了教育支出的大幅度增长。但尽管教育支出的绝对值依然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已逐年趋缓,并且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将逐渐趋于理性。在经历了盲目、非理性的扩张之后,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负担率已经很高。而与此同时,高校扩招、社会对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以及我国人才消费及评价的理性回归,使得高学历与就业机会之间的相关性有所降低,高额的教育消费支出并没有完全满足人们的效用预期。因此,合理定位的、与自身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教育消费,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

2. 文化娱乐消费稳步上升。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不但在绝对值上逐年增长,而且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与教育消费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随着多媒体、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文化产品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并进而引发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革,从而大大刺激了城镇居民对手机、MP3、PSP和数码相机等文化娱乐用品的需求。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与手机功能的换代升级,通信运营商与SP和CP提供的彩铃、图片、报刊杂志订阅等无线增值服务与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视频音乐下载服务等,也大大拓展了文化消费的内容范围。此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文化功能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之中,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大批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和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从而拓展了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渠道和途径。

二、文化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剖析

实际上,文化消费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有学者研究表明消费者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最强(雷五明,1993);还有学者认为,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素质、文化生产的状况、社会时尚和宏观消费环境等(李金蓉,2001)。下面将重点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总体生活水平、收入的相关弹性和其他消费热点以及文化产品供给和消费环境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总体生活水平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其文化消费能力的主要支持性因素。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越高,文化消费的能力也就越强,文化消费量也就越大;其次,文化消费从属于与物质消费相对应的精神消费领域,与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基本生理需求后,才能产生社会、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也只有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其收入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后,才会更多地投向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领域。

1. 文化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相关性分析。我们收集了2000年到2005年有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年文化消费的数据。恩格尔系数代表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恩格尔系数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前文所强调的文化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文化消费的增长必须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前提。

2. 文化消费与收入的相关弹性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出2001-2005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各类消费的收入弹性以及文化消费结构中两类文化消费的收入弹性。通过相互比较,我们发现:(1)对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言,文化消费是富有弹性的。这意味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2)医疗保健与交通通信消费的收入弹性,要高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弹性,即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所引发的前两项消费的增长,要大于文化消费的增长。这意味着,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量中,用于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这两项消费的比例要高于文化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文化消费的贡献率;(3)在文化消费结构方面,文化娱乐消费的收入弹性仅小于交通通信的收入弹性,远大于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特别是教育消费的收入弹性,而且大于1。这说明:近年来,娱乐休闲类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城镇居民的青睐,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相对,城镇居民的教育消费则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其收入弹性仅为0.91,年均增长率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这与前面有关教育消费日趋平稳和理性的判断也是一致的。

(二)其他消费热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目前,住房、医疗和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必然导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向这些领域转移。例如,在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增长到10.2%;而1993年至2005年的12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幅则高达21.7%,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高9.3个百分点(4)。这样,下面就选择医疗和住房两项主要消费作为代表,来考察热点消费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为此,我们收集了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居民的居住消费、医疗保健消费和人均年文化消费的数据,然后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医疗保健消费和居住消费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第一,在某种程度上,医疗保健消费与文化消费可能代表着类似的消费意愿与消费倾向,即对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追求。例如,在文化消费中的旅游与运动类娱乐休闲同日常保健类消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与追求;其次,居住消费、医疗消费与文化消费也代表着类似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为富裕的家庭可能会注重追求更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而愿意在改善这类生活条件方面投入得更多;最后,为了遏制医疗保健和居住支出的增加所带来的沉重负担,某些城镇居民家庭可能会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文体娱乐活动,从而扩大了家庭在这一方面的支出。

(三)文化产品供给及消费环境

文化消费的繁荣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1)文化产品的供给主要依赖于文化产业的产出。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而当年,日本和美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分别达到了21%和28.5%(5)。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文化产品供给的增加将有效的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2005年,我国故事片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60部,比2004年增加了48部;与此相应的,2005年,全国城市影院票房收入达到20亿元,比2004年的15亿元增长了33%(6)。(3)我国的文化市场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化程度低,再加上我国文化产业的立法相对滞后,导致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于文化消费的因素。尤其在价格这一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方面,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尚不健全,许多文化产品,如电影、文艺演出等票价的定价方式死板且往往偏高,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同时,对于新媒体、新文化业态,如,手机短信、网络音乐影视下载、移动无限增值服务等的立法空白点较多,使得公民在文化消费中的权利和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诸如垃圾短信、短信欺诈、网络增值服务的收费陷阱等都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直接的损害,从而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启示

(一)确定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消费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存在着密切地联系。鉴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上的差异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确立多元化与多层次性的发展战略,提供从高端精品到低端普及型的系列文化产品,以适合不同收入阶层对文化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政府应考虑城镇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消费能力的差异性,引入宏观调控手段,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合理调节、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及价格,采取差别定价,票价补贴等多种方式,降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成本,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均衡。

与此相适应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使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合理调节与配置、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积极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同时,适时抓住机遇,开发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

(二)政府应着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1)政府应努力完善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政策,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文化企业的发展往往需要雄厚的资金依托,因此,政府应积极筹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同时,调整相关的税收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3)为了扩大城镇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形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城镇房地产价格,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从而降低消费热点对文化消费的挤出效应。

2. 完善与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1)文化产业是为大众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重要力量,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些涉及娱乐场所、音像出版业及演出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这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打击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化产品、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更新,新的消费载体不断涌现,现有的法律法规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在消费知识化条件下,某些消费者权益受损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在单纯物质消费条件下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文化产业立法应积极保护居民享有的文化服务和文化消费的权利。(2)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这使得文化消费的对象具有特殊性,这其中就必然涉及到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国虽已制定了以《著作权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文化产品维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许多新兴媒体的出现,引发了诸如网络下载、卡拉OK中涉及的侵权问题等,因此必须注意提高这些法律法规对现实的适应性并及时填补实践中出现的立法空白。

3. 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建立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机制。(1)应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维权机构,加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维权力度。(2)应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文化消费的交易成本。(3)应当建立针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并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企业投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四、结语

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作为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已经成为今天人民生活的和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文化消费内容的变化与载体的拓展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并最终引发居民文化消费的新热点与新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从宏观上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为文化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摘要: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近五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识别出文化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相关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冯义涛,邹晓东.上海市民收入变化对文化消费发展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0(11):22-27.

[2]邹晓,苏永军.上海文化消费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0(3):67-71

[3]李金蓉.关于我国文化消费领域主要问题的分析及宏观引导的思路[J].消费经济,2001(3):39-42.

[4]雷五明.九十年代城市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消费经济,1993(3):24-25.

8.论企业文化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特色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要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为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企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要发展企业就要弘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它反映了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和我国企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目标导向,行为约束,动机激励和企业凝聚力等基本功能,它能够使企业适应外部变化,进行内部协调,减少职工焦虑,始终困扰企业的宗旨,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正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这些功能,加之本人在企业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下面就企业文化与发展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一、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分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企业文化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作用,对于人的培养致力于提高起素质,以自觉地培养某种价值观念为立足点。

(二)企业文化在培养企业价值观念方面,注重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核心。

(三)企业文化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使职工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管理改善。

(四)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融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不仅要受到本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组织文化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国外的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影响。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的效果。

二、其次,企业文化包容以下几个丰富内容

(一)企业基本信念。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基本信念,即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宗旨,使命和理想的界定,一般以高度思想语言来概括和表达。例如美国国际商用公司(IBM)以“IBM就是服务”为信条,以“尊重个人、顾客至上、追求卓越”为基本信条,企业精神一旦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就为一切工作定下主旋律和格调,对企业职工起着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企业获得强大的精神主动和内在活力。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精神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二)企业道德实质特定的企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 信念来维持,它是社会道德在企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它们是1.坚持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兼顾国家、企业、职工和消费者利益的原则,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3.坚持社会主义公平与竞争原则,使企业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4.坚持社会主义主人翁劳动态度原则。

(三)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及其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规划化的反应。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文化的演变

(一)企业文化得由来。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与日本产生了较大得差距,导致了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得热潮,在美国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管理著作。通过研究,总结出日本企业善于学习别人先进成果和极为重视做人的工作的两条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国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实践可追述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主资本主义企业。建国以后,以普遍的政治理论做为企业共同的文化准则,以企业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为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出过许多有益的企业信念,鼓舞了亿万职工的斗志。但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看,我国企业文化水平普遍看来仍十分落后,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个性,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我国当前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一是具有本企业独特性格和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个性。二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追求利润与社会服务相统一的企业经营宗旨和观念;树立职工当家做主的职工主体精神;树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树立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求实、奉献、开拓、创新、“严”字当头、民主、竞争等社会主义风格,这个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则。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2.是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相结合。3.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必须建立起适合我国政治条件和符合国情,符合我国企业现状及发展的企业文化。

1.建设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结合,通过经营管理活动逐渐形成企业文化。

2.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使战略意识,经营宗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企业领导者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带头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向是企业经营者从管理者型向企业家型转变。

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全体职工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真正推行民主管理,运用民主管理加强企业文化。

5.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6.对明确的企业精神、宗旨哲学、方针目标、价值观念等进行大力宣传,企业领导进行示范,宣传先进事迹,树立英雄人物,从而深化企业文化的实践。

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二者不能分开,如果只谈企业发展而否定企业文化,或只谈企业文化而抹煞了企业发展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应该用辩证的,唯物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企业才能发展。我们处在新世纪的开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环境中,要立足于现实。从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企业定会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玛格丽塔·斯通,李钊平.经济学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2]李钊平.商业周刊[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3.

[4]魏庆.经销商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7.

上一篇: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下一篇: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