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共8篇)
1.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 篇一
2017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识记)P2---3 时间:1839年6月 人物: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约110多万千克的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国的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商品市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识记)P4 鸦片战争:1840.6—1842.8,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赔款:赔款2100万元(赔款)增加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商埠:对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攫取中国的特权: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又取得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英国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理解)P5 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③革命任务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识记)P7--8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法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园中之园”),大肆抢劫,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
园林。(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P47~4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从1858年开始,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
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①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②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③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④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其中割占最多领土的是,1858年《瑗珲条约》。沙皇俄国是19世纪(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①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②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③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5、左宗棠收复新疆(识记)P12--14
清政府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在前往哈密的途中,让士兵抬着棺材
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左宗棠堪称是一位在巩固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功勋卓著的历史人物。新疆有一种柳树被称为“左公柳”就是赞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
6、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理解)P16--17 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海战上激战,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 壮烈捐躯。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成为民族英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其中“公”就是指 邓世昌。
7、中日《马关条约》(理解)P17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时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
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商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帝国主义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攫取中国的特权: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危害(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8、八国联军侵华(识记)P20--21 1900年6月,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侵略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入北京。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这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凶恶本质。
9、《辛丑条约》(运用)P79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上述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帝国主义可以长期掠夺中国)。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忠实走狗)。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0、洋务运动(运用)P28--30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②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时间:19世纪60~90年代,目的: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其中央代表人物是奕訢,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识联系:“师夷长技以自强”和魏源的前期的口号是“自强”。主要内容有:①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
译人才和军事人才;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主要内容有:①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②创建近代海军,从70到80
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评价:①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②(积极评价)客观上刺激了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
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③(积极评价)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1、戊戌变法(理解)P32--33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⑥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这是百日维新的开始),实行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
月21日,从开始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P33 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 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惟一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响:①变法诏书的颁布,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C、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②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12、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识记)P36--38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革命活动:①成立兴中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 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于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 国同盟会(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同时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不等于
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24年,孙中山领导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13、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识记)P37--38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武昌城内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新军各营闻风响应,第二天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史称 辛亥革命。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日子,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从这天起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要懂得民国纪年――公元纪年换算)
1912→→公元╳╳年 已知:1912→→2005 已知:1→→37 1→→民国╳╳年 1→→? 1912→→?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P38 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或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不等于推翻中国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②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结果: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5、新文化运动(识记)P40--42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③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④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⑤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P41)1915年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
年》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向尊孔复古逆流猛烈进攻。
(1)前期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2)后期主要内容: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3)作用:新文化运动①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知识联系: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五四运动的意义相对照
16、五四爱国运动(理解)P46--47 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之一,北洋军阀政府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提出:①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直接原因)。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出动军警逮捕了许多学生。6月3日以后,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相继罢工,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①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②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历史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②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
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起了主力军的作用)。③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⑤五四爱国
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理解)P47--48(1)历史条件:①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③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在干部上和组织上准备了条件。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2)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13名代表。“一大”内容: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②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④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⑤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决定建立党的地方组织。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8、黄埔军校(P50)、北伐战争P51(识记)(1)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许多共产党员参加了学校的教学工作,黄埔军校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的、军事的骨干力量。(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共产党有关)
(2)北伐战争P51 1926年,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要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军10万人。北伐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19、南昌起义(P54)、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P55-56(识记)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民军队,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因此,8月1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朱、毛会师(井冈山会师)P56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毛泽东在那里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 的队伍胜利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全军约1万余人。它是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1930年,红军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这是这一时期最大的一块根据地。20、红军长征(理解)P59--62(1)原因:1933年,蒋介石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临时中央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先后犯了冒险主义、保守主义的错误。结果,红军奋战一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简单讲就是: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目的是为了北上抗日。(2)过程:江西瑞金出发(1934、10),开始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放弃湘西,改道贵州→攻克遵义,召开会议(1935、1)→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过草地→到陕北与刘志丹等会师(1935、10)→甘肃会宁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1936、10)长征胜利结束(注意:①红军四渡赤水是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②长征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渡过金沙江之后。)(3)重要事件:①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历史意义: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③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见感想或认识第6题)
21、“九·一八”事变(识记)P70--72(1)原因: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的步骤。②国民党围剿红军(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一个可乘之机。(2)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 “九·一八”事变。(3)结果:“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准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1932
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日战争。桥事变”相对照
知识联系:“九·一八”事变和“卢沟、西安事变(理解)P71--72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红军实行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拒绝。为了逼蒋抗日,于12月12日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这就是“西安事变”。这一天是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 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知识联系: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
23、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识记)P74--77(1)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进攻,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P76 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两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24、南京大屠杀P76、血战台儿庄P79--80、百团大战P80(理解)(1)(P76)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 人以上,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它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胜利的战役:(P79--80)①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1938年春,由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 令长官李宗仁指挥;
(P80)②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进行的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1940年,八路军
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25、抗日战争的胜利(运用)P82—83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00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胜利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方针(即: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或人民战争路线>)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牵制日军起了作用(即: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战后,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坚持敌后抗战)
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对抗战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爱国华侨的支持及日本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37.7-1945.8)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抗帝国
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的台湾终于回归祖国。(1895年通过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
(2)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国人 民第一次取得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6、重庆谈判(P88)、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89--90)(识记)(1)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原因),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 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国共代表签订《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规定:
①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②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重庆谈判,没有实现国内长期和平。
(2)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威 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理解)P92--95(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使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 国的胜利。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 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 篇二
一、新教材的优点
1. 印刷精美, 原始素材插图增多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线条式图画展示形式, 直接采用大量原始的照片或影像素材, 而且大多数图片属于第一次使用。这些图片取材广泛、真实, 不仅能生动直观地反映历史, 而且提高了可信度, 渲染了历史氛围, 使教材有了艺术欣赏价值, 实现了教材与学材的统一。以前枯燥的历史知识由此变得更加立体, 这不仅符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 也使古老的历史情景活生生地得以展现, 拉近了书本与学生的距离, 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度。
2. 自我检测活泼新颖
新教材把“干巴巴”的练习题换成了带趣味性的“学思之窗”和“探究学习总结”等栏目。尽管实质上保留了“材料解析题”, 但在材料选取、问题设计、历史意识等方面都显著加强。在检测学生牢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 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识记、理解、分析、比较、归纳, 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改变以往所谓的“统一化”、“标准化”的固定答案, 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和发现。
3. 编排模块化和内容专题化体例的确立
新教材在初中通史教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编排和专题化体例, 把分散呈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同一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系统化、规范化, 以完整的概念或事件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从新的高度和角度展现历史面貌和发展轨迹, 尽量避免了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单调重复, 让人耳目一新, 从而激发了师生重新感悟历史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的热情。同时, 也在追寻某一模块的溯源与影响中推动师生要特别注重历史的整体性和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 一套又一套新的、适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法和学法被挖掘出来。而新教材丰富的内容和崭新的编排形式, 对高中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有高度的科学性、严格的计划性和合理的取舍性, 否则不但浪费时间, 打乱整体教学计划, 还会白白增加学生的负担。
4. 鲜明的时代感
高中历史新教材在版面的设计、编写内容的选择上,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做出调整更新。它抛弃以往沉闷乏味、脱离学生现实的缺点, 从活泼、生动、丰富等方面着眼, 体现了当代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资料回放”、“学习延伸”栏目,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实践, 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原始的文献资料、精美的照片地图、严谨的要旨归纳, 无不反映了学科发展趋势和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说, 高中历史新教材在兼顾基础性的同时, 又体现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性, 它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观:史学不单要研究过去的事情, 还要知道研究当今的事情;要敢于面对现实, 还要能够经世致用。例如, 教材中“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建树”“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等内容的编排, 无不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这些都能够增强学生了解历史、关注世界、报效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5. 创设历史问题新情境, 引领学习方法的转变
问题是思维与探究发现的基本出发点。因此, 提供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设想空间就变得至关重要。从教材的栏目设计上不难看出, 新教材的编写者们更新理念, 以问题的探究为主旨, 在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上, 加大改革力度, 改变了以往教材“现成知识+结论”的编写模式, 注重问题解读的“认知—生成—归纳—创造”的过程, 为学生学会学习, 加强体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突出了新教材的“学本”功能。例如, “学思之窗”栏目的设置突出学思结合, 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回放”“历史纵横”栏目,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积累素材, 拓宽视野, 提升观念的能力。另外, “探究活动课”让学生在阅读、自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提升人文素质。
二、新教材的不足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已有很大突破和改变, 尤其在课程观念、内容体例、知识选择、教学与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给历史教学带来一些问题, 例如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时间不够、教学内容无法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从而也给历史教师和学生留下一些困惑和无奈。
1. 新教材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 有些脱离学生实际
高中历史必修部分教材的编写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的, 但我认为在内容的阶段安排上不甚合理。高一上学期为“必修 (1) ———政治史模块”, 教学内容多、理解难度较大。整本教材分八个专题单元, 共27课, 外加一个“探究活动课”。教材表面简单, 是大量史实的简单罗列, 而实际上隐性知识增多, 容量大。高一上学期一般每周每班开两节历史课, 刨除月考、中考、期考和正常的假期, 一学期下来, 上历史课的时间没多少,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只能疲于赶课, 蜻蜓点水, 稍稍释疑, 根本没有精雕细琢、复习巩固和消化吸收的机会。加上许多内容都是纯粹政治性的制度理论, 理解掌握起来就更加困难。例如, 在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中, 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和各自的权力分配特点, 就是理论性强、抽象难懂的内容。此部分内容集中放在高一上学期, 无论是给教师的讲授, 还是给学生的学习都带来很大的困难, 它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造成很多时候教学进度不能按计划推进。新教材设计还存在着繁琐、偏难的情况。例如, “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一节中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介绍, 但到了选修 (1) 中又不惜花费三课的篇幅叙述, 是否有点啰嗦了?同时, 在选修 (1) 中, 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单元讲述已被以前的教材弱化了的“欧洲的宗教改革”和以前中学教材从没有涉及过的“埃及的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这些内容的选择是否太偏了, 以致无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 模块和专题的编写方式带来新问题
采用模块和专题的方式编写新教材, 本意是要使教学内容精练, 突出主题重点, 但导致教材内容跳跃性大,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弱化, 造成知识孤立、零散。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政治, 政治保障经济;文化反映经济政治状况, 文化又为政治服务。而新教材的模块和专题编写无形中割裂了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 平时不注重积累, 临时突击背诵;中考开卷考试的形式……导致高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还未形成体系, 更没有达到必要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对问题的归纳就会支离破碎,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于是, 学生在学习政治制度的产生时, 就不明白政治制度产生的缘由为什么是经济;总结政治制度的作用时, 就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对经济文化产生如此的辐射。还有新教材的一些问题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也脱离了高一学生的实际水平。例如, 必修 (1)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 “学习延伸”的题目是:“想一想, 人们对长城的看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你怎样看秦修长城?”参考答案可以从古今政治经济的各个角度生成, 可以囊括历史地理的多学科知识, 但是高一学生根本不具备如此高的素质和技能。也因此, “历史难学”就成了学生的学科印象, 一旦学生学习的激情被压抑, 学习的兴趣被扼杀, 最后还只能在读读背背的老路上徘徊, 背离新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总结
3.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 篇三
【时代特征】
1.解放战争
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1)政治较量: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使蒋介石发动内战处于被动地位。
(2)民心较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军事较量: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
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短暂春天”,涌现出张謇等著名实业家。但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
(2)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3)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核心考点】
1.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的本质是假和平真内战,国共签订的文件是“双十协定”。
2.-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5.标志着国共主力军队决战,最终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被喻为“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7.被誉为“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8.被喻为“瓮中捉鳖”,解放华北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9.为解放南京发起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1.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人民的支持。
12.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清末状元是张謇,他开办的工厂是大生纱厂。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之后,因封建制度受到冲击而得到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从而发展并进入“短暂春天”。
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整体水平落后;主要在轻工业部门;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1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社会习俗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16.19,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废除沿用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4.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 篇四
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国际:
(1)政治背景:19世纪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进一步扩大;(2)经济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3)思想条件:受启蒙运动和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国内:
(1)社会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失败,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将学习的对象转为日本。
(2)经济基础:洋务运动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戊戌无变法的产生奠定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严复的进步思想宣传,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4)组织基础:进步政治团体的成立(如保国会),推动戊戌变法的开展。
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阶级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4、目的:救亡图存、变法图强。
5、侧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君主立宪制。
6、序幕:公车上书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间、地点:1895年,在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影响:从此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7、宣传变法:
(1)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2)组织强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定期集会讲演。
(3)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8、高潮: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使国家富强。代表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开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故称为戊戌变法。
内容:
(1)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打击了封建顽固派,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建设。
性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结果:
(1)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2)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戊戌变法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失败原因:改革派没有掌握实权;封建顽固派实力强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改革措施操之过急等。评价:
(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化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推动了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直接原因:缺乏坚强的领导组织,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3)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4)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5)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变法措施上的冒进和激进。教训启示:
(1)它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
(3)要学习谭嗣同,要有为改革的正义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9、综合联系:
(1)维新派思想上受到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思想影响(1)伏尔泰主张民主,不反对君主,主张开明君主执政。
(2)同时,也受到严复思想的影响,严复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述的《天演论》,激发中国知识分子去探索西学,救亡图存。(2)戊戌变法深受日本明治维新影响
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之路,是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试图依靠清政府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道路。(3)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归类比较(1)性质不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结果不一样,戊戌变法失败,后两者成功。
5.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篇五
(1)背景:工业革命后,英国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口诀记忆:割占香港岛,赔款也不少。广厦福宁上,关税需商量。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背景: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在1856年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2)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口诀记忆:辽台澎湖2亿两,沙重苏杭设工厂。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发起反帝爱国运动。
(2)结果:19,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口诀记忆:赔款使馆禁反帝,拆除炮台驻要地。
6.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六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的时间为1949年9月,地点在北平。内容:(1)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4)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6)以北平为首都后改名为北京;(7)采用公元纪年。
(8)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3.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4.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6、54门礼炮象征新中国成立前54个独立的民族;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2.抗美援朝战争起止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3.出兵原因:(1)朝鲜内战爆发。(2)美国侵略朝鲜。(3):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威胁中国边境安全。(4)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4.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5.英雄:黄继光
邱少云6.“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
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第三课 土地改革(1950-1952)
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土地改革的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时人民政权更加巩固,(目的: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结社准备了条件。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1957年。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内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2、一五计划成就:(1):重工业成就:三个第一、鞍钢。(2)交通运输成就: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一五计划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
3、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4、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4、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五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1.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3.三大改造的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956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3. 探索失误:
(1)表现: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失误原因: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启示: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4.建设伟大成就:铁人 王进喜;两弹元勋 邓稼先;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及雷锋。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1976年)1.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经过: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利用“文革小组”的名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刘少奇是文革最大的冤案——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典型事例。6.文革期间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的抗争:“二月逆流”和“四五运动”。
7.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汲取教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与法制制度;要防止个人崇拜与思想僵化。
第八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会。会议①彻底否定“两个凡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2)成就: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九课 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1.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2.国企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生产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对外开放:★
(1)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2)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实行对外开放的作用:为了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扩大对外贸易。
★★★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讲话,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意义: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6.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4、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走进新时代》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 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段歌词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功绩.⑴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⑵这三位领导人的核心领导地位分别是在哪三次会议确立的?(2分)⑶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4分)
⑷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报告是什么?(2分)⑸现在,我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4分)
这个文艺作品艺术地表现历史,在《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讲述了“一位老人”的历史活动,也是历史事件。请回答:
⑴上面这首歌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6分)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2分)
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2分)
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1.民族团结: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2.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政策:(1)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的,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建有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以及许多自治州、自治县。(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方发张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与基本政治制度。(3)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第十二课 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目的是实现祖国统一。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澳门回归。(时间:1997.7.1 1999.12.20)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出台方针的变化)
⑴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的变化:
⑴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近三十八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⑵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会长辜振甫。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⑶1992两会达成 “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⑶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将“加强两岸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⑷2000年以来,台湾当局发生变化。第十四课 钢铁长城 一 海军
1.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建立|);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2.1971年,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二 空军
1.战绩:空军建立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击落敌军战斗机多架。蒋道平碧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战斗机。2.1956年,仿制成功第一架歼5型歼机机。三 战略导弹部队
1.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2.研制导弹核武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3.导弹核武器: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第十五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⑴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⑵国际形势:①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是苏联,第一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个。②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我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1953年,由周恩来首次提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参与者:亚非独立国家首脑 2.性质:第一次没有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3.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4.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同:都曾被侵略,都面临发展本国经济。
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5.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的精神。第十六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变化;两国共同需求。
2.过程:(1)1971年4月乒乓外交;(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3)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4)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影响: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意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中日建交 时间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会议。(简称”APEC)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2.时间:2001年10月21日 3.地点:上海
4.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5..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间:2001年11月
第十七课 科学技术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2011年,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4.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2010年,嫦娥二号,中国第二颗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5.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6.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他本人也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成就
(二)1、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2《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定为计划的领域。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来的。
7、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8、网络文明宣传语:健康上网,快乐成长;点击文明,演“e”精彩; 给网络一片蓝天,给心灵一片净土;网络沟通无限,文明健康相伴。
9、为什么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第十九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略,明确提出“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 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 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4、高等教育的发展表现在: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规模,学校数量增加,学科门类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上也有明显提高。
5、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他们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三分之一以上,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1982年设立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冬天里的春天》。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 《梁山伯与祝英台》。
2、毛泽东对学生提出 “健康第一” 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育课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3、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北京申奥成功时间2001年7月13日;2008年成功地举办奥运会。
4、容国团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了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20世纪末,中国整体进入小康社会。
2.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出现很大变化。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人们在吃上讲究 “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等。
3.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措施:发展 铁路、公路、航线等硬件设施。
二.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制度(最引人注目)、失业保险、城市低保。“铁饭碗”被打破后,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和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三.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匮乏、单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3.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支持改革开放。名人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哪些科技成果?
①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
③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 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⑤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⑥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
5、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6、党的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7、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8、邓小平批示863计划 民族复兴伟大之路将如何继续?
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 2001年,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措施;
①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②完善就业制度;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
度 ④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⑤取消农业税;⑥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请举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事例 1、20世纪50年代:()2、20世纪70年代:()3、20世纪90年代:()4、21世纪初:()答案如下:
1、参加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七
主要内容:(1)中共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见书P27);(2)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意义: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 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 影响:使得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
8.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 篇八
梭伦改革
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
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
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
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战”与“法治”
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历史作用:
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有利条件: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
(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内容: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作用:
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危机:a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内容
经济上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军队战斗力。
(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育才之法:
目的-培养变法人才
(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
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历史作用和教训
作用:
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
(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3、加尔文改革
(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
(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
4、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
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背景
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
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
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
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
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内容:
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
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
3、影响:
(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
4、失败的原因
(1)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
(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形势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
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主要内容:
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A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在获得
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
3、评价
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a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建立近代化海军;d扶植军事工业;e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历史影响:
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
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
戊戌变法
历史背景
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1)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理论。(2)康梁的维新思想a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宣传方式: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发动“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4、直接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
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汰闲散衙门和冗员;
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
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a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强大;b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5、历史影响:
(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3)其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
戊戌变法的历史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的弱小;
4、从性质上看,及时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
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的过程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为:(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美国、法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新总结】推荐阅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06-28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09-29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09-07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08-24
初三英语重点单词知识点人教版08-2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11-01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06-22
初中教材人教版全套07-22
初中语文目录人教版09-29
人教版初中音乐试题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