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作文

2024-09-12

唐山大地震的作文(精选13篇)

1.唐山大地震的作文 篇一

观看《唐山大地震》的感受作文

我盼了又盼,终于盼到了放假,放假第一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准备观看让无数人潸然泪下的《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描述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后,只剩下一个弟弟和妈妈,从此没有了姐姐的`消息,都以为姐姐死去了,从此过的不安。而姐姐却并没有死去,最后原谅了妈妈。

在影片播放到地震救援时,我停住了,也随之哭了。在地震后,姐姐和弟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只能接一个,妈妈的喊叫声撕心裂肺,救了弟弟,姐姐一下子就哭了。

这个片刻让我感到妈妈的难以选择。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而我们能抵制住地震的刻盘吗?而我们在生活中,因为妈妈给了邻居小孩一点糖就愤愤不平,可和她比起来,这又算什么呢?

我看完这整部电影,哭得伤心,却又为之感动,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可能在地震或灾害来临时,生命的可贵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2.唐山大地震的作文 篇二

从电影制作的初衷看

对于导演冯小刚来说, 《唐山大地震》完全是一个“命题作文”。2007年, 唐山市政府为了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 在当年埋葬死者的南湖建立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并在园区内修建了一面巨大的纪念墙, 上面铭刻着罹难者的名字。兴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还不足以寄托人们对已逝者的哀思, 唐山市政府又主动联系国家电影局, 提出希望合拍一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小刚导演。由此可以看出, 《唐山大地震》制作的初衷不在赢得观众和票房, 取得经济上的收益, 亦不是导演艺术创作的尝试, 其真实旨意则是为了“告慰地震中遇难的死者, 愿生者幸福”。“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和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仅体现在对公民合法权利和应得利益的维护上, 还体现在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动机是主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在这个商业气息充斥的年代, 市场经济制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景———商业利益的过分凸显、精神文明的日渐没落, 数据成了人们生活中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尺。唐山大地震在32年之后,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能够走上荧幕,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是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 反映了人们人文关怀意识的逐渐增强, 已经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这部电影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 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分别占据50%、45%和5%的股份。地方政府出资介入到电影的拍摄, 《唐山大地震》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但却是第一部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 捆绑商业和制作团队的影片。唐山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仅出资6000万元, 而且积极配合拍摄, 在群众演员、拍摄场地和外景道具等方面提供了种种便利。该电影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说:“我们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 成为大股东,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影片中的话语权, 才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 我们希望影片既‘主旋律’, 又要充满人性、直指人心。”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把《唐山大地震》列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中最重要的5部电影之一。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唐山市政府和国家电影局共同携手促成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完成, 该事件本身已为整个社会对人文意识的关注、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表率。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 整个城市在23秒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最终造成24万人死亡。震后年轻的母亲 (徐帆饰演) 面对废墟下一双儿女但却只能救其中一个的绝境, 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方达而救弟弟方登, 压在废墟下的女儿听到了母亲那句“救弟弟”, 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意外的是方达却在死人堆中奇迹般活了过来, 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 (陈道明、陈瑾饰演) 收养。此后的32年间, 母亲始终活在对女儿的愧疚中, 女儿也因当年被遗弃, 终日在对母亲的怨恨中备受折磨, 两人陷入到了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而这个心结终于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释怀, 亲情团聚。

国家电影局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冯小刚不是没有原因的。冯氏作品中有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冯小刚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等贺岁片无一例外地采用小人物的视角, 以幽默讽刺的手法, 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困扰城市生活的问题;2004年12月上映的《天下无贼》主要描述了两个盗贼自我救赎的故事, 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人性纯净世界”的坚守。2007年的战争片《集结号》则把每一个个体生命重新建立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着重描述了灾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灵创伤以及人们的心理的复原, 是一个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哲学命题。该片表现出了冯小刚对人文关怀精神的深刻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说:“《唐山大地震》是我把一贯推崇的人道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这部电影虽然定位为灾难片, 但从其英文名字“AFTER-SHOCK”上可以看出, 灾难片只是影片的背景和外壳。影评人李滨夙评论道:“影片对于人性和心灵复苏的刻画与表现远远高于对地震和灾难的讲述……他 (导演冯小刚) 全神贯注地关怀人的心灵, 关注心灵的重建和复苏。”《唐山大地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升到对人类心理关注的高度, 核心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肯定, 对人性的赞美。《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国外媒体也称赞本片是华语电影继《集结号》之后一部直指人心的情感力作, 可谓中国版《苏菲的选择》。

从影片的具体内容看

《唐山大地震》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电影在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时, 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两个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两次地震被打通了, 支撑出了一个跨度为30多年的时间和空间。影片中唐山大地震导致了母女分离, 而32年后同样的灾难又促成了团聚的契机。地震的描写成了电影重要的桥段。唐山大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和交通的不便, 党和国家的支援队伍几天后才抵达。在震后几天宝贵的营救时间中, 幸存下来的人们无暇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 自发组织在一起, 建立了临时救灾小分队, 四处寻找、挖掘废墟下的生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所闪现出的人性的大爱无私和情感光芒。这一人文关怀精神在汶川地震中得到了加强性重现:地震发生后, 唐山出动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在各地的唐山人也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汶川。已经事业有成的弟弟方达带着大量的物资赶到灾区, 原因很简单,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唐山人”, 印证了唐山的感恩和博爱精神。远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闻知地震的消息后说:“我要回去帮他们。”此外, 影片中武警官兵、民间志愿者等救援人员也从世界各地拥到了汶川。影片对这两个事件的描述彰显出了人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和人性内心深处的善良, 肯定了其中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 赞扬了人们互帮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感。

《唐山大地震》摆脱了宏大叙事套路的禁锢, 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的个体生命, 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描写, 对生命的尊敬和赞扬, 构成了该影片的精神内核。也正是这一精神内核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2009年, 我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 相比2008年的43亿元票房同比增幅43%, 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机遇和魅力并存。当前, 党和国家号召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决抵制“三俗”。《唐山大地震》承担起了传媒应尽的社会责任, 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 为国产电影做出了成功的典范, 使中国文化传播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电影人只有制作出人文气息浓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和思想, 并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表达的影片, 才可能与来势凶猛的欧美大片相抗衡。

参考文献

[1].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当代电影》, 2006 (6) 。

[2].贾磊磊:《〈唐山大地震〉的启示意义:完成三种电影的互通》, 《光明日报》, 2010年8月5日。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球第九》, 人民网, 2010年5月27日。

[5].《〈唐山大地震〉后期制作特效超越〈2012〉》, 慧聪广电网, 2010年7月29日。

3.唐山大地震不能忘却的纪念 篇三

疼痛与温暖发生在影片台前幕后的余震

在《唐山大地震》编剧苏小卫的印象中,这个故事是温暖的;在原著作者张翎的眼里,这个故事是疼痛的。而不论对这场震撼人心的心灵地震做何解读,都是因为34年前那场撕裂人心的震颤。

“亲人永远是亲人”,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最经常出现的话语,这也是冯小刚借由影片一再想要传达的主题,至今,电影已经上映数日有余,那些伴随着电影上映前后的种种非议、质疑以及赞誉,在每一滴晶莹剔透的泪水面前,都可以彻底冲刷和荡涤。如若你曾为剧情所感动,只要你借此更加珍视亲情,这场发生在你心底的余震便是举世无双的纯净惟一。

1亿元植入广告,电影票价全面上涨,消费灾难,主旋律宣传工具,感动人心的亲情剧……电影《唐山大地震》自开拍、进入公映日程以来,伴随着影片的争议就一直未曾间断。导演冯小刚说,《唐山大地震》,震的是人心。那么,相伴《唐山大地震》而形成的种种社会话题,震出的便是这个时代的人心百态。

有人无法接受商业包装后的亲情贩卖,有人质疑温情脉脉背后主旋律宣传的强力灌输,只是,望向海报中那无尽的废墟中,一抹倔强站起的娇小而略带孤独的灵魂,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就影片是否完美以及冯小刚的种种目的提出非议?“《唐山大地震》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它成为今天的一个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整个社会都开始思考关于亲情、生命、理解的话题,这比谈论票房更重要。”影片编剧苏小卫更愿意用“回家”来概括这部电影,“每次地震都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想说的是,家其实还在,在每个活着的人心里,不管离开多远,我们一直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只是,是否,我们已经走得太远,所以忘记了为何出发?

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观念变革、名利变幻,上世纪80年代的冯小刚也曾四处推销自己,苦干抱负无门;90年代,他第一次让国人知道了新名词——贺岁片,借此人们了解到了“市场”的含义,“票房”最真切实际的魅力;进入新千年,他开始寻找《天下无贼》、《集结号》,依然幽默的背后,是已逾不惑的冯小刚,越来越迫切的情感追寻。如果说冯小刚是三十多年来标示着社会意识变化的探测仪,那么2000年后,冯小刚再次先于众人,开始了一代人,在经过30年的打拼终于可以安享富足生活后,重新对信任、忠诚、母性这些纯粹情感的认知、珍视与守望。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回到纯粹的最初,回到电影里1976年7月28日那个也曾静谧的夜晚,回到母亲怀抱着一双儿女吹着电风扇的那一刻,回到“亲人永远是亲人”这份传统的信仰之间。

编剧苏小卫:这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在编剧苏小卫看来,电影描写的是回家的故事——“这群经过大灾难幸存下来的普通人,从他们幸存下来的那刻起,内心深处就与我们不同。他们跟我们一样参加高考,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生活。但当我们走到一个看不见的拐角,你就会知道这场灾难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

苏小卫创作过《那山,那人,那狗》、《暖》和《沂蒙六姐妹》等剧本,并曾获得了包括“金鸡奖”、“华表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这次受邀参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编剧创作,从开始到完成,她断断续续改了五六稿。如此巨大的工程,无论是从历史跨度上还是人物情感的铺陈转折上,都考验着这位资深编剧的叙事能力。

实际上剧本里面的细节很多都反映着编剧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对电影里面的母亲,编剧苏小卫投射了许多自己同为母亲的情感体验。虽然不用经历像《唐山大地震》里面那样必须“二选一”的残酷抉择,但日常生活中那种身为母亲的自责仍然为苏小卫的剧本创作提供了不少共鸣感受。曾经,苏小卫有过因为在生产时延迟使用剖腹产而导致儿子出生时窒息过几秒的经历,这使得她一直很内疚,“在儿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尽所有的力量帮他,甚至有时候帮他复习功课,我很少批评他,我觉得这全都是我的错,我要不怕疼,早开刀,他就不会缺氧,不会记忆力不好。可我这种宽容就导致了他更不努力,这样的局面肯定是跟我的自责有关的。”

同样的,剧本创作的过程也会留有遗憾。受限于篇幅,一些苏小卫很喜欢的情节也不得不舍弃,精简之后的电影在情节上就会显得有些跳跃,但关于亲情,关于人内心的重建,这些温暖的人性化叙事,仍然感染着观众。对此,苏小卫说,“所有的创作都是你自己的世界观,在这部剧里我想表达的是对亲情回归的渴望。”

《淑媛》:原著是从女儿的角度来切入的,但电影改编为多条线索,那改编之后的电影试图表现的主题更倾向于什么?

苏小卫:电影主题可以概括为一种亲情的回归。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离家”和“回家”的故事,一个人因为一些原因,从情感上、心灵上离开了家,她不愿意再回来了。但这32年里,人在成长,社会在变化,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她慢慢地又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回家路。其实这就是一个回家的故事。

《淑媛》:改编过程中,作为编剧,你觉得比较能打动内心的情节是哪些?

苏小卫我觉得就是亲情吧。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建立家园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凝聚我们的心血,一点一滴的。长大、结婚、生孩子、经营家庭,而地震往往在一瞬间将所有都归零。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讲,这是最大的打击,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还多了一层打击。房子倒了同时心也碎了。女儿觉得妈妈怎么能做这样一件事情,而妈妈也在想我怎么能做这样的选择,其实这两个女人,在房子震垮的那一刹那,心也都碎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比较打动我的点。

《淑媛》:你怎么看待母亲和被放弃的女儿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苏小卫地震之后这两个女人都是在阴影下继续生活,母亲一直不能释怀,虽然没有人责备她,甚至可以说没人记得这件事,但她自己记得,她知道自己当时是放弃了。她觉得根本就不能这样选,但她选了;而作为女儿,则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朵乌云一直笼罩着这两个人的生活。其实我们想说的是,房子是可以重建的,但人内心的重建很艰难。妈妈依旧很年轻很漂亮,但她不愿意再婚,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要过太好了,我就更歉疚,因为是我亲口终止了我女儿7岁的人生”。同时,作为女儿,也一直不能释怀这件事,她不释怀是因为她太介意亲情了。如

果她不介意,放弃就放弃了,养父养母对她也挺好。但她太在乎,这其实就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里对亲情的看重。我们这个故事写分开以后两人的不释怀,其实还是在写亲情之重。

《淑媛》:有无没用上但又喜欢的情节?

苏小卫:之前张静初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过这个情节,就是电影里面养父和弟弟在杭州遇见。其实原先安排了一个情节是弟弟给养父留了一张名片,你在杭州有什么事儿可以找我,我可以帮你。养父去大学里看望方登时就把名片给了她,我们就让姐姐看到了这个名片上写着弟弟的名字,姐姐看了一眼就把名片撕碎从窗户扔出去了。我们当时是想用这个细节来写出姐姐对家的那种决绝。后来可能是导演觉得太强烈或者篇幅所限,就剪掉了。毕竟,这个电影是一个温暖主题,她可能每天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可她就是回不去,而我们希望她回家。

原著作者张翎:面对伤痛,语言如此无力

“每一个经受地震灾难的心灵,都有其独特的创伤。所有的疼痛,都是独特的。”通过原著小说《余震》的书写,以及影片拍摄以来的经历,小说作者张翎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真实的生活面前,语言是如此无力。

“她蜷缩着躲在沙发里,双手紧紧圈住膝盖,下巴尖尖地戳在膝盖上。听见门响,她抬起了头,尚无血色的脸上两个黑洞似的眼睛,洞孔大而干枯,深不见底。嘴唇动了一动,她向医生发出一个极为微弱的声音,‘救我’。”

在原著小说《余震》中,方登的人物原型王小灯即是如此出场的。她是知名华裔作家、留学加拿大的博士,却一直焦虑、失眠、头痛。这已经是她最近3年的时间里,第3次企图自杀了,面对心理医生,她喃喃自语:“靠不住啊,这世上没有一样狗东西是靠得住的。”“也许,爱情不能。可是,亲情呢?”“没有。一样也没有。包括亲情。”

张翎的小说即是在这样一种阴郁的氛围中开场的,与电影不同,《余震》细致入微而又极尽克制地刻画了小灯面对母亲当年的选择,32年来所遭遇的心灵困境。究竟什么是疼痛?针扎?锥钉?刀砍?在经历了亲人“背弃”、养父猥亵的小灯看来,这些都不是。她的疼更像有人用重磅的榔头在砸自己的脑壳,“不是直接砸下来,而是垫了好几层被褥之后的那种砸法。所以疼也不是尖锐的小面积的刺疼,却是一种扩散了的、沉闷的、带着巨大回声的钝疼。”这份双重的钝疼长年累月地吞噬着小灯,她的生活、事业,家庭、健康乃至生命,都因为那沉闷的、带着巨大回声的钝疼而濒临崩溃。直到小说结尾,小灯终于回到老家找妈妈,隔着三十多年的时间,母亲站在阳台上,俯视女儿,却已经完金认不出来,只问“闺女你找谁?”两个以不同的形式互相惦念了32年的亲人,似乎见了,又似乎没见,那一刻是疼到极至的哀伤。

能够活下来,多好。而活着,只是开始。

《淑媛》:小说创作的源起是一次机场候机时阅读《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经历,是否还记得当时书中打动你的情节?

张翎:书里一些孩子的回忆着实打动了我。其中讲到一群孩子从震后的唐山坐火车到石家庄育红学校。一路上大人们以为他们要哭成什么样,可是他们没有。一点都没有。吃着苹果,神情麻木,有几位甚至微微的有一丝兴奋。然后到了育红学校,孩子们给大家汇报演出,载歌载舞,喊着一些那个年代特有的激烈口号,结果校长在底下看着受不了了,当场昏倒。

还有一对姐弟曾经手拉着手,翻检着一个个尸袋,去找妈妈被迁葬的地方。因为那时的防疫设施很差,初次处理时死尸埋葬得很浅,过一阵子只好把尸体挖出来重埋到更深的地方去。姐弟俩去寻找时已经隆冬,尸袋已经结了冰,踩在上面都是咔咔作响。卫兵不让他们下去,他们说我们一定要找到妈妈。卫兵不忍心,就放他们下去了,他们在咔咔作响的冰袋上找了一整天,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只好回去了。这些孩子的故事让我对唐山地震的记忆不再只是倒塌房屋的画面,而是真真正正出现了人。

《淑媛》:那么小说中,这种挣扎的“钝疼”书写过程,有无现实依据的素材?

张翎:小说中许多细节,都是从案头和访谈中得到的,比如小灯被当作尸体放在路边,后来被雨水冲去鼻中泥沙清醒过来;又比如小达的截肢过程。还有,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看见一段回忆,是两个年轻女孩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之下,营救人员撬这头水泥板,那头的女孩就会被挤疼。两个女孩就唱歌彼此鼓励,叫营救人员在救自己的时候“轻一点”,不要伤着另一个女孩。这个情节是《余震》里双胞胎被压在水泥板之下,母亲当时只能选择救一个的情节雏型。

《淑媛》:通过小灯丈夫的名字“杨阳”,能感觉到你对这个角色的偏爱,他在小灯心理救赎之路上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张翎:我的确是想以他对人世间的阴暗面似乎十分懵懂无知的阳光个性来影响小灯的。他努力了很多年,最终未能完成救赎的工程,这个工程太巨大了,他不可能背负起整个时代压给小灯的全部重量。最后他放弃了,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阳光,外在阳光的能量是不够使他复苏的。

《淑媛》:你一直强调原著在讲疼痛,电影在讲温暖,那么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最让你感到温暖的情节是什么?同时,在原著小说的书写过程中,让你感到那种“钝疼”的情节是什么?

张翎:小说中小灯几近疯狂的头疼和失眠,后来导致的多次自杀未遂,应该是“疼痛”的表现,而电影中方登三十多年之后重新踏上唐山的土地,母女重聚,一起分享家庭照片,应该是“暖”的一个极致例子。其实“疼痛”和“治愈”密不可分。直面心灵创伤是重建生活的第一步。承认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是勇敢者的行为,过去那些“人定胜天”式的铁板口号是愚昧而有害的。一旦人敢于面对自身和他人的无奈,重建生活的漫长隧道里就已经现出光亮。

亲历者眼中的1976年:噩运来得太突然

作为同名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刚喜欢用“真实记录历史”来定义自己的这本书,他称他的《唐山大地震》为非虚构唐山大地震,用以区别冯小刚的同名电影。

“一个人一生中如果见过唐山废墟,你就知道,什么叫巨大的灾变、人类的噩运。”这是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刚在书中写的一句话。时至今日,当他再次谈及唐山时仍会说,“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有时记忆并不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减,无论钱刚身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多年前的文字仍像一个符咒,时时萦绕在耳边:24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他们带走了完整的活力,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都遗留了下来。

实际上,1976年初次去唐山时,钱钢是没有写作想法的。“因为当时我不是一个职业记者。我只是本能地记录。”钱钢本能地记下了那“政治的1976年”:8月12日,在唐山、丰南一带的断壁残

墙上,他看到很多用炭水刷的大标语,比如“它震它的,咱干咱的!”比如“活下来的拼命干,建设更美好的新唐山!”又比如“哪怕唐山遭了灾,大庆红花照样开”。钱钢的印象里,1976年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尽管有如此多的困难。可很快他又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天国,你的伊甸园就出现了,因为还有后痛。这是后遗症。

1985年春节前后,钱刚为写作《唐山大地震》又来到唐山住了一个月。他当时下决心要找到地震目击者,这样的人不多,但他还是寻找到了10位,有深夜值班的医院护士、电厂工人、火车站职工……他用单位刚发的SONY微型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回忆。同时,他1976年在震区记下的故事、细节,在重新采访核查后逐一复活,并引出更多的大灾难实况。“太匆忙、太急促,死亡就发生在一刹那间。惨淡的灰雾中,最令人心颤的,是那一具具挂在危楼上的尸体。有被震断的桥梁上砸裂的头耷拉着;有的跳楼时被砸住脚,整个人倒悬在半空。他们是遇难者中反应最敏捷的一群:已经在酣梦中惊醒,已经跳下床,已经奔到阳台或窗口,可是他们的逃路却被死神截断了。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三层楼的窗口已探出半个身子,沉重的楼板便落下来把她压在窗台上。她死在半空,怀里抱着孩子,在死去的一瞬间,还本能地保护着小生命。随着危楼在余震中摇颤,母亲垂落的头发在雾气中拂动。”……

4.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四

天气晴朗的一天,一位脸上布满皱纹的父亲带着孩子把货车驶往家中,他们万万没想,这天竟会发生如此恐怖的大事件。

这天晚上,不幸的是发生了·······几百年的、即使您及房屋,大树倒的倒,歪的歪,地面形成了一个个大裂缝,到处都回荡着人们的尖叫声、呜咽声。大地震终于结束了。整个唐山中弥漫着死尸的腐臭味,到处流淌着殷红的鲜血。

我看到,一位母亲可能想从窗口逃生,但突如其来的大石板重重地压在她身上,她死了。她怀里的孩子还一直在哭泣。有各种各样的场面令人惨不忍睹:有的人刚逃出门口,就被石头砸断了头;有的人死了,就被活着的人当逃生路踩,每个人都伤心不已。救援队终于来了。

救援队帮助了难民,为群众开拓了一条生的道路,我,流下了真情的感动的泪水,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能听见声音就拼力地挖,一个生命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希望,他们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

5.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五

爸爸打开迅雷看播放器,点了《唐山大地震》,电影就放了。这部电影很催人泪下。主要人物有“方大强”、“袁妮”、“邓芳”、“方大”。据说1976年的一天,方大强和妻子元妮晚上去上班,但过了一会儿,他们觉得不对劲。他们下车时,原来是地震。圆妮当时嚷嚷着要救孩子,方大强拦住圆妮跑进倒塌的大楼。早上,方大强的尸体被清理干净了。所以,她去找了。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道:“元妮、芳达、邓芳来了。过来看看。”元妮看到的时候,是她的两个孩子。然而,当人们发现如果你窥探邓芳,邓芳就会出事,如果你窥探邓芳,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圆妮时,一块大石头落在了她的心上。当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问元妮时,元妮犹豫着说:“救你哥哥,救你哥哥!”但那时,我妹妹邓芳醒了。她听到这话,哭了。当人们把弟弟妹妹拉上来时,元妮抱着方丹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过了一会儿,天空开始下雨了。方丹被雨淋了,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她被武装警察送进了集中营。然后,她被一对好人带走了。她在悲伤中长大,去学医。邓芳从一名餐馆工变成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的邓和方大都去了灾区。他们偶然相遇,彼此认出了对方。方达把邓芳带回家,他们的母亲看到邓芳回来时忍不住跪了下来。

邓芳和母亲相见,带她去墓地,看到了方大强的墓地。方丹伤心地哭了。

6.唐山大地震初中作文 篇六

今天,我和姐姐正要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呢》演出一开始,就像我站在了一个薰衣草公园的中间,闻到这芳香扑鼻的香味儿,我就请不激进的陶醉在这美妙的梦中。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故事的情节吧!

在这7月27日下午的火车道上飞来了许多的红蜻蜓,那些儿红蜻蜓迅速的飞着,好像要逃命一样。

到了凌晨3点46分,人们还正在熟睡当中,突然发生突入袭来的大地震,在发生大地震的一霎那,狂风暴雨,地动山摇。一栋栋楼房在摇晃,人们正在熟睡中被惊醒,在23秒的时间里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紧急逃生,有一位家庭,有一儿一女,他爸爸看见房屋倒塌,拼了命,他爸爸不顾一切去救她的女儿,最终,房屋倒塌,被压死了。而他的母亲在拼命的哭喊,寻找着自己的孩子,而就在此时,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救援人员说只能就其中的一个,他妈妈最后决定救弟弟,而她女儿把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他妈妈背着他的儿子寻找医护人员,就在此时,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救援部队及时赶到救灾现场,突然下了一场雨,他的女儿悠然醒来,然后是被解放军叔叔救了下来,后来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和阿姨收养了她并在他们的抚养下,很快就长大了。

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及时赶去救援,由于大师姐妹两遭遇了地震的痛苦,也前去支援,就在汶川抗震救灾救援中,姐弟两人终于相见了,救灾结束后,两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一家人终于团聚。

7.《唐山大地震》影评 篇七

影片《唐山大地震》给我们展示了互不相干的两场劫难,机缘巧合地让一家人死别而生聚,以深沉肃穆的情调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超时空要爱。

影片开场的1976年地震中,方大强之死,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而对于方达与方凳被选择时。他们的母亲哭喊了无数次“两个都得救啊”,可现实委实太残忍,偏要择其一,二者不可兼得,作为一个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割哪儿不疼啊;临危关头,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让女儿记恨32年的三个字:“救弟弟”,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被认为已经“过去了”的女儿方登却在大雨的漂洗下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被一个比他原家庭强出好多倍的军人家庭所收养。

接下来的方达与方登便开始了在不同背景下的生活:一个人上了大学,一个读完高中走上了打工做老板的路子。当方达携着妻子“衣锦还乡”打算替母“尽孝”时,却被母亲坚决地回绝了,眼瞅着方达要生气了,坐在车后面的方达的妻子说:“方达,别跟妈发脾气,跟妈好好说”,这一句极其简单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试想有多少时候我们曾为父母着想过:有多少时候我们能将生活的事情跟妈妈好好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好好谈。我们年幼无知时,父母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稍大一点,便对父母的管束东耳进西耳出,一听就烦;再长大成人后,往往会敬而远之省的唠叨。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我们已经不在年幼,那么就请你“别跟妈生气,跟妈妈好好说”。殊不知,你的脾气发在父母身上,而他们的火气却不能像你发泄。甚至不能让你看出,任期灼烧自己的心。那时的父母有多难多痛。

影片中的方登生长在军人家庭,虽然条件优越却抹不掉那1976年灾难留给她的阴影。“救弟弟”三个字伴绕在她灵魂的深处,她恨。而大学的情感挫折又使她辍学漂泊还带了一个女儿。若干年后,当养父在歌剧院学唱《走进新时代》时,她的养女归来了,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女儿归来了。回家后,方登给父亲穿上了新买的羽绒服,她说:“在我印象里您特别高大。袖子怎么就长了呢”,简单朴实,毫无一点点的粉饰,却能给我们每个人留下深深地印痕。想来人的生长成熟总会有一个衰退期,而当记忆中的父母与现实中的父母真正有差别的时候。我们的确已经值得好好反省一下了。父亲,一个曾经被我们骑来骑去的宽阔脊背却再也不容也不能承受起我们的重量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做好一个支柱,别再让生活的重担那么一刻也不松懈地压在我们父亲的身上了。记得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别人的爸妈在打牌逛街的时候,我们的爸妈在干活;当别人的爸妈在休息的时候,我们的爸妈仍然在干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的”。我们怎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那刚直的腰杆迅速地弯曲下去。

也许仅凭几句台词我们还很难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让我们回顾以下两个片段。

当方登重归养父家时的景况,父亲满脸焦灼愁苦的说:“为什么不回家,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呀,不想让我担心?我天天为你担心,你上哪儿去了?”。

另一个场景是当方达将方登带回家时进屋后的那个场面。她的母亲居然一扑通地跪在了令她魂牵梦绕的失散了32年前的女儿面前,哭喊到:“这么些年咋就不给个信呢,我成天念着你们,不理我,你上哪去了”。

这两幅场景深深地刻画了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对女儿的又爱又恨之情,阐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与厚爱:尤其是母亲为了女儿居然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小房子里,咀嚼痛苦和折磨:宁可用一生来为女儿忏悔。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明知道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他仍然鼓励女儿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坚信“人是有感情的”;这样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足以堪称人间至爱。人间至情。虽然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生死离别,但我们应该想到天下父母心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给父母。

而在影片尾声,导演却用了一个“爱转角”的方式将人间的真情推向峰巅,在方登的坟墓里埋的不是其他,正是书包;方达告诉方登“从小学到高中,每次妈妈都买两份课本,有我一份。都有你一份”,此刻的方登终于幡然悔悟。领悟到了母亲的艰难。

8.唐山大地震优秀作文 篇八

那一个晚上,唐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唐山大地震!那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就在那一瞬间,大地开始摇晃起来,紧接着,楼房慢慢倒塌了下来,发出“哄哄”的声音,大家四处逃散,但还是少不了一些伤亡――有的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有的被活活闷死,还有的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了。地震过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废墟,空中还充满了尸体腐烂后发出的臭味。哭泣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这场地震也毁灭了数百个美好的家庭。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地上已经布满了尸体,再加上最后的余震,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结果24万人都被地震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几年后,导演冯小刚制作了一部电影,名叫《唐山大地震》,大致剧情是这样的:方达和方登是一对龙凤胎,大地震夺走了他们的父亲的生命,而他们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木板上,要救也只能就一个人。他们的母亲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救弟弟,从此弟弟方达就失去了他的.左手。大家都以为姐姐方登已经死了,但她却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但不久后,解放军的妻子就死了。失去了养母的方登嫁给了一位加拿大的人,并生出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孩,叫做点点,为了养育她,方登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同时,方达也找到了一个叫小河的女朋友,并很快和她结成了夫妻,生了一个儿子。不久之后,汶川也发生了大地震,方达和方登为了让哪些人不要和自己一样,所以都跟着一起去救援了。就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一家庭团聚了……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途中我哭了好几次,这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妈妈有多么难。在此,我想对我地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每当我看到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总有一位母亲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总有一个解放军在救援。每当地震毁灭了一个生命,同样也毁灭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和一个美好的家庭唐山大地震作文800字唐山大地震作文800字。这场自然灾害让一个个同胞倒下了,也让无数个悲伤的记忆重启!地震引起的还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可是大家再想想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停地砍伐树木,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无可避免的灾害,以后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9.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 篇九

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带给我们很深的震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和姐姐 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妈妈”决定不了。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然后费劲周折,在XX年,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我记住了一句话:23秒,32年!

今天晚上,爸爸带我和姐姐 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开始时,我看到了幸福的一家子人,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灾难就在身边吧。

我猜对了。他们有说有笑,而地震在晚上,电影里的爸爸妈妈正在一辆大卡车上卿卿我我,那对龙凤胎在家里睡着了。他们家有一个大鱼缸,鱼从鱼缸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活蹦乱跳的。我知道,那是预震,鱼在警告人们,也是在告诉那对龙凤胎:要地震了!

可那对龙凤胎睡的太沉了,没有感受到周围的异常。我的心都揪起来了,真为他们担心,心里不住地在喊“快醒醒,快醒醒,要地震了!

地震真的开始了,我看见天空在一点一点地在变成紫色,我不敢看了,只听见我身边也是一片尖叫„„直到爸爸告诉我没事时,我才敢睁开眼。在我眼前,刚才的一切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电影中的“爸爸”已经死了。那对龙凤胎压在了一块板子下面,一个叔叔说,只能救一个,救女儿压住儿子,救儿子压住女儿。“妈妈”决定不了。看他们都要死了,“妈妈”说“救弟弟”。“救弟弟”这三个字在我心里震了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救弟弟?虽然姐姐应该让着弟弟,但要用命去让吗?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词:男尊女卑。

接下来,就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被一个救援的夫妻收养了。然后费劲周折,在XX年,汶川地震时,姐弟去救助时相遇了。

然后去墓地拜祭了他们的父亲。

最后,快结束时我看见了好几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那写的都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看他在地震中死去的妻子、儿子、妹妹。我看到他死去的儿子仅有五岁时,我哭了。

这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我记住了一句话:23秒,32年!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暑假之际,新闻热播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精彩片段和影评,并称之为“XX年最感动的电影”。我半信半疑,它真的那么感人吗?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于是用自己所有的积蓄换来了唐山大地震的影票。

这部电影围绕着亲情,讲述了原本幸福的一家五口,在唐山大地震时,父亲身亡,母亲只能救一个孩子。当她面临着如此艰难的抉择时,母亲救了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姐姐方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她奇迹般活了下来,被解放军收养了。而母亲却多年如一日地惦记着女儿,认为自己对女儿亏欠很多。方登一直没有原谅母亲,她怨恨母亲当年抛弃她。直到汶川大地震,她被废墟上的母亲的一举一动所深深感动。于是,她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并彻底地原谅她。看完这部电影,我眼睛湿润了,心弦为之颤动„„ 这部电影催人泪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惊心夺魄的传奇故事,而是人间最美好的亲情。让我倍受感动的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看见母子相拥的情景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人要知足常乐,一家人温馨地生活,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吗?有的人为了财富,错过了亲情,他们整日数着钞票,却数不出真正的快乐。难道这样的人生也美满吗?一家人在饭后团聚在一起闲聊,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起他们,不知幸福多了!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不要对父母的爱不屑一顾,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做人要知恩图报,孝顺父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机会。若错过了,就后悔莫及!

10.《唐山大地震》生者对死者的祭奠 篇十

7月12日,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首映。有人说,早就该拍一部有关唐山、有关地震的电影了。只是,很多年过去了,人们提到那场灾难时还会心有余悸,选择、生命、希望……那么多纠结的情绪在一部电影中汇集,碰触到就觉得心痛,将这个伤疤彻底揭开在观众面前,谁敢?恐怕只有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幸福的一家四口在地震中分崩离析——父亲死了、女儿和儿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无论从哪一边撬开另一个孩子都凶多吉少……那一刻,曾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有决定权决定孩子的生死,于是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楚地听见了母亲的选择——救儿子小达。她没有想到,女儿也活了下来。

“如果我妈妈这么做,我也会恨她一辈子。”观影时我身边的女孩这样说,我不诧异,我理解,因为我也会。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张静初扮演的方登对母亲的那种恨与怨。“为什么不要我?我也是您的孩子啊!”可是,母亲就真的那么罪无可恕吗?在那样的时候,她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现实逼她做出选择的时候,她痛哭失声:“老天爷,你王八蛋!”32年来,她用心忏悔着。再次见到女儿的时候,她跪在女儿面前:“登儿,妈给你道个歉,妈对不起你!这么多年,你从哪儿冒出来的啊?”

同样说过这句话的还有陈道明扮演的养父。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陈道明扮演的父亲角色,多年来对非亲身生女的方登关心备至,当她离开家又带着外孙女回来时,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泪从心涌:“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

男人戏在《唐山大地震》中显得单薄,生父的舍身和养父的疼爱被扮演者张国强和陈道明处理得内敛含蓄。这种男性对家庭、对孩子的爱与戏中的各种母亲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她们显得更加突出。《唐山大地震》最突出的女性形象就是其中各种各样的母亲——希望讨回方家惟一骨血的奶奶,是传统的母亲;生生在灾难中剥掉自己心肝的生母,是疼痛的母亲;对养女有着敏感复杂情感的董桂兰,是人性的母亲;方达的妻子,那个活泼、漂亮的女子,是希望的母亲;而方登,在恨着自己母亲的同时,她也是一个母亲。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时,我还是孩子,对于那段灾难只能凭借影像和文字来想象,那么汶川和玉树的地震则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唐山大地震》亦再度重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也正是在这次灾难中,身为救护人员的方登亲身经历了母亲当时的境地,在她努力保持冷静的同时真正碰触到了当年的伤口,真正原谅了母亲。她原谅了母亲,也治疗了自己32年的伤口。

在《唐山大地震》的首映上,冯小刚说自己是向唐山人交了一份作业,是不是合格要他们说了算。舞台上,个个演员神情肃穆;舞台下,准备观影的人热泪纵横。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说,能够活着是好的,能够活着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更是好的。卸除心里的枷锁,去体会、去原谅,然后好好地生活,这即是希望。而传达这份希望,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祭奠。

11.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篇十一

今天,我去看了《唐山大地震》,电影一开始显现的是70年代的画面,看看这个画面,灰灰的天空,平平的小楼,又快又方便的自行车......再看看现在,,又高又大的高楼,既快又方便的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时间过得太快,现在已经是XX年了,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着。 看着方达、方登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妈妈,看见有人来了,便求他们帮忙,救救孩子们,这些人二话没说就去救人了,他们说只能救一个人,妈妈使劲央求着,说:“求你了,两个都救吧......”他们着急了,说:“再不做决定,孩子可一个都没了!”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犹豫了。过了一会儿,她说了三个字:“救......弟弟......”看到这时,我的心都跟着妈妈的哭声颤抖着,顿时,眼泪水一颗一颗地从眼眶里涌出来,已经止不住。我妈妈告诉我说:“世上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我是方达方登的妈妈的话,我有多么希望代替他们去死啊!”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母亲是多么伟大,母爱的伟大!我一定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12.小学作文:观《唐山大地震》电影 篇十二

今天,我和爸爸,姐姐去看电影。来到映像城,爸爸买了一桶爆米花,买了3张电影券,3瓶饮料,准备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唐山大地震》。

片子说的是一个本来完美的家庭,因为一次大地震,破裂了。片中最为震撼的是: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一起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在这万般紧急的情况下,救援人员说:只能救一人。起初,母亲决定两人都救,但是,救援人员还要救其他人,准备走的时候,母亲狠下心,选择了救弟弟。当姐姐方登听到这3个字后,流下了痛苦的眼泪。

几年后,母亲原以为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了,没想到,女儿被一户人家领养,生活很好。10几年后,母亲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多年的痛苦,让这个饱经风霜的母亲,跪在了自己的女儿的面前!两人相拥相抱,多年的怨恨就此化解!

13.《唐山大地震》:最终是暖色 篇十三

命题作文下的剧本改编

2009年初,苏小卫介入《唐山大地震》的剧本改编工作时,这个项目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近一年前,这部由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最初策划筹拍的影片就已经定下来由唐山市广电局、华谊兄弟公司和中影集团共同合作,导演是冯小刚,剧本是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

与前期筹备相比,剧本的改编过程一波三折。最初冯小刚曾先后找过《集结号》编剧刘恒、《手机》编剧刘震云和《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但都由于对方觉得地震题材扎堆难有空间或以没时间等原因而作罢。冯小刚又找来《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女编剧陈坪,陈坪还到唐山住了一个多月,采访了大量地震中的当事者,做出了一个剧本梗概。但华谊公司和冯小刚都不太满意。

最后,制片方才找到了现在的编剧苏小卫。现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的苏小卫是导演霍建起的妻子,写过极为文艺的《那山那人那狗》和《暖》,也写过口碑不错的主旋律影片《沂蒙六姐妹》,曾获两次金鸡奖最佳编剧、两次华表奖优秀编剧。

“我是在一个比较清楚的框架下进行创作的,”苏小卫表示当时剧本已有初步的构架。“《唐山大地震》投入很大,是一个多方力量的集合,也是一个比较大的主流电影。可以说,它从一诞生就像姚明和叶莉的孩子——注定是一个大个子。”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同时擅长细腻情感戏和主旋律电影的苏小卫,无疑是制片方所能想到的极佳人选。在行业里呆了那么多年,她能看出这样一部影片并不是个人经历表述式的作家电影,而是“选题、格局很大”的电影。她也很清楚剧本的主要诉求在哪里、该怎么去写:应当把原著、导演及制片方的诉求融合在一起。“比如唐山地方政府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项目,他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当然想要通过影片表述一些关于唐山及灾后重生的话题。”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最早由唐山政府筹划并占最大投资比例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一篇“命题作文”——原著《余震》的名字被否决,投资方坚持将其定为《唐山大地震》,演员也都要使用唐山话。一个自由惯了的编剧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命题作文”有太多束缚,而对平日里经常接触主流影片、参与剧本论证的苏小卫而言,有时命题作文更好写——它正好能够承载她平日的积累和思考,“就像《沂蒙六姐妹》,如果没有人要求你,你也不会想到去写。”

因而,她并没有觉得表达唐山政府方面的诉求和写一个好故事之间有什么冲突。“从最初的讨论,我跟制片方、导演就没有特别大的矛盾,而是一开始就达成了一些共识。”

最重要的一个共识是,他们都希望电影成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原著小说关注的中心是地震给人带来的“疼痛”,比较个人化;而改编后的主流电影当然不能去表达“人生是绝望的”。好比制片方认为,小说中养父对女儿有性侵犯行为的情节“有违人伦”,于是剧本中的养父转为了一个正直而慈爱的军人;影片的关键词也从原著里的“疼痛”转成了“修复疼痛”及其途径“亲情”。

“其实我也是在写一种美好的理想。随着人和社会的成长,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克服的,哪怕如此极端的伤害,”苏小卫说。

此外,大家都觉得不能回避汶川地震——准备剧本时还没有发生玉树地震。她特意设计安排了剧中失散多年的姐弟俩在汶川相遇,并且让汶川地震成为女儿解开心结的契机。原著小说的作者张翎对这一安排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契机的设计合理而感人,充实了小说的留白。”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而这一刻意的设计如今也成为影片最大的争议点,一些媒体在承认主流观众更愿意接受理想式大团圆的同时,也评价如此安排显得“非常牵强和刻意”。

苏小卫的第一稿写出来以后,她改编的大方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接下来,她用了半年时间把剧本赶出来,虽然一直修改到第八稿才最终完成,但后面都是细节方面的调整(比如选景从上海改成了杭州,剧本里只好添了一个西湖等等)。其间只有过一次大改的尝试——她当时也没有太想好,就觉得可以试一下回到小说一段一段式的结构,试完之后跟冯小刚商量,两人都不是太满意,就放弃了。

苏小卫觉得自己跟冯小刚的合作“还算比较顺利”。她认为,“其实编剧服务的对象就是导演,而不是所有的观众,导演去对所有的观众负责。至于他用什么方式去翻译你剧本里的话,是你不能决定、也不用太操心的。最后影片的风格应该是导演的风格。”

“相信写情感是观众所喜欢的”

在《唐山大地震》之前,院线放映的多数灾难片都具有一个非常好莱坞式的模式。从国外的《后天》到大陆之前投拍的《惊天动地》《超强台风》,都是全景式的灾难描写:都有一个英雄,他有一个家庭,并且会在灾难中挺身而出、拯救世界。“你要是单给我一个《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命题作文,说不定我也是这么写,这个模式很难摆脱。”苏小卫说。

“特别幸运的是,冯小刚导演遇到了小说《余震》”,苏小卫也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因为其中有重大事件,也有细腻的情感,有能跟普通人沟通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小说为剧本的改编提供了一个非常文学化的视角:一个母亲被地震逼到绝境——两个小孩只能救一个。“过去我们比较侧重从正面描述灾难。这个角度已经被很多次使用过,”原著作者张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而我只想用‘侧视的角度看到被天灾抛到边上去的一个小家庭。”

“这一点是直逼人心的,给了电影一个很好的起点。此外,我们现在很多电影是事情解决了,故事也就结束了,这太简单了;而《唐山大地震》中,这个事件只是故事的开始。”苏小卫说。

她认为,任何一个读者或者是观众,都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很寻常的、被大家用过很多遍的故事,“它不太像主流电影,而是一个不那么概念化的类型片。这并不是编剧想出来的,而是小说提供给这个电影的。”

虽然改编后的剧本保留了小说原来的很多东西,她也强调,原著、编剧和导演是一个接力的过程,剧本肯定不等于原著。

小说中女儿是重点,很多内容只跟女儿发生关系,到了电影里,很多她的生活细节被拿掉,因为其中母亲、姐姐、弟弟的生活故事需要平行推进,母亲的性格则丰满了许多。而电影的创作也更往“商业大片”的定位上靠。母女尽释前嫌的结局看起来不够“艺术”,却是更多观众愿意看到的。

“我相信写情感就是观众所喜欢的,”苏小卫说,“我们在创作时也在着意展现和探讨亲情。对不同文化层面、不同生活状态的观众来说,有很多话题在沟通上有困难,比如谈哲学。但在感情层面,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是人类最共同的语言。”

除了情感纠葛,《唐山大地震》还表现了时代和人物命运的变迁。人们能从影片中看到30多年间的社会改变;而主人公们后来的命运也没有安排什么戏剧性的意外和虚构的突变。

在观众更愿意选择一些娱乐性强的轻松影片的今天,冯小刚为《唐山大地震》定下的票房目标是5亿人民币。而苏小卫则“没有冯导那么自信”,她希望“观众看了以后不会失望”。

上一篇: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简报下一篇:被感动的简短心情语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