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9篇)
1.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一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单位:宝坻区方家庄镇胡宽中心小学
作者:乔明华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体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树立新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引导学生掌握
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过去的体育课堂里,往往是控制过死、严肃有余;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处于服从地位;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培养目标。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身心的培养过程。体育课的优势在于,体育课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大于一般的学科,运动时的学生,其身心是否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会不会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功感。这就是说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三、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环境的基础。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会得到精心的呵护!例如,在上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创造→发现→学习等步骤,在老师的鼓励和师生共同探讨、实践下掌握了动作技能。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在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一旁起着鼓励、促进作用。这样就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能力。
四、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结合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跳短绳》一课,过去教师一般采用传授式教学法和学生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励法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前,激发学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动物跳,然后,布置小动物学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练习过程中,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引
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一方面,让学生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每当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有时作出惊呀的表情,有时有意输给学生,在我的激发和鼓励下,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不仅体育课上跳,回家跳,课间十分钟也在跳,学生只要一见到我,就拿着跳绳跑到我跟前,让我数数。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使他们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2.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二
传统体育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练”、“我讲你听”的状态, 学生完全任由老师摆布, 受老师灌输。学生的技术技能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 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长此以往, 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地丧失。显然, 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 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因此,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 教师要由以往的居高临下转向师生平等, 从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在新课程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 丰富课程的过程, 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将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教师将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二、教师与教材关系的转变
长期以来, 依据教学大纲, 依靠课本成为教师的“法宝”, 体育教师把教科书等同于教学内容, 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参考书, 教师只能按照教科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这不仅禁锢了教师的创造性, 也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 教科书内容繁多, 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兴趣特点, 从而使体育教科书成为学生最不喜欢阅读的课本之一。
根据新课程理念, 体育教材要体现“一本多标”的精神, 也即是说教科书在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 要体现出不同的体系, 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地区特色。这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展示的空间。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的加大, 教材、教参给教师留有的余地也加大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而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校本教材。在教学实践中, 根据“学习领域二”获得运动基础知识水平三、四、五的目标要求,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体育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搞一些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 如篮球、排球、足球、广播体操及体育舞蹈等比赛, 让学生把课中学到的技术技能, 通过比赛的形式发挥出来, 通过活动学生们的形态、神态都有明显的好转, 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创编一些基本的技巧组合。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并有所专长, 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这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所以说, 新型的体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 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 最终做到用活教材、开发教材。
三、学习评价方法、方式的转变
长久以来,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特别是定量评价, 这样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缺陷, 是不科学的。它漠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主要反映在成绩幅度提高的大小。因此, 不仅要注意定量评价, 而且要重视定性评价, 不仅注意绝对性评价, 而且要重视相对性评价。
在以往, 不论是100分制的评分标准, 还是五级制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的评分标准, 学生成绩的评定者只能是教师。这样的测试和评分只能够对学生进行外部评价, 也可以说是一种“压迫式”的评价, 不能反映学生的自主性, 不利于教学中“互动”。因此, 在实施新课程评价的时候, 既要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定, 还要有学生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 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最终使评价民主化、科学化。
3.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三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 高中体育 教学
一、概念界定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现有的知识及物质,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元素、事物、方法、路径等,并有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二、新课改下体育教学创新的途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传统理念上的教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导者,学生不能积极自主地探求知识,限制了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潜能力,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新课改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学生正确学习的指导和引导者,教师应积极的参与教学环节,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运动,以平等友好的姿态对待学生,成为朋友,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教育在这种氛围中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效果会有很大提高。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体育运动的学习很好的容入到实际生活当中。
(1)课堂设计上的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然后学生跟着模仿。在这种固定的课堂模式下,教师能够很好地控制课程进度和纪律,体现了教师的权威性,但是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保证教学设计的创新,使课堂的氛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完美展开。
(2)教学理念上的创新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理念需要创新,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创设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要因人而异,兼顾个体和班级,最终达到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体育课程的学习之初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主动的去学习和了解体育相关的知识与各项运动技能,让学生学会知识、自主运用知识,积极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组织形式的创新
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参与性不高,这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不强有关外,更多的是与传统体育教育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形式的固定化相关。体育课程是一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课程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的采取新颖的模式,能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体育自主产生兴趣。游戏教学法可以多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让游戏成为体育技能技巧的素材,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兴趣。体育目的主要是培学生坚强的意志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将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积极的开展起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游泳、羽毛球、网球等。
(4)教学工具的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现在科技手段辅助体育教学可以使体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教学主要是室外教学,各种体育技能的讲解需要规范,把握细节,然而受到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学生不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重复播放标准的技术动作,将难点和细节重点指出来。
(5)评价体系的创新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只注重教学结果,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新课改形势下,评价也要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和运动能力,适时的作出差异化的评价,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在有条件时,最好能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一遍,既要说出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也可以要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三、结论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科目。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体育课程重新定位。高中体育创新教学正处于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阶段。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及时的补充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合理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性的体育教学想要顺利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体育教学成为学生成长时期的一种快乐享受,找到乐趣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 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 学校体育学,2012(2).
[2] 董艳君. 对加强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4(5).
[3] 王益.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探讨[J]. 学校体育学,2013 (3).
4.在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是 篇四
一、评价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注意细心观察,为期末评语的撰写积累素材。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表现出来的,有些甚至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记下来作为日后写评语的素材;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更要注重他未来的发展。
二、学生的评语要写得有情感性。称呼要具有亲近性。比如把传统的“该生怎么样”的鉴定式写法,变成“你怎么样”的谈心式写法,能使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接近,使双方在愉悦的气氛中“交谈”,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就会“听”老师的话,就容易被接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学生板起脸来写评语,轻率落笔,简单斥责,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其结果往往使学生产生反感,加大离心力。因此,以“尊重”为先,“诚恳”为上,是写好评语的关键。
三、评语要注意学生的全面性又要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都是学生评价的内容,但具体到每个学生则应有所侧重。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全方面地考虑学生的优缺点,写评语时就要突出其主要特点。
5.中小学校长在新课程课改中的作用 篇五
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李宏艳
中小学校是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主阵地,中小学校长在这场攻坚战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实施,在多大程度上实施,在什么意义上实施,如何实施,其实施的效果与质量如何,关键在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同样,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改革实验成果。因此,就实验区的校长,如何发挥作用谈谈看法。
一、校长要有全新的课程理念
学校校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力量,是学校课改实施的引航者。校长只有首先认识课改,理解课改,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才能使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号召教师参与课改,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实施课改。为此,校长首先要积极参加培训,通过亲耳聆听课改专家的专题讲座,了解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新一轮课改的时代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教学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等一系列要领,从而使自己明确新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新的课程观,以便在指导本校教师实施课改时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其次,要重视实地考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使校长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补己之短。再次,要积极参与研讨。校长要经常与课改专家、教研员以及实验教师一道讨论有关课改的问题,通过零距离接触、交流,使校长进一步明确当前课改实验中出现的焦点问题,以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校长要有清晰的课改思路
校长是学校课改的决策者和领路人。因此,校长要有清晰的课改思路,只有这样,学校的课程改革才能沿着健康轨道向深层次推进。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课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事关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荣辱兴衰。因此,校长应重视课改领导组织建设工作,让思想先进、责任心强、工作有热情的领导成员来担任课改领导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
2、制定方案,明确方向。为了确保课改实验顺利进行,制订科学的行动方案至关重要。因此,校长要根据实验任务的要求和本校实际,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改实验方案》。《方案》一旦确立,实验过程也就有了行动方向,各个环节操作起来就会有条有理。
3、加强培训,转变观念。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落实与推进,也可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校长务必重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各个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等,使实验教师深入了解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从而加深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
4、宣传发动,营造氛围。课程改革将改变教师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启动课改实验将面临着思想上的障碍和行动上的阻力。因此,校长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教师动员会、家长会、学生动员会等途径让大家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了解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理解、内化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导大家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同时,通过在校园内写课改标语,举办课改专栏,致课改年级学生家长一封信,请课改专家或提前进行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来校作报告、谈体会,举办课改论坛等途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掀起课改热潮。
1、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由于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对课改的认识程度不同,使得一部分教师在进入课改角色等方面较其他教师领先一步,并能很快有着丰富的实践体验,继而在教学研究与反思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如果把这些教师调动起来,让他们充分发挥骨干教的核心、表率、示范作用,就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如让他们上示范课、担任教研组长,为教师们举办专题讲座等。同时,让他们经常展示自己的教学“作品”,如“优秀教案”、“课改论文”、“课改案例分析”、教学札记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下去,学校的课改将会有声有色。
2、以校为本,增强效率。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然而,从我省当前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来看,却远远达不到新课改的需要。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校本培训应该是我们的理性选择。因为学校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培训资源,具备良好的 科研条件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学校在一时期的工作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根据学校现有的物质资源条件确定培训方式。如在课改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课改理论培训,使教师更快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以便尽快走进新课程。利用双休日和每天晚上的时间组织教师们学习信息技术。成立教师进修班,利用节假日组织他们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实践证明,这样做,即能保证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又能保证不与学校总体工作相冲突。
3、校本教研,总结反思。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着力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因此,校长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下大精力培植校本教研的氛围,引导教师通过对课改实施过程中现实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共同寻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模式。同时,通过校本教研引导教师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构建先进的校本教研文化,让教师们在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中不断成长。
4、专业引领,科研带动。学校的课改实验如果有丰厚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有教育科研做后盾,有钻门的研究人员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纠正措施,那么,课改实验将会顺利向前推进。
三、校长要扮演好“教练”角色
如果把学比做游泳,教师就是游泳运动员,校长就是游泳教练。好的教练应该深入研究运动员的运动规律、技术,研究运动员的心理、体能和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因此,校长在领导课改实验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课堂,熟悉观察。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细心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情况,并且全面了解师生对课改实验的意见与要求,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对当前课改实验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善于研究,精心诊断。每一种教育现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作为校长要善于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要进行精心研究,及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对课改有满腔的热情,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敏锐的过程了观察力。
1、正确指导,矫正偏差。课改将使教师多年来的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许多实验教师由于缺乏经验而陷入茫然。这时,作为“教练”角色的校长对实验教师的实验过程要予以思想上的开导、行为方式上的引导和重点环节上的指导,及时矫正实验偏差,使课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6.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六
[关键词]新课改 农村少先队 活动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启动了新课程改革,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向我们少先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少先队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现代化发展,开展有新意,有实效,受少先队员喜爱的活动,是每一位辅导员都应积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农村少先队只有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贴近农村,服务农村,创新工作方法,转变自身观念,才能做好少先队工作,开展好富有农村特色的少先队活动。
一、土,从农村实际出发,体现农村乡土味。
农村没有高楼大厦,却有着广阔的田野;没有陈列齐全的博物馆,却有着随处可见的花鸟虫鱼;没有人才济济的科技单位,却有着以科技制富的农民企业家……农村有城市不可比拟的独特风景。农村少先队要走特色化道路,就要紧扣一个“土”字,善于挖掘具有乡土味的农村教育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例如1,农村传统游戏。在农村有很多历来深受老百姓喜欢的游戏,辅导员们可针对队员爱玩的天性,把游戏引入活动中。如踩高跷、捉蟋蟀、放风筝、挑马兰头比赛、捉知了、捉迷藏、打弹珠等,这些活动不仅队员喜欢,还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具有一定的亲子性的特点,让队员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同玩、同乐。2,农村时令习俗。农村颇具特色的习俗为少先队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辅导员可从中筛选出精华,锤炼出主题,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如农历七月三十,在南日农村有插地藏香的习俗。于是我发动队员开展插香活动。要求队员插出一定的图案,有条件的用相机拍摄下来,并让队员用烧剩下的香棒制成各种小工艺品,带到学校展览。另外结合春节祭祖,清明吃螺蛳,端午吃粽子,七月十五包馄饨,中秋赏月,除夕扫尘等开展的活动也必将充满浓浓乡土味,深受队员欢迎。3,农技实践劳动。新课程改革后的学校内部,校园生活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队员的需要,怎样改变这种状况,那就是实践!新课程中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也扩展了少先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先队可结合实际,让队员们跟爷爷干农活,采菊花,学养蚕;跟奶奶做家务,学编织,剥丝棉;跟庄稼交朋友,到田间观察、了解农作物的外形、名称、习性及作用;跟动物握个手,对家里的鸡、鸭、猫、狗等进行饲养实践,将真实的劳动感受写下来。这些活动都是在“土”字上做文章,但做到了“土”而不俗,让队员真正享受农村的美,真正体验农家的乐。
二、实,强调少先队活动服务功能。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农村学校少先队活动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开展,抓好队伍建设与阵地建设,构建学习型组织,更要体现它各方面的服务功能。让队员在参与活动的服务中,使自己的身心也得以发展。1,为队员服务。在农村少先队活动中要拓宽并充分利用农村社会化教育渠道,让队员走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了解社会,热爱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增长生活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劳动育人,培养队员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劳动技能。坚持活动育人,培养少先队员自律、自强、团结友爱和创新能力。如我校开展的参观砖瓦厂活动。让队员进入烧砖窑房体验高温,培养其勇敢精神。参观该厂孩子的生活宿舍,感受外来民工子女在外地生活的艰辛,加强队员的思想教育。2,为教学服务。少先队是学校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得力肋手。让少先队组织有效地融合于新课改之中,把新课程的一些新思考、新观念,以及少先队活动与新课改相结合的新实践、新体会融会贯通。通过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记一记开展的各项少先队奠基活动都会十分有利于新课程各科教学,特别是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的教学。3,为新农村服务。农村少先队活动要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基本形式,开展“争当文明小使者”活动。以争雏鹰特色奖章为激励体系,在必修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设立以农业科技实践和倡导农村文明新风为主要内容的选修章,如种菜章,养殖章、科技章等。做到“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组织引导队员传承民族精神、促进农村文明新风的形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新,活动的组织新,来自于孩子的创造。
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现状,社会的要求而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少先队活动面临的问题,依托的环境时常会发生变化,活动也应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使活动具有新意,具有时代气息。辅导员们可以从全国各地的大事情中,从当地的特点中,从班级发生的大事情中,从孩子们的热点话题中寻找新意,开展符合队员身心需求的活动,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队员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后,自发形成了“取经小队”到目的地取经。他们去蔬菜大户的暖棚去探望蔬菜瓜果;到生猪养殖大户处亲自给猪喂食、换水、洗澡;去果园里寻找科技,体验科技。并设计了记录本,把了解到的,观察到的,亲身体验到的和感受都作以记录。最后还请受访者签名,算是换取“通关文谍”。当队员得知现在桐乡超市里以涪陵榨菜占主位,而家乡的榨菜却处于屈居地位时,就抽双休日去桐乡超市调查,开展了“为榨菜广告代言”的活动。不仅设计了很多宣传家乡榨菜的广告语,设计了卡通榨菜的形象,还纷纷当起了榨菜广告形象代言人,在红领巾电视台展示他们的风采。另外队员们从老百姓的热点话题中,开展了越丰水污染与癌症发病率关系的调查。在校长发出争创“绿色校园”的倡议后,高年级队员自发组织采集了各式野花,开展插花艺术展,给教室带来幽雅芬芳。在参观完南日蔬菜一公司后,了解到菊花牌榨菜已成为飞机航空食品后。开展了“小小榨菜盼奥运”活动,畅想2010年航空榨菜的品质与包装,外国友人看到产品时的评价。此外,队员们还结合家乡物产,开展了“黄瓜、刺瓜擂台赛”、“三菜(榨菜、大头菜、油菜)大本营”、“我与蚕宝宝”和“菊花仙子幻想画”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创意新,富有地方性,深受队员喜爱,也充分显示了队员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评价的多样性,活动重在过程体验。
在举行少先队主题活动时,我发现积极参加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多数队员都喜欢充当看客。我们应当承认学生在性格,能力等诸方面确实存在差异,也许,这是由于我们农村孩子特有的害羞。从课改的理念中,我得到启发,评价只有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及班集体个性差异的尊重,才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体,应该让他们享受教育的过程,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虽然他们进步会各有不同,但快乐会渗透进每一个参与的孩子心中。农村少先队面对的是每一个孩子,工作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时时都会涉及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我们要建立个性化的活动评价机制。因此我们不仅颁发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异生”等,还设立了“小养殖能手”、“弯弯腰小标志兵”、“班级小管家”、“小孝星”等多种奖项。使每个队员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参与总结评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改革少先队活动的评价方式,辅导员们不用再担心面子,队员们也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自信,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
五、变,辅导员要积极转变观念,提升自我素质。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少先队工作的基本力量。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艰辛与困窘。于是在对传统进行反思,对精髓传承并对新课改理性思考与尝试摸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辅导员,特别是农村辅导员,面对新课改和千万家长对优质少先队的期盼,感觉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己的教育特色,转变自身的观念,才能在教育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农村少先队的困难和问题存在是不能漠视的,但不能总抱怨环境的落后,要科学辨证地看待农村少先队的条件。毕竟现在和过去相比,农村在很多方面有了好转,而农村少先队和农村的少先队队员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所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树立以队员为主的少先队工作理念,让自己从“包办型”和“权威型”的角色中得以改变,成为队员的朋友和知心人。增强自己的辅导技能以及探索创新和理性思辨的能力,使自己向着“职业专长、思想情感高、知识面宽”的方向努力,逐步具备新时期辅导员的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新时代的需要。
7.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七
1. 明确历史由来, 激发学习兴趣
在很多学生看来, 高中数学这一枯燥学科都是由图形、数字构成的, 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所以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能够加入一些典故、历史渊源等, 必然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设置预习单元
课前预习对数学这门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预习只是起到初步了解的作用, 预习单元要以游戏、故事等简单的形式来编排, 设置预习单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期望值, 学生通过之前的预习, 也使教师的授课过程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1].
3. 列出多种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与初中、小学数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其解题方法多样化, 而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这种情况, 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思维过于局限等不良后果[2]. 所以, 在例题中列出各种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式, 可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适应阶段, 也可以启迪他们的思想.
4. 图文结合、合理编排
如果课本中充斥着各种枯燥的数字和文字, 学生肯定提不起兴趣去阅读, 也凭空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所以尽量使用图形、图片进行表达, 这样既浅显易懂, 又能明白表述. 同时知识编排一定要由易到难, 逐层递近,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商水平, 要难易有度.
二、优化教学方法
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一改以往课堂主体的观念和言传身教的授课方式, 融入到学生当中, 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共同学习, 鼓励学生给自己提出质疑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创新能力, 之后及时纠正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
2. 创造和谐氛围
创造和谐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营造出和谐、自由、民主的氛围. 如果学生敢于大胆发言, 勇于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给予耐心的讲解、正确地引导, 那么就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激发学习兴趣
曾在新课标中提出的数学“教学建议”为: 注重应用与实践, 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它无处不在, 是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的.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模拟相关的情境, 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置身其中, 在享受乐趣中学习数学.
4. 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新的要求下, 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早已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 而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如,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学习、数学交流、创新、合作等的一系列新时代环境下所需求的能力, 在这里着重指出合作和创新两种能力[1].
在当今主张合作、共赢的国际形势下, 合作学习能力逐渐在社会舞台上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每个个体的信息、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提出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体意识, 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取长补短, 在合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合作, 及时沟通, 乐于倾听, 尊重彼此, 进而起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效果.
创新驱动发展,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方向, 由于每个学生的自身状况不同, 因此需要教师在平时要注重对学生做开放性问题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
5. 注重基础、技能的学习
随着高中数学试题灵活度的增加,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述[2]. 如, 一些定义或者公式的由来和推导过程, 数学也不是死记硬背, 照搬照抄的学科, 而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运用的学科. 教师应该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从而使学生具备自己探索新方法的能力.
6. 学生积极配合
在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 学生虽然属于接受方, 但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配合教师, 是很难实现教学方法优化的.
总之, 在新课改要求下, 做好高中数学创新工作需要通过改善优质教材和优化教学方法两方面来进行, 这是需要教育部、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共同来完成的, 任重而道远. 所以, 我们要不畏艰难, 共同努力, 争取将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上去.
参考文献
[1]黎彦峰, 苟菊桃.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J].新课程 (中旬) , 2012 (11) .
[2]肖金枝.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5) .
8.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八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
体育教师作为新课标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者与指导者,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已不再单纯是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而是复合的、弹性的,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其进行专门的教师教育,实现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一 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知识传授角色的变化。
(1)由传统的规格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方向转变。以往的某些体育课,大多是教师定好教案、内容、时间、活动量、负荷、密度,上课时严格执行,对学生一视同仁。但现在看来,这种规格化的教育存在许多弊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能力差异、心理差异等,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念和方法,多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使学生尽其所能所想,合理充分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由教师注重“教”向学生注重“学”的方向转变。体育教学中的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一看就会,甚至技术动作比教师做得还规范,这时如果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学”起来就索然无味了,所以要调整好教与学的比例,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需求心理,适当适时地“教”,把学生的“学”放在重要地位,这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3)由注重学习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以往的体育课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成功量的积累,以及过程的美好,本可以成功的却半途而废,要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是贵在参与,马拉松也有半程之说,所以在新课改中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十分重要。
2职业角色的变化。
(1)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有兴趣去学,积极地去练,教师不再去“统治”学生,控制课堂,从“独裁者”变成服务者,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使学生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地确立目标,心满意足地收获成果。
(2)成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在民主、宽容的课堂气氛中,能和教师同练同乐,学生会很兴奋,能够自主地学习,探究地尝试,坦诚地研讨,能充分发挥潜能和智慧,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分享和教师之间情感和想法,心理上也得到支持和帮助。师生之间的距离被拉得很近。
二、制约学校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因素
1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束缚了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
当前的课程改革缺乏相应的师资配备。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并没有对师范教育(体育专业)进行相应的改革,缺乏一种实际的人才储备。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上位培训体系——师范教育。至今还沿用着课程改革之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传统的“体育课”改成了“体育与健康课”,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增加了“健康课”的内容,但是相应的师范教育却没有增加相关内容的学习。直接导致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2教学资源的匮乏限制了体育教师教育的开展。
在全国的学校中,大都存在着教学设施,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丧失了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受到了影响,严重遏制了教师创新意识的发挥,给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师人数不多,没有形成一定的研讨氛围,教学仍为以往的按部就班的模式,给新课标的推行带来了困扰。开发学校的教学资源成为新课改下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策略
1实施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校本培训”以教师培训为主体,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以学校为培养单位,对教师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加强各学科间的交流,使有效的教育资源更好地被利用;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课题小组,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实施区域联动教师发展策略。
“区域联动教师发展策略”就是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在一定区域内的协调组织作用和独特的资源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有效弥补以校为单位进行的教师培训的不足,以实现区域内教师共同发展的工作策略。
四、与时俱进: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策略
1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配套改革。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实现四个转变,即课程结构上实现由“刚性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增强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课程形式上实现由“重外延”向“内涵与外延并重”的转变,强调课程综合化;“术科”的课程目标上实现由“运动训练取向”向“教学能力取向”转变,突出运动技术教学能力;“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上实现由“理论课与实践课彼此隔离”向“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贯通”。重视体育教学案例的诊断分析。
2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化基点,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
体育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如何教“知识和能力”。这种技能应该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所在,因此就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新的发展基点。体育教育学类课程是体育教师获得这种知能并实现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性”的理论基础。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相应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撑课程即专业课应该为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体育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的理论前提,而且这种理论支撑和指导并不局限于本科阶段,而是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3实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由“扩容”向“升级”的模式转型。
“升级”型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强调两点:一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该以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为主,重视现代体育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且这往往是培训者的特长与优势,以那些技术性的因素如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手段为辅。这方面培训者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常常不如被培训者:二是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必须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关注体育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9.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 篇九
作者:余坤鹏
小学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性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意义.要适应教育和体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教学创新的是必由之路.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创新可以从观念、教具、方法、内容和学生兴趣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教师转变观念为前提
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教育念或者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全新的教育观念是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必然之要求。同时,新课程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要求教师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入到学生之中去,降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进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力求课程内容的丰富化、弹性化,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是以一线体育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前提的。
二、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因材施教为保障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供多种独特而新颖的教学方法,然后再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喜好、身体素质、运动经历等择优选用、因材施教,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最终,使学生快乐地得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此外,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学方式的创新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迎合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地强调动作一致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为进一步的教学方式创新所用。
三、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学法创新为促进
教学是双方的、互动的。因此,单纯地教学方式创新并不能充分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讲,“会学”很大程度上重要于“学会”;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教会学生如何训练比带着学生训练更关键。实际上,教学方式创新更加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能够为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烘托良好的氛围。
四、小学体育课的创新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讲最恰当不过,尤其是体育,只要学生对某个项目感兴趣了,他都会自然而然的练习,模仿,加之老师的指导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一种习惯,这样既不是强求也不是施压,反而会促进学生健康体质。
五、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创新以具体措施为落实 1.运动技能教学方式的创新措施
教学方式的创新最终使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方式创新的出发点和核心,决定着教学方式的创新策略和具体措施。体育教学方式创新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是人们理解新教学模式的根据。例如,快乐体育教学法力图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课程结构,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各个因素融为一体。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必须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五个领域目标得以全部实现。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了体育教育模式教法的创新结构要素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方式的随之改变,这也为我们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好的途径。2.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创新措施
新课标将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取各异的教学内容,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比如,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目,校外、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因此,体育教学与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也有所出入。教师除了使用那些原本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学会改造和建设适合孩子发展要求的其他体育项目,在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3.基于快乐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创新
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而是能够做到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其运动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让他们感到成功。快乐体育教学则可以达到此目标,它强调以积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兴趣着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和体育项目,先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尔后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快乐学习。快乐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得以实现。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小学体育课创新的主体。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富有创新性、时代性的体育课堂,不局限于教材大纲的框架,终求不断用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老师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学生创新的动力,体育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去影响学生,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帮助和鼓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和赏识。体育教学是双向、多变的复杂活动,教学方式创新也要兼顾教学双方,并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碰撞出富有创意的智慧火花!
单位:芦山县升隆中心校
【体育课在新课改中创新】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课课改教学总结08-30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09-01
小学体育创新活动06-22
体育课中的体能训练09-06
发展体育事业 参与社会创新11-06
多媒体教学在体育课中07-11
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分析论文09-03
小学体育课中游戏的作用与运用08-19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教学论文06-26
在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