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

2024-10-05

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通用8篇)

1.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 篇一

一、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二、公共场所各类用品用具的运输应采用密闭方式进行。

三、公共场所的各类用品用具数量应配备足够能供周转用,一般应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四、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应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五、公共场所内供客人用的各类食品用具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六、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卫生清扫、除害卫生制度

一、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二、发现老鼠、蟑螂及其它害虫应即时杀灭;

三、发现鼠洞、蟑螂滋生洞穴应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并及时清理或合理投药。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从业人员健康证”才能上岗工作。

二、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三、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即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一、工作时杜绝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常剪指甲,工作场所不得吸烟,违反其中一项酌情扣除奖金。

二、每天搞好本职岗位卫生工作,如工作区域卫生不符合要求按情节轻重酌情扣除奖金。

三、下班前,要及时打扫卫生工作,如被检查人员发现未做好卫生工作,擅自下班,酌情扣除当事人奖金。

四、各区域工作人员按照制定的卫生制度,做好本岗位工作。由领班不定时对各区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当事人改正。

2.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 篇二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兴起

全球化是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场大革命, 其范围涵盖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诸方面, 全球化导致知识经济与技术革命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经济全球化制造了自己的对立面—区域化, 或者说区域化与全球化对峙并存。” (1) 当今世界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发展的局面促使公共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效能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区域公共管理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全球化所带来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全球化凸显了地区竞争的重要性, 而区域竞争能力的高下, 关键在于以区域政府为核心的区域公共管理主体的决策、管理。而同时, 由于经济市场化的影响, 区域间政府围绕制度、政策、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等也存在很大的竞争, 从而也加深和促进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流域治理问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 区际利益摩擦等问题……这些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出现, 也势必必须依赖多个区域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联合治理。由区域公共问题引发的区域联合、区域发展也积极的促使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与发展的。

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现状及所面临问题

1.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

理论研究是为了更有效的指导实践, 而我国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近年来, 虽然在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上, 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每年都有大量论文、著作发表, 但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宏观的层面上, 如对区域行政问题、区域政府间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而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应用方案研究则相对较少。较有影响的包括对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研究、对“京津塘”环渤海湾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等。而国外, 对大都市区的区域管治、流域污染问题的研究治理等具体操作问题的研究是比较系统而广泛的。除了实证研究比较薄弱外,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在方法论体系、区域政策工具研究方面还相对欠缺。同时, 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方面, 缺乏整体、系统性。这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中, 引起更大的关注。

2.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面临不平衡的发展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 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优势、人口资源的不平衡, 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地区性差异也导致了区域公共管理的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地区无论在地理环境、资源优势, 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在公共管理领域, 从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管理行为, 到公共管理模式等都表现出诸多不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 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 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 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 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 (2) 这也是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经济不平衡下所面临的必然问题。具体来说,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 地方政府的区域公共管理合作意愿比较强烈, 其公共管理行为更多的受制度的约束, 比较规范。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地区政府的区域公共管理意愿较弱, 从多年来的发展态势看, 西部地区无论从经济模式还是管理模式都采取模仿、照搬东部地区的方式, 这种全国步调一致的模式, 并不适合西部地区经济、管理制度的发展。因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较多, 公共管理行为更多的受到环境, 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故此, 探索与实施更加适合西部地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2) 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存在不稳定因素

区域公共管理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市场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等较之传统公共管理都发生了广泛变化。区域公共管理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作为区域公共管理推动和执行主体的地方政府组织, 由于其职能的转变, 必然面对权力向市场、第三部门的让渡。而在这一过程中, 也面临着地方政府权利让渡的自愿性, 以及市场、第三部门是否具有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如何调节各方利益与职能, 是目前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改革所面临的又一问题。

区域公共管理也会促使区域政府间的竞争愈加强烈。经济区域间的资源大战, 各自区域利益的考虑, 必然制约区域合作的实现。同时, 我国政府缺乏可供区域公共管理利用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储备, 很多职能部门构建还不完善, 并且缺乏协调机制, 这些问题都引发了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中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全的区域政策体系, 最明显的表现是迄今为止仍没有为实际部门所采纳的问题区域区划框架, 最多只有贫困地区划分, 这对完善区域政策来说等于缺乏基本的基础。” (3)

由于经济环境与治理环境的不同, 导致了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也正因为各地区经济水平、资源环境的不同, 更加强了区域公共管理的必要性。区域公共管理改革是目前我国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选择, 但是, 这是一个从东部到西部的渐进的过程, 需要稳妥的制度安排, 不能简单模仿、照搬, 否则会带来更多的公共管理与社会问题。同时, 政府应该加强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完善, 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机制, 杜绝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小结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处在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存在挑战。公共管理也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与发展着。区域公共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经实践证明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现状的研究, 一方面有利于总结过去的实践、研究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楚认识到目前所存在问题, 以便于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 得到提高改善。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较高的技术保障, 在目前的环境下, 针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改革存在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的发展, 政府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方式, 实现从东部到西部的渐进发展。同时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 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

摘要:区域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在我国兴起的。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经实践证明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理论研究的现状来看, 重宏观研究, 缺乏实证研究, 缺乏方法论研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又存在着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大的重视。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现状,不平衡性,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 (04) , P76

[2]陈瑞莲孔凯.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前瞻[J].学术研究.2009 (01) , P48

3.浅谈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篇三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的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探讨区域公共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倡导在新形势和新的发展机遇面前积极推动政府改革,加快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关键词:政府;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

一、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和研究领域,区域公共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变革浪潮。为求得政府组织的有效运转和社会良好的治理状态,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开始变为新公共管理模式或“管理主义”。

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都需要完美的配合才能达到其建立的最终目的。欧美学者对于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域主义的出现时在民族国家产生之后出现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区域主义成为20世纪下半叶国际社会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G·缪尔达尔指出“市场的力量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不平等”,A,赫希曼进一步补充“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性,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情况和条件”。D,诺思在其一系列的论著中证明“共同体和政区间的竞争是如何引导较有益于公民和企业的规则不断演化,这些规则包括受约束的政府、财产权利、约定的程序、法治等”。此后针对区域带内部的政府关系情况,古典经濟经济学的代表A

斯密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之际,政区间的竞争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根据上述可以发现,无论是国家间的中央政府,区域间的地方政府还是政区间的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建立的大量的区域经济带之后,府际间的竞争也在所难免。如何趋利避害,完善区域公共管理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现代区域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应当强调区域经济带内部的社会公平,因为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再只限于政府和组织。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公共管理就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实践证明,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展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

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中国进入市场导向的改革开放后,中央向地方着手行政分权。区域经济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了蓬勃的新希望,但是受传统的体制和行政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行政区的竞争和政府问竞争双轨并存的扭曲竞争局面。随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型的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更加凸现出来。区域经济带的建立突破了行政区划的局限性,但是受传统公共管理的影响,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受到刚性束缚现象开始增加。微观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事件频频发生。由此我国政府和广大的学者针对国内的区域建立实际情况研究区域公共管理体制,研究主要包括:

首先,概念的界定。明确的定义是研究问题基础。针对国内的实际情况,政府和广大的学者定义了区域公共管理的主客体、区域公共管理方式和机制、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等等。以现代公共管理的全新概念重新认识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问题。

其次,主体问关系的研究。在此方面主要是研究区域政府间竞争和合作。政府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竞争向其他形态的社会竞争一样有利有弊。如何掌控政府间的竞争使其达到利益最大化,如何加强政府间的沟通时研究的主要目的。同时,对于府际间恶性竞争的另一个导火索——区域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分配也是研究的主要方面。

最后,行政区划的现实意义研究。这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也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以及区域公共管理的案例研究。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可以科学的化分区域带,有针对性的提出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建议,通过比较区域带的不同,制定较好的公共管理方法和体制。实现区域公共管理的创新,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从现实社会的发展来看,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社会信息化以及地方政府分权化的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日趋复杂,这就给区域政府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系统研究,不仅能够指导区域公共管理问题,提出有效地政策建议和方案咨询,还能够有效地规划区域公共管理体制,建立有效地政府制度,完善政府机制,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

1.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在区域公共管理创新问题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理念的改变。摒除落后理念,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切合联系实际情况,发展区域经济:首先,明确在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上,公共问题和公共事物为行动的最终目标。很多的区域经济带以行政区划为出发点,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应该改变内向型行政或是传统的单边行政,试行区域性行政,奉行政府间协作,共同治理的理念。其次,因为建立区域经济带后,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在单一,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要多方考虑,全面建设公共管理制度,以求达到各主体间的和谐。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适应的是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所以社会的公共事物表现出了高度的渗透性。最后,是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的改变。公共管理的权利通过主客体间的沟通、协作、谈判、确立明确关系等手段,建立分散的、多元化的和上下互动的权利运用体制。这种具有联合治理性的管理制度具有在建立市场原则、公共利益认同上互相合作的本质。

2.区域公共管理机制的改变。著名学者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所指出的:“全球性的最大特点是网络性,因此,这些治理机制也应当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等级制的。”欧盟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专家贝娅特?科勒一科赫认为:集体意愿的组织原则和宪政的观念是区分社会政治体系的两个构成性要素,因此,根据两者的不同方式组合,可以区分出4种不同种类的治理机制,国内学者针对此项观点总结了出来了国家主义、多元主义、法团主义和网络主义四种治理机制类型。但是这四种管理机制更多的是使用于某个国家或是行政区政府。还有一种是网络形态的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传统的科层制面对区域公共问题的挑战,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必须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不断的实践和案例证明,网络治理机制适合特定的跨国或是跨行政区的区域共同体。

4.办公环境和公共区域管理办法 篇四

(草案)工作。

(三)负责办公楼安全和公共设备设施管理。(四)负责公共区域规划,组织环境卫生清洁。

整齐。

(七)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物。(八)垃圾筐不定时检查、清理,保证垃圾不超过容量的2/3。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2、作息时间规定

上班时间:早8:00 12:0-13:00 下班时间:晚17:30

3、员工上下班实行签到制,上下班均须本人亲自签到,不得托、替他人签到。

4、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员工如因事需在工作时间内外出,要向主管经理请示签退后方可离开公司。

6、员工遇突发疾病须当天向主管经理请假,事后补交相关证明。

7、事假需提前向主管经理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休息。

8、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的权利,公司不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如公司要求员工加班,计发加班工资及补贴:员

工因工作需要自行要求加班,需向部门主管或经理提出申请,准许后方可加班。

三、卫生规范

1、员工须每天清洁个人工和区内的卫生,确保地面、桌面及设备的整洁。

2、员工须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发现不清洁的情况,应及时清理。

3、员工在公司内接待来方客人,事后需立即清理会客区。

4、办公区域严禁吸烟。

5、正确使用公司内的水、电、空调等设施,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闭空调、电灯和一切公司内应该关闭的设施。

6、要爱护办公区域的花木。

四、工作要求

1、工作时间内不应该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三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要按月进行考评。详见《员工试用期考核表》。

3、公司内所制定的《员工日程表》是衡量员工完成工作量的依据,要求员工每天要认真、详尽的填写,作为公司考核员工工作量的标准。

4、职员间的工作交流应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大厅、会

议室),如需在个人工作区域内进行谈话的,时间一縏 应超过三分钟(特殊情况除外)。

5、加强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将实行签到制,出席记录和培训考核也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部分)。

6、经常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并参与部门的业务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7、不得无故缺席部门的工作例会及公司的重要会议。

8、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效率地工作。

9、员工在任何时间均不可利用公司的场所、设备及其他资源从事私人活动。一经发现,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公司将予以辞退。

10、员工须保管好个人的文件资料及办公用品,未经同意不可挪用他人的资料和办公用品。

11、员工要保管好个人电脑,按公司规定进行文档存储、杀毒及日常维护,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综合管理部,由公司安排修理。

五、保密规定

1、员工须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妥善保存重要的商业客户资料、数据等信息。

2、管理人员须做好公司条要文件的备份及存楼工作,并

妥善记录网络及口令。并向总经理提交完整的网络口令清单。

3、任何时间,员工均不可擅自邀请亲朋好友在公司聚会。

4、员工及管理人员均不可向外泄露公司发展计划、策略、客户资料及其他重要的方案,如一发现,除接受罚款、辞退等内部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人员管理

1、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管理,包括职务的分配及工作内容的安排。

2、员工须尊重上司,按照上司的指导进行工作并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

3、员工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须及时向部门主管或经理反映,听取意见。

4、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意。

5、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动作,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6、管理人员应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好员工队伍,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策划顺利进行。

5.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 篇五

摘要: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 可实现地区间的互动互助、优势互补。区域经济合作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 然而, 由于利益驱使, 各地政府又各自为政, 呈现出地方保护严重、制度缺失等问题, 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 本文从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 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 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区域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以期推动区域公共管理与经济合作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公共管理; 问题;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开始成为协调各方资源、地区互通互建的区域发展新路径, 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各地政府也分别就区域合作展开探讨与实践。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密不可分, 区域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亦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与手段。当前,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横跨不同地区的公共事务务必得到妥善处理, 否则极可能破坏地区合作关系, 甚至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问题。这要求各地政府必须直面区域公共管理的误区, 切实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与封闭僵化的管理模式, 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协作与调配, 继而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管理。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

1.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

区域经济合作, 顾名思义, 即不同区域为达到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而通过合作、互通等形式构建成一个共同体。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目前常用的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方式,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催生了这一模式, 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不平衡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还可通过联动作用, 有效分配资源, 实现资源互补、地区互助。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区域经济合作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跨地区公共事务, 这有赖于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新兴范畴, 主要是指不同区域的多个主体为了有效处理跨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公共事务、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 而实施的管理调配活动。与一般公共管理活动相比, 区域公共管理的对象是不同区域纵向或横向层级间的重叠交叉部分。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其实施过程就是不同区域的多元主体间平等沟通、协商的过程。

2.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种突破地域限制的现代化新型治理结构, 是不同地区开展跨地区经济合作的基础。一方面, 区域公共管理能够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制度性框架。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涉及多方主体, 管理制度、管理方式与政策的不同往往会给经济合作带来阻碍, 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合作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区域公共管理能够促进跨地区的贸易往来, 减少交易成本。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地区开展合作互动、谋求共同发展的选择, 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各地区的贸易流通, 并降低所需成本。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共通政策, 简化不同地区经济交往行为的各类流程, 减少不必要支出。另外, 区域公共管理也有利于打破地区贸易保护与文化自闭, 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二、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央政府号召各地区基层政府让利放权, 以增强地区经济的开放性与活跃度。然而, 即使在区域经济合作中, 地方保护主义仍屡见不鲜。为了追求本地区的GDP增速与地区排名, 地方政府往往会针对核心产业或高新技术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如严格市场进入、设置贸易障碍等。这不仅不利于本地区的持续性创新发展, 亦损害了区域经济合作中其他主体的权益。地方保护主义显然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理念相违背。一些政府为了尽可能的完成经济目标, 大幅度的招商引资, 甚至采取了非恰当的竞争手段, 不断降低土地的出让价格和税收标准。区域经济合作中不统一的政策手段也会损害原本的合作关系, 使得资源无法合理配置。

2. 行政区经济与政府干预过多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是政府, 因此, 在地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都带有浓重的地方行政色彩。该地区的经济建设采取何种模式、发展何种产业、是否开展区域合作等都与政府工作息息相关。归结其原因, 则是我国的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就逐步形成了以地区政策为主导的区域型经济管理模式, 在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全面而系统的经济体系, 但是, 因资源限制, 这些地区的经济体系中的各个构成部分并不能均衡发展, 甚至存在较大缺陷[2].这种模式也将全国的经济割裂成各个区块, 并不利于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另外, 政府干预过多也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之一。政府是形成公共管理制度与实施的主体, 但干预过多、界限把握不明, 则会削弱企业的能动性, 从而给区域经济合作造成消极影响。

3.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缺失

制度是各地区实施跨地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也是处理其中一系列公共事务的主要标准。然而,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却相对缺失。一方面, 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现状不同, 产业结构与经济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 这使得区域公共管理的实施过程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达成过程存在较多矛盾, 甚至难以协调多方利益;另一方面, 我国一直以来的行政区经济也使得各地区政府间彼此独立, 甚至为了自身管辖范围内的经济效益而产生不统一行为, 这也影响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无制度, 即无标准, 也可能使得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个主体随意行动, 必然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合作的应有效益, 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合作公共管理制度。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管理创新途径

1. 优化区域公共管理的结构框架

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框架是实施公共管理与指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核心内容是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地位与关系, 重点包含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两类主体。横向的政府间关系与纵向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结构对于区域公共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首先, 在形成区域公共管理制度框架时, 务必明确不同参与主体间的权力地位与互动关系, 通常情况下, 不同地区的政府间应保持平等性, 各类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不同地区也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其次, 因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绩等因素限制, 各地政府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相对竞争的关系, 利益冲突也无法避免, 因此, 为降低利益矛盾而带来的非理性行为, 各地区应组建并扶持行业协会;最后,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强行业协会与各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 打造出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综合平台, 并适当的开展区域经济合作评估, 提供政策咨询等。

2. 健全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体系

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出发, 首先, 制定并不断完善区域公共管理协调制度, 统一规范。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通过协商、沟通等方式做好利益协调, 形成经济管理与公共事务处置的统一标准, 逐步放松管理权限, 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市场、资本市场等的充分流动, 同时, 还需经过广泛调研分析, 以形成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 促进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其次, 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资金的有效筹集制度。在明确区域发展出资主体的基础上, 巧妙的运用政策工具, 形成多元的资金筹措方法, 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动力。最后, 明确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行政辅助方法, 以降低经济往来中的不必要支出,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促进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3. 创新区域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区域公共管理得以实施的主要物质载体。正如上文所述, 区域公共管理包含不同地区的多个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多元主体。为保障区域经济合作效果, 构建出相应的公共管理组织十分必要。可积极吸取国际上成熟的合作组织的相关经验, 设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常设协作机构, 并由不同地区政府分别选派的人员共同构成。常设协作机构的运作模式可采取多种类型的联席会议制。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为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专业服务与咨询,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区域公共管理。因此, 为推动不同地区间的均衡进步、资源合理配置, 各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必须广泛调研, 仔细评估, 明确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继而创新区域公共管理模式, 包含结构框架、组织机构与运营模式, 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莲, 付恒。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构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03) .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4) .

6.公共区域警示语 篇六

2. 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3. 革除陋习,战胜非典。

4. 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5. 克服不良习惯,养成文明行为。

6.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 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8.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9. 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10. 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11. 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12. “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

13. 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4. 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7.封装公共区域管理规定 篇七

关键词:区域;应急资源;配置整合

我国目前正处于国家发展的矛盾突发期,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的应对和防范各种突发公共危机,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对公共危机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在国外危机管理理论的介绍;不同类型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成因;把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引入到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价值危机的治理中等。而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研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还较少。因此, 本文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视角, 主要关注在实际的公共危机管理中, 如何实现应急资源的布局整合、有效配置与及时供给这三者间的有效协同, 分析应急管理资源的内涵、配置与整合的原则, 介绍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含义及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模式。

一、应急管理资源概述

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把恰当数量和种类的应急资源放置在选定的最佳区域,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资源配置与整合在应急管理中是一个实施过程, 就是把资源组织起来, 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在限定的时间集结到特定的地点。

(一) 应急管理资源的内涵

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资源指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征调或积极响应的全部各类资源的总称, 分为自发资源和公共资源两种类型, 有人、财、物、信息等存在形式。其中人是应急管理中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资源。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决定财、物、信等资源的效用与效能的关键。充足的财政与物质资源储备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 必须重视物质资源的储备, 重视财政资源与物质资源在结构和总量上的协调。

(二) 应急管理资源配置与整合的原则

1. 人本原则。

在危机发生后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整合各种资源以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这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最高准则, 也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2. 效率原则。

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成败。首先是响应的时效。危机一发生, 就需要全面调动资源开展危机救治, 缓解各类资源的供需矛盾, 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重建社会平衡体系。其次是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应急管理本质上是资源储备及资源消耗补充的动态过程。在消耗及补充资源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成本之和即应急管理的成本。因此, 有效、合理、充分地使用资源, 不断降低耗费与占用资源所带来的各项成本, 才能满足效率性原则。

3. 公平原则。

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不仅要注重效率, 更要重视公平。公平非平均, 而是要有主次。在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中, 要达到整体的平衡, 从主要矛盾出发, 优先满足最重要、最基本应急资源的需求, 从主要矛盾的解决来缓解次要矛盾, 要尽量避免各类资源需求矛盾之间的相互影响。

4. 协调原则。

应急资源的配置及整合就是一个协调过程。各类资源的所有者性质、功用不同, 必然导致价值及利益取向会有差异。在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及整合中, 必须要坚持协调性原则, 协调个体、局部的力量并使之形成整体资源, 统一指挥, 发挥整体资源的最大功效。

5. 开放原则。

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能力取决于现有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但是更取决于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遵循开放性原则, 一方面能够将系统内部的资源向外移, 以便使应急资源在不同的区域和范围内能得到整合与共享;另一方面则是将系统外部资源内移, 增强所需的关键资源的可获取性。

二、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一)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概念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即公共危机管理主体, 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 (NGO) 、企业部门以及公民个人, 通过自觉的组织活动,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 把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中各种相互之间无规则、无秩序的要素, 在一个行为目标和规范相对统一的网络结构中有机地组合起来, 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由无序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规则和秩序的、相互协同的自组织状态, 针对潜在的或者显现的危机, 协同实施系列性的控制活动, 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置和消弭危机。

(二)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特征

1. 重视子系统的协同性。

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旨在各个子系统间能够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 具体的协同方法是通过改变控制参量来改变序参量, 即通过改变相变过程中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及关联的方式, 使得系统向控制的有序结构发生转化。

2. 重视系统演化的动态性。

要实现公共危机治理系统自无序结构向协同结构转变, 则必须要重视其与环境的动态关系, 不断调整自身的运动速率和方式, 以便从环境中获得新的有序结构来维持自身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换言之, 即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应当重视资源协同保障机制的建立。

3. 重视系统中各微观元素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

系统中的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可以提升公共危机治理主体应对危机事件以及危机管理复杂性的能力。因此, 有必要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才能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4. 重视秩序形成的自组织性。

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模式对传统的单纯依靠正式制度和权威治理的方式带来了转变, 关注子系统的创造性、个性发展及目标的实现, 这些都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治理秩序。因而可以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明确权责体系等途径, 间接控制子系统的行为, 使其趋向协同以构建公共危机协同治理模式。

(三) 协同治理下的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基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 借助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我们可以从梯度开发、点轴开发以及网络开发三种类型来研究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1. 梯度开发类型。

狭义上, 梯度开发是根据协同治理的需要, 从总体上将区域应急资源划分为几个相互衔接和匹配的层次, 然后进行有计划地配置和整合, 形成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层次结构。广义上, 梯度开发是根据协同治理的需要, 既从总体上又从每一个区域内将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形成为相互衔接和匹配的结构层次。当下我国各个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开发还未形成规范的发展模型, 但是各有特色、相关协同的梯度开发基础已具备。推进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梯度开发, 一是能较好地协调危机和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与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经济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提高应急管理资源的使用效率。

2. 点轴开发类型。

即将区域内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重点放在那些由“点”和“轴”有机组合而成的特定区域上。“点”即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则是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线路或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点”和“轴”是构成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特定区域的基础条件。遵循协同治理理论的要求, 点轴开发体系中的“点”, 一是能保障区域内应急管理顺利运作的主要“支撑点”。二是有比较雄厚财力基础的“点”。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交通、能源、水资源等供应体系完善的“点”。而“轴”首先则必须处在水、陆及空间交通的干线上, 需要有相对发达且稠密的运输网, 这对于各“点”应急资源的快速流动十分有利;其次, 从地理分布上看, “轴”的走向应与区域应急管理战略的重点方向一致。最后, 要确保“点”要相对多的处于“轴线”上, 确保“轴”能成为区域应急资源整合与配置的基础。

3. 网络开发类型。

主张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整体推进, 是点轴开发类型的延伸和继续, 也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实现区域整体均衡发展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趋势的推进, 通过加强特定区域的内部建设特别是加强特定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同建设, 最终会形成区域应急资源保障网络协同一体化体系。应急资源的配置与整合, 必须重视生产性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保障性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在要素形成时间上的差异性和要素组合时间上的同一性之间的矛盾, 要通过协同治理来缓解这一矛盾。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 积极打造“无缝隙”、“无间隔”的区域应急资源网络链, 使区域间应急资源的相互协同变得极为便利。

三、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与整合的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协同治理视角下对区域应急资源配置与整合的分析, 可从以下思路来构建我国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模式:

1.前置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将区域内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集中在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易发区域。由于这些高危地区发生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概率更高, 因此, 还要形成比较完善及运转灵活的区域应急机制, 能够在危机和突发事件发生时, 依靠便利的应急管理资源而迅速形成强大的应急能力。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合前置式模式:一是国家边境区域, 此类区域对于我国维护领土主权和保障国家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将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整合重心前置。二是经济发展及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区域, 可借助此类区域的财政优势及协同度高的特点, 多多筹集应急管理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2.中置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将区域内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集中于区域内的中心位置, 以利于应对来自区域内的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此种配置与整合模式能够较好的兼顾区域当前的安全需要及区域未来的安全需要, 且区域应急机制的灵活性及应变性较强, 能够在区域中心迅速形成应对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区域应急能力。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用中置式模式:一是所辖地理面积较小且较集中的区域, 此类区域的地理优势较适宜采用中置式配置整合模式, 方便应对区域内的各种应急管理任务。二是经济发展协同度高、生产力布局比较均衡的区域, 此类区域可借助区域内的协同优势, 在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时, 从区域内的中心位置向周边位置及时配置应急资源。

3.多中心式区域应急管理资源配置整合模式。此种模式是在对区域应急管理资源的配置与整合中形成两个以上的高度协同的区域应急管理中心。此种模式下, 区域内的多个应急管理中心相互之间要具备极强的协同应变能力, 共同应对区域内形成的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

以下区域类型较适宜多中心式模式:一是应急管理资源分布不均的区域, 此类区域应急资源只集中在区域内某些地点, 其他地点则相对较匮乏。二是那些在承担本区域的应急管理任务的同时, 又承担对其他区域的应急管理进行支援协同的区域。

参考文献

[1].张士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资源整合[J].城市与减灾, 2003 (4) .

[2].史波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资源配置原则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6) .

[3].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

[4].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3.

8.多元治理视野下区域公共事务研究 篇八

关键词: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共同体;多元治理;太湖治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76-02

一、区域公共事务推动下的区域共同体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

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经济市场的形成,一方面将世界各国和地区吸纳到同一个经济网络中;另一方面,密切的联系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各经济主体都想在从中获取更多利益。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地缘相近、文化相亲、经济相通的地区开始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寻求区域合作的道路。区域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一体化,其实质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二)利益与需求

利益是区域合作的直接动力源泉。区域利益的实现是“地方官员升迁的筹码”,“最终获利的不仅是区域公众,更重要的是地方官员。”[1]要指出的是,利益主导的行政体制也可能成为区域融合的重要障碍。

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大量多元的社会公共需求,“要求提高政府再分配效率”,要求“提高低收入阶层生活保障”,要求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等等。这些系统工程,不仅使公共财政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对传统行政区划构建提出了强烈质疑。

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是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政府间的“纵向主导、横向阻隔”,各部门的“对口设置”,出现了“条条专政” [2]。改革开放以后,中央下放财税权,实行行政分权,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将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发展的目标,众多跨行政区的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合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三)区域共同体:从行政走向治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各地区的内部问题出现边界模糊的现象,大量体现特定区域内的公共事务不断涌现。过去以行政为主导的区域管理,不仅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且容易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互相推诿等不良后果。公共事务的区域化,要求形成跨行政区域,代表地区全体成员利益的区域共同体,从行政主导走向多元治理。

(四)多元治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成为政治学领域的新范式。罗西瑙是主要的提倡者,他认为,治理无须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1995年,《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一文中,将治理概括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

治理理论具有以下特点:主体多元化;权力运行多向性;管理手段多样化。与统治理论相比,最大的区别即“多元”。将治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能够打破一元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多中心治理模式。

二、长三角太湖治理的概述

(一)太湖流域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成效的区域之一。目前,长三角地区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左右,是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一倍,经济总量近4万亿。然而,传统管理模式却使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地下水超采;酸雨污染严重;沿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太湖生态的导火索。

经济发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相反,一面是不断恶化的环境;一面是公众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已不再是单独某个地方所能解决的。

(二)太湖流域治理的困境

太湖流域污染问题是典型的跨水界污染(涉及到的行政区域有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共八个市),即“流域某地区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其他地方而造成损害的结果,或流域各地方人为造成的水污染影响到全流域而造成共同承担的损害后果”[4]。区域水环境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间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跨区域、系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需要整个流域的协同治理。太湖流域的治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从理论上看,“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公用地灾难”都详释了造成地方政府不顾生态保护、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行为动机。作为理性经济人,各地政府都希望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合作往往因为“搭便车”的心理走向破产。一旦治理困境形成,将会强化低效的“路径依赖”。

从实践上看,阻碍太湖获得有效治理的根源在于传统科层制下的“行政区行政”治水结构,形成了“各自为战”的治理格局,大大降低了治理效率。

首先,闭合式“行政区行政”模式影响了官员的政绩观,导致片面追求数字绩效,大搞重复建设,盲目消耗资源,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辖区负责制使各地政府忽视环境系统的不可分割性,都“各扫门前雪”,甚至转嫁环境污染恶果;任期制更加剧了利益行政化、资源垄断化以及行为的短期化。其次,自上而下的科层制不适合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区域公共事务的特点在于范围的不确定性和具体任务的模糊性;而刚性结构的科层制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暴露出效率低下、缺乏民主的弱点。再次,部门利益左右环境立法、阻碍水资源统一管理。

最后,重管制、轻服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削弱了社会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习惯于依赖政府,使公民缺乏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和自觉性,除了跟着政府走之外,“对于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组织应该做的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与决策。”[5]

(三)太湖流域治理的制度创新

太湖流域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各地方政府间的集体合作,合作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以及完善的合作规则”[6]。

现存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首先更新政治治理理念。一方面强化区域认同感,树立“唇齿相依”、“合作共赢”的执政意识,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树立生态责任意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节约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提高效益。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改善执政理念的制度保障。引入绿色GDP,包含社会效益指标和环保指标;关注区域整体利益,“将其对相邻区域造成的正负外部效应,纳入到考核体系中”[1];提高绩效评估的监督功能,在确保考核主体的多层次参与的同时,加强阶段性评估,既做到公开公正,又贯穿全部行政过程。

地方行政模式的体制改革是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关键。区域行政可以通过专题项目式合作、区域/流域治理、区域行政专区、经济协作区、城市联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区域联合政府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复合体制[7]来回应区域公共需求。跨界水污染则应该“实行以府际合作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推动政府层级间和横向间合作治理,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新途径。”[8]

生态行政的环境创建是太湖流域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修订完善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法;其次,完善产权制度,发挥市场作用,建立价格机制,引导企业走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最后,增强民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意识,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建立起多元的环境保护体制。

三、长三角区域行政发展前景:太湖治理的启示

根据太湖流域治理的经验,多元治理理论是区域公共事务处理的有效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中心治理模式尤其适合解决发展中国家区域公共资源治理问题。

许多学者把分权视作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根源。事实证明,“分权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要有政治上的集权。”[9] 80年代以来,虽然全能主义逐渐消退,但“通过不断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来适应市场化和社会转型,重建国家的治理机制”,国家“并没有从经济和社会领域退却” [10]。

从长江三角太湖治理的现状来看,区域整合的过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引导。然而单向度从中央对地方施压,也将“面临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张力” [11]。因此,中央的引导是区域公共事务得以妥善解决的重要保障,而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才是根本途径。中央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多元治理模式既体现中央政府对区域内政府的约束,又体现区域内政府的自主性,诠释了公共性与区域性的辩证统一。

长三角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立区域认同上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优化社会资本,减少政府间的不信任,建立政府间区域认同,实践多样的政府间区域合作最终可能达到整合区域资源的目标。以目前的发展形势看,长三角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区域共同体的先行者,但具体情况还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封慧敏.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治理的制度选择[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程鹏.建国以来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的历程、动力机制与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6):31-8.

[3]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杨新春,姚冬.跨界水污染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研究——基于区域公共管理视角的考量[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68-74.

[5] 单文桃.浅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权的实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4):143.

[6] 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3):20-25.

[7] 王川兰.多元复合体制:区域行政实现的梦想[J].社会科学,2006,(4):111-118.

[8] 张超.我国跨界公共问题治理模式研究——以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J].理论探讨,2007,(6):140-142.

[9] 徐湘林,李国强.改革战略与中国奇迹——中国政治经济改革研究述评[J].经济体制改革,2007,(6):18-24.

[10]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 比较,2010,(5):1-14.

[11] 姚尚建.流动的公共性——我国区域政府研究的困境与超 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4):96-101.

上一篇:世说新语课堂练习下一篇:落雁中学“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组织生活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