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2024-10-12

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共7篇)

1.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一

贵州省关于黔东南州2011年公安机关统一招考人民交通警察笔试工作重要通知

一、黔东南州2011年公安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人民交通警察笔试考试于8月20日(星期六)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上午:09:00 — 11:00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下午:14:00 — 16:30 《申论》

二、考点安排

考点:共设5个考点,分别为凯里一中、黔东南民族高中、凯里学院附中、振华民族高中、凯里一职校。

三、重要提示

1、准考证打印时间为:2011年8月15日上午9:00至8月18日下午16:00,请各位考生务必于规定时限内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上打印准考证(逾期不能再打印),并详细阅读相关规则。

2、考生须携带有效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准考证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持其他任何证件(包括户口薄)均不能进入考场。

请考生见此通知后,带齐自己的证件,及时下载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无误!

特此通知。

州公务员录用招考办公室州人事考试中心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2.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3.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三

摘 要: 利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省87站降水、气温、MCI监测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 (Outgo inglongw ave rad iation)资料, 分析了2011年和2013年夏季7到8月间干旱实况和环流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2011年和2013年降水偏少,降雨量排位为1981年以来同期第一和第二,气温偏高,2013年7到8月平均气温为1981年以来最高的1年达到25.4 ℃。2011年和2013年副高和南压高压偏强,贵州等地及其水汽来源区域的对流活动都受到抑制,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较差,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偏弱,西北气流不明显,贵州、四川一带没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带,导致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最终形成了2011年和2013的干旱。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冷(暖)的现象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相应,可将ENSO事件作为次年预测贵州夏季干旱与否的重要因子。建议在贵州夏季干旱易发区域建设农业生产对策研究试验基地,指导农民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加大人工增雨力度应对夏旱。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南亚高压; 水汽输送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7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的、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粮食总损失的50%以上[1]。根据黄荣辉和周连童[2]的研究结果,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全国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0.2×108 hm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贵州省降水处于一个相对少雨期,干旱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01年至2013年13年中,贵州发生了2001年夏旱、2004年西部春旱、2005年夏旱、2006年西部春旱和黔北特大夏旱、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夏秋连旱叠加冬春连旱的罕见特大干旱、2011年的特大夏秋连旱和2013年的夏旱。已有的研究着重从干旱个例事实、影响干旱发生的大尺度天气系统配置及前期热带海洋表面温度异常方面入手。方之芳等[3]分析了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黄桂东等[4]分析了黔南2011年夏旱特征。白慧等[5]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对次年夏半年贵州降水产生明显滞后效应,尤其在LaNina事件的次年,其影响更为显著。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选取贵州省2011年和2013年的7—8月两次夏旱实例,对干旱实况和环流系统配置情况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期为贵州干旱诊断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本研究利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省87站降水、气温、MCI监测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 (Outgo inglongw ave rad iation)资料, 分析了2011年和2013年夏季7到8月夏季干旱实况和环流的异常特征。

1 干旱概况

1.1 降雨偏少

1.3 影响强度和范围对比分析

1.3.1 干旱发展 2011年7月底贵州旱象露头(图2a),从8月13日开始,贵州大部地区晴热少雨,贵州东北部及江南大部等地出现35 ~37 ℃的高温,截至8月29日,贵州省出现23个县市特旱、36个县市区重旱、17个县市中旱。2013年6月底旱象露头(图2b),但进入7月后,降水主要出现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余地区仍持续晴热少雨,旱情再次发展。8月12日干旱监测,全省82个县(市、区)出现不同程度气象干旱,特旱36个县(市、区)、重旱30个县(市、区)、中旱14个县(市、区)、轻旱2个县(市、区)。8月14日、23日先后受台风“尤特”及“潭美”影响,全省干旱范围大幅缩小,气象干旱得到解除或缓解。截止8月25日,特旱以上站数减少了43个,重旱以上站数减少63个;与19日相比,特旱站数减少了9个,重旱以上站数减少37个。

1.3.2 干旱发生区域 2011年7到8月早期干旱较重区域是西南部和中部地区,随后向东部地区蔓延。铜仁地区西部、黔东南州中西部、黔南州中东部及南部、六盘水市南部、黔西南州西南部、遵义市东部局地等地为特旱区域。2013年7到8月,重旱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毕节市东部、遵义南部、毕节东部、安顺市、贵阳中西部、黔西南东部和黔南部分地区。

1.3.3 经济损失 截至8月25日,除了贵阳市云岩区外,全省的87个县(市、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受灾人口达到2 000多万,其中550万人、280多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2013年7到8月,重旱以上区域主要分布在毕节东部、遵义南部、毕节东部、安顺市、贵阳中西部、黔西南东部以及黔南局地。截至8月9日,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6亿元,264.48万人、119.97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2 干旱背景分析

2.1 对流层中层环流系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高纬度的槽脊波动是对流层中层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夏季大范围旱涝分布及亚洲的天气气候均有重要影响。

2011年(图3a)和2013(图3b)年7—8月500 hPa位势高度场显示, 中高纬气流平直,乌拉尔山附近的脊和欧洲浅槽偏弱。常年位于贝加尔湖的冷涡偏弱,尤其是2013年该地区为一个气流平直的浅槽,基本上没有低涡存在,我国北方地区环流也比较平直,常年位于新疆的冷涡中心也明显减弱,东亚大槽比较浅,西太副高较常年明显偏强, 面积偏大,脊线位于28bN 附近,明显偏北, 西伸明显, 整个亚洲地区基本处于正距平的控制之下,常年位于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槽变为中心强度5 850 gpdm的高压脊。

从2011年和2013年对比可以看出,2011年的正距平区出现在贵州南部,2013年的正距平区出现在贵州北部。2013年的中高纬地区比2011年更加平直,2013年整个中高纬度地区没有明显的槽,在中国范围内为一偏西气流,副高脊线更加偏北偏西,西伸脊点到达120°E左右,副高控制的区域比常年偏强20~35 gpdm。endprint

从2011年7—8月500 hPa上的温度距平场和风场图可以看出(图4a),从贝加尔湖到我国新疆、内蒙古一带的冷中心偏弱,处于正距平控制,常年来自于中高纬度地区的北风也偏弱,中高纬地区以偏西气流为主。常年位于四川、贵州一带的冷暖空气交汇带不明显。2013年7—8月(图4b),整个中高纬地区都处于正距平区,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一带出现了-1.5 ℃的正距平中心,整个中高纬地区也是以偏西气流为主,北风偏弱,常年位于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带盛行反气旋环流。水汽输送比2011年更差。

2011年和2013年7—8月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偏弱,西北气流不明显,贵州、四川一带没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带,使得这两年7—8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形成了干旱。

2.2 对流层高层环流系统

夏季南亚高压是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低层的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反气旋环流系统, 在100 hPa最强,它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 特别是对我国夏季大范围旱涝分布及亚洲的天气气候均有重要影响[6]。

2011年100 hPa位势高度场显示在中低纬度地区呈带状分布(图5a),中心强度达到16 850 gpdm,较常年偏北,强度明显偏强,比常年偏强15~20 gpdm其主体控制了整个东亚地区。贵州整个夏季几乎都受南亚高压的持续控制,从2013年100 hPa位势高度场来看(图5b),南亚高压的范围和强度都比2011年要强,在整个亚欧中高纬度地区都为正距平,中心值16 850 gpdm控制的范围要比2011年大。南亚高压更偏北偏东,贵州北部也处于正距平区。

由于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有一定制约关系,具有相向而行,相背而去的特点[9-10],当南亚高压向东伸展时,西太副高常西进。2011和2013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且位置偏北偏东,有利于西太副高北抬西伸,从而持续控制贵州地区,使得该地降水明显减少。

2.3 对流层低层环流系统

向外长波辐射(OLR) 可以作为衡量对流活动物理参数,从2011年7—8月OLR实况和距平分布图可以看出(图6a),从青藏高原到湖南一带都受OLR正距平场控制,距平值在5~20 W· m-2之间,贵州处于正距平区的中心,尤其是贵州西部,出现了20 W· m-2的正值中心,贵州东北部出现了250 W· m-2大值中心,表明该区的对流活动不明显,为一致的下沉气流,降水较弱,印度洋海域对流活动较强。从2013年7—8月OLR实况和距平分布图可以看出(图6b),云贵高原到长江中下游一带也都受OLR正距平场控制,孟加拉湾一带也为正距平场控制,副高强盛,与500 hPa上副高控制区域相对应,90°~120°E出现了260 W· m-2的大值中心,贵州受15 W· m-2的正值中心控制,说明贵州常年的水汽输送带孟加拉湾等区域内对流不活跃,没有明显的水汽向北输送。综上,2011年和2013年7—8月青藏高原、贵州等地及其水汽来源区域的对流活动不明显,这成为贵州高温少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进一步从2011年7—8月850 hPa上的水汽通量散度图可以看出(图7a),除贵州西部边缘以外,孟加拉湾、贵州中东部地区都是正距平区,其中贵州东部地区出现了30×10-7 g·cm-2·hPa-1·s-1到60×10-7 g·cm-2·hPa-1·s-1的正距平区,以此对应在850 hPa,辐散区一直上升到700 hPa附近,孟加拉湾一带也以辐散为主,水汽输送较差。从2013年7—8月来看(图7b),在90°~120°E范围内800 hPa以上基本都处于正距平场,除了贵州西部边缘有弱的辐合区,其余地区都为辐散气流,贵州东部区域也出现了30×10-7 g·cm-2·hPa-1·s-1的辐散中心。综上,两次干旱过程中贵州基本上都为辐散场,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是干旱发生的物质条件。

3 贵州夏旱预报预测

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地形比较破碎,不利于蓄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很少,水资源和农业生产过分依赖气候变化,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夏旱成为贵州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生产深受影响[9-10],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降水、气温、蒸发是导致干旱灾害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物质基础为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西南季风、南亚高压、中高纬度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是影响贵州降水异常的主要环流系统。这些系统强度和位置异常将造成贵州降水异常[11-16]。主要表现为,每当贵州夏半年降水量降水偏少,东亚—太平洋(EAP)负—正—负遥相关型,高空西风急流的异常增强、贵州上空的异常反气旋形成都会导致贵州降水偏少。另外,在夏半年降水典型偏少的年份,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处于冷位相的次年,贵州夏半年降水偏少的概率达到80%;在LaNina事件的次年,贵州夏半年降水偏少的概率达到100%。说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对次年夏半年贵州降水有明显滞后效应,在LaNina事件的次年,其影响更加明显。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冷(暖)的现象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相应,并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尤其在ENSO年,因此可将ENSO事件作为次年贵州夏季干旱与否的重要因子。

4 农业生产建议

一是在贵州夏旱易发区域,建设农业生产对策研究试验基地用以应对夏旱,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联合多部门进行应对夏季干旱的综合试验,寻找初步解决夏旱的技术方法,建立应对夏旱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17]。

二是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气候区划,指导农民改进农业种植结构,适应气候,因地制宜,达到干旱年份也能获得丰产丰收[18]。

三是在相对干旱区域,在有降水过程的时候,积极进行人工增雨,扩大降雨区域和降水量,提高抗旱能力。

5 结论及建议endprint

(1)2011年和2013年降水偏少,降雨量排位为1981年以来同期第一和第二,气温偏高,2013年7到8月平均气温为1981年以来最高的1年达25.4 ℃,2011年干旱较重区域是贵州省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区,2013年除六盘水以外,全省都发生了较重干旱。

(2)2011年和2013年7—8月来副高偏强,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偏弱,贵州、四川一带没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带,使得这两年7—8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形成了干旱。

(3)2011和2013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位置偏北偏东,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并持续控制贵州地区,导致该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4)2011年和2013年7—8月青藏高原、贵州以及水汽输送区孟加拉湾等地对流活动都不活跃。两次干旱过程中贵州基本上都为辐散场,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是干旱发生的物质条件。这导致这两年的干旱。

(5)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冷(暖)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响应,并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尤其在ENSO年,因此可将ENSO事件作为次年预测贵州夏季干旱与否的重要因子。

(6) 建议在贵州夏旱易发区域建设农业生产对策研究试验基地, 指导农民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加大人工增雨力度应对夏旱。

参考文献:

[1] 黄荣辉,周连童.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9.

[2] 黄荣辉,刘永,王林,等.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2012,36(3):443-457.

[3] 方之芳,李超,李贤琅.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J].高原气象, 1996,15(4):496-129.

[4] 黄桂东.黔南2011 年夏旱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12(4):10-13.

[5]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383-391.

[6]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09,32(5): 686-694.

[7] 张琼,吴国雄.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气象学报, 2001,59(5):569-577.

[8] 陶诗言, 朱福康. 夏季亚洲南部100 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J].气象学报,1964, 34(4):385-395.

[9] 黄晓林. 贵州省干旱特点与防御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3(4):57-58.

[10] 彭茜, 程李. 贵阳市夏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06,30(4):20-22.

[11] 许炳南, 张弼洲, 黄继用,等. 南亚高压活动以及与东南季风早晚与贵州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的规律、成因及长期预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8-124.

[12] 钱永甫, 张琼, 张学洪. 南亚高压与我国盛夏气候异常[J].南京大学学报,2002,38(3):295-306.

[14] 马振锋.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压高压活动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3,22(2):143-146.

[15] 伍红雨, 王谦谦.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5(6):1 120-1 126.

[16]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S2):383-391.

[17] 赵广忠.贵州省政协委员赵广忠大会发言: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夏旱影响[R]. 贵阳:贵州省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2014.

[18] 张静,郭建,冯晶晶.2008—2009 年内乡县秋冬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25,329.endprint

(1)2011年和2013年降水偏少,降雨量排位为1981年以来同期第一和第二,气温偏高,2013年7到8月平均气温为1981年以来最高的1年达25.4 ℃,2011年干旱较重区域是贵州省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区,2013年除六盘水以外,全省都发生了较重干旱。

(2)2011年和2013年7—8月来副高偏强,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偏弱,贵州、四川一带没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带,使得这两年7—8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形成了干旱。

(3)2011和2013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位置偏北偏东,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并持续控制贵州地区,导致该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4)2011年和2013年7—8月青藏高原、贵州以及水汽输送区孟加拉湾等地对流活动都不活跃。两次干旱过程中贵州基本上都为辐散场,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是干旱发生的物质条件。这导致这两年的干旱。

(5)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冷(暖)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响应,并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尤其在ENSO年,因此可将ENSO事件作为次年预测贵州夏季干旱与否的重要因子。

(6) 建议在贵州夏旱易发区域建设农业生产对策研究试验基地, 指导农民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加大人工增雨力度应对夏旱。

参考文献:

[1] 黄荣辉,周连童.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9.

[2] 黄荣辉,刘永,王林,等.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2012,36(3):443-457.

[3] 方之芳,李超,李贤琅.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J].高原气象, 1996,15(4):496-129.

[4] 黄桂东.黔南2011 年夏旱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12(4):10-13.

[5]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383-391.

[6]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09,32(5): 686-694.

[7] 张琼,吴国雄.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气象学报, 2001,59(5):569-577.

[8] 陶诗言, 朱福康. 夏季亚洲南部100 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J].气象学报,1964, 34(4):385-395.

[9] 黄晓林. 贵州省干旱特点与防御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3(4):57-58.

[10] 彭茜, 程李. 贵阳市夏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06,30(4):20-22.

[11] 许炳南, 张弼洲, 黄继用,等. 南亚高压活动以及与东南季风早晚与贵州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的规律、成因及长期预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8-124.

[12] 钱永甫, 张琼, 张学洪. 南亚高压与我国盛夏气候异常[J].南京大学学报,2002,38(3):295-306.

[14] 马振锋.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压高压活动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3,22(2):143-146.

[15] 伍红雨, 王谦谦.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5(6):1 120-1 126.

[16]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S2):383-391.

[17] 赵广忠.贵州省政协委员赵广忠大会发言: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夏旱影响[R]. 贵阳:贵州省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2014.

[18] 张静,郭建,冯晶晶.2008—2009 年内乡县秋冬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25,329.endprint

(1)2011年和2013年降水偏少,降雨量排位为1981年以来同期第一和第二,气温偏高,2013年7到8月平均气温为1981年以来最高的1年达25.4 ℃,2011年干旱较重区域是贵州省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区,2013年除六盘水以外,全省都发生了较重干旱。

(2)2011年和2013年7—8月来副高偏强,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偏弱,贵州、四川一带没有明显的冷暖空气交汇带,使得这两年7—8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形成了干旱。

(3)2011和2013年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位置偏北偏东,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并持续控制贵州地区,导致该地区降水明显减少。

(4)2011年和2013年7—8月青藏高原、贵州以及水汽输送区孟加拉湾等地对流活动都不活跃。两次干旱过程中贵州基本上都为辐散场,没有明显的水汽辐合,是干旱发生的物质条件。这导致这两年的干旱。

(5)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变冷(暖)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响应,并常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尤其在ENSO年,因此可将ENSO事件作为次年预测贵州夏季干旱与否的重要因子。

(6) 建议在贵州夏旱易发区域建设农业生产对策研究试验基地, 指导农民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加大人工增雨力度应对夏旱。

参考文献:

[1] 黄荣辉,周连童.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9.

[2] 黄荣辉,刘永,王林,等.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2012,36(3):443-457.

[3] 方之芳,李超,李贤琅.青藏高原温度场与贵州干旱的联系[J].高原气象, 1996,15(4):496-129.

[4] 黄桂东.黔南2011 年夏旱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12(4):10-13.

[5]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383-391.

[6]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09,32(5): 686-694.

[7] 张琼,吴国雄.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J].气象学报, 2001,59(5):569-577.

[8] 陶诗言, 朱福康. 夏季亚洲南部100 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J].气象学报,1964, 34(4):385-395.

[9] 黄晓林. 贵州省干旱特点与防御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3(4):57-58.

[10] 彭茜, 程李. 贵阳市夏旱发生的气候规律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 2006,30(4):20-22.

[11] 许炳南, 张弼洲, 黄继用,等. 南亚高压活动以及与东南季风早晚与贵州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的规律、成因及长期预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8-124.

[12] 钱永甫, 张琼, 张学洪. 南亚高压与我国盛夏气候异常[J].南京大学学报,2002,38(3):295-306.

[14] 马振锋. 高原季风强弱对南压高压活动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3,22(2):143-146.

[15] 伍红雨, 王谦谦. 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5(6):1 120-1 126.

[16] 吴战平,白慧,严小冬.贵州省夏旱的时空特点及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11,33(S2):383-391.

[17] 赵广忠.贵州省政协委员赵广忠大会发言: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夏旱影响[R]. 贵阳:贵州省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2014.

4.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四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9〕13号 【发布日期】2009-02-13 【生效日期】2009-02-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2009年贵州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黔府办发〔2009〕13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9年贵州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十三日

2009年贵州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18号)精神,为了全面查清我省库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确保粮食安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关于印发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8〕3676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2009年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具体内容如下: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要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其中,地方储备成品粮只检查质量合格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8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成品粮库存情况检查。重点检查地方储备成品粮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六)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07年和2008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七)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重点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每个市(州、地)选择3―5家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一)全省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粮食局局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审计厅、省质监局、省统计局、农发行省分行、中储粮贵州分公司参加的全省粮食清仓查库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粮食局,负责组织落实清仓查库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检查指导组、案件核查组、资料宣传组、工作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省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全省清仓查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全省清仓查库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全省参加企业自查、市(州、地)普查及省级复查的工作人员进行清仓查库业务培训。四是派出复查工作组,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粮食库存及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复查。五是协助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抽查。六是向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清仓查库工作情况和结果。七是汇集全省至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按行政区域分解并下达到市(州、地)。八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大案件进行核查。九是协助其他省做好异地储粮检查工作。

(二)各地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要按照国办发〔2008〕118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库存进行检查。各市(州、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同级发改、监察、财政、农业、审计、质监、统计、粮食、农发行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科学组织协调,落实职责分工,细化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清仓查库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市(州、地)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地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本地区粮食库存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将本地区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下达到县(市、区)。四是汇总本地区的粮食库存普查结果,并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报告。五是协助国务院和省级工作组开展复查、抽查工作。六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和省工作组对重大案件的核查。

县(市、区)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省和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地清仓查库工作。二是组织和督导本地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全部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三是审核、汇总企业自查结果,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四是协助各级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复查、抽查和案件核查等工作。

(三)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按照在地原则,由地方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辖区内中央和地方直属企业不同性质粮食库存进行检查。从中央企业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省直和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四)清仓查库信息资料的整合。中储粮贵州分公司负责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全省2009年3月末分市(州、地)、县(市、区),实际承储库点的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直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省粮食局负责提供2009年3月末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具体到实际承储库点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各级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向同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具体到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明细和台账资料(分品种、分性质)。

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述资料进行整合、分解,在市级普查开始前下达至各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分库点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库存异常变化的地区和库点,应列为重点检查对象。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整合后的分库点统计报表资料,及时抄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检查时点和方式

(一)检查时点。以2009年3月31日为检查时点。

(二)检查方式。本次清仓查库按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全面普查,省人民政府重点复查和国务院抽查工作组随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是整个清仓查库的基础环节,对提高清仓查库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县级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部署,按照全省清仓查库的统一要求,督促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切实做好自查工作。企业在完成自查的同时,要为下一步市(州、地)普查、省复查和国家抽查做好充分准备。

市(州、地)普查是确保清仓查库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市(州、地)级人民政府(行署)要切实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本地区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

省复查由省人民政府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和暗查等多种方式,对市(州、地)普查和县级自查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核。省复查要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深入检查,并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工作质量情况和检查结果作出评估。

普查、复查均采取省内综合交叉的检查方式,对参与检查的人员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在辖区内择优选调和安排。从县(市、区)抽调参加市(州、地)级普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县(市、区)的普查工作,从市(州、地)抽调参加省复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市(州、地)的复查工作。

国务院抽查工作组抽查,在省级复查的基础上采取不事先打招呼、随机选点的方式进行。

自查、普查、复查和抽查的具体检查方法,按照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的《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执行。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2009年3月底前,各市(州、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均要相应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将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送上一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机构备案。

2.制定和下发清仓查库实施方案。各地要根据国办发〔2008〕118号文件精神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逐级细化制定和下发本辖区内清仓查库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清仓查库领导机构备案。

3.动员和培训。2009年2月中旬前,省领导小组组织参加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省业务骨干和师资的培训。2009年3月中旬前,完成全省参加省级复查、市级普查和督导企业进行自查的全体检查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以全国及我省实施方案、《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为主。2009年3月下旬,各级人民政府要完成清仓查库工作的动员和部署。

4.其它准备。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被查企业,应按照本实施方案和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具体方案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校正的称重、计量和质量扦样等检查工具。考虑到个别存粮数量较少、粮堆形状难以规范的货位需要采用称重法检查粮食数量,各地应提前配置少量移动式散粮自动秤(建议单机检斤能力不低于15吨/小时,配备数量一般不少于两台)。

(二)自查阶段。4月5日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督促和指导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认真自查,完成情况汇总,并上报市(州、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因统计、账务等资料汇总分解任务重的,自查阶段可延至4月10日完成。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

(三)普查阶段。4月20日前,由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按综合交叉的原则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确保不留死角。普查范围应严格与3月末国有粮食库存统计月报口径一致。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及粮食库存典型调查,结合各市(州、地)普查工作一并开展。典型调查可选择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5家库存规模较大的企业。普查期间要保留完整的工作底稿、原始记录等资料。普查结果应汇总上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复查阶段。4月底前,省人民政府组织对全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进行复查,复查比例为全省纳入检查范围粮食库存总量的20%―30%。质量复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复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对上述三种性质粮食的抽样比例要大致均衡并考虑地区布局。复查样品实行跨省交叉检验,质量承检机构在5月25日前将所有样品的检验报告交送检省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抽查阶段。5月10日开始,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点省(区、市)粮食库存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六)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整改阶段。各地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逐级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库存检查结果层层把关,数据汇总中发现有错统、漏统、重复统计、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检查认定的账实差数要做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

4月30日前,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清仓查库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汇总报表;5月30日前,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清仓查库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汇总报表。总结报告包括市(州、地)普查工作汇总情况和省级复查工作情况。6月15日前,省、市、县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逐级落实责任。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检查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各地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清仓查库结果的准确性负全责。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企业法人代表、地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各级清仓查库工作组负责人都要在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发现有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保证质量和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本实施方案和《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检查方法,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所有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三)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四)增强清仓查库透明度和公信力。各级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各地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向社会公布粮食库存检查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防止负面炒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严明纪律清正廉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准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六)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及省级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各地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六、清仓查库的经费保障

各地应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安排落实本次清仓查库工作经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对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如实申报。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由省财政核实后专项列支,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将清仓查库费用转嫁给被查企业。有关清仓查库经费的安排、拨付和管理等事项,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七、清仓查库文件资料的保存

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资料,是清仓查库工作的真实记录,对于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机构和检查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每个阶段清仓查库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检查结束后,要将全部资料移交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需要整理归档的资料包括:清仓查库有关文件、通知、工作方案、领导讲话、会议纪录;自查、普查、复查、抽查工作原始纪录、工作底稿、汇总表格;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报告;检查期间收到的举报材料、原始记录及相关处理材料;其他库存检查相关资料、文件、报表、凭证。资料形式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照片、音像材料等。资料归档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办理。

5.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五

(上午:8︰30—11︰30;共两道题)

试题一:新闻稿撰写

以下是赵克志省长到黔西南州普安县、晴隆县调研时与地方党委、政府座谈时的讲话原音(见资料一:赵克志省长讲话音频文件)及调研方案(见资料二:赵克志省长赴普安县、晴隆县调研方案)。请你认真听完并记录赵克志省长的讲话录音,结合调研方案,草拟一篇赵克志省长赴黔西南州普安县、晴隆县调研新闻报道稿。调研考察场景可根据考察点性质适当编写。字数控制在1200字以内。(35分)

试题二:语句排比

请将以下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成一篇短文(用原序号按逻辑顺序排列即可)。(10分)

1、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3、我们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我们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

6、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7、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试题一的录音不方便发上来,试题二在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有原文,可惜我最后两句排错了,10分就这样没咯。

下午:文字综合能力

(下午:13︰30—16︰30)

省委、省政府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十二五”的主基调,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领导拟在一重要媒体上发表题为《加速发展是加快转型和推动跨越的前提》的署名文章,阐述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系,并介绍省委、省政府为实现加速发展采取的政策措施。请你根据我们提供的参考资料(资料一:《贵州省基本省情》;资料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资料三:《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资料四:《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资料五:《在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的演讲》),代省政府领导起草一篇署名文章。字数控制在2500—3000字。(55分)如果需要录音和下午试题资料的请站内短信我。

———————————————————————————————————————————————————

这是我的答案,欢迎各位拍砖。

上午试题一

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在黔西南州调研时强调:

找准位置 扩大开放 借鉴经验

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7月5日至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一行赴黔西南州普安县和晴隆县调研,实地察看了当地工业园区、加工企业和特色养殖业,深入晴隆县考察了江满草场及草地生态畜牧业情况,同时,还与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和普安、晴隆县委、县政府举行了座谈。

在座谈会上,赵克志指出,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和普安、晴隆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特别是在园区建设、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从上半年的情况看,经济增长速度、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长提速增效,项目推进有力,向量增产,财政金融总体情况好,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有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老百姓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赵克志认为,黔西南州具备很好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发展优势,有条件有希望发展得更快更好,为贵州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黔西南州要认准自己在全省的位置,利用好交通、资源优势,把兴义建成云南、贵州、广西三角区域特大中心城市。要充分认识到要创先争优、赶超进位,必须做大经济总量,必须加快发展,没有加快加速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的重要性。要把加快加速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抓手,在思想上要牢牢树立起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坚定的信心,要有发展的干劲和狠劲,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开放促开发,以园区促招商,以民生带发展,以项目引进人才。

赵克志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委、政府一把手要带头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对加快经济发展特别重要。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一定要扩大开放,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工业方面,要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推进工业化进程,建设标准厂房,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在总结上半年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开放开发力度,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赵克志要求,要学习借鉴遵义开展“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结合黔西南的实际,抓好城镇和农村的建设,农民房屋的改造,要统一设计、统一特色风格,要加强技术指导,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黔西南特色的“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提振各级干部精神状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快推进县城建设,特别是加快拓展城市城市新区建设,认真抓好规划,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上思路眼界要宽,敢于规划建设拓展城市新区。

此次参加调研的有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黔西南州州委、政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共计1197字,要求1200字以内)

上午试题二

我的答案:(4521736)

标准答案:452176

3下午试题:下来才发现自己答的很不好啊,没表述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对策最后一点答偏了。题目要求对文档的格式进行设置,每页是20行,可能很多考友没注意这个问题,字体设置很多人都应该是

注意到了。

———————————————————————————————————————————————————

加速发展是加快转型和推动跨越的前提

贵州省人民政府××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面对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和双重任务,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是从贵州省情实际出发作出的战略选择。加速发展是前提,加快转型是保障,推动跨越是目标,这一主基调演绎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是科学发展观在贵州的生动实践。

一、清醒认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辩证关系

(一)加速发展是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贵州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基础条件差,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经济增长速度慢、人均水平低,与全国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主要体现在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重;基础设施落后、基础产业薄弱,瓶颈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种植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工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增长方式粗放、产业链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低,民生问题突出;市场机制不健全、对外开放程度低,发展活力不足。这样的省情实际决定了贵州不但要发展,更要加速发展。

(二)加快转型是保障。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型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加速发展的保障。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循环型产业园区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使产业链尽可能在园区内向两端延伸,构建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推动跨越是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希望。就我省来讲,实现历史性跨越,就是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通过加速发展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增比进位;通过加快转型,实施新型工业化、生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带动社会全面进步,使社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为解决各种问题创造良好物质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和幸福贵州的目标。

二、立足省情,加速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只有立足贵州省情实际,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三化”同步进程,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开发培育主导产业。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重大技改项目为抓手,以名优品牌为引领,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增强电力、煤炭、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建材、化工、冶金、林产品等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实施产业园区建设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

源集约节约利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地质工作特别是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旅游大省建设,着力发展金融、信息、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动漫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二)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坚持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区城镇化道路,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黔中城市群重点突破,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中小城市。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力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抓好建设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管理水平,开创城乡统筹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新局面。

(三)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全面保障和改善民。把扶贫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向绝对贫困发起全面“总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实施集团化扶贫、项目化扶贫。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扶贫项目为支撑,按照“整体规划、县为单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的原则,在抓好整村推进的同时,开展整乡整县推进,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脱贫攻坚。坚持分类指导,对丧失基本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主要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县加快脱贫步伐,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对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继续保留原有扶持政策,并给予奖励。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现代经济、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把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完善清洁生产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和江河水系污染治理,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推进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和草地湿地恢复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管护,提高森林覆盖率。

6.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六

各位代表:

中共西藏自治区七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据此,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第四次、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七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委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统筹建设护生态,旗帜鲜明反分裂,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关键打基础,自我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排除各种干扰,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突出特色产业建设,努力扩大城乡消费,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适时适度进行政府调控,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预计2010年达到507.5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6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67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2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3倍。截止2010年末,预计金融机构各类存贷款余额达1230亿元、29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7倍和62%。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卓著。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扩大社会投资,落实援藏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88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109个。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交通运输网初步形成,墨脱公路和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开工建设,80%以上国道完成了路面黑色化整治改建,54个县通油路、6个县油路在建,公路通车总里程5.8万公里,比“十五”末增长33%;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那曲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拉日铁路开工建设;林芝、阿里、日喀则机场建成通航。以水电为主的综合能源体系加快建立,狮泉河、直孔、巴河雪卡等电站竣工投产,藏木、果多等电站建设顺利;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开工建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97.4万千瓦,比“十五”末增加47.4万千瓦,在建规模95.6万千瓦。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三大灌区”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江北灌区加快建设,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1万亩。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3G网络实现县县覆盖,互联网用户超过115万户,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光缆、通传真。

城乡消费齐头并进。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刺激消费需求,城乡消费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加强农牧区市场建设,共建成12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5个县级农贸市场和1859个农家店。结合西藏实际,认真落实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住房、汽车消费势头强劲,旅游、通信、餐饮、休闲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巩固。针对2008年消费市场大幅下滑的情况,采取减免税费、特殊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居民消费迅速恢复。

产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特色与规模并重,加大专项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积极调整农牧业结构,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整合资金18亿元,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坚持做大做强,建工、建材、矿业、旅游、藏药集团成功组建。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集中建设,园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矿产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按照抓大限小、整合做强的原则,进一步规范矿产开发秩序,甲玛铜矿等重点矿业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狠抓宣传促销和优化服务,突出冬季旅游和农村旅游,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接待游客68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1.4亿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2.8倍和2.7倍。金融服务经济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抓重点保民生,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狠抓“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累计投入资金170亿元,全面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全区住房条件比较差的27.5万户、143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实施了农房抗震加固工程、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推进“八个基本解决”,农牧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累计解决了15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159个乡镇和1659个行政村通了公路,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全区新增74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3%、91.4%,乡镇通邮率达到85.7%,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1.2%;做到了白内障成熟一例、治愈一例。农村薪柴替代工程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信贷累计投放预计达到165亿元;涉农保险覆盖69个县。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先后四次提高“三包”经费标准,平均达到1800元;“两基”攻坚全面完成,内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开设了内地西藏中职班,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农牧民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建成了72个县卫生服务中心和682个乡镇卫生院,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所有县、乡、村医疗机构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传染病、地方病监测防治工作不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增强,全区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重点科技工程项目成效明显,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入实施。

建成149个乡镇文化活动站、200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县级覆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对外文化交流迈出新步伐。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登山运动实现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传递任务。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事业全面发展,气象、地震、人防、测绘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障等工作成效突出。大力支持国防、军队建设,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全覆盖。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基金调剂能力显著增强。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30元和年人均1300元。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和优抚群体的生活,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救济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和落实农牧区“三老”人员生活补助制度,城乡特困群众生活、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整乡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安排40多亿元,建设了10800套城镇廉租房和26582套周转房,全区城镇困难家庭和干部职工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采取农牧业增产增效,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科技推广和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项措施,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认真实施强农惠农政策,2010年农牧民人均补助超过1800元。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达到9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突破4000元,达到4138.7元,比2005年增长9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0元,比2005年增长78.1%。

三、抓保护重建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更加稳固。

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制定实施。科学制定《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并获国务院批准。截至目前共到位国家投资25亿元;规划确定的重点保护工程、重点建设工程、支撑保障项目共3大类10项工程开始实施。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标志,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新阶段。

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开展了生态补偿研究,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西藏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全区65个县1.5亿多亩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开展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工作。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生态功能保护区21个,植树造林172.1万亩,防沙治沙64万亩,退耕还林58.5万亩,退牧还草5911万亩,有效保护了我区重要的生态区域。

生态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步规范,规划环评工作大力推进。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机制逐步建立。污染防治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扎实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保护不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逐步提高,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面禁采了砂金矿、砂铁矿,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认真落实节能减排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28吨标煤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保持在良好状态。

四、抓创新增活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动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提高,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更加有力。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坚持农牧区“三个长期不变”基本政策,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农牧区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投资、财税、价格改革不断深入。资本市场实现新发展,地方性法人银行筹建积极推进。西藏航空公司组建成立。盐业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水电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政府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认真完善落实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政府服务,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从业人员35万人,五年累计上缴税收106.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2.1%。非公有制经济为解决就业、促进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以向祖国内地开放为重点,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逐步形成。不断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推动了川滇藏生态旅游区建设,与周边省份和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精心组织,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充分展示了西藏发展繁荣的新风貌,西藏馆成为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口岸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7.3亿美元,自产产品出口达到2亿美元。全国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国首次经济援藏工作会议成功召开,国家许多部委专门召开了系统援藏工作会议;援藏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五年共有援藏干部2661名进藏工作;积极引导援藏项目和资金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援藏资金累计达75.7亿元。

五、抓稳定强管理,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全面贯彻中央对**集团斗争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揭批**,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依法果断处置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社会秩序,有力打击了**集团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成为广泛共识,进一步增强了同**集团斗争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维稳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维稳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强化军警民联防联控,边境管控不断加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积极开展涉藏外事外宣工作,强化涉外管理,加强舆论引导,有效挤压了**集团的国际活动空间。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流动人口管理得到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及时化解、妥善处理资源开发、虫草采集交易、拖欠工资等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了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及时应对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基层政权建设力度加大,政法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不断巩固。强化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矿山、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民族宗教工作不断深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妇女干部培养使用得到重视,藏语言文字工作得到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建立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效维护了正常宗教秩序;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广大僧尼的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得到增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设立并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昌都解放60周年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系列重大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唱响了“六个好”主旋律。广泛开展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宣传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宣传新西藏、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伟大祖国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万名干部下基层、千名干部进百村两帮助、作风建设年、效能建设年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863 件,办复率100%;《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实施,加强普法工作,公民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加强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廉政监察,注重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治理腐败,政府廉政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取得明显成效。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成为政府工作规范。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发展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标志性成就,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中央投资实现重大突破,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消费继续保持齐头并进的增长态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2%,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

各位代表,五年的艰苦努力,硕果累累。这五年,国家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是中央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力度最大的五年;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与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是改革开放成效最突出的五年;投资消费并驾齐驱拉动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总量连上三个大台阶,是经济发展更好更快更大的五年;安居工程规划任务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是城乡面貌变化最明显的五年;“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科学理财,综合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是财政保障最好的五年;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迈出关键步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快建立,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最显著的五年。这五年,我们扎实推进和谐西藏建设,保持了社会持续稳定,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在的西藏,正在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单一农牧业走向多元经济共同发展、从自然保护为主走向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解决温饱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五年来,我们在艰难曲折中砥砺奋进。面对**集团干扰破坏不断、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等各种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党委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积累了扩需求、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宝贵经验。重重困难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和提高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五年来,我们在重大机遇中乘势而上。面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胜利召开,国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等重大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支持下,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关心、全国支援鼓舞了我们的斗志,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五年团结奋斗,全区各族人民创造了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光辉业绩,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全国人民无私支援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应对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各族人民,向全国人民特别是承担对口支援的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重要骨干企业,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关心、支持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年的光辉实践,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一切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全面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才能统一思想,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必须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有机统一。

必须始终坚持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行动指南。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是中央治藏方略的总结与发展,凝聚着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充分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期盼。只有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才能加快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建设的伟大事业。

必须始终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重要保障。民族团结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才能让西藏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祖国的怀抱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这是我们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缩小差距、改变面貌要靠发展,为民谋利、改善生活要靠发展,巩固安定团结和谐的局面更要靠发展。只有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才能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最终目的。民生凝聚民心,民心关乎和谐。只有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繁荣进步。

必须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这是我们建设和谐西藏的首要政治任务。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只有紧紧抓住西藏的特殊矛盾,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作为硬任务、第一责任,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才能推动西藏在社会和谐的进程中实现长治久安,才能真正把西藏构筑为稳固的国家安全屏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特殊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因素,我区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区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渠道还不宽,增收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状况依然存在;生态和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就业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公务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极少数干部作风较差、办事效率低下,与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时,由于**集团在国际敌对势力支持下一直没有停止渗透破坏活动,我区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我们同**集团的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

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我们要更加珍惜大好形势,更加珍惜历史经验,更加珍惜宝贵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继续保持好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切实维护好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奋勇迈进。

“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明确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对全局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民族团结为保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要内容,巩固和扩大“十一五”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十二五”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必须始终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个主题。这是由我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所决定的。西藏是欠发达地区,只有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西藏是边境地区,处于反分裂斗争前沿,只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长治久安,构筑牢固的国家安全屏障,才能确保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坚决按照中央决策和区党委部署,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把这个主题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凝聚各方力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动跨越式发展,在社会和谐的进程中促进长治久安。

必须始终贯穿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对我区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行动指南。一产上水平,就是要着力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建立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努力提高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二产抓重点,就是要以清洁能源产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业、建筑建材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等为重点,整合资源,高起点、大规模推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三产大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精品旅游业和特色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真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突破;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突破;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取得突破;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在长治久安能力建设上取得突破;坚持统筹发展,着力在优化空间发展布局上取得突破;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在体制机制完善上取得突破。这六个方面,既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区“十二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求。

根据“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纲要》提出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等七个方面的目标,主要包括: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保持持续稳定。

这七个方面的目标,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6项,是约束性指标,是必须确保完成的;其他指标是预期性指标,是导向性的,是要努力达到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了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增强了指标的约束性;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重点发展领域,提出了努力方向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规划纲要的制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纲要既集中体现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又凝聚各方共识和群众智慧,是全区各族人民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行动纲领。

“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我着重报告六个方面: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实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民生的重点领域在农牧区,重点对象是农牧民,重点工作是抓好“首要任务”。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突出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农牧业两个重点,建立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实施水、电、路、讯、气、广播影视、邮政和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农牧区面貌。继续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和防震加固工程,到2013年实现所有农牧民住进安全适用房屋的目标。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环境整治工程。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农牧业结构,保障青稞为主的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力度,建立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增加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稳步推进农牧区保险,扩大范围、增加险种。专项扶持,大力发展由基层组织控股、能人经营、群众入股的股份合作制式的乡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强组织和培训,大力培养新型农牧民,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显著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健全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形式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引导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随着经济效益的增长逐步提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就业问题,不断增强各类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优化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到企业、基层和艰苦地区施展才华。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做好复退军人教育培训和安置就业工作。加快建立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引导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关系的跨省转移接续。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稳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好被征地农牧民和退牧牧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特困群众生活、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受灾群众的救助力度。推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和功能,实现每个县有标准化医院、每个中心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每个街道办事处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区、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抓好传染病、地方病、高原病的防治工作。大力扶持藏医药发展。不断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力度,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补助政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远程医疗能力和水平。完善药品检验、监测、监管基础设施和供应保障体系,健全区、地、县三级食品药品和卫生监管体系。继续实施“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强人口和妇幼保健工作,倡导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地市图书馆和博物馆建设,积极发挥县综合文化中心功能,继续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加大“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施力度,加强各级新华书店建设。加强文化遗产和古籍的普查、保护及传承,继续实施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加快构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事业。

二、科学推进跨越式发展

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干线公路整治改建,开工建设滇藏公路新通道,加强农村公路和国边防公路建设,实现国道和主要经济干线黑色化,县县通油路,60%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农林场和所有边防站点通公路;开工建设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拉日铁路,开展川藏、滇藏铁路西藏段规划研究论证前期工作;加强航空建设,大力发展区内支线航空。以水电为主,油气和新能源互补,建设综合能源体系,到2015年电力人口覆盖率达到95%。建成藏木、老虎嘴、果多、多布等水电站,开展加查、街需等骨干电源点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加快电网建设改造,建成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完善电网骨干网架和城市配电网,实施无电地区通电工程。加快建设水利骨干工程,建成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彭波灌区工程,推进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和配套灌区前期工作并适时开工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城镇防洪、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大幅增加水库供水能力和灌溉面积,城市防洪达到设计防御标准。

加强进出藏干线光缆、农村通信、应急通信、党政专用通信、宽带通信等建设,实施电子政务、“三网”融合、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工程,着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邮政建设,行政村通邮率达到90%。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益。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扶持,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实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加快培育旅游业、能源产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努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把西藏建成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发优势矿产资源,建设藏中藏东地区有色金属及铬铁矿产业基地和藏西盐湖资源开发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抓好优势项目培育,建设青稞、牦牛、绒山羊等特色农畜产品及加工基地。挖掘传统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完善藏药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加快藏药产业化进程,推动藏药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积极支持战略性投资参与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增强投资消费协同拉动合力。加强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认真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做好受援工作,用好援藏项目资金,努力扩大各类投资规模。扩大农村消费,继续执行家电、家具、摩托车等下乡政策,加快农家店建设,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将营业网点延伸到农村;建立健全商业网点体系,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着力发展餐饮娱乐、文化健身、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巩固和提升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提升城市消费水平;加强市场监管,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理确定、分类管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主体功能区,科学利用国土空间,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资源和人口聚集优势,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把中部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在国家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中心,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促进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全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现代工业发展基地和文化产业培育基地。以开发水能、矿产资源为主导,发挥毗邻川滇两省的区位优势,把东部经济区建成连接藏川滇青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和“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在西部经济区打造神山圣湖—古格遗址精品旅游路线,适度发展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畜牧业和边境贸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人口适度集中,提高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能力,建立有西藏特色的城镇体系。科学制定边境地区发展规划,把边境地区作为重点区域,重点倾斜、重点投入、重点发展,使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扶持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

三、深入实施科教兴藏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城镇学前三年、农牧区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60%。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确保不再出现新的文盲。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适度扩大内地高中办学规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在内地举办西藏中职班。优化提升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培养模式、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继续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农牧区学前“双语”教育实行免费政策,继续实施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实现全覆盖并提高补助标准,将高中阶段农牧民子女全部纳入“三包”政策范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让所有孩子能够上学、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围绕特色农牧业、生物产业、藏医药业、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态与环境、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推广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区内外教育资源和对口援藏的有利条件,大力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民生改善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统筹推进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与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优化人才流动配置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加快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更加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整体推进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地保护、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加强大江大河源头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范化建设自然保护区。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积极稳妥进行生态搬迁。到2015年,重点区域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30%,森林覆盖率达到12%以上,“一江两河”重点地区土地沙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衔接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逐步提高国有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推进湿地、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生态效益补偿和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试点。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战略储备矿产资源所在地财政扶持力度。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执法监管。鼓励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扎实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企业污染治理,妥善处置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重金属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加大对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严格开发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把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建立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建设标准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主要江河、重点区域水质、空气质量监测,完善环境应急系统,提高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改善气象观测设施,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提高气候变化监测和服务能力。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草场承包经营制度,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牧区水利水电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牧区综合改革;允许农牧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就业、社会保障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商品市场,建立健全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建立公共预算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体系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体系。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全面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认真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争取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对在藏分支机构实行差异化信贷管理办法和单独考核机制,扩大有效信贷投入,确保所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藏设立分支机构,完成地方性法人银行组建。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金融服务。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支持企业股份制改组和上市。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落实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与监管,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推动发展、促进民生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牢固树立开放意识,立足区情和资源优势,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工作力度,积极主动融入全国经济发展大循环。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区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对口援藏省市和中央重要骨干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明确定位、功能互补,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和提升园区经济。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加快发展普兰和日屋口岸。抓紧规划,加大投入,推动吉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建设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

六、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确保长治久安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始终坚持中央对**集团斗争的方针,紧紧依靠各族人民,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持续深入开展揭批**集团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认清**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法上的欺骗性,进一步增强与**集团进行斗争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着力构建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防控体系,坚决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和**集团的思想文化渗透,坚决杜绝有害言论的传播;严密掌握分裂分子和敌对势力的动向,严厉打击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加强边境管控,强化军警民联防联控。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增强涉藏外事外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挤压**集团的国际活动空间。扎实做好民族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加强“三个离不开”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进一步加强藏语言文字工作。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和自治区实施办法,加快建立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维护正常宗教秩序。继续坚持“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平安和谐寺庙建设活动,加强对广大信教群众教育引导。强化依法管理,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严厉打击利用宗教从事分裂破坏活动,实现寺庙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地(市)、县、乡三级宗教事务管理网络和责任制。完善藏传佛教学经体系和佛学学位制度。实施藏传佛教界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工程,努力造就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干部群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鼓舞斗志,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放在首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打牢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让各族群众真正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和科学世界观,引导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综合运用法律、教育、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文明进步、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

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构建完善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决铲除黑恶势力,遏制宗族势力和复旧势力。进一步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基础上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引导社会舆情,及时化解苗头隐患,严防**集团和其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健全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城乡社区。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夯实基层基础。以农牧区为重点,把基层政权组织建成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农牧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和乡镇派出所、司法所建设。加大对基层公务员培训和管理力度,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强民族宗教部门力量建设。不断改善乡村干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改善和提高基层政法单位基础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充实乡镇基层政法力量,不断提高战斗力。

支持国防建设。积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创造条件,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新时期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提高全民国防素质,推进经济动员、装备动员、人民武装、人民防空规范化建设。各位代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左右。

今年,政府将突出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继续大力实施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抓好“八到农家”配套建设,开展1000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毫不放松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急需项目,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强化重点项目储备,争取国家尽快审批“十二五”项目方案,力争全年落实国家投资260亿元,抓紧出台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意见。三是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加强市场建设和管理,继续做好家电、家具、摩托车等下乡工作,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稳定市场物价,努力扩大城乡消费。四是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完善企业集团运行机制,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步伐,抓好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五是加快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教育发展,做好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提高“三包”标准;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做好就业工作,研究制定鼓励我区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的政策,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繁荣;关心和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六是加快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落实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全面建立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和资源开发补偿试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七是加快边境地区发展,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边民收入,推进国家安全屏障建设。八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维稳工作,推动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

与时俱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正确看待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人民政府为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际行动和效果,取信于民,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转变职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市场主体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服务的最高标准,把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履职的根本责任,把引商、安商、稳商、富商和便民、利民、惠民作为工作的第一要求,积极创造好的环境,努力维护好的环境。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在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理顺部门职能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机关运转更为规范协调、工作更加便民高效,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公众服务。

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依法保障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力,支持新闻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健全新闻发布会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大重大决策的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恪尽职守,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项一经法定原则和程序作出决策,必须雷厉风行,坚决贯彻,坚决落实。各级政府必须明确职责,健全职能,防止权责脱节,减少职能交叉。进一步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绩效考核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实行无为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工作部署事事有着落、件件有成效。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清正廉洁,提升政府公务员素质。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重治本,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加大在土地批租、工程招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反腐倡廉力度。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依法严惩,决不姑息。严禁赌博和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敛财敛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各位代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吹响了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号角。我们的事业神圣而崇高,前景光明而美好,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全力落实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的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7.贵州省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篇七

贵州省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 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 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 不能转化为商品, 封闭使得贵州经济发展落后, 商品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 人们只能在“地无三里平”的土地上耕作, 以极其落后的方式从事着农业, 以求自给自足, 农业生产的状态关系着人民是否能“吃得饱”的问题。“天无三日晴”的气候特点使得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封闭,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预知能力与抵御途径缺乏了解, 抵御灾害的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球化背景下,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近年来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粮食安全日益严峻, 探讨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联性意义重大。本文在以上背景下, 以贵州统计年鉴、中国种植业信息网—自然灾害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依托, 分析贵州省自然灾害变化特征、农业气象灾害现状与发生趋势, 选取粮食单产、粮食总产量作为因变量指标, 以气象灾害受灾率、成灾率等作为自变量指标,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农业生产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联性, 对认识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规律性, 进而采取措施保障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2.1 贵州农业气象灾害总体情况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台风等, 贵州省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每年省内绝大部分县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图1, 1980年到2011年期间几乎全省均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受自然灾害县个数在84~88之间波动, 某些年份县份数仅有84个, 由于近20年期间不断调整, 2011年末贵州省县份数为88个, 2011年末88个县均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 几乎覆盖贵州所有地区, 覆盖面广。

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受灾人口逐年上升, 如图2所示, 1980年受灾人口为936.31万人, 之后以心电图形式缓慢上升, 2008年达到最大值, 为2935万人, 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1.62%, 全省八成以上的人口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2009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2010年、2011年数字上升到几乎与2008年相当。因而, 从历史数据与受灾趋势看, 贵州省每年几乎过半人口遭受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

图3表明, 自然灾害给贵州省带来的经济损失缓慢上升, 1980年为2.2亿元, 之后以28%左右的增长速度上升, 1996年有较大的增长, 较上一年经济损失增加了95.5%, 达到162.9亿元, 之后经济损失有所下降, 但到2008年经济损失上升到487.22亿元, 2010年和2011年较2008年有所下降, 但相比其它年份, 经济损失均呈上升的状态, 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本就落后的贵州经济雪上加霜, 制约着贵州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早日实现。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 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大, 生产的季节性、气温、水分的合适性等与农业产出息息相关, 因而, 自然灾害对农业产出影响巨大。1980年到2011年期间, 贵州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绝收面积每年都存在, 且绝收面积呈上升的趋势, 1980年为67千hm2, 2008年上升到522千hm2, 2010年为557千hm2, 相较于1980年, 绝收面积增加了490千hm2, 绝收面积翻了六番左右。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年居高不下, 2007年最低, 为525千hm2, 其余各年受灾面积均较高, 1980年为748千hm2, 2011年上升到2883.44千hm2,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7.43%, 相较于1980年, 22年期间农作物受灾面积增加了2135.44千hm2, 年均增长率为13%, 表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呈上升态势。

2.2 各种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四种农业气象灾害在贵州发生较为频繁, 而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强度不一, 但从总体上看, 四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如图5、图6、图7所示, 四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呈心电图形状。近年来, 波峰值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2011年干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与绝收面积波峰值在22年期间达到最大, 分别为182.25万hm2、118.1万hm2和48.72万hm2。四种气象在灾害中, 无论是从受灾面积或是成灾面积角度看, 干旱始终是影响贵州农作物产出的危害之首, 且波动幅度较大, 风雹、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呈稳定状态, 波峰与波谷差值较小, 低温影响波动较大, 但小于干旱。

2.3 气象灾害总体情况

从总体上看, 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呈波动上升的状态 (如图8) , 1980年到1992年期间总受灾面积与总成灾面积缓慢上升, 1992年达到较高的波峰值, 分别为202.6万hm2与71万hm2, 而1992年耕地面积为184.87万hm2, 受灾面积首次超过了耕地面积。1993年下降到138万hm2和65.2万hm2, 下降幅度较大, 1993年到2007年期间几乎呈稳定现状, 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较小, 波峰与波谷的差距较短, 2008年又达到了较高的波峰值, 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分别为175.8万hm2与104.8万hm2, 2011年以257万hm2和136.34万hm2居22年期间最高值, 受灾面积超越耕地面积, 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7.72%。受灾率是受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成灾率则是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 而灾害强度以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来衡量, 从图9可以看出, 贵州22年来灾害强度较为稳定, 在50%左右波动, 灾害强度一直居高不下;受灾率在1992年、2008年与2010年均超过了100%, 受灾面积超越了耕地面积, 表明贵州省遭受气象灾害的范围广、程度深;成灾率在18%~50%之间波动, 表明一单位面积的耕地有二至五成的土地受到气象灾害影响, 并且导致其当年产量至少减少了三成。因而气象灾害一直制约着贵州农业的安全生长。

3 粮食作物产量变化特征

1980~2010年, 贵州省粮食作物总产量和粮食作物单产均在波动中上升 (图8) , 1980年, 贵州省粮食总产量为648.35万t, 2010年达到1112.3t, 增长了71.56%, 1998年到2010年13年期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0万t以上, 使得贵州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0.3t以上, 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接近, 解决了贵州省大部分人口的温饱问题, 为贵州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粮食单产稳中有升, 1980年为2667㎏/hm2, 2010年达到3641㎏/hm2, 增长了36.5%, 但2011年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降。

3.1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分析

为了客观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程度, 我们选择了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农业灾害成灾率、受灾率等指标, 通过Evoews5.0数据处理软件, 分别将分析农业灾害受灾率、成灾率对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如下:

3.1.1 农业灾害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

将粮食作物总产量年变化率 (v5) 与农业气象灾害受灾率 (v2) 、成灾率 (v3) 作回归, 二元回归方程式为:v5=-0.0758354v2-0.2137219v3+12.80415, 回归结果见图9。

从回归结果看, F (2, 28) =5.66, Prob>F=0.0086, 表明方程显著成立, 粮食作物总产量年变化率与气象灾害总受灾率、总成灾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调整后的R2=0.2879, 表明贵州省近22年的粮食产量年变化率28.79%可由农业气象灾害总受灾率和总成灾率解释, 可见农业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年变化率关系较为显著;T检验表明, 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总受灾率与总成灾率负方向影响着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 在总受灾率不变情况下, 总成灾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相较于上一年降低18.82个百分点, 在总成灾率不变情况下, 总受灾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量相较于上一年降低约9.2个百分点, 影响显著。

3.1.2 农业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

将粮食作物单产年变化率 (v6) 与农业气象灾害受灾率 (v2) 、成灾率 (v3) 作回归, 二元回归方程式为:v6=-0.0918386v2-0.1882849v3+12.08029, 回归结果见图10。

方程式通过了F值显著检验, 说明方程显著成立, 方程自变量系数均为负值, 表明农业气象受灾率、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年变化率呈负相关关系, 受灾率与成灾率负方向影响粮食产量。系数与上一个方程相当, 表明农业气象灾害总受灾率与总成灾率对粮食总产量及粮食单产的影响程度相当。

3.2 结论与讨论

实证分析表明,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 近22年旱灾一直是各种气象灾害中造成农作物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 其次是洪涝和风雹、低温灾害波动较大, 贵州省22年期间发生三次严峻的气象灾害, 一次是在1992年, 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达到较高的波峰值, 总受灾面积与总成灾面积是前13年中的最高值, 第二次是2008年, 由于低温等各种灾害使得农业灾害达到第二个较高的波峰值, 第三次是2010年, 总受灾面积与总成灾面积达到22年中最高, 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高点越来越高, 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二元回归分析表明, 农业气象灾害总受灾率、总成灾率与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粮食单产年变化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气象灾害总受灾率与总成灾率越高, 粮食产量年降低速度越快。气象灾害频发给贵州省粮食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负方向影响着农业产出。

4 促进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

综上分析, 贵州省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正常产出, 近几年来农业气象灾害更表现出发生频率较高、强度较大的状态, 在全球气温上升的背景下, 未来有更甚的趋势。如何保障农作物安全生长, 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本文认为应从适应性和减灾性两个方面入手, 以期为贵州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4.1 农业灾害适应性对策

4.1.1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诸多研究表明, 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危害之首, 低温和冰雹较为稳定, 但影响程度较低,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调整需水型农作物与耐旱型农作物的种植比例, 减少旱灾发生时的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 进而降低经济损失。贵州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全省96%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 选择适合具体区域的果蔬和植被替代农作物, 不仅可保护生态环境,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形成农作物间作、套作、轮作的山地生态模式, 利用套作、间作、轮作的原理形成小气候, 提高农作物产量, 降低灾害发生时所带来的损失。

4.1.2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服务工程建设, 其基本目的是改善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达到高产、高效和生产目标。贵州耕地质量不高, 水土资源不配套, 在贵州耕地当中, 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一等耕地仅占22%, 土层不厚、土质偏黏、肥力较低、水利条件较差的耕地占42%, 余下的46%的土地均为土层浅薄、肥力较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水利条件保障的耕地, 再加之贵州省田高水低, 利用十分困难, 严峻的自然条件不利于贵州农业生产, 水利工程建设起到节水和蓄水的作用,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提高贵州农业生产保水保肥的能力, 可调节和缓解贵州旱灾和洪涝之灾。

4.1.3 注重生态建设, 提高土地系统抗灾害能力。

贵州生态比较脆弱, 全省基本上处于一个深受现代侵蚀剥蚀和溶蚀的蚀源区。一旦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利流失及石漠化, 并难以恢复, 进而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为41.53%,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17个百分点, 继续保持良好的森林植被是提高贵州抗旱和抗洪能力的有力保证。绿地建设方面贵州严重滞后, 2011年贵州省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仅为5.5m2, 而全国为11.18m2, 某些发达城市达到22m2, 因而加强绿地建设迫在眉睫。注重生态建设, 应在维持贵州特有的自然植被优势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石漠化、荒漠化、绿地建设的治理, 提高抗灾适应性能, 增强抗灾害能力。

4.1.4 科学应对风雹、低温。

人工防雹作为现代防灾、减灾技术, 贵州省应充分吸收经验教训, 提高人工防雹的科学布局、科学指挥方面的能力, 做到适时准确防雹, 提高人工防雹的水平和经济效益, 促使贵州整个生态系统更加适应风雹、低温的袭击。根据节气规律安排和指导农民播种, 抓住“冷头浸种、冷尾催芽、暖头播种”规律, 播种后加强对农田的水肥管理, 尽量避开风雹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低温方面, 应利用局地小气候优势, 保证农作物适时栽培, 减少后期低温的危害, 施肥应给予科学的指导, 在气候冷凉地区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后期控制氮肥用量,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从源头上提高作物抗击风雹、低温的能力。

4.2 农业防灾减灾对策

4.2.1 成立农业灾害防灾减灾小组。

特殊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决定了贵州省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以农业生产为主, 成立农业灾害防灾减灾小组尤为必要。小组成员专门负责贵州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避免无专门小组时的政出多门、存在多个领导指挥的混乱状况, 农业防灾减灾小组不仅负责灾害的救灾工作, 更要注重灾前的预防工作, 提高贵州整体防灾减灾能力。

4.2.2 注重农副产品开发。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决定了贵州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是不可取且没有经济效益的, 而贵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工业化发展落后, 全省几乎没有受到工业化的污染, 农副产品大多是原生态的、没有受过污染的, 开发农副产品, 推广有机绿色农产品, 转变农户依靠经营传统农业生存的模式, 减轻生态系统的承受压力, 进一步恢复生态系统抗灾害能力。

4.2.3 倡导乡村旅游。

现代步伐的加快促使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向往乡村生活, 他们渴望体验乡村食品、呼吸乡村的空气。贵州省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成了天然的优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以宁静的田园、云雾缭绕的山峰、清澈的河流吸引省内外游客, 开辟农民致富途径, 缓解土地系统压力。

4.2.4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根据各地的地形和经济条件, 选择合适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带动农民致富。在土地严重分散、坡度较大、梯坎较多的地区, 可采用以经果林为中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模式可选择“果—草—鸡 (猪) —肥—果”, 种植果树, 果林下有草, 在果林下养殖鸡、鸭等, 鸡鸭的粪便本身又是果树的肥料, 也可选择“果—草— (鸡) 猪—沼—肥—果”模式加长原有模式链条, 充分利用沼肥, 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改变土地质量日况下降、沙漠化严重等现象的同时, 更能综合利用山地资源;在交通较为发达地区发展以农业园区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在部分地区还可选择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在偏远地区可选择以家庭为主、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和经济技术有机结合, 发挥贵州的比较优势,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系统抗灾害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李世奎, 霍治国, 王素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

[2]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3]王春乙, 王石立, 霍治国等.近10年来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气象学报.

[4]王春乙, 娄秀荣, 王建林等.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

[5]陈怀亮, 邓伟, 张雪芬等.河南小麦生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J].自然灾害学报.

[6]张竟竟, 于丽丽.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7]李琼, 魏如檀, 周小云等.近年来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文献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8]王丽媛, 于飞.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及区划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

[9]刘可东, 陈建春, 朱根苗等.黄山市农业气象灾害分析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上一篇:初中计算机网络下一篇:古镇旅游开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