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共11篇)
1.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一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来到我们身边,在孩子们心里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过六一呢?对孩子们有什么影响呢?
我市的儿童娱乐场所不算多,平时就有不少游客,临近六一,这些地方更是许多小朋友和家长首选的好去处。
家长1说,就是带他到公园转转,带他吃个肯德基呀什么的。
家长2说,每个家长都很注重孩子过节日的,非常注重,带孩子出来玩一玩,公园转一转。
家长3说,家长就是尽量支持,如果他们要跳舞,服装这些尽量买,让孩子过的开心一点。
家长4说,应该带她去他喜欢的地方玩玩,并找个专业的儿童摄影机构,把孩子的快乐,拍摄下来!
儿童节应该怎么过,一百个人或许会有一百个说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今天,在“六一”儿童节给孩子送一份礼物,成了父母们最关心的事情,而服装、玩具、摄影以及带孩子去游乐园“消费”娱乐项目等则是他们的首选。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经济每年都以超30%的在速度在增长。在儿童消费“高速奔跑”的这种大环境下,大多数家长和儿童都存在不同的节日消费误区。
误区一:新意少,节日消费趋同的趋势特别明显。其中购物、到游乐场所游玩是家长和孩子们过节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千人一面的消费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家长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在过六一的时候,家长要么给孩子买衣服,买好吃的,领孩子逛商场,或者去肯得基这些地方去消费,那么这些消费就比较盲目一些。
误区二:没计划,只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大多数家庭只要孩子张口,一般家长都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误区三: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是高消费,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容易培养互相攀升的心态。
教育界人士认为,儿童节,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给自己的孩子送上一份礼物,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作为家长应该意识到,礼物不完全等同于礼品,不一定非得要贴上价格标签,更不是价格越高的礼物就越好。究竟什么样的礼物,或者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六一节对孩子更合适且更有意义,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至少应该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既能让孩子满意,又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节日期间,作为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说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也可以带孩子照相,或者带孩子参观一下我们哈尔滨的名胜古迹,让孩子感受一下我们哈尔滨这个文化名城,它的历史悠久,让孩子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那么这样子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家长们常常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是给他带来了快乐,而要让孩子过一个开心难忘的儿童节,真正考验的是父母的创造力、育儿观念和用心的爱。
2.究竟该怎样培养“纯爷们儿”? 篇二
为什么要开设“男子汉”课程?学校的说法是发现小男孩太“面”,有些孩子不敢大声说话,有的受点小伤便大惊小怪,课间甚至会哭着告状称被女生欺负了。应该说,这些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男孩身上,在女孩身上也是一样的。这种现象的发生,和社会环境有关系,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增多,一方面是家长娇生惯养。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这所学校主动开设“男子汉”课程,也是现实的需要,就是要给社会培养合格的优质人才。但是,在这种课程中,我们看到的也就仅仅是身体方面的课程。而实际上,一个“纯爷们儿”岂止仅仅是身体强大?只能说身体强大是“纯爷们儿”的一种形式。玩双节棍,攀爬岩石,这些的确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胆识,但仅有这些还不见得就能成为“纯爷们儿”。
举个简单的小例子,这几年一些地方都开设了武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现象。由于有些学校仅仅传授击打项目,而没有传授健康的心灵知识,使部分孩子身体倒是很强大了,却失去了德行,在社会上打打杀杀。一点小事就动怒,成为另一种不安全隐患。苏北某体育学校,就很重视击打类的项目,而忽视了心灵教育,结果怎样?这个学校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的事情,几年就会发生一起命案,这岂不是一场悲剧?
缺乏“男子汉”气概,的确当下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苗头。那么,究竟什么是男子汉、纯爷们?眼下,我们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恐怕是责任和担当的意识。今天许多孩子都是“独二代”,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独苗,从小受到了过多的呵护,对于责任和付出几乎没有什么概念。
回想去过,一个家庭有多个孩子,父母精力不济,“大带小”几乎是常态,孩子也从小学会做家务,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种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学会责任意识,也能享受到担当和付出的快乐。今天我们孩子缺乏的,关键是这些,并不在身体是否强大。如果没有从小培养出的责任意识,再健硕的身体也经不起任何担当,照样不是男子汉。
所以,就这个“男子汉”课程来看,是缺失了必要环节的。所有的课程围绕的都是体魄方面。对于有孩子来说,仅有好的体魄就能不“面”了吗?身体强大内心脆弱的人还少吗?而往往是这些人更容易出事情。这就需要学校在用“男子汉”课堂培养“纯爷们儿”的时候,还要增加项目,要有心灵课程,让心理专家引导孩子内心强大起来,有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纯爷们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靠着“哼哼哈哈”培养不出健康的“纯爷们儿”。
笔者还注意到这个学校的一个表述:“发现有的男孩哭着告诉老师女生欺负他”,应该这样告诉孩子“能礼让女生的男孩才是真正的男子汉”,难道只有小男孩骄傲的告诉老师“没有女生敢欺负我”才是“纯爷们儿”吗?
是不是“纯爷们儿”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有可以承受风雨的意志上,体现在有担当的大爱上,体现在为社会的前行作为上,体现在遇事的冷静上,而这些都需要心灵课程的引导。没人敢欺负真的不是“纯爷们儿”!
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龙是“纯爷们儿”,那么不善言辞的霍金就不是“纯爷们儿”了?
责任编辑 王海
3.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三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个为人父母的都会有许多话语,有的埋怨孩子太任性,有的会说孩子依赖性特别强,有的会说孩子不爱学习,贪玩,等等„„大多数家长都会皱着眉头,发出这样的慨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呀!”其实教育孩子真是一门学问,今天我就这一话题,和大家一起探讨父母应如何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心头的肉,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精心呵护,盼望孩子能茁壮成长,所以父母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也自然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为孩子勾画着美好的蓝图,每天看着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父母心中都会充满无比的喜悦和自豪,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孟母三迁的故事,曾子杀猪的故事,大家已耳熟能详。做父母的应如何检点自己的行为,在孩子面前保持完美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家长,因为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适时做出一些牺牲是很值得的。同时爱孩子要有度,不要溺爱,在家庭生活中,把孩子当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这是一种尊重,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要从小培养。
时间如白驹过隙,孩子就像春天的小树苗一样,转眼进入青春期,有时父母会发现,一向听话的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说“不”,这时父母应知道,这就是青春期的信号。(青春期的叛逆)此时,父母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有的,适当引导,孩子仍然会接受父母的正确建议。用爱和宽容去感召孩子迷惘的心,对孩子的教育,要用智慧,而不是简单粗暴,以暴制暴。
不知不觉间,孩子进入了初三的学习,竞争的残酷,每一位家长都会有压力,这毕竟是孩子人生中关键的一步,家长除了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外,还要在精神给予支持,现在的学习竞争既是智力的较量,更是毅力的角逐。“天才在于勤奋”。面对一道道习题,一次次失败,孩子要挑战,要承受,熬夜,加班是经常的,这条路很辛苦,父母不可能完全代替孩子走,陪孩子一起经历磨练,在磨练中不断给孩子鼓励:失败之后的坚持不懈是一种美丽,向成功迈进的执着是令人感动的,战胜难题的欣喜会促使你向更高的阶梯挺进,让学习兴趣包围孩子的脚步,乐此不疲。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难题能适当的加以指导,这也是做父母的一种幸福。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一种本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呵护,孩子读书最艰苦的一年,各位家长又有什么理由可拒绝的呢?有时候,忙于应酬,忙于生计,这都是借口。是不负责任的一种推脱。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就应该为他的成人负责。力尽到了,也是无悔的。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子孙能功成名就,学有所成,即使你个人如何辉煌,自己的子孙却一事无成,那也是你人生的失败。
光阴荏苒,又一个寒假即将来临,与孩子零接触的时间多了,掌控好孩子的学习,是家长的责任。放假了,孩子总会找些理由;如40多天的假期,先痛痛快快的玩几天,无节制的看电视,玩电脑等等„„孩子往日的紧张学习状态也许会在明日复明日中懈怠,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打消这一念头,否则可能会使你孩子的学习功归于溃的,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张弛有度,抓住假期中的黄金时间,帮孩子做好复习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知识的梳理、巩固、消化。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善于引导孩子把知识拓宽,拓深,让孩子既养足了精神,又增长了知识,充实而愉快的寒假会使你的孩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而立不败之地的。
4.孩子究竟该怎么管教 篇四
管教不是训斥和责备,而是管和教。
管,学生必须要管,那管什么,管的可多了,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都要管,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了,我们有这份责任也有义务,就想想吧,要管多少。在我们学校有位同事班主任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中午老睡不着觉,这位老师说:“他就是睡不着我能怎么办,我不能在这儿一直盯着他吧”。也许感觉是这个理儿,但其实并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班主任的要求。记得我在泰山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上班时的李辉校长曾说过:我们对待孩子要做到学生鞋带松了我们要帮着系上,学生上厕所我们帮着提裤子、擦屁股的境界。那么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为什么能乐意去做。上次百家论坛上杨奎老师这样说:对于老师来说孩子有很多,你可以选择教育哪一个,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没得选择,孩子是唯一的,我们要对家乡父老负责,要对学校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想到这相信大家明白了,我们的尽心尽力是多么的重要,不要以为孩子这样那样我们没办法解决,我们解决不了,或者跟我们没关系,那都是逃避和推卸责任,我们既然站在这个舞台上了,那就必须把这出戏唱好,没得选择,这是不辱的使命。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你发挥好了么。
5.孩子爱出手 我该怎样教育 篇五
Cute Baby:
我们是一年前去美国的,那时女儿2岁半。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发现她很容易出手。
幼儿园有4个中国孩子,2个大一点,她和另外一个年纪差不多。一般情况下她不出手,可是别人抢她玩具或者和她争什么东西的时候,她就要出手。
好几次别人家长都告状上门了,弄得我们很难堪。我们一直给她讲道理,在家里也罚站,可是效果不明显。
女儿属于那种性格很强的人,自己跌倒碰上或者医院打针什么的,她都不哭,说:“小朋友要坚强。”
虽然很多情况下是别人抢她东西在先,她打人在后,可是出手总不是什么好事。
木木:
乐意分享 教会孩子“动手”以外的交往方式
孩子的行为常常是模仿习得的,如果孩子看见类似的举动,立刻就学会了。尝试让孩子把玩具分给爸妈、亲戚、邻居或其他小伙伴玩,慢慢培养起孩子舍得并乐意和他人分享的意识。教会她一些“动手”以外的交往方式,譬如向他人流利地表达想法、譬如向老师求助,等等。你的孩子可能性格比较急。
糖果妈妈:
拿《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说道理
我家女儿和你家的几乎差不多,很独立,勇敢,有一段时间爱咬小朋友,也是为了玩玩具,一开始我们也是讲道理她不太会记住,正好当时在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电视,里面讲的是医生用大钳子拨牙的故事,她爸爸就拿出钳子要拨她的牙,没想到这效果还好,她再不咬小朋友了,在后来,也讲了一些和别人分享的故事,再应用到她身上,她也能明白自己错了。
Mini:
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分析事件起因、过程、结果
我想这位妈妈不该一味的认为孩子打人就是孩子的`错,别的家长找上门来就是一味的认错,道歉。我们需要分析孩子在这起打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是都是你女儿的错呢?
首先我们要心平气和的跟找上门的家长分析,这是孩子的事情,我想孩子可以很好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需要家长过多的出面干预,这样对孩子的影响不会太好。
其次,家长们在坐在一起耐心分析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不需要把家长的观念和成人世界中的东西硬性灌输给他们要他们执行。我很羡慕你有这么一个个性鲜明坚强的小女孩,她真的很可爱。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不要过多的约束,她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Liu laoshi:
重视打架
在大人的潜意识里,我们多多少少是惧怕矛盾、惧怕打架的。我们从来以“听话”、“乖”、来区分“好孩子”、“坏孩子”。但是心理学家说,一个正在向独立、自我完善方向发展的孩子不可能事事与别人保持一直,差异是极为正常的,打架也就在所难免。一些幼儿教育家甚至认为打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日本爱珠幼儿园副园长解释说:“简单来说,孩子在打架中学会了社会知识。比如在幼儿园中,夺取别人玩具供自己玩的孩子也会做稍许自我反省,而将东西归还原主。”
日本教育学博士高野清纯也认为“打架能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因为彼此被打,双方都痛。由自己的痛就会想到对方一定也很痛。从而产生自尊心,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暴力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
当然,父母煽动挑唆自己的孩子去打架,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攻击倾向的孩子,这样做是绝对错误的,也是非常糊涂的。打架是孩子们集体活动之一。孩子只单纯的掌握进攻性,说起来是那个孩子的大不幸。
依教育学家们的分析,打架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孩子不会克制自己,在家里有不愉快的事就到外面去发泄,有的孩子是因为缺少社交技巧,不打架就不知道怎么与同伴相处,也有一些孩子是想利用拳头树立自己在同伴中的权威,还哟协议孩子仅仅是模仿,模仿大人,模仿电视等。
家长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平常教给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鼓励他们运用这些技巧解决自己的争端,当然非常严重的打架需要大人的干预。
一般,两三岁的孩子之间的打架,完全是由于夺人东西或者东西被人夺的简单原因所致。孩子在3岁前,不明道理。如果任其所为,几会没有限度,往往会用手里拿着的东西打人出现危险。在此情况下,大人不能仅仅说“住手”,最明智的办法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对象身上。如可以说:“喂,那里有只好玩的猫咪。”
孩子3岁时,打起架来是很凶的,为避免危险,应该加强看管。
四五岁的孩子力气不相上下,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一般没什么危险,在力量差异较大的打架中,大人要适当干预,并给以仲裁。
6.学生家长该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篇六
■退休教师:我不赞成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
“我不赞成我们的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的做法。”从事了小学教育现在已经退休的尚世荣老师说,“本来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平等的教育者,一起心平气和地交流学生的情况、研究孩子的心得体会和方式方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的老师动辄就请家长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尚世荣分析指出,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首先是动机不纯,这不完全是为了教育学生,有时更多的是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更有甚者,还有借家长之手惩罚学生的不良动机。其次是时机不对。老师总是在学生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办法的时候。第三老师没把自己的立场摆正。老师一味强调孩子出了问题就是家长的责任,就应该由家长来负责,就应该由家长来解决,你做家长的责无旁贷,而作为同是教育者的老师在埋怨指责家长的时候,还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有的老师甚至把家长当孩子一样训斥那就更出格了。
■教育专家: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
“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肯定需要家长的配合。”北京教育学院教授邱淑琦说,“只要不是老师无理取闹,老师一旦请家长,家长就应该积极配合。”
邱淑琦教授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长,其次才是学校。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到上小学之前,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上学之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
“老师请家长,家长不应该有任何抵触情绪。”邱淑琦教授说,“尽管孩子上学后的主要教育由学校完成,但家长却不能完全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家长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邱淑琦教授特别指出,如果老是请家长到学校去,家长一定要与老师的态度保持一致,否则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极坏的影响。“如果家长当面抵触老师,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没错,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便会因此一落千丈。老师请家长来,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来,就会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老师不对所以家长才没来,容易导致学生更加抵制老师的教育。这些都会让孩子钻空子,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建议,家长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不要找任何借口。”
邱淑琦教授特别提醒家长:老师请家长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好孩子,而不是故意找家长的麻烦。因此,一定要尊重老师,心平气和地与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与老师的教育步调一致,共同解决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健康地学习与生活。
7.该怎样教育刚上小学的孩子 篇七
对与小孩子要多多地进行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当他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您也要及时地表扬孩子,让他增加自信心。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引导他和别的孩子做朋友,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意识。您跟孩子讲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只要有信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一、让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学习还可以,但是成绩一直不理想,原因常常在于“他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物上”。如果没有因为粗心大意而丢的分数,也许孩子能考好。因此,要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家长要以身作则。比如,当孩子做作业时遇到了难题向您请教时,家长就必须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地将精神全部集中到问题上去。这样做给孩子的感觉是,他现在干的事是最重要的。并自然而然的使孩子的注意力得以集中。
二、开发孩子的天赋。
一个孩子要想成功,不一定非是个数学或语言天才,但他必须有创造性的头脑。永远不要将自己的爱好和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通过观察,发现和促进他们的兴趣。孩子的才能开发得越多,他越能清楚地认识到周围的环境,也就更具创造性。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三、加强孩子的自信。
每个父母亲都想为孩子的今后生活铺平道路,因此常常代替孩子作各种决定,但这样会使孩子缺乏对自己负责和自信的意识,孩子不能自立。这两点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一直对别人都有依赖性。因此,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自信的意识。如果他们出了差错,一定要同他们讨论,找到错误的`根源。
四、给孩子创造思想的自由空间。
8.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八
一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孩子的学习教育,的确对于正在获取知识的孩子来说,书本学习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的中国也是未来登上成功的重要阶梯,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忽视了孩子的其它教育,尤其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样的,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均衡充足,才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和生长,反之,单一的过多摄入某种营养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相反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所以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综合素质的教育,应该是道德品质、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健康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全方位的持久的教育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的努力,我想一个正直善良、德才兼备、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人一定能立足于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进而贡献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在三方面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应该做好哪些方面哪?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仅次于遗传因素,是后天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而家庭环境是与孩子接触最密切的,因此良好的、文明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本身就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父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关心帮助朋友和邻里相处融洽,可以使孩子一直受到爱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使孩子从小就知道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上学后能很快融入同学中,不会感到孤独,长大走上社会,也会充满自信,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会有人格的缺失;相反恶劣的家庭环境,将会使孩子从小就家庭失去信心,孤独,对别人缺乏信任,很难与人相处,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长大以后对社会也充满怀疑,而要改变这样阴暗心理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摇篮,也是孩子快速成长的跳板,而营造这一切只要父母感情亲密、关系融洽,对家庭和孩子负责,不论贫富贵贱都比较容易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
二、 教育孩子读书必先教育孩子做人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人的德育教育,的确,一个再有学问的人,如果没有好的品行,他的知识和才华不仅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相反还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最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他的才华应该是毋庸质疑的,然而他好战、残忍、冷酷的性格,残缺的人格,使他不仅没有为本国人民带来幸福和财富,更将整个人类社会推进深渊,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罪人,因此,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品行良好的人,就要教育孩子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不随便拿别人或公家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还;捡到东西要还失主;爱护公共财物等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家长还要教会孩子如何独立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一味的依赖别人,加强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还要尊敬老人,对父母、老师要有礼貌;关心帮助他人,同学之间不要打骂,与同学搞好团结等与人相处的道理;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心里能健康成长。一个心地善良、人格健全、品德优秀的孩子,学习上肯定也会是一个上进的孩子。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呢?一是家长要做出好的榜样。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家长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孩子就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时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家长也应该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就更应该首先做到,不然,孩子是难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二是家庭中要建立合理的民主制度,不要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他们的声音,要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对于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应予以采纳和满足,这样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主见,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三是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并及时纠正。孩子因自制力弱年幼无知常会犯错,对此,家长要冷静对待,态度温和地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错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四是多与孩子沟通,用朋友的身份倾听他们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犯了错误,也应该像孩子认错,并取得孩子的原谅,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才能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个孩子的成长心理是否健康十分重要,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够健康成长。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思想上动态,才能发现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 父母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的摇篮,那么父母一定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了。从孩子呀呀学语到独立成材,一步一个脚印,有哪个脚印没有父母的印记?可以说父母以身作则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贯穿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家庭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本身自我完善的过程。
四、培养良好习惯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良好的习惯不单指学习上,还包括生活和行为上的良好习惯,而且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的,往往在一方面有良好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也会体现在其他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以身作则仍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谈一谈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家长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表率作用,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如果家长能经常与孩子一起看书或学习,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很注重学习,慢慢就会知道学习应该靠自己,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二是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家长要孩子经常沟通,要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力,而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大胆的谈自己的想法,使孩子在启发、分析、总结中懂得怎样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三是家长应该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部分的孩子对一件事感兴趣的时间都不会很长,对于枯燥的学习更是如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缺点,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毅力,知难而进。在学习上要形成一股韧劲,能够持之以恒,要想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首先还是家长的表率作用,家长自己就要做任何事情有始有终,持之以恒,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孩子,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总之,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父母的表率作用,另外家长应当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很强的教育能力。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艺术。说它是科学,因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说它是艺术,是因为由于面临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千差万别,实施教育必须具有随机性和创造性。
家庭教育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彼此之间很好地协调和衔接。对于家庭来说,要把教育专家、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才。
9.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九
吃
问题1:几个月大的宝宝,到底能不能吃盐?
妈妈:“宝宝还小,应该让他尝尝纯天然的食物,一周岁以后才可以给他吃盐!”
长辈:“早点儿吃盐会让宝宝有力气,还是早点儿吃盐好!”
小编:
婴儿1岁以内不建议吃含食盐的食物,最好吃原味食物。因为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另外,宝宝的味觉比大人要宽广,千万不能把大人的味觉习惯强加给宝宝啊~!
至于吃盐的危害嘛,请点击阅读:《婴幼儿为什么不用吃盐?危害你绝对想不到》
折中办法:
长辈为什么不信服你?因为她心中有个“权威”――要么是传统经验,要么是医生专家。没关系,这个不必争个高下,儿女要做的,就是抓准长辈的这个特点,必要时借助“权威”之口,让她知道“权威”也站在你这边。比如,平时带宝宝体检时顺便带上老人,你完全可以当着老人的面咨询一下医生,一般医生的话会比你的话更入老人的耳哦~~
穿
问题2:冬天给孩子穿多少衣服才合适?
妈妈:“冬天家里有暖气,室温都有个20多度,我们大人在屋子里顶多穿两件衣服,没必要非得给宝宝穿棉衣吧,热着了怎么办,和大人穿一样多就好了!“
长辈:”小孩子的体质哪能跟大人比啊,稍微受点凉就会生病,所以应该让他穿得多一点,暖和一点,宁可热了不能冷着!“
小编:
其实,孩子的穿着和大人一样,只要手暖、脚暖、不出汗,对宝宝来讲就是最舒服了。
最好的办法是告诉老人: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如果衣着过暖,稍一活动就会出汗,而活动一停下来,受一点风反而更容易感冒生病。
既然宝宝穿太多反而更易生病,那么穿多少才合适?请点击标题阅读:《宝宝最佳穿衣法则“洋葱式穿法”》
折中办法:
其实,跟老人相处与跟朋友相处一样,都需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谅解,你得允许对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观点看法。比如,在穿衣这件事上,与老人讲理确实不那么容易,不过你可以让老人摸摸孩子的后背和脖颈,要是温热且不出汗就说明穿得正合适了。
行
问题3:带小宝宝逛街好不好?
妈妈:“外面世界那么精彩,我想带娃去商场看看,顺便买点东西!”
长辈:“这么小的孩子,外面这么乱,出去感染了细菌怎么办?”
小编:
对于这一点,袋鼠小编也是站在婆婆这边的。你想过吗?如果你用婴儿小推车带宝宝出门逛街,而小推车的高度正好让宝宝处于汽车尾气排放最密集的区域,汽车尾气里含有铅等有害气体。如果经常长时间逛街,宝宝就像一个流动的小“吸尘器”,这无疑会伤害到宝宝的健康。
其次,很多公共场所也是病菌的聚集地。此外,经常带宝宝出远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宝宝的适应能力是不能和成人相比的,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不仅危险会增加,孩子的饮食和生活规律也会被打乱,这对于他的健康和发育都是不利的。
所以,带小宝宝出门之前,最好先看看这篇文章,请点击标题阅读:《带小宝宝出门,要注意哪些?》
10.初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篇十
从前有个小和尚,出家不久就觉得整天清扫院落、熬粥做饭、外出化缘没什么意思,便请求师父教他点儿技术。师父说:“那你就学剃光头吧。”他告诉小和尚,剃光头不是件容易的事。刮重了,要刮出血来;刮轻了,头发刮不下来。小和尚非常有信心地说:“徒儿听懂了,一定按师父的要求做。”老和尚让他先拿冬瓜练习。小和尚每天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地练,技艺越来越有长进了。就是有个习惯不好,他每次刮完后,总是将剃刀“噌”地插在冬瓜上。师父叫小和尚别这样做,告诉他,这种习惯不好。可是小和尚不以为然,想:这不是练习吗?又不是真人的脑袋!每次背着老和尚,他还是这么做。后来,小和尚的手艺越来越高。一天,师傅叫他给剃头,小和尚剃得又快又好。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他剃完,要去取水给老和尚洗头时,便顺手将剃刀“嘈”地一下插了下去,师傅“哎呀”一声,小和尚猛然惊醒:这不再是冬瓜了。悔不该当初不听老和尚的话呀!看着师傅满头流血的痛苦样子,小和尚哭了。
不知道听完这个故事,孩子的表情是笑了还是静静的思考,其实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简单的举一些我学生的例子:
1、平时做数学简单试题时总是不写过程,等到家长和老师说的时候总是说:平时省电时间嘛,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一定写好。最后结果:过程扣分!
2、平时做作业总是一边做一边听歌或者干别的事情。最后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做好。等等。。
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好习惯呢?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回家复习-巩固。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分散记忆:中考英语词汇要求1617个,三年共1096天,平均每天1.4个,有谁记不住吗?
4、阅读习惯: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参考):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
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家庭与学校紧密配合,才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关系孩子一生是否健康成长的习惯培养,教育的主要责任就应该落到家长的身上。习惯培养要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习惯培养离不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模范作用.家长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积极支持配合,但不依赖学校教育。我经常听到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您了,请您多费心,我们不懂教育,就全指望您了,您怎么管教我们都没意见„„”这是家长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想放弃家庭教育责任的想法。也时常看到有些家长完全像老师一样教孩子学习,看着孩子写作业。这种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角色教师化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的最佳做法。一个孩子的成功,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这样的完全依赖、效仿学校教育的做法,最终的结果会让家长失望。
三、家长如何做好家校配合的十一种情况
(一)经常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方式可以是打电话或走访等。关键是 “主动”。
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
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情况,以便跟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有的家长跟老师打电话,或见了老师也不知道问什么。那么可以用沟通“十问” :
1、上课能不能专心听讲?是不是能跟着老师积极发言? 2、作业认真不认真?能不能独立按时完成?
3、学习的习惯怎样?有没有坏的学习习惯?
4、下课是不是经常去问老师问题?
5、肯不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智力状况怎样?
6、学习态度端正不?老师指出的问题改不改?
7、学习的积极性高不高?上进心强不强?
8、其他行为表现、同学关系不知怎样?
9、孩子有没有给我们家长提什么意见?
10、请老师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家长在哪些方面注意配合?
你经常关心自己的孩子,老师就关心你的孩子,这比请客吃饭强。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 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才能跟学校做好配合,步调一致,孩子有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这样太被动。我知道家长都很忙,忙得顾不上回家,顾
不上孩子。但是再忙,你再成功,孩子不成功,你只能算成功一半。做好的父母是要花时间 和精力的,有出息的孩子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初中阶段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预习、听课、笔 记、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扎扎实实,环环相扣。初中生应该养成提前预习课 文、专注读书听课、积极思考发言、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这些方面,都需要家长的认真配合,家长要对孩子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 监督。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
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反之,思想一松劲成绩上就变为差生,既原先成绩相差无几的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
第二是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
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在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而一般家长则认为这一阶段孩子已开始懂事了,可以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多事之秋”,更需要家长对孩子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同时与学校积极沟通、携手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疏导工作。
11.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篇十一
当孩子生活中出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面对?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家长抱怨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越来越弱,家长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说话语气重一些孩子都会觉得很委屈,让家长们备感苦恼。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总会遇到议案一些挫折,而这些挫折正是磨练孩子意志的最好方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应该一味的让孩子避免挫折,而是要交给孩子遇到挫折时正确的处理方法,让孩子正确的面对挫折,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那么,当孩子生活中出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面对?
家长教育孩子就要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要知道问题不可避免。此时出现的问题就是要让孩子去解决。让孩子自己完成自己该做的,这次没做好没关系,但我们可以下次再积累经验于一定会越做越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不要都由家长来包办代替,而应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现今一家一个孩儿的家庭居多,都是家里的皇帝和公主,很多家长都一味的表扬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只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听到批评就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孩子以后的社会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所以平时家长要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网络课程,对孩子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完美的个人。
【家长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推荐阅读:
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06-17
新初中生压力大家长该帮孩子调整心态08-15
家长怎样说孩子才肯听06-28
怎样指导家长给孩子选购玩具?07-12
究竟反义词11-07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笔记11-24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pdf08-31
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06-17
家长对教育孩子的困惑11-18
中国数学被引入英国学校究竟效果如何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