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2024-07-12

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共8篇)

1.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一

华为销售收入世界第二!海外技术支持及营销待遇一览。

销售大多去海外~各个国家根据艰苦系数的不同补贴是不一样的。【校招】本科起薪6k,研究生起薪8k。入职时为13级且第一年无股票,一年后根据表现会评ABC,不同等级加薪幅度不一样;一年后可根据级别持相应股票额(股票分红相当可观)。

华为10年以上的老员工普通年收入应该在40万以上,5年到10年的在30万左右,3年左右的在15万-20万,这些是不包括出差补助,外派补助等的。

如果混到三级部门主管,收入最少都会在50万以上(新提拔的),一般在100万以上,五险一金全有。

【补助】

在非洲地区(其实也没什么艰苦的),大概一年税后40万,普通技术工程师大概30万+。一般去非洲,补助是100+美元一天。不同的地方补助和待遇不一样,非洲、中东最高,其实是东南亚,最后是欧美国家。(伊拉克,阿富汗一天200美金,中部非洲,撒哈拉地区100美金,欧洲是20美金)。

大多数地区是40美金/天,这是税前,税后32美金,个别地区高些,比如伊朗,尼日利亚70美金/天,还有少数国家50美金,都是税前的数字,要扣20%的税。补贴可以剩下很多钱,因为公司负责提供住宿,自己只是吃饭花点钱而已;

【奖金】

海外人员奖金很高,2004年海外销售人员奖金在10万左右(现在更高)。

另外,海外人员一年可以回来三次,也包括家属过去探望,公司负责往返机票(公司一年提供三张【往返】机票,三张以外你自己解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在海外很忙,不可能一年有那么多空时间可以回来三次;

还有,在海外呆满三年,可以得到15万的安家费,扣税后12万。

【海外生活】

1、吃饭,有华为办公室的地方,一般有中国厨师做中餐,条件艰苦的地区还经常能收到公司的慰问品。大部分国家的当地食物是可以长期吃的。少数国家食物难以下咽,需要专门找中餐馆(当然,这时候有人选择吃方便面,呵呵!)。每天餐费约5-15美元。(各国不等,极少数国家例外,如西欧)

2、住宿在办公室所在地一般为富人区别墅。无办公室的城市,3星以上宾馆。

3、电话,打的费报销。

4、国外哪怕是很贫穷的国家也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糟糕,想想中国在10年前给世界的印象,各位就明白啦。

5、娱乐比较单调,体育运动或上网。和国内联系方便。usually free。

6、家属探亲或休假均可能且不难。如果工作时间较长,有时顺便获得永居。

【华为中兴海外工作待遇对比】

华为海外第一年

工资税后:5500*12=66000

奖金税后:40000(假设)*0.8(税)=32000

股票收入税后:股票50000股,股本每股4块计算,全部贷款200000,利率0.006,分红1.1元/股,则股票收入为

50000*1.1*0.8(税)-200000*0.006*12=29600

补助税后:考虑人民币升值7块/dollar,除了休假在海外11个月

40*0.8*11*7*30=73290

机票税后:24000*0.8=19920

总收入:220810

华为海外第二年

工资税后:假设税后涨了1000

6500*12=78000

奖金税后:假设奖金涨了15000

55000(假设)*0.8(税)=44000

股票收入税后:假设增发20000股(可能性不大),股票70000股,股本每股4块计算,全部贷款280000,考虑国内通货膨胀,银行利率上涨到0.007,分红1.1元/股,则股票收入为

70000*1.1*0.8(税)-280000*0.007*12=38080

补助税后:国内通货膨胀进一步严重,人民币升值到6块/dollar,除了休假在海外11个月(休假18天加上杂事无补贴共一个月在国内)

40*0.8*11*6*30=63360

机票税后:24000*0.8=19920

总收入:243360

满第二年申请安家费税后60000万,不过估计要干满第三年才能够拿到。

两年总收入:524170

中兴第一年

工资税后:7000*12=84000

奖金税后:25000(第一年,估计比较少)*0.9(税假设0.9,比华为轻一点)=22500

股票收入税后:无

补助税后:补助不扣税,补助比华为高10刀,考虑人民币升值7块/dollar,除了休假在海外待10个月(比华为少1个月,另外休假30天)

50*10*7*30=105000

机票税后:24000*0.9(税假设0.9)=21600

总收入:233100

中兴海外第二年

工资税后:假设税后涨了1000

8000*12=96000

奖金税后:假设奖金翻了一倍

50000(假设)*0.9(税)=45000

股票收入税后:无

补助税后:国内通货膨胀进一步严重,人民币升值到6块/dollar,除了休假在海外待10个月(比华为少1个月,另外休假30天)

50*10*6*30=90000

机票税后:24000*0.9=21600

总收入:252600

无安家费,两年总收入:485700

【工作人员语录】

海外MM: 本人觉得,想进华为又不想出国的人,根本不用自作多情的担心是否会被派出去。华为内部的人想去海外的员工多得很,还要通过面试,英语又要好,还不一定个个都能去成呢。新员工进去要经过很多培训,其中也包括要到国内办事处锻炼,怎么也要过个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有可能出去吧,除非你是学小语种专业的,说不定海外急着要人才会派你出去。至于说把想淘汰掉的员工流放到海外去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华为对于炒人从不心慈手软,他们如果觉得你不被他们需要或做得不好,那就会直接以末尾淘汰的理由炒掉你,怎么会还在海外给你找个地方呢。华为在海外市场跟中兴争得你死我活,它当然要派精英出去,至少也是中上等地人吧。我当时校园招聘的方向就是海外市场,结果在公司培训兼锻炼了一年半多才被派出去的。其实,做海外市场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担心去那些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华为对海外员工还是可以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员工住的大都是在当地的富人区或使馆区,生活质量和安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会驾车,还可以开着代表处的车到处跑,周末大家总是找一些周边的地方去玩。吃饭有的地方雇了保姆,我当时在的代表处,每天午餐都去当地的中国饭店,点一桌菜,大家AA,平均下来每人每天也就2美金左右。晚餐可以自己做,有时大家也跑到某个同事那里集体做饭,很有意思的。总之,在外边的生活,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艰苦,可以说比在总部逍遥自在快活得多。就是如果有国内感情牵挂的话,心里有点苦。我当时就是因为这点,最终选择了从国外辞职回来与bf团聚。

2.闯荡海外的中兴华为 篇二

中兴和华为两兄弟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就代表中国通讯厂商开始了探索的步伐。在国内尚处于大哥大、寻呼机的初级模拟通讯时代,整个市场几乎被控制在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等少数几个国外厂商手中,并无中兴、华为的插足之地。而在国外,无线通信市场已经得到一定发展,迫切需要升级网络服务的国外用户并不像国内用户那么好伺候。在几家国际巨头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时,中兴、华为看准了时机,一举向国外市场进发。

在出征海外之初,老外对两个来自中国的兄弟充满质疑,代工是惟一出路。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成为了国外运营商市场推广的利器,也让打着“T-Mobile”、“Sprint”logo的中兴、华为换来了信任和市场。2000年,互联网开始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完备的市场和渠道被先前的技术研究培育成熟,有了大量的增长机会。同年,华为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在2001年成为了国际电信联盟成员。在随后的近十年中,中兴、华为相继在世界各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筑建起了全球布局蓝图。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助推下,两兄弟一边和西门子、摩托罗拉等国际公司采取深度技术合作,一边又与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运营商展开渠道合作。半卖半送的产品随着运营商服务进入到各个终端,两个中国品牌渐渐在海外名声鹊起。有了丰富的终端实践经验和信息反馈,它们把数字时代的2.5G、3G乃至4G无线网络设备作得出神入化。

海外市场的巨大成功也逐渐让国人们知晓了中兴、华为的名字。拥有丰富海外实战经验的两兄弟又很有默契地相继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推出了小灵通,开始发力国内市场。这让早已眼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无线通讯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看到了机会,双方不谋而合。国内运营商之间的争斗和通讯行业的风起云涌,再次成为了让两兄弟乘风破浪的原动力。2007年,华为合同销售收入达到了160亿美元,中兴收入也达到347亿元人民币。

3.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三

现阶段,服务业态的多样化与消费模式的一体化,促使着商业地产的升级与变革,在此趋势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休闲与商业聚集的新模式--商业综合体。商业综合体融合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等多种业态,构建了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统一的城市生活商业空间。

在这样一个智慧的生活商业空间里,住户和消费者希望能随时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商家希望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入住的小中型企业希望可用更少的投资来实现办公系统建设,实现拎包入住,而物业也期望能够通过提供人性化和高附加值的服务而获得良好的收益。而在所有的背后,是一个连接与分享的信息世界。正如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解决方案销售部&Marketing部部长胡忠华在2015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所说:“数字世界正在改变物理世界,联接指数已经成为衡量行业ICT应用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华为为商业综合体量身打造了一套优秀的ICT解决方案。依靠物联网、无线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华为帮助商业综合体积极拥抱互联网,利用人和机器的智慧,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等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形成一种新的“联接的智慧、分享的智慧”。在智慧的综合体内,住宅小区实现百兆光纤到户,全园区内实现WIFI全覆盖;实现对海量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技术帮助商家实现精准预测,个性化推送,零库存管理的精细化运营,节约了商家成本,提升了消费者体验;而统一的ICT平台让地产商获得了水电、宽带、有线电视等的接入平台,帮助地产商实现服务转型,由单纯卖房子转为服务提供商,也让住户获得公平选择服务的权利;而云资源租赁服务让社区里的办公企业拎包入驻,实现轻资产运营,地产商则通过提供IT服务获得收益。

华为智慧商业综合体整体方案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地位,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个智慧的社区,在这些社区里,信息技术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让社区处处充满了人性化的服务。华为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搭建现实和未来的桥梁,将梦想变成现实,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美的环境,便捷的生活,希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4.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四

 目运作情况,阐述产品市场及竞争、风险等未来发展前景和融资要求的书面材料 

一、项目企业摘要

商业计划书摘要,是全部计划书的核心之所在。

*投资安排

*拟建企业基本情况

二、业务描述

*企业的宗旨(200字左右)

*主要发展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

*项目技术独特性(请与同类技术比较说明)

介绍投入研究开发的人员和资金计划及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

1、研究资金投入

2、研发人员情况

3、研发设备

4、研发的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及发展趋势

三、产品与服务

创业者必须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创意作一介绍。主要有下列内容:

1、产品的名称、特征及性能用途;*介绍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及对客户的价值

2、产品的开发过程,*同样的产品是否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为什么?

3、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段

4、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如何

5、产品的技术改进和更新换代计划及成本,*利润的来源及持续营利的商业模式

生产经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计划:生产产品的原料如何采购、供应商的有关情况,劳动力和雇员的情况,生产

1资金的安排以及厂房、土地等。

2、公司的生产技术能力

3、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能力

4、将要购置的生产设备

5、生产工艺流程

6、生产产品的经济分析及生产过程

四、市场营销

*介绍企业所针对的市场、营销战略、竞争环境、竞争优势与不足、主要对产品的销售金额、增长率和产品或服务的总需求等,目标市场:应解决以下问题:

1、你的细分市场是什么?

2、你的目标顾客群是什么?

3、你的5年生产计划、收入和利润多少?

4、你拥有多大的市场?你的目标市场份额为多大?

5、你的营销策略是什么?

行业分析,应该回答以下问题:

1、该行业发展程度如何?

2、现在发展动态如何?

3、该行业的总销售额有多少?总收入多少?发展趋势怎样?

4、经济发展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如何?

5、政府是如何影响该行业的?

6、是什么因素决定它的发展?

7、竞争的本质是什么?你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8、进入该行业的障碍是什么?你将如何克服? 竞争分析,要回答如下问题:

1、你的主要竞争对手?

2、你的竞争对手所占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策略?

3、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新发展?

4、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5、在竞争中你的发展、市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所在?

6、你能否承受、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7、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 市场营销,你的市场影响策略应该说明以下问题:

1、营销机构和营销队伍

2、营销渠道的选择和营销网络的建设

3、广告策略和促销策略

4、价格策略

5、市场渗透与开拓计划

6、市场营销中意外情况的应急对策

五、管理团队

全面介绍公司管理团队情况,主要包括:

 公司的管理机构,主要股东、董事、关键的雇员、薪金、股票期权、劳工协议、奖惩制度及各部

门的构成等情况都要明晰的形式展示出来

 要展示你公司管理团队的战斗力和独特性及与众不同的凝聚力和团结战斗精神 *列出企业的关键人物(含创建者、董事、经理和主要雇员等)

关键人物之一

*企业共有多少全职员工(填数字)

*企业共有多少兼职员工(填数字)*尚未有合适人选的关键职位? *管理团队优势与不足之处? *人才战略与激励制度?

六、财务预测

财务分析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过去三年的历史数据,今后三年的发展预测,主要提供过去三年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的财务总结报告书

2、投资计划:

 预计的风险投资数额

 风险企业未来的筹资资本结构如何安排  获取风险投资的抵押、担保条件

 投资收益和再投资的安排

 风险投资者投资后双方股权的比例安排  投资资金的收支安排及财务报告编制  投资者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的程度

3、融资需求

创业所需要的资金额,团队出资情况,资金需求计划:为实现公司发展计划所需要的资金额,资金需求的时间性,资金用途(详细说明资金用途,并列表说明)

融资方案:公司所希望的投资人及所占股份的说明,资金其他来源,如银行贷段等。

*完成研发所需投入? *达到盈亏平衡所需投入? *达到盈亏平衡的时间?

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及相应的资金配置;进度表。

*简述本期风险投资的数额、退出策略、预计回报数额和时间表?

七、资本结构

*目前资本结构表

*请说明你们希望寻求什么样的投资者?(包括投资者对行业的了解,资金上、管理上的支持程度等)

八、投资者退出方式

   

股票上市:依照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上市的可能性做出分析,对上市的前提条件做出说明 股权转让:投资商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回投资

股权回购:依照事业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回购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利润分红:投资商可以通过公司利润分红达到收回投资的目的,按照本商业计划的分析,公司对实施股权利润分红计划应向投资者说明

九、风险

*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详细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手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十、其它

*请说明为什么投资人应该投贵企业而不是别的企业?

*您认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5.华为—契约式进入模式分析 篇五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8年在深圳成立。是目前全球有重要影响的通信设备的供应商,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光网络设备供应商,国内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及中国最大的软件供应商,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24.2%,这使其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一旦在2011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华为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和难得的市场契机中迅速崛起。在国内市场发展区域的选择上,华为走的是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建立企业间合作为原则,以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为手段,逐渐成为国内电信设备生产企业的佼佼者。华为国际化发展历程

总的来说,华为的国际化道路是“先易后难”的市场选择原则,即先从发展中国家做起,之后转战于发达国家。在以交钥匙合同为主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中,华为同时注重与投资方式相结合,多种模式结合的灵活战略。

2.1 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阶段(1996-1999年)

1995年,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决策层看准了整个电信行业的全球发展趋势,即:“电信业将来不会再有仅仅依靠区域市场而存活的设备商,所有的电信设备商都必须是国际化标准的”。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旅程时,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初期阶段走了很多弯路。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零的突破。1998年,由于华为在开拓海外市场的道路上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成功拿到了在俄罗斯的合作项目订单。之后,在越南,老挝的中标使华为的国际化道路逐渐拓宽。

在华为的国际化初级阶段,华为最大的兴奋就是能够见到客户,能够拿到标书,做标书,让客户读标书,从而了解华为,了解华为的产品。并且市场开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海外经营规模也是少之甚少。

2.2 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4年)

在经历了几年国际市场的发展成功后,从2000年起,华为的海外市场拓展

迅速发展。在国际市场地域方面,华为的海外市场由俄罗斯,中东,非洲逐渐向欧盟和美国扩展。但最初进入欧美市场时,也是从一些边缘城市开始做起。 2000年,华为首次在全球电信市场的最前沿的美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分别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

 2001年,华为开始进入欧盟市场;

 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

 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  2003年,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亿个C&C08端口,创造了行业记录;  2003年,与3Com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企业数据网络设备;

 2003年底,为阿联酋电信公司(Etisalat)提供了一项覆盖全国范围的UMTS

服务,强化了Etisalat技术领导者的地位,同时帮助其成为中东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个引进第三代网络的运营商;

 2004年,在全球电信第二前沿的英国市场设立欧洲地区总部;

 2004年,华为中标荷兰Telfort,马来西亚TM,毛里求斯Emtel的WCDMA 3G

合同;

可以说,2004年是华为的国际化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销售额273亿元人民币,海外销售额22.3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41%。世界电信运营商前50强中,华为已经进入22个,欧美发达国家中,华为已经进入14个,包括德,法,英,美,加拿大等国。

2.3 全球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经过短短几年的国际化发展,华为承接了许多国际合作项目。在这个阶段,蕴含着两条战线,一条战线就是华为在全球布网以后,在欧美以外全面突破,同时大力拓展欧美市场。

截止2006年,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0多家运营商,在世界电信运营商50强中,已有28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建立了8各地区部,8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华为契约模式下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特点

3.1 契约模式为主多种模式相结合在以交钥匙合同为主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当中,华为同时注重与投资方式的结合。在资金实力不断强大的过程中,华为的投资方式推动契约方式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海外进行收购,新建或共同研发等活动;二是引进外资,在国内与西方跨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为他们进行贴牌生产。

3.2 先难后易的市场进入原则

华为在国际化道路之初,先将东欧,拉美和非洲等不发达国家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跳板。之后的战略以拉美,非洲及俄罗斯市场而包围欧洲市场最终进入欧美国市场,并逐步发展壮大。

3.3 低价竞争策略

华为的国际化竞争中,低价竞争策略是以契约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中的重要的策略。在电信招标的过程中,华为的中标往往是因为其报价比其他供应商低很多而一举中标。

3.4 建立客户服务体系

在交钥匙合同模式下,承包企业方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工程建设后,只要经委托企业验收合格就行,并不涉及售后服务,而且获利往往是短期的,风险也是契约模式中风险最高的。但是,华为为树立企业品牌,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赢得客户的信任并没有在“交钥匙”后一走了之,而是继续向客户提供服务,建有一整套售后服务体系。

3.5 技术领先优势

华为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不仅是价格上的优势,还有技术上的优势。华为每年都要重金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上。而这一优势恰恰成为了华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启示

 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在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时,要充分对

环境及企业内部情况进行分析。即使选择了契约模式进入国际市场,也应当对企业自身状况,目标市场,投资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而细致考量,以保证能通过运用这一模式获得最理想的跨国经营业绩。

 面对一个国际市场和全球化的艰辛曲折以及各种压力,企业不能够轻易

放弃,要有信心,要持之以恒。

 要建立一个全球化的研发、营销和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鲁桐.《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图书馆目录[F].经济管理

出版社,2007年6月;

(2)百度百科——华为.http://baike.baidu.com/view/14877.htm

(3)华为国际化艰辛历程的反思

6.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六

(2012-04-18 23:01:11)转载▼ 标签:

杂谈

中国国际学校海外办学模式的成功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践行者,五年来,中国国际学校不断探索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成功经验。

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国际学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

中国国际学校(新加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Singapore))成立于2006年9月。这是第一所由中国国内的民营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中国国际学校,也是中国教育机构在国外投资建立的第一所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的全日制学校。

中国国际学校(新加坡)的投资方是始建于1993年的北京汇佳教育机构1993年,汇佳教育机构兴办了北京私立汇佳学校。学校以“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陆续在中国成功的开办了多所汇佳国际幼儿园、汇佳IB国际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澳大利亚——中国学校、汇佳中等职业学校、汇佳职业学院等各个层次的学校。汇佳学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的成员校,与世界各国的不同层次、类别的学校建立了姊妹学校等友好合作关系。

十几年来,汇佳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和小学,一直把双语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积累了培养学生快速提高中文运用能力的成功经验,建立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听说结合,快速识字,广泛阅读,大量写作”的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形成中文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小学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主要英语国家的教师为学生同步开设英文课程,使学生在英文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得到正规、标准的培养和训练,汇佳幼儿园和小学,把双语教育作为手段和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东、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等元素,传达相关的知识。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培养的汇佳学生,可以成功地运用自己在中文和英文方面的语言优势,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从而理解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形成国际化的视野,建立开放性的思维。

汇佳学校的中学部,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国际文凭课程(IB)的学校之一,将中国学校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与国际文凭课程(IB)办学标准相结合,成功地培养出千余名国际文凭毕业生。历年来,汇佳50%以上的IB学生进入了世界排名100位以内的大学深造,其中不少人已经学成回国,报效国家。

自1995年以来,汇佳教育机构还陆续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建立了海外教育中心。取得了在海外办学的初步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为日后汇佳建立中国国际学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EDB)基于丰富新加坡的国际教育资源、改善新加坡的投资环境的考虑,邀请汇佳教育机构在新加坡投资建立中国国际学校。学校的成立得到了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教育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对于国内的教育机构在国外兴办基础教育的这一大胆尝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是我国教育机构在境外建立的第一所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和国际课程标准,具有双语——双文化特色的国际学校。中国国际学校自建立之初,就完全依托新加坡的市场经济环境,完全遵照新加坡的法律的要求运作。学校采用了国际文凭组织(IB)的课程标准,突出双语(中英)——双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特色。在依托汇佳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学校不断适应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努力在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并以此作为学校办学的特色。

中国国际学校(新加坡)坐落在新加坡的中部,校园 占地面积4.5公顷,建筑面积 16121.3平方米,各种教学、管理、生活设施俱全。与新加坡现有的主要为在当地工作的本国公民子女提供母语教育的其他国际学校不同,中国国际学校并非侨民学校,学校的管理团队、教师和学生的构成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色彩。目前学校有来自30余个国家的在校学生4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士的子女;其中父母均非华裔的“洋娃娃”达到一半,纯华裔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40%。中国国际学校的幼儿园和小学,非华裔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80%。学校的管理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的资深管理人员组成,其中非中国籍管理人员占管理人员总数的75%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团队。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余名。分别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运用英文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英语国家;运用中文教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中国大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新加坡本地教师、员工承担教学和行政管理、总务勤杂等工作。

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以双语(中、英)——双文化(东方、西方文化)为特色使用IB(国际文凭)标准课程。在新加坡现有的国际学校中,中国国际学校是唯一一所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且中英文课程设置各占一半的学校,是唯一一所配备中英文双班主任的国际学校,也是唯一一所直接采用中国国内学校的语文教材讲授中文课程的学校。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汇佳教育机构在引进、整合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始了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二、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境外办学的成功实践及其意义

作为第一个中国教育境外办学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看,对于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国际学校取得的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积累的一些经验,具有启发性。中国国际学校几年来通过基于国际标准的双语——双文化的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实现了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的同时,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目标。

(一)双语——双文化课程,凸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以独特方式,顺应了国家文化战略的要求,扩展了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由于历史等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地位的增长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国国际学校的双语——双文化的教育实践,对于扩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

目前,中国国际学校的幼儿园每班学生分成A、B组,轮流由来自中国的中文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和来自欧美国家的英文教师用英语教学,同时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元素,通过儿歌、游戏、手工等环节帮助幼儿学好中文。小学已建立一套关于中文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学习中文——用中文学习——通过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现代中国。学校安排通过国内普通话等级证书的教师训练学生发音,帮助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汉语。还根据学生不同中文程度,实行分级教学。其中高级课程和国内小学完全同步,中等课程也与海外母语为中文的侨生水平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进行专门辅导。

中国国际学校的孩子们不仅系统学习标准的中文,还在平日教学活动中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课堂上,寓意深远的成语故事、活泼好玩的木偶戏、动听的民俗传说等中国文化让学生意犹未尽。教室里,每个标识、每幅壁报都是中英文书写,使学生随时置身中英文双语环境。

作为重要的教育元素,中国文化也渗透到中国国际学校的非语言课程当中。在设计教学主题时,中英文教师共同参与,将东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对同一教学主题的多样理解结合起来。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学校开设了武术、中国画、中国剪纸、手工等课程,甚至还为热爱中国文化的家长举办了中文俱乐部。为了使中国国际学校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现代中国,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学校组织了“中国文化之旅”游学活动,安排学生到中国北京汇佳教育机构的姊妹学校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参观中国的名胜古迹,到中国同学家庭居住、生活,使学生获得对于中国文化的亲身体验。

中国国际学校双语——双文化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了意义重大的影响:

1、培养了一个知华、爱华,具有国际视野的外籍学生与家长群体。

伴随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中国国际学校,让孩子从小学习中文,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和现状。不少对中国深有感情的欧美国家的家长十分认可中国国际学校的理念,如一位曾在北京工作过5年的芬兰家长将4个孩子全部送到中国国际学校。此外,还有不少新加坡本地居民和投资移民,希望自己孩子在“通商中国”的发展走势中占据先机,其中部分家长已着眼于未来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城市进行投资,因此也在四处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校,中国国际学校于是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

学校双语——双文化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特色吸引了一批来有识之士以各种形式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个认同中国教育国际化目标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培养了一个知华、爱华,具有国际视野的外籍学生与家长群体。这些外籍人士,自觉自愿地担当了传递理解和友谊的“民间大使”。他们对中国在感情认同中国,在理性上认可,渴望客观、公正地理解有关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敏感问题,不抱种族和意识形态偏见,愿意聆听来自中国人民的对于上述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2、培养了一批热爱中国、理解中国文化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留学人才,为国内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未来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不少家长和学生意识到,出国留学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留学热”和“留学低龄化”一直在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但是,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升温,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现象。由于缺少双语——双文化的环境,一部分留学生特别是低龄留学生在成长阶段在急于融入留学目的地国的文化的同时,与中国渐行渐远,以至于成了黄皮白心的所谓“香蕉人”,同时由于缺少正面的引导和约束,出现了一些所谓“小留学生问题”,引起了相关家庭的矛盾与冲突,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中国国际学校通过双语——双文化课程,使学生在理解西方文化、融入国际化社会的同时,保留和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这部分学生在海外继续保持着与国内学生同步的中文水平和文化理解。中国国际学校的针对“小留学生”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帮助国内的低龄留学生较快地适应了在海外的国际环境。这些学生学贯中西,身居海外,心向祖国。在懂中国、爱中国。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同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与价值观,通晓国际规则,具有比较、借鉴的能力。这批有中国心和国际理解的中国留学生。待他们完成学业、报效祖国之时,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中坚力量。

3、影响了一批华裔家庭。培养了华裔学生和家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对于非华裔学生和家庭的影响外,中国国际学校双语——双文化教育特色为海外华人、华裔学生打开了一个学好中文,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目前,在国外,中国移民后代的中国文化严重流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即使孩子在家里说中文,但在英语为主导的社交圈中,孩子的中文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在流失,对中国文化的感觉就更为遥远。这一文化流失的趋势引发了许多海外华裔父母的忧虑和强烈关注。中国国际学校的双语——双文化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些华裔家长希望学校教育能扭转这一局面。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香蕉人”,而是从小打下中文教育基础,不仅掌握中文交流技能,也能找到文化之根。然而当地其他的国际学校开设的中文兴趣班把中文视为第二语言,学习时间明显不够;新加坡当地的华文学校也很难教授给孩子纯正的中文和英语。经过广泛考察和反复对比,不少华裔父母选择了中英文教学并重的中国国际学校。在他们看来,通过独具特色的中英文双语教学,孩子们能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中文基础。而且,中文学习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有好处。中国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赢得众多华裔学生家长的认可和赞誉,特别是在海外工作生活的华裔父母对此体会得尤为深刻。不少家长表示,中国国际学校所提供的,恰恰是自己找到了过去寻找了很长时间的国际化教育。

(二)树立了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品牌,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的形象,提升了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短短几年,中国国际学校通过双语——双文化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了一幅鲜活立体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开放的现代中国和中国教育的形象。

近年来,有业内人士提出了“中国教育逆差”的问题,指出多年以来,在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的同时,教育经济是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逆差额一直是在持续增长。这种“逆差论”较多地是注意到教育的经济收益上。其实,这种“逆差”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第一,从留学人数看,国内到海外留学的人员数量远高于海外来华的留学生数量;第二,教育项目数量看,从国内引进的国外院校的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远高于国内教育机构到境外办学的项目数量;第三,从教育的影响力看,中国教育对海外的影响力大大低于以欧美国家为主的西方国家教育的影响力。基于上述三种表现形式,中国教育的这种“逆差”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基于上述背景,在一定意义上看,中国国际学校的成功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教育从简单的引进,开始转化为引进——借鉴——吸收——再创造——输出的过程,中国从单方向的教育服务的引进国,开始转化双向的为教育服务引进——输出国。目前,中国国际学校在新加坡,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已成为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中国国际学校的双语——双文化教学优势,也引起了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界同行和本地媒体关注,不少当地学校以各种形式与中国国际学校进行交流,希望借鉴有关的经验。作为中国教育国际化的排头兵,中国国际学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向当地社会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努力呈现了当下中国的形象与气度。可以设想,随着中国国际学校的壮大、繁衍,在国际教育领域必将形成一股代表着中国教育形象的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建立了基于国际标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符合国际规则的办学的模式,实现了中国教育境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中国国际学校的办学实践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作出了贡献。

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二是遵循国际通行的运行模式和规则。此前,中国教育在海外虽然有政府背景下的某些教育援外项目、联合办学项目等,但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出资、不计成本进行推广的,不属于真正意义商的教育服务贸易范畴。其教学内容尚未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一致,其运行模式尚未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因此,即使这些项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但终究难以在WTO的规则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保持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往往出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局面。

与上述项目不同。几年来,在取得教育成果的同时,中国国际学校也得到了宝贵的境外办学经验,形成了基于国际标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强调文化交融的课程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国际惯例的办学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良性循环。

就采用国际标准而言,中国国际学校自建校之初,就采用了国际文凭组织(IB)的国际标准进行教学管理,引进了IB的课程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了IB几十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学校管理经验,使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就迅速达到了同类国际学校的水平。学校的双语——双文化特色,也是建立在IB国际标准的平台上,其办学资质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国际教育权威机构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全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有着众多国际学校竞争的环境下占有了自己的位置。就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而言,新加坡具有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环境,法制也十分健全。几年来,中国国际学校的完全建立在新加坡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采用市场经济模式运作。学校不断明确、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依据教育规律和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形成教育特色,参照市场的反馈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调整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课程。

建校以来,中国国际学校逐渐探索并形成了适应国外环境的运作模式,建立了一套符合国际标准和法制环境,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与国际环境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育资源体系。学校的人力资源的国际化和本地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了适应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的教职员选聘、培训、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适应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学校的教学资源供给、校车、餐饮、环境治理、设备维修、校园维护等后勤管理环节都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采取了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专业公司承包、合同管理等形式,实行社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管理和经营。目前,学校已经在完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平台上实现了收支平衡。教育资源实现了国际化,各项教育支持系统实现了社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为学校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的建立,还实现了汇佳机构海外部分和国内部分的良性互动。新加坡中国国际学校在分享汇佳国际化教育几十年的教育资源、办学成果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境外的各种国际化资源,协助推进汇佳机构其他成员单位的国际化教育项目的开展。汇佳教育的海外部分和国内部分相互进行了包括师资互派、轮训,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协作与交流。这为探索国内学校成分利用国外资源,与境外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中国国际学校符合国际标准的课程体系和遵循国际规则、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运作模式的建立,以制度、程序、标准等形式,将中国国际学校的办学实践固化下来,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可复制的特点。由于它完全建立在国际公认的法制环境和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上,因而同时具有了依靠自身进行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以设想,在其他类似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建立一批采用这一体系和模式的同类项目,这对于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将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对于探索国内同类教育的国际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前景展望

7.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七

社区商业,其用以识别的标准在于:“商业体与住宅的关系”。社区商业通常是指区别于城市区域中心商业、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商业步行街等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商业形态。

社区商业一般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性。它是一种以地域内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形态,以住宅项目或住宅街区为载体,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以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属地型商业。

这一商业形态是城市商业的基础,它的服务人口一般在5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以内。由于这一商业的属性决定了它的总规模一般应控制在3万平方米左右,商业业态的设置也有较强的针对性。

根据承载社区商业的物业主体的集散程度及整体布局不同,社区商业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社区底商、社区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三种。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商业的三种表现形式并不是完全分离开的,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社区商业配套是多种形式的组合。

下面就这三种形式简单做一下介绍。

首先说一下社区底商。

社区底商主要是指利用楼盘底层或低层作为商业用房以满足自身或近区域内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其组成的社区商业主要表现为“邻里商业”。邻里商业主要是方便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功能。选址一般在社区主要出入口,服务人口一般在5000人左右,商业服务网点数5个以上。

区别于社区商业,社区底商是物业范畴,是相对于建筑类型而言的,以住宅、公寓等物业的底层建筑为商业、服务设施,以底层建筑为主,低层为辅,是社区配套的实体组成部分。

其次是社区商业街。

社区商业街是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的铺面及商业楼里面的铺位都属于商业街铺面,社区商业街内的商铺多为独立铺位。

社区商业街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小区周边配套不能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因而在住宅开发较活跃或大型商业配套设施比较缺乏的区域,社区商业街的开发体量都是比较大的。

结合全国各地的开发状况,组成社区商业街的建筑形式主要表现为1-3层商业楼或住宅建筑底层商铺。

社区商业街的主要职能是以先进的商业形态、完善的商业业态和优美的商业环境,在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更注意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性消费。

社区商业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区内的居民,服务人口一般为2-5万人左右。部分外向型社区商业街的服务范围可延伸至社区外部消费人群,其服务半径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内向服务型社区商业街相对更大,服务类型相对更广,服务层次也相对更高。

最后是社区商业中心。

社区商业中心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是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在目前众多大型社区中,社区商业中心也被称为社区商业广场。

社区商业中心是房地产大盘时代的产物,其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节省社区居民购物的时间成本,以提高集中的商业运作模式,服务社区中各个组团区域及辐射区域。

社区商业中心是社区商业的最高组织形式,一般社区商业中心都由社区底商、社区商业街及其高级配套如酒店、医院、大型购物中心等共同组成。

社区商业中心常设在居住区内,人流集中的地区。已建成的住宅区一般选择在已经具备一定商业基础的地区,通过改造和业态调整,形成“沿街区”的社区商业中心,而新建住宅区一般以购物中心的业态形式为主,配套规划建设社区商业中心。单位服务人口为3万至4万人,商业服务网点数在20个以上,包括超市、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具备购物、餐饮、修理、理发、洗衣、家政、再生资源回收等功能。

社区商业中心大概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大型社区商业中心。大型社区商业中心配制了大型超市、餐饮、娱乐、健身、医院、学校、酒店等社区配套服务,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类似于欧美国家社区商业中心的模式。第二,“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模式通常是指在成规模的新建居民中,选择其中一些居民楼底层,建成商业用房,引进超市、餐饮、书店、银行商业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就近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和一定程度的精神享受的需要。“沿街式”社区商业中心类似于社区商业街。

第三,“改建式”社区商业中心。“改建式”社区商业中心模式则是指只用现代商业业态,对散布在社区的传统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并根据常住人口的消费需求和小区结构,对社区商业网点布局进行科学、统一规划,形成有一定吸引力的商圈。

8.华为的海外商业模式 篇八

即在创新过程中能看到钱的变化。例如麦当劳,商铺出租期间有租金变化、土豆种植收获时有价格变化等;赵本山拍电影、拍电视剧、办刘老根大舞台演出,这其中都是有现金流动的。价值能显著地被叠加

麦当劳的地产、土豆种植等有价值叠加效果。需求能爆发性增长

以分众传媒为例,其运作模式就是在电梯口安装电视播放广告。这就是一种商业模式。如何来解释它?首先这是从车体广告过渡到平面广告再到楼宇广告进而产生的电梯口视频广告,这是一种跨行业行为。其次,写字楼中上下班高峰时间电梯口堆积等待的人群最初被视为一种浪费资源,而视频广告的出现将这部分资源利用了起来。不过现在分众传媒的运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成本能破坏性降低

企业并购不是量与量的叠加,而必然是资源的商业型互补性。现在这个时代是大战略和大商业模式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研究产业组合,必然需要有战略性地介入一些新兴产业或行业,对原有行业进行彻底的战略性梳理。大家要知道,充分的战略论证所需成本肯定远远小于错误的战略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商业模式是对战略落地的最好方法,因为商业模式独特的宏观视角、对资源的态度和增值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全方位资源整合的体系,使得商业模式具有了大集团商业运作的基本能力。竞争优势能系统锁定

从表面上看微软集团是个软件公司,而实际上它是个典型的投资公司。市场上只要出现了任何对其有利的商业机会,微软会全部买到手。这是一个大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对行业定位的问题,当然客观上来说,也遏制了行业的创新而导致了苹果公司的崛起。

上一篇:办公室小游戏惩罚措施下一篇:新方法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