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赞小学600字作文(精选4篇)
1.芦苇赞小学600字作文 篇一
《芦 苇 赞》 教 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芦苇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芦苇的赞美之情。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熟读成诵。
4、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1、体会芦苇的特点,感受作者对芦苇的赞美喜爱之情。
2、体会为什么说“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教学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导入课堂。
老师夸奖学生,学生夸奖老师,“夸奖”一词还可以用哪个词表达,“赞美、称赞”等,学生板书“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赞美物的文章(板书课题)。学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纠正读音。
3、思考:你认为芦苇值得不值得赞美,作者也认为芦苇值得赞美,他是怎么表达的呢?浏览全文找出这句话。(教师板书:“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三)全班交流,品读全文
1、学生读文,找出文中具体描写芦苇值得赞美的语句。教师随机进行指导品读。如(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芦苇绿的特点。
(1)、指名读文
(2)、教师指导读文(从千里绿野、层层叠叠、时而„„时而)等重点词语体会。
(3)、学生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再找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文,其他生闭眼想象后谈感受。
(4)、多媒体课件出示芦苇的风景图,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
(5)、集体朗读。
(6)、句式训练,(看着„„你会觉得它像„„也像„„像„„又像„„。„„时而„„时而„„)
2、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芦苇集群而生、聚众而长,体会芦苇生气勃勃的特点。(1)、指名读,其他学生用掌声评价。
(2)、读说式训练,品读课文谈感受。
(3)、比赛读文,其他生当评委,不仅评出谁读得好,还要指出哪儿读得好。
(4)、同学互相学习优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品读课文。
(6)、多媒体课件出示不断变化的芦苇图教师范读,学生由图想文。
3、第一自然段,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1)、正因为芦苇非常美,作者被迷醉了,引导学生品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次到冀中,看到了纵横数十里的白洋淀,却又被满淀青青的芦苇迷醉了。)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话,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
(3)、小组进行朗诵训练。
(4)、小组展示成果(5)、学生练背
(6)、集体根据老师提示背诵。
4、对于学生找出的其他段落教师随机板书重点词语。(如平凡、朴实,易生易长用途广泛等)
(四)、资料展示,升华内涵。
学生理解了芦苇值得赞美的原因后,深入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学生展示资料,教师也出示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芦苇在我国抗战史上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五)、总结写法,小结全文。
(1)、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借物喻人。
(2)、学生用一句简洁的话总结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芦 苇 赞》
教 案篇二:胡杨赞教学设计[1] 《胡杨赞》教学设计
永城市第四小学 陈 静
教材简析:
《胡杨赞》一文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篇讲读课文,本文从胡杨的眼泪、胡杨独特的长相、胡杨独特的生存环境,以及胡杨对人的贡献四个方面讲述了“我”钟情于胡杨、心动于胡杨的原因。课文赞扬了胡杨有着千年不死的生命、千年不倒的毅力、千年不腐的意志,让人感到震撼。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更赞美那些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无比敬佩之情。本文激情洋溢,适合朗读。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以“赞”为线索、以“情”为核心、以“读”为策略,将朗读训练、口语训练、思维训练、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质疑——合作释疑——展示评价——巩固深化环节,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真真正正地体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认认真真地诠释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胡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质。
3.能用简短的语言写出四、五、七段的意思,背诵喜欢的段落。4.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默默奉献的人的歌颂。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胡杨组图、新疆民乐)。
学生:搜集有关胡杨的资料。
教法:
1.朗读品悟法; 2.赏析词句法; 3.情景教学法。学法:
1.自主阅读法; 2.圈点批注法; 3.讨论交流法; 4.合作探究法;5.感情朗读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几个方面。2.用简短的话概括4、5、7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设疑,引读激趣。
1、谜语设疑: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猜猜。
“活着昂首一千年,死后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铮铮铁骨铸千年,不屈品质颂万年。”(幻灯片1)
2、引读激趣:
【师】细心的学生可以发现,这则谜语的谜面本身就是一首小诗,它的题目是:《胡杨赞》,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
【师】咱们的语文书中有一篇课文和它题目相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胡杨赞》。[设计意图:通过谜语设疑引出“胡杨赞”的话题展开对话,既点题扣住文眼,又抓住了文本的主旨。这为师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细读品悟课文做了铺垫。]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几个方面。
(3)用简短的话概括4、5、7自然段的意思。
2、点名朗读、默记。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要求他们默记,这样孩子们学起来不会走弯路。]
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
(一):(幻灯片2)
自主读课文两遍: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对于较长的句子,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2)同桌合作读(分段读),纠正字音,交流不理解词语的意思,说说每段写的什么。(8分钟后比一比谁朗读的最正确)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讨论解决不明白的生字新词时,教师要提醒孩子们一起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词典,平时自己积累,联系生活实际等。)
3、展示初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相机引导需要注意的字音、字形。(幻灯片3)
新疆 维吾尔族 不腐 惨不忍睹 弓腰驼背 嶙峋 晦暗 盐碱 恶劣 肥皂 积蓄(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师相机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设计意图:学生初读课文,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语病,在这里设计了指名分段读,特别是较长的句子,学生容易读破,老师要及时纠正,必要时老师可范读或者领读。]
三、自主默读,体会感情
1、出示自学指导
(二):(幻灯片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小组内交流你的看法。(6分钟后,比一比哪组收获最大)
2、学生按要求自学,合作学,教师巡回指导
(在孩子们交流此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不要及时下结论,可让小组同学通 过“讨论——朗读——再讨论”的方式寻找到正确答案。),3、展示读书收获
【师】: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师相机板演:无人关照 弓腰驼背 粗茶淡饭 默默奉献)问题预设: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回答,教师要及时引导使答案减略化、具体化。[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阅读的欲望,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逐步深入文本,以读代讲,巧妙完成学习目标之一。]
四、自主品读,披文入情 1.【师】作者钟情于无人关照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默默奉献的胡杨,读了课文,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请看自学指导
(三):(幻灯片5)
品读课文,想一想:你对怎样的胡杨动了情?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原因写下来,再动情地读一读。
(8分钟后,看谁读得最动情!)2.生自主阅读,勾画、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读,师巡视。
(这一环节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教师要认真倾听,及时给孩子鼓励。)3.全班交流感受体会,精读感悟,教师适时点拨。重点点拨:(1)无人关照的胡杨(第3段)。
(2)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段)。(3)粗茶淡饭的胡杨(第5段)。
(4)默默奉献的胡杨(第7段)。[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让学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所在。]
四、巩固深化: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主要内容、妙词佳句、思想感情方面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板书设计: 23 胡杨赞
无人关照
弓腰驼背
粗茶淡饭
默默奉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2.背诵喜欢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3.体会作者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词语引入,回顾内容 1.听写词语:钟情、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默默奉献。(幻灯片出示所写词语,同桌互检)篇三:芦苇荡教学设计
芦苇荡教学设计
一:观看《小兵张嘎》片段:
二:导入设计:
小兵张嘎》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电视剧。嘎子的形象影响了许多小观众。嘎子倔头倔脑,机智勇敢。“小鬼子,我跟你拼了!”这疾恶如仇、掷地有声的呐喊,这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小兵张嘎生活的带着硝烟的岁月里。
年近六十,照例该养老了,我们的老英雄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老英雄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的头破血流。他是怎么办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领略这位老英雄的风采。三:第一阶段(检查预习):
了解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掌握字词形、音、义。?
1、了解小说文体知识。?
2、了解作者简介。?
3、了解作品简介。?
4、了解写作背景。
?
5、掌握字词形、音、义。
四:文体常识积累卡片: 1.小说的三要素: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小说的环境:
五:作者、作品简介:
孙犁(1913--2002)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与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作家。1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新时期以来,有以散文为主的文集《秀露集》、《澹定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等出版。1992年又有8册《孙犁文集》出版。其中《白洋淀纪事》是他最富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六:写作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七:课堂练习:
1、给红色字体的字注音、并掌握它的字形
寒噤()仄歪()竹篙()
苇塘()黄梢()疟子()
泅着()提防()()舀()
吆喝()()趴()扒()
蹿()飒()转弯抹角()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小心防备。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八:第二阶段: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复述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文章结构: ?
一、(1~8)概述老英雄形象。?
二、(9~54)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
三、(55~63)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鬼子。九:复述并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叙述了
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白洋淀上,一个抗日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革命队伍的故事。
十:第三阶段: 细读课文,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 小组合作、探究: 方法: 由四名同学组成汇报小组:大家找出并标记相应的文段,然后由一人朗读相应句子或文段;大家对所读句子进行分析、讨论,一人负责记录(本组座位上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由组长阐述你们所分析概括出来的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作者是怎样对其描写? ?
2、他的性格核心是什么?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他这一性格? ?
3、老头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以“这是一个___________的老头子”来表述。
十一:同桌间探讨:
通过感受老头子的形象,对于“抗战”、对于“英雄”你有哪些认识?
十二:第一课时课堂小结: ?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本课的文学常识及文体知识,把握了字词的形、音、义;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复述并概括了小说的故事情节;着重分析了老英雄的形象。我们应向抗日英雄们学习,热爱祖国,努力
学习,将来才能保卫祖国。? 同学们今天学得很认真。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环境描写、主旨及写法。
十三:布置作业:
?
1、掌握字词形音义,并学会运用。?
2、根据课后练习二补写出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篇四: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分析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篇五: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故乡的芦苇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 意的写作方法。
过程、方法: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
作者表达情意的写作方法。
2、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故乡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
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故乡是游子魂牵梦萦之地,“月是故乡
明,景是故乡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用植物代表着故乡,这种植物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那就是“故乡的芦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作者儿时有哪些美
好的记忆。
学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
二、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师:作者二十几年在北国的大城市里工作,却常常想念故乡,那是因为故乡给他留下可梦幻般的、缤纷的记忆,这些记忆都是什么呢?
生读句子
师:多么美好的记忆呀,谁能通过语言让同学们体会到作者儿时的快乐呢?
生朗读(配音乐)师引读、生接读
师:作者儿时的记忆就这几种景物吗?
学生说一说
师:故乡的景物很多,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很多,在这里作者精选了四种典型景物,以举例的方式意犹未进地倾诉着对故乡的记忆。然而,多年来令作者魂牵梦绕,永远不能忘怀的又是什么呢?
生故乡的芦苇
师:你印象中的芦苇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作者是怎样写芦苇的。
学生找到句子读一读(师出示句子)
找同学看大屏幕读一读,感受芦苇的美
师:这句话描写的是芦苇丛的美景,一片云海似的密密层层的芦苇使故乡的风景自然而然的变的恬静而飘逸。
师:故乡的芦苇美丽飘逸,那么它长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说一说 师:正是因为家乡的芦苇多而且美,所以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什么原因,让作者对芦苇永远不能忘怀呢?
学生找到写三件趣事的几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写第一件趣事的自然段
师:这一段的末尾为什么用省略号?你能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作者可能写得内容补充上吗?
同桌商量,然后找同学回答
师:作者和他的伙伴们用芦叶做成哨子,吹出各种美妙的音乐,使他们如此陶醉,芦叶除了做口哨,还能做什么呢?
生:还能折成芦叶船
师:芦叶船是怎样做的生读课文回答
师:芦叶船做成了,接下来他们还要做什么? 出示大屏幕
师:(小心翼翼、欢呼雀跃两个词体现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做口哨,折芦叶船,给作者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他又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快乐呢?
学生看课文回答
师:这是多么无忧无虑、自由美妙的童年时光啊!让我们带着
这种情感来朗读最后一部分。
因为芦苇带给“我”一生最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所以芦苇在“我”的记忆中成了故乡的象征,芦苇与故乡永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芦苇负载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怀念,就是对芦苇的怀念;对芦苇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热爱。
2.蜜蜂赞作文600字 篇二
夏日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蜜蜂本来也该被受欢迎,只有小孩子不怎么喜欢,她们都怕被蜜蜂的刺伤害到,包括我,只不过我不会将蜜蜂置于死地罢了,所以遇到蜜蜂都躲着她。但她们也不懂,蜜蜂是不会刺人的,除非迫不得已或者黄蜂、马蜂之类的才会扎到人,更何况它还要采花粉,懒得理你。
小蜜蜂被称为辛勤的使者,它们无私奉献,在炎炎夏日里采着花蜜,它们不曾埋怨。在森林里的蜜蜂还经常要防备狗熊的突然袭击……
小蜜蜂勤劳地工作不止是采蜜,还有在蜂场里的一切,勤劳的工蜂在蜂巢里什么家务活都干,只有蜂王蜂后什么活也不干,是“游手好闲”的,它们只有交换生蜜蜂的工作要做。
蜜蜂很勤劳、无私。人类“养”的蜜蜂并不会不给人采蜜,它们酿出的蜂蜜都是来奉献给人类的。当你吃着甜甜的蜂蜜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些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和蜜蜂一样辛勤劳动的人,比方说清洁工、交警、老师……记得前年冬天,东台下了一场极为罕见的大雪,连下快一个多月,清洁工任劳任怨,在大雪下清理着马路,交警在风雪中指挥着车辆,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任劳任怨,冒着风雨去上班,中午还要再回来给我们做饭……
3.野草赞作文600字 篇三
有些人生来便是花一般的存在,有着花一般的容貌,过着花一般的生活,而有些人,却只能像野草般毫不起眼,一辈子为衬托花而活。这是不自信的人的想法,因为我们从未发现我们自身的优点。
心若有花,即使野草也是美的。如若心中极其黑暗,那么即使你的外表华丽如天仙也还不如野草高贵。
在茫茫草原上,在无数的野草杂生中,总会有一些高傲地居于野草之上,色泽艳丽,或是大红如牡丹,或是高贵清雅如百合,或是妖丽如玫瑰,总会高人一等。而在这些个花中,也有伪装成花的野草,故作高雅,明明只是野草,却还是把自己装扮成花;明明内心十分扭曲,却还是用胭脂水粉将邪念覆盖,留下虚伪的善意。
不需要嫉妒他人的光鲜,我们不要伪装自己,外表精致又有何用,内心的扭曲只会让自己更加丑恶,这样的一个人活着便没了意义。要相信,我们是最美的存在,即使自己是一株小小的野草,即使自己再无才无貌。
曾经在大街上看过清洁工工作时的场景,他们穿着最普通的服装,在寒冷的冬季清晨,持着一把扫帚扫大街,他们细心地将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清新,这是最普通的美。
他们没有较好的容貌,没有可谈的文化和才能,他们只是一些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卑微,可谁又能说他们不美呢?他们怀着一颗颗善良的心,为这个世界默默的奉献着,我为他们自豪。
4.冬青赞作文600字 篇四
一个冬日的清晨,北风呼呼地吹着,我穿着厚厚的棉衣,围着围巾极不情愿地出门上辅导班,部队大院里,一位身着军装的叔叔拿着一把巨大的剪刀,左右手分别握着两边的刀把,用力地剪着。随着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一排排冬青便被修剪得整整齐齐。
看到这一幕后,我疑惑地问叔叔:“为什么修剪它们呢?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不挺好的吗?”叔叔笑着回答:“这样才整齐划一呀,就像我们站军姿一样帅气!”
听了这番话,我弯腰捡起一片冬青的叶子,轻轻摩挲,细细端详。椭圆形的叶子朝阳的一面是墨绿色的,油光发亮,摸起来滑溜溜地,好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叶子背面是嫩绿色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叶脉在这一面十分明显,有的像手上的青筋血管一样突显出来。
冬青,顾名思义,一年四季都身披绿装。万物复苏的春天,冬青冒出一层嫩绿色的叶,远远地看,像戴着一顶帽子;而在朔风凛冽的冬天,冬青格外醒目,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份生机。
冬青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茉莉的淡淡幽香,也没有柳树的摇曳多姿,它是平凡朴素的`。冬青的绿色就是军人的橄榄绿的颜色,那整齐的冬青不就像军人筑起的绿色长城吗?我想起大阅兵时军人方阵的威武雄壮,想起了抗洪抢险时军人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大坝……
【芦苇赞小学600字作文】推荐阅读:
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作文1000字08-04
吟咏芦苇的诗词10-25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乡的芦苇》教案08-14
小学精选赞美的作文500字09-12
柳树赞小学作文08-30
假期旅行小学优秀作文小学作文600字09-14
小学想象作文600字07-09
堵车**小学作文600字07-13
小学学习作文600字10-05
责任小学600字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