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半命题中考作文

2024-09-11

魅力半命题中考作文(共10篇)

1.魅力半命题中考作文 篇一

光者,白也;影者,黑也。世界万物皆因光影而缤纷,是非曲直皆由黑白来划分。光与影看似势不两立,实则同生同灭。于是在黑白交集间灰色诞生了。灰色看似只是一个混搭出的劣色,然而就是这样的颜色也是真实的,具体的,这就是灰色的魅力所在。

梵高告诉我,一幅经典的画卷可以是灰色的。

仍忘不了那一丛永恒的《向日葵》,阳光纯洁的生命,回升而仰,日落而俯,执着追求光明,虔诚礼拜阳光。遗憾。令我震撼的不是其纯白无暇,而是那灰色的希望。暗黄的底色中的是,暗红的花盆,似乎空气都变得压抑,花盆早已成为牢笼。几株向日葵就躺在其中,枯枝缀着败叶,顶着残花,倚着盆沿。没错,这就是片坟场,阴暗狞笑着,卷走喘息的光明,哀嚎游荡在四周,亡灵静静躺着,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重生。然而就是在这里几朵葵花钻出枯枝丛,在黑暗中爬起。黑弓压肩,谁怕?光明在前,谁停?这是一个灰色的通话,暗色调压抑着一切,却仍有灰色的希望在灰色中升华酝酿。不禁为向日葵鼓喝,为灰色的希望感动。

梵高的画告诉我,以为传奇的画者可以是灰色。

象征灰色生命的《星空》,代表灰色性格的《割去左耳的自画像》,这些传世之作都是梵高灰色人生的结晶。梵高,不幸的灵魂!清贫的家境,孤独的际遇,向往美好却从未幸福过的心灵,渴望平静却遭遇精神分裂的身心。不幸!不幸!不幸……可怜!可悲!可泣……他不阳光,从来都不,他无法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所以他割去了左耳,他无法从狂躁中爬出,所以他选择自尽。但他也曾有过希望,就在生命泯灭前的一秒钟,他也未曾对绘画失去梦想。感谢上帝用绘画让他宁静,用笔尖让他宽慰,至少让他体会到无与伦比的富有的谨慎,挥之不去的充实的心魂,让他有机会把他灰色的希望寄托在灰色的作品中,永远向阳光真是奋斗,奋斗……

梵高,顽强不息的灰色就是你的一切,它给了你有力的翼,明亮的眼,让你能够看到触到真实。灰色的魅力正在于此,即使无力回天,也要坚守真实,你就是真实,你就是最缤纷最具体的美。

灰色,难道不是美的真实体现吗?

2.魅力半命题中考作文 篇二

所谓半命题作文, 顾名思义, 就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略去一部分, 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 略去的部分交由考生去补充, 使其变成一个完全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因为较好地回应了考试与竞赛作文中限制性和灵活性必须兼而有之的命题要求, 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 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 就像在林中飞的鸟和在池里游的鱼一样, 虽有不能逾越的范围和限制条件, 却还有相当的翱翔或游动的自由, 为他们舒展个性驰骋才情预留了相当大的空间, 所以受到了师生的欢迎。那么熟悉半命题作文的相关规律, 把握应对策略, 便是十分必要的了。而写作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便是补题, 即根据要求把题目补全。我们都知道:标题, 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它是文章的眼睛, 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好一半文, 题坏全盘输。补题已然成为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某种程度上说, 补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这篇文章的成败与否。

那么怎么补题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 要细心分析这个不完全命题中已然命好的部分, 特别要注意对其中关键词的揣摩, 从而搞清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可以说洞悉了题意是补题的必然前提, 因为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不仅意味着写作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补好题的同时还确定了作文的立意。所以务必使所填补的字词符合作文提示, 填补后的作文题目和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不相矛盾;否则肯定是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其次, 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的角度进行检查, 做到简洁、明确, 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搭配有误的题目。第三是尽量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来进行补题。

以作文题“也是一种幸福”为例。出题者的命题意图是什么呢?很明显在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也”还有一个就是“幸福”。

第一步, 审“也”字。细心琢磨我们会发现, 这个“也”字就是这个题目的题眼。文章的重心在于能否很好地诠释对于“也”字的理解,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也”字的内涵, 就很难写好这篇作文。不妨先去掉“也”字来看看这个题目:“____是一种幸福”。我们的学生应该很快就会回想自己的经历中让他们感觉幸福的事情, 比如:拥有是一种幸福、取得成功是一种幸福、被别人关爱是一种幸福等等, 这些平常普通人在平常普通的情况下认为的幸福的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常态的幸福。那么“也”字加上去后, 题目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也”这个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 “____同样是一种幸福”, 那就告诉我们, 这里指的幸福已是一种非常态的幸福, 是建立在常态幸福相对面的幸福, 是我们平常并不认为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在特定的情形下而产生的幸福感。如与以上三个题目相对的就变成:“放弃也是一种幸福”、“经历失败也是一种幸福”、“关爱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亦或是我们把“也”字替换成“竟”字, 变成“_____竟是一种幸福”。表示这种情况是一件幸福的事是让人感觉出乎意料的, 这个题目与“___也是一种幸福”的相对性更强, 易于学生理解题目的真正内涵。以上所用的方法我们姑且可以称为“略去法”和“替代法”, 可以说是两个小技巧, 有时对于理解题意和打开作文的思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步, 审“幸福”二字。我们也可以略施小计, 把题目做一点修改, 改成“幸福的生活”, 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想到, 这里的生活绝不仅仅是立足于物质层面的。而可以是立足于精神层面的幸福。换言之, 这种幸福不应只是说吃到一盘美味的菜肴, 由你的味蕾刺激你的中枢神经而带来的快乐感受, 而可为一种精神或心理上的历程或体验。品味、体会这种心理的历程, 由体会上升为感悟、领悟, 由此得到由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形成的财富而带来的一种满足感愉悦感, 才是对幸福更高层面的理解。如此, 相信我们的学生们很快在脑海中会闪现许多好点子, 如:等待、错过、牵挂、遗忘、承担等等, 这些情形在某种情况下不正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吗?当然, 我们在前文还提到过, 审题不仅仅是为了补题。我们在补题的同时其实也已经确定了文章的立意。上面举过的例子, 如“放弃、经历失败、承担”等“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很容易看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进行一种反思, 他们会懂得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 有时候, 学会放弃会有更多的收获、经历失败会变得勇敢和睿智、勇于承担会变得更为成熟和坚强。我们会看到学生令人可喜的一种自我成长, 一种完整的认识上的理性的提高。这样的立意当然会得到老师们的亲睐。所以, 对于半命题作文来说, 补题不仅是确定了写作的方向或材料, 更重要的是补题的同时还确定了这篇文章的立意, 决定了这篇文章品味的高低。

同时而需要关注的是, 其实中考对于立意的要求并不很高, 比如说仍然是这个题目, 有的学生这样来补题:“生病也是一种幸福”。可以吗?当然也可以, 并且生病就会得到家人更多的关注与照顾是孩子们都曾有过的体验, 让他们以此作为材料写文章会更真实, 易于让他们流露真情实感。当然不能只停留在生病可以得到优待而产生的幸福愉悦感, 只稍升华一步:在生病治病家人予以无微不至地关怀中我懂得了爱。这样的立意就未尝不可了, 这样就能让看上去平凡普通的题目也能以打温情牌来而得到老师们的认可。

“_____也是一种幸福”这个作文题关于注意事项的第二点从语意、语法的角度来说也有陷阱, 在实际操练过程中可以看见, 有的学生轻易地补题为“批评也是一种幸福”就不妥了, 要注意到这个文题中隐含的主人公当然是“我”, 是以第一人称写“我”的经历, “我”的感受, 所以应改为“受批评也是一种幸福”。

而对第三点要求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写来说, “要想感动别人, 先要感动自己”, 只有“真”的经历体验, 才能为你的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提供坚实的基础, 让你表达得更自己、自信、自如。这其实正是我们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在作文这一块对学生锲而不舍的谆谆告诫。

3.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要 篇三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半命题作文呢?

一、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从结构上看,由文字部分和填空部分组成,有些题目前还有一段提示语。我们拿到题目后,先要读懂已有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比如:

雪莱有一句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在我们追逐梦想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梦想正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

请以“__________来了,_________还会远吗”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体会,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立意自定;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暗示考生身份的信息。

本题现有的文字部分中,“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梦想正在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们”值得细细咀嚼,由此发散思维,具体可写“机遇来了,梦想还会远吗”“信心来了,成功还会远吗”“曙光来了,胜利还会远吗”“和平来了,幸福还会远吗”“运气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等等。

半命题作文后一般都有具体的要求,比如“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等等,这些在审题时也应重视,否则将影响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二、要补好文题

弄清题意之后,就是填补文题了。填补文题,某种意义上就是将半命题作文转换为命题作文。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角度“小”为上策,闪亮登场,夺人眼球。具体说来,应特别注意四点:

1.要有助于发挥。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入自己容易写好的内容,或者是新颖别致的对象。比如写“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如:友谊、诚实、歌声等)”,你觉得所供选择的三个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哪个。若觉得这三个都不怎么好写,你还可以另选其他对象。又如完成“_________漫想”,如果选写“灯光的漫想”“圆的漫想”等老题材,较难打动人。若能紧扣时代的发展,写成“星际漫想”“网络漫想”“西部大开发漫想”等,借以表现科技信息时代的新风貌,或展现祖国建设的新图景,就容易做到不落俗套,富有新意。总之,应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有话可说、最有新意可展示的内容填补出来。

2.补全的题目本身要醒目。比如写“感谢_________”,从“求新”的角度,可补题为“感谢自己”“感谢成长”“感谢是一种心态”等;从“求异”的角度,可补题为“感谢不能变了味”“感谢失败”“感谢伤害你的人”“感谢艰难岁月”“感谢对手”“感谢那一记耳光”等。文题精彩,自然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3.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不妨思考一下你将选哪种体裁进行写作。一般情况下,考场作文并不限定文体,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题目的特点,考虑是写成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其他有特色的文体。比如写“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__”,题目对记叙文、议论文、小小说、书信、日记等各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选定其中的一种,补题时就应注意写作对象要与文章体裁相吻合。若选记叙文,一般可补上“友谊”“微笑”“幸福”“纯真”,等等;若选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环境”“生命”“智慧”“平凡”“痛苦”,等等。

4.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选材余地比较大,但不等于可以选一些消极、颓废的内容。否则,必然会降低作文的品位,甚至导致严重失分。比如面对“_________的味道”一题,部分考生填入的是“打麻将”“抽烟”“喝酒”“早恋”“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老师瞠目结舌,困惑不已。在此,有必要提醒考生,作文的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健康昂扬,不能因一时的感情冲动或盲目求新,选写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补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后,我们应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针对文题扣题写作,要从自己积累的种种生活素材和阅读所得中,精心选取典型性强、有动情点的材料,采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诠释文章主题。

[考场佳作]

这次,我没有带“伞”

河北考生

车窗外,蒙蒙的细雨斜织着,远处的群山被罩在雨雾中,模糊一片。早晨与妈妈争执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帆啊,妈知道你能力强,即使不帮你‘活动’,你也肯定能得满分!”

“那你还找人干啥,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的话充满了火药味儿。

“咱这不是为了保险吗!”

“说到底,还不是不相信我的实力!”我像连珠炮一样说道,“妈,拜托,去年我的实心球和跳远就已经是满分,800米比满分线用时还少20秒哪!是年级第一名,你还怀疑年级第一名?”

“咱不是怕万一……”妈妈的脸上写满了无奈,“要不,你尽管考,我不陪着行吧?”

“万一!万一!反正你别再找关系了,你都不知道同学们有多恨我,你要找了,我就不去考试了,你看着办吧!”我扔下饭碗,一头冲进雨雾里。

“别……那你带上伞呀!”

我没有回头,妈妈的喊声淹没在雨雾里……

“啊——”公共汽车颠过了一个浇水垄沟,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夸张地齐声喊叫起来。

车厢内热烘烘的,我随手把车窗打开,窗外的雨丝挟着清新的水气扑面而来,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

妈妈是我校的一名老师,去年的信息技术考试和今年早春的实验考试,她生怕我考不到满分,都陪着我去考点,并且托各种关系帮我“预定”满分。虽然结果很理想——满分,但我并不清楚这是我的努力,还是妈妈的“功劳”。虽然在校期间练习的整个过程,我是那么一丝不苟,可是获得满分后并没有丝毫的成功感,也没有丝毫的兴奋,相反还有一些失望。

nlc202309091435

这次与妈妈的“斗争”,我终于赢了——我没有带“伞”!

没有“伞”的负担,心里格外敞亮,我一定要做好考前预热,一定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我信心满满。

终于到考点了。

天空依然飘着雨丝。我仰起头,舒了一口气,轻松、大步地走向考点。

没带“伞”的感觉真爽!

[教师评语]

本文选材看似不经意,然而细细读来,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作者通过对实验、体育等考试中存在的违规现象的叙述和描写,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考试中的不正之风。另外,自立、自强是一种信念,是人生最珍贵的资本,更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我”自立、自强的意愿及精神难能可贵。在此呼吁家长、老师千万不要扼杀孩子们的这种精神。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表面看是实物的“伞”,实际还蕴含着“妈妈的庇护”这层深意,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语言描写很有特色,作者通过简短的对话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咱这不是为了保险吗!”“咱不是怕万一……”寥寥数语,就把妈妈对女儿的关心、担忧等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再如“万一!万一!反正你别再找关系了,你都不知道同学们有多恨我,你要找了,我就不去考试了,你看着办吧!”这句话,内涵非常丰富,一方面表现出“我”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精神,不想让同学说三道四;另一方面对妈妈亲自“督阵”的行为表示不满。

[实战演练]

请你以“最爱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形容词,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又有所限制的半命题作文。从选材立意上看,只要是自己“最爱”的“一个形容词”(诸如“宁静”“寂寞”“朦胧”“豁达”“真诚”“纯洁”等),就可作为写作中心,发挥的空间可谓大矣。但需要注意的是:1.从审题上说,必须补入并围绕“形容词”构思成文,如果选择的是“哭”“异想天开”等词语,就从根本上偏离了要求;2.应力求体现出一定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写出较强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学生佳作]

最爱“简单”

虞菲凡

最喜欢“简单”这个词,原因就很简单,因为缺少简单。你不觉得吗?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似乎一切都日益复杂起来,思想、工作、生活,甚至连最珍贵的情感都难以幸免,所以就希望能在这忙忙碌碌、纷纷扰扰、繁繁杂杂之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什么也不要——除了简单。

记得三毛女士曾对“快乐”做过这样的诠释:“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地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简单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快乐是不堪闻问的东西,试试看,连问自己三次:“我快乐吗?我快乐吗?我快乐吗?”

不难看出简单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你是否享受过生命中那简单的一瞬呢?它可能是清晨你接到的一个来自久未联系的好友的电话,即使只是淡淡的几句问候与祝福,也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它可能是在你感冒时轻轻递上的几张纸巾或一杯开水,不但温暖了你的胃,拂去了你的不适,更温暖了你的心,带走了你的困扰;它可能是失眠一整夜后忽然冒出来的一点点睡意,紧绷的神经终于开始松弛了,紧皱的眉头终于开始放开了,于是带着一个如释重负的微笑快乐地睡着了;它可能是你极度郁闷时从某人那里丢来的一张小字条,贴心的话语像夏天里的哈根达斯、冬日里的围巾手套,很快把你的心情从摄氏零度拉到一百度……那么多的一瞬间,那么多的简单快乐,你难道还要苦着脸吗?

向来喜欢马蹄莲,因为它简单的美丽。流线型的单瓣白色花萼,裹着一根金黄花蕊,再加上一根碧绿的花茎,那么一副干净的样子,简单而高贵,它的美丽一点儿也不输于华贵的玫瑰。同样,简单的你也可以简单地美丽起来。如果你不想把头发搞复杂,何不让它清汤面似的挂着,顶多再夹上个造型简单的发卡,让人人都感受到你的清新;如果不喜欢在耳朵、脖子上加上沉甸甸的首饰,何不就在手腕上系一条轻柔的丝带,让你的心也温柔起来;如果整天的套裙、丝袜、高跟鞋,穿得人都麻木掉了,何不放自己一天假,穿上T恤、牛仔、运动鞋,好好简单清爽一下。

最喜欢的菜,不是海参鱼翅、螃蟹甲鱼,而是爸爸的凉拌黄瓜。不用讲究什么花式刀功,就这么切成片儿,加盐加味精加麻油,一样的清脆爽口。

最喜欢的鞋,不是名牌跑鞋、精品皮鞋,而是家里穿的拖鞋,通风透气,随时都可以让脚趾伸几个大懒腰,舒服。

……

最喜欢简单,永远自由,没有拘束,像刚刚冒芽的小草,干净得让人喜欢。

[教师评语]

这是一篇有内涵、有韵味的佳作。身处“似乎一切都日益复杂起来”的社会里,本文作者崇尚简单、最爱简单,贴切自然地表露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这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情感真挚,行文洒脱灵动而不乏富有意蕴的佳句。

[拓展训练]

题目一

请从下列一组半命题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1._______是不行的;2.请把_______留下; 3.当代人,跟着_______走;4.想起了_______;5.在 _______和_______之间。

提示:这里以题目4为例略做解说。面对“想起了_______”这道题,一般而言以记叙性的文章较为好写。写叙事性的文章,应该写出点儿自己独到的感悟,最好选择你亲身经历的、耐人寻味的一件小事,表现出自己从中领悟到的道理。记叙文,目的是使人感动,因此要在选材、描写上多下功夫。材料选得好,自然感人;材料选得不好,就属于先天不足。

参考拟题:1.想起了破茧成蝶;2.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3.想起了伤心事;4.想起了母亲的口头禅;5.想起了铺满月光的小径;6.想起了远方的你;7.想起了一首歌;8.想起了淡淡的栀子花香。

题目二

先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

题目:_________一样的_________

要求:1.在“一样的”前面填上喻体,后面填上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初三”“大海一样的胸怀”等;2.600字左右,文体不限。

提示:本题属于半开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间,还用比喻性的命题体现出一定的规定性,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构思。作文时无论选择哪个命题,这比喻性命题的形式本身就隐含着抒情性,无论是记叙、议论、说明,都要兼顾抒情性这一点。

4.中考半命题作文的命题技巧 篇四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击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

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很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的物体增高长大,曲折地反映出科学少年、时代小主人的茁壮成长,迅速成长。

又如文题《我学会了……》,题中“学会”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其旨意就当仔细琢磨了。这里当指学习并掌握了某种有用的知识、技能、本领,连上前面的“我”,渗出一种可贵的自豪激情。对题旨揣度有高下,填题也就有优劣。

《我学会了骑车》、《我学会了烧菜》、《我学会了打球》——填题正确,流于一般。

《我学会了讲文明》、《我学会了自卫》、《我学会了珍惜时间》——填题深刻,题旨凸现。

《我学会了打牌》、《我学会了赚钱》、《我学会了吸烟》——填题错误,题旨走穴。

四、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且看《一段美好的生活给我的……》一题,显示题旨的空白处可有多种填法,但要正中储存,就要慎选。一学生暑假下乡,与勤俭的祖父相处,对自己的乱用胡花深感内疚,并力戒之,可填“鞭策”。一学生考试失利后,忘情观察大风雨中蜘蛛反复织网的镜头,感触颇深,可填“启迪”。一学生在校运动会3000米赛跑中不支落伍,是班上的拉拉队热烈的擂鼓、整齐的呐喊使他干劲倍增,最后夺得第二,可填“力量”。

又如《我……同桌》,题目已经限定了载体,如何填充为好,仍视素材而定。如果同桌系新来乍到,虽印象鲜明,但交往很少,可填“的”,以便从旁观察描述。如果与同桌交往频繁,碰碰磕磕,时有冲突,填“和”为宜,以展示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如若对同桌的某一印象和某种情感强烈,不妨选填“敬佩”、“恨”、“同情”、“鄙夷”等。

五、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一组中学生面对《我生活在__之中》的半命题,有如下填题,试作比较:

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

填“集体”、“亲人”、“友谊”——正确平常,流于一般。

填“麻将声”、“追星族”——切中时弊,发人警醒。

填“题海”、“夹缝”、“梦魇”——比喻形象,深邃出格。

且题面的新与俗制约文面的新与俗。

拿起《……的滋味》这一文题,如果匆匆填上“咖啡”、“中药”、“甲鱼”、“黄瓜”,且只是就其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扣住滋味的深含,掘而深之,写出《打工的滋味》、《得奖的滋味》、《当干部的滋味》、《掏污水沟的滋味》,则既深又新。再进一步,如能逆向填题:《作弊的滋味》——心惊肉跳,《说谎的滋味》——惶惶不安,《挨批的滋味》——打翻五味瓶,则文章的新鲜度、吸引力就更不同凡响。

六、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乎逻辑,不违情理。

5.中考半命题作文 篇五

求知是一种美

书、笔和本子构成我的求知世界,在常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我无比快乐。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仔细品读,我的思绪会跟着他们的人物性格、事件越飘越远……。我突然闻到一股淡雅清秀的气味,原来是桃花的香气,这是三人在桃园中结义;我骑着战马与关羽一决胜负;与刘备一块拜访三顾茅庐诸葛亮;与诸葛亮一块草船借箭……我已深深沉浸其中,没办法自拔。可能你会说常识是一种美,事实上求知的过程才是真的美,让如此的求知劲头勉励着我,我怎能不美?

亲情是一种美

爸爸妈妈对我的呵护与关爱一直都是无微不至。当我生病时,会有悉心照顾问长问短;当我失败时,会有温暖的笑脸和中肯的鼓励;当我有小小的成绩时,会有理智的剖析和准时的忠告……一杯热牛奶,是来自母亲的关爱;一声鼓励,是来自父亲的疼爱;考试过后,大家一块看电影、谈心、散步;成绩出来后,大家一块评卷、找问题、定计划……让如此温馨的亲情围绕着我,我怎能不美?

友情是一种美

我和同学之间一直都是那样热情又真诚。有解不开的难点就一块探讨;有心爱的好书就互相推荐;有美味的就一块推荐;闲暇时,打开心扉无所不谈;挫折时,互相鼓励继续加油;考试时一块橡皮;伤心时一张纸巾;无力时一个肩膀……让如此的友情包围着,我怎能不美?

6.中考半命题作文精选 篇六

在初中这段平凡的青春岁月里,我们谱出了许多快乐的音符——如果我是莫扎特,我会将它们串成一首属于我们班全体同学的不平凡的青春乐章。

Do——都在坚持

要问我们在坚持什么?那当然是寒暑从不缺席的跑操喽!枯燥乏味的跑操也有充满乐趣的时候,那就是——新换的体委小王同学又出错了,把快节奏的“披荆斩棘”以慢节奏的“一二三四”喊了出来,就成了“劈——荆——斩——棘”。结果呢?全班崩溃!

Re——锐利的思想

“老师,你错了!”学习委员小侯又一次毫不客气地向老师宣战。“哦?你讲讲?”数学老师满脸愕然。“题目中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得不出这个结论。”小侯不依不饶。“哦……对对,这道题是我错了,那我们再看一遍噢……”数学老师败下阵来,不得不从头讲起。

Mi——弥漫的友情

“怎么了?”小杨关切地问着正因考试没考好而哭泣的小超,我感到一种叫友情的东西在我们班的教室上空弥漫开来。“别哭了,谁没有失败的时候?”小朱安慰道。小超周围的很多人都来安慰他,终于,他不哭了。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

Fa——发点牢骚

“哇,哇,作业怎么这么‘少’?”望着一黑板的作业,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就是,咱老师太‘好’了。这作业,也不多,也就三天不到能做完吧!哎哟,不好意思,我忘了咱就休息两天了,那两天不吃不喝不睡,也差不多吧?”小雪这一番话,逗得我扑哧笑,也忘记了刚才的不快。

So——所有的精彩

回顾这三年,昔日的小毛头、小姑娘已悄悄长大,在这期间,从每周的流动红旗到各个比赛的名次,我们班取得了不少的荣誉。这绝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7.半命题作文导写 篇七

从“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字中任选一个字,填入下面的横线,使题目完整,然后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题目:色随想。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有文体限制的作文题目,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颜色,展开联想或想象。当然,联想和想象不能信马由缰,要注意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题目也最适合用于记叙文,尤其是适合用于展示文采和思辨能力的散文的写作。若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要注意选好切入点,要注意写得“细”一点,“实”一点,切忌大而空。若写成散文,则可用渲染气氛、创造意境的方式来抒情写意,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也可因事写意,以事显情,用真挚感人的语言、让事情本身来显情示意;还可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以饱含情感的语言来抒写对人生世事的评价和判断。当然,也可糅合多种写法,驰骋自己丰富的想象……但不管写成一般记叙文还是散文,不管写什么、怎样写,都要注意让文章融入自己真实的感情“色彩”。

【佳作赏析】

绿 色 随 想 彭高斌

三月的东风吹过,我眼中的世界就变得满是绿色。

自不必说那泥地里,新雨滋润后,冒出的点点嫩绿嫩绿的草儿;我也不必去为你说那河里涨得碧绿碧绿的春潮;你自是可以想象所有的这些,这一切在披上春姑娘赐给的绿装时,是多么的美妙!

可是我愿与你说,说绿绿河水岸边,那排排的柳,它们在春日里,在这满处都是的绿光中,尽情地舒展开了筋骨,似一形容姣好的少女,极尽风姿妖娆;确是一少女,不乏撩人心神的娇羞,又有天真的古灵精怪——在与春风嬉闹时把春姑娘赐给的礼物恣意地散于空中。这绿色的世界里便多了那漫天纷扬的一抹抹白的点缀。

我的朋友呵,你可想象那景象是多么惬意!倘再为绿之世界加点修饰,便真要让我喜欢上这境界了!那风儿许是知晓我心意的——可不,风儿的一声低语,惹急满天的浮云,天地间便垂满了贯连天与地的珠帘。在这里透过珠帘,那原先明丽的绿与绿之间就泛起蒙蒙的雾,可这雾也是绿色的,似是染上柳条或是那小草儿身上,还是那绿水怀中的。抑或这雨,春天的雨原本便是被赋予了绿意的。

我在此刻想起了儿时的歌:“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发芽……”想必那风儿对浮云的低语该是:“下吧,下吧,让草儿抽芽,让大地开花……”于是,云儿就在每个角落洒下那神奇的希望之水。

绿色,便是给人希望的。在经夏的火热火热的红、秋的沉甸沉甸的金黄、冬的萧瑟萧瑟的苍白,春的轻盈轻盈的绿便来了——为大地褪去厚重厚重的白棉袄,着上碧绿的春袖衫,整个世界就明快的、清丽的又等待新一次的轮回去了。人们心中满是期望,也在这柔和的绿之间种下,然后或焦急或悠然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

我想,朋友呵,只要我们的心也如这一抹抹的绿一般,我们整个人,也便要汲取了春,或者希望赋予它身内的无限深意:有朝气,有活力,用点点的努力,去把这世界染绿!

朋友,我可亲的朋友呵,我现在急急地要告诉你,在这春风沉醉的日子里,我爱上了那草间,那柳梢,那河间的一抹抹绿——以我满腔的绿意!

简评:这是绿色的随想,也是春天的随想,更是希望与活力的随想。作者用细腻又热情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充满生机的绿浸染于字里行间,透出它特有的空灵气息,而作者对绿的喜爱向往之情,也通过这一幅幅春景图表露无遗。“心存如来,则所见皆是如来”。作者的心中是充满绿意的,那是对生命永恒的活力的理解。文中那随心而灵动的文字,演绎出一幕幕关于绿色的遐想,或妖,或娆,或娇,或羞……

文中叠词的运用,则增添了文章的音韵和谐之美,又恰似绘画般地一层层深深浅浅的染色,在画纸上晕散开来,将绿色中所蕴涵的无限生机充分地展现出来。

青 色 随 想

陈彧西

我是一个对颜色非常敏感的人。绿色的热烈、黄色的质朴、蓝色的怀想、紫色的浪漫……七彩的亮色铺就了大千世界,而我,独倾心那万千色泽中不起眼却富有生机的——青色。

青色,像儿时的记忆,散落在温渌渌的青草上,一丝沁凉,一片温馨。

或许,那青青的底色上,便是故乡的梦,儿时的歌和一份成长的涩。

老家,有株紫藤萝,攀援在青色的砖墙上,一树的绿,招摇着春天的欢快与生机。微风拂过,深的、浅的、亮的、暗的,绽放出青色的微笑与眷恋。青涩,是一丝的不舍,一丝的牵挂。如同那株青葱的紫藤萝,一条根,拉住了一墙的感激与思念。

微风把青添上层层的厚重,如同成长的年轮,伴着溪边吱呀吱呀的轱辘,拔节、拔节……

依然记得那柄长长的筒车,像一擎巨大的风车,旋转着儿时的梦。

在江南湿润的浸泽下,筒车的竹子显出温润的青色。是苔藓,抑或,时间的脚痕。

一圈圈,一年年,青在时间的轮转中愈发厚重与透亮。而我,便这样青青葱葱地拔高了个子。

释怀是一份青色的犹豫。古朴的过往揉碎在青溪的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就这样,青青的底色下,泛出悸动的微波,一个故乡的倩影,一个青涩的童年,抑或那轻轻摇动的紫藤萝……

青的随想,或许只是记忆咬在脑海里的一个痕,浅浅的,带着成长的馨香。

谁不会心旌动摇呢?当青裹挟着幼稚但敏锐的目光,将人生的那一段起点涂抹,是香、是忆、是醉。

在古希腊信奉的众神中,有一位掌管真理、正义及法度的女神,她的头上佩戴着羽毛。人死后至冥府,人心须要称重,她便从头上取下一根羽毛置于天平的一端,以称出那人心的重量。

青,或许便是这样一根羽毛,毫不起眼。但置在人生的起点上,它便称出了回忆的重量。

青,带着我们脚接触大地的第一个音符,回响在我们身后,久久,不息……

简评:因为逝去,所以美好;因为不再,所以怀念;因为珍惜,所以追忆。逝去的童年,已去的光阴,披着一袭美丽的银纱,定格在脑海中。美好的记忆安睡着,却极易被惊醒,一片青色的叶,一缕青色的思,都能唤醒青涩的记忆。青色随想,随想青涩的年龄,青涩的往事;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看似散,却聚着……

8.味道中考半命题作文 篇八

在一个烈日的下午,妈妈出门上班了,只留我一人。我无事可做,寻思着干些活。我慢悠悠地徘徊在客厅里,咦,我可以晾衣服呀!说干就干,我从洗手间端起一盆满满装着衣物的洗衣盆,真沉呀,我连拖带拉地把洗衣盆拖到客厅,顺了下头发,准备下一步工作。

我先从桶里拿出一个衣架,再用两指提起一件湿哒哒的衣服,找到袖口,把衣架穿进,接着拎住衣架上的弯钩,水滴满了一地,我赶紧把衣服先放到盆里,赶紧用拖把拖地。一阵忙活后,我才擦好地。我继续晒衣服,用力一推,嘿,这窗才露了一条缝,我手撑着膝盖,大口地喘着粗气。一顿休息过后,我站起身,挽起袖子。“呀——”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推开了窗,我干劲十足,抓起杆子,朝衣架上一挂,再用力向上一抬,对准杆子一勾,中了。就在这一瞬间,我就感觉身体突然没了劲,身体一软,扔下杆子躺在沙发上,闭着眼,想到这么多衣服还没晾,我就干发愁。

9.半命题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拟题要求。

2.初步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拟题技巧。

教学重点:目标l、2

教学难点:目标1、2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题型把脉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如“假如我是”这一题目,可以补语文老师、班主任、校长、市长、联合国秘书长、解放军、环保专家,也可以补山川、小草、风、雨、雷、电等,还可以补时间、真理等。

正由于半命题作文比全命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自由度大,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即便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也未被人们冷落。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我们估计半命题作文形式还将在未来的中考作文中受到青睐。像2006年山东滨州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__我的最爱”,广东深圳市的考题为“让___________走进心灵”,湖北荆州市的考题为“_______是_______”,浙江金华市考题为“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上海市的考题为“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_”,浙江嘉兴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也美丽”,山东莱西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_启示了我”等。

纵观前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我们发现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以下儿种:

1.留前半题:如“­­­­­­­­­­­­­­­­­­­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徐州中考作文题),“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200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

2.留后半题:如“走近__________(2005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200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3.留中间部分:如“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2006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题),”我从________(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2006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

4.留首尾部分:如”______是__________“(2006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题)。

另外,还有留正标题的,如”________——我的特长“;留副标题的,如”乐在其中一一记一堂_________课“。

二、写作指津

从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半命题的数量,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1

半命题作文在以后的中考中会出现自由度更大,普遍性更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的趋势。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_____“,我们可以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的时候“,可以填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又如”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第三、特定情境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2005年湖北黄冈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2006年上海市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凛冽寒风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境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一种奇妙的效果。第四,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或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此外,如“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ß行星”等,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第五,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击节叫好的标题。

但是,我们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在拟题时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里列出一些,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首先是拟题雷同,千人一面。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______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仿佛考生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很常见。显然,拟出这样的题日,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

再次是补题随意,缺乏考虑。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作文题型,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三、布置写作:

以“走进_________”或“走出________”为题。

要求:①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10.半命题作文究竟怎样拟题? 篇十

一是拟题太虚,让自己无所适从。《站在____的门口》,可以从虚的一面理解,将“门口”理解为“人生的一道门槛、一个转折点、一道关口、一个新起点、一个新的认识角度”都可以,因而拟题的角度是很多的。但有的同学拟的是《站在哲理的门口》、《站在月光的门口》、《站在心房的门口》……显然,这些题目中的“哲理、月光、心房”本身就很抽象,要想写好很难。

二是拟题太大。让自己无法把握。如有的同学拟的《站在人生的门口》《站在历史的门口》《站在星空的门口》,这些题目要写好很不容易。人生包罗万象,历史纵深厚重,星空浩瀚无边。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史学积淀和文学感悟是很难写深写透的。还有同学如此拟题:《站在中国的门口》《站在亚洲的门口》《站在世界的门口》。这些题目涉及面更大。在有限的时间和八百字的容量里。要展示中国的风采、亚洲的雄姿、世界的风情简直比登天还难!

三是拟题生疏,与自己生活相去甚远。如有的考生拟的是《站在寺庙的门口》《站在藏经阁的门口》《站在出舱室的门口》《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这里的“寺庙、藏经阁、出舱室、成人世界”与高中生的生活关联甚少,写作时容易出现蜻蜒点水的现象,并不能写出它们的内涵。

四是拟题怪异。不知所云。如《站在思念掺着内疚的门口》《站在做好一件事的门口》《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站在需弯腰进入的门口》《站在十字路口的门口》《站在拥有洒脱的门口》《站在花绽放的门口》《站在谁家的门口》……这些题目表意模糊。只能令评卷老师啼笑皆非。

那么,半命题作文究竟该如何拟题呢?根据阅卷经验。我认为:

首先要仔细审题,大家应准确审读出题目中隐含的信息,即命题意图、体裁指向、填题要求等。《站在——门口》这个题目。体现了“写身边事,论平常理,抒心中情”的命题意图,旨在引导同学们从现实生活取材,包含着写自己真实、深刻、复杂的思想情感的潜在要求。这也是一道偏向记叙文的作文题,写记叙文更能体现鲜明个性,更容易得高分。同时,这个题目也给考生增加了一道工序。在写作文之前必须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填充的应该是一个名词,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填题时,有些同学瞻前顾后,推敲过度,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作文时间不够。因此,考试时如能及时解读出这些信息,把握住关键,就能快速、准确地拟题,进入到写作程序。

其次拟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求熟不求生”,即从熟悉的人手。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这些题目虽有些老套,但易于激发情感体验,能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做到以情取胜。二是“求小不求大”,即切入点要小。如《站在母爱的门口》就比《站在爱的门口》范围要小,更容易写细写深写生动。三是“求实不求虚”,即善于化虚为实。拟题时所拟题目虽虚,但只要能调动自己的积累,同样可以从实处落笔。如《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既可以回忆,也可以展望。而回忆的部分正是自己经历的种种,用“实”来充实“虚”,就能写出感人的好文章。四是“求新不求怪”,即有新意不怪异。如《站在孔明的门口》就比《站在孔明叹息的门口》要好,既能让人耳目一新,又不让人觉得怪异。

上一篇:校车安全讲话下一篇:学习徐立科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