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吴志霞(精选10篇)
1.《捞铁牛》教学设计 吴志霞 篇一
《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理解科学知识就是力量。教学重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认识的字。
2、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认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第三部分(4-5):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第四部分(6):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四、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
2、听读课文,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出示课件)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读句子,加深理解。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他们在议论什么?
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3、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首先:潜水摸牛 然后:备船装沙 再:并船搭架 又:牛架相拴
4、和尚先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回顾并演示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课文4、5自然段。
1、指名读4、5自然段,生思考: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2、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牛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3、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捞回铁牛的?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习文章写法。
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启示?(聪明、充满智慧、出色、生活经验丰富„„ 科学知识就是力量)
三、课外扩展
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
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
五、布置作业。
板书:
捞铁牛
准备工作: 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牛架相拴 打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科学知识就是力量
双店小学三年级语文
公 开 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课题:《捞铁牛》 教学老师:金明
教学时间:2015年3月
2.《捞铁牛》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9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情感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能力提高: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 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2.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解决课后练习,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4.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拔出来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习
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3.《捞铁牛》教学反思 篇三
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教师简介
一、教学设计说明
返回本页页首
一、制定目标
湖南师大余同生教授曾经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落实目标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小语界的共识。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前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和方法,后一自然段写打捞另外七只铁牛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反馈目标
目标反馈,是目标教学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环节:
1.让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2.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并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成一段话。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言之有序”的掌握情况,看一看学生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返回本页页首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板书课题)。注意“捞”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捞铁牛。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为了四段,老师请四名同学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到的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捞它们呢?
师:好,这几个同学读得都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铁牛是做什么用的?
生:铁牛是拴浮桥用的。
师:那为什么要捞铁牛呢?
生: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铁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需要重修,所以人们要捞铁牛。(板书:陷进淤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知道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
生丙: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懂了第一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生:(大声读这一段)
师:现在先请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遍,看谁说得最好。
生:(同位同学练习)
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准备两只大木船,船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架子。最后请一个水手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
师:这段写捞铁牛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4.《捞铁牛》教学课件 篇四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1、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即:透明圆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圆口烧杯、木棍、粉笔头、棉线。
2、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是吗?现在,杨老师就给你们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时又没有吊车。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确实有个办法。和尚究竟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9课。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完课文,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分组轮读四句话。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①找“牛”②装沙③搭架④拴牛
3、分组讨论:
_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
_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
_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_
_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师检查讨论的情况。
5、提问:
_和尚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出色吗?(做得很出色,考虑得很周到。)这四项准备工作能随便乱做吗?这说明了和尚做事怎样?(和尚做事情有条不紊)
_这四项准备工作用了四句话,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写了一项准备工作,句子之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6、小声读,体会出色的准备工作。
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一只只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分组讨论:
_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_船靠什么上浮?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_为什么要划桨?划桨时,为什么要使劲?
_两辆大卡车拖也拖不动的铁牛,为什么两只大船能拖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4、(出示投影片)老师边说边演示,学生仔细看片,看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质疑: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铁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项小实验。
5、演示浮力小实验。
_老师将小烧杯中的小沙包提出来,学生观察盆底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将圆底玻璃缸装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细沙,两个烧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央系有棉线,线下吊有一个粉笔头。)
_说说:这项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即:盆底的粉笔头和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都是靠什么把它们从盆底、河底拉出来的?
_指出操作器具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6、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7、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减少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他叫什么名字?请男生读第七自然段。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这一段指出了什么?(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5.《捞铁牛》教学设计 吴志霞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略知大意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习1、2 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
(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准备捞铁牛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三〉、学习第三部分:捞铁牛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第三部分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 捞铁牛的几个步骤
(2) 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复述课文
〈四〉、课文小结
1、 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 这说明了什么 ?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 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6.《捞铁牛》教学设计 吴志霞 篇六
教学内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五册第29课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1、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即:透明圆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圆口烧杯、木棍、粉笔头、棉线。
2、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是吗?现在,杨老师就给你们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时又没有吊车。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确实有个办法。和尚究竟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9课。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完课文,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分组轮读四句话。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①找“牛”②装沙③搭架④拴牛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师检查讨论的情况。
5、提问:
*和尚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出色吗?(做得很出色,考虑得很周到。)这四项准备工作能随便乱做吗?这说明了和尚做事怎样?(和尚做事情有条不紊)
*这四项准备工作用了四句话,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写了一项准备工作,句子之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6、小声读,体会出色的准备工作。
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一只只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为什么要划桨?划桨时,为什么要使劲?
*两辆大卡车拖也拖不动的铁牛,为什么两只大船能拖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4、(出示投影片)老师边说边演示,学生仔细看片,看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质疑: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铁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项小实验。
5、演示浮力小实验。
*老师将小烧杯中的小沙包提出来,学生观察盆底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将圆底玻璃缸装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细沙,两个烧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央系有棉线,线下吊有一个粉笔头。)
*说说:这项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即:盆底的粉笔头和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都是靠什么把它们从盆底、河底拉出来的?
*指出操作器具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6、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7、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他叫什么名字?请男生读第七自然段。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这一段指出了什么?(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明,有才干。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板书设计: 捞铁牛
找“牛”
铲沙船浮
装沙
绳紧拔“牛”
准备 打捞
搭架
划桨拖回
拴“牛”
同样拖回
出色
课后小记: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努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我教《捞铁牛》想努力体现的正是上述这些精神。
1、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大容量、快节奏。
2、语言文字训练有层次、有发展。
3、在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饶有兴味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7.《捞铁牛》教案 篇七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浮力”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出示谜语图片,学生猜谜语。(吹牛)同学们,今天我也跟你们讲一个有关“吹牛”的故事,不过今天这个牛啊不是真牛,而是用铁铸成的,(出示大铁牛图片1),你们猜猜有多重?……图2介绍大铁牛……你们说说它有什么用……今天老师介绍的这个大铁牛啊不是老师吹的,而是被大水冲走了,冲到了黄河里,既然是栓浮桥用的,那要把它弄回来啊,这么大的铁牛这么弄啊。今天我就跟同学们去学习一下,100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把大铁牛弄回来的。出示图3(捞铁牛)(让学生读一次)现在同学们打开课本38页,一起学习第10课。出示图4.(听录音,思考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同学们听完录音后,你们知道为什么捞? 谁捞铁牛?怎么捞?结果怎么样?那么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些问题逐一地去学习课文。课文表现了什么思想?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2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是……铁牛的用途是……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浮桥”等词语的意思。图5
过渡看看谁能想办法把它捞回来呢?下面学习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听了…..同学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为什么要捞铁牛了吗?人们听说要把铁牛捞回来有什么反应?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解释“议论纷纷”图6)你们说说,他们会说一些什么?……这么大的铁牛怎么捞啊等。
3、谁说能把它们捞回来?他是怎么说的?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聪明的人(介绍和尚怀丙,图7)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图8
2、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教师根据图9讲解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先确定位置)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让船吃水深一点)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3、老师把怀丙和尚的四项准备工作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们说说用什么词好呢?图10、11、12、13.讲解并板书。
4完成连线。图14.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简单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提问:准备工作做好了,怎样捞牛呢?出示图15.*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水的浮力)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从泥里拔出来)
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水的浮力)
4、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还要干吗?(拖牛回岸)划桨时,突出了一个什么词语?(为什么要使劲?)
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过渡 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6、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减少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很好。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明,有才干。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板书设计: 捞铁牛
找“牛”
装沙
搭架
拴“牛”
铲沙船浮 绳紧拔“牛”
准备 打捞 划桨拖回 同样拖回
8.小学捞铁牛课件 篇八
《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
教学要求:
1、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给课文分段,
3、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鹏博士软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
1、解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后简介本课主要内容。
2、提出预习要求。
二、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课文。
三、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1、指名读思考练习2。
2、讨论思考列出的四个意思,分别是讲哪些自然段的。
3、在讨论的基础上,教给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为什么要捞铁牛?“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事议论纷纷?可能会怎么议论呢?一个和尚是怎么说的?从他说的话,你看出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了捞铁牛的哪几项准备工作?
3、默读第三段,想一想,这段包括几个自然段讲了捞铁牛的哪几个步骤?(铲沙拔“牛”;划船拖“牛”;一只一只全拖回)
4、铲了泥沙以后,拴铁牛的绳子为什么会越绷越紧?为什么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5、齐读第四段。
讨论: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把准备工作与捞铁牛的步骤联系起来体会一下,怀丙为什么做那几项准备工作?
三、把全文联系起来体会一下,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1、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虑周密细致;3、具体步骤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练习用“熟悉”“议论纷纷”造句。
1、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评议。再把造的.句子写下来。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讨论:哪些容易写错,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3遍。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阅读:《捞铁牛》课文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9.17. 捞铁牛 篇九
17. 捞铁牛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 ) 拴( ) 陷( ) 论( )
送( ) 栓( ) 滔( ) 轮( )
绳( ) 绑( ) 铲( ) 拖( )
蝇( ) 梆( ) 产( ) 施( )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10.《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 篇十
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2、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3、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2、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3、朗读第二段。
4、学习第三段
5、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6、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7、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9、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捞铁牛》教学原文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看了“《捞铁牛》教案设计及原文”的还看了:
1.白杨优秀教案设计及原文
2.天上的星星教案设计及原文
3.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及原文
4.《美丽的呼伦湖》的教案以及原文
【《捞铁牛》教学设计 吴志霞】推荐阅读:
捞铁牛课后题10-28
捞铁牛导学案06-1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10-20
《阳光》教学设计教学07-22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07-26
英语教学法 教学设计07-07
《雨说》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11-06
教学重点难点及有效教学的思索教学反思08-05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08-25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