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2024-10-16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通用8篇)

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一

P3: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P4: 5.运动与静止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P5: 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P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P7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P8: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P9: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PS: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在问题的回答范围之内,但要求要会)

(1)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P28-29)

(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之论。(P29)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5.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34)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35)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P43)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4 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就是认识与物质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认识(或者是意识),而认识(或者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即为纯粹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即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存在,先有社会意识形态,后又社会存在。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了社会存在,之后才有社会意识。

其实,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之前任何哲学学派都没有能够证明社会形态中的“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2、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

(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

1、认识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2、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3、阶级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1、价值是商品固有属性,没有价值就不能称为商品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交换价值是价值在交换过程中的反映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4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决定了货币的基本功能。货币的功能7 有三: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作为价值尺度,确定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比率;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如果货币不能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则既不能当作交换媒介,也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更不能作为价值储存手段。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路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的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所谓的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向后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8 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奖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局限性。

2.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二

历经改革开放30余年之后,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受众较以前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今, “90后” 大学生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象。 “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念最为多样化的时期。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显得独立自信、个性张扬、灵活务实。 他们习惯通过网络媒体诸如QQ、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互通信息、表达观点, 新媒体的快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 当前青年学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 也更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 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1]。 这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和回应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 要提高“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 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针对“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务实的特点, 在“原理”课课堂中, 注重透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理论之兴趣

熟悉“原理”课教学实际的人都清楚:在“05方案”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原理”课并不最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 因此, 魅力“原理”课课堂首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笔者的体会而言, 教师可从两个世纪之交频频见诸报端的新闻切入, 从近些年来的“马克思热”中让学生从全球视角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早在1989年, 面对危机重重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弗朗西斯·福山曾满怀信心地要给已经争论了20多年的“意识形态终结”论画上一个句号, 声称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并以“历史的终结”这一极其大胆的论断而轰动一时。 而数十年后, 人们不仅惊奇地发现历史并没有终结, 而且一再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下的价值。 从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千年思想家”评选到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论》一书作为最佳圣诞节礼物在国外脱销, 西方国家的公众、学者和寝食难安的财长们都成为马克思的粉丝, 这些学生平日甚少关注的有趣新闻都能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当教师进一步选取恰当的事例展示马克思主义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后, “90后”的大学生将在雄辩的事实面前意识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拥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根源, 也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 在马克思逝世100多年后, 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一个多世纪后,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判依然是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依然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所在。跳脱陈旧狭隘的思维束缚, 学生就会迸发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引导学生真知科学理论之内涵

有人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让“90后”学生科学地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切实感受到真理性, 从而体验到“原理”课堂魅力的基础。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因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当代历史及国人命运产生了深刻而现实的影响, 所以“马克思主义”对“90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陌生的词汇。 在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的国民教育中都有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 而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由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的原因, 很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是“熟知”而不“真知”。 提到马克思主义, 学生头脑中会有些零散的印象, 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是片面的。 因此, “原理”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上, 不能满足于对物质、意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零碎论述, 而是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从整体上展开对原理的阐释, 让学生在“真懂”的基础上理性认同。

马克思自己曾明确表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 它们却有一个长处, 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2]。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相互间是有严密的逻辑联系的, 其本身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哲学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然后,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观察、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 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论证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指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 并夺取政权,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从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是理论逻辑上看, 马克思主义就正如列宁所言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严密的科学体系。 列宁强调,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 它的整个体系, 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 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 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这是我们讲授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原理”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时, 要在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相互贯通中、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向学生解释基本概念和规律, 要提醒学生注意概念之间、规律之间、原理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同时也要避免强调体系的完整性而照本宣科、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着边际。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内在生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性认同和价值共鸣。

三、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启发学生体验科学理论之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马克思的名言直白地道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现实需要而诞生的, 是在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长期斗争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 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这种与生俱来的实践性, 与社会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 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而富有魅力的“原理”课课堂就必须是面向现实世界, 面向实践, 面向人自身的。

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非常广泛, 国际形势、经济走势、道德危机、生态环境、科技伦理等都与“90后”大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 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试图面对和解析这一切时, 尤其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作用正在于它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尤其是方法论。 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4]因此, 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增强“原理”课堂魅力的关键点。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高校开设“原理”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 而是在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方法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 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辩证地、具体地解读个人成长、社会现实、国际形势等“90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直面现实、探索和解决问题中让相对务实的“90后”大学生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价值。 “90后”大学生相信自我, 富有主见, 课堂中应多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同学辩论、 师生互动体会思维碰撞出的美妙火花, 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体悟到马克思主义之于自我成长、社会变革的现实价值。

摘要:如何对“90后”大学生开展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讲授中厘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帮助学生真正领略科学理论的魅力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冯培.协同性、针对性、感受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年第4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35.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63.

3.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三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干课程。增强其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46-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提出关于此课程的几点看法。

一、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

(一)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针对本专业开设的,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专业基础课重要。有些学生认为学得再好也没用,还不如学一些对将来就业有帮助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由于存在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公共基础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把此门课程当一回事。导致学生特别喜欢坐在教室最后面,还出现部分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来自学专业课、背英语单词、做高数作业题,甚至用手机上网或者看手机视频等现象。还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抽象性比较强,一次课程学好与学不好,自己和老师也是无法衡量出来的,一节、两节课不听也没有关系,而且即使听不懂,考前突击一段时间,不愁考试不通过。在这种不良的思想影响下,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动力,进而看不到此学科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最后通过考试而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其次目前社会处于一个大转型时期,强大的经济竞争和物质诱惑正在席卷着我们的校园,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只是补充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某些修养,而是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对于物质利益的单一追求产生浮躁的心态,从而出现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商业化性质,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会看中对于将来就业有直接关系的技能性课程。这样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就会被学生看成一门没有价值的学科,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它的教学效果。

(二)大班上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校扩招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由于教师和教学资源缺乏等相关原因,很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都采取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大班教学当中的大班还在扩大。在刚开始出现只是两个班级合班上这门课程,发展到后期竟然出现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行政班级在一起上这门课程。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减少了学校教学成本,但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试想而知,一个老师教三十个学生和教两百个学生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位教师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能直接管理好学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超过教师的精力限度,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大班教学模式,由于班级非常庞大,经常是一个教师会有一二百学生,教师和最后几排学生距离非常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维持班级秩序的难度加大,课堂上就比较容易出现其他状况,如睡觉、看课外书、上网等等。由于班级比较大,老师的视觉范围是有限的,无法探测到班级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有些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些和本课程无关的事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一直强调,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自己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部分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相对的落后。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主诉,学生听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内容相对抽象,导致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的难度增加。甚至有些教师仍然采取比较落后的教学手段,花很长的时间去板书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定义和框架结构,等于是把课本上的文字重新抄录在黑板上。虽然这样也有其优点,但是不够生动直观,而且信息量少,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任何一个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另外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本知识的直接传承,导致有些教师并不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从而脱离当前的理论热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课的时候需要时刻坚持理论联系当前实际这一原则,时刻关注当前理论热点,把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课本上理论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当然目前很多学校压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课时,出现课时少,内容太多的情况。课时太少,一般的教师直接把课本知识点讲完就不容易了,就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把知识点再做进一步扩展,更别说联系当前实际要闻,深入地讲解。但是脱离学生身边的热点,就容易使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使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太抽象,而且远离实际生活,从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把握学生心理世界

任何一个教学人员,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只有了解教学对象的心理世界,才可能真正吸引到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知道学生目前在关心什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知识,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学生希望学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在准确把握学生内心世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设计,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学生单一地听课,教师单一地讲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式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适当建立一个学生参与讲课的平台,每节课安排几个学生自己上台讲解自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然后大家集体讨论课堂热点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全校大学生都会开设这门课程。虽然同是大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差异。这要求教师在实际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贴近学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清楚这门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确实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最后,把握学生心理世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的“新和精”。教学内容的“新”表现在,教师教授的知识点应该能和当前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学生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了解到当前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果教师做到结合当前重大事件来讲授课堂知识点,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表现在,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点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大和空的感觉,从而拉大和学生的距离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把课堂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用简单大众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学生能了解到的、生动的时事热点事件结合在一起,从而拉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學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扭转的趋势。但是笔者认为,虽然情况如此,但各高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尽量使这个大班教学中的班级数量和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教师自身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教学质量将急剧下降。因为笔者认为大班教学班级的学生总数应该控制在一百人以内。另外教师自身也要相应地寻找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把班级划分成若干个组,并选出每组的负责人,让每组的负责人管理每组成员,教师定期召集负责人,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实现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理论的灌输而脱离实际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要想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不再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理论。例如在讲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纪念碑,通过先辈光荣的历史伟绩,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理解。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深入理解的耐心。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学生到农村中调查和下乡学习,从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增强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把所學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学习心得。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真正地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总之,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成为一门既对大学生有用,又能被大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赵浩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0(7).

[2]李楠.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4.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辨析题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P44(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二者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添】用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P45(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P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相对真理。P73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即广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即深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添】相对真理与客观真理的区别。

(1)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2)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论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4、如何看待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P128(或者问题为:如何看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添】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28(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5、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P263,P272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P57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7、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P83(1)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的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3)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P34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持有的对象化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9、科技是双刃剑。P12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现代工业中,环境破坏,在农业中,土壤板结等等。

10、社会形态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P110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1、意识与物质的关系。P28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2、唯物史观与历史创造者。P130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13、矛盾规律的地位。P4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属性。

二、材料题

1、认识论:(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P68(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添】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十六字箴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P6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社会主义的前途。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

(2)社会主义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3、(1)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P197 ①积极发面: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带动 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②消极方面:

其一,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 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 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2)矛盾对立的统一关系。P43 是指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种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普遍联系就是对立统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规律。

(3)内因、外因、个性、共性的关系。P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4、认识论、认识的两次飞跃。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5、本体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客观、主观)。P29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P31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认识论:

(1)人类认识的特点。P70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2)认识发展的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变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 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三、论述题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P126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经济支持,经济发展大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所必须的资金和更为先进的技术,不然我们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便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 机意识,客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 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2、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性,生产发展与满足人民的关系。P108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的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名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用价值观说明社会热点问题。P85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P46(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添】用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策略

(1)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

①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对于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三步走战略目标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关系的生动体现。在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规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时,我国将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时将从“小康型”走向“比较富裕型”,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质的飞跃。

②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向前推进。

③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把远大的建设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因为三阶段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个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如果没有各项工作的量的积累,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④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工作影响着总的量的积累。因此,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5、意识形态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教育。P22(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的教育: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 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作为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 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 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添】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可持续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所以有些人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采取绝对对立的态度,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失去环境质量为代价,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但是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去看二者的关系,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将得到的结论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只要我们同时予以重视,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首先,我们分析二者的对立关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将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必然会祸及自己。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人类对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生产活动的扩大以及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除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农药,核废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在全球范围不断的扩散,诸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的长距离迁移形成具有潜在威胁性的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比例,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普遍升高,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活动将使臭氧层的臭氧浓度不断降低,从而破坏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农药,石油,重金属使紧密联为一体的海洋面临改变面貌的威胁;地球上物种的不断灭绝以及森林的急剧减少,土地的沙漠化等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将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这一系列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长期以来未被重视的事实:人类在利用大自然发展经济和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大自然,并使人类自身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分析了二者对立的一面,让我们来分析它们的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对二者的要求是统一的: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害。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掀起了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环境运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千百万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出面设立国家的环境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法律,直接干预环境治理。1970年4月20日,美国有识之士发起了“地球日”活动,表达了对西方发达国家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忧虑之情。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设立《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组织理论家、应用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研究生物圈,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生物圈资源,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特别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任务”。同年,在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并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界要人要在这一天开展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历来对环境问题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环保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护法(试行)》,使我国的环保工作走上了法制道路。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保证和战略任务,是一项重大国策,199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环境保护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这一切都说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二者的统一关系的另一方面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可以兼顾兼得的。也就是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以真正的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做好各项工作:首先要实行科学的管理,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类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协调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求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第二,要全面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生态平衡,并不是不许改造自然,永远保持其原始状态,而是要研究生态系统对外来影响的承受限度,遵循这一规律以决定人类的行动。对于环境的治理不是只依靠人类的外力,而是要在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自净能力。重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例如:水体自冷,植树造林,土壤处理系统等,都能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三,要搞好生产生活的生态设计。当代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设施等方面的生产,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这需要用生态设计的办法去解决。例如,传统的工业生产缺乏生态观念,没有把生产过程纳入自然界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为追求某一步骤或某一过程的最优化,就可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许多宝贵的资源被作为废物排放,最终又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有时采用净化措施加以清除,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路在于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推行生态工艺,采用无废物生产工艺,这是以闭路循环的方式,实现生产整体的最优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不排放对生物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解决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过程,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水面)及其上面的各种物料,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发展动物饲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农村能源„„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并正在做着大量的工作。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实践中不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认识水平,就能够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添】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二)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三)政治体制的改革

1、指导思想多元化;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3、经济上搞私有化;

4、军队上搞非党化和非政治化; 分析:

1、经济改革的具体过程没有遵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造成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加速重工业的发展,是没有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苏联当时的主要矛盾之一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的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而戈尔巴乔夫舍本逐末,加速重工业的发展导致经济继续下滑,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重重;

3、政治上的改革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社会主义根基。在政治上的改革,没有坚持根本矛盾,没有坚持一分一二的观点看问题。而是在改革过程中,把重要矛盾和根本矛盾混淆,盲目崇拜西方所谓民主和自由,忽视了民主和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根本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重要矛盾决定着某一时期的事物的特点。政治上的改革,全盘推进西化,误以为民主和自由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

4、事物是发展的,运动的。改革本身是必须的,是符合苏联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改革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必须从苏联实践的基础上明白盲目进行改革必定会失败。二、八一九事件:

1991年八月十九日,苏共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总理、内务部长)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组建了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了《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边便瓦解,并且戈尔巴乔夫恢复权力,此事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至少在一较松散的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

分析: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八一九事件的发生是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软禁总统,颁布紧急状态令等一系列措施,都显示出此次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这里的实践指的是八一九事件。其次,八一九事件失败,是因为实践和客观规律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客观规律是:一旦进行积极的改革,势必会引来反动势力的强烈抵制。强硬派的出发点是为了挽救即将解体的苏联,但是,方法不对。首先,忽视了反动力量的强大;其次,错过了改革的时机;再次,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没有充分利用全民公投带来的政治优势。最终导致实践失败。

3、八一九事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始时,由于听取了叶利钦的建议,于是无限制的开放言论自由,由此,导致各种思潮开始暗流涌动,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莫过于激进派。强硬派屡次劝说戈尔巴乔夫要坚定对待苏联解体问题的强硬立场,均没有的到有效地回馈,一次次的量变的积累最终发展到质变。

4、八一九事件是一个矛盾的转换问题:在同强硬派的较量中,激进派获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强硬派和激进派的主要矛盾中,参杂着强硬派和戈尔巴乔夫的次要矛盾。在苏联面临解体的危机时,次要矛盾转变成了主要矛盾。于是,爆发了八一九事件。

三、《阿拉木图宣言》:

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国协的宗旨和原则 宣布联合体成员国将通过协调机构进行平等合作,保留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以核武器进行统一监督

各成员国将在形成和发展共同经济区域方面进行合作 宣布随着独立国协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

独立国协对承认其宗旨和原则的前苏联成员国或其他国家开放,经成员国一致同意均可加入独立国协。

分析: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实践的主体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实践的客体是苏联,实践的中介是《阿拉木图宣言》。

2、认识来源于实践,反作用于实践。对于该宣言的实践而言,产生这种实践的认识是由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彻底把苏联搞垮了。而这种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表现是产生了《阿拉木图宣言》。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实践是成功的实践,苏联最终解体了。

四、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1990年6月宣布收复主权)

分析:

1、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客观性。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国家的独立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对于事物的判断。对于解体的苏联和各国独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僵硬的苏联模式导致了苏联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僵硬的苏联模式是属于旧事物。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那个时代是社会进步的因素,可以说是新事物。事物的发展注定僵硬的苏联模式要被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5.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五

1、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后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物质的定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知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4、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

一、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5、联系的定义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6、联系的特点

答::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7、发展的实质

答: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8、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答: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9、什么是规律以及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答: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一是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二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使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答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4、真理的检验标准

答: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5、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答: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从一方面看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他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2、价值量和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价值和使用价值)

答: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5、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

答: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6、生产剩余价值

答:生产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7、资本积累

答: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加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8、资本的有机构成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文档 篇六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时代条件,二时实践条件,三是理论条件,四是个人条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马克思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什么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属于哲学范畴。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时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实践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任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任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什么是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所具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7、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任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8、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杨弃”,既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规律的含义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规律的特点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

13、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什么是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题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题改造客体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有哪些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5、认识的规律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6、感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7、理性认识的含义和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联系。

9、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0、认识为什么要回到实践

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二是理论只有回到时间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11、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哪些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12、真理的客观性的表现

主要体现在内容以及在检验真理的标准上。

1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个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15、真理与谬论的辨证关系

真理与谬论既对立又统一。

16、为什么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获得的认识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

四、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他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及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与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6、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矛盾,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重要动力——改革,科技等。

8、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五、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转化而成。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是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价值和使用价值辨证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5、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6、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

7、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9、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为剩于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11、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1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殊性: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14、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5、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段生产的剩余价值。

1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六、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什么事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所以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后果:

积极后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消极后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

7.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七

一问题与困惑:几个突出的矛盾

一般而言, 大多数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以下问题或困惑:

(一) 思想的丰富性与课时的局限性的矛盾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来看, 由于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程的内容压缩到一本书中来, 把原来的162学时压缩成54学时。尽管看起来论证、说理性文字少了, 但知识点还在。这就使要传达的思想的丰富性与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

(二) 内容的多学科性与表达的整体性的矛盾

无论我们怎样试图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学科,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 这个新试图确立的学科涉及了传统学科的众多学科。而现有的师资力量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新兴学科 (这是中国特色) , 而是来自原有的学科, 要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要么是政治经济学, 要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显然, 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 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来整体地阐释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必然导致内容的多学科性与表达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

(三) 课程构成的跨学科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性的矛盾

在研讨中有的老师单方面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整体性, 这是一种建设性的目标, 是应然, 而看不到或没有正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 这是不能够回避的实然问题。因此, 从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学科性来看, 完成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有挑战。我们必须客观地面对课程构成的跨学科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单一性的矛盾。

(四) 教学目的的世界观指向与论理不足的矛盾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知识来源的多渠道, 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 社会事件的频繁爆发, 利益冲突的博弈等等现实, 如何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信服力?停留于知识点的传达是不够的, 必须借助于论理, 进而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铁的逻辑和思想的魅力, 做到以理服人, 而不是单纯的政治的说教。然而, 现有教材由于空间的局限 (一本书) , 存在着理论抽象表达有余而逻辑论证不足的问题, 再加上一些教师存在着对理论论证重视不够, 表现为反学术化的倾向, 或者对论证缺乏理论自信等。这种状况就使得教学目的的世界观指向与论理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五) 原理的抽象性与观念的具体性的矛盾

众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都是有血有肉的, 任何一个基本原理的表达都是有着丰富的文本情景和深厚的历史感或历史性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而把具有着特定地域的思想和观念抽象为干瘪的原理, 难免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也给误读和误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留下了空间。所以, 如何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念的丰富性、历史性, 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本真思想中去也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 目前的单纯教科书化的理解和解读必然导致原理的抽象性与观念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二路径与对策:处理好几个关系

如何走出困境, 这需要认真求解。我个人认为,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上找突破口, 并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依循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教材的评价必须走出两个“误区”: (1) 对教材的唯美主义的要求, 认为教材应该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这会导致两种极端:要么过于迷信教材, 要么彻底否定教材。 (2) 教科书批判情结。就是不管什么教科书, 只要是教科书我就批判, 以至于不能实事求是地理解教科书撰写者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可喜的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科书的编写来看, 教育部下了很大气力, 写作班子的人员构成是优良的, 物力财力的投入是到位的。当然, 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教材没有问题。也正是有问题, 我们才探讨如何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来加以弥补和克服既有不足。

二是处理好教材叙述的逻辑与授课讲解的逻辑的关系。教材文本内容的展开遵循的是写作者表述的逻辑而非研究的逻辑, 二者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写他们的著作时所使用的是“表述的逻辑”而非“研究的逻辑”。但是, 在教师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叙述逻辑, 发现其优与劣, 进而扬长避短;而且要推敲其研究的逻辑, 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同时, 在此基础上, 创设授课讲解的逻辑, 这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环节, 体现教师的个性。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实现教材叙述的逻辑向讲解的逻辑转换, 就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把握, 就会导致两种情况:要么完全抛开现有教材, 丧失对教材的基本依循 (这是必要的规范) ;要么完全照搬教材, 甚至照本宣科, 弱化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导作用, 难以彰显教师授课的个人魅力, 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是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关系。针对上述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而授课学时有限的特点, 就决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能面面俱到地求全, 而只能是有所取舍地突出重点。问题是这个重点如何把握, 这不仅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 而且要研究教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原则下, 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贯通性。

四是处理好原理与原典、原著的关系。为了解决抽象的原理与具体观念的矛盾, 必须重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和文本中, 创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情境、文本情境, 在问答逻辑中展开对话, 以克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抽象化、教条化的解读。同时, 诱发学生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文件的兴趣, 养成追根问底的扎实的学风和求甚解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 在回归文本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大精深,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彰显当代意义。

五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史与论的关系。解决概念、命题、原理的抽象性, 仅仅回归文本是不够的, 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史, 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厚重感, 使以“改变世界”为旨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与学院派的各种思潮和各种思想流派那样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旨趣区别开来, 进而,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就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解放的学说不是空想, 而是具有科学的唯物史观支撑, 以及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现实地批判社会、改变社会的现实基础的。

六是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的关系。如果说回归文本、回归历史是为了更为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话, 那么关照现实则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代价值和生命力的需要。问题是, 在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如何关照现实?过去一般习惯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的一般原理来阐释现实所遇到的问题, 以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方法论意义或实践意义;而大连理工大学所尝试和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则为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开辟了新途径。正如杨惠民老师所看到的, 案例 (Case) 不同于例子 (Example) , 后者是让学生体验理论的实践意义, 活化内容, 起证明和印证作用;而前者则让学生体验实践的理论意义, 深化、拓展和提升内容的思想性。由于理论之树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常青, 再好的理论都有局限性, 也只有在与生活实践的互动中, 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可见这样一种关系的处理也使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可能和必要。

七是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这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一种理念, 也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把教师和学生都当成主体, 而不是传统上单向传递信息的主体 (教师) 与客体 (学生) 的关系, 老师的职责是“让学”, 而不是单方面拥有话语权和解释力的高高在上的权威。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教比学难很多。……教难于学, 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 而非旁的什么东西。……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必须能够比学生更可教。教师对他的材料比那些前来学习的人对他们的材料更加没有把握。教师不仅让学生学, 而且让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 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和交流, 在互动的过程中去学习。

8.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世价值观念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67-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也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只有成为世界的,民族的才能以新的形态得以传承。在这样的语境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宣传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更加重要的功能,因此如何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教育,建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在思想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这是新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定义中明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普遍真理,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普世价值,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与普世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和优秀文化遗产,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普遍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普世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在当代中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刻诠释和表征了这些核心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普世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角度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是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体现在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是社会和历史的逻辑起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因此,国家、民族、阶级和社会等都是建立在人的现实性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5]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6]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所以,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正确的,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渗透在上述观点之中的,从人民立场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都是在表征个人、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曾经深刻论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们站在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大力推崇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时间跨度几乎纵贯了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21世纪初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化,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如何评价过去的历史,存在着多种观点和认识,社会思潮中的左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江泽民同志从普遍人性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摒弃了各种纷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做出结论:中华民族最近100多年的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全中国人民广泛的自由、民主、人权。这是何等的气势,一下子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抛入了历史的回收站,将中国人民提升到了普遍人性的高度,恢复了人的尊严和真正本性。自近代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启蒙思想家都是站在普遍人性的角度高呼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启蒙口号的,在这些思想家心中,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在他们那里,人并没有被分为优劣高低,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康德提出“人是目的”;马克思更加进一步讲,“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温家宝同志讲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8]这里谈到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就是指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指对所有人类都普遍有效或普遍适合的价值。就其内涵而言,普世价值是一些规范人类个体行为使之符合人性的原则,也是构建人类共同体使之人性化的原则。普世价值就是人类个体及共同体要过合乎人性生活而必须遵循的那些根本原则。从外延上说,普世价值主要指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与民主等价值观念。所以,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普世价值的宣扬不仅是针对中国人说的,而是针对整个人类共同体而言的,这也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终极目标追寻的体现。

因此,胡锦涛同志借助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促进了各国人民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精神上的广泛觉醒,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持久影响。”[9] 这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观念的一次清晰表达。所以,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表述是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体现。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已经把十八大精神融入教材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内在的思想逻辑深入到整个思想体系中了。胡锦涛同志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10]

综上所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普世价值观念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6-29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江泽民著.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2007.

[9]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覃侣冰]

上一篇:2024年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下一篇:三下暑假作业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