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危机案例(共6篇)
1.王老吉危机案例 篇一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不久,一大把的编辑问sonia要不要写一篇文章,关于灾难营销的,sonia拒绝了。然后写了如下的文章评论:
所谓“灾难营销”还是不要这么去叫的好,一个企业的企业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并不仅仅应该在出现在灾难的时候才显露。
危急时刻雪的中送炭是可以快速帮助一个企业快速树立良好的口碑的,在大灾难面前迅速的伸出援手,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但如果以“营销”为目的,而非发自肺腑的自愿,这个行为只会让企业蒙受更多的指责。“慈善营销”大行其道的时候,也是有诸多企业趋之若鹜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做“烂”了——不是因为社会道德的沦丧,而是因为企业为了“作秀”而“慈善”。比尔盖茨把慈善当作毕生的事业,其多年来建立的慈善公益形象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善举或者一两个天文数字所能涵盖。李嘉诚常年慈善,没有人会关注某一个大灾难面前李先生会不会伸出援手——慈善已经成为李嘉诚的另一个优秀品质 如果一两个灾难就可以帮助一个企业树立它所期望的社会责任感形象,那么这个企业或许得到的是短期的声名远扬,但是长久下去,消费者一定会明白事实的真像。
像品牌的铸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样,一个企业的公益形象也应该发自肺腑的长期积累才能形成的。
当王石和他的万科因为捐款过少而被网友抨击,当时觉得王石很可怜,他很多观点sonia是赞同的,尤其“慈善不是一朝一夕,慈善不是大喇叭喊出来”——前提是他真的也是这么做的话——但是他用错了处理方式,于是造成了万科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CCTV赈灾捐款晚会应该是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收视率的节目,当时一边看晚会一边和一个在CCTV值班的朋友聊MSN。他说:“加多宝集团厉害,倦了一个亿!”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搜索了一下“加多宝”集团,才知道那是生产王老吉的集团。当时心情挺激动的,一个民营企业能这样的慷慨实属不易,而且,在sonia的认知范围里,王老吉其实并不是特别赚钱,大部分钱都用在了渠道建设和推广上。
接下来的几天里,各个论坛里充斥了和王老吉有关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赞扬这个企业的,表示今后只喝王老吉。王老吉的贴吧里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褒奖之声不绝于耳。当时只是觉得奇怪,为何但是王老吉被如此多的提及,难道只是因为它捐款捐的多么?如果真是这样,sonia是真的宁愿相信王老吉是善有善报的。一篇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尤为火爆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王老吉,一下就捐款一个亿,真的太恨了,网友一致认为:不能在让王老吉的凉茶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见一罐买一罐,坚决买空王老吉的凉茶, 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就收王老吉!支持国货,以后我就喝王老吉了,让王老吉的凉茶不够卖!让他们着急去吧!这篇文章首次出现在天涯论坛就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而后又被网友们疯狂转载。简单用“封杀王老吉 powered by discuz!”搜索了一下,百度出现了3350个结果——真是不小的数字!光是论坛的转载就超过3000多条。惊人的转载量、回复量和点击量让这个帖子登山了各大论坛的首页,也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北京晨报》就有一条关于这个帖子的报道:
这个“正话反说”的“封杀王老吉”倡议,昨天在天涯社区发出后,迅速成为最热门的帖子,很多网友刚看到标题后本来是要进去愤怒驳斥,但看到具体内容后却都是会心一笑并热情回帖。到昨天下午,个帖子几乎已遍及国内所有的知名社区网站与论坛。的确,当全部的网民都在支持王老吉的时候,一篇这样标题的文章的确会让人不得不看。简单的几句文字,很平实,却很有煽动力,不但导致了网友疯狂的转载,更直接鼓动起了网民对于王老吉的购买热情。于是,王老吉在多个城市的终端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近日终于证实了一直以来的猜想,王老吉这次捐款行为的网络传播确实是人为操作的。
姑且抛开道德什么的不谈,这次的网络事件营销做的确实漂亮。
成功之一:借势(事件传播的土壤)。此处用“借势”这个词吧,说“灾难营销”有点太苛刻。王老吉的捐款数额是足以引起一片赞誉的,况且是在当时“比富(比谁捐款多)”的大舆论背景下。CCTV那场捐款晚会的收视率是不用质疑的,“一鸣惊人”是那场晚会赋予王老吉最大的收获(这可能比投放几个亿的广告效果都要好)。
成功之二:策划(制造事件-病毒源本身)。网友是单纯的,也是容易被煽动的。王老吉捐款一个亿的“壮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迅速成为各个论坛、博客讨论的焦点话题。但是话题是分散的,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话题让这场讨论升级。于是《封杀王老吉》成为了由赞扬到付诸实际购买行动的号令。创意本身契合当时网友的心情,使得可能平日里会被人痛骂为“商业贴”的内容一下子成了人人赞誉的好文章。
P.S.:“标题党”这个词再次显示了它强大的威力,引人入胜的标题是话题成功的关键之一
成功之三:推动(给病毒传播一个源动力)。病毒之所以能够扩散,除了病毒源“优质”之外,初期的推动也很重要。一个单贴,能够有如此大范围的影响,背后网络推手对于这个帖子的初期转载和回复引导至关重要。BBS营销在这个事件中显得尤为成功。首发天涯等大论坛,然后迅速的转载各个小论坛,之后,就可以依靠病毒自身的传播惯性去进行扩散了。
P.S.:有时候回复也是需要技巧的,留心观察一些帖子就不难发现,当前几楼回复都是赞扬的时候,后面就很少出现反对的声音——舆论就是如此被引导的。《封杀王老吉》与《吃跨必胜客》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封杀王老吉》的作者也是受了必胜客那个经典的事件营销的启发。不过这里还是不得不赞扬一下《封杀王老吉》操作者的智慧、敏感以及对网络事件操作的熟练程度。
从百度趋势上不难看出,“王老吉”的搜索量在5月18之后直线上升,而《封杀王老吉》的流量曲线比“王老吉”稍微滞后,但是搜索量是几乎相当的。
任何事件都会有它的爆发期和衰退期,哪怕是大如汶川地震的事件(可能吧有一篇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王老吉捐款一亿的“壮举”,以及以“封杀王老吉”为代表的一些列网络营销的热度也正在逐步的消退,最终会遵循互联网的“长尾理论”,无限的趋近于“零”。最后,写给“封杀王老吉”的操作者:
这是你第一次做出让我刮目想看的“真正的”网络事件营销!抛开是不是利用了网民的爱国热情不谈,这个事件从策划到执行都是一次可以和《吃跨必胜客》媲美的经典营销之作。经典在它帮助品牌树立了形象,经典在它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经典在它最终促进了销售,经典在它完美的运用了互联网的口碑传播力量!
希望以后你真的能少用点美女,这个妹妹那个姐姐的,最终只能形成一份漂亮的以PV为核心的总结报告,而不能真正帮助品牌进行传播,“知道”和“了解”以及“认知”甚至“喜爱”是有本质的不同的。
再次佩服你一下,也再次忠心的祝贺你又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营销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
2.王老吉危机案例 篇二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危机常常不期而至,防不胜防——2008年康师傅遭遇「水源门」;2009年,王老吉又遭遇「添加门」,企业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如何快速有效地化解危机,就成为考验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关键。在这场企业危机公关PK中,显然,两者的做法大相径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事件源起PK:
「水源门」VS 「添加门」
康师傅:2008年7月24日,网友「青草布丁」天涯小区贴图专区发布《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络文章,最早揭露康师傅水源真相。帖子称,该网友曾潜入康师傅位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号大街27号的生产基地,考察后发现该基地附近根本没有所谓「优质水源」,唯一的自然水源就是污染严重的钱塘江,于是该网友判断「康师傅要么用自来水加工,要么用脏兮兮的钱塘江水,绝对没有它所说的『优质水源』」。 直至8月6日,康师傅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才出面承认,康师傅杭州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矿物质水,的确是用城市自来水经滤水系统过滤并人为添加矿物质元素制成。至此,康师傅陷入「水源门」。
王老吉:2009年5月11日,在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王老吉凉茶中添加的中药材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药材名单中,王老吉是否应像蒙牛的OMP一样因违规而被查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所长严卫星回答称,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由卫生部公布,王老吉凉茶中的一些成分和原料确实不在名单之内。此语一出,业界哗然,王老吉凉茶「添加门」事件由此引发。
处理方式PK:
「迟来的道歉」 VS 「主管部门出手」
康师傅:2008年8月8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开发表《「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的说明》称:「本公司生产之『饮用矿物质水』,系以纯净水的基础再添加符合『食品添加剂与营养添加剂』国家标准的矿物质原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10789饮料通则中有关『饮用矿物质水』品类的定义。同时,考虑产品安全与卫生,本公司使用的水源,无论是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天然水,都符合国家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产也完全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相关规范。同时,我司国内各生产基地,均以严格的生产工艺,在国家标准相关规范下制成具有全国一致标准的矿物质水系列产品,请消费者安心饮用。」
但康师傅始终未就此次事件核心问题——涉嫌虚假宣传作出任何解释,更没有向消费者表达歉意。不少消费者及法律界人士指责康师傅涉嫌虚假宣传,并呼吁工商部门介入调查。
2008年9月2日,「水源门」风波持续一个月后,康师傅的高层管理人员才首次集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受邀的京津地区的媒体就矿物质水产品广告中标示「选用优质水源」一事向消费者公开致歉。
王老吉:在外界看来,王老吉在「添加门」事件后,应该马上站出来做出澄清和解释。可是对于外界的质疑与媒体的曝光,王老吉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干脆置之不理。其实,正当人们为其为何如此低调失语而百思不得其解时,王老吉的危机公关却在悄然进行。广东食品协会2009年5月12日就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媒体出示国家卫生部2005年签发的《关于普通食品添加夏枯草有关问题的请示》批覆,称王老吉凉茶中含有夏枯草配方是合法的,不存在添加物违规问题。5月14日,卫生部作出肯定的回应,称王老吉凉茶是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其产品配方剂量也是安全的。
产生影响PK:
「元气大伤」 VS 「毫发无损」
康师傅:事件发生后,康师傅的道歉姗姗来迟,并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让消费者甚为不满,康师傅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与品牌危机。康师傅在此次危机公关中还违背了真诚沟通原则。其在2008年8月8日做出的声明只是一味为自己辩解,缺乏诚意,如辩称「无论是使用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天然水,都符合国家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样的自我辩护既没有消除公众的疑虑,字里行间反而透露出理直气壮,没有表现出消费者所期望的歉意和诚意。
果然,康师傅在「水源门」危机公关中漏洞百出,使得康师傅品牌美誉度大打折扣。据新浪网截至2008年9月3日的网上调查显示:「水源门」事发后,79.71%的网民表示不再信任康师傅品牌;而81.13%的网民表示不会再购买康师傅矿物质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但康师傅矿泉水在各大超市中受到冷遇,康师傅的其他产品的美誉度也受到不小影响。可见,整个康师傅品牌在「水源门」事件中元气大伤,其品牌危机和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
王老吉:「添加门」事件后,王老吉在第一时间做出声明,并请出广东省食品协会出面澄清事实,并以国家卫生部的权威资料为证据来解除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国家有关方面并没有指出王老吉违规,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也重申,王老吉凉茶的配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不会更改。
危机爆发后,当事者立即站出来辩解,往往会给人以「掩耳盗铃」的感觉;而专业和权威部门出具证明与报告,为其「洗冤」——因为即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往往能令人信服。事实上,这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屡试不爽的危机公关之道。广东省食品协会加上国家卫生部的双重肯定,让广大消费者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也让王老吉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民族饮品避免了一場「劫难」。广州王老吉凉茶的销售没有受到影响。广州市民也表示,夏枯草几十年来都是中药材配方用药,放在王老吉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国家卫生部都说了没问题,大家也放心了。
PK台评语
康师傅对「水源门」事件处理不当,危机不是大事化小,反而「小事变大」,最终引发消费者对康师傅的信任危机;同样是食品行业,王老吉在「添加门」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上,却成功的化险为夷。二者在企业危机公关处理上的差距,及完全相反的处理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危机永远与机遇并存。危机本身就蕴藏着机遇的成分,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就是要「将危机转化为获得成功的机遇」。
3.王老吉企业策划案例分析 篇三
摘要: 王老吉从2002年的1.8亿元到2005年的25亿,是一个快速的增长,作为一种凉茶,产生于道光年间,从一个区域性品牌迅速发展为一全国性的品牌。这样一个流行于南方民间的普通中药饮料,为什么最近几年会红遍全国?具体来说,为什么加多宝集团的王老吉能成为热产品?
关键词:策划
案例分析
原因
传播
效果
一、凉茶简介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王老吉是一种凉茶,凉茶古已有之,是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火等功效的“药茶”,一直以来仅在炎热的广东广西流行,其中王老吉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最为著名。
二、王老吉成功的原因
王老吉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特劳特(中国)战略定位咨询公司的营销管理咨询,该公司创始人杰克•特劳特,是“定位理论”的鼻祖,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毫无疑问,“占领消费者的大脑,成为消费者印象中的行业第一品牌;如果不是行业第一,就去创造一个新的行业,成为第一”,这样的定位理论贯穿了王老吉的整个品牌战略历程。
1,创立清热饮料新品类,细分市场。按特劳特公司的规划,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品类,并确认要创建的品牌有机会成为此品类的代表,比如红牛代表能量饮料,星巴克代表高档咖啡店。特劳特认为王老吉有一个很好的基础——100多年来它至少在广东一带已成为凉茶的代表。
在王老吉之前,市场上的主流饮料是汽水(碳酸饮料),各种汽水都以清凉止渴来标榜自己,然而,汽水只能带来暂时性的口感清凉。相反,凉茶可以预防体内上火,因此形成了与汽水对立的品类——“预防上火的饮料”。人人都有上火的时候,于是王老吉就从原有的饮料行业中成功切分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细分行业)——清热饮料。
只要王老吉率先大规模切入,就有机会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成为该品类的第一。
2,规避“凉茶”的地方缺陷,聚焦人人“怕上火”的共性。王老吉在宣传上采取了一个技巧,即突出“预防上火”这个人人都需要的中医概念,避开了北方人并不认同的“凉茶”概念。于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上,大家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压根儿就没有出现“凉茶”二字。
前所未有的饮料功效充分激发出了全国各地餐饮消费者的欲望。先入为主和强化宣传,让王老吉成了这个细分市场的第一品牌,从南方的湿热,到西南的火锅、中部地区的热辣、北方的干燥、夏天的祛暑、冬季的虚火„„2004年、2005年开始,任何时候只要人们担心“上火”,这个细分市场就会产生,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想到王老吉。
3,申遗奠定文化基础,做大行业避免“呼啦圈效应”。这时,王老吉作为一种特征明显、局限性也很明显的产品,需要消费者更为广泛持续的认同,才能避免大起大落的“呼啦圈效应”。于是,王老吉联合广东、香港、澳门其他17个凉茶品牌,经由三地文化部门的联合申报,凉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强了王老吉这个品牌之后,加多宝集团开始做大“凉茶”这个品类。
原因就在于,加多宝集团王老吉作为第一品牌,人们在选择凉茶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此时,王老吉“把行业蛋糕做大”无疑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比如凉茶市场每扩大10瓶,很有可能其中7瓶来自王老吉。
4,从狭窄市场转向广普市场。在这个阶段,王老吉的定位从最初的餐馆顾客,开始转向家庭、户外、办公室、网吧、酒吧,力图告诉顾客,它是一种广普饮料;再者,其适宜的范围,也从最先的“饮食上火”转向了熬夜上火、季节变化、区域气候导致上火等方面。大量的针对性广告在央视出现,启动了巨大的凉茶市场,同时也支持了王老吉高速增长的势头。
而在牢牢占据住凉茶品类第一的位置之后,王老吉以红色的瓶身、传统中医概念,和巨大的销量,又占据了中国饮料第一品牌的地位。
5,渠道“杀手锏”和终端精耕细作。在销售模式上,王老吉采取总经销制,一个总经销商负责一个区域,经销商下面可发展多家分销商,如批发分销商、餐饮分销商、便利店分销商、夜场分销商、特殊渠道分销商、商超分销商、综合分销商等,各种分销商渠道互不冲突。
王老吉在终端精耕细作,体现了“终端为王”的道理。几乎每个一、二线城市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都可以看到王老吉,几乎在所有大中型卖场都配有冰柜实物陈列、旺点空罐陈列、挂式小货架陈列、POP张贴等,终端陈列和宣传无孔不入。
6,公关比广告更重要,事件营销应势而动。我们看到,2003年“非典”之后,钟南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为凉茶做了一次价值不可估量的广告——“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有喝凉茶的习惯,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王老吉借势大力推广,迅速铺向大江南北,销售额当年6亿元,2004年10亿元,2005年一举跃升到30亿元,2006年上半年达到18亿元。
2006年足球世界杯无疑是一场啤酒盛宴,因为啤酒是球迷看球的“必备”饮品。非酒精饮料王老吉借此机会再一次抢尽了风头。从世界杯饮料大战中脱颖而出,仅仅用了一句话:“熬夜看球,喝王老吉!”众所周知世界杯是那么的火,恨不得燃烧每一个球迷的所有热情,飞奔、冲撞、争执、红黄牌„„世界杯,人人都上火,而王老吉卖的就是“不怕上火”。
7,“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2008年5•12地震后央视举办的募捐晚会上,王老吉捐款1亿元的义举,与当时某些著名企业的吝啬举动形成强烈反差,激起了全国人民情绪性地拥戴,“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今夏喝饮料,就喝王老吉”等煽动性语言在网上广为传播,社会美誉度达到了巅峰的同时,人们也开始狂喝王老吉。这一年,王老吉的销售额达到了108亿元。王老吉终于一夜登顶,成为了最具知名度的热产品。
8,王老吉的“地震营销”,已成为经典的事件营销案例。
这一切,都源自于特劳特的另一个理念——50%的广告费都被浪费了,而公共关系比广告本身更有效。所以,每一次王老吉出招,都带着对公众的身体或者心灵深深的关怀,由此而获得的美誉度,又岂是一个简单的广告所能比拟的,9,广告的效应-------借助于影响的媒体进行了传播,提升了影响力和形象
(1)影视广告
红罐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销量立竿见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罐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并迅速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2)户外广告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强调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还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饮料。”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目前餐饮渠道业已成为红罐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之一。
三、推广效果
王老吉成功的品牌定位和传播,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3年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踏来,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以后几年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销量突破180亿元大关。
四、王老吉取得成功的关键点总结
王老吉能取得巨大成功,总结起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加多宝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
1,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为王老吉品牌准确定位,适用于任何行业和任何门类的产品。所有热产品都是新产品,或是被赋予了新内涵、新功能、新价值的传统潜力产品,都不同程度地符合定位理论,这是热产品最根本的基因;
2,如果是大众快消品,仅仅依靠定位理论成为热产品并非易事,必须同时采取多种营销手段,特别要利用全国性突发事件大做事件营销,关键时刻引爆市场,一蹴而就;
3,“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不要在玻璃房子里扔石头”,包容跟风者,将细分市场呵护成一个内部良性竞争的大行业,自己的热产品才能经久不哀。
4.广告对品牌定位传播到位,这主要有两点:
(1)广告表达准确;
(2)投放量足够,确保品牌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
5,其他原因
(1)企业决策人准确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决策力;
(2)优秀的执行力,渠道控制力强;
4.市场营销学之封杀王老吉案例分析 篇四
一、案例背景:【案例来源于天涯社区】
在5.12文川大地震一周后的2008年5月18日CCTV“爱的奉献”晚会,在最后的捐赠环节中王老吉品牌的运作方加多宝集团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在捐款的次日晚,国内一知名网络论坛(天涯社区)出现了一个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
这篇文章首次出现在天涯论坛就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引起了被加多宝义举所感动的公众的愤怒,但打开帖子再看,发帖者所指的“封杀”其实是要表达“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的意思。正话反说产生的强烈反差刺激了无数公众跟帖留言,“今年夏天不喝水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捐了一亿,我们要买光它的产品,让它赚十亿”,一个“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在各大网站成了热门,网民不仅回复踊跃,更纷纷向其他的论坛进行疯狂转载,类似这样的跟帖出现在大量网站的论坛上。百度出现了3350个结果,而光是论坛的转载就超过3000多条。
数日后,网络上数量惊人的讨论、转载和点击量,以及帖子引来的支持和赞美之声最终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使这一事件引起大量传统媒体的关注和跟进报道。甚至部分报纸媒体也参与了对这一帖子的讨论。“王老吉,你够狠”,网友称,“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这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随着这个帖子在网络的广泛传播,灌装王老吉凉茶也在终端卖断了货。
二、理论综述:
1.网络营销的概念: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 体或者部分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网络营销概念的同义词包括:网上营销、互联网营销、在线营销、网路行销、口碑营销、网络事件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博客营销等。这些词汇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笼统地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
2.网络营销沟通方式:
包括电子邮件、论坛、新闻组、布告栏系统、网络社区、网络自动链接器等。以按具体推广方式分类,可分为口碑营销、网络广告、媒体营销、事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SEM)、Email营销、数据库营销、短信营销、电子杂志营销、病毒式营销、问答营销、QQ群营销、博客营销、论坛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针对B2B商务网站的产品信息发布以及平台营销等等。网络营销的职能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除了搜索引擎注册之外还有:关键词搜索、网络广告、TMTW来电付费广告、交换链接、信息发布、整合营销、博客营销、邮件列表、许可E-mail营销、个性化营销、会员制营销、病毒性营销等等。3.网络营销的优势及好处:
A.使用方便、大量信息、较少争辩等。
B.能针对市场条件迅速调整产品、降低流通成本、了解受众规模、建立用户关系等。
4.网络推广的几大特征:
A.不受时空限制
互联网能够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使得营销推广脱离时空限制进行交易变成可能,每时每刻都有人上网,而每时每刻你的推广都可以展现在网民的面前。
B.多种营销形式
互联网被设计为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网络的表现形式异常多样化,不怕做不到,关键在于可能想不到。必须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C.个性化的交互式沟通
互联网通过展示商品图像,通过商品信息资料库提供有关的查询,来实现供需互动与双向沟通。还可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活动。互联网为产品联合设计、商品信息发布及各项技术服务提供最佳工具。而且互联网上的促销是一对一的、理性的、消费者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传统现实中推销员强势推销的模式不可能存在。
D.不一定要很有技术,但最基础的计算机技术是网络营销之中不可或缺的
网络营销推广是建立在以高技术作为支撑的互联网的基础上的,要进行推广,必须有一定技术支持,如果你自己不是这类人才,那么就要找既懂营销又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否则网络营销推广将无法开展。
E.面向群体消费能力强大且数量众多
互联网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属年轻中产阶级,教育水准高,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因此互联网是一项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渠道。因此,进行网络营销推广,必须深刻掌握这部分受众的心理,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想买什么,想看什么。注:参考文献:
①《市场营销学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郭毅、梅清豪主编 ②百度百科——相关词条解释
三、具体分析
封杀王老吉是一次成功的人为的事件营销,如果没有这次网络事件营销,网民对于这次赈灾晚会的评论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昙花一现后很快就会被淹没。也不会有后来王老吉买断货的局面。但是,王老吉请网络营销公司借助一场慈善活动作为事件点大做文章,选择了平民化的网络进行传播,从点击率最高的天涯社区开始,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发帖,再以转帖的方式流向各大网站,直至各大QQ群。
整个过程看不到企业参与的痕迹,怎么看都是热情网友自动自发的行为,这是网络媒体挑战传统媒体的有一次胜利。靠巨大的网络影响力,影响了千百万网民。王老吉通过这次成功的事件营销直接促进了销售,出现了在几个城市卖断货的场面。
1.策划创意,制造事件
网友是单纯的,也是容易被煽动的。王老吉捐款一个亿的“壮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迅速成为各个论坛、博客讨论的焦点话题。但是话题是分散的,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话题让这场讨论升级。它在行动之初就做出了“封杀王老吉”的创意,就是要吸引眼球,让人们知道王老吉为灾民捐献了一个亿,是国内捐款最高的企业之一。然后这个创意被付诸行动,通过最初的论坛启幕,在论坛中发帖,引发网民热议。结果王老吉真的被封杀了,从所有的柜台上被消费者买得精光,彻底封杀掉王老吉在实体店中的销售,“它生产多少,我们就喝掉多少”这种在王老吉主导下的观点被很容易地接受,王老吉付出了一亿,收获了更多。
2. 病毒式传播,推动事件
病毒之所以能够扩散,除了病毒源“优质”之外,初期的推动也很重要。一个单贴,能够有如此大范围的影响,背后网络推手对于这个帖子的初期转载和回复引导至关重要。BBS营销在这个事件中显得尤为成功。首发天涯等大论坛,然后迅速的转载各个小论坛,之后,依靠病毒自身的传播惯性去进行扩散——通过贴吧、博客、QQ群等进行疯狂病毒传播,通过“以后喝王老吉(捐款1亿),存钱到工商(8726万)„„”等易于传播的文字,让王老吉在多个QQ群之间疯狂传播,再以博客所谓“意见领袖”进行肯定,让王老吉的形象高大,同时让所有的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走进王老吉挖下的坑。
3.利用网络新闻,进行推广 新闻营销指借助新闻的报道,创造最佳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的性价比相对传统媒体来说,在效果上更显著。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宣传,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塑造品牌的美誉度和公信力。
新闻报道王老吉捐出1亿元后,当即成为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热门,而在网络上的推广流动也会不断地促进网络媒体的报道,并不断给传统媒体提供素材,这也为后续的部分做好了铺垫,当王老吉授意点爆“封杀王老吉”这个策划时,人们在看到帖子里关于王老吉捐款的内容时,不免会有所怀疑,但去搜索之后就会在新闻中发现王老吉真的很不错。
4.利用论坛和贴吧
论坛和贴吧作为草根网民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网络推广最初的策源地。论坛社区具有超高的人气,是口牌营销的重要平台,论坛中话题的开发性,可以让企业的品牌在论坛中迅速传播。在论坛传播中话题是特别重要的,王老吉在网络推广中,利用最热门的事件进行宣传和推广,不断制造引人注意的话题“彻底封杀王老吉”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与讨论。在百度贴吧中搜索王老吉,搜索到16171篇相关的帖子,从不断的发帖,大量回复,富有强烈煽动力。
5.利用博客
博客可以说是网络媒体和论坛之间的一个存在,它既不属于论坛的草根,也不同于网络媒体那么正规,博客的最大影响力在于它们对于热点事件的意见,可以说博客是网络世界里真正的“意见领袖”。尽管博客的数量数以千万计,但真正掌握了话语权的博客,不过千余人,而且各大门户博客站点上的知名博客几乎都是一致的。
如果巧妙地掌握了博客的声音,将获得网络舆论的最大支持,因为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博客是他们的精神领袖,是他们的声音的代表,而媒体也愿意从博客那里听到来自民间的声音。封杀王老吉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博客的注意,当然不会缺少它们的声音,王老吉所做的,就是“买通”几个博客,来引导其他博客尽可能发出同样的声音,再“买通”网站,将对自己有利的声音放大。
6.口碑营销
如果说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最有发展潜力的营销方式,则口碑营销将是营销的终极目标,而论坛营销和博客营销将是口碑营销的传播渠道。而在真正的口碑可遇而不可求之际,论坛营销和博客营销将充当助推剂的角色。王老吉的网络营销,并不限于论坛,很多人在msn的签名档上开始号召喝罐装王老吉,同时有很多文章通过QQ、QQ群、邮件进行传播 7.利用广告
王老吉此次推广,似乎没有进行任何广告宣传,因为这个策划几乎不需要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动作。但王老吉之前早已在各个网站上打过不少广告,可以说是不少门户网站忠诚的广告大客户,这一铺垫不仅早已让网民熟悉王老吉,其实就算不在网上打广告,“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句经典广告语也早已为所有的消费者所熟悉,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大客户,各个网站对于有关王老吉的正面的新闻或言论都会予以重视,不仅会很“客气”地给予更好的位置进行推荐,还会尽可能避免一些负面的内容。
8. 事件营销
在王老吉的网络推广方式之中,可以看到也有一部门内容是网友自发的,正由于这一事件具有新闻事件性,天然而然的成为各大媒体和网友关注的热门。演变到最后就是真假枪手难分,形成强烈的情绪磁场。
5.王老吉成功秘诀 篇五
高佳宁 xxx
一:品牌释名与总体概括
二:王老吉成功的基础原因
三:王老吉成功的根本原因
四:王老吉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好的公司信誉赢得合作伙伴
六:赞助不同行业赢得先机
七:投身公益事业赢得人心
八:个人小结
一:品牌释名与总体概括
(一)品牌释名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药草熬制,具有清热祛湿等功能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当中,有一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便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二)总体概括
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凉茶“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 立生产基地。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先后在广东东莞、浙江绍兴、福建石狮、北京、青海、杭州、武汉成立生产基地,并有多处原材料生产基地。目前,王老吉凉茶不仅在国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凉茶大王”,现为加多宝集团及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经营的红色易拉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销售额超越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带领王老吉成为“中华第一罐”。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以及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出1.1亿元。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号。2010年,他带领的加多宝牵手亚运,作为中华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将依托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加速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
文化挂帅?还是商业为先?是文化软实力助了力商业成功,还是商业成功促进了其宗旨文化的传播?在像可口可乐这种世界产业巨头借助商业利器试图以其统一的“国际化”标注来同化其目标市场的时候,中国本土饮料品牌罐装王老吉的成功背后的文化力量是什么?为什么红罐王老吉会带领众多的广东凉茶进军全国市场,乃至世界?为什么王老吉会成为中国“第一罐”,只有它是能唯一与世界可口可乐抗衡的世界名牌?为什么在短短几年内“预防上火会”的王老吉会那么火呢?下面让我们来浅析红罐王老吉成功的原因。
二:王老吉成功的基础原因
(一)准确的品牌定位
当红罐王老吉刚进入市场时,在管理层就出现一个继续处理的问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这一问题的现实难题表现一:○1广东、浙南消费者对其认知混乱,认为“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得说起凉茶想起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二者一形影不分离!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影响,并不能顺利地让广东人作为一种经常饮用的饮料接受它,销量大受抵制,前景一片未知。○2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3在另一个主要销售区:浙南(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对其有错误的认知定位,将其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品想提并论。
这一问题的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一带。因为:1外界对其需求意识不强烈。○2放眼于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外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所以竞争对手的强大也对其发展造成重压!
因此当时的企业急需引导,来明确它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所以在2003年初,经过一个月的定位研究,广州成为美营销顾问公司为加多宝公司制定了红罐王老吉的品牌定位战略。将其定位为预防上火的功能型饮料,并帮其确立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从今天来看,这条广告语成为红罐王老吉腾飞的关键因素。
(二)准确的市场定位
由于给出“预防上火”的饮料品牌定位,之后分析出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能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生活。所以红罐王老吉把市场瞄准在吃煎炸、烧烤、火锅、通宵达旦看足球、夏日晒阳光浴一类人及活动上。
这样的市场定位从现实格局通盘来考虑,主要益处有:
1有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去面对更广大的消费者。因“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不再像“凉茶”那样仅局限在两广地区,这样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2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3成功地价格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淡淡的中药味,成功○的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有“预防上火”功能,而不再“高不可攀”。
4利于加多宝与国内的王老吉药业合作。由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型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因此能更好地促进两家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
(三)合适的广告推广
由于品牌定位的确定,所以明确了营销推广方向,从而确立了广告的标准---怕上火,喝王老吉。
广告恰当的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足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再结合时尚元素,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进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从而促成购买。
下面就其广告的领域分别介绍 1影视广告 ○红罐王老吉的电视媒体选择主要锁定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2003年短短几个月,一举投入4000多万元广告费,销量立竿见影,得到迅速提升。同年11月,企业乘胜追击,再斥巨资购买了中央电视台2004年黄金广告时段。
2户外广告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强调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还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布置了大量终端物料,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饮料。”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最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
三:王老吉成功的根本原因
因为王老吉的历史悠久,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文化。以此为依托,是王老吉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而且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给王老吉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要素在推动王老吉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下面来解析下王老吉文化。
(一)王老吉的六大文化优势
1员工思想淳朴、友善、做事实在。中药是中国的国粹,历来奉行“仁、○德、济、世”的理念,在中药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王老吉自成立以来就强调“老老实实王老吉”的理念。
2企业比较和谐,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王老吉人淳朴、务实的思○想使得企业氛围比较和谐。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比较畅通,形成了较为简单、轻松的工作氛围。“以厂为家”的观念得到很多员工,尤其是老员工的高度认可。
3责任意识较强,强调对产品、消费者、员工、社会等方面的负责。王○老吉有着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各方面无不体现了“济世、科学、爱国”,“寻妙方制良药,让天下人知天下病”的理念。
4注重产品品质。王老吉凭借其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今年来由于不断出○现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质量问题而信任度的受影响的食品行业树立了良好形象。
5强调人性化管理,体恤员工,重视生产安全。王老吉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增强了王老吉人对企业的归属感。
6决策民主,信息公开透明,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
(二)王老吉二十三大文化要素
济世、淳朴、善行、勤恳、健康、养生、务实、责任、品质、和谐、只慧、创新、竞争、规范、激情、学习、专业、快乐、公平、协作、高效、执行和敬业是放眼未来驱动王老吉追求高远的价值指导。
四:王老吉成功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意识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敏锐的洞察力,是否能够把握机会并且是否能够专心。
广州羊城药业没有意识到王老吉背后的巨大商机,它把驻澳精力放在药品上。而香港鸿道集团恰好相反,它看到了王老吉背后深藏的文化底蕴,专门成立了加多宝公司,生产经营红罐王老吉,而后迎接它的就是成功。所以王老吉成功的关键原因是它遇到了一个时机,并且抓住!
另外,2006年在加多宝公司的努力下,红罐王老吉凉茶正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其成功研制出凉茶浓缩汁液,实现凉茶饮料行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凉茶饮料以翻倍的速度发展;2008年借助奥运会的平台,红罐王老吉走出中国,走向世界;2010年凉茶饮料工业达到2500万吨,超过可口可乐全球销量,成为世界第一大饮料产业。
五:好的公司信誉赢得合作伙伴
因为王老吉有十几年的合作伙伴,其公司已经和经销队伍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很多人是依靠销售王老吉起家的,可以说强大的经营网络是红罐王老吉最坚强的后盾。
好的公司信誉体现在与多家公司关系融洽,供货及时,品质保证,财务结算历来都非常及时。特别是品质方面,在食品饮料行业,多少年来,因为质量问题退出市场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加多宝公司销售的红罐王老吉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一直以来的高质量产品和社会使命感却已经让其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口碑,更赢得了合作伙伴。
六:赞助不同行业赢得先机
(一)王老吉借亚运商机赞助中国国家网球队
2010年2月1日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王老吉与中国国家网球队正式达成赞助商协议,这意味着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的翘楚品牌与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网球国家队正式结盟,同舟共济,为王老吉以后的发展赢得了不错的条件。
(二)王老吉倾情赞助广州国际马拉松
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赛,是2012年广州迎来的一项国际大型体育事业。这次合作对于王老吉来说,作为唯一指定的凉茶健康饮品赞助商赞助广州国际顶级路跑赛事,是充分展现东道主的风范,推进大健康事业的发展。由此引起的品牌效应可以大大促进其销售及扩大市场。
等等之类的赞助项目,不仅可以树立品牌形象,而且还可以赢得消费者的心,从而促进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七:投身公益事业赢得人心
(一)学子情活动
“寒门盼春晓,情暖学子心”。“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学子带来上学的希望!据了解,“王老吉?学子情”是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想为宗旨的爱心助学平台。至2008年,“王老吉?学子情”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并在去年的基础上将资助范围扩大到14省55个城市,爱心洒遍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广西、湖南、湖北、江苏、重庆、四川、云南、河南、安徽,资助名额也去年的400名增加到700多名,每个受助学子将得到5000元的助学金,助学金额达到350多万元!
(二)救灾
2008年5月18日 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人民币。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亿1千万人民币。
2010年初,送水驰援西南旱区,共计61000箱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舟曲泥石流捐款2000万,用于推动全民公益行动的发展及泥石流受灾地区舟曲等地恢复生产。
(三)济困
新长城阳光操场项目,项目覆盖13省17县的25所小学,其中21所已竣工,直接受益10000人。
资助1000名孤儿项目,项目覆盖9省10县,其中玉树孤儿约200人,持续3年资助,每人每年1500元-2000元。
2010年“王老吉·学子情”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资助1200名优秀贫困高考生,捐助款达600万元。今年宁夏首次被列入资助省(区)。到2010年,“王老吉·学子情”已经第十个年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资助了3851名高考贫困学子顺利进入大学,资助总额近2000万元。并首次覆盖青海省,包括玉树地区,共资助25名贫困高考生。
(四)全民公益
截止目前已有近2000人参与“王老吉扶贫基金”扶贫月捐计划,组建王老吉欢乐大家庭。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以及21个地方电视台黄金时段,投放5秒、30秒公益宣传广告,影响带动了11078名社会公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参与捐赠,其中创建了个人爱心基金者达到5523人。
八:个人小结
王老吉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光大企业去学习,尤其值得传统民族品牌去学习,总的来讲成功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任何公司企业若想成功,销售团队的力量、资金投入等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抓住时代的命脉,消费者的心理。
6.解放王老吉 篇六
王老吉的品牌归属问题,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资源错配——国有企业掌握了大量优质的品牌资源,但却缺乏资本和品牌运营的能力。这种错配如果能通过市场途径解决,或将双赢。但诸多老字号和著名品牌消失的历史告诉我们,国有品牌可能变成国企收取租金的摇钱树,直到品牌价值消耗殆尽。
没有运营能力的品牌如浮萍
1903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一书中记录了王老吉在美国畅销的状况。梁启超说:“西人有喜用华医者,故业此常足以致富。有所谓王老吉凉茶,在广东每贴铜钱二文,售诸西人或五至十元美金不等云,他可类推。”
王老吉是否果真在海外卖出如此昂贵的价格,已无可考,但一个中国本土饮料品牌能漂洋过海行销美国,亦可见经营者的眼光。王老吉的传人在20世纪初就在中国香港、英国、美国等地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历史和文化只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王老吉从一个地方品牌跃升为全国性的领先品牌,其成功的核心是加多宝集团的品牌运营能力。
首先,加多宝聘请品牌咨询机构对王老吉品牌做了重新定位,将王老吉从中药“凉茶”抽离,重新定位为功能性饮料(“预防上火”而非“治疗上火”),让它成为大众饮品。
其次,加多宝集团对王老吉这个租赁品牌的投入可谓大手笔。2003年,王老吉的宣传推广投入为4000多万元;2006年世界杯期间增加到2亿元;2007年又以4.2亿元成为央视标王。全方位的广告推广使王老吉在大陆尽人皆知。
与此同时,加多宝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渠道系统。通过现代、批发、小店、餐饮、特通五个渠道,让王老吉在广告轰炸的同时能将货铺到几乎全国任何一个角落。
王老吉的成功本质上是资本投入和品牌运营能力的成功,离开了它们,所谓品牌价值不过是无根浮萍,过分夸大品牌的力量,恰恰是对于品牌的无知。
广药集团难有“加多宝力量”
事实上,南药之首的“陈李济”,才是广药集团手中的第一品牌。陈李济药房诞生于1600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在同治年间因救治同治皇帝闻名天下。曾经和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中国三大药号。然而,这个世界上最古老药厂的最新喜讯却是“扭亏为盈”。有必要发问:这些老字号为什么不能在广药集团焕发青春?
很简单,广药集团缺乏的并不是品牌,而是品牌运营能力。作为“王老吉”品牌的持有者,广药集团一直在寻找不同的合作者,包括2005年与香港同兴药业成立王老吉药业,2010年与中恒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都是为弥补其品牌运营能力的不足。
品牌运营常常是高风险高收益。品牌运营形成的是无形资产,一旦失败,投入如同打水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这显然是无法向国资部门解释的。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用工和管理制度无法适应饮料行业的激烈竞争。细数中国市场上全国性的知名饮料品牌,已经难觅国有企业的踪影。事实也是如此,借助红罐王老吉带来的品牌效应,王老吉药业的利乐包王老吉销售业绩也有大幅增长,但其铺货和推广力度始终无法赶上红罐王老吉。
据称,王老吉每个办事处的业务人员每人每天要拜访35家终端点,每人每天要开发3家新客户,每人每天要张贴30张以上POP,每人每天要包3个冰箱贴。试想,广药集团之下哪家国企的员工能承受这种高强度工作?正是加多宝那些吃苦耐劳的一线员工,在中国近乎每一个社区超市、小店贴满王老吉广告和Logo,成为支撑王老吉品牌价值的最坚固基石。
将市场要素投入市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老字号老品牌就是这样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引入外资,最后要么品牌销声匿迹,要么最终成为外资的摇钱树。英雄钢笔、中华牙膏、美加净、大宝等,无一摆脱这样的命运。面对这样的资源错配,是继续用国有资源养一批“品牌运营”的制度性食利者,还是将资源投入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根据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显然,饮料行业并不在此。当政府从牟利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时,是通过国有企业从社会牟利,还是将公共财富使用在公共福祉上,政府应有的选择已经十分清晰。
在这样的逻辑下,作为一笔重要的社会资产,王老吉品牌不应该继续成为广药集团的摇钱树,而应该公开拍卖,并将拍卖资金用于公共服务领域。这样既解决了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同时不会因品牌所有权变化带来税收缩减妨害公共利益,相反,红罐王老吉的市场成功,足以让政府财政也成为受益者。
【王老吉危机案例】推荐阅读:
王老吉新品营销咨询项目07-24
从王老吉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现代企业管理09-10
王老师出差小学生日记09-15
王老师爱国主义主题班会11-06
给王老师的一封信600字作文09-01
小狗吉吉作文08-28
皮皮与吉吉童话作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