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2024-06-16

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7篇)

1.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一

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2012年11月6日)(孝办发〔2012〕31号)

为了深入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开创统筹城乡发展新局面,决定在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特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推进“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为目标,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整合为手段,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把“示范线”建成新村貌的示范线、新产业的引领线、新体制的先行线。把“示范村(社区)”建成新农村建设新产业、新社区、新农民、新机制的综合体,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二、基本内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全市确定15条示范线,分别是:

孝南区:主线1,孝南开发区北区——汉十高速孝感北出入口——天紫湖线(107国道);主线2,孝汉大道沿线(孝南区域);副线,孝感城区——云梦辛安寺。汉川市:主线1,刘家隔镇小兴村(武荆高速汉川出入口)——西江乡北河村(汉宜高速汉川出入口);主线2,东西湖新沟桥——汈汊湖旅游区。

应城市:主线,武荆高速应城出入口——汤池镇;副线,应城城区——云梦隔蒲潭桥。

云梦县:主线1,汉十高速云梦出入口——黄香大道——沙河乡辛安寺村;主线2,云孝大道——孝感主城区;副线,云梦隔蒲潭桥——云梦城区。

安陆市:主线,汉十高速安陆出入口——安陆城区光明新村——汉十高速烟店出入口——白兆山——孛畈太平寨——王义贞钱冲银杏谷。

大悟县:主线1,石武高铁孝感北站——大悟城区——白果树湾;主线2,黄土线——宋应线;副线,大界线。

孝昌县:主线1,孝昌城区——京港澳高速小河出入口——观音阁线;主线2,孝昌城区——京港澳高速周巷出入口——双峰山旅游公路孝昌段。高新区:孝汉大道——乾坤大道(市委、市政府门前)。临空区:孝汉大道沿线(临空区域)。

双峰山:孝昌王杨线双峰入口——双峰山景区山门——镇区。

全市确定的10个示范村(社区)分别是:孝南区朋兴乡朋兴村,汉川市庙头镇中心坮村,应城市四里棚办事处刘杨村,云梦县伍洛镇三新社区,安陆市光明新村,大悟县河口镇河口村,孝昌县小河镇观山村,高新区孝天办事处魏站新社区,临空区闵集新社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大寨村。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明显变化、三年大变化”的总体目标,遵循“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先易后难、难易并进,先线后点、点线统筹,先近后远、远近并重,力争在三年内示范线实现“四大”变化,示范村(社区)达到“七有”标准。

“四大”变化:一是特色产业实现大发展。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每条线确定1-2个特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农民收入每年增长15%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大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山水林田路井然有序,沿线沟渠、塘堰生态固化;农村公路通湾率和通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0%,生产道路通畅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电网达标率100%,农村通信广播电视通湾率100%,农村沼气普及率80%。三是农村环境面貌大改观。镇村建设科学合理,沿线建筑风格一致,色调和谐;村庄环境整洁,绿树成荫,树网村覆盖率100%;农村垃圾分类日清日洁,无害化处理,沿线水体清澈、无污染。四是公共服务水平大提升。“1+X”服务体系全覆盖,学前儿童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100%的村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

“七有”标准: 一是有一套完善的规划,既有总体规划,也有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民住房建设等专业规划。二是有特色产业支撑,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规模大,主营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三是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每个示范村居民2000人以上。四是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硬化道路入户率、供气供水率、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五是有完善的综合服务,“1+X”综合服务中心面积按不低于300平方米,设施配套齐全,能及时有效提供文化、体育、卫生、购物、社会保障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健全,切实做到服务到湾,联系到户,关爱到人。六是有高标准的生活配套设施,幼儿园、集贸市场超市、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学校。七是有优美的居住环境,示范村绿化率达到30%以上,有完善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污水实现达标处理和排放。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实现城乡全域规划全覆盖要求,实行“三情”结合,高标准制定“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规划。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纵向与历史传承相衔接,横向与周边县市区、乡镇、村对接,既尊重客观实际,又要有适度超前性,体现农业、农村发展方向,引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突出规划的全域性。各地规划包括总体、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建筑风格等。特别是“示范线”的规划,要以路为基,以风景区、城区、镇区、大型社区为节点,一线串珠,山、水、林、田、路、房通盘考虑,整体布局。“示范村(社区)”的规划,坚持高标准,体现城市(农村)新社区的基本要求。规划一旦通过法定程序后,要全面贯彻执行,确保“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坚决杜绝乱搭乱建。

(二)培育特色产业。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做“农”字文章,发展特色种养,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实现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依托城镇发展都市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推进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重点打造精细蔬菜种植产业带、特色林果产业带、苗木花卉产业带、垂钓休闲和采摘体验区等。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大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优质品种引进力度,实行无公害绿色种养,“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100%。重点扶持优质稻、蔬菜、水产、中药材、茶叶、畜禽、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不断加粗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文化旅游业,推进与旅游相关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出一批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餐饮、农家小糕点、农家小果品、农家小工艺、农家小庭院等特色旅游产品,繁荣农村经济。

(三)健全基础设施。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建设。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水利设施和国土整理“两大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土地整理、低丘岗地改造等建设项目,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整合项目资源,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城镇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特色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区域倾斜,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推进村镇建设。按照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外饰色调、统一空间布局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对试点范围内的住房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集并。一是抓好重要节点的新社区建设。“示范线”所经过的镇区,须按旅游小镇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城镇新社区,并配套建设创业园区、专业市场、超市、学校、医院等,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兴旺、市场配套、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型小城镇,进一步增强城镇社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中心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建分建、迁村腾地的原则,尊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历史习惯,充分征求基层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意见,按农村新社区建设要求,确定中心村覆盖范围,完善“1+X”便民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周边农民向新社区集中,不断扩大中心村规模,提高中心村承载能力。三是抓好沿线保留村建设。开展房前、屋后环境综合整治,达到净化、绿化、美化目标。不搞大拆大建。同时,对塌陷区、水源保护区、配套建设高成本区等区域,要积极探索土地和宅基地流转机制,制定鼓励引导农民搬迁集并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向中心村集并。四是抓好农村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四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空宅,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探索建立每户分类保洁,村组分类收集,县镇转运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推广农业清洁循环种养模式,着力解决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的问题。引进使用农业无公害绿色种养技术,规范农药、农膜、化肥的使用,最大限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五)完善服务体系。主要是在“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区域内建立城乡教育、卫生、文体、社保、安居、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大服务体系”,按照“1+X”的模式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服务组织,壮大服务队伍,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在教育体系建设上,调整农村教育布局,用足用活支教生政策,吸引大学支教生到农村任教;在卫生体系建设上,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六个一体化”;在文体体系建设上,实施公共文化体育共享工程,大力培育民营文化体育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解决城乡失地、无地农民社保问题;在安居体系建设上,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消危”行动等安居工程政策;在防灾救灾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上,切实解决好农村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六)创新社会管理。广泛开展“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定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每个村组要召开动员大会,开展革除十大不文明行为,告别农村十大陋习的大讨论。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职工和公益户的作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开展“十星级文明卫生农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村民议事决策的权限和程序,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村级主要负责人。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保障、政策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要求,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市直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与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合署办公。市“四大家”领导按所包县市区要求,分别联系责任区内“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抓好协调督办,解决难点问题。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好组织实施。

2、建立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市、县、乡组派工作队,建立部门对口联系制度。调整充实市、县两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部门对口联系和工作队集中派向示范线和示范村(社区),确保每村都有联系部门或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市、县工作队调整情况见附表)。建立工作考核奖励机制,“示范线、示范村(社区)”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范围。每年市委、市政府将评选先进县市区、先进示范线和示范点,分别给予资金和精神奖励。建立督办落实制度。实施日检查、周讲评、月评比、季小结、年考核,加大“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推进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3、建立和完善资金整合机制。加大财政对“示范线、示范村(社区)”的投入力度,市县两级财政要拿出一定资金支持“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各县市区是“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主体,每个县市区都要列出专项资金,投入“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要加强项目统筹,以县市区为单位,对涉农项目进行整合,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打捆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大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和民资民力,进一步吸纳各方面资金进入“示范线、示范村(社区)”建设,全力推进“示范线、示范村(社区)”跨越式发展。

2.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二

1 现实背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我国城乡社区建设发展较快, 取得了很多成绩, 但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

1.1 城乡社区民主发展不平衡

民主自治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城乡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是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近年来, 农村社区在直接选举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尚未普及;一些地方选举流于形式, 压制、阻挠村民自由民主选举的事件屡屡发生;有些地方村民自治组织本身也名存实亡。城市社区发展起步较早, 其组织体制、治理模式的发展相对较完善, 居民的政治参与度较高, 在社区定位、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都作了个体规定, 在指导思想上基本上都遵循有利于社区建设、有利于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则。

1.2 城乡社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得到提高, 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从1990年至2010年,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824元扩大到13190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20扩大到3.23,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城市居民的一半 (如图1所示) 。城市社区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卓有成效, 在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推进社区自治、推进城市现代化,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我国多数农村贫穷落后, 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 农村社区建设任务更艰巨。

注:资料来源于1991~2011《中国统计年鉴》。

1.3 城乡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

农村落后的根源是思想观念和文化的落后, 这种落后不仅仅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导致的, 还与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受的不平等的文化信息资源有关。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产品的供给远远滞后于城市, 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十分匮乏, 看电视、打麻将、打扑克成为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方式。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 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发展人才在城乡分布极不均衡。这种文化发展的差异使得城乡社区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1.4 城乡社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社区在社会发展中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 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社区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在农村虽然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但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 农村社会保障层次较低、范围较窄、社会化程度不高, 对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1.5 城乡社区生态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由于工业生产较集中, 污染较严重, 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农村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的一些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 一些企业把农村当作“避难所”, 把污染项目转移到农村, 致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城区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被大量运往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 成为城市的“垃圾处理站”, 造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2 原因解析: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体系。我国长期执行“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战略, 直接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这个二元制度体系, 使公共资源、教育福利向城市倾斜, 农民被排除在这个利益网络之外。只有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才能真正使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在20世纪50年代, 中国推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 在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的新中国, 要快速实现工业积累和社会稳定, 就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由农业转移到工业, 采取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指定性定价和指令性征购, 农民被迫低价出售农产品, 高价购买工业品, 以农业补贴工业。除此之外, 为了长期维持这种扭曲的产品价格体系, 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还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和人民公社化制度, 人为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自由转移。为了缓解城乡就业压力, 政府还开展针对原籍为农村的职工返乡运动和针对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形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中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安排奠定了我国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性的基础, 国家通过牺牲农村、限制农民流动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 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 使城市成为一个人口集中, 科教文卫发达的社区;而广大农村则仍长期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状态, 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二元经济现象,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等差距逐步拉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城乡二元体制的极端形式———人民公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城乡关系由过去完全由政府指令性控制开始转向通过市场来调节, 但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并未消失, 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改变。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后,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 涌到城市以“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务工, 以长期低薪的价格推动了中国的外贸发展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以来农村实行的村民制也没有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事实上继续延续这一体制。在城乡基层, 城市实行街道、居委会及社区体制, 乡村则实行乡镇与村委会及村民小组体制, 城乡之间在户籍、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等方面的二元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 农民及农村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等仍受到诸多政策上的歧视和制度上的束缚。而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劳动力短缺, 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的现象, 在家进行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进展缓慢。

3 对策建议: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

3.1 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实现城乡社区人口管理一体化

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最大的制度障碍。其作为阻止从农村迈向城市的最强有力的闸门, 硬性限制了农民向城市流动, 限制了资源的合理流动, 使各种生产要素难以实现最佳配置, 加深了城乡鸿沟, 延缓了城镇化进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户籍制度改革, 减少城乡间的户籍差异, 增加同质程度, 促进全体公民发展机会的平等化, 农民和市民可以在同一个制度平台上凭能力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 这会对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 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人口管理方式以户籍管理为主向以人口管理为主过渡, 最终以人口管理代替户籍管理。完善对户籍管理的立法, 加强依法行政和规范执法。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 以劳动力素质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放开城镇落户条件, 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 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

3.2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城乡社区保障机制一体化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市拓展到农村, 从工业拓展到农业, 最终实现城乡统一, 这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改变“土地就是农民保障”的片面认识, 改革原来主要涉及国有单位的福利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编织一张社会安全网。当前, 应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不同身份的员工, 建立同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要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还要建立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另外, 也要考虑到, 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允许各地存在一些差异, 切忌保险水平和筹资标准“一刀切”。

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 要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要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先进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优势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延伸服务。建立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化的长效机制,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用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 统筹安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确保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畅通。加快通乡公路改造, 提高道路等级, 实现城区至各乡镇干线公路交通圈;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城乡供水、供气、供电、排污、防洪减灾、通讯、垃圾清理等公用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设施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资源共享、分布分级实施的要求进行, 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4 改革政府职能, 促进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实行社区管理体制, 是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创新与变革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国家城乡发展战略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从“城乡隔绝”到“城乡融合”、从“城乡二元发展”到“统筹城乡发展”, 这不仅表明我国乡村建设和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也表明未来农村发展将建立在全新的体制基础之上。未来的乡村将是城乡一体、自由流动、社会融合的和谐社会。村民自治体制及乡村整个组织与管理体制应从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中走出来, 从城乡分离到城乡一体转变, 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城乡协同发展要求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要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以直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县、乡行政管理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 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长期存在的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问题, 协调管理部门对城乡经济实行一体化的间接管理。农业部门应从过去单一管生产环节转到统一管理, 协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县、乡政府则应集中主要精力为不同所有制、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提供服务, 并进行宏观的管理。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 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水平, 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 城市或乡村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

3.5 坚持新型农村城镇化改革, 缩小城乡社区差异,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

农村发展的方向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解决二元体制的根本途径。长期的二元体制使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只有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的一体化。第一, 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的结合部, 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 又可使农民离土不离乡, 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居民, 缓解城市发展压力。第二,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解放农业劳动力, 减少农耕用地, 增加农民收入, 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第三, 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农村村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变进程, 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迫切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扶持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社区的一体化建设。

总之,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 实现城乡社区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可能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来实施, 因此, 要强化统筹协调, 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同时由于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各异, 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同步实现, 其总体要求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能超越和违背城乡社区发展的客观规律。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城乡社区在民主发展、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差异较大, 城乡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差距扩大、城乡矛盾突出, 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拆除城乡户籍藩篱, 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政府职能等方式,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坚持农村城镇化改革, 最终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社区,一体化,二元体制,农村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李德, 李丰春.对当前我国城乡社区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J].桂海论坛, 2009, (3) .

[2]李学斌.城乡社区建设的比较[J].中国民政, 2008, (5) .

[3]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1) .

[5]万以宁.论城乡一体化[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11) .

[6]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J].经济地理, 2004, (5) .

3.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社区管理;创新模式;镇管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99-02

宝山区作为上海最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近郊区,在社区发展、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宝山区近郊城镇化进程尤为迅速,大批农民转为市民,大片行政村转为城镇居民区,社区居民成分多元,社区管理面临新挑战。尤其是上海大型居住社区(比如罗店、顾村等地)的开发建设,要在短时间内,在二三十万平方米的地方大规模地导入大量人口,这必然会给当地的政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也就是说,这种大型居住区的管理模式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可以说困难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

一、现阶段宝山区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现状

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指,由社区各相关管理机构及其各种特定的管理职能组成的社区管理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物质载体和运作方式。它是在对社区管理实践进行反思和概括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典范形式或是可以使人参照执行的标准样式。而宝山区的大型居住区社区管理模式正是对一种新的社区管理模式的实践运用,我们称之为镇管社区模式。镇管社区的管理模式,学术界尚无明确定义。也可以说,它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所产生,也是适应特殊时期发展需要的一种过渡性社区管理模式。现阶段,大多数理论研究者和相关社区管理职能部门通常把“镇管社区”界定为在保持镇建制和镇行政区划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以镇为管理主体,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各种管理资源,对社区实施管理的一种模式。

宝山区要在顾村和罗店两个镇先后建立大型居住区,现在顾村的大型居住区已初具规模。顾村大型社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30万人。顾村镇以馨佳园基地为试点,在镇与居委会间形成“中间管理层”,强化对馨佳园社区的管理,建立镇——居委会联合服务中心——居委会三级社区管理模式。镇层面成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由镇社管办分管镇长任第一召集人,稳定、城建分管镇长任第二召集人,各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居委会联合服务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物业科、社区事务受理站、文化活动分中心,镇派驻综合执法分队。加强条线协作,成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搭建起联合服务中心、政府部门和属地单位间的沟通平台。同时,镇给予居委会联合服务中心独立的经费预算,保障足够的运转经费。

顾村大型居住区的管理模式,是上海新时期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全新实践和探索,例如社区服务重心下移、社区各种资源达到共享、各部门管理职能明晰、社区服务项目全面优化、社区管理运作机制日益顺畅、专业的社工组织加入等。针对顾村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是“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镇居民区党委在镇党委领导下,具体领导社区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二是“政府负责”的服务作用。从现有的管理幅度和人口规模来看,镇域社区的规模和中心城区的街道类似,管理模式不同,作为一种扁平化的架构,不单独设立一级,人员也比较精简。三是“社会协同”的社区共治。社区共治是镇管社区的必由之路。“镇管社区”的运行方式以共商共治为主,通过共商共治,积极整合区域内各方面的资源,开展社区建设。四是“公众参与”的自治理念。镇管社区打破了原来由街镇行政区域所划分的社区界限,与传统单独成立街道的行政化体制也有本质上的区别。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凸显了基层治理的“民主”、“自治”的方向。

二、宝山区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问题

顾村大型居住区的工作组织架构已基本形成,管理范围正日益扩大,管理任务日趋繁重。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和问题:

(一)镇管社区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尚处于基层自发探索阶段,缺乏相关法理支撑,它的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责定位都不尽相同。社区管理职能界定不够清晰,部门间分工不明确,条块之间缺乏协调机制。作为居民区的管理主体,社区居委会本应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社区干部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检查、评比活动上,社区居委会职能出现偏差。在处理社群矛盾方面,缺乏政府与社区居民沟通的多种渠道,一些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回复,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积极性不高。

(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

社区公共设施综合配套和管理不能完全跟上社区发展需求。大规模动迁安置和大批量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拓展区及郊区涌入,形成各种类型的大型居住社区。这些行政化主导下的大型居住区域内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市场要素参与提供服务的基础和意愿薄弱,同时由于扩张速度的加快,导致本区域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明显不能匹配,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等配套问题突出都存在着运行经费缺口大、人员匮乏、质量降低等问题。

(三)社区居民的融合程度不高

社会融合,是指新移民在居住、就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可以用新移民与城市居民的同质化水平来衡量。大型居住区里大量导入的人口,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阶层,尤其是外来人口,希望获得与当地市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地位,希望接受更为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但由于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关系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加之上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资源的相对紧张,当前上海的确还存在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群体之间的心理疏离导致生活中的交往互动不足,容易形成群体间的隔离和矛盾,更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

(四)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

社区管理是一项实践活动和一门科学,需要大批专业的工作者,这些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关系到社区管理质量好坏,影响到社区对所属居民的凝聚力。据调研发现,由于居委会和其他社区工作组织的待遇与薪金不高,所以难以留社区所需的大量人才,导致大多数参与社区的工作人员主要以中老年为主,社区干部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高。新型社区的出现,使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大,急需一批有理论和技能、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社区居委会社区信息化发展明显滞后于中心城区的社区居委会,影响到当地的人口管理、治安维稳、社区服务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宝山区镇管社区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完善镇管社区管理制度

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各种建设规划、决策和法规要由政府负责制定,以保障社区依法自治的发展方向,还可以运用行政、法律的手段,管理和规范社区建设。针对新形势下镇管社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镇管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的基层组织科学化管理途径,打造精细化管理的党建模式。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社区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基本权利和义务。推进镇管社区资源整合,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建立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激发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完善社区共治机制

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核心,各种民间非政府组织和机构只要其行驶的权力符合法律规范和要求,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就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领域上的权力中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有不同政治合法性来源的权威组织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合法治理。俞可平认为,治理是各种政府、非政府、个人的组织和机构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文体保健、养老助残、社区救助、社区维权、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坚持社区共治的理念,充分利用区、镇和社会的管理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能动性,积极创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的平台或机制,努力实现社区的事由社会办。

(三)重视居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是社区管理的主体,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的管理和建设中,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并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将“社区是我家,管理、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居民群众的实际行动。推进社区事务透明化、公开化运作,定期向居民做工作总结和汇报,并贴在社区的公示栏里,方便居民阅读。例如社区的发展规划、财政支出明细、管理情况等内容。真正落实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社区居民有积极性、责任意识参与社区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为社区居民提高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郑杭生认为,把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人群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首要任务,把满足绝大多数社区成员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展社区服务的工作重点,把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目标,把社区群众的收益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作为衡量社区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项管理服务质量。完善就学、就医、养老设施。

(五)加强社区队伍建设,为社区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管理知识的培训,通过挂职锻炼、交流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要积极引进、储备骨干。鼓励现有各类社区公共服务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及时进行转岗、定岗。积极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试点探索,引进专业社工。对专职社区工作者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同时,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社区问题,积极筹备社区执法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玉兰,唐忠新.社会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发祥,施丹.镇管社区:社区管理的一种新探索——以上海浦东S镇为例[J].福建论坛,2012,(7).

[3]刘燕,韩晋.社区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四

钟家宝

社区是党的执政基础,政府的行政末梢,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大社区建设力度,推促县乡公共财政、市场资本、社会资源整合,提高县域经济效率,普及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增强基层自治组织能力,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对县乡社区进行了综合调研,现浅析如下思考及建议。

一、县乡社区建设的基本现状

2001年以来,保康县委、县政府把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建立健全了19个城镇社区、探索了2个农村社区试点,落实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拓宽了社区服务领域,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各社区运行状况较好,职能正常发挥,功能逐年提升,对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城镇社区建设虽然规范,但提档升级任务艰巨,而农村社区仅起步探索,急需加大规范化推进力度,形成了城乡社区建设的比重失衡和公民权利的比较失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

当前,社区建设已纳入县委中心工作内容,其主要重点为城镇社区的提挡升级和推促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进而规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具体到实际操作而言,有利条件在于:

(一)具备了科技经济实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生喜庆变化,各类科技人才已达5.6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168人,经营管理人才3000人,技能人才2.5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2万人。同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至2011年底已达24.8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075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余万元。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具备了文明和谐要求。我县已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和实施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特困群众最低保障的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了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城乡一体化制度;贫困学生资助、军人优抚安置、农村部分家庭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等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尤其在2011年,保康更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已然走出了一条山花名城的文明发展之路。

(三)城乡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助共存”的区域发展思路,已完成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和园林绿地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2011年底,我县城镇化率为37.5%,且城镇化率每年保持2.7个百分点的年均增长速度,呈现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推进势头,这就意味着全县每年将有8000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之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以及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乡联系日趋紧密,城镇化水平正快速提升。

(四)农村具备了实施基础。保康位于大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的中心,正融入襄阳、宜昌、武汉“都市经济圈”,已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在扶贫开发、新农村试点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享有更多的财政、土地、环保等政策扶持,并核定200个村突出抓了“一线两片”和“一点两线”新村示范区建设,建成了一批以龙坪、马桥为代表的集镇带动型,以大坪、岞峪村为代表的新居民点聚集型,以三坪、韩家坪为代表的旧村改造整治型,以尧治河、堰垭村为代表的村企 共建型“社区型”新村。同时,已完成县域杨树、长坡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疏浚灌溉渠道7万多米,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9.46万人,改造基本农田1.05万亩、低丘岗地5万亩,“一建三改”2.7万户,农民新建楼房11000多栋。加之我县正在建设福银高速,已建成了省道6条,乡村公路906条,境内拥有400万亩山场资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正明显

提升,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的条件趋于形成。

二、当前的主要困难及制约因素

因为我县农村社区建设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因此,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一)思想认识不能到位。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保障、教育、卫生等体制方面上的差别还难以迅速消除,加之部分农民存在“恋土恋乡”情节,存在着人口分散、素质偏低、社区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干部群众对社区建设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接受,对推进城乡一体化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有的存在等待观望、畏难发愁情绪,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农村社区建设有关政策措施理解不够充分,动员发动的效果不够明显。

(二)规划滞后且不科学。从我县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集镇规模、功能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城镇规划起点低,中心城区发展空间过于狭小,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张,在项目引进、产业布局、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面临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制约。二是乡镇集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足,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科教支撑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化推进、金融服务功能、信息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等,均难以满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扩大的需求。

(三)山区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我县属全山区县,有大小山头3100多个,大小溪沟3300多条,荆山山脉将全县划为南北两部,保南山势较为平缓,河谷较宽,多山间小盆地;保北山势高突,河谷较窄,多峡谷。境内3225平方公里区域内,海拔500米以下的平畈,占11.3%,有51个村;500—800米的半山,占34.3%,有60个村;800—1200米二高山,占35.3%,有57个村;1200—1500米的高山,占14.6%,有93个村;导致地形地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乡镇之间有差距,村与村之间有差距,山上山下有差距,就是同在河边、路边、集镇边的自然村之间也有差距。

(四)农田水利交通落后。县域大多数农田水利、河堤渠道,基本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由于管理维修不到位,现已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虽然近年全县修建了近140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但这个“村村通”主指合并后的行政村,合并前的行政村并没有实现村村通,并且大多数都只通到了地处路边、河边、村边的村委会,路网覆盖未到位,学生上学、群众就医、农资搬运、农产品出售等都很不方便,相当一批自然村仍然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村行路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五)水电需求缺口较大。全县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虽然实现了用电同网同价,使供电质量有所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电器普及带来用电需求剧增,现有农村电网负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同时,全县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虽然已解决了大部分农村的人畜饮水难题,但因农户居住分散、水源难以解决、管理维护不到位等多种原因,仍有

9.82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六)人居环境仍待改善。虽然部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总体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规划还有待完善。部分村庄建设规划质量不高、标准较低,不能满足今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建设需要,新村规划小区,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生活不方便,有的只注重了门前、门面,但对于屋内、屋后及周边的环境不注重长效机制和村庄整体的环境整治,有的村还尚未启动环境整治工作。

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特思考建议如下:

一、统筹领导力量,凝聚建设合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明确城乡一盘棋的整体思路,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建立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

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推进。切实改变“两个摊子各搞各,各路力量散到撮”的状况。为此,建议充实和加强保康县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单列设置社区工作局,核定编制和人员,明确为正局(科)级单位,统一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同时,在社区工作局内设社会工作股,具体负责城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组织实施和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在县、乡镇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各社区成立社区工作站。县乡与同级行政服务中心合二为一,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工作站,行使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的承担部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的分离,做到各司其职,责权统一,逐步改变社区自治组织承担大量政府行政工作的现状,着力从组织机构、领导力量、措施途径上搞好结合,统筹各方,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此基础上,着力以便民、利民、助民、育民、富民为出发点,以“打造新社区、构筑新家园、共享新生活”为主题,大力推促农村乡村集镇化、村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实现整合村域资源,美化镇容村貌,完善服务设施等工作目标,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科学预案,规划统筹社区建设。一是秉持“全域保康”的社区建设理念,将全县3225平方公里统筹纳入规划范围,构建以1个主城区为中心、11个乡镇为支撑、5个工业园区为节点、Ⅹ个中心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规划布局;二是规划调整城镇社区。按照经济流向和发展潜力重新定位城市功能,立足县情调整城镇社区设置,按每个社区1500-3000户,300平方米、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三个标准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合理整合或提档升级城镇社区规模;三是规划设计农村社区。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每个社区500-1500户,500平方米、800平方米、1500平方米的标准,将全县257个村规划集并为Ⅹ个社区,科学规划社区环境整治,产业特色、经济发展,水电交通等等,尤其是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环保、城管等部门,也要科学配套并编制好本系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重点调整优质资源布局,以引导各种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切实满足居民生产生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综合治理、便民超市等社区服务的作用,凸显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

三、创新模式,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探索符合山区实际的城乡社区建设模式。一是拓宽思路建设城镇社区。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和构建特色社区”的要求,采取协调空地新建、主体开发共建、拆房改造重建等方式进行建设。坚持财政主导,实行分级投入,采取县级财政“以奖代补”、部门扶持、社会资助等办法,提挡升级并合并调整城镇社区。二是创新模式建设农村社区。针对各乡镇经济条件、人文特点和长远发展需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积极探索规划引导、迁村腾地、项目拆迁、集镇村改造、产业培育、环境整治等六种建设模式,在村两委的领导下,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建设“三大服务体系”,即公共行政服务体系、志愿者服务体系、专业经济协会服务体系,变过去的单纯的行政管理为多层次、全方位的“三大服务”,即农村社区公共行政服务、村民自助互助服务、市场调节配置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四、均衡服务,完善城乡保障体系。一要走差异化的路子,依托农村的山水植被优势,优化农村村庄布局,美化乡村民居,不断完善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环卫管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和人居环境,缩小农村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的差别,最大程度地方便农村居民,使农村和城市一样成为宜居之所,创业之地。二要大力推进路网、电网、水网、气网、通讯网、市场网等“六网”工程建设。三要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按照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的要求,大力进行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十个重点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文化体育、就业服务的均等化。

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富起来。传统的“粮猪型”农业产业模式,成本高、效益低,不可能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因此,必须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不离土不离乡”,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与城市实现产业互补。比如,可以依托城市发展无公害蔬菜、抓好“茶、桑、烟叶、核桃”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形成 “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强化个性,形成特色。二是“离土不离乡”,发展非农产业。大力发展矿产、运输、商业、餐饮等服务业,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民营企业,增强经济综合竞争。三是“离土又离乡”,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实现致富增收。

六、抓好硬件建设,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对城乡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内部要素进行统一设置,每个社区按“1+8”的模式配置公共服务。“1”,即设立社区“两委”会办公场所;“8”,是指便民服务大厅、综治维稳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卫生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党员群众电教中心、便民超市。就保康而言,起码应当建好农村科技生产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计生卫生服务站;“两委会”办公室和群团组织办公室、多功能室;便民服务大厅;便民利民服务超市;村民文体活动广场等场所,切实为农民提供与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具体工作中,服务功能要突出一个“全”字,彰显“均衡”理念。在具体设计上,按照“小平台大服务”思路,把党建、民政、卫生、计生、文化、养老、外来人口管理、农业服务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或代办范围,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使之成为真正的基层“政务超市”,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在服务设施上突出一个“好”字,注重“科技”支撑。在实际工作中着力把服务中心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建设经费实行县、乡、村三级保障。在服务管理上突出一个“活”字,强化“民主”特征。要在普遍建立服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的同时,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与农村党务、村务公开相结合,将服务项目和服务承诺等内容通过公示牌形式向村民公布;设立民情访谈室,以村民说事、村情民主恳谈等形式,对村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重要事务在决策前通过不同形式与村民议事协商、接受质询;将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与民主理财、集体资产处置等管理制度相对接,切实保障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进一步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在服务效果上突出一个“实”字,体现“为民”本质。始终把基层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能解决的事项马上办,一时不能办结的事项限期办,需要报请上级才能办结的事项代理办。切实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七、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第一,要推进城乡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教育硬件均衡配置、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第二,深化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加快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建设,改善设备,建立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建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机制。第三,要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向农村辐射和延伸,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文化管理体制。第四、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在城乡间的顺利流动。要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为最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奠定基础;加快户籍迁移政策改革,逐步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槛,鼓励和支持在城镇有合法居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向城镇转移,逐步实现安居乐业;要深化户籍相关的配套改革,使户籍制度真正成为反映公民身份、提供人口数据、保证公民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行使法定权利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性制度。

六是培育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强化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营造有利于

5.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篇五

2009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目标和台帐要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污染减排,实施“创模”和生态建设,抓好建设项目管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环境辐射管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调查、环境能力建设和环境信访等八项工作,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团结拼搏,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2009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09年,对照省、市环保综合整治任务和“128”环保工程确定的工作目标,我局强化污染减排,实施“创模”和生态建设,抓好建设项目管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环境辐射管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土壤污染调查、环境能力建设和环境信访等八项工作,全局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团结拼搏,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1.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减排。对省市确定的环境综合整治企业,由班子成员分包企业,实行台帐式管理,逐项督办落实。通汇摩托配件和济世药业2家企业完成废水深化治理,通过环保验收。对公美集团和恒利肥业2家企业下达停产整治通知。中原特钢粉尘治理后续工程已完成。济钢完成4烧结机头粉尘深化治理工程。金马焦化、万洋冶炼等4家企业完成非电行业脱硫技改工

#程。完成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自动监控设施更新改造14套。污水处理厂和沁北电厂中水回用工程正常运行并进一步加大废水处理量和中水回用量。方升化学完成废水治理回用工程。预计全年可削减二氧化硫7200吨、化学需氧量1900吨,蟒河南官庄出境断面水质和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截止11月底,城市空气优良天数300天,占89.6%,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2.铅超标防治。今年8月份,陕西凤翔、湖南武冈铅污染事件发生后,我市把铅超标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立即开展相关调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主动应对,积极防范。8月24日,督促全市32家电解铅企业和3家企业烧结机炼铅工艺全部停产到位。配合省环保厅派驻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科学研究院5名教授级专家,对豫光金铅、金利冶炼、万洋冶炼的污染源和涉铅企业周边环境中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农作物等进行加密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及地表水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土壤、农作物和环境空气中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铅企业周边1公里范围内(浓度呈梯度下降趋势)。制定防治铅超标应急预案,邀请环保专家,通过报纸、电视、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铅超标的原因、治疗办法和防护知识,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让群众明白铅超标可防可控可治。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深化治理的意见》,对富氧底吹以外的铅冶炼设备一律停产整顿。委托技术单位,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估,对涉铅企业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评价,提出具体的铅超标防控建议。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组织召开环境影响后评估 方案审查和技术咨询会议。根据后评估结论,进一步规划综合治理铅超标的具体措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土地全部由企业租用,建设防护林带。启动企业周边防护范围内的群众搬迁工作,监管涉铅企业进一步深化治理,从根本上降低污染负荷,提升环境安全水平。

3.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调整后的“创模”考核体系,我局委托有关部门对“创模”规划进行完善。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沁北电厂等重点企业进行现场勘查的同时,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对各项指标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更新。目前,“创模”规划经3次修改后已通过评审。重点治理工程方面,中沃饮料综合技术改造工程治理完工;豫光金铅废水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年底完工;恒利肥业已停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面,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成并申请省厅验收。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工程已完工申请试运行,沼气发电工程主体已完工。污水处理厂一期实现双沟运行,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1788户,新建大型沼气池5座。“两气一水”工程铺设管道20.06公里,城市污水管网工程铺设排水管道27公里。对照环境保护部调整后的26项“创模”考核指标,我市有23项指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已向省厅申请“创模”预验收。

4.生态市建设。今年是生态市建设的开局之年,我市在“创模”的同时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将年度任务逐级分解,签订责任书,与“创模”目标同部署,同督导,同考核。协助完成河口村水库建设涉及的自然保护区调整范围卫星核查问题的现场调查 确认工作。承留、五龙口、梨林3镇已通过省级环境优美镇验收,完成王屋、思礼等2镇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的核查工作。督促养殖场加快限期治理进度,王屋清虚奶牛场和梨林裴城养殖小区等5家养殖场通过环保验收,13个行政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35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6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完成创建任务。扎实做好尾矿库企业的环境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督促5家尾矿库企业整改到位。圆满完成秸秆禁烧督查,荣获市“三夏”、“三秋”秸秆禁烧督查工作先进单位。

5.建设项目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共报省环保厅审批项目9个,总投资21301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278万元;市批项目203个(其中报告书2份,报告表168份、登记表33份),总投资46341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456.4万元。对34个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予以否定。对堽头村付素霞电镀厂、梨林制革厂等14家企业下达停电通知。全年我市投入试生产或生产的项目共105个,其中省批项目3个,验收项目81个。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年”活动,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制,积极解决分包的济钢等7家企业的环保问题,全力服务方升化学氯乙酸、中博多晶硅等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2个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已报省厅评审。跟踪服务省百户重点企业,主动为豫光金铅、豫港焦化等企业新上项目提供服务。

二、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

2010年,我市的环境保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快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力推进涉铅企业专项整治,强化污染减排,着力抓好“创模”和生态市建设,集中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强力推进涉铅企业环境专项整治。按照环境保护部和省环境保护厅“支持一批、整治一批、关闭一批”的原则,对涉铅企业进行深化治理。豫光金铅、万洋冶炼、金利冶炼3家企业要按照环境保护部新的清洁生产标准重新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要强化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深化铅冶炼废水综合治理,强化现场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涉铅企业周边的土地功能,大气环境防护距离1000米范围内要选择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的乔木类树种,3月底前完成防护林带建设。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的整治,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对电解铅(合金铅)企业进行深化治理的意见》(济政办„2009‟70号)要求,严格履行验收手续。蓄电池企业要实现自动熔铅,机械化铸板、涂板,所有排尘点加装收尘设施,含铅废气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涉重金属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得外排。

2.强化污染减排。根据国家污染减排考核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健全完善污染减排指标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采取结构调整减排、治理工程减排、监督管理减排等措施,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确保全年削减二氧化硫7100吨、化学需氧量1955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蟒河出境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控制在40mg/L以内,氨氮浓度控制在8mg/L以内,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3.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积极发挥环评审批的把关作用和调控功能,在项目审批中,切实做到支持先进的,制止落后的,严格控制技术装备水平一般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建设项目;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跟进,主动超前服务,坚持“有限容量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将有限的环境容量向重点项目倾斜,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项目落地。

4.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进程,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大峪、邵原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建成2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和3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

5.服务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创新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坚持重点企业走访制度,及时掌握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快速推进环评进度。坚持“有限容量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将有限的环境容量向重点项目倾斜。

6.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六

**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7日

**乡位于望城的西北部,东临湘江,南接新沩水,西与宁乡县交界,北托老沩水河,总面积47.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根据省、市、区加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积极带领全乡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进取,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拓乡域财源,提升经济实力

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争取专项资金90万元,重点扶持6个创业富民基地,全乡新增个体工商户21户、私营企业7家,新落户砂石企业3家。2011年,全乡税收可望突破1000万元大关,实现成倍增长。湘台农业科技园自今年3月正式落户,总投资1.5亿元,征地78.98亩,租地905.93亩,现已完成了租赁区土地翻耕、机耕道整修及活动板房和围档工程。全国三大制种公司的湖南神龙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预计项目投资2.1亿元,将**打造成为全国的水稻良种基地。湖南首条预拌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落户**,预计项目投资8000万,每年增长税收500万元。全力配

合区砂管办进行砂场规范整治,积极协调砂场与村组矛盾,砂石行业实现由乱到治,砂石企业经营税收实现翻番。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秀美**

着力提质改造**老集镇,打造“戏乡酒都**”。目前老集镇沿主街居民房屋前立面和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所有管线更新入地,街面铺油完毕,一座规划设计科学、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颇具水乡特色风情小镇已初具雏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集镇安置小区已完成土方工程,现在正进行电力、供水、排水、电话网线等配套工程施工,力求打造一流的农民安置小区。新行政中心建设立项申请及可研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批,设计方案已通过规委会评审。

三、发展现代农业,佳绩捷报频传

连续四年实施国家农业部全国“万亩高产示范片”工程,大力实施“湘米工程”和“种子实验田”工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共流转土地6000亩,扶持建立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家,规模为1000亩的种粮大户1家。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注册了专利商标,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该合作社生产的“**香米”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湖南日报、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望城电视台对该合作社予以专题报道,合作社法人代表袁虎被推荐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以村级绩效考核促水利普查新举措,得到了省市水利普查2

组领导专家的肯定,湖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投资1500万元对**集镇哑河进行水利水系整治;投资600万元对熊家洲渠和袁粮渠进行提质改造,积极采用三合土等先进技术进,将建成全区的生态样榜渠;投资230万元进行冬修水利工程。

四、提升社会事业,成果亮点纷呈

我乡首创“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防控结合”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了市政法委的充分肯定,10余家省、市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在长沙市综治工作民意调查中长期位列全区前茅。全省“计划生育村直报”试点工作在我乡开展,灵活运用移动报送机制,充分发挥组级指导员作用,大幅提升全乡计生工作水平。教育强乡成效显著,全乡所有中小学校都达到省合格校标准,乡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市示范园,各中小学校成了全乡最漂亮房子。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谭家湖、集镇、湘江、六合围四村村民饮用上洁净的自来水。主动争取省市第一批敬老院新建项目,150个床位的新院即将投入使用。60套廉租房建设正紧张施工。以丁可为首的长联村在外成功人士共同出资组建首个**村级扶贫帮困协会。围绕创市环境卫生 十佳”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日常保洁常态化,受到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成功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村村都有文艺团队。

五、推进党建工作,支部建设上新阶

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农村远程

教育彰显特色,效果明显。月圆村党支部切实做好了设岗定责工作,通过科学设岗、合理定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得到市、区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成功创建区党建示范点。

7.社区城乡一体化轮换工作总结 篇七

1 推行农村+社区模式的背景起因

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城市空间向农村拓展、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要素配置不断优化、城乡产业发展相互融合化的结果。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本地居民和非户籍居民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增强政府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有利于提升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2010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实行“区政合一”后,在原有2个乡的基础上,接收了原乌鲁木齐县“一镇两乡”,乡镇达到5个,行政村23个,农村区域面积达146.4km2,耕地面积约0.65万hm2,农村总人口5.3万人,新区人口80多万,经济总量占到全市近1/3。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城市北扩、城北新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各种资源和市场要素加快向农村聚集,近郊“一镇四乡”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新区以城带乡模式的推进下,近郊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乡村面貌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在经济结构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和全市经济社会空间发展发局的规划调整,与城区相邻的乡镇土地相继被征迁,有关经济项目的投资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增长,但也导致第一产业日渐萎缩,从事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在社会结构方面:随着产业项目的带动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各类新建小区带来的新增城市人口,进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形成农村与城市人口,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相互交融的格局,原有的村民与外来人口比例产生明显变化,甚至部分地区农村与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治安管理问题。在乡村治理方面: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类社会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追求人居环境舒适、提供社会服务便捷、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成为近郊城乡居民的迫切需求。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产生的巨大变化,以村民自治为主的管理模式,已难以解决近郊农村稳定和民生、文化等需求。

2 推进农村+社区的主要做法

高新区(新市区)结合实际,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立足城乡并存、城镇化推进快的特点,针对城乡结合部基层组织薄弱点、社会管理难点问题,按照“维稳职能全下移,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原则,在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治安问题多、基础设施薄弱的村,设立社区基层组织,将功能齐全、形态完善的社区模式应用于农村,并采取“一二三”工作法,推进“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

构建一条梯次链路,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党组织管理运行方面,推行“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党小组”的组织构架,依托“农村+社区”组织链路,实行“四级负责”制,即:区级负责抓乡镇、乡镇党委负责抓行政村和社区,社区负责社会事务,村负责村级事务,严格落实岗位阶梯式管理,切实保证了“农村+社区”模式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在人员配备上,各乡镇因地制宜,采取“派、转”方式充实干部队伍,“派”: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主任,“转”:从担任过村干部的机关干部中转任为社区书记、主任。

细化2个主体功能,释放“农村+社区”模式支撑效力。依据村和社区组织管理各自优势,明确村和社区的功能定位。村委会主要负责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和集体资源管理,组织实施本村的建设规划,兴修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指导村民建设住宅和履行其他法定职责。社区主要负责村民服务、文化、民生和维稳等工作,在功能定位上形成优势互补。

夯实3项重点工作,放大“农村+社区”交叉管理优势。强化社区平台承载功能。区财政投入资金用于农村社区阵地建设,办公活动场所平均达到400m2以上。在社区普遍实行一厅式办公,建成司法警务室、备勤室、文明学校、琴棋书画室、健身室等一批多功能服务场所。实行与城市社区同样的经费保障机制,并为每个社区配备巡逻车、便民服务车。同时,充实基层力量,为每个社区配备相应的社区工作者,确保基层组织有阵地议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凝聚管理整体合力。依托村和社区两个活动阵地,建立社区、农村定期联络机制,实行“组织共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抓、事务共商”,把便民服务、卫生计生、综治调解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让村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化的公共服务;夯实综治维稳根基。区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社会管理不足的城中村、城郊村,实行相对独立、井然有序的社区化管理。

3 推进农村+社区模式面临的问题

行政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现有管理体制模式下,同一地区出现了村委会和社区2个自治管理机构,虽然既实现了管理体制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提高了公共服务职能,但一个地区2个机构还是增加了行政投入和社会治理成本。

思想观念滞后,参与社区共治管理意识不强。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的概念还比较陌生。部分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跟自己关系不大,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公共服务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打破,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仍显不足,不能完全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的服务资源相对薄弱,与农民日益增长和复杂多元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社区文化产品不足,公民社区意识不强。物质生活改善后,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还不能完全跟上时代步伐,也缺乏积极健康的文化引导。

4 不断改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每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发展实际,在不同时期都会有所不同。实现农村社区的有效治理,必须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统筹考虑农村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结构及变动趋势、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

完善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居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究竟是选择农村+社区的交叉管理模式,还是以村党组织为主导的农村社区统一管理模式,关键还是要根据当地实际,科学谋划,但总的原则还是要坚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以村民、居民自治为根本途径,在不改变村民自治机制,不增加农村基层管理层级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机制。同时,依法科学确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居民委员会的权责界限,有效促进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

促进非本地居民有效参与农村社区管理。依法保障符合条件的非本地居民参加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的选举,享有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权利。吸纳非本地居民参与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建立本地居民和非本地居民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协调议事机制,引导非户籍居民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

畅通各类主体有效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渠道。建立机关党员、干部到农村社区任职锻炼和驻点包户制度。建立完善“两代表一委员”联系农村居民、支持农村社区发展的共建机制。大力发展各类满足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主的社会组织,通过直接资助、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建立农村社区公共安全体系,健全完善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和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引导农村居民依法反映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支持农村社区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效整合村级组织各类活动场所、文化室等场地、设施和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基层基础性、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社区延伸,有效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做好农村社区扶贫、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等福利事业,并组织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不断培育农村社区的文化认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社区文化,不断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深入开展和谐社区等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和发展乡村文化,形成文明健康、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仇丽萍.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J].理论与当代,2011(1):9-11.

[2]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浙江学刊,2011(5):41-46.

上一篇:英文学术下一篇:防意外伤害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