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目标的意义

2024-08-09

设定目标的意义(共8篇)

1.设定目标的意义 篇一

人要是有点精神的!每个人都应该确定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对你本人来说是伟大的,为这个目标奋斗,就是人的精神所在。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动力,便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甚至会过得行尸走肉。一个未来的成功者,必定是一个目标意识很强的人。所谓“目标意识”,也就是思想中始终有清晰的标靶,犹如卫星制导,一直“咬”着目标不放,直到击中为止。而且,当这一个阶段的目标实现后,又会盯住下一个目标,直到事业的成功。

目标设定应掌握以下基本要点:

其一,适合自己的特点。确定目标,不能单凭自己的爱好(爱好并不能与特长画等号),也不能盲目追逐热点,一定要建立在个人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其二,符合社会与组织的要求,有需求,才有位置。因此确定目标,要考虑内外环境的需要,特别要考虑到社会与组织的需要。

其三,高低恰到好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当然不是高的离谱,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们绝不能将目标确定在较少的范围之内,那只能使人校级保守,平平庸庸。当然,目标远大并不等于好高骛远,关键在于实现目标的每一步都必须有计划、有措施的予以践行,否则目标过高则人如悬在幻想的高空,在生活中将一事无成。

其四,长短配合适当。长期目标是为人生确定方向,短期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保证,二者不可或缺。比如,大学生不确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在校学习就没有动力,甚至难以完成学业;同理,在校期间,不确定学习阶段的目标,将来也没有能力和素质去实现长期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根据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好在读期间的学习目标和素质发展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中之重。

其五,幅度不宜过宽。大学生的专业面较宽,这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但是作为人生目标,不宜过宽,否则难以集中资源去争取成功,比如某人想成为一名管理专家,此目标就过宽,因为它涵盖的领域太多太多,你没有资源去达成这个目标。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企业战略管理或品牌管理的专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就有可能实现。

其六,同期目标集中。你不可能见到同时追逐5只分散逃逸兔子的猎手!所谓“一只手抓不到两条鱼”,也是这个道理。同一时期,目标应相对集中,以集中精力努力达成。如果设定多个目标可分开设置,拉开时间距离,实现一个目标后再实现另一个目标。

其七,目标要清晰具体。一个人工作,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要有清晰具体的要求,方能干好。不论是确定学习目标、身体锻炼目标、经济收入目标,都应该有“度”的要求,也即定性的定量要求,这包括时间、完成目标的高度、深度等。

其八,综合考虑人生目标与生活目标。我们倡导事业为重,但并不漠视财富、婚姻、健康等问题,只有它们的完美结合,人生才谓圆满。

2.设定目标的意义 篇二

每年各个企业都要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但部分企业却因缺乏与之配套的辅助措施, 致使安全生产责任书变成“一纸空文”。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笔者认为, 企业首先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责任目标, 然后将安全责任目标关口前移、下移, 分解目标, 通过逐步完成分目标达成总目标。

第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责任目标。首先, 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时, 应该根据往年的安全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和今年的安全管理现状, 在持续改进原则的指导下,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 在企业经营稳定向好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地将目标往前推进一些。但如果本年度生产经营要扩大, 随之带来施工建设、新设备安装、新生产线投产、大量新工人入厂, 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利的危险因素, 这时候目标就应该定“小”一些, 更务实一些。其次, 逐级往下分解目标的时候, 必须考虑到基层单位的管理现状, 例如, 对于一些本身危险性较小的单位, 可以设定轻伤事故为零等等。

第二, 要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关口前移、下移, 分解目标, 通过逐步完成分目标达成总目标。对于设定的安全责任目标, 企业要优先弄清楚, 完成这个目标, 应该采取什么手段。例如, 安全检查、教育培训、隐患整改、事故演练、安全奖罚等等, 这些措施往往都是具体且可以用指标进行分解的。比如, 安全检查, 可以明确1月份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月份在1月份的基础上要有所提高, 再达到一个什么效果, 以后逐次提高, 最终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不能每年都做一件事, 每年水平都一样。当措施一步步做好, 每月效果逐步提高, 安全责任的总目标也就不难达到了。

所以, 在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时, 越往下, 安全管理目标就应该越具体、细化, 更趋向于管理措施的完成情况。

3.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篇三

例一: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王达星

例二: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分析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地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

3.反复朗读,进入角色,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5.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罪恶。

——选自《优秀教案集(语文必修四)》,作者钱桂梅

后来查看戏剧单元中《窦娥冤》《哈姆莱特》的教案,也发现了类似情形。我很疑惑:实施新课改,教师用的都是人教社教材,教授同一个戏剧模块,同样一篇课文《雷雨》,为何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呢?王达星老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有4项,钱桂梅老师确定有5项,教学目标的项目数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都不是很准确,一个老师把教学内容当成教学目标,一个老师把教学目的当成了教学目标。《雷雨》是经典课文,戏剧性很强,不应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它应该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感于此,笔者不想阐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规范表述问题,也不想去论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区别,只想就《雷雨》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新课程文本教学目标的正确确定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必将导致教学活动出现偏差或失误。

《雷雨》的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戏剧作品,自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社一直把它视为基本篇目,语文教师也历来视之为必教篇目。实施新课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只编排了一个戏剧单元,且只编选了3篇戏剧作品,其中就有《雷雨》,更说明其影响及价值。巴金先生说:“《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那么,高中生读《雷雨》,究竟要掌握什么?换一个角度说,教师如何准确地制订《雷雨》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要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至少要从六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要立足文本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雷雨》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去制定教与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师要紧扣课文节选的“周梅重逢”“周鲁斗争”内容,指导学生鉴赏周朴园、梅侍萍、鲁大海等个性化语言,理解戏剧语言内涵,把握矛盾冲突本质,归纳形象性格特点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等。简言之,教师必须把《雷雨》当《雷雨》教,使得文本尽到“做例子”的作用,使得文本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其次,要吃透单元去制订教学目标。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基本上是“文选型”,每个单元(子模块)按“文体”组织教学内容,即以课文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成一个单元,出发点是便于教师采用单元目标教学法,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或一个子模块的课程目标。高中必修教材仅安排了一个“性格与冲突”戏剧单元,所选的三篇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很显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这三篇经典作品,实现戏剧的课程目标。因此,教师教《雷雨》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制定《雷雨》的教学目标,必须整体思考戏剧的总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对三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雷雨》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策划,使得《雷雨》与另外两篇课文一起共同实现戏剧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三,要纵观体式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科书选文要充分考虑文章的“典范性”,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文章进入教材。现行人教版教材编排戏剧单元,编者在选文时非常注意剧作的代表性、经典性。《雷雨》是以中国现当代戏剧代表作的身份进教材的,确实属于一篇典范的、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的好作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教《雷雨》,重要的是要利用教材能够起到原型启发的作用,教学生以方法。因此,教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不应为教《雷雨》而教《雷雨》,而要纵观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体式去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一般方法,获得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所有戏剧作品的能力。

第四,要总览模块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课改专家、教材编写者编写语文必修教材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模块目标,即教学目标体系,每一本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们都有考虑。《雷雨》作为必修教材的65篇课文之一,它一定承载着模块目标被分解细化的一小部分目标任务。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结合整套必修教材的模块目标,研究每一册、每一种体裁、每一个单元、每一课,并细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然后一一落实。当落实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语文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块目标体系。

第五,要放眼课程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思考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发生了怎样的关系?”“教师在教《雷雨》的课堂上所教这个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什么切实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头脑里绝对有自己对每一篇课文的清晰的教学目标,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规划。教师在教《雷雨》之前,一定要制订出能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六,要考虑学情去制订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虽然普通中学的学情基本相同,但对每个学生来讲,他们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情感倾向、个性特色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制订《雷雨》 的教学目标,既要考虑“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大多数学生实现戏剧模块的基础目标,还要适当考虑教学目标多样化,能使个人基础较好、对戏剧有兴趣有追求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目标,更新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绝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更不能随意地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而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论去确定属于《雷雨》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参考书建议用“三个学时”安排《雷雨》的教学,我建议《雷雨》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掌握中国现当代戏剧知识;

2.阅读《雷雨》剧本,熟悉剧情;

3.掌握现代话剧鉴赏方法,培养阅读、鉴赏、评价戏剧文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表演精彩片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雷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理解矛盾冲突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

2.鉴赏《雷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理解人物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鉴赏潜台词,领会人物语言内涵,理解潜台词表现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4.鉴赏舞台说明,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析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雷雨》揭示的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性格特点的家庭、社会必然灭亡的思想主题。

2.感受悲剧作品所传达的性格、命运悲剧意识,体悟人性的复杂性,探究悲剧的艺术魅力。

4.绩效管理的目标设定与层次 篇四

● 难点1: 绩效评估的主观性强,难量化;

● 难点2: 员工所提交的绩效过程数据无法反映其工作成绩。

以上难点最终导致绩效管理体系的推行与员工的日常工作发生脱节,使得绩效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经过多年探索,笔者所在企业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项目中,推行了一套融绩效管理与项目管理于一身的绩效管理体系,较好地克服了以上难点。该体系通过科学地组合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和项目管理的要点,把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对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进度管理和项目目标的达成,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把我们的实际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项目绩效管理框架分为四部分: 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的提交、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 绩效目标制定: 依据项目目标制定;

● 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 绩效阶段划分是绩效计划制定的基础,通常依据项目规模以月或以周作为绩效管理的基本单位;

● 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 在每个绩效阶段结束后提交绩效总结;

● 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每个绩效阶段的总结累积成项目总体绩效目标。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绩效目标的制定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首先明确项目目标,而项目的目标也就是该项目组最终的绩效目标。众所周知,项目的目标无非就是围绕着三要素展开: 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时间(Delivery),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言,项目的QCD就是项目的绩效目标!

尽管从表面上看,确立绩效目标很简单,那就是企业管理者在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将需要项目经理、员工做什么、改进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等要求归纳出来,归纳的结果就是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但是,需要注意,在归纳绩效管理指标时,应能体现该项目对企业总体目标的贡献。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绩效目标一定是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和下属员工共同制定的,人力资源部代替不了。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多沟通,由上而下。只有这样,完成目标才能做到由下而上,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才会有积极性。

第二步:以绩效阶段划分为基础提交绩效计划

为了保障最终绩效目标的达成,需要结合项目的实施过程先把最终目标分解成阶段绩效目标,然后再把阶段绩效目标分解成个人绩效目标,最后把最终绩效目标分解为固定时长的阶段绩效目标。原则上我们推荐以周为一个绩效考核阶段,由于阶段绩效目标的达成是最终项目目标达成的有利保障,因此,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阶段绩效目标的确定开始。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目标,通过召集项目工作会议,确定项目的阶段目标,以周为单位分割,则可确定项目组的周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确定后,各项目组成员根据周工作计划的安排,制定自己的绩效计划。每人需要明确自己本周的具体工作,并明确自己所需执行的公共工作以及公共制度的执行。这样,一方面项目工作可以在每周落实到人; 另一方面,公共性的工作或者制度要求也可在每周落实到人。具体来说就是,每人的绩效计划包含工作计划和公共要求两部分。每周个人绩效计划中体现个人周绩效目标,将每周项目组各成员的个人绩效目标的累加,就成为项目组每周的绩效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实际周阶段绩效总结数据与周目标绩效进行比对来监控项目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周阶段绩效目标没有达成,则需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项目管理措施,尽早干预和调整。如通过加班、增加人手等多种办法调整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期将项目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个人的绩效计划中,除了说明本周自己要执行的具体工作外,还需要同时说明执行该任务的资源需求或其他工作条件,并同时明确执行该任务的验收准则。例如,张三在本周要实施一个压力测试,则工作任务是压力测试,验收准则是提交压力测试报告,所需资源是具备压力测试环境,

一般而言,技术开发工作以提交代码并通过测试为验收准则,方案书写工作以技术方案文件通过项目组评审为验收准则,项目活动以该活动成功完成为验收准则,公共制度的遵守以项目组没有收到投诉为验收准则。在个人绩效计划中,本周有多项工作的,需要注明每项工作的权重,权重代表该项任务的工作量。

当项目组成员在每周一完成自己的绩效计划之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如项目组分为多个小组,则每个组员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组长,组长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项目经理。 收到下属提交的绩效计划后,直接上级首先需要判断该成员的计划是否符合周计划,是否有遗漏或者理解上的偏差,是否需要给下属提供工作条件或者资源,一旦直接上级发现有不清晰之处,则直接上级需要找到该成员进行工作沟通以达成共识。当直接上级审批通过,则该成员的绩效计划开始生效,并存档。

在每周的周一,项目组所有人的绩效计划自下而上提交,并经项目经理同意存档,然后在每周的周五,进行下面将要谈及的绩效总结工作。

第三步:阶段绩效总结与评估

在每周的周五,按照绩效计划提交的同样过程,下属先对自己本周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每项任务都需要明确标注是完成、部分完成、还是未完成,对于部分完成或者未完成的工作,需要说明原因和理由,并列出可能的补救措施和建议,如申请加班或申请直接上级列入下周的绩效计划。每个人根据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再根据任务权重,采用百分制给自己打分,提出自己本周的绩效考核成绩。

直接上司收到下属的绩效总结后,如果发现是未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则属异常,就需要找该成员了解详细原因,对于因客观原因造成未完成的,需要确定补救措施; 对于下属因工作能力而未能完成的,可以考虑调整该成员的岗位,或者补充其他人员协助完成。对于未完成的异常,直接上司需要规划在余后的几周内赶上,并在后续的绩效计划中进行落实。当直接上司对下属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确定该下属的本周工作绩效,根据其自评得分,给出一个直接上司确定的分数,并与该成员达成一致。

当全体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总结完成后,项目经理根据已经确定的成员的分数,列出本周项目组成员的分数汇总清单,向项目组公布本周分数排行榜,这种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际分数,实现对项目组成员的过程绩效评估,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实现量化考核的有效办法。

第四步:绩效总体总结和评估

当项目进行里程碑评审,或者项目完成时,项目经理根据各个成员每周的绩效分数,进行累加,形成该成员的绩效总分。同样,对小组成员的绩效总分的汇总就形成了该小组的绩效总分。这样,项目经理能够客观地评价多个小组、评价每个成员,实现了项目绩效的总体总结和评估。

每个绩效阶段成绩的累积就形成了项目总体绩效目标。不过,到此还不算大功告成,这一阶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即根据阶段绩效成绩和绩效总分,从整体上总结绩效数据和过程中的经验,对项目进行宏观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最后一步,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龙岩卷烟厂计算机中心)

通过上述的项目绩效管理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这种绩效管理方式是简单易行的,在未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操作性强,目标明确。其中,绩效总结是以绩效计划为依据,不存在随意性或印象分; 绩效计划中的任务是以项目工作为内容,使得绩效计划与项目日常工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实际项目的运作中采用了这种方式,极大地保障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总结该绩效管理方式的各个参与人的体会,我们得出以来结论:

1. 评估是量化的。杜绝了感性化的评估,项目组成员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促进了项目团队的共同进步。

2. 工作是量化的。绩效总结以绩效计划为依据客观地评估,杜绝了随意性的评估,由于对公共要求部分也实施了评估,避免了只注重工作而忽视公共要求。使得项目工作能够以团队方式有序地推进。

3. 实现不同岗位排名。通常在考核过程中,因员工技能要求不同,往往很难进行统一的排名,通过正文所述的方式,不同岗位的人有不同的绩效计划,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绩效总结和打分,从而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数排名,对项目组全体成员提供了一种综合排名的方试。

4. 保障了直接上级和下属的充分沟通。通过绩效计划和绩效总结的过程,便于直接上级为下属创造工作条件。一旦某人出现异常,直接上级可以及时发觉并干预,使得项目计划受到最小的影响,并可尽早地调整项目计划。

5.设定目标(三) 篇五

(三)——目标设定前的准备

褪墨《怎样设定目标》系列:目标的重要性、如何搞定目标设定和揭示目标失败的种种原因!

一个人的成功不会是奇迹。德州石油巨富亨特(H.L.Hunt)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棉农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当有人向他询问,有什么建议可以给那些想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们时,他说只有两件。首先,你必须确切地决定你想实现什么。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不曾这样做过。其次,你必须确定自己为此要付出什么代价,并决心付出。

 清楚的目标是根本

清楚的目标和目的是任何事业成功的根本,在创建你自己的事业时也毫无例外。如果你不花时间去弄清你设法完成的究竟是什么,那你就注定永远只能把生命耗费在那些别人也在做的事情上。生活如果没有清楚的方向,你要么会漫无目的地兜圈子,要么就会经营一份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事业。你也许能赚些钱,做些有趣的工作,但最后的结果绝不会等同于你有意识地决定后才创办事业所能得到的成就。最终你会沮丧,也许你一路上曾在哪里上错了道。你曾经检视过自己的职业,并扪心自问过:“我究竟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假如设定目标是如此重要,那为何肯花时间来确定自己想去哪里的人却如此之少呢?部分原因是缺乏如何设立清晰目标的知识。你可能上过许多年学,但却从来不曾接受过如何设定目标的任何指导。人们也普遍缺乏对建立清晰目标的重要性的理解。而那些确实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人做得要好得多。

阻碍设定目标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害怕犯错。Teddy Roosevelt 有一次曾说过:“无论何时遇到决策,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正确的事,次好的是错误的事,最差的就是什么也不做。”实际上,设定什么目标都比漫无目的地到处漂浮好。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正往哪里去,那度过的每一天都已经是个错误。你很可能浪费了自己的大多数时间去追求别人的目标。被你资助的那些当地的快餐店、电视广告和公司股东对此可都窃喜不已呢。如果你没想好自己想要什么,那你就是决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一时兴起的念头,而那基本上总会铸成错误。把握自己的激情,确定自己的方向,你就会获得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体验过的巨大的自我掌控感。

很多人认为,一旦他们有了方向,就等于有了目标。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而且这只会造成前进的幻想。“赚更多钱”和“开创一项事业”并非目标。目标是一种明确地、清晰地定义了的可测量的陈述。方向与目标的区别,正如指南针所指的东北方与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最高点之间的区别。一个只不过是方向,另一个却是明确的位置。

 定义一个二元的目标

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们必须是以二元定义的。在任何时刻,如果我问你是否达成了你的目标,你必须能够给我一个确定的“是”或“否”的回答;“可能”不能成为

选项。假设你完成了“赚更多钱”这个成果,但你无法绝对地肯定。但对于你此刻是否正在埃菲尔铁塔的最高点,你可以很明确地给我一个二元的答案。关于清晰的业务目标的一个例子就是:你今年四月份的总收入是5000美元或更多。这是你可以计算清楚的,然后在月底,你就能对是否达成了目标给出确切的“是”或“否”的答案。这就是构成一个目标你所需要的清晰的层次,如此你的头脑才能锁定其上,并快速前进。

 细节化

设定目标时应尽可能细节化。定下明确的数字、日期和时间。确保每个目标都是可测量的。要么你达成了,要么没达成。定义你的目标,就好像你已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一样。有人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它。

 把目标写下来

目标必须用一种积极的、现在时的、个人肯定的形式写下来。一个没写下来的目标不过是个白日梦而已。为你想要的事物设定目标,而不是那些你不想要的。你的潜意识只有在目标以积极形式被定义时才会锁定其上。假若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不想要的东西上,你很可能就会被你想逃避的事物给纠缠住了。表达你的目标,就好像它们已经达成了一样。不说:”我今年要挣30000美元”,而用现在时表达:“我今年挣了30000美元。”如果你用将来时表达目标,就等于告诉自己的潜意识要把成果永远留在将来,而不是掌握在现在。构建目标时要避免模糊不清的词语,比如“可能”、“应该”、“可以”、“会”、“也许”或“或许”之类的。这些词本身就包含着对于你是否能达成所追求的东西的怀疑。最后,让你的目标个性化。你不能为别人设立目标,比如这样:“年底会有出版商出版我的软件。”而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我今年跟北美一家零售出版商签了一份在年底至少会挣50000美元的合同。”

 主观目标客观化

如果你需要设置的是主观目标,比如提升自律水平,那怎么办呢?你如何以二元表达这样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了一个1~10分的等级量表。比如,如果你想提高自律水平,先自问一下你目前的自律水平在1~10分的哪个等级上?然后设定一个达到某个确切等级的目标,还有确定的日期。这能让你测量自己的进步,并对是否最终达成目标有个高度的肯定。

 设定目标需要主动出击

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它不会自动发生。你必须采取有意识的行动才能做到。每件事都很肯定,没有什么是模糊的。你不是正向目标前进,就是离它越来越远。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或是稀里糊涂地做,那你基本上就是“漫无目的”的受害者。换句话说,你在用自己的时间为别人的目标服务却还不自知。你傻乎乎地为房东、其它事业、广告商、股东等人拼命赚钱,每一天你稀里糊涂地这么干着,不知道自己正往哪里去,这对你自己

来说就是又往后退了一步。如果你不主动照看自己的花园,杂草就会疯长。杂草可不需要浇水或施肥,只要没有尽责的园丁,它就会自己乱长。同样的,在你的职责、你的工作和你的生活上如果没有自觉而定向的行动,那里也会杂草丛生。你什么也不必做就会变成那样。而当你认真严肃地检视自己身在何方及去往何处时,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那些杂草根除。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除非身体力行,否则它对你来说就一文不值。很不幸,最棒的想法并不能给你任何结果。事实上,你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得到一分钱,你可能有着世界上最有创意的想法,但想法本身价值为零。你只能通过身体力行来取得成果,而不是光靠空想。为了得到切实的成果,你必须实践你的想法。你必须与它沟通、构造它、执行它,使之成真。

 清醒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一直在没有重点地开展着你的事业,只是每天早上醒来等着事情发生,那对你来说花点时间决定和写下你究竟想去哪儿就是至关重要的。你还要花多长时间来爬那座成功之梯,到头来却发现它靠错了地方?赶快选好未来的一个点,不管是今后六个月还是五年,然后花上几个小时写出你希望自己到那时成为什么样子。我知道许多人其实并不确定他们想去哪,所以拒绝做任何书面承诺,以便让他们的“保持开放的选择权”。要是你持这种态度,会产生什么样合理的结果?你永远都得不到提升、无法开展你的事业、没法结婚、没有家庭、搬不了新家,等等。除非有其他人帮你做决定。

我曾经有个这样的朋友,现在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把自己生活的控制权交给了别人却不自知。只不过是因为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便因此不愿花时间设计自己的未来。他的生活由他人支配着,那些人把他们的目标压到他身上,而他也就默认了。问问你自己是否也跟他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要是有个朋友能够随便支配你的生活——你的事业、你的生活状况、你的人际关系等等——他/她就能够完全肯定对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吗?要是一个生意合伙人突然出现,在你还未能有意识地决定这种改变是否与你的目标一致时,就彻底改变了你本周的计划,事情又会变成怎样?如果我们没能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就会在这样的问题上受害。认清一个真正的机会并采取行动,和在没有自觉地决策的情况下就采取行动完全是两回事。

等着能鼓舞你的东西出现,和期盼天上掉馅饼一样,不过是个幻想。清晰的决策不会自动发生,你始终必须身体力行地让它发生。如果你只是因为不知道想要什么而没有清晰的目标,那就坐下来积极地思考你想要什么。对自身渴望的了解并不是由某种神力赋予你的——你得自己决定。不设定目标就等同于决定让自己成为他人目标的奴隶。

 清晰的目标使决策更清晰

你的现实并不会与你的远景匹配得天衣无缝。那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远景能够让你做出清楚的每日决策,以便让你保持在向目标前进的方向上。当一架商业客机从一座城

市飞往另一座城市之际,它有90%的时间是脱离航线的,但它一直在测量自己的前进的方向并不断调整。目标设定的原理也是如此。保留一张目标清单并不是因为那就是你最终会到达的地方,而是因为它能让你肯定地决定今天该干什么。当别人突然告诉你一个“机会”时,你会知道那是真正的机会还是仅仅是浪费时间。长期的规划塑造了短期的规划。

当你开始朝目标前行时,沿途会遇到许多新鲜事物,你会边走边修改你的计划。如果走到半路,你发现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也可能会改变你的远景。有缺陷的目标仍然比彻底没有目标要好得多的多。

曾经有人告诉我,每天结束时都要在日历上划掉那一天然后大声说:“我的生命又过了一天,永远也回不来了。”你也试试这个,然后注意一下它会在多大程度上让你更集中。当你结束一天时会感到:“如果这一天还能重来,你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度过”时,你就会有种感谢的心情,这种心情能帮你集中在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而当你以一种懊悔或失落的心情结束一天时,你就会觉醒,并设法用不同的方式度过第二天。

6.理财前先设定目标 篇六

 文章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很多理财师总是会碰到这样的咨询,自己的家庭该如何理财,然而当理财师问起他们有什么理财目标时,这些客户却大多说不出来,在启发下也只能说出一些买车买房的短期目标。尤其是中年人家庭,感觉收入不错,支出不多,完全不需要设立什么理财目标,这样的话理财规划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对于家庭理财而言,第一步就是找准并设立理财目标。知道目标行动就成功一半。所以家庭理财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周密细致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理财计划实施起来就自由散漫,甚至会被很快放弃。理财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短期、中期、长期。短期目标,比如您要买台电视机,要去海南度假,一年内就可以完成;中期目标,比如您要几年内攒足够的钱支付购房首付,要为孩子攒钱支付大学学费,这些目标可能需要2-10年来完成;长期目标,比如您计划退休后过上高品质的舒适生活,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数十年的理财计划。

那么,该如何设立自己的目标呢?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愿望:我想退休后过舒适的生活、我想孩子到国外去读书、我想换一套大房子等等。这些只是生活的愿望,不是理财目标。专家指出,理财目标必须有两个具体特征:一是目标结果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二是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简单来说就是理财目标需具有可度量性和时间性。比如,我想20年后成为百万富翁,我想5年后购置一套100万元的大房子,我想每月给孩子存500元的学费。这些都是清晰的理财目标。

7.设定目标的意义 篇七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独立思考

教师的备课参考资料有很多来源, 如网络资源、杂志教参资源、同学科教师分享资源等。这些资源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也导致了教师对教参和网络课例过于依赖, 缺乏对课程目标、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总体分析, 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导致对课堂教学缺乏总体把握, 使教材资源大量浪费, 课堂效率低下。如教科版三年级《我的大树》一课, 有教师的课堂目标设定如下:让学生亲近自然, 观察大树。这个目标十分空洞, 把重点放在亲近自然上, 而没有对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的目标进行具体描述。根据此目标, 教师上课时就带着学生到校园里看了几棵较大的树, 然后再让学生回到课堂上描述他们看到的大树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发现, 课堂上整个观察过程中无记录、无方法、无比较, 相对于有意义的科学观察有着本质区别, 这样的课堂降低了观察活动的教学价值。

此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备课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认为备课仅仅是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 并没有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去思考。二是教师对学科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教师对小学科学的课程目标、学科价值、学科本质、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内容缺乏了解与研究。因此, 设定准确而有价值的教学目标, 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思考, 从学科本质出发, 总体考虑, 通过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建构科学课堂。

2.对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确, 过多依靠经验

有的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虽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 但大多是从自身的教学经验或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理念出发, 如探究、做中学、STEM教学等,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认识, 认为进行科学探究, 关注科学方法的教学就是科学优质课堂。如教学“空气”这部分内容时, 有教师设定了这样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空气的存在与作用;借助其他媒介证明空气的存在。他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显然这位教师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定位远离了教材设计的初衷。本课真正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 看不见、摸不着、可以流动的气体, 是属于概念建构的课程类型, 教学活动应指向空气无色、无味这些特征, 而非停留在证明空气的存在这一非关键活动上。

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教师缺乏科学专业素养的学习和培训外, 主要还是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简单化, 对理念的运用机械化, 在教学中仅仅注重了学科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 而忽略了兼顾科学内容和自身的逻辑性与发展性。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一有问题就合作, 一有问题就探究的现象, 既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又忽略了科学知识体系、课标与课时的关联度、目标对学生的适切度, 将学生带入了生硬地贴标签式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当中。

3.对教学目标的落实缺乏有效的评价

教师缺乏对科学课堂目标落实的反馈与评价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教学常态课调研还是公开教学展示活动, 很少看到教师当堂检验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一评价活动。而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它可以从整体上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 保证活动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具体来说, 它有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 为教师与学生解答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等问题。

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 特别是在知识与能力方面, 应比学科性课程更加复杂, 这给科学课堂的评价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科学课容量大、课时少, 很少像语文、数学、外语学科那样进行定期考查与检测, 这让科学教师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但也容易造成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忽视。

二、解决小学科学教学目标设定

1.严格基于科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进行课时目标设定

科学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 反映了国家对学生科学学习结果的期望。它包括了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 主要有内容标准 (划定学习领域) 和表现标准 (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 同时也突出了科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特殊的认知方式。当教师对一个教学内容的目标不明确或者有些含糊时, 我们一般可以在课标中找到答案或者受到启发, 从而把握整体的教学方向, 找到解决思路。

对单元目标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总结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领会编者的设计意图。科学教材每个重点训练项目落实一个实验或者活动的要点, 这些要点相互关联, 诸多要点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如教科版科学教材中, 溶解单元就是围绕着溶解的概念有序展开的。本单元共分七课, 第一课为前概念认识。第二课讲不能被过滤与沉淀, 面粉放在水中有没有溶解。第三课突出概念的核心本质—均匀分布, 即观察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到最后的均匀分布状态。第四、五、六课研究溶解的快慢,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溶解度) , 不同液体间的溶解现象。最后一课分离食盐与水。前六课清晰地展示了溶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最后一课对溶解这一概念进行总结、梳理与运用。如果我们在分析教材时, 能够领会单课时教学目标在整个知识体系 (教学单元) 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合理分解单元重点目标, 确保课堂的实效性。

2.基于课程“大概念”、学生“前概念”进行课时目标设定

“大概念”是指科学中的大思想、大观点。它表达的观点是人类看待生命科学的思想, 不仅仅是停留在事实层面上的。如关于植物的教学目标, 以前我们是这样描述的: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作用。用“大概念”后, 目标就表述为植物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这些部分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中发挥着各种不同的作用。从植物到动物然后再到生命的概念, 最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体结构和帮助生命体实现生命体特征。可见, 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思想观点要比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组成部分更重要。从这个角度来思考, 我们设定目标首先要思考如何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来看待问题, 而不仅仅在于他们记住了多少知识。例如, 教科版五上《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 课堂上的常规方法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模拟岩石在受到冷热、流水、植物作用后的变化, 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变化在自然界中需要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如果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以“导游”的形式, 让学生以参观者的角色来设计整堂课, 在学生充分欣赏并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之后, 再去进一步猜测并证明其形成原因, 以此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思想。

“前概念”是指对于新内容的基于经验的原始认识水平与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认识的起点, 结合学生认知、思维、操作等能力。从前概念产生途径来看, 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知识的负迁移和旧有概念的局限;由语词带来的曲解;进行不当的类比。解决前概念对教学的影响途径主要有:通过课前的观察与调查, 通过课前或课中师生对话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课内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实验验证、概念重释、比较鉴别等方式纠正的错误成分;深刻讲授, 特别是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如《磁铁有磁性》《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等课例中, 教师很容易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 但事实上, 绝大部分学生对于磁铁能吸引铁以及地球是绕着太阳运动等常识已有所了解, 只不过这种了解是不全面、不深入的。因此,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一定的了解。如磁铁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前的观察或谈话进行:你怎么玩磁铁的?最喜欢怎么玩?玩的过程中运用到了哪些磁铁的性质?教师再思考这些前概念与目标达成有哪些关联点, 这些前概念与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创新玩的能力、思维发展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确定有助于我们把握教学的起点, 从而设计出真正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

3.在课时目标设计完成后应优先思考如何检验目标

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需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这些问题, 而我们在完成目标设计, 即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后, 大多数教师一般就会思考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 即怎么教的问题, 而把评价目标即学得怎样放于后面来思考。如果把如何测评目标达成度放在教学设计的前面来思考, 一方面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设计更为有效,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反思目标定位是否科学合理, 最终让科学课堂更加扎实与有效。例如, 在教学《磁铁有磁性》一课时, 在课的最后, 教师把一些物品, 如铁质的、有磁性的物品和其他一些如纸张、橡皮、玻璃等物品放入一个盒子的中央, 首先让学生判断哪些物体可以用磁铁吸取出来。如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已达成, 学生就应该可以判断出, 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物体, 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可以吸引但不一定能吸得起来又是哪些物体。因为盒子是有一定空间的, 磁铁虽能隔着物体吸引铁质或磁性的物体, 但是磁力作用是有一定范围的。在科学课中, 这样的设计无疑是符合科学学科本质的, 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这种基于理解性的与形成性的评价, 也有利于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有效迁移, 让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8.设定目标的意义 篇八

任何教学都要确定教学目标,高效作文教学也一样。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讲授的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即教学目标要明确。通常教师根据必修模块的“表达与交流”单元要求进行的教学,实际效果不尽理想。因为教参设定的教学进度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参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学生也是理想化状态的学生,即一教就会的学生。而实际情况却是教师教授之后,学生吸收和消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就急忙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学生没有回顾思考的时间和改进的机会,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上的问题是一种进步,改正写作上的缺点更是写作的成熟。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消化吸收,让学生养成多练多修改的习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教学任务。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慢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提高。而作文教学如何保障高效,与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三性,即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只有做到三性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突破作文教学难题。

第一、要有计划性。语文教学是滴水穿石的功夫,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一定要立足长远做好规划。在设定整个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时要着眼于整个高中三年甚至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阶段或者某一堂作文课,而是要着眼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上的整体要求:“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也是高考要考查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做一个长远的规划,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融合并细化到每一堂作文课上。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语文学习要求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把教学目标细化到高一、高二、高三分别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做一个长远规划,而不是被动的功利化的应试教学。

第二、要有系统性。长远目标设定好之后就要细化每一教学阶段的具体目标。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与高中三年的六个学期结合起来分别作计划。比如,高一上学期按教参上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这个阶段属初高中衔接阶段,写好记叙文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好的基础。此时学生的写作主要突出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有感染力。每个学期只重点定一个作文教学突破目标。比如高一下学期就定一个目标:议论文的结构。教师就重点训练学生写常规的命题议论文,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各种结构模式,重点是“并列式”和“层递式”。高二上学期是内容充实、高二下学期是思想深刻,高三上学期是审题立意、高三下学期为作文升格即亮点部分。按照设立好的作文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就明确要给学生教什么了。这些目标看似是板块性质的,但实际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对学生的要求。这些内容既可单独讲授又统一在一个大的体系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呈螺旋式渐进性提升的,这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是得到了验证的。所以计划性和系统性是密不可分的,是作文教学目标设定中必须遵从的原则。

第三、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就是把大目标再细化为一节作文课要重点突破一个问题。与其每次小而全、面面俱到的重复教授,还不如把一篇优秀作文需要具备的要素分解到每一节具体的作文课上,比如这节课就突破“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下一节课突破“材料作文如何确定中心立意”。把每一个需要注意的点细化归纳到每一节具体的课堂上。每次在教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强化以往的知识点。比如,高一上学期训练记叙文,第一次写“一个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第二次作文要求学生要写“一件有波澜的事”,所以第三次作文理所当然的要求学生写“一个故事,故事里面包含人与事,事要有波澜,人要有性格”。每次都给学生设定一个具体的小目标,让他们围绕小目标一点一点地进步。这样学生不但不会觉得困难,反而越学越有成就感。教师教得也会越来越轻松,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有了大的长远的系统性目标,再去确定具体的小的课堂目标,作文教学就容易多了,学生学习也比较轻松。

上一篇:讲课通知单下一篇: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思路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