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电子商务优势

2024-08-09

供销社电子商务优势(精选6篇)

1.供销社电子商务优势 篇一

“供销e家”将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资源整合、资金融措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并支持地方供销合作社加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社)等基层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将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作为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真正实现帮助农民致富,并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消费服务。

“供销e家”将突出供销社系统的业务特点,开设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有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优势,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社会化服务、国际合作社商品直供等专区,着力打造果品、食用菌、茶叶、棉花、农资等传统产业专区;提供“供销云”技术服务,为各级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后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支撑,有效减少地方供销社在软硬件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在技术上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供销e家”以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提供完善的网上交易功能和服务功能,其中,交易功能主要围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等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领域,提供B2B大宗交易、批发交易、B2C零售交易、020在线交易等多种交易方式;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支付结算、金融服务、物流融合、质量认证和产地追溯、为农服务、便民服务、技术支撑、培训服务等丰富多样的服务。

山西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并由省供销社直属企业投资组建了山西首家“服务三农”的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山西供销“农芯乐”商城。该商城通过依托省供销合作社遍布城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以销售绿色生态、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为主,并提供涵盖产品展销、管理、搜索、询价、交易、金融物流、广告宣传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按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其在山西省建成36个县级电商管理中心和2000个村级电商体验店,基本建立了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体系。

2016年,山西供销“农芯乐”商城启动山西省农村物流仓储配送平台建设。其以农芯乐商城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体验店为网络节点基础,通过围绕县级服务中心和村级体验店设立城乡物流专线、仓储设施、配送车辆及人员配置,构建县级服务中心为中转、仓储、分解中心,村级体验店为配送末端的山西省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农村区域物流全覆盖、全链接,一次性中转、分拨、配送,提升农村地区商品流动效率,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在为农民提供商品销售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生产急需的科技、信息、培训等服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旺盛,供销社成为繁荣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的主力军。

传统的业务,如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消费品销售、农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经营,巩固发展以上五大经营网络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和工作重点浅析

——阮礽喜

供销合作社毕竟不能等同于公务机关,因为它已退出政府序列,没有明确具体的政府职能;它也不是企业,因为就供销合作社机关本身,它不参与经营;它也不是完全的事业单位,不带有多少公益性质,也不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它不是纯粹的社团组织,因为它缺少社团组织的基本特征;很多人说它“四不象”是与道理的,但它却兼具上述四种机构的特性,担负着对本系统的管理、指导、监督、决策、协调职能。同时供销合作社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它的未来发展最终还得要靠自身的发展,“有为才有位”这句话,运用在供销合作社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因此,笔者认为: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发展社有企业,壮大自身实力;扎实推进网络建设;打造和拓展为农服务平台,供销合作社的前景才比较乐观。

一、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思想认识

供销合作社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各级供销合作社机构的设置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几乎伴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起着连接城乡物质供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政府委托的许多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几起几落,业务萎缩,也曾一度陷入困境。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从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决定》明确指出:“供销合作社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视、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得利受益;忽视、削弱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受到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供销合作社的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新组建,各级供销合作社又重新焕发了生机。1999年国务院对当时供销合作社经营机制不活,为农服务不强,人员负担及债务包袱沉重,亏损不断增加,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新形势的要求,又进一步深化了供销社改革,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供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5〕5号),两个5号文件的下发,各地供销社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社改造、企业改制、农资供应、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做了不少工作,许多地方供销合作社所属的企业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其地位也明显提升,不少地方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还纳入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然而,供销合作社终究是退出政府序列的机构,从法理角度而言,它没有明确的政府职能,它的历史地位和形象重塑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基层网络的延伸和直属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说,供销合作社如果缺少了为农服务的功能和实力,就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党和政府如果看不到供销合作社在服务农业生产,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城乡流通,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千变万化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供销社的存在也就没有太多意义。目前,不少供销合作社都很安于现状,认为机构和性质得到了明确,机关人员待遇又可以依照公务员法管理,后顾之忧解决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地党委政府有明确交办的事要认真办好,没有交办的事能不干就不干,得过且过,患得患失。这种想法很危险,如果任其发展,从小的方面来说是自毁形象,从大的方面来说都是毁坏事业,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厚望。况且,供销合作社目前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体制机制不活,人员流失和老化严重,供销合作社实力不强,一旦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实力服务“三农”,就有可能被其它行业所取代,所以,各级供销社员工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发展壮大自身的认识。

二、抓好社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有为”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有位”的前提。社有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创新。二是业务的不断拓展。前者是“根”,后者是“本”,“根”深才能叶茂,“叶茂”反过来也能培“根”。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一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社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经营机制创新,提高社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二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社有企业重组力度。对已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现处于停止商品经营的社有企业,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重组;要调整经济结构,走联合发展路子,可以按经济区域,也可以由上级社与下级社相互联合发展方式,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要打破行政区划,促进同类企业兼并重组。探索发展产业联盟,通过多种方式,把为同类产业服务的经营、加工、物流、储藏等企业整合起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三要大力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要建立企业经营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分配机制;要按照《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的要求,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四要健全完善社有资产监管体系。继续探索有效的社有资产管理形式,加强社有资产审计监督,切实把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落到实处。在业务拓展方面,除继续抓好传统的业务,如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消费品销售、农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烟花爆竹经营,巩固发展以上五大经营网络外,更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扶持“三农”,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要积极涉入农村金融服务,通过组建信贷担保公司、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方式,建立面向专业合作社和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新网工程”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务;积极创办“外包”服务企业,为系统内外企业事业提供物业管理、会计核算、工资发放等外包服务。一句话,凡是国家政策有支持,供销合作社能够做的业务,都要积极参与,努力介入。

三、扎实力推进“新网工程”延伸,逐步开拓和巩固农村市场

网络延伸是供销社的生命,只有把网络深深地延伸到广阔的农村市场,供销合作社才能“强筋健体”。所以,要抓好基层供销社的改造,充分利用基层供销社贴近农村、农民的优势,把农产品购销网络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设批发交易市场、集贸市场和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重点,继续推进各类农产品市场和农村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大与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生产基地的对接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积极探索农产品进超市、进网络的有效途径,探索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推进“双向流通”。加强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建设,继续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提高商品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加强对村级综合服务社、农家店的商品配送,努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商品质量,拉动农村消费,扩大内需。

四、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和拓展为农服务的平台

一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服务优势,采取领办、参办、联办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要注重搞好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扎实推进“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二要健全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要把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与经营网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结合起来,延伸信息服务网络终端。新发展基层信息站点,并扩大农产品、农资价格信息采集点,提高价格信息报送时效。要以“三明市人民政府农副产品信息网”为中心,加强与县(市)“农产品信息网”的上、下联系与合作,实现区域信息互补,增加网站信息量,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及科技信息等。要组织开展好全局性、区域性大宗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分析水平。要拓展信息发布手段,形成快捷、畅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通道。三要积极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社。要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需要,发展多种业态和服务形式,健全服务功能,扩大农产品购销,做好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销售,建设好农村流通的网络终端。有条件的综合服务社要逐步建设成为农村社区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维修、娱乐等综合服务中心。

衡山县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今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顺应“互联网+供销社”的时代趋势,县供销社领导班子高度统一思想,敢于担当,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今年供销社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

一、积极筹备,争取“网上供销社”落户衡山 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全力构建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县社迅速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主要领导不厌其烦跑省社、县委、县政府,省供销社主管业务副主任熊小兰、李云才,县政府秦方进县长、刘洋副县长等主要领导认真听取了县社对“网上供销社”落户衡山的打算和决心。在省社、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5月12日正式注册成立了衡山县惠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率先在全市开启了电子商务进驻农村的实践探索之路。于7月28日与省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共建湖南电商平台”,争取到省电商公司对我县电子商务建设免费投入云端平台设备399台套,价值120万元,并提供技术、宣传、管理与服务。

二、边学边用,稳步推进电子商务进乡入村

(一)多形式开展技术培训。一是派了骨干力量到省电子商务公司培训,业务副主任符岳山亲自带队3名同志到省公司参加为期三天的电子商务封闭式培训,熟悉设备的应用与操作,听取交流经验。二是培训机关在职干部职工,为每一位在岗干部职工安装一套设备,利用党课集中学习理论,省电商公司专业团队一对一进行业务指导,平时反复实践操作,并定期汇总遇到的操作难题和技术瓶颈,再集中讨论,省社专家团队再技术解答等多种形式首先让自己及身边的人先熟起来,用起来。三是邀请省电商公司专业团队对全县首批有加盟意向的农家店、个体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乡镇基层社派出的76人进行了业务培训。课堂生动活跃,课后绝大多数参训者积极性高,积极主动的与县电商公司达成了加盟协议,甚至有些没能参训实体主动到县电商公司咨询,为电商公司进驻农村奠定了良好的人脉网点资源。四是加强与兄弟县(市)的交流学习。自惠农电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有衡东、衡阳、常宁、祁东县(市)社领导和省公司农资部主管来衡考察调研,对县级社供销社综合改革及发展农村电商进行了探讨交流,既开阔了思维又收获了经验及可行性建议。

(二)科学选点、布点。为选好点,5名县供销社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全县乡村,科学选点近100个。7月份以来,县惠农电商公司以乡镇的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为依托,合理规划,在省电商公司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开始进(镇)入村铺设云端设备,打造主干网络。截止目前,已安装设备87台套,覆盖全县100%的乡镇和部分重点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目前,老百姓在“网上供销社”能享受商品交易、购票、充值、缴费等便民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普遍欢迎,社会效益从无到有,成上升态势。另外,惠农公司积极参与县委“远教站点+”党建平台建设,先后在7个试点村部免费安装云端设备。促进了“党务、社务、村务”有效结合。

(三)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创建品牌效应。2014年,全县拥有农业企业2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7家、家庭家场65家。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丰富,如永和食用菌、店门草席、永和冬枣、白果黑提等,但都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各行业更没行成合力。县供销社贯彻综合改革相关精神,组织召开了农业产业融合工作部署会。会议对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扶持方向、具体作法进行了解读,决定由龙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牵头,分别成立衡山县特色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衡山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带动衡山县农业产业融合。同时,先后促成省电商公司与小隐农庄、大禹蔬菜、亚奇红柚、盛农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至目前,省电商公司已为白云湖有机庄园安装了监控设备,实现了有机农业从源头可控。“福寿”米已列为“网上供销”重点推广商品。为衡山农产品形成品牌效应,从线下走向线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政府重视,积极支持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在政府的支持下,县社5月顺利成立了惠农电子商务公司。县政府拨付12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县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拓荒工程的前期投入。县社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全部用于惠农电子商务公司的办公、培训、设备采购及网络安装。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促进电商平台更好的服务衡山“三农”发展。同时,自惠农电商公司成立已来,《衡阳日报》《衡山新闻网》《衡山党建》《衡山手机报》等多渠道进行了报道。

四、今后的打算

高度认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县供销社系统网络建设优势,进一步加快健全主干网络建设,倡导成立衡山县电子商务协会,促进电商产业融合,资源共享。积极引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体系,积极引导全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产品成规模、上档次、成合力、闯市场。同时开拓日用品,建材、农资、中介业务等多市场发展,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把电商平台打造成为立足农村、促进农业、服务农民的特色平台。

对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的调查分析

http:// 2012年03月06日 15:26 农博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正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世界的核心。供销社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信息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

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有利条件

有较宽松的政策环境。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提出:“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各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关贯彻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提出:“鼓励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要积极给予扶持”“发挥供销合作社和邮政等物流体系在农村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农资下乡”配送和农产品进城配送服务。”以上政策的制定出台,为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有较健全的网点基础。多年来,全国供销社系统在改造、建设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推进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组织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搞活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对推动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开拓,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仍然是农村流通的重要渠道。正由于供销社系统有着健全的网络,特别是农村基层网点众多,为发展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较完善的信息来源。自1997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农副产品信息中心以来,各级供销社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目前2743个县级以上供销社几乎都成立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及时发布农副产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及技术成果信息等,提高信息利用率,服务于社会。至2010年底,各级供销社共联结农户772.11万户,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1370.53万人次,帮助农民实现收入407.63亿元。

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

思想不够统一。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农业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他们对于电子商务的认知。据了解,我国7.37亿农村居民中,互联网普及率为5.1%。从而导致了农户及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观念滞后、商务意识淡薄,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但他们对网络本身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能力还普遍不高,对利用网络从事商业活动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楚,加之电子商务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维护繁,导致其对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持怀疑态度。

制度不够健全。电子商务应用涉及到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问题,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金融结算、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电子商务交易的管理标准还没有系统制定,对于其行为的认定尚处于摸索阶段。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也为信用失衡提供了滋长的空间,近年来各种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零售企业对在网上进行大量的商务活动心存疑虑,消费者也对网上购物顾虑重重,加之现在农业保险体制没有形成,广大农民是不会轻易相信电子商务这种贸易方式的。

基础不够扎实。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晚,仅有的传统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面积小、服务功能少,农产品流通领域中现代物流必需的配送中心仍为空白。从全国范围来说,多数地方缺乏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和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主体,农产品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能控制到终端的大营销网络,没有在城市建立更多的连锁直销的农产品超市,主要依靠中间商销往传统的农贸市场,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配送存在困难,影响了地方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供销社电子商务人才欠缺也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供销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要把供销社系统的电子商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全国总社牵头,建立健全供销系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制定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规划,开展电子商务行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统筹协调全国供销社系统电子商务发展。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扩大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鼓励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政府有关部门服务职能,建立便于农村居民接受的电子商务形式,使电子商务在农村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发挥公安、工商、税务、文化、信息化、通信管理等部门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监管职能,研究制定系统电子商务监督管理规范。由全国总社牵头,抓紧开展系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相关机构的管理,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要进一步夯实基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改扩建一批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较全、带动辐射能力强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市场,成为集展示、交易、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运转平台。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加快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信息、检验、监测系统及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发展和创新农产品拍卖、经纪人代理、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联合。开展广泛的联合与合作,既是客观需要,也符合各级供销社的主观愿望。当前供销社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发展供销社业务,重筑经营网络,开展联合与合作的反映日渐强烈。通过联合与合作,整合资源,优化资产布局与结构,提高资产效用;各经营主体之间密切利益联结,变竞争对手为竞争帮手,增进共同发展的合力与动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加快膨胀供销社规模,进一步增强供销社的运营力。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投资,提高效率,建议由总社牵头,加快推进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作,市、县供销社也应结合实际,主动对接,积极探索,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实现“合作共赢、联合发展、资源共享、效益最大”的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供销社电子商务优势 篇二

关键词 农产品;产供销矛盾;构建商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3

隨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大幅提升,需要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销售方式供应链增长、销售环节冗余,农产品价格偏高,农民获利下降等。另外,由于农民在生产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多农产品无法进入市场,生产与销售脱节,农民增收困难。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即将商务活动和贸易往来电子化,利用发达、快速的网络进行有效的交易[1]。基于该现状,我国迫切需要构建农产品的商务平台,这样不仅能使农产品的需求信息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到各个方面,而且能够提高生产者的经营效率,优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用与价值。

1 农产品产供销矛盾分析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距离发达国家水平尚远,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市场制度不完善、流通主体分散化;运输途中成本高、损耗大,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信息化服务基础薄弱,重心偏向批发市场;包装缺乏品牌效应,产品附加值低;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滞后,人才缺乏等。基于上述问题,作者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农产品市场的实地调研,得出了目前农产品在产供销方面存在的矛盾。

1.1 农产品产供销基本矛盾分析

1.1.1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78%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是等待货主收购,12%需要农民自行去市场上销售,7%是超市收购,3%选择靠政府帮忙,大多数农民议价能力较低,只有被动地接受价格,这也是农民在销售过程中普遍反映蔬菜利润低且出现滞销的主要原因[2]。

1.1.2 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经过实地调研,寿光市蔬菜市场在销售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采购渠道单一、蔬菜保鲜期短、蔬菜质量和价格不稳定,分别占42%、33%、14%、11%。针对蔬菜价格高、利润低的现状,农民的反应是:流通环节多、中间商赚取差价大、运输成本高和种植成本高,分别占比42%、28%、18%、12%。从寿光市农产品市场可看出,流通主体过于分散,产销链环节冗余,市场形成价格波动性大、稳定性差,与市场实际供需脱节[3]。菜农多采用“农民-一级销售商-二级销售商-消费者”的销售模式,我国立体交互式运输网络还不发达,实现农产品跨区域流通会产生较高的运输费用。另外,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冷链运输技术较落后,大部分是以原始产品的形式从产地销售,运输费用增加,中间损耗较大。

1.1.3 农产品销售平台

据调查了解,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薄弱,菜农获取销售信息渠道单一,处于信息贫瘠状态,导致供给与市场实际需求有偏差。在面对蔬菜供销脱节时,近70%被访者支持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近30%被访者支持建立供销社,仅小部分被访者认为政府调控和建立蔬菜协会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1.2 农产品产供销矛盾状况的深层分析

1.2.1 销售困难时的选择方式

据调研数据显示,当遇到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时,只有极少数农户会不知所措,但是自己打听其他渠道的只占18%,找政府帮忙的占25%,这表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不少帮助,但面对实际销售困难时,农民首先选择的是与同阶层的人一起面对,这说明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度是不够的。

1.2.2 电子商务营销困境

根据调查数据得知:电子商务营销过程中物流的困难和销售平台的不足占据了较大比例,大部分农户还没有意识到电子商务信息化对自身发展的实际作用,他们在物流运作上往往选择独自承担,缺乏整体效应,无法集成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导致信息传递链条断裂。

1.2.3 商务交易平台作用

通过实地调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农产品产供销矛盾问题上的作用有:及时发布买卖双方及中间商的信息,及时发布供需预警信息,加大农产品宣传和拓宽流通渠道,分别占55%、22%、13%和10%的比例。在现行的蔬菜“供—销”模式下,菜农拥有较少的主动权,建立新的农产品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人员支持,广大农民群体还是更寄希望于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为他们提供销售渠道信息;同时,供应商和中间商也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给予了很大的认可度[4]。

从对农产品产供销的深层矛盾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体现在:菜农单方面接受收菜商提出的价格,被动接受价格暴利;菜农缺乏接收市场实时供求信息的渠道,判断与实际存在误差;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建立完善的蔬菜交易平台,依靠传统的上门供销方式,蔬菜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在现阶段很难形成。

2 构建农产品商务平台的必要性

2.1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自给自足观念深厚,伴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农民的收入问题作为“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政府应把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融入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中。基于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和通信设施的不完善,农民无法快速有效地了解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供求状况,增加了农民的生产风险,导致参与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下降。正是由于我国基层农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构建农产品商务平台。

2.2 稳定农产品物价

由于农产品的交易风险、过度生产和消费者多变的消费观存在供需矛盾,使农产品批发市场过多参与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尽管农产品商务平台对批发市场存在约束,还应看到: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自身优势,整合农产品不同层次的需求,达到消费者期望的标准。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够稳定农产品物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效率,是降低中间环节物流成本和消费者购买成本的有效措施。

2.3 提高农业监管力度

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前进,但市场失灵本身的滞后性也造成了政府在监管方面的问题,为了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积极有效调控,迫切需要建立商务平台。农产品商务平台所提供的不仅包括实时精确的数据信息;同时,还有合理的监管制度,以及随时在线查询农业物价部门、质检部门和税检部门等内部信息[5]。因此,构建农产品商务交易平台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监管部门工作效率,加大其对农业决策和监管的力度。

3 探究构建农产品商务平台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加快发展商务平台,能够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商务交易平台的运营,不仅打破了传统交易中地域的局限,加快农产品的周转速度,而且能够快速获取买卖双方的供求信息,缓解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及时进行资源匹配,有效规避交易中供需失衡的风险。

3.1 农产品商务平台建设的步骤

3.1.1 商务平台建设理论基础

农产品商务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评估方案的可操作性,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礎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平台的运行还要依托高校科研人员、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配合。农民长期处于信息传播效率低的农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还需创办惠民助民的培训机构,让电子商务真正为民所用,成为连接农户、消费者和市场的有效枢纽。

3.1.2 商务平台建设操作阶段

在对商务平台操作之前,必须及时把控农产品价格变化、供求稳定性、市场信息的波动,为广大农户与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数据库。此外,在建设初期,需要做好平台栏目划分,包括产品基本信息、供求情况、市场宣传推广、咨询服务和法律法规普及等,并分设对应的子栏目。到平台建设的中后期,还要考虑基础平台的运营情况,做好网站日常性的维护以及后期的优化宣传推广,对商务平台的操作性能不断优化。

3.2 农产品商务平台网站设计原则

3.2.1 网站操作简便

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大部分农民对网络信息的接触不够深入,所以网站的设计要方便网民操作。另外,专门的网站维护人员应坚持完善的服务标准,如网站追求的设计特点及网页编排的合理性,能否调和好空间及维度的协调统一性,实现画面展现和实际操作的完美契合。

3.2.2 兼具特色与多功能效果

在对网站设计时,着力点应放在流通的农产品信息介绍上,不只是要展示农产品基本信息,还应涵盖其衍生信息,并将国家的最新惠农政策融入其中。农产品商务平台的目的是实现农民、消费者、农业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共享,有特色的网站才可以在同行业中具有绝对优势,而兼具特色与功能多样化才能保证商务平台立于不败之地。

3.2.3 注重平台的应用价值

农产品商务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供销市场信息的匹配,平台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更要重视其实用价值。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是检验网站可靠性的有力保障,但如果失去了实际应用价值,也就缺失了发展意义。因此,农产品商务平台建设要遵循信息的公开性,统筹农业经济的优质成果,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3.3 构建农产品商务平台的意义

3.3.1 平台的社会实践效益

构建农产品商务平台,不断致力于实现农业发展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农业现代化和信息技术化相互融合的体现。将农产品自身涵盖的价值进行有效推广,将不同主体间信息进行整合,成为我国发展农业市场的新思路;同时,也掀起了各农业高校信息化技术改革的热潮,推动农业学术研究前行的步伐,使农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经验,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3.3.2 不断完善平台信息化建设

在农产品商务平台的网站运营和建设实践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作支撑,为了防止农业商务人才缺乏导致平台运行受阻的情况,需要及时跟进人才计划,不断培养新的网站建设者。在“以老带新”的工作交接中,经验丰富的成员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新成员,通过亲身指导可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以此平台为契机使农业市场信息资源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打造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平台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三重收益。

3.3.3 提升平台特色服务水平

农产品商务平台以提供供求信息为主,兼具品牌推广,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是真正的农产品民户网。在运行中,科研团队以专业技术作为平台支撑,农业高校保证充足的经费来源,相关专业学生致力于市场分析、策划宣传、推广运营等实际操作中,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教学,突出实践,提供一个真正让学生受益的创业实训平台。大家在团队沟通与思维碰撞中打破常规,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平台的不可替代性和独具特色的创新点,早日建成功能实用、形式好用、百姓乐用的农产品商务交易平台。

参考文献

[1]裴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4(3):52-53.

[2]王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47-49.

[3]刘朝.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知识经济,2013(4):36-37.

[4]王慧.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与发展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3):37-38.

[5]王玉红.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和对策[J].科技传播,2011(5):189-190.

3.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介 篇三

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由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全资创办的全国供销系统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公司秉承“绿色、助农、至诚、共赢”的理念,以沟通城乡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行业资源为依托,联合中国移动、中国农业银行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网上供销社(COOP168.COM),采取“实体+网络”、“手机+电脑”两个结合的创新模式,从根本上突破了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公司目前拥有近20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下设3家专业子公司和2家地市级运营中心。

网上供销社自创办以来就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及支持,其独创的“实体+网络”、“手机+电脑”的农村移动电子商务新平台,业务迅速发展,品牌快速提升。目前,公司已被省科技厅、省委远教办、省经信委确定为湖南农村信息化科技试点示范省建设的重点实施企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授予湖南“供销通农村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基地”。2011年1月14日,根据周强书记指示,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网上供销社发展的有关问题,会后出台了《关于省供销合作总社网上供销社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11〕3)。

为了拓展融资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公司正全力以赴争取明年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以推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现已从湖南德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引进风险投资900万元,同时将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由此增强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后劲。目前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了对公司前期尽职

调查,并决定将公司作为其在湖南区域首家推荐进入“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如果进展顺利,公司将在2012年上半年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可能成为湖南第一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的企业。

作为一家有着国际眼光和雄伟胆识的年轻企业,公司提出了“一年走向全省、三年走向全国、五年争取上市”的“135”战略目标和“一个平台、双向流通、三大业务、四级运营”的“1234”思路。着力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构建助农、惠农、富农、强农的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工程,打造农村版“阿里巴巴”,是全体网上供销社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4.电子商务优势比较论文 篇四

关键词:电子商务 比较优势

电子商务是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集金融电子化、管理信息化、商贸信息网络化为一体,旨在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和谐统一的新型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念,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传输和处理,开辟了世界范围内更为公平、公正、广泛、竞争的大市场,为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了能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的极好的机会。

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比较优势:

1.交易虚拟化。通过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的贸易,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无需当面进行,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完成,整个交易完全虚拟化。对卖方来说,可以到网络管理机构申请域名,制作自己的主页,组织产品信息上网。而虚拟现实、网上聊天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买方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广告,并将信息反馈给卖方。通过信息的推拉互动,签定电子合同,完成交易并进行电子支付,整个交易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企业间明确的组织界限,出现了虚拟企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联盟,表现为企业有形边界的缩小,无形边界(虚拟企业的共同边界)的扩张。

2.交易成本低。电子商务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一是距离越远,网络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相对于信件、电话、传真而言就越低。此外,缩短时间及减少重复的数据录入也降低了信息成本。二是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需中介者参与,减少了交易的有关环节。三是卖方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产品介绍、宣传,避免了在传统方式下做广告、发印刷品等大量费用。四是电子商务实行“无纸贸易”,可减少90% 的文件处理费用。五是互联网使买卖双方即时沟通供需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从而使库存成本降为零。六是企业利用内部网可实现“无纸办公(OA)”,提高了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节省时间,并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互联网络把其公司总部、代理商以及分布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分公司联系在一起,及时对各地市场情况做出反应,即时生产,即时销售,降低存货费用,采用高效快捷的配送公司提供交货服务,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七是传统的贸易平台是地面店铺,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则是网吧或办公室,大大降低了店面的租金。有资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为企业节约5-10%的采购成本。

3.交易效率高。由于互联网络将贸易中的商业报文标准化,使商业报文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使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无须人员干预,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传统贸易方式中,用信件、电话和传真传递信息必须有人的参与,且每个环节都要花不少时间。有时由于人员合作和工作时间的问题,会延误传输时间,失去最佳商机。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贸易方式费用高、易出错、处理速度慢等缺点,极大地缩短了交易时间,使整个交易非常快捷与方便。

4.集成性。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产物,其中用到了大量新技术,但并不是说新技术的出现就必须导致老设备的死亡。万维网的真实商业价值在于协调新老技术,使用户能更加行之有效地利用他们已有的资源和技术,更加有效地完成他们的任务。电子商务的集成性,还在于事务处理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它能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提高了系统运行的严密性。

5.协调性。商务活动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雇员和客户、生产方、供货方以及商务伙伴间的协调。为提高效率,许多组织都提供了交互式的协议,电子商务活动可以在这些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能加强公司内部相互作用,电子邮件就是其中一种,但那只是协调员工合作的一小部分功能。利用万维网将供货方连接至管理系统,再连接到客户订单处理,并通过一个供货渠道加以处理,这样公司就节省了时间,消除了纸张文件带来的麻烦并提高了效率。

电子商务使企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加便捷,信息更加公开与透明,极大地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在传统的商务运作中,高的通信成本、购销成本、协作成本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成为阻碍企业组织间协作的主要因素。这种状况下,企业倾向于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扩张其规模,以此来替代横向协作,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与主要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原材料采购与产品的制造过程有机地配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体系。电子商务还使得贸易双方的交流更为便捷,大大降低了双方的通信往来费用,简化了业务流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与传输成本。除此之外,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伙伴(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以往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时滞”变为“实时”,大大改善了销售预测与库存管理,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并节省了仓储、保管、行政等多方面的开支。

 6.交易透明化。买卖双方从交易的洽谈、签约以及货款的支付、交货通知等整个交易过程都在网络上进行。通畅、快捷的信息传输可以保证各种信息之间互相核对,可以防止伪造信息的流通。例如,在典型的许可证,-.系统中,由于加强了发证单位和验证单位的通信、核对,假的许可证就不易漏网。海关EDI也帮助杜绝边境的假出口、兜圈子、骗退税等行径。

7.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由于一个行业的所有企业不可能同时采用电子商务,所以,那些率先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会有价格上的优势、产量上的优势、规模扩张上的优势、市场占有上的优势和规则制定上的优势,而那些后来使用者或不使用者的平均成本则有可能高于行业的平均成本。这样,社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等资源会通过市场机制和电子商务的共同作用,从成本高的企业向成本低的企业流动,从利用率低的企业向利用率高的企业流动,从亏损的企业向赢利的企业流动,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合理和更优化的配置。

8.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与市场进行无缝链接。电子商务促使中小企业更新生产技术,提高市场应变能力。Internet的飞速发展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快捷的方式,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电子商务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电子商务使新技术、新创意在网上迅速传播,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开发者可以利用网络快速调研,了解顾客最新的需求。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是迅捷简便的,具有友好界面的用户信息反馈工具,决策者们能够通过它获得高价值的商业情报,辨别隐藏的商业关系和把握未来的趋势。因而,他们可以做出更有创造性、更具战略性的决策。开发者利用网络迅速地得到市场反馈,以便随时对产品进行改良,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还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创新了条件,在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的同时,也为企业增加赢利提供了契机。在传统方式下,人们必须在商场营业时间去商场购物,受较强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电子商务的全球市场由计算机网络联结而成,网络工作的不间断特性使之成为一个与地域及时间无关的一体化市场,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Internet随时、随地、随意地进行商务活动。企业也利用网络追踪和分析每一位消费者的偏好、需求和购物习惯,同时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馈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而进行的研究和开发活动,使企业对客户的了解和认知更为透彻,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增加赢利。

9.提高企业内部团队合作效率。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促使企业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把相关人员集合起来,按照市场机制去组织跨职能的工作,从而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将那种容易形成官僚主义、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的单一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因为决策的分散化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变下级服从上级,上级行政干预下级的专制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思想上,强调高效、敏捷;在管理体制上,注重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和并行工作;在组织功能上,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协调、服务和创新,着力培养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管理的任务方面,强调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5.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篇五

发布时间:2011-6-26

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了现阶段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虚拟大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客户关系管理等优势,指出其存在观念、安全、法律等方面的发展制约并提出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具深远意义的变革,它的发展必将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达到了1230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为7700万人。我国网站总数达到了7884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则达到214175M。我国要实现21世纪的经济赶超战略,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发展电子商务的契机。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一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有人认为在网上建个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就是电子商务;有人认为实现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就是电子商务;其实这最多只能算是电子交易。电子商务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

1996年12月16日,联合国贸法会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认为:电子商务的概念应广泛涉及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方面的各种用途。

1997年11月6~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指出,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

IBM提出的电子商务的定义公式为:电子商务=WEB IT。它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是把买方、卖方、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结合起来的应用。

HP公司提出电子商务是以现代扩展企业为信息技术基础结构,是跨时域、跨地域的电子化世界。HP公司电子商务的范畴按定义包括所有可能的贸易伙伴、用户、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承运商、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所有其他外部信息源的受益人。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的所有的商务活动高度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虚拟大市场

电子商务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它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实际上,随着通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理论上电子商务是没有边界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建立虚拟商务网络,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将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来重新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以虚拟的数字世界模拟现实的商务操作。相对于虚拟两个字,电子商务所形成的大市场、所开拓创造的新市场一点也不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商务洽谈、签约、各种单证的核对以及物流的控制和资金的交付都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

(二)降低成本

利用电子商务模式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

1.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包括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等等。距离越远,网络通讯的优势越大。网上信息传递还具较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信息传递和沟通而产生的人员费用和差旅费也可以大幅降低。网络广告也较传统媒体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

2.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在当今的市场中,往往存在着数量巨大的买卖双方,存在多道中间环节,各方都难以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导致市场效率低下。例如,存在m个买家和n个卖家,理论上存在m×n种联络方式。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双方都通过平台来实现交易,那么联络的线路将减少为m□n种。这大大地减轻了企业了负担。利用虚拟市场,企业可以省去店面租金、铺货费用。市场门槛降低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利于突破由于资金、渠道和品牌而形成的市场进入壁垒,加强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

3.降低采购和物流环节的成本。利用电子商务模式,企业可以货比三家,更充分地了解供应商的资料,实现采购的公开化、透明化。采用公开招标和电子商务采购方式,综合质量、服务、地域、物流条件等因素,使企业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数量得以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得以加快。与采购方的合作,可以实现更大的采购批量,获得更大的折扣。借助电子商务的即时通讯和控制,可以更准确地控制物流的批量大小和时间,实现供应链的柔性连接,将安全库存量降到最低。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使用网上贸易后,库存量由维持30天降为维持6天。

4.降低管理成本。企业的行政管理向无纸化、标准化、透明化方向发展。通过内部局域网或远程网络,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各分公司的经营总体情况和市场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并迅速把有关计划变动传递到下属各部门或分公司,从而降低管理中的耗费,降低管理成本。

(三)提高效率

1.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采用网格技术,员工可以跨系统、跨平台获得所需资源,协调能力、快速响应加强,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复杂的问题。

2.支持分析决策能力。在公司的市场分析或财务分析中,采用各种数据分析辅助工具,如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往往要使用到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利用网格技术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能力来加速数据的访问、提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

3.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由于实现供应链管理和渠道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整个渠道上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速度加快。互联网络将贸易中的商业报表标准化,使商业报表能在世界各地瞬间完成传递与计算机自动处理,使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无须人员干预,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渠道整体效率的提高使成员均受益。

(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以下简称CRM)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企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及区别客户,组织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以开发出满足客户个别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企业程序与信息科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它将企业的客户看成重要的资源,加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全面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使他们达到最高的忠诚度、留住率和利润贡献度,并能筛选出好的顾客。经济活动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需求结构变得日益复杂,企业产品的质量已不再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唯一因素。

传统的商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在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着客户信息分散、各部门不能共享、响应速度慢、每一客户有特定需求等缺点。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相应的软件可以实现各个部门掌握的客户信息的整合,避免因为人员变动造成的客户信息的流失;同时CRM不仅提供查询、检索功能,还可以进行分析、归纳,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代环境下消费者快速地接受大量信息,消费者的偏好也不断地改变。CRM可以为客户特别是重要的客户不断地迅速地提供符合客户自身特点的最有价值的产品或方案。

三、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观念因素

1.消费者的传统观念。电子商务属于新生事物,它的运行模式与人们固有的消费、购物习惯差异很大,所以人们往往对电子商务持怀疑、观望甚至拒绝等态度。

2.电子商务企业的观念。现阶段许多搞电子商务的企业还停留在纯技术阶段,没有实现电子技术和商务活动的高度融合。上世纪末就有着很痛苦的教训,当时的电子商务大多数是属于网站型的,甚至有些企业只是做了一个网页,也就宣称企业上网了。在网络热极一时的情况下,很多宣布触网的上市公司股价连续涨停板,一片繁荣景象。随着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大批网络企业陷入困境。例如,网易的股价曾经跌到1美元以下,面临摘牌的危险。电子商务的发展陷入低潮。

3.对策:

(1)对于消费者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电子商务常识。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用了几百年的时间,电子商务的普及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2)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观念要更新。电子商务不是电子和商务的简单相加,而是电子和商务的有效融合。企业最高领导人必须重视加强电子商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二)安全因素

1.信用问题。信用的缺失造成效率的低下,危害电子商务的发展。

2.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问题。网站管理存在很大隐患,普遍难以经受黑客的攻击。

3.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身份确认、信息的保密性、不可修改性和不可抵赖性。

4.安全技术问题。网络安全产品相对落后。

5.对策:

(1)建立诚信社会。除了大力宣传以外,特别要建立诚信体制。建立全国联网的诚信数据库,对每个18岁以上公民和每个工商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动态评价,至少做到发生不诚信的事情要在信用评级上体现出来。个人的信用评价要和医保、社保挂钩,企业的信用评价要和市场准人和行业资质挂钩。逐步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2)加强网站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减少漏洞。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加强内部网的整体防毒能力。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3)建立国家级的CA认证系统,统一管理数字证书的发放和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各地及各行业的认证中心要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同时认证中心的建设还要和信用中心的建设相结合。保证交易双方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安全。

(4)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制,突破国外的技术限制。特别是一些政府和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要在将来努力实现使用国产的软硬件产品。这不仅是商业安全的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三)法律因素

6.试论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与要求 篇六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在计算机互联网的支持下进行的商务活动。从企业来看,电子商务是将企业的核心商务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以便改善客户服务,减少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从有限的资源中得到更多的利润。

1.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模式。

1.1企业内部商务模式

企业内部网(Intranet)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它能够提供企业内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快速、安全的交流通道。企业的信息系统间可以加强信息传递,也可自动进行业务处理。使企业对市场状况能更快地作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扩展,企业内部电子商务将大有作为。

1.2企业与消费者间商务模式(Business to Consumer)

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目前,有许许多多各种类型的虚拟商店和虚拟企业提供各种与商品销售有关的服务。通过网上商店买卖的商品可以是实体化的,如书籍、鲜花、服装、食品、汽车、电视等等;也可以是数字化的,如新闻、音乐、电影、数据库、软件及各类知识商品;还可以是提供的各类服务,如安排旅游、在线医疗诊断和远程教育等。

1.3企业间电子商务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

这种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重要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订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包括向供应商订货、签约、接受发票和使用电子资金转移、信用证、银行托收等方式进行付款,以及在商贸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问题如索赔、商品发送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中,一家企业的商务活动在抬手之间就会影响另一家企业的业务活动。

1.4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Government to Business)

税收电子化商务模式就是如今很流行的电子税收,也是GTB在现实中的主要应用,政府和企业间通过这样一种平台,在网上完成税务申报、支付、传输证明等功能。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税收平台,纳税人申报将不必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税务人员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数据处理审核问题。这种方式既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又方便了纳税人,迅速快捷。

1.5政府采购电子化商务模式(Business to Government)

在BTG模式下,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采购清单,企业可以以电子化方式来完成对政府采购的响应。政府和企业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场上,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双方的交易。一方面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于建立监督机制。避免腐败行为的发生。

2.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全球性贸易环境,建立了新型的商务通道,大大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各环节上,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2.1电子商务能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

电子商务使以销定产更为简便易行,企业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产品、服务及付款条件等,客户各取所需,发出订单,企业生产部门根据网络订购信息及时安排或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从而实现小批量、多品种、零库存、即时制造和交货的理想模式。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的疏忽,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浪费。

2.2电子商务能提高工作质量,扩大市场

电子商务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双方空间的障碍已经消失,系统网络使得客户和供货方均能了解对方的最新数据,而且可以提供365/7/24模式服务,加强市场竞争地位。

2.3电子商务可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

降低交易成本,节省了潜在开支,如电子邮件节省了通信邮费,电子数据交换则大大节省了管理和人员环节的开销。此外,电子商务可以优化企业供应链。降低供应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的物流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8%~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

3.電子商务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必须在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重构管理机制等方面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在电子商务的潮流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1构建电子商务环境,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企业电子商务建设和功能的充分实现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要参与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来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和计算机化,以及业务操作的电子化;二是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和开展电子商务所依赖的连接网络;三是企业要建立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应用系统。

3.2企业必须规范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最好的技术并不代表最好的结果,技术必须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机结合,特别是企业的外部合作伙伴的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否满足核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标准。同时,由于一个企业事实上不可能只选择一家供应商的应用软件产品,企业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放弃原有的信息系统,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不同系统间的差异。

3.3构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

由于虚拟企业、网上企业的出现,会计主体假设需要重新定义:依据合作项目而成立合作公司或项目公司的现象将会愈来愈普遍,项目结束公司即结束经营,进行清算,持续经营假设将无法适应;企业提供实时财务信息将成为可能,会计分期假设已显得无足轻重;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将使货币计量假设受到严重冲击。由于会计假设是传统会计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它的动摇,必然会对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计价等会计确认和计量等方面的会计原则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岗位设置和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将成为必然。

3.4企业加强培养和吸引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才能在电子商务中获得收益

电子商务的中心环节是需要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掌握商务规则的人来从事商务活动。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和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商务人员电子商务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是保证企业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的大潮中获得收益,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相关人才。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建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既要重视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要重视业务流程的重组。要把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其它系统统一起统一规划和设计。还要认识到电子商务应该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基础,这不仅是出于技术有效性方面的考虑,也是出于数据流一致性方面的考虑。只有这两者结合,才能建立起广泛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孔宁红.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和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3,(6).

[2]祁明.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Ravi Kalakota,Andrew B Whinston.陈雪美,译.电子商务管理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Ravi Kalakota,Andrew B Whinslon.查修杰,连丽杰,陈雪美,译.电子商务·管理·技术·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祁明.电子商务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四有”好老师事迹材料:和孩子一起长大下一篇:学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