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减负

2024-10-12

提质减负(共8篇)

1.提质减负 篇一

“提质减负”工作,具体实施:一让师生更亲密,二让课堂更生动,三,让作业更多样。如一年级“口算天天练”;二年级“乘法口诀手工卡”;三年级“钟表认认小制作”四年级“真情习作拾真集”;五年级“古诗文诵读表”;六年级“漂流本”等特色作业,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学校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除每天组织体育大课间和下午4:30后教学全校冬季长跑、篮球等运动外,还坚持布置体育锻炼家庭作业,并要求家长配合完成。允许成绩优异、学习自觉、渴望发展自我个性特长的学生申报“零作业”和“自选作业”,减去书面作业,增加素质作业,如劳动作业、阅读作业、特长作业、实践作业、锻炼作业等全面提升素质。开展了“雏燕展翅”学科活动,拓展学生成长平台。音乐组开展“艺术之星”,语文组开展“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美术组描绘“七彩童年”,数学组开展“我是计算小达人”等学科活动,展示学生才能。开展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帮扶潜能生。建立潜能生档案,每位老师都有帮扶的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芙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综上所述,学校减负工作的推进,得益于芙蓉区始终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均衡、优质、内涵发展的主导方向,得益把减负工作作为素质教育持续、深入、有效推进的重要内容,切实将减负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作出了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

(一)科学引导,切实优化教育管理的大环境。规范管理是推进减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充分发挥评价在减负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将各学校执行课程设置计划的情况列入平时课堂教学常规视导和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重点关注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心理教育、生命与健康等新课程的实施,并与年终绩效考核和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单位评选直接挂钩。同时,将课堂教学、质量检测、教学科研、师生成长,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就读比率等均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既关注最后的教学效果,又关注学校平时的常规管理过程,既关注提升的幅度,又关注学校的基础,使教学评价更为科学和全面。对全区中小学生全面实施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既关注学生差异,又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逐步形成了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模式。设置“素质教育综合奖”、“学校特色项目奖”、“课堂教学综合效益奖”等10余个专项奖励,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另一方面,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教辅资料的发行严格按照“统一书目、统一渠道、统一要求”原则进行,规定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书籍、学具和其它学习资料。严禁举办各种类型的重点班,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举办重点班、特长班、实验班等,并纳入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范围。将教师违规家养家教与师德考评、晋级评优、入选学科带头人等直接挂钩。率先全市开辟“政风行风民主评议”网上平台,每年10月至12月开展包括减负工作在内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实施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聘请专职督学重点针对责任区内中小学校的减负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随访督导。每年开展“规范办学行为先进单位”评选工作,将减负工作作为测评重点,奖励总额每年高达300余万元。目前,芙蓉区基本形成了“疏堵结合,科学引导”的管理机制,为减负工作的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大环境。

(二)全面拓展,系统构建学生成长的大课堂

“减负”不是“没负”,而是合理“配负”,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就学校内部而言,一是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生社团活动,且实行新的作息时间表,将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确定为3-6年级学生统一进行社团活动的时间,1-2年级社团活动安排在周二或周三的下午一节课后。目前,我区中小学生社团共约1200个,学校覆盖率及学生参与率达100%,涉及文学、语言、体育、艺术、科技、综合实践等各个方面。二是在为全区所有学校配备团队活动室、广播站、电视台、图书馆、心理咨询室等常规活动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和挂牌市级以上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36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7个,开发学校特色项目达51个,且纳入校本课程常态实施,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育格局。每年还集中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活动周”、“科普开放日”、“三独”比赛等区域性活动,积极鼓励学校选送有特长或爱好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不少学校还设立了特色专题节日,如育华小学的“武术节”、燕山小学的“科技节”、曙光路小学的“戏曲节”、双新小学的“赏花节”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这些措施的推行,为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另一方面,从学校外部而言,一是将区域内的素质教育基地、少年宫、乡村少年宫等青少年专用活动场所,节假日期间免费向学生开放。二是自主开发并推行了区域性的《体验式活动》心理教育、“蓝丝带”公益教育、“开心假日训练营”公益教育等校外系列化活动。三是全区所有街道(局)配套建设的文艺、棋牌、球类等各类活动室,以及开设的“16:00驿站”、“绿色网吧”等学生课外活动站,均免费向学生开放。各学校主动与辖区内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敬老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或校外德育基地,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提供优质平台,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三)强力改革,深入推行高效课堂的大研究

课堂是减负工作的主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是减负工作的关键。一方面,把构建教学模式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基本途径,积极营造浓厚的高效课堂研究氛围,连续开展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教学管理效益年”、“教学提质增效年”等区域性、系列化的主题年活动,积极引领学校开展减负工作的专项研究和实践,全面推行研训教一体化,学校参与率达100%,其中开展区以上相关立项课题近20项,涌现了“示、读、动、练、评、总”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导学案”四步教学法、“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法、“1525”高效课堂教学法(即老师主讲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多于25分钟)、“师徒同构一课”教学法(即一堂课两位老师执教)等一大批全新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益。另一方面,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核心环节,整体推行强强联合式、以强带弱式、片区合作式等多元化校本研训模式的研究,目前已呈现了读书交流式、专题研讨式、专家引领式、技能竞赛式、骨干示范式和师徒共享式六大研训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此外,还把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高效课堂研究的有效手段,为所有学校统一配备了“芙蓉教师E家”、“教学管理平台”、“在线备课系统”、“资源在线教学互动系统”等教学支撑平台,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用的频率。目前,全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覆盖率达100%,教师参与面达95%以上,课时覆盖率达60%以上。“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课程计划、排课、常规视导点课、课题研究、学科活动等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使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指导更具实效。“资源在线”活动让优秀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成果、名师优课的网上实时传播,实现了优质资源在全区学校的融通共享,促进了全区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关于减负工作的思考

减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一道难题。学生课业负责过重表面上看似教师造成的,但实际上是学校升学考试制度、国家课程计划设置、教育行政与学校评价制度以及家长非理性期待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的。在现行的国家招生体制机制情况下,要实现真正的“减负”,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作为县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将继续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和引导,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作业设计及其配套活动,不断加大社会实践型作业的比重,增加作业的选择性与差异性。二是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提质减负 篇二

一、建立高效课堂

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必须建立高效课堂,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教师来说就是“加法”。

1.备课不再是形式

没有实实在在的备课,高效课堂就是空中楼阁。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们要寻找一切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反复研读教材,从而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难点, 能抓住关键,明确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做到这些,我们一定要静下心来,进行思考、比较、创新, 把课备进自己的心灵深处。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班级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等。力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法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自己学生的学情,综合考虑教材、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之前,教师应该当一回学生,把这些练习做一做,教师心中有数才能给学生布置合理的作业。

2.课堂以学生为主

要做到高效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 能力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

主动参与: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中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如: 学生在学习图形时,要从具体事物的感知出发,获得直观、清晰的表象,再逐步抽象出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 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大胆质疑: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而学会“质疑”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知识,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引导孩子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一切努力皆源于学生,我只需从旁辅助。“你们有什么疑问?”“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谁的答案与众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没能发现问题,笔者亦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些知识的归类总结,笔者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通过一系列的设疑问难,在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中,让学生学会质疑。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能得到不断提高,学习负担也相应会减轻。教学中我还经常聘用一些“小教师”。每次教授新课,如果难度不大,笔者总是让学生独立尝试,鼓励学生大胆上黑板板演,讲解思考过程,其余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小教师”提,笔者自己就从“教者”变成了“学者”,给自己来一个“减负提质”。这种充盈民主气息、 轻松自然的课堂,有错误、有失败、更有争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这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设计有效作业

“熟能生巧”是很多教师的共识,所以总是给学生做许多练习。布置的练习只求量不求质,也缺乏代表性, 学生苦不堪言。其实减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精简习题,要求教师设计有效作业。

1.作业形式多元化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挑战,他们反感机械单一的课外作业,容易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作业的设计要灵活多样, 要多元化。

华罗庚说:“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新课改十分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

轴对称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让学生寻找哪些物体、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用相机记录下来。在去徽园的春游中,学生意外地发现了不少漂亮的剪纸,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笔者让学生从蜻蜓、民间剪纸等去学习对称知识,从蜻蜓、汽车的运动中去认识平移现象,从方向盘、水龙头的运动方向中去认识旋转现象。

学习知识,如果是听,很容易忘记;如果看了,就记住了;如果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

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回家当一个小小实验员:拿一些绿豆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 先观察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豆芽的生长情况,完成下表:

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计算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多练,好比“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但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学生喜爱的作业形式。 如:课前预备,数学课代表和大家对口令;课堂上开火车、听算、换位出题;课下亲子对口令、亲子速算比赛等。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计算能力得到提高,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笔者让学生选择一个数, 用所学的的知识说一句话,学生兴致很高。如:有的选择“3”。

3是奇数。

3不是最小的质数。

3的因数有1 、 3 。

3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3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无数个。

……

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学习《方向与路线》后,让学生结合本地的情况, 画一画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能够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想法、得失, 无拘无束地通过自己的笔端倾泻出来,且不在乎语句的多少,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行。

例如:吴海琳同学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数学作业, 比以前更少更有趣了。阮老师还让我们剪轴对称图形呢, 剪出的图形就像美丽的窗花。”汪子娴同学也说:“老师上图形课时会让我们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图形,作业形式更丰富,更有趣了!”

在多元化的作业中学生有猜想,有操作,有验证, 有评价,思维在反思中得到升华,学生的心中慢慢长出一双“眼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2.具体内容弹性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作为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 “果实”。作业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量身打造”: 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拓展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

如:学习《差倍问题》后,设计的作业如下:

A. 基础题:

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而且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小刚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B. 拓展题:

小芳:“妈妈,你今年多少岁?”

妈妈:“我比你外公小30岁”

小芳:“可我不知道外公的年龄呀?”

妈妈:“你外公的年龄是我的2倍”

小芳:“……我还是不知道你今年多少岁?”

同学们,你能帮小芳算出妈妈的年龄吗?

C. 选做题:

3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3倍,3年后哥哥的年龄是妹妹的2倍。两个人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

弹性作业,学生自选,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

多元化的作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想象、 应用中自主构建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作业有趣,不再认为作业是负担。结题时我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80% 的学生反映减负后很喜欢写作业,每天写作业的心情都很愉悦!

三、降低教材难度

现行的教材有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对学生来说有些拔高,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中高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编者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的识字量过大,如:一年级上册《东方明珠》,这篇课文要认识并会写8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教师如何在两堂课中教会刚刚才学会拿笔的学生?所以笔者认为教材要做“减法”。

3.7%·减负·提质 篇三

关键词:减负;提质;教育环境;教学过程;作业

我国“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实现7%的经济增速目标,对此,温家宝总理表示,真正实现有品质和有效益的7%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使笔者联想到高效课堂的三个理念之一“减负就是增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来谈一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减负、提质教育环境

学生学习、教育发展等在发展上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想要教师真正实施减负、提质,就必须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这样一来使得社会、学校、家长达成共识,明确减负在如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深化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在各方都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学校要结合教育发展、新课程内容、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制订科学的、合理的减负、提质可行性教育方案,制订一系列关于减负的相关规定、惩罚措施等,优化减负、提质教学环境,从而推动减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模式

在家长的观念中,“减负”就是“减质”,感觉硬性地逼着学生学习才能充实学生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减负的实质。在此,笔者谈一下减负、提质的教学中各个环节应涉及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设计

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计划怎样教、教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等为内容。主要是明确教学思路、教学结构,优化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做好教学与教学之间的链接。

2.教学安排

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要注重动态课堂的生成效果,做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评价环节

评价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对教师本身的总结,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望,教师也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等。然而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都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鉴于此,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自主学习状况、自主探究能力等内容都纳入到评价中来。同时,延伸了评价范畴,即:可以是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等,起到了良好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推动了减负、提质的有效开展。

此外,学生感觉负担过重的另一原因在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究,最大限度地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作业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练习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就目前来看,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其课外作业每天几乎超过两个小时,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其中不乏重复的习题,而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逐渐就成了机械地做,甚至有的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采取不做或者捣乱的行为来进行反抗,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启发。鉴于此,笔者对学生手中的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练习册的内容有70%的内容是重复出现的。因此,让学生反复地做同样的内容,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疲倦,而作为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把握好作业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作业实施优化、减负,做到作业、练习设计的精和高质量,缓解学生的压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特征。

总之,减负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教育改革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而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地探索减负、提质的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意义上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减轻学习压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参考文献:

[1]任雪明.过重课业负担从哪里来[N].教育信息报,2010-12-18.

[2]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7.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4.减负提质 篇四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首先,实行有效的“减负”措施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内容过多,学习内容的难度过大,学习的方式落后,学习的绩效评估单一,学习的时间过多。从内容上看,各种适合不适合的内容,都是学生必学内容,政治性过强,少了童心童趣。从学习难度上看,难度过大,很多大学毕业的父母,无法完成小学生的作业。从学习方式上看,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从评价方式上看,学习绩效评估上只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从学习时间上看,很多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中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于在10小时以上。

心理负担,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考试分数的压力;二是来自同伴竞争的压力;三是来自交友的压力;四是来自亲友的压力。

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实施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经济负担过重问题已不具普遍性,只在极少数学校还存在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给中小学生造成新的经济负担。

因此,“减负”的重点应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坚决纠正一切增加中小学生负担的种种极端做法,有针对性的实行“十二个严禁”:

1、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任何形式按考试成绩给地区和学校排名次;

2、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形式按考试分数分班、给班级和学生排名次;

3、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

4、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由社会力量举办的任何形式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复习、补习教学培训活动;

5、严禁向学生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6、严禁学校和教师以任何形式侵占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休息活动时间;

7、严禁中小学校赶超或拖延教学进度、随意增加教学内容、随意提高教学难度要求;

8、严禁任何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初中招生考试;

9、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各中小学校以质量监测为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

10、严禁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和非教育性社会活动;

11、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方式组织学生统一征订和使用规定以外的教辅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

12、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推荐、征订、使用非法出版的教辅材料。同时,实行“两个严格控制”: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生每天课堂学习时间:小学6小时,初中7小时,高中8小时。每学期二十周、每学年四十周的教学时间。每周学习五天。

2、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要求教师以参照中等学业水平(难度),精选题目,数量适当,全部批改,及时反馈。时间要求是:1-2年级书面作业当堂完成(即不得布置家庭作业);3-4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5年级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7-8年级不超过90分钟;9年级不超过120分钟;高一、二年级不超过120分钟;高三不超过150分钟。

3、严格控制每学期考试次数。中小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初

三、高三每学期最多可增加两次测试。

其次,提高教育质量是“减负提质”的重点

“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减负提质”的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应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

要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改新要求,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探究性、有效性教学。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导角色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效率观,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及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要组织体验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给予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选择,鼓励个性张扬和特长发挥,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二是落实课程方案

各中小学校应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要做到课程不少、课时不减,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具体课时为:1-2年级每周4节,3-9年级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同时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三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宜过早,不得早于7时30分。中午要保证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有住校生的,晚自修结束时间不迟于21时,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集体文体活动不少于1小时。四是建立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

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心智、道德、身体、能力发展的责任,是推进“减负提质”工作的主要力量。只有建立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使“减负提质”落到实处。应把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优先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培训机制,让所有在职教师,都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建立骨干评选和引领机制,组织骨干教师评选,形成争先创优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形成骨干引领、全面提高的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机制,推进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推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智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减负”之后,教学时间相对缩短,要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并超过原定的目标要求,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各级教研部门应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要组织教师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人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减负与提质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早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上学期,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倡刻苦学习,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些年不断高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少年儿童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还有人担心,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会降低教学质量。有些老师总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之,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就必然降低教学质量等等。

基于这种情况,我的体会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想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我们教师要经常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生长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加强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教师每节课后写课后笔记,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

2、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的具体作法是:

(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3、强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我们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制定了上好每节课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教学中要做到“六为”、“六突”。“六为”即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

4、精心设计弹性作业,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种弊端:(1)优生“吃不饱”;(2)差生“吃不了”;(3)机械性的作业重复。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地设计好弹性作业题,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还减少了学生用于重复、机械或耗尽脑汁也完不成的作业的时间,从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减负提质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多年,但依旧挡不住孩子的书包不断变沉,难以改变早到晚归、作业写到半夜、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的现状。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欣赏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能够有效的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的学习,回家认真预习、复习、独立完成好作业的孩子。他们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每当看到一些学生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之间,累得小脸煞白,经常睡得很晚就很心疼。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提倡精讲巧练,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

一、要向平时的40分钟课堂要质量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节内容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及时的辅导。

二、多一些开放作业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反复练习只能加重学生负担,可以针对所学的知识布置些开放性作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提质减负中最重要的,只有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有趣,语言风趣幽默,从内心深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那么孩子们就会慢慢地感兴趣,喜欢上我们的课堂。

提质减负还只是一个开始,迎接我们的将会有很多疑问和困惑,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短摸索,我们的工作将会干得越来越好!

减负提质

首先,我们都必须得承认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确实很重,小学生也逃脱不了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很难再找到像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和快乐。面对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都认为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状况,除了每天做不完的作业外,节假日,双休日还送子女上辅导班,特长班,做习题,学这样学那样,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的童年就在这没完没了的学习,培训中度过,何谈快乐,何谈幸福!

其实“减负”已是个老话题,记得我上中学时口号就已喊响,可似乎这仅仅是一个口号。时隔多年,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师,而这次的“减负提质”让我感觉到它实实在在落实到了日常教学中,真真切切灌输到了每个老师的思想中。

但我们不能忘记“减负提质“是一个整体,减负并不代表松懈,并不代表减轻老师的负担,反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学生很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很多压力,同时鞭策教师以高标准推进自己前进。

当然,在深入推进“减负提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家长们并不是很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通过交流,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反应“减负”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回到家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脑上,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更是家长们担心的一个重点。另外,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老师,由于经验不足,我也时常担心孩子在这减负的环境下能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我很赞同减负,因为我也是在沉重不堪的课业压力和精神压力下学习成长的,看到现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在隐隐地担心,社会这个大环境没有变,孩子们将来能否应对各种压力,能否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5.减负提质计划 篇五

减负提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确实,当前教育形式下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的学业负担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减负”。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和教师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加强综合实践、兴趣课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甚至放弃后进生的错误观点,屏弃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但是“减负”应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减负”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二)教师自觉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在业务提高上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二、具体措施。

1、精心进行备课:教师认真计划、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教学环节清晰,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学生基础。

2、精选教学内容:要根据城市学生的特点,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优选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如何得法、重在启发。只有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农村学生实际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4、合理选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的教具、选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6.聚焦课堂,提质减负 篇六

“提质减负” 一直以来是每一位老师的终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当减负被提到民族未来的高度时,它便成了刻不容缓的教育行为。但“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它是一个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的教育行为。而课堂教学是落实“提质减负”的主要渠道。因此,老师如何充分利用课上40分钟时间,选择最有效地教学方式方法,怎样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我们毕业班级的现阶段尤为重要。

怎样较好的实现提质减负?

1、明确课堂的教学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减负不减质。减负不等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减少,而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逐渐而深刻的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发展的观念,它不是对传统教法的彻底否定,而是由重“教”转向重“学”,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几何或其他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想。不论是何种模式,都要非常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并积极探索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

2、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减负的关键。因此教师为了给学生减负,给自己增负,即在课前要做到“胸中有纲,腹中有本”,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并在练习、作业布置中遵循规律,尊重差异,体现分层。在备课时,既要备大纲,备教材,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领会大纲要准确,钻研教材要深刻,储备知识要精确,了解学生要确切,选用教法要贴切。讲课时要透彻,要深入浅出,既要讲现象,讲本质,讲规律,更要讲典型,讲思路,讲方法。练习、作业的设计要体现普遍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将分层练习落实到具体,比如:基础类由困难生做,优生重点做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题,中等生完成前两者之间稍有变化的题等方式,为班级化高效教学探索思路。

3、学生上岸,教师下海。

高效课堂,选题是关键,也是难点。学生跳出题海,教师跳入知识之海,在海里淘金,把最精美的知识结晶提供给学生。两位教师就是在自己的题库里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对学生帮助最大的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钥匙。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重视教学环境或情境与教学方法的整合,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的形成浓郁的集体学习氛围,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给学生充分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挖掘自我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发展学生的个体能力。

学会——会学。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必须告诉学生应该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检查习惯,确保做题的准确率。让学生在数学知

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才能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7.初中物理教学减负提质策略初探 篇七

关键词:课堂教学,减负,提质

站在校门口、大街上、电梯里, 时常看到很多中小学生背着宽大沉重的书包, 看不到灿烂的微笑, 听不到快乐的嬉闹。他们还是一群处于花季雨季的孩子吗?回想自己的童年, 我很心痛:“现在的孩子, 学习负担太重了!”于是我告诉自己:“从我的教学做起, 让学生找回属于自己快乐!”

“减轻课业负担”对于学生来说, 就像海市蜃楼, 只是可望不可及的美丽幻想。那么,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遵循既定的课程标准, 凭借既定的教材和教学手段, 优化组织教学过程, 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 争取最佳教学成效呢?

1 改革现有考试制度、淡化分数, 减轻学生精神负担

以往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成绩、考试评估方式给学生的精神负担很大, 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为此我通过学习借鉴采取了“二式”“三辅”的新评估模式。“二式”即采取两种考试制度, 口式与笔式并行,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可以通过口式进行, 测试内容灵活多变, 师生共同参与, 闭卷题要顾及全班同学的素质, 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易度, 形式新颖不拘一格, 口试占40%, 笔试占60%, 都不采用百分制, 淡化分数, 使学生心悦诚服, 欢畅乐学。“三辅”即三种活动辅助指的是一章一活动, 一编一竞赛 (只是班级内部的一种兴趣活动) , 一年一答辩。

我们应该淡化考试分数,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让每一位学生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获取希望。学生本身就存在差异性, 学习成绩肯定有高低之分, 如果一味以分数衡量学生, 就会使后进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失去努力的方向, 甚至会放弃自己的学业。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2 精心备课是实现“减负”的前提

教师要实施课堂教学应先策划, 它是课堂教学具有高效的根本保证, 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教师备课时要做到:1) 先备教材, 再备学生。既要钻研大纲, 又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兴趣、学习方法与习惯, 充分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认真设计,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的教案。2) 先备教法, 再备学法。古谚云:“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 足食终身之鱼”。教师如能多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技能, 那么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金子”, 还能得到点石成金的“指头”。

3 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减负”的关键环节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 要打破“课堂上由老师灌”的局面,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 要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优化。如何优化呢?

3.1 有效地组织课堂讲授是实现减负提质的最大着力点

教师的讲授是否有效、高效, 不仅取决于讲授的内容是否完整、科学, 还取决于讲授的方式和节奏的把握。教师讲授时应引导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这样才能确保讲授有效、高效。具体来说,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教师在讲课时要把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化的语言, 尽量使用短句子, 保证学生能听清楚每一个字。为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选择精确的词汇, 适时、恰当地使用物理专业词汇。

2) 精心设计板书, 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板书能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统一, 教学结构和形式统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能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 加深记忆。物理课堂的板书既要有文字, 又要有图表、图形。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讲授, 有效发挥板书的作用。

3) 教师讲述知识性内容时要主动了解学生是否已理解教学内容或课题, 进行实验和解题指导时要经常观察或询问学生是否已经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调整教学。同时要注意, 讲述时间不要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

3.2 精心组织课堂问答讨论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而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间的问答讨论。有效地组织问答讨论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要找准发问的时机。最佳发问时机既要求教师敏于捕捉, 准于把握, 也要求教师巧于引发, 善于创设情景。而发问对象通常面向全体, 虽然每次回答的只是少数, 但必须要求全体学生认真思考, 做好回答的准备。在选择回答对象时, 应充分考虑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思考, 不要只问学优生, 而忽略中等生, 冷落学困生。

2)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让学生回答前做好准备。教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完整或流畅时, 甚至完全“卡壳”时, 教师要善于助答。

3) 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 要充分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对有创见的回答, 哪怕创见的因素很少, 也应予以赞扬;对于回答有缺陷或不正确的, 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也要分析其中的积极因素, 给予适当地肯定和鼓励。提问结束后, 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评价, 公正地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3.3 有效指导学生解题是落实减负增效的有力保障

解题指导是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解题任务, 达到学会知识或技能目标,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

1) 教师应督促学生仔细阅读题目, 挖掘隐含条件。中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中常出现的障碍是不善于发现隐含条件。这是一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的认识, 不能自觉分析问题的一种心理障碍。解题指导时注意引导学生细心地识别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

2) 注重数理结合。学生在学习物理前的语言实践基本上是文字语言的实践, 中学生虽然学了一些初等数学的知识, 但他们缺少运用数学语言的实践, 尤其缺少用数学研究自然界的实践。

3) 要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练习和反馈中, 不只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还要帮助学生从认知过程上寻找错误根源, 反思自己的思路, 学会有效的认知策略。很多时候虽然学生正确解答了习题, 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抽象的概念, 很可能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例题, 所以即使对于正确的解答, 也应要求学生反思。

4 精简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保证

研究发现, 练习题量的多少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 如果学生内心反感, 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效的。如果作业中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知识, 做多了学生自然会失去兴趣, 产生反感心理, 影响他们正常掌握知识。

1) 作业要考虑针对性。要不要布置作业, 该布置多少, 什么样的作业, 决不能是一成不变, 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 作业要考虑多样性。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 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运用, 又要有能力的训练、培养, 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 适当搭配。

3) 作业要考虑典型性。要求精选练习题, 使练习题有代表性, 提倡自编自创习题, 提倡剪切、粘贴、拼凑优秀练习题等。

4) 作业要考虑综合性。提倡一题多练、一题多问。让学生归纳知识网络图, 写单元小结等, 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8.减负提质对策初探 篇八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轻生:家长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足以证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多年来虽然采取过很多措施,“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减负”工作始终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个别地区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低,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积极加强减负对策研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提质措施,真正把素质教育抓紧抓好,真正做到减负与提质成正比。

二、负担过重的原因

研究减轻课业负担的对策,必须追根求源,找到加重课业负担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1)从社会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就业上的困难,而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升学竞争;而学历因素在我国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又加剧了升学竞争。(2)从教育部门和家长方面来看,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意无意地对子女施加压力;一些领导把升学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标准,都为加重课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减负”不是减掉一切,“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质量。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因此,减掉的应该是那些“过重的负担”,就应对此有一个正确的界定。我认为:什么叫负担?负担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喜欢而被动强迫其完成,哪怕一分钟的作业量,也会成为负担。其次,那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有的难度超过了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很大)现有知识水平,有的机械重复,反复简单抄写演算,让学生乏味、反感,当然也成了负担。所谓“过重”就是为被学生身心规律,严重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超负荷作业。而那些高水平的作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创新意识的作业,如观察性、实验性、实践性、考察性、游戏性、趣味性、创造性的作业方式,学生乐意做,他们就不在乎时间长短,哪会成为过重的负担呢?只有对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了正确的界定,“减负”才有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才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才能真正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减负的对策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是减负提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减负提质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减负提质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水平问题,减负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效果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益,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作保证,减负提质将是一句空话。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老师参加有关素质教育、减负提质、学法指导、创新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机观摩,大兴学习之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关和学生观。

(2)兴教研,抓教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教中改,改中研,研中学,学中提,共同探索教研教学新模式,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更新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师们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4)强化备课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功在课前,利在课堂。备透“材”、备准“人”、备好“法”,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探索激趣、导思、导学的新途径,探索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办法,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使他们善质疑、勤思考。还要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分层施教,让各层次学生均各有收获,从而确保教学高质量。

2.注重心理教育,积极探究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高情商。负担本身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同心理的学生对负担的认识截然不同。积极探索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性格培养等心理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又让学生有地方倾诉他们的苦恼,并能及时有效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抗挫能力,培养高情商。

3.改革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方式,减轻教师压力。探究科学的评价新体系,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改变唯分数、升学率论业绩的单一模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勞动态度、备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改变中差生率、辅导学生获奖、班主任工作、教改教研、论文获奖等等进行分项评价,既合理的评价了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极大的工作热忱,彻底的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减轻教师压力,从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4.积极探索家校结合的新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方式最大努力地多和家长交流,及时沟通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引导家长调整和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在平等教育子女中,多一些平等、多一些引导、多一些谈心,少一些强压、少一些冷漠,真正更新家长的观念,引导他们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真正为其子女减压、减负。

值得一提的是,减负的对策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怎样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2]《新课程课堂变化的若干问题》

[3]《上好课的教学艺术》

[4]《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和品位》

上一篇:我的学校美文下一篇:学习工作总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