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2024-07-11

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通用13篇)

1.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我在教学《乘法口诀表》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准备。

在教学“想想做做”第2题时,我先让学生在4分钟内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每做一题,都是从一几得几开始依次背口诀的,不能将乘法口诀灵活运用,我就试着提示:计算时,我们在心里面想的是什么?,通过提示学生在计算时速度明显提高。但同时我也了解到,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方面还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学生还乐意听,到后来就越发的不耐烦了,教学的形式不是太多样,大部分就是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很是枯燥和乏味,在知识的引导方面做的也是不够,尤其表现在“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这一环节,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要多学习、多钻研的地方。

2.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二

一、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学习7的乘法口诀, 哪位同学已经会背了?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 教师指名背、开小火车背, 轮到小厉同学时, 本应是“五七三十五”, 可是他支吾了几秒钟后却说“七七四十九”, 个别同学笑了)

师:“七七四十九”不错呀!知道了这句口诀, 就能推理出五七是多少?

生 (另一个学生) :只要把“七七四十九”减去2个7就行了, 49减7等于42, 42……。

师:停 (教师示意前面的同学) , 小厉同学, 你能接着说吗?

生:42再减7等于35, 五七三十五。

师:真不错, 稍提示就会了。

【反思】当有学生背不出时, 教师没有简单否定, 而是激发其推理, 在前一个同学的点拔后适时介入, 给此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的机会。这样的启发与帮助非常自然, 同时教师的引导与评价有利于创设安全的课堂讨论氛围, 让更多的同学敢说、爱说。

【片段二】

师:看到7×5, 你会想到哪些学过的知识?

生:7×5与5×7是一样的答案。

生:7×5既可以表示7个5相加, 也可以表示5个7相加。也就是7+7+7+7+7, 或者5+5+5+5+5+5+5。

生:我还能把它变成2×14+7。因为2个14也就是4个7, 所以再加1个7就是5个7。

生:我还想到了14×3-7。因为1个14是2个7, 那么3个14也就是6个7, 所以要减去1个7才是5个7。

生:我还想到了14+7×3, 也就是2个7加3个7等于5个7。

师:太棒了, 先说到这儿吧!

生:不行, 不行, 老师, 我还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变成3×5+4×5, 因为3个5加4个5也就是7个5。

生 (很多) :不对!

生:对、对, 刚才我们不是说7×5还有一个意义是7个5吗?这里就是表示7个5的意义呀!

师:就是呀, 他从不同思路把7×5进行了变化呢, 真是善于思考呀!除了变式, 我们还能做什么?

生:我还可以提出用这个算式解决的数学问题。比如, 一盒饼干有7块, 5盒饼干一共有几块?

生:202班有7个小组, 如果每个小组有5人, 那么一共有几人?

生:一只手有5个手指, 7只手有几个手指?

……

师:一个星期有几天?

生:7天。

师:那么……

生:哦, 我知道了, 那么5个星期有几天呢?10个星期有几天呢?

生:10个星期就是70天, 也就是10个7天。

【反思】“看到7×5你能想到哪些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学生由此想到了算式的意义、变式、问题解决, 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学生的思考都围绕问题本质而进行。一个数学问题带来如此多的数学思考, 可见教师平时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之成效。而如此精彩的数学思考也源于教师提出如此开放的问题。

【片段三】

师 (课件出示) :今天是本学期第12周的周五了, 这个学期已经过了几天?

生:可以列式为12×5, 因为一个星期只有5天是上学的, 另外两天不算。

生:我有不同想法, 老师的问题是这学期已经过了几天, 不是求上学了几天, 应该包括周末2天。

师:你说得有道理, 不过刚才同学能列出求上学天数的算式也值得表扬, 而且他已经考虑到了周末, 只是对“过了几天”的理解有些不同。

生:那么我想正确的列式应该是12×5+12×2。其中12×2就是算周末总共有几天, 再加前面上学天数就是这学期已经过了的天数。

生:嗯……好像不对, 今天是第12周的周五, 还有周末两天没过呢, 应该再减2天吧?

师:太棒了!你考虑到了这个星期还没过完。

生:我觉得还可以列成11×7+5, 因为……

师:太棒了!

生:还可以是12×7-2, 因为……

生:我也想到了这个算式, 我还能算出它的结果……

师:同学们已经开始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

生:我觉得可以先算2个7, 再加10个7, 然后减2。

生:我想先算5个7, 再加6个7, 再加5。

生:那我还可以先算4个7, 加8个7, 再减2呀!

……

【反思】教师总能找到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部分并给予肯定, 教师的引导非常自然, “他考虑到了……”“他已经开始想如何计算了……”, 这种评价既是肯定又是引导, 使学生不断突破思路、拓展思维、深入思考。在学生的相互启发下, 方法层出不穷, 有些已远远超出二年级学习的要求, 但教师总是充分地肯定。在这样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中, 学生们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反思

看同学们的讨论, 读者一定会感受到学生高度的参与热情。他们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不断验证同学的说法。如此开放的思维、积极的讨论都源于教师能抓住知识本质进行问题设计, 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能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与评价。

(一) 教学突出知识本质

乘法的本质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教学乘法的认识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至于乘法口诀的背诵、运用等, 则是技能与记忆问题。因此, 在乘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 笔者就在了解学生已经有一定口诀背诵能力的基础上问:那你知道“三四十二”的意义吗?它用加法如何表示?用图如何表示?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样, 没几节课, 学生就熟练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它与加法的转化、乘法口诀的运用及其与生活的联系。等到了7、8、9的乘法口诀教学时, 教师再没必要在口诀得出、记忆上花太多时间, 而是着力创设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从学生表现中可以看到, 因为学生对乘法本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所以能围绕知识本质对算式进行诸多变式, 体现出很好的形变而意义不变的思考方法,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也是根据问题的本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答方法, 表现出非常灵活的思路。相反, 假如学生没有对乘法本质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对于7×5的变式不会如此丰富:既有7个5的变式理解, 也有5个7的变式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对知识本质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学生也不会有如此主动、积极的交流与探讨。

围绕知识本质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 才是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 提出有思考空间的问题

教师要能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价值、有思考空间的数学问题。问题思考空间大, 更易激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发挥差异资源的作用, 实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 给课堂带来更多精彩。

在“看到7×5你会想到什么”这个问题上, 学生可以想算式的意义, 可以想变式, 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 提出问题又可以想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又可以多种多样, 多样的方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更优的, 如何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从不同的方法中又能发现什么规律、总结什么经验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经历想象、联系、推理、思考、总结、发现等诸多学习过程。而且, 这些过程是自主、自发、自由的, 而不是在教师设计之中。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才能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只要适时地问:你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谁能再解释一遍?你同意吗?为什么?有没有补充?这就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的最好体现。也许教师会说, “问题空间大, 怕控制不了课堂”“怕学生扯得太远”。其实, 教师不必控制课堂, 而是要引导课堂、组织课堂。在学生想偏了的时候引导一下, 想错了的时候纠正一下, 想乱了的时候整理一下。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引导与组织中, 逐渐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而教师, 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历练出教学机智, 逐渐使教学达到得心应手、收放自如的。

高效课堂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生成性、解放性教师敢于提出有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 才能解放学生的思考力、学习力, 让课堂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让课堂更高效。

(三) 用好激励性评价

小学教师, 最重要的不是具有怎样高级的专业化水平, 而是她 (他) 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 是否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善于激励学生的教师才会有高效的课堂。笔者问过许多不爱举手不爱发言的学生, 回答都是“怕说错”“怕同学笑话”“不敢”。因此, 作为教师, 爱鼓励、会鼓励, 善用激励性评价, 一定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也是必须具有的教学观。鼓励学生, 教师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学生的知识水平去理解学生, 而不是简单地以标准答案去评判。就如上面交流中, 当学生答不出时, 教师可以说“稍提示一下就会了”, 当学生想得不完整时, 教师可以说“能想到一些已经很不错呀”, 哪怕学生完全答错, 教师还可以说“能发言就是会思考的好学生”。只要教师愿意, 就一定会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教育一定是基于人性的, 而人性普遍是期待鼓励的, 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激励性评价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3.《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喜欢看动画片么?现在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我有个要求,你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字信息。播放动画片《一个师傅三徒弟》。

告诉我,你找到了哪些数字?

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用七十二变破解八十一难的吗?只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你就会揭晓答案。

二、学生合作探讨,引出9的乘法算式

1.(课件1)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格子?

你是怎样想的?(空了一个格子,就是比10少1,是9。)这是几个9?

能写出1个9的乘法算式吗?(板书1×9=9)看到这个算式,你还会想到哪个算式?

2.现在还能很快说出有多少颗星星吗?这是几个9?

1个9和10比,猜2个9和谁比呢?2个9比20少几?

说出2个9的乘法算式,得数是多少?

3.再往下看,这是几个9?(3个9)

相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怎样写乘法算式?

4.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以此类推,猜4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5个9呢?猜下一个会是几个9?7个9呢?8个9?最后一个是几个9?

5.通过看图,老师写出了1个9,2个9,3个9的乘法算式,那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像老师这样看每句话中的前半句列式,看后半句算出得数么?

6.说出你的答案,师板书。

7.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9的乘法)师板题:9的乘法。

三、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

1.为了方便,在计算9的乘法时除了用刚才与几十相比的减法来计算外,还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板:口诀)

2.想一想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八十一难,是几个9?

(板:九九)齐读

九九八十一中前半句九九即是9个9,算式是9×9后半句八十一是得数。

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几个9?所以说八九七十二(板:八九)

3.余下的口诀你会编么?先在书上84页从下边起填上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结合板书继续往前编写其他口诀,生编写时师板书。

4.谁能介绍一下你编写的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5.观察9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思考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规律:

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积差9。

积的十位数字是从1到9,而个位上是从9到1。

9和几相乘就等于几十减几。

每句口诀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课件2)

四、记忆口诀

1.让你记忆9的乘法口诀,你觉得哪句好记?

2.对口令记忆,同桌坐对,师生对。

3.猪八戒在计算5×9时,口诀忘记了,能帮他想想办法么?(课件3)

方法:一个9一个9地加,一直加到5个九、用50-5、用四九三十六再加9、用六九五十四减9。

4.其实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里,有一个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妙招,你想学么?(课件3-11)他的武器就是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试试:两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积是27。

五、练习

1.学完了9的乘法口诀,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能帮我解答一下么?(课件12)

2.9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而且还是一个吉利数字。古代的皇帝被称为九鼎之尊,官员被分为九品,其中一品大元是最大的,九品却是最小的,官员家的花圃也是按职称的大小布置。(课件13,观察一至九品大元的花园)分别用哪句口诀计算?用手势表示。

3.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课件14)而他们师徒四人此时却被困在火焰山,愿意去解救他们么?只要破解这四个魔咒就会得到铁扇公主的八蕉扇灭掉熊熊大火,有信心吗?

(1)看第一魔咒,书法(课件15)

(2)走进第二个魔咒。阅读(课件16)

(3)看铁扇公主的第三招是什么?(课件17)

(4)让我们一起努力破除第四个魔咒。(课件18)

4.用我们的智慧破解了铁扇公主的四个魔咒,解救了唐僧师徒四人,可我要考考大家,(课件19)看到12、24、18你能说出几道乘法算式。选择其中一个数说一说。

六、小结

在今天的西游之旅中,你学会了什么?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最后让我们再次问候9的乘法口诀,看板书齐读口诀。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9×9=81

(作者单位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小孤山中心校)

4.《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四

一、培养探究能力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内化的过程。所以,教学时我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例题时,我动态地演示星星图,让学生观察、体会星星地个数与几个9的关系,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我提问3行星星一共有几颗时?学生回答是27颗。此时,我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追问:这个27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有的是用3个9相加得出27;有的是在前一个数18的基础上加上一个9得出27;还有的是根据星星图,和方格去比较用30-3算出27的。总之学生的想法是多样化的,思维是活跃的。数学课堂就需要思维的碰撞,这样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再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发现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几个九比几十少几”时,我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前面1个9比10少1,是9和2个9比20少2是18这两个练习,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填写表格。填完以后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悟,在比较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因材施教

因为9的乘法口诀比较特殊,有着许多规律,所以在记忆口诀时,允许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口诀,照顾学生的不同差异。特别是,老师后来介绍的“手指记忆法”,学生很感兴趣。我先请一位同学上台在投影仪上边背9的乘法口诀边演示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带领学生一起伸出10个手指头,自己边动边记忆,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效果很好。提供多种巧记口诀的方法,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抽象的规律来记忆口诀,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用手指记忆口诀,让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提高学习兴趣

5.《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五

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我用了孩子们熟悉的民间歌谣《数九歌》作为导入,引出课题——9的乘法口诀。知识点的讲解,用的也是“数九歌”,具有趣味性,吸引了他们的眼球。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仿照之前学的8的乘法口诀自己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且探索口诀的规律,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然后背诵口诀。练习采用了一些游戏,孩子们大都很积极。关于9的乘法口诀口诀的背诵,引导学生找到用手指帮助记忆的诀窍。

这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首先,知识点不够突出。其次,对于口诀的背诵方面做的不够扎实,课堂上应该让更多的小朋友背诵,尤其是平时不太自觉的小朋友,这样就可以减少课后补差的负担。再者,就算是数学,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第四,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应该适当的在黑板上板书,比如学生总是把四九三十六写成四九三十二,跟8的口诀发生混淆。最后,作为一名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多多的学习、思考。

6.数学《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六

生:相差9,一个是9,两个是18,三个是27……

生齐读一个9是9,两个9是18,三个9是27……

【评析:这个数轴是在7和8的乘法口诀中方法的延续,学生在学习7和8的乘法口诀的时候,已经掌握了这样的加法向乘法口诀的过度的经验,这节课这个环节的教学就是经验的巩固和应用。不仅仅是计算出结果,而且要知道几个9相加如何向乘法转换等等。】

其次,根据数轴上9的加法,自己编一下9的口诀。

三名学生上黑板板演。两个写乘法算式,一个写乘法口诀。

生1:1×9=9

2×9=18

3×9=27

4×9=36

5×9=40

6×9=48

7×9=56

【评析:很多老师认为学习了7和8的乘法口诀,9的口诀很容易了,特别是9的数轴上,一个9,两个9,一直到九个9相加结果出来之后,学生对9的口诀就迎刃而解了,结果依旧会出错。另外一点,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肯定是乘法算式和口诀在一起学习的,而这节课老师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割裂开,学生对乘法算式成了死记硬背,不是参照或者对比去理解记忆,所以学生错把8的口诀加在了9的算式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第三,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

2×9=18

3×9=27

4×9=36

5×9=4

56×9=5

47×9=6

38×9=7

29×9=8

1生1:得数翻了一下18、81,27、72,36、63,45、54.。

生2:得数一个和一个都是相差9。

生3:从上往下,每个都多9,从下往上,每个少9.。

生4:十位上每个比前一个都多1,个位上每一个比前一个少1.师:除了这个,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5:个位加十位的和是9.师:一九得九,比10少1,二九十八,比20少2,三九二十七,比30少3,九九八十一,比90少9

【评析: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9的口诀中,规律是最多的,教师在这个环节里,不仅仅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来发现了什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发现了之间的关系。这些不是割裂开,而要整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积累基本经验,把知识内化,形成一种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片段四:

1、九的口诀的手指操

7.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七

关键词: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66-01

小学数学的内容非常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是一项必要的内容。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乘法口诀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甚至是仅仅作为“必修”内容来看待,乘法口诀的积极作用,也没有得到系统的发挥,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仅仅是按照基础的模式来完成,对后续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针对乘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今后把控好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获得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

一、创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乘法口诀是经过数学前辈总结、分析后获得的积极成果。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氛围并不理想,在长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都不能较好的适应开放式的课堂,思维上的禁锢并不容易解决。乘法口诀在应用中,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模式,能够创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七巧板”作为案例来进行。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展示出七巧板模具。其次,教师根据七巧板模具,引伸出“7”的乘法口诀教学,并且设定思考的题目。包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14里面有几个7?在28里面有几个7?”。学生在仔细查找后,与教师共同总结答案。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朗读“1个7是7,2个7是14.......”,最终总结出了“7”的乘法口诀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在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将七巧板作为引导的内容,促使学生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和禁锢,让学生自由的思考,在正确的方向下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益处。

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样性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本身的内容并不难,主要是按照定理、公理来计算,就能够获得较高的成绩。但当前的国家教育,追求的是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内容,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而不是仅仅应对考试。随着年龄的提升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很多学生只知道死板的理论,并不能获得较大的成长,这是今后教学要特别注意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乘法口诀的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样性。例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生活当中寻找与乘法口诀的内容。教师可出示一些典型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教师向学生提问:“该首诗共有多少个字?”。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能够很快的理解问题,并迅速答出“28个字”的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应让学生来做出系统的解答。学生回答:“该首诗共计4行,每行有7个字,根据乘法口诀,4×7=28”。通过开展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思维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在总体上有了显著的变化,能够灵活的理解题意,并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学科融合,展现外在的人文色彩

乘法口诀的教学,如果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那么学生的发展也仅仅局限于数学的内容当中,导致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减少,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当前,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都不可以“死守”本身所具有的内容,而是要在客观上、主观上,不断的联系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他学科的魅力,加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的拓展和课后练习的增加。乘法口诀在运用过程中,突出的作用在于,能够将学科较好的融合,展现出外在的人文色彩。

题1:老师收集到了一些练习,请大家写一写,要想想表示几个几?(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

1、一只七星瓢虫有几个点?

2、电子琴的白键一组有7个,5组一共有多少个?

3、一个人平均一天要喝6杯水,一星期要喝几杯的水?

4、这是一个班级的桌椅排列情况,请算算全班有几个同学?

通过上述题目的计算、分析、解答,促使学生将乘法口诀更好的应用到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当中,减少了灌输式教学的一些固有内容,推动了学生思维的进步。一般而言,数学知识主要是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和复杂的法则来完成运算的教学。但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内容非常基础,重点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和逻辑,因此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不能只注重客观上的标准,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的联系实际,才能将学科之间更好的融合起来,将人文色彩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并以此获得学生的肯定和支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重建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

从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内容、结构来看,缺乏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势必会遇到较多的难题,并且很难掌握好其他的知识。乘法口诀在教学过程中,另一大作用在于,将小学数学的内容、教学结构进行重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达到教学水平的新提升。

题2:教师利用图示或者是多媒体课件,简单展示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教师先编写一个作为案例。1个小矮人1张床,7个小矮人7张床;1个小矮人2个碗,7个小矮人14个碗。

学生1:1个矮人1个篮子,7个矮人7个篮子。

学生2:1个矮人3件衣服,7个矮人21件衣服

......

通过将教学内容、教学结构重新建立后,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都变得更加灵活,充分告别了以往的各项差错情况、混乱情况等,对学生的将来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建议在未来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因深入分析和探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总结:本文对乘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乘法口诀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标准及方法上,能够根据学生的变化,选择差异化的手段来完成,相信将来能够获得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孟凡媛,李越,陈方华,何昌琳,杨晓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以《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04:28-30.

8.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二年级《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展示课件,复习旧知

(1)补全口诀并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2)听记。2.揭示课题

师:上面我们复习了2——8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师: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小狗乐乐也想和我们一起学习,好不好?看看乐乐在干什么?观察小狗乐乐是怎样跳格的(每跳一格是几?每格的得数都是前一格的得数加9),学生完成跳格图。

(2)教学“一九得九”。呈现图片(一堆桃子,9个),提问:观察这幅图,有几个桃子,表示1个几?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3)教学“二九十八”。呈现图片(两堆桃子),提问:2堆桃子是几个?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4)自编“3到9个9的口诀”。提问:3堆桃、4堆桃呢?怎样列式? 师:口诀是……

三、巧记口诀

1.介绍手指记忆法,帮助记口诀。

师:老师有一种记口诀的方法很有趣,你们想学吗?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

师: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手指记忆法。师:那接下来咱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记记口诀。2.各种形式记口诀

(1)一二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前半句,三四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后半句。

(2)老师说一句,一二组同学说上句,三四组同学说下句(3)老师说得数,同学说相应的口诀

四、巧用口诀,巩固知识

五、小结

六、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小部分学生已经基本上能背诵9的乘法口诀。因此,我认为口诀已经是学生的一种认知基础,从各种情境去获得口诀对于学生已经没什么期待可言。所以,我从口诀出发,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使学生发现了规律,掌握了口诀。

首先,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单纯的口诀背诵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目的而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探索、验证、推理的过程,进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我在出示口诀前,采用一系列自主的探究活动,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探索规律,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创作和想象的的空间。

另外,口诀的记忆一向是个难题,学生往往进行死记硬背,遗忘率比较高,这节课我通过手指记忆法让学生找规律使学生找到了窍门,知道了怎样推算口诀,强化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回顾我整个准备及教学过程,我发现了好多不足之处:

首先从教学设计来说,我总是更关注整堂课的整体设计,而对于细节问题,却没有很好地把握,在教学中,更没有突出是重点、难点。

其次在课件运用过程中,没有做全面,周到的考虑,使课堂中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对于口诀的强化练习中,由于没有做到细致的考虑,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顾此失彼的问题。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反馈中很难涉及到每一个人。

从我个人的眼光来看,数学由刚开始的追求情景,追求生活化,到现在追求扎实,唯一不变的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数学地思维方式。

9.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九

一、新课程倡导课堂的开放性,那么,我们就要解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问题。我认为,在新课程中,“教”教材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本节课的知识点,将例题和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效的结合起来。例题中首先呈现的是一个10×9的方格图,每行的10个格中都有9颗星,根据题意完成“几个9”的连加的计算,再利用列表计算的过程和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填出9的乘法口诀。在例题中,方格图是没什么大作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想想做做”的第1题中组织学生观察例题图并借助表探索并发现上诉规律,启发学生利用这个规律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因此我考虑将例题和想想做做的第1题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其互相渗透,课后感觉效果不错,学生既完整地编出了乘法口诀,又利用起方格图的规律很好地掌握了背诵口诀的方法。

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教学口诀时,我先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性,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总结1—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自己编写总结9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编出后该怎样记住呢?我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积的规律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同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介绍了手指记忆法,通过示范介绍、模仿尝试、互相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对枯燥的口诀记忆产生了内在的自觉的需求,获得了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

这样的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进一步探寻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场所。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我在教学中凸现了学科特性,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运用我们古代预知天气的《九九歌》,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习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使得学习效果得以最佳彰显。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在课的最后我创设了一个9元超市,在学生学会了9的乘法口诀后,我并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会背的基础上,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懂得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乘法口诀。通过解决诸多此类的实际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明确学好数学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

10.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十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前面几课时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我认为口诀已经是学生的一种认知基础,从各种情境去获得口诀对于学生已经没什么期待可言。所以,我从口诀出发,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使学生发现了规律,掌握了口诀。

1、首先,我让学生先猜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再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乘法口诀,并依次列出口诀,把这个基础直接进行呈现。这样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的要求。

2、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单纯的口诀背诵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目的而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探索、验证、推理的过程,进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我在出示口诀后,采用一系列自主的.探究活动,先让学生选择几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由创作和想象的的空间。再通过比较深入挖掘口诀的规律和特点,以求更好的掌握。

3、在分析口诀的时候,我作了全面周详的考虑,纵向呈现口诀,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各种不同的规律,接着我再把口诀中的积用数字的形式出示,学生马上又捕捉了到信息,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和是9,而且找到了二九和九九、三九和八九等,它们的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相反的,教师相应地用课件演示。口诀的记忆一向是个难题,学生往往进行死记硬背,遗忘率比较高,这节课我通过两次让学生找规律使学生找到了窍门,知道了怎样推算口诀,强化方便了学生的记忆。最后,运用课件演示用扳手指头的方法记忆口诀。即从左往右数,第几个手指弯曲表示几九的几。

这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课始重激趣。

通过向学生介绍九九歌谣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

2、课中重引导。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记忆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本身的规律;记忆方法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记忆方法三,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发散的思维习惯。教师不仅要善于对所教内容进行点拨,更要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本领。

3、课间重交流。

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4、课尾重拓展。

11.直观教学的作用《9的乘法口诀》课后反思 篇十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由于这是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求商的方法,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动的故事比枯燥的数学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并把它编成了一个小故事:今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12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3只猴宝宝都特别想吃,大家你争我抢,谁都不肯让,猴妈妈见到这一情况,左右为难。你们能帮猴妈妈分分这些桃子吗?学生听到故事时,都特别兴奋,精神都高度集中了起来。

2.探索“求商”方法:学生听到问题后,好奇心促使他们很快地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桃子来分,有的学生用小棒在桌面上分,还有的学生试图用连减的方法计算出来。在得到结果之后,很多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将手举起来,想要将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在学生相互交流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猴妈妈分桃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为什么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原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探索出“求商方法”。

3.多样化习题训练: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有不断地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设计习题时,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题目,如:“计算速度大比拼”,“谁答对了就把礼物送给谁”,“争做送信小行家”„„学生看到这些有竞争性的习题,个个都兴趣高涨,积极的举手回答,唯恐自己落在他人的后面。

12.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小青蛙、小蝌蚪图片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提问: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 这部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他们师徒经历了多少难? 二.学习新课

(一)编口诀

1、老师这里有许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课件出示:

你能很快地告诉老师这里有几颗智慧星吗?

你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了呢?(共10格,空了一格)

空了一格,也就是比10少1,比10少1是几?

列式:9×1=9

2、出示两排智慧星:

2个9,比20少(),是()

列式:9×2=18

师生总结:

9×3= 比30少3 9×4= 比40少4 9×5= 比50少5 9×6=? 9×7=? 9×8=? 9×9=? 2.根据式子自己编口诀

小组合作编口诀,写在卡片上。集体订正。

(二)总结规律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自已编出9的乘法口诀。请读一读你们自己亲自编出的口诀,读完后仔细看一看,你们能发现9的乘法口诀积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吗?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小组汇报:

1.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9。

2.它们的积十位上的数是1.2.3.4.5.6.7.8,个位上的数是9.8.7.6.5.4.3.2.1。

3.每句口诀的积,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4.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交换了位置。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分析得也很详细,我真佩服你们这些小天才!你们能利用这些规律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吗?

三·巩固与练习

(1)师生对口令

(2)出示几个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算完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第三题让学生先想一想,在回答,兔博士订正答案。

(4)做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5)用幻灯片先指导学生观察,然后自己再列式,再集体汇报。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首歌曲《白杨和小河》结束本课

一.设计理念

本课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经历过程,全员参与,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表内乘法㈡”这个单元的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乘法口诀的相应经验。教学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以往学习经验的指引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发现它的特殊规律,并尝试着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六.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图片、房子图片、口诀卡。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师:今天能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我非常高兴,老师还带来了端午节赛龙舟时的一个场景。请看:(播放课件赛龙舟:龙舟赛场,鼓声震天,9条龙舟首尾交错,自右向左划进画面。)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和几有关? 师: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赛龙舟为切入点,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观察发现每条龙舟上的人数是相同的,都有9个人,有9条龙舟等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有关9的数学问题,紧紧扣住9,自然而然引入课题开始数学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师: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学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还邀请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袋鼠跳着进来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袋鼠奇奇,很高兴认识你们。)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进而能够更好的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袋鼠奇奇跳一步是多少?是9,几个9?1个9是9;跳两步是多少?18是怎么得来的?18里面有几个9?2个9是18。„„我们知道袋鼠跳一步是1个9,1个9怎样列式?1×9=9,一九得九;一九得九这句口诀可以写出几道乘法算式?(板书:1×9=9 一九得九 9×1=9。)

师:根据袋鼠每一步跳的过程,你们能先写出乘法算式,再编出乘法口诀吗,试一试吧?

请学生翻开课本第43页,自主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从龙舟图到袋鼠跳,由图示到表象,充分利用数轴,让学生观察袋鼠跳的每格是9,认识到几格就是几个9,以袋鼠跳为支撑点,暴露思维过程,从现象到表象,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编口诀,体验口诀的形成过程。

2.自主探究,理解意义。电脑出示算式和口诀(请小朋友们认真查一查,你填的和电脑填的一样吗?)师:谁来说说编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这句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师:二九十八、五九四十五这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那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师:三九二十七、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八九七十二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你们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波利亚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依据新课程转变教师的角色这一理念,没有采取讲授的方法“送”口诀,“背”意义,而是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自然而然促成了孩子们由遇到问题到寻找方法,发现规律的思维过渡。充分地体验,主动思考,孩子们在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

(三)探究规律,记忆口诀。1.找规律。

师: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里还藏着好多小秘密,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吧!(小组讨论后反馈。)

【学情预设】低年级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很多:每相邻的口诀相差9;积的十位依次大1,个位依次小1;其中两句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正好颠倒;积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之和是9„„。

(1)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9。

(2)积的十位数字依次大1,个位数字依次小1。

(3)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老师还知道一个规律,想知道吗?(9的几倍比几十少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规律来帮助记忆口诀,凸显“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新知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选择,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2.记口诀。

(1)手指记忆法。师:这些规律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老师还有一种很有趣的记口诀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电脑演示一到三的口诀后让生自己边做边和电脑里的验证。如果我忘了五九这句口诀谁来教我?)

(2)对口令。

a.同桌对口令。

b.猜口诀。【设计意图】在记忆口诀这一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现口诀中的规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口诀,不断地用赏识性的语言来激励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智慧的碰撞,使学生对于枯燥的口诀已经发生了感情,使原本静止的,程式化的口诀记忆过程成为鲜活,生动的师生学习场景图。

(四)巧用口诀,巩固知识。1.射击比赛。

6×9= 9×8= 5×9= 9×3= 4×9= 2.碰碰车。

三()二十七()九六十三 二九()()八十一

3.帮小动物找家游戏。

3×6= 6×3= 2×9= 9×2= 三六十八 二九十八

6×6= 9×4= 4×9= 四九三十六 六六三十六 【设计意图】在现实的情境,趣味的游戏,开放的活动和务实的作业中,多样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丰富了记忆口诀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有趣、有用和挑战性,让学生再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再请小朋友们根据龙舟赛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并邀请小伙伴回答。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龙舟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5.想一想,做一做。

9×4+9= 9×7+9=(五)自主小结,大胆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最好?

延伸题:我们班有40个小朋友,每条龙舟只能坐9个人,需要几条龙舟? 【学情预设】机动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就指导学生探究解决,没时间就作为课后延伸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袋鼠出现和大家说:今天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学到了好多知识,谢谢小朋友们,再见!)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表达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巧设导语,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本节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龙舟赛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多次经历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给了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出一句口诀后,就让学生根据袋鼠跳的过程,独立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再写出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体验中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新知识,注重规律方法的概括总结。“记忆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本身的规律;“记忆方法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记忆方法三”,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发散的思维习惯。教师不仅要善于对所教内容进行点拨,更要在学习方式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影响,使学生提高进一步学习的本领。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合作创新的乐趣。由此产生的互动效应,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参与合作的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

13.二年级《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篇十三

在讲解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我和讲1到8的的模式有所变化,一上课我就提问检查孩子们对已经学过的口诀的掌握情况,我知道,有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熟练地背诵部分的口诀,还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会背本节课将要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但我不能认为有些同学会背,就不教了或教得快一点,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到大多数的孩子,从零开始。让孩子们根据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没有一句一句的分析每一句口诀的意义,而是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口诀的经验你一句我一句的.搜集9的乘法口诀,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巩固已知的机会,又抓住学习目标不放。这很好的体现了让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一、背口诀贯穿始终。

学口诀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并能灵活运用,当然用是建立在积极的基础上的,所以这节课我会让孩子们以背为主,在孩子们搜集完9的乘法口诀口让孩子们读背;接着以图画的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口诀的意义之后再让孩子们自由背、分组背、集体背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背诵;然后。用手指的帮忙,让孩子们边做动作变背诵;在练习过后还让孩子们给同桌背。

具体的背诵方法:

1、在表格里,让孩子们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积,然后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都不难发现规律:

(1)相邻的每句口诀的积之间相差9;

(2)积的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

(3)得数个位上的数逐渐少1、十位上的数逐渐多1。在这样发现规律后再去记忆很是不错。

2、两手展开,手心朝向自己,从左手的大拇指开始收回,往后依次收回一个,就放开前一个手指。

3、利用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1个九就是9天)

二、借助图画,帮助理解。

这节课,我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句一句的去分析,让孩子们去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而是挑几句借助图画来理解记忆。

三、有针对性的练习。

上一篇: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评分下一篇:四只小瓷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