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2024-06-2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共9篇)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一

人本主义哲学视角下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王安中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北京,1000037)

摘要: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哲学视角下,对于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不尽相同。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讲求对人的重视,对人类整体发展的重视。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根本上基于人本主义哲学逻辑;经济学发展的目的,内容和研究者的评价标准本身也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逻辑。本研究在人本主义的前提下,通过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教育对人的理性,秩序,创造性的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分析高等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于人本主义经济学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的发展;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促进机制

一、人本主义哲学简介

“人本主义”由英文humanism翻译而来,通常还译为“人文科学”、“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它是建立在“人是目的”理念基础上的关于天人、物我、群己、劳逸等关系的思想表达。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流派之一(另一支是科学主义)。它发端于十九世纪中期,由克尔凯戈尔、叔本华、尼采等开创,二十世纪初现象学倡导的“生活世界”承前启后;海德格尔、萨特、波伏瓦、梅洛庞蒂、加缪等引领的存在主义运动。到了现代,“它是一种乐意为这个自然世界中的一切人类的更大利益提供服务,提供理性、科学和民主方法的哲学。”人本主义哲学总是从某种“应当”出发,也就是从特定的道德观念出发,以“人的东西”反对“非人的东西”,只有“人的东西”才是人的本质。作为一种“元价值”、“元哲学范式”,“人本主义”最能体现这一概念的哲学意蕴。

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本主义是一种以人的生存为根基的基本哲学范式。第二,人本主义是一种以自觉和不自觉的形式支撑着人类行动的价值观。第三,人本主义是一种规范和调整人类实践行为的实践原则。

当今人本主义思想开始更加重视非理性的思考。理性主义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是一些列的价值迷茫。正如加缪的“荒谬主义”。理性仍然在束缚着人类的思考。虽然它带来知识,却始终无法找到世界的本源,摆脱上帝束缚的人类又要求脱离理性的宰制,获得真正的自由。人本主义哲学正是在这种困惑下开始发展的。

二、高等教育应该是人本主义的教育

(一)传统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传统的大学哲学观,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认识论,一种是政治哲学论。强调认识论的人,把为知识而知识的“闲逸的好奇”的精神追求作为目的;强调政治论哲学的认为探求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起初,由于自然知识的有限性,知识对生产力发展推动不足以及大学规模的原因,认识论的大学哲学观念统治大学,大学真正成为精神洗礼的纯洁的学术场所。但随着工业化,科学化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此后的大学哲学发展过程中,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开始融合,应且有政治论高于认识论的趋势。毕竟理性化的社会引领者过度理性化的思潮。当然,作为反抗与妥协,两种哲学观念开始趋于平衡,以一种契约的形式,互相尊重对方的观念,使得大学保住了最后一片纯洁的学术净土。

(二)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1.高等教育的目的指导人的行为的核心是一种终极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表现在我们的选择,而来源于我们的某种终极哲学信仰。对于高校的哲学观,我们必须以一种目的与意义深度的思考。对于高校的目的,对于高等教育为何存在和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我们尝试用人本主义的视角加以思考。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教育的根本实质是保持和促进人的生命存在,生命存在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属。而人是具有自主性的,是一切教育主体。培养人所需的要素,就使人成为怎样的人能够幸福,能够获得生存的能力,以及价值与意义的一切物质与精神手段。不论是高深的学问,还是能应用于实践政治,只要能够达使人获得自身的意义与价值的体现,都是可以考虑的。

2.高等教育内容

所以,不论是人之论还是政治哲学论,其演变的过程必然是随着社会的社会的演进,人类生存与发展,获取价值与意义的不同环境和标准而不断变化的。近代科学理性战胜了上帝的存在,人们开始信仰科学,以最求财富,摆脱神的束缚作为追求意义的手段,大学中对于人的意义淹没于理性的进步中。大学中政治哲学论的注重直到之间,服务于社会的思潮开始发展;而当代随着人类对于科学理性的逐步怀疑,人们质疑生存意义,开始通过重新思考心中的信念获得新的意义与幸福,大学中的高深学问开始复苏。因此,在所有的大学哲学思潮中,变化的是理论角度,不变的是思考的根源与目的——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幸福。

3.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

大学中存在一种普世的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关心人本的价值观是一种观注人的存在、价值、尊严。这种价值观及时我们赖以思考的源泉,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标准。布鲁贝克始终坚持以“高深学问”作为其逻辑起点。高等学校有三项主要职能:传播高深学问,扩大学问领域,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在人本主义的逻辑下,一切大学目的的核心价值必须是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核心的。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一种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与社会性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的教育,到纽曼的自由教育观,再到《耶鲁报告》的自由教育思想,都闪耀着人本论的光辉。从美国20世纪20~30年代、40~60年代、60年代未到80年代中后期这三次通识教育运动来看,人本论思想对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是20世纪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主题。

所以,高校的哲学观念也因该是一种人本主义逻辑的。这种逻辑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三、经济学中的伦理学与人本主义。

经济学的研究必然要关注人。人在经济学中应处于何种地位?这是审视经济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经济学中的伦理学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最终的利益回归还是人。对于起源与目的都是人的学科,必然要涉及到关于人的伦理问题。伦理学又叫实践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的关于人的思考,指导人类一切相关实践的学问,经济学概莫能外。

1.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经济学研究的的目的,古典经济学派一般倾向于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利益最大化,为什么利益要最大化呢?不可否认的一点,人们摆脱宗教束缚的最有利武器就是人们的财富和追求财富的热情。这种动力使人们自由,幸福。财富的膨胀,带来了新的虚无与失落。当某种经济政策是少数人获得利益,多数人失业下岗时,经济学家为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伦理取向,提出新的更加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而经济学家的道德责任感,也经常引导研究方向。

2.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学家认为自己的研究是实证的,因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就是实证性质的。但经济学命题中很难找到纯粹“技术性”的问题。比如某位经济学家被咨询关于如可控制失业率问题的时候,他必须了解到决策者所持有的态度。当然如果决策者没有这样的要求的话,经济学家不得不用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填补这个缺口,因为这种决策建议首先要得到的是一种评价标准,而种标准只有从经济学家那里找到答案。

3.研究者

经济学研究不都是实证性的,还有规范性的在其中。在决定研究领域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时,经济学家必须考虑伦理问题并同样需要某种概念和标准,这种标准首先要应用于经济结果和过程的评估。研究者本身不但收到自身价值观的影响,还受到自身对于研究问题态度的影响。比如一位马克思主义着,会将经济分析成一种剥削模型,而凯恩斯主义者则不会。

综上所述,经济学家必然要懂得一点伦理学知识的。道德反思贯穿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二)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

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人本主义的理论。因为经济作为人的活动,必然是为了任的生存与发展开端的。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划分成两个重要的概念,几个人人本主义与社会人本主义。两种不同本位的理论构成的西方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今天,人们一般把基于社会本位思想的经济学称之为西方人本主义经济学,而把基于个人本位的经济学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或主流经济学。

强调个人本位,无外乎就是个体最为经济学研究的主体。一个人本位的经济强调一种经纪人的假设——人是理性的,能够做出理性判断的,最求利益最大化的。对于个人利益的从亚当·斯密开始,基于个人本位价值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一直被奉行。个人成为经济研究的主体。从社会经济学家边沁开始,多数人利益就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关注点。不论是怎样的经济学视角,都无法回避一个关键的问题——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类最求无限的财富的目的也就是自身意义一种实现方式。马克思·韦伯认为,人类最初进行的无限是财富积累,个人利益的膨胀,与宗教改革密不可分。一种新教伦理鼓励人们通过追求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获得上帝恩宠的手段。上帝容许创造但拒绝挥霍,而终于上帝死了,人们在道德上的缺失,社会观念的无视,引发了20世纪的社会危机。基于人本经济作为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领域中视角进入经济学。两种经济学仅仅是从不同的视角环境下做出的对人类的意义的解释。

经济学历史,正如大学的人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与科学理性的斗争。显然,个体的经济模型拥有自己明确的主体,价值取向以及种种假设,更有利于分心经济学的各项指标,使之更加科学实证化,则方面比人本经济学更有利于研究。

但正如前面所说到的,经济学充满了伦理道德的判断。任何判断都需要有一种标准作为基础,人本主义就是这种判断的标准。什么样的经济学研究是好的,不但取决于实证的科学性,还要看看主导这种研究命题或者假设的人本主义伦理价值。

四、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促进机制的人本主义思考。

高等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评价标准根本上基于人本主义哲学逻辑;经济学发展的目的,内容和研究者的评价标准本身也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逻辑。所以,在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时就不得不放在这种逻辑下进行分析。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拥有相同的目的性,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主题,这是一下论证的基本前提。

(一)宏观角度

1.高等教育有助于巩固改善经济活动秩序。人本主义精神下的关于经济理性的假设并非

对利益的绝对追求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幸福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注定难以用一种量化的方式准确的表述出来,也难以做到很高的普及性。不过对与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这样的理性才是合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的。马克思·韦伯讲过,允许人类追求财富的同时,却不让人类肆意挥霍。人本主义的理性告诉人们一个“度”的问题。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就是培养人的关于“适度”的理性。这种适度原则不是为了适度而适度,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和谐的美好的幸福的状态。理性主义高等教育的所传授的人本主义绝非个人主义,而是边沁的,一种普世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人类在接受这种高等教育后自然对于获得适度的个人利益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于是否需要协调,如何协调人与人,人与人类,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形成一种经济的合理的秩序。这种秩序可以是一种自发的对现有经济制度合理之处的巩固,也会是对现有经济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善。这种秩序的巩固与改善,甚至是结构与建立,都是一种自发的机制。在竞争中的有序表现在对现有制度的信赖与对之都维护的目的的信仰。

2.高等教育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取决于经济发的结果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水平。人本主义精神下的经济发展的目的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一种可持续的,合乎人类及人的发展的经济。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取向就是这种追求生存与发展的。他教育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空间的认识,对于经济是人类更加幸福的认识,使自然与社会更加协调的认识。这种认识并非是基础教育阶段灌输似的教育,而是对学生对于这种人本精神的思维方式的、认知能力的教育。也就是说给我们一种或更多的方法而非一把尺子来衡量人类发展的问题。这种认识会融入到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中。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对现有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引导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在这种人本主义高等教育的指引下,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社会发展的重视。这种关注同样不是单纯的政治上的口号,而是一种自发的,全社会性质的对于未来的重视。大部分社会主流阶层或者是经济活动主体都接受过这种高等教育的话,经济活动的质量才能在各个方面得到保证。因此只有通过这种教育的方法,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才能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3.高等教育发展促进经济与其它社会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整体全片发展。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动力是经济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都会印象经济的发展。经济是各种社会因素的改造者,基础,同样也是被塑造者。人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与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应当是相一致的,与其它社会领域的目标是一致的。人本主义精神下的高等教育,对于关注人类的整体的发展问题,也即是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人本主义精神关注的是经济的本身的存在意义,而非一种本质的东西。我们并不过多考虑经济发展的指标经济发展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要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在经济发展对于人类生存的最终意义。高等教育有意的引导学生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目的与社会发展的目的相同性,也就注定了经济不能为了经济本身扩张而发展,即经济需要与社会各种元素的相互合作中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人本主义经济存在的价值取向——受到政治与文化影响,也会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一种强化与引导。高等教育从文化与知识与认知规训的角度影响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依赖性决定了必须与政治文化领域相互合作。

(二)微观角度

1.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可以降低交易中的摩擦成本。摩擦成本的产生可能是诚信、可能是信息不流畅等问题引起的。但这些摩擦归根结底在于一种经济活动着对于经济秩序的理解与遵守。这是巩固经济秩序的微观解释。高等教育对于人本主义理性思维的传递,使人们拥有强烈的经济规则意识。这种规则非外化的被迫遵守的规定,而是一种内化了的强大的认同。人们自觉遵守维护这种规则使之有效合理,维护的是人类的利益,游戏中看的更加长远,学会协调各种利益。另外,人本主义高等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理解给了人们对于经济活动共同的目标。人们接受了普世的价值理想,并应用在经济活动中。这使得人们活动的目的趋同,而更富有人本主义的理性。

2.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有助益人在经济活动中实现人与类的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想;类的价值,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理想。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都强调个人能力与集体智慧的结合。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我们不能不能忽略他人的,整体的利益。这种统一表现在对某种合乎这种价值的规则的遵守,对于他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尊重以。这种统一的结果是自我价值的满足与人类发展的有序。人的生存与人类的延续需要一种协调的力量,需要统一起来。类的价值是保存个体的发展活力,延续种群;人的价值在于发展个体并保存类的延续。二者在目的上的统一性影响力在经济动活上价值上的统一。这种统一有利于个体与群体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协调。

3.人本主义高等教育促进经济活动中的创造性。人本主义的教育注重对人的价值的发扬。人在经济发展,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都是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创造性。人本主义的高等教育,关注的是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也就是一种自由的,具有批判意义的,对于智慧与能力的学习。使学生有一种多样的思维环境。人的价值就是要给人的思想自由,高校中对于自由精神的培养,就是一种对于批判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如果教育是一种灌输,工业化的生产,任何原料进去出来的都是工业化的产品。这些产品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社会规训的色彩,学生在应试中,在各种标准化的学习中逐步被固化,失去质疑的精神。而人本主义哲学视角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农业的教育。对学生根据他的自然天性教育,引导,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经济领域,一方面,这种创造性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秩序,经济发展内容,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就是一种活力,一种不断应对发展的积极性方式。另一方面,创新的意识给人们一种对于改革的勇气与习惯。传统的对于改革的排斥,与后现代的对剧烈变革的狂热不是人本主义创造的特点。对于改革抱有一种活力与理性的态度。这种面对改革的态度骑士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基本基调和方式,比起创造的过程更加重要。

五、参考文献

[1] 郭湛,刘克苏。《大学》的经济哲学与当代大学使命———《礼记·大学》探微 [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10月,第17卷,第4期。

[2] 陈树林。对人本主义哲学的反思 [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

[3] 胡亚东。弗洛姆对马克思人本主义哲学的阐释 [J] 今日南国,2009年06月。

[4] 魏民。经济学研究中的人的问题 [J] 当代财经,2000年,第11期。

[5] 姜迎春。伦理主义:人本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特征 [J] 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6] 杨卫华。论加缪的人本主义哲学 [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19卷,第4期。

[7] 文晓红。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J] 哲学与教育学研究,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

[8] 陈惠雄。人本经济学新思维:一个探索性的理论框架 [J] 学术月刊,2006年11月,第38卷,第11期。

[9] 杨寿堪。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J] 哲学研究,2001年3期。

[10] 杨寿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 [J] 哲学术月刊,2001年11期。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二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中更多地融入了学生主体性,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将被动变为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要更好地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并深入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因此对教学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理念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重要指导和目标,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应当秉承“非指导性”原则,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多以间接性的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是以直接的命令式和灌输式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并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将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促使知识体系得到优化和拓展[1]。同时,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而不是强制教学的实施者。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得到整合。此外,作为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来进行学习,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自我的提升。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上首先教师应当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和科学的规范性。教学目标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以简单的个体为例,通过举例个体的行为和对具体的行为观察等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还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应用这些知识,从而做出相应的目标定位。例如,在《锋与天气》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图示来对锋进行描述。同时让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将灾害性天气和寒潮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行描述。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中播放南方地区的雪灾情况等内容,让学生来分析寒潮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深刻地领悟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将所学与生活相联系,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和未来的实践应用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地理教学的内容设计应当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内容设计,促使内容设计更加的合理化。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应当选择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并且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当中,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向学生讲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索。例如,在学习《山地的形成》这一节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用实际演示的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到山地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并得到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由简到难,并采取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多一分乐趣,少一分无味,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的教学方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入实践,促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君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155.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三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地理;教学

自主学习是新課程标准明确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知识掌握水平, 自己制定最适合的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学习,当遇到学习中的难题和问题时自己寻求解决方法,同时对自我学习进行评价。 自主学习有助于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巨大突破。

一、高中地理教学发挥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伴随每个人的终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山西太谷中学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学习地自觉性、主动性,这种学习模式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学习成为当今社会改变人们学习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只有明确学习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人们适应当代的发展需要。高中的地理学习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难度比较高、知识脉络比较复杂的学科,它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学习中奠定良好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它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地理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对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也没有一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了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构建地理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它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能力的需要,只有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遵循科学、优化教学设计,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决定因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导师。因为学习兴趣能够影响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然后创建一定的学习氛围,并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提升兴趣,从而能够通过思考问题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学习大气与太阳的辐射功能,可以提出一些关于颜色在阳光下产生的作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颜色发挥创新思考和分析,在实际的课堂活动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疑问和不理解因素做出正确的解答。在这样的地理学习中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发挥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地理是逻辑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知识难度增多的全面学科,所以学好这一门学科知识就需要掌握地理知识的全部知识体系。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教会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构建。首先,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对旧知识的理解和回顾,然后根据新旧的结合全面分析新知识的学习脉络,掌握地理知识的主要结构和重要知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的主要概念,也让他们增加了对旧知识的巩固练习。高中的地理知识比较复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时刻将旧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从而保障知识的熟悉程度。例如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关于气候的分布问题,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季节在气候类型中的变化等知识点,在这些知识学习中,教师就要不断引导学生掌握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理解全部知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案例研究——以“常见天气系统”为例

《常见天气系统》该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主要包括气压、气温、冷锋、暖锋等知识内容。 为贯彻自主学习理念,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让同学们先收集最近十天的天气预报资料,切身体会天气环境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同学们收集好最近天气预报的资料后,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新课引导和讲授, 主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设置“ 探究活动”的若干项问题,引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理解相关知识点和概念,这样的教学效果远大于教师的单方面灌输。 此种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好奇心。 同时,为方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的了解冷锋和暖锋等知识,可以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法进行,通过视觉、触觉和感觉等多重感官建立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健康个性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在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改理念的支持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了支撑和平台,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用于尝试和践行,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树清. 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的“自主、互助、展示”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柳会先. 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孙仲霞. 农村高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篇四

赵湾中学 梁荆璞

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人类、环境、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但是众所周知,课改前的地理教学已经深深的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将素质教育切入到影响了三十多年的传统地理教育中,最终取而代之呢?笔者以为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一、为人师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是落实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

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实现这场变革,教师教育观念的革新是基本的切入点,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不断地提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根据时代的而发展,加强知识的推陈出新,不断获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动。那就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切实走出名次、考分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框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灵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沉闷、呆板、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变成学生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能的五彩世界。

二、知识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虽然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满堂灌输,死记硬背,但也不等于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而是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重在“导”,学生重在“演”。因此教师要改革那些“填鸭式”、“注入式”、“独唱式”的做法。要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实用、生动有趣有教学内容和启发、讨论、模拟、辩论、等灵活教学方法,将死板的知识变成活的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将学生学习负担变成求知修德的乐趣,要通过教育的“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爱思考、会思考、爱创造、会创造。

(二)使用好地理教材,选好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教材是教学之本,课堂教学必须紧扣教材围绕大纲。如果片面的求新求异,教学过程中狂轰滥炸,随随便便,学生会腾云驾雾,盲然无从,将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现行教材一是注重实用性,章节知识不强调系统性,一些偏深偏难的内容做了删改或改为选学,降低了难度,联系实际的内容有所增加,重点突出人类、环境、发展相互关系的内容;二是增添选学内容(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增加了教材的弹性和知识面,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训练。三是教材辅助有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训练地理技能,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理教学再利用地图、仪器、模型、标本、幻灯片等传统教具的基础上,发展很快。现在,音像材料、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教具走进了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形、声、色并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转变课堂气氛,便于课堂增强记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知识的扩展营——课外活动,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新课改理念下的地理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直观性。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教材安排的教具制作、地图绘制、社会调查、问题研究等等外,还可开展科技制作、手抄报展览、地理游艺晚会、地理科普知识讲座、撰写地理小论文等。这样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联系,不但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巩固基础知识,锻炼实践能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

成绩评定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综合考评与认定。素质教育要求成绩评定不但要真实、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素质,而且更要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达到最高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既要评定学生的智力因素,即对地理知识感知、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能力等,又要评定非智力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态度、习惯等,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到平时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2、静态与动态结合,既要考查学生某一时间内,某一部分知识,某一次考试成绩水平,又要考查整个学习过程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加强对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状况等平时表现的考评。

3、定性与定量结合。

5.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篇五

武鸣中学地理组:方成茂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们广西实施一年多了,这期间地理教师们紧跟课改步伐,积极投身课改,认真参与课改的各级各类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领会新课改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重塑新课程理念,把握新课程教材,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地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一)新教材的特点

现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教材内容结构包括正文、图表、读图思考、阅读活动、案例等。所有呈现方式都是教材的组成部分,彼此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就要做到灵活整合融会贯通。应特别重视图像中的读图思考与活动内容的学习,它是“知识与能力”的载体,这也应是重点突破的地方。图像在当今地理教材中已不再是“附图”或“插图”,而是与文字叙述并重的教材表述手段。如在教学中,积极利用教材案例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设问情景,极易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例:在学习气旋与反气旋时,利用台风与寒潮的案例设问,对学生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和读图思考,体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基本理念。同时通过设计这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来。一些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教与学留下思维空间。

(二)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完全颠覆了旧教材,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必须抛弃。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要注意放下“师”的权威架子,要以学生学习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真正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与想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讨论、探究、实验、观察、调查、信息搜集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新课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我们地理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建立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新课堂观。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吸收了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任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来设计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传统的应试教育深刻而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这使得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具体实施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为此,课改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考与想象。

(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在备课中要花功夫,整个教学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教学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电脑应用十分广泛,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就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世界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师生共绘“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边讲边引导读图,设疑问难:①低纬度或高纬度地区为何纬度地带性明显?②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为何在南半球相同纬度没有分布?属何种分布规律?③中纬地区为何经度地带性明显?④热带雨林带为何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延伸?教师在设问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鼓励并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构思、多画图,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改变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改变教学思维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地深化学习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头脑共识也能很好地展示课程内容,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请各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各自搜集到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图片、资料、影像,并要求各小组依据收集的材料,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运用一点时间展开讨论,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各抒己见。同时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同学之间的讨论可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认知感悟能力。

(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目标的实现。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我们都应该绷紧这根“实效”弦。在教学形式方面,力求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做到教学环节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新教材给了师生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内容活动化的设计。这种设计,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既注重操作能力,更注重思维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它既是对该单元知识的总结,又是该单元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既考查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事件及问题的主动、积极、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教学始终处在一种动态和谐的交流、合作以及有自豪和成就感之中;也使学生在获得理论观点,发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凸显了政治课的生动、鲜活、有趣、实用和教学的个性化特征。

(五)、注重时事教学,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教学、创新学习也是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不断提高,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延伸性教学,尽可能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道理让学生明白,尽量收集一些时事热点和生活中的地理小窍门,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进行突破性教学;同时也要强化教师对知识内容进行再次探索,达到“点、线、面、体”的统一,以便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六)、开展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带出校园到临近的工厂参观,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授《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时,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事先按不同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观测一天内沙子和水在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气温,通过仔细观察沙子和水的温差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设下铺垫,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总之,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真正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

6.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篇六

——以农业的区位因素为例

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师都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回归教材,以教材为纲,也就是说的教教材。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培养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新课程内容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方式。下面我以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和人教版2004年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为例来谈自己在新教材下的教学和传统教材下的教学的不同。

一、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教学体现重能力轻知识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教学,传统教学中是:依据教材列举的三江平原的种植业要分析三江平原为什么是种植业,然后要根据三江平原的气候、地形、土壤来分析种植业形成的原因;同样依据教材列举的青藏高原的畜牧业要分析青藏高原为什么是畜牧业,然后要根据青藏高原的气候、地形、草场的分布来分析形成畜牧业的原因。从而引出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区位概念的学习只要求学生看教材中泰国湄南河平原的种植业和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两案例来说明农业区位的概念。而泰国和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知识也不在要求学生掌握,弱化了“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只是用来学习农业区位的概念的案例而已。教材后面还要求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农业区位的案例,这就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人教版2004版教材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理念,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方式。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体现了学生是主体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教学,传统教学是:注重区位因素知识的讲解,引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需求、交通、科学技术、政策等因素,并且做了详细讲解,教材详细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对学生的要求是对这些知识的识记,理解。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则是通过进行农业生产的案例要学生自己得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直接由学生自己的感性认识就可得出结论,然后由学生总结怎样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以及影响因素。教材后又有思考“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要影响农民的决策?”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教材的最后又安排了活动,介绍了水稻种植、立体农业以及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教材通过这样的设计,更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在新课程教学下的主体地位。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而新课程改革要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而自主学习就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的锻炼。

人教版2002年版教材必修下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中对农业地域的形成的教学:教材直接呈现农业地域类型,对学生的要求是识记和了解,中间没有推理阐述,很多学生对什么是农业地域根本不了解。

人教版2004版教材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中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学习教材用了很多文字来阐述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水、热量、光照等自然条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逐渐将自然环境改变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通过以上的解释,学生对农业地域的形成就有了很好的理解,从而对农业地域的含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7.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七

英语写作是一项应用技能, 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双方都感到困难。首先, 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在当前高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许多教师还在使用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上, 教师的一般做法是:先讲解教材范例, 传授必要的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参考范例, 作相关的练习;最后收取学生作业, 进行评阅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评讲。教师的讲评主要注重对学生作文中语法错误的纠正和篇幅结构的评讲。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 虽然写作教师费时费力, 但教学效果不佳。其次,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 缺乏信心, 且写作技能差。即或在英语写作课堂上能学到一些写作知识, 学生还是没有掌握相关的英语写作技能。主要表现: (一) 在语言上, 词汇量少, 语法错误多, 篇幅布局能力差, 文章前后不能照应。 (二) 在内容上, 要点不足, 观点不明确, 文不对题等现象普遍。 (三) 在母语干扰, 缺乏英式思维, “中式英语”较普遍。第三, 教学双方都普遍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 教师常常以考试的写作题型作为上课教学的内容, 直接讲解考试题型, 传授应试技能,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完一篇文章上交。在这样的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下,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写作课枯燥无味, 甚至一些学生厌恶写英语作文, 这就导致英语写作教学不佳, 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无法提高。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 以及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该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影响深广。我们要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 知识观: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只能依靠学习者根据经验背景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产生, 学习要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否则, 就不称其为理解, 而只能叫囫囵吞枣或死记硬背, 是一种被动学习。2) 学习观:教学不能赋予知识权威性, 不能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来强迫学生接受。学生只能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来接受知识, 并以他们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检验和批判。3) 教学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来主导。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而教师是他们的帮助和促进者。总之, 教学应围绕学生来进行, 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明确指出, 人认知的发展要依靠个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而且学习要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生, 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任务, 不能远离现实的情景。教师在课堂上, 提出学习问题, 并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背后的相关情景背景知识, 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 让学生进行在广阔的空间中进行主动探索, 教师只要提供相应的合作和协助即可。

3 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分析, 英语写作教学应该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进行。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学生的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学生觉得英语写作很难, 对写作有畏难心理。因此, 要改善英语写作现状,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技能, 必须发挥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文化与情景背景在英语教学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这三个方面:

1) 释放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

当前高校使用的英语写作教材, 在内容上偏重英语等级考试题型, 教材内容缺乏真实的情景, 几乎没有文化知识的补充。在写作课上, 教师只是讲解一下范例, 并给学生呈现作文题目, 学生没有得到任何的相关背景知识或文化知识。相关真实情境中信息的缺失, 使学生只能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 给他们的写作过程, 尤其是写前的构思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如果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赋予教学内容以文化与情景背景,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获得充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知识, 那么学生在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 不再对英语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2) 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通过丰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与情景背景知识, 英语写作课不仅具有了工具性, 还具有文化性。英语写作课也就像一扇门窗, 打开它能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经历, 汲取多元文化, 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文化与情景背景的丰富, 也使英语写作课堂像一座桥梁, 沟通中外文化, 通过学习他国的语言, 学生增加了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学会欣赏和尊重西方的语言文化, 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有了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 英语写作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写写练练的课堂, 而是一个文化的盛宴。这样的写作课堂, 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技能。

3) 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 因为缺乏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 英语写作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 学生就必须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技能, 练习写作, 并给教师提交作文, 供教师批改并讲评。学生没有相关的情景帮助他们理解和构思, 写作过程十分困难, 写作技能也不能很好地提高,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然而, 在文化与情景背景的条件下的英语写作课堂中, 教师变成了主导者, 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的同时, 还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的文化与背景知识, 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知识中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进行写作。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已经成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逐渐成为独立学习的人, 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英语写作教学必须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教学模式的改变, 让学生不再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 而让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提高英语写作技能。

4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发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个体认知发展与其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情景, 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相关学习资料, 通过主动意义构建获得,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帮助者。”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课堂中, 教师不再知识的权威, 提供者和灌输者,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 给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师创设作用的发挥。教师应该有能力, 根据具体文化知识和情境背景设计适合学生的写作任务, 促使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发挥英语应用能力, 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而不是被动接受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进行机械性的写作练习。

2) 教师组织能力的发挥。教师应打破原来只会布置写作任务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教学形式, 丰富写作教学的组织形式, 如:开展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 小组互评, 小组互改等学习活动。

3) 教师评价作用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二是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评价学习结果, 而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 然后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以便学生能注意写作策略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4) 教师建设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分析教材, 并不断地完善教材内容。通过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编写成富含西方文化和真实的情境的英语写作教材, 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获取完整的信息与相关知识, 了解西方文化和英语的实际用途,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英语思维的发展。

5 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重视学习者的已经掌握的有关知识经验, 避免让学习者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 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情景, 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最终掌握新知识。”因此, 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课堂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 有了文化与情景背景的引入后, 英语写作课堂不再是死板乏味的, 而是一扇认识西方文化窗户, 一座搭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写作技巧, 还能理解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区别, 学生从中领略到英语写作学习的乐趣。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变积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中心,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被动接受教师分配的写作任务, 被动地进行机械化的写作练习。而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学生逐渐学会在丰富的情景背景知识中进行意义建构, 把新旧知识练习起来, 主动地进行学习, 提高英语写作的水平。

3) 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时候, 必须介绍相关的文化与情景背景, 否则, 学生很难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 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而在文化与情景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通过丰富的文化与情景背景知识的输入, 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前面三个主体地位发挥的结果,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以及对英语的理解能力提高之后, 很自然地,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6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英语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英语写作作为一项英语应用技能, 一直都是困扰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 并没有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提高。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 英语写作教学的改革当注重文化与情景背景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和对英语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最终得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晓英: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中国外语, 2009

[2]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理论的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7) :1-10.

[3]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0) :3-24

[4]侯万春.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大学外语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3) .

[5]孙培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网络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研究[J].新西部, 2010.

[6]泰勒著, 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7]王晓涛.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116-117

[8]杨丽敏.不同训练模式对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实证研究.[J].教学研究, 2014 (37) :35.

[9]张海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大学外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54-55.

8.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八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高中地理 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12-01

人本主义教学活动主要是把正常的学习活动看成是主动行为,因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尊重和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适当情况下都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做到主动学习,完成自我实现的目标。因而可以了解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支撑条件是自由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世界范围也会引发教育改革。

一、人本主义对高中地理的指导意义

1. 重视学生的地理主体学习地位。其实教学的目标不是促进变化和学习,更是要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人,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主张学生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了解任务主义学习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想要充分地考虑清楚学生的各项潜力,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实际地理教学中要求学生趋于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地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总结地理问题。

2. 重视地理学习意义和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全神贯注的精神,学生的整个人资情感才能全面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要求学生有着自动自发的学习精神,学生可以由内而外的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在探索和发现中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学习劣势;全面发展中评估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是否通过学习能够满足自己的知识累计。因而地理教学中,要求地理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地理学习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地理学习资料,努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全面调动自己的学习语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人本主义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不是学生要学习到哪些知识,更是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的过程中经历那些地理问题,地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地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核心理念。其实传统的地理教学运用“泥土思维”把学生看成泥土,通过外在的修正和训练等教育过程,让泥土最终成为一种复合模型。但是现在人本主义理念主要奉行“种子思维”也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生命力顽强需要挖掘和成长的成熟人。地理教学的人本主要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学生遇到地理问题,可以提出解决方案和解决措施,构成人基本成长因素。例如在学习洋流这课的时候,学生都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对洋流有了解,让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背诵洋流的走向和带来的气候变化情况,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是学生没有明白知识点,但是需要背诵,学生背诵清楚后不能利用掌握到的知识。

如果融合人本主义教学,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船队的前进方向是依靠是什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洋流,并且对洋流的路线很好奇,也会关注与洋流相关的内容,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后,会对知识有新的认知。学生可以主动探究不了解的知识,那么课堂就变成学生的主体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的问题汇总,大家在讨论中互通有无,然后补充自己的知识缺漏点。

三、人本主义对地理教学的选择性影响

第一,高中地理教学的持续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技能、方法还是过程都有待提升,并且在探究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这一过程中就会体现出技能、方法和过程的有机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就不会出现孰轻孰重的情况。第二,学生通过掌握地理知识的习得,这样比被动接受教师灌输要好很多。第三,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不是来自于地理教材的规定,是在地理教师的安排下,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彰显地理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教学活动为地理资源提供给更多可选空间,传统的地理教学更集中在校园范围内,因而可以选择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学校、课本和教室。但是通过开展探究性活动,让更多与学生关系密切的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比如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来源都集中于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考察生活附近的大山、丘陵和盆地等典型地貌,这些都能够成为野外考察的重要的基地。这对学生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有很大的推助作用,学生通过探索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结语

人本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可借鉴方面很多,教学中通过凸显地理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类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知情统一教学观,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地理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上却忽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因而教师中需要在不断提升学生情感认知高度的前提下,把握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度,让师生配合顺利完成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熊萌.浅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1).

9.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论文 篇九

【摘要】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学校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此,在地理心理教学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就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进行探讨,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07-02

发展性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新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学校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而需要通过各教育阶段进行长期培养形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合理的一面已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对于应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人们已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但事实上,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然不能充分体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活动看似重视学生主体,其实不然。一节变“满堂灌”为“满堂问”的课,貌似课堂气氛活跃,但那种琐碎的、缺乏思考价值的问答代替了学生主动地读书与思考,学生只是教师思想的表达者、表演者,被剥夺了自己思考的权利,同时也会被过于活跃的课堂弄得眼花缭乱,无暇积极、主动、深入地思考,教学内容难以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素质,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被忽视了,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惰性和思维的僵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深刻懂得:教学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教学生自己学,教学生从“学会”提升到“会学”和“能学”。聪明的学生之所以聪明,在于他们善于独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明的老师之所以高明,在于他们善于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活化地理知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有三个层次:一是“生活的教育”;二是“用生活来教育”;三是“为生活而教育”。这一观点实质是从不同层面揭示了最好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有教给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地理是一门关注生活的学科,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越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感受,在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心理学研究实验曾揭示:所见即所学,所想即所得。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美。地理教学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的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的全面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探究、发现,甚至创新。例如我们在学习“区位”这一概念时,绝大部分学生感到深奥难懂。上课时我把学生带到教学楼的天台上,观察我们学校周围的工厂、道路、居民小区、大型商场等,边观察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地理事物为何选择在这里布局,这样就把“区位”这一难懂的概念活化了。又如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节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观察、调查并思考:过去和现在家乡种植的农作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原因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今后如何继续发展农村经济?通过观察、调查,学生们发现,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同时,同学们也发现,由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样,用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地理事实材料,使他们认识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及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关键在于教师的提炼,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成为自己学习的储备、攀登的台阶,在生活中能自如地使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

人本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经指出,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目的之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潜能;其次是满足学生被尊重、欣赏、关怀的情感需求,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快乐的情感态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建立“理解、尊重、超越、有为”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是充满关爱、信任的情感,让学生享受师爱的温暖和师生友谊的快乐,让学生逐步建立人世间真诚和美好的思想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友爱、平等、尊重等道德经验;二是充满超越、有为的精神,让学生在感受快乐享受幸福的同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明晰带给别人幸福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哲理。例如在讲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讲清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和负责任之路,更要让学生懂得这是一条希望与挑战并存之路,只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持之以恒才可能实现,只有我们新一代的接班人不断超越、奋发有为才可能实现。

和谐课堂应该具有集活跃与静谧、宽松与严谨于一身的特点,教师精心创设充满矛盾和悬念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教师在学习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就不要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起点,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学习,追求异步共进的教学效果。教师提供课堂研习的生活化案例,采取“先学后教”的策略,以“问”激“思”,同时,通过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逐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求同存异等合作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的社会角色视角去分析同一种客观的地理现象。通过组建高效的学习团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安全感,因为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兵应战,而是团体作战;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洞察力更强,因为每个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因为学习过程充满着交流启发、合作给力、互补共享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合作的快乐时,懂得合作就能双赢或多赢的道理,懂得在合作中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谐的课堂氛围,自会形成一种自由、独立、自主的探索课堂,从而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三、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启迪学生智慧

地理课要教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像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那样,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学生能抛弃自己的课本、笔记和琐细的记忆,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学习。教给学生以智慧的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教育。一个具有地理智慧的人,不仅有丰富的地理见识,开阔的地理视野,还要领会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能够从地理视角运用地理思维进行观察、解释、分析、概括、评判、重组和预见地理事物,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整体观念和空间观念。如近年来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雾霾,就不单是雾霾的危害,还要分析雾霾发生的区域(位置与空间分布)、雾霾的特征(地理特征)、雾霾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地理过程)以及减少雾霾的措施(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

地理学科独特的空间分布观念、人地关系思想、思维方法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做一位有智慧的地理教师,教给学生智慧,一定是引领学生从具体事实性知识走向概括性的概念、原理、规律,再从概念原理提升到学科方法、思想观念的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科本质或学科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建构有学科内在逻辑的、体现学科教育价值的知识体系,用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提升、升华,感悟和凝练出学科思想方法,用学科思想启迪和生成智慧。例如从课本目录中提取主干知识,形成章节主干,将主干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把地理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与认知规律结合起来,构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形成合理的地理认知结构(见图1)。

又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学习中,常常根据规律绘制知识系统图或思维导图,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原理和规律运用其中,真正做到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见图2)。

只有这样,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地理事物时,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进行科学辨析和准确判断,最终能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和人生智慧。

四、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海量数据面前,学生要学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空间架构组合起来,建立相互联系。学会把网络数据变成活生生的信息,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掌握各种与信息时代相关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工具和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逐步变单一的书面笔试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减少封闭教条试题,增加开放探究试题,减少卷面与作业检测,增加地理图表的绘制与分析、野外观测、社会调查等实践性考核;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启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探究创新、形成方案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素养和责任感的形成。让学生积淀发展意识、捕获发展时机,让学生体验发展之乐、充盈发展之情,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

[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小班亲子童话剧主持词下一篇:销售早会激励专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