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2024-09-07

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共12篇)

1.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一

实现“三个转变”

1.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第二轮复习时间紧,面面俱到从头来再过一遍是根本办不到的,因此在选题的典型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的指导下,突出重点,抓住热点,锤炼“三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编好每一套试题。做到不浪费学生一分钟。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讲练中做到夯实“三基”,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2.变点讲为面展开,建构知识网。二轮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将一轮复习各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一轮复习后,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很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二轮复习解决的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很不可取,而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讲问题应该将该知识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应引导同学们一起回忆,让同学们形成放散式思维模式,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讲某些重点题时,应举一些与此类似的题目看学生们是否听懂,不要就讲题而讲题。一节课不需要贪多,将两到三个知识点重点讲透即可,其他可一笔带过。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讲练相结合。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贪多嚼不烂,学生消化不了,落实不到学生身上,讲练再多也没有用。只有重质减量,才能抓好落实,但减少量,不是指少练习,而是指少做一些“偏”“怪”“奇”的题目,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化学这几年试题较平稳,但知识面较广,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故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我校一星期保证一套专题训练、一套各地新题重组、一套理综试题,一直坚持到高考。这是我校摸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二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 (1) 知识点; (2) 考试点; (3) 能力点; (4) 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 (5) 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 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 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 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 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 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 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 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 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 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4. 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学生应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几乎均来自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课后实验。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如此定会大有所获。例如,萃取、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操作原理,操作、应用、组合和知识的迁移。

3.高考化学复习方法探究 篇三

关键词:高考;课本;能力;素质;化学;创新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中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化学试题永恒的目的。具体来说,高考是在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体现学科知識与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高考试卷中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一、高考化学复习误区

学生在进入高三后,都想努力拼搏一次,然而,面对各科繁重的复习任务,会感觉措手不及,往往在复习阶段走入误区,结果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仅导致学习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高考化学复习而言中,学生们常进入以下几大误区。

1.重做题数量,轻归纳总结

一些考生对做题理解较为浅显,认为多做题,做完老师留的作业就做教辅材料上的练习题,不管难题、偏题、怪题,统统埋头钻研,认为通过多做题就能达到“无往不胜”的效果,而且难题可以拉大高考的分数差距,这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这应该是每一个面对高考的学生都用过的复习方法。然而,对于化学复习来说,适度的练习是对的,但凡事过犹不及,一味地追求做题数量,忽视基础知识,不重视自身在做题后对习题的归纳总结工作,只会增加复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

2.死记硬背不动脑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都需要记忆一定的基础知识,尤其在高中阶段,化学学科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较多。进入复习阶段的学生为了扎实基础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攻克各种知识点,这无疑加重了学习负担,同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把自己当做了记忆的工具,缺少了自己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

3.重复习进度,轻复习计划

一些高考考生在进入复习阶段,盲目地开始复习,不肯浪费一分钟,看似一直在学习,却未见成效。他们轻视复习计划,不分阶段,不分主次地进行复习。各种复习进程都表现为盲目、无规律、缺阶段性计划性的复习。

二、高考化学有效复习的方法

1.会做题、巧做题、做真题

题海战术一直备受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做题是有好处的,但是要想通过做题达到明显的效果是需要方法的。没完没了地做题,不一定能够涵盖所有知识点,即使涵盖了所有知识点,也需要学生对习题进行归纳,并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练习,减轻复习任务。真正成绩好的同学,秘诀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会做题、巧做题、做真题。对于“会做题”,就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对于同一类经常犯错或者找不到解题思路的习题可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巧做题”就是善于归纳同类习题,善于梳理思路,针对同类习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培养归纳汇总能力;“做真题”是练习要多做真题,真题是经过专家深思熟虑的,相对而言没有漏洞,而一些练习题不够严谨,影响学生做题思路,而且,真题涵盖了较多的高考知识点,深入挖掘真题背后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复习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复习要讲究循序渐进有节奏,不能盲目大意。进入高三,初期的主要任务扎实基础,不适宜进行大量的综合训练。应间歇性、渗透性地做一些高三综合练习,先大致感受一下综合练习的难易,作为以后进步的标尺。同时,不同学生,要根据自身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一些化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通过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先扎实知识点,以便课上能够跟上老师思路,随后查漏补缺,使知识得到巩固。总之,复习的步伐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切忌盲目跟从、“大跨步”。

3.巧记知识活用脑

任何知识点都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消解。虽然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记忆,尤其是在进入高三阶段,各种信息量蜂拥而上,但并不意味着化学学科知识或部分知识必须死记硬背。学生可通过自身的思维认识结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内化;还可通过科学的理解或形象化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可形象地理解为“馏”是一种烹调方法,往往将高温爆炒,不放盐、不放油的“馏”称为“干馏”。同时,还可利用联想的方法将毫不相干的知识进行联系,这使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

总之,面对高三紧张的学习,不少同学想在复习阶段努力一番,往往因为走进复习误区而耽误的自己的学习成绩。因此,作为考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避免在复习之路上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崔金凤.浅谈高考化学复习策略[J].吉林教育,2012(09).

[2]钟汝永.高考化学复习课的误区与对策[J].化学教学,2008(02).

(作者单位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一中)

4.高考化学复习方法有哪些 篇四

重概念,彼此区分不混淆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反应类型等。

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考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维,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计算能力。所以,在下一阶段,同学们要经常总结归纳,多尝试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会大大提高你的解题速度和效率。

重规范,避免无谓失分

有一些考生在平时不注意养成规范的习惯,总想到了高考再注意。殊不知到了高考会更紧张。这种由于不规范引起的失分既普遍存在,同时也是对考生致命的打击。生化组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做了统计,因为不规范而失分的同学大有人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化学基础相当不错的,或是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或是科学术语错误等。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强烈建议同学务必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重精练,莫入茫茫题海

现在的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每题的分值较大,所以题目相对减少,考查的重点已经转向了精准考查。所以,在保证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前提下,也要进行适当的练习,要精选一部分试题,重点来练习:练解题思路,练基础知识,练规范表述,练分析能力等,但不要陷入题海战术。避免不加取舍地把全国各地市的模拟题统统拿来,一定要经过筛选,选择那些比较经典的题目来练习,切不可一味求多,求新。

化学记忆十法

1.理解记忆法。记忆有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之分。理解记忆是建立在对事物内在规律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其效果远远超过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

2.有意记忆法。记忆可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有意记忆是有预定目标并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经过一定努力的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由于学习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脑细胞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记得快且牢固。

3.分散记忆法。对于一些繁多、但必须直接记忆的化学知识,要采取各个突破、分散记忆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兴趣和信心,增强记忆的效果。

4.联系实验记忆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大量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5.对比记忆法。不同事物之间总有区别,有比较才有鉴别,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别,记忆起来就比较牢固了。对比记忆又分相似对比记忆,相反对比记忆和列表对比记忆法等。

6.归纳记忆法。将大量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经过综合归纳,找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连成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大大缩短了学生的记忆过程,从而达到以一贯十的效果。

7.形象记忆法。用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来记忆的方法,是形象记忆法。有些基本概念是比较抽象且又难以用实验直接观察到的,可用形象的描写、生动的比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8.趣味记忆法。即寓知识于趣味之中的记忆方法,通常利用谐音、顺口溜、歌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9.改错记忆法。改错是正确认识的开始。改错能为学生提供新的深刻的信息反馈。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因此要有意识地通过改错让学生加深记忆。

5.高考化学阶段复习的方法介绍 篇五

1.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在平衡原理所涉内容中,化学平衡相对简单,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难度较大但这块内容今年高考中的难度缺不是很大,因此在复习时依据个人情况选取合适难度进行复习。

2.电化学在高考化学中不管是在选择题中还是填空题中都是常客,而该部分内容主要运用到氧化还原的知识,氧还观在此就相当重要,同时还需关注环境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近年高中中数次考察到此方面内容。

6.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六

考生要学习考纲。刘老师说,考试大纲是高考的路标,高考题型、难易、内容和分数比例,在考纲中都有说明,抽一定时间学习可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紧抓课本不放松。考生应跟着老师的进度,将教材中的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强化记忆。

强化主干和重点知识。如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等重点主干知识,是必考的内容,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建立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

重视实验复习。在化学考试中,试验题是拉分最大的题型。实验复习要取得效果,一要掌握中学常见试验的基本操作,以及相关仪器的用途;二要重视课本中的学生试验和演示试验,勤翻试验报告;三要掌握试验设计和原理的基本套路。

熟练掌握解题模式。必须掌握好常考知识点和热点题型的答题套路,最好能定期进行强化训练。

理顺四个关系

刘老师认为,做到有效复习,还应理顺四个关系:

资料与课本。课本是首轮复习的重点。资料只能作为训练提升解题能力的辅助工具。

基础题和难题。首轮复习,难题不是重点。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水平和能力分层次做题,考试训练中要力争做到基础题得全分,中等题不丢分和少丢分,难题争取得分。

一般知识与重点知识。元素周期率、化学键、氧化还原等知识,要花大量精力重点复习,一般知识也不能丢,可以通过多看书弥补。

7.浅谈高三化学复习方法 篇七

一、明确高考复习方向, 重视教材, 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 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 因此, 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同时要以考试大纲为导向, 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 坚决删掉;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 坚决不拓宽不加深, 而把注意力放在抓重点、热点和关键点上。如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杂的等效平衡问题以及两种以上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方面的内容则要少花精力, 而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等方面的内容, 需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二、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科学组织三轮复习

高考总复习主要采用一、二、三轮复习策略。认真抓好这三轮复习, 扎实打好基础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

第一轮:夯实基础, 各个击破, 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这一轮要以课本为中心, 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 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在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 厘清知识脉络, 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 做到“全、联、活”。所谓“全”就是要紧扣《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梳理全;所谓“联”就是将零碎的知识形成网络;所谓“活”就是做到教材处理活, 问题延伸活, 习题解法活, 思维培养活, 通过专题训练,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此轮复习时间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二轮:融为一体, 培养综合能力, 着力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质。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主要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这一轮复习着重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分两个知识系统:

非金属: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金属: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

形成一条线、带动一个面、形成一张网。

如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 “乙烯辐射一大片, 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就会加深对有机物种类多样性的理解。所以这一阶段要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 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 连成网, 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复习的另一个重点应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放在突出解决高考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上,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学科内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并按照理科综合的要求, 能适当综合并联系实际, 解决高中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此轮复习时间约占两个月左右。

第三轮:热身训练, 全面适应化学学科高考的要求。

第三轮复习, 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一轮。每次模拟考试命题时要精心挑选, 对一些重点知识要重复考查, 使学生能够熟记于心。同时要注重规范训练,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会做的题争取做到少失误或不失误。本轮复习时间约占一个月左右。

三、加强体验和感悟, 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在复习中, 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听就懂, 一放就忘, 一做就错, 一讲就会, 下次再做还错”。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事实证明, 如果不重视做题后的反思, 不总结解题的思想和方法, 就是做了无数道题, 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 要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和测试, 做题时力争限时训练;做题后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反思, 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强训练是有效的复习措施。每一次练习和考试后, 要对错误做出详尽的分析, 找出错误的根源, 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 还是非知识性失误造成的。对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记载, 每过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 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 哪些“顽症”尚未根除, 哪些是新犯的毛病, 然后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从而不断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摘要:高三总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内容构建成知识网络, 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进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高三复习中, 要有明确的目的、合理的复习计划;要重视教材, 以本为纲;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科学组织三轮复习;要加强体验和感悟, 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8.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八

关键词:新课标;新策略;二轮复习;化学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6-0057-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6.023

高考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巩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应战能力。我们应首先以专题的形式把高中化学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概念化、规律化,做到有的放矢,深入理解高中化学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构筑完整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要把所涉及的知识适当放大,善于将复习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联系,学会总结命题规律,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夯实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应用和方法的指导

新课改地区高考命题虽然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重视能力不等于削弱基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基础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基础是能力的基石。

试题的命制遵循考试说明,既没有盲目拓展,也没有忽视新课程、新增内容和探究性学习过程,加强化学基础,增强学习体验,注意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高考并不会因新的课程理念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加强基础仍然是教学与复习中的重中之中;在此基础上要充分重视学生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加强常规题型训练。在高考复习中要想将知识点的梳理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必须做到针对不同复习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意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针对这些特点,在高考复习中应利用典型的化学例题,培养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找到题眼、寻找原型、展开联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主干、巧整合,培养统摄化学知识的能力

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学科知识结构中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化学学科的主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⑴以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为主线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知识;⑵以官能团结构特征和性质为重点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⑶以物质的性质和制备为基础、以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为重点的化学实验技能;⑷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基本计算技能。

所谓“整合”,主要包括:⑴把分散的同一知识归纳在一起(如把几个模块的化学课本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放在一起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网);⑵对某一知识进行合理的发散和辐射(如“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⑶从不同角度对某一知识进行深度挖掘(不同板块知识的整合)。

对于《考试大纲》中指出的主干知识,要深究细探,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告诫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化学素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高考试题进行了创新,摒弃虚拟的、不真实的框图提问,体现出化学的真实性。

加强关注过去不多见的工艺流程图题,所谓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这类试题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方面是老师及学生均欠缺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复习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类化学问题,重视化学与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化学素养,以活应变。

四、加强规范化训练和解题过程性的教学

任何学科考查反映在答卷上的是文字语言和书面学科语言,就本人去年高考阅卷所见所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知识的没有掌握,而且还有很多是非智力因素的丢分,大致如下:(1)写方程式时漏写或者错写化学式或者没有配平;(2)答非所问;(3)专有名词中的汉字写成错别字;(4)化学用语不规范或者书写太随意;(5)不敢作答;(6)没有揣摩阅卷人的心理,很少用化学方程式答题,尤其是简答题等。可见加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非常必要,特别是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习惯,有机物的结构式的书写和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有序性以及简答题的语言组织的学科特点等,对于要求学生分步的解答要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同时一定要注意解答过程中的关键词和对一些现象描述的准确性。

五、教会学生学会做题,开拓发散思维能力

高考实际上就是限时做题,因此高三专题复习阶段做大量习题也是必要的。不过同样是做题,平时和正式考试是不一样的,考试时只要做对就可以了,因而讲究解题技巧和方法,而平时练习不但要学习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巩固相关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培养各种能力,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解题时不但要求答案的正确率还要对题目中的有关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科学家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DDT,化合物A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分子式为C15H22O3

B.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显紫色

C.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D.1molA最多与1molH2完全加成

在考试中做这题时选AC就可以了,但在讲评时我们老师要就讲细,多问几个问题,1molA最多与多少molH2完全加成?最多能有多少原子共面?能和Na、NaOH反应吗?1molA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摩尔银?化合物A还能发生哪些反应?等等。通过这样练习可以一题变成多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六、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过程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展开活动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来检验知识、发展知识。所以在高考化学复习中,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个个现成的结果、方法,而应该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通过设计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断探究,最终得出结果,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从而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实验复习效率。

七、让学生带着问题复习,在错题本中“淘金”

做题目不出现错误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不现实,不符合知识形成、掌握的规律;出现错题是正常的,不足为怪。问题是如何对待错题,有的同学厌恶错题,不知道怎样与错题打交道,更不知道错题对于发现问题、巩固知识的特殊作用。要教会学生在错题中找出知识的漏洞、思维的缺陷,在错题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的目标,在错中求进、进中改错、步步为营。

总之,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第二轮复习是全程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紧扣考纲,讲究策略,注重效率,就会为新高考取得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俞水泉.从新课标实验区高考化学试题谈新课标下高考化学复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2)

9.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九

首先化学的学习需要我们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图,做化学基础知识提纲。化学的综合性很强,也非常注重结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出学习的线索,也就是知识的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上延伸至知识网。比如你要以一种元素为线索,就可以形成一条元素单质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元素-单质-氧化物这样的形式扩展。构建知识网络图关键在于找出知识线索,再延伸至整体知识,提纲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基础知识的总结。

其次,我们学会理解化学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元素、化合物与理论和实验以及计算之间的联系。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结合课本基本理论、实验和计算能力的原则,做到在这三项相互之间的练习上加深理解以及归纳其方法技巧。

10.高考化学复习计划 篇十

1.储备知识――归纳方法――分类构建知识网络

当对课本知识吃透以后,就要着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这时就不能限于某章某节内容,而应着眼于整个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使之融会贯通,学会举一反三。建立知识网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对复习的对象有一个总体、全景式的把握,比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包括哪些内容,一般来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可从下图看出:

有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框架以后,我们在具体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时候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复习的总纲,然后需要做的就是将一轮复习中巩固了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网络化。为此,首先考生应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作“意义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使之具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提高考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例如在复习氮族元素时,不但要领会氮、磷单质及其化合物以族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还需要分别领会它们以周期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将已学习过的同类物质(如都是非金属单质、都是气态氢化物等)作进一步对比和研究,把所得结论整理成规律贮存于记忆中,以便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再作深化与发展,这样得到的知识将不再是凌乱的,而是网络化、结构化的。在使自身知识网络化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与提高了能力,并为记忆、复述、再现和辨认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氮的知识网络可以用如下方法进行整理。

知识主线:NH3→N2→NO→NO2→HNO3→NaNO3→NaNO2[LM]

在具体复习某一种物质的相关知识时,不能完全按照“结构〖FY(决定〖FY)性质〖FY(决定〖FY)制法、鉴别、用途”的一条主线来复习。我们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复习思路。每复习到一种重要物质时,可以把与该物质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发散。以NaOH为例,在复习它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以其为核心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

发散联想法由于限制条件少,找出的知识点往往较多。这种方法对于开阔自己的思路,特别是对消除由一轮复习形成的一些思维定势有很大帮助。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重点各个击破

(1)元素的复习,采用“由一般到个别,再由个别到一般”的复习方式

比如,我们学习了Cl2、O2、S、N2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可提炼出其一般的化学性质。如果我们掌握了非金属单质的一般通性,就可以用它来指导其他非金属单质性质的学习。从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非金属、金属、水、碱、盐、酸、氧化物、有机物的反应等。

(2)理论学习,必须弄清楚因果关系和适用对象

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电解质溶液理论等,弄清楚要研究的对象,理顺因果关系,对全面、客观、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大有裨益。比如,对某一确定的可逆反应:

其中,条件的改变首先使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故影响速率的因素只要能使┆v(正)≠v(逆),也就是影响平衡的因素。

3.变式训练――题组集训――强化题型应用

所谓变式训练是在所做的习题基础上适当进行修改和变化后再进行训练,将修改后的习题和原题一起训练就构成题组集训。通过题组集训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考生的审题、解题能力。比如:

(1)1mol某烃X能与1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Y,1molY能与2mol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Z分子中没有氢原子,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2)1mol某烃X能与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Y,1molY能与2mol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Z分子中没有氢原子,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3)1mol某烃X能与1molCl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Y,1molY能与2mol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Z分子中没有氢原子,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4)1mol某烃X能与2molCl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Y,1molY能与2mol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Z。已知Y的分子中的碳碳键都是单键,Z分子中没有氢原子,则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2==CHClB.CH≡CHC.CH2==CH2D.CH≡CCH3

该题组应该分别选A、B、C、D。对于这些变式题,我们要抓住其题干的微小变化,善于归纳总结,做到对知识全面而熟练地掌握。在题组的强化训练中总结方法,巩固基础。

二、冲刺阶段的注意事项

1.提高复习效率的两大措施――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作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几种常见纠错方法有: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印象会很深;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面或旁边加上注释,在临考试前复习时比较方便、高效;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按时间段、或按科目分门别类,加以注释,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相应知识点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面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的位置、出处,错误缘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2.消除考试失分的两大隐患――知识性失误和心理性失误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以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知识性失误和心理性失误经常交错在一起,为了消除高考答卷时的隐患,既要各个击破,又要综合治理,具体来说就是:

(1)要落实双基,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强调对技能的灵活运用,强调知识结构的优化。

(2)注意策略思维的培养,平时做题时力求一题多解,并善于比较多种思路的优劣,找出其中最基本、最朴素、最简捷、最有效的思路。解题时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因为多一个思路或多一步解题步骤,就多一份干扰,也就多一个犯错误的机会。

(3)防范思维定势的负效应。高考复习时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有些题目形同实异,要注意其中的区别与联系。有些技巧如差量法、守恒法、关系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图像分析法、比较估计法等,在解题时运用会事半功倍,但有时也会弄巧成拙。

(4)优化考试心理,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有道是“做事一半靠心态”,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注重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考试思维,把自己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中,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作出严格要求。时间长了,就自然做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高考时心态就会平和多了。

11.浅谈高三化学复习方法 篇十一

关键字:高三化学;复习方法;化学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20-02

高三总复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内容构建成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根据自己这几年教高三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一、明确高考复习方向,重视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同时要以考试大纲为导向,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坚决删掉;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坚决不拓宽不加深,而把注意力放在抓重点、热点和关键点上。如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杂的等效平衡问题以及两种以上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等方面的内容则要少花精力,而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合成与有机推断等方面的内容,需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二、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科学组织三轮复习

高考总复习主要采用一、二、三轮复习策略。认真抓好这三轮复习,扎实打好基础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

第一轮:夯实基础,各个击破,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这一轮要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在复习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厘清知识脉络,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到“全、联、活”。所谓“全”就是要紧扣《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把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梳理全;所谓“联”就是将零碎的知识形成网络;所谓“活”就是做到教材处理活,问题延伸活,习题解法活,思维培养活,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此轮复习时间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二轮:融为一体,培养综合能力,着力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质。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轮复习着重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网络化。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分两个知识系统:

非金属: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金属: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盐

形成一条线、带动一个面、形成一张网。

如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就会加深对有机物种类多样性的理解。所以这一阶段要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复习的另一个重点应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突出解决高考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上,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学科内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并按照理科综合的要求,能适当综合并联系实际,解决高中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此轮复习时间约占两个月左右。

第三轮:热身训练,全面适应化学学科高考的要求。

第三轮复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冲刺阶段。这段时间复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这轮复习是三轮复习法中最关键一轮。每次模拟考试命题时要精心挑选,对一些重点知识要重复考查,使学生能够熟记于心。同时要注重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会做的题争取做到少失误或不失误。本轮复习时间约占一个月左右。

三、加强体验和感悟,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在复习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错,一讲就会,下次再做还错”。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事实证明,如果不重视做题后的反思,不总结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就是做了无数道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要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和测试,做题时力争限时训练;做题后出现的错误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强训练是有效的复习措施。每一次练习和考试后,要对错误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失误造成的。对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记载,每过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然后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从而不断消除复习中的疑点和盲点。

12.浅谈高考化学复习方法 篇十二

每年中考前, 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复习。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成为化学教师和初中应届毕业生共同关注的热点。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要提高复习效果, 首先, 应让学生明确化学复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次, 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 采取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方可达到提升中考成绩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 在教师的帮助下, 通过复习, 使学生的薄弱知识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 并让学生学会两种本领:一是对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归纳梳理,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以便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化学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在复习时, 要再一次体会《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求, 因为它不仅是教学的依据, 也是评价学生学习和中考命题的依据。同时, 还要认真研究、领会《考试大纲》的精神, 因为《考试大纲》是指导初中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 它规定了中考考察的目标﹑内容和能力要求。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可以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要搞好中考化学复习教学, 必须注重如下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一) 中考复习阶段的划分与时间安排

大多数学校初三化学, 在3月底之前结束了新课教学。随即进入了中考复习, 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系统复习:

课程结束到5月10日左右, 计划用5周时间。

2.专项复习:

从5月10日到6月初, 计划用3周时间。

3.模拟训练:

6月初到6月20, 计划用3周时间。

(二) 各阶段复习的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结构, 形成知识网络。

具体措施:

1.全面、系统、细致复习。凡是《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 不能有遗漏。否则, 会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化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和学生能力培养。

2.抓好“双基”教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应用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因此, 加强“双基”教学, 尤其是紧扣课本、吃透课本是搞好系统复习的立足点。

要求做到:首先, 重视课本的阅读, 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和规律。其次, 深入分析课本中图片及阅读材料的化学内涵。第三, 重视课本例题、习题的剖析, 因为例题、习题具有典型示范性和探索性。第四, 让学生仔细体会化学语言的严谨、周密,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语言表述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课标和考试大纲, 明白每个章节的要点和考点。复习时要细致准确, 知识点覆盖要全, 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2.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注意对关键知识点的总结。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尽可能自己梳理、归纳总结出来, 促使他们继续看书、看笔记,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防止复习工作演变成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一个知识点, 深刻挖掘其内涵、准确把握其外延, 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

4.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及社会实际, 创设实际问题情景, 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第二阶段:专项复习、综合训练

目标任务:将课本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编, 以专题形式帮助学生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叠加、联系。通过对不同概念的糅合、不同类型知识的对比, 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应用, 进一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具体措施: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 对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进行知识重组和专题归类, 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应做到充分了解学生, 使复习做到对症下药、系统全面。在内容上要打破教材章节的界限, 可以按照知识的认知顺序和认知规律重新构建成主线鲜明的知识系统, 进行专题复习。专题的数量多少, 每个专题内容覆盖面的大小, 可因学情、考情等具体情况而定, 专题内容可细可简。专题的类型有:

1.知识型专题:如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构成、化学用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质量守恒定律等。

2.应试技能型专题:如推断题、探究型试题、知识归纳性试题、图表分析题等, 是近几年中考化学的常见题型。对这些题型的解题策略和思维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训练。训练的题量不宜过多, 但一定要精、要有代表性。

3.化学计算类专题:如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先引导学生把各类计算所涉及到的计算公式、针对不同题型的不同的思维方法复习一遍, 再精选一些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强化。

4.实验与探究专题:可分为基本实验、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及实验探究等。在进行实验探究复习时, 可结合典型例题, 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景做出合理的猜想, 设计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不同的探究、分析得出结论。

另外, 在复习同一个专题时, 还应多选几种类型的实验或习题, 举一反三, 让学生练习, 拓宽学生的思维面, 帮助学生提高应变能力。

在专题训练中, 练习要精、要巧, 突出重、难点、易错点的训练, 一般在课堂上不出现难题、怪题, 对最基本的知识点要过好关。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目标任务:精选中考模拟试题, 进行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方法与措施:通过中考模拟试题,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要避免题海战术, 强调“精练、深议、讲透”, 强化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应试心理训练和应试习惯培养。在训练中发现问题, 查漏补缺。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1.模拟试卷强化训练:选用多套试卷, 加强对解题方法、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训练。

2.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 收集普遍存在的问题, 进行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训练。

3.在讲评试卷时, 主要讲易错点, 强调答题的规范、用词的科学、叙述的准确、解题的格式, 减少不必要的丢分。

4.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准备。

调试身心, 为沉着应考、创造佳绩作准备。应提醒学生避免过度放松或过度紧张, 帮助学生抓准自己的薄弱点和增长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认真、完整地阅读题目,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上一篇:秘书辞职报告优秀范文下一篇:中考作文题目预测: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