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2024-08-26

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共11篇)

1.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一

2012-2013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命题情况分析

学校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备课组长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题量、难度、区分度、科学性及创新性等)

本次考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1--24等题占近130分的基础题;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如22、25题;也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意数学运用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26题。全校满分2人,优生率 12%,及格率36%,平均分69。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

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方法,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如1—24题。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

没有太明显的区分度,对探究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考查不足。

四、典型情况分析(举例说明、分析)

1、缺乏空间观念。如第17题,不少学生不能把握折叠前后的对应关系,从而使解题陷入困境。

2、说理缺乏的条理性、逻辑性。如第24题,不少学生不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解题过程显得杂乱无章。

五、对本学科命题的意见或建议

1、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探究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2、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考查;

2.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二

命题教学在数学课中常见且重要, 数学大厦中的概念、定义等元素正是依赖一个个数学命题相互联系、形成需要证伪或证明的数学事实.数学命题教学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结论, 掌握数学命题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和证明方法, 对命题的呈现形式进行辨析, 运用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通过数学命题教学, 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学过的知识点系统化, 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我们组建了“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数学命题教学研究”的课例研究小组, 试图以目标导向为基点来研究数学命题的教学, 使目标导向贯穿于命题教学的各个阶段, 并对命题应用水平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 从而有效地提升命题教学的效果.本次课例研究的载体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圆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 内容是确认圆的轴对称性和探索并应用垂径定理.安排了同一位教师在3个平行班3次进行施教, 按照“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按“施教—研讨—改进”循环进行.

为正确厘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我们把圆的知识在不同学段的呈现加以考察和分析, 同时学习并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与圆有关的内容标准, 期望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制订置于前后连贯一致的认识中, 如图1所示.

同时, 考察本节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 以获得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圆的轴对称性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在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原则下, 将“圆的轴对称性”的第1课时目标确定为3个:

学习目标1:经历圆的轴对称性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2:通过探索、猜想、概括、证明活动习得垂径定理.

学习目标3:应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分为3个层次: (1) 已知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第3个元素时, 添半径或弦心距构造标准图形; (2) 已知弓高和半弦、半径、弦心距中的一个量, 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其余两个量; (3) 利用垂径定理进行推理论证或与垂径定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改进过程

2.1 从教学时间分配角度, 凸显重点学习目标

从厘定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出, 目标3是属于问题解决的高层次目标,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得以保证和凸显.

研究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记录了3次课各环节所使用的时间, 将教学主要环节在3次课中所用时间用统计图作比较, 如图2所示.

再将3次课中分别针对3个目标教学的用时用折线统计图作如下比较, 如图3所示.

由上两图可以看出:3次课在垂径定理应用环节的用时均在20分钟以上, 从第1次课到第3次课针对目标1与目标2的教学用时逐渐减少, 目标3的教学用时不断增加, 高层次的目标3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之重心.

2.2 从例题习题选择角度, 匹配各层学习目标

厘定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后, 例习题的选择应与之匹配, 例题的教学和习题的演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目标3———会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上文已将其分解为4个子目标.施教中, 第1次课的一例题属于下一课时的内容, 无对应的本课时学习目标;同时, 没有选择与目标3 (3) 匹配的例题与习题, 因此缺少了针对目标3 (3) 的应用, 使本节课的教学产生缺陷;还有, 例习题应用水平层次也不甚清晰, 应用水平层次高的前置, 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 课堂上学生频频出现冷场的现象.第3次课的例习题既考虑到目标3的所有子目标, 而且应用水平层次也理顺, 层层递进, 为学生的思维逐级上升搭设了有效的脚手架.比较第1次与第3次课的例习题使用, 例习题的选择与学习目标越来越匹配.

2.3 从命题教学环节角度, 协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 通过对3次课的结构梳理, 我们将命题教学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命题的获得———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并用3种语言表述, 然后对定理进行证明.命题的辨析———让学生对符合垂径定理表述及图形模式的辨别.命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垂径定理的应用, 并把应用水平划分为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2.3.1 命题的引入:激起学生探究垂径定理的学习欲望

第1、第2次课情境显得平淡,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第3次课的情境是:某地下管道因受损需维修, 由于管道的横截面很大 (配有图, 略) , 施工人员无法直接测量管道的半径, 维修需调换一段管道, 施工人员如何获得适配的管道呢?问题让学生迫切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学生对学习垂径定理的有强烈的要求和期盼, 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3.2 命题的获得:由纠结到顺畅, 由模糊到清晰

施教者给出问题, 试图通过探究, 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第1、第2次课给出两个问题, 问题1就让学生产生了歧义, 探究的过程中显得有点绕弯子.问题2的指向也不明确, 受问题1的思维限制, 学生不知从猜想结论的方向思考, 与预设相差很远, 磕磕绊绊, 很不顺畅.

第3次课删除了问题1, 保留了问题2, 限制了获得结论的条件, 并将提问改为指向较明确的表述.学生很清楚需要猜想的是由条件获得的结论, 在既开放又指向明确下进行思考, 从而获得猜想.

在处理垂径定理证明时, 第1、第2次课施教者的引导含糊且纠结, 第3次课上, 施教者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证明顺畅, 促进了目标2的达成.

2.3.3 命题的辨析:明确了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命题的辨析是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 知晓命题的非标准范式, 为应用做好准备.施教者对垂径定理的适用图形进行了辨析, 3次均用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中的 (1) 为应用垂径定理的标准图形, (2) (3) (4) 为非标准图形, 但均适用垂径定理.第1次课还用了图5中的 (5) , 因与目标不符, 第2次课被删去.这样使用的图形均含有“垂直”和“过圆心”两个要素, 缺一要素的图形缺少, 因此, 第2次课增加了图5中的 (6) , 第3次课还增加了图5中的 (7) , 这两个图均不适用垂径定理.通过辨析, 学生弄清了适用垂径定理的图形和易混淆的图形, 便于在应用时正确使用, 从而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

2.3.4 命题的应用:完成对子目标的覆盖, 厘清了应用水平层次

前面已对垂径定理的应用所选择的例习题进行了分析, 现再将这一阶段使用的教学任务及其针对的子目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第1次课子目标覆盖不全, 应用水平跳跃性大、层次比较混乱, 学习目标达成很有限;第2次课子目标中的应用层级性逐步递进, 但缺乏挑战性的高认知水平应用目标;第3次课子目标覆盖全面, 层次清晰, 对学生的挑战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3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这种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命题教学课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课后作业进行了比较, 发现教学效果也不断处在提升之中.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编制了用时25分钟课后作业, 作业题不仅全覆盖学习目标, 也涵盖了垂径定理应用的4个层次, 正确率统计情况如表2.

从表2看出, 整体上来说,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越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高幅度越大.特别是针对学习目标3的高层次目标, 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4 研究获得的认识和结论

命题教学要厘清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实施, 特别是学习目标的层级设置直接指向了命题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课例研究中我们得到以下的认识.

4.1 学习目标厘定需置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前后关联之中

命题是由一些概念相互联结而构成的, 因此教学的学习目标厘定应根据所教学的命题内容, 将它置于前后关联的知识体系中, 考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及各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致考虑.孤立的考虑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定位.同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应横向考虑与其它知识的关联, 沟通知识间的相互串接.对抽象的学习目标应进行分解, 尽可能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学习目标, 用外在的行为反应内在的能力变化.

4.2 命题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4个阶段由浅至深逐步达成

命题课的教学可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命题的获得、命题的辨析、命题的应用, 将每一个阶段赋予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命题的引入应当由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命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命题的获得应通过观察归纳、提出猜想、完善猜想、证明猜想而完成.命题的证明受到学生是否具备与新命题相关的旧知识以及提取旧知识能力的影响, 也会受到学生能否将条件和结论进行匹配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要证明命题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来解决命题证明的难关.命题的辨析是指对符合命题表述模式的辨别, 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为命题的应用打下基础.命题的应用是通过利用命题进行计算证明等, 加深对命题的记忆理解, 以备有效提取而进行的命题教学阶段.命题应用的层次应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对应用的要求.

4.3 命题的应用阶段需根据学习目标和进度注意多级水平的合理搭配

命题的应用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进度适当搭配, 不宜盲目拔高或游离学习目标之外.命题的领会水平是指能对所学命题的进行复述和再现, 简单运用水平是指能提取所学命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综合运用水平是指能与其它命题进行关联, 综合进行计算和推理, 问题解决水平是指能熟练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所学命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付之于实施, 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命题应用的过程中, 针对学习目标, 设置不同水平层次的例习题, 使学生一步一步跨上台阶, 不但可以提高命题的应用能力, 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8) :72-76, 82.

[2]杨玉东.教研, 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J].人民教育, 2009, (01) :48-49.

[3]L.W.安德森编著, 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一年级语文命题情况分析[模版] 篇三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题量、难度、区分度、科学性及创新性等)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考查点覆盖面广,各题考查内容由易到难,有一定梯度。基层学校的质量分析反映:试卷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实际,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试卷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题量和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广,灵活、开放。

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分值70分,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拼音和字、词、句的书写、掌握与运用,以及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涉及30个常用字,这些字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学生又容易读错写错。第3——4题主要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同音字和句子的能力;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优美句段以及必背古诗词的背诵默写。

试卷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分值10分。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必读书目《不一样的卡梅拉》的节段,主要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试卷的第三部分“习作”,分值20分。要求根据图片内容,想象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写下来,考查学生得表达能力。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

第一题学生识字写字掌握比较扎实。从总体上看,我校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达到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抽样的8个班级,平均及格率是90.02%以上;优秀率62 %,总体反映出我校小学一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

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这是考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常见的传统题型,正确率较高,可见平时生字新词的教学较为扎实。

第3题选字填空,有小部分学生“进、近、金、尽”的区分不够清楚。应该是平时训练还不够到位。

第4题补充句子完成情况较好,失分率很低。

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只有牵扯到上学期课文内容的第1题,有失分现象。

在第二题“阅读”这部分,本次的阅读题《不一样的卡梅拉》必读书目中的片段,可能是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指导不够到位,失分较重,特别是短文中没有的内容“卡梅拉有没有看到大海?”学生们的答题情况比较不理想。

第三题的写话考查,各班级存在一定差距,可见各班级老师训练的效果不一样。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

本次考试课本知识占37分,对于课文知识考查有点偏少,同时考查的有较为灵活。阅读理解

(一)第二小题的答案学生理解不全面。

四、典型情况分析(举例说明、分析)

提供的阅读材料是必读书目《不一样的卡梅拉》的片段语言浅显易懂,为以后的阅读指导点名了方向。

识记汉字的方法一题出得也非常好,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规律识字,趣味识字。

五、对本学科命题的意见或建议

4.九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篇四

隔蒲祥山中学 甘义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荣幸代表学校就本届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汇报。

一、整体情况

本届九年级有5个班,共194人,其中男生96人,女生98人。

二、学情分析:

从整体来说,本届九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好,精神风貌不错,到目前为止,九年级没有出现较严重的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事件,也没有出现学生与教师对抗的事情,更没有出现校内学生与社会青年勾结的情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强,与七、八年级学生相比学风更浓、更正,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在历次的大型考试评比中,均能居县内乡镇中学前列,特别是上学期期末考试,九(3)班余若曦同学居全县第9名,九(2)班杨昊铠同学居全县第19名;全县前185名中,我校占11人;全县前1000名学生中我校占64人;全县前1100名中,我校占71人。这样的成绩是我校近几年来从没有过的。2014届中考成绩是我校空前辉煌的一届,但是这届学生在历次大型考试中,能进入县前50名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也只是偶尔有个把学生闯入,进入前100名的学生也只有三两人,县前1000名最多的时候是去年五月调考,总共才进入54人。可以说本届九年级的势头是非常好的,中考结果值得期待。

三、存在的问题

1、本届学生尖子生断档比较严重,学校第2名与第3名学生每次考试几乎都有30分左右的差距。

2、存在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特别是低分的学生较多。

3、部分科目发展不平衡,班与班之间还有较明显的差距大。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书写水平、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分析探究的综合能力还不够。

5、学生应考经验不足,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部分学生不会做的选择题还有出现不涂答案的现象。

6、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够,有相当部分学生答题卡填涂不规范。

7、存在少量学生辍学。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1、制定中考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以完成“2个孝高,7-8个竞争一中”为学校首要工作目标,完成一中分配任务为总原则。

2、强化培优补差工作,努力提升尖子生成绩,缩小差距,解决尖子生断档问题。

3、加强同科教师间的协作,共同搞好中考复习备课,做到资源共享,步调一致,努力缩小同科班与班之间的不平衡。

4、狠抓常规教学,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5、加强学生应试技能训练,规范学生答题方式,减少无谓失分。

6、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在健康、积极的心态下,顺利完成人生第一次转折。

5.半命题作文九年级600字 篇五

在我记忆的深渊里珍藏着一份微笑骂他滋润着我。

那天,天非常炎热。天气太热了,整个建湖就像处在一个大蒸笼里,我因有急事飞快的骑着自行车。汗从头上留了下来,我用手擦汗,就在这时路上冒出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我的自行车跟它来了个亲密接触,使得我与大地来了个狠狠的拥抱,车子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小女孩,她被撞得向后退了两步,摔倒在地。

我咬着牙,爬了起来,看见了那女孩,女孩穿着一条白色的裙子,手中的雪糕也洒在了地上,泥土与雪糕弄脏了她的白裙子,她的手擦破了,还在流血,我的脑袋里闪现了一个念头,我闯祸了。“哇,妈妈——”那女孩哭了,引来了许多人。

周围人七嘴八舌,都指责我的不对,我的头都要爆了。心想女孩的家长一定会要我赔偿,要是遇到一个不讲理的怎么办,还不赔死我呀,各路神仙别耍我了,救救我吧。

就在这时,人群里走出了一位穿得很时尚的妇女,问:“孩子你怎么了?”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孩子的家长来了,算了,要骂要打,悉随尊便。妇女吻了女孩经过,又看了看我,我真想找个老鼠洞钻进去,妇女拍了拍女孩身上的灰说:摔倒了就站起来,受伤了回去擦点药就行了,看你吧人家姐姐吓的。”又对我说:没事了,下次骑车小心点。”她向我微笑了一下,转身走了,她又停下抓着小女孩的手说:“来,和姐姐再见。”“再见,姐姐。”然后她们就消失在人海中。

我望着那对母女离去的方向,看了一会,扶起车走了。

那一刻,她的微笑给我很大的鼓励,让我铭记微笑的魅力。

6.半命题作文题目九年级700字 篇六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这是著名作家但丁先生说的。母亲的呼唤,很多人认为是唠叨,非常烦人。但这唠叨是里充满着母亲的对你的关爱。我也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唠叨。

母亲的呼唤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它已不可少。“快吃早餐,牛奶一定要喝完,牛奶里有很多营养!快喝!”每到早餐时间,母亲就催促我喝牛奶。就这话,也要说上几十遍。吃完早餐后,我忽然想去表妹家玩,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表妹家玩!”妈妈说:“可以。”我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就在这时,又传来一阵讨厌的唠叨声,“穿多点衣服,小心着凉!”我忍受不了这声音,只好无奈地穿多一件衣服。在一路上,母亲还是不停的唠叨,母亲一开口,就收不住,说不尽。母亲皱了皱眉头,说:“在表妹家要懂礼貌,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如果,表妹同意了才能……”终于,我忍受不住了,就对母亲说:“妈妈,这些我都知道,而且,我从来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做过!同一句话,一天也要说上上万遍”母亲听了,摇了摇头,说:“我是怕你会犯这样的小错误,才会那么唠叨。你一定要记住……”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凡事都要换个角度来看。”我想:“对啊,妈妈之所以会那么唠叨,完全是为了我啊!她这是关心我,要我喝牛奶,是想我补充多点营养;叮嘱我穿多点衣服,是为了不让我着凉,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我是多么幸福啊,有一个关心我的好母亲。”从此,我懂事了很多,母亲那脸上也多了几丝微笑。

就在我玩得很疯的时候,妈妈的一声呼唤,就像有魔力一样控制了我,就是我的魂魄也呼唤回来了。

7.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七

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有的想当一名探险家,去探索世界上的奥秘;有的想当一名音乐家,用音乐来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想当一名世界长跑冠军,为祖国夺得更多的金牌 …… 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中国,与中国友好交往,让中国走向世界。

记得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没有理想的人生就是黑暗的人生 。在人生的一部戏中,理想是投影的灯。实现理想,就是实现成功。

一般来说崇高纯真的理想最易产生于十四、五岁。像孔子、马克思、周恩来、居里夫人等伟人都是如此!当年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就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劳苦大众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在岳麓山下、爱晚亭边、橘子洲头、湘江两岸处处留下了主席勤奋求学、刻苦实践的身影,面对反动腐败的统治主席直抒胸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畅谈理想更要符合当前的形势,今天世界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正以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世人震惊,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神五”飞天之梦,崭新的中国向我们莘莘学子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好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必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誓言。无论将来你是科学家、发明家、军事家还是外交家。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代表中国。今天我们树立起伟大的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是一个支柱,是一个心灵的火炬,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8.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八

《民国太太的厨房》一书读来甚妙,不吝分享。

也许是从小养成了不着边际的读书习惯,因而相比起那些荡气回肠的长篇名著,我却更喜欢看人间百态烟火味十足的故事。比起大观园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更感兴趣的是那道工艺繁琐,鸡汤熬煮的茄鲞究竟是个什么滋味;《十八春》里的上海滩里家族兴衰让人唏嘘感叹,但我却对顾太太那道“皮蛋炒鸡蛋”兴趣斐然。翻过金庸小说一遍,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倒是不甚清晰,却始终念念不忘那些大侠的下酒菜,究竟是二两卤牛肉还是几块酱猪手。 于是,便在美食的诱惑下翻开这张充满故事的地图,寻回些许民国的记忆。

在这里,我看到了张爱玲留恋忘返的起士林咖啡厅,它静静地在上海静安寺街边旁。每天黎明时分,便拉起了嗅觉的警报,新制的面包带着喷香的浩然正气破空而来。她最爱的是一种方角德国面包,外皮厚脆,中心微湿,即使不涂黄油,也是唇齿留香。

在这里,我看到沈从文的湘西之旅。那一串串腌好的腊肉,挂在火塘坑上,便带着烟火蒸腾。洗净切开,金黄的皮色衬着鲜红的肉色,只用辣椒和蒜叶爆炒,是他一辈子不会忘怀的味道,也沉淀着他对故乡最深沉的思念。

在这里,我看到杨绛先生记忆中最孩子气却又最温柔的钱钟书。灶上炖着一锅泛着金黄色油光的鸡汤,几段细细的葱丝,热气蒸腾中氤氲着幸福的味道。汤中还有些许翠绿,那是钱钟书特意剥的嫩蚕豆瓣,是来自他们故土的味道。两碗汤下肚,记忆的味道却记了一辈子。此至终年,他已驾鹤西去,女儿也撒手人寰,独留先生一人,凭栏忆往,那碗温暖的鸡汤。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人生,食物像细线般将两者交融缝合。在书中,他们再也不是历史课本中一个孤零零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人。他们爱笑也爱闹,贪吃也嗜睡,比起洗盘子更喜欢下馆子。我仿佛看到那些大师的另一面,更加真实却又令人更加喜爱。在美食面前,不再是一个个等身著作的大师,他们只是普通人,如你我一般,毫无顾忌。

9.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九

有的人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有的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的生活是变幻无穷的;有的人的生活是黑糊糊的一片……

而我的生活却是平淡无奇中加一点彩色的点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发生过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时候还受到陌生的人的帮助,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萍水相逢吧!

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人人都像块浮云,在空中偶尔相遇,飘走。”我不以为然,在茫茫人海中,如果你我相遇,那也是缘,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它像浮云一样飘走,而应该把握好时机,即使相遇时的时间很短暂也应该去珍惜她。

那是个偶尔相遇的一天……

我去同学家玩,再回来的路上悠哉悠哉的走着,可谁知老天不怜人啊,这时候下起了雨,远处有一个躲雨处,我像抓到救命草一样拼命的往前赶,可是路好想一直和我作对,怎摸也跑不到。我气急了,也没力气了,正在这石头上突然不下雨了,抬头一看,是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成了一把伞。他说道:走吧,我们一起走,雨太大了。到了比喻出,他从口袋掏出一块纸巾说:擦擦吧!要不该感冒了,听了这话,我心里满是感动的,回过头要说谢谢的时候。我再想他是不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一眨眼便消失在蒙蒙雨中,我却来不及说一声谢谢。

10.九年级数学命题情况分析 篇十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是困难重重,千难万险的路,还是艰难险阻,寸步难行的路。只要锲而不舍,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度过。

一次,我正在写作文,妈妈便过来看,发现我的字歪歪扭扭、横七竖八,于是大发雷霆,说:“平时叫你练字你却不练,现在可好,字写成这样,看来必须要让你去练习书法。”我无言以对,只好去书法班,刚开始我饶有兴趣,便在纸上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写完了。我左顾右盼,发现周围人还没写完,于是三番五次的继续写。渐渐的,我觉得百无聊赖,便无动于衷,同桌看见后,疑惑不解,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我:“怎么不写了,写完了吗?”话音刚落,便过来看,结果写的字寥寥无几。语重心长地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什么事都做不好,就会一败涂地,就像张乖崖所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听了他的话我顿时恍然大悟,二话不说,便开始书写,如同行云流水,轻而易举便写完了,这时,我开始心不在焉,打算半途而废,我心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一点,再坚持一会儿。于是继续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的字苍劲有力、笔走龙蛇。

11.半命题作文题目九年级700字 篇十一

夜,渐渐深沉,白天的喧闹变为宁静,世间万物沉寂在独具魅力的夜。而我,却依旧在挑灯夜读,为即将到来的中考不懈努力。

美丽的睡神悄然而至,无声地催我快快入梦。确实,疲惫让我无心再徜徉书海,但心中的目标却使我无暇休息。无奈起身,为自己泡一杯最爱的枸杞茶。

沸腾的水倒入杯中,冲击着杯底的枸杞:水滋润着枸杞,枸杞美丽着水。在这小小的杯中,完美地融合,释放出独特的清香气息,勾起我无限遐思。我迅速盖上盖子,不忍让一丝清香逃逸,将它们包围在这狭小的空间,让香气慢慢沉淀、酝酿,然后浓郁在这激情的水中。

透过玻璃,端详杯中的枸杞,有的浮在水间,有的沉在水底,还有的随着表面析出的气泡在水中忽上忽下,各具情态。看着杯中的枸杞,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微缩的世界:黄里透红的茶便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沉浮不定、位置不同的枸杞,不正是社会的各色人?沉在水?底的枸杞,是那些安于本职岗位、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忽上忽下的枸杞,正是那

些为生活疲于奔波、努力进取的人儿——他们可能不满足现状或许曾经坎坷,心中却装着理想;浮在水面的枸杞,他们拥有了辉煌,可能名利双收了吧!细细想来,就像这杯中的枸杞,少了谁都不行,它们都在浓着茶的色,淳着茶的香。社会之于人,不就是分工不同吗?他们都在奉献着自己,都在装扮着社会。

枸杞的香气,从盖与杯的缝隙间溢出,将我从遐思中拉回。我忍不住诱惑,捧起杯子,轻轻抿上一口,含在口中,不舍咽下,让那清香驻留在唇齿间,再慢慢蠕动喉咙,甜香轻轻滑下,如丝般缠绕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或许,有人认为人生如龙井,需要一次次的冲泡后才会更清香;有人认为人生如咖啡,越浓越苦才是真生活;还有人认为人生如烈酒,精彩纷呈才有力度。而我,却有着与年龄可能不相称的想法。人生要像枸杞茶,第一次与水融合就能香气四溢:生命只有一次,绝不能虚度人生,应把握当下,一气呵成!

上一篇:冬日午后小游随笔下一篇:3-第五次推进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