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2024-06-30

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精选9篇)

1.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篇一

供水公司夏季安全供水工作汇报

供水公司夏季安全供水工作汇报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城区供水迎来高峰期。市供水总公司坚持以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为重点,把今年夏季安全供水工作同加强行风建设和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采取多种措施,精心组织,做到“三个加强”,确保夏季供水安全、优质、高效。

一是加强思想认识。通过教育不断强化员工对夏

季安全供水重要性认识,使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夏季安全供水工作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是公司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6月下旬公司召开了夏季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夏季安全供水工

作,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安全供水措施,会议强调指出各部门负责人及广大员工必须克服松懈情绪和侥幸心理,要比平时更多一份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责任落实。为全力做好全供水工作,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副经理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进一步制定完善了《2010夏季供水高峰期安全供水工作方案》,对安全供水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安全供水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三是加强措施执行。入夏以来公司各部门积极行动,提前做好了高峰供水各项准备工作。各厂站加强对机电设备、净水设备、水池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和保养,6月份完成了水厂滤池维护改造和滤砂更换,做到设备不带故障运转;管网科对全城的管网、阀门、消防栓进行全

面的巡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确保供水管线畅通;生产调度科优化供水调度方案,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切实做好高、低峰时段的供水量和压力调节,保证管网水量、水压正常,同时提前做好了净水剂、消毒剂、维修配件等的储备和突发供水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供水执法队加大对水源保护区域的巡查力度,发现水源污染现象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有效促进水源污染治理;水质检测站严格执行三级水质检验制度,增加监测频率,严把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保卫科加大门卫的安全防范力度,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尤其是加强水源、水厂、高位水池等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工作力度;对外服务部门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及时解决用户用水故障,尤其是在踏勘、开户通水时间、抢修、维修等环节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公司各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人员到岗到位,扎实落实措施,确保夏季安全

供水工作顺利开展。

2.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篇二

小城镇的兴起与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小城镇供水是保障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1]。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 小城镇的供水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 同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水源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缺乏保障、管理水平落后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势必造成小城镇供水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进而制约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 有必要通过实地考察, 围绕与供水水质有关的环节和因素, 总结小城镇供水系统和技术发展现状, 分析小城镇供水的技术需求, 为小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湖州地区位于太湖南部, 水资源丰富, 河网密布, 与太湖连通, 河湖水体相互补给, 河水流向季节性变化。市区主要水体有东西苕溪、长湖申航道、龙漕港等, 水体主要功能是航运和渔业。目前能满足湖州市取水条件的干支流及水库有:东西苕溪、太湖、老虎潭、老石坎、赋石水库等。经实地考察, 得到太湖南部地区小城镇供水现状如下:

1 用水形式比较粗放

太湖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部分工业企业对水质要求低, 水量要求大, 为了节省自身用水费用, 这些企业从临近的河流中取水经过简单处理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许多乡镇自建小型水厂供水。从湖州市水务集团的供水结构比例上看, 近些年, 居民用水量从35%上升为65%, 而工业用水量从65%下降为35%。从用水规模上看, 近15 年的年供水量没有较大变化, 甚至部分镇区的供水规模有所下降。以上现象造成了两种后果:

(1)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浪费严重, 同时造成了河道污染。

(2) 由于工业大量使用自制水, 自来水公司的发展受到制约。

2 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各级水厂的规模、财政状况不同, 造成了在管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 湖州市水务集团公司已建立了供水管网信息系统Map GIS, 供水营业MIS系统, 形成了以现代化营业厅为窗口、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发展方向的管理服务体系。德清县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 德清县水务集团也基本上实现了对水源、水厂、营业站等地的全程监控、自动化控制。

然而, 许多乡镇自来水厂的管理还停留在经验上, 对供水管网的管理只有CAD图, 部分水厂甚至没有手绘的管网图。

3 经营模式多样

太湖南部地区小城镇在水厂经营模式上做了积极地探索。例如, 湖州市水务集团与桑德集团合资成立浙清水务公司;德清县水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达阔集团进行了合作;安吉、长兴两县的水务集团被深圳水务集团按照BOT模式收购。与大型供水企业的合作极大地促进小城镇的供水发展, 同时提高了供水企业的效益。

4 原水水质较差

除长兴、安吉、德清的部分山区使用地下水外, 湖州地区基本以地表水为水源, 且以江河和水库水为主。

湖州地区的地表水位于太湖流域的上游段, 原水水质较好, 河流水基本达到三类水标准。但受季节性影响, 部分原水水质会短时期恶化。以西苕溪为例, 全年平均水质为三级标准, 浊度很低, 而雨季浊度会大幅升高。水源附近有农田的乡镇, 雨季原水的NH3-N含量会大幅升高。城市内河由于防洪的需要, 设有多处水闸, 这对水体自净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水库水水质良好, 达到国家地表水水质二类标准。

虽然水库水更适合作为供水水源, 但许多水厂距离水库较远, 因此就近取江河水为水源。为保障原水水质, 在各水厂取水口上下游1000m区域内设立水源保护区, 设置水源保护标志, 禁止排污、禁止捕鱼等。部分水厂在水源保护区饲养鱼类作为生物指示器, 并用摄像头监视鱼类的生长情况。

然而从实际效果看, 许多县、镇水厂水源周围仍有污、废水排放。例如, 菱湖镇水源附近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 上游的养殖业产生有机物污染;练市镇、双林镇、德清县水源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 同时, 农田施肥造成了水源NH4-N含量较高。

5 管网水质安全性的保障

湖州地区小城镇水厂的出厂水水质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但用户对龙头出水的水质状况仍有反映, 例如, 吴兴区部分管网过于老化, 造成龙头出现浑水;菱湖镇管网抢修后短时间出现浑水等情况;相对较好的是埭溪镇和双林镇。

各水厂对出厂水水质进行的日常检测以人工化验为主, 只有大型水厂才安装有在线的水质检测仪器, 检测的项目为余氯、浊度。其他乡镇水厂人工化验的水质参数主要有水温、浊度、色度、余氯、氨氮、COD、Fe、总碱度、总酸度、细菌总数、大肠菌数等, 检测频率为1 次/小时。

调查发现, 湖州地区的小城镇供水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 管网没有建立在线监测系统, 对管网的变化不能做到及时的反应, 多在发生管网事故后才进行抢修, 这对安全供水是极大地隐患, 同时也造成了供水成本的增加。小城镇的供水管网规模小, 因此没有二次消毒, 只有对远距离供水区域或者特殊区域进行管网二次消毒。对管网水质的检测采用人工定期采用检测。

小城镇水厂对管网的日常维护以冲洗为主, 频率为2~12 次/年不等。

6 管网更新改造滞后

湖州地区的供水管网铺设年代较为久远, 虽经过更新改造, 但仍有部分管网老化、腐蚀。而且许多县镇的供水管网没有做防腐处理, 如德清县、埭溪镇、双林镇、南浔镇等。

各镇级水厂的管材更新改造缓慢, 多种管材同时使用。从早期的水泥管、灰铁管, 到新型的球墨管、塑料管均有使用。

7 供水模式的转变

湖州地区小城镇分别建有各自的小水厂, 铺设管网向用户供水, 如湖州市主城区吴兴区以及埭溪、双林、菱湖、练市等镇。这种供水模式的缺点是水厂规模小, 技术实力弱, 供水成本高, 水质安全得不到保证。

因此, 湖州市正对吴兴、南浔两区的供水模式进行调整, 即新建南部平原水厂, 扩建城西、城北水厂, 同时为城西、城北水厂新建原水输送管道, 保障水质稳定。将现有乡镇水厂全部改为配水厂, 由三个水厂联合向周围乡镇配水厂远距离输水, 再由配水厂向用户配水。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 逐步形成“三横四纵”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

德清县也根据县域自身特点, 整合现有水厂, 形成两个比较大型的水厂为德清县全县统一供水。

通过供水模式的转变, 自来水厂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 管理更加规范, 用户水质达标得到了保障, 经营状况也逐步改善。

8 结论

湖州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在供水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均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1) 小城镇的水源地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同时完善排水系统建设, 减少乡镇企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2) 小城镇水厂的处理工艺一般情况下能够与原水水质适应, 出水水质达标。但由于管网老化、腐蚀问题比较严重, 管网水质安全缺乏保障, 应加快推进乡镇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进程, 加强预警, 建立全过程的水质安全保障体系。

(3) 小城镇周边大量自备水源的存在, 不但造成水资源浪费, 水质安全难以保障, 同时也制约了供水企业的发展, 建议逐步关停自备水源, 集中供水, 在小城镇密集的地区可以实施区域城乡一体化供水, 以中心城镇的水厂向周围城镇联网供水, 可以有效地降低供水成本, 保障供水水质。

(4) 因地制宜的引进适合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经营管理理念, 如BOT模式, PPP模式均适合小城镇水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绍阶, 左智敏.小城镇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8 (11) :114-117.

3.供水总公司工作汇报材料 篇三

加强党组织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县供水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根据水利局党委下发的关于《2012年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安排意见》的文精神,先将2012年我支部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局党委关于此项活动的安排部署。首先支部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尚小军 副组长:李选民 成员:朱志峰 武军海 尚晓峰。设立了党员活动室。抽调2名熟悉党建工作的党员充实党员活动室的资料收集,强化保障,落实责任。二是强化了宣传面,营造良好氛围,在公司院内新建学习专栏窗口一个,并举办了一期以“争当学习先锋,争做工作模范”为主题学习专栏。要求工作期间党员必须佩带党徽,并培养了两名入党积极分子转入预备党员。三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团结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认真组织民主生活会,加强班子成员的谈心活动,自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订了党建工作的实

施方案、活动细则,要求、及相关学习制度、公开承诺、党员学习记录、学习笔记等。四是围绕中心,加快转型,进一步实现了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要求,努力开创供水事业加速发展的新格局。

4.二次供水所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篇四

二次供水所XX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在分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与支持下,在公司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二次供水所XX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呼和浩特范围内树立了行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经过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为明年二次加压业务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强化内部管理,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安全意识,促进业务快速发展”既是二次供水所一贯来的主要工作目标,也是XX年二次供水所的工作重点。在上级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所认真贯彻综合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紧紧围绕业务扩展和安全生产的目标,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切实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全所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严防治安、生产事故等情况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各项工作得以紧张、有序地进行,现将我所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XX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二次供水所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加强业务跟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止XX年12月,客户洽谈、走访270余户,协议产值281.9万元,签订协议14户,完成施工13户,正在施工 1户,投入运行 12户。

二、加强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竞争力;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工作;

加强单位综合治理工作,是预防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和确保单位稳定的关键,而保证各项工作安全稳定是我所发展的前提,因此,所领导始终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工作,把综合治理工作摆上日常议事日程,根据公司的要求,认真分析,坚持把综治工作与安全生产当作所内头等大事来抓;经常在所例会、班组会议等会议上布置综治工作任务,强调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使所内人员认清当前状况,提高安全与平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综治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中。

XX年,二次供水所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安全联查,并在重要节日和重要时期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各工段根据各自的生产、工作性质,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安全制度和各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消灭事故隐患。

2、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各级层层分解任务;

为增强职工的综治意识,我所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各种会议进行综治防范教育,如以《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条例》、《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等为内容进行宣传教育,并结合一系列普法教育,使职工的意识从“要我学法”转变到“我要学法”,切实提高大家学法的自觉性,以形成遵纪守法、安全规范的热烈氛围。

为切实将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我所将目标责任分解至各工段、人员,由工段责任人与所内签订责任状,各工段根据具体情况又与职工签订了相关的责任状。例如:安装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业务员签订了《业务员责任状》,汽车驾驶员签订了《汽车驾驶员安全责任状》。这样一来,层层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分解目标,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完善制度,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⑴二次供水所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了重点要害问题的防范,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段考核制度,抢修制度,抗洪抢险方案,并做到制度上墙。使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⑵每周对施工现场、车辆、办公场所及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进行综合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对责任人按照绩效考核及责任书规定进行奖罚。

⑶通过检查和整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治理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根据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为职工配备了防护用品、安全帽、防爆眼镜等,并安排专人上、下班检查现场情况,用电、水开关。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推进工作制度化建设,加强班组建设,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1、二次供水所从成立时只进行业务洽谈工作,到现在从业务洽谈,业务台帐登记,合同签订,材料准备,现场施工,到施工转场已经建立起完善而流畅的工作流程,各阶段工作节奏清晰,配合紧密。

2、二次供水所为了使整个业务、安装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标准、工段例会制度、台帐报表考核标准、安全生产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办法,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3、07年下半年,二次供水所开展班组建设工作,极大的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各工段,抓质量、抓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业务素质培训,在全所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即强化了业务技能,又提高了职工素质。

4、在基础管理方面,对现有的业务区域进行了集中的普查,将台帐、报表补充完善,各种资料、档案,归档分类,使基础管理工作条例清晰,查询方便,可以即时的反映工作情况。

一年来二次供水所在综合治理工作方面,认真按上级要求,制定制度落实责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中的不足和忽略的方面,我们将时刻牢记: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扎实的开展好各项工作,改正不足之处。

5.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文山州委督查室:

接州委督查室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州委主要领导在周运龙同志《当前全省抗旱增水源、供水保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上的批示的督办通知后,丘北县高度重视,把抗旱保供水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全力保障全县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灾情及库塘蓄水保供水情况

丘北县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遭遇连续三年干旱,受灾范围广、受旱程度深,今年截止5月3日,已造成15.73万人8.3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去冬今春以来农林牧水经济损失达1.12亿元。

(一)蓄水情况。截止2012年5月3日,全县库塘蓄水2184.2万立方米,蓄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减少4679万立方米。其中:水库蓄水2167.2万立方米;小坝塘蓄水17万立方米。小水窖35044口蓄水76万立方米。双龙营镇老白石岩水库、小鱼洞水库、树皮乡五里牌水库、双飞井水库、温浏乡温浏水库等10座小(2)型水库、85座小坝塘干涸,部分山区半山区小水池虽有少量蓄水但多数水质较差,只能供牲畜饮用,部份可采取引、提措施增蓄,增蓄所需资金556万元左右,但限于我县财力无法解决。

(二)抗旱增蓄应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经过努力,2012年我县获上级批准实施的7件抗旱增蓄应急工程现已全部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4万余人3万余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为全县抗大旱、保民生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抗旱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抗旱资金到位情况:自2011年8月份以来,丘北县共投入抗旱资金5237.14万元,其中,中央402万元、省级2001.14万元、州级1340万元、县级1238万元,群众自筹256万元。使用情况:用于抗旱增蓄应急工程1600万元,其余资金用于全县整村推进人饮安全小水窖建设和补助给乡镇寻找和开辟水源点或拉水。目前,我县整村推进人饮安全小水窖、小水井和部份管引工程建设尚缺1.2亿元资金。

(四)抗旱物资储备情况:目前,我县已储备抗旱拉水车2辆、抗旱抽水机37台(套)、潜水泵7台、编织袋30000条、FA旱地龙70件。

二、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应对。一是及时成立县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抗旱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将抗旱保供水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相结合,作为“四群”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丘北县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全力打好抗旱功坚战,千方百计抗旱保民生、保生产。实行县处级领导和县级部门挂钩到乡镇和村民委,各乡(镇)干部职工挂钩到村民委和村小组,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抗旱救灾工作。三是完善抗旱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根据旱情先后启动Ⅲ级、Ⅱ级抗旱救灾应急预案。四是制定完善抗旱保人饮供水工作方案,确保饮水安全。

(二)加大抗旱投入,科学调水蓄水。一是县委、县政府及时划拨了420万元的抗旱救灾启动资金及乡镇抗旱救灾经费,确保-2-

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共投入抗旱救灾人员100750人(次),投入抗旱机动设备730台(套),出动人力畜力运水车辆2357辆(次),累计运送水9215吨,临时解决了15.73万人和

8.3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二是严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饮优先,认真分析供水形势,处理好群众生活、农业、工业用水的关系,制定蓄水供水计划,确保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三是在确保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充分抓住每一次有效降雨的机会,采取抽、拉、堵、截、提等措施,全力抓好库塘蓄水工作。

(三)强化科技服务,抓好冬农开发和春耕备耕。共出动3890人(次),指导农户采取抽、拉、提、引等方式抗旱保生产;指导农户及时购买农药,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投入抗旱用电5950度,抗旱用油9.88吨,抗旱浇灌农作物5.9万亩。安排85万元农业生产及救灾资金开展农业生产和抗灾自救,其中70 万元用于储备小麦种子31.9万公斤,补助受旱较严重的乡镇发展小春生产,15万元用于冬农开发补助,抓好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全县共完成小春及冬农开发47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创建样板12片1.2万亩。

(四)强化值班制度,确保救助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值班相结合的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弱势群体缺粮缺水及时报告及时调供,确保弱势群体生活不出问题。目前,县民政局共发放救灾粮食366吨,惠及24400人(次);同时,积极储备救灾大米50吨。

(五)强化项目建设,着力解决水利设施制约瓶颈。一是加强-3-

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清平水库(中型)前期工作,争取2012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扭倮水库建设、红旗水库除险加固等水源工程建设进度,为抗旱保供水提供保障。二是实施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计划筹资1.5亿元,重点采取新建万口水窖、修缮万口水窖设施、建设百件自流管引工程、实施十件提水骨干工程等措施,新建小水窖(水池)1.14万口、改造完善水窖设施(枧槽)2.26万口、建设自流管引工程182件以及地下水源提水工程等。目前已实施完善人饮水窖枧槽1万口。

(六)加强物资监管,确保物资使用安全。目前,共组织督查人员100余人次,对全县12个乡(镇)、7个县直部门、60余个村民委、80多个村小组的抗旱救灾情况进行督查,未发现违纪违规现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降水不足,山区人饮水窖集水、蓄水困难,特别是居住在山区、半山区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问题将更加突出。二是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建设管理难度大。三是由于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进度。

(二)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切实关注民生,重点解决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保供水供粮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是进一步完善抗旱救灾工作方案,根据不同库塘类型,制定“一库一策”蓄水方案,切实采取措施抓好库塘蓄水。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抗旱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三是加大防旱抗旱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加快-4-

6.城镇供水自动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六

1、城镇供水水厂自动化的目的

对城镇供水水厂实施自动化的根本目的认识不够全面或出现偏向, 是造成一些水厂自动化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城镇供水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实现优质、低耗和高效供水,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 有的水厂实现自动化是为了赶时髦, 将其作为一种点缀;有的水厂是迫于形势, 在大批水厂纷纷实现自动化的情况下, 自己也不能不上;有的水厂使用的自动化功能过于复杂, 特别是在考察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水厂后, 更是盲目地提高标准;有的水厂则自动化功能过于简单, 主要是对自动化不熟悉, 缺乏必要的信心, 怕造成麻烦;有的水厂是为了凑合贷款数, 不得已而配置自动化系统和设备。这些不正确想法的存在, 使水厂实现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发生了偏向, 造成了自动化设计不切合城镇供水水厂生产实际, 不注重生产过程特别是关键工艺环节的自动化, 并忽略了在运行和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应改革, 从而导致自动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甚至建成后处于闲置状态。

2、城镇供水水厂自动化的设计问题

⑴未解决的相关理论问题

在城镇水厂自动化中, 工艺理论对自动化提出的控制要求本身存在未解决的理论问题或理论不够完善, 使控制未能达到规范化和最优化, 系统运行达不到理想的控制状态, 从而影响了自动化的实际运行效果。

(1) 絮凝理论不够完善。加药系统是一个大延时、强耦合、干扰因素多的非线性系统, 目前广泛采用的控制方法为:用原水流量按比例前馈调节计量泵的频率, 用流动电流仪 (SCD) 反馈调节计量泵的冲程, 从而构成加药复合控制系统。由于凝聚作用本身有多种理论, 决定加药量多少的水质成分因素在理论上还不够完善, 如原水浊度、温度、pH、污染因素以及非胶体颗粒干扰因素等参数变化都对SCD有很大影响, 而在SCD反馈调节方法中, 只采用了反映水中胶体稳定度的参数ζ电位来代表全部水质因素, 因此该控制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同时, 传感器缝隙小易造成堵塞, 加药后不易形成絮粒, 特别是滞后反应和水质变化对SCD影响较大, 导致该方法适应性较差, 准确度不够, 达不到优化自动加药的要求, 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在有的系统中, 虽然采用了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自学习模糊控制等方法, 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并未完全解决加药量优化控制的问题。

(2) 加氯系统理论问题。在加氯系统中, 传统的控制方法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 后加氯采用余氯反馈控制。由于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很多, 如水质、天气、水厂的具体工艺特点等, 而且后加氯存在时间滞后问题, 同时对控制方法和投加氯氨存在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看法, 特别是对水射器安装位置和余氯取样位置的规范化确定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 从而使加氯系统不够规范, 实际运行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有的系统中, 虽然采用了一些其他控制方法, 如采用双因子控制方式 (用流量和余氯控制前加氯和后加氯) 或多参数非线性控制方式, 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并未完全解决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

(3) 其他理论问题。如变频供水泵和工频供水泵的运行台数比例确定、变频供水泵的自动调节速度控制, 城镇供水管网测压点分布, 系统供水方法及科学调度等问题。

⑵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国在城镇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 除《少量规划性技术文件之外, 尚无制定供水行业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致使水厂在实施自动化过程中, 技术上缺乏统一的规范性, 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不同类型的水厂自动化分别应该达到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不明确, 影响了自动化系统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⑶专著和文章问题

我国城镇供水行业的自动化起步较晚, 总体发展水平也不高, 致使在供水自动化方面发表的文章数量有限, 总体质量也不太高, 出版的专著更少, 既不利于在实施自动化时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也不利于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 影响了自动化知识普及和提高的速度。另外, 每年还举行众多的技术研讨会和交流会, 这对提高该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起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当然, 这与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技术力量雄厚、期刊数量大等多种因素有关。

⑷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供水水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连续过程, 对于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较高, 涉及众多技术和设备, 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 故在有些水厂自动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 影响了自动化功能的发挥, 甚至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 (2) 功能设置过于复杂。 (3) 功能设置过于简单。 (4) 设计人员水平不够。 (5) 设置过多的手动功能。

3、水厂自控设备存在的问题

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水厂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因素,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质量问题。水厂中有些设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如碱度计、氯氨测定仪、溶解氧测定仪、浓度测定仪、压差变送器、加氯机、计量泵、调节阀、电磁流量计等, 这些质量问题有的是设备本身的质量不过关, 有的则是安装或维护质量达不到要求, 但均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配套问题。在有的水厂自动化系统中, 外围设备如传感器、测量仪表及执行机构本身并无质量问题, 而是精度不够或稳定性达不到系统要求, 即与系统配套不合理, 也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原因。

(3) 备品备件问题。有些设备发生故障后, 由于缺乏备品备件而一时无法修复, 这对进口设备尤为明显。如果由原产品供应商修理, 则时间长、费用高, 特别是有的产品已更新换代而根本无法得到备品备件, 造成了这些设备的检修十分困难, 从而导致这些设备长时间处于瘫痪状态, 影响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检修和改造问题。对于部分进口设备如网络设备, 由于外商对通信协议和通信软件的公开性不够, 且本身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既增加了这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 也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开放性, 影响了系统的正常更新和改造工作。而且很多进口通信设备较难与国内设备互联, 致使更新和改造困难, 从而降低了自动化系统的合理性和统一性。

4、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厂自动化系统建立后, 管理水平滞后是影响自动化功能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1) 不注重设计、安装、调试过程的人员参与。 (2) 对自动化系统和设备不够熟悉。 (3) 缺乏完善的自动化管理规程。 (4) 缺乏专业的、稳定的维护队伍。

摘要:主要说明了我国城镇供水自动化管理现状, 并从城镇供水水厂自动化目的方面的问题、城镇供水水厂自动化的设计问题、水厂自控设备存在的问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探讨城镇供水自动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7.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篇七

春节期间是城市生活用水高峰期,为保障节日安全正常供水,我公司采取了相应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供水。

一、节前安全自查工作。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节日期间安全供水工作,按照市水务局局及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我公司于1月16日召集各科、室、厂、所负责人召开了“关于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同时签发了德市水司〔2009〕08号文件,要求各部门进一步做好节日前的安全自查工作。

二、节前安全大检查。1月24日上午,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内保、调度室、中心化验室、管网所、机修等相关部门人员,先后对公司东、南、西、北四个水厂,污水处理厂,公司办公区,公司西小区和河东两个生活区以及出租门面房的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在对四个水厂的安全检查中,检查组重点对安防系统、配送电系统、送水泵房、中心控制室、加氯车间、值班室以及值班记录等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检查,各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门卫管理、自动报警、监视系统运行、“三防”工作和生产情况措施到位。在对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安全检查中,重点对门卫值班情况、消防设施完好率情况以及防火防盗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公司各水厂、污水处理厂、职工宿舍小区及进行节前安全检查;1月20日配合市、区公安部门对我公司的重点部门的人防、技防和危化品的使用、管理进行了检查,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三、加强节日值班制度。

为了保证节日期间的安全,公司坚持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水质、人员、设备的安全。要求公司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人防、技防、生产设备、管网设备的巡查,要求各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工作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若遇突发事件,应及时汇报,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妥善进行处置,并做好记录和宣传解释工作。加强巡视检查,杜绝各类责任事故发生,确保节日安全和正常供水。

四、提前制定节日期间应急预案。

为保障节日期间城市供水安全正常运行,公司提前制定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首先加强节前供水电源线路巡检,确保线路无隐患,与电力等相关部门联系、协调,确

保春节供水高峰时段水厂电源线的用电负荷安全,公司供水安装队也作好充分的人员、设备、管道的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其次确保各水厂水源、机房的设备完好率,最大程度保证机房的安全运行率,与相关部门协调组织水源,尽可能缩小节日高峰时段供需缺口,充分发挥各水厂清水池的调蓄作用,尽力保障高峰时段低压区正常用水;最后加强节前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构筑物的巡检工作,确保管网完好运行。保障节日期间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安全正常供水。

春节期间,公司加强各项安全生产和保障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无任何供水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市民度过了一个愉快、祥和的新春节日。

德阳市自来水公司

8.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篇八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某市地处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历来是出入**境的重要门户,是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8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共356个行政村、3431个自然村。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万人,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

今年上半年,完成市内生产总值9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亿元、增长23.37%,财政总收入13.96亿元、增长13.69%,财政总支出17.53亿元、增长33.41%,工业总产值104.95亿元、增长37.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亿元、增长20.2%,存款余额169.66亿元、增长15.86%,贷款余额94.94亿元、增长18.8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77.4元、增长23.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0.3元、增长18.76%。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某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建设和云南省建设山地城镇的重大战略机遇,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健康、快乐”的总体要求,以实施“一二三四五六”城市精品工程为引领,以建设“十个一”特色小城镇为目标,抓点示范、典型带动,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并取得显着效果。截至2011年底,全市小城镇规划区面积达89.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44.13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9.45万人,综合城镇化率达38%。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建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小城镇建设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先后4次深入开展了小城镇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市上下兴起了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热潮。

(二)确定目标,政策引路。结合全市22个乡镇小城镇发展实际,明确了小城镇发展思路,坚持“谁主动、鼓励谁,谁启动、支持谁,谁建成、补助谁”的原则,每年选择5个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相对集中、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中心集镇实施“十个一”特色小城镇建设(“十个一”指的是:一个高标准的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一个具有乡镇特色的出入口、一条功能齐备的园林式街道、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广场、一个便民的农贸市场、一个处理到位的垃圾处理场、一个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一个流转畅通有序的客运站、一个配置完备的中心幼儿园、一个服务功能齐全的行政中心),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一批定位科学、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特色小城镇。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完成小城镇总规、控规、修规并通过评审的乡镇补助50万元,对小城镇“十个一”建设通过市本级检查验收的再补助300万元。政策出台后,我市22个乡镇小城镇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城镇面貌日新月异。22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并启动集镇控制性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其中,镇、镇、镇、乡完成省级特色小镇规划并通过评审。

(三)突出特色,合理定位。根据城镇资源、区位差异和产业布局等实际,对部分乡镇小城镇进行准确定位、重点打造。一是围绕工业园区布局,重点打造3个工业型特色小城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二是依托旅游资源,重点打造2个旅游特色小城镇,以旅游开发带动城镇发展;三是结合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规划建设2个现代农业型小城镇。通过重点小城镇建设带动其他小城镇找准特色、抓住优势、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力争利用5年时间,努力把全市22个乡镇小城镇打造成为工业型、旅游型、现代农业型等特色城镇,逐步形成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镇及卫星镇、三级一般镇的城镇体系。

(四)科学规划,规范建设。坚持“富规划、穷建设”理念,以“重特色、优环境、聚人气、兴产业”为目标,要求全市各乡镇必须聘请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科学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产业园区布局规划。规划结合各小城镇发展实际,不贪大求洋、突出科学性,不固步自封、突出前瞻性,不务虚作秀、突出实用性。规划编制完成后,首先报市本级规委会评审通过,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思想,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统一组织”。对工程项目实行集体审定、集体决策,确保公开、公正、透明。对实施方案的制订,实行“专家为主、依法运作、群众参与、反复论证”的决策模式,减少重大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小城镇建设资金16.84亿元,2012年上半年投入3.71亿元。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采取平台融资、积极向上争取、拍卖基础设施经营权、盘活土地存量资产、土地一级市场“专卖”、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共服务公开招标、延伸性资源有偿使用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地生财、以财建镇,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目前,镇、镇、镇、镇、乡等一批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五)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制定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城镇建设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奖惩办法,建立督事、评绩、考核、奖惩“四位一体”的监督问效机制,重激励、硬约束、强管理、严考核,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职责清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几年来的实践,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领导重视是关键。小城镇建设工作只有得到领导重视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推进。资金落实是保证。资金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只有多渠道、大范围筹措建设资金,才能为小城镇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群众参与是基础。城镇建设和管理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群众参与是基础和根本。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责任明确是保障。小城镇建设,既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全局,又关系到广大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任务繁重、备受关注。所有建设项目必须明确责任人,做到职责清楚、考核严格、奖惩分明,才能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规划定位是前提。能否广泛听取各方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准确定位小城镇,凸显地方特色,制定好总体规划的各类详细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关键一环。

小城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较为薄弱。因历史原因,小城镇发展不完善,规模偏小,道路、绿化、供排水、农贸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集镇功能难以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弱,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二是投入严重不足。乡(镇)财力薄弱,小城镇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建设资金缺口普遍较大、欠账较多,建设品位和档次短时期难以大幅提升。三是制约因素较多。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且征用成本过高,审批手续较为繁杂,导致建设与用地矛盾突出。支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产业、土地、投融资、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保障措施相对滞后。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模适度化、布局合理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居住小区化、保障社会化、功能齐全化”的要求,以产业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管理为保证,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扶持、分批推进”的思路,着力优化小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建设水平。每年扶持5个小城镇,用5年时间建设一批重点镇、示范镇、特色镇,推动全市小城镇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9.城镇供水工作情况汇报 篇九

1 管网布置改造

现状城镇管网的建设由于历史原因,分期建设,很大一部分呈现枝状供水状态,除无法保障区域的供水安全性外,枝状管网容易造成管网的静压增大,从而提高管网爆管的几率和增大管段的漏损率。对于各方面已经建设比较完善的城镇而言,重新规划、重新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显然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立足于现状管网的基础,对管网的布置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整,通过将枝状管网改造为统一的环状管网,将严重影响管网水力条件的管段进行重新改造,重新分配管段流量、进行水力计算模拟管网的整体统一的水力条件,避免部分管段压力过大而造成漏损率加大甚至是爆管现象。管网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对管网的优化改造并不是重新规划建设;通过增设连接管,使枝状管网尽可能呈环布置,以主管间距800m~1 000m、连接管间距1 000m~1 200m为标准形成环状供水管网;新增和改造管道选择承压能力大的管材。

下面是某地区一县城优化管网布置改造的一实例。该老城区现状呈枝状管网,管网沿着大道枝状延伸至用户。现状供水管网呈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分期建设,部分后期建设的管段为适应长远发展需求,管径设置稍大,这使它们的上级管段管径偏小,造成卡脖子现象;现状部分管网使用年代久远,管网的承压能力降低,漏损严重。现状管网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在现状管网基础上,进行优化布置,得到新的环状管网供水布置图,见图2。

通过对管网的平差模拟,可以看出新管网节点压力合适,局部没有过大的压力点。通过将现状的枝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除保证区域供水安全性的基础外,管网造成静压力过大的几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管段的漏损率和爆管的可能性。

2 管网改造

城镇管网的分期建设同时也使得不同的管网各呈特点。埋设时间的不同使相同管道的承压性、漏损性能不同;伴随着管道技术的改进,更优质的管道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管道的漏损率和爆管率。通过建立城镇供水管网信息系统,利用供水管网数据库,实现对管网基本数据的分类和查询,是管网更新改造的基础。管网的基本信息包括管径、材质、埋设时间、接口形式、预计使用年限等等,通过对以上管网基本信息的综合分析,拟定对年代久远和特殊管网的更新淘汰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网的漏损和避免爆管现象。管网更新改造应遵循如下原则:使用时间久远的管段为主要更换对象;新替换管段的承压性能优于被替换管段的承压性能;根据敷设管段具体的环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管材。

我国城市供水管道十年前主要使用的管材有灰口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石棉水泥管、塑料管、球墨铸铁管、钢管等。某市两年间各种管材破损情况如表1所示。

我国当前常用给水管道管材主要有钢管、球墨铸铁管、UPVC给水管和PE给水管。各种管材的主要特点如表2所示。

综合分析比较,在对城镇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时,给水管道管径不大于DN 100mm,采用PE给水管,管径大于DN 100mm,采用球墨铸铁管给水管,要求给水管道承压能力大于0.6MPa。

3 管网分区

在城镇给水管网信息系统之上建立管网分区控制技术,并不是简单的按照自然地理条件或行政区域划分,而是结合流量、地形、管网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将管网系统分为不同的管理控制区域,通过合理均衡管网压力来降低能耗,提高供水运行安全性,降低管网的漏损率。目前受到广泛研究的DMA分区技术,即是通过关闭阀门或断开管线,形成500~3 000用户的独立用水区域,通过在该区域进入点进行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降低管网漏损。通过进行合理的分区,对区域水厂以及供水井(小城镇供水深井是很重要的水源地)供水能力、用户用水类型、地面地形标高为划分的参考要素进行管网的合理分区,分析已铺设管道的承压指标,从而便于估测和检查爆管可能性和漏损位置;同时通过分析管网系统的水力条件,在不影响供水可靠性的前提下,在管段高压力区域安装相应的设备,降低管网由于压力过大导致爆管的可能性,使漏水损失降到最小点。由于我国的管网特别是中小城镇的供水管网发展无序,分段规划不合理,所以合理的管网分区对中小城镇供水管网系统漏损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

4 结语

对中小城镇枝状管网进行合理的环状布置,逐步改造老旧管网,最后通过合理的分区管理,综合改造,以达到降低供水管网的爆管率和漏损率的目的,这些方法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要求相对较低,具有可操作性强、开展普及相对容易的特点,适合中小城镇供水管网管理运行实践。

摘要:针对中小城镇供水企业供水技术相对较弱,面临的爆管现象和漏损现象,提出通过枝状管网改造为环状管网、建立管网信息系统对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管网分区管理三种途径,以达到降低爆管率和漏损率的效果。

关键词:供水管网,爆管,漏损,管网改造

参考文献

[1]CJJ 92-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S].

[2]严煦世,刘遂庆.给排水管网系统[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2.

[3]赵洪宾.给水管网系统理论与分析[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4]刘俊,孙佳,俞国平.分区供水技术在漏损控制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9-15.

[5]张宏伟,牛志广,陈超,等.供水管道漏损预测模拟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7-9.

[6]王祎,田一梅.供水管网系统爆管预测[J].天津大学学报,2010,43(9):840-843.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操行评语下一篇:初中我最敬佩的老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