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24-10-03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通用10篇)

1.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一

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论话》的编纂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细读《论语》,品味孔子仁学思想,仍有现代人应该汲取的.大智慧.面对市场化、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大潮,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实用化、物质化.孔子仁学思想,对现代人修身养性、调节心理、塑造人格都有重要意义.

作 者:张军强 ZHANG Jun-qiang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北京,100088 刊 名:衡水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年,卷(期): 9(4) 分类号:B222.25 关键词:孔子   仁学思想   现代人   启示  

 

2.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二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的思想渊源

“中庸”的思想形成于孔子, 是孔子全部哲学的基础, 这一思想在子思子、孟子那里都有一定的发展。孔子“中庸”的思想是对历史上“中”这个概念的继承与发展。“中”这一概念从产生发展到孔子,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的过程, 其概念和内涵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到孔子则将“中”与“庸”相结合。

从古代文献来看, “中”字作为一种道德, 具有指导人们做事规范的意义。《尚书》有云:“汝分猷念以相从, 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 颠越不恭, 暂遇奸究, 我乃劓殓灭之, 无遗育, 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其中“各设中于乃心”之“中”即是要人们将自己的心放得中正, 恰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具有了方法论的含义, 这表现在崇尚“中”或“和”之上。《尚书·吕刑》曰:“民之乱 (治) , 罔中听狱之两辞, 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这也就是说, 在断狱时公正的听取互讼双方的申诉, 便可以得到“中”, 即可在此前提下尽量做到按律例裁决, 就不会有失偏颇。关于“和”的思想, 西周未年史伯曾说过:“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济。”这里不同的事物的融合谓之和, 相同事物谓之同, 史伯的重心是说多样性的重要, 不相同的东西的融合, 多样性的统一, 才是人与万物, 乃至一个国家得以生长繁衍的基础条件。简单的同一的事物不能延伸出新生事物, 也就不可能发展。史伯所说的“和”即不同事物的融合便是中庸思想的体现。

其次, 关于“庸”的思想。《礼记·中庸》曰:“庸, 用也。”;何晏《论语集解》云:“中庸之为德”;朱熹在解释《论语》时说:“庸者, 平常也。”综合各家的解释, “中庸”即是用“中”之道, 可以理解成要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采取合乎实际、不偏不倚的方法。

以上都是中庸思想的渊源, 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总结前人“中”的思想, 将其与“庸”相结合并加以创新, 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处世智慧。他主张中庸之道, 即不要对立, 反对变化, 而要以不变应万变, 保持矛盾的和谐和统一以及长期的稳定。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容

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中庸”范畴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必然产物, 它贯穿于孔子哲学体系的始终, 要是抽去中庸思想, 孔子的思想必将会陷入僵化和形而上学。毛泽东说过:“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一大功绩, 是哲学的重大范畴, 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但是对于何为“中庸”, 学术界一向是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在我看来, 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中庸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本质

所谓“中”即是“适中”、“中和”、“中吉”等, 所谓“庸”即是“平常”、“不易”、“用”等。“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遗书》卷七) 因此, 中庸之道即是天地之道,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体现着这样的运动规律与内在本质。所以, 宇宙也应该被人们看成是一个有其内在运动规律的统一整体。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这就是说天地的产生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 天承载着万物, 我们要顺其自然。这充分的体现了孔子对自然的观点。他认为整个宇宙的产生和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 这充分体现了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思想。在这里, 虽然孔子将天拟人化, 认为人要知天命、服从天命, 但是孔子并不认为人在天命的面前是完全被动的。天就是天道, 人就是人道, 孔子主张人道符合天道, 我们要能在人道的和谐统一中见到天道的和谐统一。因而孔子又说:“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在孔子看来, 人道是体现天道的, 而圣人的作用并不单单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天道, 而是要使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天道, 达到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张, 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是要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个部分, 而不是人与自然对立。人和自然理应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如果和谐被打破, 完全是人没有尊重、保护自然的结果。

2、中庸是一种方法论

中庸作为一种方法论, 是指它能够通过恰如其分地认识事物、处理人际关系, 来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统一的状态。这一思想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允执其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师是颛孙师, 即子张。商是卜商, 即子夏。子张处事有点过分, 子夏处事有些赶不上, 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不及”确实是不好的, 但是“过”亦是不可取。“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的状态, 因而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他认为在认识事物时, 要求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 就其不及和过分两个极端之间找出恰到好处的地方。

(2) 和而不同。孔子继承了史伯以来“和”“同”的思想, 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的思想。“和”就是不同事物、不同意见的和谐与统一;而“同”则是不假思索不加思考的认同。孔子在认识处理事情时, 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想法, 或完全同意某个人的说法, 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思想, 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恰到好处的调和。不然, 就不能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君子, 而会沦为偏激的小人。

(3) 权变时中。“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孔子交朋友总是极力找善于掌握“中庸”思想的人, 在实在找不到这种人的时候, 才与偏向于积极进取的“狂”者或偏向于有所不为的“狷”者交往。他又说:“虞仲、夷逸, 隐居放言, 身中清, 废中权。我则异于是, 无可无不可。” (《微子》) 他认为像虞仲, 夷逸这些人, 隐居山林, 过着默默寡闻的生活, 保持高尚的节操, 这当然是很好的做法。但他自己却不同意这么做, 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态度。他要求非常灵活, 甚至特别注重要避免主观倾向, 具有一定的辩证法精神。

3、中庸是人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意思是说,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 只不过老百姓已经很长时间不拥有它了。普遍的和谐观包括人的身心和谐。在人的身与心两方面, 孔子强调当然要重视人的物质追求, 但是他更重视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要求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所谓身指人的身体, 人有情欲、利益等等的追求, 人的身体作为血肉之躯确实有特殊的需要, 但是人如果过分追求情欲、利益的满足和享受, 必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天人之际是以人我以人我之际为基础的, 是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外延。

三、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

1、孔子中庸思想调节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使之和谐平衡, 稳定了统治秩序, 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促进作用。在孔子看来, 与人相处时, 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要“和”而不是要“同”, 做到既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又能保持个性自由。和而不同是通向真正和谐的前提, 这与我国现在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适应, 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趋势相一致。

2、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 中庸要求“致中和”, 这是现代生态伦理观的思想渊源。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关于维护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 为当今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孔子提倡“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述而》也云:“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这就是说, 君子都是爱护环境, 保护自然的, 甚至我们现在提倡的钓鱼而不是网鱼, 扩大网眼的大小这些措施孔子早就已经提出来了, 而这些正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方法。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人类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类也逐渐从“安天命”“知天命”到“制天命而用之”, 甚至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相应的, 各种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人类实则应该好好反省自己。在“中庸”理念中,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就是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关系。

3、孔子中庸思想是影响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中和之美”的思维的构成。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一个方法论, 自觉不自觉地渗透于人们的意识中, 言谈举止也会遵循中庸之道而外露。艺术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在中庸潜移默化的作用下, 中国艺术不仅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表现着符合温柔敦厚, 不超越现代伦理纲常, 都涵括着中庸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发乎情, 止乎礼。”也就是, 艺术表现出主流文化或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 及非主流文化中积极的方面, 与人们所渴望的和社会所提倡的文化内涵相符。例如我国的建筑文化的表现。我国建筑从古至今, 其中一个特点是建筑布局上呈现出左右对称, 强调的是对称美, 且不像西方建筑, 个性而夸张。同样, 中庸思想对汉字的构成也有着深厚的影响, 中庸思想虽然是形成于汉字产生之后, 但是由于中庸思想的萌芽“始诸饮食”, 不仅说明文字在创造之初便有了中庸思想的文化积淀, 而且在汉字随后的演化过程中同样也渗透着中庸思想。

4、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刻的启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中庸思想在教育方法上的贯彻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 如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在学习方法与经验上, 也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学与问的中和;学思结合等等。

四、结束语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华民族内心潜意识中的价值取向, 无论个人德性德自身修养, 还是在行为处事上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反映着中庸思想。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而且对现当代也仍有一定价值。虽然这一思想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局限性, 但是其作为道德修养原则, 作为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原则, 无不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我们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更好的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中庸”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 是儒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现在, 孔子的中庸思想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在道德伦理范畴里还是在方法论的领域中, 孔子思想处处散发着中庸的光芒。本文将对孔子中庸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以及现代价值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振洪.中庸新释[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 (5) :3.

[2]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集[M].人民出版社, 1983:147.

[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孔子仁学思想和秘书礼仪教学 篇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施伟萍

摘要: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高职秘书礼仪教学是一门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的渗透,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并贯穿在秘书的礼仪教学中,这对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孔子仁学

秘书礼仪

教学

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说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准则,所以也被称为“仁学”。孔子的仁学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的讲话、答弟子问及弟子之间的相互谈论,是集中反映孔子仁学思想的著作。探讨孔子的仁学思想对秘书的礼仪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研究。

高职秘书礼仪教学是一门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的渗透,这对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秘书职业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仪表、交往、谈话、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秘书职业礼仪课程是职业素质培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可以增强本学科的文化底蕴,提升教学效果。

一、研究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和仁与礼相辅相成

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反映的是做人的本质,或者说是做人的道理。爱人,即人应该有一颗爱心,相互之间相亲相爱。所以说,“仁”,原本指对人亲善 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人人尽伦尽职。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秘书的天职是辅助领导,秘书的工作特点是跟“人”打交道,且不论是辅助领导,还是与“人”打交道,归根结蒂,都是人际关系。而秘书礼仪,勿庸质疑,比一切都重要。态度落落大方举止温文而雅,为人谦逊有礼,这就是一个好的秘书所必须具备的礼仪素养,有道德,有文化。孔子仁学倡导的“仁者爱人”,提倡“克己复礼”阐述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当孔子把礼仪提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礼仪也成了管理阶层治理好国家,掌管好天下大事的基础,秘书礼仪也是如此,这也正是秘书礼仪素养的体现。

古人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华夏,华夏,孕育出“礼仪之邦”。今天,当礼仪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因子,它的功能与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因而,培养好的礼仪素养更是重中之重。秘书人员的礼仪素养至关重要:注意品德修养,讲究礼仪,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圆满地做好工作。礼仪是构成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是人们观察、了解社会文明状况的基本着眼点,也是纯净社会、清正风化的有效措施。于文化修养,我们讲究个人形象修养。有文化这,方能落落大方,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孔子的“仁”离不开“礼”。孔子的“仁”,要以礼为规范来进行引导和约束,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社会的。所谓“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需要的概括。正因为仁是一个很高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标准,所以需要不断克服自我的欲念,使之合乎社会的法度礼仪,从而为实行政治上的“仁德”和“仁政” 2 打下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理想之仁,注重的是从个体的具体的事情做起,而后扩展开来,进入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他所推崇的周朝的礼仪制度。虽然孔子对“礼”的过分强调固然有其保守的一面和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限制,但是从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培养人的社会道德感的角度而言,其积极意义也是不可言喻的。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礼与仁是表里相和的,是通过礼的形式所培养的,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亲相爱的“仁”的关系,而衡量是否达到这种关系的标准,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开辟了教育的先河,还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秘书人员承担辅助领导的工作,协助各级领导机构及决策者沟通信息、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处理日常庶务,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与自然与社会各种关系打交道的任务。在这个交际过程中,秘书人员的个人形象是牵系到企业机构的整体声誉和形象的。因此,秘书人员要十分注重自己的礼仪形象,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做好“门面”和“窗口”。

二、研究孔子仁学思想并在秘书礼仪教学中进行渗透

孔子的仁学思想倡导“仁者爱人”,以礼相待,这是秘书职业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并能够运用在秘书的礼仪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起到的作用主要有:

1、言传身教,教师起到示范作用

在秘书礼仪教学中,提倡教学相长,就是要求职业指导教师自身应加强言传身教,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在秘书礼仪课程教学中,关注课程在学生品德、情操、价值观上的涵育与引导,扩展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要身体力行,要为人师表,在仪表、谈吐、举止、情商等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试想,如果我们职业指导师自己都不修边幅,举止不雅,谈吐粗俗,又如何向学生讲授形象塑造的意义和重要性,职业人员形象美的价值和作用又怎能体现?

2、尊重他人,学生提升自尊心

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在学 3习和研究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彬彬有礼,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因为礼仪的核心就是“尊重”,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社会。只有尊重了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人的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3、注重形象,规范日常行为

衣着仪表对于一个人就如商品的包装,是一种静态语言,能为你传递不同的信息:是否充满自信心和自尊感,是否觉得自己是举足轻重的任务。衣着仪表是个性的表征,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及格调,显示自己的职业和职位。一个秘书要做到日常事务活动中做到形象上“天人合一”,也就是中庸和谐。仪容仪表要适体入时,言谈举止要落落大方。在社交场合,衣着要整洁平整,装饰要端庄合体,追求与人体比例和谐协调,过肥或过紧的衣衫,过大或过小的裤腿,过高的高跟鞋以及不得当的颜色搭配等,对于文秘人员而言是极不得体的。

一个人的着装打扮要因人而异,一件同样的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性格气质不同造成的。因此着什么装,应根据个人特点而顶,特别是和自己的性格、气质、个性特征相吻合才是得体的。在一个人的表情、言行举止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一个人的知识、思想是一块黄金,那么通过言行举止表达思想、知识为对方理解就如把黄金兑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秘书经常与上司出现于各种场合,更应注意礼节。与人交谈时,眼睛要显示你在倾听对方的谈话,要不吝真诚的微笑,语言文雅而委婉,说话方式轻松自如,语速不急不徐,落落大方,尽量做到不与周围环境相冲突。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提高学生对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形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日常言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只要处处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就能养成文明的举止。作为教师,平时就要教导学生着装礼仪、行为举止礼仪、交往礼仪、出行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等,让学生真正懂得:细节决定成败!学 4 生的日常行为只要养成习惯,一定会呈现出良好的职业礼仪素质。

孔子是主张理论的实践性的,他常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为要“推己及人”,使众多的君子在实践中具有“仁”的自觉,孔子非常强调理性自觉和主观能动作用。现代社会,要求人才有丰富的知识,善于创新,能将知识和能力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品质,能与他人与组群协调相处,和谐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秘书职业素质的培养,使我们培养的职业人才具有高尚和完善的非智力品德,既会“处事”,也会“做人”。在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讲述中华民族注重礼仪的典故、佳话,让学生了解坦诚相待、热情好客、礼尚往来、不卑不亢从来就是中国人的美好品质和传统,结合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注重礼仪修养的美谈,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要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首先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的素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其次,还要有强烈的礼仪意识,学会尊重,充分表现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让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展示青年学生应有的职业特征。如学生往往欣赏有气质的老师,自己也想模仿,这时,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使之懂得:要想有气质,首先必需先有素质,然而,素质从何而来?只有从知识中来,从日常的细节注重中来。只有内在和外在统一了,才算美。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北京:中华书局

2003年第1版 [2]金正昆 《现代礼仪》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4.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篇四

崔 日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神赋予了孔子的仁、礼等思想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透过中庸精神,孔子天人贯通的圣人气象得以呈现。孔子的中庸精神在两千余载后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并付诸实践。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07)03-0043-02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言中仅出现了一次,盖孔子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故罕言中庸,但中庸之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窃以为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能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故两者都不可取。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而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中诠显中庸思想的语言比比皆是,又如子夏为宰于莒父而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情怠慢拖拉不行,过于求快亦是很有害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执守“中庸之道”,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再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和“文”是为两个极端,朴实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就显得虚浮,文采和朴实搭配恰当,这才是“中庸之道”。2.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大夫晏婴发挥了史伯的观点,提出了“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了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见解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忠言,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谐一致。“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当头,因此不能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交融,也就不能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君子能够对中庸之理时时省察,应时制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之人是很少的,那就要结交狂放激进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说:“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身处乱世就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如《周易·系辞下》所言“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认为孔子达到了“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之境界,故称赞他为“圣之时者”。

二、中庸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其时,周朝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等事情时有发生,使孔子不由地发出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的感慨。孔子满怀着浓郁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终日乾乾,孜孜不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不馁精神积极入世。是故北宋五子之一张横渠由衷称赞道“: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一也。”《(正蒙·大易篇》)为恢复周礼,孔子开创出“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在之“仁”与外在之“礼”、内圣与外王渐次合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仁”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爱人”,一个人的爱人之心要从小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里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行以“孝悌”,长大后进入社会就要对他人行以“忠恕之道”。“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仁”的另外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修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回》)“为仁”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君子应该通过“修己”,将自身的德性修养外化为富国醇民的功业,渐次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其必由之路正是“中庸”之道。此即是说,要正确和谐地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怎样才能最好、最快地实现预定目标,孔子以“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在这里,“中庸”是一个最高的、终极的道德评判者。作为最高道德准则的仁,存在着一个仁得合适与否的程度问题,“中庸”精神为其最佳答案,凡合乎中庸原则的就是正当的、合适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不合适的。其次,“中庸”对仁、义、礼都有制约作用。天、人和宇宙万物之间的最高和谐,亦即天人贯通合一,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谨奉“中庸之道”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此即圣人所呈现的恢宏中和而不著痕迹之气象,亦是中庸思想在孔子伟大人格上的生动体现。

三、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庸”之道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人际关系的最高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人际关系的最为理想状态,即是在承认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彼此皆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使双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而谋求双赢局面的实现。放眼寰球,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局部冲突与战争依然此起彼伏。有的国家为一己之私发动不义之战,有的国家民族内部因为信仰差异而互相杀戮不已,致使难民成群,苍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文精神与理性价值在不觉之辈的妄举下遭到摧残和泯灭,而中庸之道恰是最好的解救之策。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天人相贯互通,人与大宇宙一体无隔,是故中庸之道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人与自然之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类对自然不加节制地一味索取,已开始自食恶果,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骤然而至,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已经受到威胁,这就再次彰显出浸润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的中庸精神之弥足珍贵之处。参考文献: [1]颜炳罡.四书通解[M].济南:学苑出版社,1999.[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An Analysis of Confucius’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Its Modern Value Cui Wei(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Doctrine of the Mea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cept in Confucius’thought category.Such thought as

Goodness and Li of Confucius can fetch boundless life and vigor from it.Through The Doctrine of Mean, Confucius’

5.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五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一一“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和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今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6.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命论的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7.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动性。

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孔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意自然保护。

参考答案:

6.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六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物质文明的繁荣并未带来精神文明的提高。物本来是服务于人的, 而在很多情况下, 人反而成为物的奴隶和受害者, 为了获得财富, 人们宁可抛弃理想、道德、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更加珍贵的东西, 完全颠倒了其中的轻重关系, 造成了官场腐败现象的时常发生,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 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严重冲击。因此, 恢复部分传统的伦理观念, 重建道德, 改变社会与人性的不正常状态, 已成为文明社会努力走出困境的基本方略。孔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伟人, 他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而“仁”的思想又是整个孔子思想的核心,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显然离不开仁学思想的指导。孔子仁学思想内涵丰富, 主要包括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以及仁政的思想。

二、孔子仁学思想在当今社会实践的可行性

1、以爱人调节紧张的人际关系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爱人”主要强调的是要把人当人看待, 要尊重他人, 关爱他人。爱人主要包括两层内容:首先是爱亲。孔子认为“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2]在孔子看来, 爱人的本始就是爱亲, 爱亲进一步具体为孝悌, 也就是爱父母兄长。爱人还包括爱众的含义, 爱人必须推己及人, 孔子认为应该把这种亲亲之爱推广到社会, 实行广博的大爱, 以至于爱朋友、爱周围的人, 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3]

孔子的仁学思想凸显了对人的重视, 强调爱亲爱众, 寻求的是对人的关怀, 爱亲带来的是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 爱众最终使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更高历史时期, 孔子“爱人”的仁学思想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建立在关注人、保障人、凝聚人的基础之上, 以人的自身和谐为出发点, 正确处理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好途径。

2、以克己对治现代的人欲横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在这里, 孔子道出了仁的另一层内涵, 即“克己复礼”, “克”是“约”的意思, “克己”就是约束、克制、修养自己, “复礼”是合于礼。孔子同时指出了实现仁的方法, 即“为仁由己”, 就是说,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 而不能指望别人。行仁的关键在自己, 事实上这与“克己”是一致的。

孔子承认人的欲求是多样的、可能膨胀的, 而且, 那些并不是将人导向仁德的即“复礼”行为的欲求, 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他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以为它并不是复礼的障碍, 而是促成道德行为的动因之一, 这样去实现仁德就简单多了, 对主体自身的“克己”要求自然不会是十分苛刻的, 而是实事求是的, 就是说, 主体必会反过来用“人之所欲, 我亦可欲”的原则, 来调控“克己”的限度, 通过个体主观的德行修养将其完全内化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 从而自觉按照“礼”的规定去做。

3、重树为政之德约束官吏行为

孔子“仁”的原则体现在执政者身上, 就是要求执政者恪守政德, 为政以德, 端正品行, 净化心灵。孔子认为从政是很严肃的事情, 上要对君负责, 下要为民造福, 因此, 它对为政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他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他要求为政者首先要以身作则, 身正公正, 作出表率。具体说来要做到三点: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实际上是对孔子“为政之德”的继承和发扬。“为政之德”贵在“修己”, 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珍惜自己的名誉, 待人接物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 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 自觉加以克服和纠正, 做到“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

4、强调为国以礼建设制度文明

《论语·颜渊》篇记载了孔子回答“颜渊问仁”的对话, 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仁”的另一层内涵, 即“克己复礼为仁”。“克己”的目的是“复礼”, “礼”是处理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的法度和规矩, 是指西周以来的典章制度和仪节。孔子提倡最高的为政方式是:“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他认为, 用道德、礼仪等去教育感化人民向善, 让他们自觉服从政、遵守秩序, 才是最高的为政之道。

孔子的仁学强调把人们的行为都纳入到“礼”的规范之内, 按照“礼”的标准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 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等级秩序。礼治是孔子思想中治理国家的一贯主张, 秉持以礼治国的理念, 必须有一套完好无备的礼仪规范供社会成员遵守。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文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事实, 这就客观上要求必须积极建立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 充分发挥制度的功能, 保证制度的效力, 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只有文明规章制度建立了, 社会成员都依制度行事,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才能成为现实。

摘要: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要使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任务, 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在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除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以外, 还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仁学,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之德,为国以礼

参考文献

[1]论语·颜渊,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黎孟德:《四书感悟大学·中庸·论语》, 巴蜀书社, 2005年。

7.浅析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七

【摘要】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探究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引申出对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使儒家和谐思想真正的融入现代、融入我们的生活。

论文关键词:和谐思想,内涵,现代价值,现代化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儒家的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来讲,儒家和谐思想主要有天人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和谐三个层面。

(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首先表现为“天人合一”,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表明万物生长都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天人和谐。孟子也主张保持生态平衡,反对向自然无限度地索取,尊重自然界的生息规律,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从上述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人和谐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和善、友好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

(二)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和为贵”思想

对于人际和谐的追求,儒家的“和为贵”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

“和”不仅成为了个人处事的基本策略,也成为了稳定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为贵”的思想成为待人处事,管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为了实现“人和”的价值目标,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孔子从义出发,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得思义”,在利益面前要经得起诱惑,不做损人利己这类不合乎“义”并有损“和”的事情,同时主张要守信义,重礼仪,这样才能构建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主张个人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

先秦儒家认为“和为贵”的伦理思想要真正落实,就必须让每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仁”的规范,“和”的要求,人们只有从“修己”做起,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推崇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提高个体的自身修养为基础,以此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三、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现代文明也遭遇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一些伦理道德的挑战。面对环境的恶化,人情的冷漠,社会的不稳定,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现实而深感困惑时,回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宝库,儒家“生生和谐”的人文境界早已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儒家倡导的“和谐”代表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对其中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要予以新的解释,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历来重视处理人际关系,特别强调要有仁爱之心,要学会宽恕别人,尊重别人,信任别人,以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能科学地理解儒家和谐思想中的用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原则,用它整合现代社会及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不仅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弘扬,而且能使国家更加和谐和有序。

(2)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儒家倡导人生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为用,主张重义轻利,注重人的气节,推崇浩然正气,提倡理想的人格,与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状态相比,儒家的义利观则更有价值,值得借鉴。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儒家思想重民意,主张要富民、惠民,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相吻合。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淳朴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儒家和谐思想与生态危机

人们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譬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站在现代文明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对于我们解决现代生态危机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价值。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我们如下启示:

(1)人类应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要借鉴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类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万物的利益,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不能过度索取,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始终视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天人合一”,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当今时代,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要以平等、博爱的精神对待自然界,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天地万物的和谐发展。

8.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八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初探

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产生于先秦社会转型时期.尽管由于学派不同,但各派对廉政的认识几乎是趋于一致的`.廉政必须解决好爱民、举贤和法治等问题,这是先秦诸子的一致共识.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达到了相当水平,而且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作 者:唐贤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唐都学刊英文刊名:TANGDU JOURNAL年,卷(期):19(2)分类号:B221关键词:先秦时期 诸子百家 廉政思想 现代价值

9.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 篇九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加上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是一个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矛盾的时代。以下是“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诸多矛盾。当今世界局势正在向多极化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在国际交往中,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要寻找共同话语,维护世界和平;又要尊重各国的传统,保持各国的特色。斯人虽远逝,其道冠古今。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是当之无愧的。孔子的文章道德是中国和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子敏而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勤于向人请教,不到30岁,就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力图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局面。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他的救世思想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他周游列国,遭到不少隐士的嘲笑,累累如丧家之狗。在陈蔡等小国,挨饿受冻,面有菜色。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孔子思想虽然也受到其他各家的冲击,但并没有消亡,一直存在发展壮大着。孔子与其弟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当时诸子百家中就是主要的一家,但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有过匡被围之难,有微服过宋之险,有陈蔡绝粮之苦等等。他的学派不但没有解体反而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势力越来越大,到了战国时代,成了影响最大的学派。

虽然秦国不用儒家用法家,用武力统一天下,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这个貌似强大的王朝,焚书坑儒,造成二世而亡的结局。贾谊把秦的成败经验概括为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刘邦马上得天下,宣称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驳: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立即改变态度,明白武力攻天下,而仁义守天下。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从此,儒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孔子也成为亘古一人的大圣人。唐玄宗时被尊为文宣王,宋真宗时尊为玄圣文宣王,金章宗时尊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时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顺治时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

孔子道德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提倡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互相克制谅解妥协和互相关怀亲善支持照顾,以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作用,就是在当今世界上,也是需要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集团与集团,党派与党派它们之间都会有一些矛盾但是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却有不同的态度和方式采取哪一种方式解决问题,这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而定。只强调妥协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对的,但是把人与人之间只看成是争斗对立的关系,只靠武力解决问题的,显然是不对的。谦让妥协、谅解友好更是常用的一种基本方式孔子提倡中庸,实行和,并不是没有原则,为和而和,还需要以礼节之,就是要以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其实行,使其做到恰到好处。孔子还提出和而不同的要求,说明和不是模棱两可的和稀泥,更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和善地来处理问题。

我们不但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处理一般人际关系,而且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处理国际问题。我国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间的争端,今天又提出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等等,都是对和而不同的创造应用孔子重视家庭伦理观念,建立长幼尊卑秩序,把孝作为做人根本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他一生追求的总目标。尊老敬长是一种值得各个时代重视的有普遍意义的品德,不仅是因为晚辈为了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更主要的是,老人不论在生产斗争和社会阅历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晚辈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歧视和虐待老人,不仅使生产和社会工作受到损失,而且会使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甚至能形成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讲究仁爱,重视伦常,提倡和谐,强调秩序,追求安定如今,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中国向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奋斗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和平秩序稳定社会和睦民族团结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加剧,阶层对立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也不断加深,需要通过包括道德教育在内的各种手段的综合使用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当社会上还存在尔虞我诈背信弃约的现象时,孔子思想的信廉刚直等道德,就有延续存在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在历史上产生的。

10.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篇十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 、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 ·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 ·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 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 ,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 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 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 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上一篇:新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下一篇:2016年学校政教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