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2024-08-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通用8篇)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篇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你们好!我们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很高兴来到贵村开展201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我们将贵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和村民朋友们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调查问卷,请协助如实填写,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部分:请在你认为恰当的选项目前打“√”

⑴、您的家庭人口总数()A、3人以下 B、3人 C、4人 D、4人

⑵、您的家庭劳动力人数是()A、1人B、2人C、3人D、4人

⑶、您的家庭子女数()A、1个B、2个C、3个D、4个E、4个以上

⑷、您的家庭年收入情况()A、2-5千元B、5千-1万元C、1万-1.5万元D、1.5万-2万元⑸、您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A、种植业B、家庭副业 C、企业收入D、外出打工

(6)、您现在有个孩子在上学,其中,小学人,中学人,中专或大学人。每年您一共为孩子缴纳学费元。您能承受吗(能/不能),当您的孩子考取高中或者大学时,您的家庭没有足够的资金供他上学,您会想办法让他继续上学吗?(会/不会)

第二部分:请在你认为恰当的选项目前打“√”

⑺、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您()

A、已知道,非常关心B、听说过,不太清楚C、还不知道

⑻、您认为一部分村民先富起来,最主要靠的是()

A、胆识和气魄B、机遇和关系 C、技术和勤劳

⑼、假如您是村长,您的工作重点会是()

A、搞好基础设施建设B、招商引资办企业C、组织发展种养大户

⑽、您的家族帮扶观念()

A、很强B、一般C、比较弱

⑾、您获取各类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

A、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B、与人交谈C、阅读公告、通知、广告等

(12)、如果免费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您最希望参加哪种培训()

A、种养加工技术B、电子机械技术C、农产品手工工艺技术

(13)、您家的田地现在是()

A、自己耕种B、承包给别人耕种C、自己种了一部分,租给别人一部分

(14)、您认为以村为单位,每月定期举办农村自由集市日(不挤占马路)()

A、非常有必要B、时机还不成熟C、没有必要

(15)、如果有外商前来投资办厂()

A、牺牲一定个人利益也大力支持 B、必须先满足我的要求C、主要看大家的意见

(16)、您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A、比较满意B、感觉一般C、压力很大

(17)、您对发展家庭经济()A、充满希望 B、没有过多考虑 C、信心不足

(18)、对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或经商,您是()

A、支持B、反对C、随他(她)自己

(19)、您家里的劳动力()

A、缺劳动力 B、有剩余劳动力 C、不少也不多

(20)、您认为现在的消费水平(物价)()

A、偏高 B、中等 C、偏低

(21)、你家中去年的医疗费用是()

A、1000元以下B、1000元—5000元 C、5000元以上

(22)、您认为办喜事要()

A、从简B、量力而行C、要赶潮流

(23)、如果您有了剩余的资金,您会()

A、再投资B、购置大件商品 C、存进银行

(24)、以下对您的家庭事业帮助最大的是()A、家族与亲戚 B、乡邻与朋友 C、领导及其它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篇二

一、基本情况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是2002年12月28日新设立的地级市, 辖四县一市一区, 全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260万人, 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 女性人口115万人。

从6个县 (市、区) 26个乡镇中随机对130名农村妇女进行抽样调查的情况来看:从事种植业的104人, 从事养殖业的55人, 从事加工业的9人;201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有42人, 5000~6000元的有52人, 6000元以上的有36人;近两年参加科技培训均达2次以上, 掌握2~3项实用技术的有105人, 占80%以上。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的有44人, 占33.8%, 绿色证书的有43人, 占33%;参加经济合作组织的有54人, 占41.5%;参加“美德在农家”活动的有66人, 占50.7%;知道六合彩危害的有118人, 占90%;参加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的有121人, 占93%。

二、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式

(一) 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在发展生产中, 来宾市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双学双比”活动, 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在生态农业、畜牧养殖、庭院经济、特色经济和推广科技新品种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她们在各级妇女组织的带领下,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以独办、联办、合伙、租赁、承包等方式大力创建妇女科技示范基地, 创办各类实体及“妇”字号基地, 组建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充分依托这些阵地, 广泛开展技术、信息传播, 组织营销等活动, 并在其中增加收入, 发家致富。

(二) 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来宾市各级妇联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美德在农家”、“五好文明家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 培育了一大批活跃在乡村的巾帼文明队、乡村歌舞“妈妈”队, 走村串巷用山歌、快板等形式宣传科学、法律知识, 宣传抵制六合彩、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明活动, 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三) 主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在推进村级民主管理的进程中, 农村妇女成为民主管理中最为活跃的重要力量。在2011年“两委”换届中, 来宾市共有1490名妇女进入了村级党组织、村民委领导班子, 全市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85%以上。在村民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中, 广大农村妇女踊跃参与, 仅在这次调查的对象中有93%以上的农村妇女参与民主选举等政治活动, 广大农村妇女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三、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 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大力加强实用新技术的培训, 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开展“三送” (即:送知识、送法律、送人才) 下乡活动, 组织各类农技、医学、法律等专家到镇、村开展下乡活动, 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婚育、禁毒防毒、反邪教反迷信、农村环保等知识, 使妇女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 目前来宾市累计有女农民技术员1643人, 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村妇女有10784人。

(二) 培育了一批“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妇女新型实用人才

通过加大对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 在农村成立各种种养协会, 培育了一批农村妇女新型实用人才。通过她们的带动, 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大大提高, 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效应, 扩展妇女群众的致富面。目前, 来宾市农村以妇女为主经营农户, 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有280户, 达30万元以上的有98户。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如:合山市陈国娟和武宣县覃兰英等女经济能人通过引进花边加工项目, 创办了花边加工基地, 采取设加工点、领料点, 帮助来料加工的形式, 并聘请花边加工技术员到各乡镇举办培训班, 带动了当地群众3万多人参与花边加工创业, 仅花边加工月增收近300元, 使广大妇女群众既学到技术, 又增加收入, 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涌现了全国十大女农民———卢玉泉、陈利新等一批农村致富女能手。

(三) 培育了一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结合“党建带妇建”工作, 把创建“妇”字号经济实体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 纳入到党员联合体基地的建设中, 党妇基地同建设、同布置, 采取以独办、联办、合伙、股份、租赁、承包等方式大力创建妇女科技示范基地和经济实体, 培育了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妇”字号基地和妇女经济联合体、协会, 不断壮大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和实力, 做到县、乡、村都有示范基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目前, 来宾市共建立巾帼科技示范基地392个, 创办各类实体563个, 既为妇女发展生产、促进就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又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 缺乏资金支持, 发展生产后劲不足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农村妇女获得经济扶持较少, 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刚刚起步的农村致富女能人产业规模小, 往往由于资金缺乏而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此外, 小额信贷的数额较小难以满足农村妇女扩大生产的要求, 资金不足成为农村妇女扩大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的一大障碍。

(二) 缺乏技术帮助, 增产不增收

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对农业的种植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沿袭传统的种植方法和种植品种, 农村妇女虽然经过经验积累, 很多也是种植的好手、能手, 但由于缺乏新技术, 农产品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即使作物丰收了, 收入的增幅也很低。

(三) 信息闭塞, 缺乏致富门路

来宾市是一个在农业县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城市, 自然条件差, 各种自然灾害频繁, 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业人口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相当一部分村屯还没有通路、通水、广播电视, 宽带还没有村村通, 农村妇女只能通过会议传达、发放资料、宣传车等传统的方法获得信息, 信息量不足和信息传达的不及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发展。

五、加强来宾市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 加强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要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要创建基层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学校, 建立健全好市、县、乡、村四级科技培训网络, 加大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 拓展培训方式和内容, 采取理论培训与实地操作相结合, 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等多种培训方式, 使培训更加生动、具有实用性。同时, 要注重培育一批女致富带头人、女经纪人,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更广泛地带动农村妇女共同致富。

(二) 健全服务机制, 营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家致富的环境

一是要提供良好服务。有关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技术扶持、信息服务等方面对农村妇女发展予以大力支持, 引导农村妇女发展优势产业, 帮助女致富带头人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 引导广大妇女走自愿入会、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联合壮大之路。二是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一些有地方特色, 有市场潜力的短、平、快, 且投资总量不大的项目, 应尽快立项扶持, 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农村妇女树立大市场、大农业、大发展意识, 重点培植规模户, 发展专业村, 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为农村妇女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继续深入开展妇女小额信贷工作, 为农村妇女发家致富提供资金保障。

(三) 创建新组织, 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 提高妇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就要推广标准化生产的新科技、新技术, 促进农村妇女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走“出入自由、权利义务平等、民主管理、自治独立”的经济合作道路。积极推广“妇代会+协会”的模式, 扩大培育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不断壮大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和实力, 在创建新组织的实践中, 实现多种目标的互动共赢。

(四) 弘扬新风尚, 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

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帮助农村妇女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移风易俗, 陶冶情趣, 通过“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欢乐在农家、和谐在农家”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姐妹手拉手, 致富路上一起走”等活动, 以促进和谐村镇的建设, 全面提升来宾市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摘要:文章基于来宾市丰富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资源和她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历程, 通过调查研究对来宾市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方式、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分析,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对来宾市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篇三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但是,就局部地区来说,如何结合各地的实际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人点,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是需要我们深入实践和思考的一项重大课题。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牛栏江镇现阶段新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更好地指导各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结合今年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实地考察、多方调研等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期寻找到更适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牛栏江镇当前镇情和村情

牛栏江镇地处嵩明县东部,与马龙、寻甸、宜良三县接壤,总面积为228.8km,辖1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53106人。平均海拔190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4℃,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零下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992mm。镇政府距昆明市63km、曲靖市87km,滇黔公路、昆曲高速公路、沾昆铁路复线、马厂公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昆曲高速公路立交式互通路口、沾昆铁路复线火车客货三级站,具备较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水资源丰富,镇内有小I型水库2座和牛栏江防洪蓄水机械闸3座,小II型水库24座,小塘坝79座,总蓄水量1200多万方。农田有效灌溉率达75%以上。拥有丰富的森林、药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品质优良的農、畜、禽产品资源以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十五”期间,工农业总产值23666万元,年均增长9.84%;财政收入976万元,平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年均增长3.13%;

“十一五”期间,确定了“一镇、两区、三线”的发展思路,即依托四喷公路、320国道、牛栏江沿岸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水海非公经济聚集区、海潮寺旅游及生态农业开发区。围绕这一思路,逐渐把牛栏江镇建设为一个集现代旅游、商贸、居住、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集镇,以牛栏江为中心线,构建“一江四线五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格局,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把牛栏江生态旅游打造成面向昆明、面向曲靖,面向云南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十一五”期间,公益事业方面主要抓好五大重点工程:麻箐水库建设;撤并上、下马坊小学新建新风小学;撤并原四营乡一、二中新建牛栏江镇第一初级中学;水海立交口至火车站的公路建设;牛栏江镇集贸市场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全镇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镇村规划,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创造性地把“二十个字”的总体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共同推进镇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份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班子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意识不强,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农村基层干队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党员老龄化、低文化现象突出,在新农村建设中难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大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客观上导致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发展。

二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当前广大农民普遍“守旧”、“守土”观念深、有很多陈规陋习,综合素质低、科技意识弱、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外出就业难度大。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脆弱,农村投入不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的基础财力剧减,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只能勉强维持乡、村组织机构基本运转所需,加上各乡镇、村都负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拿不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各类水利灌区灌渠不齐全,标准不高,水毁、老化失修严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四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农村大多为“种粮吃饭、喂猪过年”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耕种技术推广面不宽。初级加工多,精细加工少,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化水平低,专业合作经营组织不强,农产品商品率、销售率不高,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特色种养基地规模小、分布散,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和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效果仍不理想。引进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少,项目前期工作跟不上,预期投产的项目没有全部投产。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契约关系不够紧密,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加快推进。

三、加强领导,注重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以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为重点,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三是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

四是积极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组一级,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五是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4.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篇四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调查

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年级:大二

班级:牧医103班 学号:42

姓名:吴小恒

摘要:现今农村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并且发展经济的方式多样化,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独有的特色。而畜牧专业对于农村自主创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在养羊场实习期间,不仅可获得专业知识方面的进步,而且也对农村经济建设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以后的创业中,选择哪一项更有明确的目标,不会去盲目创业。关键词:

熟悉

巩固

贮存 实习目的:

1.把课本中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巩固专业知识,培养自己诊断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社会,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有一个打算 实习场地:

金华华顺生态养羊场 实习内容:

在老师提供的联络方式后,我在七月八号到了华顺生态养羊场。我没有走进养羊场的时候,我想通过这次短短的一个月的实习,来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一个开荒辟地的开始。在实习期间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接触,通过这样去了解更多的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为以后创业有些了解和熟悉。也想在实习期中对养羊的市场未来趋向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了解,以下就是我对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和心得:

虚心学习,不懂要问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此虚心请教好问者,肯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实习期间也不例外,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请教才能填补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虽然在大一时段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所熟悉,但是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到生产当中去还是有一段距离的,特别在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然而在实习的华顺生态养羊场的经营户,已有了六年的养殖经验,并且对养殖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不懂的方面我也虚心请教他们,这样使我在实习期间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实事求是,认真做事

在实习期间,我悟到了一个道理“要么不去干一件事,要去着手干一件事就把它做好”对于我来说,做每件事的态度会更好。实事求是对我来说,是把自己摆放的位置一个明确,不要不懂装懂。那些在实习期间想到的对某种事物有着看法或者建议,应该实事求是的把信息分享给那些工作人员,你把信息分享给别人的同时,可能别人哪儿有有着你没有想到的看法告诉于你,然而你因这样可以学到额外的东西。我想实事求是不光光在工作中用的到,其实在交流中也用的到。

认真做事是一种态度,在实习期间每天都有放羊的两个时间段:一个是从早上的八点到中午的十一点,二是从下午的三点到傍晚的六点半。在放牧的时候,认真的把每次放牧的羊群管理好,在这期中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然而我有时也会存在着纰漏或疏忽。认真做事当中,放牧就占到了绝大的部分。我们不需要把事情做的很完美,只求把小事用心的做好,当你把每件事能够很好的完成,把大事做好也就不远了。在认真做事学到的东西是不可估量的,更是对某些能力的一种贮存。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善于观察 善于沟通

在华顺生态养羊场,养羊的数量有两百多只,可以算是金东区最大的养殖户。然而在我实习期间,羊群出现了流鼻涕、咳嗽、食欲下降等,听经营户人员说由于打了胸膜性肺炎引起的不适之症,也因为这样有多只样出现了流产的现象或者死亡。在喂养期间和平时,应注意观察羊群或羊只的状态,然而不光光在羊舍的羊群进行观察,且在放牧期间对羊群的观察也是很重要的,由于气温高,有些体质较差的,容易中暑,行走无力,不注意观察混在羊群中是很难发现的。

对于那些躲在一边胃口不好的羊,应注意观察粪便、肤色、尿液等,就像绦虫病就能在粪便中找到绦虫的节片。对于那些通过观察出来的问题或者疑点应及时的跟工作人员沟通,有时自己的疏忽没有发现问题,应及时的跟他们进行询问或是沟通。沟通对于观察羊群还是建立人际关系都是很好的有效剂。在这个方面我还存在着不足,洞察能力还有些缺乏。实习总结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篇五

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和把握当前新农村建设情况及您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看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嘉兴市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组织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形式,保护您的隐私权,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您认真如实填写,配合我们的调查。我们会将了解到的情况与意见如实反映以便为您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帮助。衷心地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请您回答以下问题:

1.你对未来建设新农村有无信心

A有信心B不好说C无信心

2.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怎样的A新房处处、环境美观B经济发展、收入充裕

C小有所养、老有所依、社会和谐

3.您认为当前本地农村面临最主要问题:(选出最主要的五项)被访者回答综合排列如下:

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经济来源渠道单一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

③农村社会治安不好④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结构单一

⑤农村教育负担重⑥农村公共设施差,几乎没有

⑦农村青年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劳动力缺乏⑧ 农村医疗条件差,没钱看病

4.居住地的交通状况的看法是

A很方便B一般C很糟糕

5.饮水主要靠?

A天然井水,肩挑B自己安装的自来水C国家自来水引用工程

6.做饭主要燃料?

A烧木柴B烧煤炭C沼气D液化气E电

7.田耕作方式?

A机械化B半机械化C原始农耕

8.您加入农村医疗保险了吗?

A没有B已入

9.如果您已经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情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0.政府政策,对于集中安置的住房采取用原有住宅置换并给予适当补贴,您可以接受这

种政策。

A可以B不能C不了解

11.您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______

A非常满意B基本满意C感觉一般D压力很大

12.您对目前的收入状况满意吗?

A 不满意B比较满意C满意

13.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A 传统农业B 打工所得C 个体经营D 其他行业

14.您认为目前提高自己收入的主要困难在于 A 文化水平低B 缺乏途径,不知该如何提高收入C信息来源少,消息闭塞

D 需要投入的成本高E 其它(请注明)________

15.家庭主要支出是?

A子女教育B农药、化肥等农用支出C看病D亲戚之间的婚丧嫁娶

16.如果村里提供免费的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技术培训,您会参加吗?

A很乐意B技术培训对自己工作帮助不大,不会参加

C没时间就不参加D这些一般都是搞形式的,没必要参加

17.您觉得你们村内的风气状况如何?

A 风气很好,没有不和谐现象B 风气比较差

C风气比较好,但有个别不和谐现象D一点都不好

18.您对农村文化生活是否满意?(限选一项)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9.您那有哪些文化公共设施?(可多项选择)是否经常到文化活动中心参加活动?

(1)建立乡镇文化活动中心(2)建立基层文化资源共享中心

(3)建立村广播室(4)建立村级文化室

(5)赠送村级文化活动器材(6)为您安装广播电视

(7)建立农家书屋(8)增添村级体育健身路径

(9)其他(请注明)

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没有去过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六

(一)对我乡周边村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走访,为避免地方共性和特殊性,调查了不同村庄。其中以鸭婆井村为重点调查对象。全村共一千多口人,近年来家乡建设发展变化很大,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皆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实实在在的对老百姓的实惠政策。过去都说农村穷,现在可不是了:土地收入稳定且有增加;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进村了„„但不可否认,不容乐观的现象仍然存在:乱占土地、基层干部文化程度低、农业设施不完善、农业污染、金融信贷不方便、农民(工)素质低、精神享受不够丰富,尤其是农村脏、乱、差的不文明现状最值得深思„„

2006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要做到上述五点根本保证是什么呢?我认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稳抓经济建设不动摇是关键。首先作为直接管理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是看得最清楚也最明白农村现状和迫切需求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就是冲在前线的领头兵,基层党员干部是否能够廉洁公正高效的为民办好事、办对事、办实事、办难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基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促进和保

障国家财政的稳定,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为惠民政策和措施的顺利落实和实施提供根本保证。以上两点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贯穿全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其实践价值,而非其理论魅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自从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以来,至2010年连续七个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断得到进一步升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重点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粮食增产等的基础上扩大到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完善、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解决“三农”也是为了2020年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如何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的内外矛盾是关键,也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明确作出了解释,解决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必须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只有迅速有效的解决主要矛盾才能突破问题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从农民问题入手,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目前来看农民问题仍是第一着手点,三个方向协调全面推进,在解决的过程中不否认农业和农村会超过农民成为第一亟待解决问题,一切事物的必然发展率必须遵守。只有把握住这个原则,坚守住这条底线才能更好更快更稳妥的解决实际问题。民生问题即集生存、发展、权益、福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做到深化农村的全方位改革的脚步不能放慢、稳抓教育的发展不能松懈、改善生活提高生产不能动摇、加强基层党建不能中断、补贴支助数量不能减少、缓解城乡二元差距不能停止、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继续升级、合理的资源配置与标准化进一步落实、邮电信息服务范围扩大与开展、科学发展的观念与社会和谐理念进一步贯彻。

(二)(一)农民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他们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的好坏,如何让农民得到个人利益的满足是解决之道。大到国,小到村农民人口数量巨大,近几年来有关学者提出减少农民数量是根本。经过这段时间对鸭婆井村及周边村的实际调查现在存在较严重问题有:

①农民素质差距大。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利益观念顽固不化,有不少农民为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健康生命安全害人害己。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物品。偷盗、骗人、抢劫、拆卸铁轨电缆还时有发生(在外农民工存在偷盗工地材料现象),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安全。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着眼小利。

②缺乏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公正无私、信念坚定、积极稳重能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带头人。就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村班子的现状(安于现状、懒散骄纵、不思进取、指一处打一处、谋求私利)还不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也不能不承认确实存在钉子户,存在亲己关系与利益瓜葛。

③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法制认识甚少,一些农民或是不懂法,或是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收花假币任由其逍遥法外,以不损己利为前提;家庭作坊制造不安全卫生食、物品;邻里矛盾大打出手;无牌、无证、饮酒、超载等驾车行为;小商小贩偷税漏税;黑出租拉人卖货盈利。

④金融信贷不便宜。不少农户想办企业、开工厂、搞畜牧经营等出于信贷不方便,弄不到足够资金,主要因为农信社等金融业数量规模或改革的不够到位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与政策的扶持力度等。这些原因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同时剩闲了大量自由劳动力。今后,要沿着金融市场化方向,优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从金融市场主体和资金规模上都增加供给,用一种平等观念对待农民,让他们能有权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金。

⑤少数农民工工资难保障。社会治安问题,家庭矛盾突出。

(二)农业问题

农业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占世界约7%的土地养活着全世界总人口22%的民众。农业的重要程度非比寻常,提高农业产量、保持粮价稳定增长、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进一步开放农村市场、保持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来看,根据鸭婆井村村情立足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急需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土地有效的利用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的标准化以及农产品的统一规范化生产、深度加工、销售、食用等是建立现代农

业全面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调查现在存在较严重问题有:

①粮食作物产量低。现在农村缺乏农业技术人员,对土壤质地、耕作性、水肥特性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肥料、农药、水热等的运用缺乏科学的指导。

②农产品品质低。果农、菜农、粮农、畜农缺乏健康观念,将不安全食品投入市场销售,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生命健康。如:猪鸡肉食掺水、各种蔬菜农药残留严重、假鸡蛋、五彩小鸡苗、劣质粉类、油漆路暴晒粮食、河湾水制冷饮等。老百姓本着“只要能卖好价钱,不管别人怎么样”的想法来做,到头来还是害人害己。

③农业污染严重。秸秆焚烧、垃圾废物焚烧。贯穿农村周围的河流普遍看到黑、臭、脏现象,还有不少无知者打出黑水浇地作物壮的谣言,有不少农户打药取水使得河水中的鱼虾中毒死亡,对于放牧的农户来说是个巨大威胁。肥料大量流失进入地下水和河道,小型化工厂、加工厂、制造厂、家庭作坊任排污水。

④过于传统,缺乏特色和优势。就鸭婆井村来说,绝大部分土地上一年四季就是水稻,果树、蔬菜、花卉就没有人种植,曾经也搞过大棚蔬菜、面积果园等最终也不了了之。我认为主要是缺乏地方扶持和农业人才,积极性不够高、优势品底蕴挖掘不出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发挥农业内在潜力的重要方式。

⑤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体系不完善。旱、涝、虫等是最困扰农民的大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现代农业设施,引水灌溉不

方便,浪费严重。例如到处可见的标语“修渠修沟,旱涝保收”,可这几年很多的水稻田由于浇灌不到水变成旱地。

(三)农村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搞好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没有稳固的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只是一纸空文,抓好国家经济是根本。农村沿用的思想与长期的生活方式已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这段时期的调查发现现在农村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村容不整、村貌不洁。走进不同村落,坑坑洼洼的道路、红白塑料垃圾、大大小小的死胡同、砖瓦粪便乱堆、柴火乱垛、牲畜乱栓、乱七八糟的标语乱写、脏水畜尿乱倒„„这样的环境真的难以忍受。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村落分散、小而多。隶属于一个乡镇的村落小而多,又过于分散,有的村庄离镇政府几十里地,这么远又仅有的少数人口应该依附于周围较近的大村庄才有可能更好的发展。

②农村规划差、难。宅基地抢占、私搭乱建等不按规划来,这里高出一块,那里多出一块来,胡同里的房屋参差不齐,极不雅观又不方便。还有大大小小的死胡同生人来了半天才转出去。钉子户太多,只顾私利,由于各种原因敢碰想碰愿碰他们的人太少了。

③农村环境、卫生差。上面已有陈述。

④农村交通、运输差。正规道路崎岖坎坷,村内胡同街道高低不平,尤其到了雨雪天气更是难走,甚至改河道了。

⑤市、集、会等人口聚集场所欠规范。不文明不健康活动应坚决打击,文明风气需要净化。提倡公平交易、设立公用放心称、质量检查力度需要加大。

⑥农村安全措施不健全。电缆、建筑等需要更加完善安保措施。危桥、危房的改造应尽快解决。

⑦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地和体育设施。体育运动更是匮乏,学校附近的还可以进去打打篮球和乒乓球,老年人只能坐在村头晒太阳。像书屋、棋牌室、健身房等也应适当的投资设立,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延长寿命。

(三)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大、贫富差距大、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决定了建设新农村的难度。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确实不少,我认为可以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解决:

①加强夯实教育。“教育为本,百年大计”,很熟悉的一条标语,在农村的各个小学、初中都可以看到,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的社会形势和发展环境下,农村教育要有理论突破和政策创新。目前农村教育只是局限在幼教和中小学生身上,即仍处于低文化层次阶段。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教育类型、结构和形式日益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发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尤为重要,也是农村教育标准化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之路,通过孩子影响父母、父母影响孩子、邻里间的相互影响的导向,逐渐将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发展成人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

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生态的生活方式,把农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农民。

②积极普法宣传。很多农村的科普宣传栏毁坏严重,基本看不到原来高高挂起的模样了,看来近年宣传不成功或是没宣传闲起来的。目前,农民利益受侵害现象频频出现,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积极进行普法宣传,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个人利益的公平性十分必要。在农村,可以定期印发宣传材料包括政策政事、法律知识、科学成果等,开展乡风文明活动、普法知识竞赛等增加社会常识和基本法律法规。引导农民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各项社会活动都要规范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才能改变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

③落实基层党建。党的建设对于党员干部的优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意义重大。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中央遥遥不可及,不思进取,缺少带头搞建设谋发展的积极性。党员干部不勤学、不善学、不愿学的腐朽风气需要净化。精简基层党组织体制,培育强化精干基层党员骨干,促进党内人员流动工作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应该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检验,做思想汇报以及学习心得,提出具有建设性和长远性的意见,分析主要问题和工作思路。用作出的成绩和实际成果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激励着他们勤学善思、努力工作、为民奉献。

④转变服务管理。转变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的倡导,要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努力向着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目标迈进。

⑤加大检查监督。中央到地方,高层到基层的检查监督应该切实落实,要达到出其不意、一针见血的检查水平,防止钻空子、走后门、官护官现象的发生。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平稳落实和扎实推进,做好政府工作需要频繁的有力的监察。加大检查监督对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奉公、正义无私、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和负责态度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⑥规范农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一直是贯穿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一方面,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利用地方优势,发展循环生态特色产业,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做到废物零排放、废料全利用,例如:蚕桑养鱼。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⑦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规范化指导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发挥科技优势,快速高效的使农民获得有效的经济利润。下拨技术人员下乡考察指导,对于科技人员的流动和经验积累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及时发现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加财政对于乡村科技的支持力度,利于农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⑧调整农业结构。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单产效益。合理利用土地和水力资源,提高种植的效率。二是调整畜牧业结构,维持畜牧业价格稳定。发挥规模化养殖效应。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结构,挖掘最优的农业结构配比,使其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⑨开发洁净能源。当前时期能源紧张,一直使用的煤炭资源污染严重,总量减少。发展节约型社会,开发新的洁净能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题。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这样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篇七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提出后,不少学者就开始对新农村的建设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新农村建设时农村自身发展力量与农村外部的城镇化、工业化等介入力量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村发展环境中的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单哲,2011);人力资本与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常晔,2008);建议从现代农业、农业农村服务业、农民增收渠道、经营体制机制、乡村建设5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董春宇,栾敬东,2011);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工作运行、内外互动、动力激发、社会保障、监督约束、导向示范、群众参与、援助、奖惩机制(徐学庆,2007);技能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李云才,2008);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集约用地方向(马佳,2008);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防止农地私有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实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新形式,是推进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万秀丽,2011);新农村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依赖于道德建设的伦理方式、制度方式和教育方式的紧密结合和运用,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农村道德建设机制(刘丁鑫,2011)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在这六年中,全国上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如:山东省寿光市委、市政府确定迁村并点建设农村集中社区为我市村镇建设的重点内容。要求各镇 (街道) 将根据各自实际,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和搬迁时序,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市975个行政村合并成300个左右的农村新型社区。同时确定今明两年将集中建设24个大社区;南通市在东陈镇尚书村,实施了“三网联通惠民生”工程。通过电子触摸屏,村民可以直接在村公共服务中心互联网上任意查询相关信息,同时将村情、党建、财务、公共服务等村民关心的信息制成网页。“快付通”工程受理点的建成,更是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得到优质、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贵州遵义地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之一“四在农家”(即“富在农村、学在农村、乐在农村、美在农村”)的发祥地。“四在农家”创建活动融合城乡资源,壮大产业、富裕生活、文明乡风、整洁村容、民主管理,成为遵义农民的小康新路,进而也推广到了全国。以上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成果展示,而被调查村的新农村建设却少见成效,村民的娱乐方式大多仍是打牌甚至赌博为主,村内的环境依然是脏乱差,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村民无序建房现象严重,基层民主管理上仍是“一家之言”。现就该村新农村建设成效对村民进行认知调查,通过对六年的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的客观反映,以发现村内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及新农村建设不到位的地方,以期对未来的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2 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付集村位于河南省项城市东南部,处在黄、淮腹地,两省三县(市)交界处 (即河南省项城市、沈丘县,安徽省临泉县) ,西邻217省道,淮付公路迂回而过,西距106国道15km,北接漯阜铁路。在图1中付集村显示在中部,东无村庄相邻,南与小李庄接壤,西与傅墩毗邻,北沿村级公路分布在南侧,距乡政府4km。

付集村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亚热带/暖温带季风气候特征都较明显。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兼有南北之长。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年平均温度为14.7℃。平均无霜期为219天,最长年份为262天,最短年份为179天。非常适宜小麦、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红薯等农作物的生长。全村产业结构全部为农业,本村拥有耕地约92.9hm2,拥有灌溉用水井12口;其中九组有人口51户,共268人,劳动力为179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人口为167人,占总劳动力的93.3%。拥有耕地17.1hm2。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51份,收集有效样本数量24份。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向他们说明想要调查农村现状的来意后,有一部分受访者采取了很不配合的态度;另有一部分村民在涉及到敏感问题(如村内政治环境建设)时选择了模糊的回答,这些因素增加了分析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面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进行调查时尽可能地说服受访者,以使其对问卷进行真实回答,取得的数据真实有效,可以用于分析。

3 调查结果

新农村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现对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生产环境、教育环境、生活环境、政治环境。

3.1 村民对生产发展的认知

“为了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的建设目标,特别是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力水平稳步提升,如何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稀缺的生产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效率,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问题的关键。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构成了新农村建设内部驱动力的核心内容”(单哲,2011, 67-68)。生产环境是指生产现场中进行制造的地点,包括生产工装、量具、工艺过程、材料、操作者、环境和过程设置。生产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否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中所指的生产环境则是指影响农村作物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资料,选取了村内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电供应、土地资料集中程度为问卷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如表1:

根据表1,有22.9%的比例为差评,42.7%的比例选择了一般,34.4%的比例为好评,根据村民的回答,将原因整理如下:

3.1.1 硬化道路基本满足农民的出行需求。

近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村内道路硬化的工程,70.1%的好评反映出这确实是一项惠民工程。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混凝土路面铺设,使得村民出行得到极大地方便,“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的好坏有重要的影响,“位置的价值会影响区位的价值,闭塞的地区不易成为优区位”(胡燕,1994)。现在村内来往的车辆数有明显增加,也反映出村民与外界的联系(主要的是生产联系)加强了。

“现在出门当然方便了。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儿, 我去年买了一辆机动三轮摩托, 拉庄稼方便的很, 要是搁以前, 下个雨就别出门了。”当我问到今年年末屠宰生意时, 他回答道:“年根儿能把人累死, 生意好啊, 杀一头猪手工费40块钱, 今年挣了不少。要是不修路, 哪会有这么好的生意!存民庄的猪都拉过来杀。”一位村民从事屠宰和销售猪肉多年, 在组内率先建起了楼房。

3.1.2水利设施修建不到位。

在农村基础建设中, 水利设施是其中重要一项, 近35%的差评反映出现有的水利设施并不能满足村民的灌溉用水需求。农田灌溉用机井开掘的数量能否满足农民的抗旱用水需求, 对农民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附近没有河流可以引水灌溉, 虽然近年政府投资建设农田灌溉机井, 但由于灌溉农作物需要的时间段很集中, 众多村民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灌溉, 这样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那些机井怎么够用!你看咱村里到抗旱的时候那些有水泵的都是大半夜起来占机井, 起来晚了根本抢不到井!结果人家的地都浇完了, 那些没机子的户儿还没浇上, 过了年又该抗旱了, 那时候地里的庄稼不知旱成啥样儿了!” (一位村民的个案访谈) 水井建设的不到位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农作物的减产, 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3.1.3农电供应不稳定。

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用电的电压不稳定、供电的间断性和电价居高不下是造成村民对农电供应差评的重要原因, 用电供应的稳定与否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用电上倒是方便, 就是有点儿问题:电压不稳。你在家也看出来了吧, 一到夜里连电视都带不起来, 灯泡跟瞎子差不多。还老是停电, 夜里正是用电的时候, 很烦人啊。” (一位村民的访谈记录) “现在电价很高啊, 一度电五毛, 快撵上人家城里了。有个月俺家用了一百多的电费, 吓得我都不敢用 (电) 了。” (一位村民的访谈记录) 现在农村仍处在一个从属于城市的地位, 当城市用电紧张时就会对农村拉闸限电, 尤其是在年末表现得尤为突出, “城市支持农村”指示并没有落实到实处。

3.1.4 土地过于分散,规模效益降低。

本村实行的是责任田分包到户,每户只有固定的田亩数(本组村民人均耕地600㎡),进行精耕细作。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由于涉及到每户的个人利益,并不能进行多户耕地的大块田地机械化操作,造成了在实施机械化耕作时的农业机械利用率下降,这样也使得农户每块耕地的耕作成本上升,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村民对土地肥力的消耗。

3.2 村民对乡风文明的认知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反映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农村的“软件”建设。本块主要设计了对村教育环境、社会治安状况、人际关系的调查。

乡风文明,应该是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由上表可以看出,只有6.25%的村民选择了差评,有43.75%的村民选择了一般,则有50%的村民选择了好评,说明本村的乡风基本较好,小偷小摸的现象基本消失,其关键原因在于收入水平上升,思想水平有所提高。

案例一:村民高民(化名),45岁,初中毕业,外出做短工,家庭成员8人。2011年家庭总收入35000元,人均4375元,远低于当年全省人均6604.04元的水平。当问及村内社会治安和人际关系时,他说:“现在村里的人也不像以前了,生活质量也好多了,虽然没有多有钱的人,但也没有揭不开锅的,也就没人再干那些事(偷鸡摸狗),出去打工也能挣不少,比干那些事强。除了个别人为地边儿(耕地地界)吵架,很少有再吵架的了。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吵架不值当的,净是伤和气。不过也有为打牌吵架生气的。”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村民希望和谐的心态,加上近年来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村民形成了宽容大度的意识,道德水平不断在提高,很少有为琐事大动干戈的情况出现,但仍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乡风文明的内涵中还有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培育新型农民的建设中,学校教育必不可少,提高农民的素质更有利于农民更新农业技术和理解政府的富民政策,“文化素质是反映我国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文化水平,也就没有新农民”(徐学庆,2007)。于此笔者做了关于村内教育环境的调查,结果如下:

本村拥有一所小学, 一所中学, 两者相邻, 在村庄外缘最西侧。九组在村庄最东侧, 相距近约1.5km。2011年, 付集小学被撤换为付集中心幼儿园, 付集第二初级中学被撤换为付集中心小学。

由表3可以看出有54.2%的被调查者对教育环境选择了差,45.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表明村民对本村的教育环境的认知是较差,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质量的下降,村民对本村的教育体系丧失了信心。

案例二:村民杨雅(化名),女,37岁,文盲,在家务农,其夫在外打工,育有一女(9岁)一男(5岁)。虽然村内有幼儿园和小学,但并没有把子女送进村内的学校就读,而是送至距家4km的镇上的私立学校。其女儿每周回家一次,儿子由其爷爷每天接送上学。当我们提出她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后,她回答道:“我没文化啊,哪也去不了,我可不想俺闺女跟俺儿也啥也不懂,不过她也挺知道学习的,每学期都得奖状回来。咱村里的学校根本不中,办着办着就办不上来了,老师也不中,都是瞎教,把小孩儿送到这样的学校里肯定耽误(前途)。现在不上大学根本不中啊!”

针对本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失败,通过对村民的访谈了解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2.1 师资力量较弱,后备资源不足。

村民普遍反映,由于小学教师的工资与初级中学教师的工资有较大的差距(此为主要原因),一些小学教师通过关系进入了中学,造成了小学教师资源的严重流失,后又由于民办教师转为公立教师时的一些硬性要求和人为造成的因素的影响,付集中心小学的民办教师有近10%不得不离开学校回家继续务农,一些富有教育经验的民办教师的离校,此时又没有优秀的教师补充空缺,造成了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质量的下降。部分由小学进入到中学的教师,尤其是对理工科类科目,他们又因技能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教授,造成有很多学生成为新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试验品。中学教师队伍中很少是专任的教师,据村民反映,就两个是专业对口的中学老师,就是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而且有一个体育老师还担任着初一的地理。“没有好老师,再好的学生也会被教坏,自己的小孩儿不愿意上学,再逼也是不中,反正也上不成。”(一位村民的个案访谈)

3.2.2 教师待遇水平差,难吸引优秀教师。

从村民处了解到村内小学和中学教师每月的收入固定,每月只有700~1000元的工资,只有在过节时分发少量财物作为补助,没其它的福利待遇;居住方面,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教师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好的福利待遇就很难吸引来优秀教师,教学质量止步不前也就不足为奇了。

3.2.3 教学环境较差。

“老师们上课都是靠罚站、上午留学校不让回家吃饭来管学生,其它的也没什么法。”一位村民这样回答关于教学管理的。有村民表示让自己的孩子在村里上学实在是无奈之举,农村老师只会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讲课方法,只有布置作业,给学生压力,哪有素质教育。此外,村民说有不少教师的家属利用办公室在学校开设零售店以增加收入,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因此逃课待在零售店看电视。本组村民距离学校较远,没有校车接送,大部分是靠学生自己到校,有些村民谈到自己会经常收到学校老师捎来的督促孩子早点到校的口信,自己对此也习以为常了。表明学生的迟到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教师的正常教学。

3.3 村民对村容整洁程度的认知

如表4中所显示,调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但并不是对称分布,而是成偏态分布,偏向差的总体结果。37.5%的比例对村内整洁程度选择了差,可见村民对村容并不满意。

3.3.1 生活垃圾处理不善。

本组在村内有三条面积较大的水坑,分布在组内两侧,三个水坑成了这组的天然垃圾场。水坑内散倒着居民的生活垃圾,在调查中询问到对这些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时,村民回答到:“咱们住在农村里,又不能跟人家城里人比,城里人那当然干净,咱没那个条件啊。”(调查中一位受访者的个案访谈)“人家城里有垃圾车,还有处理垃圾的地方,咱们村里什么都没有,只有坑,不过也简单,只要往坑里一倒就中了,不过就是显得脏点儿。”(调查中一位受访者的个案访谈)居住在离水坑较远的村民处理生活垃圾时直接将垃圾倾倒在村路旁,遇到下雨天气,一部分垃圾在泥里被踩来踩去,一部分则顺着雨水流进了水坑或者是附近的低洼地。

3.3.2 村内公厕建设不到位。

受传统“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的影响,村内到目前无一座公共厕所。由于近年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都在上涨,各家自建厕所收集粪便,等发酵后作为有机肥以改善耕地的肥力,以节约生产费用。当笔者对受访村民谈到建立公厕时,村民笑道:“咱这不是城里,哪有那钱去盖厕所啊!就是盖了也不会有人用,家里的那些粪拉到地里还能壮地,要是盖了公用的,那些粪让谁用?咱村里就一个沼气池,还小,还不够小学生用的。在农村里啊就不用花那个冤枉钱,还不如修自来水哩!”由此村民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公厕的建设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不能搞形象工程。

3.4 村民对管理民主的认知

政治是经济的保障,政治环境的公正、和谐、稳定能有效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并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相反,政治环境的不公正、公开和透明,则会极大伤害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政意识。

由上表5可以明显看出村民对政治环境的认知状况。有高达64.6%的差评,31.2%的比例占一般,仅有4.2%的好评,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3.4.1 干群关系紧张。

41.7%的村民对干群关系选择了差评,原因有前几年政府引导广大村民种植佛手瓜(又名寿瓜,属葫芦科特蔬菜品种,分布于中国南方),因气候不适宜而遭失败,收获的佛手瓜因质量不合格政府拒收,造成村民利益损失巨大,政府形象严重受损,也造成干群关系不佳;村民普遍表示:村干部几乎没有真正为老百姓做过实事,外村有些村干部真是为老百姓操心,早几年前就把村里的路修好了,村里的下水道也做得相当好,可自己村里还是这么穷。此外,对低补配置名额的不公平分配也造成干群关系逐渐紧张。

3.4.2 村集体财务不清晰。

对于村内集体财务公开的调查结果,更是有62.5%的村民选择差评。当我问到是否看到过村委会公布的村内的集体财产去向时,一位村民这样回答“前几年村委会门外的墙上还公布一些村里的花钱数儿,有修小学的房子用了,有花在盖村里的变电站上的,不管真的假的,有那个样儿。现在啥都没有,谁知道村里的钱花哪去了?”(调查中一位受访者的个案访谈)由于财务公开透明度较低,导致后来村内收集体建设费用时会有村民抗拒的现象发生。

3.4.3 选举舞弊。

75%的差评比例同样说明了选举的严重不公平。在调查中,访问到一位前村委会工作人员,关于本次村长选举,该村民表示这次选举还是公平的,村里的18位党员全部参加,通过投票选举出了村长。然而通过村民们了解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上次村长选举,相关工作人员把选票领回后并没有直接把选票发放到村民手中,而是把选票扣留在其家中,后交由其儿媳代填,候选人员如愿当选。这次事件准确说明了现在农村中选举的不公正,严重伤害了村民的政治感情。这并不是个案。

3.4.4 低补徇私。

为了了解低补配置过程中是否存在徇私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最近的一次享受低保的农户名单产生是否公平”的问题,在24人回答该问题的样本中,有19人回答为不公平,占到总样本的79.2%,回答公平的为0人,结果反映了低补配置严重不公平。据村民反映有人在利用关系进行暗箱操作,不完全了解有以下几种方式:以修水泥路占了自家的耕地为由向村干部施压、通过县城里的人际关系向镇村干部施压、以自身与村干部的私人关系获得了低补名额。低补本是政府的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对贫困农民的生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是当政策实施的不透明后就会成为农民不信任政府的因由。

调查后分析发现,政治环境的恶化导致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大多数村民 (特别是农村妇女) 认为参与政治活动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劳动收入。村民所关心的是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鸡鱼肉蛋等生活用品的价格和家禽家畜的养殖,关注的是怎样赚更多的钱去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不是思考选谁去当村干部为本村做贡献。大多数农民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不重视甚至是放弃,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自身最根本的利益。现在,本村的政治环境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为经济发展“护航”作用,反而成了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障碍。

4 结论和政策含义

4.1 简要结论

通过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村民对村庄社会环境的认知,结果发现,村民对村内的生产、教育环境、村容和民主管理的认知评价较差,对民风认知较好。总的来说,该村新农村建设成效较差,距离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结论具体分述如下:

4.1.1 本村的生产环境整体处于一般,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劳作和经济创新活动,在致富门路的选择上更加盲目跟风。

只有把农业生产条件的物质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对农民的经济引导才有实际意义。

4.1.2 本村教育环境得到54.2%的差评,说明本村的教育环境较差,没有做到人民满意。

因为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的孩子不能享受像城市孩子那样的优质教育设施(如校车)和教学方法;许多孩子受居住环境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对接受教育不重视;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偏低,教师流失现象成为常态。在农村教育环境的恶化的影响下,村民持有了无所谓的不理性态度对待教育。

4.1.3 村容建设不容乐观,农村的卫生处理设施的缺失和农民环保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

社会治安和人际关系较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政策和舆论的引导教化,村民的和谐意识有所提高,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4.1.4 相当一部分农村的政治建设处在农村建设的边缘。

本村的选举问题重重:村内民主制度的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官本位思想严重。政治权利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当农民被迫放弃时,也就把自己的根本利益放在了一个任人“宰割”的“桌案”上。恶劣的政治环境造成村民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对政府的大多数经济引导政策采取了抵制态度。

4.2 政策含义

4.2.1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服务水平。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在农田生产设施建设,增加水利设施建设数量,加强土地管理,引导农民进行集约化经营;分派农业技术指导员进行分时合理灌溉和农业生产流程的指导,采取降价稳压持续供电,保证农民正常用电。进行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达到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的目的,政府责无旁贷。

4.2.2 优化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基层政府和村内自治组织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大多停留在学校校舍的硬件建设上,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却投入较少,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若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和教学质量成正比,则免费的义务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在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时,还要建设农村优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引进和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农村文化氛围。

4.2.3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站建设,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村容整洁在农村普遍做得不够好,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其主要矛盾所在,农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大多是随意倾倒,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生活垃圾处理站,每村设立环境巡视员和若干环卫工人,同时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宣传,以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农户分类、村级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处理。

4.2.4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体制,维护农民政治权益。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要建立一个宽松、公开、透明的政治环境,我们建议,必须要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在村内设立政府政策电子公告板,涉及经济利益的发放时由专人(可由村民选举产生)进行及时通报全村,构建透明的财务信息环境。

基金项目:“河南省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的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112400450238) ;河南省科技厅2011年软科学项目。

参考文献

[1]单哲,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博士].2011年3月.

[2]常晔, 中国农村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2008.

[3]董春宇, 栾敬东;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17-6611 (2011) 33-20781-03.

[4]徐学庆,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07年4月.

[5]李云才, 新农村建设的技能经济研究:中南大学[博士].2008年6月.

[6]马佳,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2008年6月.

[7]万秀丽,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兰州大学[博士].2011年6月.

[8]刘丁鑫, 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5月.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 篇八

关键词:沼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31-1

1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改变农民传统的用能方式和生活方式

发展沼气建设,一方面农民可以利用沼气做饭取暖,不但使日常的炊事活动和取暖不再饱受烟熏火燎之苦,而且方便、卫生、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改变农村粪便、垃圾任意堆放的状况,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减少有害病菌的传播途径和废弃物对地下水的污染,促使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卫生的方式转变,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就可以实现农民盼望已久的“做饭不烧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见,文明卫生真方便”的现代生活方式。

2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增加经济效益

(1)从吉林省来看,按每个沼气池年产气360m3(使用300天)计算,与液化石油气等价比较,每年每个沼气池可节约燃料费用570元左右。

(2)通过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每个沼气池每年可出沼肥1.5m³,可种植绿色水稻面积0.1hm2,节约化肥210元,增效450元(产量按每公顷9000kg,每公斤增效0.5元计算)。再加上带动养殖业、庭院经济的发展,每个沼气池每年增效1500元左右。

2.2 增加社会效益

(1)人畜粪便投入沼气池发酵后,既能减少了农家肥料堆沤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有效地将寄生在人畜粪便的细菌性病源、病毒性病源、寄生性病源及蚊蝇虫卵杀灭,减少疾病传染发生,改善农户的卫生状况及居住环境。

(2)扩大燃料资源,将原来不作燃料使用的人畜粪便及其他生活废料变成燃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能源。

(3)通过使用沼气,使广大农妇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既节约劳动力资源,又减少传统炊事带来的红眼病、哮喘病等疾病。

(4)增加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

沼气建设不但可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环境,而且还可以带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大环境。一家一户通过合理布局,以沼气为纽带,带动了养殖业、庭院经济的发展,使厨房净化,庭院美化。再与村镇规划结合、污水治理、生态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使农村村容村貌真正得到改善。

4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减轻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有沉淀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水层、湖泊、河道、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加强农村沼气建设,通过沼气厌氧技术进行处理净化千家万户的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最捷径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同时,利用沼渣、沼液,不断使土壤的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明显下降,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因此发展农村沼气,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不可替代的措施。

5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山区农民的做饭取暖大都用木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沼气事业,改变农户用能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据统计,一个8m³的沼气池年可产沼气360m³,节约薪柴和秸秆2t左右,相当于2.5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可以说,建一口沼气池可以保护一片青山。因此,大力推广和使用沼气,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6 发展农村沼气综合利用事业,有利于农民多方面增收致富

现在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建设已不再是以解决农民生活单一性用能为重点,当今已发展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污水净化、环境卫生,农民增收等诸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长了沼气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综合作用的链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实施“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 沼气综合利用生态能源模式,有效地促進了农户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作物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所产出的农产品可直接成为有机绿色食品,有利于拓宽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所以说沼气建设是一项一沼多能、一沼多用、一沼多效的增收致富工程,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措施。

7 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事业,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2009年,永吉县在新增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中完成了6个乡村服务网点和500户沼气池建设任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拉动内需。带动地方投入和群众自筹88万元,增加了水泥、钢材、沼气配件、农用车等用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二是促进就业。新增500户沼气池和6个乡村服务网点,需技工50人,仅此一项可使农民技工增收60万元;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节支,仅2009年500个新增沼气,可为农户节约燃料、化肥等直接支出28万元。有效地拉动了区域内物资需求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上一篇:遵义会议参加人员名单下一篇:驻村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