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理论论文(通用8篇)
1.英语翻译理论论文 篇一
专业翻译需要熟悉翻译理论
有人认为只要英语学得好、学得精,不懂翻译理论,照样可以从事专业翻译工作、可以成为翻译家。
365翻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大家都知道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性化。翻译学理论是经过很多学者、译员的工作经验总结而成的。在我们的团队中,也有许多专业翻译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难点和总结技巧,不断归纳自己译作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不断提高译文的质量和自己的水平,这就是事实上对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在19世纪末期,我国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就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这可能是最受大家认可的翻译标准了吧。武断的认为不需要了解翻译的理论就可以从事专业翻译,甚至是成为翻译家,是不客观的。
那么从事专业翻译,为何要熟悉翻译理论呢?
第一、帮助启发
前辈总结的翻译技巧、常见错误、基础理论等等,这些都能帮助译员更好的理解学习、少走弯路。
第二、提高自我修养
学习关于翻译的知识、理论,一定会有所思考、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这加深了译员对翻译的了解。
2.英语翻译理论论文 篇二
一、应用英语翻译的作用
目前来说,应用英语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旅游业、服务业和广告业等行业。应用英语能够加强我国人民和国外友人的沟通、合作和交流。比如说,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的时候,旅游景点内的告示牌、广告牌可以帮助国外友人了解该旅游名胜,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更好的融入到中国文化氛围中去,从而更好的促进国内外交流。应用英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推动国内产品的销售。外国友人来中国无论是旅游还是购物,通过应用英语的翻译,他们可以充分了解国内产品的功能和特性,从而使国内产品更好的销量更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应用英语翻译的成功不是取决于翻译内容的文采,而是与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密切相关。翻译的文章文采再好,但是华而不实,外国友人无法真正了解原来的意思,没法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去,也没法购买我们的产品,那应用英语的翻译工作就会没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应用英语翻译的现状
传统的应用英语翻译一般讲究“信达雅”,即不但要使翻译流畅准确,还要突出翻译的文采。这种翻译理论看似比较合理,但是一般不能切合实际,不能体现真实性的特点。比如说我们在翻译“老年人学不了新东西”这一段话时,我们一般会翻译成“Old people can not learn anything”,这样翻译出来显然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但是这更像是符合中国人习惯地翻译,外国人也许会觉得不是特别通顺,如果我们换成“Old dogs will not learn tricks”是不是会更符合外国人的习惯呀。一些专家和学者在从事翻译工作的时候,一般会形成了固有的翻译模式,以传统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这样反而会对最新应用英语翻译理论的探索造成一定的束缚。因此,我们应该切合实际,秉承体现翻译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对新的应用英语翻译理论进行探索,力求找到更好的应用英语翻译理论依据,为英语翻译的更进一步打下基础。
三、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的指导
1 . 翻译呼唤理论对“看”的指导。所谓呼唤理论对“看”的指导就是应该对大量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英文材料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比如,如果你喜欢篮球,喜欢NBA,你可以去美国网站阅读原版的真实关于NBA的文章,这样就会在你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使自己的英语翻译水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大量的关于娱乐、体育、学习等方面的英文杂志期刊、电视节目、网络资料等内容阅读和观看之后,我们就会锻炼自己英文学习的能力,掌握接受英语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语感。我们阅读的材料一般包括两种类型,英文原版材料和专业翻译材料,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该保证材料的真实有效。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英文原版材料和专业翻译材料在阅读过程中所占的比例,两种材料之间相互转换,共同促进自己英文水平的提高和应用英语翻译理论经验的形成。
翻译呼唤理论对“看”的要求不仅仅是阅读,还应该包括理解。我们在阅读了大量资料的同时,还应该加深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对英语翻译的理念和看法,并把它应用于实践,看看是否真的有效。如果真的有效,那我们就在无形之中掌握了英语的学习技巧,培养了英语的语感,并对英语的写作和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翻译呼唤理论对“译”的指导。所谓翻译呼唤理论对“译”的指导就是在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作者的真实意愿表现出来,能够理解并表达作者的真实含义,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局限于字面意思的照搬。我们在阅读了大量的英文专业资料之后,逐渐建立了不错的语感,有了扎实的英语文字功底,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英语翻译模式。在今后的英语翻译中,我们不至于翻译的过于模式化,句子读起来更加真实具体。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翻译时,我们可以快速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翻译理论,从而使翻译更加快速和灵活,更能体现翻译的“人性化”。
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体现翻译的灵活性,不能太生硬,直接翻译出汉语表面的意思,因为汉语和英语的习惯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在翻译“胆小如鼠”这个成语时,一般都会简单的翻译成“as timid as a hare”,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太符合实际的。“胆小如鼠”在汉语中是个贬义词,具有“胆怯、不勇敢、懦弱”的意思,而在英文中“timid”是腼腆害羞的意思,它跟胆怯懦弱是两个不同的意思,没有那么强的贬义色彩,所以我们如果只是翻译成了“as timid as a hare”,外国人仅仅会理解成这个人像只老鼠一样腼腆害羞,而不是说明他懦弱和不勇敢。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如果翻译成“has a yellow streak”的固定词组,直接就把这个人的胆怯和懦弱体现出来了。
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外国人的角度去思考,多了解外国的文化和习俗,掌握一些外国的俗语和固定词组,这样会对我们的翻译起到更好的效果。
3.翻译呼唤理论对“写”的指导。所谓翻译呼唤理论对“写”的指导是指在英文翻译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合到句子的英语情境,参考同类英语材料写作手法,正确的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想法和内容。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实际翻译的时候不能按照汉语表面的意思去翻译成英文,这样不符合汉语的传统本意,不够贴切实际,读起来比较别扭。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追求表面意思的准确性,更要发掘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翻译。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英语直译,让人哭笑不得,比如说有的餐馆里把菜名都翻译成英文,“Rolling donkey”指的是我国传统菜名“驴打滚”,“Glad Meatballs”意思是“四喜丸子”,这样的翻译不仅外国人看不懂,我们自己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再比如,有一些超市将小可乐直接翻译成“small may behappy”,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翻译方式在我国随处可见,外国人也会被弄得一头雾水。
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无论翻译人员的水平再高、功底再好都不能依据中文字面的意思进行翻译,最好的方法就是理解了中文的意思直接就用地道的英语写出来,一定不能按照汉语为参照进行逐字翻译。
3.英语翻译理论论文 篇三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语域理论;图式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一、语域理论与图式理论概述
语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中的重要概念,而其所追求的就是实现语言功能的变体。同时,语域指的就是话语范围,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言特征,并且在与语言情境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语域方面,话语范围和基调,甚至包括方式都是其十分明显的特征,而语场所表示的就是事情发生的过程,语旨代表的就是语言交流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语式所代表的则是语言交际渠道和功能[1]。将上述三个语域内涵有机统一,任何变化都对于实际的交流意义产生影响并使其发生一定的改变,则这正是出现语言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而在图式理论方面,所重视的就是知识认知的过程,针对语言学习者语言认知方面的多个层次及方式理解予以一定程度的描写。其中,知识的表征方式就是理论所面对的关键对象,使得学习者能够对知识予以全面掌握并予以合理地应用。
二、语域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将语域理论合理地应用在大学英语翻译当中,翻译者应当深入地熟悉并分析原文所处的语域。一般情况下,原文的语域只会存在在语言与词汇、句法当中,翻译者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点,并对译文整篇结构予以适当整理,进而找出原文语域。由此可见,翻译者必须要找出语域,才能够保证译文与原文更贴近[2]。另外,在语域理论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注重语场的对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语场可以充分地展现话题和题材,同时还能够对交际性质和话题的范围予以直接决定,为此,翻译者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深入掌握了解原文与译文语场才能够提高翻译质量。以下面原文翻译为例进行分析:He teaches me some things that you don't go with a person who makes you in danger,when I listen to this words,I feel so grateful.这段原文内容,语场所表现的就是人处于威胁状态。所以,翻译者一定要更好地理解这一含义才能够保证原文内容的翻译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确保语旨实现对等[3]。而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对等目标,就需要谈话者在谈话的时候,充分利用情景、背景以及关系对语言进行组织,确保能够选择使用合理的句式以及词汇将信息进行传递,进而充分表达个人感情。以下面一句原文为例:The Tortoise said the words slowly" I want to see you change your behavior in these days."这句话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乌龟当时的对抗心态来翻译。最后,重视语式对等。因为语式能够全面展现语篇功能,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原文语式,尽量实现译文语式以及原文的对等。
三、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运用图式理论,需要学习者能够在理解并吸收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内容与以往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而在此过程当中,图式的作用十分关键。主要的原因就是所学内容应当同图示实现合理匹配才能够更好地处理信息[4]。为此,翻译者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文内容所含有的图示来解码,与此同时,在语言的重组或者是表达方面,实现目的语的图示编码,确保翻译工作质量满足要求。其中,翻译者需要通过图示来对源语进行解码,而翻译者在理解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对图示予以激活,并在脑中搜索源语。根据实际研究表明,若翻译者对于文本的内容更加熟悉,就能够在翻译的时候更好地调动源语图示。但是,如果翻译者对于文本内容不熟悉或者是没有接触过,则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大脑当中的图示就难以被充分利用,增加翻译难度[5]。其中,以汽车英语为例,如果翻译者从未接触,那么在翻译同汽车零件相关文章的过程中,因为不了解原文,所以,很难在翻译过程中对图示进行调动,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最终难以翻译高质量作品。为此,翻译者在理解翻译原文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调动大脑中已经存储的图示。另外,翻译者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应当使用图示对译语进行编码,确保译语编码的准确性[6]。而在编码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编码效度进行衡量,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确保读者能够在译文阅读时候,尽可能把源语所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译文找出来。为此,翻译者在译语编码时,应当确保信息的完整有效,并且以鲜明且快速的方式向读者传达,简单地说,翻译者编码经过应当能够全面调动读者图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域理论通常是以语域角度来评价翻译的,所以,可以对主观猜测予以有效地避免,使得译文与原文之间更为贴切。而图式理论则可以在所有的语篇或者是文本当中运用图示的相关知识,在引导读者的情况下,使其能够获得并构建出文本意义。由此可见,语域理论以及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以上两个理论的研究与分析,将其运用在大学英语翻译过程中,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质量,不断激发学生英语翻译的兴趣,使得翻译内容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贴近,保证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同样能够获得阅读原文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姜丽.谈语域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才智,2015(26):208.
[2] 王雯秋.基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8):103-107.
[3] 奚晓丹.基于主述位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国内外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17-17.
[4] 夏静.基于输入输出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 教学模式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30):178-178.
[5] 闻茹.目的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策略研究[J].才智,2015(26):131.
4.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篇四
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看商标翻译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对商标翻译进行了探讨.在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下,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诱导译语的.潜在消费者购买译名符号所代表的商品,激发他们强烈的购买欲.因此,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努力追求原文作者意图(即商标命名者)及译语读者(即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最佳关联性,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通过对商标翻译方法的探讨,笔者最后指出关联翻译理论对商标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成功翻译商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 者:李广伟 戈玲玲 LI Guang-wei GE Ling-ling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9(5)分类号:H31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 商标翻译 翻译方法
5.翻译理论 篇五
Page101佛经翻译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07年试题考过)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以下介绍三名著名的译师: 1. 释道安:东晋前秦时高僧。在他监译下译了《四阿含》、《阿毗昙》。他主张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
2. 鸠摩罗什:后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等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共七十四部,对佛经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倾向意译,虽然译法灵活,态度却谨慎。他的译文准确流畅。
3. 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曾游学天竺各地达十七年之久,译著很多。他倾向直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
4. 我国古代佛经译师有的倾向于直译,有的倾向于意译,究竟是应直译多一些,还是意译多一些?罗纳德.诺克斯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两个问题。一是以何为主:文学性的译文,还是逐字翻译。二是译者是否有权选择任何问题与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5.
Page112 严复与“信、达、雅”
1.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指的是“忠实”,“达”指的是“流畅”,“雅”指的是“尔雅”。“尔雅”用严复自己的话就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01年试题考过)
2.从严复的《天演论》来看,他并不十分重视“信”,然而对于“雅”他是十分重视的。3.周煦良教授在“翻译三论”中说,他认为“雅”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4.严复翻译著作:《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05年试题考过)
<< 原富〉〉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the nation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法意〉〉
L‟esprit des Lois.《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Page121 林纾
1. 林纾:用文言文翻译欧美小说,其中不少是外国名作。如:
《巴黎茶花女遗事》 La dame aux camelias
(作者:Alexandre Dumas, file)《鲁滨孙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作者: Daniel Defoe)《海外轩渠录》
Gulliver’s Travels(作者:Jonathan Swift)(06年试题考过)《吟边燕语》
Tales from Shakespeare
《块肉余生述》
David Copperfield(作者:Charles Dickens)《贼史》
Oliver Twist(作者:Charles Dickens)《黑奴吁天录》
Uncle Tom’s Cabin
2.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一条新的标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Page 139 鲁迅与瞿秋白
1. 鲁迅在1921---1932年翻译和校订的作品达34种之多,这包括苏联、日本、荷兰、匈牙利、美国等国家许多作家的作品。他对翻译工作的态度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2. 在理论方面,鲁迅曾针对赵景深的“宁顺而不信”的提法,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瞿秋白认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04年试题考过)3. 1935年,鲁迅在“‘题未定’草”中对翻译做了新的概括。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即翻译既要通顺,又要忠实。(02年试题考过)
Page 150 郭沫若与茅盾
1. 在我国,从二十年代开始从事翻译,到五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还在讨论翻译问题的,大概只有两个人,郭沫若与茅盾。
2. 郭沫若在1923年曾著文谈到理想的翻译。他说:“我们相信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 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话,说:“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可能超过创作。” 他还说:“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03年试题曾考过)3. 茅盾认为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而保留“神韵”。
关于直译,他于1922年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来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1954年他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作报告说:"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但是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07年试题考过)Page 160 直译与意译
一. 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
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这时期代表人物有茅盾与鲁迅:
1. 茅盾认为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2.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
二. 在四五十年代,人们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二者是无法区分的。1.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依我看,直译和意译发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2.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3.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直译‘”。他的观点就是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
三. 在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
1.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第二类是照字面译。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05年试题考过)
2.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3.1979年,王佐良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写道: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Page 176 傅雷
1.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最初提到“重神似不重形似”。(03年试题考过)2.为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文学,傅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翻译的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及《老实人》等。3.傅雷是一位有责任感有见地的翻译家,他认为“翻译重在实践”。(04年试题考过)4.傅雷说:“谈到翻译,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
Page 190 关于风格(特别指文学作品)
关于风格能不能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
1. 一种意见认为风格能译。
(1)茅盾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03年试题考过)
(2)刘隆惠认为:风格不是不能译,而是难译。译者需具备两格外条件:一是认识风格的水平;二是表现风格的能力。
2. 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不能译。
(1)周煦良认为一部文学译品的风格由四方面决定的:原作的风格、译者本人的文章风格、译者本国语言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所以原文风格是无法转译的。
(2)张中楹坚持这一种意见。
(3)罗新璋认为即使是名家的译作也难免既有原作的风格,又有译者的风格,而不可能是单纯的原作的风格。
Page 200 王佐良
1.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以发挪英诗为主,兼及散文和戏剧。他译的《彭斯诗选》、雪莱的诗、麦克迪儿米德的诗、培根的散文、科贝特的散文以及曹禺的《雷雨》等。2. 对翻译工作的认识。王佐良说:“文学翻译不是机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种创造的努力。” 3.
他认为虽直译与意译之争仍将继续,但是最好的检验标准仍是译文本身的质量。
4. 关于风格,他说适合就是一切。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雅之可言?
5. 关于诗是否可译?他认为是可译的,不医翻译的是原作的气氛,或者说是力量。
6. 怎样译诗?他认为主要的一点是译诗要像诗。要忠实与原作,但又不必追求每行字数的一律。要把握整篇诗的精神、情调、风格,然后才确定细节的处理。7. 关于比喻。他说:“如果在原诗里有某个比喻,应该把它直译过来,保持它原有的新鲜和气势。”
8. 关于比较。他认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04年试题考过)9. 关于怎样提高。他说:“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深入观察,不断地深入实践。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06年试题考过)
Page 218(1)Cicero 西塞罗
(2)Saint Jerome 哲罗姆
1. Cicero---西塞罗,他的文体流畅,被誉为拉丁文的典范。他表示没有必要逐字翻译强调保持原作总的风格和力量。Cicero said, “ In doing so(translating),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y 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I preserved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05年试题考过)
2. Saint Jerome---哲罗姆,早期西方教会中学识最渊博的教父,将《圣经》译成拉丁文,此译本后称通俗拉丁文本。他强调翻译意思,而不是独立的词。Saint Jerome said, “ 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06年试题考过)
Page 228 Tytler’s Three Principles(泰特勒三原则)
A.F.Tytler(泰特勒)于1790年在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宣读的论文:“论翻译的原则”(Essay i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中提出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Page 237 The Art of Translation(by Theodore Savory)
Theodore Savory(西奥多.萨沃里)1957年发表《翻译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on).《国外翻译界》在介绍这本书时,称之”为“论翻译技巧的最好的著作”。西奥多认为:Faced with a passage in its original language ,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 1.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2.What does he mean? 3.How does he say it?(04年试题考过)
Page 258 不该这样翻译马克思的著作
马克思是当代具有最简洁最有力的风格的作家之一。要翻译马克思的著作,译者必须不仅精通德语,而且精通英语,这样才能确切表达马克思著作的风格。
Page 270 确切翻译的原则(费道罗夫)
1.翻译的确切性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在修辞作用上与原文的完全一致。2.翻译的确切性就是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如果语言条件许可的话),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
3.确切翻译是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尤其是以表达作品的一般性质和在表达其个别片断方面接近原文的程度之间的一定的均衡为前提的。
4.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著作的特点是由它决定的。Page 281翻译中的上下文和环境(巴尔胡达罗夫)1.所谓上下文一般是指该语言单位的语言环境。2.就上下文的总概念来说可以分狭义上下文(或称“微观上下文”)和广义上下文(或称“宏观上下文”)。所谓狭义上下文是指句子的上下文,即在一个句子的范围内该单位周围的一些语言单位。所谓广义上下文是指单位的超出句子范围的语言环境,这就是话语上下文。3.狭义上下文又可分为句法上下文和词汇上下文。句法上下文是指该词词组或(从属)句子所属的句法结构。词汇上下文指的是该单位周围具体的词汇单位、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4.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02年试题考过)5.所谓“环境”,是指:
(1)交际环境,即实现交际行为的环境;
(2)通报主题,即话语中描述的情景(诸事实的总和);(3)交际参与者,即说者(写者)和听者(读者)。
Page 302 A New Concept of Translation(by Eugene A.Nida and Charles R.Taber)1.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特点。(03年试题考过)2.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one must respect the genius of each language.3.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Page 312 Paraphrase---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by George Steiner)George Steiner said : 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lies neither through metaphrase(直译)nor imitation.It is that of paraphrase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自由), where the author is kept in view by the translator, so as never to be lost, but hi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as his sense, and that too is admitted to be amplified, but not altered.‟
Page 326 翻译作品犹如“土耳其挂毯的反面”(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在会见澳大利亚记者肯尼思.亨德森时,说译者应尽量忠实原文的形象,既不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他针对的是文学翻译)(02年试题考过)
杨夫人戴乃迭认为译者应该更富有创造性。对于四字成语的翻译,戴乃迭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办法:一是在文中加上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二是加脚注。
Page 344 The Question of the Part and the Whole
1.In his book entitled Better English G.H.Vallin says that “words can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07年试题考过)
2.The whole is made of the part.The meaning of the part i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Naturally, the part and the whole are relative terms.Sometimes a phrase or clause or sentence forms the whole.But at other times they often form only a part of the whole in a wider context.Page 351 谈谈外语学习和翻译
1.李赋宁认为,文学翻译贵在忠实于原文的气势和精神。2.李赋宁说,翻译工作者要“信”,要“可靠”,要“忠实”于原文,但不要绝对化,不要要求百分之百地忠实可靠。
Page 362 Guard Against Chinglish(by Sol Adler)Sol Adler 认为:To begin with what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namely Chinglish.小结部分
Unit 1
1.代词: 总的来是说,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有时要用代词避免重复,才符合英语的说法.因此, 汉译英时, 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有写代词可以不译.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替代的人或物.汉语一般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2.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其词义往往随前后搭配而变化,其用法也特别灵活.这两个词类有些共同的特点,而且翻译时往往可以相互转换.Unit 2 1.汉语有汉语的结构,英语有英语的结构.(page53)
2.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
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汉语则不怕重复.所以,汉译英时要尽量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少代称, 多用实词.在英语里,还可以采取部分重复的办法,或者加以简化,将重复的部分合并,以减少重复.(page 60)3.定语从句.(page62)
Unit 3 1.译初稿时,注意力往往放在每个句子上,而对句子间的联系照顾不到,修改时便可多注意通篇是否连贯,语气是否通顺.2.英语有分词,时态多样,用法灵活.分词引导的短语可放句首,句中,句末.因此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不同层次。汉语没有分词,多用并列动词或并列分句,因此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层次不甚明显.3.汉译英时,应有意识使用分词短语.主要的动作用动词表达,次要的用分词表达.4.汉语的被动式远没有英语里的被动语态用得多.Unit 4(page126-132)
1.经济术语:经济是一个很大的领域,要想作经济方面的翻译工作。必须熟悉大量的术语,而且要求知晓新的术语,还需要知道它们的用法。
2.经贸文章总要涉及许多数字,而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一定的说法,有的甚至用不着翻译,抄上就行。但数字特别容易出错,要仔细核对。Unit 5
1.关联词语。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欧化的语法”一章中指出:“中国语里多用意和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02年试题考过);西文多用形喝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01年试题考过)。” 因此,汉译英时,往往要加关联词,才能把句子很好地组织起来,切不可因为原文未用关联词,就不敢或想不起在译文里加关联词。2.语序。
(1)英语句子注意突出重点,往往把重要的话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有时态,而且使用分词和从句。遇到内容多的句子,各成分安排比较自由。汉语没有这些手段,叙事多靠并列结构,较多地依靠各成分间的顺序,尤其是逻辑和时间顺序。(page168)
(2)评论与表态:英语是先评论或先表态,然后再说有关的事情或情况;汉语则相反,把评论或表态的话放在最后。(page169)Unit 7 反译: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说明。原文从正面说的,译文可以从反面说。这么做:一是为了行文方便,二是为了掌握分寸。这叫做反译。
例:The conclusion we reached in Britain is that change simply cannot sensibly be put off.我们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改革是大势所趋。Unit 8 1.科技英语的特点:(page287)
陈忠华就科技英语与汉语表达特点归纳出以下五点:
(1)汉语的词汇含义相对单一并且固定,而英语的词汇含义内涵大,一词多义,并且词的形态变化可以引起含义的变化;
(2)汉语中用被动语态表达的句子不多,而科技英语中被态使用广泛;(3)汉语多用单句表达 科技英语则趋向于用多虫复合结构表达;
(4)科技英语中介词短语以及各类非限定动词短语使用频繁,且语法功能很强,汉语则不具备这种特点;
(5)在语序、语句重心以及动词时态、语气等方面两种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异。
王平在“科技英语的特点和翻译”一文中指出:“科技文章属于严肃的书面语体,一般崇尚严谨周密,要求行文简练,语法正确,重点突出。科学叙述要按逻辑顺序精确地表达出概念的复杂体系,清楚地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求叙述开门见山,简短明快,使读者立即抓住问题的重点。”
2.抽象名词:英语有大量的抽象名词。汉语中也有抽象名词,但还没有英语中用得多。因此翻译时,往往把英语的抽象名词译成动词或形容词。(page290)
3.增词与减词:一是范畴词的增减,一是动词的增减。(page292--297)
范畴词指的是“方面”“方式”“问题”“情况”之类的词,它们在句子里没多少实际意义,但很有用,可以是句子流畅。汉译英时,范畴词可以不译,英译汉时,可以酌情使用。Unit 9 1.法律文件的特点:施觉怀在“翻译法律文献的几个特点”一文中指出,法律文件的翻译,最主要的要求应当是“严谨”。可以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点:(1)条理清,(2)文字明,(3)意思全
2.主谓搭配(page335)
3.断句与并句:就汉译英而论,断句的情况是很的,而并句的情况是个别的。在翻译法律文件时,注意不呢功能因断句而造成“误导”或“无法援引”的情况。(page337)Unit 10 1.成语翻译:1)英译汉撕,适当地使用成语,译文显得简洁、生动,可以增加文采;
2)汉译英时,往往把成语的基本意思译出来。(page369)2.文化差异:1)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最基本的意思译出来;
2)在译文中略加几个字;
6.诗歌翻译理论 篇六
诗人和本民族的语言结合得最紧密,诗人帮助本民族完善它的语言,使之更准确,更淳美。诗人比小说家对本民族语言建设的贡献更大一些,但诗人却不能使自己像小说家一样流通出去,因为诗歌属于感觉和情绪,对语言的依赖感极强,语言在转述的过程中,必然丧失掉它的部分微妙和韵味,而这些却关系着诗歌是否成立的根本。艾略特既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又是一位具有高度素质的文学批评家,他在《诗的社会性》一文中写道:“诗不同于其他艺术,它对于和诗人同族以及使用相同语言的人们具有一种价值,而对其他种族的人们则没有这一价值。”艾略特在表述上也许有些极端,但却道出了诗歌的实质。艾略特还举例说明道:“散文作品也确实具有只存在于原先语言中而一经翻译便会失去的意义;但我们都感觉得到,读一部翻译小说要比读一首译诗损失小得多;而读翻译过来的某种科学著作,也许实际上就没有损失。”艾略特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对于叙事性和那些具有扎实内容的文体,是可以转述而不至于损害原意的,但诗歌却是一个例外,它是属于民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拒绝翻译。
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因为诗歌对翻译的拒绝性而冷落了诗人。翻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纪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瑞典文学院把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为什么在诗人希姆博尔斯卡身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判断力如此坚决?
让我们看一看颁奖词中的一段:“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是完美的言语客体,是精雕细刻的思想形象。”我们注意到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思想形象”。“思想形象”是希姆博尔斯卡作为诗人受到诺贝尔文学奖肯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看重希姆博尔斯卡,因为她是一个思想和诗意二者结合得非常好的诗人。在《任何情况》一诗中,希姆博尔斯卡写道:“你得救因为你是第一个,/你得救因为你是最后一个,/因为你是独自一人,/因为那里有许多人,/因为向左,因为向右,/下雨,因为有阴影,/因为天气好,阳光普照。……”她把一个人在困境中得救,归功于偶然的力量和细节的存在,最初和最后,独自和许多,一左一右,一阴一阳——— 相反的描述,既体现出思想的深邃,又形成了诗意的.张力。
我们不知道,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在转换成汉语的时候,它的原始诗意丢失了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诗歌的基本内容得以保留了下来。她的诗中形象与思想两个因素综合在一起的效果,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思维的快意。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在翻译过程中,它的诗意没有消减多少,这和单纯“着迷于词汇”的语言天才狄兰·托马斯的处境是不同的,各种翻译版本把托马斯弄成截然迥异的形状,这一方面让我们间接体验了托马斯混合着冲天酒气的才思,一方面却相隔着一层模糊的窗纸,无法抵达它的核心。
7.英语翻译理论论文 篇七
1 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
1.1 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 赖斯写了一本关于翻译批评的书籍, 第一次提出把功能作为衡量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1]这本书标志着功能翻译理论的诞生, 从此功能对翻译理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翻译理论只是按照字面进行字与字的翻译, 这就难免使译文变得生硬晦涩。赖斯提出把功能应用到翻译中, 从全新的角度去阐释翻译, 但仍然无法完全脱离等值翻译理论的束缚, 带有一些传统的色彩。即使如此, 赖斯对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贡献仍然是功不可没的。赖斯把成功的翻译看作是原文和译文在含义、方式和功能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对比, 从而实现功能的相等。
1.2 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威密尔师承赖斯, 但他比赖斯更加决绝, 完全脱离了等值理论的束缚, 并且由此提出目的论。威密尔把翻译看成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的各种交际符号进行相应的对换, 在目的论中, 接受者是关键的元素。翻译出来的作品都是面向特定范围的接受者。显而易见的是, 目的论不是很重视原文的文本本身, 而把译文的接受对象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1.3 功能翻译理论的深化
曼塔里在翻译领域作为一名教学者, 对翻译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 并且还是一名优秀的学者。曼塔里把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化, 使其外延进一步扩展。[2]她并不使用翻译这个词汇, 而是把翻译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转换活动。曼塔里提出的观点基于行为理论, 翻译行为正是她的基本观点。她认为翻译处于狭窄的范围, 只是指原文。但是翻译行为处于宽广的范围, 它是指译文工作者的所有翻译活动。
1.4 功能翻译理论的完善
功能翻译理论通过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新一代的代表人物中以诺德为首, 她为翻译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诺德是一名精通语言和翻译的大学教授, 她针对译者培训写了许多书籍, 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方面, 还包括技术方法方面诺德认为在功能的基础上, 还应该加入忠诚的元素, 因此使得功能翻译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2 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
2.1 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原则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里的核心力量, 按照该理论, 一切翻译活动都需要遵守的原色便属目的原则。目的是决定翻译活动的首要因素, 有什么样的目的才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一般而言, 目的就是涉及翻译作品的交际方面的目的。
2.2 功能翻译理论的连贯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不仅包括目的原则, 还包括连贯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都是讲究连贯性的原则, 只是涉及范围各不相同。连贯原则指的是翻译作品中需要做到语句内部的连贯一致, 使得接受的对象可以比较容易而清晰地了解翻译作品的内容和含义。
2.3 功能翻译理论的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属于连贯性的原则之一, 与连贯原则需要严格的区分开来。连贯原则主要涉及翻译作品的内部的语句连贯, 而忠诚原则则是涉及原文和译文两者的语言连贯。翻译工作者在进行作品翻译的时候, 应该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 对作者和读者都抱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这种忠诚并不是要求译文需要一字不差地遵从原文的意思, 而是根据翻译的目的, 及翻译工作者对原文的理解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译文更符合现实具体情况。
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翻译工作者可能因为个人的理解偏差而无法达成这个目的, 使读者无法抓住原始作品的真正含义。翻译工作者虽然需要根据忠诚原则, 对原文和译文进行一致的转换。但是忠诚原则又低于目的原则, 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 如果两者发生冲突, 应该遵守目的原则。忠诚原则应该让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 尽量把各种不同的关系协调一致。在原文、译文和读者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 翻译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协调解决问题, 促成各个方面达成共同的认识。
3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方法
3.1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意译方法
原文和译文两个方面的文化背景毕竟不同, 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3]如果根据原文的本土文化和语言习惯来翻译, 必然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严重脱离, 使读者无法明白原文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意译方法主要是删减和增加词语, 变换句子类型和语词顺序, 但保持原文的整体意思不变。如:Knowledge of how windshear affects airplane performance can be essential to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er vertical flight path control techniques during an inadvertent windshear encounter.为了保持原文的语气, 使其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我们可以采用拆分法将其中重复的内容“对...很重要”提取出来单独处理, 放在译文的句末, 即:机组人员熟知风切变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可以使他们在遭遇风切变意外时, 能成功使用恰当的垂直飞行轨迹的技巧来改出风切变, 因此, 了解风切变对飞机性能的影响很重要。这样的翻译处理也达到了意译的功能对等的效果。在由汉语翻译成英语时, 根据意译的方法, 可以把删减那些华丽的词语, 使得英语简单朴实, 毫无冗余。在由英语翻译成汉语时, 就需要增加一些修饰的词语, 用上排比或对偶等特殊的句型, 使得汉语更加优美诱人, 魅力十足。
3.2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综合方法
如果原文的语句太长太复杂, 仅仅通过增减语词是远远不够的。综合方法对原文的语句进行大的变动, 并抓住重点, 整理融合, 形成译文的独特语言特色。在译文读者跟原文文化背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 需要利用综合方法对原文进行改头换面的翻译, 有原则的取舍, 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在不偏离原文的中心意思的情况下, 对原文的语词进行改造, 用符合本土语言文化的词语代替, 使得译文贴近本土特色。如:The balance field length is the all engines acceleration distance to engine failure speed, continuing the takeoff with one engine and achieving a height of 35 feet by the end of the runway or stopping.对本句的翻译不管是单独使用顺译、逆译或拆译都有困难,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重组法, 同时使用分句法、增补法、删减法、倒置法, 在了解了与飞行相关的知识的基础上, 对原文进行充分的领会, 根据原文的时间和逻辑顺序重新组合如下:在双发正常工作下, 飞机加速起飞滑跑中, 一台发动机失效, 飞机继续起飞并在跑道头上升到35英尺高度, 或中断起飞后在跑道头停下来时所需的距离, 我们将它称为平衡跑道长度。
汉语习惯使用成语, 经常采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等。所以, 在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 如若不考虑这些汉语特点, 就会使得汉语翻译变得生硬无趣, 失去传统的韵味。比如, “love under the umbrella”这个英语短语, 如果按照字面的翻译, 应该是“在伞下面的爱情”, 而对这几个词语进行稍微的变动, 翻译成“伞下情缘”。这样在意思不变的情况下, 翻译过来的汉语变得更加贴切而生动。
4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英语翻译技巧
4.1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互动关系处理技巧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到深化等各个发展阶段, 不管是哪个阶段, 都离不开一个中心点, 那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互换, 以及交际者之间的互动。在翻译活动的开展过程里, 存在原文作者、翻译的工作者和读者等多个交际者。他们之间当然少不了互动和交流, 而且这个过程不单纯是表面的语言互换, 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互换。因此, 翻译工作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 翻译活动的目的, 读者的要求等。
翻译依赖于人际范围内的互动, 涉及原文的作者、翻译的工作者和读者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力求做到多种关系协调一致。从交际者之间互动的角度来说, 功能翻译理论能够囊括一切种类的翻译活动, 并且提出科学合理的翻译方法。功能翻译理论使翻译工作者的眼界更加开阔, 思想更加开放, 翻译技术和方法更加丰富多变。但功能翻译理论并不是把译文的语言文化完全替换原文的语言文化, 而是在原文中心意思不变的前提下, 对原文信息进行组织, 尽量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 又体现译文的本土特色。
4.2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灵活变通翻译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在于人际关系之间的互动, 在翻译过程中, 交际者发挥主要的影响, 而不是原文语言本身。翻译活动并不是仅仅从字面上对原文进行翻译, 而是考虑到更多、更深层的因素。原文的语言环境只是用来了解原文的辅助因素, 而译文的语言环境才是翻译的决定性因素。翻译的目的通常由译方决定, 译方选择翻译的时间空间, 规定翻译的方式方法。因此, 翻译工作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要按照翻译的目的, 立足原文作者的背景和译文要求达到的效果, 了解读者对翻译作品的要求、知识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来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
4.3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综合信息处理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在翻译工作中, 翻译者应该以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背景条件为基础, 选择原文的内容、翻译的方法以及译文的内容。要达到最佳的翻译水平, 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原文的信息, 译文的内容, 以及读者的背景, 把握好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从语言的角度, 更需要从译文的角度出发, 把原文放在一个具体的文化背景中理解, 并且分解原文的结构, 然后进行重新组合。
5 结束语
功能翻译理论从起源阶段、发展阶段到深化阶段, 经历了漫长的磨练, 最终获得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该理论遵循目的、连贯以及忠诚等原则, 基于此, 英语翻译方法也千变万化。如何处理各个方面的互动关系、如何对原文信息进行灵活的变通, 如何对译文的结构重新组合, 这一系列的翻译工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功能翻译理论, 有关英语翻译的技巧也有了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孙冰.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9 (1) :105-106
[2]莫佳旋.从功能翻译理论谈中国英语的翻译[J].大学英语, 2010, 7 (1) :94-95.
8.英语翻译理论论文 篇八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 英语信函 社交价值
一、引言
翻译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概念兴起于德国,以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1]。莱斯认为,理论上的翻译应是语篇的对等,即在表达方式、语义和交际功能等方面与原文对等,并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等值在翻译实践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莱斯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在尤金·A·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基础上突破创新,打破了传统文本中心论,让更多研究者意识到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近些年,国内学者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进行了评介,并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开展了大量的英汉翻译研究,如:杨英明(2001)[2]详细分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实用理论基础;张美芳(2004)[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探讨了编译的具体运用及其合理性。
随着当代商贸活动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信函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4],它的重要性在国际商务谈判和交流中日益突出。然而,商务英语信函的译者往往只关注到翻译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忽略了深层次的翻译指导原则,以致于在进行商务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翻译问题,如语法和结构错误、语义表达模糊、篇章衔接不连贯等,使得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相脱节[5]。
笔者认为,商务英语中的语言、语篇、语法和词汇翻译除了应遵循专业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等基本原则之外,还应当注重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四大原则,即“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6],才能更好地将英语信函中的信息表达出来,以最大化地实现商务英语翻译的社交价值。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一致、忠实和忠诚原则来探讨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四原则概述
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指出,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中心,文本功能为导向的一种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主张文本翻译是综合性的翻译对等,而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随着西方翻译史的不断发展,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提出了四大翻译指导原则,包括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四大原则中最主要的指导原则。四大翻译指导原则的提出对翻译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的原则源于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他认为译文是原文翻译在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的基础上進行的语言转化。汉斯·费米尔的目的论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心学说,认为翻译对等不是译者进行现实翻译的唯一标准,而是译文能够实现原文所传达的预期目标。1984年,汉斯·费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原理》一书中指出,目的原则是翻译活动中最主要的指导原则,翻译的目的性指导着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在翻译方法和策略上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如在选择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方法上,不同的文本翻译类别其目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就不同,即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最终目的。目的论的提出打破了文本中心论固有的传统模式,对当代的翻译活动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
一致原则也称为连贯性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7]。也就是译文需要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8]。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目的原则是目的论中的首要原则,其他的指导原则都需要服从于这一原则。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文本的信息转化需要在语内连贯一致的前提下,才能完整而准确地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出原文本的内容和要求,更好地发挥交际功能。
忠实原则也是费米尔理论中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功能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指译文应该具有原文所具有的功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忠实原则隶属于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这里的忠实可以理解为文本的功能以及语篇的对等,但不是简单的词句对应。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出发还原原文的内容。特别是在中西方商贸活动往来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翻译作为特殊的社交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译者及译语接受者对原文本所传达的内容和风格的忠实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目的论下的忠实原则是相对的对等,而无法做到等值。
忠诚原则是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在对功能派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也称为“功能加忠诚”指导原则。功能指的是对翻译和文本类型进行划分的一种文本功能,而忠诚指的是译文和原文进行翻译转换中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要求当发起方、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的共识[9]。克里斯汀娜·诺德是费米尔的忠实支持者,高度肯定费米尔打破传统文本中心论所提出的目的论。在费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诺德提出在进行文本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翻译的功能因素,并在原文所预设的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当中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是诺德提出的理想化的翻译理论,虽然此原则具有一定的功能范围上的局限性,但是这种理想化的理论在现实需求中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遵循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是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首要遵循的原则。商务信函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如在外贸询盘中,发起人会直接告知对方本公司的商务贸易需求和条件,这样更加便于接受者对商务英语信函的理解。因此,注重目的明确、简洁明了是商务信函交际谈判的重中之重。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并言简意赅地用译语传达出原文本的预期目标。如:
(1)We are interested in buying large quantities of steel screws in all sizes.We would be obliged if you would give us a quotation per kilogram C&F Liverpool,England.
可以看出,例(1)这两句话都是发起方向对方表达的具有目的性的请求。译者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应该明确重点,还原英语信函的预期目标。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本公司有意购买各种型号的钢螺钉,如贵公司能给予我方每公斤钢螺钉送抵英国利物浦的成本加运费的报价单,我公司将不胜感激。”应该从目的论的指导原则出发,明确重点并简洁明了地传达出信息,改译成“本公司有意购买各型号钢螺钉,欲知每公斤送抵英国利物浦的成本加运费价格,如蒙惠赐上述报价单,不胜感激”,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一致原则
一致原则是在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服从于目的原则的一种具有从属性质的指导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翻译过程中,一致原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致原则也称为连贯性原则,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上下文协调一致的标准。功能翻译理论强调文本翻译过程中的一致性原则,但是这里的一致性并不是指等值的词句翻译,而是认为在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词句和语篇的翻译也会不同。也就是译文中词句和段落的翻译要与英语信函的交际语境保持一致,这样才会有助于读者对商务信函的理解。例如:
(2)This offer is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
商务翻译人员进行报盘的时候,通常会将此句译为“该报盘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该报价须经我方最后确认”。可以看出,例(2)中的“is subject to”在商务英语信函中表示“需经过、以……为准”义,如果放在一般的语境下,它表示“受支配,从属于;有……倾向的;常遭受……”义。因此,如果译者不充分考虑交际语境的影响,使用一般语境下的词组含义对该句进行翻译,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会遭到破坏,会导致译语接受者无法接收到准确的商务信函信息,造成理解的偏差。
(三)忠实原则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译者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商务文件的内容和风格。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信函自身的文体特征要求译者在进行信函翻译的同时,应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忠实于商务英语信函的内容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社交功能。如果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没有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那么译文就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真实目的,更无法体现商务英语信函所具有的交际功能。
例如,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当一方向另一方表示期盼的时候,经常会使用这样的表达:
(3)We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所具有的语气特征,译者也应该在译文中传达出同样的语气特征,这样才能如实地向接受者反映发起者的态度。对此,我们不能将此句译成“我们盼望着不久能听到你的回音”。因为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应该忠实原文并充分考虑到信函发起者对接受者尊重的态度,所以應译成“我们盼望着不久能听到您的回音”。因此,译者在商务信函翻译过程中,不论是进行人称翻译还是专业术语翻译,用词准确并遵循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原则,才能更好地传达出商务信函的情感意义[10]。
(四)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是克里斯汀娜·诺德在对功能派理论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原则。在功能翻译理论下,忠诚原则主要是指翻译人员在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这三方产生文化和利益冲突时,担当调解员的职责以促成三方达成共识。例如,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当三方涉及到文化和利益冲突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实现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社交价值,译者应坚持忠诚原则,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处理好三方的人际关系。例如:
(4)I am afraid you should compensate us by 5%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contract.
例(4)这句话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对于西方人来说,“I am afraid”表示加强担心的程度,是想提醒对方事情的重要性。而对于译语接受者来说,特别是汉语语境中的接受者,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若将此句等值译成“我恐怕你方需要赔偿我方合同全部金额的百分之五”,会让译语接受者认为此要求具有强制性和偏激性从而无法认同,容易导致贸易往来上的冲突。因此,译者在进行商务信函翻译的过程中,应秉持克里斯汀娜·诺德的忠诚原则,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恰当地处理“I am afraid”这句插入语,将其省略不译,以保证各方关系和谐,使商务信函翻译发挥良好的社交功能。
四、结语
通过上文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探讨,笔者认为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一致、忠实和忠诚原则可为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四大原则的指导下,能更好地把握和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向译语接受者传达准确的商务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交价值,以保证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晶.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以广
告翻译为例[J].商业现代化,2007,(8):9-10.
[2]杨英明.论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01,(6):39-42.
[3]张美芳.编译的理论与实践——用功能翻译理论分析编译实例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95-98.
[4]陈煊,周凝绮.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函电写作研究[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2):121-122.
[5]张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
院学报,2015,(3):48-50.
[6]张晓辉.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法律翻译[D].北京: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翻译[D].长春:吉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8]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1):159-161.
[9]李芳.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功能”再解读[J].北方文学,2013,
(2):138-139.
[10]陆文彬.商务函电写作中的礼貌原则及其实现手段[J].大学英
语,2005,(6):390-391.
【英语翻译理论论文】推荐阅读: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07-12
机械专业英语论文翻译08-02
英语作文议论文带翻译06-24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析论文11-1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文学、翻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08-02
西方翻译理论简答题06-27
关联理论和广告翻译07-19
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10-14
西方翻译理论课文总结文档09-12
关联翻译理论与商务谈判口译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