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2024-08-14

艺术学院院长述职报告(精选8篇)

1.艺术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篇一

本人自2011年8月在会展旅游学院挂职锻炼以来,恪守职责,积极参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现将自己挂职期间在思想道德、廉洁自律和履行岗位职责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加校级和二级中心组的学习和党员自学,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在工作中,我坚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为座右铭,真诚对待每一位同事,服务每一位教师,踏实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实际,庄严承诺并严格履行承诺。

二、廉洁自律方面

本人秉承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认真做事,廉洁做人,身体力行创先争优。

三、履行岗位职责方面

1.教学秩序维护和教学质量保障

配合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指示,完成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努力保障学院教学工作有序开展,保障教学质量。

II.专业建设

配合学院领导,积极落实教委第四期教育高地 “会展与旅游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 项目的各项建设工作,顺利通过教委高地验收。此间,完善了学院各项教学管理文件;组织对我院11门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与反馈、验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顺利通过教委终期验收;组织申报并开设了“旅游服务学”、“模拟导游”等4门双语课程;参与高地子项目6本新教材建设工作的终期验收;《旅游文化》一书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此外,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为契机,鼓励教师梳理和开拓建设思路,组织申报了学校 085专业建设项目、市教委重点本科教改项目、上海市精品课程等多个项目。

III.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高教师教学和教学研究水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双语教学培训,新进教师培训等;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带教、听课、观摩、试讲等方式进行新进教师培训;支持教师赴海外进修;此外,举行双语教学研讨会、教学研究经验交流会;组建教师团队,开展合作教学与项目申报。我院郑冬子老师获学校2011“优秀教学奖”,王倩老师教学论文2012年被SSCI期刊录用。

IV.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力支持教学改革与教学创新,探索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助学院领导组织推进会展“示范性实践基地”的建设。支持我院学生公司-万德公司和海乐公司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积极组织我院学生申报和建设“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划项目”。积极推进旅游专业“旅行业务管理”课程的校企合作教学,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组织申报2011年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立项。

V.教育国际化

1.保障中德合作项目质量:全力保障中德合作项目教学质量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配合学院和会展专业组织实施了学习技巧辅导、德方视屏辅导、中方教师辅导课,个人辅导教师制,并组织德方课程合作教师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本土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德方课程管理制度,与德方共同修订了德方课程考核办法。与德方协商制定了部分课程授课任务移交时间表,以便实现中德教师优势互补、合作授课。以上措施对规范德方课程的教学,保证项目办学质量,促进合作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2011年获上海市教委中外合作项目表扬项目。

2.扩大国际交流:协助学院领导完善国际交流生管理办法,巩固现有合作项目,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合作院校范围。去年11月底随学院院长访问英、法合作院校,就深化合作达成共识,目前正与拉罗谢尔商学院协商3+1项目,与美国尼亚加拉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协商3+1+1项目。

3.扩大国际行业合作:今年2月协助学院领导筹备举行了“与世界会展行业翘楚对话”国际论坛,扩宽了我院师生专业视野,扩大了会展专业的国际影响,与国际会议专家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与MCI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会展专业学生提供海内外实习机会。

VI.不足之处

本人在工作中创新不足,今后将开拓工作思路,争取为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2.艺术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篇二

高校的组织结构具有学术共同体和行政管理体的双重特征, 这种特征赋予了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作为行政负责人和学术负责人的双重角色, 这两种角色对于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行为提出了不同的角色期望。高校组织中包含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院长恰恰处于这两种权力的矛盾之中。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受到来自于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诉求, 受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方面的制约。因此, 不同的角色期望和不同权力的约束可能给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带来角色冲突。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扮演了多种角色, 这些角色中既包含了职位角色 (学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教师、研究人员等等) , 也包含了个人角色 (家庭角色、社会角色、朋友角色等等) 。在多种角色中, 最主要的两个角色就是行政负责人和学术负责人。本研究以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视角来研究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角色冲突。

本研究的对象是大学—院长—系主任三级结构中的院长, 也包括大学—系两级结构中的系主任。研究中既包含了院长 (系主任) , 也包含了负责教学、科研方面的副院长 (副系主任) , 但是不包含负责行政、后勤和学生等工作的副院长 (副系主任) 。为了简便, 在本文中都以“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代替上述的高校二级学院院长 (系主任) 和副院长 (副系主任) 。

一、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角色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国内外的学者对其下了不同的定义, Kahnetal认为角色冲突就是个人经常被要求扮演与他们价值系统不一致的角色, 或同时扮演两种以上相互冲突的角色。Rizzoetal在1970年把角色冲突定义为形容角色要求与评判角色绩效的政策和标准方面发生的冲突, 或者多个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Fogarty&Moore在2000年对角色冲突的定义就是对不一致的角色期望的强迫接受。Rizzo认为角色冲突是形容角色要求与评判角色绩效的政策和标准方面发生的冲突, 或者多个角色期望之间的冲突[1]。林崇德等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对角色冲突的定义是: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角色内的矛盾冲突, 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2]。

根据角色理论, 角色是在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角色传递者向角色接受者提出自己的角色期望或影响, 以强化或改变接受者的角色行为。角色冲突是由发布者的期望开始, 角色接受者接受了角色发布者的信息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理解 (解释) 过程, 在角色传递者和角色接受者的动态互动中, 个体若有角色期望、角色要求不清楚、角色期望不一致或工作能力不足等情形, 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并且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行为反应。

根据角色的传递和互动, Kahn (1964) 等人提出了角色互动模型。此模型主要强调的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角色冲突就是在这个角色互动中产生的冲突。而在此互动中, 有三种因素会影响彼此的互动过程, 这三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组织因素包括结构、角色要求、职务、工作、物理环境、组织措施等;个人因素包括地位、需要、价值、教育、能力、年龄等;人际关系因素包括沟通模式、互动次数、角色发出者对角色行为者的重要性、回馈、参与等, 具体如图1所示。

研究发现, 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对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都有影响。国内研究者针对医院、企业、银行和中小学校等不同职业人群的角色压力也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结果基本与国外研究保持一致。

二、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角色冲突

国外对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早, 在美国, 早期专门对大学行政管理的研究显示, 角色冲突问题弥漫于整个大学和院长身上[3]。美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个体价值观与院长角色要求的不一致, 不同群体对院长的不同期望, 角色资源不足以及多重角色[4]。院长角色冲突的来源是: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团体一起工作, 所做的事情为一些人接受但不为另外的人接受, 在没有适当的资源或人员的情况下接受某些任命。当院长必须参与和其价值观相冲突或相互间冲突的情境时, 就出现角色冲突[5]。随着对院长的要求和期望的不断增加, 对其提出要求的不同团体的意图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 这必将加剧院长的角色冲突。赖安 (Ryan) 的研究认为学校规模越大, 所处环境越复杂, 竞争越激烈, 院长潜在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就越大。研究证实,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会影响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效率和组织承诺, 对处于专业组织中层管理职位的个体尤其如此[6]。

我国对于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研究开始于近年。研究认为院长的地位和角色中包含着众多关于研究院长的必要性和价值的因素, 研究院长的地位和角色, 可从中发现高等教育系统基层组织的特点和学术生活运作过程的机制[7]。随着教学中心向学院内部转移, 并最终确立学院在大学中的教学中心地位后, 院长被赋予教育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 其角色体现出一个由简单到多元化的变化, 其性质也经历从学生的监护人到首席学术管理人员的变化轨迹[8]。任初明对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角色冲突做了实证性的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的院长存在着中等偏上程度的角色冲突, 除任职时间外, 角色冲突在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年龄、职称、受教育程度六个变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任职时间的院长感受到的角色冲突存在显著性差异, 角色冲突随任职时间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高校类型对院长角色冲突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985工程”高校的院长感受到的角色冲突最大, “211工程”高校次之, 一般本科高校第三[9]。

对于院长的权力研究, 有的学者根据韦伯对权力的基本分类 (传统的、官僚的和感召力三种) , 将院长的权力分为:来自职位给予的行政权力, 个人的学术成就带来的专业权力, 还有特别人格魅力获得的感召力, 这三者权力缺一不可, 院长比较特殊是他往往不仅是学院 (系) 的“班长”, 还是学科的“队长”, 有时候, 他是因为有了后者才赢得前者的[10]。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特性不同, 因而, 处理问题的原则不同、行为的指向不同。大学的学术导向强调在处理大学事务, 特别是学术事务时要依据学术标准, 而排斥外在强加的非学术标准。与学术权力不同, 大学的行政权力, 在处理大学事务时强调按照事先制定的法则或制度行事, “按章办事”是行政权力通行的原则。“按章办事”避免了随意性和个人感情性的因素, 有利于保证公正和效率, 使大学内部的运行有条不紊[11]。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在工作中需要同上级主管部门、校级领导、党委的各个部门、各个院系以及教师、职工和学生们打交道, 这些互动的过程是相互交织的。院长的经历、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的程度可能会影响到这种互动的效果和程度。在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群体互动的过程中, 院长的角色都各不相同, 可能会互相矛盾、互相冲突。

从所肩负的职责来看,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首先是行政管理的主要领导, 担负着学院人员的任命与评估、学院组织的建设与调整和学院经费的筹集与使用等行政工作, 同时又担任着教学和科研的规划、学科发展方向的调整、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等学术工作, 而且院长本身多是学科的带头人, 是学术研究的权威人物。这两种角色的期望对于院长的要求完全不同,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进而可能产生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 而这种冲突又直接地反映了高校内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以往关于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研究只是将院长作为普通的个体来研究, 关注的是院长的个人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并没有单独关注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

根据Kahn (1964) 等人角色冲突模式, 本研究主要关注高校二级学院院长所扮演的行政管理负责人和学术研究负责人这两个工作角色之间的冲突。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来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角色的期望。对于院长的学术角色的期望是学术的带头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掌舵人;对于院长的行政角色的期望是行政的管理者、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者。二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约束。学术权力的约束表现在追求高深知识中的片面性和保守性等, 行政权力的约束表现在科层体制下的统一性和官僚性[11]。根据角色期望和权力约束, 本研究提出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的模型如图2所示:

三、角色冲突的测量

1970年, 康奈尔大学的Rizzo, House和Lirtzman进行了经典的角色冲突研究, 并编制了测量角色冲突的量表 (也称为RHL量表) [1]。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角色冲突量表, 主要测量员工所面临的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期望、要求不一致和不确定的程度。该量表是在总结前人对企业管理者和医院、学校等专业组织成员有关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研究的基础上, 鉴于组织的复杂性特征编制而成, 该量表用于测量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角色冲突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根据RHL量表, 本研究设计出测量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的量表, 量表中排除学术工作和行政工作之外的问题, 主要将问题集中在学术和行政的矛盾和冲突上。量表主要从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精力、规则、时间、责任、有效安排、成功感觉等内部因素测量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之间的冲突, 并从外部评价、行政和学术会议、工作繁重度等外部因素测量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之间的冲突。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如下:

假设1: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存在中度以上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

假设2:院长个体特征对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假设3:不同层次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之间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有显著性差异;

假设4:不同类型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之间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有显著性差异。

四、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进行的。分别从“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三个层次中选取样本, 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种类型中选取样本, 同时适当考虑地域分布。采用电子邮件、邮寄和人工发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表发放。正式量表共发放130份, 回收120份, 回收率92%, 有效量表101份, 有效量表占总的发放量表的77.7%。

信度 (Reliability) 即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 (cronbach’s alpha coefficient) 进行信度检验。基于此对本研究的角色冲突量表进行信度分析, cronbach’sα=0.751, 表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程度较高。

效度 (Validity) 即有效性。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在RHL量表的基础上改进的, 且进行了试填, 能够反映出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 所以本量表具备较好的效度。

把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的评价内容的得分相加求平均值, 分值越高说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的程度越高。从表1可知,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和行政角色冲突平均值为3.6395, 说明我国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存在中等偏上程度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 本研究的第一个假设得到证实。

对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变量的数值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 检验后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个体特征包括性别、民族、年龄、任职时间、职称和学历。其中, 年龄在40-5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 因此以40岁和50岁为分段点, 分成3组年龄段;任职时间以3年为一个阶段, 分为4个阶段;职称分为3个阶段;学历分为3个阶段 (详见表2) 。

院长个体特征对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影响分析显示, 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任职时间、职称和学历因素之间的角色冲突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每一项的显著性都高于0.05, 说明不同性别、民族、年龄、任职时间、职称、学历院长之间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没有显著性差异。也说明他们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不受院长的个体因素影响。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没有得到证实。

本研究将高校分为“211工程”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 然后对不同层次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行政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表3可知, 不同层次的院校之间的院长的角色冲突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 “211工程”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的第三个假设没有得到证实。

本研究将高校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种类型, 然后对不同类型高校的二级学院院长行政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 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4可知, 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的冲突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 其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第四个假设没有得到证实。

五、研究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存在中度以上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学术和行政角色冲突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这说明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是由于职位而引起的。这种角色冲突不会因院长的性别、年龄、民族、任职时间、职称和学历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不同层次的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不管是“211工程”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的院长都存在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 而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 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的院长都存在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 而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中都普遍存在。

由于研究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本研究只关注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对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中应关注人际关系对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影响, 并研究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与职业倦怠、工作表现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院长普遍存在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的冲突。研究表明,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存在中度偏上的角色冲突, 个体特征对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之间二级学院院长的角色冲突没有显著性差异,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的学术角色和行政角色冲突是由其职位引起的, 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院长,角色冲突,学术权力,行政权力

参考文献

[1]John R Rizzo, Robert J House and Sidney I Lirtzman.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70, 15 (02) .

[2]林祟德, 等.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56-660.

[3]Baldridge J V.Power&conflict in the university:Reserve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M].NewYork:John Wiley&Sons, 1971:238.

[4]Wolverton Metal.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academic deanship[M].San Franeisco, CA:Jossey Bass, 2001.

[5]Joni M M, etal.The roles and challenges of deans[J].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003, 26 (02) .

[6]Wolverton M, etal.The in part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on academic deans[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9, 70 (01) .

[7]王福友.大学系主任研究述评[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01) .

[8]任初明.大学院长角色的性质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 2008 (05) .

[9]任初明.我国大学院长的角色冲突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2) .

[10]郑余.大学系主任管理工作再思考——基于伯顿·克拉克的学术系统论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5 (03) .

3.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域外生存记 篇三

国家汉办自2004年成立第一家孔子学院以来,每年派出10000余名汉语教师,其中包括千余名中方院长。他们奔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个文化使者。身为作家的王宏图以生动的笔调翔实地记录了孔子学院创始阶段遇到的各种不为人知的具体困难和幕后细节。

2012年3月,复旦大学的网站上再次发布公告- - -关于招募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候选人的通知,接任者又一次踏上异乡之路。

院长培训:外交、体能和心理

2007年,复旦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候选人,复旦大学已与世界著名的8所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钟爱德国文学的王宏图下载了一份申请表格,他希望前往的目的地是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

经过学校的初步考核通过,材料被报送至国家汉办。根据国家汉办要求,每所孔子学院必须有一位外方院长和一位中方院长。院长是孔子学院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学院的办学和管理。

除了品德、学识、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的要求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中方院长要具有海外经历,最好精通所在国语言,而外方院长也应该比较了解中国国情,最好能用汉语进行交流。

通過汉办的审核后,2007年7月,王宏图前往河北廊坊参加汉办组织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及教师的集中培训,培训期为3周。

培训内容包括中国历史文化、中外礼仪教育、财务预决算知识、剪纸、太极拳等,此外还有体能训练。“当时我们有一个星期是全封闭的集训,每天早上六点钟出早操,长跑。谁迟到了就要受罚。”王宏图对《东方周刊》说。

“这种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真的到国外,环境情况千变万化。而孔子学院又不像在外的中资机构,他们一般会有几十个人在一起,互相有照应。孔子学院外派人员是散兵游勇,一个孔子学院只有一个中方院长,顶多再配一两个中国老师,其他都是外国人,基本上就是独自在外国人的土地上和文化氛围中开展工作。所以,对体能和心智的要求很高。”王宏图说。

培训结束后,还需要经历汉办的面试。面试包括普通话测试、外语测试、教学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等。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汪丽勇老师才30岁,目前在日本京都的立命馆孔子学院大阪课堂担任中方负责人,他向本刊记者回忆了自己参加心理测试时的场景,“面试官让我画一幅画,题目是‘雨中人’,我画了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他没给我讲解,但我通过了心理测试。”

赴任:初到异国他乡

王宏图2007年11月首次踏上了德国汉堡的土地时,迎接他的是合作伙伴- - -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康易清(Castern Krause)。

2007年9月汉堡大学与复旦大学共同创办了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共同组建了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长由汉堡大学汉学系教授担任,并由他提名的德国人康易清担任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任期5年。

康易清生于1972年,也是一位汉学家,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的佛教,曾在南京、台湾学习中文,回国后在旅行社工作。最早促成他学习汉语的原因竟然是当年他所在的高中与上海某高中为合作院校时随老师前往上海做过短暂交流的经历。1987年的那一次中国之行,让康易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每一次的交流中都能有一两位如康易清者,那么交流的价值就非常巨大了。”王宏图说。

晚于王宏图一年开始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高荣国,选择前往的地方是俄罗斯联邦鞑靼自治共和国首府喀山,他所在的湖南师范大学与喀山大学开展友好合作已经超过20年。

他在一篇日志中写道,“初到喀山正值2008年11月底,喀山已寒意料峭,连日的冬雨伴着片片雪花将我的心情淋个湿透。对俄罗斯社会治安的担心,思乡之苦,繁琐手续,还有学院几个月来堆置的待办工作,诸如此类的事情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无所适从,真正尝到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滋味。”

跟他合作的外方院长名叫扎米里·伽布杜尔哈伽维奇·扎伊努林,65岁,是喀山大学东方学院的院长,阿拉伯语研究专家。“他不会中文,但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特别友好。”高荣国对《望东方周刊》说。

工作:琐碎而忙碌

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约有200名学员,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学员有学生也有退休的老人。“德国人是个热爱学习的民族。学生中一位老妇人是外语老师,早年在伦敦、巴黎和罗马生活,能教英文、法语和意大利语,退休后又对中文产生了兴趣,就到孔子学院学中文。”

王宏图说,“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汉语发音很不准,但却一直坚持学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还自费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短训班学习6个星期。”

高荣国也遇到不少热爱中文的老人。他介绍,曾经有一位70岁左右的俄罗斯老人来到高荣国的办公室,肩披雪花,满脸疲惫。老人家自我介绍说,他姓马拉特。“说完,他颤巍巍地从背包里掏出一些东西给我们看,里面有发黄的《百家姓》、《三字经》,有清代不知名人士的各种借据、讣告,还有新疆民国时期大小官员的类似我们今天名片之类的东西。”

“老人家说,他年轻时对中国十分感兴趣,一直渴望能有机会了解中国。几天前从电视上看到了我们的节目,知道喀山有个孔子学院,很想来这里学习。他说自己很穷,只要我们愿意让他来旁听汉语,他愿意将这些收藏品赠送给孔子学院,权当抵学费。”

来孔子学院学习的更多的还是年轻人。21岁的爱莎拜耳来自厄瓜多尔,今年大三。她第一次知道孔子学院是在电视中,当时电视新闻正在播放当地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文化展,于是她就跑去报名了。在厄瓜多尔孔子学院学习汉语8个月,如今她已申请了孔子学院奖学金到中国的同济大学继续学习汉语。

汉堡孔子学院的工作人员均为在当地聘请的德国人,也有一些是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兼职。

据王宏图介绍,康易清也并不是全职,每周工作25至30小时,汉堡大学负责他的工资和保险。财务是德国人,兼职,工资20欧元/小时;汉语教师一般都是德国高校汉学系毕业的老师,聘请5人,工资由汉办支付,25欧元/小时,比一般的语言培训机构工资稍高。

中方院长的工资是由汉办支付。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国家公派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管理规定》,工资标准按职称分为四级:一级为教授、研究员,2100美元/月;二级为副教授、副研究员,1900美元/月;三级为讲师、助理研究员,1700美元/月;四级为助教、实习研究员,1500美元/月。

另外,中方院长还享受岗位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400美元,用于开展工作必需的对外交往和通讯等支出。

中方院长除了参与教学外,更重要的工作是承担孔子学院的日常管理,开展中国文化推介活动,设计课程方案,制定招生简章,拟定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总结,经费预算管理等。

王宏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2009年7月16日 周四,忙碌的上午。和康易清商量接待汉办督导组事宜。Stiel副校长答应31日中午和汉办来宾见面。我还联系了中国总领事馆刘志平副总领事,她愿意参加接待晚宴。张勇将去年上交的孔子学院自我评估表发来,要求更新材料。汉办考试处发来新的邮件,要求近期提交新的工作报告。给朱永生院长发邮件,问他是否能在9月17日的中德教育论坛上作英语发言,谈精英大学的职能。还准备为康易清起草一份中文信件,邀请姜锋参赞再次来参加教育论坛。康易清让孔子学院出资为夏令营营员从汉堡到柏林的火车订座,所以她整个上午折腾这件事。卡特琳将实习生罗珏整理好的《汉堡- - -中国城市指南》材料传给我。”

德国汉堡孔子学院主办的最为成功的活动是每月一期的“中德对话”,主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艺术、人文等方方面面。如第三次“中德对话”的主题就是“媒体作为双方沟通的桥梁”,主讲人是汉堡华人报纸《欧洲新报》发行人陈茫和德国ARD电台前驻中国记者Losche女士。

由于王宏图因个人关系认识很多国内著名作家,所以他在就任孔子学院院长期间,王蒙、莫言、叶兆言等都曾前往汉堡孔子学院做过演讲。

每次举办大型活动他都亲自布置工作人员去租用场地、安排食宿、预订航班,甚至小到宾馆的钥匙都得仔细对待。

孤单:对家人的思念

“生活当然没有国内好,物价很贵,但由于是自己做饭,所以还算习惯。艰苦的不是吃住,而是太孤单。思念家人应该是所有外派教师必须要面临的问题。”高荣国说。他在喀山时,女儿只有7岁。“家人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特别是到喀山探亲时看到了我教俄罗斯学生讲汉语,以及外方院长对我们非常友好。”

在王宏图的日记中汉堡的天气总是“阴沉”和“乌云飘浮”,寒冷的冬季和难得一见的阳光让他总是感冒和失眠。

他住在汉堡大学的招待所里,36平米的一居室,生活用品基本齐全,房费由汉办支付,水电煤等费用全包含其中。平时自己煮饭,超市里大米蔬菜和中餐的调料都能买到,但绿叶菜的价格很贵。午饭有时去学校食堂,有时就吃面包喝咖啡。

“我听说有的老师被派往苏丹,每天要在井里打三桶水,生活非常艰苦,跟他们比起来我这里算是很好了。”王宏图说。

王宏图的父亲是著名的古代文学和批评理论大家,已年过八旬。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佳成为王宏图在外最挂念的事,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的思念:“2009年2月6日 周五,张微昨天在办公室里向我推荐了一个免费电话网站,注册后不用交钱,每次可打30分钟。我与父母通了电话。他们毕竟年老体弱,春节期间除了超市,基本上没出过门。”

对于女儿也非常想念。“2009年 5月30日 周六。今天慕遥将参加上海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赛,也不知这小家伙能否进前五名。梦中得知她得了第七名。上午点击进入文新报业集团网站,找不到新的消息,也没有最后总决赛的视频,后来在MSN上遇见赵洁,她说慕遥进了前五名。中午打电话到父母那儿,得知慕遥得了银奖(第二名)。”

更多的时间,王宏图用来阅读。两年期间,他阅读了卡夫卡、阿图尔·施尼茨勒、托马斯·伯恩哈德等人作品的德文原著。在日记中他写道:“2008年11月23日 周日。时间就这样飞速过去。在德国待了一年,德语学了近两年。以前好几次尝试着想学德语,连教材都买好了,但都不果而终。这次总算学出了点名堂,能欣赏德文原著。单单这一点,也不枉欧洲之行。”

除了阅读,占据他休息时间最多的是小说创作。其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风华正茂》(2009年出版)和《再见,日耳曼尼亚》的大部分内容,小说中他安排了主人公在德国的场景,“如果没来汉堡,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构思。”

研究俄罗斯文学的高荣国休息时间也是看书和做相关研究。他所在的喀山是一座古老而相对封闭的城市,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华商企业,再加上喀山并不是俄罗斯的旅游城市,来此旅游的华人极少。据悉,目前仅有1名华人在喀山定居。“我只能广交俄罗斯朋友,一方面可以排遣寂寞,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孔院的工作做铺垫。总体来说虽然孤单,但不空虚。”

相较而言,年轻的汪丽勇生活就丰富一些。京都是个寺庙很多的城市,大大小小的寺庙到处可见。每星期他都会漫步在大小新旧寺庙之中。今年的4月,他还跟学生们一起去观赏了最美的樱花。

回国:这次是单程票

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王宏图一直在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影响和接受。但在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两年里,他确确实实体会到了从事文化交流工作的不易。

“这两年,我虽然没有做出特别大的成绩,但在推广中华文化上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的人指责孔子学院花了那么多钱却没见成效,我觉得文化交流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孔子学院开设在那里20年,甚至50年,虽然表面上它看起来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这个机构如果长时间存在,当地市民就会知道,中国在这里有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就会开花结果。”

“再者说,语言学习本来就很难速成,认识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孔子学院实际上对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即将回国的高荣国也总结:“刚到喀山,我甚至很后悔,所以那时郁闷远比快乐多。如今,就在我收拾行装准备离开这里的时候,我却发现,两年来,纵有诸多抱怨和困苦,但有一种温度始终在温暖、感动着我,这就是汉语的温度,准确地说,是喀山那些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朋友们所传递给我的那份真情。”

4.医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篇四

本人现任xx学院院长、xx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部门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现将xxxx本院主要工作和本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简要汇报如下:、政治思想和廉洁从政方面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各项活动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以生为本”,工作勤奋,作风严谨,求真务实。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强。严守法纪法规,廉洁自律,从不以权谋私,从不行贿受贿。

2、学科与专业建设

本,在学科建设方面方面,我们除了继续建设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外,在我校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过程中,我们积极配合,组织提供了大量支撑材料,为我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学校统一组织下,我们与两所附院一起共同申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经评审,我院针灸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我本人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2008年,我院针灸推拿学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本,我们按计划进行建设,并在全国教学工作研讨会上,介绍我们的思路和做法。

3、实验室建设

今年,在省教育厅科技处和学校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加强了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并首次设立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吸引校内外针灸研究者加盟,进一步发挥了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作用,也扩大了我校针灸学科的影响。

本,我们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已正式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神经生物学(针灸)实验室。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组织申报了2009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针灸基础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得专家好评。

4、教学与教研工作

协助分管教学副院长做好学校教学任务的落实。今年是我校中医学专业认证,我们重点对相关课程《针灸学》进行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pBL教学,完善了形成性评价。

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教研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针灸推拿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和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被批准为安徽中医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康复治疗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原教研项目“医学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医疗保险)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本人在行政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任务及培养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2009年,本人所指导的研究生又获得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

主编了针灸推拿学专业精编教材《经络腧穴学》,09年已正式出版。推荐多名教师分别担任《针灸医籍选》、《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临床康复学》等教材副主编、编委。省级精品课程《经络腧穴学》、《针灸学》按计划建设。同时主编了特色专业教材《新安医学针灸精华》。

6、人才培养

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学习,本院有多名教授在职攻读学位,2009年有3人分别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学习,顺利取得学位证书。有一名教师获教坛精英。同时选送多名教师赴国内高校进修学习。如:老教授周逸平亲自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赴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神经生理实验室,学习中枢微透析技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汪克明教授等赴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实验室,学习细胞动作电位、神经干动作电位。

7、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与教学工作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并将课题申报与职称评审及津贴发放挂钩。目前,我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子项目在内的各级课题10余项。均按计划进展顺利。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本人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两篇论文。

8、对外交流与合作

本院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2009年我们接待了智利针灸学会会长Hector Merino Montt教授率医师考察团一行15人;葡萄牙针灸协会会长Balkrishna先生一行,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刘保延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朱兵教授等。

我院专家也多次参加了国内外针灸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我本人就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首届中德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循证医学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学术报告。同时,多位专家、教师分别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大会、针灸教育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针灸年会;“中国针灸高端论坛”(杭州);“973” 计划项目子课题“艾灸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启动会、汇报会;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李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陆瘦燕百年诞辰纪念暨陆氏针灸学术经验交流会;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学术研讨会;2009·广州·针灸与脑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等。承办或协办了“973” 计划项目子课题“艾灸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临床研究培训会、安徽省针灸学会09年会。

9、就业工作

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配合党总支和学生工作负责人,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同时积极调动全院教师参与就业工作,保证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10、参与学校50周年庆典工作

我院全体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校庆50年庆典有关工作,如:院志的撰写,校友和实习医院的接待等。

以上工作是对我院行政工作的小结,成绩是大家的,在此,谨向长期以来支持我工作的领导、老师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5.学院院长辞职报告 篇五

从xx年初至今,进入学院工作两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多方帮助,我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关心。回首近两年以来的工作,真是一言难尽,既有成绩,也有不足,但还有很多的无奈和心酸。

我对校长做过一个承诺,最少在学院干两年,这个承诺很快就要实现了。据学院人事规定,如要辞职需提前一月提交辞职申请,目前离放假还有一月之余,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本学期期末结束我在本院的工作,希望学院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人手接替我的工作。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6.信息学院院长个人任期述职报告 篇六

信息学院院长个人任期述职报告 信息管理技术学院

自2011年1月任现职以来,本人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领导和信管学院教职工的协助下,圆满地完成了三年来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学校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工作上积极主动,勤于思考,创新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要求自己。现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德

本人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对照反对“四风”要求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本人爱岗敬业,坚持原则,乐于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以身示范,正人先正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院领导班子的同志团结合作,一切从大局出发,凡事实干在先、吃苦在前,保证信管学院的教学工作走在前列。工作中与同事们团结一致、真诚相待、荣辱与共、平时关心同事的工作与进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使我院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和谐、稳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将集体荣誉和团结协作放在第一位,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

二、能

三年来,本人以开拓创新的态度积极工作,狠抓教学质量和教风、学风建设。获得2012档案管理优秀单位。

⑦组织好每一学期期初补考、期中抽考、期末考试的试卷出卷、审核、改卷、成绩登录及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完成每一学期学生的重修、毕业清考、毕业补考等工作。

⑧认真做好2011、2012、2013届毕业生的毕业生资格审查、毕业设计、毕业答辩工作,从审题、中期检查、论文互查、毕业答辩、专家抽查等规范环节我院毕业设计工作;完成院级和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评比工作。

⑨认真完成一年一度的教育部状态数据填报工作。

2、专业建设

①三年来认真完成江苏省示范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申报、建设和验收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库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认真完成教育部、财政部重点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申报、建设和验收工作,该项目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验收“优秀”;协助完成江苏省重点专业群“信息技术应用”专业群的申报、建设工作。②调研、论证、修订2011级、2012级、2013人才培养方案15次,公开答辩2次。讨论、完成2010级、2011级2+0.5+0.5专业综合训练、职前训练的检查、评比等工作。

④成功完成2012年新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调研、论证、申报和招生工作;成功完成2013年新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调研、论证、申报和招生工作。

⑤组织各专业负责人说专业3次,专业主任说专业1次,参加学校竞赛1次,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建设质量的提高。

⑥撰写完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质量报告工作;

⑦本人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3、课程建设

①组织学院说课6次,参加学校竞赛1次,参加学校公开说课1人,使得课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②主持完成了2011级、2012级、2013级14个专业课程标准研讨、修订并印刷成册。③继续开展项目化课程建设工作,推进了信息技术类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④协助完成院级41门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申报、建设与验收工作,自己完成了《物联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站规划与设计》3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并验收一次通过。⑤撰写教学案例3个,引进企业项目进入课堂6项,促进项目化教学建设。⑥协助完成院级41门课程的资源库建设与验收工作;协助完成6门院级校企合作教材的验收工作。

⑦深化《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改革并在信管学院进行试点工作,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机考方式进行;推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过程考核和无纸化考试工作。⑧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获得学校多媒体课件大赛2等奖1项。

4、师资队伍建设

①组织开展教师与企业的“双聘”工作和对中职校的衔接工作。

②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讲座12次,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组织出国学习人员讲座5次,提高中外教学思想对接。

③完成专业主任的聘用和考核工作;协助专业主任进行专业建设规划、教师考核等工作。④组织外聘教师培训3x6次,认真对外聘教师进行考核工作。⑤协助教师积极参加“国培”、“省培”、“出国”培训项目和教指委等机构组织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⑥完成作为主持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团队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5、实验室建设

①完成42个实验室暑期搬迁、安装、调试、布线等工作,保证不耽误开学工作。②协助校产处清查我院的各项资产管理情况,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③协助教务处每学期3次对各个实验室进行检查、评比工作;完成学院每周1次的实验室检查、考核工作。

④完成了思科网络实训室、锐捷网络实训室、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物流实训室、《大学英语》考试系统、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20个项目的建设工作。自己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8个项目的建设工作。

⑤结合实训室6s管理,对实验室文化进行了设计与建设,每个实训室分别制订了基于6s管理的学生素质提高方案和6s管理、验收标准。

6、多渠道进行校企交流,校校交流活动

①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张鹏洲教授、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水晶石动漫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张启亮高工等来校进行学术讲座12次,提升学术交流。

②举办了毕业生座谈会、企业工程师研讨会等8次,促进了教学改革。

③对接了陕西省化工学校、江苏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职学校,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工作。

④做好“厂中校”和“校中厂”的建设与运行工作。⑤做好“工程师工作站”和“项目工作室”的建设工作。

7、教科研工作

7.艺术学院院长述职报告 篇七

11月3~4日, 为推动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 浙江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2010中国高校电子信息院长 (系主任) 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包括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在内的近百所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院长 (系主任) 及EMC、TI (德州仪器) 、富士通、达内科技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界和学术界代表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与高校院长们深入交流科研、人才合作。

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刘明亮主持,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汝林,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邓国强, 浙江大学副校长张土桥分别致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孙玲玲副校长做了题为“地方院校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 详细讲解了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定位, 引起了很多院长的共鸣。随后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总经理李映、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马建教授, 分别针对云计算、物联网目前电子信息领域最受关注的两个话题做了主题报告, 从两个方向的技术内涵, 发展和现状出发, 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马建国院长、浙江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章献民主任、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谭国真院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王希勤主任、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田茂副院长、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徐惠钢处长、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闫连山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就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培养定位, 全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等广大高校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分析与讲解。EMC公司, TI (德州仪器) 等知名企业代表也在会议期间发言, 与高校一起热烈讨论了电子信息人才培养, 科研创新与校企合作。会议邀

参会代表参观了浙江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和实验室, 对高校教育模式和设施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代表们表示将充分利用中国电子学会这一活动与交流的平台, 坚持自主创新, 促进产学研结合, 为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中国高校电子信息院长 (系主任) 论坛”是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系列活动, 每年定期召开, 自2005年第一届论坛召开以来, 已成功召开六届, 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电子信息教育领域规模和层次较高的大型盛会。

8.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李财富院长访谈 篇八

当论坛发出公告说要采访李财富老师时,桑毓域老师一句话说得好:“等着财富来论坛创造财富。”蔡总编也说:“很期望再次听到这位江南才子的妙语。”在线访谈前,我专程去了一趟合肥与李财富老师面谈。他很和蔼,作为院长,没有一点儿架子。正值管理学院MPA复试的关头,他抽出了宝贵的两小时来接受采访。其间,不时有一些进入复试的学生来询问事宜,李老师均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指导,极其耐心细致。他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很健谈,谈话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语言极具感染力。他热爱档案学,常说:“当你接触档案学并慢慢了解时,会发现它很有意思。”“我现在想做的,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档案事业发展做一点贡献。”他研究档案学史,探究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而对于当前社会上不少学术造假现象则深恶痛绝……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一颗深爱档案的赤子之心。他想踏踏实实做学问,无奈身为院长琐事缠身,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学术研究,亦为此苦恼不已。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据说他最爱的书籍便是通史了。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他还喜欢读金庸的书。碰见李老师的一位学生,我问她关于李老师的印象。她说的并不多,但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李老师常说,要将档案进行到底!”

张翠平(以下简称“张”):前段时间,正值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时期,对这些选择在档案学研究道路上继续奋斗的学子,您有什么话想说呢?

李财富(以下简称“李”):非常感谢考生们对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的热爱、信任和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专业就不可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希望有志于档案学研究、热爱档案事业的学子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张:“一条‘黑道’走到底”!您的学生说,您经常把“将档案进行到底”这句话挂在嘴边。能否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

李:这句话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精神、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个人除了上学读书,有效工作时间不过几十年,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专业且能做出一点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档案学专业,迄今已近30年,可以说,我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在与档案学专业打交道,“档案”二字已浸入我的骨髓。另外,几十年来,除了档案学专业,我别无他长。因此,“将档案进行到底”既是兴趣所使然,也是“饭碗”所依托。

张:我觉得“将档案进行到底”,没有一定的底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说得出的,我想知道您如此自信的原因。

李:其实,这与是否自信无关。任何人都可以说“将某某进行到底”,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婚姻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至于能否进行到底,则依各人的毅力、恒心、环境而定。

张:您个人的发展道路,可以用“顺利”两字来形容。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读研、读博,回校执教,30岁评副教授,35岁便成为最年轻的教授,又从系主任到副院长、院长。听说,这次在换届选举中,您又一次众望所归,继续担任院长职务。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否做任何事都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李:运气加努力,使我在职称晋升方面走得比较顺畅。做院长是我的另一种人生经历,“玩票”的成分较多,当然,收获也不少。我的主业是教学、科研,我无意也不可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最终还是要完全回归到学术队伍中去。我曾经多次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要“解甲归田”,但未能获准。可能大家觉得我“玩票”比较认真,颇有敬业精神,所以,这次换届选举还是都支持我再为学院服务几年。我这人比较“一根筋”,做事力求完美,以免问心有愧。

张:要做到问心无愧,的确不容易。在之前,与您的交流中,您就提到了“责任”,要负起“责任”,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研究档案学的整个队伍来说,也应当如此吧?

李:是的。无论是档案学研究者个体,还是整个档案学研究队伍,都应具有为繁荣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而孜孜以求、“添砖加瓦”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张:正是这种责任心加上热爱,所以,您想要尽自己的努力为档案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手头有本您的著作——《中国档案学史论》,我想问: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对于推动档案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李:这一点已在拙作中提及,此处再略作赘述。“忘记历史便意味着背叛”。对于档案学研究者来说,不了解档案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其专业知识结构就显得不够完整,就很难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至少不能算是合格的档案学者。研究中国档案学史,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研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科学体系,丰富档案学研究内容,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中国档案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我国档案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张: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该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有两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正确处理好档案事业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使其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档案事业内部结构,逐步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积极而又合理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在满足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之间保持平衡。我认为,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档案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支持,其他各项事业的良性、科学发展也需要档案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次,要解决好档案事业内部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与档案实体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档案实体管理工作与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张: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档案工作与之存在着什么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李: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充分利用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十分现实地提到了各级档案部门的议事日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运行对传统的档案工作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包括档案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等,这些都应进行相应的

调整。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档案管理的行政性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三是档案内容的滞后性与市场经济的速效性之间的矛盾。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只有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无异于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张:要适应,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您看来,档案事业亦是如此?

李:创新是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发展的应有之义,档案事业自然不能例外。无论是档案学理论研究还是档案工作实践,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发展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张:档案学该如何创新?

李:档案学的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集合概念,包括意识(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等各个方面。档案学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历史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其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渐进过程,是以继承为前提的。当代档案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档案学理论和档案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的。

张:您在著作中提到:中国的档案学在引进国外理论时“食洋不化,囫囵吞枣”,这其中是否包括备受争议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此理论,各派学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您的观点是?还有您怎样看待这样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项西方档案学理论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样对中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学术争论更是耐人寻味,其持续时间之长、争论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件(档案)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是现代西方档案学研究中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因此,备受国外档案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非尽善尽美的绝对真理,如没有考虑电子环境下文件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等。此外,西方学者在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都说明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完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否中国化”是国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时间观点迭出、

“火花”四溅,热闹非凡。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有其合理性,并据此设立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一一文件中心也显示出较多的优越性,但难以在我国普及推行,本人已在相关文章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此处不再重复。“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学术争鸣是理论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近20多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上的争论,极大地活跃了档案学术气氛,拓宽了学者们的视野,推动了相关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

张:在做研究中,“学风问题”无疑会对其研究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您怎样看待档案学术规范问题?

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玷污了科学殿堂的圣洁。因此,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学术规范的核心是学风问题,而良好学风的养成除了依靠必要的法规、制度进行约束以外,更多、更主要的则需要学者的自律。古往今来,但凡大学问家无不强调要把做人与做学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一些大学问家自觉地探求为学、济世之精神,他们既给学术界留下了学问,留下了知识,留下了人格精神,也为后代留下了治学之道、做人之道。档案学研究者应牢固树立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正确认识学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切实扭转无引文、无视前人研究基础、无新鲜经验和事实材料的空谈之风,尤其要自觉抵制并反对学术腐败。

张:“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是一件需要汗水乃至心血的苦差事,投机取巧者不能胜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仍然是当今档案学者必不可少的学术精神。”这是您在《档案学者应做道德文章的楷模》一文中所说的话,我想,这也许是对您上述观点的更好补充吧。您是一位潜心做学问的学者,从您的论文语言来看,您的文史功底特别深厚,援例用典似乎是信手拈来,想必您一定读过许多史学方面的书籍?

李:档案即历史,档案学与历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文史知识是其知识体系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文史功底,无论其将来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实际工作,都会显得漂浮,底气不足。我很庆幸在本科阶段学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并对文学和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了一些经典著作,受益匪浅。

张:您的学生们都说您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毫不枯燥乏味。看来您的这些知识储备很有用啊。

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所以,选择以教师为职业的同志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否则极易误人子弟。说实话,每次走向讲台,我都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加之现在的大学生都缴费上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就是消费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教书育人)。

张:学生说您“很潮”,和他们比较谈得来。和您仅有的一次交流,我也是印象比较深刻。您非常健谈,对许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您的成功,应该在于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吧,学无止境!

李:“学然后知不足”。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递增,与此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我们只有及时地汲收新的知识,不断地完成知识的新陈代谢,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成为合格的“当代人”。

张:在您所接触的这些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思想影响了您,或者说让您的感触比较深?

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醇,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珍视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并努力使它发扬光大,以造福于整个人类。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鉴别,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此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外的先进文化大量传入我国。对于国外的这些先进文化,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而应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吸收。

张:看来,您比较钟情于传

统文化,那么,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各种信息浩如烟海的今天,您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觉得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了。

李: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来自学习者本人的兴趣与需求,靠别人督促去学习,往往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者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其必要的引导。《四书》、《五经》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这些经典书籍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学养。

张:众所周知,您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这可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啊。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故事可讲,我们很想听李老师娓娓道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实力,当然就会脱颖而出”,李老师的成就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李:荣誉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能利令智昏,被所谓的荣誉所累,而应以此作为继续前行的动力。

张:呵呵,李老师很谦虚啊,您的这种精神,是我们目前都应该坚守的。另外,我想替广大学子问一个问题,今年档案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如何?

李:今年,我校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比较饱满,录取人数超过了计划招生人数。再一次感谢考生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张:就以往的情况来看,档案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应该算是个冷门了,那么,您怎样看待其如今的炙手可热?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李:我没有感受到档案学专业有多么烫手,若果真如此,我也不敢接触了。有关媒体的确有过类似的报道,标题似乎是“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档案学专业一度比较红火,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经常供不应求,此后,“盛景”不再。当然,这并不是说档案学专业人才已经饱和,社会已经不需要档案专业人才了,而是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档案职业准入制度,许多不能胜任档案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占据了档案岗位,导致大批档案专业毕业生只得从事其他工作。据我分析,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之所以就业情况较好,可能与“产量”较小、适应面较宽有关。目前,全国培养档案人才的高校只有30余所,每年的毕业生不过1000多名,因此,相对于其他“布点”多、“产量”大的专业来说,比较容易被消化。

张: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到了“开展档案学研究,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科研队伍”,上述现象,是否符合这种规律?

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开展档案学研究自然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档案学专业教育机构在为社会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优秀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档案学研究储备了一支具有较大潜质的生力军。当今,活跃于我国档案学研究第一线的学者大多毕业于高校档案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的档案学专业教育培训,这是我国档案学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您在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到基层从事了三年的档案工作,那时的工作经历,是不是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中强调“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特别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上一旦有某种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10所大学更能将科学推向前进”(大意)。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应用学科,档案学的一切理论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并要接受档案工作实践的检验;没有档案工作实践的呼唤,就不会有档案学理论。三年的基层档案工作经历,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时刻提醒我,在研究中不能“客里空”,玩文字游戏。

张:实践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您作为管理学院的院长以及校档案学的带头人,一定是身体力行、大力推动了全院乃至全校的档案事业吧?

李:安徽大学是全国较早创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其档案工作理应走在高校的前列。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档案工作一度发展迟缓。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档案工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硬件、软件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人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人微言轻,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我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我曾在学校有关会议上多次呼吁要重视档案工作,至于是否多少影响了学校领导的决策,不得而知。“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档案学专业出身的院长,如果学院的档案工作“灯下黑”,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我院的前后几任院长所学的专业都与信息有关,都很重视档案工作,因此,在学校的各个院系中,管理学院的档案工作算是比较好的。

张:您现在身为院长,一个您称之为“奉献”的岗位。那么,您将时间、精力奉献给了院里,是否离您“将档案进行到底”的初衷远了一些?

李:没有。我现在仍然承担档案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仍然积极参加国内档案学界的各项学术活动,只不过由于琐事缠身,投入到档案学研究中的时间与精力少了许多,这一点时常让我苦恼、彷徨。

张:呵呵,李老师大可不必如此苦恼。您曾经在“亚太地区档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篇题为《社会对档案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的发言,获得全场的好评,说明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档案教育方面啊。

李: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具有熟练驾驭现代高新技术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扮演好历史事实的维护者、社会记忆的“保护神”的传统角色,而且要尽快适应档案文件的“监督者”、“审计员”的角色。

张:我今天还想要问的是: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是什么?档案教育工作者真能做到像您所说的“将档案进行到底”吗?

李: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自然希望自己的老师德艺双馨,集教师、学者于一身,融理论家、实践者于一体。当今社会,文化、价值多元,任何人都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权利和自由,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张:尽管如您所说,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不过您自己是做到了这一点。就像您在访谈开篇说的“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上一篇:羊皮卷看书心得下一篇:电梯电气安装维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