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主观训练题

2024-06-23

中考历史主观训练题(共7篇)

1.中考历史主观训练题 篇一

2005年历史中考试题整理主观题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二)

作者:杨倩整理

文章来源:中学历史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7 2005年四川省中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

二、比一比,看谁列举得又快又好。(6分)26、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模范人物,强烈影响着我们得社会,震撼着人们得心灵。请你举出这一时期三位这样得典型人物。(3分)

2005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卷(课改实验区)历史部分

二、学用结合 探究问题 [关注我们的社会]

32、新闻报道一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共同体认下,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的新闻公报。新闻报道二

新华网发表:“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读新闻,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意味着什么?(2)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2005年玉溪历史中考题(课改实验区)

22、阅读下列材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请回答:

(1)说一说中共十三大召开的时间。(1分)请回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哪一事件作为标志的?(1分)(2)材料中谈到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请你说一说“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1.5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1.5分)(1)答:1987年。(1分)

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2)答: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1.5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1.5分)

200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政治(课改实验区)22.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亲切会见,是国共两党继近代史上两次合作后最高层的又一次亲密接触。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革命统一战线和

统一战线。(2分)(2)这两次国共合作对当时的中国革命各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4分)

(3)2005年4月国共两党最高层的亲密接触,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何积极影响?(3分)2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略,是日本)

(1)图中的A国是

,现在属于

(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根据上图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4分)

十九世纪,A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2)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2分)这些改革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改革后的A国,曾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当前A国右翼势力却

否认、歪曲、美化过去的侵略历史,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甚至把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都说成是“资料上尚存疑点”……

(3)请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小论文的题目。(3分)

(1)日本

发达国家(2分)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2分)(2)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3)要求:所拟定的题目①应符合材料意思;②应反映一个明确的主题;③应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

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城区(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17小题5分,18小题4分。共9分)

17、材料一:1919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等合理要求,但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1921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在人民反帝运动的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等,但华盛顿会议却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仰天开怀大笑。(图)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2)乔冠华为何事而仰天开怀大笑?

(3)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谈谈你的感想?(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

(3)感受:要求学生要从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现代外交史谈感受,观点正确,语句通顺,可难2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不顺1分,观点错误不给分。

18、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材料二:截止2001年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24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6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1)重庆谈判(1分)(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3)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1分);党和政府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5分,共9分)

1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两件事例,并简要评说这两个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写两条给2分)

洋务运动:是一次先进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民,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针对写出的两个事例进行评说,观点与上述一点相同或相似,各得1分,共2分)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分),坚持改革开放(1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分)

济南市200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课改区)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1)台湾是怎样被“贵国所踞”的?(2分)“余既来索”的最终结果如何?(2分)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台湾又是怎样回到祖国怀抱的?(2分)材料三

诗人余光中《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一湾浅浅的海峡”使“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2分)这一现状与材料一“贵国所踞”及材料二“割台湾”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

34、(12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西汉初期统治者是如何重农的?(3分)结果如何?(1分)

(2)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土地政策是什么?(2分)对当时的革命运动有何影响?(2分)(3)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土地还家”指的是什么?(2分)有何意义?(2分)

六盘水市2005年课改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15、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红军长征途中在何地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1分)(2)、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1分)(3)、红军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至少答出2种困难)(2分)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1分)(1)遵义。(2)会宁。(3)

1、恶劣的自然环境。少粮食给养。敌人的围攻堵截,沿途的民族问题等。

2、长征精神

四、简答题(8分)

17:关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外交,请回答下列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5分)(2)、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有什么作用?(2分)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对和合作。

五、综合题(20分)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共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

材料二:

2005年5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主席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湾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请回答问题:

(1)针对台湾问题,我国于何年何月制定了一部什么样的法律?(2分)(2)、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2分)采取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什么?(3分)(3)、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3分)(4)、近代史上,台湾何时被哪个殖民地侵占过?(2分)请计算,2005年是中国收回台湾多少周年?(1分)(5)、1950年,美国用什么方式阻止我国解放台湾?(1分)(6)、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哪些努力?(6分)(1)“2005年3月14日,《反分裂国家法》。(2)“一国两制”

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

(3)坚决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4)1895年,日本 60年

(5)派海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6)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2、不久,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3、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采取一些开族措施。使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4、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5、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6、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入协议,达成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共识。7、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作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8、2005年3月,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以上八点只答出6点就可给满分)

山西省2005年试验区中考文科综合试题

三、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2分)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分)(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1)家庭联产承包(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籼型水稻)(3)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2分)又要靠科学技术。(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课改试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14、16小题各10分;第15小题6分,共36分。13.请结合图例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简要表述历史写出五条即可。(10)

例:中英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希望中学的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0分)(1)1950年我国农村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三大改造完成后,在农村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1958年在我国农村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2分)(4)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枣庄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

2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转战陕北示意图,图二: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图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1)分别说出三幅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3分)(2)从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向?(2分)

(3)结合图片反映的史实,请 你谈谈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4分)

2005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历史试卷

二、辨析题 22、1870年,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福州销售,清政府官员决定收取英商20%的税款。同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了许多工厂。(4分)(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23、1955年,亚非欧国家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4分)(1)错误: 理由:

(2)错误: 理由:

四、问答题(共20分)

28、回答下列对外开放的有关问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天的故事》的歌词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1979年那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的召开相关(2分)(2)歌词中的那位“老人”指的是谁?(1分)

(3)结合图5,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三个省份?(3分)

(4)分别指出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开放”有何不同影响?(4分)

2005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二、判断正误题 2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两弹一星”是新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6、福州地处沿海,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34、(9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1)(2分)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年”处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4分)请你写出长征途中的两件事。(3)(3分)各抒己见:谈谈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1)20世纪30年代(2)飞夺泸定桥;会宁会师等。(3)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等。

35、(9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问题:(1)(3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一个重要文件,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展开,请你写出该文件的名称。(2)(3分)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什么?(3)(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3)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5年广东中山市历史中考试卷

一、识图题

观察组图回答问题:(中学历史在线注:南京大屠杀的四幅图片)(1)该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简述该事件。

(3)你认为日本小泉首相参拜供奉着对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待“过去侵略战争”罪行持什么立场?

(4)我们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三、问答题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作为伟人故乡的学生,请根据课本有关内容设计一段介绍伟人孙中山的文字,以作纪念。

2005年广丰县优质高中实验班招生考试历史样卷

二、读图识图题(共10分)(一)、读图一,回答下列问题。(5分)

26、在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中,德国强迫租借哪一地区?(1分)胶州湾

27、在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和德国矛盾最大的国家是哪个?(1分)英国

28、美国于哪年提出了什么政策,使自己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了?(2分)图一 这幅《时局图》是十九世纪末

图二

1945年8月9日

一们爱国者画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

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1899年(1分)

门户开放政策(1分)

29、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导致的最大后果是什么?(1分)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材料分析题。(共1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33、“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是何时何地召开的?(2分)1946年 重庆

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何时召开?会议通过了哪一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1949年(1分)

《共同纲领》

35、请你举出一项会议通过的内容。(1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上内容学生只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分。1分)

四、简答题(共15分)

39、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请简述西汉初期统治者或新中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是什么?效果如何?(6分)重大措施:(3分)西汉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皇帝吸取了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释放奴婢、安定农民、奖励生产。

新中国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效果:(3分)

西汉初: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形成“文景之治”。

新中国建国初期: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2005年广西贵港市钦州市来宾市中考历史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中英国商定。材料二: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材料三: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材料四: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两个不平等条约?(2分)

⑵中法战争后,法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我国哪一地区?(1分)

⑶从日本割占台湾到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割占台湾共多少年?(1分)⑴《南京条约》、《北京条约》。(2分)⑵西南。(1分)⑶50。(1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解放初期,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后,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哪些错误?(3分)针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1951年底,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什么运动?(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错误:贪污、浪费、官僚主义。(3分)运动:三反。(2分)

意义: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挽救了一批干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2005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试题

1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某些方面。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生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点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上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上

——《中国历史》第3册53页

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中国历史》第3册71页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劫总统的权力。

——《中国历史》第3册93页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方面的什么显著变化?(1分)

②依据材料二;,简析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分)

③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哆译享覃的哪些主要进步?

(2分)①洋务派(1分)采用机器生产(1分)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1分)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分)

③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1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法律意识的增强。(1分)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本是一九三五年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词如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请回答:①国歌名称是什么?什么时间被正式定为国歌?(1分)②歌词中“最危险的时候”的含义是什么?(3分)

③举出1935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史实。(2分)

①《义勇军进行曲》1982年(1分)

②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等侵略活动;(1分)国民政府妥协退让,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1分)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分)

③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分);“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17.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回答: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几次最重大挫折?(3分)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会议”、“建国后的伟大转折”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3分)

挫折: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国民革命失败;王明的“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十年文革**,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遭受重大损失。(以上四点答对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革命道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1分)

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1分)

2005年湖南省益阳市普通初中毕业(升学)会考试卷

27、材料一:1982年9月,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态度强硬:中英谈判只有在承认”三项条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下去.邓小平在会见这位以强硬著称的”铁娘子”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到时英国必须下旗归去。材料二:香港地区示意图 请回答:

(1)代表香港岛的是图中字母,代表新界的是图中字母

。(2分)

(2)与香港问题相关的“三个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分)(3)到今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已有

周年。(2分)30、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第三次握手”。请问:

(1)国共两党第一、二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时间和标志各是什么?(6分)(2)这两次合作对两次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请写出这两次战争的名称。(2分)(3)你认为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分)

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政治历史试题

六、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棋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1分)(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1分)(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1分)分析对比

(1)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2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2分)历史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

八、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汾问大险,开始其对大陆的“破冰之旅”,这是五十六年来国民党首次组团访问大陆。继此之后,国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又于4月26日开始了对大险的“和平之旅”。这一系列访问为国共两党的和解和海峡两岸进一步沟通送来了娄娄春风。

(1)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形成了什么统一战线?(4分)

(2)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分)(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句心里话。(2分)我想对台湾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江苏扬州中考题

33、学史明智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结合材料和你对历史的学习回答: ① “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2分)② 谈谈你的感想。(5分)(要求不少于35字)南京大屠杀“万人坑”中遇难者遗骨

① “和平大钟”撞响66声,是因为从1937年南京大屠杀到2003年是66周年。(2分)② 感想:A.不忘历史,铭记历史教训,是我们奋起的动力;B.纵观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靠祈祷来赢得和平的;C.“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真正需要撞响的,应该是警世之钟,是自强之钟。(以上三个方面任一方面或其他方面谈,只要言之有理且层次清晰,都可得4分,如能联系实际且较为深刻可得1-2分)

2.中考历史主观训练题 篇二

一、审设问、明取舍

1. 先仔细审清设问, 获取有关“问题信息”。

设问都是针对材料设计的, 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材料的内涵, 体现命题者的意图。认真阅读分析设问, 并借助设问的启发揣摩材料的脉络方向, 可降低阅读的难度, 提高解答的针对性。

2. 审设问中的作答方式。

首先, 要注意界定思考范围的提示语, 因为材料题题量较大, 所以在设问中一般有“据材料几”的要求。其次, 要注意是否需要“结合所学知识”, 如需要, 答题时要回归书本, 拓展思维, 补充认识。再次, 要注意是否要求引用原文, 特别是古文题, 如没有特别说明, 要用白话文表达意思。最后, 要注意对解题能力的要求, 设问角度一般由表及里, 由感性到理性, 层层推进。从逻辑关系上要求考生在解答前面设问时便要完整把握材料, 进而结合所学知识推动结论的“水到渠成”。

3. 审设问后附的分值。

高考卷每一设问所附的分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给分的方向, 也提醒考生答题时注意层次性和组织答案的详略程度, 更有助于考生检验是否完整把握多段信息。

4. 审设问的内涵。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离不开材料, 因为“论从史出”, 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规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要求, 若细心审读设问, 很容易把握正确的答题思路。细心审读设问, 从某种意义上, 就是摸清命题者的命题角度和要求, 从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地捕捉材料的信息重点作好铺垫。另外, 设问间的关系也有玄机, 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 每一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甚至下一设问的问题是上一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答案。

二、读材料、定信息

1. 带着设问读懂、读透材料。

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 第一遍粗读, 了解大意, 就是把握材料的大致意思。同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精读, 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 (特别是分号和句号) 划分层次, 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 同时用符号 (直线或曲线, 最好用铅笔, 以便过后用橡皮擦掉) 画出关键词句, 去粗存精,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各段材料的侧重点是什么, 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 材料所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 等等。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 答每一要点都到材料中去找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 重新阅读、理解, 然后加以概括作出答案, 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2. 细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 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题后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一过程也就是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在获取了“有效信息”以后, 我们还必须将材料中反映的基本史实与客观历史的真实、材料反映的观点主张和历史发展规律与唯物史观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价值取向等, 从而判断材料中所反映的史实的真伪, 观点主张的正确与否, 以及是否有悖于历史发展规律, 等等。

三、获信息、精处理

“材料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材料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试题中常见的提问有:真实目的、本质含义、有何特点、有何关系、有何危害、有何影响、有何教训、分析原因、说明理由、阐明意义、怎样评价、作何结论、谈谈认识等。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必须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和唯物史观, 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这里的“结合”, 是结合所学课本知识, 即以课本知识为历史背景或依托, 通过再现课本知识回答, 但必须依据材料, 不能照搬原文。

四、构要点、组答案

组织答案是解题的落脚点, 无论是再现知识还是考查能力, 最终都是通过文字表达体现出来。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几个原则。

1. 解答好第一个问题是关键。

一般情况下, 一个材料解析题要设若干问, 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 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因此, 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 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 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 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 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 力求全面准确。

2.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作指导, 要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理解史实, 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杜绝过激或片面的认识。

3. 答题要言简意赅, 实现“三化”。

准确把握命题者意图, 紧扣中心, 揭示历史本质规律。纵然材料多, 设问新, 命题者也是一道题围绕一个中心内容进行考查, 所以回答时要紧扣这一中心, 并揭示其中的历史本质。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表述准确、文字简练, 切忌长篇大论。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 先列提纲后下笔。答案组织一定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4. 认真检查。

题目答完后, 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 检查一下答题是否有偏差, 答案要点是否齐全, 史实是否准确, 力求答案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冯一下.高考历史命题改革30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 (7)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3]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历史教学问题, 2003, (5) .

[4]解读“文科综合”模式下的高考历史.试题研究, 2004, (33) .

3.“四步”轻松突破历史主观题 篇三

历史学科时空跨度大。历史是了解人类“过去式”社会状况的一门学科,“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这区间的任何信息都可以被高考命题组“顺手拈来”作为“难为”学生的材料,而当今的学生生活圈子大多局限于家庭和学校,所学知识基本来自于课本,让他们对数百数千年前某国某地的情况了解分析,确实比较难,没有清晰的时空观,形成不了准确的时空坐标定位,是学生历史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文字信息解读难。历史主观题的材料或是古代文言文或是外国的历史典籍或是专家高深的言论,文字信息解读比较难,而且历史材料如果不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入手,仅从文辞上解释往往不能理解到位,这就大大增加了语言文字解读的难度。

3、试题与教材知识联系少,问题设置专业性较强。以往全国卷的高考主观题或现在部分省市的高考主观题,虽然也是材料解析题,但与学生所学教材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再现、概括、分析加工,整理到答案中。现在的全国卷考题个个都要求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察学生独立运用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采用的材料所提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很难做出高水平的回答,所以学生平时学习、训练所具备的能力与高考题的要求,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面对历史高考的难,我们中学历史老师应该如何作为呢?我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主观题方面我要求学生按“粗读”、“研题”、“精读”、“整理答案”的四步解题法,加强审题、解析训练。在训练初期,要求学生在粗读、研题、精读之后,写出题干主旨、关键性限制词和审题思路,以及针对所提问题搜集的有效信息,所涉及的教材基础知识,然后组织学生互评或老师点评,再让学生重新修改、补充、完善,最后再组织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题干主旨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时间、空间概念清晰了,对材料信息的取舍更准确了,表述语言更具历史性了,学生主观题得分率有了明显提高。

下面结合2011年全国新课标一卷第40题说明四步解题法及我在高二文科学生中进行的训练。

第一步“粗读”即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这几则材料是按什么中心来组合的。40题历史部分有三则材料,粗读下来,学生明白这三则材料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标准,时间范围从春秋战国、秦及汉初、汉武帝时期、曹魏时期、西魏北周时期到唐代。甚至可以读出,这个标准主要是“才”和“德”的变化。

第二步“研题”即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弄清楚所提问题的中心是什么,作者希望考察哪些知识和能力,题干中有哪些关键性的限制性的词语,明确题目要求回答什么。仍以40题为例,第(1)问中所提问题的中心是“德”“才”观的变化及原因,命题者的意图是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强调的是“变化”,题干中关键性的限制词语一是时间“从秦至唐”,二是“德”“才”观的变化。这样研究题目,学生就能明白题目不是泛泛地谈选官标准的变化,而是要求回答“从秦至唐”的选官标准中重“德”还是重“才”的变化。第(2)问中所提问题的中心是“清朝末年对德才得新认识”,强调的是“新”,主旨是“评述”,命题者希望学生经过归纳总结材料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把握清末国内形势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变化,进行“评述”。研题之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研题结果,主要是题干主旨、关键性限制词和审题思路。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答题内容、时空范围、答题方向。

第三步是“精读”。即带着第二步对题目研究的心得,在第一步粗读有初步感知印象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搜索与答题相关的内容。如40题第(1)问,细读材料(一)(二)不难看出:秦至汉初,功与能是主要依据;汉武帝后,品行日益受到重视;东汉追逐名;曹魏时,“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西魏北周,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唐代,品德和四善成为考察官员的最重要内容。同时从材料中明显能够看出部分原因: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即: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扩大;政府重视官吏的德行对于百姓的教化作用以维护统治。第(2)问,细读材料(三),能明显看出有关德才的新变化。细读材料时,要求学生随时给相关的信息做记号或简单批注,用到这些信息时就能做到一目了然,不会遗漏内容,更能节约时间。

精读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在以上题目中,精读完全解决了“德”“才”观的变化,却不能完全解决变化的原因及对清末“德”“才”新认识的评述,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学生在精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对材料有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如第(1)问中对“德”“才”要求的不同时期来进行分类归纳,很容易就的结论:汉唐统一盛世重德行,分裂争雄时期重才能。有些问题需要回忆课本基础知识,找出与答题相关的内容,并简单记下自己思考后答题准备用到的知识点。如第(2)问就需回忆1905年这一时间来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教育体制的变化和自己对这种变化的看法。

4.主观题训练答案 篇四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每点3分,答出3点及其以上给9分)

3、企业成功经营,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经营,遵守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守法经营,安全生产,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每点2分,答出4点及其以上给8分)

4、(1)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3分)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提高,公民支持政府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3分)(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虽然“微政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促进政府行为变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因此需要坚持和完善。(1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对 “微政务”实践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作具体分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1分)

5.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 篇五

一、材料题答题方法策略(1)一般材料题解题步骤:

①审设问: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

②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并划出关键信息(与设问相关的句、段、词):

一粗读:读标题、材料出处、作者、时地人(分析材料所处时代、作者立场,并与课本相关内容挂钩)——圈定材料考查范围、教材主题。

二精读:逐句逐字读,并划出关键信息;划分层次(按标点);提炼每层、段大意;概括材料中心思想;分析每层之间的联系、关系。精读可读两至三遍。

③据题要求,对号入座,组织答案:按问做答;看分数答题;观点力求全面;简明扼要。(如要求‚据材料回答‛,答案基本上是从材料中归纳得出;如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答案主要还是从材料中得出,但还要结合课本观点补充回答)

④开放性试题(要求谈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明白什么道理等)解题关键:把握方向,依托材料、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句话:‚站对材料、问题的角度,言之有理‛。

(2)图表型材料题的解题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析方法:

①根据时间、时期→→分析出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界定范围)

②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得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找出表象); ③分析历史现象、历史问题→→得出历史认识、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三点:

①充分获取有效信息,弄清图表与数据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②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解答问题。

③立足材料、联系课本、全面、辩证地评论与解析。

(3)‚历史地图说话题‛解题四步:——疆域图、经济中心分布图、交通路线图、战争示意图

第一步:认真审题,辨析地图(出处、注释、提示、限定语),限定范围等,一般依时代特征来答(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演变在地图上的反映)

第二步:尊重史实,联系课本内容。第三步:对照行文,讲究层次。

第四步:规范作答,简洁成文。(结合设问要求,作出正确解答,做到‚论从图出‛)

二、几种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①一般的问答题的答题思路:

一审题,理解题意,分析构题成分、明确具体要求:有几问、问什么、怎么答、答哪些。

二构思并列提纲:考虑答案范围可分哪几个部分,各部分要点有哪些,拟出简明要点,即列出提纲,(分点分段,有几问就分几段)使之条理化、全面化,然后按提纲要求的范围作答。

三组织答案:根据拟定的答案要点,汇集材料,进行取舍,选择作答。应按三个要点去做:一要选择典型,二要归纳概括,三要历史基本要素完整(避免由于观点不全面而丢分)

注意三点:①层次条理清楚,按照事件时间的先后顺序回答,不要杂乱无章,头脚倒臵;②答题时,要运用正确观点,做到‚史论结合‛。尽量使用教材上的‚观点‛、‚提法‛。对史实分析进行综合分析时,必须建立在充实的史实基础上,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③认真检查,及时更正:检查审题是否有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②比较型问答题:一般是比较两个相近或相似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朝代、人物、文件等)。

一是先审题:明确比什么?属于哪类知识?

二是确定比较项(从哪些方面比):如题目有比较项,直接据题要求按比较项逐项列出两者相关知识要素。如题目无比较项,首先自定比较项,按历史知识结构(即构成历史的知识要素)列出比较项,再按比较项分别把两者的知识要素逐项列出。

三是对比列出的两者的知识要素,找出相同相似的部分,以相同点逐点列出。剩下的部分属于不同点,以不同点表述回答。

试比较: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③论证型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第一步:归纳观点(明确观点);第二步:判断观点:正确、错误、片面、偏激;第三步:以史实来证明观点的正误,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四步:指出原材料作者的错因,一般从其阶级立场、政治立场、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

④评价型问答题:(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运动、历史事件)一般步骤:

评价人物:第一步,提出观点:给所评历史人物一个总评(历史地位),要一分为二;第二步:史实证明,即以该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活动、政绩、作为等方面的史实来证明你观点。第三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试评价拿破仑)

评价历史事件:①总评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②概述事件的过程(或内容);③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局限性)。

评价题需要注意的事项:①要辩证地公正地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切不可片面。②要依据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标准去分析评价。③有些人物评价可分期评价,如孙中山。

⑤开放性问题(同材料):

要求学生对人或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启示‛、‚教训‛。此类题目题意一般考查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什么道理、得到什么收获,能否做到以史为鉴。此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要求站对角度(把握准方向,依托材料、问题);言之有理(合理发挥),角度多样(一分为二)。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转载)

默认分类 2009-10-15 16:31:02 阅读9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内容提要: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2、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

(二)条件类

条件 根本条件 最重要条件 历史必然条件

二、内部结构要素:经过 内容 表现

三、评价要素:

(一)结果类:结果 效果 成果 后果、结局

(二)性质类:性质 实质 特点

(三)意义类:作用 影响 经验 教训、认识、启示、地位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①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③ 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④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项A和D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因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的手工产品在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2、直接原因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应用训练](1)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2)‚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此题的答案为A。到底‚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如何?‚导火线‛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少许区别。

3、主要原因

[词语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应用训练] 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分散事权‛的政策

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

D.养兵政策 答案:B

4、主观原因

[词语解释]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分析主观原因时,要分辨出与它对应的客观原因。

[应用训练]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干涉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机会主义错误 [解题思路]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5、客观原因

[词语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应用训练]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中日民族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 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5. 目的 根本目的 直接目的 主要目的

[词语解释]目的是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所以可自行参照上面介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来分析‚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和‚主要目的‛。[应用训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题思路]‚直接目的‛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根据这一概念,回忆‚推恩令‛的具体做法:‚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也就是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正确的答案为C。但此题如果问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那就不能简单地回忆具体做法了,还要联系背景,要揭示其深层次的因素,即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二)条件类

[词语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等。[应用训练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① 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 ② 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民主派‛ ③ 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④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组合式的单选题,该题命题角度新,知识容量大,对于选项中的①②③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④,许多考生由于对‚条件‛这一命题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出自引言部分,但符合题干的要求,也应当选,此题正确答案为D。[应用训练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我们可参照前面已介绍的对根本原因的解释抓住‚根本‛一词是指‚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决定作用的‛。解答此题时,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3]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要从中鉴别出哪一个为最重要的条件,就必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可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应用训练4]美国独立的历史必然条件:①北美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 ②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涌现了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我们必须从导致美国独立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均是一个国家独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此题的选项①、②、③合符题意,而选项④中提及的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虽然在美国独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属于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的必然的条件,故此题的正确的答案为B。以上我们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分别进行了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命题用语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二、内部结构要素:过程、内容、表现

(一)经过

[词语解释]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如抗日战争的经过就包括了以下几部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应用训练](2003江苏广东)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年),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15分)[解题思路]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美国确立巩固霸主地位的经过。

答案要点:(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参战,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主力之一;掌握了原子弹;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雅尔塔体系为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冷战初期,在西欧各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巩固了霸主地位。

(二)内容

[词语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将兵法。

[应用训练]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三)表现

[词语解释]表现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由本质而现象)。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 提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受到 ‚极权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冷战‛全面开始。

② 实施马歇尔计划。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 成立北约组织。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应用训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两方科学知识。

三、评价要素: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

强调能力考查的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所以在高考命题中用语中常会接触到的以下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的词语。

(一)结果类

1、结果

[词语解释]结果的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从词性上看,结果是中性词,在问答题中是常见的求答词。

[应用训练]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199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孙的斗争: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反对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的独裁统治。结果: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中共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果:这些工作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2、效果

[词语解释]效果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199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所发动的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中国,并指明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3、成果

[词语解释]成果与效果词意相当,成果更明显地肯定其好的面,即所取得的成就、成绩。从词性上看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1792年8月有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B.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C.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 [解题思路]认真审题,明确此题要求的是对斗争成果的重要程度作出分辨,在四个备选项均为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情况下,如何取舍?此题限定语‚最重要‛的标尺是‚历史地位‛,某一行为产生的诸成果中,哪一个历史地位最重要,哪一个就是最重要的成果,此题的答案为D。理由是: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共和制对君主制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创立了法国此后长时期内最基本的国家形式——共和制,开始了法国政体的新的历史一页。

4、后果

[词语解释]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是贬义词。如: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带来什么后果呢?(答: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后果如何?(答: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战争的进程,最后英、法、美是自食其果)。虽然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但上述两例中用‚后果‛就要比‚结果‛好。

5、结局

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

(二)性质类

1、性质

[词语解释]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特点、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本质、特征。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如关于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如问的是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应考虑用阶级分析法,明确是哪个阶级采取的,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行动;如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当以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从革命面临的任务,革命的领导者,革命的历史功绩方面来考虑。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应用训练1]在下列战事中,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纳西比战役 B.城濮之战 C.克里米亚战争 D.雅克萨之战 [应用训练2]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应用训练3]1861年俄国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是资产阶级主导的

B.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区出现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 C.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劳动力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2、实质

[词语解释]实质也就是本质,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即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应用训练]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领悟‚实质‛的含义,它是被某种表面现象所掩盖的,其特点是隐蔽的、深刻的、稳定的,所以揭示实质就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法去认识,而是靠思维,此题考生要正确作答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1975年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的确如选项A和C所述的使国民经济回升,形势好转,但这些只是被人感知的现象。选项B‚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才是其深刻的,内在的本质,所以为正确答案。至于选项D实现‚四化‛,那是‚文革‛结束后的事情,所以有明显错误。

3、特点

[词语解释]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

[应用训练]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一个显著特点是:()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1994年上海高考试题)[解题思路]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与北伐战争相比较,两者斗争的对象相同都是军阀,但依靠的力量不同,此题便是要求考生在这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显著特点,北伐战争依靠的是国民革命军,这是一支革命的武装,但孙中山则是依靠地方军阀打北洋军阀,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意义类

[词语解释]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广义上的意义,范围很大,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及某一事件的意义怎样,上述提到的这几方面都应加以考虑。

[应用训练]"五四运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解题思路]此题就是典型的要从意义的方方面面进行回答题目。它的答案涉及到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伟大功绩、影响等。

[参考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运动前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在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组织社团,与进步青年联系,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2)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3)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作用

[词语解释]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应用训练]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199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大运河开凿的主要作用。先看选项A,根据课文可知它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但大运河开凿中繁重的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迫使农民起义,成为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并没有起到巩固隋朝统一的作用,故选项A不合题意。选项B呢,大运河的开凿的确是方便了隋炀帝的南巡,是属于运河开凿的作用,但是否是主要的作用呢?这就必须与选项C、D比较后才得作出判断。选项D加强北部的边防与大运河的开凿无关,可马上排除,那么选项B、C谁主谁次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基础,如果若干作用俱存,应当从经济方面寻找答案,此外,眼前与长远比较,应看长远。因为选项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符合了上述二点标准,故为最佳答案。

2、影响

[词语解释]影响是指言语、行为、事情对他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作用和影响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题中,接触到作用或影响,一般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即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作用或影响。

[应用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解题思路及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二战‛的影响时,就要注意一分为二,既看到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这一消极的影响,又必须肯定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积极的影响。

3、地位

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臵。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4、经验

[词语解释]经验是指从成功的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悟出的道理,它是指实践范畴中的成功的东西,有推广的价值。

[应用训练]简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五条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⑤组织一条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5、教训

[词语解释]教训是指从错误或失败的实践中取得的认识、悟出的道理,属认识范畴。犯了错误,失败了,但仍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使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教训的意义所在。

[应用训练]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解题思路]抓住‚文革‛内乱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便可以从教训的角度理出此题的答案思路:①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安定团结,不要搞内乱,反对极左。③要完善法制,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官员不要有法不依,破坏法治,人民应该守法

6、认识、启示

认识、启示与经验、教训一样,此类词,从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悟出的道理。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实践失败后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启示,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

其他:历史答题时对相近关键词的把握

一、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此类常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

“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

二、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中山舰和整理党务案表明什么?”。这里的‚表明‛就是‚说明‛,说明也就是表明。而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含有阐述、分析的含义。‚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某种性质或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反照,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现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的东西决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三、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题意并未发生变化。转载: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方法

默认分类 2009-10-15 16:27:19 阅读9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选例并图解如下: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于题意。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臵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3.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例2: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多种观点。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第二问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2)影响: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②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对中国的近代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具体问题分析

高考历史辅导之一:怎样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

【方法提示】分析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一般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经济因素:看看经济是否发展;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是否加强;差距是否缩小;是否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

⑵政治因素:看看是否是人心所向;民族融合是否加强;利于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否减弱或消失。

⑶核心力量:看看是否存在有实力、有影响、有抱负的政治实体。

⑷领导者的素质:看看策略是否正确;组织是否有力;指挥是否得当。

以上诸条件中,⑴⑵是客观条件,⑶⑷是主观条件。【例题释疑】

例1(2000〃春季北京、安徽卷)结合史实分析隋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社会历史原因,主要从经济和政治二个方面的因素去考虑。

答案要点:

(经济上)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政治上)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汉族文化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新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 人民共同要求;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例2 阅读材料:(摘自邓中绵著《康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郑经以后的台湾政权,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重,已成为加重台湾人民苦难的割据势力。同时,郑氏集团还经常窜犯大陆,使福建人民‚内输官赋,外输郑饷‛,处于‚十室九空‛的破产地位。……1681年(康熙二十年),姚启圣(清福建总督)向康熙帝上疏,提出郑经已死,其子年幼,而内乱不息。……主张乘机统一台湾,并推举熟悉水战的施琅为指挥官。康熙采纳了这一建议,并提出,三藩叛乱,已经次第平复,‚惟有海寇游魂,潜踞台湾,尚为闽害‛。……因而‚特加擢用‛授施琅为水师提督官职,令其乘机收复澎湖、台湾。……这时,郑氏集团惧怕清兵打击,乘机派人携书到福建,‚请照高丽等外国例‛,‚愿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康熙帝得知后表示,台湾‚不得与高丽比‛。拒绝了郑氏集团的请求。……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问: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清政府能够一举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答好本题,关键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见方法提示)。思路明确,则会做到逻辑严密,条理清楚。顺着正确的思路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答案要点:

经济上:1683年,康熙帝即位已有二十余年,清朝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一方面,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国家、阻挠统一的企图,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清朝政局稳定;消除割据,实行统一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主观上: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高考历史辅导之二:怎样分析变法改革成败的原因?

【方法提示】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例题释疑】

例1 结合史实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春秋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封建化趋势);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和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下(改革派力量强大);‚废井田,开阡陌‛,动摇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特权、建县制‛,摧毁了奴隶制上层建筑,从而建立起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政策措施正确,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不畏权贵、勇于献身改革(改革者必备素质)。例2 试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北宋中期开始,三大危机严重,积贫积弱,病入膏肓(趋势);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破坏(改革派力量弱小);所有措施中,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农民负担不能减轻,因而当时最主要的危机不能解除(政策、措施不力);用人不当,新法出现危害百姓的情况(改革派中有的素质较差)。

例3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同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相当的发展。(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潮流);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改革派力量强大,且扫除了主要阻力);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措施正确得力,顺应历史潮流,也反映出改革者素质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高考历史辅导之三:怎样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方法提示】

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⑵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时间——负担的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等。

⑶上层建筑因素:包括中央集权、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重要制度,重农抑商等经济制度,还有宗教、文化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⑷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和安定。

⑸地理条件因素:如江南和西北的差异等。

以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生产力因素——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⑵生产关系因素——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⑶上层建筑因素——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制定;

⑷社会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⑸外来因素——对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掠夺和剥削、外援或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等。【例题释疑】

例1 简要概述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案要点:曲辕犁、筒车的创制,大面积兴修水利,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力因素);隋末农民战争对地主的打击,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生产关系因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科举制的完善,政治清明,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外交往政策(上层建筑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环境因素)等。

例2 结合史实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50至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答案要点:⑴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第二、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前者垄断组织形成,后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⑶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前者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结束,未发生重大革命运动;后者两极格局形成,资本主义政局相对稳定);⑷政策调整。(前者推行政治民主化,后者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等社会改革);⑸对落后地区的剥削和掠夺。(前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后者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高考历史辅导之四:怎样分析某一历史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方法提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条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历史时期(阶段)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⑴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与分裂,社会动荡与安宁,政府重视与摧残。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与停滞,发展的新突破与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⑶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与战争,民族融合与交流。

⑷对外关系:友好往来与频繁交往,闭关政策与开放。

⑸前代基础:

【例题释疑】

例1 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宋元文化具有‚高度繁荣、领先世界、人才辈出、成就辉煌‛等特点。其原因是: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和元朝大统一的实现,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对外关系空前活跃。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础。

例2(1996〃全国)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案要点:政治稳定: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世景象;对外开放: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点、地位:全面繁荣(有杰出成就的各领域);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表现);世界领先:领先于世界的项目;影响深远: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表现。高考历史辅导之五:怎样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方法提示】

规律:革命根源+矛盾激化的表现+思想动员(可选)+人民斗争+资产阶级领导+导火线 1.根源=‚……(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旧制度、旧统治或旧政权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此规律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教学空谷规律一

2.矛盾激化表现:往往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独断专行等激化了矛盾 3.思想动员为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4.人民斗争使革命时机成熟

5.资产阶级顺应潮流,发动并领导革命

6.某一突发事件直接引起革命,成为革命导火线

【举例说明】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矛盾激化:查理一世独断专行,实行无议会统治,征收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3.人民斗争:农民和城市贫民不断起义,使革命时机成熟; 4.资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顺势发动人民革命;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高考历史辅导之六: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 【方法提示】

1.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意义:该起义的特点+沉重打击了(或动摇了、瓦解了、推翻了)**朝的反动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长期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各地区经济交流,为国家繁荣强盛创造了条件。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意义:

(1)对本国的政治而言:推翻了**统治(或废除了**制度),确立了**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步或进一步)扫除了障碍;

(2)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表现的高度概括(可选);

(3)对外国的影响(可选)(4)特点或局限性(可选)

4.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人民运动的意义:性质+特点+影响

(1)性质:斗争目标(反……反……)+阶级属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生、人民等)+斗争形式(革命、改革、起义、运动等)这方面的详情请点击:中学历史空谷规律二

(2)特点(可选)

(3)影响或历史功绩(略)

5.近现代史上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意义:解决了**问题(或提出了**主张,结束了**错误,确立了**正确理论或领导等,总之是会议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为……指出了正确方向+会议的特点(可选)。

【举例说明】

1.隋末农民起义的意义:瓦解了隋朝的统治,促使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减轻百姓负担,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隋朝统一的意义:结束了三国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分裂割据状态,开创了隋唐两代长期的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国家强盛创造了条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促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逐步发展为世界经济强国殖民霸国;

(3)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4)英国革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首次在欧洲大国取得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从而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1)性质:它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2)影响: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后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3)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由于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使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它的某些领袖还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非常可贵的。高考历史辅导之七: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目的 【方法指导】

历史事件的目的一般分为根本目的、主要目的和直接目的。

1.根本目的: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王朝的统治、**阶级的统治等),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

2.主要目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最主要目的,其他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除根本目的外想要达到或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一般来说,长远目的比眼前目的主要,全局目的比局部目的主要,集体目的比个体目的主要,深层次目的比表面目的主要。

3.直接目的:顾名思义,就是当事者想要达到的表面的、浅层次的目的。有时直接目的表现为统治者的声明、宣称等口头表示。

【举例说明】

1.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

(2)主要目的:发展农业、促进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直接目的:减轻百姓负担,保证充足的农时。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1)根本目的: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统治;

(2)主要目的:解决1929年以来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缓和阶级矛盾;

(3)直接目的:每一项措施都有其直接目的,如实行《国家复兴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复兴工业,实行工赈救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就业岗位,增强社会购买力等。3.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的目的

(1)根本目的:谋求美国在欧洲的霸权,为美国的霸权服务;

(2)主要目的:增强协约国力量,击败德奥同盟国;

(3)直接目的:报复德国实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4.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工农联盟,维护苏维埃政权;

(2)主要目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直接目的: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在恢复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高考历史辅导之八: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 【方法提示】

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其二,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其三,注意表达的格式。如包括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具体表达模式:

模式一 判断功过并评价影响

(1)功过判断

(2)积极影响及史实依据(时间、地区、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及影响的具体表现);

(3)消极影响及史实依据(同上)。

模式二 开放性评价题

(1)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明自己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具体写法同模式一)

【例题释疑】

例1 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⑴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功过不同。⑵积极: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的思想出发点是正确的。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重农抑政策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就是一个典型 例子。⑶消极: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例2(1999〃上海)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⑴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

⑵就科举制度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答案要点:

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

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兴人才的成长。

例3(2001〃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后,热月党领导的国民公会于1795年制定了宪法。宪法草案报告人在解释宪法的指导思想时说:‚应该由优秀人物来统治。优秀人物是最有教养和最关心维护法律的人。目前,除个别例外,优秀人物应该从下面这类人中去寻找:他们拥有财产、热爱其财产所在的国家和保护其财产的法律,以及维护其财产的安定环境;由于他们拥有财产而过着优裕的生活,因而很有教养;这种教养使他们明智而有判断力,可以讨论决定国家命运的法律的利弊。一个由有产者统治的国家是有秩序的国家,而由无产者统治的国家将陷入自然状态(按:即无政府状态)。‛

——(法)阿〃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简编》

回答:对这段话写一篇短评。(说明)文中应包括当时的背景、这段话所含的政治主张、对它的评价。评价时对它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均可同等得分。

答案要点:

背景:革命高潮已过去,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结束恐怖统治,恢复正常秩序。

主张:由资产阶级独占统治、实行法治、稳定局势、立法明智。

评价:⑴基本肯定:符合历史客观发展需要;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是革命的任务;稳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⑵基本否定:否定了雅各宾派的民主精神;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体现了它的局限性;排斥人民群众,破坏了平等原则

高考历史辅导之九:怎样区分历史事物的性质和实质(本质)【方法指导】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按不同的标准本质可划分成不同的方面;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而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

【举例说明】

1.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的实质: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之间争夺国家权力的战争。2.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英国来说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农民对封建暴政和外国侵略的激烈反抗。4.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861年俄国改革的实质:农奴主对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经济实质);农奴主为防止矛盾激化、维持和巩固专制统治的挣扎(政治实质)。5.拿破仑法典的性质: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拿破仑法典的实质;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6.《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

《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7.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封建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6.初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 篇六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强盛,社会稳定。

经济:小农经济繁荣,工商业不断发展。

思想:儒家思想塑造了中国的传统道德。

对外:对外交往频繁,积极发展海外贸易。

科技:四大发明领先于世界。

古代不好的事的原因

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腐化。

②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思想文化上:科学技术出现停滞趋势;传统思想禁锢人的思想。政府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科举考试八股取士禁锢人的思想。

④对外关系:由开放转向闭关锁国。

近代好事的原因

政治:民族危机严重,内忧外患,中国人逐渐觉醒。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政治的发展。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

近代坏事的原因

政治:民族危机严重、政府腐败。

经济: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

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思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50-70年代新中国有利建设的因素

内部:

政治: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经济: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1960年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

思想:双百方针的提出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对外:50年代一边倒有利于巩固政权,利用苏联援助。60年代加强与第三世界的联系,迎来第二次建交高潮。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缓和,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外部:

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

60年代第三世界对中国的支持。

70年代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减轻了对中国的敌视。多极化趋势影响。

50-70年代新中国不利建设的因素

内部:

政治:民主法治不健全,左倾错误不断;。

经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计划经济体制僵化。

对外:对国际形势判断失误,中国与美苏关系在60年代恶化。

外部:

冷战,两大阵营对立,国际关系紧张。60年代苏联美国对中国敌视。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利因素

内部:

政治: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社会稳定。

经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外交:实行不结盟外交,开展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外部:

政治:冷战结束,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利因素

内部:

政治:腐败现象的存在

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外部:

政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的存在。

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旧有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原因

经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政治:党中央和政府不断推进民主政治改革进程。

思想文化: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参政意识增强。

欧洲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表现在(16-19世纪)

内部:

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社会环境宽松稳定。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海外贸易发展以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宣传西方人文精神,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打击了封建神学和专制思想。

科技上:欧洲是近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外部: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掠夺,两次工业革命后最终确立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殖民体系。

美国(西方国家)近代以来好的原因

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社会环境宽松稳定。

经济上:海外贸易发展以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上:启蒙运动宣传西方人文精神,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二战后美国领先世界的原因

内部:

政治上:完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

经济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适应经济发展。

科技上:美国率先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

★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

★ 事业单位 范文

★ 高中历史考试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

★ 事业单位面试范文

★ 事业单位合同制

7.浅析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篇七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历史主观题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材料有文字材料,

也有图表或图片资料,并十分注重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因在现实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主观题十分恐惧,一方面是他们的思路不够开阔,

分析问题的角度单一;另一方面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造成了主观题得分率不高。作为历史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帮

助广大学子攻克这一难关。

一、抓住材料的主旨,首先就要找到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历史的材料分析题往往篇幅很长,信息量大,并且有时候会引用古籍中的句子,学生读起来困难,容易抓不住重点。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从题设和材料中学会抓住关键的词句,并且用笔勾画出来,从而快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以2014年高考文综北京卷为例,第37题的材料二给出了四幅世界主要贸易路线时代变迁图,要求学生以世界洲际贸易发展为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该题考查得十分灵活,一些学生看到后会不知从何下笔。事实上,学生可以用笔圈出图示的历史时期,是在公元1400年以后,然后看图名的变化,如,图18的图名多了“航海”和“铁路”两个词,图19则多了“电子商务”和“网购”两个词,据此,学生就可以把贸易手段的多样化趋势作为答题的一

个点。

二、答题要规范化,注意分点答题,并要有必要的

提示

许多学生的思路很开阔,答题字数很多,而且有史实有论据,思路也比较正确,但答题不规范,习惯用“一段式”的答法,这让许多老师在阅卷时不容易找出重点,得分也就不高。因此,规范的答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分点答题,并且在一题多问的主观题中,要求学生写出必要的提示语,如

原因、意义、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将答案呈现

出来。

三、字数答得多不如要点分得全

因为高考文综判卷往往是采点给分,只要学生能够想到这一点,并且史实正确、论点合理而且有必要的说明,那么判卷老师会合理给分。倘若学生没有想到这一点,即便是把其中一点说得再全面、再详细也没有办法得高分。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在答题中,让他们学会多列几个点,简明扼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免在高考中造成时间不够用。

主观题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它不光能够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主观题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对主观题的恐惧,规范答题方式,快速找准信息,使主观题的得分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关键是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和训练,而不是仅靠一天两天的集中训练就能形

成的。

参考文献:

尚海丽.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试卷特点及复习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上一篇:某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下一篇:小博士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发生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