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通用13篇)
1.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一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论文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者,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一般都是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下面模模糊糊地听,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新人教版教材要求教师与学生多一些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教师对每位学生有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偏文的科目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容易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数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无法做到这一点。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建立一种轻松愉悦的上课气氛,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师应该对每位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放下教师的架子,多关心、帮助学生,跟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既能轻轻松松地学数学,又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大大的提高。
2、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对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至关重要
如今,创新教育在全国学校中得到普及推广,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不同的情景创设,鼓励学生打破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多种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习思想上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自身特点的不同,导致在数学学习态度、成绩等方面产生差异,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这对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视数学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认识到在课堂上自己才是主体,不管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多跟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总之,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相信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指日可待。
2.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性
初中课堂教学程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学中,要积极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等方面出发,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预习,然后在课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当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立即给出答案,要多给学生一些合作探究的时间,让学生从根本上培养其自学能力。
二、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数学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是一个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的教学方式,将基础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对基础薄弱的小组倾注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鼓励,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通过有趣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可以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学好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和高昂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教师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中引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学的影响,开放教学形式,更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3.浅谈如何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篇三
河北省黄骅市第二中学/李桂云
新课程教改中‚站在讲台上的数学老师茫然了。于是我们走入其他课堂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教师不停地点击鼠标,播放着闪烁的画面,舒缓的音乐,热热闹闹,代替全部板书,也取代了实验。学生看不到教师的亲手示范,学生不能亲手操作,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机灌”代替了“人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忽略了学生从事实中的感性认识。
在新课程面前,我觉得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我们该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和学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效的课堂追求什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过去,我们总是用学习结果带来的成功或利益来教育孩子们,殊不知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甚至比结果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学习过程,孩子们在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过程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注意“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才更有意义?”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老师们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堂教学设计.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创设问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钓”法。所谓创设问题,就是把课堂教学相关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创设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一、课堂首问,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有技巧性的课堂首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例如,教授垂径定理时,课前提问:“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吗?”
二、课堂连问,引发头脑风暴,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问题层层推进,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编的问题也应略高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三、小结再问,整理知识方法和体会。
课堂小结时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我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其次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上台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的我最后给知识补充完善,给学习心得体会给以肯定和建议。
四、课后思考,温故而知新,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埋下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作为“导演”的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
4.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四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就显得格外的迫切与重要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同时也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效的教学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专业与水平不断地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得预设的学习结果并学会学习,同时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积极发展。具体表现在:在认知上,促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促使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从不热爱到热爱。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感受到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与价值,同时享受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精彩的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
二、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案例:在人教版二十四章第四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教学时,笔者提早一天叫学生自己做了一个圆锥模型,上课时说:“这节课我们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圆锥的侧面积怎么求呢?你能以你制作的圆锥模型为工具,运用已学的知识探究出圆锥的侧面积吗?能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经过约2分钟的时间,笔者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了方法------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展平成一个扇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又问:“圆锥的侧面是曲面,怎么求曲面的面积?”“利用转化思想把曲面转化为平面。”大多数学生齐答。一小部分学生欣然一笑,把圆锥的侧面剪开。又过约1分钟,有一学生高兴地喊:“老师我知道了:其实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剪开的扇形面积S圆锥侧面积=S扇形面积= ”“,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老师我的是S圆锥侧面积=rl”,“我觉得是S圆锥侧面积=πrl”,“我认为是S圆锥侧面积=πl”学生抢着答。大概过了五分钟后,我叫各种答案的代表站起来解释。“沿圆锥的一条母线剪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根据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得到S圆锥侧面积= ”“能解释n、R各代表什么吗?”“n指扇形圆心角的度数,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我的方法和他的一样,但得到S圆锥侧面积=lr,其中l是扇形的弧长,r是扇形的半径。” “我的方法也一样,但得出的S圆锥侧面积=πrl,其中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l是圆锥的母线。” “我得到得S圆锥侧面积=πr,其中r是圆锥的底面半径,h是圆锥的高。”“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作为公式该选哪个呢?为什么?”“第四种,求圆锥的侧面积,就该已知圆锥的相关量,而第三种虽然也已知圆锥的相关量,但比第三种复杂,所以我觉得应该采用第三种作为公式。”笔者笑着为他鼓起掌。接着,教室里掌声一片。
上述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言的机会,才使得学生有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一种比一种巧妙,最终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生成。
针对以上案例笔者认为要做到提高课堂效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动起来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应用过程,是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技能与方法用于训练和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体验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问题有层次性,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得到葡萄”之感;而且要使问题有挑战性,要给学生留有做数学与思考数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2、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去经历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发现的成功喜悦,才能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
3、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老师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老师教给我的,我把它记住;我自己参与的,我会明白。”所以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不是权威,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而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情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数学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
5.关于初中生的有效学习方法 篇五
把学科基础打牢,而不是依靠提前学习。
今天上午我们有个家长和我聊天,说我们暑假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提前学习啦!比如我在你们这里报了记忆课,把诗词曲赋能背的就背了,我还报了新东方的课,把初一初二的课本提前学习一下,我做了这么多前期工作,为什么孩子上初中以后成绩还是不断下滑?我想说,背诵工作当然要做,这些是属于起步的,那么这个阶段要掌握。但我认为提前去学习,这个意义不是很大,因为如果你现在学会了,如果学好了,你学的很认真,那么你上课干什么呢?对不对?你上课做什么呢?你前期应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而不是去把整个书都看完,应该是把自己的基础打牢,把自己的文科类的科目压力降低,这样你将来的投入时就可以把文科的压力减少一些。比如英语,你在前期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单词基础打牢。你的小学老师可能是语文英语一起说,用语文来形容,那你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尤其好的初中好的老师,有些好的,老师就会用英语给你授课,那么你听不懂怎么办呢,对吧?所以很多英语不好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只能接受老师30%-20%的传递的知识,那么如果你英语基础打好,那你就可以接受80%乃至100%!所以我觉得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
前面说了一个是时间的管理,第二个就是说要打好你的基础,把基本功的地方做好,基本功做好了,你后面的学习才相对轻松、容易,效率才高。这是我给大家提醒的,一个是时间管理,一个是打好课程基础。
6.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六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好的观察能力,是促进感知活动的基础,只有具备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提高思维的敏捷度,才能更好地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只有具备好的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方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
二、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那么他们就不会投入地学习,数学教学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更不用说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利用数学中的数、形的特征以及灵活应用读、讲、练以及讨论的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熟悉、了解很多的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感知
初中生对数学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时不可能全部的感知到,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对知觉的感知能力,主动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的观察与分析,然后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去感知看到的事物,这样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例如,运用公式法求解方程中,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性质与特征,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1)(x-3)2=9;(2)x2-4x﹢4=16;(3)x2-4x+9=0。让学生对这三个方程进行观察,然后分析它们的特征,这三个方程的一边是不是可以变换成完全平方公式等等,通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分析问题,从而积极主动来分析数学现象,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新知识的获取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初中数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好时机,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设置疑问,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创设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并且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相符合的问题情境,并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并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指导学生的实践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是与实际事物相符合的,但是有的时候由于实践经验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也存在不相符的情形,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同时注重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客观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各类数学知识的综合,如果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再回归到生活中,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类的实际问题,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比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景观的平面图建立坐标系,写出各个地点的坐标,然后再确定位置,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更好地为观察分析能力做好基础。
7.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探析 篇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39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在课堂的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作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数学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建以提高效益、关注学生发展为目的和根本的高效课堂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想法。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这就提示数学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充满趣味的或者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形成良好的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意识。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我在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相关的数学知识。这就势必要求数学教师做到:
(一)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参与
没有经过巧妙设计的课堂是死板而缺少活力的,没有经过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应当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做到熟悉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知识水平及对教材的分析,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在渗透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大胆灵活地跳出课本,增加补充其他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素材,甚至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作灵活调整,在总体上应当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成就感中自信地深入学习。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而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则能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并展现数学课程的特殊美,同时,还能让精心设计的教学鲜活起来,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及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因此,我建议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时兴趣盎然,让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的过程更完整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掌握课堂调控艺术,并进行有效的探究
教师应当掌握基本的课堂调控艺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的各类变式题组,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注重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训练的主线作用。不同问题应有针对性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提问,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和质疑。同时,课堂组织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课外学习、课堂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當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和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重视学法指导
这里我们所说的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进行听、说、读、写、做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均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非常注重教会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在课堂上对教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善于与其他同学进行知识的交流等等。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基础才能巩固,数学素质的发展才能全面,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要经常性地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对于学生的进步与退步有准确的把握,并通过总结分析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树立学习的信心;有效的教学评价,还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当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非常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可见,正确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还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8.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八
海澄中学 甘亚达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重形式、轻实质,高投入、低产出,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的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为了能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取得显著成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以下几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知识与技能是学生认识数学世界的载体,是学生搭建数学知识结构的必然阶段。过程与方法是到达彼岸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认识、丰富数学学习经历的重要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升华,是构建并完善素质、人格和世界观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的每堂课都应该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要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应有所侧重,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目标设置既要符合“课程目标”中“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现阶段、本章节的具体目标定位,避免广度和深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关键。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中绝对的、万能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失败的。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计算、概念、几何、应用题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特点,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于内容的不同特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会变得高度有效。”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能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心体验。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第一节课时,教师利用放缩尺画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头像,学生顿时满腹狐疑,“我们的数学老师又不是美术老师,为什么要用简单工具画出这张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头像呢?”教师抓住学生心情愉快、求知欲高的时机进行愉快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正统的教学方式,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就好象一个厨师做一道色香味俱全可口的菜,我们知道,一道好菜除了主要材料以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佐料,佐料放多了,失去了主料的原味,不放佐料也不行,虽然有营养,但难以下咽。在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要有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是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中来。
五、适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象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例如教学“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可以形象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六、精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感染力,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呈现、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概括起来就是要“精、准、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对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对象: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整式的积。通过这样的精、准分析,既可以正确表达数学概念,又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1、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2、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
3、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
4、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
5、问法灵活,发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
如,笔者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为什么成年女士喜欢穿高跟鞋?”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八、表扬评价——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的或错的、全面的或片面的,教师都发出表扬命令:掌声鼓励,“啪、啪、啪”。一节课上,表扬的掌声不断,我们应反思一下:无度的表扬激励有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应该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上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滥用表扬评价,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孩子若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孩子若生活在赞美中,他学会充满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赏识表扬是激励学生获得心理需求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适度的表扬评价,能强化学生自信、自爱、自尊的信念,化作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协商评价法、延缓评价法、激励性评价法等。如,有位数学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的试卷上教师写了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个60分比别人的90分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你今后多动脑,勤思考!”从而给“冰冷”的分数赋予了人文情调,既指出了他的成功之处,又提出了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更是激励与关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评价语言要真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真正起到评价的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9.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篇九
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方式中几种低效方式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和办法。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课堂;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具普遍性的现象,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课堂提问。本文拟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与评价作探索,供同行研讨。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某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是多样的,在实际的处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低效提问,例如以下四种方式是低效的。
1.“玩跷跷板”式提问
据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提问有重要影响。教师的提问因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同而不同,教师比较倾向于让好的学生回答具有“论证性”的问题,而让差的学生回答“判断性”和“描述性”问题,甚至在语言风格上,教师对好的学生采取的民主型风格,对他们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而对差生所使用的专制型风格,对他们是一种打击和排斥的态度,这种“玩跷跷板”的游戏导致了学生参与提问的不平衡性更加明显。
2.“对牛弹琴”式提问 由于师生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老师在课堂中“义正词严”、使用强迫性的语言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只有“是”或者“不是”的选择。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有在机械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教师是在“对牛
弹琴”了。
3.“踩西瓜皮”式提问
有的教师备课时未对课堂提问作设计,上课提问随意、混乱,没有逻辑性,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那里。课堂提问指向不明确,有时提问很密集,有时稀稀拉拉,有时跨度很大,有时跨度很小,思维缺乏连续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若干策略
1.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明确提问的目的,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目的要求不同,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以利学生知识迁移的回忆性问题;引导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叙述、比较、说明等理解性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应用性问题。
2.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难度
据研究,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而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将导致高思考力水平的下降,太难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
3.瞄准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
(1)在介绍新概念时提问
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教学时从以下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1)概念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2)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条件?它们和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 3)如果改变或者互换概念中的条件和结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提问力求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2)在分析比较时提问
数学知识的内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许多知识存在形似神不似的差异,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就应当让学生把新旧知识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后,有必要对这两个方程的作一些比较,故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说出两个方程的共同和不同之处? 2)它们的解又有何不同?这一环节在一定的情况下,需要教师作出适当的提示,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发现,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鉴别能力。
(3)在知识应用时提问
学生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可让学生进行概念辨析,如下列四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10x2=9;2(x-1)=3x;2x2-3x-1=0;-=0;2)判断未知数的值x =-1,x =2是不是方程x2-2= x的根;3)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9x2=5-4x;3y2+1=2 3y;4x2=5;(2-x)(3x+4)=3。讲解时要讲清方程变形时,哪些属于代数式变形,运用了什么法则;哪些属于等式变形,依据什么性质。
10.探析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篇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引言:
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困扰初中数学教学的突出问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阐述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回归数学本质、揭示概念内涵、活用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同时也阐述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增强课堂交往的互动性、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发挥教师作用的主导性和讲究课堂评价的艺术性。
1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作用界定
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只局限于接受学习、记忆和练习,只有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创新,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施有效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符合教改新理念的要求,能把教师从高强度灌输知识中解脱出来,有效克服学生低效率学习的现状,促进课堂教学和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其二,符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不仅使学生有效积累数学知识,优先发展能力与素质,而且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高;其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能够将教学的目标性、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
2.1原则与具体操作相互协调,注重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以,以往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有效开展教学,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学中条条框框的约束条款所致。比如上课学生的纪律如何要求、考试的试题客观主观题的比例如何、成绩的构成如何等。正是这些条款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导致很多有效的教学都无法开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放宽学校办学自主范围,尤其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把握。比如数学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增加第二课堂,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压缩理论课堂,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理解数学的真谛,进而真切的感受数学的用处。比如利用第二课堂,举办数学月报,让学生们分担编辑、文字校对、撰稿员等工作,设置各种板块,把一些新颖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趣闻、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提炼总结。
2.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创意课堂例子
进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放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比如,比如学习科学计数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所在城市人口的数量、土地面积、每年的用电数量、用水数量等与生活较为贴近的数字,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学生可以看到马上就方便了许多;又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举例说周末咱们班48名同学一起去公园划船吧(学生热烈鼓掌表示赞同),然后教师说大船租金大船3元,小船2元,大家看看咱们怎么租船最便宜(这时大家非常兴高采烈的开始设计)。最后,教师告诉大家设租用大船X只,小船Y只,所付租金为M元。则:5X+3Y=48;M=3X+2Y,得到:M=1/3X+32因为:0<5X<48且X为正整数所以:X=9时,M最小值=29,所以租用9只大船和1只小船所付租金最少为29元。
2.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初中数学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初中“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应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以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他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能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在日常习题练习活教学中,要重点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与思考过程作为给学生讲清楚,不能仅停留在学生会做,能模仿的程度上,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
2.4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信息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其繁重的思维负担,因此减少练习才是教学减负的关键。数学教学增效减负的出路在于更新练习观念,在于将练习贯串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将练习作为信息输出和反馈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是信息流传播、接受、作用、反馈的一体化过程。收集学生学习结果反馈信息,对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教学针对性有着直接而显著的作用。一般情形下,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给学生提问释疑;可以集中安排时间来解决学生在近阶段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可以根据对学生练习结果的检查来及时补充讲解。这些方法均能够捕捉到反馈的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同样,信息反馈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结论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潜能,使整个信息流过程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同和参与。
3 结语
新课改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改变我们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指导层面上给于的方向性导向最为重要,也为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相信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必然会获得越来越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俊忠.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高育梅.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1.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实践了一段时间的有效课堂,看了相关的一些书本,对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甚至在新教材中也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一方面,我们对预习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一环节。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学习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会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加强展示的精彩和课堂的生气。
三、加强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
课前检测和当堂反馈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因此,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由,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每一节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的一个环节。
贵阳二十三中数学组 舒鸿莉
12.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 篇十二
这个道理我当年刚上初中的时候就被老师们灌输,而且大量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而且,初中数学跟小学相比,教授的知识点多,概念多,定义多,性质多,定理多,题型多,每一堂课下来任务量都不小,再好的记性也难以招架那加量不加价的知识点。而且,有的时候明明课上听的很明白,很透彻,但是过几天再复习这个知识点,恍如隔世,很是苦恼。所以,记笔记,记笔记,记笔记!
2有效防止上课溜号
老师们上课的时候除了滔滔不绝地讲和分析,也是要随时写板书的,那么在老师转身面向黑板的一刹那,我相信,这是一个同学们极其容易溜号的时候,即使没溜号,在那干瞪眼看老师写是不是也没有很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呢?那么,如果这个时候能够跟随老师一起记笔记,既能在课堂上就把知识点写一遍加深了记忆,同时也防止了活跃的思维溜出课堂,课堂效率想不高都难!所以,记笔记*3。
3专属你的学习资料
市面上教辅资料奇多,内容全面又权威,还分分钟后面跟着各种类型题、中考题,印刷字体整洁又漂亮,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当笔记了。可是这样真的好吗吗吗??教辅上的知识点太客观,而且太泛泛,有悖个性化学习呀。不造大家有木有过这种经验:自己写的东西自己懂,别人写的看不懂 。
13.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十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0-01
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与从前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都是在不断的改变,教师已经不再是像从前一样只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和分析,枯燥的将一些理论性、应试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尽可能的做到帮助学生寻求一种学习的方法以及形成自主探讨和探究的精神。基于这样教学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同时对于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数学教师的角色以不再是传统角色,由从前的注重讲解转变为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積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恰好符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更大程度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开展教育工作必须要引起重视的。
(一)整体的教学氛围凝重枯燥
许多的初中院校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课堂氛围都很严肃,学生和教师形成一种看似对立的关系。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接受知识被动困难,这也不利于建立和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新课改的含义
许多初中并没有将新课改的目标融入到教学之中,这就造成教学的开展还是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中的作用,导致学生依旧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实践性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喜欢“一言堂”主宰课堂教学
当前,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都会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而留给学生进行实践和消化的时间很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下降。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和学生形成角色都发生一定的转变,教师应该学会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应该更好的辅助学生开展教学,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按照传统模式开展,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和措施
初中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发生变化的同时,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设定也在改变。所以教师要学会转变从前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室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会自主探究、亲自实践,从而掌握知识和要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也必须要学会转化自身的角色,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不再像从前一样被动的接受知识。
(一)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呈现,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引出教学问题
顾名思义,情景教学就是以情景的方式植入教学的教学理念,以生动丰富的色彩、画面向学生阐述学习的内容,它能够使学生激发对学习探索的欲望。此外,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更欣然的接受这一上课理念,由被动的上课心理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再引入教学的最主要内容,学生的思路始终都跟着教师走,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以及有助于学生引起思考,积极响应教师,从而促进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形成。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因此,教师应充分的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这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论是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提升学习效果,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二)以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大多数时候,在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问题发生改变,就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这时候,就是对于教师提问的要求了。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通过提问的方式积极主动的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在进行几何知识教学的时候,要训练学生自己拿着三角板进行操作和比划,从而通过动手来掌握解题的能力与方法,更好的发现和总结初中数学学习当中的规律。
(三)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不能在只看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内容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和要领之外,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将数学的理论知识引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解决实际性的问题,这才是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数学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一方面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对于课堂教学完全没有兴趣,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同时也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具备可操作性,一遇到实际的问题就无法正确的解决。又如初中数学教师讲授《三角形的性质和定义》时,上课之前就应将三角形的所有内容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三角形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无论是等边还是等角这种易混知识点,学生有任何的疑问,教师都可以予以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重要知识,以此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初中数学要想更好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具针对性,并应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更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塑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此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白瑞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李平.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3,03:141.
[4]张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关于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推荐阅读:
如何激活数学课堂教学09-22
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08-30
用“情景教学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07-18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09-13
淘宝会员激活促销方案07-04
强化班组建设 激活三基08-14
激活资源,培养学生守法意识06-17
各地全力激活党建新动能09-06
江苏农村连片整治激活串联效应上09-03
关于初中学习方法的书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