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

2024-07-31

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共6篇)

1.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 篇一

《记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1.说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醮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也有对觉醒的国民的呐喊。《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讲读课文。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对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记念刘和珍君》感情真挚,感悟深刻,具有典型人文性。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教学目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②教学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③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

2.说教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3.说学法

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朗读、质疑、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大意。

②探究法。

4.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背景导入法,“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背景导入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阅读全文,理清思路。围绕“记念”,引导学生认识第3、4、5节为叙述的主体,介绍了刘和珍君生前与遇害的情况,第1、2

节交待了写作的缘由,第6、7节揭示了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③结合课后练习二,整体感知,课文记叙刘和珍的事迹,包括预定《莽原》、反抗校长、虑及母校、参加请愿等,认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反抗、从容勇毅的精神。结合神情“始终微笑着的”感受刘和珍的乐观坚毅的性格。

④探究课后练习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含义,以及探究第二节第一二两句“真的猛士”的含义,了解作者对反动政府暴行的愤怒、对走狗文人的抨击、对战斗者的激励的感情。并背诵第二节。

⑤朗读第四节,探究第四节的几个独立段作用以及“沉默”段与“当三个女子”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激愤感情。

⑥借助陶潜的诗以及“至于这一回”“苟活者”句的理解,认识第六七节中关于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⑦探究“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当时社会的状况。

⑧课堂小结。作者通过纪念刘和珍君,表现了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揭露了反动政府的残暴罪行、走狗文人的卑劣无耻,同时激励战斗者“更愤然而前行”。

⑨作业。搜集鲁迅、刘和珍相关资料互相交流。为刘和珍塑

像设计说明书,200字左右。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5.板书设计(略)

2.《记念刘和珍君》 篇二

讲课教师平遥三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4)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文章总体思路(读·研)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读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研习(研·点)

1、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她善良温柔,渴求真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嫉恶如仇,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斗争,勇赴国难,不怕牺牲。B、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五、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六、拓展练习(练)

请为刘和珍写一篇颁奖词100字 例文:屠呦呦 莫言

革其成就带来重大变

§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疾寄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这也能解释它在对抗严重疟疾上的强力功效。青蒿素对遭受严重寄生虫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研究成果对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七、感悟提升(悟)§ 抗战胜利70周年 § 国庆节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

3.《记念刘和珍君》 篇三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选自《记念刘和珍君》)

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作者在文中对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1.D

2.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指的是事实;说她们是“暴徒”,这是段政府对她们的诬蔑。B项:“流言”指代错。语段中说的很清楚: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C项:惨象指代错。应为“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2.试题分析:驳论要抓住本质,做到一针见血。B项驳“暴徒”的句子错,应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C项驳“利用”的句子错,应为“那时是欣然前往的。”D项两处都错,没有抓住谬论的本质。

4.《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四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虽然有的人还苟活于世,但他们已与行尸走肉一样,与死了没什么两样;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终究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正所谓“淘尽黄沙始见金”,而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

二、结构把握

1、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④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局部思路

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

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逻辑顺序。

3、具体思路: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学生明确后,引导背诵。

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

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

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再看第四节:这一节共有5层意思。

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

齐读课文一、四两节。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理思路?

明确: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

理清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怎样理清呢?

明确:①把握主旨;②理清脉络;③弄清顺序;④列出纲目。这样用本节课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

四、当堂默写课文第2节。

五、布置作业:

1.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

2.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3.小作文《刘和珍小传》

课文记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从这些事迹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讨论)

【明确】

①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与众不同,追求真理;

②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第二

【教学内容】

1.进一步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理解“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练习:

1.注音:

噩耗

è

羽翼

屠戮 lù

浸渍 zì 菲薄 f i

2.释词:

喋血

屠戮

长歌当哭

赁屋

寥落

桀骜不驯

深味

欣然

殒身不恤

洋溢

诧异

广有羽翼

【附答案:血流出来的样子;杀;拉长;当作;租借;稀疏;顺从;体会;高兴; 顾虑;充满而流出;惊讶;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3.小作文

《刘和珍小传》

二、分析第一部分

讨论:

1、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

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的丑剧。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一个状语,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3、“正告”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字典里的意思是“严正地告诉”,规劝,语气比较庄重,一般用在事前。文中应是“郑重地告诉”。(注意和“警告、忠告”的区别);引出本文写作原因和目的。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5、“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从几方面说明原因)

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6、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可见正视是首要的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社会的斗志,才会为推翻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哀痛者——忧国忧民;幸福者——奋然前行,英勇斗争,并以此为幸福。和庸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哀痛,却也因此成了真正的幸福者。

7、三个“必要”各指什么?

①针对烈士刘和珍;②针对魑魅魍魉的世间;③针对忘却的救主。

三、分析第二部分

这是文章的纪念主体部分。见姓名→见本人→听讲义→永别。(思路)

讨论第三节第1段:“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

问:作者先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我们已经知道,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考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结论。那么,作者在这里前后两次选出的判断、角度相同吗?

这里前后两次判断并不矛盾,肯定是从“师生关系”角度讲,否定是从“革命精神”角度讲,而“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

1、句子主干:[待到„„时候],我(主语)才见(谓语)„„泣下(宾语)。充分说明其责任感。

2、第四节抒写了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与义愤。在这部分里,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为了体会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采取朗读法。朗读原文;删掉虚词朗读。体会情感作用与文章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才„„便„„”说明时间之短,其哀莫可名状。

3、第四节第1段:“中国人”是指哪些人?

结合介绍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倾向,再引导学生联系第七节第1段中的“中国人”进行分析,“中国人”是泛指,既包括反对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

第5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灭亡。”(课后“练习”二.3)修辞:对偶、反问、反复

★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

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4、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齐读第四节,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讲解重点段落的含义

2.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朗读第四节,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五节

1、为何详写刘和珍遇害场面?为何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都是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突出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2、“当三个女子„„这是„„伟大呵!„„抹杀了。”

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

伟大——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中国军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八国联军”的意志,“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中外杀人者互相勾结的结果。“妇婴”专指女子,即后面所讲的学生。(“八国联军”指题注所讲的八个国家,不是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衬托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的自夸。反语。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2.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引导学生讨论。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

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附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1]本篇在收S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

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华盖,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和尚华盖罩顶则走好运)

5.《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3.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4.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侧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看看先生是如何安排思路的,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二、介绍背景:观看视频——《无声的中国·三一八惨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上,后由作者编入《华盖集续编》。

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本军舰炮击天津大沽口的侵略行径,北京各界人士和爱国学生五千余人集会在天安前游行示威,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女师大师生是由学生会组织上街的,领队的就是年仅22岁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行进在队伍前面的还有张静淑、畅德群等,都高举着纸旗,呼喊着口号。当来到铁狮子胡同附近时,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向清愿队伍开枪射击,并用大刀、铁棍乱砍猛打。打死打伤200余人,刘和珍走在前头,首当其冲,中弹倒下。张静淑和杨德群先后前去搀扶,也相继中弹。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 1 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注意各标题之间的联系。(放朗诵视频,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听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1)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2.文脉梳理

(一)纪念动机:一.写作缘由 二.写作目的

(二)纪念内容:三.回忆交往

四.请愿经过

五.死难现场

(三)纪念意义:六.经验教训

七.死难意义

四、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第一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侧重悲痛的回忆和哀悼

①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者。②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第二部分: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侧重愤怒的揭露和控诉

③生平事迹:女师大风潮 赁屋授课 ④遇难经过:欣然请愿 三〃一八惨案

⑤讽刺暴行:‚伟大‛ ‚伟绩‛‚武功‛(反语)

第三部分:议论‚三〃一八‛惨案教训和深远意义——侧重探求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⑥总结教训:煤的类比——不宜用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陶潜的诗——青山埋忠骨有亲人友人哀悼亦足矣 ⑦热情讴歌赞颂:出乎意料——当局者竟这样凶残 流言家竟如此下劣

中国女性如此从容

惨案意义——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鼓舞人们前仆后继

五、课堂小结

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思路的起点是文本的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词,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地诵读课文。2.背诵第二和第四小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2.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独到。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体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二、分析鉴赏

1.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节。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

反抗校长——敢于反抗、有正义感

赁屋授课——思想进步、追求真理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责任感

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2.学生选择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议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自由发者。

学生甲: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就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作者处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中。

学生乙:作者写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踏着牺牲者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决心;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反动军阀和所谓学者文人的无比轻蔑(明知道这些东西会‚快意于我的苦痛‛而偏偏将最大的哀痛显示出来,这正是作者对于这些东西的严峻的示威)。

学生丙:作者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有作者的自谦,也有对死者的最大尊敬。„„

3.小组讨论: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4.作者一方面说“写一点东西”,另一方面又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请找出这些 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明确: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悲愤的感情贯穿全文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5.‚我还有要说的话‛ 6.‚呜呼,我说不出话‛ 说——痛悼、揭露、唤醒——悲愤 无话可说——悲愤至极

5.思考:文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刘和珍,还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名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的感情是:沉痛悼念,表达敬意,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和她们的勇敢。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罪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小组讨论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一二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三四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 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 ‚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举行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 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五六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 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 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 分悲愤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七八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 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 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九十小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 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全文总结

《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文章的二、四小节。2.完成《全程设计》上相关的练习。

6.记念刘和珍君_教案 篇六

【教材概述】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用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文中有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无比沉痛的悼念,有对反动派虐杀爱国青年的愤怒控诉,有对“沉睡在铁屋子”里的国民的呐喊。

第一部分,从我无法忍受追悼会场的悲凉气氛写起,由程君的要求勾起我对烈士的沉痛哀思。但真到动笔写时,却觉无话可说,因为作者已经“出离愤怒”了。第二部分,抒写作者无限的感慨,再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去揭露这个“非人间”的社会,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第三部分,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直至最后的印象。第四部分写自己听到噩耗时的惊愕,“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去“徒手请愿”何以被当作暴徒杀害呢!还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这“惨象”“流言”使“我”愤怒得“说不出话来”,照应上文的“出离愤怒”。第五部分愤怒控诉反动派的暴行。第六部分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沉痛地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经验教训。尽管作者不同意“徒手请愿”,去做无谓的牺牲,但是,他认为既然已经有了牺牲,那么烈士的鲜血是会唤醒一些人继续前进的。第七部分,作者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慷慨激昂地陈述烈士死难的意义,对刘和珍等人临难从容的勇敢精神进行热烈讴歌。

本文名为“记念”却不像一般纪念文章那样以叙述死者生平为主,而是紧密地把叙述和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七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的经验总结。三者交错融汇,内容丰富而不显庞杂,是因为作者始终以悲和愤为线索,将所有内容归于“记念”这一中心。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流言。如此多的内容,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动用多种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所以这篇文章的记叙和议论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这是文章的一大特点。

鉴于文章的内容和特点,本文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为正义、为真理而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难点是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意。

思路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感受作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下方法突破重难点: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筛选课文的有关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反复朗读课文,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突破: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叙事和写人的技巧,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

2.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

3.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叙事和写人的技巧,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4.反复朗读课文,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是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诗词导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写的一首小诗。当时的祖国大地正处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诗歌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虽满腔热情却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何等炽热的爱啊!鲁迅的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同样渗透了鲁迅炽热的爱的文章。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等,小说集《彷徨》《呐喊》等。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

2.基础积累

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①长歌当(dàng)哭--当做。②桀骜(ào)--不顺从。③喋(dié)血--血流出来的样子。④立仆(pū)--倒下。⑤惩创(chuāng)--惩罚,惩治。⑥殒(yǔn)身不恤--死亡。

信息筛选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学生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

第1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祭奠爱国死者、痛斥反动文人,二是唤醒麻木庸人(由爱到恨);第2部分(3-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共三节,三是刘和珍在**中的表现,四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概况,五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细节(由生前到遇害);第3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是告诫人们徒手请愿不足取,七是烈士的牺牲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否定到肯定)。

能力提升

学生自读第①③④⑤节,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分析鉴赏

探讨:为什么详写府门喋血?

①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

②原因: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合作探究

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这种感情触及的“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真的猛士”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后人注意斗争方式,激励后人“更奋然而前行”。“庸人”是处在中间状态的麻木的国民,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亡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有恶意的闲人”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提示: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研读课文,先自己圈点批注,后同桌交流,再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明确讨论结果。)

拓展探究

假如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

【课堂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作业布置】

1.作者为何先写写作缘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

【板书设计】

写作缘由(1、2)记念主体(3、4、5)教训意义(6、7)

悼念、痛斥、唤醒追述、揭示劝诫、激励

爱--恨生前--遇害否定--肯定

【第二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由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记念”是文章的主体,可作者为何先写写作缘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

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写作意图:①悼念刘和珍。②痛斥反动文人。③唤醒麻木庸人。

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说肯定的,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大泼冷水。而是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

文本解读

合作探究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1)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B.“沉默”有两种含意、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2)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的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C.“文明”“伟绩”“武功”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3)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这段话。

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但”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提示:引导学生细心研读课文,先自己圈点批注,后与同桌交流,再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明确讨论结果。)

能力提升

1.“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它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得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中,“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分析鉴赏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入点,思考体会这一切入点的妙处。

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始终“微笑”“态度很温和”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谰言全都不攻自破。

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象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拓展探究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的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约300字。(如果完不成,可作为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作者的笔触涉及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作业布置】

写一则“三一八”惨案的简讯。

【板书设计】

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习题解答

一、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这些语句应全部找出,然后总结,看清感情发展的脉络。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以这句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第二部分: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部分: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部分: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部分: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二、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设题意图: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先找出刘和珍每个方面的行事,不要遗漏,再总结分析刘和珍的精神品质。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录课文关键语句,有的要点则是对课文语句进行改造或补充后形成。

参考答案:

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

1.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2.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三、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标示出来。结合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2.4节。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设题意图:考查和训练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能力。揣摩、品味语言,要结合全文的语境和段落语境,既要对其中重点词语着重分析,又要对全句的深层意思进行解说。

参考答案:

1.“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2.“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3.“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4.“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设题意图: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解答自己感兴趣和钻研过的问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不要求答案统一。

资料选编

为纪念“三一八”惨案80周年,特选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小传,以表缅怀。

刘和珍烈士

刘和珍(1904-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舰驶入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感冒,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杨德群烈士

杨德群(1902-1926),女,字先哲,湖南省湘阴县北乡人。中国国民党党员。

1913年,杨德群考入湖南女子师范学校,在杨昌济、徐特立等著名进步教师的教导下,她开始接受新思潮,并立志要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妇女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她刻苦学习,成为学校中成绩优异的“高材生”。

1918年,杨德群毕业之后应邀赴向警予同志创办的溆浦小学任教,在与向警予共事的日子里,她学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并将其融汇于自己的行动之中,被誉为“任事勇而抚幼慈,教人尤注重人格”的好教师。1924年,杨德群为提高自己的水平,考入武昌高等师范,1925年她来到北京,考入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1925年秋,杨德群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国文系预科乙班学习。

杨德群在女师大期间,潜心于社会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寻找改造社会、解放妇女的途径和方法。她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曾对好友雷瑜说:“我们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呵!……我们知道世上的女子除了在俄国的最少数的女子外,其余都是过着非人的生活,而大多数的男子亦复如是。陷女子及大多数男子过这非人的生活的原因,当然是万恶的礼教的束缚,及不人道、不平等的法律。而这种万恶的礼教和不人道、不平等的法律能久远存在的原因,又是封建制度及宗法社会经济阶级的流毒。要恢复人类的平等和自由,使男女均能过人的生活,非从根本上推倒现在的社会制度不可。”“我真痛恨一些自命知识阶级有觉悟的女子,天天只谈怎么穿、怎么玩、怎么吃。当少女时父母有钱给她,当为妻为母时,男子有钱给她,便以为是莫大的光荣。你说可悲不可悲,可恨不可恨呢!女子隔着光明的道路还是远着,我们应该怎样的努力呵?怎样的奋斗呵?我们还须知道努力奋斗,不是空口可以做到的,我们应该找到适当的方法和步骤来。”“我们一面应该潜心向学,一面还要以冷静的头脑去考察社会情形,尤须注意社会制度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杨德群非常敬仰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她利用课余时间,悉心于三民主义的研究。在孙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时,她挥毫写下“行不惑,教不倦,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中山革命精神。研究革命,宣传革命,实行革命,是中山革命步骤”,以表达自己献身妇女解放、社会解放事业的志向。

杨德群入学不到半年,同学们就为她勤奋刻苦、沉默好学的精神所折服,称她“富有思想,大有作为”。她秉性温和,虽然沉默寡言,但遇事从不畏艰难;待人诚恳和蔼,却从不出风头。她对国家大事和同学的事情,总是充满热情,以舍己为人和救国救民为己任。

杨德群对卖国政府疾恶如仇,对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忧心忡忡,她曾愤慨地说:“处在这个内乱外侮交相通近的次殖民地之中国,倒不如死了干净。可是,我要死,也要先炸死几个卖国贼才甘心。”

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以兵舰炮击大沽口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并纠集英、美等八国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杨德群积极参加了反对日本等八国最后通牒的运动。

3月18日,杨德群清晨起床,利用参加天安门国民大会前的空隙时间,修改自己对学生会新章程的意见,同学进门问她“去参加国民大会吗”?她坚定地回答“要去的”。

上午十点,天安门前的国民大会汇集了各校各团体的代表,杨德群和同学们簇拥着校旗站在大会的群众行列中,她目睹受伤代表的血衣,聆听讲演者的慷慨陈词,仇恨的怒火在胸中燃烧,她对身边的同学说:“我的血都要沸腾了。”大会结束后,杨德群与同学们参加了游行,来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在全副武装的执政府卫队前,她和请愿群众一起高呼着“驱逐八国公使”“打倒卖国贼”等口号。

突然,段府卫队的枪响了,连珠似的子弹呼啸着射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广场的秩序顿时混乱了,人群夹着杨德群往后退去,当她发现自己的同学刘和珍被枪弹击中倒下时,她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逆着枪弹,向血泊之中的刘和珍跑去,就在她扶起刘和珍的瞬间,一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了她。

杨德群牺牲时仅24岁。

杨德群烈士以自己的生命说明了中国人民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坚强意志。她的斗争精神、高贵品质激励着后来人。在女师大的追悼大会上,学生们宣誓“待他日元凶授首报君知”。

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了杨德群舍己救人的高贵品德,他写道:“中国的女性临难竟然能如是从容,是出于我的意外。”“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他悲痛杨德群的牺牲“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骨为证。”

1931年,学校师生们为纪念这位巾帼英烈,在她学习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并刻上了《正气歌》中的千古名句“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以安慰先驱者,激励后来人。

设计点评

上一篇:服装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自荐信下一篇:工班大扫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