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教案

2024-06-20

艾滋病教案(精选10篇)

1.艾滋病教案 篇一

艾滋病教案

目的: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怎样正确对待爱滋病病人。内容:

第一章: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中国当代大中小学生对艾滋病现状的认识和分析。

第一节: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 第二节: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全球艾滋病问题

第一节:艾滋病对国家经济发展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第三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什么是艾滋病

第二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

第三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日常生活交往常识。第四章:中小学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

第五章:关爱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第一节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仍然是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感染率超过25%,该地区9个国家的平均寿命甚至低于40年前。该地区艾滋病不仅在毒品使用者、色情从业者等高危人群中蔓延,还已扩散到普通人群中。此外,在中东、北非和东欧等地区,也没有迹象显示疾病蔓延有所减缓。在欧美等高收入发达国家,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普及,艾滋病死亡率已大为下降。但因为一些人放松警惕,参与吸毒、色情交易、同性性交等高危行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新增染病人数又呈现反弹趋势。在加勒比海地区,艾滋病已经成为15岁至44岁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在北美地区,女性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升。

多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积极努力,防治工作也有所进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2005年

11月21日发表的2005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05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报告指出,2005年以来,全球已有

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使自1981年以来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达到2500万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布状况来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仍然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多的地区。目前,只有全球人口10%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05该地区新增感染者32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2580万,占全球总数的70%。

第二节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

拥有众多人口的亚洲感染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正处于控制艾滋病蔓延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大部分亚洲国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病毒的传播仍主要局限于高危人群中;另一方面,该地区已成为疾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2005年,亚洲地区共有11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共有83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

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目前疫情以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我国传如特点:分为传入期、扩散期、增长期 传入期:1985——1990年 扩散期:1991——1995年 增长期:1996——2002年至今 注:幻灯片02—02

第二章 艾滋病问题

第一课艾滋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艾滋病对非洲国家自独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肯尼亚国民经济增长率从1977年的4.1%下降到1987年的2.5%十年间几乎降了近半数到1988年2.7%。

联合国人口处对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口均期望寿命预测。注:放幻灯片02—04讲解:南非目前期望寿命是63岁但是因为艾滋病的蔓延人均减少7岁。

艾滋病的流行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劳动力质量降低,数量减少使平均使平均期望寿命缩短生产力总值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

第三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课艾滋病常识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同性间的性接触传染

2、血液传播

3、污染而未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5、母婴传播

实验证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都带有HIV。因此可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1)性接触传播 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传播 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②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I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 ③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

(3)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

三、主要临床表现(一)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段时间。艾滋病的潜伏期的计算,是从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或静脉输注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到出现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此病潜伏期因人而异,比一般传染病长,为6个月到14年。由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染的约4.5年,同性恋者约3年,平均约为6年。(二)临床期

艾滋病感染可以分为三个期,最初是HIV感染,继之有的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 relafed complex ,ARC)有的最终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

HIV感染了T4细胞,破坏了T4细胞能,根据细胞功能缺陷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临床期。

根据近年全球资料分析,诊断为艾滋病病例者,仅仅是感染HIV者中的一小部分,占1/100,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占感染HIV者的1/10,也就是说,艾滋病例:艾滋病相关综合症:HIV感染者的比例大致为1:10:100,呈“金字塔”形。歧视可能会对艾滋病防治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歧视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如:

●使感染者过度焦虑和紧张,丧失自尊心和感到悲观失望;

●使人处于孤立状态,会使个人去做伤害他人的事;

●使流行转入地下,预防和治疗工作难以开展;

●导致人们害怕了解是否被感染、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血清状况,妨碍了预防措施的采取和寻求治疗;

●导致人们担心被怀疑,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不安全的性行为;

● 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及家庭的人权常常遭到侵犯。

第五章

关爱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

世界卫生组织:关爱艾滋病人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在马尼拉发表声明,呼吁人们关爱艾滋病人,并警告说亚洲人对艾滋病缺乏了解、恐惧以及难以接受等态度可能会形成有助于艾滋病传播的环境。

声明说,由于人们对艾滋病人持有错误态度,有些艾滋病人拒绝承认患病,甚至拒绝接受治疗,许多有过危险行为的人也不愿接受检查,从而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主任尾身茂说,艾滋病对公众健康揭示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仅用药物来治疗。最令艾滋病人痛苦的是人们对艾滋病人的偏见和歧视。

为了提高公众的意识,今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将重点考虑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偏见和歧视。

目前全世界共有400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西太平洋地区的艾滋病感染者约有140万。但世卫组织的官员说,如果人们不改变对艾滋病人的偏见和歧视,该地区的艾滋病人数字将增加。

注:同时播放幻灯片,根据具体事例说明歧视艾滋病患者对社会和个人会造成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2014年12月

艾滋病教案

2014年11月

预防艾滋病活动资料

2.《预防艾滋病》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5 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对象:六(4)班学生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缩写)?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

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5、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表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

6、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7、预防措施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3.艾滋病小斗士教案 篇三

(一)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什么叫斗士?

2.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士。

3.师: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那么,小斗士呢?就更伟大了。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学生齐读《艾滋病小斗士》),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5.学生自由回答。

6.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出示生词,读一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并思考:根据所给的词语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恩科西”、“艾滋病”、“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2.学生自由发言。(主要讲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与病魔做斗争,并且关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第2,3,4自然段,感悟“不幸”

1.出示图片:请大家看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这些患病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地描绘一下。

2.师:你们了解艾滋病吗?谁来说一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病人因体力消耗而极度虚弱、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从而导致死亡。)

3.所以说,艾滋病患者是痛苦的,是不幸的。小恩科西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遭遇到怎样的不幸呢?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并说一说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并思考。

5.讨论交流:

(1)“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当学生找到此句时,教师出示这句,并发问:再读读这句话,要特别注意哪些词呢?并说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竟然”:一方面说明恩科西生命力顽强、毅志坚定。另一方面说明他能活这么长时间出乎大家的意料。“挺”是什么意思?用“坚持”,“撑着”这些词换它好吗?为什么?从这个词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教师导问:“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比喻大纠纷。)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全校的大多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一说)

备注:如果学生找不到这句话,教师则提示说:“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细读第5,6,7自然段,感悟“抗争”

过渡:面对巨大的不幸,恩科西是如何抗争的呢?5,6,7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它所做的三件事,你能把它们分别概括出来吗?

讨论交流。

1.出席艾滋病研讨会,不断呼吁。

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词语?并说一说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教师抓住“纤弱”这个词语,深入发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身体虚弱。已经不行了。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小恩科西他想到的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2.那么,第二件事是什么?(出席2000年的艾滋病大会。)

师:那么,此时已到艾滋病晚期的恩科西,已经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联系全文,大家描绘一下。

师:是啊,我们都很清楚,此时的恩科西,已经骨瘦如柴,身体极其虚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恩科西仍然坚持发言。那么,哪位同学能够有感情地读一读他的发言。此时此刻,他心中想到的,依然是——他的心中,永远只有别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关心他人。有爱心。)的确,小恩科西是令人敬佩的,发言是感人肺腑的,他道出了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所以,“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

师:当所有与会代表看到骨瘦如柴,已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恩科西站在的面前的时候,当他们听到他那感人肺腑的发言后,各国代表们的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是啊,小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令人感动。从他的发言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他代表所有艾滋病患者,在与社会抗争。这抗争其实在唤醒人们,应给予艾滋病患者足够的尊重与帮助。

3.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从中你可以悟出什么?(1。小恩科西对未来充满希望。2。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

过渡语:恩科西如此热爱生活。顽强斗争,令人感动。可是艾滋病冷酷无情。恩科西的病情开始——(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三)学习第8,9自然段,感悟“关注”

1.教师导读第8自然段: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学生读)6月1日那天,被艾滋病——(学生读)

2.读了这段话,你的体会是什么?

3.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是怎么说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呢?请大家抓住有感情地读一读。

(安南:感叹。曼德拉:痛切)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恩科西面对着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自强不息,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真正的斗士。

2.那么,做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面临过挫折和失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请用“不是……而是……”练说。

(例:面对挫折,我们不是悲观消沉,而是要坦然面对,乐观自信。要有爱心,去帮助其他遇到“天灾”的人)

板书: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小恩科西

小斗士

抗争

4.艾滋病的预防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

2、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预防途径

3、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基础知识

二、授课年级 初一

三、教学过程

1、回顾

(1)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2)艾滋病传播有哪些条件?

(3)哪些日常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2、导入

看视频——艾滋病公益广告宣传片(基本涵盖课堂内容)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乳汁等体液传播。

(1)通过性传播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性交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3)通过母婴途径传染的途径:首先,患有艾滋病的孕妇,可以将艾滋病病毒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传播到胎儿体内;或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已被污染的阴道时被感染;或是在出生后,通过患病母亲的乳汁而感染。

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4)这些行为会感染HIV吗?

a、输血、注射、治牙会感染HIV吗?

答:如果所输的血液经过严格的检测、注射用具真正做到一人一套、治牙用具也真正做到一人一套并且养个消毒钻头,感染HIV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如果行医者没有执行血液检验消毒制度仍有感染HIV的可能性。b、美容、理发、纹身会感染HIV吗?

答:任何用具,只要是共用的、能刺破皮肤的,又不能保证养个消毒,都有传播HIV的可能性。因此,在做美容、理发(特别是剃刀修面)时,要确信所用的器械已经过严格消毒。应避免纹身,如果做的话,也要使用经严格消毒的器械。c、鲜血会感染HIV吗?

答:从理论上讲不会,因为你没有接受输血。但是,如果抽血的枕头不是从未使用过的新针头,仍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提取了血浆再把红血球输回体内,且消毒得不到严格保证和操作不规范,危险性就更大了。

4、艾滋病的预防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a、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b、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c、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a、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b、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c、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d、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5、毒品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毒品?

毒品通常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水毒、摇头丸等)。毒品的种类繁多,初步统计,受各种国际公约、条约管制的达400多种。鸦片类毒品有鸦片(大烟)、吗啡及海洛因(白粉),它们都具有毒性,易成瘾。毒品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长期吸食或注射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易怒、呕吐、颤抖等症状,易使人产生幻觉,使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减退,免疫功能下降,并可导致精神失常,使用过量会造成中毒死亡。

(2)毒者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如果其中有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注射器就会被污染,那么艾滋病病毒就会通过针具传染给其他吸毒者。此外,毒品使吸毒者的体质下降,增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发病的可能性。

6、预防艾滋病三字经

艾滋病,是绝症,染上身,会丧命。

病虽险,请莫惊,要预防,须记清。不嫖娼,不卖淫,莫吸毒,免上瘾。

青少年,重童贞,结婚前,要自珍。好夫妻,贵忠诚,忌性乱,绝外情。

7、观看图片集——国际艾滋病烛光日志愿者的活动照片(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5.预防艾滋病教案(最终版) 篇五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分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的区别,从而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

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以讨论和情境再现为主,教学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自主性,并掌控好课堂气氛,尽量常设和谐、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学生评价:(1)学生是否学会判断安全行为与危险行为;(2)学生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安全行为。

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选择科学正确的生活方式。

1、全面了解与预防艾滋病有关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决定能力。

3、培养学生如何规避不安全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讲解什么是预防爱滋病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性为。

三、教学难点:

1、危险行为与非安全行为的区分与把握。

2、课堂讨论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情景再现法

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总课时:1课时(40分钟)

(二)分组活动:分辨危险行为时间:20/25分钟 教学重点:(1)判断行为的危险程度。(2)培养学生如何规避危险行为。

(3)训练学生如何将高危行为转化成无危行为的能力。(4)消除学生对日常现实生活中正常交往行为的恐惧心理。

(三)分组讨论:如何坚持安全行为,规避不安全行为,时间:18/18分钟。

(四)本课总结:时间:2/2分钟。

六、教学过程:

引导:艾滋病的传播是与人的行为密切联系的。艾滋病主要通过高危行为传播,而一般的的无危行为则不能感染和传播艾滋病,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活动来判断哪些属于高危行为,哪些是低危行为,哪些是无危行为。

(一)判断危险行为与非危险行为(分组活动与讨论)

1、目的:通过活动与讨论使学生强化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区分危险行为与安全行为的区别,判断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行为的危险与安全程度。

2、教具准备:

(1)分别将写有“高危、低危、安全、不确定”的分类卡分发给四个小组,每组一份。

(2)将写有日常生活行为的小卡片数份,每组一份。卡片内容:

社交性拥抱、共同牙刷、共同餐具、输血、无偿献血、蚊虫叮咬、共同剪指甲刀、在游泳池游泳、使用公用电话、共坐公共汽车、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身、吸食毒品、共同剃须刀、共同牙刷、共同注射器、与艾滋病感染者同班学习、打篮球、打喷嚏、人工呼吸。

3、具体步骤:

(1)教师讲解:“高危”行为即有被艾滋病感染的高度危险(感染率较高)的行为;“低危”即有被艾滋病毒感染的低度(感染率较低)的行为;“无危”即不会被艾滋病毒感染的安全行为;“不确定”即无法确定是高危、低危或无危行为。

(2)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小组10人)分别将行为分类卡(高危、低危、无危、不确定)和具体行为卡(日常生活行为)分到各组,并由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记录和总结,并主持本小组活动。

(3)将教室划分为四个区域,每小组由教师指定各自活动区域,让小组成员展开讨论。

(4)请各组成员按各自按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具体的卡片(日常生活行为)放入行为分类卡所代表的区域内,让本组同学讨论这些行为归入相适应行为卡(高危、低危、无危、不确定)是否妥当,最后,全组形成统一意见。

(5)本组讨论完毕后,可让同学走动相互参观其他小组的分类情况,比较一下各组的差异并发表个人观点。

(6)请学生回到各组内,教师启发:同学们所持的观点有什么依据?自己是否同意他人的观点?(7)教师公布正确答案:

A、高危行为:①有多个性伙伴②共用注射器③输血(输入未检测的血液制品)。

B、低危行为:①共用牙刷②共用前指甲刀③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身④穿耳⑤徒手帮助流鼻血的人止血。

C、无危行为:①利益社交亲吻②共用餐具③无偿献血④蚊虫叮咬⑤在游泳池统统游泳⑥坐公共汽车⑦使用公共电话⑧与艾滋病感染者同班学习⑨打篮球⑩打喷嚏。

(8)教师总结:说明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以及不传播的途径和预防方法。并且强调指出,只有危险行为才会传播艾滋病,无危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没有必要因此而产生正常交往的恐惧。并且着重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谨慎小心,避免高危行为,时刻作出明智的安全选择。

4、展示幻灯课件:

(1)如果没有预防意识,无意行为可能就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2)积极预防,高危行为也可能化为低危行为。(3)正常的交往行为是安全行为。

(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拒绝危险行为

1、引言:以上我们讨论和判断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应积极倡导安全行为,反对和拒绝危险行为,下面我们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思考并发表各自观点。

2、情景表演并讨论:(1)你的一位亲友病了,现在需要输血,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2)同班同学小王邀请你去纹身、穿耳朵,你是拒绝还是答应?(3)假如学校要组织你去艾滋病防治机构做义工,你愿意还是去还是拒绝?

3、教师小结(通过课件):日常生活中坚持安全行为

(1)坚持安全注射(包括注射疫苗)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销毁。

(2)伤口安全处理其他人处理伤口应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伤口。

(3)慎用血液制品、纹身、穿耳等刺破皮肤器具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最好不穿耳、纹身。

(4)了解一般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所以应克服交往心理障碍。(5)日常生活中应坚持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

(三)本课总结:

本课主要通过“分辨危险行为”活动和“如何坚持安全行为”的思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教会学生区分、辨别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标准与方法,使学生有了明辨行为是非的能力,自觉构筑行为的“防火墙”,更好地以自觉性为预防艾滋病。

(四)课后作业:

6.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2009) 篇六

[班级]:三年级班 [课时]:1课时

[课题]:禁毒防艾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2、正确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3、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4、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措施]:有关艾滋病禁毒的影像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活动、游戏、DVD碟片 [上课教师]:孔茂辉 [授课过程]:

艾滋病(AIDS)是“获得(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由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我们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各种细菌、致病微生物的。在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的保护下,我们才不至于受到它们的侵入、滋生各种疾病。而艾滋病病毒的致命之处就是侵入、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得人类丧失了对外界细菌、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染上了艾滋病后,人体就变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即使是微小的感染也可成为致命的病灶。它已经成为人类的可怕杀手,最终导致艾滋病人死亡。

一、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1)人口平均寿命缩短:29---45岁死亡(2)死亡人数增加,劳动力减少(3)社会经济负担沉重(4)影响社会的安定(5)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艾滋病传播的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说明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对它要有深入的了解后还会预防,并且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你们的家人是我们目前每一个同学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艾滋病、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7.《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篇七

【班会背景】: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高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

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

【班会过程】:

一. 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 同学讲解

(一) 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

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

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

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

(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

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

8.艾滋病日主题班会教案 篇八

一、成立‚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___

成 员:___、___、___、街道计生办工作人员、__服务站工作人员、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

二、活动主题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一)12月1日上午,__社区门口进行义诊宣传咨询活动,拉横幅并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礼品、安全套。

(二) 张贴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画、出一期有关结核病防控内容的板报。

(三)在门诊大厅前的字幕墙上播放字幕。

四、组织实施:

本次活动由__负责组织实施。

9.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1 篇九

龙街小学李明

一、活动意义: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措施与技能、艾滋病的危害等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和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关爱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与他们和谐相处,共同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

二、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不可能传播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四、活动前期准备: 多媒体屏幕播出“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的画面,并伴有轻柔的乐曲。

(一)导入:《一封艾滋孤儿的信》

1:各个小组进行快速联想,联想的题目如下:(1)看到“艾滋病”,你都联想到了什么?(2)关于预防艾滋病,你知道有多少?

(3)当有一位艾滋病人就在你身边时,你会怎么样?(4)如果你不慎感染了艾滋病,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请把联想到的尽可能地列出来

(二)在各小组阐述联想并了解:

1、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2、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4、艾滋病的传染源及潜伏期:

(1)目前艾滋病的传染源是人;(最早的传染源可能是非洲的猴子或猩猩)(2)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潜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中(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含有大量病毒;

思考:hiv感染就是艾滋病吗? 活动2:猜一猜:他是谁,他做了什么? 材料:魔术师约翰逊与艾滋病抗争的历程。活动3:调查hiv的传播途径,并了解:

5、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

△ 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2)血液传播: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 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 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3)母婴传播:

△ 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 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 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活动

4、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正确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课后活动:

10.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教学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致孤儿童 教学过程:

(一)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5.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二)、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三)、教师总结

上一篇:view可数吗当景色下一篇:班组周优秀员工、加把劲员工评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