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2024-07-09

安全设备设施分类(精选8篇)

1.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篇一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设备管理、运行、维修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规律,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应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谨防事故发生。

3.设备管理以安全、正常、经济运行为标准,设备操作、保养、维修由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相关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上岗证。

4.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台账》。

5.安防监控、消防监控、供暖制冷设备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变配电、电梯、供水设备实行全天24小时巡检制度。

6.值班室、设备间应按规范要求,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及相关警示标志;并于明显位置悬挂设备设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应急处理预案等。7.未经主管领导许可,非值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值班室及设备运行间。

8、值班室、设备间应保持清洁,严禁吸烟,严禁堆放杂物及搭晾衣物。9.设备间应保持通风、照明良好,应急灯始终完好,门窗开启灵活无破损,并有防鼠、防蛇、防小动物进入的相关措施。

10.保持设备间环境温度、湿度达到安全标准﹝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65%﹞。

11.每年年底前,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对所管物业项目的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大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订下一年《设备设施保养计划》、《设备设施大中修计划》。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设备设施检查管理

对设备设施实行两级检查制度,即:

1.每月(或每季度),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经理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设备设施维保、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填写《月度/季度设备设施检查记录》。

2.每天(或每周),由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异常或事故隐患应及时排除,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物业服务中心经理汇报;同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相关设备日检记录。

3.设备责任人必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每天对设备安全状况、线路、零部件等进行巡视检查,发现故障隐患及时排除,确保安全。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设备设施值班管理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宜。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巡视检查,准点抄录各设备运行数据,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

3.密切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发现事故隐患后及时处理。当班人员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一级主管协调处理。4.交接班规程

①值班人员按统一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不能私自调班、顶班。因故不能值班时,必须提前办理请假手续,返回后及时销假。②交班时,交班人员必须提前20分钟做好交班准备。

③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达值班岗位准备接班。

④交接班时主要做好“五交”——“交安全、交记录、交工具、交场地卫生、交设备运行状态”。交班后,双方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确认。5.下列情况下不得交接班:

①没有完全达到“五交”规范要求时。②接班人未到岗,交班人不准下班。

③接班人员有酒醉现象或其它神志不清情况而未找到顶班人时。

④交接过程中发生故障,应停止交接,由交班人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协助。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设备设施维修保养管理

1.各物业公司每年应安排计划对变配电设备至少进行1次维修保养。

2.各物业公司所有特种设备设施(如空调、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消防系统、安防系统机械维修检查等)一律实行外委维护保养。对于外委项目维保,工程部应指派专人监督维修保养质量。3.保养

①实施保养计划前,各维修班长应制订材料采购计划并报批,提前组织维修保养材料。

②正式施工前,维修人员应准备好操作工具、协调相关部门创造保养条件,提前携至作业现场;施工时,应先按安全要求悬挂警示牌,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要求相关人员做好配合。

③保养完毕后,保养人应如实填写《设备设施保养记录》 4.维修

①检查中如发现设备设施存在隐患,应提前备好相关备件,预订维修时间实施作业。

②如在预定维修时间施工影响业主/物业使用人正常生活,则需报经物业服务中心经理同意后方可实施,并提前告知辖区内业主/物业使用人。③维修完毕后,应填写《设备设施维修记录》。

5、紧急故障处理

①接到紧急故障处理请求,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主管应迅速组织人力至故障现场抢修;重大故障,应同时向物业服务中心经理、物业公司主管领导报告。

②到达现场后,工程部主管应查看现场、了解故障原因,制订抢修方案。③实施抢修前,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做好防护措施,并要求相关人员予以配合。④维修时以不扩大故障及隐患为前提。无法确认故障原因时,切不可盲目乱动,应集中商议,找出最佳方案;如属特种设备,应请求有关单位配合支援,并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执行。⑤故障处理完毕后,工程部/(设备设施管理部门)经理应组织做好(或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完成)事故起因分析,制订相应防范措施,写出书面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设备设施大中修、更新、改造管理

1.工程部(设备设施主管部门)根据设备使用状况提出设备中修、大修、更新、改造的实施方案,上报物业公司领导审核后,交由小区/大厦业主委员会审批(业主委员会应按规定向全体业主公示,并按《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取得业主同意)。

2.实施方案获得业主委员会批准后,由物业服务公司按相关规定申请或续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

3.资金筹集到位后,工程部(设备设施主管部门)负责方案实施。

4.工程竣工后,工程部(设备设施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并按规定办理款项支付签字手续(按《西安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须由业主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设备资料管理

1.物业承接查验按《承接查验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接收,由物业公司(或物业服务中心)设专人专柜保管。

2.工程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运行档案管理。机电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台帐》、随机资料、安装调试及验收资料、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检验报告、设备报废审批资料等。除设备运行记录保存2年外,其它资料保存至设备报废为止。

3.所有记录按月整理、装订成册,归档管理。对某些特殊设备,应定期对设备管理记录内容进行分析,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4.借阅、查找设备管理记录应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并及时归还。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1.电梯在投入运行前须进行试运行,以检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有无异响及异味,通风、照明是否良好,观察有无其它异常现象。

2.搞好轿厢、层轿门清洁卫生,清理门地坎滑槽内杂物,保证电梯门的正常开闭。

3.严禁电梯超载运行,禁止运送超大、超长或重量不明的物品。4.禁止在电梯运行中使用三角钥匙开户层门。

5.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应启动紧急报警装置,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理。

6.电梯困人救援操作规程:电梯管理员或援救人员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使其保持镇静,等待救援,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准确判断轿厢位置,保证层轿门可靠关闭;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轿门,疏散乘客;关闭层轿门,填写援救记录并存档,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处理。7.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开锁后,须检查紧急开锁装置是否可靠复位,防止开锁后层门未能有效的重新锁上。

8.发生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按动“消防开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当电梯到达基站后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若是井道或轿厢内失火时,应设法使轿厢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电梯管理人员切断电梯电源后采用绝缘灭火器灭火。火灾发生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9.发生地震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应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乘客,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地震停止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10.当电梯井道内进水时,电梯管理人员一般应将电梯开至高于进水的楼层后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如水已经将轿厢淋湿,无论何层应立即停用电梯,且切断电梯电源。然后组织人员堵水源,水源堵住后进行除湿处理,如热风吹干。水灾过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电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熟悉所维修的电梯性能,并持有特种设备操作上岗证。

2.按照国家制定的电梯安全运行规范进行管理。定期参加和接受相关主管单位的业务培训,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各项工作。分管单位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各项规章制度。3.做好电梯服务工作,定期巡视电梯运行情况;确保客户及工作人员乘电梯的方便和安全;配合做好每年一次的电梯年检工作和各项检查考核工作。4.督促驾驶员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电梯,遇到电梯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设法让乘客就近安全离开电梯;认真做好电梯运行安检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教育。

5.协助特约维保单位检修人员做好电梯安全维护工作,及时通报电梯运行情况,确保安全运行。

6.负责记录电梯维修单位每次维保工作质量情况。

7.组织项目人员进行电梯应急演练,并协助维保单位处理各类电梯故障和电梯困人事件。

8.在电梯定期检验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做好申请定期检验工作。9.完成上级交给的突发性、临时性工作。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2.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篇二

1设备设施的维修问题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检修问题是目前校园安全中最大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安全保卫设备设施配备后, 就没人管理了, 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设备设施都不能正常使用了, 人为破坏也很严重。在对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和浦北县29所中学进行的实地调研中, 发现多数学校的干粉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 少数学校的安防设备设施已经遭到破坏。调查的29所中学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情况见下表。

如表1所示:被调查的29所中学的灭火器多数不能正常使用了, 主要原因是干粉灭火器的压力不够。调查的29个样本中只有3所学校的干粉灭火器是都可以正常使用的, 多数学校的灭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多数学校的灭火器压力不足, 有2所学校的灭火器已完全不能正常使用。有一所学校有几个灭火器已经损坏了, 还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多数安全保卫设备设施是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的。以消火栓和灭火器为例, 消火栓要定期检查有没有水, 是不是漏水, 避免发生出现火情时打开消火栓没水的现象的发生;干粉灭火器应当定期检查, 主要是检查压力够不够, 如果发现压力不足要及时补压。

2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普及问题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方法的普及问题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情, 由于多数学校没有普及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 偶尔会出现发生火情后面对各种消防器材却无人会使用的问题。

安全保卫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普及主要靠三种形式:一是平时多进行宣传和讲解;二是平时多进行实际演练;三是设立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宣传栏。目前, 学校这几方面做得都不够好, 宣传工作只有上级要求或者是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进行, 平时很少有常规的宣传, 而多数宣传也只是走走形式。演练也很少, 除了主管部门要求每学期必须进行的消防和防震等基本的演练外, 很少有学校专门举行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的演练。对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和浦北县29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的结果是:有20所学校有演习 (每学期一到两次) , 6所未了解到实际情况, 3所无演习。

学校在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问题上对使用方法的普及最好的办法是定期演练, 即可以普及设备设施的使用, 同时也检测了各种设备设施的性能是否良好。再次, 演练也是建立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宣传栏和安全宣传栏普及宣传知识。

3摄像监控系统监控力度不够

摄像监控系统监控不力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仅仅是学校的监控系统监控力度不够, 社会上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很多地方有监控摄像头, 但是就是在这些监控下面依然有各种暴力或是盗窃事件发生, 而这些事件也很少有当时被发现制止的。多数情况是出了问题后相关部门去调出监控录像排查。事实上很多监控系统名为监控实际上只是事后被查记录, 没有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只起到录像的作用。

监控系统不是录像系统, 它的作用不单是记录事实, 更重要的是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 而不是事后追查。在校园的摄像监控系统应该配备监控出警制度, 这样可以及时监控到安全隐患并及时遏制恶性事件的事态发展。

4主观认识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学校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问题是主观认识和态度问题。除了少数边远偏穷地区没有条件配备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之外, 其余的学校几乎都配备了安全保卫设备设施, 但是由于突发事件和安全问题不是经常性问题。很多人都有侥幸心理, 多数人认为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所以造成了对安全问题的忽视, 对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不重视。对安全保卫设备设施的不重视导致了很多安全保卫设备设施形同虚设。人们主观上的错误认识是出现安全保卫设备设施使用中种种问题的根源之一。

3.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篇三

【关键词】ABC分类法;帕累托分析法;锅炉队;安全管理

一、锅炉队设备现状

某锅炉队设备现有机泵类 20台,电机类20台,容器类8台。其工作原理,设备作用,安全等级,机械类别都不相同,各设备的工作场所、运行状态也不相同。对此现状,设备安全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做到及时对重点设备(A类)安全监控,又兼顾其它(B、C类)。

二、ABC分类法的含义与发展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中所阐述的分类法是对帕累托分析法的有益继承和发展,融合了设备的安全值,保养难度值,作用系数,等诸多信息。

三、具体方法

(1)计算Y值。Y=E(安全值×0.8)+F(保养难度值×0.1)+G(设备作用值×0.1)。(2)Y值含义解析。一是安全值。就是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将设备本身潜在的隐患对物的破坏、对人的伤害进行具体量化打分。总分100分。值越大,说明该设备危险等级系数越高。其次由于燃烧方式不当、水质不佳导致锅炉局部过烧造成锅炉爆炸等严重事故发生。所以,锅炉的安全值为100分。除氧器潜在隐患是给水含氧量超标,使锅炉发生氧腐蚀,所以,它们的安全值为80。二是保养难度值。就是将设备的保养所需工时多少、保养周期、故障率进行具体量化打分。分值100分值越大,说明该设备保养难度越大。三是设备作用值就是将各设备在整个供暖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具体量化打分,分值100分。值越大,说明该设备整个供暖系统中的作用越高。四是E、F、G、中的系数(0.8、0.1、0.1)由HSE小组和设备管理小组根据锅炉队的实际情况、工作经验商量得来的。(3)设备分类判定标准。Y≥85为A类设备。Y<85且≥70为B类设备。Y<70为C类设备。

四、保养措施

(1)确定各设备的类别后,队设备管理小组通过深入现场、核对设备型号、编制各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2)建立设备隐患环节的重点处理机制。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运行中影响被迫供暖中断设备、部位。对于此设备安全管理上的难点,队开展科技公关、群策群力解决问题。(3)设备安全现场管理开展“5s”活动,达到消除物的不安全转态。即运用设备故障分析及影响法,辨识出风险程度较高以上的单元件后,按潜在隐患大小整理,在清扫、清洁的基础上,定置标识(整顿),规范化管理。(4)运用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定置管理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将ABC各类设备承包到人,定置挂牌管理。(5)运用PDCA循环法,对ABC分类法进行评审、持续、改进。害识。P阶段(计划):制订危害识别计划、对ABC类设备风险评估、拟定风险消减措施。D阶段(实施)队班组落实风险控制方案的具体实施。C阶段(检查):控制方法法实施后,HSE小组及时检查效果,及时纠偏,保证风险控制质量。A(处置)阶段:总结设备风险控制成功的经验,以文字的形式形成标准化逐岗位逐设备推广、参照执行。(6)采用动态设备故障分析及影响法。因为按有关规定每半年对设备危害识别一次。考虑本队设备种类繁多的实际情况,加大识别的频次。供暖期间设备都运转,容易暴露隐患。所以增加对关键设备进行危害识别次数。(7)对ABC各类设备所存在的典型隐患、根源进行分析,查找症结所在,制定预防措施等。

五、效果

(1)消除了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2)设备评审达标率≥96%;设备完好率≥90%;设备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减少了设备事故的安全成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维修保养设备及时,同期节约设备维修费用25万元。2#炉被评为局红旗设备。

本文中的ABC分类法,是吸收帕累托分析法的原理,结合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改进和发展。通过用此法对锅炉队的设备进行分类,采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益管理方法(5S、定置管理、PDCA循环法),不断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提高锅炉队的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马靖忠,武朝锁.《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学》.生产组织与控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4.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篇四

为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台帐和档案

对于在用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建立台帐和档案,其内容包括安全设施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投用时间和地点、历次检修记录、检测记录和设备更新情况等。

二、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1、办公场所停车场地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对于安全设施设备要定期检查,安技部应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并做好维护和检修记录。

2、车载安全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安技部应定期对车载设施设备及器材定期进行检查,检查车载安全设施设备及器材的配备情况有效性,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安全设施、设备问题的处理原则和程序

存在的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根据“三定一不推”原则限期处理。发现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制定整改方案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做记录,同时上报有关部门。

四、强检(定检)设施、设备的检测维护要求

强检、密不可分的设施、设备,应按要求定期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其中的不合格项目,要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要定期对强检、定检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其性能安全合格,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五、重点安全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重点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应由专人负责,建立完善专门的安全检查和运行维护台帐。对于重点安全设施、设备要缩短检查周期,检查记录要详尽详实。重点安全设施、设备问题应优先予以处理。

六、安全设施、设备的报废要求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报废或更换:

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和零部件磨损严重,设备效能达不到安全要求;

2、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而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

3、国家明令淘汰的或由于技改等原因淘汰的;

4、维修后经检测达不到安全使用要求等

5.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公司设备设施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财产、环境不受损失。特制定本制度。2.总纲

2.1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

2.2本制度所指的设备设施包括建筑设施、各种管路、线路、机电设备,各种仪表、仪器,生产、生活、办公用设施、器具。

2.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从业人员。

2.4有关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选用热爱本职工作、爱惜设备、责任心强、自觉性高、工作认真扎实,经过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3.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3.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使用前培训。

3.2 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水、电、热、气等的各种管路、线路、开关、阀门等基础设备的设置情况及作用,具备所操作设备的专业知识。

3.3 操作人员必须熟读设备的说明书,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要求、注意事项、保养知识等,对其知识完全掌握后方可操作。

3.4 对设备的运输、装卸、安装要研究切实的防护方案,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3.5 设备使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不得使用。准备完毕后,操作前要向领导报告准备情况,不经领导批准,不得启动。4.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1 使用大小车辆,必须注意运行中不得碰撞任何建筑设施及机械设备,不得挤压管路,挂扯线路。

4.2 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必须按规程操作,要精力集中,耳闻眼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认真进行检查,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4.3 凡有额定装载量或额定功率的设备,均不得超负荷使用,对于没有规定负荷的,使用时也应考虑其承受能力,合理使用。4.4 设备损坏应立即修理或更换,绝不允许带病使用,特殊情况须报上级批准,完全确认不会对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坏,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后,方可使用。

4.5 设备运行中出现有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造成严重事故的故障时,必须一面采取应急措施,一面立即向上级汇报,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4.6 使用器具不得摔磕、碰撞,严禁野蛮使用;非维修所需,不得拆卸各种机械、仪表,杜绝人为损坏。

4.7 下水道、排水沟入口必须设有过滤网,严禁垃圾等各种固体杂物入内。4.8 设备损坏后应及时写出损坏报告,详细说明原因,并且必须当天上报。5.保养

5.1 凡教科书、有关使用规范以及使用说明书中有保养注意事项的,必须按保养要求按时保养,使用说明书没有说明的,使用单位应据其性能自行制定保养办法,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严禁超期连续使用。凡超期使用的,设备损坏定为人为损坏。

5.2 防锈蚀。各种金属设备、器具必须做好防锈工作,经常擦拭,防止生锈。动力车间、维修车间、配电室应注意创造通风、干燥的条件。湿度大的环境应强化对设备的防护。设备使用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该清洁的清洁,该干燥的干燥,长期不用的器具应涂防锈漆及采取防尘防潮的措施进行保管。可以刷油漆的各种易生锈器具应定期进行油漆,刷油漆前应彻底去锈。

5.3 防止机件松动。应经常检查设备部件有无异常现象,螺丝、螺母有无松动。新使用和经过维修拆装后的设备应特别注意。

5.4 需定期添加润化剂、抗氧化剂、密封填料或需定期更换易损件(如:轴承、垫圈)的设备,应做好使用记录,按时进行添加或更换。

5.5 暂时不用的机械设备,也需清理干净,注意防尘、防潮,并定期进行检查。

5.6 各使用单位在使用设备中发生的故障应做好记录,以备查用。6.修理

6.1 维修人员应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意识,本着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原则。坚决反对图省事,怕麻烦,粗心大意应付了事的作风。6.2 设备管理部以及有关的设备管理人员要每天进行一次全面的设备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公司内部难以修理的,应列出修理计划,对外联系修理。要始终保持设备的完好。

6.3 设备卫生 修理现场必须收拾得干净、整洁,拆卸的零部件不得直接放于地面,必须配备盛放器皿,严防尘土、水、油污染。修理工具、新零件必须与拆卸的部件分开存放,工作完毕一一清点,以免错装、漏装。

6.4 严禁水、油、氨、汽、液因设备问题而发生跑、冒、滴、漏,发现此类情况,要迅速修理,不得拖延。7.责任

7.1 设备管理部担负全公司的设备管理责任,具体负责制订设备管理制度,主要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指导、监督使用单位进行正确使用,对属于固定资产部分的设备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的损坏性质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鉴别,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公司。

7.2 直接使用设备的单位,对于所使用设备的维护、保养负直接责任,必须自觉接受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及批评改进意见。

7.3 车间设备监理,受加工部、设备管理部双重领导,负责车间内部设备、器具的使用监督、检查,维护保养以及简单的修理。办公设备由总务部负责直接管理。8.处罚

6.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类 篇六

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严重事故隐患和一般安全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致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严重事故隐患。

严重事故隐患是指特种设备存在严重安全缺陷或使用时未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恶劣社会影响或较大财产损失的情形。主要包括下列情况:

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的;

2、超过特种设备规定的参数范围使用的;

3、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4、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结论为不允许使用而继续使用特种设备的;

5、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或者责令改正而未予以改正的特种设备的;

6、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7.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篇七

1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类装置

放射性应用类型一般分为3类:核设施类、核技术应用类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类[2]。核技术应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性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是指某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元素中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不同的核素,包括放射源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是指非永久密封在包壳里或者紧密地固结在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3]。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 Ⅲ类、Ⅳ类、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按放射性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为甲、乙、 丙三级,其中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I类放射源,乙级和丙级参照Ⅱ类、Ⅲ类放射源。医疗机构的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都属于核技术应用类。例如, 用于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的60Co,活度≥ 3×1013,属Ⅰ类放射源,后装治疗机用192Ir,活度≥ 8×1010,属Ⅲ类放射源; 使用131I、125I、18F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一般属于乙级工作场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属Ⅱ类射线装置;PET/CT、SPECT、CT、数字化X线摄影装置、数字胃肠机等属Ⅲ类射线装置。

1.1放射诊疗许可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规定,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使用包括放射治疗、核医学、 介入放射学及X射线影像诊断4类医疗设备的需取得放射诊疗许可,须满足《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关于基本条件、 人员、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辐射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及警示标志等方面的要求[4]。

另外,医疗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应制定相关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对人员进行专业技术、 放射防护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健康检查,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记录放射事件频率并上报管理部门。

1.2辐射安全许可

依据《中华人名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生产、销售、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需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在此之前,应当编制或填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5]。

1.2.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要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类管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使用及销售(含建造)Ⅰ类放射源(医疗使用的除外),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或医疗使用Ⅰ~Ⅳ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销售、使用Ⅴ类放射源的, 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5]。 医院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投入使用前都应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相关评价和验收。

1.2.2辐射安全许可证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后,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 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有专门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其他单位应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管理工作; 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2辐射工作人员须通过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并取得资质;3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5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6规章制度和监测方案;7事故应急措施;8具有放射性废气、 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处理方案;9诊断和治疗单位应有质量控制检测设备,质量控制计划,1名以上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控工作。

2特种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质检总局的《特种设备目录》 中对特种设备做了定义和详细划分,医疗机构中临床工程部门管理的特种设备主要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如制氧系统、真空泵、灭菌柜、氧气瓶等。国家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医疗机构在使用特种设备过程中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2.1登记并建档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30日内向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同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合格证等技术文件与资料,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查记录,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等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测试报告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条例定期实施安全监察[6]。

2.2维护保养及检查

医疗机构的医学工程部门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自行检查。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日常维护和自行检查是预防设备故障、降低设备风险、 保障人员安全的有效手段。维护保养的周期及内容应依据产品制造商要求。

2.3定期检验

除由使用单位进行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自行检查外, 还要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其进行定期检验,对其安全技术性能进行检验。因此,使用单位应在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及时向相关机构提出检验申请。

2.4人员保障

由于特种设备高风险的特殊性,其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 节能知识,并取得特种设备人员上岗资质。

2.5停用和报废

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停用后应办理停用手续,再次启用时需进行检验,合格后办理启用手续。当特种设备报废时, 需先将使用登记证交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办理注销手续,并将设备解体后报废。

3监管现状

目前在外部监管模式下,辐射防护类设备和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在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院执行较好。究其原因,首先,这两类设备的管理有法规要求,确定了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有具体实施细则,对医院如何取得许可,在人员、档案、检测、监管等方面需做哪些工作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有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如不满足要求则可进行处置,并且要求持续整改。这就使这两类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有了较完整的体系,值得其他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借鉴。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类装置和特种设备两类高风险类医疗设备,并对其使用安全监管模式和要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要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管理模式。

8.安全设备设施分类 篇八

【关键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52-02

【作者简介】1.张广敬,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2.张梦瑶,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徐州,221004)教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工商管理。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开发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对于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设计和实践分析

表1(见下页)是笔者根据修订的“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进行的一次实训课教学的教学设计。

从该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者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试图通过现场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将手动液压搬运车和手动液压堆高车综合操作技能、技巧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有机组合起来,不仅真正实践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思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且采用多元评价模式,将专业素养、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考查。

二、课程标准的开发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新课标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整体结构的把握上,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所有的知识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整体认知(对应项目一);二是功能性设施与设备应用(对应项目二到项目九);三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应项目十)。另一方面,在功能性设施与设备方面,根据物流的功能分为运输、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仓储等几个项目。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与物流的功能相对应,便于学生更加完整和系统地掌握物流设施与设备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新课标在内容和要求的把握方面更加注重学生“应知应会”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往,有的学校在物流设备的教学中过多强调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参数。比如:在讲到汽车的结构时,过多强调对发动机的原理和性能、轮船的性能以及起重设备的绳索补偿原理等内容的讲解,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背离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

第三,新课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专业岗位开展的就业教育,学生不通过大量的校内外实践和锻炼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基于此,新课标的五条教学建议中有四条涉及实践性教学。通过这种设计,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近几年,各职业院校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物流专业实践开发,但信息时代各方面更新都比较快,仅按照“物流设施和设备”课程进行实训器材引进,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实践需求。另外,对于一些学校而言,该课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比较困难,无法为学生提供将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的场所,也就很难发挥实践课程的教学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开发结合当下物流市场人才的需求、现代职教教学理念以及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网络化教学的建议,在保证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同时,解决了资金不足、场地不够等问题,有利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的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教学观念合理化、实践化。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强,缺少足够的经验,往往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影响教学效率。

(二)加强工学结合

开发“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区域服务目标,应该针对物流管理岗位需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实现生产和学习的良好合作。

(三)优化教学条件

如今高职院校的设备条件,很少能符合教学标准。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另一方面也因为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实践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学校必须优化条件为学生提供校外实际训练场所和校内模拟仓库。对于产品的出库、入库或库存商品的存储和配送等内容,要能够结合专业知识,采用演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唯有优化学校的教学条件,才能使课程标准在“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中发挥最佳效用。

(四)注重过程的控制和监督

上一篇:关于同学处分通告下一篇:传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