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2024-10-17

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精选8篇)

1.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篇一

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

这几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党课学习班,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党的光辉历史和发展的历程,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端正了入党动机,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更高的理解和追求,确定了更加重要的人生和社会坐标。

通过学习和讨论,我深深的懂得了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争取入党必须有正确的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懂得为什么一定要端正入党动机,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什么是争取入党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从而在解决组织入党的同时能够较好地解决思想入党问题。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的入党动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这样的动机才能经得住党的考验,人民的考验,这样的党员才能得到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广大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的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关心时事政治,尤其是关于党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消息和评论,踏实认真学习着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我明白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必须持之以恒,所以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经常反思自己,不断省视自己的入党动机。然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因此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奠定理性基础。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认真加强对党章的学习把对党的朴素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自觉的、理性的高度。努力掌握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刻苦钻研和独立思考,弄清了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基本原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党有正确的认识,使自己的入党目的纯洁化。

其次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我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大学以来,我一直积极地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把每一次活动都当成是一次成长的历练,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曾经担任过学校国旗护卫队的升旗手和队长,作为女队的负责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和国旗有关,都受到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和监督。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个标准要比我们身边的普通同学都要高。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了国旗护卫队,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护卫队的优良作风,做的更好,在同学中继续起表率作用。作为**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积极的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的掌握当代最新的新媒体条件下的技术技能与本领,为今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做好准备。同时,我也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我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我愿意把我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分享给他人,更想和每一位同学共同取得进步。

然后是对照党章,寻找差距。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从提出入党申请的那一天起,就努力实践自己的入党愿望,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自觉性,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明确自己在哪方面没有达到党员条件,并找出克服和解决的办法,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解放自己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锻炼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当代青年,我会继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党和人民赋予我的历史责任,决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我想,只有有了这样的思想信念,才能在各种考验中毫不动摇自己的初心。今后,我还会经常主动的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努力做一个积极主动思考的人,使党组织加深对我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我进行帮助教育,让我更快地进步。党课结束后,我还会坚持学习党的相关知识,并见诸于行动,在时间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2.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篇二

1 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调查显示, 高

职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好的, 多数学生对马列主义信仰比较坚定, 对党和政府比较信任。但也存在着各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信念, 对一些重大问题认识模糊或错误, 认为马列主义是虚的东西, 不值得去学习和领会, 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虽有一定的接触, 但不能理解其精神实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 理解上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繁荣不能正确看待, 对共产主义丧失信心;不能正确看待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等, 对党的感情麻木, 对党的执政能力持怀疑态度;对我国政治体制缺乏正确认识, 对西方的所谓“民主”存在一种向往和崇拜现象;政治取向上功利性倾向比较严重, 金钱观、利益观较强, 入党动机趋向务实;个人主义思想泛滥, 道德理想观念淡漠,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冷漠和疏离。

1.2 原因分析当代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许多的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社会转型带来的后果过去, 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

了独特的教育方式, 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传统的教育内容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而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 市场经济使高职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产生动摇, 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国家和民族意识, 使高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受到严重挑战, 再加上西方文化的渗透, 一些腐朽的思想、价值观念乘虚而入, 改变了一些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1.2.2 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一些高职大学生对市场经济缺乏正

确认识, 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认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引用市场经济的一些方法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将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引用了资本主义的做法, 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性提出质疑。

1.2.3 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获取信息的欲望和手段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大众传媒作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 无疑会对人造成直接地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对高职学生, 影响更为显著。前些年, 我国的许多媒体, 在对西方文化的引入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中没有进行批判地选择, 其中不乏糟粕成份, 这些对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均未完全定型的高职学生来说, 极具诱惑力, 再加上这些误导在全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崇洋的环境, 这就是更加容易造成高职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形成出现偏差。

1.2.4 家庭教育的失误客观地讲, 现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

是非常重视的, 但由于溺爱心理, 很多家长多重物质追求而轻思想意识培养, 重技能培训而轻理想道德教育, 致使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存在逆反心理, 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极大影响。

2 加强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思考

切实加强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1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思想来教育学生, 要把它们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要从实际出发, 对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 教会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些社会问题, 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清除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澄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2 转变教育观念, 发展咨询教育。

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把理想信念看作是单方面的工作, 以老师或教育者来对学生实施教育。学生则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消极把接受教育, 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 严重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 造成学生对所教内容漠不关心, 对教育者不信任。而咨询教育则是把老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老师作为专家, 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生要求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 他就能够坦诚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与老师进行广泛地交流和探讨。这种做法既发挥了理想信念教育中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同时也比较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活跃, 独立性强的特点,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2.3 充分发挥学校全员育人的功能。

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就是要在学校形成一种全员育人的氛围, 培养一种育人育好人的特定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此环境下, 能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气氛, 而在实际工作中, 这一点还做得很不够。高职院校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义建设事业培养多少合格的人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功能的发挥程度。因此, 要搞好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就必须把全校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 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以形成“合力”。

2.4 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与方法。

要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改进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努力拓展高职院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团和班级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身临其境, 来理解、吸收、消化理论知识, 从而使之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建设把严肃的宣传主题以生动形象、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精心设计内容, 讲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高职学生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5 要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高职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的压力, 如: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压力, 有时还要面临社会岐视压力。作为学校和学校的教职员工, 要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遇到的困难, 尤其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更应伸出温暖之手, 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对那些违纪学生, 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教育引导, 不能方法简单、态度粗鲁, 要让他们充分感觉到领导、老师、同学的关怀和友爱, 这样就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 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有了其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2.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其内在的教育导向, 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其他形式的教育难以替代的, 而校园文化建设又能为高职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供生存的土壤和升华的优良环境。所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政治方向明确, 学术氛围健康, 道德风气高尚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为重要。

摘要: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不可推卸的任务。本文从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加强,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

参考文献

[1]“以德治国”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杜菊辉.2002年12月.

[2]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张庆奎.2004年12月.

[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与思考.刘继勇.2005年3月.

3.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三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4.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 篇四

---杨浦区牙病防治所2010年七一活动短讯

2010年6月27日,杨浦区牙病防治所全体党员、中层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赴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开展支部活动。

虽然天公不作美、细雨密布,但大家雨中游南湖、接受革命洗礼的兴致高涨,首先我们乘游船来到了湖心岛,参观了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建筑群,观摩了停靠在烟雨楼外湖面的南湖红船——中共一大的会址,之后我们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认真观看了纪念馆陈列的史料和专题介绍,一起追忆了党和祖国成长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屈辱的过去,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伟大成就。最后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前全体党员在朱书记的带领下重温了庄严的入党宣誓,党员们对着庄严的党旗举起右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激励自己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和信念,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增强责任感。

南湖之旅,给每位党员包括中层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上了具有意义的一课,使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大家表示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党的誓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保持更加充足的干劲,以高涨的工作热情、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创新的工作精神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推进我所各项工作的开展,同

5.入党思想汇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篇五

敬爱的党组织:

上周党课的课题是“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由林xx老师给我们主讲。林老师用他诙谐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让我们辩证地思考共产主义的先进性,从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当今国际环境中,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奉行资本主义的主要有欧洲和美洲,而中国,则是一如既往的坚持社会主义。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攻略,许多中国人对社会主义充满了疑惑,是否,资本主义跟适合中国的发展;是否,资本主义形态可以是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否,资本主义更加民主,更加自由。可事实上,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最大,以资本为中心安排世界秩序,按股计数,突出效率和利润。资本主义认为,利润高于人民,高于一切。这使得资本主义创造了财富,但却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即资本主义的财富是少数人的财富,所以,真实的资本主义不等于自由和民主。相反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最大,以人为中心安排世界秩序,强调公平,按人计数。社会主义认为,人民高于利润,高于一切。社会主义是一个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书读,人人有钱看病,人人都富裕的社会。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弊端和罪恶的批判、反省及扬弃中诞生的,是对人们渴望过上更幸福、更美满的生活的回应,是顺民心、合民意的诉求。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合法性源泉。所以,资本主义并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美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更应从深层次方面思考。

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不可以仅仅看到资本主义下美国经济的发达,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地思考分析问题。轰动一时的华尔街运动就值得深思。为了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千余名示威者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并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正如前文所说,资本主义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而社会主义则是人人富裕的社会。显然,资本主义将在历史的大流中被淘汰,由社会主义取而代之。身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此次党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从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如老师所说的,理想信念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而身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更应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6.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篇六

4月10日晚,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这部分内容,也使我对党员这个名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党员是构成党的组织的细胞,党员的形象无时无刻都在我们面前体现,他们总是有吃苦精神,有奉献精神。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旱灾,舟曲泥石流,我们看到的是那么多具有高度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冲在最前线,把感人的一幕幕留在全国人民的脑海里!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是什么给予党员这么源源不断地动力?是什么给予党员这样的觉悟?那是共产党员身上肩负的义务,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觉悟,一种思想觉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祖国正走向世界。神

六、神七的成功登月,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建国60周年的大阅兵,上海世博会的圆满成功,广州亚运会的顺利进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给人民群众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给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心,是中国共产党及时的政策方针给了人民信心。

作为党的细胞,中国共产党员从自身做起,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成为普通人身上的精神支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做着对国家、对人民有意义的事。还有在我们身边默默工作,默默奉献的人们,有了他们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才有和谐与安宁。

党员是一个称号,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同时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党员时时处处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就是我们党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概括。

有意向党组织靠拢的我们,在思想上,要牢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更要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指导工作,用科学发展的方法研究问题。

同时,应该端正入党动机,向先进的党员们学习,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为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能的现实条件。

7.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篇七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因为理想信念问题事关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多年在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为深入了解互联网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设计了《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问卷1》和《网络环境下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问卷调查2》, 对所在学院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主的“90后”学生实施随机调查, 涉及8个专业系, 发放问卷2500份, 收回2138份, 有效问卷1192份 (问卷1为614份、问卷2为578份) 。为确保调查分析的可信度, 问卷主要由辅导员、学生骨干、“两课”教师在相关教育、集会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进行, 并多次召开以学生为主的座谈会,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剔除随心所欲应付性乱填、不合问卷要求、自相矛盾的问卷946份。调查表明, 在网络环境下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独特地位

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 (教育机构) 10.09万所, 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民办高校640所 (含独立学院322所) , 在校生401.3万人, 其中专科生178.0万人。”可见, 民办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相当的比重。另外,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由此看来,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如何, 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实现。

要正确认识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独特地位, 更需知己知彼。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调查结果显示:该群体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你考虑过在大学期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吗”, 有71.28%同学的选择是肯定的。大多数学生思想活跃, 自尊务实, 成才愿望强烈;但也确有部分学生被高考失利的阴影所笼罩, 自认“低等生”、“学差生”, 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缺乏向往和定位, 理想信念淡化。突出表现为:一是具有较强的挫败感, 他们大都属于高校录取批次的最后部分, 进入民办高职院校是无奈的选择, 对学校“正统教育”信心不足, 甚至有抵触情绪;二是就业焦虑程度较高, 关键在于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大, 再加上在学历文凭等方面都不具传统优势, 导致他们对未来“不敢有理想”、充满迷茫;三是情感控制能力不强, 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并非因为智商不高而考试成绩不好, 主要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 学习目标偏差, 学习态度方法不良, 随性而为所致;四是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集体观念较为淡薄, 彰显出“90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 反映在“写下你最崇拜的人物”一栏中, 所崇拜的人物极为分散, 崇拜“自己”的人数更是位列第五。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对该群体理想信念教育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互联网对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 但是30岁以上年龄段的网民只占38.5%,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只占12.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上网率较高的人群之一。问卷显示“网龄达到3年以上的”有348人, 比例约为60.2%;“每天上网在2小时以上的”为278人, 比例约为48.10%。为使调查更具针对性, 弱化被调查对象的防范心理和抵触情绪, 结合大学三年级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由他们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就“网络与理想信念”为主题进行采访式的调查, 结果基本一致。目前, 调查对象上网的主要形式有网吧、校园网、手机上网等, 互联网对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一) 网络信息丰富即时, 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 务实对未来理想的规划。

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 最大的区别在于互动交流的即时性极强。一条信息经网络平台发布之后, 往往在第一时间就能被众多网民所知晓, 旋即得到其他网民的回应。对网上五花八门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认知辨别能力还是自信的。正如问卷显示:有317人面对网络上错综复杂甚至于截然相反的信息, 认为自己能识别真伪, 从实际出发, 换位思考, 辩证分析, 占了54.84%;而选择“根据网络点击率的高低, 相信大多数网友的判断”的仅8人而已。这一结果大为出人意料, 与不少人把“90后”当成“被网络误了的一代”的看法不同, 至少说明“90后”的他们并不是盲从的一代。

网络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呈现大量信息供受众甄别, 有利于人们理性地规划未来, 务实理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具体的理想方面显得极为务实。表现为: (1) 对于“你有什么样的学习理想”, 约85.02%的人回答“拿到毕业证书, 早点工作”或者“争取专转本, 拿到学位证书”, 这一结果符合我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总体现状; (2) 对于“你有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57%的人选择“做个中产阶层, 让自己生活无忧”, 31.43%的人选择“争取过上富豪的生活”, 这又与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密切相关; (3) 对于“你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 58.96%的人选择“干好本职工作, 做一个正直的普通人”, 而不是都去“做人上人”, 这更加彰显其在理想趋向上的实事求是。

(二) 网络信息形式新颖多变, 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 影响理想信念的稳定性。

互联网上除了简单的文字表述之外, 还有图片、视频、互动参与等众多表达方式, 形成了鲜明逼真、生动活泼的视觉冲击。这样的视觉盛宴, 一方面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迎合了人们寻求感官刺激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之中, 向网民潜移默化地输出了一种“快餐文化”。这种拿来主义、不假思索的文化理念, 使得看卡通片长大的“90后”更加热衷于慵懒的感性认知, 削弱了思考能力, 使得想象力、创新力被弱化。而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原本就对理性思考缺乏足够的信心, 再受到快餐文化的价值熏陶, 自主学习能力被弱化, 使本身就较为脆弱的理想信念教育所形成的一点观念随之销蚀变迁。

对此, 我们也作了调查, 当问到“你在网络上看到对党的认识存在异议的一些文字言论时, 你怎么看”, 约37.72%的人认为会引发思考;约33.91%的人坚决抵制和不予理睬。而当进一步问及“在网络上看到的这些言论, 不仅有文字, 还有图片, 甚至是视频时, 你是否会因此改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时, 约57.96%的人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动摇。这一变化可以看出网络信息形式对于理想信念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由于任何一种信息传递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浏览到各种带有明显政治倾向、思想侵蚀甚至是不健康的信息。当他们接触到与学校平时教育、“两课”教学完全相反的观点, 尤其是经过特殊包装的信息时, 极易受迷惑和冲击, 继而原有的信息价值建构体系可能出现裂缝, 原有的信念就会动摇。

(三) 网络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迎合人的猎奇心理, 影响理想信念教育成果的延续。

互联网将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进化为全方位立体式的沟通体系, 使得信息多渠道传播成为可能, 即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出发, 对同一事件在第一时间进行不受约束且别出心裁的解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网站将主流意识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一些边缘化的东西却迎合了人的猎奇心理。在“对你影响较大的网站”一项调查中, 学生列出的网站达178个, 涉及搜索引擎、综合资讯、官方网站、游戏娱乐、购物交友、博客等多方面。这里面既有百度、腾讯、新浪、搜狐、CCTV等主流网站, 又有天涯、多玩等非主流网站。

通过检索网站, 我们在感受学生个性选择的同时, 深刻地意识到:一方面, 不少非主流网站确实以其思想观念、见解的新颖性吸引了不少网民,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拓展了人们的思维。另一方面, 一些带有强烈目的性、不能客观公正报道评价的非主流网络, 如果不受限制、一味追求绝对“言论自由”, 将会给“90后”寻求真理、正确认知世界带来误导, 影响到多年来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成就的理想信念教育成果的延续。这并非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在调查中, “理想信念与网络言论不一致”的各类情形下, “从不改变自己初衷”的学生比例随着环境氛围的逆势变化而不断降低, 而“经常或有时改变”的比例却在不断地增加 (见下图) 。可见, 理想信念形成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 并非一经形成便恒定不变的。

三、网络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当今社会, 互联网已经开始从虚拟走向现实, 再经过“炒作”, 使得主流意识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先进典范的引领作用被弱化。2010年春季开学不久, 我们按照调查计划就理想信念教育问题, 分别召开了2009级工科、文科和艺术类等学生骨干座谈会。恰逢主流媒体正在宣扬“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沈浩的先进事迹。在谈到“你怎么看沈浩的事迹”时, 出乎意料的是, 许多学生都认为“不值得学习”。问其原因:“网上说沈浩是连续喝酒醉死的干部”。打开网页, 当时确实有不少网站充斥着类似信息。可见, 互联网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的交互作用对理想信念教育冲击的程度, 现实迫切需要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创新教育对策。

首先, 从校外层面来看, 要依靠国家、社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 净化环境, 形成合力。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不是单靠某个学校或哪个部门所能完成的, 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真正把培养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到事关国家兴旺、民族未来的高度来看待, 而不是“纸上谈兵”, 仅看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

一方面, 国家要正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构建网络阵地捍卫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因为怕被说成“左”的一套, 而忽视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斗争。事实上, 世界各国都在通过自己的网站宣扬主流的文化传统、政治主张、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依靠他们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 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 宣扬他们那一套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 对我们进行渗透, 甚至发布带有欺骗性的政治信息, 蓄意攻击我们的党和国家。这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了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因此, 我们更应发挥传统的政治优势, 结合现代技术, 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宣传阵地, 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 社会应努力向和谐的方向迈进, 尽可能缩小现实与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差距。这里的社会既包括现实社会, 又包括网络社会。调查显示:约32.57%的人认为影响理想实现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 约57.17%的人认为对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风气。这一结果印证了社会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巨大影响力、渗透力。而在网络社会中, 我国亦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网络治理经验, 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管理模式, 净化网络环境。虚拟化的网络平台把现实的人变成了符号、代码, 提供了更加自由、无拘无束的空间, 可供网民随心所欲的发挥。正如调查所示:当问及“上网最能满足你的哪种欲望”时, 仅约23.88%的人选择“求知”, 更多人选择了情绪宣泄、摆脱现实、随心所欲。网络环境中的人们, 一旦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 就极易放纵自己, 忘却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 卸掉了怕受社会谴责、法律惩处的担心, 会诱发出不良行为乃至网络犯罪, 特别是对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这样。

其次, 从学校层面来看,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从职业理想入手, 构建理想信念培育体系。

提高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于切实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找准切入点, 激发他们追求理想的内在动力。这不仅要防止只图形式、走过场的大而空, 而且要切忌诱导学生走向追名逐利的低层次。为此, 我们委婉地进行了调查:在“你的人生中最为次要的是”一栏中, 约40.72%的人选择了“金钱”;而“衡量成功的标准”一栏中, 约50.33%的人选择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对此, 我们又通过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与辅导员沟通, 发现这些大学生最渴求的并不是物质财富, 而是被他人认同和尊重。这显然与该群体的特殊性紧密相关:大多数学生家庭境况较好, 物质满足感较强, 但大学之前的教育经历并没有使他们获得家庭、社会、他人的认可, 心理挫折感较强, 故而作出这种选择。

理解、尊重学生的愿望, 从职业理想教育入手, 务实生活理想, 坚定社会理想。一个人要“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首先必须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这是关于人生价值的基本观点。而要能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 就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这就要有职业。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渴望“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正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并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应用型人才既要有职业技能, 又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人文素质。科学务实的职业理想正是这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学校可依据这种内在需求构建一个符合他们愿望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 即通过树立起适合的职业理想, 兼顾美好的生活理想, 引导学生树立成就美好职业前程与追求职业品质认同相结合的理念。

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内在联系, 使理想信念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任何人的职业理想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的客观依据, 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职业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确的, 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同样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使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与达成社会的共同理想形成合力, 进而树立和坚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要求的社会理想, 增强社会主义公民的责任感, 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保持高度统一, 为实现维护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努力。这样构建起来的理想信念体系, 才不会显得虚无缥缈、没有根基, 才能真正成为激励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奋力前行的“青春之泉”。

最后, 从具体教育层面来看, 要因势利导,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实现教育效果优化。

网络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时代的进步。不能因为网络对理想信念教育有冲击和负面影响, 而封堵网站或让学生远离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因势利导,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创新教育体系, 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在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中都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在课堂现实环境中, 我们要关注网络动态, 善于引用网络中的事例进行正面分析引导。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迎合, 主动进行研究分析, 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网络信息分析制度, 将新情况新问题融入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规划;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分析案例、视频再现、互动交流, 让学生在激烈的感性碰撞中, 不断获得理性提升;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建设, 通过找寻他们的兴趣点, 点燃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做到以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以良好的氛围感染学生、良性的互动启发学生, 最终实现“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目标。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 我们要对学生倾注真情实感, 摒弃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 注意借鉴隐性教育的成功经验。毕竟, 对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教育, 应该是贯穿其一生的。学校课堂教育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 长远来看更应关注陪伴他们一生的网络。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而且要在课后通过电邮、QQ即时通讯等各种渠道, 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 缩短与学生的时空距离, 增强教育引导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辅导员、学生骨干也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个人博客, 结合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 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在虚拟的网上引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更加真实生动, 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上述观点在这次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当问及“互联网上有关优秀中共党员先进事迹的报道, 会对你的理想信念产生多大的影响”时, 仅13.32%的人选择没有影响, 选择影响大或较大的人约占44.98%。这说明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较为理性的, 清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内心也很愿意向先进典型学习。而这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所需要的“星星之火”, 我们有义务使这些“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综上所述, 在互联网与人密切联系的今天, 凡是一切有利于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尝试, 我们都应该去做;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顺利社会化、实现长远发展的事情, 我们应该创新着去实施。只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真正联起手来, 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出发, 通过全面教育、积极疏导、依法治网、人性关怀等多种方式齐抓共管, 就能为他们净化一个全方位的和谐“大网络”, 帮助他们坚定信念, 在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夏伟东.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12:003.

[2]论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建设教育, 2007, 8:08-14.

8.理想信念与入党动机 篇八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注点。数据显示:92.8%的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有着自己的具体认知,没有考虑人生理想信念的大学生仅占5.3%。选择“让自己和家庭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的排在第一位,占到了59.5%而“及时享乐,过好每一天”的大学生占到了7.5%。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数位列第二,占25.8%,从整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多元性,只关心自己个人理想和理想虚无的大学生群体值得关注。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困境。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到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部分学生滋长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忽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物质的需求和倾向被放大。

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学生养成了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习惯,不能吃苦,经受不住挫折的现象明显。

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的教育仍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在当今形势下其作用受到了挑战。数据显示:有55.8%的大学生认为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学校起着关键或重要的作用:但也有30%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作用越来越小;11.3%的学生反映目前学校理想信念教育讲大道理太多,同学们一般不接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以说教和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不适应高校教育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

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学习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意识双重锻造的过程,两者应当同时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强劲的精神动力,行为上保持积极的精神风貌和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呈现多样化,社会现实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数据显示,在大学期间“迫切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占31.5%;“希望”加入的占43.5%;“递交申请但顺其自然”的占13.9%;“不愿意”的占10.2%。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持希望态度的比例占到了75%,有10.2%的学生对入党持否定态度。可见,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原因复杂多样,面对复杂多样的递交申请原因要做好正面导向。

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希望入党的理由中,选择“成为优秀人才,为党的事业做更多贡献”的占到了43.9%;“为了就业时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单位”的占21.5%:“觉得入党后荣耀,感觉好”的占21.8%;“为将来更好发展积累政治资本”的占8.9%。由此可见,尽管有75%的大学生表示希望入党,但为了崇高社会理想而选择入党的仅占43.9%,因为面子上的荣耀、就业、积累政治资本这三项原因而希望入党的总共占到了52.2%。这样一组数据不能不令我们深思,在当前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等现实状况面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面对这一令人担忧的情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

数据显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目标、指导思想等基本知识“非常清楚”和—了解一些,但不全面的两项共计占到了84.3%:不了解,因为没有机会了解的占8.6%“不了解,因为不想去了解的占7.4%;对于党员发展程序和入党条件,“非常清楚”和“了解一些,但不全面”的两项共占78.6%,“不了解,因为没有机会了解”的占13%,“不了解,因为不想去了解”的占7.4%。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党建基本知识和入党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不了解和不愿意了解的是少数。

此次调查反映,党员学生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党员学生,但“及时享乐,过好每一天”和“没有考虑”这两项的比例之和也高于非党员同学。部分学生党员表现出的理想虚无与功利主义值得重视。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同学,“成绩一般,社会活动能力很强,深得老师信任”的占39.1%,列第一位,“非常优秀,综合素质很高,深受同学拥戴”的占24.2%,“很会做表面文章,素质低”的占21.7%,“老实厚道,成绩优秀,但仅此而已”的占13%。同时,在回答对党员同学入党前后变化的感受的设问时,选择“始终保持先进本色,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列第一位,占38.7%,”不再像入党前那么严于律己了,和普通同学没有什么区别“的占30.6%,”不再像入党前那么公而忘私了,只顾干自己的事情占16.7%,“不再像入党前那么谦虚谨慎了,给人自以为了不起的感觉”占10.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党员同学的综合表现总体上持肯定态度的,但部分学生在同学中不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申请入党过程中选择最信任、最希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自己的辅导员(班主任)”占30.4%,位列第一。调查数据还显示,对于大学阶段最愿意倾诉的对象,62.3%的学生选择“要好的同学” ,选择“父母”的占20.3%,“信任的老师”占8.2%,选择“辅导员(班主任)”仅占6.1%,居未位。大学生在申请入党的过程中最信任、最希望得到辅导员的帮助,而辅导员却不是他们的主要倾诉对象。就其原因,学生在选择倾诉对象时会考虑对对方的信任程度以及倾诉的后果影响,往往会回避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人。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要主动多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各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建立完善辅导员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广大辅导员教师更好地投身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努力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按照参与频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第一位“阅读”占40%:第二位“上网”占15.7%:第三位“看电视”占15%;第四位”体育运动占12.2%;第五位“朋友聚会”占12%;第六位“玩电脑游戏”占3.8%。上网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时代,学生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社会新闻,也能通过网络便捷地进行学习和资料查找。

上一篇:邱县2011.化债工作总结下一篇:展现新作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