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2024-09-27

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10篇)

1.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一

七年级历史集体备课计划

崔会英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制订如下计划:

一、备课时间、地点

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一上午。备课地点:政史地组办公室。

二、备课的原则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用书和其它资料作参考。

2、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集体探讨切实可行的教法、学法。

3、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让老师教有提升,在合作交流中成长。

三、备课主要内容

每次备课的内容为下一周即将上课内容。主要商讨: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及如何突破;对教材的合理取舍;课堂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

四、备课准备:准备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师教学用书、同步达标训练和其它相关资料。

五、备课要求:

1、自主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要先作准备,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作为主备人要写好备课提纲,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列出心中的困惑和疑问,提出新的想法和发现,提交备课组讨论;

2、集体研讨时,大家积极参与,人人畅所欲言。提倡说真话,说实话,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基本共识,形成集体教案。

3、集体教案只供参考,并不要求形成统一的上课模式。每位教师还须结合本班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个性化教案,然后进行教学。

4、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单元测试。

2.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二

要使集体备课有实效, 学校应该统一规划, 以健全制度作为有力保证, 从而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具体讲, 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备教材

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要做到“三有”, 即“心中有标”、“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以课标为纲, 以课本为本, 研究课标, 分析教材, 体会教材编排意图, 探讨本套教材如何体现课标要求。思想交流不是苹果互换, 会让集体受益, 从而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目前, 各学校都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 假期内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工作。学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 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将会达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既完成了校本培训任务, 又提高了教师教研能力。在培训期间, 学校教导处组织召开一次全局性的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 确定各年级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以备课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为主, 参考其他教师的建议,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讨论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二、检查落实备过程

1. 一般模式

各备课组根据制定好的年级备课计划, 确定需要集体备课的章节内容, 根据学校教师不同的实际教育教研能力, 安排好本章节的中心备课人, 让每个教师都有教研任务。一般来讲, 科任教师按单元分配备课任务为宜, 这样有利于体现教学的完整性, 避免教学教研过于零碎, 更好地体现教材编排意图。集体备课单元教学教案由主备课人完成电子稿后, 由年级备课组长打印分发给各个任课教师。打印时注意留下一定空间, 以便其他科任教师作个性化的修改。由年级备课组长确定具体的备课时间, 按照“个人陈述———集体研讨———补充完善”的模式, 形成组内较为成熟的、自己熟知的教案。

2. 检查要点

(1) 教案不雷同:看教案是否体现出了“标”、“本”、“生”, 是否有思想交流的痕迹。集体备课虽然是备课组在统一的时间内对同一教材对象进行解读、分析、研究, 从而进行教学策划, 但是最后为个体所用的教学预案及教学过程应该是带有个性化痕迹的。对于个体而言, 在集体备课中交流的是思想、理念、教法认识, 而涉及实际的教学的具体细节应该是丰富而有变化的, 应该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因此, 集体备课实行以后, 要防止“一组一案”现象的出现, 其他同科教师如持此案 (没有任何修改痕迹的由主备课人书写的教学预案复印件) , 就可以肯定集体备课工作不够扎实, 因为这里体现不出思想智慧的交流碰撞。

(2) 过程有差异:看备课教师参与性, 课堂实施情况, 具体来讲就是课堂教学设计差异与授课实施差异。单元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按教学过程完整地叙述教学环节时, 其他教师应就教学过程中某些部分或环节做一些讨论、评价、调整或重新设计。主要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有没有差异, 重难点有没有不同。因为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其复杂性、不确定性, 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授课过程因人、因班而异。教学过程有其不确定性。教学预防的内容有时不一定会完全实现, 要鼓励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相机行事, 因势利导。只要能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产生新的更好的教案、学案都是可以的。并要求教师写好教后记, 内容包括最满意的、最不满意的、课堂总体感受等, 教后记的书写可帮助教师尽快成长, 缩短教师成熟期。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 学校应该要求备课组长梳理汇编, 教师写好教后记, 一单元一总结, 打印装订成册, 为今后学校教学提供借鉴。

三、及时组织评价, 交流积累经验

每学期期中、期末时间, 学校应组织各年级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自查自评、互查互评, 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目的。集体备课要出成效,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评议时, 把集体备课的内容过程、考试检查内容、学生学业成绩几个方面综合起来, 整体来衡量各学科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工作。把各组先进有效的做法集中整理归类以后, 由教导处形成书面材料, 印发至各备课组, 既能表现出学校对集体备课工作的检查评定, 又能交流总结经验, 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三

关键词:高中;生物;集体备课

一、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1.集体备课被简单当做教案叠加

很多的学校将生物教材内部的具体章节和內容按照学校生物老师的数量平均划分给任课老师,老师独自进行相关章节的教案编写工作,然后统一地规划交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将编写完成的教案进行装订,将这种方式当做集体备课,片面地将教案整理当做集体备课。

2.网上资料简单整理

部分学校的生物老师为了降低备课工作的负担,充分体现自己的自由,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特长,各个老师在网上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然后互相交换资源。老师们简单地将相关网站上的教案进行下载整理,当做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中过分重视个人

不同的学校经常会依据学科和年级对生物老师进行分组,并挑选出组长进行管理,在备课整理工作中组长掌握了整个的流程步骤,过分突出自己的主导性地位。

4.集体备课过于固定模式化

很多高校的生物课堂上重复性过高,不同的老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和课堂语言几乎一样,在课堂上提出相同的问题,讨论一样的课题,教学手段一样,这就是所谓共同备课产生的模式化结果,导致教学失去活力性,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作用。产生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学校以及老师对于集体备课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片面性地将集体备课的定义统一化,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材内容等的分析形成统一的教学方式,将这种错误观点引入教学中。

二、新课标下高中生物集体备课的对策

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新课标实施后对高中生物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率受到多方面的重视。

1.更改集体备课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课标要求下对于教学目标要求逐渐提升,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观念。多年来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些先进有效的课程教学理念。理念是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实践是对于理念的一种体现。在新课改要求下,学校和老师应该对生物课程有新的定位和理解。生物教学要以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思维发展方向为核心,培养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2.集体备课关注重点和难点

生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是展开教学的基础。合理地掌控教学内容的关键重点,结合学生的水平进行分析讲解,控制课堂节奏的关键环节。学生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老师在进行集体备课环节中应该分析学生的实情,在掌握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课时,分析教学重点,保持教学密度合理科学性。

3.学习方式

高中生物老师在进行集体备课工作中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分析讨论其中学生可以自行控制学习的部分,划分出重点讲解研究的部分,讨论教学深入程度的划分,分析学生可能疑惑的内容,采用何种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

4.集体备课中关注作业问题

合理地控制作业的数量,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关键点,必要的时候可以依据不同的水平安排必做作业和选作作业,满足不同水平的需要标准;此外,集体备课时要关注作业的质量,这也是集体备课中关注重视的问题之一。集体备课中要确认作业的题型,确定作业能够合理反应知识点内容,且和教材紧密结合。内容要在具有基础性的条件上兼顾发散性,并且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三、高中生物老师集体备课的方式

1.进行具体的集体备课讨论工作前,生物老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相关的文件内容,在集体备课时候,针对自身的教材内容讲解说明,表达自己教学的思路和目的,详细教师教学过程和方法。所有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进行合理的讨论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完成教案的优化。

2.参与到集体备课中的生物老师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实际分析讨论,有针对性地展开具有个性化的复背,在集体备课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和符合实际应用的个性方案,避免方案和实际教学条件的不符合,控制统一化的教学方案。

3.参与到集体备课中的高中生物老师要定时地根据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进行教学研究理论的研究学习,所有成员定时开展教学总结工作,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思考,结合实际教学后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及时调整集体备课的方向和手段,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整体的集体备课水平。让集体备课发挥应有的效果作用,避免过于形式化。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目的要求下,高中生物老师应更改传统错误的备课方法,运用科学的集体备课手段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解决现今高中生物学习中师生共同面对的实际问题,慎重地选取集体备课老师成员,保证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张大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4.七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计划 篇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中,为把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支持教师转变观念、自觉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支撑点,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在各组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把我校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计划要点,现将集体备课实施意见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教导处和语文教研组教学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备课组研究基地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的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课业负担,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发展,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圆满地完成备课任务。

二、备课组工作目标和任务

1、继续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其它新的教学理念,并作好读书笔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力量,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作业量和作业格式。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备课组内互相听课、评课,并多听其它年级教师的课来取经。教师间相互勉励,取长补短,配合学校教导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主动、积极参与各级公开课及论文的撰写活动。

4、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备课组集体备课确定单元或课时教学计划,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讨论教学策略及施教方法等。

5、配合学校的工作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常规要求

1、制定学期年级教学进度,统一进度,指导教学。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或调整各班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计划,保证全年级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教学讲究教法,培养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实效性,做到程序规范,环节紧扣,知识落实,能力提高。备课教师要做到 “四优”、“五备”。“四优”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反思”内容;“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3、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关爱中下生,做好补差工作,尽快提高他们的成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的体验学习的乐趣,以次来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4、要认真学习“班班通”,切实利用好“电子白板”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因为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提高视觉、辅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检测等。

5、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6、坚决落实学校的减负措施,布置精要适当的作业。结合学校组织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及做题的规范化。通过作文的讲评让学生明得失,晓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批自改。继续加强写字指导,保持文面整洁。老师认真批改周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名著作品,积累古诗文名篇。

7、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重点工作

1、开展备课活动。在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商量,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使用的“旁批”。主备人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足与改进措施,不断完善自身。

2、探讨教学疑难问题。各位教师平时在办公室积极开展讨教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所碰到的问题。如讨论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交流在本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问题,本周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地方、交流后进生辅导措施、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等等,不断反思,撰写教学论文。

3、积极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活动,配合学校、教研组的工作,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提高。

五、具体备课安排:

集体备课说明:

1、主备人按备课组安排进度提前一周准备好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周教学内容、每课教学内容、本阶段复习内容。备好具体课节教学重点难点,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重点习题的确定和处理方法、作业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识的巩固措施等,重点思考学生要掌握什么。(教师要做简单预习笔记,可写在课本上、教参上、等参考用书上,不必拘泥于形式)每位老师提前疏通教材,主备人准备好交流的材料,研讨时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表述出来,把自己的教学建议说出来,其他人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2、每次集体研讨后的方案由主备人整理好,并发到备课组每个成员手中或电脑中,给大家作为备课的参考,备课组长交一份给教研组长,以备听课抽查。组内人员严格按照研讨后的教案进行上课。

5.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五

集体备课主讲稿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本文的插图与这一部分描写相对应,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略林冲的英雄风貌。文章语言明快洗练,叙事写人,寥寥几笔,绘声绘色,神形毕肖。特别是生动地刻画了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通过本文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窗户。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感悟,在对比中感受人物个性特点。通过悟读、品读,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感受古典小说中语言的精妙,从而将自身的体验、感受变成内在的积淀,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煮书论人物” 我重点讲第二部的处理课文第三自然段,先大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找出林冲和洪教头言行举止的词句,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最后呈现得出两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接下来仿照第三自然段的学习继续第4—7自然段的学习。让同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

故事逐渐发展进入高潮,开了枷锁后,林冲和洪教头较量了几个回合?出示表格,还是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锻炼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相信他们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那最终结果怎样了呢?这个结果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洪教头被打败的原因,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契机。

接下来我们看24课《少年王冕》

在教学时,可以“荷花美,爱荷花”为主要线索,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先分层理解、再联系全文体会人物特点。十岁时,母亲为生活所迫,让他去放牛,王冕说在学堂“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还说他依旧可以“带几本书去读”等,一个孝顺母亲、热爱学习的小王冕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接着,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学画的经过,从另一方面凸现了他奋发自强的毅力。在品读时,只有联系全文,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形象真实、丰满起来。

25课《黄鹤楼送别》 首先是文本解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分析“文包诗”的体例,我们可以发现它有这些特点:首先,它以平实浅近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学生读了故事再学习古诗,就好比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容易登堂入室,进入佳境。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为儿童自学古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它以一篇完整的阅读课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必须像阅读其他课文一样,首先要认真读好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着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歌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课文,既读文,又学诗,可收双重功效。另外,学生在读文学诗的过程中,势必要“文”、“诗”对照,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写作的来龙去脉,探索理解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句法及结构特点,这就可以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综合效应。

这一课我重点和大家交流一下高年级“文包诗”该怎么教?

第一,关注文体。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把诗和文对照起来,在对照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材的资源。

所以,首先思考的是,如果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文包诗”怎么教呢?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到文,最后还要回到诗,落脚的基点还是诗歌,我觉得这是这一类“文包诗”教学的一般模式。

第二,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

文中关键词句是和诗歌紧密相连的,抓住这些与诗歌内容紧密联系的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在此基础上,扣住关键词语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揣摩诗人的情感,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了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第三、学以致用。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这样的文本同样是个“例子”,需要我们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文包诗教学的基本思路及步骤

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

步骤:

在设计“文包诗”课型的教学时,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几点。

1.粗知大意,整体感知,发现联系。初读课文,要让学生了解“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要让他们明白,这类课文第一是要学习一首古诗,第二是通过读课文学好这首古诗。然后再让学生选准角度,定好方向进行初读。除了要求像对其他课文一样认真进行“正确认读”之外,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发现“文”、“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

2.精读文本,品“文”悟“诗”,体会联系。精读课文时,强调“文”、“诗”对照。教师要抓住短文中与古诗联系紧密的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与古诗诗句对应比较,找到内容意境上的联系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体会到“文”、“诗”之间的联系,进而突破学习难点。

3.借文学诗,“诗”“文”共赏,加深联系。“文包诗”中的短文,不是对古诗背景资料的罗列和对诗句意义的译注,而是作者根据诗歌的背景写出来的一篇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散文。它们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个抓手,而且本身就是一篇篇美文。所以,我们既可以借助短文学习和欣赏诗句,借助短文深入品味诗句,更可以读文吟诗,诗文共赏。

欣赏歌曲《烟花三月》

26、《 清平乐· 村居》

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五题是一次写的练习。要求——“借助想象,把原诗所描绘的情景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具体地写出来”;方法——先“把握原诗的内容”,“想象诗人高鼎看到了怎样的美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读懂例文及提示部分,领悟如何进行古诗改写”,教学难点是“既要忠实于原诗的内容,又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村居》这首诗的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如何去把古诗改写成 记叙文呢?其改写的方法与把现代诗歌改写成 记叙文是不是一样呢?激发学生的爱好,也为古诗改写做好铺垫,然后一起学习例文。其中让学生读懂例文及课文的提示是要害,于是我让学生在读与找的过程中去了解例文改写的方法:先自由阅读,在速读全文后,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原诗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最后教师协助归纳:1。把握原诗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例文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有独创性和创造性,最后过渡到对古诗《村居》的改写.习作七

习作教学时可以先按照课本提供的话题类别分组(可设立其它话题组)交流、讨论。再思考,说构思,围绕各自话题的主要内容,个人初定写作构思。然后抓重点,详细写,最后是作后评改。评价可以分三个步骤1自我评价.2同学评价.请好朋友读读你的习作,恳请他(她)给自己提提建议。3自我修改。根据自我及别人的评价,对照标准,精心修改习作。

练习七 语文与生活

1、我们都来背背朝代歌吧。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语文与生活”中的“朝代歌”。并熟读成诵,填写名人时,可以选择自己语文课本或课外读物中了解到的,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查阅资料。试着填写表格,看谁填写得多,填写得对。和同学交流自己了解哪些古代名人,他们生活在哪个朝代,曾经为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3 指导写好钢笔字。写字时,先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再认真进行描红。要求笔笔到位,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4“诵读与积累”部分的成语都与水浒有关,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5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让学生 阅读《水浒传》,记住其中的几个故事,并精心准备一段水浒故事准备参加班级的水浒故事擂台赛。因为口语交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讲的时候可以不拘形式,提倡百花齐放,可以是单个人在台上讲,也可以两人配合以相声的形式讲,还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排成课本剧在演中讲。

学和做(1)说名道姓(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

1、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百家姓》,知道姓名中多数是单姓,部分是复姓,能读准姓氏中特殊的字音。

2、写一道有关姓名的纪实作文或想象作文。

3、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增进人文素养,培养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活动准备

1、了解《百家姓》一书。

2、关于重名现象的调查,可以调查统计、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

3、了解关于姓氏的有关知识。活动时间

6.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六

学校:百尺一中 主备人:李静

教学内容1.1《中学序曲》

一、【知识点】

1.认识中学生活,激发学生对中学生活的憧憬,树立过好中学生活的决心。2.通过交流,认识、了解新同学,促进新友谊的形成。

二、【课标要求】

1.认识初中生活对人生的重大意义。2.明确开展初中生活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三、【中考考点】

1.中学生活“新”在哪里。2.如何理解“长大”的含义。

四、【教学策略】

教材引导 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有了初步了解,现在我们通过小组探究与合作的形式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讨论】主题1.我们的学校(校名、有多少班级、校服、校规、设施图)教师可出示一些照片。

主题2.和小学相比,初中学校和小学有什么区别?

【讨论目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先从表象上初步认识到初中生活和小学有哪些不一样。【提问】进入初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回答:进入初中后,有许多新鲜的事物,让我们好奇,令我们欣喜。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教材第3页)【活动】教材第4页阅读感悟。提问:钱学森说有多少人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他感谢的老师中有多少位是他的中学老师?

【小结】可见,中学生活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教材第4页第一、二段。【活动】完成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交流你的发现和思考。

【活动】现在,你已经是中学生了,你对未来的中学生活有什么期待呢?完成教材第5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活动】小调查:有进入中学后需要住集体宿舍的同学吗?你有过住集体宿舍的经历吗?你要做出哪些改变来适应集体宿舍生活?你看见中学有哪些新课程吗?对哪些新课程感兴趣?你观察到学校有哪些社团吗?你想参加其中的哪个社团?

【小结】中学生活给我们发展自我提供了很多机会。

资料: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图片,如中国汉语大会参赛团队。【活动】完成教材第6页“探究与分享”。相互交流。

【小结】进了中学后,你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很多事,你的潜能会被挖掘出来。教材第6页。

【活动】完成教材第6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在读小学时,你听到过爸爸妈妈评价过你有哪些缺点?这些缺点你现在有机会改正了。上了中学后你会通过改正缺点变得越来越完美。教材第7页。

但是,光是嘴上说可是不行,要把自己变得完美,得付出行动。请大家阅读教材第7页的“相关链接”,看看时代对你有什么要求。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接下来的中学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你能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道理吗?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中学的美好向往,还要为自己的美好前程做出努力。中学生活你们准备好了要付出行动吗?让我们加油吧!

板书设计

1.新的起点中学时代很重要中学序曲(我是中学生了)

7.浅议集体备课 篇七

一、什么是集体备课

在针对这个问题的调研中, 几乎没有人能给出比较全面的解释, 多数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大家在一起备课, 拿出一个综合了大家意见的教案, 然后用这个教案去上课或者搞研讨课等。从中可以看出, 多数人是从集体备课的形式上去理解集体备课的, 由于没有很好地研究集体备课的性质, 就产生了诸如“参加意识不强”“活动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次调研中教师们反映, 多半教师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不喜欢参加;有不少集体备课的资料是应付检查用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情愿当主备人……那么, 什么是集体备课呢?考虑到集体备课这种教科研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教师的需要等因素, 集体备课比较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备课组成员以备课为线索, 集体研训的过程叫集体备课。它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1. 它是一种校本教研活动

2. 它包含备课的所有因素

3. 它具有很强的引领性

二、从广义备课的角度去理解集体备课

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 具体地说, 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规划教学活动。狭义的备课是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 形成教案的过程;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自我装备、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 形成教学品质和风格的行为。如果集体备课仅把目标锁定在形成当次课程的教案上, 就失去了集体备课“研训”的特性, 所以集体备课更应该关心教师的成长和教学风格的形成, 使教师通过活动交流、吸纳、探索和提高。

三、集体备课需要深度引领

评价一种教研形式的好坏, 主要看教师的需要, 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个主题, 再好的制度、计划、过程都会以无效告终。集体备课作为教师研训的平台, 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要, 要具有引领性, 这就要求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根据教师的需要确定内容、主题、目标;要重视问题引领。比如主备人选择的目的有:经验成果推广展示、青年教师锻炼、特定任务需要等;教学内容选择的目的有:重点、难点、争议点、关注点等;时间选择的目的有:开学初 (整体把握) 、学期中 (交流促进) 、学期末 (总结展示) 等, 综合以上不同的目的, 就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集体备课形式。

1. 引领性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提出问题, 确定内容—明确指向, 制订方案—散议交流, 确定主备人—集体研学, 确定目标—形成共案, 定人主讲—评议修改, 二次备课—共享资源, 同课异讲—课后反思, 总结归纳—根据需要, 提出新的研训主题, 进入下一轮活动……

2. 在集体备课中还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8.七年级生物集体备课 篇八

单元内容:本单元由25课《玲玲的画》、26课《蜜蜂引路》、27课《寓言两则》、28课《丑小鸭》和《语文园地七》组成。这一单元要求认的字是47个,要求会写的字是39个。单元主题: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教学建议: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学要注意的是“不要拔高人文要求。”人们的学生毕竟还只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所要传递的精神,也许只能领会到其中的一点点,这时我们做教师的只要通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知道有那么一个道理就行了,用不着过于拔高人文要求。比如:《玲玲的画》一课,学生学完后只要能体会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也就行了。还有《揠苗助长》如果学生能理解到做事情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不能违反规律也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让学生明白寓言的另一个含意,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心存侥幸。当然学生能自己感悟到深层次的意思,当然更好。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故事。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列宁是怎样找养蜂人的。第四段讲了列宁找到了养蜂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生字较少,难度不大,可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在写字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派.敲的写法。朗读本课文重在把它读通顺,读得合乎人物的语气和思想,同时把朗读作为感悟课文词句与内容的主要手段。

《 寓言两则》 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违反规律,急于求成,这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着吗?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着吗?因此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丑小鸭》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呢?

《丑小鸭》这篇讲读课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⒈图文并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编绘了四幅图画,分别与课文的二、三、五、七自然段内容相对应,使“丑小鸭”得名、离家出走、羡慕天鹅、忽然发现自己并不丑而且十分漂亮等原因形象直观化,能起到激情引趣的作用。

⒉词句生动,用词准确。“太阳暖烘烘的”,提示了丑小鸭出生的季节;“特别大”强调出差别;“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提示了得名缘由;又如三至六自然段,点明出走原因的词有“孤单”、“除了„„都”等;“只好”、“才敢”、“悄悄地”、“趴”等词,体现了它离家出走后的种种遭遇;而“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则是“丑”变“美”的真实写照。

本课生字较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已学的汉字知识,识记字形,联系词句理解字义的能力。在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时,可采用老师或学生背对生字互相猜字的游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多,建议教学时,先请学生说说哪些字不容易写好,哪个字容易写错,针对学生指出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指导。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激趣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本来花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女孩遇到了麻烦事。她是谁呢?(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师: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他问好吧!“玲玲,您好!”(正音“玲” 指导读轻声,生字卡)

2、今天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玲玲的画)

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画下来,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二.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自认生字卡。在小组里找出难读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对方。2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

5、把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问得仔细些)

(整体感知,解答前面同学提的问题。教师总结: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画了一条小狗,并获得了奖。)

三、品读领悟

1、师:同学一起看一下玲玲提出来了哪些问题? 1)玲玲画的是什么呀? 2)玲玲画得怎么样? 3)弄脏了的画怎么得奖了呢? 师: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2、玲玲的画得奖了,你想对玲玲说什么呀?

师:我们是读书高手,玲玲是绘画高手,你们想和她交朋友吗?老师说了,玲玲是个骄傲的孩子,你要和她交朋友,首先要送给她一张名片,上面写玲玲最喜欢的两句话,你们猜猜是那两句,而且这两句在课文中,同学们找一找吧?

3、课件出示重点句。1)读一读

师:让我们把这两句话写下来,让我们来解决几个难懂的生字词 2)师范写:糟 肯 脑 筋 3)学生抄写句子

四、攻固延伸

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坏事变好事的事。《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感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由于列宁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和科学分析而找到了养蜂的人。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引起联想,认真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蜂”、“引”、“列”和“谈”。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谜语导入: 猜谜语

嗡嗡嗡,嗡嗡嗡,成群飞进花丛中,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

揭题:蜜蜂引路,读课题,相机书写“蜂”“引”两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随机出示生字认读。蜂 引 附 派 讶 列 谈 敲

(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拼音读;先同桌读,再指名读)(了解“莫斯科”,理解“附近”,区别“讶”“呀”,交流识字方法。)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3.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领悟

师过渡:那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列宁和养蜂人吧!看这幅图,图上哪个是列宁,哪个是养蜂人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画的内容吗?(交流反馈)

1、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第一段说的就是这幅图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引说;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蜜蜂。那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什么?(2)请你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

(3)齐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学生回答

4、学习第四段

如果现在你就是养蜂人,老师就是列宁,我从没有去过你家,今天我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会想说什么呢?

师:那位养蜂人也和你们一样,他也感到非常惊讶。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是养蜂人和列宁的对话。(同桌互读)

3、指名读。

师:其他同学仔细听,听清楚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的话应该怎样改进。

4、齐读。

师:喜欢读列宁的话的同学读列宁的话,喜欢读养蜂人的话的同学读养蜂人的话,老师读旁白,我们合作读一次好吗。

四、攻固延伸

1.书写指导,巩固识字。2.课外阅读有关列宁的故事。【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 养蜂人(向导)《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教学难点: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 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一、自读识字

1、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要说明什么道理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2、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2.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三.品读领悟 1.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 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9.七年级生物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九

一、新的教学理念的树立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三个面向”,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现代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材的教学模式是由封闭走向开放,新的课程目标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泼,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分析、评价、交流的教学环境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新的教材只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一种媒介作用。为此,我们科组的教师努力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把教师角色的转换落实到实处,使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和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

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分层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尤其是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学习,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全体初中部生物教师参加了学校的新课程标准学习和新教材教学模式探讨的研讨,十一月,又自己组织了新教材的进一步学习,力求在教学教研方面做到与时并进,为全面提高我科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树立质量目标管理观

主要是树立目标意识,在科组管理和教学工中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以目标来引领教学,以目标来引导学生学习,让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3.抓好常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利用集体备课小组的力量对教材中新的内及旧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

(2)备好课。掌握学习规律,探索和改进教法,注意学法的取用和指导,备出课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3)教学过程要做到“四优化”,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坚持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本的例子,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认真学习实验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将过去注意实验结果转变到注重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观,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素养的培养,设计实验评价标准,把实验操作纳入学段和期末考试中。

5)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将DNA的双螺旋、基因的结构等难以观察到的结构图形用电脑模拟出来,以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

(6)注重抓知识点过关,认真批改作业,注重个别辅导,坚持攻在平时的质量观,注重抓两头促中间,把质量关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注重提高平均分和合格率。4.科组日常工作

(1)按时召开科组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

2)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10.破解集体备课难密码 篇十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教案大拼盘”。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找寻资料、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及各种凌乱的资料收集在一起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和各种资料的“拼盘”。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非常3+1”。大多学校规定两周一次集体备课,但往往由于组织不力、缺乏监督等原因,集体备课成了备课组教师的“非常3+1”(通常一个备课组3位教师共同集体备1节课) , 快快乐乐聚在一起说说奇闻异趣, 聊聊柴米油盐, 一节课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遇上学校检查, 胡乱编造几次集体备课记录草草了事。没有实质的参与和讨论, 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交流, 成了“挂羊头, 卖狗肉”, 有形无实。

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组长个人秀”。在集体备课中, 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 集体备课演变成了“组长个人秀”。其他教师大多“出工不出力”, 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 提出自己的看法, 只见组长一人唱独角戏。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 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 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 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 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如何打破这一怪圈, 破解集体备课难魔咒?笔者认为, 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科学的集体备课程序。集体备课活动通常按以下程序进行: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修正教案, 课后交流、反思。首先, 教师提前收集好相关资料, 备好自己分工的那节课或那部分内容。再由中心发言人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然后大家针对中心发言人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建议充分交流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大家有备而来, 发言踊跃, 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 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 集思广益, 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在交流的同时, 安排做事认真、书写较好的教师做好记录, 其他教师在教材或共同教案上做简要记录。

在集体交流后,往往会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但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一个好的设想,不是每个人照做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鼓励教师写个性化教案,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选择,体现个性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对年轻教师,更应讲清设计意图,让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从而缩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

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鼓励教师之间, 尤其是同一备课小组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在评价中, 尽量多做纵向比较, 即找出执教者, 特别是青年执教者本次教学较之以往教学更合理、更科学的地方;找出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哪怕只是点滴, 对其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

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 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 反思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捕捉和感悟, 二是吸取和改进。最后由备课组长按集体备课记录、教案、听评课记录以及相关材料的顺序进行整理并装订起来。

当然,集体备课并不排斥更多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灵光闪现的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独到见解或某个环节的最佳处理,就可以采用随时随地的“沙龙式”或课前“碰头会”的方式,实现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2.加强集体备课过程监控。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 使集体备课做到“四定”“一留”“两杜绝”。“四定”: (1) 定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 固定每两周一次。 (2) 定地点。各备课组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校务会成员巡视检查。 (3) 定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 各科组长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 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 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各年级根据科计划制定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做到“四统”:统一教学目的, 统一重难点, 统一作业内容, 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教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 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 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4) 定中心发言人。“一留”即留下真实、规范的集体备课痕迹。“两杜绝”一是杜绝活动过后补材料的现象, 二是杜绝没有活动造材料的现象。

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我矫正、反思提升、完善提高的过程,要求教师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激发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更准确地把握课堂、吃透教材,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沟通从心开始银行柜员的演讲稿下一篇:第一次做家务小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