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2024-09-14

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精选9篇)

1.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篇一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

苏金良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主体的情感体验,只有和阅读主体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并举,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体验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提倡读、写、听、说能力培养的同时:比较重视以知识为基础,以逻辑思维和再造想象为基本模式的判断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相对较弱,学生的个性特征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不仅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而且还应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强化学生阅读时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想象力、创造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道德并举,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本论

(一)教学中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多的关注社会、作家、作品这三个维度及其关系,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主体这一维度及其关系,忽视了学生在阅读教学申的作用。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纲的导向性和语文课本的规定性认为,作品完全是作家思想的产物,强调作品分析要做到“知人论世”,即把阅读教学、作品分析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申去考察,结合社会现实,把探求作家的创作主旨,总结概括作品的申心思想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目的。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大量地讲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用来弥补阅读主体(学生)的时代缺陷、历史鸿沟,廓清因时空造成的隔膜与迷茫,以此作为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目标甚至要求学生把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作为阅读作品的终极目的,这确实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文道统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但是,由此相对忽视甚至阻遏了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作品做出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忽视甚至阻遏了作为阅读主体必然生成的阅读直感与心灵体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忽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这一客观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真正存在与确立。

按照读者接受理论的观点,作品是一个由作者创造与读者接受共同完成的和谐共振过程。文章只有经过学生主体的阅读,d能便作品从融会贯通的语言符号中挣脱出来,拥有鲜活的生命。读者接受理论在强调学生在阅读、阐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强调增强阅读感知与体验的同时,也强调无·论读者的反映如何独特,如何与众不同,总是由作品的客观存在激发拙来的,作品本身潜藏着、暗含着读者实现种种解释的可能性;学生是自主地用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把这种潜藏着、暗含着的种种解释申的一种体味出来,完成作为阅读者的某一方面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阅读教学中的两个极端:一是作品只有一种解释的绝对主义存二是读者可以做出随意解释的主观主义。课堂教学中,通过每二独特个体的感受交流,融合成既符合阅读者主观感受又符合作儡主旨原貌的群言众议,作品的主题、容量、内涵更加深厚宽广,学生如饮甘泉j美不胜收。

又如,小学语文课才递编的巴金作于I刃牙年的鸽的天堂),是」篇清丽舅永、婉约多姿的游记小品。作者以精巧续密的艺术构思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幽美、别具洞天的“鸟的天堂”的画卷;拓出了一神静溢纯净、清新蓬勃的自然境界。今天的读者,作为十干二罗的阅读主体,无论如何也不会联想到作者的主旨

与旧中国卑污龋龋、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对照,从而寄托了作者对自由;光明、理想的热烈追求的情思。学生读了文章,自然会对“鸟”及其生活环境产生种种美好的退想,并且联系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个:鸟“的天堂还在吗?那时怎么会没有人去树上捉鸟呢?我们又该如何去保护小鸟们赖以生存、栖息的环境呢?这些感受,学生会在作者以充满情致之笔描摹的”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情境申去寻找K揣摩、生发情思,那巨大的树廓,那繁多的枉枝,那细密的绿叶,无不充盈着大自然的活力,孕育和显示着蓬勃旺盛附生命力量。这种对格树生命力的明写、对马的存在的暗示、学生内心对马的出现的殷殷企盼,在阅读申是和谐一致的。,待读到”第二天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的时候,学生在仿佛亲历了鸟的天堂里的鸟声、鸟形、鸟影和鸟姿之时,头脑申自然创造出了二个空申、水上、林里百鸟或飞或鸣的动人情景,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苗作者同样的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试想,这难道全是教出来的吗?垃该说,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学生作为接受主体、阅读主体自己读出来的,经过学生阅读后的文章,其主旨会不断丰富扩大,内涵会越来越深,外延会越来越广。每一位学士都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融进自己的情感对主题加以阐释,使得形象大于主题,思维大于申心。

(二)教学中体现阅读体验的层级递进

传统的阅读分析,总是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对作品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和价值作用,但实际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是在实际的学习应用中造成内容与形式的分离;二是对作品的内容,特别是对作品的中心进行分析时,往往由于学生的视角不同,对形式的把握不同,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层次、深度、广度不同而产生无谓的争论;其实,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由字音层、意义单位。图示化方面和被再现客体等多层次构成的表里相互吸纳的立体结构和弥散结构。正是由于作品的多层次构成了作品的多种类型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参照现象学派和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层次理论,可以对作品从语言感知层、形象情感层、理性意义层和哲学思辨层四个层面进行阅读和分析,G个层面均体现不同的思想意义,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语言感知层面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层面。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文字是教材文本首先显示给读者的供读者阅读的符号系统,其本身也构成了一个意义单元,同时,语言文字又构成了作品的形象。

形象情感层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也是文学作品主要的表现形式。文学是通过形象(意境)的塑造来体现作品的情感价值的。

理性意义层是涵泳在作品中的历史的,人文的话语和形象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历史即社会现实,侧重体现作品的认识价值;人文即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和理性升华,枷重体现作品的教育价值。

哲学思辨层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对历史、人文意义的进一步抽象概括,是对社会人生普遍规律的最高一级思考。伟大作家总是把表现哲学意味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追求,而读者对哲学意味的领悟也是文学接受的最高审美阶段。

诚然,这里并不是引导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申对每篇作品都进行多层次分析或分析的层次越高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学力、知识、生活经历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强教学的目的性,明确教学目标,自觉地使用分层教学。

例如:教授小学语文中苏拭的(题西林壁认“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其教学目标放在语言感知和形象情感层面即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背诵和吟咏申发挥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或想象出或再现出庐山的岭的起伏、峰的高低,明白」个浅显的道理

置身现象、事理之中往往分不清缘由对错。至于其申是否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内容,是否蕴含着更深刻的人生哲理则要有待于学生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不断体味。课堂上教师不要牵强附会,生硬说教。

再如:教授高中语文中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应该在理性意义和哲学思辨层面上对小说的主题以及造成女主人公

马蒂尔德悲剧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刻剖析。有定论的小说主题为:马蒂尔德悲剧的根源“就是她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在作怪。”小说的主题就是揭露和讽刺这种虚荣心,告诉读者“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是怎样在无情的事实面前遭到了惩罚”。女主人公则是一个追求虚荣心、庸俗不堪;“靠投机取巧、钻营巴结等手段去追求奢华生活的人”。这一定论长期以来控制着课堂,控制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在马蒂尔德身上,当然不能说没有虚荣心,这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别是对漂亮的女人来说,爱慕虚荣已成为她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作家也不无椰榆。但要说这就是作品的主题所在,似嫌牵强。这是在用阶级分析学说的观点,用东方的意识形态去解读西方D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方法。应该说小说主题从哲学和人文价值层面还有其更深刻的内涵。

首先,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来看,读者都承认它的遭遇是个悲剧。“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那么,(项链)的主题既然是揭露、撕破了虚荣心这神无价值的东西,应该为之高兴。然而,试琢磨、回味一下,自己读完这篇作品的感受和心情,你高兴得起来吗?

那么,究竟应怎样理解作品申的这个悲剧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呢?依据作品层次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八项链)写的是美的悲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写美丽的女子在那样一个表面五光十色的虚浮的社会里的悲剧,是“美”被“假”作弄而毁灭。小说用形象揭示和否定了作弄、襄滨和毁灭了美的虚假风尚和虚假社会。这便是历史的、人文的哲学审美层面上的思辨。作品就是这样便读者不安、不快、不平和悲绝,就是这样对女主人公不真正当成女人,把美不真正当成美的社会产生怀疑、失望和怨恨。小说本身根深蒂固的悲剧意识,当然不是女主人公的虚荣心所能包容、阐释的。

(三)确认阅读过程申的“直感”和偏见“

在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已不再希冀将自己的独特阅读感受「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纳入到一个由群体认同的整齐划一的标准之中,相反,学生把阅读、理解看成是人的自身存在的方式。

德国哲学家迹达默尔认为,理解始终是在历史中进行的。正是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阅读者的”偏见“。即,在历史的过程中,任何理解都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必然打上某些主视烙印。洲现代人的生活、思维方式去解读、阐释历史的原貌,品尝历史上的原汁原味,只有通过历史的质感和张力让作品显示出当时作者由于时代局限所未曾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因为阅读理解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本体开放过程,理解的内容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阅读理解本身就是新的意义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偏见M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在于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在阅读中不断创新。

例如: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况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每读一遍,总觉尚有新意未嚼出,就像牛的反白一样,不断咀嚼,总能品味出更多的艺术营养和心灵感受。虽然每二位读者的体会不过是点滴而已,但就是凭借这点滴心得的积累,以此为起点,逐渐走向博大精深。请看下面两小段文字赏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MM声音来类比香味,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似有若无的,幽淡雅致的,只有侧耳细听,d能捕捉到那从天外飘来的歌声。于是这阵阵似有若无的仙乐,把香气缕缕变得具体化了,这幽雅的歌声又使我们联想到这清香的“清”宇,就令人会意了。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焚啊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比喻之妙,在于作者没有把话说尽,留给读者赖以想象、体味的广阔的思维空间。

沁心彻骨的审美之后,仔细思索,便有一种”直感“和”偏见“生出。联系全文尺荷塘月色)的精美更在于文申有画、画申有诗,诗中还有哲理。这深层的哲理在于朱自清先生感到在1927年的大夜弥天的时日里,自己要象荷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在那种岁月里,朱自清先生虽缺乏战斗的炽情,却有着清白的灵魂。他要做一个问心无愧、洁身自好、“自清自白”的学者;因此尺荷塘月色》是他人格的自然流露。

三、结论

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中去体味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联想;想象和思辨,这样,就能创造出一个个心申的芭术形象,最终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略)

中小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调查报告)

一、背景、目的与意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者对中小学生的焦虑状况进行了研究。如对考试焦虑的研究、申学生一般性焦虑的研究以及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为了解申学生的焦虑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对小学生的焦虑状况分析中,哪些方面较为明显、突出,占人数多,如何针对申小学生的焦虑特点,采取有效清施以改善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资料不多。本调查作为对上述研究的补充,以申小学生为对象,调查了小学、初申和高中学生各类焦虑的状况和分布,以期为了解申小学生心理状况提供资料,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二、对象与方法

对象:分层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三个年级的学生共766名,其中男392人,女374人。他们分别来自7所普通和重点中小学。其中小学四年级3个班,五年级·2个班,六年级1。个班:共277人,男138人,女139人、初申一年级3个班,二年级3个班,三年级1个班,共3M人,男154人,女它2人;高中一年级2个班,二年级和三年各1个班,共183人,男100人,女83人。

材料: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编制并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仍任汀-球量表),该量表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申三年级学生,也叫焦虑测验;它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查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

方法;测验以学校班级为单位,以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纸笔回答。所有测验均在下午进行。每班历时约40分钟。实测806人,有效测卷766份。

三、结果

(一)766名中小学生中,在8个分量表中有部分分量表分数超过正常水平的人数为165人,占总人数的21·54%。其申,小学过度焦虑学生的检出率为27%,初中为18%,高中为19%。

(二)中小学生过度焦虑人数的比较。

对小学、初申和高中学生在焦虑分量表上得分偏高的人数比例进行比较发现,中小学生之间受焦虑困扰的人数比例上有显著差异(见表1)。

四、分析与讨论

本调查发现:申小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严重焦虑现象的人数约占21」54%。这一点与许多调查结果比较接近。说明中小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嘎待解决。诚然,中小学生的焦虑问题并非现在才有,但目前教育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也确使申小学生的焦虑问题更为严重,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升学作为学生和老师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健康个性及各种心理品质酌培养。

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比例来看,小学生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这是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现象。许多研究者都曾发现高中生的焦虑问题比较突出,而很少考虑到小学生的状况。从本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的焦虑问题更甚于高申生。由于小学生刚刚从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转变为以正规学习为主的活动方式,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适应问题。而我们目前小学教育中就如何帮助小学生顺利度过适应阶段方面做得并不很完善。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从小学就已开始。小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不利于培养学习的热情,对学校和学习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出现厌学和逃学的现象。初中生和高中生由于自身的成熟程度比小学生高,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由于多年的学校生活和体验,已逐渐有所适应,所以,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来看远低于小学生。

从焦虑的内容来看,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有严重问题的人数最多。过去的研究结果证明:申小学生的焦虑问题都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上,从表面上看本调查结果似乎与之不一致。我们注意到那些结果都是建立在考查平均数的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中小学生的焦点问题就是学习问题。他们对学习必然有一定的紧张度,这反映在平均数上就便整体平均数升高,但它并不直接代表过度焦虑学生的人数,表2-31可作为一个例证。所以本调查是从考查过度焦虑学生的人数出发的,其结果并不表明与过去的调查结果不一致或相停,而恰恰是对以前各种调查的补充。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申学生,冲动倾向都比较明显和突出,也就是说出现的人数最多。其申小学生尤为突出,占1155%。这可能是由于中小学生普遍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造成学习过分紧张,使内部焦虑倾向过重所致。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申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平均6小时以上,小学生平均也在4小时到6·5小时之间,从早到晚,上完课上自习,晚上回家还得做作业,游戏和其他活动时间几乎被挤光,使学习和游戏活动的比例严重失衡。而青少年儿童的天性是需要游戏和各种活动的,过重的学习负担束缚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本性,造成过强的压抑,产生严重的内部焦虑状态;所以在形式上表现出二种冲动倾向。小学生中人数占第二位的是对人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怕见生人,不会与人交往等。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幼儿时期很少有游戏伙伴,经常是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玩,处处受到娇惯和迁就,不知道怎样与伙伴合作。当进人小学以后,与同学的接触多了,但如果还是习惯于过去的方式j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必然难以与同学伙伴合作,而总与一两个较熟悉的同学来往,不敢也不愿结交新的伙伴,从而产生对人焦虑的倾向。

恐怖倾向在中小学生中也有相当的人数。一般人遇到未曾经验过的场面,都会有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如黑暗和巨响等。申小学生由于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还不强,应付环境的能力还比较差,特别是某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过分娇惯和过分照料,使孩子形成依赖心强,缺乏独立性等性格特点。这种孩子普遍害怕陌生环境,只要不是父母或其他可依赖的人陪着,便会感到焦虑,从调查结果来看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儿童并非个别,这是家庭教育嘎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初申和高中生申人数占第三位的是身体症状,该项目除了包括身体疾患之外,主要是指由强烈焦虑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如许多学生考试前头痛、腹泄、出冷汗、呕吐、失眠、甚至晕撅。身体症状往往是同其他焦虑倾向同时存在的,也可能是其他各种焦虑的结果,如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对人焦虑等。这说明中学生的焦虑身体反应比较明显,对身心健康具有不良的影响。

本调查从各种过度焦虑人数申末发现有明矗·的性别差异,从焦虑内容的分布上和人数比例上看,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均不大。但若从整体的平均数上来考查,则在某些方面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等方面存在男女差异。总之,本调查表明男女生的过度焦虑问题同样都是相当严重的,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

五、结论

「本调查对我市766名申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过度焦虑的学生165人,占总数的21·54%。

2·小学生申过度焦虑的人数远大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一点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

3·从各种焦虑的人数看,小学生申冲动倾问,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比较突出,申学生除此之外,身体症状一项的人数略有提高。

4·从过度焦虑的人数比例上看,男女生差异不明显。

六、建议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引起重视。主要应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入手。消除过分压抑的心理,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校应与学生家长相互配合,注重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学校应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如专题讲座、报刊专栏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应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训骨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使他们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使申小学生健康成长。

七、参考文献(略)

2.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篇二

所谓数学美育,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数学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教育[1]。数学美育又被称为数学审美教育,或是叫数学美感教育,就是以数学美的内容、形式为力量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心灵,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美的理解、评价、鉴赏、创造等能力,从而美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学生人生。

数学是人类用理性思维与自然界共同创造的一门科学文化,是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基石和框架,它的美学价值也是无穷的。能发现和体验数学之美,也是所有数学学习者的最高享受[2]。教育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美, 不仅是情感教学的需求, 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永无止境。数学美学教育运用于情感教学中,对于数学教师是一大幸事,因为可以把数学之美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乐事[3],在中等职业学校,长久以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较多, 但义务教育阶段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中等数学基础知识以便应试,对于数学之美却无暇涉猎,所以许多中职学生对于数学之美知之不多, 这也是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之一。数学美育渗透入情感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弥补这一不足,使数学教学既具有知识性又兼备趣味性,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体会数学美的同时愉快地掌握新知。

二、以数学美育优化数学情感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拟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很重要, 常常成为激励人们努力学习的原动力,也是情感教学非常注重的一大要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考虑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对中职学生来说,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更容易被重视,因为学生毕业后就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对包括数学在内的各科目学习的理论意义都缺乏兴趣[4]。大部分中职学生之所以对专业学习兴趣浓厚,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生存实践中应用更直接和广泛。数学相对于专业知识来说,实用性显然不够明显,加之本身又较难理解,所以很容易被大多数学生放弃。在数学课堂情感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数学美育的提升,会加深学生的数学情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快乐体验, 对数学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得更深入具体,从而大大优化了学生的数学情感,为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的三维动画效果,让学生实际感受数学的立体美,再启发引导学生自行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或造型优美的几何体,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简单几何图或几何体构成的,并体验它们的美感所在, 从而唤起学生对于美丽几何体的遐想和对立体几何的积极学习情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作图、性质等教学,学生就不会感觉繁难,而会对学习任务产生亲切感并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使数学情感教学得以顺畅进行。

又如,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教学一直不被中职学生所喜爱。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举概率和数理统计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美。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较多,除了分配篮球比赛场次、计算彩票中奖率等传统实例外,还可以加入诸如在求职应聘中依据报名人数和用人单位需求数来计算自己入职的可能性, 在专业技能实践中运用概率知识做故障可能性排除等实例。在统计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专业的不同, 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实例体现统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可以给建筑专业的学生举与建材采购相关的统计实例,给营销专业的学生举市场销售产品的统计实例, 给旅游专业的学生选择各景点到客情况的统计实例。实践证明,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实例更容易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应用美的认识和体验,进而调动起积极学习情感的迸发,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情感教学中充满激情与活力[5]。

三、以数学美育激发学习情感

在中职数学情感教学中渗透数学美育,其内容不必一定与当堂所学知识有关联,许多与讲授并无太大关联的数学美育内容,同样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当然也会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活泼,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产生,是情感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数学中有许多内容颇具魔幻性,如卡普雷卡尔常数,水仙花数等的有趣现象,一些数学悖论的令人费解之处,一些至今还未得到解决的数学之谜,都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学习感觉疲惫,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教师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美育内容拿出来与学生分享, 适时加入一些类似这样轻松有趣的数学问题,就会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效果,使学生身心倍感愉悦,在倾听、讨论、猜测中不知不觉融入教师创设的情感环境中,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将疲惫困倦一扫而空,听到新知时也会不由得对教师所讲产生新奇感,使新知在有意无意中轻松摄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美学教育,可以达到以美引趣、以美求真、以美怡情、以美促智的效果。数学毕竟是“研究思想事物的抽象科学”, 所以对那些数理逻辑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就会造成学习上的诸多困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多数学业失败者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一般是从数学学习失败或缺乏兴趣开始的[6]。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就随处可见:自然界中像蜂窝一样的结构美;运用于建筑物的对称美、不对称美、黄金分割美;日用品的几何美等。在讲授数学新知时,在适当的时机加入适当的数学美育内容,数学趣味故事、数学趣味谜题等都会成为引发学生兴趣的导火索和引申学生思维想象的催化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达到情感教学的预期教学目标。实践证明,数学美育运用于数学课堂情感教学, 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形成,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情感的生成,也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合理建构, 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操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塑造,甚至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着积极作用。

3.从化学课堂教学说情感教育 篇三

一、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初三化学学科为课堂教学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学生心目中如同魔术,教师如同魔术师,给学生以好奇、冲动、崇拜直至尝试,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的变化是美的一种体现和享受,每一个实验从准备到操作再到完毕整理,就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而每一次实验的失败与成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次理解、宽容和欣赏,会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二)实施情感教育是教育内涵的本质要求。现代教育理念指出:学生的学习不应在乎学习结果,而应重视学习过程。为此,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用真情的投入,满怀激情的表演,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真情地品味、欣赏、感染、共鸣,真正把教学内容用师生的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达到情感的沟通理解,使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学,理解教学,领会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真正做到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

(三)实施情感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十五、十六岁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很关注他人对他们的欣赏和肯定。学生在家与父母相处沟通交流的机会很少,这个年龄学生也因为有自己的小秘密,变得很少或不愿与父母沟通,心理失去了平衡,迫切需要在社会、学校获得情感的补偿。为此,教师在教学上要狠下功夫,精心计划,为学生们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以便情感得到充分的渲泄,从而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

二、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在教师,教师是调控课堂的主角,也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有相当部分教师是很尽心尽职的,但也有不少教师是不重视课堂的情感教育,甚至是消极应付教学的,如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一些工作时间长的“老革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工作激情,象和尚念经,只顾讲自己的,不理学生反应,如催眠曲一般,课室里倒下了一大半。上述种种,真是可悲可叹,又误人子弟。

三、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一)教学中教师的倾情投入,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前提。化学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决定了教学双方都必须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充分运用形体、表情、语言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把自己完全融入教学双边活动中。如演示实验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发现失败要有勇气承认失败,找出原因执着地追求,直到实验成功。同时,要鼓励帮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师激情的感染而引发参与冲动。

(二)教学中师生的平等交流是情感教育的催化剂。教学中,学生“尊师重教”固然要提倡,但教师为了维护教师尊严,而居高临下的说教势必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久而久之,教学便成为“一言堂”。要真正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以一个求知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探索世界,教学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融合。否则,教师只能唱独角戏,失去师生情感交流的沃土。

(三)人性化的教学解答,是情感教育的“甜心丸”。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很少,有些问题用专业语言讲科学味很浓,但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和掌握。若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讲,学生很快掌握,一来会更加尊敬教师,二来学习恒心更加持久。比如教学中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解题后归纳解题方法,讲解分析思路;对新颖题型,用生动语言概括等等。例如:不用任何试剂签别溶液①NaOH ②CuCl2 ③BaCl2 ④MgSO4 ⑤NaCl的先后顺序是_____ ,如“找朋友”一样,认识②找①找④找③余⑤;又如多种物质组合中反应的连线要求推断物质,称之为“互联网”。

4.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篇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积极情绪,体验合理控制和调节情绪带来的成就感 能力目标: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合理宣泄情绪 【教学难点】情绪是可以调控的、合理宣泄情绪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人们调控情绪的方法事例,并观察周围的人们是如何调控情绪的。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变化的关键时期,产生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个人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引导青少年调解和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让每一个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学内容分析】 “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第十三课第二个项目,本项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第一个层次“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主要说明人的消极情绪可以得到调节和控制;并介绍了几种调节和控制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一是“理智控制法”;二是“注意转移法”;三是“幽默化解法”;四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第二个层次“合理宣泄情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合理宣泄情绪的有效方式:“哭泣宣泄”、“倾诉宣泄”、“书写宣泄”、“运动宣泄”。二是宣泄情绪需要注意的问题:宣泄要“合理”二字,找出宣泄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安徽合肥最近发生的“中学生求爱不成泼汽油焚烧17岁少女”的事例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的展示,意在让学生明白,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要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此导入本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自主探究

展示反馈

精讲点拨 【设计思路】以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徐柳姐姐的一连串事例作为背景材料,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材料)

情景活动

(一)徐柳姐姐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又充实,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大学的徐柳成了江西经济广播电视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每天放学后,她就骑着自行车来到电台做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一次,由于忙着复习考试,准备不充分,直播时出现了错误,遭到台长的狠狠批评。徐柳的心情跌落到极点。但转念一想,台长的批评是对自己的爱护。自己的失误就应该受到批评,这次教训应该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想到这里,徐柳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

请你分析,徐柳姐姐是用什么方法调节了自己的不良情绪的?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师适当点拔、引导。)

【知识拓展】

你能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练掌握上述调控情绪的方法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进行知识的适当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多媒体展示材料)

情景活动

(二)北京的秋天是最美丽的,可是从小一帆风顺的徐柳姐姐,初到北京,在这里却感到了孤单,没有朋友和家人的包围,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她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之中。这时,她就会把自己以前表演的节目录像带、录音带拿出来一遍一遍的看、听,迷茫和痛苦也就慢慢消失了。

请你分析,徐柳姐姐又是用什么方法调节了自己的不良情绪的?(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拔总结。)【走进生活】

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的拓展应用的能力,让学生不拘泥于课堂,走进生活,让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做适当总结、引导。)(多媒体展示徐柳姐姐的材料)

情景活动

(三)一次徐柳姐姐坐公交车回家,一小学生不小心把自己水瓶里的水倒在她刚穿上的新皮鞋上,小学生吓得连声道歉。徐柳抬起脚来甩了甩鞋上的水,顺口说:“洗脚之前应该是先脱鞋的呀。”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请学生分析,徐柳姐姐又是用什么方法调节了自己的不良情绪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徐柳姐姐的情绪状态,以便分析徐柳姐姐的调控不良情绪的具体方法;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它使徐柳姐姐的事迹更加典型,更加贴近现实的生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感染力。

学生回答:幽默化解法 师做适当点拨、总结。【知识拓展 我来举例】

请列举出生活中用幽默话语调控情绪的例子。

【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我们的生活不缺少喜剧的因子,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老师要注意学生所举的幽默事例,都凝聚了学生的智慧,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的点评,重在肯定与表扬!

(多媒体展示徐柳姐姐的材料)

情景活动

(四)在《大风车》的五年时光里,徐柳体会到了做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的酸甜苦辣,每当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她就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我行,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的”,在这样的激励话语中,徐柳姐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请学生分析,徐柳姐姐又是用什么方法调节了自己的不良情绪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让学生一方面分析好徐柳姐姐的事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与自己相类似事例,也加以归纳总结。

学生分析,师做简单总结。【走进生活】

遇到下列消极情绪时你会给自己怎样的积极暗示

冲动、愤怒时这样提醒自己:

紧张、恐惧时这样告诉自己:

孤独、痛苦时这样激励自己:

忧郁、迷茫时这样调整自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不良情绪压抑在身会危害健康,同时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开动自己的思维,展示出自己最得意的答案。

(学生先自主探究解决,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观点)

同学们:知识探究到这里,我们已经掌握了几种常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其实我们的消极情绪有时光靠调节是解决不了的,这时还需要我们把消极情绪造成的影响释放出来,这就需要采取另一种调控情绪的方式,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下边的材料:

(多媒体展示徐柳姐姐的材料)

情景活动

(五)有一次,徐柳姐姐因路上堵车,耽误了录制节目,被扣发了奖金,她的内心十分苦闷,这时,她的好朋友金龟子姐姐,对她这样说:

(1)哭吧,哭出来,心里就好受多了。(2)我是你的好朋友,把你的不快告诉我,我来帮你。(3)走,别闷在家里,我和你打球(爬山、游泳)去。(4)写点东西吧,把你的不快发泄出来吧!

上面这些话语,是想让人分别通过哪些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设计意图】根据情景材料及设置的问题探究宣泄情绪的方式,先自主感悟,再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共同归纳方法。

生回答,师做简单总结。

师:但是,也有一位徐柳姐姐的朋友给她出了如下的主意:

找到电视台的领导,和他们据理力争,不许扣我的奖金,或者,以后消极的工作,不再卖力的做节目,或者把办公室的门摔得震天响,发泄一下。

这位同事的建议徐柳姐姐能听吗?此建议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辨析材料中别人给徐柳姐姐出的主意,来充分认识到情绪的宣泄必须要合理,必须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能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三、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小记者采访

师:徐柳姐姐的生活烦恼只是我们生活中不良情绪的一个缩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下面让我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自己的生活,谈一谈生活中有哪些烦心事,以及由此引发了哪些不良情绪?(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

1、谈谈一件自己的烦心事以及由此引发了哪些消极情绪。

2、针对学生所谈的烦恼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探究可采取哪些方法调控不良情绪,并进行课堂交流。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主要意图在于导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知识框架结构图,来回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重在落实本课的知识目标。

5.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篇五

一、命题原则

测试内容力求体现导向型原则和诊断性原则,重在引导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促进教师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学技能,增强教师自觉学习、自我反思的意识。通过网上阅卷和细致的统计分析,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和岗位实施能力的基本情况,并作出初步诊断,为后续开展针对性培训提供依据。

二、命题内容与要求

各学科的测试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专业知识、案例评析、教学设计和课程改革理论等,分别占卷面总分值的50%、20%、20%、10%。答卷时间一般为2小时。

1.专业知识:考查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知识网络结构的掌握情况,中考、高考学科参照中、高考要求,其他学科参照教材和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

2.案例评析:针对试卷中提供的教育教学案例或教学片断,运用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和诊断。

3.教学设计:针对试卷中提供的教学内容或某个题目给出个人的教学设想和教学过程,并能简要说明其设计依据。

6.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测试答案 篇六

11.C12.C13.B14C15.A16.A17.A18.B19.C20.D

21-25 ×√√×√ 26-30 √×√×√

1.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消除法,恒定法,平衡法。

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恒定法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

(6)评价阶段。

3(1)该实验设计属于真实验设计

(2)试验中的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

第一,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第二,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便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

7.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七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目前, 中小学教育多数还是应试教育, 以至于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 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 课堂教育采用更多的是“老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育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枯燥且乏味的, 除了书山题海就是课后补习, 学生长期的压抑情绪得不到宣泄。

在美术教学中, 同样, 教师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地在讲解课程, 学生被动地吸收理论知识。这样做的后果, 便是学生不仅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厌烦情绪, 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如今, 仍然有不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过于轻视, 认为那是没有实际用处或是觉得离学生过于遥远的观念, 因此, 油画欣赏或是艺术家个人生平讲解都被一一忽视。实际上, 这些对于学生个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操都有塑造作用, 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二、情感教育的探究背景

1. 情感教育概述

每个人都会具有情感这一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涵盖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 它是人所特有的, 参与社会活动所必须的一种态度体验。人人拥有情感, 但是高尚的情感却不是为人人所拥有。情感之所以高尚, 是因为情感的承载体受过情感教育或情感熏陶。高尚的情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去除不良情感的影响, 还能够经过相应的教育, 而产生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新情感。一直以来, 我国许多的教育学者都提倡在教育中加入情感教育, 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并且, 这种理论形式也是受到了政策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2. 中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根据发展心理的相关理论, 我们可以发现, 人作为一个个体, 每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都不一样。在我国, 中小学生一般指的是7岁到15岁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情感发展有着鲜明的阶段性, 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讲述。

(1) 7岁 ~11岁的童年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认知情感方面还是懵懂未知的, 算是情感的启蒙阶段, 由此也可以看出, 情感的教育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它决定了一个学生今后的情感发展方向。小学生在情感上表达更为直接和简单, 认为周边的人非敌即友, 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也容易和好如初。另一大特点便是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的行为反应会很直白, 成功就高兴, 失败便失落。只要老师鼓励, 便会有想证明自己的冲动, 受到老师的批评, 可能会产生自卑。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情感是具有可塑性的, 当然, 教师把握好情感教育的尺度, 以便造成极端发展。如对学生鼓励过多, 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 甚至在以后的人生中, 难以吸纳他人批评的意见。

(2) 12岁 ~15岁的青少年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认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 防止角色混乱。因此可知, 初中的情感教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来说, 不仅有助于他们情感的维护和巩固, 还有助于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初中生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叛逆, 同时却又具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教师或是家长的劝解往往是无视的, 或者是背道而行之, 但是当遇到挫折却又急需向父母或老师倾诉。另外, 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情感普遍的丰富却又敏感脆弱。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 年龄的增长, 他们开始关注起自己内心的世界, 对于自身价值的追寻也开始成为困扰他们的关键。同时, 因为过于注重自身, 因而过于注重外在的评价而变得敏感, 甚至是经受不住同年龄段同学的嘲笑, 这种情形可能会导致三种结果:一种是在脆弱的情感趋势下变得内向和自卑, 另一种是在敏感的情感趋势下变得焦躁和具攻击性, 至于最后一种是在情感教育的熏陶下, 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 从而变得更为坚强和独立。

3. 情感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积极意义

根据上述的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目前的中小学生而言, 情感教育对他们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包含: (1) 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 促进学生间良好的关系往来; (3) 促进学生寻找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模式构建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 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主导的美术教学是一种只注重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美术课堂上, 可以通过油画、雕塑鉴赏给学生们带来视觉上的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 鼓励他们讲述看到油画或雕塑时的第一感觉, 然后引导学生们从油画或雕塑的细节来猜想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甚至, 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述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故事及作者的人生经历, 以此来让学生在极具情感承载力的作品中感知情感的厚重与细腻。当然,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加入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进行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完善, 寻找到适合自己本土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2.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具有的普遍特点便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符合这种心理趋势发展的情感教育才是好的情感教育。因此,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可以运用美好丰富的实践活动, 来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 在了解中学习, 在学习中情感得到升华。例如, 在学习绘画建筑物时, 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 走出学校, 观看各类建筑物, 让他们能够深切体会到每种建筑物的特色和蕴含的人文价值, 课后, 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后感受来想象自己心目中的建筑物, 然后绘制出来或者是做出模型, 文字表达的方式也是提倡的。

四、结束语

目前, 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更为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而忽视了情感培养,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 这不仅加大了学习的压力, 还将限制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理念的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 这也需要广大中小学美术老师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钟毅.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浅议[J].四川教育, 2013, (11) .

[2]刘乔.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人文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 2012, (22) .

[3]王青.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参花, 2013, (24) .

[4]邹辉.初探情趣教育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 (8) .

8.中小测试研究学音乐教学情感教学模式 篇八

关键词:学诗,人格,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加强古诗词教学, 既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更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 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 提高人格修养。

一、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诗歌基本知识

主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产生、发展、分类及它和词、曲的关联。 古体诗从最早的四言古诗、骚体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汉乐府一直发展到新乐府诗, 主要产生在唐代以前。形成于唐代的近体诗, 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让学生大体了解律诗的押运规律, 为诵读打好基础。

二、学会赏析, 感悟意境

学会对古典诗歌的赏析是提高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要学会赏析就必须掌握要领。 中小学生赏析古诗的主要规律和方法有:

1.关于古诗题材的赏析。 诗言志, 歌咏言。 凡生活所到之处就有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咏物、怀古、羁旅、边塞、交往、教育、文学、哲理、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商业、节令等, 包罗万象, 面面俱到。

2.关于古诗主题的赏析。 思乡、友情、亲情、爱情、别离、宮怨、悼亡、劳作、惜时、爱国、伤感、励志、讽喻、歌颂、感悟等, 几乎囊括了生活的全部。

3.关于古诗思路的赏析。 高低、远近、内外结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统一、人和物结合、正反相对、抑扬结合、前因后果、转折、递进、承接、对比等, 均是古诗歌常用的结构手法。

4.关于古诗艺术手法的赏析。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 “言在意外”, 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极力渲染、巧用烘托、引用典故、含蓄委婉、传神用字、妙用修辞格等, 让古诗显得摇曳多姿, 尽得风流。

5.关于意向和意境的赏析。 对人或自然景物赋予感情就成为意象, 例如自然景物流水本无意, 而在“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里就有了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哀伤和感慨;再如月亮表示思乡、斜阳表示凄凉、风烟霜表示哀怨、杨柳表示远别、杜鹃乌鸦表示凄苦、鸿雁表示离愁等。 还有像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登楼、吹箫、饮酒、折柳等, 都是诗人作者特殊情感的寄托。 意境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境界。

三、反复诵读, 认真积累

古典诗歌, 诗句结构工整, 对仗整齐, 音节铿锵有力, 押运错落有致, 特别适合学生诵读。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时按照诗歌节奏划分朗朗上口读一番, 背诵时则闭上眼睛, 在心领神会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 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 达到诗人、诗歌和读者三者的强烈共鸣, 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 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 读诗时要引领学生不仅体会诗中的韵律格调, 更要结合诗中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 这样就不仅能领略到诗歌的优雅与隽美, 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心境, 感受到唐诗的独特魅力。

四、倡导自主探究、多元解读的学习

1.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必须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组织教学时, 必须摒弃那种束缚学生思维, 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不要进行烦琐的分析, 不要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 更不能让学生枯燥地死记硬背, 积极倡导“兴、道、讽、诵”的学习方式, 即“感发———引导———先读后背———最后吟诵”这样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 教师应以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2.大胆挖掘, 古今对照, 合理想象。 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首古体诗时, 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人生夙愿和宽阔胸襟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 如果杜甫有幸来到今天的新中国, 目睹新社会的巨大变化, 对知识界人士考查一番, 走进知识分子宽敞明亮的康居住宅, 体会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位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报有拳拳之心的大诗人一定会啧啧赞叹, 真是今非昔比。 自己梦寐以求的事终于在今天变成现实, 他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社会一定会流连往返。 像这样的合理想象, 一定能让学生深受启发。

3.适当评议, 明辨是非, 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 要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让他们认识、领会、内化, 变成自觉行动。 如在学习李白诗歌时, 对他消极避世、及时行乐、恃才傲物的人生思想应引导学生辩证对待, 吸其精华, 剔除糟粕, 让他们万不可在生活中效仿, 稍有不顺也“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离家出走, 一失足成千古之恨, 新一代青少年应当积极向上, 达观开朗, 争取做生活的强者, 不可消极颓废。

五、以活动为载体, 增强学习趣味性

知识的获得, 能力的培养, 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古诗词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更应当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 在课内习得的基础上, 指导课外实践, 以自己喜爱的方式, 去积累和表达。 只要学生乐于学习, 善于学习, 古诗文素养就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他们的健康人格也能得以养成。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增加储备量, 拓宽认知范围, 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1.进行“每周一诗”或者“每课一诗”吟诵活动, 让学生多积累背诵古代经典诗歌。

2.开展课外活动“诗词积累”大比拼活动, 课外积累课堂展示, 看谁记得既多又准。

3.定期开展古诗词测验活动。 专门利用课时进行书面试卷测试, 或者口头背诵的方式检测学生, 并给出评价结果。

4.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如:以“风”、“花”、“雪”、“月”、“春”、“秋”、“山”、“水”等作为主题让学生搜集, 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开发学校专门校本教材,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古诗歌专项收集, 让诗歌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例如我们学校开发的《守望学校精神家园》、《中小学生古诗鉴赏方法》就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6.积极参加各类诗词、经典诵读和听写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象应以青少年为主。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青少年时期阅读、记诵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 就可以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少儿古典诗词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篇的白话翻译上。 我们应通过选编经典, 教青少年们诵读, 引领他们从诗篇得到感发, 感受到古诗词与自己生命之间的联系, 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喜欢上古诗词, 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品格与修养。

参考文献

[1]靳建, 著.语文课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3.

[2]李万龙, 著.古典诗歌鉴赏规律.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5.10.

[3]朱光潜, 著.谈美书简.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2.3.

[4]吴峰, 罗国振, 著.道德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

9.软件测试学研究 篇九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早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 那时软件规模都很小、复杂程度低, 软件开发的过程混乱无序、相当随意, 测试的含义比较狭窄, 开发人员将测试等同于“调试”, 目的是纠正软件中已经知道的故障, 常常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对测试的投入极少, 测试介入也晚, 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码, 产品已经基本完成时才进行测试。造成这样进行软件测试的原因是因为早期大家对软件测试的定义不够清晰。到底什么是软件测试?Glenford J.Myer认为测试不应该着眼于验证软件是工作的, 相反应该首先认定软件是有错误的, 然后用逆向思维去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他还从人的心理学的角度论证, 如果将“验证软件是工作的”作为测试的目的, 非常不利于测试人员发现软件的错误。于是他于1979年提出了他对软件测试的定义:“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1]Bill Hetzel指出:“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2]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而现代企业大都认可软件测试是为了保证软件与产品说明书的需求保持一致。为什么需要进行软件测试?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商业利益与商业效率。软件测试时软件生命周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将软件测试视为一种投资更加适合。

2、软件测试文档

软件测试文档是软件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什么需要测试文档?应该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思考如何测试的指导, 文档本身不是目的, 重要的是测试的设计过程;第二是同僚审查的媒介;第三是后继或者其他测试者参考资料最后一点是如果无测试文档, 增加交流的损耗和工作量。软件测试文档由需求分析, 功能规范说明书, 开发设计文档, 测试计划, 测试规划说明书, 测试用例, 测试报告, 缺陷报告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文档是需求分析, 功能规范说明书, 开发设计文档。因为需求分析是测试计划的依据。从需求分析文档, 我们可以得出软件的使用范围, 比如要覆盖什么样的用户群, 不覆盖什么样的用户群。需求分析可以分为商务需求, 用户需求, 标准符合需求, 系统需求。功能规范说明书的主要作用是测试规范说明书以及测试用例的依据。可以根据功能范围, 要实现什么, 不实现什么。得出具体的功能设计, 如用户场景, 操作流程和界面设计。开发设计文档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测试规范说明书以及测试用例的依据。

3、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的种类可以分为人工测试和基于计算机的测试。而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又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原则上讲, 软件测试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类。静态测试包括代码审查和静态分析, 动态测试包括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3

3.1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不考虑内部实现, 主要用于功能测试, 依据功能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需要考虑的其他方面有被测应用程序所处环境;操作系统内核;API用户界面以及文件系统的类型。常见黑盒测试技术有:

3.1.1 边界值分析

主要是分析输入, 输出的边界, 从而设计测试用例。如常见的边界例子:字符串, 长度为零, 最大允许长度, 可输入最大长度;循环:0次, 和最多次。数组:长度为0, 和最大长度。以及一些常见的特殊值, 如2月29号。

3.1.2 等价类划分

其目标是取得测试的全面和高效。通过减少冗余测试用例, 达到足够广的测试覆盖。最基本的等价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如取值范围1~1024, 则有效等价类为1到1024范围之内;无效等价类, 则为小于1, 大于1024。

3.1.3 组合分析

主要的用途在于测试条件的多样性, 如测试网页www.abc.com;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操作系统的类型, 如Win NT4, Win2000, Win XP, Linux, Solaris;测试平台, 如32位, 64位;语言的种类, 如中文, 英文, 德文, 日文;浏览器的类型, 如IE5, IE6, IE7, Fire Fox, Opera;Javascript是否启用等。这时候通过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 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测试。

3.1.4 因果图分析

主要是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复杂, 需要对输入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此时, 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 从而设计测试用例。

3.2 白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在早期发现文档或者程序中可能的错误;而白盒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并且能够提高代码的覆盖率。覆盖率是测试所执行到的覆盖项占总数的百分比, 覆盖率是测试文档定义的软件能够发布所必需满足的条件之一。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从程序的控制结构导出测试用例;单元测试是白盒测试的一种, 一般由开发人员自己生成。白盒测试可分为:

3.2.1 静态白盒测试, 在不执行的条件下有条

理地仔细审查软件设计, 体系结构和代码, 从而找出软件缺陷的过程, 也称为结果分析。进行静态白盒测试的首要原因就是尽早发现软件缺陷, 以找出动态黑盒子测试难以揭示或遇到的软件缺陷;从另一方面给黑盒测试的测试设计和应用测试用例提供思路。可以利用代码审查工具进行, 如

PREFast。

3.2.2 动态白盒测试, 根据具体实现代码确定如何测试。

主要是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 逻辑, 循环和路径, 一般要遵循四条原则, 一是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测试一次;二是所有逻辑值据需测试真和假两种情况。三是检查程序的内部数据结构, 保证其结构的有效性, 四是在上下边界及可操作范围内运行所有循环。

3.3 软件测试过程

测试虽然是软件生存周期的一个独立阶段, 但测试工作却渗透到从分析、设计直到编程的各个阶段中, 如测试文档的编写从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而具体的测试工作随项目的不断深入也在进行中。在实际工作中, 测试环节可分为五个阶段, 明显的、同等重要的有三个阶段: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又称构件测试) 和系统测试。

3.3.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即模块测试, 一个窗口、函数、菜单、报表或一个存储过程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测试。单元测试是测试的第一步。由开发者自己进行测试最合适, 一般采用白盒测试。

3.3.2 集成测试

在将所有的单元经过测试以后, 接着进行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称组装测试, 即将已分别通过测试的单元按要求组合起来再进行的测试, 以检查这些单元之间的接口是否存在问题。要求参与的人熟悉单元的内部细节, 又要求他们能够从足够高的层次上观察整个系统。集成测试阶段是以黑盒法为主, 在自底向上集成的早期, 白盒法测试占一定的比例, 随着集成测试的不断深入, 这种比例在测试过程中将越来越少, 渐渐地, 黑盒法测试占据主导地位。集成测试主要是开发与测试人员负责。

3.3.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整个测试阶段的最后一步, 所有的开发和测试在这一点上集中表现为生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软件系统。该阶段主要对系统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测试。主要进行:

功能确认测试、运行测试、强度测试、恢复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系统测试的测试人员由测试组成员 (或质量保证人员) 或测试组成员与用户共同测试。在整个系统开发完成, 即将交付用户使用前进行。在这一阶段, 完全采用黑盒法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

3.3.4 验收测试

由用户参与并以用户为主对系统功能, 性能等进行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一般是在系统测试完成之后将产品交付给用户, 并由用户来完成测试。其目的是检验系统是否符合预先定义的用户需求并达到事先约定的验收标准, 产品可以交付使用, 在实际用户环境中运行系统并发现潜在的未曾发现的错误。

3.3.5 回归测试

在软件修改或版本更新后重复以前的全部或部分的测试。回归测试可以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任何阶段运行, 由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完成, 其目的是验证程序在修改或版本更新后, 确保所作的更改不会破坏原有的功能, 以前所有的正确功能和其他指标仍旧正确。

4、软件缺陷管理

测试软件出现问题后, 对软件缺陷进行管理也非常重要。软件缺陷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是按软件缺陷的优先级;二是软件缺陷的严重性。软件缺陷处理流程一般按开发, 解决, 关闭三个环节进行。也就是软件缺陷的生命周期。软件缺陷报告也非常重要, 报告内容主要有问题描述, 缺陷复现。可以借助一些管理工具生成缺陷报告, 如Microsoft的Product Studio工具。

5、软件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就是评估系统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性能表现是否与预期一致, 判定系统是否有性能缺陷, 并根据测试结果找出性能瓶颈的过程。通过性能测试能够找出现有或潜在的瓶颈和性能缺陷, 如果这些问题不在产品发布前解决会降低用户满意度, 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及商业利益。评估软件性能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三个:

5.1 响应时间

执行一个或一组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如加载一个网页需要100毫秒。

5.2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执行任务的数量或数据流量, 如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每秒钟可以完成30次查询。

5.3 资源利用率

软件运行中所消耗系统资源的比率, 如:在有1000个用户连接时, 系统消耗50%的内存。

6、软件新技术发展

面对软件规模的日益增大, 以及用户越来越高的需求。主要能从三个方面来提高测试效率;首先是测试用例的设计, 黑盒测试技术中, 主要用到的是等价类和组合测试。白盒测试技术, 主要用的是代码覆盖分析方法。其次是测试用例的执行。自动化测试效率明显比手工测试效率高。第三是测试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软件测试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有数据驱动测试;基于模型的测试;以及测试驱动开发。

6.1 数据驱动测试

主要有三大步骤, 即开发自动化代码, 开发测试数据, 自动执行测试。优点是高开发效率, 易于维护, 高可扩展性。

6.2 基于模型的测试

主要是根据需求创建模型, 基于模型, 创建测试, 对每个模型, 一般只需一份实现。[4]

6.3 测试驱动开发

先写测试代码, 后写产品代码, 其关键点是只有自动化测试失败时, 才写新代码。测试要相互独立, 测试数据要简单, 易于理解, 从最简单的测试开始。[5,6,7]

7 结论

本文从测试学的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企业不重视的测试文档入手, 分析了测试文档存在的重要性;之后详细介绍了黑盒测试技术和白盒测试技术的分类, 以及软件测试过程的五个阶段。软件缺陷管理和性能测试本文也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最后文章对软件测试现代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测试学的产生, 什么是软件测试以及为什么需要进行软件测试。之后详细介绍了软件测试中软件测试文档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技术的分类, 包括黑盒测试技术和白盒测试技术;软件缺陷的管理, 包括缺陷的优先级和严重性;软件性能测试技术;以及测试新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文档,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1]Glendford J.Myers.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 2006

[2]Bill Hetzel.Complete Guide of Software Testing, 1988

[3]赵瑞莲.软件测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JonathanJacky, Margus Veanes, Colin Campbell, WolframSchelte.Model-based Software Testing andAnalysis with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5]KentBeck.Test-DrivenDevelopmentment:ByExample, 2003

[6]JamesW.Newkirk and Alexei A.Vorontsov.Test-DrivenDevelopmentment in Microsoft.NET, 2004

上一篇:银行服务礼仪常识下一篇: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