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

2024-11-07

城乡融合(精选7篇)

1.城乡融合 篇一

教研一体促城乡教育深度融合■山东省胶南市教学研究室 王明昌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5-15)发表日期:2009年5月19日

如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是当前全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点。上至国务院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公平。要想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关键。而要想提高村小的教学质量,除了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之外,还需要教研部门采取得力措施,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学校的教研水平。近年来,我市教研部门经过积极探索,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小学教研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建立三级教研共同体,抓好四支队伍

有效教研离不开专业化的引领。

首先,我们建立了三级教研共同体,即由市学科教研员引领兼职教研员组成“市级教研共同体”,由学科兼职教研员引领各片区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城乡教研共同体”,由镇中心小学业务干部引领全体学科教师组成“校本教研共同体”。

“市级教研共同体”主要进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教材培训,开展教学调研,针对全市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举行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城乡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指导下主要开展片区内的培训和校际研讨活动,及时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方法,推进片区内学科教研的均衡发展。“校本教研共同体”在市教研室和兼职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基于本镇实际的集体备课等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均衡发展。

三级教研共同体的建立,让全市学科教研由“一人”引领,即学科教研员引领转变为由“一个团队”共同引领,让学校教研由原来的“一校一研”转变为“区域共研”、合作共赢,由原来的“一课(题)一研”转变为“一课(题)共研”、多元同构。这一举措不但搭建了全市小学高效教研的一体化平台,更充分发挥了各级教研团队的智慧,让所有成员在彼此交流和探索中,建立共同的教研生活,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究中共同提高。其次,我们还着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抓好第一支队伍,落实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实行教研员联系校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和片区教研活动,进行现场研讨、指导,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探索总结和推广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第二支队伍,加强对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每学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活动,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化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督促兼职教研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联片教研取得实效。抓好第三支队伍,定期组织农村小学业务干部进行培训,开展基本功比赛,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参与和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能力。抓好第四支队伍,实行教研员“1+1”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学年确定一名学科教师为培养对象,制订详尽的培养规划。实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骨干教师制度。通过名优教师送课下乡、城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覆盖全市各级小学的骨干队伍,促进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落实五项制度,强化教研精细化管理

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城乡学校的差距不断拉大?笔者认为,在硬件建设逐步均衡的情况下,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学生的学习常规以及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开放制度等五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我们协助农村学校建立了符合各校实际的《一日教学常规》和《一周教学常规》,规范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辅导、教研、实验、考试、质量分析等常规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使常规教学做到有章可循,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轨道。同时,我们还从抓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计划、总结、预习、听课、笔记、作业、练习、复习和课外阅读等各环节提出具体规范要求,加大学习指导力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课改伊始就实行“全市大集备”制度,在市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实施“一课两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二次备课”的制度。落实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三公开”--课后反思笔记公开、教学参考资料公开、教学案公开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我们对学科备课组还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确保备课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的服务、指导和研究职能,我们要求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出发,开展以问题解决为方向的专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坚持典型学校和名师教研活动向全市开放制度,教研室每学年组织指导相关学校和教师举行1-2次教学开放活动;坚持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向村小开放制度,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向村小开放一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对村小的同年级教师开放,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构架教研互动体系,促进城乡教研深度融合要实现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教研一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开展。为此,我们在县域范围内有相近办学特色、有共同研究课题的学校之间构架了“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在全市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共建、学科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或学科多向联合的教研互动体系,实现了课题集中攻关、城乡教师互动参与、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们还建立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统一下发各项教学教研常规和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课程表和各科集体备课时间,统一教研要求和活动时间,统一评价考核制度,实现了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

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和公共邮箱,建立教学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教学教研信息交流量,及时发布最前沿的教学教研信息,上传优秀的集体备课成果、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研究平台得到了充分利用,网上学科教研群十分活跃,网上交流和研讨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2.城乡融合 篇二

城乡一体化或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是指城乡在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发展的过程中, 城乡劳动者发挥各自的能动性从而发展全社会的生产, 实现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类科技所能预见的高度, 农业仍是基础产业, 农村发展的好坏, 决定着工业、商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把农业与其他产业结合起来。由于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 那么实现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 现实中就是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融合。这也是消除城乡差别的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个根本方面。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一)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

回顾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从产业割裂到必然选择的探索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强调城乡经济的差别以及产业的不同的特质性, 在政策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子。城市中重点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而在农村中主要发展种植业。这两种不同的路子, 一方面迅速在城市中建立起比较齐全、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具备一定功能的服务网络;在农村实现了粮、棉、油的稳定高产, 为城市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 城市居民生活资料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则明显呈现出一种城乡割裂的格局, 从生产力总体布局的角度看, 呈现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双片面”发展态势, 即城市化发展的片面性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割裂性。这种“双片面”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来说, 正面临着日益狭小的市场空间, 影响着产品价值的实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 长期结构单一, 生产方式落后, 农民收入增长受限。随着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 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着进行更广泛的转移、渗透的背景下,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2. 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发展的逐步推进阶段。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和建国50多年我们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思路, 是第一次跳出了以前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发展思路, 把农村的发展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统一考虑, 这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等五项内容。这可以理解为是我党对统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十六大召开, 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各地都在结合当地的实际, 积极制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 从统筹发展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稳步推进阶段。

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变化的,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从农业汲取资源, 农业支持工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与农业平行发展;此后工业应该反哺农业。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 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 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 并且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上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 提出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内容,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将进入到稳步推进阶段。

(二) 中国城乡一体化实践模式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从实践的过程和效果观察, 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

1. 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 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1) 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2) 农村工业化阶段。其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 (3) 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 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进入新世纪, 珠江三角洲又探索、总结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10条标准, 即农业生产现代化, 农村经济工业化, 基础设施配套化, 交通通讯网络化, 市场经营商品化, 文明卫生标准化, 群众生活小康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 行政管理法律化, 环境净化美化。这“十化标准”的实现, 将标志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

2.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上海从1984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1986年, 上海市正式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在城乡一体化和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 上海市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郊区九县一区的关系, 其特点是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和横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和直接, 与行政管理区域相一致;第二层次是上海市区与上海经济区诸县市农村的关系, 其特点是经济来往虽较为密切, 但由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 经济来往中行政干预的因素比较少;第三层次是上海与全国广大农村的关系, 其特点是直接的经济联系较少, 主要通过多种流通渠道发生关系。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 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 统筹规划城乡建设, 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 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 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 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 通过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 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其具体方式是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等, 由县、乡、村提供厂房和劳动力, 联营双方实行利润分成、按股分红, 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城乡结合”多属于纵向经济联合, 诸如定点支农、来料加工、工艺性协作、产品下放、零部件专业化协作等。城市工业通过各种方式向郊区扩散零部件加工或下放产品, 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 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4. 以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改革开放以来, 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由乡镇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 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 来协调工农关系, 稳定农业生产。

制约中国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 思想观念上仍存在“重城轻乡”的倾向

长期以来, 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观念倾向, 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 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命题, 表明我们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 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看法, 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着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观念的不自觉作祟。在处理城乡关系的具体实践中, 就无意识地向城市倾斜, 城市被放在优先发展地位, 而农村的发展往往受到忽视。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认为我们还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 我们目前的资源还不足以支撑城乡的全面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三是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 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社会经济管理体制障碍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主要包括工农产品统销统购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 与这三种基本制度相配合的还有排他性的城市就业、福利体制等, 从体制、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进入新世纪后, 面对着不断加速的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虽然政府对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 各地也逐步取消了户口的城乡之分, 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但从根本上看, 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突破, 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管理体制还没有根本破除, 还没有建立起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完全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 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依然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由于二元的户籍制度没有根本突破, 由户籍制度派生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其他城乡差别政策依然对统筹城乡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消化农民, 减少农民数量, 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环节。但实际上,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 人口问题及其成因要复杂得多, 解决起来难度也很大。在我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 在西方发达国家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基本解决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 仍将伴随着我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并成为工业化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因此, 人口压力将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是以产业的发展为前提的, 特别是没有第二产业以及随着而来的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 农村人口的转化就失去了载体。当前, 我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工业化道路选择有了较高的技术起点, 新技术、新成果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 又放慢了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 不仅如此, 农业生产率提高继续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 新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地完全吸纳、消化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 高素质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 但由于其主要构成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 素质差、技能低, 熟练劳动力严重缺乏, 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四) 现有的资金投入方式制约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增长, 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是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究其原因, 这与我们的财政体制密不可分。长期以来,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 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在农村, 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由于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不理想, 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使得许多乡镇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更不要说其他社会事业投资了;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 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 也无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资金不足, 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 不利于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资金不足, 降低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制约。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城乡改革的全面深化, 必须以深化改革来促进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地协调发展。当前深化城乡改革在总体思路上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略, 拓宽改革领域, 加大改革力度。通过进一步改革, 活化城乡生产要素, 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强化宏观调控机制, 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改革思路和措施如下:

(一) 进一步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在指导方针上, 一是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 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 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在基本思路上, 要扭转局限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 确立通过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观念。在发展战略上, 把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问题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握住“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事业”的核心思想, 进一步明晰反哺“三农”的基本思路, 加快实施“五个统筹”的步伐,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三是积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突出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适度提高财政支持、补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二)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 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 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权产证, 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使用制, 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 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 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坚决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二是对于城市工商企业经营用地等, 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 以彻底杜绝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三是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 大幅度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 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 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

(三)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农产品, 特别是粮食产品流通的国家垄断。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流通平台, 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坚持放开农产品价格和购销的改革方向, 不能因为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波动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加快农产品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 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保证城乡物资交流渠道的畅通。

(四) 加快城镇化步伐, 积极发挥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把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 以科学规划为依据、功能培育为基础、产业发展为支撑,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 积极发挥城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经济向农村辐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充分挖掘城镇现有潜力, 发挥规模效益, 防止乱占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 实行城乡一视同仁的就业政策, 坚决取消各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 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特别是最低工资、工伤、失业以及大病医疗统筹等突出问题, 保证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劳动安全, 使他们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五) 提高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决策水平

城乡一体化, 既关系到城市, 又关系到乡村;既关系到工业, 又关系到农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可以说, 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 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 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 城市或乡村的能力, 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决策者, 才能产生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 必须从整个区域经济总体出发, 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调节作用。其次要以“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 耕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 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为目标, 加快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步伐。第三要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步伐, 培植企业群落和产业群落。

(六)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法工作。使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案, 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二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专门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和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吉元:《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调研世界》1998年2期

[2]辜胜祖:《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 《人口科学》1998年3期

[3]蔡坊:《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特征》, 《人口科学》1998年5期

[4]王小映:《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1期

[5]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8年2月

[6]易炼红:《论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求索》1996年6期

[7]徐荣安:《中国城郊经济学》, 农业出版社, 1989年5月

[8]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期

3.城乡接壤地区融合发展探索 篇三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乡经济;水乡风貌;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93-2

0 引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城乡接壤地区统筹发展的规划研究方法对于提高珠三角乡村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东莞水乡经济区作为东莞从分散、粗放、外延增长向统筹、集约、内涵发展转型的率先示范区,正是创新城乡融合、统筹发展规划研究、探索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的极佳实践地。研究立足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围绕城乡生态、风貌、经济、人文特点几方面内容,重点探索如何进一步促进东莞快速乡村城镇化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1 项目特征

区域特征。项目位于东莞市望牛墩镇杜屋村,地处珠三角东莞水乡经济区统筹发展的核心地区,望牛墩镇中心区边缘,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地带特征。

生态特征。项目三面环水、农田环绕,自然生态基底优越,水乡田园风貌浓郁,具有生态、景观的敏感性。

风貌特征。项目用地被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深高速公路和中洪支线公路围合,是东莞水乡经济区重要展示窗口,风貌区位突出。

人文特征。项目所在的望牛墩镇是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乞巧节”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深入民心的民俗活动。

上述特征决定了该项目不应以量取胜,而是以品质、特色取胜。因此,本研究重点处理好功能定位、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三大问题。

2 研究内容

2.1 功能定位研究

项目是统筹水乡战略以来的首个具体地块精细化研究,具有多重示范意义。规划从水乡经济区、望牛墩镇和周边村庄三个层面的发展诉求进行综合判断,紧靠“生态”与 “人文”特色内涵,立足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共融的出发点,将项目发展定位为“以岭南水乡文化、传统七夕文化为主题,形成集特色居住、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特色区域。”

功能上由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单一的居住功能+临街商业”优化调整为“居住、文化和休闲服务综合功能”,增加文化与商业休闲等混合用地,为文化、经济活动提供载体,带动周边村落的功能优化、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升。

2.2 空间形态营造

营造“低而密”的整体空间形态。规划传承岭南水乡聚落“顺水布局”、“低而密”的空间肌理特点,整体以低矮的建筑为主,局部点缀高层建筑,但严格控制其比例、位置与形态,营造疏密有致、低矮舒缓的水乡空间特质。同时,结合生态敏感性特征,整体开发强度从原规划1.8容积率降低为1.4,并提出了开发强度的分级管控要求。

加强生态、游憩公共空间塑造。充分利用中部河涌和广深高速绿廊组成的“十”字型公共空间带,将项目周边生态要素串联成有机整体,并设置慢行道、休憩设施、滨水码头、自然驳岸等设施,塑造怡人的公共空间。

严控建筑形态要素,提升空间品质。建筑高度原则不得超过24米,局部点缀高层建筑。其中高层建筑不得临水布局,生态景观敏感性高的地块,高层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不超过20%。控制沿河涌、广深高速等重要景观界面的建筑高度和连续面宽,保证界面开敞通透。

2.3 风貌特色提升

传承水乡聚落空间肌理。沿河涌形成“梳式”空间布局,引导构建“河岸、水街、巷道、院落”的空间序列。

营造水乡建筑风貌特色。控制与引导建筑的风格、色彩和屋顶形式,建筑风格采取岭南新中式,与传统村落、水乡田园景观相协调,建筑色彩传承东莞水乡传统,整体以浅色为基调,点缀红色,低层和多层建筑八成以上采用坡屋顶形式,形成独特的东莞水乡建筑风貌。

塑造水乡滨水空间特色。引导滨水空间利用水乡传统的文塔、石桥、凉棚、埠头和榕树等元素,并注入七夕文化内涵,以牛郎织女跨银河、鹊桥相会的爱情故事设计景观,构筑尺度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

3 问题分析与对策

3.1 探索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乡村城镇化质量

以往重城轻乡,城乡结合部往往是环境质量低下,风貌混杂的地区,规划更多关注空间景观的协调,而忽视经济联动的内生动力。本研究一方面尝试发挥城乡各自优势,传承传统水乡的空间尺度与特色,并注入城市的功能内涵与生活品质,提升景观风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文化娱乐、特色商业等轻柔产业,带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可持续的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具有水乡特色的发展道路。

3.2 努力寻求传承水乡文化特色和塑造景观风貌的可行路径

以往多以城市建设的方法改造乡村,导致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内涵日渐式微,本研究尝试从城乡风貌协调的角度,重点加强水乡特色与风貌的塑造:一是大幅度降低原控规确定的开发强度,适应水乡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低强度开发要求;二是加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管控与引导,注入水乡空间元素以及地方文化内涵,尤为注重滨水空间的塑造;三是将有关要求落实在规划条件中,确保文化特色和景观风貌成为开发建设的前提。

3.3 探索特色化和精细化的城乡规划管理机制

本次规划研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后、土地出让前编制,通过多情景方案模拟,对生态环境、整体空间形态、文化风貌特色、公共空间、建筑形态以及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功能配比,降低开发强度,突出风貌特色,提炼形成特色化和精细化的规划管理要求,避免“千城一面”。

4 结论

综上所述,东莞水乡经济区下合片区项目规划研究的对策为:①对城乡接壤地区注入经济内生动力发展轻柔产业,以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②融入生态人文理念,以地域设计方法传承和塑造水乡特色城乡风貌;③探索城乡发展特色化、精细化的规划管理机制,通过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以及土地出让条件中得到落实,有效引导项目的建设实施。

参 考 文 献

4.城乡融合 篇四

西区从衢州国家休闲区、现代田园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定位出发,落实“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突出西区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和项目布局,丰富完善西区一期建设,通过“聚商气、旺人气”增强西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发挥西区向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整合资源、融合城乡,以建设繁华西区为主线,做大做强做实服务平台,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带动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转变,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一、以规划为引领,统筹城乡,全力推动西区提升发展。西区作为衢州的中心城区,围绕“畅想信安增魅力、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突出规划引领理念,构建市域一体化,强化西区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把西区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功能上,全力打造精致紧凑、和美儒雅的现代田园城市。

一是突出“规划龙头”理念。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现代政府重要的政策杠杆和发展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主导、指导和统筹作用。加强和完善规划工作,始终做到规划先行、规划主导,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各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推动西区有序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对接城市空间战略研究。西区的开发建设已从“工地型”向“城市型”转变,通过对西区一期未开发地块的梳理,从功能分区、产业布局、要素配置、土地利用、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重点完善鹿鸣山半岛区块、严家淤岛、中央商务区、衢纺公司等重点地块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好西区一期西拓的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导西区开发建设工作的实施推进。

三是统筹融合推进专项规划综合化和区块规划规模化。战略统筹谋划市域一体空间发展,加快全市“多规一合”步伐,加强西区与各区域间综合交通、水利水系、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等规划联动。实施以交通为支撑的区域联动策略、以保护生态为导向的空间构建策略和产业发展策略,着力打造以山水交融、城乡共生、产城一体为特征的生态田园型西区。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共享资源,优化美化西区环境。西区一期按照丰富完善、提质提速的目标要求,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中心城市品质,促进城市人气集聚、紧凑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园林景观工程、亮化工程、绿道网等项目建设,通过完善设施、整治规范提升环境优势,大幅提升西区综合承载力,带动周边区域共享西区资源。一是以治水拆违为重要载体,打造生态西区。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截污纳管、河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饮用水工程,实现生猪全面禁养和禁止采砂洗砂,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落实河长制,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石梁溪和庙源溪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与柯城区联动,形成从从源头到尾的景观带。全面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推进项目化拆违、组团式改造、综合性利用,以开展“无违建”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畅通西区。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治堵”、“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为载体,谋划建设城市治污治水、园林景观提升、城市道路畅通、城市功能优化等基础设施工程,优化城市环境,畅通西区道路网,结合市域统一规划的绿道网建设,与周边区域连接,提供广大市民慢行游玩周边风景线,集聚西区人气。

三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打造文明西区。积极推行绿化养护、保洁维护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加强数字城管平台建设,以科技手段提高西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深化交通治堵,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加大力度整治提升力度,深化研究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西区环境。

三、以拓展平台为引擎,转型升级,集聚西区高端产业。西区按照“品质西区聚高端”的要求,发挥区域优势,集中精力,拓展平台,积极发展网络经济、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商贸、股权投资、证券基金等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培育和集聚西区产业规模。

一是拓展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电子商务,发挥电子商务产业平台作用,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和消费服务体系,强化现代农业与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形成网上网下两个市场,不断增强衢州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服务农业转型升级。

二是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平台建设。现代物流业以其优势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独特作用,已成为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从西区功能定位出发,加快物流基地建设、改造提升沿江岸线资源、完善口岸环境,有力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企业的壮大,吸引物流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三是强化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视总部经济,把“浙商回归”的重点放到“总部回归”、“资本回归”上,加大与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引进一批总部基地型、资本回归型、龙头带动型企业,促使西区成为高端产业的汇聚地。

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在强化政府均衡托底的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办事业、兴产业,全力以赴加强民生保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开放、竞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就业体系。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

二是构筑统一、系统、规范的城中村改造管理政策体系。推行公寓安置、“房票”安置等多种征迁安置方式,加快完成西区一期征迁工作。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找准改革切入口,狠抓改革措施落地,用制度和技术手段倒逼西区运行方式创新。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项改革部署,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着力抓好公务用车改革,扎实推进城乡体制机制改革。

5.城乡融合 篇五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当前城乡发展实际和新型城乡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性路径选择。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巩固发展全面小康成果、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为加快推进XX城乡融合发展,近日我XX调研组深入XX、XX、XX等县区进行调研,并形成一些思考。

一、坚实基础

近年来,全市坚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城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扶贫开发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XXXX年,实现生产总值XXXX.XX亿元,人均GDP达到XXXXX元,居全省第X位。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XXXX年的X.X:XX.X:XX.X调整为X.X:XX.X:X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XXXX元和XXXXX元,收入比缩减为X.XX:X。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速度,差距进一步缩小。贫困人口由XXXX年底的X.XX万户、XX.XX万人下降到XXXX户、XXXX人,贫困发生率由XX.X%下降到X.XX%,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二)城镇体系基本成型。“十二五”以来,全市按照“做美XX、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以“X市XX县城XX重点镇XXX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体系,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XX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市,XX县被列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XX撤县设区、XX撤县设市。XX县XX镇、XX县XX镇被列入全国特色小镇,XX区XX镇、XX区XX镇、XX市XX镇、XX县XX城镇等XX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城镇化率由XXXX年的XX.XX%提高到XX.XX%,累计提高XX.XX个百分点,年均提高X.X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三)产业融合步伐加快。围绕城镇体系布局产业园区和项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截至XXXX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XXX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XXX个、示范镇X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达到XXXX个和XXX个。XX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XX轻烃裂解、延长油田伴生气、延炼XX万吨航空煤油、彩虹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XXXX年规上工业增长X.X%,继续发挥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XX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XA级景区,荣获“中国最美旅游城市”。XX等一大批招商项目落地建设,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第三产业增长X.X%,对GDP的贡献率提升至XX.X%。新经济企业累计达到XXX家,“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打通城乡融合发展壁垒的重要途径,着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X小时生活圈,以重点镇为中心的半小时生活圈。XX至XX高速公路建成投用,基本实现县区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极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生活。黄河引水工程建成投运、XX门水利枢纽下闸蓄水,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全面保障。电力、通讯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延河综合治理、基本农田建设、退耕还林、治沟造地、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等项目顺利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森林覆盖率提高到XX.XX%,荣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五)公共服务大幅提升。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XX%投向民生领域,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社会福利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跃居全省前列。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十三五”累计实现X.X万人就业。在全省率先实现XX年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和建立大病统筹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齐头并进,重点镇新建各类住房XX.X万套,新型农村社区新建住宅X.X万套,改建住宅X.XX万套,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XX.X%。

二、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要素自由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村居民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融合发展面临优势与差距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工作,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促进城乡融合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战略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我市自身发展基础都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政策叠加利好。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XX-XXXX年)》等一系列政策,对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良性循环带来历史性机遇。随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省委“五新”战略任务的全面落实,XX在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一二三产融合、城镇体系建设、民生领域发展等方面将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必然带动全市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

(二)独特后发优势。随着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尚有发展空间。XX北连XX经济区,南接XX经济区,随着XX高铁、XX高铁等客运铁路的相继开工和建设,将大大缩减XX抵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时间,XX机场建成投用,运营航线达到XX条,通航城市XX个,使XX成为XX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连接两大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内生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三个经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等重大战略实施,也为促进XX对外开放、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发展等带来更多机遇。

(三)新业态、新技术蕴含新机遇。“双创”“中国制造XXXX”“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正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势必孕育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利好因素,为XX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依托“互联网+”和“双创”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加快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催生农产品个性化定制、会展农业等新模式,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开拓了广阔空间。

(四)发展基础实、起点高。“十二五”以来,XX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市一策”要求,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把城乡作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有机整体,高起点规划中心城区、高标准布局城镇体系、接地气绘制村庄规划,建立和完善了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在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新型城乡格局上实现了先行先试、高点起步。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XX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XX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大的“后发优势”,从推动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等方面入手,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一)优化区域结构,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厚植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加速推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一是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城市“双修双改”工作,推进XX撤县设市和XX撤县设区,发挥XX连接XX经济区前沿阵地优势,加快打造功能互补的城市副中心,构建“一主两副”城市格局和“一城三区”中心城市圈。坚持改造与拓展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持续推进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加快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推动XX撤县设市、XX撤县设区。择优培育一批示范性精品特色小镇,配齐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末城镇化率达到XX%以上。二是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抓住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机遇,加快XX铁路连接线和延长至XX、XX至XX等X条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三纵两横一绕城”高速公路网络。开通加密航线航班,建设黄河沿岸主要景区通用机场,推动航空口岸开放,加快陆路口岸建设,积极发展临空产业。规划建设XX等一批新的水利工程。依托XXX千伏XX至XX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通讯、网络等建设,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实现城乡要素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软硬件差距。三是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与XX以及周边城市合作交流,探索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坚持“一县一策”,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大县、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县、生态环境靓县。统筹推进XX区、XX区、XX开发区差异化发展,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高效益。将位置相邻、产业类同、基础相近的县整合打造成区域组团发展集群,构建以XX为主的洛河经济带,打造以XX为主的沿黄生态保护和文化旅游经济带,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把比较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着力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聚焦产业融合,构建城乡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建立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共融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一是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特色主导产业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富民增收的“X+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深入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建设世界苹果之都,带动和助推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发展,在“添绿”中“生财”。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食用菌、中药材、花椒、核桃、红枣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肉驴、蚕桑、森林猪、鱼类、虾蟹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加快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创建国家和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产业强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X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XX)。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鼓励农业与旅游、电商、康养等业态融合,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二是推进工业产业高端化。围绕“三区九园”工业产业新格局,以XX、XX绿色能源化工园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XX个县域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园区经济体量、承载容量、发展质量大幅提升,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和XX盆地化工中间体产品,推进能源化工产业精深加工,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油煤气盐电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能源化工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坚持立足能源、延伸能源、不唯能源、超越能源,推进“三个转化”,逐步形成高端能化、高载能、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油头化尾”“吃干榨尽”“循环利用”,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三是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化。要依托红色文化、黄帝历史文化、黄土风情文化、黄河自然遗产和自然绿色生态五大旅游板块,将XX打造成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坚决守护好精神标识和文化遗存,全力创建XX、XX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支持挖掘民俗村、革命老区村、知青村等旅游资源潜力,打造一批田园观光类、民俗风情类、农业体验类等旅游名村和文化古镇,开发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通过“旅游+”模式推动旅游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吸引更多的返乡人才、专业人才参与到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中。坚持文旅融合、相生共兴,积极撬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休闲、养生、冰雪等新业态,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

(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围绕“政策推着要素走、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盯着市场走”,结合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紧盯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积极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优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力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通农民变市民和市民变“农民”两条渠道,实现城市、城镇落户“零门槛”,加快取消户籍迁移限制,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同时可通过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提升城市包容性,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二是促进人才双向流动。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及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兴业。推进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工作衔接,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扎根基层、发挥作用。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医生倾斜,优化乡村教师、医生中高级职称结构比例。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关系,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思路,鼓励市县财政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及相关平台和载体建设,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实行资金捆绑、政策叠加,以县域为单位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向县城、重点镇和人口较多的乡村,避免“一刀切”和“撒胡椒面”,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调整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积极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四)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增进民生福祉、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优先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教育事业,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推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城乡教育联合体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优化和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新基建”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加快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把优质教育资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每一所学校,实现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网络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共同体,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县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机制。统筹加强和配备医疗卫生人才和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市、县、乡、村远程医疗系统无缝对接,建成互联互通、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远程医疗系统,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优质的公共文化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网点服务、流动服务,建立流动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示范镇、示范村创建,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高服务品质。四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医保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保对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五是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增强乡村治理能力。

6.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篇六

摘 要: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改变和农村二元制结构,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趋势,是我国农村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经过程。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追求。本文主要就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058-0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这样的体制结构在一定程度是上对我国城乡和农民的联系产生了隔阂,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最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对城乡进行统筹管理,积极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保证农村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而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点,其实现的条件是要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发达,经济水平上升到一定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和乡镇的各个优势,充分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城乡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促进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就需要我们采取战略的眼光,运用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要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农业发展,以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格局十分的重要。而这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城乡的统筹,可以说以城市带动乡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以城市带动乡镇的统筹方式能够实现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促进,并将乡镇周围的农村更好融入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着急,应该分步骤,有层次、有原则的进行下去,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全面对乡镇农村统筹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城市对周边村落的带动作用,最终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1.城乡统筹规划需要分层次进行

分层次就是按照城市不同大小的规模,对周边农村和乡镇的带动程度,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城市和乡镇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经济基础如何,因此,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城市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上,城市发展的规模越大,如果地区优势不足和经济发展落后,其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圈是与自身是不相符的。就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比较多,而西部地区比较少,就一个区域来说区位优势明显以及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规模比较大,而经济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城市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的规模就会越大,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应该有层次的进行。

2.城乡统筹规划应该分步骤进行

在不同规模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其城乡融合的实践、阶段性目标、实践安排以及建设的重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分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乡建设和发展工程中,加快促进我国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完毕的城镇应该重点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和功能,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原来从城镇还没有被覆盖的乡镇和农村,应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的覆盖率,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隙;其次,集中精力做好大规模城市的统筹建设工作,积极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体系。对于特大城市应该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树立典范;再次,将基础性的工作放在中小型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中小型城市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起到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小型城市化建设发展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突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对城市的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城市带动乡镇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推动下去。

二、城乡一体化工作路径选择

1.依托和自主

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目标进行建设,密切联系城乡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在践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还要对城市和乡镇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全面促进城市和乡镇融合发展。在工作过程应该始终强调乡镇之间的依托性,但是还不能忽视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城乡不同的经济实体有自身不同的发展目标,其发展的产业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也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乡镇各个经济实体追求利益的本质体现。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各个乡镇的独立性,尊重城乡之间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做出的各种决策,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行为,通过积极的调动城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的各种主观能动性,增强城乡的生命活力。积极依托城市优势,带动农村,这样才能扩大城乡的合作空间,并保证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主导和支持作用

在积极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和乡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镇各自的优势存在差异性,资源不同,产业不同,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上讲,城市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乡镇和农村主要起着支持的作用。城市的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城市的这种基础应该其主导作用。但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还应该全面发挥农村的支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和各种劳动力,缺少了农村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3.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通过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要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既需要市场机制的运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在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始终坚持两手一起抓,共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统筹发展过程中能够有序的前进,最终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现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下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现今的体制环境下,企图采用行政手段对城乡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干预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在对资源进行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在对城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仅仅靠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不能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全面解决。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切实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和规划,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黄菊.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

[2]肖新喜.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刘祖云,李烊.“城乡关系”学术文献的理论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02)

[4]武小龙,刘祖云.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进路与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03)

[5]王桂巧,董全瑞.实行城乡一体化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J].甘肃理论学刊.2013(05)

[6]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13(05)

7.城乡融合 篇七

1机遇

1) 学分制课程体系提供大的学科融合平台。2012年,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进行全面学分制教学改革。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注重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注重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培养需求, 设计多元化选修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 (如表1所示) , 其中, 通修通识模块和学科核心模块是每个专业根据高校专业评估要求设置, 是学生必修课程, 而开放选修模块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这三个课程模块中, 适度压缩必修课程的总学分, 提高选修课程比例, 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这对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学科融合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学生不仅可以选修本专业开设的选修课, 还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比如, 某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对城市经济学很感兴趣, 或是需要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城乡规划问题, 那么他还可以选修金融、财会专业的相关选修课。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具备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选修课程, 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进行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实现差异化培养。2) 教师专业背景多样, 涉及知识领域广。目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乡规划系拥有专任教师7名, 南京大学兼任教师7名。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有建筑学、建筑结构、景观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城市空间、城市设计、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等等。每位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他们的教学理念, 学术思想, 文化底蕴, 个性和创作风格都不相同。而城乡规划正是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专业领域。这样的师资力量无疑是该院的城乡规划专业实现多学科融合良好的基础。如果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创造良好的机制, 让每位老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不断发展的同时, 又能学习到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形成思维多元化, 那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将这样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 从不同的学科领域, 不同的空间层次, 不同的设计方法, 不同的技术层面去考虑城乡规划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2问题与挑战

1) 学制本身决定了实行多学科融合模式困难重重。目前, 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都是五年制, 由于教学周期比较长, 所以想要实现多学科融合是比较容易的。在课程设置中, 1年级~2年级涉及色彩、形态、建筑等基础类课程, 3年级~4年级涉及城市规划基础理论, 详规、控规、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等中观层面的知识, 4年级~5年级涉及城市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以及总规、区域规划等宏观层面的知识。这样按部就班, 从微观到宏观, 从简单到复杂, 学生学习城乡规划的专业知识是循序渐进的, 理解城市规划知识比较容易。最后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 将景观, 规划、建筑、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 运用于城市规划设计中, 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而独立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都是四年制, 教学周期短, 如果将这么多的课程按部就班地安排在每个学期中, 那么会导致学生每学期的课时量和作业量大大增加, 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 完成作业的质量会随之下降,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想实现多学科融合, 必须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 建立互动式, 关联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够真正实现多学科融合。2) 多学科融合模式下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容易盲目。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基本是理工科学生, 在进入高校之前对于城乡规划专业的了解少之甚少。但大多只限于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 对于专业自身特点、学习要求以及专业的知识体系都不清楚, 更谈不上结合自身的学习优势选择专业方向, 建立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而我们在以实现多学科融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中, 强调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大更广泛的学习平台, 所以选修课的比重大大增加。学生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学习优势, 不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 在选课中会容易盲目, 这样最终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能根据专业方向和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知识体系, 那么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就无所意义。所以,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引导机制, 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 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

3城乡规划专业多学科融合模式的架构

1) 分层次设置选修课程, 避免学生学习中的盲目性。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 必修课的比重大大减少, 选修课的比重大大增加。这样虽然容易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差异化培养, 但是也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盲目的现象。所以, 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方向,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将专业分为城市规划模块和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模块。城市规划模块更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城市问题。而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模块则注重学生空间分析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的问题。我们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 选择其中一个模块来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必须要选修的 (如图1所示) 。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方向选修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 实现差异化培养。

2) 引入导师制, 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培养。目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乡规划系拥有专任教师7名, 南京大学兼任教师7名。每位老师的研究领域都不一样, 几乎涵盖了城乡规划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在多学科融合模式的课程体系建构中, 我们引入了导师制。在1年级~2年级专业基础学习中, 老师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兴趣所在, 然后选择相关领域的导师。由导师指导如何选择课程, 如何建立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相互探讨, 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有了分化, 学术氛围就会很活跃, 学生在交流, 探讨问题的时候就会从各个方面去思考, 有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3) 教学方式关联化, 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独立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往往都是四年制, 教学周期短, 要想实现多学科融合就必须优化教学结构体系,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我们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中, 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大纲、教案体系, 课程作业安排等方面进行联合设计, 从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到课程设计、到学生作业的安排注重时序性, 关联性, 形成关联化的教学方式, 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结构体系。比如, 学生在做居住区规划设计时, 安排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老师和建筑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合作。同时, 景观规划与设计这门课的课程作业安排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那么, 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就不会只从一个空间层次, 一个知识领域去看待居住区规划的问题。他们会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角度去解决居住区规划的空间问题。很多学生做居住区规划的时候总是死守设计规范, 设计的空间单一, 死板, 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楼间距不符合日照间距的时候, 他们的设计就无法深入下去, 就会选择放弃方案, 重新做。如果将底层架空作为停车或健身的场所, 或将其设计成组团公共活动空间等等, 整个问题迎刃而解, 方案得以继续深入, 而且空间的层次丰富, 更具人性化, 富有创意。这样的关联化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学会多维度思考, 当这样的思维模式运用于教学中, 必然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志强.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 2005 (6) :2-10.

[2]汪芳, 朱以才.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城市规划, 2010 (7) :53-61.

上一篇: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总结下一篇:实验教学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