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精选13篇)
1.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
杰作-佳作 沉寂-沉静 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好像-仿佛 快乐-快活 糟糕-倒霉 骄傲-自豪 谈论-议论 沮丧-懊丧 赫赫有名-鼎鼎大名 单刀赴会-孤军深入 镇定-镇静 颤抖-颤动 注视-凝视 隐居-隐匿 深渊-深潭 躲避-逃避 黎明-清晨 陪伴-陪同 头晕目眩-头昏眼花 轻松-轻快 急忙-连忙 摇曳-摇晃 叫卖-吆喝 商量-商议 感叹-感慨 夸奖-称赞 熟识-熟悉 绝活-绝技 依旧-依然 帮忙-帮助 抗拒-抵抗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得意忘形-得意洋洋 纠纷-纠葛 误会-误解 修缮-修理 剧烈-猛烈 崎岖-坎坷 焦急-焦虑 哀求-祈求 威武-威严 急促-仓促 激烈-剧烈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奇怪-奇异 密封-封闭 风俗-风尚 广泛-普遍 延续-继续 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征服-制服 顽强-坚强 汇集-聚集 婉转-悠扬 错落有致-有条不紊 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央求-恳求 精心-细心 照料-照顾 耸立-矗立 渲染-烘托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幽静-清静 突如其来-出乎意料 假如-如果 疲倦-疲劳 妩媚-妖娆 你追我赶-争先恐后 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似乎-好像 疑惑-怀疑 出色-杰出 聚合-聚集 光芒-光辉 嘈杂-喧闹 架势-姿态 遗留-残留 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模仿-模拟 惭愧-羞愧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懊悔-后悔 艰苦-艰难 继续-连续 空想-幻想 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家境-家道 寄居-寄住 流浪-浪迹 置之度外-置之不理 赞叹不已-赞不绝口 审视-端详 宛如-宛若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邀请-邀约 魁梧-强壮 小心翼翼-小心在意 残酷-残暴 著名-有名(闻名)战争-战斗(战役)宁愿-宁可 讽刺-嘲讽(讥讽)争先恐后-不甘落后 感激-感谢 请求-要求 难过-伤心 照顾-照料 祈求-哀求 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畅通-畅行 充分-充足 央求-恳求 居然-竟然 喧哗-喧闹 铭记-铭刻 谴责-斥责(指责)作祟-捣乱(捣鬼)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醒目-夺目 茂盛-茂密 愿意-乐意 注视-凝视 朴实-淳朴 纯洁-淳朴 喜悦-高兴 联系-联络 检查-查看 环顾-环视 陌生-生疏 知晓-知道 后悔-懊悔 居然-竟然 拜访-拜见 惊诧-惊讶 询问-咨询 馈赠-赠送 抚摩-抚摸 掩盖-遮盖 阻拦-阻挡 彼此-相互(互相)信赖-信任 舒适-舒服 熟悉-熟识 繁茂-茂盛 轻易-容易 蓬松-疏松
2.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二
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赚钱!
师:有钱就能生活得很好吗?如果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千万富翁还活得不快乐呢?为什么明星大腕还选择自杀呢?我觉得, 钱不能成为人生的追求。
生:人活着, 是为了学习。
师:学习怎么可以成为人生的目标呢?那还不学成书呆子了。
生:为了找个好工作。
师:什么工作是好工作呀?
生:挣钱多的。
师:唉, 又说回钱上来了。看来, 同学们还没有思考过这个人生的大问题。老师给大家一个答案, 保准让你满意: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幸福。 (板书:幸福) 你们说的学习、找好工作、多赚钱, 都是为了追求幸福, 但是, 幸福的含义不只是学习、工作和赚钱。请大家欣赏一首题为《泥土》的短诗:“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你们说, 珍珠和泥土, 谁更幸福?
生:诗中说珍珠经常痛苦, 可是泥土被人踩成了道路, 它怎么会幸福呢?
师:光芒四射的珍珠, 总要显示自己;显示不成, 它就痛苦。有一个同学告诉我, 艺术节的时候, 班级里要选一个同学去参加歌唱比赛。这个同学一直都认为自己唱歌是最好听的, 所以, 她认定老师一定会让她参加比赛, 于是, 这个同学激动得满脸通红, 心怦怦直跳。结果, 老师却说出了另一个同学的名字。这个同学立刻委屈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这都是因为她把自己当成了珍珠而造成的痛苦。如果她把自己当成泥土, 为别人铺一条回家的路, 或者上学的路, 谁都不会把她忘记。你们有没有想过, 没有泥土的世界, 会是怎样的呢?
生:没有泥土, 就没有我们住的房子;没有泥土, 就没有花草树木。我们脚下的大地, 就是泥土呀!
师:泥土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 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贝呀!没有珍珠, 人类一样可以活着, 但是没有泥土, 人类就不能生存了。这么宝贵的泥土, 它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没有被埋没的痛苦, 它该多么幸福啊。
读书信, 议奉献
师:《给家乡孩子的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大作家, 他写这封信时, 已经87岁了。当时的他, 连写字都困难, 但他还是饱含真情地写下了对家乡孩子的期望。这位大作家就是巴金, 他1904年出生, 2005年去世, 活了102岁。你们知道巴金为什么这么长寿吗?
生:不知道。
师:我觉得, 这与巴金老人“愿化泥土”的精神有关。年少的巴金, 生活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他的爷爷和父亲, 都是清朝的高官。但渐渐长大的巴金, 却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家庭, 因为他认识到, 富人的钱, 都是靠剥削穷人得来的。所以, 巴金就离开了自己的家, 留学法国。30岁左右,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家》、《春》、《秋》, 揭露了旧社会封建大家庭的黑暗, 为老百姓说话, 为民族的未来焦虑。一个抛弃了荣华富贵, 把自己融入泥土的人,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苦难的折磨, 在人生暮年的时候, 会对家乡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师: (朗读课文后) 巴金在这封信的最后说:“希望在你们身上”, 你们知道这里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吗?
生:希望我们能“好好地学习”。
师:你是从结尾这句话看出来的吧?那我们再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 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 好好地学习吧, 希望在你们身上。”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希望在你们身上, 谁能给这句话加个关联词语?
生:因为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所以希望在你们身上。
生:只有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希望才会在你们身上。
师:感觉到了吗?爱惜时间, 好好学习, 只是实现希望的前提, 并非巴金对孩子们的希望。大家再仔细找一找, 巴金的希望, 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在文章中能够找到。
生:“我和别人一样, 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
师:差不多少了, 可是, 什么是“开花结果”呀?中心句都不会说得这么委婉, 而是直接说明文章的含义。
生:“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 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师:对!那怎样做, 才是为社会添彩呢?
生:当科学家!
师:好, 有理想, 有志向, 祝你成功!但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大家想想, 一位清洁工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位出租车司机把乘客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一位邮局的投递员及时地把信件、报刊投入报箱, 这是不是在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生:是。
师:所以,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 更多的同情, 更多的精力, 更多的时间, 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 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无论是著名的科学家, 还是普通的劳动者, 只要对社会有贡献, 就是在为社会增添光彩, 就是在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生:巴金是大作家, 他为社会增添的光彩应该更大。
师:巴金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信中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 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绝不是空话。许多作家都为自己取了个含义深刻的笔名, 而“巴金”这个笔名却取得非常随便, “巴”字是他的一个同学的姓, “金”字是他喜欢的一位外国作家名字里的最后一个字。他把自己的名字看得很轻, 只要简单好写就行了, 这不正是泥土一般朴实的精神吗?刚才我们说到巴金老人长寿的原因, 正是因为泥土一般朴实的精神使他拥有了博大的胸怀, 烈日晒不化他, 风雨击不垮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 专写硬汉题材的小说, 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可是他却在62岁的时候开枪自杀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再也写不出比以前更优秀的作品了。请看《泥土》这首诗, “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珍珠一旦不能放射光芒, 就觉得自己没有了价值, 可是, 泥土呢, 它本来就很普通, 无论何时, 它都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义务, 默默地奉献着, 看四季变化, 看花开花落, 它在奉献中获得了幸福。
讲故事, 悟幸福
师:有一篇童话, 叫做《幸福是什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 , 讲述了三个放羊的孩子疏通了一眼山泉, 做了好事, 山里的仙女出来感谢他们, 并祝他们幸福。他们问仙女:“幸福是什么?”仙女说:“你们应该自己弄明白。十年以后, 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我再告诉你们答案。”十年后, 三个放羊的孩子变成了三个青年, 他们又聚在一起, 谈论起幸福。第一个青年说, “咱们分手以后, 我就去一个城市里, 在那里进了学校, 学了很多东西, 现在成了一个医生。我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 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 因而也感到幸福。”第二个青年说, “我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 当过消防队员, 当过花匠。我勤勤恳恳地工作, 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 所以我感到幸福。”第三个青年说:“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 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 也没有白费, 我也感到幸福。”突然间, 那位仙女又出现了, 她说:“你们的话, 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都明白了:幸福……”这篇童话, 我就讲到这里, 请同学们写一句话, 你认为, 仙女会说幸福是什么呢? (生写, 师巡视, 5分钟后朗读)
师:仙女说:“你们的话, 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都明白了:幸福是……”
生:幸福是付出, 不是索取。付出你的知识, 付出你的能力, 为更多的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师:你强调了“付出”二字, 非常准确。巴金在一篇散文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最高的目标就在于‘付出’二字。”
生:幸福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
师:你的回答很巧妙, 既联系了这篇童话的内容, 又引用了巴金信中的话。我们来听听课文中的仙女是怎么说的吧!她说:“幸福要靠劳动, 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看来, 你们跟仙女想到一起去啦!
化泥土, 结果实
师:巴金曾写过一篇题为《愿化泥土》的散文, 回忆了童年时代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对他的教育, 他把那些抬轿子的轿夫, 门房里的听差, 都称作人生的“老师”。在文章的结尾, 他写道:“我家乡的泥土, 我祖国的土地, 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 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 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巴金先生是多么敬佩泥土, 渴望化作泥土啊!下面, 请同学们想一想, 泥土有什么特点。
生: (纷纷回答) 松软、肥沃、潮湿、无言、宽厚……
师:现在, 请你们结合泥土的特点写一句话, 格式是这样的: () 的泥土, 像 () , () 。“像”的后面要把泥土比作一种人, 最后要写的是泥土的作用。这个作用既是泥土的作用, 又要和这个人有关联。修饰“泥土”的词语, 就从泥土的特点中任选一个, 看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话写得既准确又生动。 (生写, 师巡视, 10分钟后朗读)
生:肥沃的泥土, 像辛勤的园丁, 让大地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师:园丁为花草修枝剪叶, 浇水施肥, 与“肥沃”紧密相连, 你的比喻很准确。
生:无言的泥土, 像朴实的农民, 让大地翻滚着金灿灿的麦浪。
师:农民种麦子, 土地让麦子生长。你联想得很好。
生:松软的泥土, 像温柔的母亲, 让自然万物在自己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师:我用巴金先生的话, 为你们精彩的回答作个结尾:“我愿化作泥土, 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把同学们说的句子连起来, 就是一首诗了, 我给这首诗起个名字——《泥土的奉献》。
师:大自然的美丽, 离不开泥土的功劳。不过, 人们常常只看到高挂在枝头的果实, 看到碧绿青草间的鲜花, 没有谁会注意到脚下的泥土。可这些美丽的花草树木, 瓜果蔬菜, 都是泥土孕育的呀!你们说, 泥土这样默默地奉献, 它能得到什么回报吗?
生:它什么也得不到。
师:真的吗?你们再好好想想。当你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 当你真心地为他人付出时, 虽然你没想得到什么, 但是回报自己就会来找你的。泥土也是这样……
生:我明白了, 飘落的花瓣和树叶都会变成它的养料, 让它更加肥沃。
生:如果草木茂盛, 就不会出现泥石流和沙尘暴。
生:树根可以牢牢地抓住泥土, 使泥土不分散, 不会发生山体滑坡。
生:植物多了, 动物也会增多, 它们的粪便也是对泥土的回报。
师:你们瞧, 泥土并没有想过要得到回报, 它只是默默地付出, 但最后, 它得到了最大的回报, 它可以与天共生, 它得到了永恒。所以,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因为在奉献的同时, 你会得到最大的享受, 那就是你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时候。同学们, 从巴金老人写给家乡孩子的这封信里, 我们读到的不是枯燥的说教, 而是泥土的芬芳、奉献的幸福。
备课笔记
放长线钓大鱼
任公子为了钓到大鱼, 制作了一个很大的鱼钩和一条很粗的黑绳子, 用五十头牛来做鱼饵, 独自坐在会稽山上, 将鱼饵投到东海, 平心静气地等着大鱼上钩。这样过了一年, 也没有钓到一条鱼。后来, 有一条大鱼吞食了鱼饵, 牵引着鱼钩, 沉到海里, 翻腾搅动, 巨浪滔天。任公子钓到这条大鱼后, 将它分割开来, 晾成鱼干, 浙东一带的广大百姓, 都曾饱食过这条大鱼的肉。
“放长线钓大鱼”, 这是庄子笔下一则荒诞的寓言故事。我羡慕任公子的大气魄, 大耐性, 他平心静气地等了一年,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我们的语文课, 多么需要这种钓大鱼的气魄与耐性啊!
囿于教材全解, 不肯深入思考, 不敢独立探索, 语文老师就成了围着“教材全解”拉磨的驴子, 每堂课都转着同样的圈子, 老师的头眩晕了, 学生的头也迷糊了。难道语文课就是为了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笔记, 枯燥地解答训练题吗?殊不知, 那只是一些可怜的虾米。语文是最能与学生的灵魂相通的一门学科, 它能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奠基, 它能培养内心充实的人, 特别是充实被美好的事物感动的情操。巴金先生在写给小朋友的赠言中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 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它们教育我们, 鼓舞我们, 要我们变得更好, 更纯洁, 更善良, 对别人更有用。”语文课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座宝库, 一片汪洋, 这里藏着数不清的大鱼。
我选择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 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这封信, 是一位返璞归真的老人说给孩子们的心里话, 读不到生动传神的描写, 找不着令人赞叹的文采, 有的只是近乎空洞的说教:“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 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的文章怎么教呀?弄不好, 就教成了思想品德课。可是, 这封信同时入选两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 必有道理。
一根手指头指向月亮, 但那根手指头并不是要点, 你必须离开那根手指头去看月亮。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一点, 因为那里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于是, 我抛出联想的长线, 用多年的读书积累与人生感悟做鱼饵, 钓出了隐藏在朴实语言背后的那条大鱼, 那是高尚灵魂的博大胸怀, 那是愿化泥土的无言大美。巴金的笔名、巴金的经历、巴金的《随想录》, 甚至巴金的长寿, 都成为理解课文的途径, 丰富文本的材料。一封朴实无华的书信, 就这样变得丰厚起来了, 崇高起来了, 优美起来了。
3.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三
《游子吟》是四年级上学期“快乐读书屋—古诗三首”中的一篇,诗中描述的情景是:慈母手中拿着针线,正给准备外出的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担心儿子走后迟迟回不来,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使它更结实、更耐穿些。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的爱心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真挚而强烈的母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这首诗所传递的情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解起来并不难,而且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可能在以前就读过,完全可以自读自悟或通过合作学习来理解这首诗,至于这首诗中描述的情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或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就可以理解。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以“理解诗句,想像诗境,体会诗情”为教学重点,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的语文教学思想,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
教师应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理解诗中的意境。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讲了些什么,其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要入情入境地读,再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感受诗的内涵。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学以至置用。课堂中可结合“思考·练习”中的选做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游子吟》的感受,并可以让学生搜集与母爱有关的诗歌进行朗读、背诵,还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次练笔机会。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意,品悟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合作研悟,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更体谅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平凡的,这种爱时刻萦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母亲、歌颂母亲,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今天,我们就将一起学习这样一首关于母爱的诗——《游子吟》。
(二)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1.朗读训练
⑴初读课文,扫清生字字音。
⑵朗读感悟: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朗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回忆学法
3.自学探究
自己根据选择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在你们合作交流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学懂的地方告诉大家,还应该将自己不明白之处提出来以求大家的帮助。如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4.交流反馈
学生根据自学方法的步骤,将学习古诗的体会,全般交流,其中穿插了学生对于孟郊母子的心理揣摩,增强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尝试实践,延续情感
我们从生下来开始,便接受母亲的悉心照料,任何语言在母爱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母爱是纯真的,母爱是无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今天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体会到孟郊和母亲之间的互敬,这是一种天伦。让我们也拿起笔写下你们对母亲的爱吧!
(四)归纳总结,深化感情
4.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 篇四
科
学
教
学
总
结
任课教师:x x x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关心学生参与的意识。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五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刘晓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末即将到来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收获很多。新的一轮教育改革,教师的角色发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发生着可喜的转变,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立足科学课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学生在课内探究。
1、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
2、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来预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方法。问题提出后要鼓励全体学生猜想,不能局限于几个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鼓励,激发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研讨,自己得出结论。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问题为核心开展进行猜测,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创设条件,加强实验教学。
计划是实验教学的依据。开学初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实验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一学期的实验计划。注意各项资料的撰写、积累,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小学生对实验很感兴趣,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同时作好科学课的课外延伸,课内反馈,抓好探究活动的落实。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学习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总之,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将有新的开始,今后,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去、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厉,努力做好科学教学工作。
王寨小学
6.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六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板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
日期体长(毫米)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2、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3、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2、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4、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2、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教学难点]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提供小学课件---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7.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七
一、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展现真实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作文, 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也就是说, 学生作文的真实化应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追求, 或者说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写真话, 抒真情, 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才能实现做人与作文的真实结合。请看教学片段:
生:我叫王子云, 是西门小学三 (1) 班的学生, 今年10岁。个子不高不矮, 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红扑扑的脸蛋, 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我的特点就是性子急, 做事毛躁, 一次烧开水, 忘了时间, 水都烧干了, 差点引起火灾。
(听着王子云的发言, 再看看她的外貌, 根本不相符, 实际的外貌是大嘴巴, 眼睛细长, 皮肤略黑。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王子云的发言进行点评。)
生:烧开水都烧干了, 说出了她做事粗心的特点。
生:这件事很真实。
师:谁来补充?
生:她的语言很优美, 外貌写得很好。
生:“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写得很好。
该教学片段中, 王子云说的外貌显然不真实, 虽然语言很美, 把自己的外貌也写得很美, 但她是不加选择地把别人的外貌描写安装在自己的身上, 张冠李戴。这是当前小学生习作存在的普遍现象, 人物外貌千人一面。其他学生的点评同样只注意语言优美, 而忽略了是否真实。面对教学中生生互动生成的话题, 老师应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 不能对他们的误识置之不理, 淡然处之。如果老师能抓准时机, 这样点拨:同学们请认真看一看子云同学的外貌, 想一想, 子云同学介绍的是她吗?同学们经过观察、思考, 肯定会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她的嘴不是“小嘴”, 而是比较大的;她的眼睛细长, 不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她的皮肤比较黑, 不是“红扑扑的脸蛋”……此时老师再顺学而导, 告诉学生:人物外貌的描写不能只追求语言优美, 要认真观察, 抓住特点, 用恰当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外貌的特点, 这样才能让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人物形象才会跃然纸上。
二、把握时机, 引导选择真材实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现行教材中的习作题目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有提示、有要求、有方法指导、有拓展等。理解题意是学生选好材料, 写好习作的前提, 也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基础, 否则就会出现离题、偏题的现象。如在“学生读题, 明确要求”这一环节, 学生自由读题目, 说说自己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请看教学片段:
师:现在同学们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这次习作是写写自己, 向别人介绍自己。
生:这次习作可以用的题目有《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生:可以从外貌、性格、特长、爱好、优缺点等方面介绍。
生:我还知道写完后要把习作读给了解我的人听, 听听他们的意见, 并认真改一改。
该环节, 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读题, 思考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充分汇报, 在师生互动中明确题意。学生明确本次习作是写人的, 可以从外貌、性格、特长、爱好、优缺点等方面介绍自己。这时老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选择材料的指导, 可以适时、适当引导学生回放自己生活、学习、休闲的场景, 从中选择能突出表现自己个性、爱好或特长的材料写。例如, 当学生汇报:这次习作可以用的题目有《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时, 这句表面上是对学生拟题的引导, 实际上也暗示着选择材料的不同, 像《爱哭鼻子的女孩》只适合女同学写, 而且是爱哭鼻子的女同学。所以这次习作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 也可以介绍自己一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如能在此处进一步点拨, 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从纷繁琐碎的真实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精彩事例, 写出真实的自己。
三、把握时机, 引导学生描写具体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无意注意占主导, 他们的观察偏向无意观察, 观察时往往不够细致耐心, 思考得也不够深入, 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往往不深刻。习作时, 他们虽然捕捉到了习作素材, 却常忘记了某些细节, 以至于出现描写过于简单, 语言贫乏的现象。教师可借助媒体手段、交流触动、提问引发等形式再现情景, 帮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链接起来, 让学生在头脑中来一次真情回放。如在“汇报选材, 指导构思”的教学环节, 学生汇报自己想写的内容, 教师引导点评:
生:我叫郭佳敏, 佳, 是美丽、美好的意思;敏, 是敏捷、聪慧。妈妈给我取这个名字, 希望我是个漂亮、聪明的女孩。我今年十岁, 浓眉大眼, 绑着两把马尾辫, 大家都叫我小胖子。平时我喜欢蹦蹦跳跳, 非常喜欢表演小品, 昨天的主题队会上, 我还表演了小品呢。
(咋一听郭佳敏同学介绍的自己的外貌, 似乎没有女孩眉清目秀的特点, 不像女孩的外貌, 但仔细一看, 她说的自己的外貌很真实, 一个活脱脱的假小子。)
接下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郭佳敏的发言进行点评。
生:事例不够具体。
生:写出了她的外貌特点, 浓眉大眼。
师:还有什么给我们留下印象?
生:写她留着马尾辫很真实。
师:还有什么需要帮助她的?
生:事例还要写具体些。如, 你是怎样表演小品的。
师:用“蹦蹦跳跳”, 写出了淘气的特点。
该教学片段, 发言的同学说到了自己非常喜欢表演小品, 昨天的主题队会上, 她表演了小品。评的学生也提出建议, 事例还要写具体些, 比如她是怎样表演小品的。教师此时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对, 菖菖同学评得非常到位。想想应该怎样写具体呢?”让全班同学参与到怎样把小品表演的细节写具体的情境中。主题队会活动是前一天举行的, 学生记忆犹新。这时,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昨天你在表演小品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神态怎样?有什么特别精彩的动作?哪些语言特别生动,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有什么表现?此时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 大家畅所欲言, 将不断充实小品表演的情节。一个生动活泼的场面便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就知道, 场景的描写应注意“点面结合”, 首先可以写“面”, 说说这次主题队会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有舞蹈、唱歌、相声、讲故事等;然后再写“点”, 小品的表演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来写, 才能使习作更加具体生动。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习得了写作方法。教师及时的引导, 不但能使这位同学受益, 全班同学也能从中受到启发,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 不但培养了学生一双选择真实材料的慧眼, 还培养了学生一双描写真实生活的妙手。
8.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篇八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湖南省怀化市迎丰路小学 舒孝清 第二单元:哈尔滨市南岗区华山小学校 王艳玲 第三单元: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 吴旭聪 第四单元:浙江省富阳市春江中心小学 陆丽华 2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 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 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作业布置】: 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 【教学反思】: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
9.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九
教材分析:
《语文七色光 七》本次“语文七色光”共安排了四项语文活动,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多音字和连词成句练习。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积累关于风景的古诗名句。第三项为“知识窗”,通过阅读知识短文了解我国六大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情况。第四项为“大家一起来”,内容是搜集风景名胜的图文资料,相互介绍、交流。通过此次练习学会在平时积累多音字、比喻句、拟人句以及描写景色的古诗词。学会用词组句的方法以及拟人句和比喻句的特点,通过知识窗拓展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我国著名胜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互相介绍交流。
学情分析:《七色光》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此项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参观游览为线索,创设了一个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情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利于对本单元主题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培养。
设计理念:
为了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本课设计中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创造性地使用和处理教材,通过工具性的体现融合人文性,在教学实施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构建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教学平台。以此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意思读准字音,把零散的词语整理通顺成句子,学习连词成句的方法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并学习积累比喻句和拟人句。
2.学习古诗《鹿柴》《绝句》简单理解内容并背诵下来。学习积累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
3.了解我国的六大自然保护区,扩展知识面并学习收集关于保护区的资料。4.鼓励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我国著名风景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相互介绍交流。
教学重点:
积累关于描写景色的古诗名句,练习多音字组词语。
教学难点:
把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主题入新课(导入)同学们在第七单元中我们欣赏了如火的枫叶,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小兴安岭,这节课我们继续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们想去吗?而每次游览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聪明智获得一张入园证!
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板块一:背诵积累我能行
1.出示诗句,划分节奏,生自由读。
2.指导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出诗的节奏美
3、任选一首古诗生说想到的景色。
4、想像画面,悟诗情,诵诗文。
6.拓展训练,组内交流,推荐全班展示写景古诗。
7欣赏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四川卧龙保护区和福建武夷山美景。
板块二:语言文字我会用(练)
(一)连词成句
1.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美丽的景色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星空图)你们觉得这些星星像什么?
2.(出示词语)同桌互相说一说,把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3.指名汇报,总结方法(抓住主干,填写枝叶)。练习:一张 地毯 茫茫的 像 草原 无边无际的
散步 悠闲地 小鹿 在 几只 树林里
小星星 夜空中的 眼睛 顽皮地 眨着 鼓励学生自己说出连句方法。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读书时积累比喻和拟人的句子。
小结:如果在写文章时用上比喻和拟人你的文章会很美。
(二)多音字
1.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散)现在,本单元的几个多音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2.下面请同学们看,在这两个句子中,你能读出不同颜色字的读音吗?(出示句子,每组4号同学汇报,小组成员扩词)
(1)张叔叔带着一棵“千年人参”,来参加爷爷的生日宴会。(2)这块木料折了,商家打算打折出售。(3)虽然学习很累,但却能让我们积累到很多有用的知识。(4)飞机失事时看到遇难者的遗体,我们感到很难过。
(5)小张涨红了脸对卖菜的人喊道:“白菜怎么又涨价了呢?”(6)解放前地主恶霸欺压百姓的行为,让我们深恶痛绝。(7)小红拿着一张薄饼送给了路边穿着单薄的乞丐。
3、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多音字的掌握还很准确,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里,常用的多音字大约就有600多个,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地掌握,并要学会巧妙地运用。
4、欣赏美景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景色。
5、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
三、佳景美文记心中
1、把你本节课积累的诗句和比喻句拟人句写在积累本中。
2、总结收获: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的确,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绚丽的色彩值得回味,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多地欣赏美景,感受佳作。
10.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
大连明星小学
孙宇
教材分析:《乞巧》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课文。其以神话故事为题材,描写了唐代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愿望。诗歌浅显易懂,是激发小学生了解古代经典神话故事兴趣,培养想象力的极好素材。
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有了两年多的古诗学习经验,可以借助注释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的模糊认知,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理解能力的欠缺,在诗歌细节理解、深层诗情的领悟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目标 :
1.会认“乞”“宵”,会写“乞”“巧”等四个字;背诵诗歌。
2.借助神话故事和想象理解诗歌大意。
3.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通过对乞巧节盛况的描绘,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的情感以及诗人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借助诵读、想象理解诗意、诗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谁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春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的民间故事都是这些节日的源泉比如说春节有年的故事、中秋节有嫦娥的故事…… 生:寒食节有介子推的故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既有传统节日,又有民间故事的古诗。
板书:《乞巧》认识书写“乞”字。谁来组词?(乞讨、乞求……)它的意思是什么?含有“求”的意思,那么“乞巧”就是什么意思?(乞求心灵手巧)
师:这就是“解诗题”。下面我们来“知诗人”(出示课件,介绍诗人林杰)
二、学习古诗,梳理方法
1、借助《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及乞巧节习俗,读通诗歌,初解诗意
1).师:下面我们来“读古诗”,要求:第一,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顺;第二,注意诗的停顿,读出韵律感。
指名读诗。
师:古诗中有两个字的音是一样的,找到了么?(“宵”、“霄”的区别。)2).根据资料袋明确乞巧节的来历,重点了解“对月穿针”习俗。
师:你了解“乞巧”的意思了么? 生:……
3).教师创设乞巧节之夜情境,呈现诗歌《乞巧》。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2、.借助神话故事和提供的重要词语解释,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方式,理解诗歌大意。
三、展开想象,体会诗情。1.自读诗歌,交流讨论诗句中疑惑不懂之处,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品读诗歌,根据诗句,完成说话练习:“七夕节这晚,人们,仿佛看到了,心里 ”,想象乞巧节人们仰望星空时的所见所想所感。
3.想象诗歌,换位思考,讨论人们仰望秋月,穿尽红丝时心里在想什么?
4.根据教师补充的《乞巧歌》,解释题诗取名“乞巧”的用意。
《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四、背诵诗歌,学习生字
1.尝试背诵诗歌。
2.书写指导(1)观察生字字形特点,讨论书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2)根据讨论尝试书写生字。
五、重温神话,传承习俗(小练笔)
11.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一
胡里学校 温雨路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具体的事物,了解阳气的意思。教具准备: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里的:“春”指立春,也叫“打春”,那谁还知道关于春的谚语.春到三分暖。春天三日晴。春雨贵如油。一年四季春为首。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不刮,草芽不发。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二)课文中也有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谁找到了?
(三)“打罢春,阳气升”奶奶对“我”说,可是“我”不明白啊,同学们,你们明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阳气》。板书:阳气。
二、新授
(一)自主读文,明确要求。
1.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要重点读、反复读,直到读通顺。2.遇到难读的长句子,要和同伴互相倾听,读正确。
(二)理解字词。
1.读音:“匆”“赞”是平舌音,“冻”“镜”“僵”是后鼻音。
2.字形:“枣”上的点是上下排列的;“冻”的右边不能多一横;“绕”右上角不能加点。
3.在读中结合语言环境、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佝偻”、“锈”、“垛”、“疙瘩”、“轱辘”、“溢”、“荠”、“蠕动”、“耙”等字词的意思。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奶奶说的谚语的意思。
三、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什么是阳气,奶奶并没有说,而是带作者出门转了转。文中花了大量笔墨写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请大家一起读第四段,然后小组讨论。
1.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这一段,你觉得阳气是什么?
小动物的活动:麻雀 鸭子 鱼儿
两岸的柳林:近看()远看()细瞅()。
四、知识拓展
1、收集有关于春天的谚语。
2、阅读朱自清的《春》。
五、小结
同学们,立春来临,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就是阳气,一切都让人感到充满着希望。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绕()沟()拖()仍()烧()构()脱()扔()2.照样子,写词语 尖溜溜: 又干又硬:
七.板书设计:
5、阳气
万物开始复苏
立春到
小动物的活动 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
12.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二
課例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の一篇課文。作者是我國著名の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課文用第一人稱描述了公園裏の一池美麗の白荷花和“我”看荷花時の感受,贊美了荷花の美麗,再現了如詩如畫の大自然の美景。全文共分五個自然段,作者以觀察の順序為線索來敘寫の;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の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の神韻,叫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の感覺。因此,這篇課文の教學,根據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較發達の特點,要充分發揮學生の形象思維能力,結合文本內容,進行の美の教育の滲透。另外,全文の內容不多,意境卻特別優美,對於三年級の學生,具有相當の吸引力。雖然三年級學生の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較快,但是生活在北方の農村の孩子,對於荷花の接觸少,了解也就更少了。正是考慮這個因素,在本節課の教學設計中,我會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の美。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
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の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の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優美の語言學習,培養學生看圖說話、寫話の能力,提高學生の語言運用能力。
3、通過對課文富有感染力語言の反複朗讀、感悟,學會欣賞荷花の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の情感,培養學生の審美能力。
0128
0128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發情趣 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 楊萬裏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 楊萬裏 《小荷》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唐 王昌齡 《采蓮曲》(課件依次出示,引導學生齊讀或個讀。)
師:這幾句詩都描寫了同一種植物,誰能告訴大家?(生答)師:誰來說一說,你對荷花有哪些了解?(引導學生說一說所了解の有關荷花の知識。)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の這篇課文所寫の就是荷花。板書課題: 3 荷花
(生齊讀課題,然課件出示課題。)
師結合課件說明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因為它們都屬於花草類の。
師:同學們想看看荷花嗎?
師:那就跟著老師の鏡頭來看一看,聽一聽吧!注意喲!待會隨著老師の鏡頭,要注意觀察,和你身邊の夥伴交流:怎樣形容你看到0128
0128 の荷花!
課件播放荷花の錄像及背景音樂。
師:好了,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剛才看到の荷花?(學生交流匯報,師生評議。)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讀文識字
師:剛才大家說の太好了,把荷花形容の這麼美,那葉聖陶爺爺他看到の荷花又是怎樣の呢?還是讓我們先來讀讀課文吧!
課件出示: 閱讀要求
(1)讀不准の字音標注出來:
(2)讀の美不美,你能不能讀の更美些?
聽完課文後,出示學習本課の生字。課件出示:
hé āi lián péng zhàng fǎng fú 荷 挨 蓮 蓬 脹 仿 佛 shǎng piān dǎo qīng tíng 裳 翩 蹈 蜻 蜓
2、初涉文本
師:結合我們剛才對生字の學習,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課件出示: 閱讀提示
(1)盡量把課文讀得更美些;(2)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荷花の形態,那就0128
0128 是 ?
(學生閱讀完成後,交流問題2。)
三、品讀文本 品味情感
1、精讀第2自然段
師: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荷花の形態,那就是美。不錯,荷花正の很美,課文の哪一段最具體の寫出了荷花の美呢?
師:請同學們默讀,並把之間喜歡の詞句畫出來細細品讀,說一說自己の感受。
課件出示: 閱讀要求
(1)把自己喜歡の詞句畫出來細細品讀;(2)說一說自己の感受。
學生默默完成後,同桌之間交流之間最喜歡の句子和感受。師:通過我們の交流感受,把你認為最能表現荷花美の句子讀給同學們聽一聽,然後把你の感受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重點品讀以下句子。)課件出示:
(1)“荷花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の大圓盤。” 師:“挨挨擠擠”是什麼意思?(出示圖片,生答解釋。)師:“挨挨擠擠”說明荷葉是怎樣の?(生答)師:還有哪個詞語也能看出荷葉很多?(生答)
師:這句話作者用了一種修辭手法,是哪一種?是為了說明什麼の?
0128
0128 師:荷葉真多呀!像一個個碧綠の大圓盤,讓我們把它讀出來吧!(生讀,然師進行朗讀指導。)課件出示:
(2)“白荷花在這些圓盤之間冒出來。”
師:同學們多讀幾遍這句話,看看這句話中哪個字用の最精彩、最好!(生交流匯報。)
師:老師也覺得這個“冒”字用の很美,請你用心讀一讀,感覺怎樣才能叫“冒”呢?(生示範朗讀。)
師:“冒”字這個詞用の很特別,它寫出了荷花の什麼形態?(生答。)
課件出示:
(3)“有の才展開兩三片花辨兒。有の花瓣兒全都展開,露出嫩黃色の小蓮蓬。有の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の。”
師:下面同學們把第2自然段剩下の三句話,齊讀一下。師:有誰喜歡最後三句の,說一說你の感受?
師:這幾句話分別描述了哪3中姿態の荷花?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生交流後匯報評價。)
2、略讀第3、4、5自然段
師:同學們,荷花是那麼の美!面對滿池の荷花,作者不由發出這樣の感歎:如果把眼前の這一池の荷花看作一幅活の畫,那畫家の本領可真了不起。
師:這麼美の活の畫,同學們你知道這位畫家是誰嗎?(生交流0128
0128 匯報評議。)
師:大自然!真神奇啊!讓我們與大自然對話吧!請同學們有感情の朗讀第3自然段。(生有感情の朗讀,師指導朗讀。)
師:大自然這個畫家,把荷花繪畫の這麼美麗,如果你來到這麼美の荷花池邊,有什麼感受呢?作者有什麼感受呢?請同學們閱讀第4自然段。(生輕聲閱讀。)
師:下面請四位同學分別有感情の朗讀第1至4句。(生一人讀一句,然師相機指導。)
師:讀一讀這一自然段の最後3句話。課件出示: 閱讀要求
想象一下變成了一朵白荷花の你,會看到、聽到、想到些什麼?(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第4自然段の最後3句。)學生交流匯報閱讀要求提出の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麼美、想到這麼多の荷花,真讓人陶醉;那作者他真是是一朵荷花嗎?他是來幹什麼の?請同學們齊讀第5自然段。(生齊讀。)
師:為什麼會忘記自我,這表現了作者怎樣の感情呢?(學生交流匯報評議。)
四、引領提升 升華情感
師:葉聖陶爺爺用他那清秀の文筆,給我們帶來了精神の享受。讓我們再一次感受荷花の美吧!
課件出示: 配樂朗誦課文
0128
0128 師:荷花是這麼の美,這麼の讓人陶醉!下面請你用一句表達對荷花の贊美之情吧!(生答,抒發感情。)
師:同學們說の真好!是呀!荷花清香遠溢,氣味芬芳,是那麼誘人,荷葉の顏色碧綠,綠葉襯白花,是那麼動人;一池の荷花千姿百態。婀娜多姿,是那麼の迷人;大自然景色奇麗,生機勃勃師那麼の醉人。我們愛這美麗の荷花,更愛這神奇美妙の大自然!謝謝!
13.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三
本课内容是语言平时,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有许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我们来辩解方向。课文通过老槐树和小槐树的悄悄话,十分巧妙,告诉学生,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只要多观察,勤思考就能学到许多科学知识。
【学生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读得有兴趣、读得高兴、读得有收获。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趣,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年轮、树冠、指南针、稀疏、密集”等词语。
2.按课文的不同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有关年轮、树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识,热爱树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树冠、年轮的形成和作用,学习按课文不同内容理清写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年轮实物。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喜欢)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时不小心迷路了,你会怎么办(自由说)有的同学提到可以用树木辨别方向,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有关树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话》,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以谈话形式导入,贴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姿势端正,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边说教师及评价)
3.找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同桌互读。
4.回答:课文写的是谁和谁说悄悄话?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过多种形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错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第一个难题,知道课文中是老槐树和小槐树在说悄悄话,为继续学文奠定基础)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辨别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练习说话条理性。我用()方法来辨别方向的方法。
3.汇报学习情况,辨别方向的方法。
(1)年轮(出示实物)观察年轮是怎样辨别方向?(贴图)
(2)树冠(出示图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树冠?树冠的形成(板书:南北)
4.自学年轮的作用。
(问绕文中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中心议课进行研读,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进行认真感悟,研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和整体,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引导,并结合进行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情朗读的练习,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出示课件)理解老槐树是个怎样的人,采用多种形成读读老槐树说的话,(指名读、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互相评价,认为读的好为同桌画一个笑脸。
2.指导读小槐树说的话(尝试,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采用自评方式,读好的为自己画个笑脸。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对话部分,不读叙述部分,边放课件边读,教师与学生互动,参与其中。
(采用多种形式朗读,适时评价,进而更深刻感悟课文内容)
五、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还没听够老槐树和小槐树说的悄悄话呢?你们呢?假如你是老槐树爷爷你还对小槐树说些什么?请在课下查找一下有关数目的其他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扩展延伸,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其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板书设计】
院子里的悄悄话
干旱低温
温暖多雨
南
年轮图
树冠图
北
【教学评析】
本课在设计上遵循了关于扩展性课文的总体要求:“整体求略,重点求情!”鼓励学生采取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12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26
教科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9-26
教科版五年级品社下册教学计划09-24
科学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09-22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06-26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知识点总结10-16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08-09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