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精选8篇)
1.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 篇一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系统操作说明
1、系统设置----完善学校信息(单位代码和授权码及密码见下发表格)
2、在《重庆市教学设备管理平台》(168平台)中---基础填报----基表一处,选择“导出教育部基表”,形成XLS电子表格文件,3、参照以上电子表格文件中的数据,点击本平台中的“基表录入”,完善基本信息后,点击“主要信息”,此页的数据要和重庆市教学设备管理平台的数据一致。
4、完成后点击报表保存(系统会自动执行数据验证)
5、点击“主管审核”,并批准上报
6、点击“数据上报”,完成此项工作。
重要说明,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系统不支持Windows 7
2.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 篇二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指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1]。“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为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必然能够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必然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高端制造业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知识产权和专利在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将知识产权和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出之一,如段婕,刘勇[2],陈骑兵,马铁丰[3],赵琳,范德成[4],吴永林,赵佳菲[5]将专利申请数作为产出指标;第二类是将知识产权和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之一,如王伟[6]将拥有发明专利数作为投入指标。以上两类一般只构建了包括投入和产出在内的一级指标,被多数学者所认同并频繁采用,另一类则是将知识产权和专利单列出来,再构建一类一级指标作为技术创新的转换阶段,如黄舜,管燕[7]将专利申请数作为第一阶段的产出指标和第二阶段的投入指标。
已有众多学者以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内的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进行过诸多研究,但仍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知识产权和专利作为技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构建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时归入投入还是产出更为科学。
1 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创新作为经济学概念,最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之后,经济学家在发展创新理论的过程中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发明创新的第一次商业化。
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技术和市场都会发生作用,二者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学者在技术推动模型和市场拉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的综合作用模型,如图1。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新技术的出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需求则给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平台,而后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则是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三个阶段,即技术创新投入阶段、技术创新转化阶段和技术创新产出阶段。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彼此衔接,能够较为清晰地反应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这是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许多国家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加大,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效率问题。Koopmans[8]最先提出技术有效性的概念,即如果在不减少其他产出(或者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技术上不可能增加任何产出(或者减少任何投入),则该投入向量是技术有效的。Farrel[9]从投入的角度给出了技术效率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技术效率是指在产出规模不变,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和实际成本的百分比。技术创新效率是指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与技术创新效果的产出之比,它反映了单位的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对技术创新效果的贡献程度,即是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于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问题一直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门问题,不同学者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种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大多数学者都会考虑到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但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的环节,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应该有中介环节,即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不会全部都直接转化成技术创新效果。评价技术创新效率,首选要衡量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而第一次商业化的成功才能真正作为技术创新的成功,因此,衡量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指标应该与新产品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考虑到技术创新输入输出指标的同时,也加入了技术创新的转化指标,用以上技术创新投入、转化和产出三类指标来评价技术创新的效率更符合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两个过程,即投入转化过程和转化产出过程。
1)投入转化过程。
在技术创新的投入转化过程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是投入阶段不可或缺的。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阶段,引入人才、资金和设备三项二级投入指标,其中人才投入指标由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绝对数和相对数来度量;资金投入指标由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以及年末固定资产原价三项来度量;设备投入指标由仪器设备购置费来度量。
投入转化过程中的产出阶段包括知识产出和技术产出,可以建立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两类二级指标。专利和论文都是知识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用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和万人发表科技论文数来度量知识产出指标,技术产出指标则用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来度量。
技术创新投入转化阶段的指标体系如表1。
2)转化产出过程。
在技术创新转化产出过程中,投入阶段则是投入转化过程中的产出阶段,构建知识投入和技术投入两类二级投入指标。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是新产品第一次商业化成功,因此产出阶段以新品作为重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因此可以采用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来度量产出指标。技术创新转化产出过程的指标体系如表2。
技术创新分为投入、转化和产出三个阶段,若综合评价技术创新效率,对应地可以构建三类指标,即投入指标、转化指标和产出指标。综合投入转化过程和转化产出过程的指标体系,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3。
3 结论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理论,剖析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两个过程、三个阶段。在综合评价技术创新效率指标的构建中,引入技术创新转化阶段,并用技术和知识转化指标来度量,为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内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EB/OL].(2012-05-07)[2013-03-09].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580681.html.
[2]段婕,刘勇,等.基于DEA改进模型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65-69.
[3]陈骑兵,马铁丰.基于DEA交叉评价的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动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6):57-60.
[4]赵琳,范德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及动态演化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11-115.
[5]吴永林,赵佳菲.基于DEA的北京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11(1):65-67.
[6]王伟.基于改进DEA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119-123.
[7]黄舜,管燕.基于过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1):92-97.
[8]KOOPMANS T C.Analysis of production as an efficient com-bination of activities[J].Cowles Commission for Research inEconomics,1951,13:33-97.
3.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 篇三
综合统计工作的通知
各镇区教育组、初中,局属各学校:
根据市教育局通知要求,现将我县中小学2011中小学教育装备统计有关事宜安排如下,请各镇校认真贯彻落实。
1、每年一度的教育装备统计,事关全县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的总体反映,也涉及到国家、省市教育技术装备项目的确定,希望各镇区教育组、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人力对本镇校教育技术装备情况全面调查,摸清底子,如实填写统计表。
2、各镇区初中、九年制一贯制学校,永中、监军中学填写《永寿县2011年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各镇区教育组、局属小学填写《永寿县2011年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各镇区教育组先安排辖区小学填写分表,教育组填写汇总表。统计表填写内容为2011年底学校教育装备情况。
3、各镇区教育组、初中、局属学校所填《统计表》务于2月16日前发至hjshjs2588@163.con。
附:
1、永寿县2011年中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
2、永寿县2011年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表
永寿县教育局
4.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详解 篇四
秀山县石堤镇中心校 杨光清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今天,“科研兴校”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健,有一支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科研必先行,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然而,据 本人调查了解石堤片区典型学校的具体实情,目前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及成因
石堤片区所有农村小学因地处偏远,信息闭塞, 多数学校管理方式陈旧, 教育观念落后,教师面对新课程感到无所适从,对课堂教学优化还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没有实施校本教研策略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研究与学习落实不力。有的教师不求上进,对教学没有积极性。教学教研工作虽然口头上喊得轰轰烈烈“高质、高效、低负”,实质上却只停留在听课、评课等一些简单的形式上,甚至还存在着教研工作没有行动的学校与班级,即或是有行动的学校,也只是“锣有敲才响,事有摧才抓”,过分流于形式,摆花架子,走过场……根据本人研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校理体制的影响。
(1)、校长负责制,关键取决于校长素质的高低。一个高明的校长,总能以身示范,带头作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整体效能,然而,部分校长却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能上去,教学研究可搞可不搞,再加上现在的校长要应付的事情很多,无法集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学校教研。特别是村级农村小学,可谓是“天高皇帝远”,在管理上鞭长莫及。尽管任命有校长或负责人,但他们多是既无财权,又无人事权,因而不敢大胆开展工作。村小教师的管理,就是好靠自己管自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良知了,工作懒惰、松散,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时间都没有得到保证,“科研兴校”只好成了一纸空言。
(2)、学校教导处的校本教研指导小组形同虚设。一是学校教务处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是放在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方面,由于人手不够,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关注相对较少,特别是教研成员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少。一般情况是指定一个副主任负责(教研员)。而教务副主任的工作力度远不能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实际上成了管而不管,管不落实。三是时间无保障。一般情况,校本教研指导小组都承担了一个教师全额的教学任务,甚至担任了班主任,每天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
(3)、教研组机构功效未能发挥,开展的活动单调、松散。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教师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教研组活动由于种种现状明显缺乏其履行职能、职责的制度与机制保障。虽然每学期每个教研组按惯例都草拟了活动计划,也安排了一定的活动时间和内容。但从计划看,大多数只是几个简单的条款,活动目的要求不明,活动安排随意性大,内容与形式单调,时间不落实。从具体的活动过程看,教研组和备课组对活动的质量无有效的评估手段,对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在一些较小的学校,某些学科全校仅有1—2名教师,因人数太少根本无法开展活动。
2、教师素质的制约。
(1)、教师的学历达标,但实际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的构成是高校分配的大中专师范和非师范的毕业生及民办转正的教师,由于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都达标。尽管他们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专科和本科学历,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不进行调整培训难以适应当前课改的要求,将制约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骨干教师缺乏
由于存在着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教师流动频繁。有“能耐”的教师工作两三年调入城镇,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就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挖走,导致农村学校市县级骨干非常稀少。无骨干教师的辐射效应,青年教师成长缓慢、中老年教师知识陈旧,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教育教学质量上不来,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学苗大量流失。
(3)、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
由于教师的流动,加上所学非所教的人数多,学校对有些教师只能是拔高使用,造成了教师基础知识薄弱。音、体、美教师更稀少,在农村找到一个合格的音、体、美教师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开全学科,只能用非音、体、美专业教师代课,大部分根本没有音美素质,音、体、美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是空话。学生整天单调无味的学习,造成学生学习无兴趣、厌恶学校、厌恶学习的现象,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过硬,特别是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小学基本没有英语专任教师,用非英语专业教师代课,这些教师没有进行英语教学的专门训练,对英语教学规律、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口语基本功更差,众所周知,英语语言基本功不过硬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教材要求上初中前学生必须掌握500-700单词量,事实上农村小学毕业的学生学习很好的不过200单词,大部分学生26个字母读不对、写不准,给初中外语教学造成及大的困难,尽管初中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补一些小学内容,但由于所欠的知识很多,大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造成厌学、放弃英语学习的状况。
(4)、教育观念滞后,课改意识不强。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有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是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交流不畅,交通不便,文化氛围滞后,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慢,不求进取,固步自封。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式、满堂灌、一言堂根深蒂固,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还占统治地位,这些成为当前课改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竞争意识不强,工作无紧迫感
农村缺专任教师,且缺编,只有聘请当地有一定学历的人代课,基本上满足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剩余人员。有很多教师只能拔高使用,加上学校规模较小,每个年级中心校有1-3个班,村小仅1个班,同学科的教师少,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更少,加上学校开设多门课程,有的教师任两、三个年级的课,工作效率如何无可比性,缺乏竞争意识,有些工作得过且过,彼此都差不多,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很难拔出,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缓慢,停滞不前……
3、财力与环境的束缚。
(1)、由于地势偏远贫困,除财政拨付工资外,其他经费几乎为零,而学校为了保安全,保建设,大部分学校己是债台高筑、“债务累累”。无力抽调资金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设备。一是校本教研指导小组既不能购买必要的学习与培训资料,又很少外出学习交流,人员自身素质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二是村小教师的微薄工资,特别是村小教师多为“半边户”,一边教书育人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一边生产劳动要养家糊口, 有时还要为学生垫交学费,甚至遇学生在校病痛,还得掏钱给学生看病,学习研究所需经费也就力不从心了,因此而分散了他们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精力。(2)、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首先是家长没有文化,其观念落后,有些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田放,还有些认为女孩迟早要嫁出来,自己花钱是帮别人家读书,对自己子女入学要求不高,只要能认识几个字、会做几道加减乘除题就行了。这样,一是导致儿童的厌学,二是造成了儿童的严重失学。从客观上既增加了负担也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导致教师工作的矛盾,要保障学生的入学率,必须去家访做家长的动员工作;家长要求低,不重视学生教育,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现在社会的经济浪潮冲击,农村掀起了一阵阵外出打工热潮,多数家长都不在家,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托付老人们,形成了隔代教育。老人们的观念是“天上星在,地上孙大”,导致家庭教育不得力现象,给学校和教师增加众多教育阻碍。最后是整个社会不良现象,如黄色影碟、书刊、网吧等从一定程度是腐蚀了儿童道德观,教师呼唤出这么一句话:“二大于五”,子就是教师教育五天不及社会渲染两天。
二、采取的对策
1、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管理。
(1)、建立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校本领导机构,选拔具有科研兴校办学理念、能身体力行教学研究的专家型人才担任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度和轮岗培训制度。从发展的视角,实行校长轮岗培训,促进校长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研究和管理,为教师提供教研和培训的平台,融汇校内外资源服务教师发展,给予人文关怀、促进经验分享,则这是课改走向成功的起点,是课改永盛不败的动力源泉。(2)、建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以村小校长和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校本教研指导小组。保证人员的落实,改进和完善教研机构职能,提高教研人员业务素质,强化专业引领。转变校本教研人员角色,由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培训者、鉴定者转变为学校教研活动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其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走进课堂,走向教师群体,加入到农村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与广大教师一起,研究、解决课改中的现实问题,总结课改经验,给农村学校教师以实实在在的专业指导。这样,建立科学合理、能激发教师职业成功欲望的制度,实现教研优化,同时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引进激励竞争机制、科研意识和忧患意识,正确处理职、责、权的关系,实现责权协调发展,消除村小薄弱,实现整体推进。
2、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责任感
师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产生提高自己业务的强烈愿望,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教育,旗帜鲜明地把师德教育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具体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列入教师岗位考核中,积极引导教师学习理解《规范》内容,把《规范》作为指导自己工作的准则,树立师德典型,激发师德情感,坚持他律与自律并举,重在内化,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谈心引领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热爱工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氛围,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树立新观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个人的观念是文化的积淀,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支配导向的作用。教育观念决定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决定教育产品,有什么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因此必须把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贯穿课程改革全过程,引领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认清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堂教学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和主要体现。引领教师不断的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3)、以教科研为载体,着力培养骨干教师
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在于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变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信息。教学与科研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二者联系密切,相得益彰,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也是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有效途径。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指导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紧密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精选教育科研课题,要高度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组织教师大力开展普适性、实用性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工作、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对教学方法及影响教学质量的研究。”这是一种务实的导向,为学校教科研范围定了位。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校长要挂帅,校长要成为教科研的领导者、组织者、研究者、指导者和服务者。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能产生辐射效应的核心群体,是使教师队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是以教科研为载体的,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实践、共同提高,聚合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推出了一批人,是一条快速高效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的很好途径。
3、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
(1)、上级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第一,对学校的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刀切,要有农村的评价标准。第二,农村教师或到农村工作的城市教师在评聘和晋职上,不受指标的限制。第三,要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津贴的标准要达到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吸引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的目的。第四,落实城乡教师交流,城市确实优秀教师派到农村特是村小上公开课,农村的教师定期到城镇学校学习培训,不走过场,落实到位。第五,调整农村教师学科结构,对所学非所教的教师,由上级定期培训。考试认证培训结果。只能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走“农、科、教”三结合的路子则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观社会科教意识和提供财力支撑的有效途径。一是“农、科、教”三结合可以实现科教兴农,促进农民致富,减轻学校压力;二是“农、料、教”三结合可以改观农民对科教的认识,增强农民对科教的需求,从而自觉兴教,从严求教,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三是增加教育的直接效益,提高教育的地位,从而使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有效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5.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篇五
一、管理制度
学校应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下管理制度,其中实验室管理规则应张贴在实验室前方,其余规章制度分别张贴于仪器室、准备室或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
2、实验室管理规则(实验室前方)
3、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
4、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仪器室或准备室)。
二、账、册
学校实验室应建立以下账册
1、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
2、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明细账;
3、低值易耗品明细账;
4、危险化学品明细账。
三、记录
学校实验室应做好以下记录,期末分类整理
1、实验通知单;
2、实验室教学日志;
3、实验开出率统计表;
4、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借还登记册;
5、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赔偿登记册;
6、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报废报损登记册;
7、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维修登记册;
8、自制教具登记册;
9、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贮存定位卡。
10、易燃、易爆、危险管制药品使用情况记载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中小学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通用技术)、实验研究和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业务岗位。、具备中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实验教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
3、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科、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将本学期各年级实验目录张贴上墙,参与、配合并监督学科教师完成本学期实验目录及工作计划。总结反思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努力保证各个学科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简称实验“三开”)。
4、掌握各年级、班级的教学进度,按实验计划和《实验通知单》拟定本周实验教学课表和任务项目,准备实验仪器设备、配置药品和耗材,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本学科所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操作规范。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直接从事实验课教学,参与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应参与并协助学科教师完成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操作考试、考查活动。
5、配合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及时处理实验室应急情况,确保仪器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实验室清洁卫生。
6、负责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
7、熟悉本学科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仪器设备及实验教学档案资料。
8、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养、防护、维修,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对教学仪器进行常规保养,按不同性能与要求做好储存工作,以保持教学仪器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复,以延长使用处限。并做好“三废”、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需要。参与并组织改革创新自制教具,改进、创新实验装置。
9、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实验教学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10、加强实验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实验教学网站,阅读实验教学期刊,掌握实验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掌握数字化实验技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能力,参加有关实验教学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11、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实验室管理规则
1、中小学实验室是开展(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科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科学探究的重用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应按照《中小学实验室规程》、JY/T 0385-2006加强建设、规范管理,师生共同遵守管理规则,充分发挥技术环境的育人效益。
2、实验室应营造科学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应张贴科学家画像、实验挂图等,体现其学科特点。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
3、学科教师应在演示实验前三日、分组实验前一周,向实验室提交《实验通知单》。实验室应张贴本学期相关班级实验目录,师生共同监督完成情况。教师应提前预做实验,研究实验中的个性问题,以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协助、督促学科教师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备查。
4、师生实验前应仔细阅读教材,详细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及步骤,清点实验仪器、熟悉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准备。
5、学生进入实验室,应保持安静,按指定的位置就座,严禁喧哗打闹,不得带入手机。
6、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进行实验。
7、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勇于动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好实验记录,准确收集实验数据,据实填写实验报告,注重养成诚信、科学态度。
8、师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避免腐蚀、中毒、燃烧或爆炸等伤害事故发生。防止触电,防止尖锐物品伤害。发生事故后,立即报告,及时处理。
9、学生应爱护公物,节约水、电、药品和材料,如有损坏,立即报告。实验完毕,按要求拆卸实验装置,整理、洗涤实验用品,处理好废弃物质。做好清洁卫生,关好水电门窗。10、实验室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课外开放,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实验室应创造条件对社区开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三
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编号顺序,分科、分类、分室、分柜存放。仪器柜应规范张贴序号标签,每件仪器设备、每瓶药品应粘贴物品标签。仪器、药品应分室贮存,化学药品试剂应分类存放。精密贵重仪器应设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
2、仪器室、药品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根据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特点,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在通风环境下进行,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禁止带电作业。禁止吸烟。回收的“三废”和电子垃圾应妥善处置。准备室应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教学仪器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学科教师配置实验室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3、设置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总账、明细账,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
4、学校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仪器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仪器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仪器设备器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
5、学校仪器设备器材外借,应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具备借用手续,并按时收回。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按本标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执行。精密贵重仪器应填写使用记录卡。
6、师生实验教学过程中,若规范操作、正常使用,致仪器设备器材损坏,应酌情赔偿。师生丢失仪器设备器材,应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仪器设备器材(尤其是精密贵重仪器)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
7、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安全管理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做到“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有应急处理预案。
8、仪器室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教学仪器设备器材药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记录、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
9、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危险化学品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管理、责任落实”的原则,校长负总责,学校分管校长和相关人员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承担相关的责任。
2、危险化学品应设专库(专柜)存放,应按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分类存放,做到“双人、双锁”管理,实行用量登记。
3、专管人员应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培训,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贮存、防护及发生意外和事故后的应急措施。
4、设置危险化学品明细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专管人员应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物相符,卡物相符,并定期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书面报告。
5、危险化学品室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和专管人员应定期检查、记录,应把危险化学品室列为节假日值班重点防范区。
6、使用危险化学品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实验操作要求,实验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教师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经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人批准后,由专人领取。使用后剩余的危险化学品应立即送还,登记并妥善保管。
7、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实验产生或残存的废气、废液、废渣,应按规定进行收集、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内存留、释放,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内。
8、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现安全问题或事故,应迅速采取妥当措施排除,并及时向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负责人、校长报告直至向当地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不得隐瞒。
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一、图书馆馆长工作职责 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本校图书馆的建设、开发、利用。2 负责全馆日常工作,主持馆务会议,根据学校工作意见确定本馆工作任务并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负责图书馆对外事务,组织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学术交流活动。制订本馆有关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细则,随时处理、解决各种业务问题。负责收集、汇总全馆各部门的资料、数据,完成本馆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各种检查所需的资料、数据等。根据学校财务预算及办学方向,制订本馆文献采购计划(含纸质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
二、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 学校图书管理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为学校图书文明窗口建设、学生读书习惯和能力养成、教师教研进修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重要业务岗位。图书管理员应不断进修提高,具备阅读课教学指导能力,学习掌握数字图书馆、图书数字化、图书管理信息化等新知识和技能。具备中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图书管理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的能力和成果。图书管理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根据教学、教研、教改以及学生阅读需要,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要求,定期购入高性价比的书刊等文献资料,组织、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文献捐赠、征集,努力提高藏书质量,保证馆藏建设的持续性。主动与各部门、各教研组联系,积极收集本校教师及学生的有关教学、教研、教改资料,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资料馆藏。4 应按本标准《图书馆(室)管理规则》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分类合理、著录规范、编目清楚、排架有序、查找快捷。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按时开放、热情服务,耐心解答读者咨询,及时向读者宣传、推荐图书,主动协助师生查找所需文献,指导师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科研课题查新。配合学科教师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工作,并创造条件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图书管理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三、图书馆(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图书馆(室),应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为指导,加强图书馆技术环境建设,配置文献保护、传输、打印、复制设备,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合理使用购书经费,进行馆藏分析并制订书刊等文献采购计划,应按《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中《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四川省中小学图书装备标准》配置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学校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做好书刊等文献资料的总括登录、个别登录和注销登记账册。图书、报刊、校本资料等分别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图书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报刊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非书资料著录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非书资料著录规则》,计算机编目按《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进行。校本资料根据其载体形态分别著录。仍然实行手工检索的学校应建立分类目录、书名目录,通过计算机进行书目检索的图书馆(室),可停用卡片目录。
书刊等各类型文献资料应及时整编加工并上架。馆藏文献应图章齐全,索书号抄写工整清楚,书标粘贴整齐规范。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组织馆藏文献,按索书号顺序排列文献资料,书架排列科学合理、整齐美观,书架架标齐全,起止类号标识清楚、明确。新刊到馆应及时验收、签到、加工、上架,过期报刊按时装订成册,报刊合订本登录、整编后可流通借阅。定期清点馆藏文献,做好清点记录。具有保存及使用价值的珍贵文献资料应及时修复,延长其使用寿命。明显破损、内容过时等完全无使用价值的书刊等文献资料进行剔旧处理,每册剔旧图书应加盖“注销”章。丢失或剔除文献,应严格办理审批注销手续,对财产账薄及计算机数据进行相应的标注、删除处理,做到账、书、记录一致。学校图书馆(室)应对本校师生实行全开架借阅,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图书馆(室)延伸至校园,通过建立班级读书角等形式,营造书香氛围、方便师生阅读。应加强文献资料的宣传、推荐服务,广泛开展各项读书活动。学生办证率、师生到馆率应达到100%,书刊等文献资料流通率不低于40%。做好各类借阅流通数据的登记、统计与分析。学校应配备图书馆(室)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书刊等文献资料的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检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图书馆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电子文献资源共享,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共建共享文献信息资源。严格执行借还制度,敦促读者遵守管理规则、爱护图书,对违纪读者耐心教育,降低文献丢失率。各类文献资料需及时上架、定期理架,保持架位准确、整齐,降低文献拒借率。书刊资料丢失、损坏,应酌情赔偿。书刊等文献资料应纳入校产管理,确保账物相符。加强各项业务工作的数据记载,各类帐薄、登记表等是馆藏财产的重要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毁或丢失,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教职工调动、学生毕业或转退学等,须还清所借书刊等文献资料后办理离校手续。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采光、照明条件,做好防虫、防火、防水、防鼠、防盗、防尘等工作,保证学校书刊等文献资料的财产安全。学校应为图书管理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四、阅览室管理规则 阅览室(包括数字阅览室)是师生读书学习、教研进修的场所,可通过布置新书推介橱窗、学生读书作品展示架及张贴名人名言警句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图书柜架和阅览桌平面布局应科学、规范,室内通风、采光、照明、消防、防盗等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衣着整洁,举止文明。遵守秩序、服从安排。保持安静,不喧哗打闹、不接打手机。书包、饮料、食物等不得带入室内,保持清洁卫生。严禁烟火。爱护书刊资料,不得折叠、涂写、撕剪、污损。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夹带书刊外出。阅览书刊后,主动归还原位。如有疑问,请咨询管理员。爱护数字阅览室设施设备,遵守绿色上网和知识版权规定,严禁访问不健康网站。
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管理制度
一、信息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中小学信息技术人员(含网络教室管理、校园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多媒体设备管理、影视策划制作、校园电视台管理、监控录播、软件策划开发、远程资源接收等),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正常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业务岗位。2 具备中级职称的信息技术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信息技术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网络技术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信息技术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信息技术人员在教育技术中心(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期学校信息技术、网络管理、资源建设等工作计划,按照各年级、班级的教学需求和学科教师的申请,拟定各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周课表,填写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教学日志。总结本学期信息技术工作完成情况。4 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保养、防护、维修及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要。负责学校网络管理与维护、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负责网络舆情监督。指导师生建立个人网站、学习空间。负责学校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指导班级教室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指导学生遵守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规则,及时处理各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急情况, 确保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清洁卫生。参与组织学校数字化校本资源、区域精品课程资源的研发、制作与推介,指导学科教师课件制作。负责组织对学科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具、新软件的校本培训,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负责组建学校信息技术特长活动小组并开展活动,组织师生参加信息技术各类评选赛事和成果展示活动。熟悉信息技术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信息技术设备及教学档案资料。负责向学科教师推介新产品、新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业务进修,经常访问相关网站,阅读信息技术期刊,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参加有关信息技术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校园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信息发布交流技术平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场所。中小学校园网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指导意见》设计和建设,中心机房及网络设备间应装备调温、调湿、稳压、接地、防雷、防火、防盗等设备。中小学校园网是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未经学校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拆卸或改动布线结构;不得移动或改动网络设备位置;不得干扰、破坏网络正常运行。所有设备、成套软件纳入固定资产规范管理。4 校园网所有用户应以实名注册,对自己所发布信息负全责,接受上级部门与公安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不得盗用他人账号,不得在校园网上发布不健康、非法信息,不得散布计算机病毒、传播黑客程序、滥用网络游戏。学生用户应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5 网络中心应全天24小时开机,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应及时维修处理,确保网络设备安全运转。非中心机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中心机房,不得以任何方式试图登陆校园网后台管理端,不得对服务器等设备进行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管理人员应监视并记录服务器系统运行情况,随时监督网络舆情、屏蔽有害网页,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需要立即关闭服务器系统,及时处理。出现危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监视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监视运行的作业和信息传输情况;填写中心机房运行日志。为了确保中心机房的安全,应逐步实现网管人员对服务器的远程操作,定期更换服务器口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泄漏口令。不得将系统特权授予普通用户,不得随意转给他人,对过期用户应及时收回所授予的权力。学校重要数据不得外泄,重要数据的输入及修改应按权限、由专人完成,并作加密处理。10 收集整理网管中心技术档案。妥善保存备份资源。打印涉密资料应按权限保存,废弃资料应及时销毁。网管人员在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实行安全巡查值班制度,严防漏电、着火、雷击、被盗、磁化、系统崩溃、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不安全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不得带入机房。严禁在办公时间内上网聊天、玩游戏、购物、观看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视频信息。12 中心机房不会客、不做与网络安全运行与维护无关的事情。机房的设备与软件不随意外借。
三、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设备(含教育信息资源),是实施课程标准、传播教育信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和教育信息资源。学校应达到省教育厅《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信息技术设备配备要求,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信息技术设备,定期申购补充新设备,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信息技术设备,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中的“通用仪器”编号进行登记。贵重设备应双人监督管理,建立使用日志。设置信息技术设备总账和明细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信息技术设备贮存室应有通风、遮光设施,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并根据信息技术设备特点,尤其是非书资料贮存,应做到“十防”(防尘、防潮、防锈、防毒、防光、防压、防震、防雷电、防霉变、防辐射)。应装备有工作台和常用工具,及时保养、防护及维修信息技术设备,并作好维修记录。学校应为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学校信息技术设备外借,应具备借用手续并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用后按时收回。6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致设备、资源损坏,可酌情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设备、资源损坏或丢失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应落实到部门和人头,有应急处理预案,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有条件的班级可设置学生“信息技术科代表”协助管理。应收集整理并归档保存信息技术设备说明书、技术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文件、工作日志、书籍杂志等文书档案资料。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信息技术专用教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数字阅览室、电子备课室、录播教室等),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信息交流、资源集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窗口。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按GB 50174-2008、DB 51/T 1565-2013进行设计和建设。3 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设备应按固定资产规范管理,统一编号、定位、贴签、入账,确保账物相符。定期对设备及电路、防雷、消防、防盗等设施等进行检修、维护、保养,及时掌握使用情况,发现故障隐患应及时排除。禁止携带危险化学品入内。实行安全巡查值班制度,严防漏电、着火、雷击、被盗等不安全事故发生。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提前一周通知,由管理人员排出专用教室周课表,课前作好设备调试、资源安装工作,并及时填写专用教室教学日志。学生进入信息技术专用教室,应实行人机对位,责任到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禁止带故障运行。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能随意拆卸,应由专职信息技术人员及时处理。使用结束按程序关机,做好整理。未经处理和许可,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移动存贮设备。禁止安装、运行游戏及非教育教学类软件,严禁浏览、下载不健康网页信息,不得随意删除系统程序及应用程序。使用者不得对计算机进行破坏性设置,不得上传带病毒文件,严禁恶意病毒攻击。确保设备、网络正常使用和安全。应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通过学校网站上传发布文件信息、下载使用信息资源时,务必设置多重管理和控制权限,严格审查上传信息,严防不健康、不安全或非法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加强对校内QQ群、论坛、个人主页的指导、管理。中小学信息技术专用教室设备只能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得外借或挪作私用。禁止随意拆卸设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致设备损坏,可酌情赔偿或免予赔偿。教师失职、学生故意致使设备、损坏的,应按值赔偿或加倍赔偿,直至追究责任。10 不得携带零食、饮料入内,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室内安静文明
中小学音体美卫装备管理制度
一、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艺体教育的重要业务岗位。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要求熟悉本学科教学业务和器材管理技能、具备良好师德,工作认真负责。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管理人员在教育技术中心(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校、本学科、本学期艺体教学计划,参与、监督并配合学科教师完成计划。总结本学期工作完成情况。负责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设备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熟悉本学科器材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器材设备及教学档案资料。配合教师教育学生遵守音乐、美术教室及体育场馆规则,及时处理应急情况,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清洁卫生。加强本学科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本学科教学网站,参加有关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二、音乐、美术教室管理规则 音乐、美术教室是师生音乐、美术教学、欣赏、演练的重要场地,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室内装饰应体现学科特点。音乐、美术教室(含器材室)的所有专用设备、器材、资源应有专人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设备、器材、资源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及时做好各类设备、器材、资源的日常清洁、保养以及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防磁化等维护工作,大型设备、器材(如钢琴、音响、灯光等)应定期由专业人员维护、调校。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设备、器材,定期申购补充新设备器材,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设备、器材、资源,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5 设备、器材、资源的借还应履行报批手续,作好记录,按时归还。6 设备、器材、资源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酌情赔偿。7 应填写好音乐、美术教室教学日志。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9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三、体育器材、器械、设施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器械、设施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体育器材、器械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及时做好器材、器械的日常清洁、保养以及防火、防潮、防霉、防锈蚀、防断裂等维护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器材、器械、设施的安全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专业维修、油漆等维护、调校工作,随时清理运动环境异物,消除安全隐患,并作好维修记录。4 指导师生正确使用、爱护各种器材、器械、设施。在使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器材、器械、设施时,应有专业人员在旁保护。应按固定资产管理程序处置器材、器械、设施,定期申购补充新器材、器械、设施,及时补充消耗用品。新进器材、器械、设施,须进行质量检测,合格产品方能入库、入账,投入使用。器材、器械的借还应履行报批手续,作好记录,按时归还。7 器材、器械、设施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酌情赔偿。有条件的应对社区开放体育活动场馆,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9 应填写好体育教学活动日志。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11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四、卫生室管理规则 中小学卫生室是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保证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卫生室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卫生室设备、器材、药品应单独建账,购入、调出、使用应有明确记载。定期清理,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物相符。具备国家确认的执业医师资格的校医方能处方、治疗。对医疗设备、器械应按卫生标准定期检查、消毒。设备、器械、药品须经正归途径采购,妥善保管,及时销毁变质失效药品。4 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组织学生定期体检,妥善保管学生健康档案。5 培养学生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指导、督促、检查学生个人卫生、校园环境卫生、食堂食品卫生。保存食堂食品留样,并作好记录。指导学生预防流行病、慢性传染病等,制定群发急性病防治预案。8 指导学生生理卫生。学校应为管理人员配置专用工作服和常用洁具等劳动防护用品。10 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6.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 篇六
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我县教育技术装备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普九”、“两基”工作的推进,部分项目的实施,使我县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388所(其中高中4所、完全中学4所、初中24所、九年制学校25所、小学307所、教学点23个、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97702人,(小学51318人、初中30300人、高中16084人)。
(一)实验室。我县共有高中校8所,学校自筹与项目实施,理、化、生实验室有的学校为一中、二中2所,占高中校的25%,其余高中校没有或建设不达标准。九年制学校有25所,独立初中24所,国家和省共配建实验室31套,占相关学校数的63%;还有18所学校没有配备理化生实验室,占应配任务的37%。小学307所,共配数学科学仪器185套,还有122所小学没有配备数学科学仪器,占任务数的60%;小学项目未有一校建配科学实验室,全县除南街小学有一自建容纳30名学生的科学实验外,其余各校均为空白。
(二)多媒体。高中校除四中、2所民办校外,多媒体在学
校的自建下全部普及,实现了班班通。城区中心小学、县直初中亦自建普及。2011年项目装备115套电子白板,共涉及66所学校,现农村初中、部分九年制学校和中心小学有2—3年套设备外,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多媒体。
(三)图书。2010年项目配备图书185万元,共涉及86所学校,2011年项目配备图书251万元,共涉及98所学校。2013年准备配发163万元的图书,涉及学校81所。加之学校自筹资金购置,全县50%学校的图书已基本达到“两基”标准。现缺图书的学校主要是百人以下的小学和教学点。
(四)计算机教室。2004年 “远教”项目装备38所初中(九年制)学校,2007年“远教”项目装备8所初中(九年制)学校,2009年“远教”项目装备1所初中,2所小学。项目按每室30台计算机配置。全县高中校均有计算机房,但计算机房分散,缺少设备,目前,尚须维护、更新、添补相关设备的学校占高中校的20%—30%;初中校、九年制学校计算机房90%的尚须升级改造或更新设备,资金需求每校10—15万元不等。小学除城区或川区的个别小学有机房外,其余校基本上没上没有机房和设备。
(五)体音美器材。2011年项目装备初中(九年制)学校49套,小学277套。其中挂图250套。这些器材每校合计金额不足3000元。故全县各校极度缺少相关器材,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育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部分科任教师责任性不强。全县学校领导普遍对教育装备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抓得不实。科任教师偷懒思想严重,得过且过,导致设备摆放不到位,应用不及时,管理漏洞多。
(二)未建立公用经费电教支出的长效机制。由于经费支出的困难和投入不足,全县教育装备建设进度缓慢,致使部分设备不能及时维护与更新。
(三)技术力量跟不上。学区、学校信息技术专干往往忙于其它事务,不能专心搞信息技术,技术水平学校之间相差悬殊。由于技术原因,学校电教设备不能及时运转,及时维修。
(四)缺少规划,等靠要思想严重。学区、学校对教育装备建设规划不到位,出现了混建、盲目建设等不良现象。
三、今后工作重点
(一)明确现状,增强建设的紧迫性与责任感。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室)、艺体场馆建设及教学仪器器材、图书装备是学校办学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各校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务必按照县上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实验室、学生阅览室,音、体、美等专用教室和体育运动场的建设。要把教育物资装备纳入改善办学条件的重点工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学校的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二)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技术装备经费到位。各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快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要把教育装备建设纳入学校公用经费使用计划。当前,重点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各学区初中、九年制学校、中心小学是建设的重点。高中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按标准尽快启动建设通用技术 室,并完善建设术科活动室,建设录播室,开展观摩教学。初中校、九年制学校、中心小学尽快普及多媒体教学,年内力争30%—50%的学校实现相关教学,做到信号到桌(室),逐步构建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县直初中校在普及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建设录播室,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初中校、高中校加快计算机教室的更新与维护,确保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中心小学也要建设计算机房,以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初中校、九年制学校完善、新建实验室15校,配齐地理实验室46校;中心小学及其他有条件的小学尚需新建科学实验室40个。幼儿园和特教学校需建设特色功能室,并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点年内需做好23套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
(三)加强学校装备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学区、学校要配齐各级各类学校实验等教学技术、管理人员,并在政治思想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关爱,在工作上关怀。要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育人效益。各校领导班子要确定
7.04装备统计报表管理 篇七
代号:581100DFL12-4-2011
装备统计报表管理
代替:581100DFL12-4-2008 1.11.223 3.1 3.1.1 3.2 3.2.1 4 4.1 4.1.1 4.1.2 理部。4.2 4.2.1 4.2.2 4.3 4.3.1
4.3.2 “设备固定资产年报”管理
次年的1月5日前,由装备管理科将全厂“设备台帐”上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装备技术管理部用电脑软件自动生成 “设备固定资产年报”。“月机动系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管理
设备使用单位每月将月检修计划完成情况,填入“月机动系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表”。a)修理质量上等台数是指大修、小修上等台数,不包括保养台数; b)设备完好台数与清洁度上等台数,每月均按标准检查、填写。
报送日期:设备使用单位次月3日前报送装备管理科,装备管理科于5日前报公司装备技目的和范围 目的
规范各种统计报表的内容、时间和报送程序。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车身厂装备统计报表管理。名词定义
无 职责分工 装备管理科负责 向上级职能部门报表。设备使用单位负责 向装备管理科报表。管理程序
“设备事故登记表”管理
发生设备事故后,事故责任单位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报送装备管理科。
装备管理科月底统计设备事故,填写“设备事故登记表”,次月5日前报公司装备技术管术管理部。4.3 4.3.1 “月份设备故障分析与对策表”管理
设备出现故障后,设备使用单位将故障信息通知装备管理科及生产管理科,按公司装备技
·14·
术管理部《设备故障管理办法》进行故障管理。4.3.2 各部门每月统计故障停机台时及故障频数,填写“设备故障事故停工统计”。根据故障停机台时,填写“设备月故障停工分析表”,按故障性质和责任,分别在直方图中按停机台时数字大小排列。4.3.3 根据故障停机台时及故障频数,对影响均衡生产和发运的重点设备,在因果分析图中表现出来,分析它的故障原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落实人员及进度。4.3.4 4.3.5 故障率的计算:故障率=故障停机台时/(实际开动时间+故障停机台时)×100% 报送时间:设备使用单位次月3日前将“设备月故障停工分析表”报送装备管理科,装备管理科填写“月份设备故障分析与对策表”,于5日前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4.4 4.4.1 4.4.2 4.4.3 4.4.4 “月份(季度)维修费用经济活动分析表”管理 按领料单位分类,按费用构成汇总填制。报表内容填写齐全,各项数据统计准确。
“对策表”中应列出维修费用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对单机费用较高的设备应重点分析。经济分析栏,需对本月费用总额变化的情况、各类费用构成的变动程度及影响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4.4.5 报送时间:设备使用单位于月后3日前报送装备管理科,由装备管理科于月后5日前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4.5 “设备调动情况月报”管理
“设备调动情况月报”是本厂向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反映设备数量变化的主要凭证。凡新增、调动(包括外调和厂内调动)、报废的设备,均填写“设备调动情况月报”,由装备管理科于次月5日前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4.6 4.6.1 “刃量磨具汇总表”管理
本报表由装备管理科备用库、在用库的保管员提供刀具、量具、五金、磨具的入库、出库及消耗的数量及金额,填入表中。4.6.2 指标分析栏:针对本月指标完成情况,找出超支、节约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对影响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4.6.3 4.6.4 4.7 4.7.1 4.7.2 4.7.3 4.7.4 4.7.5 报表内容填写齐全,各项数据统计准确。
报送时间:次月5日前由装备管理科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 “夹辅具汇总表”、“专用工具汇总表”管理
由夹模具计划员填写、提供“夹模具计划修理调试情况统计表”。由夹模具保管员填写、提供“夹模具备件综合月报表”。
由夹模具技术员填写、提供“夹模具技术状态统计表”。
工装统计员根据以上三张表制作出“夹辅具汇总表”和“专用工具汇总表”。
指标分析栏:针对本月指标完成情况,找出超支、节约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对影响费用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5·
4.7.6 4.7.7 4.8 4.8.1 报表内容填写齐全,各项数据统计准确。
报送时间:次月5日前由装备管理科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月份工装停工分析与措施对策报表”管理
由冲压车间填写、提供“停工指令书”,进行分析,做出因果分析图,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落实责任人。次月3日前报装备管理科。4.8.2 次月5日前由装备管理科报公司装备技术管理部。
4.9
统计报表考核
4.9.1没有按期上报各类装备统计报告或报表出现错误、作假的,按工厂一号文相关条款考核。5 附件与附表 设备事故登记表 设备固定资产年报
月份设备故障分析与对策表
月份(季度)维修费用经济活动分析表 设备调动情况月报 刃量磨具汇总表 夹辅具汇总表 专用工具汇总表
月份工装停工分析与措施对策报表
8.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 篇八
2013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装备配置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基础教学仪器的配备利管理,突出“管理与应用”的主题,本学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学校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我校实验教学和应用现代教有技术工作全面、协调、均衡、持续发展。
一、建章立制 健全组织
本年对各项制度进行了细化、量化、具体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局面。为进一步做好教育装备管理工作,学校根据上级主管理部门关于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室、校园网、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室等各专用教室的管理规定,健全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层层有人抓,室室有人管,道道关口有人把,处处责任有人负。
突出目标责任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建设。经过努力,不仅逐步完善了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而且还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教育理念先进、信息素养过硬的优秀师资、管理队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领导小组,构建了管理网络,全面负责学校各项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工作。坚持对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评估,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来 1
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积极探索 重在应用
1、图书室工作
努力打造校园书香气息,本年八月份对图书室进行了美化装修,并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学生都会到图书室阅读少儿读物,每个班都会从读书室借相应的书籍放到班级书架上供学生阅读,学校还动员学生自带图书到学校放在班上交流,图书管理员进一步熟悉相关业务,做到图书分类上架,摆放整齐,室内整洁。秋季学校图书管理员逐步将图书录入到电脑内以后将全面实现借阅电脑管理,完全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将会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实验室管理工作
我校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在5.12地震后,利州区教育局按照标准配备达标。本年对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环境干净整洁,每节课都有开课日志。实验开出率与分组实验率均达到100 %。
3、微机室、多媒体及校园网建设
完善了校园网的开发,每个班都连通了互联网,方便了教师在网上查找相关教育教学资料,学校全面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学校开通了学校网站,开办了学校简介、校园资讯、教学科研、德育之窗、教师风采、学生园地、党建工作等版块,通过学校网站让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校还按照教育局的要求申请了中文域名。本年对微机室加强
了管理,保证每节信息技术课都在微机室上。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对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监控系统、教室多媒体等设备设施进行了维护,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新安装了17套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
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云平台的培训工作,并录入了教师的相关资料,配合办公室做好全国教职工基础信息采集,配合财务室做好教职工工资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4、其它功能教室的管理
各功能教室稳步有序的运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科技资料进行整体归档。
5、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进行了个别指导与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教育方式。推进了我校实现进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事业单位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注册、西安卓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无偿向我校捐赠教师备课资源软件37套,参与指导班级开展“三电杯”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校安全知识网络有奖竞赛活动。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网上自主学习评价系统的培训、四川省课后辅导系统和自主学习系统项目网上培训。学校举行了多次信息技术培训,参加
校本培训的老师达400多人次。
三、积极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配合教导处及教科室开展了各项教学比赛,为赛课活动保驾护航。配合教导处、大队部及幼儿园集团成果展示和六一文艺节目汇演,做好了音响设备的调试等工作,确保了六一文艺汇演的顺利进行。配合德育处及大队部进行了集团班队会赛课活动。做好群文阅读开题报告活动及家长开放日活动的设备调试
四、建以致用,抓高效应用。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为实现这个最终目的,学校在用好教育技术装备上做好文章。
相继组织教师及学生参加了**市举办2013年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2013年四川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参与“文轩杯”小主持人活动录制、编辑及上传,组织教师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和成果申报表活动及2013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赛课活动,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了转码及上传。***老师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四川省2013年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省级二等奖,***老师的课例《三角形的内角和》在2013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赛课活动中荣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
与教科室一起做好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校试点工作 4 的申报相关工作、我校现已成为四川省教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加强了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及使用。平时要负责学校电教设备的正常运转,计算机日常维护及时到位,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室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只要相关班级的老师及时通知我就会马上解决。6.1班音箱因上学期处理设备时遗失,1.6班投影不能正常使用,3.6班白板不能定位、5.6班投影显示有问题、还有部分班级的操作系统出现故障等都及时进行了维修,确保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在不能购买及使用任何教辅资料的情况下,学校给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等几个年级印制了教师们精心出的试题。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它永远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但我们有信心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建设现代化校园而努力。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统计指标详解】推荐阅读: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档案整理要求07-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08-27
中小学数字教育11-19
C4白源小学2017——2018学年度教育装备工作计划08-09
中小学课外辅导教育07-2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试题09-05
中小学继续教育总结07-08
中小学健康教育计划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