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2024-08-11

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共13篇)

1.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一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的研究项目。本项目吸收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分析了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目标、思路和基本框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成效显著。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本项目研究的教学管理体制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规定,涉及到机构设置、职责分工、权力分配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是中职学校教学功能的机构性静态体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指保证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有效运作的基本程序与手段,具有维持、推动、反馈、调控、保障及促进工作系统发展等功能,是中职学校教学功能实现过程的规则性动态体现。

长期以来,教学管理体制与行政部门管理体制一脉相承,其固有的金字塔式的垂直组织体系、交错重叠的组织结构、相对封闭的管理体系造成管理信息闭塞、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受体制约,运行机制缺乏整合性和创新性,教学管理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难以适应中职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

养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项目研究的任务

研究与实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目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整合、集成、实践、创新”的要求,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紧密结合,体现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使学校尽快跻身全国千所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行列。

二、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整合思想创新管理

本研究提出了教学管理的整合思想,即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以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以教学管理改革推动学校各项管理改革,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与效用;坚持系统集成思想,遵照科学管理原则,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建立持续性的调整机制,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教学改革思路、整合集成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实现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整体优化教学管理体制

围绕组织体系的构架、组织结构的优化、管理职责的调整,重点构建以专业科为主体,学校、专业科、教研组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校长和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导主任对教学管理和

教学改革的全面领导责任、教导处的教学管理和决策执行职责、专业科的主体地位和教研组的基层组织功能。

3、建立多层环状、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系统

建立和完善教学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子系统,构建多层环状、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功能优化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由决策核心层、咨询层、信息层结合而成,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专业科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核心层),制定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2.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二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始建于1960年, 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 是云南境内专门从事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的国有综合性地质勘查单位。1990年开始进入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地勘市场,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积累了较丰富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熟悉国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惯例或通行规则。

2006年至今, 获全国地质勘查先进集体;云南省地质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材行业管理创新单位;全国工程勘察与岩土行业诚信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云南省模范“职工之家”;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职工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云南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先进单位;中国中材集团“四好”领导班子;中国中材集团先进集体;云南省建材行业先进集体;中国中材集团和云南省建材行业协会分别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直机关工委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等近20项国家、省、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奖项荣誉。涌现出了杨金明同志等一批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贴、省贴、省突等生产经营和党务、技术方面的先进代表。

“走出去”战略企业文化的主要创建者为总队长、党委副书记杨金明, 教授级高工, 国务院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专家, 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昆明市五华区人大代表。杨金明同志于20世纪九十年代走上领导岗位, 2001年起任总队长, 多年来为总队改革、发展、生产经济工作、单位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做出了重要和突出贡献;是深谙企业文化内涵及其对企业发展和推动关系的学者型领导干部。

2 建设背景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 都需要有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支撑, 总队积极推行实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 同样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支撑。20世纪90年代初, 总队开始把发展的方向对准东南亚, 进入老挝、柬埔寨等国寻找商机, 谋求发展, 形成“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发展”的发展战略。

“走出去”战略从1990年开始实施, 目前总队已在老挝闯出了一方天地, 站稳了脚跟, 通过直接参与老挝国家一些重大基础性工矿企业地质项目工作, 赢得了老挝政府和业主的高度赞赏好评, 证明了“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与此同时, 也迫切需要从文化体系建设层面, 高度概括提炼, 促进企业文化创新。

杨金明同志深入思考并预见到实施“走出去”战略必将成为总队今后10年乃至长期发展的方向;更深知要做大、做强、做优“走出去”战略产业, 不仅要系统总结归纳提炼23年来的经验和理论成果, 更需要积极加快推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因为单纯的靠经济手段和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和推动发展是传统计划经济封闭落后形式, 不能适应现在市场和竞争的需要, 也不可能真正管好企业, 激活发展。只有用文化的手段, 让先进的思想理念融入企业、融入管理, 才是当代企业高层追求。

基于这样的思路, 以杨金明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在工作中积极倡导解放思想, 广泛思考, 开展讨论;最终使党政班子统一了思想, 形成了共识。创建为“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企业文化体系, 首先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内涵。总队自2005年以来逐步培育形成了以开放、包容、创新、开拓的企业文化体系、思想理论和员工思想行为规范。

3 建设步骤

2005年以来, 在杨金明同志的带领下, “走出去”战略更加深入稳健地纵深拓展:在老挝建立办事处, 形成了有效的项目任务信息网络, 总队把握项目任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掌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市场进一步开拓, 阵地更加稳固, 与老挝政府和有关企业联系更密切、更牢固。尤其是以2012年在老挝成立老中铜矿联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正式开展铜矿项目工作为标志, “走出去”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 成为总队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这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支持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学习理论把握内涵

杨金明同志热爱学习, 博览群书, 知识面广阔, 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想有较全面深厚的了解, 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和核心战略之间的内在密切关系有着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对概念含义的理解上, 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功能的认识。文化的含义决定了它的深层次、固化性、引导性、自觉性, 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是影响决定一个人或组织、团体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等, 对人产生教育塑造培育作用。企业文化是在一个具体行业、系统、基层组织的特定条件下, 体现和反映其实际和特征, 代表该组织和员工整体的文化。”

3.2 树立愿景建设构架

建立企业文化体系, 最重要的工作是树立和培育总队干部员工共同的理想和愿景;而树立总队共同的理想和愿景, 必须在整个中材集团理想愿景下, 结合总队实际, 加以具体化。树立和培育共同的理想愿景, 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教育宣传灌输, 才能让其内化于心, 成为员工内心深化自觉的思想。于是领导班子在总队推进了如下工作:

(1) 宣传企业精神, 推广集团品牌。

自2005年起, 按集团“汇聚能量、执着进取”的企业精神和统一推广sinoma集团形象品牌标识活动要求, 总队组织集中学习和广泛的宣传, 制作成标识牌在会议室悬挂, 并在总队标书文件、项目报告、信封、席位牌、名片上统一规范印制集团标识, 让“汇聚能量、执着进取”的集团企业精神作为总队企业精神, 深深地在职工头脑中扎根, 成为激励职工的座佑铭和对外工作交往活动、体现集团形象特点和规范性品牌标识。

(2) 倡导和推行“敬文化”, 固化和形成理想愿景。

贯彻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首要和重点的是要抓住“敬文化”的核心思想, 突出“敬”字是集团企业文化的根本定位;集团确定的“敬文化”思想代表了集团各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共同遵循和追求的根本目标, 也是总队需要培养和树立的目标;总队建立自身文化建设体系时, 必须严格参照执行, 不能走样。在这种“敬文化”定位和核心价值观下, 企业使命是“材料创造繁荣”;企业理想愿景是“努力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发商与服务商”;要建立总队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必须反映集团公司的文化特征, 与集团公司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体系一致, 才能保证总队企业文化具有远大理想和具体目标。

3.3 体现特征贯彻理念

在积极学习、宣传、贯彻集团“敬文化”的基础上, 杨金明同志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总队企业文化体系, 在全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配合和实践努力上,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1) 价值观和理想愿景:以献身建材地质事业为荣, 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期间云南“两强一堡”战略实施, 建设边疆, 富民兴滇, 推进云南发展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 做出云南建材地质健儿应有的贡献。

(2) 企业精神:汇聚能量、执着进取。

(3) 经营理念:以人为本, 用户至上。

(4) 经营战略:立足云南, 面向东南亚。

(5) 管理方针:强化管理、提升质量、关注环境、追求安康。

(6) 市场观念和客户方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走出去、请进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竭诚服务、共创双赢”。

(7) 员工思想行为规范:开放、包容、创新、勤奋、开拓、合作、忠诚、卓越、守法、共赢。

3.4 实施建设助推发展

以杨金明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非常注重对企业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 不仅自己做坚持企业精神的实践者, 也倡导干部职工积极实施企业文化建设, 助推核心战略的发展。

(1) 坚持正面教育, 坚定信念决心。

从1990年开始, 特别是2005年以来, 总队经常性制度化地组织开展中层及以上干部中心组专题理论学习研讨;党支部党员理想信念学习教育活动;一般干部职工形势任务宣讲教育中, 总队党政领导班子、党群宣传部门都十分注意利用这些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 向党员、中层干部、广大干部职工宣传和灌输总队核心价值观和理想愿景。通过会议传达学习文件, 专题理论学习研讨, 开展演讲活动, 形势政策任务知识竞赛, 学习总队身边的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巾帼标兵”、“青年突出手”、“和谐家庭”优秀事迹等一系列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将总队核心价值观和理想愿景融会贯通, 在思想深处达成了共识。

(2) 坚定奉行“汇聚能量、执着进取”的企业精神。

推动总队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 需要全队上至领导班子成员, 下至每一个干部员工的全力配合和支持, 坚定不移地沿着总队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的任务指标, 以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态度努力工作, 才能取得成功。

(3)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 积极培养人才

总队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战略中, 科技兴队和人才强队是两个始终坚定奉行的战略。杨金明同志经常讲:总队最大的优势和财富是人才,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 总队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作用, 是将人培养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用工作、事业、待遇留住人, 为一切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同志创造施展报负、发挥作用的空间。一句话, 就是要“以人为本”。

(4) 开展典型案例教育, 增强信心。

杨金明同志在中心组专题学习宣讲活动中, 注重用国内外成功与走向衰败的一些企业的典型案例讲解、分析成功的经验, 总结衰败的教训, 使干部职工从中得出结论:不坚决“走出去”, 只满足于眼前利益, 保持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最终只会走向消灭。以此坚定干部职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5) 用国际化的管理方针为战略实施提供强力监控。

为推进“走出去”战略更健康稳步地发展, 更好地向现代企业迈进并与国际接轨, 2007年以来, 总队在过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基础上, 率先开展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达标活动, 此后又相继开展了环境体系认证、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认证创建活动, 先后取得三个体系的国际认证。总队“三标”体系建设每年都要集中开展内审和外审, 保持持续改进。“三标体系”认证成为固定性经常性工作, 使总队的资源地质、工程勘察、测绘工作项目、总队各项管理工作都纳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国际体系要求监控之下。总队干部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理念与国际要求接轨, 有效地确保了总队项目工作, 尤其是为国外项目工作战略更好地实施奠定了坚定的保证平台。

(6) 重视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 教育员工、凝聚人心。

在总队领导班子的倡导带领下, 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以创新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展示员工的才艺风貌。通过开展“全民参与、从我做起, 喜迎北京奥运”活动、组织职工读书和观看优秀教育影片活动、利用重大节庆开展文艺演出及庆典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职工书法、摄影、征文、比赛、卡拉OK大家唱、棋牌、麻将、球类活动, 职工户外郊游参观考察活动, 使总队的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卓著, 达到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7) 加强党工建设, 提供政治组织保障。

杨金明同志还特别注重加强境外项目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开展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法规纪律和保密思想的教育。自2009年以来, 总队开始加强境外项目的党建工作, 在老挝项目组正式组建了境外党支部, 认真开展组织生活, 学习十八大精神和总队党委有关文件, 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工会小组则主要负责开展班组活动, 实施民主管理。此外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干部职工热爱党、热爱祖国;开展政治、纪律教育, 要求干部员工注重政治纪律和外事纪律。通过教育和学习, 筑起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仪、严守秘密的思想堤防, 为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境外项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4 建设成果

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文化体系建设, 把总队事业价值观、发展、追求理念与企业性质、国家新世纪发展远景规划和云南“十二五”发展明确目标完美融和、高度统一, 变为总队领导班子和全队党员干部职工共同理想和愿景, 成为推动总队实施“走出去”发展的积极动力, 并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果, 从而直接影响到总队的最终效益。

4.1 经济效益

2005年到2010年, 总队年度营业收入增加了2.24倍;利润总额增加了3.47倍;缴纳各类税款总额增长了5.78倍;资产总额增长了1.92倍;净资产收益率也从4.19%提高到9.18%。

2012年末, 营业收入突破6 500万元, 较2010年度增长了58.91%;利润总额较2010年度增长了1.63倍;缴纳税款总额增长了62%。资产总额增长了25.8%;净资产收益率2012年度为18%, 较2010年度增长了一倍多。

目前在东南亚的业务范围, 已经从单纯的地质勘查 (察) 服务领域, 向铜矿、煤矿等勘查开发一体化, 外加资本运作的更高平台前进。单位影响也不断提高, 老挝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也多次关注或到项目现场指导工作。云南总队在老挝的项目也得到我国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认可和批复。

4.2 社会效益

在以杨金明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和倡导下, 云南总队上下形成了热心公益事业的观念。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建设, 为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居做出贡献;领导个人身先士卒。自2005年以来, 先后参与云南省希望工程捐助, 企业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科技技术扶贫活动,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和多种自然灾害爱心捐助, 2010年云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捐款和民生打井找水工程, “百城万村结对共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全国全省性公益活动, 总队党员、干部、职工、退休人员踊跃参与, 主动奉献爱心, 形成热潮。参与爱心善举活动的领导、党员、干部、职工和离退人员累计达400多人次, 捐助爱心善款30余万多元, 和云南普洱曼连小学、云南永平龙街镇、昆明西山区沙朗乡干塘村等结成了长期联系帮扶对子, 获国土部、中国岩土工程协会、省国土厅授予全国和省抗旱打井先进集体三项荣誉。杨金明同志又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 个人捐赠额最高, 公益项目推动最有力。这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 彰显了云南总队干部职工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社会公德形象,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而在老挝。我们也规范地设立了公司, 照章纳税, 履行了一个投资人的全部义务, 树立了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得到了老挝各级政府、合作方、员工及项目所在地居民的高度赞赏。

4.3 生态效益

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项国际体系认证标准, 总队所承担的国内外地质勘察、工程勘察、测绘工程等项目均纳入国际标准要求和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管理监控, 启动实施安全流程再造体系、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方案, 对机关和野外开展了重要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监控工作;对项目工作实施中可能影响植被、水土、环境等采取对策和清洁生产技术手段, 将影响减少到最小或允许指标内。连续多年来, 总队未发生过任何伤亡事故, 也从未接到政府和人民群众有关环境生产方面的举报和投诉。

4.4 行业效益

总队近几年创收明显, 经济效益较好, 职工收入和生活福利连年提高和改善, 离退休人员也享受到总队改革发展和“走出去”战略带来的实惠, 职工幸福指数有效提升, 总队职工队伍稳定, 单位平安和谐。基础建设卓有成效, 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社会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均有显著提升, 在集团26个地勘单位中位居中上, 在省建材行业单位系统中名列前茅, 是辖区驻地响当当的龙头企业。

“走出去”发展战略本身是总队实施改革开放的一种思想观念和实践行动, 总队在发展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抓住机遇和区位优势, 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并在战略实施一定阶段后, 认真总结归纳;倡导建立形成与发展战略相适应并提供推动作用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 并在构架、功能、程序、步骤、做法、措施上确保体系良性实施和运行, 产生积极效果和推动作用, 在实践上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所具有的强大实力。

摘要: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云南地勘总队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和主要做法, 总结了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果, 概括性地展示了云南总队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篇三

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因为努力就会有成果。下面是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为大家提供参考。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虽然在高中时代就有做过社会实践的经验。但是那仅仅停留在“小孩游戏”的阶段。而今,我已进入了大学的第二学期,我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迎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上的考核考试。

为了能更好的深入专业,真正的了解专业深度,这个寒假,一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二是为了巩固学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实践。进入了一家专做环保器械的公司担任财务部工作室的小助理。以下是我的工作感受及工作经验总结、成果报告。

一、工作感受

第一次正式工作的感受,给我的感觉也是正式的,那是严肃不带一点生活化的严谨。很有秩序的上班下班,很有顺序的进行工作的安排。每一步,也绝不是在课堂上的实训一般的随性,因为每一笔的动作,都代表着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每写下一笔,心中的压力也会无形增加不少。

每天规律的上下班,这种逃不出也躲不掉的束缚的感觉,我想我无法用我浅显的`语文水平描写出来。只有当你真正被那种无形的框架固定,你才会明白。每天7点起床,八点出门,八点半进办公室。再到下午六点半下班回家,你会觉得虽然上班只有八小时,但你的其他时间似乎因为上班的八小时而慢慢的被牵扯到周边,哪些附加的琐碎会吞噬你更多的私人时间。你会因为要上班,而逼迫自己早点睡觉,早点起床。会按时按点固定自己的作息。根本不会像是在学校,有足够的休闲时间,更不会像是放假在家,无聊可以在家上网无所事事。

无边的生活压力会让你对社会的认知也慢慢上升到了成人所独有的精神压抑感。那种面对城市里钢筋水泥的无表情无感情,和人流车流里匆忙的不肯停歇的快节奏的无奈,只会让你渐渐的沉沦,也会让你安逸,最后懒惰的去看待所有的事。

是的,也许正是有这些那样的消极影响,才会让我们年轻一辈出现那么多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也正是有这些那样的消极影响,我们才会有更多更强大的动力,压力,激起我们奋发的前进。同样,也告诉我和你,面包很重要,但学会做面包更重要。还是抓紧时间更好的学习知识技能,为更好明天未来努力吧!

二、工作经验总结

第一次的经验总结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对于同样是新手的我们,意义却是不同的,第一次的踉踉跄跄的走上专业的路,心里肯定是不踏实的,因为自己确确实实怕犯错,毕竟自己才接触这方面不久。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基础会计这门课真的非常重要的,看似哪些不怎么厉害的小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却是十分专业的真理。其实,在真正的工作中,用到的也就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困难,最重要的基础专业知识再加上耐心细心的细致工作,帮着处理一些事项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三、工作成果报告

通过这次的工作的训练,我可以拥有信心的去面对自己将要学习的更深的专业面,以及以后的工作的内容。可以将现学的专业知识运用自如的用到实际的操作上,从而加熟练我现学的专业知识,巩固了前学知识、加深知识的印象。可以为20**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工作。

4.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成果总结 篇四

校园是一个学习的地方,那里应该充满了浓厚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一个优雅的地方。浓浓的书香,同学们在争先恐后的学习,你争我赶的,互不相让。校园的树上飘着花香,几只麻雀在叽叽喳喳的欢快的唱歌,一片祥和欢快的气氛。

可是,真实情况却不是如此,学校的操场上可以在草丛中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小垃圾,这些小垃圾虽然不明显但是却十分刺眼,令这美丽的校园变得有些瑕疵。进入课室,地上依然有几片纸屑说明我们的同学依然有几个的环保意识不够强。所谓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还有在学校的艺术方面,尽可能的多弄几次,可以舒缓一下同学们的紧绷的神经,做到真正的劳逸结合,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合理用脑和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成绩步步高升。为学校创下佳绩,带来荣誉,也为班级拿到更高的荣誉。

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下大课间活动,让同学们的体育成绩有所提高,不少同学为了学习和成绩把玩的时间舍弃了,体育运动时

间也丢掉了。大课间可以起到锻炼身体、换换思维和放松神经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许一条很难的数学题再换一下思维后一下子就做了出来。学习的好方法就是劳逸结合,只要做到了这点,不管多困难的学习任务都会迎刃而解。

5.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篇五

*由校团委统一编写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何静知2010050108

2013年暑假我在自己家乡开办了一个义务补习班,开办辅导班的决定是临时下的,所以准备仓促,借了套亲戚家的空房伙同我的发小一起开始为期15天的义务辅导。一共招收了20多个学生。说起实践成果除却服务家乡获得认同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检验与提高。

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和我的伙伴———西安工业大学的女生代朝霞尽心辅导并开办了2文艺次活动,在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的同时为他们提供锻炼自身组织能力的平台。

————小学生的班会活动

————“我的绝活”展示集体活动合影

————我为“我的绝活”活动做开场致辞

——————为表现优秀的孩子颁发奖品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的得益主要有以下二点:

一、服务家乡,收获自豪感

这一次的暑期培训不同于我以往所参加的机构培训,是我自己开办的,并着意办在家乡为一些孩子提供义务辅导。一方面是我想要服务家乡的孩子弥补孩子们假期学习的空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家乡的乡亲们监督我,让我更加全力以赴。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孩子们和家长的认同我感到很欣慰。

————在临时教室中上课的情景

二、深化理论,提升专业素养

培训过程中,我想着应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有些理论非常好用,但是有些理论在运用中遇到了问题。例如一开始班上的学生少,那时候个个都是好学的孩子。但后来学生多了起来,班上曾经2个好学的学生也不安分了,我试着用晓之以礼的方式来提醒和教育他们,但是效果并不好。再后来我干脆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可想而知效果更遭,渐渐的我甚至和他们有了嫌隙。最后我改变了策略,通过对他们进行谈心,再在课后的时间对他们单独辅导,发掘其长处,并用激发他们几个调皮贪玩学生的挑战竞赛心理,让他们又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教育理论主要阐释理念和思路,是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而在实际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需要面前更能够体会其含义。

6.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六

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征选启动

备受全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突出贡献人物、

优秀成果、优秀案例”征选已全面启动, 该活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主办,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作为学术支

持单位参与。旨在通过发现、评价、推广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案例、经验、

模型, 体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成就, 引导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价值和

趋势, 传播企业文化建设新方法、新理念。

征选活动一直本着“严格定位、流程管理、配套服务”的工作方法, 做到了流程化和规范化, 完善了评审程序和指标体系, 真正体现代表性和权威性, 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可靠性。

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等相关内容的征选标准、申报要求、申报办法、审定程序、成果推广详见中国企联业字[2012]19号文件 (《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全国

企业文化突出贡献人物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

第一阶段:企业申报、实地调研 (2013年1月�4月) 第二阶段:媒体公示、专家评审 (2013年4月�5月) 第三阶段:全国发布、现场颁奖 (2013年6月)

详情请登陆:www.cec1979.org.cn

主办单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

主流媒体联盟: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经营报》、

《企业管理》、《北大商业评论》、《中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企业文明》、新浪网、中企联合网、央视网等

申报截止日期:2013年5月31日

7.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篇七

一、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它是企业文化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悄悄地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 诚信经营”是森信的经营理念,“人才是企业的发展资本,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则是森信的企业内涵。成立至今,拥有国家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森信在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增长的同时,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我们认为,面对国内外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和评价,是对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对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向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企业形象好,员工会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在视觉识别上,森信将将公司名称、标志绘制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上,如文件袋、信纸和信封、便签纸、笔记本等。公司还利用工作服这一有效的视觉载体,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加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行为识别上,森信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通过明确职责来统一员工行为。公司每两年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讨论修改,争取最大程度上符合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也是森信企业文化进步的一个标志。比如,森信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对正式员工进行合理规范的绩效考核,每年年末评选先进工作者;近期,ERP项目的上马是公司信息化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汇报社会、奉献爱心,也是森信企业的核心理念。森信每年都参与街道慈善爱心的捐助活动、为区和市级红十字会捐款、赞助文化事业、并重视与军队的共建活动,公司成立至今,在慈善方面累计已捐款达六百余万元。目前,公司正在和街道团工委联系,计划展开针对“阳光之家”学员的爱心结对活动,以及联系一所外省市贫困地区的学校,作为长期的帮困对象。

三、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内部。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森信建立了党支部、团支部和工会,利用组织架构去团结所有的职工。不同组织利用不同的时机开展各类活动,以此增加凝聚力。比如,党支部经常举办党员生活,并且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良好学习和进步的平台;团支部则更好发挥年轻职工的优势,利用青年节等节日开展教育、加强宣传,平时则通过参与街道各类活动来达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企划部每年还举办才艺大赛,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利用短信平台加强与员工间的沟通是森信企业文化的特色之一。森信的短信平台在每位员工生日时,都会发布祝福短信。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也会给全体员工发送祝福和慰问短信。员工在生日时还将收到工会的生日礼物,每年的礼物还不尽相同。在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考虑到工地员工无法与家人团聚,公司会组织员工会餐,这种做法实施多年,已经成为森信的惯例。

为感谢员工家属的支持与奉献,公司除了每年2次组织优秀员工外出旅游之外,还不定期组织优秀员工家属的旅游活动。近期,公司正筹划优秀员工家庭游世博的活动,我们将以户为单位,邀请优秀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到上海来游世博。每年临到元旦春节,工会总会购买年货,让外地的员工作为礼物带回家去。公司的年终团拜会也会邀请部分员工家属参加。并且,公司企划部为每一位员工家属寄去新春贺卡,感谢他们一年来的辛勤操劳。平时,公司通过内刊《森信之窗》来加强与家属们的沟通,我们的月刊将通过邮局寄送到员工家属手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和他们亲人的工作生活。

四、工地文化。

8.民生银行企业文化成果简介 篇八

(中国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

一、民生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民生银行以建设“民生家园”为中心,在理念体系建设、文化厚植工作和文化传播工作三个层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民生家园”的内涵主要包括:“诚信”、“人本”、“创新”,民生银行将围绕这三种特质,致力于成为“最具特色、最受尊重和最专业的商业银行”。

(1)文化理念体系建设 1)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

自成立以来,民生银行始终秉持“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企业使命。民生银行始终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在支持三农、资助教育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口碑甚佳。目前,董事会已经明确了现阶段的三大任务,即战略的适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提升和文化与品牌的打造。

2011-2012年间,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全行明确了“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三大战略定位,以及打造“特色银行”、“效益银行”的两大目标。

先进的企业建筑在优质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2000年,董文标董事长明确提出,“民生银行的文化核心是诚信、人本、创新”。2010-2012年,民生银行全面开展了“六个提升”的学习活动,即提升事业心、责任心、协作精神、创新思想、效率观念和自身形象;在董事会和行党委领导下,全行深入开展了“六个提升”的学习活动,全体员工积极践行,经历了一次全面的思想洗礼。

2)主亚文化、母子文化的文化体系架构

在原有基础上,民生银行全面搭建总分支行、附属机构的主亚文化和母子文化的体系架构。

2011-2012年间,全行独具民生特色的风险文化、合规文化,营销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责任文化等民生银行亚文化体系正逐渐丰富和清晰;民生村镇银行文化、民生加银基金文化、民生租赁文化等子文化体系正不断形成和完善。

(2)企业文化厚植工作 企业文化厚植工作主要指文化活动和文化队伍建设。2012年2月,民生银行品牌管理部设立企业文化中心,完善了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专业机构。2011-2012年,总分行先后举办了民生讲堂、三大管理工具培训(客户之声、平衡计分卡和精益六西格玛)和诸多文艺、体育活动,为建设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做出了积极努力。

(3)企业文化传播工作

企业文化传播工作主要包括文化传播和载体建设两个方面。

在总行层面,以《民生时代》、《媒体眼中的民生》、《民生简介》、《民生银行年报》、《民生银行员工风采台历》、《民生十五章》(企业文化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等为代表的纸质传播媒体内部刊物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在电子媒体方面,民生企业文化网运行以来,已经成为全行员工信息共享的电子化平台,为日益紧张的工作提供了心灵休息的场所;各种民生银行宣传片从不同视角全面展示了民生银行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企业形象。

二、民生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荣誉

9.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九

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建设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当代企业管理理论, 在于把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全过程, 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 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 发挥企业文化的文化力量、文化功能, 变空洞的说教为实实在在的企业要求, 使每一个班级成员对照企业要求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规范行为要求, 相互团结, 培养良好的班风班貌, 形成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增强企业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中, 不仅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 而且可以使学生切身地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以及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重用和他们价值的实现,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危机感、紧迫感, 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通过企业文化进班级, 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不断地了解企业管理, 感受企业氛围, 熟悉企业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 毕业后能迅速认同企业, 适应企业, 缩短就业距离。

(三) 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 社会和企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育如何实现“中国教育升级”, 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创造人才红利?[3]走内涵发展路线,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和今后高职教育面临的任务。“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是实现高职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校企文化互动是“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要求。企业文化进班级是实现高职内涵发展的落地之举。通过企业氛围的营造, 企业价值观的渗透, 实现企业与院校的零距离对接, 更有利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的内容[4]

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的内容表现在三个层面, 即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企业文化素养的培植以及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5]。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授是前提, 企业文化素养的培植是对企业文化的内化, 而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是企业文化的外化, 是学生对企业文化的实践行为的最终表现。

(一) 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授。

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 首先是将优秀企业文化特别是校企合作单位企业文化引入班级, 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学生了解、理解并把握其真正内涵。

企业文化内容多样,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器物文化, 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的表层文化。对于物质文化, 可通过参观、见习的方式做初步了解, 而顶岗实习是对企业物质文化的深入接触。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 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制度文化可贯穿到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企业实习的各环节中, 使学生了解并认识企业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行为文化受制度文化指导, 制度文化由行为文化贯彻践行。通过制度文化知识的传授了解企业行为文化, 通过见习、实习感知和实践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这些精神文化的内容通过班级环境的布置、专业课堂、班会等形式加以传授。

(二) 企业文化素养的培植。

企业文化知识是企业文化素养形成的前提条件, 但是, 掌握了企业文化知识, 并不意味着具有了企业文化素养。知识和素养不是同类范畴的概念, 素养是对知识的内化。企业文化素养是对企业文化知识的内化, 表现为高度的精神境界、深度的心理体验和大度的情感包容。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中, 首先要内化为每个学生应具备的素养, 其次要内化为班级的整体素养。

企业文化素养的培植通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能动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等, 将企业文化知识的基本要素内化为学生的内心认同。企业文化素养的培植体现着企业文化进校园进班级走向了深入, 进入了人文素质形成的核心程序,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

(三) 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

企业文化形态属于行为范畴, 是企业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 是人们在做人、做事、处世中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风格。企业文化形态既不同于企业文化知识这种对象性存在, 又不同于企业文化素养这种本质性存在, 它是一种实体性存在, 对企业文化知识和企业文化素养发挥着表达和显示作用。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是人文信息再造的过程, 通过教育、制度、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和手段, 将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再造成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合乎企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具体行为质量和方式。

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把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推向高峰, 具有全部教育过程画龙点睛之功效。可以认为, 没有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一个学生可以把企业文化知识表述得相当完整, 可以在内心具有让自己满足的价值认定, 但是, 缺乏别人和公众赞许的企业文化形态, 那种东西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班级管理, 通过显性的课堂传授和企业现场感受, 通过隐形的教室、宿舍文化氛围的营造, 以及班级活动和日常管理中对企业文化的体现, 让每位学生在耳濡目染与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并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要求, 实现企业文化的入脑、入眼、入心, 进而入行, 实现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

(一) 课堂教学中传授企业文化———入脑

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一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地介绍企业文化知识, 二是在专业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体现企业文化, 三是开展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介绍企业文化知识是让学生认识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 了解这些企业文化的内涵, 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 学生从中了解企业的要求及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课堂教学的组织中体现企业文化, 是要求教师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诉求体现到课堂的教学组织中。例如为体现企业文化中团队的合作精神, 专业课老师可在教学环节中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让同学们在参与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收获;邀请行业企业精英人士 (特别是校企合作单位) 来校开设企业文化专题讲座, 让学生分享企业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要求。

(二) 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上引入企业文化———入眼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活动和生活的最主要场所, 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对教室和宿舍文化氛围进行精心布置和设计, 统一着装, 规范行为, 使之形成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例如在教室张贴优秀企业 (特别是实习企业) 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标语,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宿舍文明卫生评比中评出“五星居”、“四星居”、“三星居”等等级并挂牌, 营造酒店的氛围。同时对照酒店员工行为文化, 要求学生进教室必须穿统一的制服, 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都做到文明礼貌用语等。

(三) 见习、实习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入心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下, 采取“2+1”的教学模式, 即两学年的校内学习, 一学年的企业实习。我们将企业实习分别安排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 就是在校内学习期间也多次安排学生进企业见习 (特别是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 我们都是安排在本地的一家学生实习的五星级酒店进行, 对学生触动很大。) , 真正体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通过这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和感受到企业文化。如果多次进企业见习是对企业文化表面的认识, 那么第2学期的企业实习就是对企业文化全面接触和切身感受, 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入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对他们的要求, 从而将企业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素养。

(四) 班级活动中表现企业文化———入行

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 企业文化融入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就是最好的对企业文化的实践, 是企业文化形态塑造的重要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 体现企业文化的要求, 强化职业素养。例如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企业文化, 不仅了解企业文化内涵, 而且应明白我该怎么做;每学期一次的模拟企业竞聘岗位的班委竞选活动, 不仅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更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不仅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特别是和当地实习酒店员工的联欢, 更增强学生们的职业认同感;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评价办法, 制定班级学生个人业绩表, 每学期的评定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 这更是将企业的要求和学院及班级的要求结合起来, 告诉学生今天的好学生就是明天的好员工。

摘要: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是实现高职办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职业素养, 以及建设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有效措施。它具体包括企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企业文化素质的培植及企业文化形态的塑造。通过“四入”, 即入脑、入眼、入心、入行, 将企业文化有效融入高职班级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职,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2]企业文化[OL].360百科.

[3]王振洪.高职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N].光明日报, 2013-11-21.

[4]汪为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

10.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十

寒假转瞬即至,为了响应院团委的号召,信息系开展了“激扬青春志 奋斗在泉州——走近文都”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和指导实践活动过程中,我系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学科的优势,拓展专业实践活动,以培养具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毕业生,为日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补充,是高等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1月19日开始,至1月30日圆满结束。活动围绕 “发现魅力泉州”这一主题,从泉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视角,发现和品味东亚文化之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我系实践队在系领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走访泉州市区多个著名景点和街区,用相机和DV记录下点点滴滴,从而发现和品味魅力泉州。

一、实践前期准备

寒假社会实践队由9名成员组成。他们是专业能力强,是有着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大学生。考虑到泉州市区著名景点和街区较多且分散,实践队决定分两个小组进行拍摄。第一组负责拍摄开元寺、西街、钟楼、中山路街区,第二组负责拍摄西湖公园、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等著名景点。在前期安排分组中,成员之间曾产生了一些分歧,但经过系办老师的协调后,终于明确了各成员的分组,同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确定每个分组的负责人。系办公室也变成临时办公室。系办老师还建立了QQ交流和资料分享群,主要用于主题材料和活动情况的交流以及具体事件的讨论和通知。

二、实践过程

期末考试结束后,实践队伍便开始搜集与本次实践相关的人文资料和景区资料,了解泉州市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和公交路线,并对可能拍摄的角度和拍摄线路进行梳理,同时对实践过程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恶劣天气、景区关闭等)提前做好统筹安排以确保本次社会实践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

考虑到本次实践的主题是“发现魅力泉州”,实践队将拍摄的重点定在历史文化与泉州风土人情较为浓厚的几个景点。每到一个地方,队员们都感触良多、受益匪浅。通过现场拍摄,队员们从不同的视角发现和品味泉州的魅力,从而对

东亚文化之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闽台缘博物馆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其主体建筑方案采用“天圆地方”设计理念,整座建筑浑然天成,较好地体现人文精神和闽台特色,成为泉州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通过对闽台缘博物馆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工、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个展区的拍摄,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泉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综合性博物馆,是泉州古港文明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馆内设有“泉州历史文化”、“泉州南音,戏曲艺术”等基本陈列以及“泉州古代书法”、“泉州民间收藏”等展览,队员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古代泉州的魅力;西湖公园,园内碧波浩淼、绿树成荫,景点建筑极具闽南地方特色,尤其是核心景区的刺桐阁,更是以其典雅古朴造型、恢宏博大体量统领全园,成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西街,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泉州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地处泉州西街的钟楼,高13.8米,具有欧洲风格,距今已有81年的悠久历史,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泉州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这些人文景景点和街区,无一不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泉州的独特魅力,让他们对泉州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泉州的文化力量。

实践团队用DV和相机对泉州的秀丽风景进行拍摄的同时,也十分注意拍摄内素材中泉州魅力的展示。在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对摄像器材的使用熟练,在实际拍摄中将课堂上学习的摄影摄像技巧运用其中。在拍摄完成后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汇总和整理、筛选和加工,从对录像、图片剪辑的方法到片头、片尾、字幕的制作和视频配音,队员讨论的结果比较一致,视频短片制作起来相对比较顺利。经过了2周的时间,成员将所拍摄的录像和图片制作成为一个视频短片,作为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

三、实践心得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从前期策划、组织人员、布置场地,再到后期统筹协

调活动开展,全部由实践队队员自主完成,充分展示了经贸学子勤于实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良好精神风貌。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业奉献的工作精神,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实践成长。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也虚心向系部老师请教及征求老师的建议,努力找到理论、实践、实用的最佳结合点。

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近距离欣赏到了泉州文化,感受到文都泉州的魅力。实践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企业管理文化的开题报告 篇十一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国有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企业文化的概述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含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企业文化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拟对国有企业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第三部分:重构国有企业文化的对策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现存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10年09月25日—2010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

2010年03月01日—2010年05月1日在国有企业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

2010年05月02日—2010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2010年06月01日—2010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

2010年06月08日—2010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

12.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成果报告 篇十二

为了更好的总结本市XXX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培育和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进一步为会员企业搭建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的交流推广平台,经本会研究,决定在本市XXX行业中开展XXX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主办单位

XXX行业协会

第二条 成果申报单位

XXX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第三条成果申报内容

“企业文化成果”主要反映企业在运用现代企业文化理论、文化战略、文化管理、文化体系、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特色和创新表现。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就某个方面成果作专题申报。成果内容重点突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法、载体、经验、做法、效果等。

第四条成果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内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内容主要涵盖“先进理念、有效策略、系统实施、完善机制、理论支持”五个要素。

2、申报材料以文字为主,材料正文字数一般在2500字左右,不宜超过3000字。

第五条奖项设置

XXX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的奖项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

第六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协会设立XXX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及评委会办公室。评委会由本市XX系统相关资深人员和本行业专家组成,负责评选审定工作。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协会秘书处信息咨询部,负责组织优秀成果申报评审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评审程序

评审程序包括:申报、初审、复审、发布。

1、申 报:凡申报单位均应填写《XXX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申报表》。提交的申报资料有:申报表、申报成果的纸质材料和电子版各1份。

2、初审:评委会办公室负责对申报的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委会评审。

3、复审:评委会对初审合格材料进行复审,并对评出的优秀成果进行排序。

4、发布:召开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发布会,列入前十位优秀成果的申报单位现场发布成果,决出优秀成果的一、二、三等奖。成果发布采用演示稿形式进行,文字控制在2000字以内,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参会的各申报单位委派一名代表与评委会共同评分,评分权数分配:企业30%,评委70%。

第八条 表彰奖励

1、XXX行业协会对获得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单位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对获得优秀成果奖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2、对获奖成果通过协会网站、会刊、《上海XX企业文化》丛书等相关媒体进行宣传与展示。

3、建议获奖单位对成果执笔人给予适当奖励。

第九条 纪 律

1、评审工作必须由评委本人参加,不得委派代表参加。评委应严格执行评审纪律,秉公评审,如发现违纪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2、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违反规定的取消申报资格。

第十条附 则

本办法由XXX行业协会负责解释。

附件一: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评审基本标准

附件二:企业文化优秀成果申报表

XXX行业协会

13.徐德的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 篇十三

海南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 2011级物流工程二班

徐德

20112833320120

摘要:假期选择留在学校,体会的是艰辛,感悟的却是人生。实践将我带进了现实走出了天真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本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的原则。我打消了回家的念头,选择了留在学校。刚开始我不知道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我学到了,懂得了,明白了,体会到了很多。

一.生活不易,赚钱艰辛

(1)仔细算算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社会了,依然记得上个学期的平安夜,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实践之旅,与朋友合作兜售自行包装的苹果。由于各种原因,结果不赔也不赚。

2012年一月一日,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实践之旅,经一位女师姐介绍去金立手机店给人发传单,日薪50元,不包吃住,不报销任何费用。来回车费4元,早餐5元,工作中买了3瓶水3元,午饭去点了几个菜25元,晚饭8元。忙了一整天回到宿舍兜里只剩5元。

(2)2012年4月,经同学介绍去全友家居发传单,一天工作十小时,日薪90元,包吃包接送。在公司开业那天做导购员,日薪90元,提成另算。结果一天结束,一件家具也没推销出去,没有提成。

反思这几次的经历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没赚到钱,并且都不是自己找的工作,然而这也正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宝贵的原因之一,尽管这次没能赚到很多钱,但这却是我第一次在脱离了身边朋友和家人的帮助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社会之旅。在这次的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二.儿行千里母担忧

(1)当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我觉得他们真的很可怜,这么小就剥夺了最美丽的童年,难道他们的父母就不心疼吗?记得补课的第一天,有个二年级的小孩哭了,她说想妈妈了,我拨通了她父母的电话,介绍了一下自己,家长知道我是孩子老师后马上着急的问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事,我和他父母说了一下情况,谁知道晚上10点多了这位家长还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赶来学校。我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孩子父母都是建筑工地的工人,送孩子住校也是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有一个好的将来。

(2)在工作在少不了挨骂,心中充满了委屈,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以前的日子父母要承担多少哀伤,才足以面对破碎的生活。在做老师这一个月里,每天都能接到家长的电话,而且询问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都是问孩子的健康及学习状况。尽管我每次都对他们说有事我会打电话给他们,叫他们不用担心,但每天还是有很多父母打来询问电话。到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三.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乃立足之本

(1)在工作中少不了要和别人交流,跟在学校唯一不同的就是对自己说过的话要负责,特别是和老总谈待遇的时候更是要谨慎,因为这完全会影响你工作后的回报。通过一些虚心学习也学到了很多交流技巧,在工作中少不了要和学生家长打交道,而且由于家长的身份形形色色,这对人际交往能力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把孩子放心交给我们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之一。

(2)正如农民伯伯不可能把自己种的粮食全部吃掉一样,我们不可能用完自己拥有的所有资源,毕竟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而且我们需要不同的资源来满足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的,只有和理处理好人际关系才能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平平稳稳。

四.团队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来读大学时妈妈坚持要送我来,但我坚决反对。毕竟我喜欢独来独往,我觉得人太多反而是累赘,想干点啥,还得问问,结果不是没兴趣就是不会,最后啥也干不了。经历了这过暑假,我不得不说,自己以前要么说无知,更或者说遇事太少,没干过什么大事。在工作中我才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有多么渺小,凡事只要具备一定的规模,都必须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毕竟有所长必有所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只存在于《三国演义》中。直到现在才明白独木难成林的真谛。

弘扬雷锋精神,关爱农民工子女。开展学业辅导,组织学习自护教育,亲情陪伴,给留守儿童献上一份爱心,给孩子带去一丝温暖。让真情陪伴你我,让世界变成美好人间。记得有人问过我“是不是只要我们真心奉献就能让他们有个美好的将来?” 我说:“不能,但是我坚信,只要多一点付出,那他们就能多一丝希望。每一份付出就好比是一团燃烧的热火,热火旺盛点,寒冷就会少一点。”

上一篇:党风廉政存在的问题下一篇:明挖爆破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