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歌词

2024-11-01

十二年歌词(精选8篇)

1.十二年歌词 篇一

“我看改革开放30年”万峰林杯有奖征文

法庭工作十二年

撰稿人:兴义市人民法院陈海元(***)

我从1996年8月进入兴义市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先后在本市南盘江(万峰湖)沿线的洛万、泥凼、仓更、捧乍几个人民法庭工作,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了。见证了兴义市人民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近十几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法庭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法庭机构设置的变迁:

1992年兴义市建镇并乡撤区前,我院在全市9个区和桔山、坪东、城南、城北共设立13个人民法庭。因当时通讯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法庭“办案难”和群众“告状难”的现状,直接影响着辖区乡镇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解决上述矛盾,我院在兴义市委和上级法院的支持下,于1994年组建威舍、万屯两庭,于1995年组建巴结、白碗窑、品甸(现清水河)、郑屯、鲁屯5庭,于1996年组建洛万、沧江、雄武、猪场坪、鲁布格、恫利(现三江口)、则戎7庭。组建完毕后,我与本院干警周祥红合作写了一篇题为《我市26个乡镇均成立派出法庭》的消息,登载于当年12月13日的《兴义报》上。

1999年至2002年间,随着我市机构改革和法庭人员调整,我院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上级法院的要求,除将27个 1 人民法庭缩减为现在的9个人民法庭外,还将院机关的告诉申诉庭撤并为立案庭(含信访接待)和审判监督庭;并将原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撤消重新组建为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使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工作更加细化;并新设立书记官办公室(兼对外委托办公室),使法官和书记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同时在原执行庭的基础上设立执行工作局,负责院机关各业务庭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以及其他执行工作。使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分立,审(判)、执(行)分立,审(判)、监(督)分立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法庭办公设施和干警工作待遇的改善: 1996年,我们整个法院只有三辆汽车和几辆三轮摩托车,最受全院干警尊重的张崇兰院长除了出差的时候使用汽车外,上下班都是骑一架加重型自行车,其他干警就不用说了。我们在法庭一线办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就只能坐班车、农用车或步行,电筒、纸、笔、印泥便是随身携带的“四件宝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几次工资改革,干警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从每月的两三百元到如今的平均工资达1800元左右。为顺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我院还在桔山新城区新修了法院办公楼,预计2009年初便可投入使用;顶效、泥凼、捧乍法庭办公大楼现已开始装修,桔山、七舍、仓更等法庭的建设经费已纳入计划,各法庭现均购置了汽车、电脑、电话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先后在市府路、幸福路、桔山新城区建起了三栋职工宿舍楼,全院130余名干警中,90%以上的干警通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按揭贷款等方式 2 购置了职工宿舍或其它商品房,在兴义城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如今办公条件好了,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当庭宣判或调解结案的各类案件,当天或一星期内便可送达判决、调解或其他法律文书,年人均结案达50件以上,并涌现出了年均结案超百件的全国优秀女法官杨华,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法官徐元利以及长期带病坚持工作、被《人民法院报》称为“乌蒙山麓铁法官”的全省优秀法官陈然明等人。

三、落实审判方式改革,司法为民见成效: 过去有句俗话叫“一封信八分钱,政法机关查半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办案法官事无巨细的调查、核实,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办案效率极为低下。笔者在泥凼、仓更法庭工作期间,有幸查阅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该两庭办理案件的部分卷宗,如一个简单的婚约纠纷案件(俗称:退婚),法庭立案后首先要单独询问原告及原告的父母,在送达起诉状给被告后又要单独询问被告及被告的父母等亲属,随后法官还要调查原、被告的寨邻、村组干部及原、被告双方的介绍人,等事实都全部调查清楚后再开庭,若在庭审中能够调解,承办法官便可制作民事调解书,经庭长审核、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发,再交打字员打印、指导庭(一般民事案件为民庭)审判人员校对后印刷成文、盖印、送达、执行。如果送达前当事人反悔,又要重新向院长、分管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汇报后重新制作民事判决书,这样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的调查、汇报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这样一个简单 3 的民事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审理结束,至少也要四、五个月。而审判方式改革后,我院与全国各级法院一道注重“公正与效率”,强化当事人“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有机统一,让双方当事人有理讲在法庭,有证据举在法庭,法官“认证、辨法析理、当庭宣判”在法庭,并简化部分审批程序,及时送达裁判文书,避免“暗箱操作”。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从而达到“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院所有审结的案件,平均结案时限未超过45天,其中一月内结案的达70%以上。特别是从2007年4月1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以来,当事人进行民事、行政诉讼更加经济、便捷。如过去打10000元的官司,需交纳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610元,而现在只需50元,若适用简易程序或调解结案,则减半收取25元,使党的“司法为民”政策和“依法治国”方略更加深入具体、更加深入人心。为“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人民法院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大环境里,更加亲民、利民。这便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审判人员,对兴义市人民法院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近十几年来,审判方式改革、法庭建设的亲身感受。

2.十二年歌词 篇二

要使刊物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编辑人员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及时了解、掌握行业或专业方面的动态, 调整编辑计划, 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同时, 也要求编辑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密切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编辑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

2001年笔者调任《新农业》杂志社任社长并接手《农经》栏目, 至今已有12年。之所以编辑《农经》, 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经营杂志。12年和《农经》栏目相伴, 笔者深刻地感悟到, 现代出版环境下, 编辑经营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编辑关怀的理念, 是一个预测读者需求到激发读者需求再到引导读者需求的完整的市场运作过程。要搞好期刊的学术经营、出版经营、市场经营, 就要从农业期刊人的角度出发, 能够优先形成自身优势, 激活读者潜在的消费需求, 引领形成消费热点, 进而激活期刊。

一、读懂农经——编者成为农经人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经管工作的两项根本任务,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围绕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是经管部门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读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办好《农经》栏目的第一要务。当代中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大事多、焦点问题多、通常发生的农民群访事件都与维护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有关。土地承包、林地确权、“四荒拍卖”、村财乡管、土地流转、负担监管、转移支付、粮食直补、合作社发展等都是农村经管工作的重头。作为新农业杂志社的社长, 笔者认为, 刊物需要农经、栏目需要农经, 若要农经系统为栏目服务, 为刊物所用, 作为栏目编辑, 就必须尽快转身, 自我完善, 早日成为一个农经人。因此, 从接过栏目之日起, 研究农村经营管理就成了重要课题, 12年的时光, 笔者读懂了农经, 作为回报, 东北的农经人也给了笔者和新农业杂志社一个意想不到的舞台。2003年以来, 作为主讲教师笔者先后为辽宁省、沈阳市委党校、全省教育系统、东北三省团县委书记培训班、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班、辽宁省县 (区) 委书记培训班、乡 (镇) 党委书记培训班、辽西北计划青年志愿者培训班、沈阳市“一村一业”培训班、东北农民企业家培训班等讲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专题近200场次。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设立新农业杂志通联站60余个。每年编辑科普稿件120余篇, 约8万字, 亲自撰写稿件30篇以上。当笔者以新农业杂志社社长的身份站在“三农”工作的讲台上时, 杂志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便相伴而生。辽宁省相关县 (市) 组织部门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了将农村贫困党员培养成富裕户、将党外富裕户培养成党员、将党内富裕户培养成农村干部的“三项培养”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党组织用党费对每个培养对象实施了“五个一” (提供一本书、一本杂志、一张光碟、一个致富项目、一笔担保贷款)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扶持计划。因笔者是“三项培养”讲师团成员, 《新农业》便有了近水楼台之利, 目前在全省43个县 (市) 选择《新农业》杂志作为“三项培养”对象的读本。

二、读懂农经人——栏目根植于农经系统

有作者有读者是办好栏目的先决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 《新农业》杂志的《农经》栏目迎来了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时代, 也是新农业杂志社的合作社时代, 我们经过讨论把读者定位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 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 正是基于与农经系统的联系。中国当下农村管理的权威部门当属农经系统, 从农业部的农经司, 到乡镇的农经站, 是体系最完整、管理色彩最浓的部门。村级财务、集体资产、合作社补贴、粮食直补、农业保险等, 中央给农民的真金白银政策大多通过农经系统得到兑现。12年的《农经》栏目编辑经验使笔者悟出一个道理, 农业期刊植入农经系统, 就可能突破地域限制, 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内讨论农民关心的共性问题;农业期刊有了农经系统的认知, 期刊的作者来源更广泛, 运用杂志的区域读者更集中;期刊在农经系统的推动下, 就能找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读者群。2009年笔者被评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十大魅力人物”, 评选委员会的魅力印记中写:“2006年, 《新农业》杂志荣获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 赛树奇也喜获中国农业科技期刊主编金犁奖。接着, 他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一方面结合辽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 大胆创新, 加快人才培养,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明晰责、权、利的有机协调, 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深入农村生产一线, 走扩大内涵的办刊之路, 实施精品栏目工程, 并采取编辑分片的方式, 在巩固原有发行渠道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新农业》在农村的覆盖率, 实现了《新农业》杂志在辽宁省自然屯全覆盖,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

三、读懂农经系统——刊物找到优势读者群

期刊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产品, 既然是产品, 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 必须树立经营理念, 要经营首先应明确的是产品的市场目标定位是什么?因此2006年我们提出:思路对头, 产品对路, 按市场规律办事, 做强做大杂志的理念, 重点研究杂志的分销渠道建设。东北四省区41个地区、市、盟、自治州, 346个县、区、市、旗, 每个县级单位设2个机构经销商, 其中有一个就是农经部门。这样我们就建立起一支近千人的经营队伍,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单位效益比等经营性指标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9年杂志改版并提高价格, 开本由32开改为16开, 价格由26.4元调为72元, 2012年杂志又开办了半月刊, 总价调为144元, 发行量不减反升, 总码洋增长了4倍, 近1000万元。2013年《新农业》再次被评为“全国百强报刊”, 笔者本人也同时获得“辽宁期刊人”奖, 12年的《农经》栏目积累的人脉功不可没。

走出去是当下所有期刊人的目标追求, 思想上走出去期刊改革就有了动力, 行动上走出去期刊编辑就有了新的评价标准, 栏目走出去期刊就有了广阔的平台, 刊物走出去这才是期刊的希望。 (2010年辽宁省优秀期刊编辑作品评选活动栏目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陈纪南, 潘峰, 陈焰, 等.论农业科普期刊出版环境及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 2007, 19 (4) .

[2]胡晓梅.全省农业期刊总编在我校座谈服务新农村建设[EB/OL].http://www.syau.edu.cn/xctzb/xiaobao/display.asp?id=1140.

[3]本刊编辑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大奖赛抽奖结果揭晓[J].新农业, 2007 (2) .

[4]本刊编辑部.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知识竞赛暨“我心目中的农村能源”有奖征文大赛[J].新农业, 2008 (7) .

[5]张宜军.瑞丹丰新农业网正式营运[EB/OL].http://www.znongzi.com.

[6]张宜军.新农业杂志社与企业合作走办刊新路[EB/OL].http://www.syau.edu.cn/xctzb/new/list.asp?unid=1575.

3.星际十二年 篇三

2009年5月16日,距离暴雪北大清华电子竞技对抗赛还有一星期,按照整个比赛的安排。这一天媒体给双方选手拍照。DpR因为个人的私事错过了上午在北大的见面,我和他另行约在下午四点北大东门炳。北京夏天的天气就是个小孩脾气,到了下午原本阳光明媚的天气开始飘起了小雨,就在我们寻觅着避雨之处的时候,DpR带着一丝匆忙赶回了学校。

低调、少言、沉稳又带着一点匆忙、胡子没有整理过,一双穿得有些破旧的运动鞋是DpR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与网上那个个性分明、争议不断的天枪形象不同,现实中的DpR外表平凡,除了壮实的身材和稍显散乱的络腮胡子,和一个专心于学术的北大学子毫无分别。DpR的话很少,交流的时候也有所保留,他只对比赛本身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便陷入了思考。显然。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去处理。拍完照,DpR便先行离开。远去的背影里写满了匆忙。

和DpR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这样迅速的结束,一个在星际圈内充满了褒贬的人物如同一个俗世缠身的人一样,忙碌在自己的圈子里。我甚至都怀疑,DpR是不是已经失去了继续自己星际争霸旅程的兴趣。

时光回到1998年,和很多刚上中学的孩子一样,DpR偶然听说了一款叫星际争霸的游戏,在此之前只是略微玩过红色警戒和命令与征服的DpR对这款游戏产生了好奇。当时的DpR对这个游戏并不了解,别人选人族自己也选人族,结果玩了半天连怎么玩都没搞清楚。闹出了不少的笑话。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DpR被星际争霸的魅力所深深折服,但是上中学时候DpR的家教还是非常严格的,他只有在中午和周末的时候偷偷和几个好朋友去小网吧玩上一小会。

不过和很多的菜鸟级别玩家一样,刚开始玩SC的DpR并没有琢磨出星际争霸的精髓所在,打起SC来还遵循着先守家,发展兵力飙升科技最后大决战的战术,虽然这种游戏方式现在看起来完全就是菜鸟的思路。但是DpR就是那样轻松而快乐地玩着,在那个时候游戏就是游戏,玩游戏就是为了放松和娱乐,职业化的比赛DpR完全没有思考过。

很多人都在想,DpR的游戏玩得那么好,相信从一开始就是辛勤苦练了吧?事实上DpR在整个中学阶段都算不上一个高手,最多只能算上一个好手。北京的牛栏山一中一直以严格的管理而著名,上高中的时候DpR每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就是这么一点休息的时间,DpR还必须拿出大部分的时间完成作业,只有在半夜才敢偷偷地上网打上几把。在牛栏山一中上高中,DpR遇见了一位改变自己的好朋友,实力上的差距让DpR开始潜心研究星际争霸在实际对抗中的玩法,而此时WCG的比赛越来越被国内玩家关注,DpR开始认识到Boxer等星际高手一原来星际争霸不是—定要出到终极兵种才能玩的,原来对付不同的种族应该出不同的兵,以及不同的战术。

DpR的水平一下子突飞猛进,原先打不过的对手都被他轻松的摆平,1v2,lv3,甚至更多人来挑战都不是他的对手。就在这个时候DpR萌生了打职业比赛的念头。

回到现实,DpR终究是没有成为一名职业选手,不然的话我们将肯定会失去一位将赴美乔治亚理工大学念博士的高材生。5月23日,暴雪北大清华对抗赛正式拉开了帷幕,DpR又一次姗姗来迟,这一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北大SC战队的队友。DpR穿着一身黑色的行头,衣服上写着大大的“I LOVE SC”字样。因为观众的情绪太高涨,加上场地狭小,原来给比赛选手准备的座位被占得满满当当,这一次的DpR却显得情绪高涨。面对略显尴尬的工作人员,DpR豪爽的表示没有关系,和他的朋友们直接席地而坐。混杂在满是观众的人群中。即将代表北京大学出战的DpR依旧是毫不起眼。不过DpR的个性依旧鲜明,他拒绝了我们让他穿上印有北京大学字样T恤的要求,原因是:衣服的质量……(此处省略)

不过这一次我开始改变了对DpR的印象,席地而坐的DpR一改上一次次的严肃,在场地中和朋友们畅快的闲聊着,时不时发出爽朗的大笑,在DpR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紧张,也许多年大赛的磨练让他经历过无数的大场面。这次的对抗赛对他而言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时间回到2002年,即便是因为沉迷于游戏而考砸过好几次,但是DpR依然凭借着良好的基础考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一年之后又从环境学院考入数学系,怎么看来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按照DpR的话来说,在学习和游戏的关系上他爽过两次,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就是研究生,因为两次考试的成功让他可以放开打星际争霸。

的确,进入大学的DpR开始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间,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DpR的水平又一次迎来了井喷式的上升,加上前几年的研究和积累,DpR开始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按照DpR自己的说法是,大一前因为还关注于学习,水平只能算菜,而到了2004年和2005年,是自己发挥最出色的时候。2004年DpR击败OnIycc取得辽宁赛区的冠军,成为CEG辽宁体委的签约选手,并且取得职业联赛六连胜。从此每月DpR都要离开北京两次。去往不同城市参加比赛,见到了几乎所有的线上战友,接受了各地星际玩家的挑战。

2005年DpR迎来了自己的巅峰状态,屡屡出色的表现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一些比赛的冠军,也证明了自己的天枪外号名不虚传。

但是此时的DpR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让自己犯难的抉择,因为本科期间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了游戏上,很多课都没有好好上,这让他的成绩非常糟糕,GPA只有2.6,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成绩,(对GPA没有概念的同学可以到网上去找一点资料,因为笔者迟到、早退、旷课挂科无数GPA也达到了3.1…)所以DpR失去了保送本学院研究生的机会,出于对数学专业的热爱,性格鲜明的DpR做出了一个坚定的抉择:放下星际,参加研究生考试。

我依然记得坐在清华环境学院报告厅的星际比赛,DpR的对手是被清华大学学生尊称为“教皇”的orion,orion在前段时间的国际知名大学邀请赛上表现出色,也是一名颇具实力的选手。第一张地图,教皇双开——Bisu流,DpR09D血池——2矿——科技——飞龙——3矿——刺蛇Lurker,但是DpR明显在最近疏于联系,操作上连

续出现差错,不光飞龙没占到便宜,自己的4矿也由于教皇1波提速zealot被迫取消,后来教皇开出3矿,也—直压制虫族4矿,并抓住虫族真空,1波迫使DpR打出了GG。

谁都看出来全场比赛水平最高、也是最精彩的比赛并不是魔兽争霸的几场对抗,而是这场三局两胜的星际争霸,就连现场转播的GTV也放弃了对魔兽争霸3的转播,全部转播了三场星际比赛。

第二张地图DpR找回了状态,还以教皇一次一波流。而在关键的决胜局,双方展开了最为激烈的对抗,DpR展现了自己打过职业比赛的经验和数学计算上的优势——完美的补兵速度和骚扰,让教皇疲于应付虽然教皇也屡屡有出彩的表现,但是在DpR完美的数学计算面前最后还是无奈地GG。

DpR又一次完成了绝地反击,就像他研究生考试一样,DpR在2005年9月才准备研究生。但是当成绩出来的时候,DpR成功了。385的成绩是当年数学学院考研的状元,拿DpR的话说,真的是爽透了。

之后DpR陆续参加了一些比赛,其中wcG2006和wcG2007 DpR都夺取了北京赛区的冠军,但是渐渐DpR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回到曾经的状态了,已经成为研究生的DpR开始萌发了出国深造的想法,国外高校对学习成绩的高要求让DpR不能再像本科时候那样把时间花费在游戏上,更多的时候,DpR把时间全部都倾注在自己所热爱的数学专业上。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真的同时把游戏和学业完美的结合,DpR也同样不能,所以DpR决定淡出。

暴雪的北大清华对抗赛也许是DpR最后一次全力出击,回到主场的DpR越战越勇,携前一天获胜的余威再次击败了教皇。在赢得了胜利的同时,也揽下比赛的“最有价值选手称号”。

“我珍惜在北大的7年时光。也感激7年中北大赋予我的一切,虽然我马上就要离开北京大学了,但是这些记忆将永远铭记,所以在这里,我要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DpR在颁奖台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结尾:

DpR是个对外认真而严肃的人,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实DpR内心热情很好接触,对待朋友真挚坦诚,虽然关于他水平的争论一直没有消失过,但是没有人能否认,DpR是个好人。

有友形容为证:

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然平时貌似不学无术,时常与人谈天说地,评古论今,“淫”诗作赋,把酒言欢,但其数学天赋却极其惊人!此人于2005年9月才开始准备考研,但作为45甲考研突击小分队队长,只用了短短几月就以第一名身份考取数学学院研究生。其彪悍的风格、技惊四座的考场发挥,简直令那些知道内幕的人为之动容!f此人在电子竞技上天斌异禀,作为SCL_Clan的队长。作为北大星际的代表、旗帜乃至传奇人物,曾经只以一人之力横扫五道口工业学院。此人相貌男人味十足,粗犷中带着可爱。迷人的眼神,唏嘘的络腮渣子,性感的嘴唇边露出半颗虎牙。英俊成熟犹如肖串克,健美犹如Popeye,可爱犹如蜡笔小新,再加上画龙点睛的,响良牙的半颗虎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所谓的迷死人不偿命么?(下略)

DpR的忠言:

1没有人能同时处理好学习和游戏的关系,不要把宝压在游戏上,如果你有了学业,才有可能继续快乐的游戏。

2我只希望所有人都能快乐的游戏。

3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网游上。

4如果你是一个想出国深造的大学生,请重视你的GPA,不要浪费你学习的时间,否则,当你看着你的GPA欲哭无泪的时候就后悔莫及了,比如曾经的DpR怪叔叔。

5不要太宅,多运动运动,身体很重要。

4.为奴十二年影评 篇四

用电影谈论美国的奴隶制,其实已经构成了某些模式。一提及黑人的这段惨痛历史,一连串关键词就会自动跳出来:残酷、非人道、历史污点……当代人用这些词的时候,其实都只是基于想象,毕竟对能走进电影院的人来说,没人会有过类似的真正感受。另外一套常见的谈论方式着眼于经济研究或者社会分析,进而辩驳奴隶制其存在和消亡的历史合理性。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在讨论奴隶制,不如说对规律本身更感兴趣。虽然没有规定就应如何去回顾这段历史,但除此之外的各种说法无非就是这两种方式的混杂:诉诸于感性的善良,或者理性的清晰。有时候哭诉得多一些,有时候怒吼得多一些,伤感的宿命感,崇高的历史感,都能够在里面找到。

这两种角度都无法真正进入它们所谈论的对象。关注如果基于痛苦,那么意识只能集中在一个伤痛的点,它或许能展现生存的一个侧面,却无法投射整个全景的图案。关注如果基于规律,它把握的其实是事实的抽象,使用的是另一套感官,和实实在在的生存体会没有关系。所以如果要重新进入奴隶制这个对象,需要另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不至于靠得太近转得太快以至于让人眩晕,又不至于离得太远望向天边结果连温度都感觉不到。

《为奴十二载》找到了这个点,它从头至尾只做了一件事情——凝视。

古典的戏剧告诉我们,环境变化,事情出现,人去应对,然后故事产生,情节不断向前。传统的描述奴隶制的表达方式也就围绕着这个模式,用故事的转折去推动电影的进程,以此带出来悲惨、痛苦和挣扎,刺激人心。这种表现方式谈不上不对,却无法到达对奴隶制本质进行表现的要求。

和其它很多电影里的邪恶不同的是,奴隶制并非生发于个体的恶念;作为一种制度,它在人类历史上长期真实地存在过。在被搬到伦理价值尺规上进行批判之前,它就已经在那儿放了不明白多少世纪。对这种超越了普通宏观定义的邪恶进行批判,倘若试图以小见大,往往流于以偏概全。原因十分简单:一种基本制度贯穿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奴隶制实质上渗透到了从经济分配到意识形态的社会的每一个细节,它就是“全部”。如果对“全部”“全面开炮”,那等于在价值战争里面开启无差别的核战争,你的对手会自动变成“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而你的下场最终必须是被无情的历史逻辑活活碾死。当然,你也能够反复不断地从各个角度来堆砌各个侧面,用数伤痕条数来证明病入膏肓。但这种处理致力于详实却局限于篇幅,你无法证明你覆盖了邪恶的每个部分,逻辑上总会留下“事情只是个别现象”的空子可钻;当你意图感动他人的时候,你务必自证不偏不倚,而这几乎是逻辑悖论式的不可能任务;更麻烦的是,你可能会遇到《飘》这样的依着伤痕画纹身的对手,你跟它说善恶,它和你谈美学,直到一方累趴下。

《为奴十二载》选了另一条路。它放下刻意寻找和制造对立来扩张戏剧性,它只是安静地顺着所罗门的视角去凝视奴隶制这个“全部”,把感受和领悟的职责交给了观众。这种处理加大了观众的观影负担,相较于《地心引力》动作游戏式的视效轰炸当然是冰火两重天,对于这天这群被忙碌的生活夹磨得恨不能抱着爆米花大笑或者伴着悲情音乐痛哭的受众当然成了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以致于电影开场半个小时过后,我几乎认为它开辟了一种憋闷恐怖类型的先河。开篇的二十九记毒打的确让人坐立难安,之后的剧情却几乎直接踏上了阳光下棉花田劳作的节拍,一步步向前挪,一朵朵往下掰,蚊子嗡嗡算是唯一的背景,实在撑不下去了,倒头死掉即为解脱。

但《为奴十二载》也并非无聊到让人想睡觉。一是电影的技术潜力极为漂亮,稍微有点儿技术常识的人估计都不会有太多昏昏欲睡的空间。二是之前了解史蒂夫麦奎因根本不会就拍那种好莱坞式的所谓高潮,那么观影的时候大可任由情节拐带,一些细部肌理的处理反而更容易浮现出来。整个观影过程就像长久注视一个字以后,人会感觉中了失读症,字体好像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成了一堆笔画的拼杂重组,貌似突兀诡异却另有意味。

除却开头的毒打和最后的鞭笞,电影里面的黑奴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羞辱、折磨还是处刑,都似乎直接不加处理就交给了观众。导演就像完全不参与对残酷的创作一样,七拼八凑弄了部纪录片就交差了。虽然事件几乎都很惊悚,但主角人物却都无比真实贴切,既不典型化的脸谱,也不典型化的偶像,甚至连所谓的反角都显得无比邻家(如果我真有个庄园在他隔壁的话)。所以与其说保罗达诺演的监工很邪恶,还不如说他就是一二逼贱货;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演的奴隶主的确很仁慈,但和心目中的救星比起来他实在纠结太多。没有哪个主角高大全,也没有哪个主角渣到完。唯一一个例外是布拉特皮特演的加拿大人,除了胡子不很《燃情岁月》之外,其它方面都是男人中的战斗机,正义得摧枯拉朽。思考到拍电影的钱是他出的,思考到他其实不介意演二逼主角,更思考到乔治克鲁尼在《地心引力》对自己主角的美化简直到了罄竹难书不忍直视的地步,只有忍了,无视这个主角完美的不和谐。

这种白描式的处理看似没有起伏,但实际上和所罗门的心境改变互相应和。简单的归纳能够说所罗门在为奴的十二载里面一向争取持续为人的尊严,但整部电影里他的内心却在一步步地被摧垮。从一开始的置身世外的有社会地位的自由黑人,到努力开荒成为有用的黑奴为明天而生存,再到摘着棉花苟延残喘争取逃命,既而体会到自己生为黑人为奴命运这种在世不义的普遍性而高唱灵歌,直至最终目睹Patsy被毒打过后,将承载期望的小提琴砸成了碎片,所罗门的心境一向在坠落,如果没有及时被救出的话,很难说他还能够撑多久。他的这种变化的心境和他身处的不变的环境铺陈了叙事上不同图案的两层,而这不变的环境又是内心的变化的原因,这一吊诡的“静止——崩坏”关系正是本片的基本张力的所在。

所罗门这个主角是二重的,他同时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被迫强行参与),既是窗子也是镜子。透过他的凝视,奴隶制的全景透了进来,又透过对他的凝视,奴隶制的效果浮现了出来:并非透过何时何地的某个事件而生发出来了对奴隶制的反思,而是从开始就干脆放下理解(被绑架了,还能更荒谬吗),单纯地去看会流水一般的奴隶生活是怎样地发生,以及在一种沉静的平淡下面,一个灵魂从惊恐和嘶吼、到啜泣和麻木。观众没有在模拟受苦的瞬间被引领去感悟更高的好处,而是去伴随所罗门的过程中收获了更深刻的感受——不是痛,而是闷。

闷,隔绝期望的窒息,才是奴隶制极致邪恶的“感受”。对于每一个奴隶而言,奴隶制并非每一天重复的从天而降的恐怖,而是无时无刻应对漫无边际的绝望,抽干灵魂的每一丝活气,最后徒剩一具行尸一样的空壳。它完整而不加掩饰地占据了你的整个存在,它没有自我衰败的迹象,它看不去有什么突然崩溃的可能,它理所当然,它自信满满,它道貌岸然,它甚至温情脉脉,但当它发动起来,它的每一个心血来潮都是你无边的噩梦,因为如同木桶最短的那块板一样,它的本质决定了你的命运,上面写着——你是他的“财产”。如同那首愤懑悲怆的葬礼灵歌唱的一样,逃离只有一条路,那条路通向天堂,那儿有奔涌入海的约旦河,淘尽你的苦,让你安息在上帝的花园。

5.十二年工作经验交流 篇五

发表于:2008年1月1日 4时46分33秒来源:权限: 公开阅读(34)评论(0)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15127280/blog/119913399

3十二年工作经验交流(转)

“钱是靠抓机会来的,不是靠埋头苦干来的,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了解外面的东西,要学会随大流,有好的机会要抓.”

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一年多,在这一年里领悟了很多,愿意将这些感悟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首先介绍下我自己.70年代初出身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销售工作为主(全国各地).十二年工作经历.虽然有16年的教育,但我发现学校只教育了大家的智商,却重来没有对大家的财商,情商进行教育,而这往往是进入社会决定你能否成功的重要能力.(我所讲的主要针对普通人,因为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智力特别好,学习成绩特别好的这方面可以差些,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混好.我母亲朋友的女儿就是这样,在学校保送研究生不读(一类大学),想上班,上班一年后发觉不对,就想出国,一考直接搞了个奖学金出去美国了,轻松的很)

第一:啥叫自由

自由.自由的理解绝不是教科书上写的我们绝大多数只要不犯罪就可享受到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你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可不上班,是可以自己支配自己时间的才叫自由.这很重要,当然这要经济基础的.这也是我们要追求的.第二:存折上的数字大小是你最好的保证,而不是任何口号

现在大家应该体会到通货膨胀的痛苦了吧,100元钱如果按照猪肉来比,这一年来跌到了50元,按房价比,有些地方只有30元了.所以不要相信任何花言巧语,这个我不多形容了,所有的付出一定要有利于存折的增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避免一时冲动做出贡献.(职业道德是要遵守的,这个与上面讲的不冲突.)我从一个业务员做到一把手,一直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处处为公司着想,付出了一片真心,可以说是个非常称职的人,但当公司所有者将我一脚踢走时,我突然发现钱才是我真正的保证.这就是为何特别提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原因,他们的教育在情商,财商上是失败的.幸好父亲是个小官,耳濡目染的影响让公司踢掉我的事件上最大了保护了自己.第三:上级在工作上就是你亲爹.人际关系比工作能力更重要

这个提法好象很过分,但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如果不听话,肉体的痛苦总要到来。所以没有上级不喜欢听话的下级。这个世界上缺了任何人都得转,换而言之,缺了你,公司照样开,但你缺了公司这个平台,要难过一阵。

虽然我对公司很重要,公司离开我,销售额下降了30%,可是那又怎样,上级需要的是放心的平常人,而不是不放心的外人。经常有人会抱怨谁能力不行,混的比我好,这说明你情商比他差,他当然比你好。我父亲是全国系统里业务能力顶尖的,到退休了,连个副局级待遇都没捞上,我母亲一上大学就是班长(全国重点大学),结果啥官都没有,他们都是一代以为能力强就吃天下的人,但退休后的工资可是最有力的结果。

所以对待上级,我们要努力的适应他,要向亲爹一样伺候他,他会记着你的,有好事不会忘记你的。

要注意;

1、不管他怎么不好,都是你的不好,你有两个选择:辞职或适应。曾经看到电视采访一个香港到尼泊尔修行的人,记者问他,为何来修行。他说,来改造自己。比如说,世界上不管多坏的人,都有朋友,所以你如果与他不合,那是你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

2、不要没事写举报信,这种人结局一般很惨。上级的事情不管对错,会有他的上级处

理,你去操那么子心。

3、有机会与他的上级能保持联络,表达出对公司的忠心,不能让他的上级认为你们是死党,否则死都不知道杂死的。当然这要技巧和机遇。

4、说阿谀奉承的话,脸不能红,明知是吹捧,也得当成是真的讲,要锻炼。我很佩服那些讲假话或奉承话不脸红的人。大家每天看看新***,就知道了。

我不是说工作能力不重要,而是说在我们的工作时间里要有20%的时间去琢磨这些事。人际关系搞好了,有一定工作能力,好的前程就有了,但能力别太强,否则就是炮灰的命。第四:公司与个人的钱款一定要分清。

这点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上班的人,千万要注意。公司刚成立前几年,为了销售需要,老板要经销商将现金汇到我个人帐户,然后我提出来在交公司。大家以为我好贪污吧,我要那样,那就是个傻子了。傻子都应该知道只要经过银行汇的钱,送给你都不能那,要查你太容易了。当时一心为公司,没想到有何不妥,等到公司开始处理我时,提到汇现金的事,我一下就知道没折了,多少年的事,谁还记的清,虽然当时都清了,可我也没留底啊。如果没有这件事,公司也不能轻易炒我,所以我只有认赔,自己离开公司。白白损失大笔赔偿金。所以告之各位,对公司所有的涉及到钱的文件,单据最好留一份,尽量不要用自己名义开帐户处理公司的钱款,可以用下级的名字。上台面的帐一定要清清楚楚。

忘了补充下第二条,在我将户口迁到一个现代化城市时,当批所有的迁户口的人都要学习一天。我印象很深,上面的老师说。如果你没钱没饭吃了,有人要你下跪给你吃的,你跪不跪,跪!大家记住没钱就没尊严!

第五、多劳多得,千万别太相信

从小父母包括书本教育我们,多劳多得。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总看到一些人非常有钱,但很少劳动。我有个朋友,住在一个相对高档的小区,我说你有钱啊,他说,我有啥钱,楼下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有三部跑车,事实上我开着我那二十多万的车到他们的车库去时,发现我的车象个夏利。不用太怀疑他们的钱来路不明,他们是一些知道走捷径的人,我那个朋友,96年左右借十几万起家,期货,股票,现在身价千万,只上过很短时间班,其余时间就是在家呆着。

在我没有离开公司前,我一直坚信多劳多得,对公司忠心耿耿,全公司可能就我工作时间最长,并努力保证公司财务正常,为此断了下属的财路(很后悔啊)。等我离开后,新来老板的亲信随便工资就是我的2倍,而且花钱大手大脚,没本事,但他们就是挣的钱就是比你多。所以我老婆说我蠢。

后来反思,才慢慢明白这个道理,钱是靠抓机会来的,不是靠埋头苦干来的,在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了解外面的东西,要学会随大流,有好的机会要抓。在这里要感谢我老婆,她在98年时就知道电信或者房地产是好机会,最后选择了电信。结果一直钱就挣的钱我多,在我没工作的时候,又炒股,挣过了让我这一辈子如果打工都挣不来的钱。她就是一个从来不相信多劳多得的人,她是一个会抓机会的人,不然我那能这么悠闲的上网,一年多不上班。记住如果你相信多劳多得,你就是当农民或工人的命,连地主都当不了。(我从来对农民和工人是尊重的,这里没有攻击他们的意思,我父母也是农村的)

第六、多结交有权有钱的朋友

这个好象有点势力,但记住既然他们有钱有权,必然有他们成功的经验,有时他们的一句话就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实不少有钱人是很低调的。当然这要看机遇。

第七、要留后路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打工的,早晚一天老板踢掉你。但是有后路的人是不怕的。在我手下有20多个中层,混得好的都是自己有后路的,都是在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之便让家人干了个本行业的生计。我是知道的,但还是比较开明的,没太管,有时还鼓励,哈哈。离开公司

前,一个太过分,被开除,但听说马上就开了公司;一个被礼貌的劝退,但马上与新领导搞上关系,猛挣了一笔(感慨啊,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其他手下认真干的人,业绩是不错,可惜一但离开公司又得找工作。

所以不管你多风光,都一定要给自己留着后路,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平台,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实际上这不影响公司,就象出差到外地,顺便自己去景点旅游一样,双赢。记住:管你多大的官,一张纸就可以干掉你,有时传真也可以。

6.十二年的坚守抒情散文 篇六

严冬已经来临,肆虐的北风不断地侵袭着亚利柯亚夫的小屋,如纸般的墙壁在冰天雪地里来回摇摆。

风在吼叫,屋在摇曳,而老人却有所期待

亚利柯亚夫老人门前有一株梅花树,老人每年严冬都会从亚丁克拉州移居此地,看着、等着、盼着这株梅花树花开与花落,不吃不喝,如此等待已有十二年之久了。

但梅花似乎不懂老人的心思,十二年了一直没有盛开过,如今老人更添白鬓,那饱含深情的双眼始终在渴望着,鲜花的`到来。

风一直狂羁,雪也纷纷击打着单薄的房子。它无法再支撑其大自然给予的重量——倒了,老人也无法承受漫长的等待——也倒了,他们一起倒在冰天雪地中,老人慢慢的闭上双眼,最后一眼还在看着那株梅花树。

亚利柯亚夫老人自死也没有看到花开花落,而他坚守的岗位永远没人继承。

7.十二年歌词 篇七

这期报纸,也是《河南日报》自2005年改扩版以来,连续推出的第12期春节特刊。12年来,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一批又一批的采编人员,不断开拓思路、推陈出新,逐渐把春节特刊办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拳头产品”,被誉为河南报业的年度“春晚”之作。不少版面获得河南新闻奖等重大奖项,并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及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的点名表扬。

自2005乙酉鸡年至2016丙申猴年,恰好十二生肖一轮回。抚今追昔,回首这12年来《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发展变化,与同行和读者分享其中的甘苦与得失,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

一、春节特刊的诞生与演变

(一)抓住改版契机 拉开“春晚”大幕

实际上,在春节期间集中推出一些烘托节庆气氛、反映节日生活的报道,是《河南日报》久已有之的传统,偶尔也会冠以“春节特刊”之名。但当时的这一类报道,首先是缺乏前期的统一策划,往往是根据随机的来稿情况临时做整合处理,编辑意图和主题都不够明确;其次是客观上受传统版式规范与技术手段制约,这一时期的“春节特刊”在版面设计与视觉表达方面,也很难出现大的突破,与平常出版的报纸相比,特刊之“特”并不突出。

2005年,以《河南日报》正式启动改扩版为契机,当年的春节特刊首次全彩印出版,令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新的模块化版式规范的启用,也让新闻图片的使用突破了以往的限制,视觉冲击力大幅提升。这一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虽然仍存在版面创意不够新颖、信息分类略显杂乱等不足,但划时代的报纸形态与报道形式,为后来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突破常规设计 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前一年的探索,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这一年,特刊首次分别以一、四版和二、三版通版的全新形式推出,辅以图片、漫画、剪纸、对联等大量视觉元素的使用,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编辑有意将领导活动、当日新闻、服务信息、生肖文化等不同类型的稿件分为若干板块,既做到了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又显得杂而不乱、井井有条。

200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以其突破性的创意设计,在全国各级党报的春节报道中独树一帜,引发了媒体同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中宣部《新闻阅评》也对《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河南日报》呕洒心血,春节版面刻意创新,使人不仅耳目一新,而且深受教益”。

(三)突出新闻策划 实现“内外兼修”

2006年之后,随着版面设计水平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形式愈加精美;与此同时,特刊的内容也逐渐趋向专题化、深度化,从以往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和热闹气氛,迈入“内外兼修”的境界。这其中,新闻策划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春节前一周左右,新闻出版部的编辑人员就在总值班与值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始策划特刊选题;选题确定后,即联系采访部门提供相关稿件,同时美编开始设计版式;稿件通常在除夕之前两天左右即可全部到位,开始进入组版程序;版面初步制作完毕后,再经过领导审阅和修改的环节,春节特刊才算大功告成。

通过这套“提前谋划、确定主题、采编联动、后期加工”的流程,《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近年来涌现出不少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精品之作,如2009年以八“牛”之口点评社会热点的“扬鞭奋蹄八牛贺岁”特刊,2011年14个普通读者讲述“我的大年这样过”的主题特刊,2013年微博盘点河南大事与网络红人的“织着围脖看中原”特刊等。

在突出新闻策划的理念引领下,近年来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主题更加明确、突出,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已逐渐从“全面开花”的“大而全”,变为“精准打击”的“小而美”。

二、春节特刊的特色与风格

走过12年的成长之路,在符合新闻宣传规律及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河南日报·春节特刊》逐渐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与风格。

(一)立足百姓视角 营造浓浓年味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它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伦理、愿望和梦想,如何让版面充满年味,走近读者,是《河南日报》历年春节特刊努力的方向。

生肖文化是春节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肖元素也是春节版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几乎每一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都会围绕生肖做些文章。像2006年的春节特刊,就专门在二、三连版上策划了“狗年说狗”板块,介绍有关狗的掌故、佳话,读来趣味盎然;2007年农历猪年,编辑邀请8位属猪的读者送上新年祝福语,从即将出生的宝宝到耄耋老人,年龄依次相差一轮,可谓另辟蹊径的巧妙安排;2008年二、三连版推出“‘鼠’不完的故事”“‘鼠’不尽的年味”两大专题策划,前者介绍了属鼠的名人、历史上的鼠年大事等生肖文化知识,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后者选取了7个年代的7个过年故事,唤起了不同时代读者的春节记忆。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总有一些人或事拨动着我们的心弦。2007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二版以“家”为主题,请8位普通百姓讲述自己的家庭故事,分享自己的过年感受。他们中有对妈妈心存愧疚的编辑、有初为人母的青年歌唱家、有回家团圆的志愿者、有对故乡魂牵梦萦的美籍华人、有流浪少年儿童辅导老师,还有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采煤工人、交巡警、值班医生。稿件清新朴实、真情流露,颇具感染力。另外,编辑还配发了“编读手记”“名人笔下的春节”“名人‘家’语”,使“家”的感觉更加浓厚,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在这难得放松的假期,如何为读者服务也是编辑关注的重点。2005年春节特刊报道了“拼车”回乡、网络拜年等过年新时尚,2006年编发了如何过年的“春节宝典”,2007年介绍了国内多地的民俗新风,2012年“乐在河南”综合了河南省内多地有名的庙会信息,这些稿件的组织和整理不仅丰富了版面,开阔了读者视野,也增加了春节特刊的实用性。

(二)立足政经大报 回味年度热点

春节意味着农历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河南日报》作为河南省委机关报,回眸过去一年的河南大事、展望新年的民生期盼是应有之义。

2008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的“共话奥运”板块是《河南日报》紧跟时政、紧跟新闻的精心策划,可圈可点。这一年最受国人瞩目的当数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编辑请河南体育界明星介绍了备战奥运会的情况,并配以照片,让读者能提前一睹河南运动员的风采。

2013年至2016年的《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均以盘点年度热点、大事为主。2013年的特刊集中展现了“励志女神”刘洋、“诚信鸡蛋哥”、卖瓜救妻的“西瓜哥”、郑州“全城吃面”救助患病老板等往年引起热议的人和事,回首这些难忘的画面与瞬间,再次彰显了社会正能量。2014年至2016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连续三年以“河南年度汉字”为主题,回顾河南省经济社会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对百姓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2014年的年度汉字是“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奋飞”启航,产业集聚区竞相“腾飞”,大物流、大枢纽、大交通“飞速”发展,民生改善不断“飞跃”,一个“飞”字串起了河南的大发展、大变化。

诗歌亦虚亦实,可回顾、可憧憬、可寄情,感情充沛,朗朗上口,是春节特刊历来倚重的版面元素。2008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刊发的《和谐春色》讴歌了2007年“嫦娥一号”奔月、战胜雪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等大事件,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意气风发。2009年二、三连版的两首长诗歌《扭身望鼠》《牛气冲天》回望过去,祝福新年,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比较出彩。

(三)立足创意设计 打造别样“春晚”

春节特刊需要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但如果仅靠剪纸、春联、灯笼、爆竹、窗棂、祥云等这些中式元素简单地堆砌,只会貌似热闹,读者看了无味,编辑也没了激情,版面还是要有思想、有创意。纵览《河南日报》这12年的“春晚”,不乏别出心裁之举。

所谓春兰秋菊,各有千秋,《河南日报》每年的“春晚”创意也是如此。2009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二、三版《扬鞭奋蹄八牛贺岁》,版面策划和稿件质量都值得称道。虽然也是主打生肖牌,但编辑醉翁之意不在“牛”。“华尔街金牛”号召大家在金融危机之际鼓舞信心“牛转乾坤”,“奶牛”抨击了“三聚氰胺”事件并呼唤严格监管,残奥会吉祥物“福牛”回顾了奥运年经历的“牛”事……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借八“牛”之口反映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语言诙谐生动,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八牛贺岁”的创意需要细细品味,而2016年《河南日报·春节特刊》一版初看就会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报纸,映入眼帘的就是四个大字“新春快乐”。妙的是,这四个套红大字还是《新生初啼除旧岁》《春日晓读最怡情》《快意空港筑巢暖》《乐看脱贫圆梦时》四篇消息标题的第一个字,分布在四方形的四个角。中间两个窗棂交错的位置嵌入一张拜年的喜庆照片。“拜年”加上祝福语“新春快乐”,《河南日报》借版面东风向全省人民送出了新春祝福。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布局,编者的精心、用心,可见一斑。

特刊版面最能体现纸媒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创意实力,对于春节特刊,大到版面布局,小到边角旮旯,他们更是下足了功夫。《河南日报》2012年春节特刊二、三连版被框在一个大灯笼造型里,节日气氛呼之欲出,2013年二、三连版则用电脑显示器承载,契合了“织围脖”的主线。2008年二、三连版屏风、窗花与四首古诗的自然交融也是亮点之作。如此这般的创意不胜枚举。

三、结语

8.睡了十二年沙发 篇八

近日,郑州市燕庄小区14号楼的电梯门不知何故翘起。监控显示,11月1日中午,一名身着工作服的男子对着正在运行的电梯门连踢了3脚,导致电梯损坏。被寻获的“肇事”男子贾某解释说,当时自己看到电梯厢门斜着,想着踢上几脚让其复位。物业报警后,经过派出所协商,贾某需承担7000元的维修费用。

盗墓粉丝团

11月8日,安徽警方披露了一起啼笑皆非的盗墓案件。9月16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警方抓捕了10名盗墓团伙成员,他们都很迷恋《盗墓笔记》、《鬼吹灯》等网络小说,其中有的人是地道的农民,有的人是经商人员,大多家境殷实,通过网上交流,很快走到一起。古墓中的文物成为他们垂涎的目标,但由于手法太业余,在盗掘舒城西烽寺古墓葬时,用洛阳铲等手工工具无法掘开黄土,于是又想到炸墓的办法,不料还未得手就被警方拿下。

下棋下不过就抢

陈某、赵某在路边“摆残棋”诈骗路人,两人一人下棋,一人当托。没想到行骗时,遇到了高手下输了。眼见败露,陈某、赵某二人直接明抢。11月8日,北京市丰台区警方将陈某、赵某抓获,嫌疑人陈某、赵某因涉嫌抢夺案已被刑事拘留。原来,10月16日下午3时许,事主刘某路过丰台区六里桥长途汽车站看到路边有人“摆残棋”,便也想试试手气。陈某、赵某因为对摆出的残棋“套路”了熟于心,本以为对方根本赢不了。只不过那次见事主刘某拿出10000元“巨款”,不自觉地有些紧张,一时失手输了,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明抢了。

约会约到了盗窃犯

上一篇:美术教学经验总结下一篇:电影怦然心动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