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2024-09-19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精选12篇)

1.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一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论文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有效教学的意蕴。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而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指:

1.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牛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1.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1.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1.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2.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2.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偏差,使“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发展状态,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3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问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2.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

3.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①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②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沦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⑧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④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①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3.4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要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二

一、对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正确理解

有效教学的最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问题, 那么怎样的课堂效果才称得上有效教学呢?课堂教学的高效即提高课堂效率, 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

1.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率

他要求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时间和课堂效率的关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充分考虑教学效果, 不能仅仅满足于一堂课的完成, 而不重视课堂效果的检验。

2. 有效教学要建立在教师发展的基础上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 特别是在课改理念下, 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尤为重要的。教师的角色转变又伴随着学生的角色转变, 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符合高效课堂理念的课堂。

3. 有效课堂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 是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一系列的教学行文方式。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手段, 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虽然不需要掌握全部技能, 但是教师必须针具课堂的需要, 采取具体的教学方案, 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施

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树立高效课堂的意识。教师要做到高效课堂就要做好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尽量做到, 学生能自己学会的, 尽量让学生自己自学。教师可以自己动手的, 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师应该做好课下的备课。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学生的思维如果处于活跃阶段, 应该让学生的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而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地发些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努力构建充满问题精神的课堂,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笔者在讲解Na2O2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时, 进行了如下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遭遇火灾的时候, 我们应怎样去灭火?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用水或者用灭火器。然后笔者问学生, 大家见过水或者灭火器中产生的CO2能够过火吗?通过这一问题的创设, 调动起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去思考, 然后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或者采取实验手段给学生展示, 从而为研究Na2O2的化学性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更新课堂教学观念, 渗透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 教师要创造高效课堂, 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尝试。关注课堂的创新能力, 是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 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营造自主创新的课堂, 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教师要做到以上要求, 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应该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基础, 同时教师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例如, 一线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的讨论, 让学生在化学现象中, 探索化学规律, 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问题。

3.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 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技术发展的都比较迅速。作为一线化学教师, 要迅速适应这种教育技术的进步, 让先进的教育技术为我所用。一线教师要运用课件, 这样可以把课本的内容较为丰富地展示给学生, 而且可以变复杂的知识为直观形象的知识, 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化学中的一些实验或者不太直观的知识, 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知识加深印象。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适当地采用信息技术, 可以起到深化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讲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先加热然后再通氢气, 稀释浓硫酸时再将水加入。这一实验演示之后, 教师讲解这一错误的操作的严重性, 教师然后给学生操作正确的实验, 然后进行对比, 让学生对正确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也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际的操作。

三、结语

总之, 通过一线教师的努力, 教师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同时,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教师要迅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认真贯彻现代的教学理念, 营造高效的化学课堂,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心五.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施良方, 崔允漷.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浅谈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五点:

(1)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3)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5)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四

叶希勇

益才高中

摘要:本文从转变课堂教学观、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及如何实施有效课堂几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做了浅析。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而组织实施的。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如何实现呢?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

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目前大多数教师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传统的“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的教学观念仍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取向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或受训对象,很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提倡的是“发展能力”、“端正态度”和“教书育人”的教学观,希望教师采取互动培育式的教学取向。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建立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观。

二、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即备课。具体应做到: 1.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在备课时要注意研究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处理、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方面。

2.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视角,激发求知热情。传统备课往往注重备教材、备学生,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学内容;而有效备课更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的热情去备课。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如在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壁”一节教学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设计:(1)通过课前布置的验证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用煮过的和未煮过的玉米作对比,比较胚的着色情况,初步得出什么结论。(2)通过阅读有关细胞膜的材料,重点根据膜的结构示意图准确描述膜物质分子的排列,根据一定条件下膜形态的变化推知其流动性。(3)通过得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征,思考这种特性有什么作用,为以后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节的教学埋下伏笔。平时,为了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教师要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学生有没有认识这些内容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等。

3.掌握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生物科学的动态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生命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经济保健、经济活动、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教师应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学。如在进行“生物变异的来源”一节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必修了解到:(1)生物的变异与疾病的关系,它可能会引起疾病、癌症的发生,如果能诱导突变的致病基因逆向突变,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有关疾病;(2)生物变异中的基因突变与环境的关系:众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的变化因素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外因,要减少基因突变应当尽量避免接触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如各种射线等,最后归纳为注重环保,有利于人体健康;(3)提出生物的变异对生物进化和人类生产实践有什么作用的思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另外,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教材中的知识往往与当代生物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平时应关注生物科学与发展的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4.营造富有激情的“课堂设疑”。“设疑”能培养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创造出一种活跃、和谐、生动的气氛。如在进行“伴性遗传”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创设以下情境:(1)大多数雌雄异体的生物和人的性别比例为什么是1:1?(2)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都是XY型吗?(3)所有生物的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吗?(4)人类色盲病患者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5)有没有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的遗传病?(6)有没有女性或男性独有的遗传病?(7)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一样也带有基因吗?如果有,这些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遗传有什么特点?连续的问题情境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证。但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

三、如何实施有效课堂: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如何实施:

(一)做好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包括充分的备课和各种教具的准备等。

(二)注重课堂生成。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成功的课堂生成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如:在学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的时候,我在讲完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基础上,分析讲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并明确指出,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因素变化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为了巩固这一认识,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那么这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可能形成多少种三肽?”学生思考后回答:6种,学生2答:应该是3种。(我愣了一下,学生继续发言)三种氨基酸虽然有6种排列方式,但其中有两两相同的,如A-B-C和C-B-A是同一种三肽,所以只能有3种。于是我马上提问:A-B-C和C-B-A每一端所含的基团一样吗?以上案例中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对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理解还不够到位,他还没有认识到,肽链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氨基,而另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羧基,而且,肽链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结构,所以A-B-C和C-B-A不是同一种三肽。在遇到此情况后,我抓住这一契机及时调整预设,对脱水缩合进行另一角度的分析,帮助学生达成对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因此,关注学生的即时生成,关注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并在课堂上不断鼓励生成,就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同时,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尊重的最佳表现。

(三)做好课后反思。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教学反思要“思”之有物。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思特色是什么?思“精彩”在哪里?思“偶得”有哪些? 思“缺失”在何处?思“效果”如何?

5.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五

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但随着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日益改变着教师的教学。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观念和行为上重新审视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涵义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更是一种科学。教学问题不仅有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用实验、观察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伴随着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的开展,有效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㈠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㈡有效率。教学效率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或者表达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㈢有效益。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理念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从教学活动的目标与结果来看,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应该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得到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

能。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结构分析发现,“学生投入”和“教学投入”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两个变量组。其中的“学生投入”是学校教育无法在短期内施加影响的变量,相对于“教学投入”而言,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成是恒量,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教学投入”对有效教学的影响。而“教学投入”可以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这种观念具体表现为:①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决定。教学活动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②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着教转。教师多关心怎么教,而少关心学生怎么学。教师多关心这堂课上得好不好,而少关心这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③以学科为中心,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地理教学的目的似乎变成是培养成千上万个地理学家,“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思想根深蒂固。④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着几本教科书。教科书变成该学科的“圣经”。离了教科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

2、在传统教学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教学行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能,具体表现为:①盲从性教学行为。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缺乏主见,盲目赶时髦,形式化,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如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滥用表扬,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曲解对话,削弱基础,等等。学生活动量大了,但思维含量少了。②强制性教学行为。表现为教师凭着社会赋予他的与职业具来的权力,凌驾于学生之上,一切“教师说了算”,“我教你学什么,你就得学什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讲解过度,指导过度,包办代替,课堂交往和有效互动建立不起来。③偏失性教学行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目标设计陈述模糊、笼统、片面,“三维”目标不能有机得到整合。④偏见性教学行为。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或特定价值的满足状况,在课堂提问、课后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对优生、“后进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⑤随意性教学行为:一些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效率效益观念,一味强调增加学习时间和刻苦用功,教学中存在着只问产出、不问投入的偏误,从而使许多学生的学习处于投入大、负担重、效率低、质量差的被动境地。⑥阻隔性教学行为。目前大多数学校所采取的“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范围与互动方式受到限制,课堂中处于“活动地带”(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以外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空间阻隔”。这些学生离教师较远,很难与教师通过眼神、表情进行交流,很少得到教师的暗示和及时反馈。除了空间阻隔外,师生之间的阻隔还包括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阻隔。

三、地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并获得成功。教师应积极面对每个学生身上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学生是独特而完整的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观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地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而是一种交流、互动的过程。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能动的反映。主体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和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互动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①交流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等。②交流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准备阶段的目标制订、教学材料选择、学生起始能力测定;包括实施阶段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还包括评价阶段的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评价。③交流方式的多元化,包括直接的对话交流,通过网络媒体的交流,可以个体与个体的交流,可以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可以小组与小组的交流。

3、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绝对主体、权威的状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体现师生平等的观念。教师引导、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平等的合作。有效教学应当在一种平等尊重的气氛中进行。

4、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关注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来自于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同化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包括生活化的地理问题、生活化的地理案例、生活化的地理活动等。

四、地理有效教学的七类策略

㈠目标制订策略

1、制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告知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或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陈述学习者可观察到的行为。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测量、可观察、可评价。如计算、写出、归类、画图、列表等。

3、详细说明学习者行为产生的条件。如“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画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条件要素包括:需要利用的材料,材料的来源,时间因素,行为出现的地点等。

4、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5、教学目标的制订有时可以让学生参加,如一些地理活动课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制订。㈡真实性教学策略

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与学生个人、家庭、社区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要把学校抽象的知识真真切切地下放到现实生活中去,与家长、社区多多合作,找到学习与参与的合适方式。

1.尽可能地以学生已有的家庭、社区与学校经验为基点; 2.根据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对学生有意义的教学; 3.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所学应用于家庭与社区; 4.师生合作设计以社区为本的学习活动; 5.向家长提供机会,参与学校教学活动; ㈢提高教学清晰度策略

1、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的、逐步进行的教学次序。当然具体次序应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针对逻辑性强的新知识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呈现教学目标—提供先行组织者—用讲授、图解、示范等来解释新知识—回顾总结。

2、要使用清晰的语言和明确的地理概念和术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子。

3、避免养成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如口头禅等。

4、教学目标要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最好能在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

5、设计并展示小结性的板书,清晰的说明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㈣教学对话策略

1、选择学生熟悉的话题,把学生的日常用语引入教学对话中。

2、注意倾听学生的谈话或回答,并及时做出反映。尊重学生,尽可能不伤害学生。

3、对学生之间的讨论要适时加以控制和管理,事先告知讨论的规则。

4、师生对话中,应让学生有更多发言的机会;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机会,尽量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㈤课堂提问策略

1、提问的数量和难度都应该适中,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

2、提问的时机应把握恰当,做到课初、课中、课末均有问题;尽量做到先易后难。

3、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几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让学生回答;回答后,也应稍等片刻再做出反馈。

4、尽量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避免集体回答。

5、学生回答有困难时,不要马上换另外学生,而是进行适当的暗示,做到学生回答的成功率能达60%-70%。㈥组织管理策略

1、使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将学的新内容中来,如挑战性或生活化的问题,视觉刺激、举例等。

2、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变化目光接触、语言和手势来展示热情和活力;变化内容的呈现方式;混合使用各种奖励手段;偶尔使用学生的意见来教学等。

3、以最小的扰乱课堂的代价,制止不当行为,保护教学时间,如预先制订课堂纪律条例等。

4、四处巡导监督学生课堂作业,检查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肯定和赞许。

㈦反馈评价策略

1、做到及时评价,不论是课堂内的回答、讨论,还是课外的作业、测验。

2、既有表扬也有惩罚,以表扬为主,惩罚为辅。表扬应该有意义,惩罚要适度,不能伤害学生。

3、制订测验安排进度表,并提前告知学生。包括课堂内的练习,章节练习,单元测验等。

4、作业、测验的难度适中,与之前制订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 崔允郭 《教育参考》 2003-6

2、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张璐 《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0-11

3、再议有效教学 张璐 《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2-3

4、有效教学方法 鲍里奇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6.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六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学习体会

城关镇吴家水泉小学 史琴珍

今年7月21日,我有幸将这三个方面自己浅薄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精英荟萃,集思广益,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

人教版《课程标准》在学习参加了人教版出版社在甘肃天水举办的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会,亲自聆听了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崔峦对新教材的介绍,他那渊博的学识,精辟的论述,生动的演讲,如同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内涵,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以及新教材到底应该怎么教。现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⑴基本理念和总目标表述还有一些公式化、程序化;⑵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精致化;⑶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够强;⑷有些名词术语、概念不大好理解,甚至有的部分概念容易发生歧义。面对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员经过商讨重新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课程理念 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通过语文学习,扩大学生视野,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特别强调课改一定要继承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2、阶段学习目标 新教材低年级课标识字量大,04年修订调整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认的字和识的字的数量。即一、二 年级分别把认字量和识字量降了200个字。认字由1800个减少到1600个,识字由1000个减少到800个。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课程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尤其师生本身的资源,教学当中生成的资源。

4、教学建议 其一,识字教学增加了两个意思:一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各种关系进行识字;另一个是利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其二,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三,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认识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的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融为一体的。

5、阅读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学生自主读懂钻研文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提高,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千万记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也要防止用积极的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6、写作方面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自主。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习运用语言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倡导学生自主选材。

7、评价方面 一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二要运用多种方式反映语文学习水平。(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全面评价;三是注意评价全过程。)充分突出评价的总体性和平衡性以及可操作性。评价实施方式力戒繁琐,零碎,力求科学简练。

二、精彩演讲,详细介绍,深刻理解了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思路 在详细介绍了《课程标准》存在问题及修订的七个方面后,崔会长又向我们解说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令我大开眼界,多想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全面掌握教材改革的重点 ①、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叫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即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六年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打好做人底子。

②、教材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内涵

实验教材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价值观;B、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C、体现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D、贴近儿童生活;E、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③、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a、简化头绪,合理编排;b、加强语文实践,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即在教学中做到“六重”:重习得、重发现、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重语感培养。

④、呈现方式有助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a、内容安排:导语(导向)→精读课文(教读)→略读课文(练读)→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发现规律 小结方法);

b、练习编排:富于启发性 引导探究、发现 c、版式设计:图文互补 图文并茂 d、呈现方式: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任务,引导学习,增加了亲和力

⑤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 下要保底: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达标 ▲ 上不封顶:留有选择、补充、创造的空间

▲ 鼓励在生活中识字,开展课外阅读、小练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悉心钻研教材编写思路

新教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注重循序渐进地编写思路。低年级(一、二)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以识字、写字为重点,采取“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教学策略。开始围绕专题组织单元,整合每组教学内容(导语→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年级(三、四)继续围绕专题组组织单元的编排方法,在教学中做到:识字随课文进行;略读课文第一遍熟读,第二遍自读,第三遍讨论交流。千万别串讲。高年级(五、六)继续围绕专题组组织单元,整合每组教学内容(导语→课文→口语交际﹡写作→回顾﹡拓展)每册安排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另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段学习目标,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3、把握教材特色,权衡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写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要把握本册教材要求(教学用书前面的教材介绍)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② 专题的角度灵活多样,突破了“思想内容”的单一模式,增加了语文味儿。选文既保留了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又精选了大量有时代感的课文。

③ 每组前的“导语”,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语”,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读,一方面加强导学功能,另一方面引导自主学习。

④ “泡泡”提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师备课时要格外留意。

⑤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特点、识字方法、写作方法等。“交流平台”侧重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本组学习收获。

⑥ 口语交际,兼顾独白与应对,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由敢说→会说→主动交际;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二是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注重课堂实效,突出双基训练,体现教材新理念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那么,理想的教学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崔会长的生动讲解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堂理想的课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课堂气氛轻松;②学生学习全员参与;③体现以学定教;④教有心得,学有实效,享受成功愉悦,求真、求实、求活。

下面就阅读教学为例,浅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琢磨编者意图,清楚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定位语文知识能力,不要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而要抓住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运用的语言训练点,降低理解内容的比重,减少分析内容的时间和环节,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和内容。第二,精简教学环节,方法教法简练(面对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时间要提速,精讲一篇带多篇,省时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三,抓住阅读教学的四个步骤: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②抓住重点,理解语言;③品读赏读,揣摩写法;④积累语言,尝试写法。第四,设计切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设计模式应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同体裁的课文应有不同的模式。第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抓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a、聚焦学习内容;b、提炼学习重点;c、提出探究问题;d引导学习深入;e、点化学习所能,只要能做到这些,课堂教学一定会得心应手,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大大提高。

7.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七

一、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本质要求

教学究其本质在于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是一种激励行为。有效教学就在于对学生主体行为的激励,也就是通过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行为动力,将教学内容积极地内化为自身的主观能力,然后通过后天的锻炼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逐渐外化成自己的实践能力,是将“小潜力”激发成“大能量”的过程。高中地理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内在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极为突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本质上就是将地理知识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主体行为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多向思维能力的过程。有效高中地理教学是教师将启发式教学纳入到课堂中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从“想学”“愿学”到“乐学”的转换,“乐学”是最为有效的学习行为。高中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实现“乐学”的最为重要手段。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在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而在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激励机制,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学本质理性的缺失

虽然新课改推进了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但是很多教师对教学本质仍然认识不够深刻,教学视为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式行为,教师没有将激励式的教学手段结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质理性的缺失,造成教学效率较低,往往教师和学生很努力,但仍得不到好的效果。

( 二) 教学观念滞后,缺少现代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指导

教学观念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激励式教学观念没有真正地扎根于教师的思想理念中,由于教学任务及升学的压力,教师往往采取以往的高压式教学理念,以一种强迫性的行为引导学生,教学效果不佳。

( 三) 教学模式亟待革新

当前,教学模式上,高中地理教学仍然是黑板模式的地球仪效应,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有的学校引进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将这种模式搬上“荧幕”而已,没有起到情境的创设,不能在课堂上呈现生动立体的内容情境,学生往往听不懂、无法感知自然地理的魅力。在很多内容上,脱离现实生活,大大降低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重点时,以考试为基准,而不是强调这一知识结构的现实价值。除此之外,教师忽视课外实践教学,高中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有深入户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能够理解地理相关知识的内涵,才能够感知地理课堂中呈现的实物。有关天文地理知识,只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深化。

( 四) 考核机制不合理,起不到有效的评价作用

当前,地理教学考试仍然采用卷面的模式,只注重对课本基本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只是对理论的死记硬背,不能有效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能力,考核机制不合理,造成学生情感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的严重失衡。这种考核机制遏制了学生创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很多学生在该种考核机制中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三、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实现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 一) 将激励机制纳入教学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的本质在于对学生潜力的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入激励机制,发挥教师主导作为,激发学生的潜力。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有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潜力。比如,高中课程《必修上册》关于天气环境保护一课,教师可以影像播放的模式,将南极的景象播放给学生,然后利用影片剪辑将冰山融化的情境与《后天》等电影灾难片段穿插在一起,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观后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 二) 革新教学模式,导入多元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革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情境教学、实践观察、问题导入等。比如,在讲述《必修上册》的有关宇宙的内容时,课前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用图画,或者是FLASH以及文字展现对宇宙的印象,在课上分别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三)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效教学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与研究的同时,培养教师使用现代化课件的能力,比如多媒体课件、影像处理等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 四) 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卷面式的成绩考核学生的机制,已然不符合时代评价人才的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这种评价机制的片面不合理性日益暴露。在当代多元、多样、多险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学生多元智能的评价日渐突出。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建立多种评价标准,对学生智力、语言、品德、情感以及动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科学公平健康的评价,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宏观的思想理论支持,高中地理教师应深刻理解教学的本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有效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高中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推动了教学本质回归的进程。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回归地理教学理性,有效教学内容,是各高中院校及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本质要求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实现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

8.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號:G633.8

0引言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的教学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被摆到了首要的位置。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的化学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以提升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然而在现实的应试教育中,高中化学的教学却偏离的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分析和联系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化学方面的创新性明显下降。因此,怎样使得高中的化学教学回到正常的轨道,实现教学的高效性,是摆在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高中化学的有效性教学即指的是,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投入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它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法都提出了新的规定。在这个教学活动中,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1行之有效的提问

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通常都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相关概念的理解给予指导和帮助,而这种指导和帮助多采用提问的形式。故而,实行行之有效的提问策略显得非常有必要。除了在提问中体现出平等学生观,优化提问的气氛以及运用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神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外,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们也要下一番功夫。我们始终要在提问的时候树立一个正确的发问点,它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的重难点处,我们可以常常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讲授油脂那一章节时,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酒店里面的厨师经常用白酒和食醋烹调食物,为什么生活中会流行酒是陈的香这样一句说法?”另外还可以再在问上连续发问,层层深入。迫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思考。比如在介绍氨气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时,就可以向学生连续提出这样的问题:“(1)反应是压力高好,还是压力低好?高温好还是低温好,为什么?”。

1.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以往只能够在高校中看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如今也逐渐走入了高中教学的课堂。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将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其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动静结合带来的视听上的享受,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比如书本上的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多媒体资源利用的实例。由于课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师是无法将雷雨发庄稼的实验在学生面前演示出来的,而借助于多媒体动画,我们却很容易弥补现实条件给我们带来的教学遗憾。在动画中,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雨天结合在一起,并继续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氮,后者随着雷雨天的雨水落下,并形成硝酸。落地之后,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这样等于说雷雨天气给植物又施了一次肥。在动画演示中,反应物之间结合的每一个步骤都会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让学生对于这个过程在头脑中有一个很深的印象。

1.3独立的自主学习方式

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十分有必要,加之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课程,因而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比如在加热石蜡时,我们会得到一种不明的气体,对于这种气体的成分,我并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而是将其以一个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而后学生在下面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比如可溶性,密度与空气的差异,颜色等,从而提出了几套实验方案,有的人提出将其通入到紫色的高锰酸钾和溴水溶液中以验证其酸碱性,而有的同学提出将其收集到一个集气瓶中,并插入一根导管,看其是否能够点燃。还有的人说讲起混入到装有氯化氢的集气瓶中,看瓶中颜色的变化。这样一系列的实验下来之后,学生发现这种气体有与烷烃完全不一样的性质。这时老师在揭开该气体的庐山真面目来效果就会好得多。

1.4合作交流式学习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充当着被动接受的角色,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下,教学的实效自然不高。而合作交流式学习却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不错选择,在合作交流的模式中,教学在小组的讨论中进行,在讨论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集思广益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使得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进而学会多角度地分析化学问题和现象。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牢固地树立起学生的自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并在每一小节的课堂都安排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2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时效性的策略还有很多,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的探索和钻研,努力需求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对策,激发和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无形中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丽.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2]曹军亭.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2(1):4-5.

[3]张志红.论高中化学课程不同模块教学探究度的把握[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45-46.

[4]翁皓亮.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教师版).2010(12):23-26.

[5]刘凤玲.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1(3):175-176.

[6]马瑞敏.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J].华章.2011(19):210-211.

9.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九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

杨文龙

(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中心学校)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它是培养起学生对物理学科认知、探索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可以从课程的导入、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和激励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的导入

1.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滑动和滚动摩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个小箱子,分别用滚动和滑动摩擦的方法来推动,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不同。直观导入法就是通过实物、模型来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学习电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简单的开关、灯泡等必须设备,让学生自己去组装好一个电路,加深他们的理解。

2.情景导入法

将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例子与所讲的内容相结合,更加能激起学生探索物理的乐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带着浓厚的乐趣在学习的,求知欲浓烈,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和激励评价

科学探究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科学的思维去开展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是主体,老师在讲新课前通过设置悬念、猜想、实验这些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培养起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观念,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例如,某位学生在哪一方面取得了进步,一定要适时表扬一下,从正面引导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给出积极的评价,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物理课程是中学时代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文章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个方面,分别是精心导入、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以及激励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希望本文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陈婷婷。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10.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十

准备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为中心,全面发展特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本着深入学习、有断挖掘、勇于实践的态度,切切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从课题的实际出发,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在研究中提高工作质量,在研究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自己的业务能力。

二、主要研究任务

研究任务主要有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备课教案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课堂形式的研究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学期结束时,能使我们初步了解备课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上出精彩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得到更加清晰、有效的教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学生不断提高的同时,老师也能从实践、理论等方面得到提高,做到教学相长。

三、研究措施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应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问题练就教学真功夫。即“学什么”、“怎么学”和“有效吗”,思考与改善自己的行动。

1.要使教师的教学有效,学生“学什么”是个前提性条件。

2.指导学生“怎么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3.全面考量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包括效率、效益和效能几方面。

11.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十一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使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身体、心理和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淡化选拔意识,强化普及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强调学生的 “个性发展” 。再次强调“合作性”教育。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教学应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效教学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虽然不能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教师必须学会扬长避短。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学生从事化学活动的的机会,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解决问题。

1.动手实验——活动性学习

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验,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动手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动手实验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养成动手实验的习惯、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实践活动,凸显活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例如: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应该从高一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开始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探究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多进行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学生实验尽可能进行学生独立实验等。

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化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化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化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因而,化学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优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操作上应注意选材呈现实践性、应用性和发展性;过程要突出自主性、建构性和独创性;结论要体现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并科学调控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例如:氯水成分的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优化方案的探究、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方案设计探究、Fe(OH)2的制备探究等等。

3.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化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化学思想与方法,认识化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和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倡导互动的合作交流学习,要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合理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培养合作的技能、指导合作的方法、优化合作的对象、精选合作的内容、重视合作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通过积极的互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动性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有意识的加强师生互动性学习的教学形式,这种互动式方式中教师通常采用“提出问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探讨”的教学方法。

12.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篇十二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要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果只是采取一种方法且保持不变, 无论一开始有多大的吸引力, 长久不更换方法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例如, 在“耐久跑”教学时, 体育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常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单调乏味地跑, 几个来回下来, 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 导致对耐久跑失去兴趣。基于此, 在耐久跑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穿插图形跑的方式进行,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越野跑、走跑交替”, 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采用“定向运动的方式”进行耐久跑练习等。在实际教学中, 常变换方法, 让学生始终保持兴趣, 而且还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意犹未尽之意。另外, 在体育教学中, 游戏与比赛也是经常被采用的应用面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在“快速跑”教学中, 如果让学生反复进行30米跑、50米跑、100米跑等,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反过来, 如果穿插游戏进来, 比如“抓尾巴”“背向听哨声追逐跑”或者用接力跑比赛等, 便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保证学生的时间与空间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出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 把教师的主导性原则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体育教师在明确教学大纲与任务的同时, 要结合实际,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得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互动教学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度, 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此外, 在体育教学中, 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由问答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进行详细指导, 把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一个学生上, 对其他学生的指导与疑问解答较少, 有时会照顾不全。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原则, 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与空间, 多一些师生互动的时间, 提高互动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能间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要想活跃体育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游戏, 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实现体育的有效性教学。例如, 在组织学生开展“队列练习”这一游戏时, 先让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圈, 然后, 教师再选出一个人开始游戏, 以顺时针的方向或者以逆时针的方向开展。当第一个学生说“立正”做出的对应动作为“稍息”, 第二学生说“稍息”, 对应的动作则是“立正”, 然后第三位学生开始说“向右转”, 做的动作为“向左转”, 依次往下交替进行, 教师还要规定喊口令与做动作时的动作要保持一致, 学生之间的连续要流畅, 不能间隔时间太长, 如果做出来的动作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学生, 要接受五个俯卧撑的惩罚。设置这样的游戏活动开展教学, 既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又把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调动出来, 学生在开展游戏的同时,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组织纪律性。

四、引入竞争是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推进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的时候, 需要坚持的第一个原则是要使得师生共同发展、进步, 第二个原则是对学生要奖惩分明。因为体育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容易通过一些比赛展开竞争, 比如篮球赛、接力赛等。要为高中体育课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加强各小组之间的互动、合作。合作教学侧重点是把学生的团体成绩当作衡量的标准。在实践教学中, 可以采取两组互相监督的方式开展教学, 互相检查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合作学习期间, 小组成员的纪律、表现以及进步快慢等都可以纳入考察的范围之内, 使小组之间形成互相对抗、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氛围。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各小组开展投票选举, 选出最佳小组, 给予必要的奖励。另外, 教师需要把握小组间的竞争强度。体育中很多项目都是可以由竞技比赛来完成的, 比如篮球的学习, 可以通过对抗比赛来实现,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发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不能让学生因为过分看重成绩忽视了参加竞赛的初衷。反之, 如果小组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为一种以提高成绩为唯一目的的竞争,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偏离了当初推行合作学习的初衷了。

有效教学是课堂存在的根据, 也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保障, 在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支持下, 开展体育教学才更富有生命力。所以, 教师要敢于创新, 勇于实践, “以生为本”,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走出低效的教学模式, 让体育课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持下绽放出生命之花, 让体育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优化课堂教学也引起越来越多教育者的注意。对于高中体育学科来说, 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由于高中生受到高考升学的影响, 课业负担较重, 因此,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 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大有帮助。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潘同体.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浅说[J].教育与管理, 2011 (12) .

[2]巧巨辉.浅论体育教师的素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

[3]王君亚.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矫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1) .

[4]周正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S1) .

[5]李炳林.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 (11) .

上一篇:初中学习《宪法》演讲稿下一篇:让孩子的童年飘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