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2024-11-01

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精选8篇)

1.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一

金州新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一、户外广告分类

(一)落地式广告设施:指从地面而起以单个或多个柱体以及用钢结构等材料支撑的广告看板、灯箱、显示屏(牌)、霓虹灯或其它造型广告;

(二)附着式广告设施:指附着于建筑物、构筑物及公共设施和移动交通工具等设置的广告看板、灯箱、霓虹灯或其它造型广告。

二、户外广告按照设置位置和形式分为:

1、依附于建筑物的广告:平行于建筑物的广告

垂直于建筑物的广告

建筑物屋顶广告

2、落地式广告:大型支架式广告

小型独立支撑式广告

立柱式广告

3、漂浮广告

4、其他类型广告:街道公共设施广告

机动车车身广告

大型电子显示屏广告

投影广告

数控霓虹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金州新区总体规划》

《大连市城市户外广告、牌匾设施管理办法》(2002.09.06)《大连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2010年修正本)

二、问题:

1、规划涉及户外广告的类型——立柱式广告

2、范围:金州新区主城区、开发区

全区——七顶山、登沙河、杏树…………

3、现状布局?按照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年限)

4、深度:布点?形式?结构?

5、成果:专项规划?图纸?

6、时间?阶段性方案汇报?

金州新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一、概述

二、调研及分析

三、规划主体思想及原则

四、功能布局

1、城市户外广告发展方向及发展轴线

2、城市户外广告展示节点

3、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集中展示区、一般展示区、严格控制区、一般控制区

4、城市高立柱广告布局规划

5、城市雕塑规划

五、户外广告设置规范

六、配套改造项目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规划背景

二、规划对象和范围

三、现状概况

四、规划依据

五、设计原则

六、规划目标

第二部分:户外广告规划

一、户外广告现状情况统计

二、户外广告现状情况分析

三、户外广告分区规划

2.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二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文化缺失,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城市面貌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丧失特色,千城一面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央强调“要同步保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大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思路意义重大。

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新型城镇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宜居环境建设的精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导则对景观风貌规划的框架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有序的指导了福建省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推进,对试点各地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彰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各地市稳步推进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各家规划单位针对这一领域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研究,编制成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由于《导则》框架及内容的制定需基于普适性原则,但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各类城镇,如何在符合《导则》要求基础上,形成一套既能契合自身特点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又具有一定技术方法“探索”与“尝试”,乃至对《导则》的进一步完善能起到反馈作用,是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下面以《连城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2]为例对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塑造特色进行详细探析:

2项目概况

福建连城县城位于闽西客家大本营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脚下,地域文化鲜明,景观敏感度高,同时连城也是福建省2014年20个“三边三节点”省级重点项目所在市(县)之一,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在新的城市发展形势下,结合自有的山水资源特色,连城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应、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

2.1认知连城

2.1.1盆地城镇。连城四周环山,西侧是平缓绵延的一道山屏,东侧是雄秀的连绵起伏的冠豸山十里画廊,中间是开阔平缓的盆地,文川河在山前蜿蜒绕城而过,属于闽西地区典型的盆地城镇特征。

2.1.2城景相依。冠豸山主峰与县城边界仅1.5公里,在山上可鸟瞰全城,在城内高层楼顶可全览十里画廊美景,属国内少有的城景相依的格局。

2.1.3周边资源丰富。伫立于县城东侧的冠豸山与武夷山一起被人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连城还拥有培田民居、雕版印刷、连城方言、姑田游大龙等重要的客家文化资源,被授予“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的称号。

2.1.4县城风貌是短板。近年来县城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冠豸山前的局部建设也初见成效,但随着传统客家建筑的消逝,新建建筑风格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建设风貌地域辨识度较差,特色不足。

2.2系统营造

总体系统框架形成从总体定位、主题形象、总体结构的宏观把控,到县域310平方公里大尺度望山看水的构建,再到县城自身31平方公里城市风貌的营造,最后落实到以特控区及近中期重要“三边三节点”项目为重点的特控图则(图1)。

3方法探析

在总体的系统营造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景观风貌规划的特色塑造中可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法的运用。

3.1强调关键问题的重点解答。坚持目标和问题的双重导向,针对连城景观风貌最关键的眺望体系、高度控制、建筑风貌、文化挖掘四大问题,提出符合连城县情的解答。

3.1.1“城景相依”格局下的眺望体系探索。基于连城县城与冠豸山城景相依的特征,以“构建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导向,围绕“看什么?在哪看?怎么看?”,构建一套完整的连城城景交融的眺望体系。规划通过“观景点+观景线+观景面”多样化的观景视点体系,以及“借景入街+大疏大密+高度借景”的多元眺望手法,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舒服驻足欣赏冠豸山的场所。

3.1.2“重点受控,适度发展”思路下的建筑高度指引。在城市高度指引上,规划提出从以往机场净空影响下的“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思路转变,通过高度分区控制和具体高层、低层分布指引,引导城市建筑高度在绿心以东重点受控,绿心以西适度发展,新城莲北大道高层集中设置。

3.1.3“闽西客家”地域背景下的建筑风貌特色研究。从县城风貌是短板的问题导向出发,重点研究在客家迁徙文化影响下,连城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传承了北方四合院青砖灰瓦的灰调子,形制上也保留了四合院的中轴对称布局。因此规划提出,城市色彩上以淡雅明快的“雅灰”作为连城总基调,特控区推荐“传统与现代结合,以灰白为主导色,棕褐为辅调色,具有连城地方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以彰显连城的闽西客家地域特色。

3.1.4“城市文化灵性缺失”下的主题节点策划。根据城区内部空间特质,在文川河沿岸策划老城记忆、山城对话、耕读传家三个主题节点,赋予连城记忆以文化点睛式的主题内涵提升。

3.2强调对标的优秀案例借鉴。选择贴合连城特点的国内外优秀对标城市案例,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连城的景观风貌规划理念与景观营造手法。

规划紧扣连城“城景相依”、“盆地城镇”的特点,选择瑞士因特拉肯、桂林阳朔两个案例。因特拉肯与其背后的阿尔卑斯少女峰,和连城有着相似的城景相依格局,桂林阳朔与其四周林立的山丘则形成较好的城景交融格局。本次规划分别从借景手法、第五立面、城市高度、天际线、山前空间、水岸空间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运用。

3.3强调直观的空间模型校核。连城小县城的尺度规模特点,适合通过城市设计及空间模型的运用,对城市高度、眺望视廊等特控图则的控制指引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核(图2)。

规划选取四大特控片区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并在空间模型基础上,对风貌规划与之相关的三边三节点空间、眺望视廊、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等内容进行反馈,形成相对科学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要点,并在特控图则中引予以落实。

3.4强调更高站位的规划反馈。弥补总规层面未能深入的研究,注重从总体风貌营造的更高站位,对相关规划提出反馈。

规划定位上,建议将原先的“闽西重要交通枢纽,旅游度假城市”,优化为“福建旅游枢纽门户,具有国际潜力的旅游休闲城市”,强调其旅游枢纽的地位和级别;总体布局上,建议新增中央公园南段,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打通南北绿廊;规划路网上,在外围形成环状放射路网,最大限度保留老城空间肌理的完整性;建筑高度上,建议除已建或已批待建的小高层项目外,调整原控规中绿心局部地块限高,形成中部以低层为主,外围以多层为主的总格局。

4实施效果

4.1规划理念及手法在当地取得共识。规划提出的“重点受控,适度发展”的高度指引、“老城记忆节点”的策划,“借景入街”“大疏大密”等眺望手法的引入,已经在城市管理者及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对冠豸山前的寸土寸金,也取得了从“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共识,这对连城打造“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具有深远的意义。

4.2规划设计成果在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得到深化。在该规划指导下,县城景观风貌相关的规划与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如《连城西城文教卫生综合服务区意向设计》、《连城县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路段道路景观整合提升规划》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已与本成果进行对接,《老城记忆节点前期策划》正在积极推进中,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道路景观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5结语

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福建省铺开刚两年多,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希望本文能为这方面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连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强化一山一水一城一客的特质,向着“宜居宜游、城景交融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努力,日趋美丽!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Z].2013.

3.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县城的扩容,县城的户外广告如雨后春笋,杂乱无章地生长,栉次鳞比的门面挂满密密麻麻、参差不齐的招牌,五颜六色的霓虹招牌闪烁着挡不住的诱惑。从这些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可以看出一座城镇的文化品位,也可以窥见城市管理的档次。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县城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户外广告设置没有统一规划。最繁华的金三角是户外广告的黄金地段,但广告位设置过多过滥,几座大楼顶的大型喷绘广告,虽然很大,其实并不惹眼,那些喷绘久未更换,显得陈旧、沧桑,一副破败之态。资江二桥桥头有一个大型广告牌,一面是皱皱巴巴的喷绘布,一面是锈迹斑斑裸露的钢骨架,让人感觉一派萧条恶景。白云大道的广告更是杂乱无章,从红绿灯十字路口到与邵阳的接口处,几里路的绿化带,广告牌想立就立,没有统一的高度、尺寸、间距,加上两边灯杆上的,专门设置的大型广告牌,数量上太多,质量上太差,让人看眼花缭乱。

(二)广告内容低俗、格调低下。金三角、大礼堂、资江一桥几处指定户外广告粘贴处,多是关于阳痿早泄、性病治疗的广告、还有良莠不齐的招生广告、各类启事、讣告等乱七八糟的内容,很少有凸显县城特色的公益广告,既不雅观又失庄重,严重损害且县城的形象与品位。还有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地上、墙上、树上用黑漆喷写的“刻章、办证、货款、发票、走私汽车”等广告,关联的多数是违法的勾当,无论是有关部门还是老百姓,对此都很反感;但多年来,这类的“牛皮癣”小广告一直是治不胜治,即使是在整治运动最紧张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彻底消失过。

(三)门面招牌千崭不齐。县城几条主要街道的门面非常密集,每个门面都有招牌,但整个街道招牌高矮、大小、材质,颜色太不一致,有横着的,竖着的,还店铺和单位,既挂横招牌,又挂竖招牌,特别是那些竖牌,根生在墙上,身子却伸在行人道上,整个看上去就一个字——乱。新邵宾馆在新建的十八层大楼上挂出县城最高的霓虹灯招牌,但如今的夜晚只剩下一个“宾”字还在亮。还有许多霓虹灯招牌,缺字少笔划的现象也是俯首可拾。

(四)存在不可预测的严重安全隐患。一些广告公司重内容轻质量,再加上平时管理不到位,使相当一批广告、招牌存在安全隐患,如彩拱门的接电装置,尤其是楼顶广告体积大,招风面积也大,又没有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二、几点建议

基于目前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开拓思路,从根源上找问题,治标更要治本,美化县城的户外广告和门面招牌。为达到这个目的,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城区户外广告规划。要使城区的户外广告整洁有序,制定好规划是必要的,“先统筹规划,后具体实践”势在必然。通过规划,可以明确哪些地方禁止设置户外广告,可设置户外广告的地方应怎样设置。户外广告规划应由政府制定,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二)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要区分不同情况对户外广告进行分类处置。存在问题的、残缺破损的要更换画面;未续期或到期的广告,要及时更新,整治后规范管理;广告设施已审批,而广告内容未经工商部门批准发布的,要督促其完善手续;广告设施未审批,工商批准发布的广告,包括备案的广告,必须纠正并责令拆除广告画面;未经审批的户外广告,工商部门在责令拆除广告画面的同时,以行政建议书形式告知市政部门拆除。

(三)开展门面招牌专项整治。县城主要街道的门面招牌,在制作上要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规格,悬挂方位。建议将门面招牌整治纳入相关部门工作计划,按先易后难的推进顺序,先制订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告信息。要对门面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动员其自行整改。通过整改,要使店面招牌、墙体广告做到规格统一,厚薄一致、上下整齐、左右相接、规范有序,达到“高、齐、平、精、美”的要求。

4.县城规划经验介绍汇报发言 篇四

xx,这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终于迎来了江苏沿海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在发展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的今天,现实把我们推到了迅速作出抉择的历史时空交汇点上。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谋划和选择,xx大城区的空间构想和“弓弦箭”型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为xx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是又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

一、县域空间布局定位

xx大城区空间已被概括为“一轴、两城、三区、四镇”模式,以此为县域东西间的核心,在南北向形成沿机场路和沿临海高等级公路这两条重要经济带,从而形成县域“弓弦箭”型的空间发展布局,其中南北向的机场路沿线包括特庸、洋马、盘湾、兴桥、合德、耦耕、千秋、临海等重点乡镇,是我县过去几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经济带;最近几年来,随着沿海高速的开通,特别是沿海高速接线与幸福大道和金海大道的成功对接,由西向东从海河出发,至陈洋、开发区西区、主城区、开发区东区、新城区、海通和黄沙港以及xx港口一线已成为我县未来几十年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经济带;随着临海高等级公路的成功建设,未来xx县域将形成又一条南北向的沿海经济带,由南向北包括丹顶鹤湿地保护区、xx盐场盐化工经济区、双灯生态工业区、黄沙港海洋经济区、金海岛临港产业区、xx港口产业区,xx沿海农牧渔业区和临海染整集中区,这一经济带的形成,为我县沿海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俯瞰xx大地,临海高等级公路沿海经济带可以为“弓”,机场路沿线经济带可为“弦”,东西向的海河至xx港沿线经济带则为“利箭”,勤劳而又智慧的xx人民正演绎着新的后羿神话,新的宏大篇章已展示在人们眼前。

二、县城功能和特色定位

xx县城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苏北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独特的魅力已使很多外地人印象深刻,县城主城区西至机场路,东至海都路,通过小洋河中间分隔,将形成六大功能片区,每大片区将规划各自的医疗、教育、文体、商业等社区级中心,同时继续强化主城区朝阳街的商贸功能,改造老小区、后街巷,彻底改变主城区居住环境。

在新城区,打造幸福大道公建轴,南北向内环核心商业轴和外环滨水休闲景观轴,组织好水绿交织的城市环境,利用地龙河斜型水网,进一步梳理水系,沿主要水系组织绿带、形成纵横交织的城市水绿网,并在部分锲形水绿地块,安排公共活动服务场所,让优质环境和城市活力共生。在现有水系基础上,再结合地形和城市功能,形成不同尺度的线性河道和水广场,水系岸线自由和几何状并存。以滨河公园的建设为契机,让滨水区活力和城市生活互动,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活需求相统一,在南北向主轴,结合城市发展远近期的可能性,分段规划功能组团,实现差异化建设发展,主要包括商业购物区、都市休闲区、商务办公区、文化会展区、创意研发区等,并根据服务半径,形成每个层次的生活服务中心,包括分街坊紧密生活型邻里中心和区域型邻里中心,使新城区真正建成“临港新城,滨湖新区,服务中心,宜居乐园”。

三、镇区功能和特色定位

以大城区为核心,南以盘湾、特庸片区,北以临海镇为两个次中心,定位特色产业,做大集镇规模,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强化县城周边卫星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整合做大兴桥和新洋农场片区,做大县城南大门;利用火车站场建设契机,建设海河、陈洋物流中心,做优县城西大门;强化耦耕特色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化规模,做特县城北大门;整合海通和黄沙港产业和旅游资源,做美县城东大门。另外,应加大县域西南长荡和新坍片区和县域西北阜余、四明、通洋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尽早启动其南北向交通干道建设,使其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备动力,为未来的发展留足空间,留有余地。

四、村庄布局定位

5.县城三产服务业布局规划设想 篇五

一个地区的一、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构成比重最能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xx和潜力,越是发达地区,三产服务业的比重越高,越是发达国家,越加注重培育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发展xx的不断提高,一、二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了土地、环保等方面因素的约束,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我们过去一直未能重视的三产服务业却最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限的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推进我县的三产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实现全县进位争先的关键且最便捷的举措。

一、县城三产服务业现状

xx县城地处县域核心区位,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各项设施配套亦已基本齐全,可目前县城的三产服务业发展xx与其应有的地位却极不相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布局不合理,零乱而分散,形不成规模效应

上轮县城总体规划规定,以朝阳街为核心,沿人民路、解放路、红旗路、双拥路、振阳街等多条道路布置商业服务业,导致县城中心功能过于集中,用地偏紧,沿道路一层皮布置的商业用地单薄,又做不了大商业,商业布局分散而零乱,没有品牌优势,更形不成规模效应。

2、服务xx差,建设档次低,形不成整体效益。

由于一直未能真正重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全县无论是餐饮、娱乐业,还是商业零售业等整体服务xx都较差,即使某个品牌连锁企业能在短时期内重视自身的硬软件建设,也不能改变县城服务业档次低的现状,高档酒店至今未建,客商不能接待,县城也有很多人也喜欢到周边地区消费,全社会三产服务业GDp比重偏低,整体效益不高。

3、交通压力大,县城形象差,形不成xx特色。

县城不大,但交通却不通敞,特别是朝阳街、振阳街、双拥路等地段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停车场地严重偏少,没有商业服务业的标志性建筑,没有大型高档购物中心,中心商业区的步行街、太阳城管理不完善,脏乱差现象严重,购物得不到满足、娱乐得不到享受、休闲得不到轻松,县城特色不鲜明,水绿景观不能体现,县城区夜生活单调,外来人对xx县城的整体印象不是太好。

二、县城三产服务业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和规划设想

1、以商业布局为例分析商业场所的选择。

不同的服务行业,有不同的布局要求,比如商业服务业,对于商家来说,其理想的区位要求有可视性、易接近性和区域的展示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于消费者来说,进出便利性、安全性和足够的停车场是其基本的考虑因素,综合上述方面的要求,高人口密度和地区发展规划是商业场所选址的背景条件,应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消费者,来分别考虑不同情况的商业场所选址,比如对于冲动型的购物者,应集中以建大型高档购物中心来满足其需求;对于驾车型的购物者,应在交通便利区域建大型综合型超市来满足其需求;对于外卖上门型购物者可在城市中心区外建特色街区来满足其需求。同样餐饮业、娱乐业、物流业以及各类专业市场,也都有不同的选址需求。

2、新一轮总体规划对县城三产服务业布局的分析。

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综合了上述各类三产服务业的特点,对县城三产服务业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

(1)中心商业区建设。

县城中心商业区是县城的心脏,县城的发展离不开其强力的支撑,更需要其提供永久的活力,作为商业中心区其最佳位置就是在县城的核心区位,与其它功能区不能混杂,交通疏散应快捷、方便,人口密度应最高,停车场地、环境景观等都应高标准考虑。因此,我县的中心商业区应以朝阳街和振阳街为中心,向东至双拥路,向西至晨光路,向南至幸福大道,向北至德发路。首先应考虑朝阳街南北为步行街,双拥路和朝阳街东侧以及振阳街西侧或东侧南北向再各打通一条道路以增加路网密度,同时要综合考虑停车场的布局,要不惜拆迁来建停车场,必要时可建立体停车场,通过上述措施来解决中心商业区的交通难问题。其次要加快中心商业区的旧城改造步伐,将朝阳南街改造建设成大型精品购物中心;将永胜小区地段结合景观建设精品连锁店集聚区和大型超市;将现县政府地块建成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使其成为全县的现代化商业核心区;彻底改造县政府西家属区,包括机关幼儿园、供销社和档案局在内整体搬迁,建设大型停车场和休闲娱乐特色街;加快大自然对面体育新村地块的旧城改造步伐,结合建大型停车场并和其东侧的繁华的休闲、娱乐业呼应,继续做大休闲娱乐业;在朝阳南街西侧,整合现有服装厂、医药公司、新华书店和南苑市场地块,结合景观改造,再建一个核心商业片区。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真正做大做强县城商业核心区,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特色街区建设。

中心商业区的功能无可替代,但考虑便民,在远离中心商业区的社区应建设局部次级商业中心,特色街区最能发挥上述功能,作为社区级的商业中心应与中心商业区形成功能互补,不能大而全,同时应具有自身特色。

①考虑后羿公园远离城区,人气不旺,车站周边服务业配套也不到位,可将其沿嫦娥路东、华中工委以南部分建设酒吧等休闲场所。在华中工委以北建设歌厅、桑拿、泡脚等娱乐场所,在公园内岛上,可建设精品特色酒店和高档私人会所和宾馆,其污水通过管道直接排至市政管网。在后羿公园北大门建设儿童娱乐、网吧等人气较旺的活动场所,将后羿公园建成环境优美的城西休闲娱乐次中心,可采取BOT模式运作,统一规划。

②考虑在新城区,以服务于新城区居民为主,在规划中的科技服务中心向北延伸的中间有150米宽的港城大道两侧,南段建金融服务中心、北段建精品商业、大型超市、特色酒吧、茶座、高档酒店、KTV歌厅、浴城等设施,沿北段圆型节点至东侧的支渔港大坝沿街建设以海鲜、河鲜为特色的精品酒店,原则上新城区的所有居住组团不再沿街预留商业。通过上述措施使新城区建设更上档次,更具特色,更显魅力。

③考虑政府行政中心东迁,位于县城西侧双龙境内的上轮总规中预留的政府行政中心地块开发缺乏活力,除应加强该地块的教育、医疗、体育等社区配套的规划建设以外,规划在双山南路,利用现有两侧的长条型地块,以xx东进路改造为示范,融入xx特色,建设一流的特色餐饮、娱乐、休闲一条街。

(3)物流园区建设。

物流园区应依托交通基础设施来考虑,同时不能对交通产生负面影响,对市民生活不能产生不便,但也不能远离市区,增加物流交通成本。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县实际,规划在县城西侧沿海高速入口,陈洋镇东侧建一个综合服务于全县工业经济的大型陆上物流园区;在xx港口、xx河南北两岸、港区西侧,建设以输运港口物资为主的大型港口物流园区;在黄沙港中心渔港北侧,新沿海快速通道西侧建设以输运海产品为主的海陆综合利用的中型物流园区;同时在xx、铁路输港通道和疏港航道南侧,新的沿海快速通道东侧,海通和xx港口之间再规划建设一个集铁路、公路、水路综合运输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中心,有这四大物流中心的支撑,可保证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县人民未来的正常生活需求。

(4)专业市场建设。

专业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是三产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其建设xx和规模最能体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其布局应交通快捷,方便市民,同时又与周边和谐协调,并能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县城的现状,围绕机场路和高速接线以及幸福大道节点,充分利用新汽运中心的有利条件,在幸福大道南,机场路西建五金市场和农资市场;在幸福大道北和机场路西以及幸福大道南,战备河以东,规划建设汽车销售和维修的专业市场;搬迁原县城中心朝阳街的南苑招商场,以减轻县城中心交通压力和消防隐患,在新客运中心西侧建设综合小商品市场;在小洋河以北S329射阜淮线以东,合兴小街以西充分利用水运条件建设钢材和建材综合市场;做大温州装饰城规模,向南可扩至红旗路向北可扩至德发路北,双山路以西,合德镇工业园区内,将其建成全市一流的装饰城;充分利用富民农产品市场这一重要载体,在县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建设大型农产品市场,并向棉花交易市场、中药材交易市场等领域延伸,使其功能更加齐全、合理。

三、几点建议

1、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要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三产服务业的发展。

2、要从体制上创新抓好三产服务业,要有具体的激励、扶持发展措施,如何吸引农民进城,如何迅速做大县城,要尽快破题。

3、要从组织上保障三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要有一套过硬的班子专抓三产服务业,从规划建设,到洽谈招商,很多相关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因为三产服务业是阳光产业,高回报产业,没有土地和环保的约束,更没有后遗症。

6.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六

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 娄美华

2011年10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10月中下旬,财经工委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相关部门汇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县城规划体系完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建设规划部门高度重视县城各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在仙居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着重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特色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县城规划体系,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加快规划编制,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一是高度重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仙居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10年1月经市政府批准,规划明确了县城建成区的范围、面积、功能分区、建设用地规模等主要指标,为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特色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覆盖城区全境。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各项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的保证。我县县城规划区分为16个片区进行规划控制,目前,仙居新区一期项目单元控规等9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三是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近年来,我县加大了专项规划的编制力度,先后完成了县城交通体系、县城住房建设、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的编制报批,县城绿地系统、地下管线、科教文卫等专项规划已完成讨论稿。

(二)深化规划研究,规划内涵不断丰富。一是开展了中心区区块规划研究、仙居新区规划研究、县城建筑风貌色彩景观规划研究、县城城市综合体及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研究,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打下了基础。二是开展县城现状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地下管线及综合管沟的探测工作,建立起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和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为各项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三是重视城市特色,进一步丰富规划内涵。起动了县城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完成《仙居新区一期项目城市设计》、《县城建筑风貌、色彩景观规划》、《仙居县绿道网总体规划》等规划。

(三)加强组织领导,规划管理更加规范。加强了规划的组织领导,建立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各项规划的审查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县城各类规划的报批、变更程序。注重《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提高了全社会规划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有全覆盖。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规划许可都必须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但我县县城16个片区中有7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有编制,一些建设项目因缺乏规划依据难以审批。二是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没有编制。《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并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城乡建设计划。近期建设规划应当经城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而我县县城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还没有开始编制。三是专项规划滞后。地下管线、科教文卫专项规划已编制但未审批,县城人民防空、城市防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还没有编制或急需调整。四是城区村庄规划过度为社区规划比较困难。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不编制村庄规划”。而在该条例实施前,我县城区大多数村的村庄规划都已编制完成,因已有村庄规划变更为社区(居民点)规划的具体政策、办法没有出台,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及“立改套”等工作的开展。

(二)规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如没有结合县城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物流设施,城市综合体等现代城市建设项目在总体规划中没有安排,一些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项目落地比较困难。二是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专项规划科学性有待提高。有的规划编制单位以图上作业为主,实地勘察不够,规划的实际操作性不强。有的部门规划意识不强,在编制规划或规划征求意见阶段思想不够重视,对涉及本部门、本行业未来发展的规划没有深入研究、认真思考,提出意见建议,规划通过后在实际实施阶段才发现规划不够科学合理。三是规划不够透明。《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期限不少于三十日”。我县的部分规划报送审批前没有公告,或公告期限不足三十日,公共参与较少。

(三)规划严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规划多变。如总体规划涉及的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选址多次变动。二是缺乏社会监督。各类城市建设规划通过后向社会宣传不够深入、全面,群众对规划缺乏准确、详细了解,难以进行社会监督。三是对违反规划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违反规划现象屡禁不止。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规划意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标语牌、宣传栏、专题讲座、现场咨询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城乡规划知识,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规划意识,营造自觉重视规划、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重视各项规划的编制,加快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一要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继续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力度,尽快实现控规的全覆盖。二要抓紧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对已经编制的地下管线、科教文卫等专项规划要抓紧修改完善,争取早日批准;对尚未编制的城市防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民防空等专项规划,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抓紧会同建设规划部门共同组织编制。三要做好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加强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动态衔接。按照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五年建设要求,逐年编制城市项目建设计划,不断增强城市建设的计划性和项目安排的系统性,提高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四要高度重视城区村庄规划与社区规划的衔接。重视研究解决省条例实施后,城区原有村庄规划向社区规划过度的政策、办法,为新农村建设及“立改套”工作创造条件。五要抓紧完善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并争取早日审查批准。

(三)进一步重视规划质量,不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原则,加大规划投入,注重规划研究,聘请高资质的单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点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要综合考虑县城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力求做到特色鲜明、富有内涵。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深入实地勘察,加强规划衔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适应中心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对临近的村庄(居民点)规划进行综合考虑,以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基础设施,提高规划档次和水平。要进一步重视基础测绘工作,加快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为各项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努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秀的规划设计、管理队伍,为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质量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7.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七

着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县城发展迅速,规划区内农村由于地理环境等优势,经济发展相对快速,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要求改建、新建房屋的愿望更显得强烈。而县城规划区内农民由于受规划、土地指标等严格控制,农民建房相对来说也更难。因此,如何探索建立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的有效机制,切实破解农民建房难题,既使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居者有其屋”,又使农民建房能和谐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当中,必须摆上当前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一、解决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平安云和”创建工作的需要

解决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难问题有利于消释农民多年积淀在心里的重负,腾出更多精力与时间放开手脚寻求致富门路。如不及时解决农民住房困难问题,就等于是在抑制他们的诉求和愿望,使政府背负“叶公好龙”的负面印象。事实上农民住房难的负效应也正释放出来:一是群体上访的增多;二是给正常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等工作带来困难;三是滋生和蔓延未批擅自占地建房现象;四是恶化干群关系,影响政府权威和形象。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目前,云和县城规划区内农民住房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由于人口众多、规划滞后、土地资源紧缺等原因,规划区内农民住房难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部分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十分困难,有的甚至一家三代人同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良好的人居环境对农民住房困难户来说还是一种奢望。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农民建房难题。

(三)建设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解决农民住房困难问题既是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完成国民收入再分配任务、实现市民福利最大化、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体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住房问题又与安居乐业高度关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四)顺应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本身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整体升位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激发农民主体活力,满足农村消费需求,改变农民生存方式,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顺应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也为城乡联动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通过各种切实有效措施的施行,云和县城规划区内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规划区内还存有为数不少的住房困难户。2006年,规划区内农民总户数为8455户(总人口28389人),人均住房占地25㎡下的困难户有859户,占农户总数的10.15%。其中,因城市、土地、水利、交通规划控制及缺少耕地指标等政府原因造成的住房困难户有593户,占总农户数的7.1%,大量的住房困难户上访和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增加均与此有关。归纳农户住房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各种规划相互之间衔接问题给农民建房造成障碍。近年来,“规划是龙头”的思想在我县已基本形成共识。因此,各部门都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建设、国土、水利、交通及工业园区建设等各类规划也随之完成编制。然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之间又因为编制部门不同和编制时间有前有后而存在着很多相互不协调的地方。比如某一地块,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为建设用地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规划为基本农田用地,交通部门又规划为交通用地,造成该地块农民即使有建房的资金和土地也建不了房屋。此外,一些规划的制定,也导致某些地块、村庄的农民不能拆建、新建房屋,因为他们所在位置已经被规划为其他用途。

二是“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间接私有使部分农民建房用地难以调整。不少农民存在着“谁耕种、谁所有”的观念,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观念淡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概念和界限模糊。根据规定,只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建设留用地或待置换用地才能用于农民的建房。据调查,我县规划区内目前提出建房申请并符合申请条件而无法审批建房的大多都是因建房用地无法落实造成的。不同一村(组)村民之间的建房地基难以调整,就连同组村民,乃至亲兄弟之间都难以调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土地承包时,由于绝大部分村缺乏规划实施的前瞻性,都已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土地发包给农户耕种,给农民建房用地的调整带来难度。按照《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林地的承包期则更长,并且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一般不得收回和调整承包地。这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私有化,使农村建房用地难以调整。

三是农民建房审批程序繁琐,时间长,手续多。县城规划区内农民要想申请建房,按目前的程序

有如下环节:首先要经过国土部门确定土地建设指标;其次国土部门在镇人民政府、所在村的村两委配合下,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使用指标的建房户;然后国土部门对建房户建房地块进行公示;第四步由建设部门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勘察,确定该地块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若符合规划要求,则进行公示;这些程序顺利完成后,还要由建设部门提供“一书两证”,国土部门提供土地手续,建筑设计部门提供符合要求的建筑设计图纸,测绘放样部门按规划要求定线放样后,农民才能新建房屋。如此繁琐的程序下来,少则几个月,多则近一年的时间,再加上有些村里、乡(镇)政府及审批部门对建房审批主观随意性大,宽严无度,想批就批,不批就压,造成多数村民对建房审批产生不满。由于条件严,程序繁,时间长,审批难,“托关系,走后门”现象屡见不鲜,违章建房也时有发生。

四是农民因自身经济等因素导致无能力建房。农民的经济收入近年来虽大幅提高,但是,由于大多农民收入来源单一,家里人口众多,甚至还存在老弱病残者,收入只能用来维持日常开支,根本没有能力去考虑建房。另外如巧云等村的不少农民因早年承包地已被悉数征用,而无地建房。现在就算想买地建房,也因高额费用变得不可能。

五是建房指标落实不到位。2006年,我县通过建房用地指标下达到乡镇、村的方式,想解决部分无房户和缺房户的的建房问题。但部分村两委在分配农民建房指标中存在明显政策偏差的问题,不执行“首先确保无房户、优先安排缺房户”的原则,部分有房村民“托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得到建房指标,使得真正无房户、缺房户的住房问题不能及时得以解决,甚至少数村采取全体村民抽签的方式来分配农民建房指标,这样,势必扭曲了政府的保障性政策,造成有房户和无房户之间的利益矛盾,增添了不和谐因素。

三、解决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难问题的对策措施

县城规划区内农民住房困难问题已成为我县上下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通过何种政策理念及行政手段来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切实做好规划区内规划的修编工作

正确处理规划与民生的关系。在制订各项建设规划时,对因规划控制而引发的民生问题,要同步考虑,提前落实配套措施,不能为规划而规划。制订规划要走专家路线,要尊重民意,使各项规划反映和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要努力提高规划的透明度,规划编制的全过程以及规划编制完成后,要公之于众,使人民群众对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开发时序都能及早了解,心中有数。规划制订后,要抓紧组织实施,决不可以长期控而不用,控而不批。从我县的情况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衔接是导致规划区内农民建房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下一步建设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要以县域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规划的修编工作,努力实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农民建房政策

《云和县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管理试行办法》虽已经在2006年出台,但该政策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妥之处,要进行修改完善。比如按人口数确定用地指标的标准、房屋的面积及户型要求等。而且《云和县农村村民建房审批管理试行办法》只是一个纲领性的条例,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制定相关措施来配套执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要兼顾整体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体现其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深入实际,不搞一刀切,特别是涉及建房规划选址、土地流转调剂、用地指标落实等具体问题,更应充分体现政策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土地用地指标的管理和使用

要把极其珍贵的土地用地指标落实到真正需要房屋的困难农民手中。出台严厉措施,制止目前存在极个别的土地用地指标被当成商品,在农民之间交易买卖的恶劣现象。要改变土地表面是集体所有,实为“个人私有”的现状,让村两委真正有权力去让土地在不同队(组)农民之间流转起来。下一步,要探索集中地块,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新型农民建房模式。即由村两委牵头,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配合支持,通过置换、调剂等手段调整出一块土地,统一用于农民的建房需要,以后,该村需要建房的农民,依次安排到该地块,不允许农民之间进行不合法也极不合理的土地私下“买卖”。

(四)加大农村经济特困户的住房救助力度

对农村中的经济特困户,要研究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立“住房帮困基金”。对于特困户自筹资金新建或改建住房的,应免收相关费用,并鼓励有条件的镇、村组织,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补助。对无力建房的“双困”户,可以镇、村为单位,建造一批“廉租房”,供暂时救急过渡;也可对村内有些农户新建住房后闲置的空旧房屋,通过折价收购调剂,安置一批无力建房的无房户、危房户,待有条件时再来重新安排。

(五)探索建立农民建房的专门服务机构

针对农民建房审批程序繁琐,时间长手续多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机制灵活,管理严格,程序简化,服务效率高的专门机构来负责。农民建房审批从该专门机构开始也从该专门机构结束,该专门机构还应该规定办理每个步骤的时间、定期公开办理情况等,真正做到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都有章可循、有事能行、有行必果,真正让农民建房问题在只要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及时办理审批手续,顺利建房。

(六)严厉查处违法违章建筑

8.县城户外广告专项规划 篇八

彰武县人民政府

以前,彰武县房地产始终处于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状态,无论是自身发展的速度,还是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都不是很明显。近年来,彰武县着力改变这种状况,坚持把发展房地产业作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做强地方财政的一个主导产业来抓,科学规划,打造空间,优化环境,完善配套,规范运作,使我县房地产业步入了规范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彰武县城乡建设局作为全县房地产业的主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经营城市的理念,牢牢把握发展房地产业这条主线,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行、管理和服务并重的两个方针,逐步强化开发项目、开发资质、开发经营三项管理,在彰武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四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喜人成果。

目前全县已有房地产开发企业9家,均为四级资质; 2003年至今全县共开发土地70.83万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金1.7亿元,收取配套费2000万元,拆迁房屋2300户,计37.46万平方米,土地净收益达9100万元;仅2006年以来,全县房地产投资总额就达3.23亿元,房地产税收年均增幅达29.1%。

一、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在突显规划作用中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

城市建设必须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发挥其“蓝图”作用,保证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避免决策的主观性、随意性及决策不当导致的盲目建设、无序建设。几年来,彰武县城乡建设局牢牢把握了这一点,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主线,坚持“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的规划理念,不断拓展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积极调整城区产业布局。先后协助国内知名的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为沈彰新城编制概念性规划。占地50平方公里的沈彰新城将为我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先后完成彰武林产品加工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彰武东六工业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达20.87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县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完成了大型超市和星级宾馆的规划设计。规划选址在解放商场后平房区至畜牧局所辖的长方形地块,规划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平方米,除建设大型百货超市和星级宾馆外,配套建设商业步行街,步行街长400米,宽为25米,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在城市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完成四中开发、屠宰场选址、火车站改造、客运站选址等规划设计任务。通过这一系列规划的龙头先导作用的发挥,初步形成了我县“工业进园区、商业进城区、居民进小区”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县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商品房地产“三箭齐发”、全面升级,成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规范运作,净化市场,做大做强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这个收益,前提必须是公开透明,严格管理,规范运作。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全面实施了土地市场和建筑市场整治,建立完善了土地交易招拍挂、政府拆迁、净地出售、开工许可、销售许可等一系列房地产开发新规则,严格了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开发税费征管,使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得到了全面规范,显化了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应该说政府拆迁、净地公开招拍挂,打破了房地产业发展的竞争壁垒,消除了外地投资者的畏惧心理,打开了外地投资者进入彰武投资兴业的大门,新民等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到彰武投资,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也开启了彰武住宅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

三、坚持走“以城养城”、“以城兴城”之路,在发展房地产业中促进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政府实施对出让土地征收拆迁为主导,采取货币化、回迁安置等多项保障措施,使被征收拆迁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回迁安置楼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拆迁户需求,保证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几年来,共拆迁2300户,拆迁面积37.46万平方米;二是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6年来,“以城养城”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县人民大街西段、柳馨家园、老城街、建设街、东环路等多项开发建设,共建楼房249栋,建筑面积78.58万平方米,目前全县住宅楼人均建筑面积达32.3平方米;同时,先后完成了中心转盘、文化广场、天歌广场、体育休闲广场、实验幼儿园小区广场等五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广场建设,新修油路13.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58基,新植绿化大树6000余棵,供水管网改造170千米、新铺设排水管线32千米;三是通过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带动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中介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拉动彰武经济的发展。

四、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在加强管理中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房地产开发的调控政策,及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平房区改造力度,确保全县商品房价格平稳上涨;二是针对全县房地产市场实际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实行整顿清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全县房地产市场健康规范地发展;三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全县物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相关部门和社区联合加大对物业小区的管理力度,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上一篇:版二手房买卖合同下一篇:论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