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选址问题

2024-09-18

基站选址问题(精选5篇)

1.基站选址问题 篇一

关于不利于基站选址因素总结

针对目前基站选址困难对对部分非客观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更利于开展基站选址工作。

一、目前使用的租赁合同版本过于严谨,80%以上的业主都反映了该合同大部分都是维护公司利益,对业主要求苛刻。现将业主提出意见、疑问和不满意较多的条款简单分析:(1)第三条:双方责任和义务中B合同中的义务的5小点“„„否则,甲方对乙方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大部分业主都认为这个条款苛刻,非常不合理。从现实情况看,的确业主没有必要为了收取出租场地而承受巨大的“连带赔偿责任”。(2)第三条:双方责任和义务中B合同中的义务的第6小点“„„除不可抗力外,如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通信设备损毁、失火或其它损害的,甲方应赔偿乙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3)第四条:违约责任中的第3小点“若甲方违反本合同第三条.1.(1)约定的,应按本合同总金额的5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业主认为与之对应的乙方即移动公司中关于违约责任的条款没有一条是设计赔偿50%的,认为这非常不公平与公正。(4)第四条:违约责任中的第5点中第1小点“在租赁期内,甲方未经乙方同意单方提前解除合同的,应赔偿乙方由于基站搬迁及合同不能继续履行而产生的一切损失”。业主普遍认为一切损失概念含糊,对业主方非常不利,业主十分被动。以上内容是关于合同条款方面存在较多疑义。

二、合同的形式单一也存在局限选址的一方面因素,例如有些公司或单位为了避免缴税带来的麻烦,不希望以租赁合同形式签订合同,更加倾向于使用管理费用的合同形式,但目前公司已经禁止使用管理费合同形式,造成了选址洽谈的被动局面。

三、设计院也是影响到选址成功与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或一些特殊情况,区内某些地方选址存在重重困难,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选址洽谈才可以落实一个站点。这就要求设计院在勘查站点过程本着认真、负责、细致和灵活的作风和态度进行,做到既要安全又可以保证不轻易否定一个选定的站点。从今年设计院勘查的情况看,目前设计院选派的人员在经验和能力方面均有所欠缺,例如容桂文明路,新设计院通过两次勘查均认为该房屋结构存在问题,不能够建立10米以上的天线,但由省邮电设计院进行的勘查却可以有可建12米或15米支撑杆两种方案可选。如果采纳了新设计院的意见,容桂文明路建立基站将被搁置,并且由于该区选址的特殊性,计划在此建站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得到落实,所以要求设计院在勘查站点中,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以保证选址工作的有效。

四、监理公司监督力度不够,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没有作好也是影响选址成功的因素。因为目前很多地方人们对基站的反应普遍比较敏感,建立基站要全面考虑和权衡各方面因素,例如在居民敏感区域建站,监理公司需要协调好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时间,尽量做好注意保密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尽力去解决问题,以保障基站的施工建设工作顺利完成,也是保障选址的重要条件。

2.基站选址问题 篇二

关键词:无线基站,蜂窝,网络质量

0绪论

由于“两化融合”的推进、城乡建设的发展、用户需求的提升, 以致移动通信基站需要经常性调整布局、增加基站、优化配置, 近几年各城市纷纷将移动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本文主要讨论移动基站选址的主要技术要求。

1 基站选址技术要求

无线网络基站选址对无线网络的质量和发展影响重大, 在选址时应全面考虑各方因素, 包括网络结构要求、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求、网络覆盖要求、无线传播环境要求、干扰规避要求等等, 而网络结构则作为技术上首要因素来考虑。

1.1 网络结构要求

标准基站站址分布呈标准蜂窝网络结构[1]。实际选点过程中, 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要求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 在密集覆盖区域尽量小于站间距的1/8。对于密集市区, 楼房密集, 高层建筑众多,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复杂, 具体站点位置不能简单根据是否满足偏离要求来判定, 这个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对于高速公路、农村及开阔地, 站址受地形起伏、业务分布等因素影响, 更需因地制宜进行选取。

1.2 业务分布要求

基站站址在满足网络结构要求的前提下, 应靠近业务热点区域, 与业务分布应基本一致, 基站扇区方向应指向业务热点区域, 以便更好吸收话务, 满足业务需求。

站址选择要满足中长期网络发展需求, 还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发展动态。

1.3 网络覆盖要求

基站站址选址应满足网络的覆盖要求, 选址应按照密集市区→市区→高速公路→郊区乡镇的优先级进行, 并注意在密集市区和市区进行成片覆盖, 注重大客户区等重要区域, 对重要旅游区也应适当考虑。

1.4 无线传播环境要求

基站选址中站址选择高度要求符合覆盖要求, 要求基站天线主瓣方向100米范围内无明显阻挡。建议候选站的建筑物高度、天线挂高要求如下表所示 (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

1.5 干扰规避要求

基站站址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干扰因素, 保证必要的空间隔离[2], 比如避开雷击区、大功率无线电台、雷达站以及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等干扰, 确保基站能够正常工作。

为规避干扰,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扇区天线与无线电台或雷达站天线相对。当站点可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共址时, 保证必要的空间隔离;在避免天线相对的前提下, 水平隔离要大于5米。

1.6边界协调要求

边界区域指的是各地市接壤的区域, 该区域的站点规划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用户的网络选择, 导致用户漫游问题[3], 然后直接导致用户投诉, 影响网络形象, 再而导致网络资源的重复投资和浪费。因此无线基站选址应该满足边界协调要求。

无线基站的选址边界协调的总体要求为:

*应从提高用户满意度的大局出发, 相互协调, 统一考虑。

*应结合相邻地区的边界区域的地形地貌情况、用户分布情况和用户话务情况, 做到既确保本地区的网络服务要求, 又确保用户能够得到连续服务。

边界区域通常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区域地势平坦, 信号控制较困难, 而边界区域人口众多, 用户分布多且广, 人员在边界区域活动频繁, 与相邻区域的联系渠道多种多样。

情况2:区域地势复杂, 以高山为主。与相邻区域的联系渠道主要是交通干道上的用户。

对于情况1, 由于用户众多, 因信号越界, 导致相邻区域的大量用户经常处于漫游状态, 将会导致用户满意度的下降。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站选址和边界协调, 对无线信号的传播的有效控制, 力求减少边界漫游区域或者尽量把边界漫游区域落在空旷无人居住的区域。

对于情况2, 由于地形以山地为主, 地形复杂, 边界区域本地用户较少, 基本上为交通干道上的路过用户, 用户关注的问题主要是能否得到完善的覆盖, 因此对于此类情况, 需要通过合理的基站选址和边界协调, 在确保信号不过度越界的同时, 保证相邻地区的边界区域有充分的重叠覆盖区域, 为用户提供连续覆盖。

2基站选址实施建议

无线网络建设不是孤立的, 需要依托于城市建设、市政发展等相关配套的发展, 外部因素的发展会带来无线环境变化以及业务需求变化, 使建网初期所规划的站点偏离所期望规划预期, 如站点新建时所期待的覆盖范围已经随着高楼的新建等原因发生了变化。因此, 运营商必须将无线网络的建设及优化与市政规划结合, 而市政府作为监管和指导部门, 也要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进行监管、指导, 并在合理的范畴内提供相关支持, 从而减少投资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电磁污染, 有效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标, 彭木根.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导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

[2]朱里奇.基站与无线覆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基站信息输入遇到问题 篇三

1基站技术信息管理

1.1基站等级

北京联通基站等级分为四个等级:VIP A类站 B类站

C类站 系统给出的选择里面没有 1.2基站时间

不详,无从查起 1.3所属工期

不详,无从查起 1.4施工单位

不详无从查起 1.5经纬度

联通所给表格,个别基站不准确,大部分基站给出两个经纬度,不能确定哪一项是准确的 1.6海拔高度

不详,没有工具具体测量 1.7供电联系人,供电所属区域

不详,无从查起 2G主设备

2.1 罗列站编号

不详,无从查起

2.2 占用DDF架2M端口

不了解,无法统计 2.3是否带直放站

不了解,无从查起

2.4逻辑载频配置,物理载频配置

不了解,无从查起 2.5 2G BBUB版本

不了解,无从查起 2.6 2G RRU

2G类型,无具体选项,整个表格无法录入 2.7 上下行光缆类型

不了解,不知如何选择 2.8 2G BTS

不了解,无法统计 3 3G主设备

3.1 占用DDF架2M端口

不了解,无法统计

3.2 逻辑载频配置,物理载频配置

不了解,无法统计 3.3 3G GPS天线

不了解,无法统计

3.4 3G BBU 版本,使用光口数量

不了解,无法统计 3.5 3G RRU 3.5.1 3G频段

不了解无法统计

3.5.2 3G类型

无具体选项,无法录入,整个表格不能正常录入

3.5.3 上行连接光口

不了解,无法统计

3.5.4 上下行光缆类型

不了解,无法统计 3.6 3G单板信息

不了解,无法统计 安全系统设备管理

4.1 灭火器管理

绝大部分基站内无灭火器,有灭火器也由于标签脱落无法统计基础信息 4.2 温湿度计信息

绝大部分基站无此设备 4.3 照明灯管理

无标识,由于安装在房顶,统计不变,未曾统计 4.4 应急灯管理

未曾统计 电源系统设备管理

5.1蓄电池信息:单体标称电压 单体标称均充电压 单体浮充电压

不了解,无法统计 5.2 稳压设备信息

基站无稳压设备,无法统计 5.3交流配电箱信息:型号

无标签,无法统计

5.4 其他设备未曾统计无法录入

传输系统设备管理

未曾统计,无法录入

空调系统设备管理

7.1空调管理:类型 制冷量 制热量

未曾统计无法录入,整个表格不能录入 7.2 节能设备管理

基站无节能设备,无法统计 7.3 加热设备管理

基站无节能设备,无法统计 监控系统设备管理

不了解,未曾统计 接地设备管理

未曾统计,无法录入 天馈系统设备管理

未曾统计,无法录入 基站电池管理

11.1 电池电导内阻 电池充放电月度信息 电池在线放电测试

未作操作,无法录入 基站耗材使用记录

4.基站拆除敷设光缆问题报告 篇四

翠竹M基站所在位置是**区翠竹街道翠竹路1120号**大厦,因业主方大楼拆除,所以需将基站拆除。首先需将基站的传输先拆除,且将原光缆恢复,以下为翠竹M基站传输光缆割接的具体问题反馈:

1、11月26日传输收到无线的需求翠竹M需拆除或搬迁基站,所以监理先安排了设计院勘察出拆除基站的传输光缆割接图2、11月28日设计院已勘察出图3、12月5日已确定翠竹M为拆除站,于是将翠竹M拆除的光缆施工图纸给中南元建,并电话通知中南元建施工,并要求12月18日必须将传输拆除

4、期间,经过多次的电话催促,于12月13日已做出光缆割接方案,计划18日凌晨割接,但光缆还没有进行敷设

5、根据图纸施工,中南元建反馈存在一条288芯光缆需走电信管道735米,无法敷设,监理已反馈移动领导帮忙解决6、12月14日由于涉及到走电信管道,暂无施工证的前提下,经监理单位多次协调,在移动领导的帮助下,中南元建已同意尝试敷设该段光缆

7、中南元建计划16日凌晨进行对288芯光缆的敷设,在光缆敷设前监理多次电话与中南元建施工单位沟通,要求必须注意施工的注意问题,如安全问题等。

8、12月16日早上8点多收到中南元建单位负责人的电话,表示涉及到一条翠竹M-水库二D288芯光缆需走电信管道735米,昨晚施工队伍已经布放了400多米,因需存在电信的密码井,剩余的300m施工队伍无法敷设光缆过去,于16日已汇报移动领导。16日下午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设计院再一次到现场核实是否存在密码井问题,以及寻找新的路由来解决,在现场电信井确实上了密码锁无法打开,于是重新寻找新的路由,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新的路由。监理当天将结果反馈给移动领导协助处理。且导致计划18日凌晨割接需推迟。

9、12月17日移动领导与施工单位初次与电信沟通,允许我们敷设这段光缆,并已确定能在19日凌晨可进行光缆割接。

10、12月18日中南元建与电信人员造假证件,并协调处理,且当天已协调处理完成,但由于造假证件时间已晚,导致当天无法敷设光缆,计划19日凌晨光缆割接再一次推迟。

11、12月19日在中南元建再一次敷设光缆之前,监理与中南元建再三强调因为走的是电信管道,并详细说明了施工的重要以及安全交底等注意事项,为此中南元建再一次到现场敷设光缆。在下午下班时间,监理再一次电话通知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要注意今晚的割接注意问题以及工作安排时,却遇到施工单位反馈光缆无法敷设过去,且被电信人员阻止施工并没收施工工具,施工单位反馈原因为当时电信施工证没有携带。监理于当天反馈给移动领导协助解决,并同时对中南元建进行扣分考核处理。再一次导致无法在20日凌晨进行光缆割接。

12、12月20日中南元建负责人表示今天找了公安局协助处理,并表示今天一定能处理完成,于20日下午却遇到施工负责人的反馈还是无法施工,需移动领导与电信协调,于是监理联系了移动领导反馈情况,才知**正无法敷设光缆原因为中南元建在12月19日,施工队伍在现场敷设光缆时,施工人员在电信的井内抽烟,当场被电信人员抓住,电信人员才阻止了我们的施工。又一次导致翠竹M光缆割接推迟。

13、12月21日再一次联系中南元建负责人的要求详细说明这一问题情况的报告,但是负责人却推搪为中南元建的领导在处理,于是监理再一次联系了中南元建的经理,要求一份详细说明这一问题情况的报告,却反馈为这个时间为他们领导在处理,报告迟点发送给我,但是目前已经16:30分却没有收到中南元建的任何报告和电话。于是监理再一次联系中南元建领导,中南元建表示这条288芯光缆能敷设过去,但需等移动领导的通知,具体于明天早上反馈。目前为止,监理已电话多次催促,还是没有收到中南元建对翠竹M的问题报告。

以上为翠竹M拆除站的具体情况,请各位领导知悉。

鸿大监理:熊尚康

5.基站选址问题 篇五

1、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3.充电‛是否要求电池组具备充电限流功能?

答: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3.充电是说明充电方式,本次一体化电池作为开关电源系统备用电池,不要求一体化电池组具有充电功能。

2、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4.恒流放电‛是否要求电池组放电电流达到1C放电(含不含BMS)?

答:按照试验要求本次试验是单纯电池进行1C(A)放电,但对一体化电源要求是整体能进行1C(A)放电,样品应该满足此要求。

3、附件测试项目中的2~10项 试验时,电池组带不带BMS?

4、答:本次试验2~10项是将带BMS一体化电池中BMS分离后举行对电池试验。

4、《检测委托书》是不是要自己编写,有没有规定格式?附件2中,只有《样品信息表》。《检测委托书》是否由厂家自己编写?

答:《检测委托书》厂家不需要编写,但是《样品信息表》需填写完整。

5、《授权函》有没有规定格式,是否由厂家自行出据?

答:《授权函》由厂家自行出据,没有规定格式。

6、附件2《样品信息表》中 ‚样品编号(中国电信统一编号)‛那里获得?

答:样品编号与厂家无关,厂家无需填写。

7、将‘样品信息表’电子版用E-Mail方式寄送电源质检中心联系人。没有电源质检中心联系人电话及邮箱?

答:请将 ‚电源质检中心联系人‛ 更改成 ‚样品管理单位联系人‛。

8、<<2012年中国电信磷酸铁锂电池(带BMS)集中采购入围检测样品送检通知>> 中1.1.‚

3、BMS应具有单体电池电压的采集及电池充放电容量功能,提供通信接口及上位机软件(能读取电池试验过程的充放电单体电压、总电压、充放电电流、充放电容量、温度等记录数据,并且能够通过软件对BMS的各项参数进行设臵)。

问题1:能够通过软件对BMS的各项参数进行设臵:是设臵报警阈值吗?

答:如果BMS对各种告警值及其他参数可设臵的情况下,通过提供的上位机软件能够设臵,(例如:电池组欠压告警,如果欠压值可设臵,应能通过提供的上位机软件设臵),目的是能顺利完成测试。

2.磷酸铁锂蓄电池产品测试要求中

2.1.容量测试

问题2:容量一致性,是否需要现场测试,如何测试?

答:请仔细阅读附件的说明部分,容量一致性测试是将带BMS一体化电池中BMS分离后进行对电池组的各单体电池容量进行测试。

2.2.监控功能中:

问题3:电池组失效告警,是否需要现场测试,如何测试?

答:在YD/T 2344.1-2011标准中对‚电池组失效‛没有明确定义,如果将‚电池组失效‛理解为没有电压输出,可以用检测电压方式进行检测。

问题4:电池组极性反接告警,是否需要现场测试,如何测试?

答: 反接可能有两种:

 a.一体化电池组与充电设备的反接。 b.电池组和BMS装配过程发生的反接。 如果有此功能,现场可以进行测试。

问题5:电池组温度/电压/电流传感器失效告警,是否需要现场测试,如何测试?

答:在YD/T 2344.1-2011标准中对‚电池组温度/电压/电流传感器失效告警‛没有明确定义,我们测试方法是当去掉温度、电流等传感器时,应该能告警。

问题6:遥控 : 充电方式,是智能间歇充电方式和限流充电方式切换吗?

答:是。

问题7: 限流充电方式?具体是什么方式?

答:在充电方式上YD/T 2344.1-2011标准中提出有‚间歇充电方式‛,而YD/T 2344.1-2011标准中提出‚限流充电方式‛应该指区别于‚间歇充电方式‛的另一种充电方式即‚浮充充电方式‛,浮充充电控制有配套开关电源系统完成。

问题8:附件1第16条要求‚电池组宜具有RS232或RS485/

422、以太网、USB等标准通讯接口,通信协议参见YD/T1363.3 中的蓄电池检测装臵通信协议,应提供与通讯接口配套使用的通讯线缆和各种告警信号输出端子。‛

在接口中提到宜具有‚232/485/

422、以太网、usb‛等接口,并未提到需具备干节点接口;而后规定‚应提供与通讯接口配套使用的通讯线缆和各种告警信号输出端子。‛其中告警信号输出端子为干节点接口。

虽然232/485/422/ip/usb 等接口均可作为告警输出端子,但现在是否硬性要求必须具备干节点开关量输出,请明示。

答: a.首先明确,附件1的第16、第17、第18条是YD/T 2344.1-2011标准中5.11.2的全部要求。

b.附件1第16条的含义:

①具有标准通信接口 RS232或RS485/

422、以太网、USB等

②通信协议:参考YD/T1363.3 中的蓄电池检测装臵通信协议规定的格式,本次检测要求提供具体通信协议

③提供与通信接口配套的通信连接线缆

④提供各种告警信号的输出端子(属于干节点类)9、12项测试中“调节高温箱的温度以3℃/min上升至高温保护点,保持10min‛如此快的升温,且只保持10min很难使电芯表面温度也达到高温箱的温度,特别是导热性能好的钢铝壳电芯,另外,如果温度保护设臵为60度,温度探头有一定误差,而高温箱也有一定温差,很有可能因为两者误差而没有触发温度保护。

答: 附件1第12条的试验方法是YD/T 2344.1-2011标准中6.14.5的全部要求。但在实际测试中我们会使温度适当的超调来验证温度过高(低)告警及恢复功能,其目的是检验在要求温度点是否具备告警功能,如果涉及到具体样品的温度告警有需要说明的(如温告警点缺省值、设臵值等)请在相应的说明文件说明,以保证对该功能正常测试。10、18项中,要求反接告警,反接的定义是电池正负输出反接充电电源吗?

答: 反接可能有两种:

a.一体化电池组与充电设备的反接 b.电池组和BMS装配过程发生的反接 11、18项中,遥控‚限流充电方式‛是要求带充电限流电路吗?

答:不要求带充电限流电路,在充电方式上YD/T 2344.1-2011标准中提出有‚间歇充电方式‛,而YD/T 2344.1-2011标准中提出‚限流充电方式‛应该指区别于‚间歇充电方式‛的另一种充电方式即‚浮充充电方式‛,浮充充电控制有配套开关电源系统完成。

12、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3.充电‛是否要求电池组具备充电限流功能? 答: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3.充电是说明充电方式,本次一体化电池作为开关电源系统备用电池,不要求一体化电池组具有充电功能。

13、铁锂电池技术要求‛中的‚4.恒流放电‛是否要求电池组放电电流达到1C放电(含不含BMS)?

答:按照试验要求本次试验是单纯电池进行1C(A)放电,但对一体化电源要求是整体能进行1C(A)放电,样品应该满足此要求。

14、附件测试项目中的2~10项 试验时,电池组带不带BMS?

答:本次试验2~10项是将带BMS一体化电池中BMS分离后举行对电池试验。

15、采用15串3.2V电芯组成48V系统送样是否可行?

答:根据本次集采的要求,送样测试的电池组必须为16串。

16、采用25Ah单体2个并成50Ah电池组成48V系统是否可行?

答:送样测试单体电池应符合本次集采的要求,不允许其他方式的并联体。

17、关于电池管理系统所提的相关技术要求,是否需要完全满足;部分满足或者给一个整改期限是否可以?

答:本次检测为入围检测,检测厂家产品目前的状态,厂家应送满足或最大程度满足我们要求的产品,由我们通过检测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所以不存在整改期的说法。

18、采用15串3.2V电芯组成48V系统送样是否可行?

最终答复:经我单位研究,对于厂家送测样品成组方式的要求补充澄清如下:

本次入围检测样品,电池成组方式要求为16串.19、采用25Ah单体2个并成50Ah电池组成48V系统是否可行?

答:送样测试单体电池应符合本次集采的要求,不允许其他方式的并联体。

上一篇:旅游企业实践活动总结下一篇:室内装饰施工工程验收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